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公害茶叶栽培技术规程

无公害茶叶栽培技术规程

无公害茶叶栽培技术规程

一、园地选择

良好的土壤环境条件和肥力是茶树立地之本,是茶叶优质高产

的基础。无公害茶的园地最好是选择远离城镇、远离工厂、远离污

染源的丘陵地带或半山区,以利于防止灰尘、废水、废气以及人类

农事活动给茶叶带来污染。茶园四周有树林环抱的更好,有利于提

高茶叶自然品质。茶园土壤要深厚(80厘米以上)、肥沃、养分

含量丰富而且平衡,有机质含量较高,土壤酸碱度(PH值)为4.5

-5.5,土体疏松质地砂壤,通透性良好,不积水。土壤中砷、汞、镉、铬、铜等有害重金属含量必须低于国家无公害茶生产加工技术

规定的标准。茶园集中成片,要有一定的规模。应在有利于保护和

改善茶区生态环境、维护茶园生态平衡、发挥茶树良种的优良种性、便于茶园灌溉和机械化作业的地方建立茶园最为理想。

二、园地规划

茶园规划要坚持“远景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适当集中”的方针,体现以茶为主,多种经营的原则。规划内容要以实现农业

机械化、水利化、园林化、梯田标准化、良种化的要求,能达到无

公害、稳产、高产、优质的目的,并能有效保持水土。

茶园的设置。开辟新茶园时,要规划好茶园和茶厂建设用地,

茶厂一般选择在交通方便、地势高燥、水源良好、有发展余地的地段。

茶园道路的设置。根据茶园面积的大小,茶园道路应以茶厂为

中心,要与茶园的区划相一致,合理设置主干道、支道、步道和便

于机械耕作的地头道,做到路路相连,畅通无阻。

水利系统的建立。水是植物细胞原生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

形成茶叶高产、优质的重要因子。茶树既需较多的水,但又怕渍水。因此,要做好保水、供水、排水三个方面规划,修建供水排水设施,在比较高的山上种茶,要建立蓄水池,将雨水集中起来备用,方便

抗旱、打药用水。总之,茶园水利系统,要做到能蓄能排,路路相连,沟渠相通,宜建立茶园节水灌溉系统。

茶园生态建设。在茶园四周或不适合种茶的空地上植树造林,

建设防护林带,有利于保持水土,提高茶园相对湿度,调节气候,

减低风速,减少风害。同时,要建立农事活动档案,记载生产过程

中用药、用肥情况。

三、茶园开垦

新茶园基地选择和规划设计就绪后,就可以进行土地开垦。开

垦建园要按照茶园的总体规划,以水土保持为中心,根据不同的坡

度,充分利用地形、地势,合理使用土地,在这前提下,建立不同

类型的茶园。一般10度以下的平地,建立直行茶园;10度-20度

的缓坡地,建立等高条植或宽幅梯层茶园;20度-25度的陡坡地,

建立窄幅梯田茶园,但不小于 1.6米,梯田外高内低。

1、平地及缓坡茶园开垦。在开垦前,要清理地面杂草、石头

等障碍物。杂草矮小可直接翻埋土中,以提高土壤肥力。缓坡或平

地茶园可用机械深耕松土,然后划分地块,开挖种植沟,重施有机肥,打好茶园土壤基础。

茶树是多年生作物,与一年生作物不同,茶树一旦定植,就意

味着较长时间地在同一地点上生长,如果栽植地点不合适,则不良

影响将会逐年累加,给茶园管理和生产经营带来极其不利的后果,

甚至无法挽回损失,以失败而告终。为此,打好土壤基础是获取茶

叶优质高产高效的关键。所以在新建茶园时,要高标准高质量进行

开垦,合理规划布局,开挖种植沟深宽的规格为50厘米×70厘米,有利于移栽操作和茶树根系生长。开沟时表土心土分别堆放,

特别是坡地茶园,在开梯地时做好表土全部回沟。然后亩施饼肥

(桐子饼、菜子饼、豆饼)1000公斤(或施猪、牛粪、鸡

粪3000公斤),磷肥300公斤,复合肥200公斤与表土拌匀施

入种植沟,下足基肥,同时,要广辟肥源,在茶园周围荒地、地边、

园边种豆科绿肥,收获时连同杂草嫩枝铺入行间,改良土壤,增加有机质,这是解决茶园肥源一举多得的有效措施,也是为达到无公害、优质高产稳产茶园打好土壤基础,创造一个水、肥、气、热协调的土壤生态环境,以供给茶树长期生长发育所需的有机养分,促进根深叶茂,旺盛生长。

2、坡地茶园的开垦。在开挖梯田过程中,同时完成种植沟的开挖和表土回填工作,称为“茶沟筑梯一次完成法”。其具体操作是从山顶向下逐层开垦。第一步先“清基”,沿着等高线铲成平

宽40厘米的基础,将基上的表土向下或向上堆放;第二步将心土挖放基上,逐层夯结实,将梯田挖宽至1米后(注意保留表土),沿着梯田内侧开挖茶沟,深宽为50厘米×60厘米;第三步将表土及有机肥全部回填沟中;第四步将梯田开挖到1.6- 2.0米宽,全部心土向梯外堆放筑梯坎,形成外高内低的梯面。同时,在梯面内侧开挖一条深水沟,起到蓄水保土作用。梯田开垦结束后,梯田土壤经一段时间熟化后即可种植茶树。

茶树种植

一、选用良种,合理密植。

为建立无公害及优质高产高效茶园,除了打好土壤的基础、加

强土壤管理外,选用优良的茶树品种以替代原有的群体品种也是十

分重要的。不同的品种,由于其遗传特性、系统发育以及生态环境

的适应性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生育类型的育芽特性,划分为

早芽种、中芽种和迟芽种以及芽密型和芽疏型。优良品种茶树,其

种性是形成高产和优良品质的内在因素。因此,我们在种植茶树时,要选用丰产性、优质性、抗逆性、适制性及主要病虫抗性强的茶树

品种。病虫害少,少用药,达到无污染或少污染。近几年来,主要

推广的良种有:安吉白茶、黑茶、水仙等良种。这些茶树良种为茶

叶生产上规模、上水平、创名优品牌作出了很大贡献。同时要注意

品种搭配,不宜单一品种大面积发展。由于品种单一,生产高峰期

集中,容易造成劳动力紧张,采摘不及时,造成浪费损失。因此,

品种搭配好处多,有利品质提高,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调节劳动力,减少浪费等。可见,选用良种对达到无公害食品的作用何等重要,其作用远远超过其他任何一项农业技术措施。在选定种植品种

的基础上,合理密植尤为重要。目前,受到茶农广泛接受的种植规

格有两种:一种是大行距为 1.5米×小行距0.33米×株

距0.33米,双行双株种植方式;第二种大行距为 1.2米×小行

距0.33米×株距0.15米的双行单株种植方式,每亩用苗量均为5350株左右。采用这种密度和种植方式的茶园比高密度茶园投资少,

见效快,有利于茶树个体和群体共同发展,能迅速形成广阔的树幅,覆盖度大,能充分利用光能和土地资源,缩短非生产期,降低成本,是快速成园早出效益的重要技术措施。

二、茶树种植方法

注意移栽质量,是保证全苗的有效措施。茶苗移栽最佳季节的

选择,应因地制宜,一般选择在春节前后,最迟不超过三月份。在

雨水分布均匀,又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可选择在10月-12月上旬移栽,茶苗经一个多月护理后即可萌发新根,次年三月初就可以萌发

新梢,比三月份移栽的茶苗要多发一轮新梢。目前移栽茶苗多采用

开沟或开穴种植法,开穴深宽一般为12厘米×20厘米,穴大适

于根系伸展,有利根系发育。移栽时,先用黄泥浆蘸茶苗根部(带

土移的不用蘸根),然后分级把茶苗分放在穴中,种植茶苗根颈离土

表距离3厘米左右,根系离底肥10厘米以上,一边分发一边种植;种植时要把茶根系舒展开,盖上细土,用手或用脚将土压紧,

使茶苗根系和湿土接触良好。检查种植质量的办法是用一定的气力

才能将茶苗拔出来而且有少量土带出地面,则茶苗就算种好了。如

果不用气力能轻轻将茶苗拔出来,则没有种好,应重新压紧。种植

后一定要淋足定根水,然后在根部四周撒上一层细土,有条件的可

以铺草保湿,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同时,在种植后一个月内均要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