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组织行为学-陈春花章节重点

组织行为学-陈春花章节重点

组织行为学-陈春花章节重点
组织行为学-陈春花章节重点

第一章概论

1.1重点概念

1.组织(Organization): 从广义上说,组织是指由诸多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相互联系起来的系统。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论和协同论等,都是从不同的侧面研究有组织的系统的。从这个角度来看,组织和系统是同等程度的概念。

从狭义上说,组织就是指人们为着实现一定的目标,互相协作结合而成的集体或团体,如党团组织、工会组织、企业、军事组织等等。狭义的组织专门指人群而言,运用于管理学之中。

2.组织行为学(Organization Behavior):作为行为科学的一个分支,组织行为学着重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从而运用这些知识来实现组织行为的有效性。

3.案例研究(case study):对个体、群体或组织整体的情况进行深入调查而得出结论的方法。这种研究对变量能进行一定的控制。案例研究样本有限,很难得出一般性和易于推广的结论,但是案例研究呈现的内容丰富,是人们发现和提出新的理论假设的前提和基础。

4.实际调查研究(field survey):是采用一定的方法对一定规模的样本对象(可以是个体、群体或组织)进行全面调查、收集和分析数据,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这种研究对变量也能进行一定的控制。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不够深入。

5.实验室实验(1aboratory experiment):是通过建立一个完全人工的环境,研究者可以控制自变量,并观测、记录因变量,然后分析这些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1.2关键知识点

1.组织行为学的介绍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交叉学科,由多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发展而来,主要的领域是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工程学、人类学和政治学等应用科学,它们的贡献共同构成了组织行为学的基础,并使其逐步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按照不同的角度分类有不同的方法。根据研究目标的不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可以分为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具体问题研究;根据研究深度的不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可以分为描述性研究、关系性研究、预测性研究;根据研究变量的可控性程度的不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可以分为文献研究、案例研究、实际调查研究、实验研究。

3.组织行为学研究步骤

组织行为学兼用科学的静态和动态的观点进行研究,一般包括三个主要步骤:观察个体、群体、组织的行为——说明产生各种行为的原因及其相互关系——作出关于个体、群体、组织的行为和相互关系的预测

4.组织行为学面临的挑战组织行为学作为现代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商管理的主干课程,其重要性日益

显现。尤其是在我国,正处于重新判断人的价值、改革经济和政治组织的转型时期,面临着众多挑战:全球化竞争,劳动力多元化,员工忠诚度减弱、趋向老龄化,失业形势严重,组织伦理道德体系的缺位,对产品质量和生产率要求越来越高……组织行为学可以为这些问题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启示或线索第二章组织中的个体差异

1.1、重要概念

1、个体差异度(individual differences):代表一个人适合一种或几种类型的程度。

2、能力(ability):反映了个体现有的能够完成给定要求的不同任务的技能。

3、人格(personality):国内许多学者也称之为个性,是一个包含了先天禀性(遗传和心理及生理上的传承)和后

天教养(环境、发展的熏陶)、性情特质、人对情境的知觉等交互作用,以及社会化过程的自我概念。它有着复杂的结构,包含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以及性格和心理能力等。

4、性格(Chariteristic):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

5、价值观(values):一个人对人、事、物的意义与重要性的总体评价和信念,包含了正误、好坏、取舍的判断倾

向。

6、控制点(locus of control):用来表征个人感觉在何种程度上能够控制自己的生活。如果相信事情基本由自己控制,

就是内控型,此类人对自己所发生的事情负责。如果认为命运的控制点是位于外部世界的,如社会和自然条件,这样的人属于外控型。

1.2关键知识点

1、霍兰德职业适合度理论

约翰·霍兰德(John Holland)将职员人格特质和工作环境划分为六个类型:

一是社会型。其共同特征是喜欢与人交往、不断结交新的朋友、善言谈、愿意教导别人。关心社会问题、渴望发挥自己的社会作用。寻求广泛的人际关系,比较看重社会义务和社会道德。

二是企业型。其共同特征是追求权力、权威和物质财富,具有领导才能。喜欢竞争、敢冒风险、有野心、抱负。为人务实,习惯以利益得失,权利、地位、金钱等来衡量做事的价值,做事有较强的目的性。

三是常规型。其共同特点是尊重权威和规章制度,喜欢按计划办事,细心、有条理,习惯接受他人的指挥和领导,自己不谋求领导职务。喜欢关注实际和细节情况,通常较为谨慎和保守,缺乏创造性,不喜欢冒险和竞争,富有自我牺牲精神。

四是现实型。其共同特点是愿意使用工具从事操作性工作,动手能力强,做事手脚灵活,动作协调。偏好于具体任务,不善言辞,做事保守,较为谦虚。缺乏社交能力,通常喜欢独立做事。

五是调研型。其共同特点是表现为思想家而非实干家,抽象思维能力强,求知欲强,肯动脑,善思考,不愿动手。喜欢独立的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知识渊博,有学识才能,不善于领导他人。考虑问题理性,做事喜欢精确,喜欢逻辑分析和推理,不断探讨未知的领域。

六是艺术型。其共同特点是有创造力,乐于创造新颖、与众不同的成果,渴望表现自己的个性,实现自身的价值。做事理想化,追求完美,不重实际。具有一定的艺术才能和个性。善于表达、怀旧、心态较为复杂。

很少有人恰好只适合一种类型,为此霍兰德引出个体差异度的概念,它代表一个人适合一种或几种类型的程度。

霍兰德理论是实践中最流行的职业适合度模型,被广泛用于职业咨询。尽管有一些研究支持霍兰德的假设,但它的个性类型仅代表了人格五因素模型中的开放性和外向性,而其他人格维度也必然与职业存在相关。此外,这一模型是否能推广到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也值得研究。

2、五因素模型

所谓人格特质,是指一个人的行为中重复发生的规律性和趋势。学者戈登·奥尔波特(Gordon Allport)认为,在某一社会中长期所用的语言就应能包含这一文化中描述任何一个人所需的概念,所以他与其他学者于1936年从词典中选出近 1,8000个描述人格特质的词制成词表,美国卡特尔(Raymond Catell)教授又将之归类压缩为171个。但这么多的人格特质仍然无法在实际中加以利用,所以人们在多种分析甚至跨文化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精简,发现五个核心的人格特质,并且能够利用它们能较好地预测工作中的绩效,这五项人格维度被称为“大五”(Big Five)或FFM(Five-Factor Model,五因素模型)。

外向性(Extraversion)

合群的、精力充沛的、好表现、好交际的羞怯的、有保留的、孤僻的

愉悦性(Agreeableness)

随和、得体、热情、令人愉快的、周到的冷漠、独立、粗鲁、令人不快的

公正严谨性(Conscientiousness)

努力、有组织计划性、可靠、谨慎的冲动、粗心、懒惰无条理的、不负责任的

情绪稳定性(Neuroticism)

冷静、稳定、平和、自信焦虑、忧郁、喜怒无常的

开放性(Openness)

易幻想、好奇、有创造性的实际的、兴趣狭窄的、迟钝、想象力贫乏、刻板的

图五因素模型

3、梅耶斯-布瑞格斯人格特质问卷(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 MBTI)

布瑞格斯母女俩进而利用四个人格维度设置问卷:

一是内向性或外向性(introversion/extraversion),描述获得精力、能量的来源偏好。外向的人常有一个广泛的社会关系网络。但这种偏好与社交技巧并无关系。

二是感觉或直觉(sensing/intuiting),描述感知的偏好。感觉型即S型的人偏好通过感官接受信息,喜欢明确的指令。直觉型及I型的人喜欢解决新问题,学习新技能,更关注可能性而非事实。

三是思维或情感(thinking/feeling),描述决策时的偏好。思维型的人在决策时强调逻辑性、客观性,而情感型的人则强调个人特点、价值取向。

四是感知或判断(perceiving/judging),反映对外部世界的生活导向。感知型的人喜欢灵活自然的生活方式,而判断型的人喜欢有计划、有组织的生活。

下图总结了四个维度的特征,它们通过组合共有16种人格类型。

组织行为学章节重点Page 3 of 26

第三章 个体行为的基础

第一部分:本章概要

1.1 重点概念

1.知觉(perception ):是个体对从环境刺激进行选择、组织、理解、反思并赋予其意义的过程。

2.晕轮效应(halo effect ):指人们在观察别人时,对这个人的某个方面、品质或特征有非常突出的知觉,起到了一种类似于晕轮的作用,从而影响了对这个人其他特征的知觉,造成以点概面、以偏概全的后果。

3.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 ):指人们试图管理和控制他人对自己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

4.归因(attribution ):可以分为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内部归因是指在个体控制能力之内的内部责任来源;外部归因是指在个体控制能力之外的外部责任来源。

5.情绪(emotion):是一种心理和生理经历,它直接指向人或物,是对客体的反应。当你对某个人或某件事感到快乐或害怕时,你就是在表达你的情绪。也就是说,情绪必须针对某一具体的客体产生。

外向性(E ) 喜欢外出的 关于公开表现的 互动性强的 先发言后思考的 喜社交的

内向性(I ) 安静的 拘谨的 精力集中的 先思考后发言的 好思考的 从哪里获得精力?

感觉的(S ) 实际的 具体的 脚踏实地的 细节 有形的 直觉的(N )

一般性(思考)的 抽象的 心高气傲的 可能性 理论的 注意和收集何种信息?

思维的(T ) 分析的 清楚的 动脑筋的 公正的 规则的 情感的(F ) 主观的 和谐的 心灵的 仁慈的 情境的 如何评估和决策? 判断的(J ) 结构性的 时间导向的 决定性的 列表且使用 组织性的

感知的(P ) 灵活性的 开放和扩展的

探索性的 列表而不用

如何适应外部环境?

1.2 关键知识点

1、印象管理的策略

在组织中,人们最常使用的印象管理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1)防御性印象管理(defensive impression management),这是设计用来保护个体已建立的组织形象,以使某消极事件的影响消弭。它往往被消极的情感状态引发,由被个体所知觉到的对自己的组织形象带来不良影响的威胁所催生。其主要做法包括:一是解释,寻求有利于自身的合理解释;二是道歉,并寻求原谅,以显得与对方的知觉一致;三是进行“切割”处理,置身事外等。

(2)肯定性印象管理(assertive impression management),使自己对某一积极结果的责任最大化,或者想让自己看起来比实际更出色时。它被自我增强的动机引发,由被个体所知觉到的可带来好印象的机会所催生。其主要做法包括:一是争取名分,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渠道争取肯定;二是宣扬,以对方已知的业绩成果为基础进行“扩大化”宣传;三是揭示困难,以表明所获成绩的价值;四是顺提名号(name-dropping),时常提及自己与某位重要人物之间的联系,在合适的时间显示自身与合适的人或事相联系,以彰显自身影响;五是投其所好,依照他人偏好办事等,恭维一个人是为了获得他的赞扬,恩惠行为也常用以换取称赞。

(3)消极倒退。通过在工作上故意表现不好来进行印象管理,如消极怠工、遗漏工作事项、态度生硬或到处说自己能力有限等。此举一是可能为了回避额外的工作或者某项特殊任务,二是通过制造拙劣表现来获得更多关注。

许多成功的管理者懂得如何利用这些行为,以提升自身形象,而且对组织内部员工使用印象管理非常敏感。目前针对雇员面试方面的印象管理的研究表明,采用了印象管理的应聘者被认为表现得更好,从而更有可能被雇主录用。在工作评估时,采取印象管理的员工比他们的同事得分更高。

应该说,如果传达的印象对组织来说是正确的,那么可能会给组织带来益处。但如果一个人过多地使用印象管理难免会给别人以道德方面的非议:他是个虚伪或做作的人。

2、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就是解释我们如何确定自己以及他人行为原因的理论。该理论专注于理解特定事件的原因,评估事件的责任,以及对事件中的当事人进行评价。

根据归因理论,影响人的行为的是对事件原因的知觉,而不是实际事件本身。例如,一个得到加薪的雇员可能会把加薪这一事件归因于他努力工作,这可能会使得他以后的行为是继续努力工作;而他如果把加薪归因于他与公司领导一起参加网球协会,相应地,他可能会继续强调打网球。

归因可以分为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内部归因是指在个体控制能力之内的内部责任来源,例如个体的能力、技术、内部激励、性格等;外部归因是指在个体控制能力之外的外部责任来源。例如一位员工早上上班迟到,你可以把他的迟到归因于他熬夜打牌而睡过了头,这就是内部归因;但如果你认为他的迟到是因为他常走的道路遭遇堵车,那么这就是外部归因。

3、情绪智力

美国心理学家彼得·沙络维(Peter Salovey)、迪巴洛(Maria Dipaolo)和约翰·梅耶(John D. Mayer)于1990年提出“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的概念,认为情绪智力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情绪的知觉、评价和表达能力,主要包括:从自己的生理状态、情感体验和思想中辨别自己情绪的能力;通过语言、声音、仪表和行为从他人艺术作品、各种设计中辨认情绪的能力;准确表达情绪以及表达与这些情绪有关的需要的能力;区分情绪表达中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的能力。

二是思维过程中的情绪促进能力,主要包括:情绪思维的引导能力;情绪生动鲜明地对与情绪有关的判断和记忆的过程产生积极作用的能力;心境的起伏使个体从积极到消极押运变化,促使个体从多方进行思考的能力;情绪状态对特定的问题解决所具有的促进能力。

三是理解与分析情绪,可获得情绪知识的能力,主要包括:给情绪贴上标签,认识情绪本身与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的能力;理解情绪所传送意义的能力;认识和分析情绪产生原因的能力;理解复杂心情的能力。

四是对情绪进行成熟调节的能力,主要包括:以开放的心情接受各种情绪的能力;根据所获得的信息与判断进入

或离开某种情绪的能力;成熟地观察与自己和他人有关的情绪的能力。

组织行为学章节重点Page 5 of 26

4、态度的成分

态度的心理结构由三种成分组成:情感(affect)成分,知觉(cognition)成分和行为(behavior)意向成分,合称态度的ABC模型。

态度的知觉成分(cognitive component of an attitude)是指个体对客体的信息、理解和价值评价。例如,“工作中有私心是不对的”。

态度的情感成分(affective component of an attitude)在态度的三种成分中占有关键地位,目前关于态度的测量常常是关于情感成分的测量。情感成分是一种情感体验,如“我不喜欢我的上司,因为我的上司在工作中有私心”。态度中的情感成分有两类:一类是情景性的情绪,是情感过程的外部表现中可测量的方面,带有冲动性,容易变化;另一类是比较稳定的情感,是由对事物的比较深刻的认识引起的,很少有冲动。这两个方面从不同的层面表征了态度的情感成分。情感体验将影响人的知觉活动,而那些能引起人们积极情绪的信息和引起人们消极情绪的信息会以不同的方式进入信息处理系统。

态度的行为意向成分(behavioral component of an attitude),即个体对事物的行为准备状态和行为反应倾向。如“我不喜欢我的上司,我想调到其他部门”就反应了态度的行为倾向。

第四章个体行为与组织的匹配

第一部分:本章概要

1.1 重点概念

1.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即一个人对他相信自己能够有效完成某一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心和期望。

2.工作满意度(job satisfaction):是一种由于对一个人的工作或工作经历的赞赏而产生的快乐或积极的情感状态。

它是对工作情境的一种情绪反应,经常与其期望相联系。

3.组织承诺(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也叫组织认同感,是员工对于特定组织及其目标的认同、情绪依赖及

参与程度。

4.组织公民行为(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是指个体的行为是自主的,并非直接地或外显地由正式的

奖惩体系所引发,包括无私地帮助他人、主动参与组织活动、承担超过常规要求的任务等等。

5.心理契约(psychological contract):是指员工和组织对于相互责任的期望,它包括了个体和组织分别对于相互

责任的期望,反映的是个体所感受到的自身与组织之间的内在心理联系。

6.印象管理(Expression Management):是人际互动中一种普遍现象,是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对自己的行为进行

控制,以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的有目标指向的行为,是影响他人如何看待自己的手段。

1.2关键知识点

1.学习(learning)是一种相对长期的行为(或行为倾向)变化,它以一个人与环境互动的结果形式出现。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把外在、客观的内容转移到学习者身上。20世纪初俄国生理学家伊凡·巴甫洛夫(Ivan Pavlov)进行了动物实验,提出了经典条件反射(classical conditioning)这一从学习到行为改变的过程。斯金纳(B. F. Skinner)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创设“斯金纳箱”。斯金纳提出,学习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斯金纳操作性反射理论对管理有很大影响,因为它能影响员工的行为。例如通过改变员工的某种行为的外部结果,能增加或减少该行为出现的概率。

(2)认知学习理论

经典条件反射作用和操作性条件作用说明很多行为都可被理解为简单学习过程的产物。但还有许多类型的学习需要更复杂的认知过程,那些探讨动物认知(animal cognition)的研究者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心理学家柯勒(W. Kohlar)在20世纪初在对黑猩猩的学习行为进行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学习完形学说(Gestalt Learning Theory,常又被称为“顿悟说”)。

(3)符号学习理论

心理学家托尔曼(Edward Chase Tolman)建立了符号学习理论。他指出,个体的学习行为是有目的的,而非对刺激所作的单纯的反应。学习活动形成目标、对象、手段三者相联系的“认知地图”。学习者所学到的东西并不只是简单的机械的运动反应,而是达到目的的符号及其意义。

(4)建构主义

近年来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作结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西方逐渐流行。建构主义理论一个重要概念是图式(schema),图式是指个体有组织的、可重复的行为或思维模式,也可以被看作心理活动的框架或组织结构。图式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或者说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因此,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认知发展受三个过程的影响:即同化、顺应和平衡。

(5)社会学习理论

从图2-1中可以看出,个体通过观察和模仿典型来进行替代学习,然后在实践中模仿施为,获取行为模式。例如,在看过一个成人榜样对一个大型塑料玩偶进行拳打脚踢之后,试验组儿童比未见过攻击榜样的控制组儿童表现出了更高频率的攻击性行为。在工作环境中,这个模仿对象可能是管理者或同事,他们具有学习者所期望的行为模式。符号加工在社会学习中也非常重要:管理者在工作场合所运用的语言和象征性动作可以促进价值观和工作目标的沟通,有助于引导个体行为。例如,老板拍拍职员肩膀,对职员来说是一种鼓励形式。

2.回应工作不满的四种方式

离职—进谏—漠视—忠诚模型(exit-voice- neglect - loyalty,EVNL)明确了员工对工作不满意时的四种回应方式:

离职即离开组织,包括转换职业和调动部门。离职通常被看做一个对工作不满的结果,特别是当员工有其他更好的工作机会时,一些引起其不满的突发事件也许会激发员工离职的强烈情绪。进谏指员工试图改变不满意现状所做的努力。大多数情况下,进谏被认为是一种积极的建设性的回应,但当员工为引起注意和重视,使进谏以极端的形式表现出来时,如罢工等,这种行为也具有一定的破坏性。漠视包括对组织有负面结果的消极活动,例如增加旷工率和迟到率等。忠诚指通过耐心等待问题自行解决或他人来解决的行为,也包含沉默和忍受的成分。

3.组织公民行为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组织公民行为的作用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是一种自愿合作行为,能自觉维护整个组织的正常运行,减少矛盾和冲突;

组织行为学章节重点Page 7 of 26

(2)能使组织所拥有的资源摆脱束缚,投人于各种生产活动之中;

(3)能促进同事和管理人员生产效率的提高;

(4)能有效协调团队成员与工作群体之间的活动;

(5)能创建良好的企业文化,增强组织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的能力;

(6)可以潜在地影响组织绩效。

4.印象管理的策略

个体在不同情境下或是对不同的人会采取不同的印象管理策略,不同性格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采取的策略也有所不同,此外性别差异也会造成印象管理策略的不同。在组织中,人们最常使的印象管理的策略主要有两种:

1、降级防御策略。当个体试图使自己为某消极事件承担最小责任或想摆脱麻烦时,就可以使用这种策略。这类策略包括:解释、道歉、置身事外。

2、促进提升策略。当个体试图使自己对某一积极结果的责任最大化,或者想让自己看起来比实际更出色时,会使用这类策略。常常使用的这类策略有争取名分、宣扬、揭示困难、联合。

第五章激励

第一部分:本章概要

1.1 重点概念

1.激励(motivation):在个人需要和组织目标整合的基础上,形成强烈实现目标的意愿,并促使其付出努力行为的整个过程。

2.需求层次理论(needs hierarchy theory):马斯洛认为,人类需要可以大致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交往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等,它们是由低级到高级逐级形成和发展的。

3.双因素理论(two—factor theory):从外在需要、内在需要的区分及两者在调动人的积极性方面起着不同作用的角度,探讨如何更有效的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4.期望理论(expectancy theory):个体行为倾向的强度取决于个体对这种行为可能带来结果的一种期望度,以及这种结果对行为的个体来说所具有的吸引力。期望理论用公式表示为:激励力量(M)=目标价值(V)×期望值(E)

5.公平理论(justice theory):该理论侧重于研究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及其对职工生产积极性的影响。

6.强化理论(reinforcement theory):也叫“操作条件反射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或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标,本身就会采取行为作用于环境。当行为的结果有利时,这种行为重复出现;不利时,这种行为就减弱或消失。人们可以运用正强化或负强化的办法,来影响行为的效果,从而引导和控制、改造其行为,更好地为组织目标服务。

1.2 关键知识点

1.动机激发的过程

动机激发的过程涉及三个要素:第一,需要-来自个体生理或心理上的缺乏;第二,内驱力-力求实现需要的满足,消除这种缺乏或不足状况的内在驱动力;第三,目标-满足需要和减弱内驱力的事物

2.需求层次理论的基本观点

①马斯洛认为人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交往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五种需要。这5种需要像阶梯一样

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但这种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可以变化,也有种种例外情况。

②一般来说,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

力。相应地,获得基本满足的需要就不再是一股激励力量。

③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要,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任何一种需

要都不会因为更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和重叠,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程度大大减小。

3. ERG理论的基本观点

①奥尔德弗认为生存需要是先天具有的。而关系需要和成长发展需要则是通过后天学习才形成的。

②生存的需要、相互关系的需要和成长的需要,这三种需要不是按照严格的由低到高的次序发展,可以越级发展。人们可能在低级需要未满足的情况下,就先发展较高一个层次的需要。

③各个层次的需要获得满足的越少,则人们对这种需要越是渴望得到满足。

④当较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人们就渴望向高层次发展,这一点与马斯洛基本相同。

⑤对较高层次的需要不能满足,人们就会转而追求较低层次的需要。如有人在事业上或没有追求或受到挫折,就会更加注重追求物质享受,这一点与马斯洛有很大区别。奥尔德弗称之为“受挫——回归”的发展方向。

4.双因素理论基本观点

传统理论认为,满意的对立面是不满意,而根据双因素理论,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因此,影响职工工作积极性的因素可分为两类: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这两种因素是彼此独立的并且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人们的工作行为。保健因素处理的不好会引发工作不满情绪的产生,处理的好可预防和消除这种不满。但它不能起激励作用,只能起到保持人的积极性,维持工作现状的作用;激励因素的改善往往能够给员工的行为带来推动力,产生工作的满足感,激发出工作的热情,从而能充分、有效、持久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使他们作出最好地成绩。

第六章群体行为

第一部分:本章概要

1.1 重点概念

1.群体(group):指“相互联系、彼此顾及且具有显著共性的多个人的集合”。群体是个体有条件的特殊组合。它有如下特征

1)有明确的成员关系

2)有持续的互动关系

3)有共同规范

4)有共同的目标导向

2.从众(comformity):个人因受群体的压力,改变初衷而采取与多数人一致的意见和行为。与盲从不同,从众者不一定认为别人的意见或行为正确。它的产生有对事物本身认识模糊,群体人数多、内聚力强,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与能力低等情境方面的原因。

3.协同效应(synergy effect):一个生物学术语,它是指由两种以上的物质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效果不同于单一物质

组织行为学章节重点Page 9 of 26

作用的总和1,简单来说就是1+1大于2。这种现象与“社会惰化”现象的表现正好相反。

4.社会促进效应(social facilitation effect):指因为他人在场,促进了个体的行为能力或水平。人们在共同工作或有人在旁边观察的时候,活动效率会比单独进行时升高或降低。

1.2 关键知识点

1.群体结构变量

所有的工作群体都有其内部结构,群体结构对群体内部的个体间的关系进行调节从而进一步地影响和塑造群体成员的行为。群体结构变量主要包括:角色、规范、地位、群体规模和群体构成。

2.角色冲突的解决

角色冲突会增强个人内心的紧张感和挫折感。当面对角色冲突时,个体可以采取多种行为策略。比如,个体可以作出一种正规的、官僚式的反应。这样,角色冲突就可以依靠规章制度来解决。此外,个体还可以采取其他行为策略,比如退却、拖延、谈判等等,也可以通过重新定义事实或情况,使多种角色期待趋于一致。

3.群体压力

群体压力不是由上而下明文规定,强制改变个体的行为反应。群体压力没有强制执行的性质,但个体在心理上往往加以违抗,因此它的改变个体行为的效果,有时反强于权威命令。

4.群体发展过程

Tuckman和Jensen(1977)认为群体的发展要经过5个不同的阶段,这5个阶段是形成阶段、震荡阶段、规范化阶段、完成阶段和休止阶段2,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从不熟悉到熟悉,从松散到紧密的一个过程。

第七章团队管理

第一部分:本章概要

1.1 重要概念

1.团队(Team):指一群为数不多的、具有相互补充技能的人组成的一个群体,他们相互承诺,具有明确的团队目标,并为实现共同目标而相互协作。

2.虚拟团队(Virtual Team):指在不同地域空间的个人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合作的团队组织形式。

3.高效团队(High-performance Team):指具有明确的目标、成员间相互的信任、系统整合成员才能、有效的沟通、合适的领导、完善的反馈机制与控制系统、正确的激励和内部与外部的支持这八个特征的,能把团队潜力发挥到极致的团队。

4.团队效能(Team Efficiency):由团队绩效(周边绩效)和组织绩效(任务绩效)共同构成。任务绩效是指任务的完成情况,即职务说明书中所规定的绩效,它与组织的技术成分直接相关,是传统绩效评估的主要成分;周边绩效是指一种心理和社会关系的人际和意志行为,是一种有助于完成组织工作的活动,它侧重于测量组织成员在工作职责外具备的与工作绩效相关的某些品质特征。

5.社会惰化(Social Loafing):团队成员在从事趋向共同目标活动中出现的努力程度和平均贡献随着群体成员增加而减少的现象。

组织行为学 章节重点 Page 11 of 26

1.2 关键知识点

1、团队与群体的区别

罗宾斯对团队与普通群体的区别作了深入研究,得出四个结论:一是群体强度信息共享,团队则强调集体绩效;二是群体的作用是中性的(有时是消极的),而团队的作用往往是积极的;三是群体责任个体化,而团队的责任既可能是个体的,也可能是共同的;四是群体的技能是随机的或不同的,而团队的技能是相互补充的。

图7-1显示了工作团队和工作群体的区别。

图7-1 工作群体与工作团队

2、团队发展阶段划分

蒙特伯罗(Montebello )和布泽塔(Buzzotta )将团队的发展划分四个阶段:初创阶段、动荡阶段、规范阶段、运作阶段。不同学者可能用不同的名称命名团队发展的各个阶段,但是大多数团队都经历以下下发展阶段:初创期、初见成效期、持续发展期、成熟期,它们是谨慎相处、相互竞争、和谐融洽、协作进取。

图7-2 团队发展阶段

表7-2 团队发展各个阶段的效率和特征

工作效率

团队凝聚程度

3、团队行为曲线

根据组织内部团队之间的影响力和它经对有效完成团队任务的价值,卡特森伯奇和史密斯(1993年)提出用团队行为曲线来评估团队表现,该曲线对团队建设也有一定的启发如图7-3所示。

图7-3 团队行为曲线

第八章 领导

第一部分:本章概要

1.1 重要概念

1. 领导(Leadership ):本书采用赫塞和布兰查德给出的定义,即领导就是在特定情境中,通过个体与群体的行动来成功实现目标的过程。

2. 领导者(Leader ):指在特定情境中,通过支配、控制和影响组织中个体或群体的行为来实现组织目标的组织角色。

3. 定规/关怀维度(Initiating Structure/ Consideration ):定规维度指的是领导者更愿意建构和建构自己和下属的角色以实现组织目标;关怀维度指领导者尊重和关心下属,更愿意与下属建立相互信任、双向交流的工作关系。

工作绩效

团队特性

1.2 关键知识点

1. 领导特质理论

着重于研究领导者的人格特性,并且认为这些人格特性是天赋的或者是先天决定的。这是所有领导理论中最古老的一种理论,是其他领导理论提出的基础。

2. 领导作风理论

勒温(K. Lewin)提出了领导作风理论,该理论研究领导者工作作风类型以及工作作风对员工的影响,以找到最适合的领导作风。它以权力定位为基本变量,把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的极端行为分为三种类型:专制的领导方式、民主的领导方式、自由放任的领导方式。第一种是独断专行的领导行为,这种领导者从工作和技术方面考虑,认为权力来源于他们的职位,认为人类的本性懒散,必须加以鞭策。第二种是民主式的领导,领导者从人际关系方面考虑管理,认为领导者的权力来源于他所领导的群体,被领导者受到激励后会自我领导,被领导者也应该适当参加决策。第三种是放任式的领导行为,这是一种俱乐部式的领导行为,领导从福利方面考虑问题,认为权力来源于被领导者的信赖,领导者并没有大胆管理。

3. 管理方格理论

管理方格理论(Management Grid Theory)是研究企业的领导方式及其有效性的理论,是由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的行为科学家罗伯特·布莱克(Robert R·Blake)和简·莫顿( Jane S·Mouton)在1964年出版的《管理方格》一书中提出的。这种理论倡导用方格图表示和研究领导方式。管理方格图中,布莱克和穆顿认定有四种极端的作风。(1.1)类管理可称之为“贫乏型管理”,主管人员很不关心人或生产,很少过问他们的工作。处于另一个极端的是(9.9)型的主管人员,他们在行动中不论对人还是对生产都显示出尽可能大的奉献精神。另一种作风是(1.9)类管理(即“乡村俱乐部型管理”)。在这类管理中,主管人员很少甚或不关心生产,而只关心人。另一个极端是(9.1)类型的主管人员(即“任务型管理”)。他们只关心促成有效率的经营,很少甚至不关心人,他们的领导作风是非常专制的。

4.费德勒权变理论

弗雷德·E.费德勒(Fred F.Fiedler)经过长期的研究,于1951年提出了权变理论(Contingency theory),这种理论考虑到了领导者的特性和情境的特性两个方面。费德勒的理论假设是领导者会倾向于一整套特定的领导行为,领导者是任务导向或者关系导向的。他认为最重要的领导问题是将领导者的个性和他们所处的情境进行匹配,支出有三种情境因素能够决定任务取向或是关系取向的风格是否更加有效率,这三个因素是:领导者——成员的关系、任务建构、领导者的职位权力。

5. 情境领导模型

由赫塞和布兰查德发展的情境领导理论(Situational Leadership Theory)认为,领导者的关系行为和任务行为的水平要适应跟随者的准备状态和成熟度。这一模型认为四种领导方式分别和四种准备状态相对应:如果下属既无能力,也无意愿完成任务,应采取指示方式;如果下属有意愿但无能力完成任务,应采取推销的方式;如果下属有能力但无意愿完成任务,应采取参与方式;如果下属既有能力也有意愿完成任务,应采用授权的方式。

6. 路径—目标理论

路径—目标理论(Path Theory)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豪斯(R.J. House)于一九七一年提出的一种领导行为的权变模式。该理论以工作动机的期望理论为渊源,认为领导的作用在于促进努力与绩效、绩效与报酬之间的联系,进而达到满足员工需求、激发员工动机、增加员工满意度、提高工作绩效的目的。并指出领导者的具体任务包括:1)识别每位下属的个人目标;2)建立报酬体系,使个人目标与有效绩效挂钩;3)通过帮助、支持、辅导、指导等方式扫清员工在通向高绩效的道路中遇到的各种障碍与困难,促使员工达到满意的绩效水平。

组织行为学章节重点Page 13 of 26

第九章沟通

第一部分本章概要

1.1 重要概念

1.沟通(Communication):指为了设定的目标,凭借一定的符号载体,在个人与群体间传达思想、交流情感与互通信息的过程。

2.言语沟通(Verbal Communication):指使用正式语言符号的沟通, 其分为两种:口头沟通, 指借助言语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如演讲、会谈、讨论、电话联系等;书面沟通:是指借助文字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如布告、通知、书信刊物、调查报告等。

3.非言语沟通(Nonverbal Communication):指借助非正式语言符号,即口头表达及文字以外的符号系统进行的沟通,它包括有声言语与无声言语。有声言语即通过非语词的声音如重音、声调的语言变化来传达信息;无声言语又称为非自然言语或态势言语,它可分为三大类:表情言语、动作言语、体态言语。

4.正式沟通(Formal Communication):指通过组织正式结构或层次系统运行,由组织内部明确的规章制度所规定的渠道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

5.非正式沟通(Informal Communication):指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的,与组织内部明确的规章制度无关的沟通方式。

1.2重要知识点

1、沟通过程

沟通过程就是信息的发讯者将信息通过选定的渠道传递给受讯者的过程。图9-1描述了沟通过程的细节所包括的12个要素:1)信息发讯者;2)编码;3)信息1;4)传递;5)通道;6)接收;7)信息2;8)译码;9)受讯者;10)反馈;11)背景;12)噪声。

图9-1沟通过程模型图

2.戴伟斯的“沟通过程模式”

沟通过程模式主要包括:

第一步,传讯者获得某些观点或事实,并且有了传送出去的意向,对于一个有效的沟通系统而言,这一点极为重要,一个不完整的意念或未经证实的事情,若被轻易地传递出去,可能会产生无法估计的差错。因此,戴伟斯说:“对这一步骤,千万要记准,直到你思考成熟后再开始说。”

第二步,受讯者将其观点、想法和所得的事实,以言词来描述,或以行动来表示,力求不使信息失真。

组织行为学 章节重点 Page 15 of 26

第三步,信息凭借某种通道传递。

第四步,受讯者由通道接受到信息符号。

第五步,受讯者将获得的信息译解,转化为其主观理解的意念。 第六步,受讯者根据他理解的意思加以判断,以采取不同的反应行为。

环境情况

图9-2 沟通过程模式

3、组织沟通障碍

造成组织内部沟通障碍的原因,主要概括为以下几种情况(如图9-6):

第十章冲突

第一部分本章概要

1.1重要概念

1、冲突(conflict):托马斯将冲突定义为一个过程,它开始于一方感知到另一方对其关心的事物有或将要有消极影响时。

罗宾斯(Robbins)将冲突定义为感知意识(知觉)、对立、稀缺和封锁。进而,认为冲突是一种潜在的或公开的确定性行为。他把冲突定义为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方努力去抵消另一方的封锁行为,因为另一方的封锁行为将妨碍他达到目标或损害他的利益。

2、建设性冲突(constructive conflict):又称功能正常的冲突,是指对组织有积极影响的冲突。

3、破坏性冲突(destructive conflict):又称功能失调的冲突,是指对组织有消极影响的冲突。

1.2关键知识点

1、冲突分类

杜布林根据冲突的结果和原因两个维度将冲突区分为四种类型,从结果看,冲突可以分为有益的和有害的(有作用的和机能失调的),从原因看,可以分为以实质为主和以个人为主。

表11-1 杜布林对冲突的分类

2、冲突分析

杜布林运用系统的观点来观察冲突问题,提出了冲突的系统分析模式。

该模式分为三个要素,即输入、干涉变量和输出。输入指的是冲突的根源,杜布林列举了八种冲突产生的原因。输出部分是指冲突的结果,有益的冲突能够增加激励,提高能力,而有害的冲突可能导致组织绩效不佳,组织目标被歪曲。干涉变量是指处理冲突的手段,恰当的处理手段,将导致有益的结果,不恰当的处理将产生有害的结果。冲突的结果又可能产生进一步的冲突,在下图中用反馈的箭头表示。

图11-1 杜布林的冲突的系统分析模式

资料来源:杜布林,组织行为基础——应用的前景,奚慧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5年.

3、冲突管理

(1).托马斯二维模式

美国行为科学家托马斯提出了冲突处理的二维模式——合作性(一方试图满足对方关心点的程度)和坚持己见(一方试图满足他或她自己的关心点的程度)。以“合作性”为横坐标,“坚持己见”为纵坐标,定义了冲突行为的二维空间,并组合成五种冲突处理策略,它们是竞争(坚持己见,不合作)、合作(坚持己见,合作)、回避(不坚持己见,不合作)、迁就(不坚持己见,合作)和妥协(中等程度的坚持己见和合作)。如图11-2所示。

(2)布莱克-穆顿模式——冲突方格

布莱克与穆顿(Blake and Mounton)根据原先的“管理方格”(managerial grid)模式,修改后设计出另一个冲突方格(conflict grid)模式,可以根据“关心员工”和“关心工作”两个维度来分析管理者在处理冲突时的态度与风格。如图11-3所示。

组织行为学章节重点Page 17 of 26

图11-3 布莱克和穆顿的冲突方格

第十一章 组织理论与设计

第一部分 本章概要

1.1重要概念

1.组织(organization):动态的组织是指组织活动,即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对做事的人进行编制并形成工作

秩序;静态的组织是指组织系统,即通过组织活动而形成的功能相关的群体的集合,具有体现分工、协作以及相应权责关系的结构模式。因此组织是静态结构及其动态运行的统一。其实质是特殊的人际关系。 2.组织结构(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是指组织内关于职务及权力关系的一套形式化系统,它阐明各项工作如何分配,谁向谁负责及内部协调的机制(Johns,1995)。

3.工作专门化(job specialization): 是指工作任务的分工。

4.命令链(chain of command): 命令链是一种连续的权力链条,从组织的最高层延续到最低层。它明确无误地规定谁向谁汇报工作,以及在工作中负责命令监督哪些人。

5.正规化(formalization): 正规化又称规范化,是指有关工作的方法和程序具体化和条文化的程度。

1.2关键知识点

1.组织理论

按照其形成和发展,整个组织理论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3个阶段,一是古典组织理论阶段,二是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阶段,三是现代组织理论阶段。

1 2 3 4 5 6 7 8 9 低

关心工作

1 5

9 低

关心员工

3

2.组织结构及设计

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关于职务及权力关系的一套形式化系统,它阐明各项工作如何分配,谁向谁负责及内部协调的机制(Johns,1995)。

组织理论对组织设计的讨论,主要围绕几个基本要素。这些要素一般包括工作专门化(job specialization)、部门化(departmentalization)、控制幅度(span of control)、命令链(chain of command)、集权与分权(centralization-decentralization)、正规化(formalization)。

表在设计适当的组织结构时需要回答的6个关键问题

关键问题答案提供

1.把人物分解成各自独立的工作应细化到什么程度?工作专门化

2.对工作进行分类的基础是什么?部门化

3.员工个人和工作群体向谁汇报工作?命令链

4.一位管理者可以有效地指导多少个员工?控制幅度

5.决策权应该放在哪一级?集权与分权

6.应该在多大程度上利用规章制度?正规化

3.基本组织结构

(1)直线结构有时也称作“军队式结构”。在直线结构的组织形式下,沿着指挥链进行各种作业,每个人只向一个上级负责,必须绝对地服从这一上级的命令。

(2)职能结构的特点是采用按职能实行专业分工的管理办法来取代直线结构的全能式管理者。下级既要服从上级主管人员的指挥,也要听从上级各职能部门的指挥。

(3)直线职能制的特点是在保证直线统一指挥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专业职能机构的作用。

3参考刘延平.多维审视下的组织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北京.2007年P177图4-2改编

组织行为学章节重点Page 19 of 26

(4)事业部结构,钱德勒称之为“多分支公司结构”。在这种结构中,各事业部(或分支公司)通常是半自主的利润中心,按产品、区域或商标等来设立。公司的战略决策和日常运营决策两项职能分离,分别由总部和利润中心(分支公司)承担。

(5)矩阵结构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将纵向设计和横向设计结合起来,使产品事业部结构和职能式结构可以同时得到实现。

(6)横向组织结构使组织摆脱上层管理者负担过重的问题,并打破传统的部门界限。这种组织结构围绕工作流程而不是职能来建立结构。

(7)超事业部结构也称为执行部结构,是在M型结构的基础上,在总办事处和事业部之间增加一个管理层级,称为执行事业部或超事业部。

(8)多维立体结构是事业部结构和矩阵结构的混合,实质上是事业部型结构中引入矩阵结构而形成的立体组织结构。

4.新型组织形态的类型

(1)团队结构

这种结构方式的主要特点是,打破部门界限,并把决策权下放到工作团队。在小型公司中,可以把团队结构作为整个组织形式。例如,一个三十多人的市场销售公司要完全按团队来组织,团队对日常的大多数操作性问题和顾客服务问题负全部责任。在大型组织中,团队结构一般作为典型的行政性层系结构的补充。

(2)虚拟组织

虚拟组织是一种规模小,却可以发挥主要商业职能的核心组织,用理论术语来讲,虚拟组织决策集中化的程度很高,但部门化程度很低,或根本不存在。管理人员把公司职能都移交给了外部力量,组织的核心是一小群管理人员。

(3)无边界组织

无边界组织所寻求的是缩短命令链,对控制跨度不加限制,取消各种职能部门,代之以授权的团队。无边界组织的主要特点有:

①通过取消组织垂直界限而是组织的结构趋向扁平化,使等级秩序作用降到最低限度。

②为消除组织的水平界限,以多功能团队取代职能部门,围绕公司的工作流程来组织活动。

③充分发挥无边界组织的职能,还要打破组织与客户之间的专业界限及心里障碍。

(4)女性化组织

组织社会学家乔伊斯·露丝查德对女性化组织方面的有关研究进行了归纳和发展,建立了具有如下六个特点的女性化组织模型。

①重视组织成员的个人价值

②非投机性

③事业成功与否的标志是为别人提供了多少服务

④重视员工的成长

⑤创造一种相互关心的社会氛围

⑥分享权力

第十二章组织变革

第一部分:本章概要

1.1 重点概念

1.组织变革(organazational change):组织主动地、自觉地因条件变化而做出的相对反应,是组织为了实现自身的目标,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的变化,对组织现状主动地进行修正、改变和创新的过程。从本质上说,组织变革

ZUCC组织行为学-第一章测试题.

第一章什么是组织行为? 一、单选题 1)下列哪一项不是商学院已经开始重视组织行为的原因? 答案:C A)来增加经理在组织有效性B)来帮助组织吸引高质量的员工 C)扩大组织的咨询需求D)来提高保留质量工作者 E)来帮助提高组织的利润 2)成功的管理者最主要关注下列哪个方面?答案:E A)传统的管理。B)沟通C)人力资源管理 D)概念技能E)社交网络 3)下列哪个不会被认为是一个组织吗?答:D A)一个教堂B)一个大学C)一个军事单位 D)所有成年人在一个给定的社区E)一所小学 4)以下哪一个是最不可能被认为是一个管理者吗? 答:E A)管理员为一个非营利组织负责筹款活动B)一个步兵排的排长 C) 医院的部门的负责人医生D)一个大城市的市长 E) 给公司的所有员工发邮件的IT技术员 5)下列哪个不是最主要的四个管理功能? 答案:C A)控制B)计划C)人员D)组织E)领导 6)下面哪一个经理的管理者的主要功能是定义一个组织的目标,建立一个实现这些目标的整体战略,并开发一个全面的层次的集成和协调活动的计划。 答:B A)控制B)计划C)人员D)协调E)领导 7) 根据明茨伯格界定的管理者角色,下列哪个不是一个人际角色? 答:B

A)一所高中的校长发放毕业证书B)一个部门的主管部门火灾后搬迁C)一个经理面试潜在的雇员D)一个值班长谴责职工迟到 E)项目经理听团队表示 8)据明茨伯格界定的管理者角色,当一个搜索管理者从组织和它的环境中寻找机会,发起项目带来的变化,该管理者在担任哪一个角色答:B A)谈判者B)创业者C)监控者D)资源分配者E)传播者 9)管理者需要有三个基本技能以达到他们的目标,这些是什么技能? 答:B A)技术、决策和人际关系B)技术、人际和概念技能 C)人际关系、信息和决策D)概念、通信和网络 E)人技、信息和沟通 10)技术技能包括____的能力。答案:C A)分析和诊断复杂的情况B)交换信息和控制复杂的情况 C)应用专门知识或技能D)发起和监督复杂的项目 E)与他人有效的沟通 11)下列哪一个不会被视为具有人际技能的经理?答:A A)决策B)沟通C)解决冲突 D)工作作为团队的一部分E)倾听别人 12)弗雷德·卢森斯从不同的视角想看探讨管理者做什么,认为社交网络是哪一类管理强调的重点。答:D A)一般的管理者B)有效的管理者C)获得高薪的管理者 D)成功的管理者E)传统管理者 13)根据Luthans研究,成功的管理者,这意味着那些被迅速提拔,花更多的时间在______比在其他任何活动。答案:C A)传统管理B)人力资源管理C)社交网络

组织行为学考试重点(陈春花)

1.组织行为学的学科特性:跨科学性;多层面性;情境性;科学性 2.价值观的概念:是一个人对人、事、物的意义与重要性的总体评价和信念,包含了对正 误、好坏、取舍的判断倾向。价值观是后天形成的,但一旦形成和稳定,就难以改变。 价值观包含内容和强度两种属性,内容属性描述了某种方式的行为或存在状态是重要的;强度属性表明其重要程度。 3.人格的概念:在组织行为学的研究中,人格是一个包含了先天禀性(遗传和心理及生理 上的传承)和后天教养(环境、发展的熏陶)、性情特质、人对情境的知觉等交互作用,以及社会化过程的自我概念。它有着复杂的结构,包含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以及性格和心理能力等。 4.人格的影响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文化背景、家庭情境、群体特征、生活经历); 情境因素。 5.知觉:是个体对从环境刺激进行选择、组织、理解、反思并赋予其意义的过程。知觉具 有选择性,总是过滤掉大多数的内部或外部刺激,而只注意几种关键的刺激,通过感官接收,再根据对象的特点和自身的兴趣选择注意的焦点,然后结合个体自身特征赋予刺激以意义。 6.社会知觉:是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社会特征和社会 现象)的知觉。 7.刻板印象:指过度推论、过分简单化地对人们的个性进行推断的自我知觉现象。它是基 于人们在某一社会群体中的身份,把某些特征赋予他们的过程。刻板印象来自人的本能。 8.近因效应:指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 现象。 9.情绪:是一种心理和生理经历,它直接指向人或物,是对客体的反应。情绪的特征:情 绪是短暂的经历,而不是一种特质;情绪指向客体,而心境不指向特定事物;人们在心理和生理上经历情绪。情绪的三个维度:情绪种类、情绪强度、情绪频率和持久性。10.压力的来源:组织压力(任务压力源、角色压力源、人际压力源、物理压力源);生活 压力源(家庭及经济问题、职业发展问题)。 11.压力带来的后果:对生理和心理的影响(新陈代谢紊乱、心率加快、呼吸频率加快、血 压升高等;紧张、焦虑、易怒、烦躁、情绪低落);对工作的影响(当压力处于中低水平时,会对机体产生激活作用,使机体的反应能力增强,进而提高个体的效率和绩效。 过大的压力水平会使机体的绩效降低。可见,适中的压力能让个体创造高绩效) 12.自我效能感:是一个人相信自己能够有效完成某一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心和期望,并非 一个人真实的能力,只是一个人对自己完成某项任务的任务评定。具有自我效能感的人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完成给定的工作,能够排除外部因素的阻挡来达成期望。自我效能感有三个维度:程度,即相信自己能够完成任务的困难程度;强度,即对这一困难程度的信念强弱;一般性,即期望能推广至其他情境的程度。 13.自我效能感的来源:先前的经验及实际成就;行为榜样;其他人的劝说;个体自身的生 理和心理状态 14.组织承诺:也叫组织认同感,是员工对于特定组织及目标的认同、情绪依赖及参与程度。 15.组织承诺的基本成分:情感承诺(指的是对组织目标和价值观的信仰、为组织付出更多 努力的意愿和希望保持组织成员身份的愿望);持续承诺(指的是员工因考虑到跳槽的成本而不愿离职的态度与行为,这可能是因为离开组织的代价太高或暂无更佳的工作机会);规范承诺(指的是员工觉得应该留在组织中的责任和义务,体验到规范承诺的员工感到应该留在组织中)。 16.组织公民行为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营造公平的工作环境促进组织公民行为的形成;提

组织行为学重点整理

组织行为学 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述 1、影响组织有效性的因素: ①环境因素(组织外部因素):可预测性、复杂性、敌对性; ②组织因素:结构、技术、规模、年限; ③管理政策和实践因素:战略、控制、领导、报酬、沟通、决策; ④员工因素:目标、技能、动机、态度、价值观。 2、20世纪60年代中叶之后,行为科学的又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是对组织行为的研究,主要论述企业性组织中人和群体的行为。 3、1911年泰勒《科学管理原理》的面世标志着科学管理从此诞生。 4、霍桑实验:1924-1932年在美国西方电气公司所属霍桑工厂进行的一系列实验。 ①霍桑实验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照明实验、福利实验、访谈实验、观察实验。 ②霍桑实验的一个重大贡献在于,它不同意泰勒把人只看成是“会说话的机器”或人的活动只是受金钱的驱使,认为人是“社会人”。 另一个重大的贡献是,它发现并证实了“非正式群体”的存在,这种“非正式群体”有其特殊的规范、感情和倾向,控制着每个成员的行为,甚至影响整个正式群体的活动。 ③经梅奥归纳、总结,整理成《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一书,于1933年正式出版,由此形成了著名的人群关系学说。 5、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基础:组织行为学是在心理学、生理学、生物学、人类学、社会学、伦理学和政治学等多种学科相交叉的边缘形成的新学科。 6、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有:①自然实验法;②行为观察法;③心理测验法;

④现场调查法。 第二章个人行为基础 7、社会知觉的范围:①对他人的知觉;②人际知觉;③自我知觉。 8、自我概念:就是自己对自己的看法,莱米认为,自我概念是综合现在及过去对自己观察而获得的有关自己的知觉组织,是对自己的一种看法与想法。 9、归因:是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 10、归因理论:有凯利的归因理论,维纳的三维归因理论。 维纳的三维归因理论:人们对自己的成功和失败主要归因于四个因素:努力、能力、任务难度和机遇。 维纳的归因模式: 11、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①认知失调理论的假说:认知元素之间的矛盾或失调,使个体心理上的不快感和压迫感加剧,这时人们就设法减轻或消除不协调关系,从而促使个人的态度发生改变。 ②认知失调主要有两种来源:一是个人的决策行为,即需要在多个有同等价值的

最新版自考组织行为学第一章真题及答案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201504)1、 A 、教育心理学 (201504)2、 心理学科中最先被应用到组织行为学的是( B 、人事心理学 C 、医学心理学 研究员在不能完全控制的情景下所进行的实验是( D 、 )1 社会心理学 A 、现场实验 B 、准实验 C 、 等级排序实验 D 实验室实验 (201504)3、 X 理论和 Y 理论的提出者是( B ) 1 A 、海德 B 、麦格雷戈 C 、 梅奥 D 、 大内 (201504)4、 在管理实践中倡导 “参与式 ”管理或 “ 民主式 ”管理的理论基础是( B )1 A 、 X 理论 B 、 Y 理论 C 、 超 Y 理论 D 、 Z 理论 (201504)12、 影响个体对他人采取不同行为方式的决定性因素是( C )1 A 、动机 B 、价值观 C 、 个性特征 D 、 情感 (201504)20、 动机的源泉是( D )1 A 、价值观 B 、行为 C 、 目标 D 、 需要 (201510)4、 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是( D ) 1 A 、安德鲁 B 、凯立希 C 、麦克里格 D 、海德 (201510)13、 最先提出社会交换理论的是( A )1 A 、霍曼斯 B 、洛克 C 、 舒兹 D 、 塔吉乌里 (201604)1、 行为的理论模式用函数关系式表达是( D )1 A 、 B=/ (S ? P) B 、 B=/ (P ? M) C 、 B=/ (S _ E) D 、 B=/ (P ? E) (201604)2、 组织行为学家西拉杰和华莱士, 把研究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的系统过程归 纳为( C ) 1 A 、四个步1聚 B 、五个步骤 C 、六个步骤 D 、 七个步骤 (201 604 )3、 激发人的行为并给行为以方向性的心理因素是( B ) 1 A 、需要 B 、动机 C 、态度 D 、 信念 (201604)15、 动机是一种主观状态,其表现出的方式是( A )1 A 、行为 B 、目标 C 、需要 D 、行为倾向性 B A ) 1 2、对员工要采取“胡萝卜加大棒”式的政策,其理论基础是( 、“社会人”假设 、“自我实现人”假设 提出了( A ) 1 、科学管理理论 、 权变系统理论 (201610) A 、“经济人”假设 C “复杂人”假设 D (201610 )24、梅奥发现了工作群体的重要性, A 、人际关系学说 B C 社会系统理论 (201704)1、 A 、享乐主义 (201704)2、 A 、整体性 (201710)1、 A 、外在激励 (201710)2、 A 、原始性内驱力 C 、社会性内驱力 D 经济人”假设的基础( B 、现实主义 人的行为最为显著的特点是 B 、选择性 )1 C 、 B 社会主义 )1 稳定性 D 、 资本主义 C 、 自我实现人”假设认为最根本且起长远作用的激励是 B 、内在激励 C 在赫尔的内驱力理论中,情境是( B 、 D 、 荣誉激励 B ) 1 继发性内驱力 群体性内驱力 D 、 D 、 倾向性 B ) 1 目标激励

优课UOOC组织行为学第一章答案

一、单选题(共40.00分) ()是实现组织目标的重要保障 A. 组织结构 B. 组织性质 C. 组织活动 D. 组织发展方向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教师评语: 暂无 智力资本的存在方式() A. 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关系资本

B. 员工只是、技能、能力 C. 组织系统和结构中保留下来的知识 D. 组织的商誉、品牌形象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分 你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教师评语: 暂无 组织行为学多层面性主要有三个层面,包括()A. 组织中的个体行为 B. 组织中的群体行为、 C. 组织行为 D. 组织中的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行为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分 你的答案: D 正确答案: D 教师评语: 暂无 4. 泰勒认为制定科学的工艺流程,使机器、设备、工艺、工具、材料、工作环境尽量()A. 系统化 B. 有序化 C. 标准化 D. 层级化 满分:10.00 分 得分:10.00分 你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C 教师评语: 暂无

二、多选题(共33.00分) 组织的特征包括() A. 有明确的目标 B. 拥有相应的资源 C. 组织结构 D. 科学的划分部门及职责 E. 决定组织发展方向 满分:11.00 分 得分:11.00分 你的答案: A B C 正确答案: A B C 教师评语: 暂无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是()

一定组织的个体、群体 B. 组织行为发展目标 C. 组织的心理活动 D. 组织的行为规律 E. 组织行为的内部结构 满分:11.00 分 得分:11.00分 你的答案: A C D 正确答案: A C D 教师评语: 暂无 3. 组织有效性的四个基本观点()A. 开放系统观点 B. 组织学习观点

版自考组织行为学第一章真题及答案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201504)1、心理学科中最先被应用到组织行为学的是( B )1 A、教育心理学 B、人事心理学 C、医学心理学 D、社会心理学(201504)2、研究员在不能完全控制的情景下所进行的实验是( B )1 A、现场实验 B、准实验 C、等级排序实验 D、实验室实验(201504)3、X理论和Y理论的提出者是( B )1 A、海德 B、麦格雷戈 C、梅奥 D、大内(201504)4、在管理实践中倡导“参与式”管理或“民主式”管理的理论基础是( B )1 A、X理论 B、Y理论 C、超Y理论 D、Z理论(201504)12、影响个体对他人采取不同行为方式的决定性因素是( C )1 A、动机 B、价值观 C、个性特征 D、情感 (201504)20、动机的源泉是( D )1 A、价值观 B、行为 C、目标 D、需要 (201510)4、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是( D )1 A、安德鲁 B、凯立希 C、麦克里格 D、海德(201510)13、最先提出社会交换理论的是( A )1 A、霍曼斯 B、洛克 C、舒兹 D、塔吉乌里(201604)1、行为的理论模式用函数关系式表达是( D )1 A、 B=/ (S ? P) B、 B=/ (P ? M) C、 B=/ (S _ E) D、 B=/ (P ? E)(201604)2、组织行为学家西拉杰和华莱士,把研究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的系统过程归纳为(C)1 A、四个步1 聚 B、五个步骤 C、六个步骤 D、七个步骤(201604)3、激发人的行为并给行为以方向性的心理因素是( B )1 A、需要 B、动机 C、态度 D、信念(201604)15、动机是一种主观状态,其表现出的方式是( A )1 A、行为 B、目标 C、需要 D、行为倾向性(201610)2、对员工要采取“胡萝卜加大棒”式的政策,其理论基础是( A )1 A、“经济人”假设 B、“社会人”假设 C、“复杂人”假设 D、“自我实现人”假设 (201610)24、梅奥发现了工作群体的重要性,提出了( A )1 A、人际关系学说 B、科学管理理论 C、社会系统理论 D、权变系统理论 (201704)1、“经济人”假设的基础( A )1 A、享乐主义 B、现实主义 C、社会主义 D、资本主义(201704)2、人的行为最为显着的特点是( B )1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稳定性 D、倾向性 (201710)1、“自我实现人”假设认为最根本且起长远作用的激励是( B )1 A、外在激励 B、内在激励 C、荣誉激励 D、目标激励(201710)2、在赫尔的内驱力理论中,情境是( B )1 A、原始性内驱力 B、继发性内驱力 C、社会性内驱力 D、群体性内驱力

激励组织行为学陈春花

第5章激励 第一部分本章概要 1.1 重点概念 1.激励(motivation):在个人需要和组织目标整合的基础上,形成强烈实现目标的意愿, 并促使其付出努力行为的整个过程。 2.需求层次理论(needs hierarchy theory):马斯洛认为,人类需要可以大致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交往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等,它们是由低级到高级逐级形成和发展的。 3.ERG理论:人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分别是生存的需要(Existence)、相互关系的需要(Relatedness)和成长的需要(Growth)。即使一个人的生存和相互关系需要尚未得到完全满足,他仍然可以为成长发展的需要工作,而且这3种需要可以同时起作用。 4.双因素理论(two— factor theory):从外在需要、内在需要的区分及两者在调动人的积极性方面起着不同作用的角度,探讨如何更有效的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分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两方面。 5.期望理论(expectancy theory):个体行为倾向的强度取决于个体对这种行为可能带来结果的一种期望度,以及这种结果对行为的个体来说所具有的吸引力。期望理论用公式表示为:激励力量(M)=目标价值(V)×期望值(E) 6.公平理论(justice theory):又称社会比较理论,当一个人做出了成绩并取得了报酬以后,他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 7.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人们喜欢感到自己对事物具有控制力,若人们感到以前有兴趣的工作变成一种义务而不是自主选择的活动,这样激励程度就降低了。 8.目标设置理论:是从行为的目的性出发来对行为动机进行研究的一种激励理论。该理论认为,目标是人们行为的最终目的,是人们预先规定的、合乎自己需要的“诱因”,是激励人们的有形的、可以测量的成功标准。 9.强化理论(reinforcement theory):也叫“操作条件反射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或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标,本身就会采取行为作用于环境。当行为的结果有利时,这种行为重 复出现;不利时,这种行为就减弱或消失。 1.2 关键知识点 1.需求层次理论的基本观点 马斯洛认为人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交往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五种需要。 这五种需要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但这种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可以变化,也有种种例外情况。 一般来说,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相应地,获得基本满足的需要就不再是一股激励力量。 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要,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

组织行为学答案

组织行为学答案第一章导论 1、试说明组织行为的内涵、对象和研究方法。 答:内涵:组织行为,是指组织的个体、群体或组织本身从组织的角度出发,对内源性或外源性的刺激所作出的反应。 对象:个体、群体、组织。 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方法、实验方法、数量统计方法、理论模型方法。 3、组织行为学产生与管理学发展有何关系 答:管理学自1911年泰勒发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诞生,他与同时期的法约尔和韦伯的管理学思想是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之后梅奥进行了着名的霍桑试验,开启人际关系理论,之后这个方面的研究吸引了大量的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管理学等不同领域的研究者进行研究。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的一次学术会议上,与会者达成共识,这方面研究已经具有了独立学科的地位,于是正式命名为“行为科学”,但是广义的行为科学研究对象还包括动物的行为,所以60年代后一些学者提出了“组织行为学”这一名称~~可以看出组织行为学是随着管理学发展而产生的一门独立学科,它于管理学相辅相成。 6、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有哪些基本类型和方法 答、分类:(一)以应用广度为原则的分类 (1)理论性研究(2)应用性研究(3)服务性研究(4)行动研究(二)以研究目标为原则的分类 (1)描述性的研究(2)因果性研究(3)预测性研究

(三)以研究可控制性为原则的分类 (1)案例分析(2)现场研究(3)实验室研究 方法:组织行为学研究中常用的技巧方法 (一)调查研究方法 (二)实验方法 (三)数量统计方法 (四)理论模型方法 第二章个体心理与个人行为 5、激励机制的实质 答:根据员工的需要设置某些目标,并通过目标导向使员工出现有利于组织目标的优势动机,并按组织所需要的方式行动,使员工产生组织所期望的行为,这就是激励机制的实质。 9、什么是感觉什么是知觉分析二者的区别和联系。P61 答:感觉是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或个别部分在人脑中的反映。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或各个部分在人脑中的反映。 感觉和知觉的共同点在于,二者都是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当前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所产生的主观映象都是具体的感性形象。感觉和知觉的区别在于,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如形状、色泽、气味、温度等),知觉则是对事物各种属性、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反映过程。感觉和知觉又有联系,感觉是知觉的成分,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在感觉之上产生的,它

组织行为学概述组织行为学陈春花

第1章组织行为学概述 第一部分本章概要 1.1重点概念 1.组织(Organization):组织是为了完成特定目标,通过各部门劳动和职务分工以及不同等级的权力和责任的制度化,有计划地协调活动的工作群体的集合。 2.组织行为(Organization Behavior) : 组织行为是指在一定组织环境中,全体组织成员工作时表现出的所有行为的总和。根据分析水平的不同,组织行为可以被分为:微观组织行为、中观组织行为和宏观组织行为。 3.组织行为学(Organizational Behavior, OB):组织行为学是一门以组织中的个体、群体及组织自身的行为及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学科,其旨在帮助管理者更好地预测、理解、引导和控制组织成员的行为,从而成就高绩效组织。 4.组织有效性(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当组织满足“组织和外部环境形成良好的互动;是一个学习型组织;拥有高绩效和灵活的内部子系统(高绩效工作系统);能够满足大股东的要求”的条件时,可以认为组织是有效的。 5.全球化(Globalization):信息技术和交通系统使得更加密切的全球联接和依赖成为可能。 6.多元化(Diversity):组织的构成在性别、年龄、种族、国籍等方面正变得越来越多样化。 7.工作/生活平衡(Work/Life Balance):来自一个人的工作和生活的需求是等量的一种均衡状况。 8. 虚拟工作(Virtual Work):员工利用信息技术在传统的工作场所之外工作,最常见的形式是在家工作。 1.2关键知识点 1.组织行为学的介绍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是一定组织中的个体、群体和组织的心理和行为规律。从研究对象来看,组织行为学对行为的分析在三个不同层次上进行:个体、群体和组织。 作为一门交叉学科,组织行为学由多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发展而来,主要的领域是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工程学、人类学和政治学等应用科学,它们的贡献共同构成了组织行为学的基础,并使其逐步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组织行为学具有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性:(1)跨学科性。(2)多层面性。(3)情境性。(4)科学性。 2.组织行为学的形成与发展 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以泰勒为代表的经典科学管理理论阶段(1900—1927年);以霍桑实验开始的人际关系理论以及后来的X—Y理论阶段(1927—1965年);以权变的态度和方法来看待人及其组织行为的现阶段(1965—至今)。 3.组织行为学的价值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发现组织环境对组织行为产生影响的规律进行调整控制,从而实现良好的组织绩效,建立高绩效的组织,同时促成组织成员的个人目标。让组织运作更有效是组织行为学潜在或明显的目标,组织有效性是组织行为学研究最终的“因变

组织行为学-陈春花章节重点

第一章概论 1.1重点概念 1.组织(Organization): 从广义上说,组织是指由诸多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相互联系起来的系统。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论和协同论等,都是从不同的侧面研究有组织的系统的。从这个角度来看,组织和系统是同等程度的概念。 从狭义上说,组织就是指人们为着实现一定的目标,互相协作结合而成的集体或团体,如党团组织、工会组织、企业、军事组织等等。狭义的组织专门指人群而言,运用于管理学之中。 2.组织行为学(Organization Behavior):作为行为科学的一个分支,组织行为学着重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从而运用这些知识来实现组织行为的有效性。 3.案例研究(case study):对个体、群体或组织整体的情况进行深入调查而得出结论的方法。这种研究对变量能进行一定的控制。案例研究样本有限,很难得出一般性和易于推广的结论,但是案例研究呈现的内容丰富,是人们发现和提出新的理论假设的前提和基础。 4.实际调查研究(field survey):是采用一定的方法对一定规模的样本对象(可以是个体、群体或组织)进行全面调查、收集和分析数据,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这种研究对变量也能进行一定的控制。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不够深入。 5.实验室实验(1aboratory experiment):是通过建立一个完全人工的环境,研究者可以控制自变量,并观测、记录因变量,然后分析这些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1.2关键知识点 1.组织行为学的介绍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交叉学科,由多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发展而来,主要的领域是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工程学、人类学和政治学等应用科学,它们的贡献共同构成了组织行为学的基础,并使其逐步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按照不同的角度分类有不同的方法。根据研究目标的不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可以分为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具体问题研究;根据研究深度的不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可以分为描述性研究、关系性研究、预测性研究;根据研究变量的可控性程度的不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可以分为文献研究、案例研究、实际调查研究、实验研究。 3.组织行为学研究步骤 组织行为学兼用科学的静态和动态的观点进行研究,一般包括三个主要步骤:观察个体、群体、组织的行为——说明产生各种行为的原因及其相互关系——作出关于个体、群体、组织的行为和相互关系的预测 4.组织行为学面临的挑战组织行为学作为现代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商管理的主干课程,其重要性日益 显现。尤其是在我国,正处于重新判断人的价值、改革经济和政治组织的转型时期,面临着众多挑战:全球化竞争,劳动力多元化,员工忠诚度减弱、趋向老龄化,失业形势严重,组织伦理道德体系的缺位,对产品质量和生产率要求越来越高……组织行为学可以为这些问题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启示或线索第二章组织中的个体差异

组织行为学 题库 第一章

Chapter 1 What Is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MULTIPLE CHOICE Importance of Interpersonal Skills 1.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business schools have added required courses on people skills to many of their curricula. Why have they done this? a. Managers no longer need technical skills in subjects such as economics and accounting to succeed. b. There is an increased emphasis in controlling employee behavior in the workplace. c. Managers need to understand human behavior if they are to be effective. d. These skills enable managers to effectively lead human resources departments. e. A manager with good people skills can help create a pleasant workplace. (c; Moderate; Interpersonal Skills; p. 4) {AACSB: Analytic Skills} 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most likely to be a belief held by a successful manager? a. Technical knowledge is all that is needed for success. b. It is not essential to have sound interpersonal skills. c. Technical skills are necessary, but insufficient alone for success. d. Effectiveness is not impacted by human behavior. e. Technical skills do not influence efficiency. (c; Easy; Interpersonal Skills; p. 5) {AACSB: Analytic Skills} What Managers Do 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uld not be considered an organization? a. a church b. a university c. a military unit d. all adults in a given community e. an elementary school (d; Moderate; Organization; p. 6) {AACSB: Analytic Skills} 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best defined as a consciously coordinated social unit, composed of two or more people, which functions on a relatively continuous basis to achieve a common goal or set of goals? a. party b. unit c. team d. community e. organization (e; Easy; Organization; p. 6) 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least likely to be considered a manager? a. an administrator in charge of fund-raising activities in a non-profit organization b. a lieutenant leading an infantry platoon c. a doctor who acts as head of the physiotherapy department at a public hospital d. the mayor of a large city e. an IT technician who enables communication between all of a company’s employees (e; Challenging; Managers; p. 6) {AACSB: Analytic Skills}

组织行为学第一章总结

?第一章 ?组织 1.特征:目标、资源、结构、互动 2.分类:按社会功能——生产、资源、结构、互动 按组织成员收益程度——互利、商业、服务、公益 控制成员——强制型、功利型、规范型 按组织成员的多少——小型、中型、大型、巨型 按组织目标不同——盈利性组织、非盈利性、公共 按产权的归属——公有组织、私有组织 ?行为特点:适应性、多样性、动态性、可控性 ?行为的分类: 可发生性——先天性定型行为、后天性习得行为 起源——生物性行为、起源性行为 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协调一致——适应性行为、适应不良行为 ?行为八大规律: 1.目标律:任何行为都是指向一定的目标。(需要——动机—行为过程) 目标导向行为:为谋求实现某种目标而做准备的行为 目标行为:直接满足目标实现需要的行为 2.动机律:所有的行动均有动机的驱动、 3.强化律:(金纳饿鼠实验)如果某一行为达到了预期目标或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有利结果, 则该行为重复发生的可能性会增大。预期目标或有利结果作为强化物增大了行为重复出现的概率。 4.遗传律:(选择性繁殖实验、美·特莱恩)一个人的行为特征部分决定于从父母双亲那里获得的 基因状况。 5.环境律:人类行为除受遗传制约外,还受环境因素(环境、内驱动、遗传、年龄、训练)支配, 即一个人的行为特征决定于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6.发展律:(埃里克森)人的一生分为8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存在一种危机。如果危机得以解决, 前一阶段即可向后一阶段转折。 7.差异律:人与人之间在能动、人格特质、价值观、工作态度、兴趣信念、动机等方面存在显著个 别差异。 8.本我律.(费洛伊德)虽然一个人在行动时考虑法律与道德的约束,但本质上个体只追求自己的利 益与目标。 ?组织公民行为: 指组织成员自愿作出的行为,这些行为没有得到正式报酬系统直接而明确的认可,但从总体上有助于提高组织的效能。 ?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是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从而提高管理人员预测、解释、引导、控制人的行为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学科。 1.学科内容:个体、群体、组织 2.学科特点:边缘性、两重性(人本身的两重性)、层次性、应用性、权变性 ?组织行为管理模式:专制模式、监护模式、支持模式、联盟模式 ?管理者技能:专业技能、人文技能、概念技能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 1.古代社会——经验管理 2.工业革命时期——系统研究 3.19C后半时期——科学管理 4.20C20年代——行为科学 5.60年代中叶以后——组织行为学 现代管理已由原来的以事为中心发展到以人为中心;对纪律研究到对人的行为研究;由监督管理发展到激励管理。 ?组织行为学的发展:P16~`2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