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物理简单的电路知识点汇总

初中物理简单的电路知识点汇总

初中物理简单的电路知识点汇总
初中物理简单的电路知识点汇总

第十一章简单的电路

第一节 认识电路

1,其中电源是提供电能的,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开关是控制电路的,导线是输送电能的,在连接电路时,开关要一定断开。

蓄电池和锂电池有充电和供电两种工作状态。

①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②供电: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二、1、1、常见电路元件符号:★★★(必考,分值大)

★★2、画电路图要求:(必考,分值大)

①使用统一规定符号;

②尽量避免导线相交(但连接实物图时,绝对不允许导线相交);

③所画符号与实物必须一一对应,包括电路的正负极、开关的方向等;

④横平竖直、简洁美观、具有对称性;

⑤元件符号一定不能画在电路的拐角处;

⑥连接实物图时,所有导线只能在元件的接线柱上连接,导线不能交叉。

第二节组装电路

1

第三节电荷

1、摩擦起电

(1)性质:吸引轻小物体。(利用带电体的性质可以检验一个物体是否带电)(2)定义:两种不同的物质互相摩擦,物体才会带电。

(3)环境:尽量选择干燥环境,因为潮湿环境不易摩擦起电。

(4)原因:物体失去电子,物体就带正电荷;物体得到电子,物体就带负电荷;

★速记口诀:失正得负

2、两种电荷

(1)电荷种类:正电荷和负电荷

正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 负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

★★速记口诀:丝玻正,毛橡负

(2)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速记口诀: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3)知识拓展:★★

两种物质相互排斥,两种物质一定带同种电荷,即:排斥为正正、负负;

两种物质相互吸引,有两种情况:①两种物质带异种电荷;②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

3、验电器:

验电器具体内容

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使用让物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如果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一定角度,说明物体就带电。

说明①带电荷量不同,金属箔角度不同,验电器可以粗略估计物体带电量多少;

②验电器不能直接知道带电体的是正电荷和负电荷;

验电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第三节电流

1、电流的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金属导体内,定向移动的是带负电的自由电子;

酸碱盐溶液,定向移动的是带正电的正离子和带负电的负离子;

在电源外部,电流从正极流出,经过用电器,流回负极。

2、电流的测量:电流表★★★★★(必考,分值大)

电流表具体内容

1 作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大小条件①电路两端要有电压;②电路是通路。

2 符号表示:字母I

单位:安培(简称安),符号为A。另外还有毫安和微安,换算如下:

1A=1000mA 1 mA=1000uA

3 读数

速记口诀:

一看接线柱,确定量程数;二看每小格,确定分度值;三看指针处,正视仔细读。

4 量程三个接线柱

“—”表示负接线柱,“0.6”和“3”表示正接线柱。(注意:不是“+”极、“-”极)

①“—”和“0.6”时,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

②“—”和“ 3 ”时,量程为0~ 3 A,分度值为0.1A;

5 使用

正确使用规则违反规则造成的后果

①使用前电流表要校零;测得的电流值不准确。

②电流表要串联在被测电路中;容易损坏电流表。

③电流从“+”接线柱(红色标识)流入、“-”接线柱(黑色标识)

流出;

接反则指针向左偏,无法读数,还

会损坏电流表。

④绝对不能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接在电源的正负极上;造成短路,损坏电流表和电源。用电器不能工作的原因有:短路和断路,使用电流表可以进行初步故障判断。

必须正确选择电流表的量程,被测电流不能超过所选量程;

不能估计被测电流的大小,则选择电流表最大量程“试触法”选择合适量程。即:若偏转角度小,则换用小量程;若偏转角度大,则换用大量程。

在被测电流不超过其量程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小量程,这样使指针偏转角度尽可能大些,便于精确读数,减少误差。

速记口诀:“三要”、“两不”、两看清”

“三要”:把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电流从电流表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使用前调零。

“两不”:一不能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二不能把电流表的两接线柱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

并联

I=I1+I2+I3 + …… +In

验,避免偶然性,得出普遍结论。

②电流相等不一定是串联,并联电流不一定相

第五节 电压★★★★★(必考,分值大)

电压表 具体内容 1

作用

测量电路两端的电压

2

符号

表示

字母u

单位

伏 V

1KV =1000V

1V=1000M v

1M v=1000

uV 千伏 KV 毫伏 M v

微伏

uV

3 读数

速记口诀:

一看接线柱,确定量程数; 二看每小格,确定分度值; 三看指针处,正视仔细读。

一单元太阳能电池

0.5V 镍氢电池 1.2V 电子手表电池 1.25~3V 一节干电池 1.5V 家庭电路 220V 一块铅锌电池 2.0V 工厂动力电 380V 手机电池

3.6V~3.7V

4

量程

三个接线柱

“—”表示负接线柱,“3”和“15”表示正接线柱。

①使用“—”和 “3”两接线柱时,量程为0~3V,分度值为0.1V; ②使用“—”和 “15”两接线柱时,量程为0~ 15V,分度值为0.5V;

5 使用

正确使用规则

违反规则造成的后果

①使用前电压表要校零,看清量程和分度值 测得的电压值不准确。 ②电压表要并联在被测电路中;

电阻较大,相当于断路。

③电压从“+”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接反则指针向左偏,无法读数,造成指针碰弯等损坏电压表事故。

④可直接把电压表接在电源的正负极上; 测出的是电源电压,注意量程必须大于电源电压。 ⑤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最大量程。 容易损坏电压表,选择量程与电流表方法相同。

6 关系 串联

U=U 1+U 2+U 3 + …… +U n

并联

U=U 1=U 2=U 3 …… =U n

.word格式.

7 对比

第六节不同物质的导电性★★★★★(必考,分值大)电阻具体内容

定义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字母表示电路图中表示R

单位

欧(?)千欧(K?)兆欧(M?)

1 K?= 1000 ? 1 M?= 1000 K?

手电小灯泡常用白炽灯实验室铜线电流表内阻电压表几欧~十几欧几百欧~几千欧小于百分之几欧零点几欧几千欧

影响因素

材料

①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物质,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有关。

②在一定温度下,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

长度

横截面积(粗细)

温度

分类

概念常见物质说明

导体容易导电的物质

金属、石

墨、人体、

大地、酸碱

盐水溶液

规律:①不同物质的导电性是不同的;

②条件改变,同一物质导电性会发生改变。

注意:导体和绝缘体是相对的,概念中的“容易”“不容易”不可以说

成“能”和“不能”。比如:

玻璃---常温下是绝缘体—--加热到红炽状态是导体;

水—---纯净的水是绝缘体—--含有杂质的水是导体;

空气—-干燥的空气是绝缘体—-夏天打雷两云层之间的空气是导

体;

木头—-干木头是绝缘体—--------湿木头是导体;

酸碱盐绝大数是绝缘体,但酸碱盐水溶液是导体。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质

橡胶、玻

璃、陶瓷、

塑料、油

半导体

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

绝缘体之间的物质

硅、锗、砷

化镓

①受温度、光照、压力和掺加杂质影响;

②力敏元件、热敏电阻、光敏电阻、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等。

超导体发生超导现象的物质

某些物质温度降到某一温度,电阻为零,这种现象称为超导现

象。

变阻器组成

原理通过改变导线连入电路的长度来改变电阻应用车速变化、声音控制、亮度调节速记口诀:一上一下,下定变化,近小远大。

明确阻值变化范围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铭牌在滑头上)

滑动变阻器要与电路串联。

为了保护电路,在闭合开关时应将滑片调到连入电阻最大值的一端,即调到使用下接线柱最

远的一端。

电阻箱

最新初中人教版物理人教九年级全一册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流的形成条件,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 2.通过实验体会电路的组成,从能量的角度认识各部分的作用。 3.知道常用的电路元件符号,能画简单的电路图,能连接简单的电路。 4.能够识别通路、断路和短路,知道短路的危害。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具体电路的连接,让学生初步了解电路的组成。认识简单的电路中的各元件的作用。通过学习画电路图,了解用简单的符号代替实物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搜集生活中的简单电路和电路元件,让学生体验物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乐于观察和探索生活中物理学道理。在学习电路连接、画电路图等基本技能的实践活动中培养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安全操作意识。 2.通过连接电路,激发学习兴趣,体验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教学内容。在本节课中,学生们是第一次接触到电路元件,第一次学习连接电路,第一次学习画电路,同时还学习了初中电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电学物理量──电流。完成本节课的学习后,学生能否学会识别电路、连接电路、会画电路图等,都将直接影响到后续的电学知识的学习。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应放在让学生认识简单电路,能亲自动手连接简单电路,会画简单的电路图上,并在学习电学的一开始就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电学实验习惯和良好的电路作图的习惯。并通过学生的实际实验,认识并区分电路的三个状态。当然识别电源短路和用电器短路是本节课的难点。在科学探究能力方面,重点是经历从实验中归纳结论的过程,形成安全操作的初步意识。 三、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体现重兴趣培养、重过程探究、重思维训练、重知识应用的思想。为实现这一理念,突破本节重难点,达成本节学习目标,可以通过设计问题情境,激发探究的积极性和学生对学习的责任感,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营造民主、和谐、合作的探究氛围,给学生的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和提高能力留有充足的空间。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学生对电流的形成和电流方向等抽象知识的学习,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因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的重要性和后续性,所以要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就应该让学生多动手,多实验,多画图,多识图。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后,都要给学生创造机会和提供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将知识和能力逐渐内化。 四、教学准备

大学电路知识点梳理

电路理论总结 第一章 一、重点: 1、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2、电功率的定义:吸收、释放功率的计算 3、电路元件:电阻、电感、电容 4、基尔霍夫定律 5、电源元件 二、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1、电流(Current ) 直流: I ①符号 交流:i ②计算公式 ③定义:单位时间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荷(电流是矢量) ④单位:安培A 1A=1C/1s 1kA=1×103A 1A=1×10-3mA=1×10-6μA=1×10-9nA ⑤参考方向 a 、说明:电流的参考方向是人为假定的电流方向,与实际 ()()/i t dq t dt =

电流方向无关,当实际电流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时电流取正,相反地,当实际电流方向与参考方向不一致时电流取负。 b 、表示方法:在导线上标示箭头或用下标表示 c 、例如: 2、电压(V oltage ) ①符号:U ②计算公式: ③定义:两点间的电位(需确定零电位点⊥)差,即将单位正电 荷从一点移动到另一点所做的功的大小。 ④单位:伏特V 1V=1J/1C 1kV=1×103V 1V=1×10-3mV=1×10-6μV=1×10-9Nv ⑤参考方向(极性) i > 0 i < 0 实际方向 实际方向 ————> <———— 参考方向(i AB ) U =dW /dq

a 、说明:电压的实际方向是指向电位降低的方向,电压的 参考方向是人为假定的,与实际方向无关。若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一致则电压取正,反之取负。 b 、表示方法:用正极性(+)表示高电位,用负极性(﹣) 表示低电位,则人为标定后,从正极指向负极的方向即为电压的参考方向或用下标表示(U AB )。 c 、例如: 3、关联与非关联参考方向 ①说明:一个元件的电流或电压的参考方向可以独立的任意的 人为指定。无论是关联还是非关联参考方向,对实际方向都无影响。 ② 关联参考方向: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一致,即电流从 所标的正极流出。 非关联参考方向: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不一致。i i U < 0 > 0 参考方向 U + – + 实际方向 + 实际方向 参考方向 U + – U

初中物理简单电路的设计教案

初中物理简单电路的设计教案1.知识与技能 了解简单电路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会根据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分析简单电路的结构.2.过程与方法 通过简单电路模型的设计、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勇于钻研的精神、善于观察、敢于思考. 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和科学探究欲望,体验克服困难、利用已有知识探究未知世界的成功喜悦.关爱长辈、遵守交规. 1.教学重点:根据生活中的现象,设计电路图,病房呼叫模拟电路设计. 2.教学难点:异地双控模拟电路设. 3.重、难点的突破方法: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由浅入深,层层推进. 学生相互讨论、学生动手实验. 实验演示和类比. 电源(干电池两节)、两个开关、一个电铃、两只灯泡和导线若干.

充分体现了“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新教材教学理念. 教法——采用“主体参与”教学模式,由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学法——以合作模式的科学探究、交流讨论.引入: 小明和妈妈一起去买电动玩具“调皮的小鸟”,老师把电动玩具“调皮的小鸟”展示给同学们看,并提出问题:当“调皮”的小鸟在上升的过程中,它的重力势能是如何变化的? A、减小 B、增大 请一个学生用选答器给出答案。由此引出“设计选答器模型” 学生活动 1.项目1:设计选答器模型:一个问题有两个可选择的答案(a)和(b),与它们对应的灯分别由两个开关控制,选择哪一个答案就闭合哪一个开关,使对应的灯发光.思考:灯与灯之间应联. 两个开关分别与两灯联. 要求:先在虚框中画出符合要求的电路图. 再根据电路图把实物图连接好. 过渡:小明买了玩具后,和妈妈一起去医院看生病的奶奶,此时病房中有人呼叫医生.视频播放,老师展示“病房

(完整版)第十一章简单电路知识点

第十一章简单电路知识点 一、认识电路 1、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⑴干电池:干电池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直流电源,有1号、2号、5号、7号等。 ⑵蓄电池:蓄电池也是电池中的一种,应用于汽车、摩托车、通讯等。 ⑶纽扣电池:电脑、手表、石英钟等。 ⑷锂电池:手机 以上都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⑸太阳能电池:广泛应用光能转化为电能。 2、电路 ⑴电路的组成: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四部分组成,缺少或不完整都会影响电路的正常工。 ⑵电路各部分的作用 ①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它保证电路中有持续电流,工作时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②用电器:用电来工作的设备,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③开关: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起控制电路的作用。(闭合或断开) ④导线:导线将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 ⑶电路的三种状态 ①通路:正常连接的电路,即用电器能够工作的电路. 通路特征:电路中有电流,用电器正常工作。 ②断路(开路):断开的电路。 断路特征:电路中无电流,用电器不工作.原因有开关没闭合,接线处松动,导线断了,用电器损坏等 ③短路: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跟电源的两极相连的电路(用电器和导线并联,用电器被短路也就是不工作了) 短路特征:用电器不工作,电路有很大电流,会损坏电源甚至烧坏导线的绝缘皮,引起火灾。 ⑷电路故障的判断 根据现象判断故障在哪里,在确定故障原因(短路、短路) 3、电路图

①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叫做电路图。 ②记住常见电学元件符号(电源、单刀单置/双置、交叉导线/连接、电动机、伏特表、安培表、电铃、电阻、互动变阻器等) ③电路图要规范,画成矩形。元件不能放在拐角处。注意开关的状态。 ④双控电路图、楼道感应灯电路图。 4、实物图与电路图互相转化 ⑴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看实物画电路图,关键是在看图,实物图实际上只有两种电路,一种串联,另一种是并联。 ①串联电路非常容易识别,先找电源正极,沿电流方向顺序前进直到电源负极为止,明确每个元件的位置,然后作图。顺序是:先画电池组,按元件排列顺序规范作图,横平竖直,转弯处不得有元件若有电压表要准确判断它测的是哪能一段电路的电压,在检查电路无误的情况下,将电压表并在被测电路两端。 ②并联电路,判断方法如下,从电源正极出发,沿电流方向找到分叉点,并标出中文“分”字,(遇到电压表不理它,当断开没有处理)再找到汇合点写“合”。从分点开始沿电流方向前进,直至负极有几条支路,每条支路中有几个元件,分别是什么。特别要注意分点到电源正极之间为干路,合点到电源负极之间也是干路。具体步骤如下:先画电池组,分别画出两段干路,干路中有什么画什么,在分点和合点之间分别画支路,有几条画几条(多数情况下只有两条支路),并准确将每条支路中的元件按顺序画规范,作图要求横平竖直,铅笔作图检查无误后,将电压表画到被测电路的两端。 注意:画好电路图的方法: ①应完整地反映电路的组成,即有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 ②规范地使用电路元件符号,不能自选符号: ③交叉相连的点要画粗黑圆点; ④合理地安排电路元件符号的位置,尽可能让这些元件符号均匀地分布在电路中,使电路图清楚美观,并注意元件符号绝不能画在拐角处; ⑤导线要横平竖直,转弯画成直角,电路图一般呈长方形; ⑥最好从电源的正极开始,沿着电流的方向依次画电路元件,且知道在电路图中导线无长短之分的原则。 ⑦注意开关的状态,及接线的位置。 ⑵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探究简单电路(超详细-知识点归纳+习题)

探究简单电路 课程要求: 1.了解电路,电流,电压的有关知识,通过观察试验现象,分析,归纳出相关 的物理规律。 2.学会连接电路,测试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的方法。 3.了解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了解电流的通路,开路,短路,能读,会画 简单的电路图。 4.理解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的关系,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本章重点: 掌握电荷中相互作用的规律;理解电流的形成及方向;掌握电路的构成部分; 会看电路图;正确区分串联和并联电路,会连接电流表,并会读数;掌握串、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会连接电压表,并会读数;掌握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本章难点: 理解摩擦起电的原因;静电现象的应用与防护;掌握电路的构成部分;正确区分串联和并联电路,并会画图;会连接电流表、电压表、并会读数。 知识点一:摩擦起电 物体带电:一些物体被摩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物体,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举出一个物体带电的例子: 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是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原因:由于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由于带有多余的电子而带负电。 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失去电子的物体带()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电。 条件:1.相互摩擦的物体是不同的物质。 2.摩擦起电的两个物体要与外界绝缘。 例:以下现象中,不属于摩擦起电现象的是() A、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纸屑,纸屑被吸起 B、在干燥的天气里用梳子梳头发,头发变得蓬松 C、用干燥的塑料刷刷毛料衣服时,毛刷上吸附很多尘土 D、磁铁能够吸引小铁钉

初中物理电路图试题

初中物理 | 电路图试题 中考有关电路图的题型不外乎这4种,掌握了你就能拿到高分! 1.常用的简化电路的方法 (1)从整体角度分析电路。从电源正极(或负极)出发,先看电路的干路部分,再看支路部分(如果有支路)。 (2)判断电路中电表测量的对象。判断电压表测量的是哪个电阻(或哪个用电器)的电压,将电压表并联在该电阻(或用电器)的两端;判断电流表测量的是干路还是支路的电流,画上串联的电流表。 (3)判断滑动变阻器(如果存在)的最大值、最小值分别在哪一端,以及接入电路中的方式。 (4)电流表本身阻值非常小,等同于导线电阻,电压表本身阻值非常大,等同于断路,因此:电流表=导线,电压表=断路,把电流表用导线代替,把电压表及其接入电路的导线去掉。 真题演练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则()

A. 电流表A的示数将减小 B. 电压表V1的示数将不变 C. 电压表V2的示数将增大 D. 电压表V1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的乘积将变大正确答案:D 对电路如进行如下简化:

本题考查电路的动态分析。 A选项,闭合开关S,R2被短路,电路总电阻变小,电源电压不变,根据I=U/R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将变大,所以电流表A 的示数将增大,故A错误; B选项,电压表V1测的是R1两端的电压,电路电流增大,R1阻值不变,根据U=IR可知,电压表V1的示数将变大,故B错误; C选项,开关S断开时,电压表V2测的是R2两端的电压,示数大于零,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V2测的是导线两端电压,电压表示数变为零,所以电压表V2示数减小,故C错误; D选项,由A、B选项可知,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V1示数变大,电流表A的示数将增大,所以电压表的示数V1与电流表A 的示数的乘积将变大,故D正确。故本题答案为D。

(完整)初三物理电路设计方案专题.docx

与生活实际相关电路设计及识别专题1 (一)各管各的 只闭合开关 S1 时, L1_______,L2_________ 只闭合开关 S2 时, L1_______,L2_________ 要想灯泡 LI 、 L2 同时发光, 我们需要 ______________ 设计练习: 1、某工厂传达室同时监管前后两个大门 的安全问题,但只有一个人看守。为了 工作方便,传达室职工设计了一个简单 电路,传达室内接有一电铃、一盏红 灯,当前门进人踏上脚踏板时引起开关 S1 闭合,则传达室内电铃响;当后门进 人踏上脚踏板时引起开关S2 闭合,则传 达室内红灯发光。请你画出该电路图。 2、( 2011 年中考10)某种电脑键盘清洁器有两个开关,开关S 只控制 1 照明用的小灯泡 L,开关 S2只控制吸尘用的电动机M 。在图 5 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S2 S2 M M M M S2S1 S1 S1L S1L S2L L A B C图 5 D 3、家庭用电冰箱中消耗电能的器件主要是电动压缩机和照明灯泡,其中 电动压缩机 M 受温控开关 S1控制,照明灯泡 L 受门控开关 S2控制,要求它们既能单独工作又能同时工作,下图是几个同学画的家用电冰箱的电路图, 其中正确的是 电源 M S1 电源L S 2M L L S1 S1 S1 M M L 电源 电源 S2 A S2S2 D B C

4( 2012 延庆 一 10)图 5 是电冰箱的简化电路图。图中 M 是电冰箱压缩机用 的电动机, L 是电冰箱内的照明灯。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开关 S 1 闭合, S 2 断开时,照明灯 L 与电动机 M 串联 B .关上冰箱门时, S 1 自动闭合,使得照明灯 L 熄灭 C .开关 S 1、S 2 都闭合时,照明灯 L 与电动机 M 并联 D .冰箱内温度降低到设定温度时, S 2 自动断开,电动机 M 停 止工作 5、如图 3 是简化了的电冰箱的电路图。图中 M 是压缩机的 电动机, L 是电冰箱内部的照明灯。当电冰箱接入电路后,打开电冰箱门时,压缩机停止工作,照明灯照明;关闭电冰箱门时,压缩机开始工作,照明灯停 止照明。则关闭电冰箱门时,关于开关 S 1 与 S 2 的状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 3 A . S 闭合, S 断开 B. S 1 断开, S 闭合 1 2 2 C . S 1 闭合, S 2 闭合 D. S 1 断开, S 2 断开 6、( 2012 昌平 一 11). 击剑比赛中,当甲方运动员的剑(图中用“ S 甲 ”表 示)击中乙方的导电服时,电路导通,乙方指示灯亮。当乙方运动员的剑 (图中用“ S 乙 ”表示)击中甲方的导电服时,电路导通,甲方指示灯亮。在图 6 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S 乙 L 甲 L 甲 L 乙 S 甲 L 甲 S 乙 L 甲 L 乙 S 甲 L 乙 S 乙 L 乙 S 甲 S 乙 S 甲 A B C D 图 6 7、如图 3 所示,小丽家浴室的浴霸由一只照明灯泡 L 、两只取暖灯 L 1 和 L 2 以及一个排风扇 M 组成,它们的额定电压均为 220V 。其中照明灯和排风扇 都可以单独工作,两只取暖灯总是同时工作。在图 4 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 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与生活实际相关电路设计及识别专题 2

九年级物理简单电路基础知识测试题

九年级物理简单电路基础 知识测试题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九年级物理第一章《简单电路》单元试题 一、基础识记 1、自然界存在_____种电荷,玻璃棒和丝绸摩擦时,玻璃棒带_____电荷;橡胶棒和毛皮摩擦时,橡胶棒带_____电荷;同种电荷相互________,异种电荷相互_________。 2、电荷的__________形成电流。把 __ 规定为电流的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______。在电源外部电流从_____极出发回到_____极。在电源内部电流从____极流向_____极。 3、电流的单位及换算:电流主单位________(用字母 _____表示)常用单位还有_______、。 1A= mA; 1mA= μA: 750 mA = A。 4、电流表的使用时:①电流表要_______联在电路中;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______接线柱流入,从______接线柱流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 ______;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_______。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 A,每小格表示_____A;② A,每小格表示_____A。 5、_____是形成电流的原因,______是提供电压的装置;1节新干电池的电压___伏;家庭照明电压为____伏;安全电压是:_______伏.电压的主单位____ (用字母 表示)常用单位还有、。1KV= V;1V= mV; 360KV=_______mV。 6电压表的使用:①电压表要____联电路中;②使电流从____接线柱入,从____接线柱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______;在不知道电压大小时,可按从大到小的顺序采用______的方法。④可以直接接在电源两端,测的是 _____电压。电压表的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____伏;②0~15伏,每小格表示____伏。 7、串联电路电流特点是:;电压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联电路电流特点是:;电压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物理串联并联电路全攻略

一、根据实物图画出电路图 根据实物图画出电路图是初中物理中常见的题目,在这里可做如下假设: (1)、导线像橡皮筋,可伸长可缩短,不会被扯断。 (2)、接点即可拆分,又可以合并。并且能够移动,只要不夸任何电路元件。 (3)、电路元件可以挪动,只要不跨过任何接点。 (4)、导线可以拆股,可并股。一般可以拆分多股,多股可以并为一股。 1、替换法、 将实物图中的元件用特定的符号替换下来,再将图形整理成规范的电路图的一种方法。 替换时要注意: (1)、必须用特定的符号代替电路元件; (2)、接线柱上的连接位置不能改变; (3)、电源极性、电表正负接线柱不能颠倒。 2、节点法: (1)、在实物图中将各元件用字母标好; (2)、从电源正极出发,找到一个节点(就像三岔路口一样,两条或三条或更多导线交的一点), 假定为A点。 (3)、从电源负极出发,找到一个支点,假定为B点; (4)、在A、B之间有电源的部分是干路,在A、B之间但没有电源的部分是支路; (5)、画出干路,并标出A、B点; (6)、画出支路; (7)、对照实物图,按照从A点到B点的元件顺序画出第一条支路; (8)、用同样的方法画出其他支路; (9)、检查整理,使电路图规范、美观; 注:画图时,随时将画出的元件用字母表示 二、判别电路串并联的方法 一、串联电路 电路中所有的元件是逐个顺次首尾连接起来的,此电路就是串联。我们常见装饰用的“满天星”小彩灯,就是串联的。家用电路中的开关与它所控制的用电器之间也是串联的。串联电路有以下一些特点:(1)电路连接特点串联的整个电路只有一条电流的路径,各用电器依次相连,没有“分支点”。 (2)用电器工作特点:各用电器相互影响,电路中若有一个用电器不工作,其余的用电器无法工作。 (3)开关控制特点:串联电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开关位置变了,对电路的控制作用没有影响。即串联电路中开关的控制作用与其在电路中的位置无关。 二、并联电路 如果电器中各元件并列连接在电路的两点间,此电路就是并联电路。教室里的电灯、马路上的路灯、家庭中的电灯、电风扇、电冰箱、电视机等用电器之间都是并联在电路中的。并联电路有以下特点:(1)电路连接特点:并联电路由干路和几条支路组成,有“分支点”。每条支路各自和干路形成回路,有几条支路,就有几个回路。 (2)用电器工作特点:在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相不影响。某一条支路中的用电器若不工作,其他支路的用电器仍能工作。比如教室里的电灯,有一只烧坏,其它的电灯仍然能亮。这就是互不影响。 (3)开关控制特点:并联电路中,干路开关的作用与支路开关的作用不同。干路开关起着总开关的作用,控制整个电路。而各条支路开关只控制它所在的那条支路。 三、识别电路方法 1.定义法 综合运用上面介绍串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及用电器工作特点,针对一些简单、规则的电路是行之有效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简单电路》

简单电路》说课稿2 开场白:各位老师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简单电路》,我主要从两大板块展开:说研究和说教学 第一板块:说研究 (一)说教材

《简单电路》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第三节,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静电和电流的关系,清楚点亮小灯泡需要导线、电池;进而建构简单电路的科学概念,为接下来知识的迁移打下基础,也为第7节课《不一样的电路连接》串并联做铺垫。引领学生从前概念--科学概念--概念的迁移进行转化,而本节课正是构建科学概念的重点,因此本节课有重要的地位 (二)说学情 【知识基础】学生对简单电路认识停留在表面,知道点亮小灯泡需要电池和导线等材料,能动手连接电路,但缺乏对内部回路的认识。 因此我把本节课的重点设置为:在认识闭合回路的基础上连接电路 【认知困难】 学生能尝试连接点亮两只灯泡,但较难理解不同连接方式内部电流的流动规律 因此我把本节课的难点设置为:探究电路的不同连接方式,了解内部电流流动形成回路是点亮灯泡的基础 (三)说目标 基于学情以及新课标的要求,我设置了四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知道简单的电路由电池提供电能。 2、了解电从电池的一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 3、知道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式。 【科学探究】 1、通过实物图与电路图的对比观察,了解闭合回路的形成。 2、通过“设计—实践”环节,发现让更多灯泡亮起来的不同的电路连接方式。 【科学态度】 激发对电探究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意识到电与生活息息相关

第二板块:说教学 我将从以下5点展开 一说教材处理 (1)教材以谈话法进行导入,缺乏直观感知与兴趣,对此我做了以下处理:

最新初三物理简单电路知识点

第十一章简单电路 1、电路: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路径。 2、最基本的电路是由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等部分组成。如果缺少任何一部分,都不是一个完整的电路。 3、各部分的作用: A用电器:像灯泡这样利用电能工作,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装置叫做用电器。如:电灯,电视机,电动机,电铃等。 B电源:为用电器提供电能的装置叫电源。如发电机,电池等。注: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开关:在电路中,控制电路通断的装置叫开关。如拉线开关、拨动开关、闸刀开关等。D导线:把电源、开关、用电器、连接起来起导电作用的金属线称为导线。 4、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开路)、短路。 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叫做通路。 特点: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用电器能正常工作。 断路:一个电路如果没有闭合开关,或导线没有连接好,电路在某处断开,处在这种状态的电路叫做断路。(又称开路) 特点: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用电器不能工作。 短路:不经过用电器,直接用导线把电源两极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短路。 特点:电路中电流很大,可能会烧坏电源和导线,甚至引发火灾; 注:在连接电路时,绝不允许发生电源短路。 6、电路图:我们常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中的元器件,把这些符号用代表导线的线段连接起来,就可以表示由实物组成的电路,这种图就叫做电路图。

7、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 8.电路图和实物图互换的连接步骤 (1)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的方法通常情况下只要对照电路图,从电源正极出发,逐个顺次地将实物图中的各元件连接起来即可,而对于复杂的实物图的连接,我们可以分以下几步完成: A在电路图中任选一条单一的回路,并对照这个回路在实物图中将相应的元件连接好。 B对照电路图,把所选回路以外的元件分别补连到实物图的相应位置,在连入回路以外的元件时,要找出电路中电流的分流点和汇合点,将回路以外的元件连接在两点之间。 这里要特别注意实物图中元件的连接顺序必须与电路图中各元件的顺序一致。 (2)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时要用规定的电路符号代替实物,按照实物的连接方式画出规范的电路图。画电路图时要注意: A电路图中各元件摆放的位置尽量与实物图中各元件位置相对应,这样便于检查。 B各电路元件摆放的位置要均匀、美观; C交叉连接的导线,一定要在连接处画一个“黑点” D 电路图最好呈长方形,有棱有角,连线要横平竖直。 9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九年级物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教材 物理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物理教案 / 初中物理 / 九年级物理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教学设计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可以让学生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事物的理解认识也会有一定的帮助,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九年级物理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常见的电路符号,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2)能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3)初步培养学生的电学实验操作技能。 (4)初步了解开关在电路中不同位置时的控制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用实验的方法探究串、并联电路的区别,并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2)让学生经历从简单的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并能口头或书面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过程,体会到分析、归纳、论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2)通过例举生活、生产中的简单串、并联电路的实际应用,让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于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 (3)使学生得到安全用电的初步教育。 【教具及实验器材】 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初中物理电学磁性元件一套,1.5v干电池60节,2.5v的小灯泡(灯座)60个,开关60个,导线若干。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 激 趣 引 入

探究简单电路(超详细-知识点归纳+习题)

探究简单电路(超详细-知识点归纳+习题)

探究简单电路 课程要求: 1.了解电路,电流,电压的有关知识,通过观察试验现象,分析,归纳出相关 的物理规律。 2.学会连接电路,测试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的方法。 3.了解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了解电流的通路,开路,短路,能读,会画 简单的电路图。 4.理解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的关系,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本章重点: 掌握电荷中相互作用的规律;理解电流的形成及方向;掌握电路的构成部分; 会看电路图;正确区分串联和并联电路,会连接电流表,并会读数;掌握串、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会连接电压表,并会读数;掌握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本章难点: 理解摩擦起电的原因;静电现象的应用与防护;掌握电路的构成部分;正确区分串联和并联电路,并会画图;会连接电流表、电压表、并会读数。 知识点一:摩擦起电 物体带电:一些物体被摩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物 体,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物体带了 “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举出一个物体带电的例子: 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是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原因:由于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 束缚能力不同,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

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 束缚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 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带 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由于带有多余 的电子而带负电。 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 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失 去电子的物体带()电,得到电子 的物体带()电。 条件:1.相互摩擦的物体是不同的物质。 2.摩擦起电的两个物体要与外界绝缘。 例:以下现象中,不属于摩擦起电现象的是() A、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纸屑,纸屑被吸起 B、在干燥的天气里用梳子梳头发,头发变得蓬松 C、用干燥的塑料刷刷毛料衣服时,毛刷上吸附很多尘土

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

电流和电路 、电荷 1、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荷;换句话说,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2、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3、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生了电,而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失去电 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 二、两种电荷: 1、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电子从玻璃棒转移到丝绸。 2、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电子从毛皮转移到橡胶棒。 3、基本性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带电体排斥带同种电荷的物体;带电体吸引带异种电荷的物体和轻小物体。 例:1、A带正电,A排斥B,B肯定带正电; 2、A带正电,A吸引B,B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A、B都是轻小物体) 三、验电器 1、用途: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可以粗略的判断带电体所带电荷的多少。 2、原理: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四、电荷量(电荷)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库仑(C)简称库; 五、原子的结构质子(带正电) 「原子核* 原子I中子(不带电) '电子(带负电) 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数在数量上相等,整个院子呈中性,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六、元电荷 1、最小的电荷叫做元电荷,用符号e表示,e=1.6*10-19C。 2、电子电荷量的大小是最小的。 七、导体、绝缘体 1、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酸碱盐溶液; 2、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塑料、陶瓷、油、空气等; 3、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例如:1、干木头(绝缘体)、湿木头(导体)2、玻璃通常是绝缘体、加热到红炽状态(导体)。 5.2电流和电路 一、电流 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荷包括正电荷和负电荷定向移动都可以形成电流) 3、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尤其注意电子是负电荷,电子的移动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 4、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流向用电器,再回到负极;

初三物理电路图专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电路图专题及 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本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请将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填写在相应题后的括号内) 1.关于生活中的一些电路连接,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节日的夜晚,装扮秦淮河畔小树的小彩灯是串联的 B.道路两旁的路灯,晚上同时亮,早上同时灭,它们是串联的 C.一般家庭的卫生间都要安装照明灯和换气扇,使用时互不影响,它们是并联的 D.楼道中的电灯是由声控开关和光控开关共同控制的,只有在天暗并且有声音时才能亮,所以声控开关、光控开关及灯是串联的2.图3-1为路口交通指示灯的示意图。指示灯可以通过不同颜色灯光的变化指挥车辆和行人的交通行为。据你对交通指示灯的了解可以推断() A.红灯、黄灯、绿灯是串联的 B.红灯、黄灯、绿灯是并联的 C.红灯与黄灯并联后再与绿灯串联 D.绿灯与黄灯并联后再与红灯串联 3.如图3-2甲所示,电冰箱内有一个通过冰箱门来控制的开关,当冰箱门打开时,开关闭合使冰箱内的照明灯点亮;当冰箱门关闭时,开关断开使冰箱内的照明灯熄灭. 在图乙的四个电路中,能正确表示冰箱开门状态下冰箱内照明电路的是() 。 图3-2甲图3-2乙 图3-1 图3-3 图3-4 图3-5 4.如图13-3所示,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时,小明同学用电流表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分别为I A=0.4A、I B=0.2A、I C=0.2A,在表格中记录数据后,下一步应该做的是() A.整理器材,结束实验 B.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C.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测出几组电流值 D.换用电流表的另一量程,再测出一组电流值 5.小华和几位同学在学校实验室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时,连接了如图13-4所示的电路。当开关S由断开到闭合时,关于两个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情况,你认为正确的是() A、A1的示数变大,A2的示数不变 B、A1的示数变小,A2的示数变大 C、A1的示数变大,A2的示数变小 D、A1的示数不变,A2的示数变大 6.如图3-5所示,开关S闭合时,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 L1被烧坏 B. L1、L2均不发光 C. 电池被烧坏 D. L2被烧坏 7.如图3-6所示,粗心的小强把电流表当作电压表接在了L1的两端。此时如果闭合开关,一定 ..会发生() A、电源短路 B、电流表损坏 C、L1不亮 D、L2的灯丝烧断

初三物理电路图专题及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本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请将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填写在相应题后的括号内) 1.关于生活中的一些电路连接,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节日的夜晚,装扮秦淮河畔小树的小彩灯是串联的 B.道路两旁的路灯,晚上同时亮,早上同时灭,它们是串联的 C.一般家庭的卫生间都要安装照明灯和换气扇,使用时互不影响,它们是并联的 D.楼道中的电灯是由声控开关和光控开关共同控制的,只有在天暗并且有声音时才能亮,所以声控开关、光控开关及灯是串联的2.图3-1为路口交通指示灯的示意图。指示灯可以通过不同颜色灯光的变化指挥车辆和行人的交通行为。据你对交通指示灯的了解可以推断() A.红灯、黄灯、绿灯是串联的B.红灯、黄灯、绿灯是并联的 C.红灯与黄灯并联后再与绿灯串联D.绿灯与黄灯并联后再与红灯串联 3.如图3-2甲所示,电冰箱内有一个通过冰箱门来控制的开关,当冰箱门打开时,开关闭合使冰箱内的照明灯点亮;当冰箱门关闭时,开关断开使冰箱内的照明灯熄灭. 在图乙的四个电路中,能正确表示冰箱开门状态下冰箱内照明电路的是() 。 图3-2甲图3-2乙 图3-1 图3-3 图3-4 图3-5 4.如图13-3所示,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时,小明同学用电流表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分别为I A=0.4A、I B=0.2A、I C=0.2A,在表格中记录数据后,下一步应该做的是() A.整理器材,结束实验 B.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C.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测出几组电流值 D.换用电流表的另一量程,再测出一组电流值 5.小华和几位同学在学校实验室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时,连接了如图13-4所示的电路。当开关S由断开到闭合时,关于两个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情况,你认为正确的是() A、A1的示数变大,A2的示数不变 B、A1的示数变小,A2的示数变大 C、A1的示数变大,A2的示数变小 D、A1的示数不变,A2的示数变大 6.如图3-5所示,开关S闭合时,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 L1被烧坏 B. L1、L2均不发光 C. 电池被烧坏 D. L2被烧坏 7.如图3-6所示,粗心的小强把电流表当作电压表接在了L1的两端。此时如果闭合开关,一定 ..会发生() A、电源短路 B、电流表损坏 C、L1不亮 D、L2的灯丝烧断

初三物理简单电路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分别用一节干电池和两节干电池给小灯泡供电,用______节干电池供电时,小灯泡更亮一些,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导体电阻的大小决定于导体本身的、、以及温度,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 3、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00mA=_________A;100MΩ=________Ω;100KV=____________V。 4、电视机、收音机、复读机上的“音量Volume”按钮.能够控制声音的响度。它的实质是一个 。 5、我国家庭电路的供电电压是_______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___________V. 6、一个导体两端的电压为4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5A,该导体的电阻为_______Ω;当这个导体两端不加电压时,该导体的电阻 为Ω。 7、灯泡L1和L2并联在电路中,加在它们两端的电源电压为12V,L1电阻是8Ω,L2电阻是4V,则通过L1的电流是____A,通过 L2的电流是______A。 8、有一个电铃,它的电阻是10Ω,正常工作的电压为6V。现只有一个电压为9V的电源,为使电铃正常工作,应给它(选填“串” 或“并”)联一个阻值为Ω的电阻。 9、图中电表的示数分别为:甲图是______,乙图是______. 10、一只2Ω的电阻和一只3Ω的电阻串联,已知2Ω电阻两端的电压是1V,则3Ω电阻两端的电压是________V,串联电路中的电流是 __________A。 关闭合时,灯L 1两端的 11、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9V,当开 电压也为9V,则产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或 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27分) 12、同学们在学习了电压知识后,对电压有各自不同的认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 A、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B、电路中有电流就一定有电压; C、电路中有电压就一定有电流; D、电压是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 13、当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下图中的哪一种连接方法可使变阻器连入电路部分的电阻增大?――――――――――――――――――――――――――() 14、在图所示的电路图中,能用电压表正确测出灯L1两端电压的是―――(〕 15、在测电阻实验,如 图中a、b电表分别表示 〔〕 A、a是电流表,b是电 压表;B、a是电压表,b 是电流表; C、a、b都是电压表; D、 a、b都是电流表。 16、如图所示为测定电阻的电路图。如果某同学在操作中两电表的量程选择正确,但不慎将两电表的位置 对调了一下,则开关闭合后―――――――――――――――――〔〕 A.电流表、电压表均损坏 B.电流表损坏 C.电压表损坏 D.电流表、电压表都不损坏 17、根据欧姆定律可导出公式R=U/I,依此可测定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A、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导体的电阻与本身的材料和属性有关,与电压、电流无关 C、导体的电阻既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又与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D、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_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设计电路 练习题无答案

1 设计电路图 1、楼道里,利用光敏材料制成“光控开关”,天黑时自动闭合;天亮时自动断开。利用声敏材料制成“声控开关”,当有人走动发出声音时,自动闭合;无人走动时,自动断开。若将这两个开关配合使用,就可以使楼道灯变得“智能化”,这种“智能”电路正确的是( ) 2、一般家庭的卫生间都要安装照明灯和换气扇。使用时,有时需要各自独立工作,有时需要它们同时工作。在下图所示的电路,你认为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A B C D 3、小明准备在前后门安装两只声音不同的电铃,希望能从铃声分辨出是前门来客还是后门来人,设计的电路图正确的是( ) 4、教学楼每层走廊的中间装有一盏路灯,而两头楼梯都有一个开关便于控制.为了从这一头开(或关)灯而到另一头能够关(或开)灯,图中设计最合理的是( )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电路设计作图 1、小轿车上都装有一个用来提醒司机是否关好车门的指示灯.四个车门中只要有一个门没 关好(相当于一个开关断开),该指示灯就会发光。如图所示的模似电路图符合要求的是( ) 零 火 火 零 火 零 火 零 S 1 S 1 S 1 S 1 S 2 S 2 S 2 S 2

2 2、小亮家的卫生间按图所示的电路安装了照明灯和换气扇,它们 ( ) A .只能各自独立工作,而不能同时工作 B .只能同时工作,而不能各自独立工作 C .工作时,两端的电压一定相等 D .工作时,通过的电流一定相等 3、右图是医院病房与护士值班室的示意图,病人需要护理时,只要按床边的按钮开关就能及时通知护士:1号床的病人按下开关S 1,护士值班室的灯L 1亮;2号床的病人按下开关S 2,护士值班室的灯L 2亮。下列电路图符合要求的是( ) 4、某机要室大门是由电动机控制的,钥匙(电路开关)分别由两名工作人员保管,单把钥匙无法打开。图中符合要求的电路是( ) 5、家用电吹风由电动机和电热丝等组成.为了保证电吹风的安全使用,要求:电动机不工作时,电热丝不能发热:电热丝不发热时,电动机仍能工作.下列电路中符合要求的是 6、教室里投影仪的光源是强光灯泡,发光时必须用风扇给予降温。为了保证灯泡不被烧坏,要求:带动风扇的电动机启动后,灯泡才能发光;风扇不转,灯泡不能发光。则在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符合要求的是( ) 7、教学楼每层走廊的中间装有一盏路灯,而两头楼梯都有一个开关便于控制.为了从这一头开(或关)灯而到另一头能够关(或开)灯,图中设计最合理的是( ) 零 火 火 零 火 零 火 零 S 1 S 1 S 1 S 1 S 2 S 2 S 2 S 2 D

初中物理电学电路图大全资料讲解

初中物理电学电路图 大全

初中物理电学电路图大全2013.10.14

9.请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要求连接电路。要求:⑴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电灯;⑵电灯L1、L2并联;⑶电流表测通过两灯的总电流;⑷所画导线不能交叉。 10.根据电路图,以笔线代替导线,把元件对应地连接起来,组成电路。要求做到导线不交叉、不破线。 11、在图11中添两根导线,使两灯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 12、在图12电路中补画两根导线,使电键控制两盏灯,且电键闭合后电流表只测量灯L2的电流。

图11 图12 13.在图13中补上两根导线,使两灯并联,电键控制两盏灯,电流表只测L1的电流强度(导线不要交叉) 14.在图14中将两根未连接的导线接到滑动变阻器上,使得滑片向右移动时,灯变亮。 13 15.在如图15所示的电路中,有两根导线未连接,请用笔线代替导线补上,补上后要求: 电键闭合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的读数变小,灯的亮度不变。 16、如图16所示中的电路连线中缺两根导线,请用笔线代替导线补上,且满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的读数变大,电压表的读数变小。 15 16

17. 请根据图中磁感线的方向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 、S极及电源的正,负极 18. 请依照如图所示的电路图把图的实物图连接成相应的电路 19.用笔画线,将图4中的器材连成电路。(要求:两灯并联,开关控制两盏灯) 20.如图11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测电阻只的电路图.请根据这个电路图用 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12中的元件连成电路.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选用0~3V量程,电流表选用0~0.6A量程,导线不能交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