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场消防站设计探索

机场消防站设计探索

机场消防站设计探索
机场消防站设计探索

机场消防站设计探索

发表时间:2019-01-07T17:02:54.93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作者:王新伟[导读] 摘要:机场消防站作为机场建设项目中较为常见的工程在设计中有其独有的特点和规律。

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规划设计总院北京 100101摘要:机场消防站作为机场建设项目中较为常见的工程在设计中有其独有的特点和规律。通过对参与过的设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并走访使用部门,对机场消防站的建设规模、选址和部分业务、附属用房、训练场地等的设计细节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机场消防站;建设规模;选址;瞭望观察室;滑杆;训练场地引言

近年来随着机场新建、改扩建项目的不断增多,作为机场飞行区内重要消防保障设施的机场消防站也成为在机场设计工作中经常出现的重要设计项目。笔者近年来有幸参与了多个机场消防站的设计工作,在设计工作中不断学习成长,对机场消防站设计有所体会,下面就机场消防站设计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粗浅的阐述分析,希望能对同类项目的设计和建设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相关的规范和标准

机场消防站设计中用到的主要规范和标准:

1.民用航空运输机场飞行区消防设施(MH/T 7015-2007);

2.民用航空运输机场消防站消防装备配备(MH/T 7002-2006);

3.城市消防站设计规范(GB 51054- 2014);

4.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建标-152-2017);

5.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十四》有关章节的要求;

6.防火、节能等相关建筑规范。

二、设计中遇到的一些相关问题

1.机场消防站建设规模

近年来我国民航事业不断快速发展,目前已有相当多的大机场拥有起降大型飞机的能力,并且开启一条以上的跑道和多个航站楼运行的模式。随着机场消防保障等级的提高、机场范围的不断扩大(尤其是飞行区面积),为满足相关规范标准中对应答时间的要求,机场消防站、消防执勤点的数量也相应增加。

机场消防站的建设规模应按机场消防保障等级并结合机场消防责任区域来确定,根据机场消防保障等级可以得到所需各类业务用房、附属用房的面积指标以及所需配备的消防车类型、数量,并由消防车类型、数量得出相应的消防员数量与行政技术、后勤保障人员数量。

按照现行规范标准中的规定“当一机场设置有两个(含)以上消防站时,通常应指定其中一个站作为主消防站,其余的为消防执勤点。当消防站的救援不能满足应答时间要求时,应增设消防执勤点。”但在规范中对于主消防站与消防执勤点在面积、车辆、人员等指标上应如何分配并未做出相应规定。在实际工作中主消防站建设规模是否应按机场消防保障等级所对应等级的全部面积建设、消防执勤点应按照何种规模建设一直是相关专业设计人员、评审专家、管理部门、消防站使用部门等争论最为集中的部分。

2.机场消防站选址

机场消防站在飞行区内如何选址,受到应答时间、净空限制、场地条件、主次降方向、消防责任区域等诸多因素影响。从理论上分析,理想状态下消防站应面向跑道设置在靠近跑道、滑行道中部的位置,并且无其它障碍物遮挡能使消防车直接进入跑道区域最为适宜。如果受其他因素影响无法在最适宜位置设置消防站,需在飞行区内其余位置(例如偏向某一侧或在跑道两端)选址设置时,应使消防站在离跑道最近的合理位置出车方向面向飞行区,确保消防车能快速顺畅的进入跑道且拐弯次数最少。同时还应注意所选位置是否能使消防站满足应答时间的要求,如不能满足要求应考虑重新选址或在不能满足应答时间要求的区域附近增加消防执勤点。

在《城市消防站设计规范(GB 51054- 2014)》中明确提出“消防站与加油站、加气站等易燃易爆危险场所的距离不应小于50m”。在飞行区内消防站选址时应注意消防站与航空加油站、加油管线、货运危险品库、机务油料库等易燃易爆危险场所的距离要满足规范要求。

3.机场消防站设计

机场消防站作为消防员平时训练、生活、备勤和消防车辆、器材停放的重要场所,在设计时除应满足各项规范标准中明确规定的要求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细节:

3.1 通信室和瞭望观察室

通信室是消防站接受火情警报信息并发布通知消防员的重要信息节点,通信室布置应能满足至少两人同时值班,以确保火警信息及时接收并发布。

为取得更好的瞭望观察视野以便于主动及时发现警情,越来越多的机场消防部门在消防站设计阶段提出,希望在满足净空要求的前提下,能够在机场消防站制高点上设置面向飞行区视野良好的瞭望观察室(如图1所示)。并在瞭望观察室设置设备间或设备区,以便及时发布、上报警情,为应急救援争取更多的时间。也有机场提出希望在瞭望观察室整合更多的通信、指挥、调度等功能,使其具备在处理应急突发警情时的“应急指挥所”之类的职能(如图2所示)。

飞行区围界技术标准

正文: 1.0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首都机场飞行区各类围界建设标准。 2.0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十七 《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安全保卫设施建设标准》 《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 3.0围界种类及适用范围 3.1 围界种类 钢筋网围界、砖墙围界、防窥板围界、临时围界 3.2适用范围 首都机场飞行区主要区域应钢筋网围界,其余因特殊原因需要可采用砖墙围界、临时围界及防窥板围界。 4.0围界技术参数 4.1钢筋网围界 4.1.1 围界桩柱及网片表面防腐年限不少于8年。 4.1.2围界桩柱应采用钢材制成,厚度≥2mm,截面60mm×60mm 4.1.3 围界顶部应设有防翻越装置,并加装蛇腹型刮刀刺圈,刺圈支架≥60o,刺圈直 径≥600mm,刺圈敷设间距20cm-25cm,应使用标准件与网片联接牢固。 4.1.4钢筋直径≥5mm相邻横筋间距≤100 mm,左右间距≤50 mm。 4.1.5网片与立柱联接部位应采用防拆、防盗形式并保证联接部位的牢固性,以防止从 外部进行拆卸。网片与立柱之间缝隙<10mm。

4.1.6围界网片下端应与地梁进行有效联结以增加围界网片整体强度,网片与地梁间隙 ≤2cm。 4.1.7钢筋网围界柱基础应采用现浇混凝土制成,截面500mm×500mm,总高800mm,其 中高出地表部分300mm,地下埋深500mm。相邻柱基础间应采用现浇混凝土地梁,地梁截面宽240mm、高500mm,其中高出地表部分300mm,地下埋深200mm,混凝土强度≥C-20。 4.1.8钢筋网围界含地梁、网片、刺圈,净高度≥3.2M。 4.2 砖墙围界 4.2.1 砖墙围界包括墙体、蛇腹型刮刀刺圈,墙体应为实体结构并设有墙基或地梁,厚 度≥370mm,净高≥2.5m每相隔不超过3m设一加强垛。 4.2.2 砖墙应水泥封顶,上端加装蛇腹型刮刀刺圈,安装要求同4.1.3条,刺圈支架应 与墙体联接牢固,蛇腹型刮刀刺圈与刺丝必须使用标准件进行连接。 4.2.3砖墙基础应与结构相匹配。 4.2.4砖墙围界含墙体、刺圈,净高度≥3.2M 4.3临时围界 4.3.1临时围界除基础外的其它参数同4.1.1、4.1.2、4.1.3、4.1.4、4.1.5、4.1.6。 4.3.2临时围界网片下端应采用≥4cm角钢与网片下缘整体联接以增加围界网片整体强 度,角钢与地面间隙≤2cm。 4.3.3 土质区安装临时围界,桩柱基础应采用现浇混凝土制成,截面500mm×500mm,总 高800mm,其中高出地表部分300mm,地下埋深500mm。 4.3.4 刚性道面安装临时围界,桩柱基础应采用30mm×30mm×8mm(厚)钢法兰盘,使 用ф10mm×100mm膨胀螺栓加弹簧垫进行四角固定,围界下端距地面距离≤2cm。 4.3.5采用基础配压方式临时围界,围界基础配重应满足24.5m/s―28.4m/s抗风要求。 4.3.6飞行区临时围界含网片、刺圈,净高度≥2.9M。 4.4防窥板围界 4.4.1 防窥板应采用金属材料,表面防腐年限不少于8年。 4.4.2 防窥板厚度2mm,长300cm宽120cm,下端与地梁间隙≤2cm。 4.4.3防窥板围界净高度≥3.2m。

民用航空运输机场飞行区消防设施

ICS 13.220 C80 备案号: MH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行业标准 MH/T 7015-2007 民用航空运输机场 飞行区消防设施 The fire-fighting facilities in the aerodrome at airports serving civil aviation transportation 2007-08-30 发布2007-12-01实施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发布

目次 前言 1范围 (6) 2术语和定义 (6) 3机场消防保障等级 (7) 4应答时间 (8) 5机场消防站 (10) 6飞行区消防通道 (14) 7飞行区消防供水 (14) 8机坪灭火器材配置 (15) 附录A(规范性附录)火灾分类及宜使用的灭火剂.............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B(规范性附录)灭火器报废年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公安局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航空安全技术中心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公安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学良、杜伟军、顾南平、田建沈、张勇、王健、黄冬冬。

民用航空运输机场飞行区消防设施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民用航空运输机场(以下简称机场)飞行区消防设施的设置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含军民合用机场的民用部分)飞行区消防设施的设置,通用航空机场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机场消防站the fire-fighting station at airport 设立在航空器活动区适当位置,具有相应的消防设备,承担发生在机场或其紧邻地区的航空事故或航空地面事故及其他消防救援任务的机构。 2.2 机场消防保障等级the classification of fire-fighting station at airport 机场所具备的与使用该机场最高类别的航空器相对应的消防救援能力。2.3 机场飞行区aerodrome 机场内用于航空器起飞、着陆和地面活动的区域。 2.4

消防站建设设计规范

城镇消防站布局与技术装备配备标准GNJ1-82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城市消防站布局 第三章镇、县城、工矿区消防站的设置 第四章消防站的选址 第五章消防站的规模和技术装备 附录本标准用词说明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消防站是城镇的重要公共设施。为了使消防站的设置适应迅速扑救火灾的需要,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本着合理、经济的原则,特制定本标准。 第1.0.2条城镇消防站的布局,必须纳入城镇规划。消防站用地和建筑面积,按照(80)建发城字492号文《城市规划定额指标暂行规定》和《消防站建筑设计标准》GNJ1-81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1.0.3条城镇消防站的布局,应以消防队尽快到达火场,即从接警起五分钟内到达责任区最远点为一般原则。 第1.0.4条消防站应根据责任区类别和扑救火灾的需要,确定站级,配备消防车(艇)、通讯设备和其它技术装备。 第1.0.5条本标准适用于全国的市、镇及县城、工矿区。各地应结合当地情况,贯彻实施。 第二章城市消防站布局 第2.0.1条城市消防站应从责任区的火灾危险性出发,根据重点单位、工商企业、人口密度、建筑状况以及交通道路、水源、地形等情况设置。消防站的责任区面积,宜为四至七平方公里,分类要求见表2.0.1。 第2.0.2条在市区范围内,受地形限制,被河流、铁路干线分隔,其消防站责任区面积宜小于表2.0.1的要求。 第2.0.3条年平均风力在三级以上或相对湿度在百分之五十以下的城市,其消防站责任区的面积,应按表2.0.1的规定适当缩小。 第2.0.4条物资集中,运输量大、火灾危险性大的沿海、内河城市,应设置水上消防站。

机场飞行区等级划分

机场飞行区等级划分 跑道的性能及相应的设施决定了什么等级的飞机可以使用这个机场,机场按这种能力分类,称为飞行区等级。 飞行区等级用两个部分组成的编码来表示,第一部分是数字,表示飞机性能所相应的跑道性能和障碍物的限制。第二部分是字母,表示飞机的尺寸所要求的跑道和滑行道的宽度,因而对于跑道来说飞行区等级的第一个数字表示所需要的飞行场地长度,第二位的字母表示相应飞机的最大翼展(跑道)和最大轮距(滑行道)宽度,它们相应数据据见下表: 第一位数字 数字飞行场地xx 1——小于800米 2——800米至1200米 3——1200米至1800米 4——1800米以上 第二位字母 字母翼展轮距 A——小于5米小于 4."5米 B——5米至24米 4."5米至6米 C——24米至36米至9米 D——36米至52米9米至14米

E——52米至60米9米至14米 目前我国大部分开放机场飞行区等级均在4D以上,厦门高崎、福州长乐、北京首都、沈阳桃仙、大连周水子、上海虹桥、上海浦东、南京禄口、杭州萧山、广州白云、深圳宝安、武汉天河、三亚凤凰、重庆江北、成都双流、昆明巫家坝、拉萨贡嘎、西安咸阳、乌鲁木齐地窝铺等机场拥有目前最高飞行区等级4E。 跑道的基本参数: 常听新闻报道某机场几号跑道,可不要认为它有很多条跑道哦,也不要以为它是按顺序或随意编号的,实际上它是有规定的。方向和跑道号: 主跑道的方向一般和当地的主风向一致,跑道号按照跑道中心线的磁方向以10度为单位;四舍五入用两位数表示。以台北桃园中正机场为例,磁方向为233度的跑道号为23,跑道号以大号字标在跑道的进近端,而这条跑道的另一端的磁方向为53度,跑道号为05,因此一条跑道的两个方向有两个编号,磁方向二者相差180度;跑道号相差 18。" 另外,如果机场有两条平行跑道则用左和右区分。如台北桃园中正机场编号则分别为5L,5R5号左、5号右),有三条时,中间跑道编号加上字母C。(

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MH5001-2000)

UDC MH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P MH5001-2000 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s for airfield area of civil airports 2000-04-03发布2000-07-01施行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Technical standards for airfield area of civil airports MH5001-2000 主编部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机场司 批准部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 施行日期:2000年07月01日

关于发布民用航空行业标准 《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的通知 民航机发[2000]78号 各管理局、省(区、市)局,机场(公司)、航空公司,各设计、咨询、监理、施工单位:为了适应民用机场发展的需要,由民航总局机场司会同有关单位对《民用航空运输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MHJ1-85)进行了修订,同时,更名为《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并已经民航总局审定。现批准《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为强制性民用航空行业标准,编号为MH5001-2000,自2000年7月1日起施行。原《民用航空运输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MHJ1-85)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民航总局机场司负责管理和解释。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 二○○○年四月三日

1 总则------------------------------------------------------------------------------------------------------------(1) 2 术语、代号----------------------------------------------------------------------------------------------------(2)2.1术语-----------------------------------------------------------------------------------------------------(2)2.2代号-----------------------------------------------------------------------------------------------------(7) 3 机场资料------------------------------------------------------------------------------------------------------(8)3.1航空数据-------------------------------------------------------------------------------------------------(8)3.2基准点和标高-------------------------------------------------------------------------------------------(8)3.3基准温度-------------------------------------------------------------------------------------------------(8)3.4主要设施资料-------------------------------------------------------------------------------------------(8)3.5道面强度------------------------------------------------------------------------------------------------(9)3.6跑道公布距离------------------------------------------------------------------------------------------(11)4物理特性-----------------------------------------------------------------------------------------------------(12)4.1跑道----------------------------------------------------------------------------------------------------(12)4.2升降带-------------------------------------------------------------------------------------------------(15)4.3跑道端安全区-----------------------------------------------------------------------------------------(17)4.4净空道和停止道--------------------------------------------------------------------------------------(17)4.5无线电高度表操作场地-----------------------------------------------------------------------------(18)4.6滑行道和滑行带--------------------------------------------------------------------------------------(18)4.7防吹坪-------------------------------------------------------------------------------------------------(23)4.8等待坪、跑道等待位置、中间等待位置和道路等待位置-------------------------------------(23)4.9机坪-----------------------------------------------------------------------------------------------------(24)4.10除冰设施----------------------------------------------------------------------------------------------(25)

民用机场等级划分方法 (1)

机场的等级 2006年11月27日星期一 18:06 为了合理地配备机场的人员和相应设施,以保障飞机安全、有序和正点起降,促进优质服务并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必须给机场划分等级。可按不同要求来划分机场的等级: 1.飞行区等级 跑道的性能及相应的设施决定了什么等级的飞机可以使用这个机场,机场按这种能力的分类,称为飞行区等级。飞行区等级用两个部分组成的编码来表示,第一部分是数字,表示飞机性能所相应的跑道性能和障碍物的限制。第二部分是字母,表示飞机的尺寸所要求的跑道和滑行道的宽度,因而对于跑道来说飞行区等级的第一个数字表示所需要的飞行场地长度,第二位的字母表示相应飞机的最大翼展和最大轮距宽度。ICAO规定,飞行区等级由第一要素代码(即根据飞机基准飞行场地长度而确定的代码,等级指标I)和第二要素代字(即根据飞机翼展和主起落架外轮间距而确定的代字,等级指标II)的基准代号划分。基准代号的意图是提供一个简单的方法,将有关机场特性的许多规范相互联系起来,为打算在该机场上运行的飞机提供一系列与之相适应的机场设施。即根据机场所需用起降机型的种类来确定跑道长度或所需道面强度。表7—1中的代码表示飞机基准飞行场地长度。它是指某型飞机以最大批准起飞质量,在海平面、标准大气条件(15℃、1个大气压)、无风、无坡度情况下起飞所需的最小飞行场地长度。飞行场地长度也表示在飞机中止起飞时所要求的跑道长度,因而也称为平衡跑道长度,飞

行场地长度是对飞机的要求来说的,与机场跑道的实际距离没有直接的关系。表7-1中的代字应选择翼展或主起落架外轮外侧之间距两者中要求较高者。 表7—1 飞行区基准代号表 第一要素第二要素 代码 飞机基准飞行场地 长度(m)代字 翼展 (m) 主起落架外 轮外侧之间 距(m) 1 2 3 4<800 [800,1200) [1200,1800) ≥1800 A B C D E <15 [15,24) [24,36) [36,52) [52,65) <4.5 [4.5,6) [6,9) [9,14) [9,14) 我国的各国际空港的飞行区等级都是4E级,这意味着在这些空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波音747客机可以满载起降。 2.跑道导航设施等级 跑道导航设施等级按配置的导航设施能提供飞机以何种进近程序飞

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

6目视助航设施 6.1信号设施和标志 6.1.1信号灯 1机场管制塔台上,如未配备有能向飞行区地面上的吃机、车辆或人员发出目视信号的装备,应设置信号灯。 2信号灯应能发出红、绿、自三种颜色的灯光信号,并能: l)按照需要由人工操纵对准任何目标 2)发出任何一种颜色光的信号,随之发出另外两种颜色光中的任何一种信号 3)用三种颜色光中的任何一种传递莫尔斯电码信息,速度至少每分钟4个字 4)颜色灯光信号应在CIE色度坐标系统的以下界限之内:绿色信号黄色界限y=0.726-0.726x 白色界限x二0.650y 蓝色界限y二。390一。171x 红色信号紫色界限y=0.950-x 黄色界限;二0.335 白色信号黄色界限y二。500 蓝色界限x二。285 绿色界限y二。440和 y二0.150+0.640x 紫色界限y二。050*750x和 y=0.382 3光束的扩散角应不小于I°不大于3°,当信号灯准备在自天使用时颜色光的光强应不小于6000cd 6.1.2标志的一般要求 1各种跑道标志应为白色,各种滑行道标志、跑道掉头坪标志和飞机机位标志应为黄色。机坪标志应颜色鲜明、并与飞机机位标志的颜色反差良好。在夜间运行的机场,标志宜使用反光涂料。标志的亮度系数和标志的颜色在CIE色度坐标系统内的界限应如F: 白色紫色界限y=0.010+x 蓝色界限,,二。610一、 绿色界限y二。030十、 黄色界限x二0.710一、 亮度系数p二。75(最小) 黄色橙色界限y=0.108+0.707x 白色界限y二0.910~、 绿色界限r二1.35,一。093 亮度系数p二0.45(最小) 2在两条跑道相交处,应显示较重要的那条跑道的标志,另一跑道的所有标志应予中断,但较重要的那条跑道的边线标志在相交处可以连续也可以中断。跑道重要性的顺序为精密进近跑道,精密进近跑道,非仪表跑道。 在与滑行道相交处,应显示跑道的各种标志,只有边线标志可以中断,而滑

MHT 7003-95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安全保卫设施建设标准

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安全保卫设施建设标准 MH/T 7003-95 引言 民用航空运输事业的高速发展,对机场安全保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卫航空运输安全的首要环节是强化地面安全,其基础是使机场安全保卫设 施建设走向规范化和管理手段现代化,因此,进一步完善1988年民航局颁发的《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安全保卫设施建设规定》,制定具体实施标准已势在必行,它既是民航事业高速发展的需要,也是统一各部门思想、保证安全设施功能和工程质量的需要。 《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安全保卫设施建设标准》(简称标准,下同)的主要内容有:机场控制区封闭设施、监控报警系统、航站楼安全设施、飞行区消防供水设施、消防站及公安、安检业务用房等。机场建筑防火设施也属于机场安全设施范围,对这方面的要求,在国家颁发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已有规定,也是机场建设中必须遵循的,本标准不再重复(关于机场专用设施的建筑防火标准,如航站楼、机库、维修基地等,以后再专门制定相应的建筑防火规范。在上述规范颁布之前,机场专用设施的建筑防火标准参照有关国家标准)。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机场控制区及其有关的安全保卫设施项目和要求。 1.2 本标准适用于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含军民合用机场的民用部分,下同)。飞行训练机场的安全保卫设施建设可参照本标准。 1.3 新建、扩建机场相应的安全保卫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步建设。 2引用标准和文献 GBJ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中央军委〔1976〕6号《中国人民解放军营房建筑标准》。 GNJ1-81《消防站建筑设计标准》。 MHJ1-85《民用航空运输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 中国民用航空规章第151号《中国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安全保卫设施建设规定》。 《国际民航公约》附件十四《机场》;附件十七《安全保卫》;航空港服务手册第一部分《援救与消防》。 3术语 3.1 机场控制区Airport rwstricted area 根据安全需要,在机场内划定的进出需要限制的区域,机场控制区包括飞行区、航站楼内旅客隔离区及公安保卫工作需要控制的其他区域。 3.2 封闭管理Closed management 封闭设施和有效制度相结合对机场控制区实施严密控制的手段。

标准修订解读——呼之欲出的MHT 5001-2020《民航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

标准修订解读| 呼之欲出的MH/T 5001-2020《民航机场飞 行区技术标准》 一、概述 《民航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是民航机场设计时最经常翻阅的行业标准,同时也是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民航机场工程专业涉及到的最重要的标准之一,现行有效版本为MH 5001-2013,但近期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机场司组织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全面修订了《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MH 5001-2013),该修订稿(MH/T 5001-2020)已经过专家组初审,形成了征求意见稿,于2020年1月21日面向各方正式征求有关意见。 二、标准拟升版的背景

MH 5001-2013《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于2013年07月31日正式发布至今已有六年多了,在此期间,无论国际上还是国内民用机场的建设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原有标准中的一些内容已不再适合行业现状,由此,MH 5001-2013的修订可谓势在必行。 1、国际行业标准动态 《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编制的主要参考依据为ICAO的《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14——机场》第I卷《机场设计和运行》,其第八版已于2018年7月正式出版,第八版自2018年11月8日起取代附件14第I卷所有以前的版本,其中对于“机场基准代号”、“跑道宽度”、“跑道道肩宽度”、“升降带宽度”、“滑行道宽度”、“滑行道最小间距”、“滑行道道肩”等有关内容都作了修改,改动较大,具体第八版修订条文的差异可参见《ICAO<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14——机场>第I卷<机场设计和运行>第八版修订条文差异解读》。《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14——机场》第I卷《机场设计和运行》第八版的出版是《民航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升版的主要推手。鉴于全球民航机场建设行业的发展迅速,国际民航组织对附件14第I卷的新一轮修订工作又已完成并征询了各国意见,拟议修订(第九版)预计于2020年11月5日起适用,最新的修订内容可参见《对附件14第I卷进行修订和对附件4、<空中航行服务程序—机场>(Doc9981号文件)和<空中航行服务程序—航空情报管理>(Doc10066号文件)进行相应修订的提案》的附篇B。 2、国内行业标准修订情况

民用航空运输机场飞行区消防设施

民用航空运输机场飞行 区消防设施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ICS C80 备案号: MH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行业标准 MH/T 7015-2007 民用航空运输机场 飞行区消防设施 The fire-fighting facilities in the aerodrome at airports serving civil aviation transportation 2007-08-30 发布 2007-12-01实施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发布

目次 前言 附录A(规范性附录)火灾分类及宜使用的灭火剂............................. 附录B(规范性附录)灭火器报废年限.......................................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公安局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航空安全技术中心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公安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学良、杜伟军、顾南平、田建沈、张勇、王健、黄冬冬。

民用航空运输机场飞行区消防设施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民用航空运输机场(以下简称机场)飞行区消防设施的设置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含军民合用机场的民用部分)飞行区消防设施的设置,通用航空机场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机场消防站 the fire-fighting station at airport 设立在航空器活动区适当位置,具有相应的消防设备,承担发生在机场或其紧邻地区的航空事故或航空地面事故及其他消防救援任务的机构。 机场消防保障等级 the classification of fire-fighting station at airport 机场所具备的与使用该机场最高类别的航空器相对应的消防救援能力。 机场飞行区 aerodrome 机场内用于航空器起飞、着陆和地面活动的区域。 应答时间 crash rescue time 从消防服务机构接到的首次呼救至应答救援的第一辆(或几辆)车到达并按规定喷射率的至少50%施放灭火泡沫混合液的时间。 注:规定的喷射率见表2。 消防通道 fire channel

消防站初步设计说明

****消防站新建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 ****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建筑行业(建筑工程)甲级: **** 2020年06月

项目名称:****消防站新建工程建设单位:****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有限公司

目录 第一章总说明 (6) 第二章总平面 (18) 第三章建筑 (26) 第四章结构 (37) 第五章建筑电气 (60) 第六章给水排水 (77) 第七章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86) 第八章热能动力 (92) 第九章消防 (94) 第十章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 (119) 第十一章岩土工程 (150) 第十二章建筑幕墙 (152) 第十三章建筑智能化 (152) 第十四章轨道保护 (152) 第十五章工程投资总概算 (152)

第一章总说明 1.1 项目效果表现图 总平面图 鸟瞰图 透视图 1.2工程概况 1.2.1.工程的基本情况 项目背景情况: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中高层建筑、地下工程、公共娱乐场所等大型公共建筑和各类民用建筑、工业建筑不断增多.由于建筑本身及内部可燃物的存在再加上用电设备的不断增加,随之发生火灾的可能性也大大提高,火灾对于城市的发展已造成很大的威胁。 消防站开放是新时期推动消防工作社会化,开展群防群治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又是提高全社会的消防法制观念和消防安全意识,预防和减少火灾,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实践“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办好事的具体行动。 本项目的建设能保证****区配套设施的完善,加快本地开发建设进程,进而促进****区城市经济带的城市建设。 本次实施为****区****消防站项目设计,建设用地面积为4854.39㎡。总建筑面积为6942.6㎡,拟建层数:执勤楼,3F,拟建高度:13.6m;训练塔,层数10F,高度35.0m;门卫。

民用航空运输机场飞行区消防设施

民用航空运输机场飞行区消防设施

————————————————————————————————作者:————————————————————————————————日期:

ICS 13.220 C80 备案号: MH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行业标准 MH/T 7015-2007 民用航空运输机场 飞行区消防设施 The fire-fighting facilities in the aerodrome at airports serving civil aviation transportation 2007-08-30 发布2007-12-01实施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发布

目次 前言 1范围 (6) 2术语和定义 (6) 3机场消防保障等级 (7) 4应答时间 (8) 5机场消防站 (9) 6飞行区消防通道 (13) 7飞行区消防供水 (13) 8机坪灭火器材配置 (14) 附录A(规范性附录)火灾分类及宜使用的灭火剂...............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B(规范性附录)灭火器报废年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公安局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航空安全技术中心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公安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学良、杜伟军、顾南平、田建沈、张勇、王健、黄冬冬。

民用航空运输机场飞行区消防设施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民用航空运输机场(以下简称机场)飞行区消防设施的设置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含军民合用机场的民用部分)飞行区消防设施的设置,通用航空机场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机场消防站the fire-fighting station at airport 设立在航空器活动区适当位置,具有相应的消防设备,承担发生在机场或其紧邻地区的航空事故或航空地面事故及其他消防救援任务的机构。 2.2 机场消防保障等级the classification of fire-fighting station at airport 机场所具备的与使用该机场最高类别的航空器相对应的消防救援能力。2.3 机场飞行区aerodrome 机场内用于航空器起飞、着陆和地面活动的区域。 2.4 应答时间crash rescue time 从消防服务机构接到的首次呼救至应答救援的第一辆(或几辆)车到达并

民用机场施工图设计说明-飞行区道面及附属设施工程

XXXXXXX民用机场建设工程飞行区道面及附属设施工程 设计编号:XXXX 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 总经理: 技术负责人:________ 设计总负责人:________ XXXXXXX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二〇一八年七月

施工图设计说明 工程名称:XXXXX民用机场建设工程 项目名称:飞行区道面及附属设施工程 设计编号:XXXX 设计专业:X X 审定:________ 审核:________ 项目负责人:________ 专业负责人:________ 校对:________ 设计:________

目录 1 概述 (1) 1.1 设计依据 (1) 1.2 主要技术标准 (2) 1.3 施工图设计主要优化内容 (2) 2 道面及附属设施平面尺寸及定位 (3) 3 道面结构及分布 (5) 3.1 道面结构类型的选择 (5) 3.2 道面结构厚度计算 (6) 3.3 道面结构平面布置 (8) 3.4 道面结构强度要求 (9) 4 道面分块及接缝 (10) 4.1 道面分块 (10) 4.2 道面接缝 (10) 4.3 道面嵌缝 (11) 5 道面表面纹理 (11) 6 道面补强 (11) 6.1 道面补强部位 (11) 6.2 道面补强形式 (12) 7 地锚构造 (12) 8 道面标志 (12) 9 飞行区围界及大门 (13)

10 道面及附属设施工程主要工程量 (13) 11 道面及附属设施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14)

1概述 1.1设计依据 (1)业主关于本工程设计的委托函; (2)《XXXXXX民用机场建设工程初步设计》(XXX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8年3月); (3)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关于XXXX民用机场工程初步设计(第一批)的批复》; (4)《关于XXXX机场平滑道和联络道按23m宽设计的函》《XXXX 机场总体规划》; (5)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关于XXXX民用机场总体规划的评审报告》; (6)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关于XXXX民用机场总体规划的批复》; (7)《XXXX机场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8)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关于XXXX民用机场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估报告》); (9)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关于XXXX民用机场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咨询评估报告》; (10)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关于XXXX民用机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行业审查意见》; (11)国家发改委《关于XXXX民用机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12)《XXXX民用机场飞行区场道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

机场的等级标准

机场的等级标准 1.运输机场:指主要为定期航班运输服务的机场。 按航线类别分为国内航线定期航班机场和国际航线定期航班机场。 按飞行区等级分类,技术标准采用飞行区等级指标Ⅰ(数字代号)和等级指标Ⅱ(字母代号)的方式。 飞行区等级指标Ⅰ: 根据机场飞行区使用的最大飞机的基准飞行场地长度,分为1、2、3、4四个等级。 飞行区等级指标Ⅱ: 根据机场飞行区使用的最大飞机的翼展和主起落架外轮外侧间的距离,从小到大分为A、B、C、D、E五个等级。 4E级机场,指在标准条件下,可用跑道长度≥1800米,可用最大飞机的翼展52-〈60米和主起落架外轮外侧间距9-〈14米。 4D级机场,指在标准条件下,可用跑道长度≥1800米,可用最大飞机的翼展36-〈52米和主起落架外轮外侧间距9-〈14米。 4C级机场,指在标准条件下,可用跑道长度≥1800米,可用最大飞机的翼展24-〈36米和主起落架外轮外侧间距6-〈9米。 3C级机场,指标准条件下,可用跑道长度1200--<1800米,可用最大飞机的翼展24-〈36米和主起落架外轮外侧间距6-〈9米。 2.通用航空机场:指专用于通用航空飞行活动,即专门从事为工农业生产服务的作业飞行以及文化体育运动、教学校验、游览等作业飞行的机场。 3.停航保管机场: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暂停营运(使用)但尚未报废的机场。 干线机场一般都达到4D级以上飞行等级,4D级可满足除波音747、空客340、300以下的其它主要机型飞行,4E级机场目前除了最新的空客380不是每个机场都可以降落外,其它大飞机都可以起降。4C级只能最多满足波音737飞行,所以4C级以下一般就是支线机场,4D以上是干线机场。

飞行区场地管理计划方案材料

第三章飞行区场地管理 3.1 概述 3.1.1 范围 飞行区场地主要包括跑道、升降带、跑道端安全区、防吹坪、净空道、滑行道、停机坪以及排水系统、其他土面区、围界、巡场道等。 3.1.2 目标 本章的目的是明确延安机场飞行区场地设施运行标准,建立飞行区场地巡视检查、维护保养和管理制度,通过标准、制度的落实,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确保飞行区场地设施符合《民用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民用机场飞行区场地维护技术指南》等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的要求,始终处于适航状态。 3.2 安全目标 3.2.1 不发生因跑道、滑行道和机坪不符合标准而造成的飞行事故; 3.2.2不发生因跑道、滑行道、机坪、围界基础设施保障原因而造成的飞行事故征候; 3.2.3不发生因围界破坏入侵而造成的破坏航空器,劫持航空器、爆炸航空器空防事件; 3.2.4不发生因巡场路不符合标准而造成的道路交通安全事故; 3.2.5不发生因管理不到位造成的其他重大(含)以上安全事故。 3.3 组织机构图及职责 3.3.1 组织机构

3.3.2机场管理部及场务队职责 (1)负责飞行区道面的日常检查维护工作; (2)负责飞行区土面的日常检查维护工作; (3)负责飞行区围界、排水设施等的日常检查和维护工作;(4)负责飞行区割草、土面区碾压工作; (5)负责道面除冰雪等和场务机具日常维护保养工作。 3.4 管理工作主要依据 3.4.1法律、法规、标准及相关文件 《民用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十四》 《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 《民用机场安全信息管理规定》 《民用机场航空器活动区道路交通管理规则》 《民用机场飞行区场地维护技术指南》 3.4.2 相关参考文件 ICAO《机场勤务手册》 ICAO《机场设计手册》 ICAO《机场规划手册》

2 民用机场规划设计安全和环保要求

2 民用机场规划设计安全和环保要求 2.1 民用机场场址选择(MH5002) 2.1.1机场场址选择应根据全国与地区机场网布局并结合当地城市规划要求,按照民航总局68号《民用航空运输机场选址规定》进行。 2.1.2场址在保证飞行安全方面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场址空域应满足机场规划空域的要求。与相邻机场的间隔距离应符合MH5002规范第9章第9.4节的规定。位于空中禁区和限制区附近的机场,应和有关部门研究确定机场与禁区和限制区边界间的距离。 2 场址净空或经处理后的净空应符合《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 (MH5001)的有关技术要求。如仍有局部不能满足要的,应进行航行方面的专门研究。 3 场址应避开气象条件不良地区。 4 场址地域应满足飞行区所需要的几何尺寸和构形的要求,同时也应满足机场导航台站和助航灯光地段的要求。 5 机场场址应远离候鸟群的习惯迁移飞行路线和吸引鸟类聚集的地区。 6 场址与易燃易爆、产生大量烟雾以及电磁干扰等设施应根据有关要求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 2.1.3场址在为社会服务及环境方面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场址地域范围应尽可能满足所服务城市和地区航空业务量发展的最大需求所需要的机场建设规模。 2 场址与所服务城市的距离应根据城市发展规划、拟定的机场跑道方位、

地面交通及公用设施的保障情况确定。 3 拟建机场的起落航线与起飞着陆程序一般不宜飞越城市上空。必要时,应与有关当局协商允许飞越的高度和地域范围。 4 跑道方向应避让学校、医院、精密仪表研究机构或工厂以及人口稠密的居民区等超声敏感设施,并符合国家有关的噪声环境标准。 5 机场建设应与当地城镇规划和土地使用规划相互协调。 6 机场场址应与地区无线通信网站规划相协调。 2.1.4场址在减少工程投资方面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场址应选择在地形、地势、地质等有利的地段;尽可能利用荒地、劣地、拆迁少的地区等。 2 场址应尽可能避开地质不良地段。 3 场地应尽量结合了用附近的道路、供油设施及城市公用设施的现有条件及发展规划,充分利用就近的地方建筑材料和工业材料。 2.1.5应按机场场址的基本条件预选3个(含)以上可能场址。 2.1.6应按机场场址选择的一般规定及场址基本条件对可能场址进行综合比较,并做出技术经济分析。 2.2 民用机场飞行区物理特性(MH5001) 2.2.1跑道 1 跑道方位和条数应使使用该机场的飞机的机场利用率不少于95%。 2 主跑道的长度应满足使用该跑道的主要设计机型的运行要求,根据主要机型的性能手册中的有关图表,按预测航程计算的起飞质量、机场标高、

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2011101310481374

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建标152-2011) 条文说明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 (3) 第三章规划布局与选址 (6) 第四章建筑标准 (9) 第五章建设用地 (14) 第六章装备标准 (15) 第七章人员配备 (17) 第八章主要投资估算指标 (18)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条阐述制定《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的目的。 城市消防站担负着扑救火灾和抢险救援的重要任务,是城市消防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障城市消防安全,制定符合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的消防站规划与建设方面的法规,提高消防站工程项目规划、设计和立项审批的水平,加强对消防站建设的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2006年5月由公安部修订,原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的《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修订)》(以下简称“原《标准》”)正式颁布实施。原《标准》实施以来,在推动城市消防站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部队装备建设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致灾因素日益增加,消防队伍职能不断拓展,灭火和应急救援任务日趋繁重。2009年5月1日,新修订颁布的《消防法》明确规定“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按照国家规定承担重大灾害事故和其他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工作”。2009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09]59号)进一步提出了“各县级人民政府要以公安消防队伍及其他优势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为依托,建立或确定一专多能的县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的要求,除承担消防工作以外,同时承担综合性应急救援任务。随着应急救援职能的不断拓展,原《标准》在一些方面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消防站建设水平以及车辆装备配备也难以满足日益繁重的灭火和应急救援需要,有必要对原《标准》进行修订。 因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对原《标准》进行了部分修改,增设了战勤保障消防站,增加了车辆配备数量,拓展了灭火、抢险救援和防护装备的选配范围,适度调整了消防站个别用房的使用面积,提高了建设投资水

飞行区(机场)等级概述

飞行区(机场)等级概述 概述 机场飞行区为飞机地面活动及停放提供适应飞机特性要求和保证运行安全的构筑物的统称,包括:跑道及升降带、滑行道、停机坪、地面标志、灯光助航设施及排水系统,目前常直接使用机场飞行区等级指称机场等级。飞行区等级并不直接与机场跑道长度宽度等同,而还与道面强度、道面摩擦力等相关,这些具体用道面等级序号PCN与飞机等级序号ACN指称。 飞行区等级可以向下兼容,例如我国机场最常见的4E级飞行区常常用来起降国内航班最常见的4C级飞机(如空中客车A320、波音737等),飞机一般使用跑道长度一半以下(约1500米)即可离地起飞或使用联络道快速脱离跑道。在天气与跑道长度允许的情况下偶尔可在低等级飞行区起降高等级飞机,例如我国大部分4E级机场均可以减载起降4F级的空中客车A380飞机,但这会造成跑道寿命降低,并需要在起降后人工检查跑道道面。 增加跑道长度有利于在降落时气象条件不佳、刹车反推失效或错过最佳接地点的情况下避免冲出跑道,亦有利于在紧急中断起飞的情况下利用剩余跑道长度减速刹车。增加跑道宽度有利于在滑跑偏离跑道中心线的情况下有较大修正余地,避免飞机冲出跑道。 分级办法 飞行区各项构筑物的技术要求和飞机的特性有关,我国采用航空民航标准-MH 5001-2000《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加以规范。国际民航组织和中国民用航空局用飞行区等级指标Ⅰ和Ⅱ将有关飞行区机场特性的许多规定和飞机特性联系起来,从而对在该飞机场运行的飞机提供适合的设施。飞行区等级指标Ⅰ根据使用该飞行区的最大飞机的基准飞行场地长度确定,共分4个等级;飞行区等级指标Ⅱ根据使用该飞行区的最大飞机翼展和主起落架外轮间距确定,共分6个等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