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推拿手法学考试题及答案新版

推拿手法学考试题及答案新版

推拿手法学考试题及答案新版
推拿手法学考试题及答案新版

中医医院招聘考试

(康复推拿科)

姓名_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__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 今年是我院建院 _______ 周年,我院是一所______________ 级_____________ 和

全国示范中医医院。

2. 运动系由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 部分组成。

3. 凡是接触病人的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4. 一般处方不超 ________ 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____________ 日用

量。

5. 针灸角度有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种

6. 针灸治疗原则有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四

方面。

二?选择(每题3分,共30分)

1. 处方组成包括()

A. 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科别、病历号

B. 医疗机构名称、病人姓名、药品名、剂型、规格、数量、用法

C. 处方前记、处方正文、处方后记三个部分

D. 医院名称、药品名称

2. 对于软组织损伤疾病,在损伤的早期,推拿治疗要()

A .刺激量宜小

B .刺激量宜均匀

C .刺激量宜大

D .刺激量宜持久 E.以上都不

3. 、若病变范围较广,部位较深,肌肉比较丰厚的部位,推拿治疗时应选用()

A. 接触面积大,刺激量小的手法

B. 接触面积大,刺激量大的手法

C. 接触面积大而深沉有力,刺激量小的手法

D. 接触面积大而深沉有力,刺激量大的手法

E. 接触面积小而深沉有力,刺激量大的手法

4、下列何种操作法有补的作用()

A. 手法轻缓,时间较长,逆经操作

B. 手法轻缓,时间较短,逆经操作

C. 手法轻缓,时间较长,顺经操作

D. 手法轻缓,时间较短,顺经操作

E. 手法较重,时间较短,逆经操作

5. 下列何组手法适合在软组织损伤的早期使用()

A. 弹拨法,刮法

B. 扫散法,抖法

C. 掐法,拍法

D. 轻摩法,鱼际揉法,偏峰推法

E. 摇法,扳法,拔伸法

6. “指针疗法”是指()。

A. 内功推拿 B .点穴疗法 C .指压推拿D .一指禅推拿 E.指拨

疗法

7. 作为现代临床的推拿医生,在施用手法前要明确诊断,一般要求中、西医双重诊断,即要()。

推拿手法学考试题及答案(1)教学提纲

推拿考核试卷 科室: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题,每题1分,共35分) 1、“推拿”一词首见于() A.《幼科发挥》 B.《引书》 C.《五十二病方》 D.《汉代医简》 E.《金匮要略》 2、“大抵按摩法,每以开达抑遏为义,开达则壅蔽者以之发散,抑遏则慓悍者有所归宿”。此语出自() A.《金匮要略》 B.《世医得效方》 C.《肘后备急方》 D.《汉代医简》 E.《圣济总录》 3、古代官方推拿教学体制起源于() A.宋代 B.隋代 C.唐代 D.清代 E.汉代 4、重视推拿手法的分析,并对推拿手法的理论进行全面总结的时期是() A.宋金元时期 B.明清时期 C.隋唐时期 D.两晋南北朝时期 E.以上均非 5、“夫手法者,谓两手安置所伤之筋骨,使修复于旧也。”可能是有关推拿手法最早的定义,其出自() A.《黄帝内经》 B.《厘正按摩要术》 C.《圣济总录》 D.《医宗金鉴》 E.《小儿按摩经》 6、推拿手法的运动学特征是指() A.手法动作形式差别的特征 B.手法动作运动状态发生的原因 C.手法的动作结构 D.手法的“动力型式” E.手法的“动力定型” 7、除应力的直接作用外,还有明显热效应的手法是() A.摆动类手法 B.按压类手法 C.摩擦类手法 D.振动类手法 E.叩击类手法 8、若依手法的医疗作用分类,主治手法是指() A.使用频率最多的手法 B.放松肢体的手法 C.能减少推拿后不适的手法 D.医疗效果比较明显,临床使用频率最多的一类手法 E.以上都不是 9、作用于骨关节类的手法包括() A.摇动、摆动、振动三类 B.摇动、扳动、振动四类 C.摇动、扳动、按压、叩击、平端五类 D.摇动、扳动、拔伸、叩击、平端五类 E.摇动、扳动、拔伸、抻展、平端五类 10、对于软组织损伤疾病,在损伤的早期,推拿治疗要() A.刺激量宜小 B.刺激量宜均匀 C.刺激量宜大 D.刺激量宜持久 E.以上都不是 11、若病变范围较广,部位较深,肌肉比较丰厚的部位,推拿治疗时应选用() A.接触面积大,刺激量小的手法 B.接触面积大,刺激量大的手法

小儿推拿考试题经典复习资料汇总

小儿推拿考试题经典复习资料汇总 1,小儿出生后,脏腑柔弱,血气未充,经脉未盛,阴阳二气不足,故称小儿为:稚阴稚阳-。 2,开天门是指:天门是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用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称开天门。有发汗解表,镇静安神,开窍醒神的作用。 3,小儿百脉汇于两掌。 4,小儿推拿常用手法包括:推法运法按法摩法掐法揉法挤捏法捏脊法 5,小儿的穴位呈:点状,线状,面状。 6,小儿推拿在手法操作时,常用一些介质,如爽身粉,葱汁,姜汁,蛋汁,凉水,薄荷水等。 7,小儿的生理特点是: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8,运法宜轻不宜重,宜缓不宜急,频率为100次/分。 9,小儿的病理特点是: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10,天柱骨是指:颈后发迹正中至大椎穴成一条直线。有降逆止呕,祛风清热作用。 二、选择习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 1,宜补不宜清的穴位是:A.脾经

2,宜清不宜补的穴位是:A.肝经 3,止腹痛的要法是:A,按、拿肚角 4,常作为小儿推拿结束手法的是:A,拿肩井 5,有泻热通便作用的是:A,推下七节骨 6,补肾滋阴的要法是:A,揉上马 7,有止惊作用的是:A,掐总筋 8,肾纹的定位是:A,手掌面,小指第二指间关节横纹处。 9,有传染性的疾病是:A,麻疹 三,写出下列穴位的位置、操作与主治作用。(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天河水 定位:前臂正中,自总筋至洪池成一直线。 操作:医生一手持小儿手部,另一手食中指面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300次,称清(推)天河水 功效:清热解表,泻火除烦 2,龟尾 定位:在尾椎骨端,又说在尾椎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属于督脉。但小儿推拿习惯取尾骨端。 操作:有揉龟尾与掐龟尾之分。以拇指指端或中指指端着力,在龟尾穴上揉动100-300次,称揉龟尾;用拇指爪甲掐3-5次,称掐龟尾。 功效:通调督脉,调理大便。治疗泄泻,便秘,脱肛,遗尿

小儿推拿考习题

一、选择题(40分) 1.头针毫针刺激时,进针深度宜达 A.浅筋膜 B.帽状腱膜 C.帽状腱膜下 D.颅项肌 E.颅骨外膜 答案:C 2.任脉起于 A.会阴 B.小腹内 C.神阙 D.承泣穴 E.目眶下 答案:B 3.天灸又称为 A.化脓灸 B.发泡灸 C.直接灸 D.实按灸 E.间隔灸 答案:B 4.电针法中疏波的频率为每秒多少次?A.50~100次 B.50次以上 C.100次以上 D.2~5次 E.10~20次 答案:D 5.足三阴经从开始部位至内踝上8寸段的分布是A.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B.厥阴在前,少阴在中,太阴在后 C.少阴在前,太阴在中,厥阴在后 D.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E.太阴在前,少阴在中,厥阴在后 答案:D 6.阴经是指 A.六脏的经脉 B.六腑的经脉 C.督、带脉 D.循行胸腹经脉 E.循行背部经脉 答案:A 7.“阳脉之海”指的是 A.阳蹯脉

B.阳维脉 C.带脉 D.督脉 E.冲脉 答案:D 8.在五输穴中,荥穴主要治疗 A.心下满 B.身热 C.体重节痛 D.喘咳寒热 E.逆气而泄 答案:B 9.心包经的原穴是 A.神门 B.间使 C.大陵 D.内关 E.太渊 答案:C 10.“联系舌根,分散于舌下”的经脉是A.足厥阴肝经 B.足少阴肾经 C.足太阴脾经 D.足阳明胃经 E.足少阳胆经 答案:C 11.治疗胎位不正最常用的腧穴是 A.合谷 B.至阴 C.三阴交 D.太冲 E.足三里 答案:B 12.下列腧穴中,归经错误的是 A.合谷-大肠经 B.太溪-肝经 C.列缺-肺经 D.阳陵泉-胆经 E.阴陵泉-脾经 答案:B 13.百会穴在头正中线上,其具体位置在A.人前发际7寸 B.人前发际5寸 C.人后发际6寸 D.头顶旋毛中 E.两耳连线上 答案:B 14.四缝穴的位置在

推拿手法学考试重点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手法操作时应用“膏摩”一词的提出,首见于《金匮要略》。 2.《推拿密旨》为代医家所著。 3.手法有力一是指手法对体表的直接作用力,二是指维持手法所需要的力。 4.一指禅推法的移动要求是紧推慢移。 5.《幼科推拿秘书》:“推者,一指推而。 6.擦法根据着力部位的不同可以分为、、 、。 7.拍法手掌的要求是。 8.点穴法操作时快慢频率有以下四种节律、、 、。 9.搓法操作时用力要,动作速度要,移动速度要,夹住部位。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 扌衮法在操作时要求肘关节屈曲角度为()度。 A.100~120 B.110~130

C.120~140 D.130~150 2.《推拿广意》一书是()所著 A.明代熊应雄 B.元代项昕 C.清代熊运英 D.明代徐春甫 3.手法根据患者的体质强弱要采用补泻方法,以下哪句陈述是对的?() A.顺经为泻,逆经为补 B.顺经为补,逆经为泻 C.向心性为补,离心为平补 D.顺血流方向为泻 4.手法的力量与以下哪个因素无关?() A.患者治疗部位的肌层厚度 B.患者年龄大小 C.患者体质的强弱 D.医者的体质强弱 5.推拿治疗后产生疼痛现象的原因是()。 A.手法技术不熟练 B.手法操作时间太短 C.手法操作补泻结合不当 D.患者因为是老年人的原因 6.推拿手法对心血管影响以下哪项为正确的?() A.手法对血压只有降压作用 B.手法可以改善微循环

C.手法对心肌耗氧量增加 D.手法对血管容积减少 7.以下哪条不是一指禅偏峰推法操作时的要求?() A.腕关节放松 B.不可用腕关节向下按压的动作 C.动作要轻快平稳 D.大拇指罗纹面着力 8.揉膻中穴的功效是()。 A.宽胸理气、化痰止咳 B.振奋阳气、化痰止咳 C.补益肺气、化痰止咳 D.补肾益肺、化痰止咳 9.关于直推法以下哪项陈述是对的?() A.只能用拇指桡侧着力 B.作直线来回移动 C.可以用食、中指罗纹面着力 D.频率每分钟200~220次 10.开天门的含义是()。 A.用两拇指由眉心自下往上交替直推发际 B.用单拇指由眉心自下往上直推百会 C.用双拇指由眉心自下往上交替直推百会 D.用双拇指由眉心直推向太阳 11.擅法在临床应用时以下那种疾病要禁用的?()

推拿手法学-考试重点整理

推拿手法学 第一章绪论 推拿手法学:是学习研究推拿手法的术式结构,动作原理,技能训练,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第二章 《引书》于1984年出土于湖北省江陵县张家山汉墓,内容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导引养生学成就,其中也有颞颌关节脱位口内复位法的最早记载。 《五十二病方》于1973年出土于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汉墓,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手法医学的成就。 《黄帝内经》对推拿手法的贡献 1.确立了手法医学的正式学科名----按摩 2.阐述了推拿手法的作用机理:温经散寒,活血补血,舒筋通络 3.提出了推拿手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4.特殊手法的运用:按压腹主动脉法,按压颈动脉法 5.膏摩的运用:《灵枢-经筋》记载用”马膏”膏摩法治疗面神经麻痹 6.手法推拿与定穴的运用 7.按摩人员的选材与考核 第一部推拿专著:《黄帝岐伯按摩》 第一部小儿推拿专著:《小儿按摩经》 《金匮要略》书中首次提出了膏摩一词,并将其与针灸,导引法并列,用于预防保健。膏摩方:头风摩散 书中有手法抢救自缢死的首次记载 《肘后备急方》晋代葛洪,书中记载手指相对用力且协同操作的捏脊法和作用力向上的腹部抄举发,其中的拈脊骨皮法被后世冠以捏脊法之名而在小儿推拿领域得到了重用。 唐宋时期: 1.推拿医学教育和医疗体系的建立按摩科 八疾:风,寒,暑,湿,饥,饱,劳,逸 2.《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该书所有的病症均无方药处方,却提出了详细的“补养宣导”之法,即对症导引疗法。唐代第一科:祝由 3.《千金方》唐代孙思邈 a. 倡导小儿按摩 b. 膏摩法在《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中得到了又一次总结 c. 重视养生保健手法 d.丰富多彩的手法应用:提出治疗颞颌关节半脱位,在手法牵引复位后”当疾出指” e. 手法用于诊断与定穴 4.《外台秘要》王焘保存了一些宝贵的推拿手法资料 a. 脊柱手法的记载:脊柱按压法 b. 其它手法:治疗霍乱转筋的手拗脚趾法,治疗大小便不通的捋腹通便法,摩小腹下 死胎法,捉筋治噎法,治疗咽喉舌疾的下颌关节爪法 5. 《圣经总录》:“开达抑遏”四字概括了按摩的功用;将封裹膏摩与手法复位和用药并提, 作为正骨疗法的常规;中指熨目法,掌心熨目法治疗目昏暗和目暗 6. 《十产论》中助产手法,亦可保健按摩 明代: 1.明代按摩科变迁万全《幼科发挥》《育婴秘诀》有多处小儿推拿意外的记录 2.小儿推拿的兴起:

小儿推拿学考试题

小儿推拿保健师试题(高级) 姓名:得分:本试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考试方式:闭卷 一填空题(每题 1 分共20 分) 3,小儿推拿在手法操作时,常用一些介质,如爽身粉,( ) ,姜汁,( ) ,凉水,( )等。 4,小儿推拿常用手法包括:推法( ) 按法摩法( ) 揉法 ( ) 捏脊法 7 ,小天心是指:[位置]在大小鱼际交接处凹陷中。 [功用]揉能清热镇惊,( ),明目;掐捣能安神镇惊。 等。 9 ,开天门是指:天门是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用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 直推,称( ) 。有发汗解表,(),开窍醒神的作用。 1,小儿的生理特点是:脏腑娇嫩,();生机蓬勃,()。 2,小儿的病理特点是:发病迅速,();脏气清灵,()。 5,小儿的穴位呈:( ),(),( )。 [主治]惊风,(),烦躁不安,(),小便赤涩,目赤肿痛,痘疹欲出不透

10 ,天柱骨是指:颈后发迹正中至大椎穴成一条直线。 有降逆止呕,( )作用。 2,常作为小儿推拿结束手法的是:( ) A ,拿肩井 B,开天门 C,板门 D,鼻通穴 3,补肾滋阴的要法是:( ) A ,揉二马 B,推三关 C,揉太阳穴 D,内八卦 4,有泻热通便作用的是:( ) A , 推下七节骨 二、选择题(每题1,宜清不宜补的穴位是: A .肝经 B.脾经 C.肾经4 分共32 分) ( )

B 揉二马 , C ,气冲穴 D ,外劳宫 5 .小儿伤食可引起:( ) A ,腹泻 B,腹痛 C,便秘 D ,呕吐 6 以下哪一个选项不是六邪之一( ) A. 风 B. 寒 C. 火 D. 冷 7 小儿推拿手法要求以下那一项不对( ) A. 轻快 B. 着实

推拿手法学试题 (以手法为主)

黑龙江孤儿职业技术学校 养老护理 得分_______ 推拿手法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共30分) (一) 1型题:单选题(共10题,每题2分,计20分) 1、以下手法哪项不是摆动类手法: A 、滚法 B 、一指禅推法 C 、摇法 D 、揉法 2、椎动脉型颈椎病适用拔伸的方法为( ) A 、低坐位拔伸方法 B 、坐位颈椎拔伸法 C 、仰卧位颈椎拔伸法 D 、俯卧位颈椎拔伸法 3、摆动类手法的动作形式都属于( ) A 、不固定性动作系统手法 B 、周期性动作系统手法 C 、非周期作系系统手法 D 、作用于人体软组织类手法 4、作用于软组织类的手法包括( ) A 、摆动、振动、扳动三类 B 、摆动、振动、摇动、平端四类 C 、摆动、振动、摩擦、按压、叩击五类 D 、以上都不是 5、顺时针方向的摩腹,有明显的( ) A 、理气作用 B 、和胃作用 C 、通便作用 D 、益气作用 6、滚法的频率是( ) A 、100—110次/分 B 、110-130次/秒 C 、120-160次/秒 D 、以上都不是 7、小儿因外感风寒而发热、咳嗽、腹痛、腹泻,宜选用的推拿介质是( ) A 、滑石粉 B 、按摩乳 C 、麻油 D 、鸡蛋清 8、应用一指禅推法治疗面瘫时,选择以下那组穴位操作() A 、足三里 下关 合谷 太阳 B 、颊车 地仓 迎向 四白 C 、风池 肺俞 三阴交 太阳 D 、以上都不对 9、摆动类手法中滚法操作时腕关节前屈的度数是() A 、80o B 、90o C 、100o D 、120o 10、风池穴的定位为() A 、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 B 、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 C 、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第3掌骨侧,握拳屈肘时中指间处 D 、项部,当枕骨下,与风府向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间凹陷处 (二)B 型题:多选题(共5题,每题2分,计10分) 1、下列属于在头面部操作的摩擦类手法是( ) A 、抹法 B 、按法 C 、滚法 D 、一指禅推法 2、以下哪些手法不能作用于手指,脚趾等部位( ) A 、捻法 B 、滚法 C 、扳法 D 、捏法 3、摆动类手法中滚法的动作要领包括以下哪些项() A 、术者肩关节放松下垂,屈肘成140°,上臂中段距胸壁约一拳远 B 、操作过程当中,腕关节屈伸幅度应达到120°,是手背部尺侧依次接触治 班级: 姓名: 装 订 线

小儿推拿师考试试题及答案(推拿技术)

小儿推拿师试题(高级) 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方式:闭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核分人题满分 得分 一、A型题(单选题,每题1分,共30分) 1.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A.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B.阴阳五行和脏腑经络 C.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D.望闻问切和辨证论治 E.辨证求因和审因论治 2.“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是 A.阴阳对立制约 B.阴阳互根互用 C.阴阳消长平衡 D.阴阳相互转化 E.阴阳相互交感 3.五行中“木”的“母”行是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4.被称为“娇脏”的脏腑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5.心的经络名称是 A.手少阴 B.足少阴 C.手太阴 D.手厥阴 E.足太阴 6.诊断小儿疾病,尤为重要的是 A.按诊 B.脉诊 C.闻诊 D.望诊 E.问诊 7.望小儿食指指纹,指纹淡滞的意义是 A.分表里 B.定虚实 C.辨寒热 D.测轻重 E. 估预后 8.小儿睡眠露睛,多由于 A脾胃虚衰 B津液不足 C肝风内动 D肝经风热 E.肾经耗竭 9.某患者咳嗽,痰稠色黄,鼻流浊涕,舌尖红,脉浮数,证属 A.风热犯肺 B热邪壅肺 C暑热犯肺 D痰湿阻肺 E燥邪犯肺 10.湿热蕴结在肠,其大便可见 A.下利清稀,完谷不化 B.泻下不爽,粪质腥臭 C. 溏结不调,时干时稀 D.五更泄泻,泻后痛减E.便次增多,便质稀薄 11.小儿推拿手法特点强调 A.轻快 B.柔和 C.平稳 D.着实 E.以上都是 12.在临床运用中,对小儿推拿手法描述错误的是

A.手法经常和具体穴位结合在一起 B.手法刺激强弱不会影响补泻效果 C.手法操作时,常使用介质 D. 每个操作,常常规定具体操作时间或次数E.手法操作方向决定补泻效果 13.旋推法主要应用部位是 A.头面部 B.胸腹部 C.腰背部 D.手指指面 E.下肢部 14.掐法操作时,着力部位是 A.拇指指甲 B.拇指指腹 C.拇指指间关节突 D.拇指桡侧缘 E.以上都不是15.按法在临床上很少单独运用,多配合应用 A.摩法 B.推法 C.揉法 D.掐法 E.运法 16.水底捞明月的功效是 A.健脾消食、温中理气 B.清热凉血、宁心安神 C.开胸顺气、退热通便 D.养阴清热、退热通便E.退热镇静 17.能治疗高热烦躁,神昏抽搐又能治疗上肢麻木等实热病症的操作是 A.摇斛肘 B.苍龙摆尾 C.飞经走气 D.打马过天河 E.水底捞明月18.小儿特定穴多分布在 A.头面 B.上肢肘以下 C.下肢膝以下 D.腰背 E.胸腹 19.肾经位于 A.拇指螺纹面 B.食指螺纹面 C中指螺纹面 D.无名指螺纹面 E.小指螺纹面20.能宣通气血,发汗解表,多用于治疗结束手法是 A.开天门 B.推坎官 C.拿肩井 D.拿风池 E.揉耳后高骨 21.下列可主治一切虚寒病证的推拿法是 A.补脾经 B.补肾经 C.清天河水 D.推三关 E.运内八卦 22.小儿肝经穴宜清不宜补,肝虚应补时,应取什么代之 A.补肺经 B.补肾经 C.补小肠 D.补大肠 E.补脾经 23.治疗小儿疳积的要穴是 A.小横纹 B.四横纹 C.掌小横纹 D.大横纹 E.以上都不是 24.按揉足三里常配合推上七节骨、补大肠治疗 A.便秘B.腹胀 C.呕吐 D.腹泻 E.咳嗽 25.咳声重浊,痰黄质稠,多为 A.外感风寒 B.外感风热 C.燥邪伤肺 D.脾胃虚寒 E.气阴两伤26.患儿,15个月,昨晚吃奶油蛋糕2块,夜间阵阵哭闹,呕吐两次,至今晨大便3次,便稀薄,便后哭闹减轻,不思进食,舌苔厚腻。其治法是 A.消食化滞 B.温经散寒 C.健脾益气 D.清热化湿E.温补脾肾27.引起秋季腹泻最常见的病原是 A.腺病毒 B.埃可病毒 C.轮状病毒 D.柯萨基病毒E.冠状病毒28.面有青色,啼哭呈恐惧状,或睡中时作惊惕不安,猝然啼哭惊叫,指纹青色为 A.脾脏虚寒型夜啼 B.惊吓型夜啼 C.心热型夜啼 D.伤食型夜啼 E.缺钙夜啼 29.小儿桡骨头半脱位的治疗方法是 A.内外用药 B.局部按摩 C.热敷疗法 D.包扎固定 E.手法复位30.佝偻病活动早期主要表现为 A.睡眠不安,多汗,易惊 B.方颅 C.低热 D.肋骨串珠 E.鸡胸

推拿手法学试题

针推专业推拿手法学考试卷1 姓名学号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手法操作时应用“膏摩”一词的提出,首见于《》。 2.《推拿密旨》为代医家所著。 3.手法有力一是指手法对体表的力,二是指所需要的力。 4.一指禅推法的移动要求是。 5.《幼科推拿秘书》:“推者,一指推而。 6.擦法根据着力部位的不同可以分为、、、。 7.拍法手掌的要求是。 8.点穴法操作时快慢频率有以下四种节律、、、。 9.搓法操作时用力要,动作速度要,移动速度要,夹住部位。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 扌衮法在操作时要求肘关节屈曲角度为()度。 A.100~120 B.110~130 C.120~140 D.130~150 2.《推拿广意》一书是()所著 A.明代熊应雄 B.元代项昕 C.清代熊运英 D.明代徐春甫 3.手法根据患者的体质强弱要采用补泻方法,以下哪句陈述是对的?() A.顺经为泻,逆经为补 B.顺经为补,逆经为泻 C.向心性为补,离心为平补 D.顺血流方向为泻 4.手法的力量与以下哪个因素无关?() A.患者治疗部位的肌层厚度 B.患者年龄大小 C.患者体质的强弱 D.医者的体质强弱 5.推拿治疗后产生疼痛现象的原因是()。 A.手法技术不熟练 B.手法操作时间太短 C.手法操作补泻结合不当 D.患者因为是老年人的原因 6.推拿手法对心血管影响以下哪项为正确的?() A.手法对血压只有降压作用 B.手法可以改善微循环 C.手法对心肌耗氧量增加 D.手法对血管容积减少 7.以下哪条不是一指禅偏峰推法操作时的要求?() A.腕关节放松 B.不可用腕关节向下按压的动作

《推拿手法学》试题及答案

山东中医药大学《推拿手法学》考试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20空,每空1分,计20分) 1、推拿手法学是研究推拿临床防治疾病的主要手段——推拿手法 的、、、、及其研究方法与发展历史的一门专业学科。 2、“大抵按摩法,每以开达抑遏为义,开达则壅蔽者以之发散,抑遏则慓悍者有所归宿”一语出自《》。 3、手法的动作结构,具有手法的________特征与________特征。 4、从现代运动生物力学的观点与方法认为,推拿手法作为特定的人体动作系统,其操作技术的要求与施术原则,要根据________、________以及手法作用部位及其________而提出具体的规范。 5、在《医宗金鉴》中被列为伤科八法的是:、、、、、、、。 6、关节运动轴面原则亦称被动运动类手法的____________原则。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35题,共40分) (一)A1型题(共10题,每题1分,计10分) 1、椎动脉型颈椎病适用拔伸的方法为() A、低坐位拔伸方法 B、坐位颈椎拔伸法 C、仰卧位颈椎拔伸法 D、俯卧位颈椎拔伸法 E、颈椎机械牵引法 2、摆动类手法的动作形式都属于() A、不固定性动作系统手法 B、周期性动作系统手法 C、非周期性动作系统手法 D、作用于人体软组织类手法 E、混合性动作系统手法 3、推拿手法的运动学特征是指() A、手法动作形式差别的特征 B、手法动作运动状态发生的原因 C、手法的动作结构 D、手法的“动力型式” E、手法的“动力定型” 4、作用于软组织类的手法包括() A、摆动、振动、扳动三类

最新小儿推拿学考试题

小儿推拿保健师试题(高级) 姓名:得分: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方式:闭卷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 1,小儿的生理特点是:脏腑娇嫩,( );生机蓬勃,( )。 2,小儿的病理特点是:发病迅速,( );脏气清灵,( )。 3,小儿推拿在手法操作时,常用一些介质,如爽身粉,( ),姜汁,( ),凉水,( )等。 4,小儿推拿常用手法包括:推法( ) 按法摩法( ) 揉法( ) 捏脊法 5,小儿的穴位呈:( ),( ),( )。 7,小天心是指:[位置] 在大小鱼际交接处凹陷中。 [功用] 揉能清热镇惊,( ),明目;掐捣能安神镇惊。 [主治] 惊风,( ),烦躁不安,( ),小便赤涩,目赤肿痛,痘疹欲出不透等。 9,开天门是指:天门是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 ),用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 直推,称( )。有发汗解表,( ),开窍醒神的作用。 10,天柱骨是指:颈后发迹正中至大椎穴成一条直线。 有降逆止呕,( )作用。 二、选择题(每题4分共32分) 1,宜清不宜补的穴位是:( ) A.肝经 B.脾经 C.肾经 D.肺经

2,常作为小儿推拿结束手法的是:( ) A,拿肩井 B,开天门 C,板门 D,鼻通穴 3,补肾滋阴的要法是:( ) A,揉二马 B,推三关 C,揉太阳穴 D,内八卦 4,有泻热通便作用的是:( ) A,推下七节骨 B,揉二马 C,气冲穴 D,外劳宫 5.小儿伤食可引起:( ) A,腹泻 B,腹痛 C,便秘 D,呕吐 6 以下哪一个选项不是六邪之一( ) A. 风 B. 寒 C. 火 D. 冷 7小儿推拿手法要求以下那一项不对( ) A.轻快 B.着实 C.柔和 D.力度重

推拿手法学考试题及答案

1《推拿手法学》考试试卷:班级名:学号: 姓 考试时间:补(重)考:(是、否) 说明:本试卷总计100分,全试卷共8页,完成答卷时间2 小时。 阅卷人得分(签全名) 33分)题,每题1分,共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 A ) 1、“推拿” 一词首见于(A.《幼科发挥》B.《引书》 C.《五十 二病方》 D.《汉代医简》 E.《金匮要略》 2、“大抵按摩法,每以开达抑遏为义,开达则壅蔽者以之发散,抑遏则標悍者有所归宿”。此语出自(C ) A.《金匮要略》 B.《世医得效方》 C.《肘后备急方》 D.《汉代医简》 E. 《圣济总录》 3、古代官方推拿教学体制起源于(C) A.宋代B?隋代 C.唐代 D.清代 E.汉代 4、重视推拿手法的分析,并对推拿手法的理论进行全面总结的时期是(A) A.宋金元时期 B.明清时期 C.隋唐时期D?两晋南北朝时期 E. 以上均非 3、“夫手法者,谓两手安置所伤之筋骨,使修复于旧也/ —可能是有关推拿手法最早的定义,其出自(D ) A.《黃帝内经》 B.《厘正按摩要术》 C.《圣济总录》 D.《医宗金鉴》 E.《小儿按摩经》 6、推拿手法的运动学特征是指(A ) A.手法动作形式差别的特征 B.手法动作运动状态发生的原因 手法的动作结构C.

D.手法的“动力型式” E.手法的“动力定型” C ) 7、除应力的直接作用外,

还有明显热效应的手法是( E ?叩击类手法 C ?摩擦类手法 D.振动类手 法A ?摆动类手法 B.按压类手法D )、若依手法的医疗作用分类,主治手法 是指(8 A.使用频率最多的手法 放松肢体的手法 B.能减少推拿后不适的手法 C. 医疗效果比较明显,临床使用频率最多的一类手法 D.以上都不是E ?)9、 作用于骨关节类的手法包括(E 摇动、摆动、振动三类A. 摇动、扳动、振动四类B. 摇动、扳动、按压、叩击、 摇动、扳动、拔伸、叩击、 )10、对于软组织损伤疾病,在 B. 刺激量宜均匀A ?刺激 D. 刺激量宜持久 E ?刺激 量宜大C ) 11、若病变范围较广,部位较深,肌肉比较丰厚的部位,推拿治疗 时应选用(D 接触面积大,朿IJ 激量小的手法A. B ?接触面积大,刺激量大的手法 接触面积大而深沉有力,刺激量小的手法 C. 接触面积大而深沉有力,刺激量大的手法 D.接触面积小而深沉有力,刺激 量大的手法E . C )、下列何种操作法有补的作用(12手法轻缓,时间较长,逆经操作A. 手法轻缓,时间较短,逆经操作B.手法轻缓,时间较长,顺经操作C. D. 手法轻缓,时间较短,顺经操作 E.手法较重,时间较短,逆经操作13、 下列何组手法适合在软组织损伤的早期使用(D ) A.弹拨法,刮法B.扫散 法,抖法C.掐法,拍法D.轻摩法,鱼际揉法,偏峰推法 摇法,扳法,拔伸 法E. 八“指针疗法”是指(C ) 14 D. 一指禅推拿 E ?指拨疗法.指压推拿 A ?内功推拿 B ?点穴疗法C 作为现代临床的推拿医生,在施用手法前要明 确诊断,一般要求中、西医双重诊断,即15、 要(E )。 D.补虚泻实 E ?辨证、辨病A ?明确诊断 B.辨证论 治C.因病制宜)的施术16、推拿治疗时应视疾病性质、病变部位,辨证辨病 选择适当的手法,即遵循(E 原则。?因人制宜 E ?因病制宜A.明确诊 断 B ?补虚泻实C ?因地制宜 D 、以拇指挠侧少商处着力的手法是(B ) 17 E.按点法 B ?偏峰推法 C.跪推法 D ?罗纹推法A.拘揉法、 一指推法中所谓的“端平吸定”是指(A ) 18不得滑移。“吸定”在治疗部位 上,在摆动过程中,要求前臂放平,拇指着力点要始终固定A.在操作过程中要 求头如顶物放平,拇指在治疗部上吸定,不得滑动。B. 在摆动过程中要求双肩放平,上身不得歪斜,拇指吸定。C.在操作过程中要 求头、肩放平,上身正直,稳坐吸定在座位上。D.在操作过程中要求双H 平视, 意念集中,进入“禅定”的功法状态。E. ) (19、手握空拳以食、中、无名、小 指近侧指间关节背侧突起部着力的手法是:A E. 指弹法 法 D.跪推法 偏峰推法A.滚法 B. C ?扌衮 (E )、仰卧位颈椎旋转扳法多用于20A.儿童 B.青年人 C.中年人 D.妇女 E.年老体弱 平端五类 C. 平端五 类D. 摇动、扳动、拔伸、抻展、平端五类E ?A 损伤的早期,推拿治疗要( 量宜小?以上都不是

小儿推拿师考试试题与答案

小儿推拿师试题(高级)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方式:闭卷 一、A 型题(单选题,每题1分,共30分) 1?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A.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C.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E.辨证求因和审因论治 B.阴阳五行和脏腑经络 D.望闻问切和辨证论治 2.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是 A.阴阳对立制约 C.阴阳消长平衡 E.阴阳相互交感 3?五行中木”的母”行是 B.阴阳互根互用 D.阴阳相互转化 A.木 B.火 C.土 D.金 E 水 4.被称为娇脏”的脏腑是 A.肝 B.心 C 脾 D 肺 E.肾 5.心的经络名称是 A.手少阴 B.足少阴 C.手太阴 D.手厥阴 E 足太阴

6 .诊断小儿疾病,尤为重要的是 A. 按诊 B.脉诊 C.闻诊 D.望诊 E.问诊 7?望小儿食指指纹,指纹淡滞的意义是 A.分表里 B.定虚实 C.辨寒热 D.测轻重 E.估预后 8.小儿睡眠露睛,多由于 A脾胃虚衰B津液不足C肝风内动D肝经风热E?肾经耗竭9?某患者咳嗽,痰稠色黄,鼻流浊涕,舌尖红,脉浮数,证属 A.风热犯肺B热邪壅肺C暑热犯肺D痰湿阻肺E燥邪犯肺 10. 湿热蕴结在肠,其大便可见 A.下利清稀,完谷不化 B.泻下不爽,粪质腥臭 C.溏结不调,时干时稀 D .五更泄泻,泻后痛减 E.便次增多,便质稀薄 11?小儿推拿手法特点强调 A.轻快 B.柔和 C.平稳 D.着实 E.以上都是 12 .在临床运用中,对小儿推拿手法描述错误的是 A.手法经常和具体穴位结合在一起 B .手法刺激强弱不会影响补泻效果 C.手法操作时,常使用介质 D.每个操作,常常规定具体操作时间或次数 E.手法操作方向决定补泻效果 13 .旋推法主要应用部位是 A.头面部 B.胸腹部 C.腰背部 D .手指指面 E.下肢部 14 .掐法操作时,着力部位是 A.拇指指甲 B.拇指指腹 C.拇指指间关节突 D .拇指桡侧缘 E .以上都不

推拿手法学考试题及答案

推拿考核试卷 科 室: 、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35 题,每题 1 分,共 35 分) 3、古代官方推拿教学体制起源于( ) 4、 重视推拿手法的分析,并对推拿手法的理论进行全面总结的时期是( 6、 推拿手法的运动学特征是指( 7、 除应力的直接作用外,还有明显热效应的手法是( ) 8、 若依手法的医疗作用分类 , 主治手法是指( ) A. 使用频率最多的手法 B. 放松肢体的手法 D. 医疗效果比较明显,临床使用频率最多的一类手法 9、 作用于骨关节类的手法包括( ) A. 摇动、摆动、振动三类 B. 摇动、扳动、振动四类 C. 摇动、扳动、按压、叩击、平端五类 D. 摇动、扳动、拔伸、叩击、平端五类 E. 摇动、扳动、拔伸、抻展、平端五类 10、 对于软组织损伤疾病,在损伤的早期,推拿治疗要( A. 刺激量宜小 B .刺激量宜均匀 C. 刺激量宜大 D .刺激量宜持久 11、若病变范围较广,部位较深,肌肉比较丰厚的部位,推拿治疗时应选用( ) A. 接触面积大,刺激量小的手法 B. 接触面积大,刺激量大的手法 C. 接触面积大而深沉有力,刺激量小的手法 A. 摆动类手法 B. 按压类手法 C. 摩擦类手法 D. 振动类手法 E. 叩击类手法 姓 名: 1、 推拿”一词首见于( A. 《幼科发挥》 B. 《引书》 C. 《五十二病方》 D. 汉代医简》 E. 《金匮要略》 2、 大抵按摩法, 每以开达抑遏为义, 开达则壅蔽者以之发散, 抑遏则慓悍者有所归宿” 。此语出自 ( ) A. 《金匮要略》 B. 《世医得效方》 C. 《肘后备急方》 D. 汉代医简》 E. 圣济总录》 A. 宋代 B. 隋代 C. 唐代 D. 清代 E. 汉代 A. 宋金元时期 B. 明清时期 C. 隋唐时期 D. 两晋南北朝时期 E. 以上均非 5、 夫手法者, 谓两手安置所伤之筋骨, 使修复于旧也。 ”可能是有关推拿手法最早的定义, 其出自( ) A. 《黄帝内经》 B. 《厘正按摩要术》 C. 圣济总录》 D. 《医宗金鉴》 E. 小儿按摩经》 A.手法动作形式差别的特征 B. 手法动作运动状态发生的原因 C.手法的动作结构 D. 手法的“动力型式” E. 手法的“动力定型” C. 能减少推拿后不适的手法 E. 以上都不是 ) E .以上都不是

小儿推拿学考试复习题(高级)带答案

小儿推拿师复习题 间:2016-08-2 一、单选题: 1.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的经脉是(C )A.阴经 B.阴维脉 C.阳经 D.奇经 E.带脉 2.髓海位于( C )A.项部 B.胸部 C.头部 D.背部 E.腹部 3.经络系统中没有表里关系的是( B )A.十二经脉 B.奇经八脉 C.十二经别 D.十二皮部 E.十二经筋 4.在胸部,任脉旁开4寸的经脉是( C )A.足太阴脾经 B.足少阴肾经 C.足阳明胃经 D.足厥阴肝经 E.足太阳膀胱经 5.位于小指末节桡侧,指甲角旁0.1寸处的穴位是( D )A.少海 B.小海 C.少泽 D.少列 E.中冲 6.十二经脉中,循行至心的经脉有( C )A.2条 B.3条 C.4条 D.5条 E.6条 7.手太阳小肠经联系的脏腑,除心和小肠外,还有( A )A.胃 B.胆 C.脾 D.肝 E.大肠 8.直接入络脑的经脉是( B )A.足少阴肾经 B.足太阳膀胱经 C.足厥阴肝经 D.手少阴心经 E.手太阴肺经 9.在胸部,任脉旁开2寸的经脉是( E )A.足太阴脾经 B.手太阴肺经 C.足阳明胃经 D.足少阳胆经 E.足少阴肾经 10.手厥阴心包经的起始穴位是( E )A.天泉 B.少列 C.中冲 D.少府 E.天池

11.不与足少阳胆经相联系的脏腑或器官是( D )A.肝 B.耳 C.胆 D.胃 E.胁 12.手阳明大肠经出于“柱骨之会上”,所指督脉的穴位是( B )A.百会 B.大椎 C.风府 D.神庭 E.水沟 13.位于脐上4寸的穴位是( D )A.下脘 B.水分 C.建里 D.中脘 E.上脘 14.心的募穴是( A )A.巨阙 B.鸠尾 C.中庭 D.膻中 E.华盖 15.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的穴位是( C )A.会阴 B.中极 C.长强 D.腰俞 E.曲骨 16.手厥阴经的络穴是( C )A.列缺 B.通里 C.内关 D.支沟 E.偏历 17.任脉起于( B )A.会阴 B.小腹内 C.神阙 D.承泣穴 E.目眶下 18.百会穴前后左右各l寸的穴位是( D )A.四满 B.四渎 C.四缝 D.四神聪 E.四关 19.两眉头的中间是( B )A.攒竹 B.印堂 C.鱼腰 D.太冲 E.球后 20.捏脊在小儿推拿临床上常用于( C ) A.惊风 B.发热 C.疳积 D.腹泻 E.便秘 21.耳穴在耳郭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其中与上肢、与内脏相应的穴位分别在( B ) A.耳垂、耳甲 B.耳舟、耳甲 A.耳垂、对耳轮体 D.三角窝、耳甲 E.三角窝、耳垂 22.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 D ) A.整体观念 B.辨证论治 C.辨病论治 D.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 辨病论治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D

推拿学考试重点整理 必考

推拿学重点整理 单选: 1.最早的推拿专着:《黄帝岐伯按摩经》 2.正骨八法:摸、接、端、提、按、摩、推、拿 3.手法(动作形态)分类:按法、摩法、拿法、揉法、捏法、擦法、拔伸法、背法 4.衮法静止性用力(前臂)操作: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主动做推旋运动,带动腕 关节做较大幅度的屈伸活动,使小鱼际和手背尺侧 部在施术部位上进行持续不断的来回滚动。 5.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点穴和手法: 取穴:手三里、偏历、阳溪、列缺、合谷、桡骨茎突部及其上下方 手法:衮按、揉、弹拨、拔伸、擦等 6.扳法操作注意问题: ①不可逾越关节运动的生理范围 ②不可粗暴用力和使用蛮力 ③不可强求关节弹响 ④对诊断不明确的脊柱外伤及带有脊髓症状体征者,禁用扳法

⑤对老年人伴有严重的骨质增生、骨质疏松者,慎用扳法,对骨关节结核、骨肿瘤者,也禁用扳法 7.手法产热最高:擦法 8.挤压试验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 9.气滞血虚包块应用手法:弹拨法 10.站式肌肉:除斜方肌 11.小儿按揉法适用于(C)部位或穴位 A胸腹部 B四肢 C全身 D背腰部 12.······以提高:推拿功法 13.向前弯腰疼痛加重:棘上韧带损伤 14.调节心率穴:内关 15.久泄不止穴:百会 16.气穴虚弱痛经:中脘 17.慢性腰肌劳损(酸胀痛) 18.衮法以(第五掌指关节背侧)为吸点 19.腰突症分型:髓核突出方向分型:向前、后、椎体内突出

向后突出部位分型:单侧型、双侧型、中央型 髓核突出程度分型:隐藏型(幼弱型)、突出型(移型型)、破裂型(成熟型) 20.肾精不足型眩晕的治疗(ABC) A翳风 B大肠俞 C神门 D肾俞 21.推拿治疗痛经的腰背部操作所选的穴位是(BD) A膈俞 B八髎 C命门 D肾俞 22.揉膝周法所选的穴位有(ABCD) A膝眼 B阳陵泉 C阴陵泉 D血海 23.对抗用力手法包括(AD) A拔伸 B擦法 C按法 D扳法 24.拔伸法注意事项(ABC) A不可用突发性的暴力进行拔伸,以免造成牵拉损伤 B要注意拔伸的角度和方向 C关节复位时不可在痉挛较重的情况下拔伸 D关节复位时可在疼痛较重的情况下拔伸 25.扫散法的操作部位是:(B) A两胁部 B头颞侧部 C肌肉丰厚处 D四肢部 26.搓法的主要作用部位处(B)外 A以肩关节为支点 B可用手臂用力加压 C运用身体上半部重量为主要力量 D力量可依节律性的前倾后移

推拿手法学考试题及答案新版

中医医院招聘考试 (康复推拿科) 姓名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今年是我院建院_______ 周年,我院是一所___________级___________等和 全国示范中医医院。 2.运动系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3.凡是接触病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4.一般处方不超_______ 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_______ 日用 量。 5.针灸角度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6.针灸治疗原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 方面。 二.选择(每题3分,共30分) 1.处方组成包括() A.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科别、病历号 B.医疗机构名称、病人姓名、药品名、剂型、规格、数量、用法 C.处方前记、处方正文、处方后记三个部分 D.医院名称、药品名称

2.对于软组织损伤疾病,在损伤的早期,推拿治疗要() A.刺激量宜小B.刺激量宜均匀 C.刺激量宜大D.刺激量宜持久E.以上都不是 3.、若病变范围较广,部位较深,肌肉比较丰厚的部位,推拿治疗时应选用() A.接触面积大,刺激量小的手法 B.接触面积大,刺激量大的手法 C.接触面积大而深沉有力,刺激量小的手法 D.接触面积大而深沉有力,刺激量大的手法 E.接触面积小而深沉有力,刺激量大的手法 4、下列何种操作法有补的作用() A.手法轻缓,时间较长,逆经操作 B.手法轻缓,时间较短,逆经操作 C.手法轻缓,时间较长,顺经操作 D.手法轻缓,时间较短,顺经操作 E.手法较重,时间较短,逆经操作 5.下列何组手法适合在软组织损伤的早期使用() A.弹拨法,刮法 B.扫散法,抖法 C.掐法,拍法 D.轻摩法,鱼际揉法,偏峰推法 E.摇法,扳法,拔伸法 6.“指针疗法”是指()。 A.内功推拿B.点穴疗法C.指压推拿D.一指禅推拿E.指拨 疗法 7.作为现代临床的推拿医生,在施用手法前要明确诊断,一般要求中、西医双重诊断,即要()。 A.明确诊断B.辨证论治C.因病制宜D.补虚泻实E.辨 证、辨病 8.推拿治疗时应视疾病性质、病变部位,辨证辨病选择适当的手法,即遵循()的施术原则。 A.明确诊断B.补虚泻实C.因地制宜D.因人制宜E.因病 制宜 9.拇指桡侧少商处着力的手法是()

推拿手法学考试题及答案

《推拿手法学》考试试卷1 姓 名: 学 号: 班 级: 考试时间: 补(重)考:(是、否)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核分人 得分 ---------------------------------------- 说明:本试卷总计100分,全试卷共8页,完成答卷时间2小时。 ----------------------------------------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题,每题1分,共35分) 1、“推拿”一词首见于( ) A.《幼科发挥》 B.《引书》 C.《五十二病方》 D.《汉代医简》 E.《金匮要略》 2、“大抵按摩法,每以开达抑遏为义,开达则壅蔽者以之发散,抑遏则慓悍者有所归宿”。此语出自( ) A.《金匮要略》 B.《世医得效方》 C.《肘后备急方》 D.《汉代医简》 E.《圣济总录》 3、古代官方推拿教学体制起源于( ) A.宋代 B.隋代 C.唐代 D.清代 E.汉代 4、重视推拿手法的分析,并对推拿手法的理论进行全面总结的时期是( ) A.宋金元时期 B.明清时期 C.隋唐时期 D.两晋南北朝时期 E.以上均非 5、 “夫手法者,谓两手安置所伤之筋骨,使修复于旧也。”-可能是有关推拿手法最早的定义,其出自( ) A.《黄帝内经》 B.《厘正按摩要术》 C.《圣济总录》 D.《医宗金鉴》 E.《小儿按摩经》 6、推拿手法的运动学特征是指( ) A.手法动作形式差别的特征 B.手法动作运动状态发生的原因 C.手法的动作结构 得分 阅卷人 (签全名)

D.手法的“动力型式” E.手法的“动力定型” 7、除应力的直接作用外,还有明显热效应的手法是() A.摆动类手法 B.按压类手法 C.摩擦类手法 D.振动类手法 E.叩击类手法 8、若依手法的医疗作用分类,主治手法是指() A.使用频率最多的手法 B.放松肢体的手法 C.能减少推拿后不适的手法 D.医疗效果比较明显,临床使用频率最多的一类手法 E.以上都不是 9、作用于骨关节类的手法包括() A.摇动、摆动、振动三类 B.摇动、扳动、振动四类 C.摇动、扳动、按压、叩击、平端五类 D.摇动、扳动、拔伸、叩击、平端五类 E.摇动、扳动、拔伸、抻展、平端五类 10、对于软组织损伤疾病,在损伤的早期,推拿治疗要() A.刺激量宜小 B.刺激量宜均匀 C.刺激量宜大 D.刺激量宜持久 E.以上都不是 11、若病变范围较广,部位较深,肌肉比较丰厚的部位,推拿治疗时应选用() A.接触面积大,刺激量小的手法 B.接触面积大,刺激量大的手法 C.接触面积大而深沉有力,刺激量小的手法 D.接触面积大而深沉有力,刺激量大的手法 E.接触面积小而深沉有力,刺激量大的手法 12、下列何种操作法有补的作用() A.手法轻缓,时间较长,逆经操作 B.手法轻缓,时间较短,逆经操作 C.手法轻缓,时间较长,顺经操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