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CASS里面的等高线首曲线、计曲线和间曲线的解释

关于CASS里面的等高线首曲线、计曲线和间曲线的解释

CASS 等高线(Contour Lines)等高线是假想连结地面上高度相同的各点,投影在基准水准面而成的封闭曲线。同一等高线所通过的地点,海拔高度皆相同。台湾的基准水平面,系指基隆湾中等潮位的水准面。(1)等高线的类型--等高线一般分为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和助曲线等:1.首曲线:地形图上的等高线,大多为首曲线。同一幅地形图上,任何相邻两条首曲线的高度差皆相等,此高度差称为等高距。2.记曲线:通常每隔四条首曲线,画一条较粗的计曲线,以利於计算高度。3.间曲线:坡度较缓地区,首曲线不足以表达真实地形面貌时,常於首曲线间插绘间曲线,使局部地形的变化更为明显。间曲线通常以虚线表示,其高度差为正常间距的1/2。4.助曲线:当首曲线和间曲线仍不足以表示地形面貌时,则於首曲线和间曲线之间插绘助曲线。助曲线通常以细点表示,其高度差为正常间距的1/4。(2)等高线的特性等高线具有以下特性:1.同一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高度必定相等。 2.每一条等高线都是封闭的曲线。3.除悬崖外,不同高度的等高线必不相交。4.等高线分布愈疏,表示坡度愈缓;愈密,坡度愈陡。5.山谷的等高线成V 字形,且尖端指向地势较高处,山脊的等高线亦成V 字形,但尖端指向地势较低处

南方CASS内业基本作图--绘制等高线、添加注记和图框教程

【原创】南方CASS内业基本作图--绘制等高线、添加注记和图框教程 一、系统环境: 1.1 操作系统WIN XP ; 1.2 应用环境:南方CASS7.0 FOR CAD2004 或CAD2006 二、实例数据: 野外测点CASS坐标格式数据:\Program Files\CASS70\DEMO\ STUDY.DAT ,为CASS7.1安装目录内自带实例数据)。 在南方CASS内业基本作图--野外测记草图法绘制常见地物教程中,我们采用野外测记草图法完成了基本地物和地貌的绘制,并保存为“STUDY平面图.DWG”。 一张完整的地形图不只包含反映地物和地貌的基本图形元素,还需要有反映地形起伏和变化的等高线和高程,文字注记,以及图框等。下面接着向大家介绍使用CASS软件绘制等高线、添加文字注记、图框整饰的基本操作。 三、等高线的绘制和整饰 3.1 切换展点注记 单击【绘图处理】菜单--【切换展点注记】,单选“展测点点位”。将之前展绘的野外测点点号切换为侧点点位,如下图所示。 另外,为了能够看清楚测点点位,我们可以在CAD命令行输入DDPType命令打开“点样式”对话框修改测点的点样式。如下图所示。

3.2 展高程点 ●单击【绘图处理】菜单--【展高程点】,在弹出“输入坐标数据文件名”对话框中,指定打开坐标数据文件打开路径:\Program Files\CASS70\DEMO\STUDY.DAT。如下图所示 ●注意命令提示行显示“注记高程点的距离(米):”时,输入10,回车。展会出间距为10米的高程圆点和高程数值注记。由于本例中陡坎、砼房屋、独立果树、菜单、小路等测点高程为0,所以没有能够显示注记高程,这些测点也不参与DTM的建立。 提示:通常高程注记的间距为20-30倍基本等高距。比例尺为1:500的地形图基本等高距为0.5米,而高程注记间距为0.5mX20=10m。同时为了图面清晰美观便于识读,需要人工注记或调整居民地区域内的高程注记位置和分布密度。 3.3 建立DTM模型 ●单击【等高线】菜单--【建立DTM】,在弹出“建立DTM”对话框中做如下设置: √单选“由数据文件生成”; √单击“...”按钮指定“坐标数据文件名”打开路径为:\Program Files\CASS70\DEMO\STUDY.DAT √单选“显示建三角网结果” √复选“建模过程考虑陡坎”和“建模过程考虑地性线”,如下图所示。 ●单击【确定】按钮,命令行提示“请选择地性线:(地性线应过已测点,如不选则直接回车)”时,使用鼠标选择建模需要考虑的地性线后,回车完成DTM的建立过程,图面即显示出由高程点构建的三角网。(地性线是地貌形态的骨架线,是描述地貌形态时的控制线,它主要包括山脊线、山谷线、陡坎和斜坡顶底线等。)

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绝对高程:绝对高程是指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2、水准点:水准点是指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的高程控制点。 3、视准轴:视准轴是指望远镜的十字丝交点与物镜光心的连线。 4、水准路线:水准路线是由一系列水准点间进行水准测量所经过的路线。 5、水平角:水平角是测站点至两个观测目标方向线垂直投影在水平面上的夹角。 6、转点:转点就是用于传递高程的点。 7、鞍部:鞍部是指相邻两个山头之间的低凹处形似马鞍状的部分。 8、地物:地物是指地球表面上轮廓明显,具有固定性的物体。 9、方位角:通过测站的子午线与测线间顺时针方向的水平夹角。 16、平板仪测定地面点位的方法有:极坐标法和前方交会。 17、测设的基本工作有水平距离测设、水平角测设和高程测设。 18、施工控制网分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19、建筑基线是建筑场地的施工控制基准线。 20、施工高程控制网常采用四等水准测量作为首级控制。 21、平面控制网满足测设点的平面位置的需要,高层控制网满足测设点的高程位置的需要。 22、 、圆水准器轴——圆水准器零点(或中点)法线。 2、管水准器轴——管水准器内圆弧零点(或中点)切线。 3、水平角——过地面任意两方向铅垂面之间的两面角。 4、垂直角——地面任意方向与水平面在竖直面内的夹角。 5、视差——物像没有成在望远镜十字丝分划板面上,产生的照准或读数误差。 6、真北方向——地面P点真子午面与地球表面交线称为真子午线,真子午线在P点的切线北方向称真北方向。 7、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差。 8、水准面——处处与铅垂线垂直的连续封闭曲面。 9、直线定向——确定地面直线与标准北方向的水平角。 10、直线定线——用钢尺分段丈量直线长度时,使分段点位于待丈量直线上,有目测法与经纬仪法。 11、竖盘指标差——经纬仪安置在测站上,望远镜置于盘左位置,视准轴水平,竖盘指标管水准气泡居中(或竖盘指标补偿器工作正常),竖盘读数与标准值(一般为90°)之差为指标差。 12、坐标正算——根据一条边长的方位角与水平距离,计算坐标增量。 13、坐标反算——根据一条边长的坐标增量,计算方位角与水平距离。 14、直线的坐标方位角——直线起 名词解释: 测量学:研究三维空间中各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方向和其分布的学科。 测定:指试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测量数据,或把地球表面的地形缩绘成地形图,共经济建设、规划设计、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使用。 测设:指把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铅垂线:重力的方向线称为铅垂线,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 大地水准面:完全静止的平均海水面吻合并向大陆、岛屿内延伸而形成的闭合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大地体:由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大地体。 经度:地球面上一点与两级的连线与0度经线所在平面的夹角。 纬度:指某点与地球球心的连线和地球赤道面所成的线面角。 视准轴:十字丝交点与物镜光心的连线,称为视准轴或视线。 视差:当眼睛在目镜端上下微微移动时,若发现十字丝与目标影像有相对运动,这种现象称为视差。 竖直角:是同一竖直面内视线与水平线间的夹角。

利用南方CASS准确勾绘与修饰等高线的方法以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

利用南方CASS准确勾绘与修饰等高线的方法 以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 刘建英 (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山东青岛266109) 摘要:在介绍等高线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阐述利用CASS软件准确勾绘等高线的方法,指出软件存在的问题与弊端,并结合实例,分析在修饰等高线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CASS、等高线、勾绘、修饰、问题、解决方案 测量工作中常用等高线来表示地貌,形象的表示方法与合理的描述,使得等高线更贴近于现实,更能反映现状。因此,绘制合理、正确的等高线就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那么怎样的等高线才是正确的,又应该怎样勾绘与修饰等高线呢?本文将结合生产实际,进行细致的分析与讲解,并阐述利用南方CASS软件准确勾绘等高线的方法,针对修饰等高线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一、等高线的相关定义与勾绘等高线的具体要求 所谓等高线,就是地面上高程相同的相邻各点所连接而成的闭合曲线,也可以看作是不同海拔高度的水平面与实际地面的交线。不同高度的环线是不会相合的,除非地表显示悬崖或峭壁才能使某处线条太密集出现重叠现象。 1.1等高线按其作用不同,分为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与助曲线四种。 首曲线(基本等高线),是按规定的等高距测绘的细实线,用以显示地貌的基本形态;计曲线(加粗等高线),从规定的高程起算面起,每隔五个等高距将首曲线加粗为一条粗实线,以便在地图上判读和计算高程;间曲线(半距等高线),是按二分之一等高距描绘的细长虚线,主要用以显示首曲线不能显示的某段微型地貌;助曲线(辅助等高线),是按四分之一等高距描绘的细短虚线,用以显示间曲线仍不能显示的某段微型地貌。 间曲线和助曲线只用于显示局部地区的地貌,故除显示山顶和凹地各自闭合外,其他一般都不闭合。还有一种与等高线正交、指示斜坡方向的短线叫示坡线,与等高线相连的一端指向上坡方向,另一端指向下坡方向。 1.2.在等高线上标注的数字为该等高线的海拔高度。根据《城市测量规范》规定,基 本等高距为0.5米时,高程注记点应注至厘米;基本等高距大于0.5米时可注至分米。 在计曲线上注明高程,分布应适当,字头朝向高处,但需避免在图内倒置。根据地形情况图上每100cm面积内,应有1~3个等高线高程注记。 1.3.《城市测量规范》与《地形图图式》对等高线绘制的要求 (1)城市建筑区和不便于绘等高线的地方,可不绘等高线。 (2)间曲线表示时可不闭合,但应表示至基本等高线间隔较小、地貌倾斜相同的地方为止。在表示小山顶、小洼地、小鞍部等地貌形态时,可缩短其实部和虚部的尺寸。 (3)在等高线比较密的等倾斜地段,当两计曲线间的空白小于2mm时,首曲线可省略作者1简介:刘建英:女、1977年6月、汉、学士学位、工程师、主要从事基础测绘以及数字化成图等工作

地形图基本知识

地形图基本知识整理 2010年8月13日

地形图基本知识 一、基本概念 1、地形:地形是地球表面自然起伏的形态和分布在地面上人工或自然形成的固定物体的总称(地貌和地物的统称)。 2、地貌:地貌是地球表面高底起伏的自然状态,依照地貌的分类,可分为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 3、地物:地物是地球表面固定性的物体,依照地物的分布和土壤性质,可分为居民地、江河与湖泊、山林地、沙漠、沼泽地等。 4、地形图: 地形图是按一定的比例尺,表示地物、地貌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正射投影图,即比例尺大于1:1000000的普通地图称为地形图。我国军用系列比例尺地形图有七种,即:1:10000、1:25000、1:50000、1:100000、1:250000、1:500000、1:1000000地形图。 二、地形图比例尺 1、定义: 地形图比例尺是图上线段长与实地相应线段水平距离之比。设图上线段长为l,实地相应线段之水平距离为L,则地形图的比例尺为:比例尺=l/L=1/M,式中,M称为比例尺分母,表示缩小的倍率。为了明显地看出缩小倍率,规定分子以1表示。 2、比例尺的形式: ①数字比例尺:数字比例尺是以数字显示比例关系的比例尺形式,如:1:5万、1:50000等,数字比例尺的优点是比例关系明确,

根据公式能方便地依比例尺进行图上长或实地长的计算。L=l*M、l= L/M。 ②直线比例尺:直线比例尺是将图上长,按比例尺关系直接注记成相应实地水平距离的比例尺形式。直线比例尺由尺头和尺身组成。从0分划向左的部份为尺头,尺头全长为1厘米,并将其等分为10个分划,每一分划的分划值为1毫米;从0分划向右的部份为尺身,尺身亦按1厘米一个刻划。尺头的左端点按比例尺以米为单位将图上长注记为实地水平线段长,尺身以整公里为单位注记。 3、图上量读距离: 两点间距离的量读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用两脚规在直线比例尺上比量;二是用厘米尺和地形图比例尺量算;三是用里程表量读。 ①用两脚规在直线比例尺上比量: 在地形图上用两郐规量得土堆至独立房之间的张距后,在直线比例尺上进行比量。比量时,根据两脚规张距的大小,使一脚落在尺身的整分划上,另一脚落在尺头上。本例直线比例尺为1:5万,故尺头上每一小分划为50米,左端卡在第五个小分划上,故为250米。因此土堆至独立房之间的水平距离为:1000米+250米=1250米。当需要量算图上折线段时,先将全线各折线段分段比量,然后取和,即得全长。 ②用厘米尺和地形图比例尺量算:

南方CASS软件绘制数字化地形图等高线的应用和技巧

南方CASS软件绘制数字化地形图等高线的应用和技巧[摘要]本文介绍了南方CASS软件的等高线绘制方法,并结合工作经验,提出CASS软件在绘制等高线方面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CASS软件;等高线 1、引言 随着科技快速发展,GPS、全站仪、计算机和各种测绘软件已在测绘行业广泛应用,大比例尺全野外数字测图手段得到普及,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我院通过组合使用天宝GPS、徕卡全站仪和南方CASS测图软件,完成了大量的数字地形图测绘工作,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现将用CASS软件在绘制等高线方面的方法和经验介绍给大家。 2、绘制等高线的基本方法 2.1等高线的定义 等高线指的是地形图上高程相等的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地形图上的等高城分为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和助曲线4种。等高线的基本特点:(1)同线等高,即同一等高线上各点高程相同。(2)自行封闭。各条等高线必自行成闭合的曲线,若因图幅所限不在本幅闭合,必在邻幅闭合。(3)不能分叉,不能合并。即一条等高线不能分叉成两条,两条等高线不能合并成一条(悬崖,峭壁例外)。等高线的绘制,为了让等高线较好的代表地形、地貌,则需要采集尽量多的特征点高程数据,然后再进行合理的拟合和修饰,才会使等高线正确、科学。传统的等高线手工绘制方法是个复杂、繁琐的作业过程,耗时长、效率低,但因是人工绘制,可以边绘制边检查,明显错误可以随时剔除。利用CASS软件绘制等高线则具有自动、快捷的优点。 2.2CASS软件绘制等高线 首先运行南方CASS软件,通过“数据”菜单导入全站仪中的采集数据,点击“等高线”→“建立DTM”在弹出窗口中选择坐标数据文件名,软件将自动建立DTM网络,然后点击“绘制等高线”根据提示输入绘图比例尺,并在弹出窗口中选择拟合方式、输入等高距,点“确定”软件将,自动生成等高线。软件自动生成的等高线往往不能很好的完全符合现状地形特征,需要编辑人员根据现场所绘草图进行修饰。可以利用软件的“删除三角形”“增加三角形”“重组三角形”等功能完善三角网,然后重新生成合理的等高线。采集足够密度的点,尽量多观测特征点。 3、内业操作注意事项 3.1粗差数据的剔除

《计算机辅助绘图》复习范围

《计算机辅助绘图》课程 考试—复习范围 一、概念性问题: 1.Microstation软件:MicroStation为美国Bentley System公司所研发,是一套功能强大的可执行 于多种软硬体平台的2D/3D通用电脑辅助设计及绘图(CAD)软件。基于MicroStation平台开发和应用的软件超过1000种以上,覆盖了土木、建筑、交通、结构、机械、电子、地理信息系统、网络、管线、图档管理、影像、出图...等多种领域,是国际上绝大多数大型工程公司的主要设计工具。 2.等高线:地面上高程相等的各相邻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等高线分为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 3.首曲线:从高程基准面起算,按基本等高距测绘的等高线,又称基本等高线。 4.计曲线:从高程基准面起算,每隔四条首曲线加粗一条的等高线,又称加粗等高线。 5.间曲线:按二分之一基本等高距测绘的等高线,又称半距等高线。表示时可不闭合,但应表示至基本 等高线间隔较小、地貌倾斜相同的地方为止。 6.示坡线:指示斜坡降落的方向线,它与等高线垂直相交。一般应表示在谷地、山头、鞍部、图廓边及 斜坡方向不易判读的地方。凹地的最高、最低一条等高线上也应表示示坡线。 7.高程点:根据高程基准面测定高程的地面点。 8.比高:地物顶部至地物基部的高差。 9.地类界:各类用地界线和各种地物分布的范围界线。 10.地形图应表示的内容:测量控制点、居民地和恒栅、工矿建(构)筑物及其他设施、交通及附属 设施、管线及附属设施、水系及附属设施、境界、地貌和土质、植被等各项地物、地貌要素,以及地理名称注记等。并着重显示与城市规划、建设有关的各项要素。 11.符号的定位点和定位线: ●符号图形中有一个点的,该点为地物的实施中心位置。 ●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符号,定位点在其几何图形中心。 ●宽底符号(蒙古包、烟囱、水塔等)定位点在其地线中心。 ●底部为直角的符号(风车、路标、独立树等)定位点在其直角的顶点。 ●几种图形组成的符号(敖包、教堂、气象站等)定位点在其下方图形的中心点或交叉点。 ●下方没有底线的符号(窑、亭、山洞等)定位点在其下方两端点连线的中心点。 ●不依比例尺表示的其他符号(桥梁、水闸、拦水坝、岩溶漏斗等)定位点在其符号的中心点。 ●线状符号(道路、河流等)定位线在其符号的中轴线;依比例尺表示时,在两侧线的中轴线。 12.符号的分类: ●依比例尺符号:地物依比例尺缩小后,其长度和宽度能依比例尺表示的地物符号。 ●半依比例尺符号:地物依比例尺缩小后,其长度能依比例尺而宽度不能依比例尺表示的地物符号。 ●不依比例尺符号:地物依比例尺缩小后,其长度和宽度不能依比例尺表示。 13.正射影像:地面按确定比例尺缩小后的任一地面模型点按垂直投影方式在像面上所获得的像点所构 成的具有统一比例尺的影像。即消除了倾斜误差和投影误差,具有确定的统一比例尺的影像。 14.正射影像图: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方法对具有重迭的正射影像进行拼接,并按图幅范围裁切的图幅。

等高线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

等高线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等高线是地形学中常用的一种表达地形地貌的方法,通过等高线的绘制可以直观地了解地形的起伏变化。等高线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是等高线图中的重要元素,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正确解读地形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等高线是将地形固有变化用由等高线表示的线条连接而成的。等高线的形状可以直观地展示地形地貌的起伏情况。首曲线指的是等高线图中最上方或最下方的那条等高线,它代表了地形起伏最大的部分。在绘制等高线图时,首曲线的位置和形状对于整个图像的解读至关重要,它能够帮助我们迅速把握地形地貌的大致特征。 计曲线是指等高线图中的一组密集分布的等高线。它们的作用是细化地形图,将地形的细微起伏展现出来。一般来说,计曲线的间距越小,密度越大,能够提供的地形信息就越详细。计曲线的绘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制图比例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安排。通过计曲线,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地形的细节特征,比如山脉的脊线、河流的沟谷等。 间曲线是指等高线图中的一组较为稀疏分布的等高线,它们通常表示一定高程差距的间隔。间曲线的绘制可以起到填充和衔接等高线的作用,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形地貌的过渡和变化。间曲线的间距和密度取决于地形图的比例尺和需要呈现的地貌特征。通过观察间曲

线的形状和分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形地貌的演化过程和空间关系。 在解读等高线图时,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的组合分布和形状都需要综合考虑。首曲线的位置和形态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地形地貌的整体特征;计曲线的密集分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地形的细节变化;而间曲线的补充作用则可以让我们更加全面地把握地貌的过渡和变化。因此,在正确解读等高线图时,需要综合考虑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之间的关系,从而准确理解地形地貌的起伏变化。 总之,等高线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是等高线图中重要的曲线元素,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为我们理解地形地貌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综合考虑这几种曲线的位置、形状和分布,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解读地形图,全面理解地貌的起伏变化。因此,在学习和应用等高线图时,我们应该重视这些曲线元素的作用,从而更好地掌握地形地貌的特征与演化。

地形图基本知识

地形图基本知识 本章摘要:图的种类,地形图基本知识,地形图的内容及表示方法 一、图的种 类: 根据成图要求、测区面积大小、内容表示的特点和制图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平面图、地形图、地图、影像地图和断面图等。 (一)平面图平面图是地面图形在水平面上的正射投影的缩小图形,一般只表示地物,不表示地貌。 如我们在医院、学校、旅游地等地看到的布局平面 图。 (二)地图地图是按一定的法则,将地球表面的自然和社会现象缩小,经制图综合,用地图符号表 现在平面上,以反映地表现象的地理分布、相互关系、相互制约关系。按表示内容可分为普通地图、专题地图(自然地图—气候图和社会经济图—人口、经济 分布状况图);按比例尺可分为大、中、小比例尺地图;按表示方法、整理材料、使用情况分,有挂图、立体地图、影像地图、地球仪等。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目前已有数字地图、电子地图等。 (三)地形图地形图是按一定的比例尺,表示地物、地貌平面位置和高程(海拔)的正射投影图,是 地面上地物和地貌在平面图纸上的缩影。是普通地图的一种,着重表示地形。地貌一般用等高线表示,能反映地面的实际高度、起伏特征,具有一定的立体感;地物 用图式符号加注记表示,具有存储和传输地物、地貌的类别、数量、形态等信息的 空间分布、了解和变化的功能。地形图是经过实地测绘或根据遥感图像并配合有关调查资料编制而成,又是编制其他地 图的基 础。 (四)影像地图 1 / 7

航测像片绘上图廓线和千米网格制成像片平面图,在像片平面图上再加绘等高线、注记 和某些地物、地貌符号,就形成一种新的地形图,称为影像地图(卫片)。其特点是: 既有航摄像片的内容,又有地形图的特点,信息丰富,成图速度快,现势性 强,便于读图和分析,因此得到日益广泛地应用。例如当前国土资源厅每年实施的卫片执 法检查。 (五)断面图断面就是铅垂面切入地面的截面。过地面上某一个方向的铅垂面与地 表面的交线称为该 方向的断面图,可分为纵断面图和横断面图。它反映地面某一方向的高低起伏状况。 (我这里只以地形图为重点进行讲解,后续内容也是如此!) 二、地形图基本知识 (一)重要性地形图是内容最详尽、最精确的地图,在国土资源调查、土地整理、 城市规划设计、矿 产资源勘察等方面都是以地形图作为重要的基础资料,因此认识和使用地形图是我们工程 技术人员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二)基本概念 1、地物——地面上的房屋、道路、河流等为地物,地物符号在地形图上一般用象形图形表示。 2、地貌——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称为地貌,地貌符号通常用等高线来表示地面高低起伏形态。 地貌是地形图最重要的地理要素之一,它对气候变化、土壤形成、植物分布以及水系 的发育和特点都有很大的影响,同时,它又是各项工程规划设计的依据。 (三)地理要素地貌按其形态和高度可分为平原、丘陵、山地、高 原和盆地五种类型。平原:陆地表面起伏微缓,相对高度一般小于 50 米的坦荡平地。丘陵:陆地表面坡度较小,相对高度在100 米以 下的隆起地貌形态。高原:地势较高,地面比较平缓的地区。其海 拔一般在500 米以上。 2 / 7

CASS地物及地貌的诠释

第三章地物和地貌的测绘 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 测绘地物的一般原则地物的测绘等高线测绘地貌测绘 第一节测绘地物的一般原则 一、地物的分类: 一类是自然地物(如河流、湖地物的分类:泊、森林等) ;另一类是经过人类物质生产活动改造了的人工地物(如房屋、道路、绿化物等) 二、地物测绘方法:主要是将地物的形状特征地物测绘方法:点测定下来。(地物轮廓转折点、交叉点、曲线上弯曲变换点、独立地物的中心点等) 1、比例符号的测绘 将实地物体的轮廓按测图比例尺缩小绘制在图上的符号。如房屋、江河、果园等。这些符号与地面上实际地物的形状相似,可以在图上量测地物的面积。 2、非比例符号 当地物的轮廓很小,以致不能按测图比例尺缩小,但又很重要时,则需按规定的符号描绘在图上。如测量的控制点、钻孔、电杆、独立石等。有些比例符号和非比例符号会附着测图比例尺的不同可以互相转化的。 非比例符号在图上的位置,必须与实地位置一致,这些符号的定位点规定如下: 1)、圆形、矩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符号,在其图形的中心; 2)、宽底符号(蒙古包、烟囱、独立石等),在底线中心; 3)、底部为直角形的符号(风车、路标等),在直角的顶点); 4)、几种图形组成的符号(气象站、雷达站、无线电杆等),在其下方图形的中心点或交叉点; 5)、下方没有底线的符号(窑、亭、山洞等),在其下方两端点间的中心点。 3、半比例符号 凡是长度能依比例,而宽度不能缩绘的狭长地物符号。如铁路、高压线、围墙和栅栏等。这些符号可以在图上量测地物的长度,但不能量测其宽度。 二、地物在地形图上的表示原则: 地物在地形图上的表示原则: 1、凡是能依比例尺表示的地物,则将它们水平投影位置的几何形状相似地描绘在地形图上,或是将它们的边界位置表示在图上,边界内再绘上相应的地物符号。 2、对于不能依比例尺表示的地物,在地形图上是以相应的地物符号表示在地物的中心位置上 第二节地物的测绘 地物分为: 一、控制点类;二、居民地类;三、交通设施;四、管线设施;五、工矿设施;六、水系设施;七、地貌土质;八、植被;九、境界。 一、控制点类控制点是测制地形图和工程测量的主要依据,在图上必须精确表示。图上各测量控制点符号的几何中心,表示地面上控制点标志的中心位置。高程注记表示实地标志顶的高程或木桩顶的高程。点名和高程以分式表示,分子为点名或点号,分母为高程,一般注记在符号的右方。

工程测量——8地形图的测绘与应用(教案).docx

第八章地形图的测绘与应用 内容:理解地形图、比例尺精度、分幅与编号、图名、处标格网的概念;掌握地物与地貌(地物符号、地貌等高线、注记)的表示方法;掌握利用地形图确定图上点的坐标和高程、距离、方位、坡度、绘制断面图、面积计算和土石方计算等应川;理解视距测量原理;掌握测图前的准备工作、特征点选择、碎部测量的方法(经纬仪测绘法为主);掌握地物描绘、等高线勾绘、地形图的拼接、整饰和检查方面知识;了解数字化测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重点:视距测量原理;经纬仪测绘法地形图的方法;地形图的应用。 难点:视距测最原理;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教学方法:在阐明碎部测量的原理与工作程序、工作方法时,注意其与控制测量的区别。并针对工程实际,突出重点——经纬仪法,并对大比例尺数字测量进行介绍。 §8.1地形图的基木知识 一、比例尺的概念 1、比例尺:图上一•段直线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实地水平长度之比,称为该图的比例尺。 2、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比例尺的表示方法分为数字比例尺和图示比例尺两种。 (一)数字比例尺 数字比例尺是用分子为1 ,分母为整数的分数表示。设图上一段直线长度为d ,相应实地的水平长度为D ,则该图的比例尺为: d 1 D if 式中:M为比例尺分母。比例尺的大小是根据分数值來确定的,M越小,此分数值越

人,则比例尺就越人。数字比例尺也可以写成1 :500、 1 : 1000等。 (二)图示比例尺 图示比例尺有直线比例尺和斜线比例尺等,直线比例尺是最常见的图示比例尺。 直线比例尺是根据数字比例尺绘制而成。如1 :1000的直线比例尺,取2cm为基本单位,每基本单位所代表的实地氏度为20m o 图示比例尺标注在图纸的下方,便于用分规直接在图上量取直线段的水平距离,H可以抵消图纸伸缩的影响。 二、地形图分类(按比例尺) 通常把1:500、1:1000、1:2000、1:5000、1:10000比例尺的地形图称为大比例尺图;125万、1:5万、1:10万比例尺的地形图称为中小比例尺图;1:20万、1:50万、1:100万比例尺的地形图称为小比例尺图。 三、比例尺的精度 相当于图上0」mm的实地水平距离称为比例尺的精度。 四、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应进行统一的分幅和编号,以便进行测图、管理和使用。地形图分幅方法分为两类,一类是按经纬线分幅的梯形分幅法,另一类是按坐标格网分幅的矩形分幅法。 (一)梯形分幅与编号 1)1 :100万比例尺图的分幅与编号

地形图测量的外业及内业处理过程

地形图测量的外业及内业处理过程地形图测量的外业及内业处理过程(1)(2008-04-14 16:54:38)转载标签:杂谈地形图测量 地形图常识 一、地形图的内容和表示方法 等高线就是是以海平面的平均海潮位线为基准线,将地表高度相同的点连成一环线直接投影到平面形成水平曲线,不同高度的环线不会相合,除非地表显示悬崖或峭壁才能使某处线条太密集出现重叠现象。若地表出线平坦开阔的山坡,曲线之间距离就相当宽,曲线间距愈窄,坡度愈陡;曲线间距均匀表示该地段为等坡,若上方的间距小于下方间距,表示该地段为凹行坡,反之则为凸形坡。 1. 首先是脑子里先有了地形希望达到的样子,然后才是用图纸 将其表达出来; 2. 做等高线图时,一般较有特点的点都应在图上反映出来,比 如地形起伏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的高度值; 3. 除了非常有特点的点外,当然还要选取一些其它值来细化等 高线图,以便结合这些线的疏密来表现地形的缓陡。对于这部分值的取得,个人认为应该充分考虑绘制等高线图的美观,比如两等高线间平面上的距离; 等高线的概念 测量工作中常用等高线来表示地貌。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 同的相邻各点所连接而成的闭合曲线。水面静止的池塘的水边线,实际上就是一条闭合的等高线。 (一)等高距和等高线平距的概念

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等高距,常以 h 表示。在同一幅地形图上,等高距 h 是相同的。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线平距,常以 d 表示。 h 与 d 的比值就是地面坡度: i=h/(d•M )式中: M 为比例尺分母。坡度 i 一般以百分率表示,向上为正、向下为负。因为同一张地形图内等高距 h 是相同的,所以地面坡度与等高线平距 d 的大小有关。等高线平距越小,地面坡度就越大;平距越大,则坡度越小;平距相等,则坡度相同。因此,可以根据地形图上等高线的疏、密来判定地面坡度的缓、陡。 (二)等高线的分类 1. 首曲线 在同一幅图上,按规定的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称为首曲线,也称基本等高线,它是宽度为 0.15mm 的细实线。 2. 计曲线 凡是高程能被 5 倍基本等高距整除的等高线,称为计曲线。为了读图方便,计曲线要加粗(线宽 0.3 mm )描绘。 3. 间曲线和助曲线 当首曲线不能很好地显示地貌的特征时,按二分之一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称为间曲线,在图上用长虚线表示。有时为显示局部地貌的需要,按四分之一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称为助曲线,一般用短虚线表示。间曲线和助曲线可不闭合。 (三)等高线的特性 为了掌握用等高线表示地貌时的规律性,现将等高线的特性归纳如下: 1. 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都相同; 2. 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如果不在本幅图内闭合,则必在图外 闭合。 3. 除在悬崖和绝壁处外,等高线在图上不能相交,也不能重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