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史前考古学-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史前考古学-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史前考古学-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史前考古学-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史前考古学-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史前考古学》

一、课程名称:史前考古学

二、课程类型:考古专业核心课程

三、适用对象:考古专业二年级本科生

四、计划课时:每周4学时,共72学时

五、学分:3分

六、任课教师:朱之勇、刘斌

七、课程简介:

史前考古学的内容包括旧石器时代考古和新石器时代考古两大部分,是考古专业本科生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

课程的主要内容及要求:本课分为上编(旧石器时代考古)和下编(新石器时代考古),共十章内容,分别是史前考古学方法论、史前环境、史前人类、旧石器及旧石器文化研究、史前考古的综合理论问题、史前农业起源与发展、史前房屋建筑与聚落考古、史前墓葬与埋葬制度、史前社会结构的演进、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问题。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史前考古(旧石器时代考古和新石器时代考古)的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了解当前史前考古的研究成果与动态,使学生初步基本具备从事史前考古研究的能力。

课程以老师讲授为主,同时会组织学生进行3~4次的专题讨论。

八、课程的主要内容

上编旧石器时代考古

第一章史前考古学方法论(8学时)

第一节史前考古学及研究对象

一、“史前”与史前考古学

二、史前考古学的研究对象

(一)遗物

(二)遗迹

(三)遗址

第二节史前考古年代学

一、第四纪地层学

(一)第四纪地质学与史前考古的关系

(二)第四纪地层划分、对比及地质年代

(三)第四纪地层堆积

二、生物地层学

(一)古生物化石在考古学研究中的作用

(二)我国常见的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

(三)第四纪哺乳动物群的演化与地层年代的判定

三、考古地层学

(一)考古地层学的基本概念

(二)文化层形成的原理

(三)文化层的划分与地层关系

四、现代科学技术的测定年代方法

第三节史前考古埋藏学

一、何谓埋藏学

二、影响埋藏的因素

三、埋藏类型及判别

(一)原地埋藏类型

(二)搬运埋藏类型

(三)特殊埋藏类型

四、史前文化遗存的埋藏规律

(一)史前人类对居住地选择的条件

(二)史前文化遗存的埋藏规律

第四节史前考古学分期与分区

一、中国史前考古的分期

(一)旧石器时代考古分期

(二)新石器时代考古分期

二、中国史前文化的分区研究

(一)文化与文化区

(二)史前文化区系研究历程

(三)中国史前文化的分区

思考题:

1.解释“史前时期”与“史前考古”。

2.如何依据第四纪地层判别古文化遗存的相对年代?

3.简述生物地层学方法。

4.特殊埋藏类型是如何形成的?

5.简述史前人类对居住地选择的条件。

建议阅读论著:

1.陈星灿:《中国史前考古学史研究》,三联书店,1997年。

2.阅俞旦初:《二十世纪初年西方近代考古学思想在中国的介绍和影响》,《考古与文物》1983年4期。

3.格林.丹尼尔著、黄其煦译:《考古学一百五十年》,文物出版社,1987年。

4.苏秉琦:《关于重建中国史前史的思考》,《中国考古学论丛》科学出版社,1995年。

5.严文明:《考古遗址发掘中的地层学研究》,《走向21世纪的考古学》,三秦出版社,1997年。

6.俞伟超:《关于“考古地层学”问题》,《考古学文化论集》(1),文物出版社,1987年。

7.张忠培:《地层学与类型学的若干问题》,《文物》1983年5期。

8.仇士华等:《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上的应用》,《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P:575~578,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

9.曹家欣:《第四纪地质》,商务印书馆,1993年。

10.刘东生:《中国的黄土堆积》,科学出版社,1965年。

11.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文物出版社,1986年

12.尤玉柱:《史前考古堆藏学概论》,文物出版社,1989年。

第二章史前环境(6学时)

第一节环境考古学及其理论与方法

一、何谓环境考古学

二、环境考古学研究的理论

第二节环境考古学研究的方法

一、地质环境考古方法

二、动物环境考古方法

三、植物环境考古方法

第三节史前考古与古环境研究的关系

一、文化的多样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二、文化的变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三、遗址分析与古环境研究的关系

四、文化传播与古环境研究的关系

五、考古学研究对古环境研究的作用

第四节中国史前时期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一、中国史前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二、中国史前时期的气候演变的基本特征

思考题:

1.简述环境考古学的理论。

2.如何利用动物化石复原古生态环境?

3.简述孢粉分析法。

4.简述史前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5.简述考古学研究对古环境研究的作用。

建议阅读论著:

1.荆志淳:《西方环境考古学简介》,《环境考古研究》第一辑,科学出版社1991年。

2.严文明:《环境考古学研究展望》,《走向21世纪的考古学》,三秦出版社。1997年。

3.刘东生等:《黄土与环境》,科学出版社,1985年。

4.曹家欣:《第四纪地质》,商务印书馆,1983年。

5.夏正楷:《第四纪环境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6.钱林清主编:《黄土高原气候》,气象出版社1991年。

7.裴文中:《中国原始人类的生活环境》,《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0年1期。

8.周昆叔等:《花粉分析法及其在考古学中的运用》,《考古》1975年1期。

9.黄其煦:《“灰像法”在考古学中的应用》,《考古》1982年4期。

10.王增林:《植物硅酸体研究及其在史前农业研究中的应用》,《考古求知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11.袁靖:《研究动物考古学的目标、理论和方法》,《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5年1期。

12.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1期。

13.石兴邦:《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与自然生态环境的考察》,《史前研究》(辑刊)1990—1991

年。

14.安芷生等:《最近2万年中国古环境变迁的初步研究》,《黄土.第四纪.全球变化》(第二集),科学出版社,1990年。

15.张宏彦:《试论史前考古与古环境研究的关系》,《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6期

第三章史前人类(8学时)

第一节体质人类学基础

一、体质人类学与考古学的关系

二、人体骨骼的形态和各部位的名称

三、人体骨骼的几项主要形态观察

四、人类牙齿的特征及死亡年龄的估计

第二节中国古猿化石的发现与研究

一、人起源于古猿类

二、中国古猿化石的发现概况

三、关于腊玛古猿的系统位置问题

第三节中国古人类化石的发现与研究

一、中国直立人化石的发现概况

二、中国直立人来源问题的研究

二、关于古人类体质发展不平衡性研究

第四节中国智人化石的发现与研究

一、现代人及人种起源的理论

二、中国智人化石的发现概况

三、中国现代人起源问题的研究

第五节中国新石器时代居民的体质特征研究

一、东北区居民的体质特征

二、西北区居民的体质特征

三、华北区居民的体质特征

四、华中区居民的体质特征

五、华南区居民的体质特征

思考题:

1.简述体质人类学与史前考古学的关系。

2.简述学术界对腊玛古猿系统位置的看法。

3.简述直立人体质发展的不平衡性。

4.简述“单中心论”和“多中心论”。

5.简述中国晚期智人化石的主要发现。

建议阅读论著:

1.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自然辩证法》P:149,人民出版社,1971年。

2.(美)D.匹尔比姆:《人类的兴起──人类进化概论》,科学出版社,1983年。

3.吴汝康:《古人类学》,文物出版社,1989年。

4.吴汝康等:《中国远古人类》,科学出版社,1989年。

5.吴汝康:《人类发展史》,科学出版社,1978年。

6.吴汝康等:《禄丰西瓦古猿和腊玛古猿的关系及其系统地位》,《人类学学报》1986年1期。

7.吴汝康:《人类起源研究的新进展和新问题》,《人类学学报》1994年4期。

8.吴汝康:《对人类进化全过程的思索》,《人类学学报》1995年4期。

9.朱泓:《体质人类学》,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年。

10.贾兰坡、黄慰文:《周口店发掘记》,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

11.林圣龙:《上新世以来的中国自然环境和中国古人类的进化》,《人类学学报》1989年3期。

12.林圣龙:《早期人类在中国境内扩散和分布的趋势》,《人类学学报》1987年2期。

13.吴汝康:《中国猿体质发展不平衡性及其对“劳动创造了人类”理论的意义》,《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0年1期。

14.吴汝康:《现代人的起源问题的新争论》,《人类学学报》1989年2期。

15.吴新智:《中国远古人类的进化》,《人类学学报》1990年4期。

16.吴新智:《山顶洞人的种族问题》,《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0年2期。

17.刘武等:《DNA与人类起源和演化──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人类学研究中的应用》,《人类学学报》1995年3期。

18.张振标等:《中国新石器时代居民体质类型初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82年1期。

19.韩康信:《古代中国人种成分研究》,《考古学报》1984年2期。

20.潘其风:《我国青铜时代居民人种类型的分布和演变趋势》,《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

第四章旧石器及旧石器文化研究(10学时)

第一节旧石器及其研究方法

一、旧石器与旧石器时代考古

二、旧石器的清洗与编号

(一)旧石器的清洗

(二)旧石器的编号方法

三、旧石器的观察与分类

(一)石制器的观察

(二)石制品的分类

四、旧石器的测量与统计

(一)石片与石器的测量

(二)石制品的统计

第二节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相关问题的研究

一、旧石器时代初期文化的探索

二、华北区旧石器文化相关问题的研究

三、“手斧”的研究与莫维斯理论

第三节中国细石器遗存的研究

一、何谓细石器

二、中国细石器的特征与分布

三、关于石叶细石器的起源与传播问题研究

(一)华北起源说

(二)东西伯利亚起源说

第四节中国旧石器文化的技术系统研究

一、北方的石片石器——刮削器系统

二、南方的砾石石器——砍砸器系统

思考题:

1.如何分类与观察旧石器?

2.如何测量与统计旧石器?

3.华北旧石器文化遗存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4.我国有"手斧"吗?为什么?

5.简述中国细石器的特征与分布。

建议阅读论著:

1.吴汝康等:《中国远古人类》,科学出版社,1989年。

2.张森水:《中国旧石器文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

3.贾兰坡:《三十六年来的中国旧石器考古》,《文物考古论集》,文物出版社,1986年。

5.裴文中、张森水:《中国猿人石器研究》P:241─245,科学出版社,1985年。

6.李君:《泥河湾盆地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石制品初步研究》,《青果集》,知识出版社,1998年。

7.贾兰坡等:《西侯度─山西更新世早期古文化遗存》,文物出版社,1978年。

8.贾兰坡等:《河─山西南部旧石器时代初期文化遗址》,科学出版社,1962年。

9.贾兰坡等:《山西襄汾丁村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58年。

10.贾兰坡等:《山西阳高县许家窑旧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76年2期。

11.贾兰坡等:《山西朔县峙峪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2年1期。

12.贾兰坡:《中国细石器的特征和它的起源传播》,《考古学报》1978年3期。

13.黄慰文:《中国的手斧》,《人类学学报》1987年6卷1期。

14.戴尔俭:《旧大陆手斧与远东文化传统》,《人类学学报》1985年4卷3期。

15.童恩正:《中国西南的旧石器时代》,《中国考古学研究论集》,三秦出版社,1987年

16.王幼平:《更新世环境与中国南方旧石器文化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17.袁家荣:《略谈湖南旧石器文化的几个问题》,《中国考古学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92年。

18.房迎三:《皖南水阳江旧石器地点群初步调查报告》,《文物研究》(安徽)1988年3期。

19.曾祥旺:《广西百色地区新发现的旧石器》,《史前研究》1983年2期。

20.宋文熏:《长滨文化─台湾首次发现的先陶文化》,《中国民族学通讯》1969年9期。

下编新石器时代考古

第五章新石器考古的综合理论问题(8学时)

第一节新石器时代及其研究目标

一、旧石器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

二、关于新石器时代的基本特征

三、关于新石器时代的起始标志

四、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研究目标

第二节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几个问题

一、考古学文化的基本内涵

二、考古学文化的划分原则

三、考古学文化的认识特点

四、考古学文化与族群的关系

第三节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分期与分区

一、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分期

二、中国新石器文化的分区

三、分期与分区研究的意义

思考题:

1.如何认识新石器时代?

2.打、磨制石器是否是划分旧、新石器时代的唯一标准?为什么?

3.略述“龙山时代”成立的条件与意义。

4.简述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本章主要阅读参考论著目录:

1.[英]格林?丹尼尔著、黄其煦译:《考古学一百五十年》,文物出版社,1987年。

2.[美]摩尔根著、杨东莼译:《古代社会》,商务印书馆,1971年。

3.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

4.[英]柴尔德著、周进楷译:《远古文化史》,群联出版社,1954年。

5.北京大学、东北师大历史系古代史教研室编:《世界古代史论丛》(第一辑)三联书店,1982年。

6.吴耀利:《史前考古学中的时代划分问题》,《史前研究》1985年1期。

7.焦天龙:《试论新石器时代的特征与开始的标志》,《东南文化》1990年3期。

8.严文明:《关于考古学中的文化理论》,《走向21世纪的考古学》,三秦出版社,1997年。

9.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梁思永考古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59年。

10.尹达:《新石器时代》,三联书店,1979年第2版。

11.苏秉琦:《苏秉琦考古学论文选集》,文物出版社,1984年。

12.严文明:《史前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1998年。

13.佟柱臣:《中国东北地区和新石器时代论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六章史前农业的起源与发展问题(6学时)

第一节关于农业起源问题的理论探索

一、世界农业起源问题的研究

(一)农业起源的原因问题

(二)农业起源地点与时间

二、中国史前农业的发生问题

(一)山地说

(二)沼泽说

(三)边缘说

第二节中国史前农业遗存的发现研究

一、关于中国粟作农业的起源

(一)粟作遗存的考古发现

(二)粟作农业的起源

二、关于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

(一)稻作遗存的考古发现

(二)稻作农业的起源地

第三节中国史前农业的发展历程与特点

一、中国史前农业的发展阶段

(一)发轫期

(二)确立期

(三)发展期

(四)兴盛期

二、中国史前农业的发展特点

思考题

1.为什么史前农业较早期发生在世界一些特定的地区?

2.学术界对中国稻作农业起源地的认识如何?哪种观点较为合理?

3.工具(农具)在研究农业发生发展问题中的作用如何?有无局限性?

4.中国史前农业的发展及其特点。

本章主要阅读参考论著目录:

1.孔令平:《西亚农耕的起源问题》,《历史研究》1979年6期;《西亚动物家养的起源》,《考古》1980年6期。

2.黄其煦:《美洲中部原始农业的起源》,《农业考古》1981年2期;《裴李岗、耶利哥与特瓦坎》,《农业考古》1983年1期。

3.严文明:《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农业考古》1982年1、2期;《再论稻作农业的起源》,《农业考古》1989年2期;《稻作起源研究的新进展》,《考古》1997年9期。

4.童恩正:《略述东南亚及中国南部农业起源的若干问题》,《农业考古》1984年2期。

5.丁颖:《中国栽培稻种的起源及其演变》,《农业学报》1957年3期。

6.广东农林学院农学系:《我国野生稻的种类及其地理分布》,《遗传学报》1975年2期。

7.全国野生稻资源考察协作组:《我国野生稻资源的普查与考察》,《中国农业科学》1984年6期。

8.陈报章:《河南贾湖遗址出土炭化稻米与初步研究》,《农业考古》1995年3期。

9.钱耀鹏:《略论中国史前农业的发展及其特点》,《农业考古》2000年1期。

10.日知:《农业起源与文明起源》,《史前研究》1983年2期。

第七章史前房屋建筑与聚落考古(8学时))

第一节聚落与聚落考古学

一、关于聚落的含义

二、聚落的构成要素

三、聚落遗址单位的界定

四、聚落考古的研究内容

第二节房屋建筑的分类及意义

一、房屋平面形状分类

(一).圆形房屋

(二)方形房屋

二、房屋建造形式分类

(一)地穴式

(二)窑洞式

(三)地面式

(四)杆栏式

(五)夯土高台式

三、房屋平面结构分类

(一)单间房

(二)多间房

(三)组合房

四、房屋面积大小分类

(一)大型房屋

(二)中型房屋

(三)小型房屋

第三节聚落形态及其相互关系

一、聚落整体布局形式

二、聚落形态的结构类型

三、聚落分布及相互关系

四、聚落群结构及相互关系

第四节中国史前聚落的发展脉络

一、聚落的萌芽与发生

二、聚落规模的扩大

三、聚落形态的演变

四、聚落分化与聚落群的出现

思考题

1.什么是聚落考古学?其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

2.从姜寨聚落谈聚落形态的研究。

3.中国史前聚落的发展演变脉络如何?

4.目前中国史前城址主要发现在哪些地区?意义如何?

本章主要阅读参考论著目录:

1.张光直:《谈聚落形态考古》,《考古学专题六讲》,文物出版社,1986年。

2.巩启明、严文明:《从姜寨早期的村落布局探讨其社会组织结构》,《考古与文物》1981年1期。

3.严文明:《仰韶房屋和聚落形态研究》,《仰韶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1989年;《中国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的考察》,《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中国环壕聚落的演变》,《国学研究》(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聚落考古与史前社会研究》,《文物》1997年6期。

4.杨鸿勋:《仰韶文化居住建筑发展问题的探讨》,《考古学报》1975年1期;《中国早期建筑的发展》,《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一辑,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建筑》,《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

5.安志敏:《“干栏”式建筑的考古学研究》,《考古学报》1963年2期。

6.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0年。

7.钱耀鹏:《中国史前城址与文明起源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

第八章史前墓葬与埋葬制度(6学时)

第一节墓葬形式及其分类

一、墓葬形制分类

二、埋葬方式分类

三、墓葬葬具分类

第二节埋葬习俗及其起源

一、史前埋葬习俗

(一)随葬习俗

(二)饰终习俗

(三)墓祭习俗

二、埋葬习俗的起源

第三节埋葬制度及其演变

一、史前埋葬制度

(一)氏族公共墓地原则

(二)墓葬方向同向原则

(三)成人与婴幼儿分葬原则

(四)不同等级分葬原则

二、埋葬制度的演变

思考题

1.中国史前墓葬的主要种类及分布区域如何?

2.埋葬习俗的发生说明了什么问题?

3.中国史前埋葬制度及其发展演变的主要线索如何?

4.埋葬制度研究的意义如何?

本章主要阅读参考论著目录:

1.吴汝康:《古人类学》,文物出版社,1989年。

2.夏鼐:《考古学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61年。

3.石兴邦:《半坡氏族公社》,陕西人民出版社,1979年。

4.[苏]柯斯文:《原始文化史纲》,人民出版社,1955年。

5.乔治?彼得?穆达克著、童恩正译:《我们当代的原始民族》,四川民族研究所,1980年。

6.严文明:《仰韶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1989年。

7.王仁湘:《我国新石器时代墓葬方向研究》,《中国原始文化论集》,文物出版社,1987年。

8.曾骐:《我国史前时期的墓葬》,《史前研究》1985年第2期。

9.张宏彦:《“色葬”与绘身》,《庆祝武伯伦先生九十华诞论文集》,三秦出版社,1991年。

第九章史前社会结构的演进(6学时)

第一节社会组织结构的演进

一、人类共同体的演进

二、婚姻?家庭形态的演进

三、从阶层分化到阶级形成

四、王权的形成过程

第二节战争防御与社会形态

一、防御与战争

二、战争与社会发展

三、环壕的防御特点和意义

四、城垣的防御特点和意义

第三节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

一、有关“国家”的认识问题

二、“城”与“国”的关系

三、尧舜禅让与中原政治演化

四、早期国家的政治结构特点

思考题

1.成年男女合葬揭示出哪些方面的社会变革?

2.史前武器的主要种类与功能。

3.环壕设施的防御特点与意义。

4.中原地区的政治一体化是如何实现的?

本章主要阅读参考论著目录:

1.严文明:《“鹳鱼石斧图”跋》,《文物》1981年12期。

2.石兴邦、周星:《试论尧舜禹对苗蛮集团的战争》,《史前研究》辑刊,1988年。

3.钱耀鹏:《中国史前城址与文明起源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

第十章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问题(6学时)

第一节“文明”与文明时代

一、“文明”与文明时代

二、文明要素构成与层次

三、文明的起源与形成标准

第二节中国文明起源问题的研究

一、探索文明起源的途径

二、城市起源问题的讨论

三、国家起源问题的讨论

四、文明起源问题的讨论

第三节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

一、母系与母权制问题

二、军事民主制问题

三、原史时代的划分问题

思考题

1.古史辨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疑古辨伪运动的主要学术贡献如何?

2.如何理解文明要素与文明形成的标准问题?

3.新石器时代考古对探讨文明起源与形成问题的作用如何?

本章主要阅读参考论著目录:

1.苏秉琦主编:《中国通史》第二卷《远古时代》,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2.严文明:《中国史前农业与文明起源研究》,科学出版社,2000年。

3.童恩正:《摩尔根模式与中国的原始社会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1988年第3期。

4.石兴邦:《从考古学文化探讨我国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问题》,《史前研究》1983年创刊号。

5.谢维扬:《中国早期国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

6.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文物出版社,1985年。

7.李学勤主编:《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8.王震中:《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

9.顾颉刚等编著:《古史辨》(一~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文化遗产概论 -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文化遗产概论》 一、课程名称:文化遗产概论 二、课程类型:本科学科平台课 三、适用对象:考古、文博专业一年级本科生,文保专业二年级本科生 四、计划课时:36 五、学分:2 六、任课教师:刘军民、魏女 七、课程简介: 《文化遗产概论》是一门以文化遗产及其发展为主要讲解对象的、理论与方法相结合的课程。课程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述文化遗产在中国的发展、中外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理念比较、文化遗产价值传承研究进展等;第二部分主要讲传统意义上的文物与文物学的概念和内涵、中国文物学发展简史和中国几种主要文物种类的基本知识讲解,包括瓷器、青铜器、玉器,主要让学生了解这些文物种类的常识性内容,如概念、分类、特点等。 八、课程的主要内容 1.课程的主要内容:见后附的大纲 2.课程要求 (1)必须熟悉我国有关文物管理的法律、法规。 (2)重视文化遗产与其他学科(如考古学、历史学、博物馆学等)的关系,不能孤立的学习文化遗产; (3)树立正确的文化遗产研究思路,重视文化遗产的历史、艺术、科技、文化、社会、经济等综合价值。 第一部分 第一章文化遗产及相关概念 第一节文化遗产 第二节文化景观 第三节大遗址 第二章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历程 第一节理念变迁历程

第二节保护利用现状 第三节存在问题 第三章外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启示 第一节欧美国家 第二节亚洲国家 第三节启示及适用性分析 第四章考古遗址及其保护 第一节考古遗址属性 第二节考古遗址价值 第三节考古遗址与区域关系 第四节大遗址及其保护 第五章世界文化遗产与申遗 第一节申遗的意义 第二节申遗工作流程 第三节中国的世界遗产 第四节世界文化遗产相关研究 第六章其他文化遗产保护 第一节工业遗产保护 第二节建筑遗产保护 第三节传统村落保护 第四节非物质遗产保护 第二部分第一章文物与文物学(4个课时) 第一节什么是“文物学” 一、“文物”的概念与内涵 二、“文物学”的概念与内涵 第二节中国文物学简介 一、何谓“文物学” 二、文物学研究的内容及特点 第一章思考题:

构造地质学-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构造地质学 专业基础实验室 1.本实验室在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构造地质学是地质学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学科古老,而又极具生命力和创新性。不仅自身发展活跃迅速,而且促进并带动着相关学科的发展,是地质学的领军学科。 构造地质学是地学类学生最早接触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课程内容既包括对地表表层丰富多彩的构造地质现象的客观认识,分析确定不同构造要素的产出状态、分布特点、组合的几何学规律,也包括以固体力学和流变学为理论基础对不同构造及其组合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进而确定与区域构造动力的时空关系。 构造地质研究为揭示地壳变形及其发展演化,客观认识地 .

壳结构构造特征,研究探索构造作用过程对沉积、岩浆、变质、成矿作用的控制均有重要意义。构造地质学以其丰富的内容,科学的理论、方法体系和与时俱进的开放思维,成功培养学生观察、研究、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创新意识的行之有效的基础课程。 构造地质学以实践性和理论探索性强为突出特点,根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构建的构造地质实验室包括了力学基础、构造模型、构造标本、构造模拟实验四大部分,并将实验内容融会贯通于教学课程,构成不同章节内容的自然组成部分,并以实验促进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参予,同时在实践过程中,完成自我设计,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承担实验课程人员 于在平教授 .

●周鼎武教授 ●董云鹏教授 ●罗金海副教授 3.本实验室所能够开出的实验目录 ●力学基础实验 ●不同构造要素示教 褶皱 断层 节理 ●不同构造要素样品标本示教 不同类型褶皱样品 不同类型构造岩样品(主要包括糜棱岩和构造片岩) 不同类型面状构造样品 ●构造模拟实验 .

生态学排名

071012 生态学 生态学(Ecology)是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生物的生存、活动、繁殖需要一定的空间、物质与能量。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对周围环境某些物理条件和化学成分,如空气、光照、水分、热量和无机盐类等的特殊需要。各种生物所需要的物质、能量以及它们所适应的理化条件是不同的,这种特性称为物种的生态特性。 任何生物的生存都不是孤立的:同种个体之间有互助有竞争;植物、动物、微生物之间也存在复杂的相生相克关系。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不断改造环境,环境反过来又影响人类。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与多样化,人类与环境的关系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近代生态学研究的范围,除生物个体、种群和生物群落外,已扩大到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多种类型生态系统的复合系统。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几大问题都是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排名学校名称等级 1 兰州大学A+ 2 北京师范大学A+ 3 华东师范大学 A+ 4 东北师范大学 A+ 5 东北林业大学A 兰州大学:http:https://www.doczj.com/doc/f111315373.html,/NewsSpecialDetailsInfo.aspx?SID=17012 北京师范大学:http:https://www.doczj.com/doc/f111315373.html,/NewsSpecialDetailsInfo.aspx?SID=1069 华东师范大学:http:https://www.doczj.com/doc/f111315373.html,/NewsSpecialDetailsInfo.aspx?SID=7347 东北师范大学:http:https://www.doczj.com/doc/f111315373.html,/NewsSpecialDetailsInfo.aspx?SID=5697 东北林业大学:http:https://www.doczj.com/doc/f111315373.html,/NewsSpecialDetailsInfo.aspx?SID=6203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生态学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申请考核制博士生招生工作办法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申请考核”制 博士生招生工作办法 为进一步深化博士研究生招生机制改革,选拔具有科研创新能力和专业学术潜质的优秀学生,扩大博士生导师的招生自主权,根据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文件精神,以及我校博士生入学“申请考核”制试行办法,特制订我系博士生入学“申请考核”制实施细则。 一、申请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已获得学历教育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者;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博士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 4.具有较强的语言能力,外语水平较高。须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外国语考试。 5.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并取得了一定科研成果。 6.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7.有两名与报考学科相关的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书面推荐。 二、申请材料: (1)《西北大学****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

(2)《专家推荐书》。 (3)本科、硕士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4)《****年报考博士学位研究生政治审查表》。 (5)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体检合格的体检证明。 (6)网上报名完毕后打印的《博士学位研究生网上报名信息表》。 (7)外语水平证明材料复印件。 (8)已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复印件。 (9)硕士学位论文摘要。 三、指标分配 参照《地质学系研究生资助标准及招生指标分配办法(试行)》地质系发﹝2016﹞17 号执行。 四、待遇及其他要求 1、录取为非定向的博士研究生可享受学费全额资助及4000元/月的生活费资助; 2、考生报名时,需明确填报导师,如未填写,只能在复试阶段与具有招生指标的导师双向选择; 3、复试由导师或导师组以适当的方式组织进行; 4、录取为非定向的博士研究生必须赴国(境)外参加1次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才能获得学位论文答辩资格,如做口头报告,按地质

文物分析技术实践-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文物分析技术实践》 一、课程名称:文物分析技术实践 二、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程 三、适用对象:文物保护技术专业三年级本科生 四、计划课时:36 五、学分:2 六、任课教师:凌雪孙凤 七、课程简介: 本门课程主要是在学生了解文物分析技术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利用学院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有的仪器设备,首先介绍超景深三维视频显微系统、偏光显微镜、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荧光光谱仪、显微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光谱仪、便携式拉曼光谱仪、热重示差同步分析仪、气相色质谱联用仪、离子色谱仪的仪器构造及使用注意事项以及测试前样品的准备与处理,然后上机进行操作性实践。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如何规范使用和操作仪器,加深学生对理论内容的理解,并提高学生实际动手的实验技能。 考核形式:实践课程论文 八、课程的主要内容 实践一超景深三维显微系统的使用(4课时) 一、仪器构造及使用注意事项 二、样品准备及处理 三、实际操作训练 实践二偏光显微镜的使用(2课时) 一、仪器构造及使用注意事项 二、样品准备及处理 三、实际操作训练

实践三金相显微镜的使用(2课时) 一、仪器构造及使用注意事项 二、样品准备及处理 三、实际操作训练 实践四扫描电子显微镜的使用(4课时) 一、仪器构造及使用注意事项 二、样品准备及处理 三、实际操作训练 实践五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使用(4课时) 一、仪器构造及使用注意事项 二、样品准备及处理 三、实际操作训练 实践六显微红外光谱仪的使用(4课时) 一、仪器构造及使用注意事项 二、样品准备及处理 三、实际操作训练 实践七X射线衍射光谱仪的使用(4课时) 一、仪器构造及使用注意事项 二、样品准备及处理 三、实际操作训练 实践八便携式拉曼光谱仪的使用(4课时) 一、仪器构造及使用注意事项 二、样品准备及处理 三、实际操作训练 实践九热重示差同步分析仪的使用(2课时)

2015年西大考古试题

2015年西大考古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后岗三叠层 2.盘龙城遗址 3.下川文化 4.反山墓地 5.三足瓮 6.祠堂 7.史君墓 8.石窟寺 9.唐僖宗陵 10.磁州窑 二.简答题: 1.简述考古资料的优缺点 2.姜寨遗址文化分期的意义 3.磨制石器的分类及意 义 4.简牍的分类 5.夏商周时期铁器发现的意义 6.简述吐谷浑伏俟城概况 7.唐代金银器的分类 8.北宋帝陵特征 三.论述题: 1.3000—4000BC中国史前文化格局 2.隋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考古发现 2000年试题 一名词解释 1 下川文化 2 印纹陶 3悬棺葬 4 居延汉简 5 龙泉窑 6 永宁寺碑 二简答 1 试述庙底沟二期文化的分布地域及其文化特征; 2 简述汉魏洛阳城的沿革与主要遗迹的发现; 3 概述唐代帝陵的基本格局。 三论述 1 试论商代考古学文化分期框架的构建; 2 试论考古类型学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功用。2001年 1名词解释 三体石经黄肠题凑克孜尔石窟夏商周年表海兽葡萄镜武官村大墓马王堆汉墓仰韶文化阿房宫遗址大明宫含元殿遗址 2简答题 简述近年来中国早期稻作农业遗存的重要发现 简述二里头文化的研究现状简述考古遗存断代的基本方法略述日本出土的三角缘神兽镜 3论述: 试论博物馆与文物研究的关系 魏晋南北朝都城在中国都城发展史上有何作用和影响 整理商周以来墓葬材料的方法与步骤 2003年一名词解释手斧土墩墓编钟陶衣郫县古城失蜡法瓮棺封泥《考古图》喇家遗址二简答 1具有共存关系的遗物都是同时的吗?为什 么?

2解释人殉、人牲的区别,并用考古发现举例说明。 3简述秦汉简牍的重要考古发现及其意义。 4什么是唐三彩?简述唐三彩窑址的发现 三论述 1“一切文物皆有历史的价值”这一命题是否正确?试论述之。 2试述近年来中国新石器时代初期陶器的发现及其意义。 3如何利用文化因素分析法确定某一考古遗存的文化属性? 2004年 一、名词解释 石片文化层利簋陶衣郑韩故城石楔镇墓俑公墓名旌《金石录》二、简答1简述考古类型学的基本原理 2简述中国细石核的分类 3简述商周时期的棺椁制度。 4简述隋唐两京墓葬的分期。三、论述 1何谓聚落?何谓聚落考古?简述聚落考古的意义。 2试述中原地区两汉中小型墓形制的演变。 3具有共存关系的遗物都是同时的吗?为什么? 2005年西北大学中国考古学通论 一.名词解释 绝对年代, 蒙特留斯, 孢子花粉与植物硅酸体, 三棱尖状器, 干栏式建筑, 人殉与人牲, 黄肠题凑, 唐三彩, 邢窑, 开元通宝二.简答 1.考古类型学的作用及局限性 2.旧石器的制作方法 3.写出几种陶制炊器并绘图(不少于5种) 4.周公庙墓地的发现及其意义 5.汉代铁器普遍使用带来的影响三.论述 1.概述中国稻作农业起源问题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2.试论中国古代都城的发展变化(以汉唐为例) 2006年试题一名词解释 1三棱大尖状器 2 中石器时代 3 清凉寺 4 利簋 5 釦 器 6 三体石经 7 唐三彩 8 钧窑 9 三叠层 10 安特生 11 苏秉琦 二简答 1 夏文化研究概况; 2 黄河流域秦汉中小型墓葬形制演变; 3 汉代至隋唐都城形制演变。三论述 1 试论仰韶文化; 2 试论考古学类型学的基本原理。 2007年西北大学中国考古学通论 一简答题(任选10题回答,每题15分共150分) 1 简述安特生在中国的考古经历。 2 简述苏秉琪对中国考古学的贡献。 3 简述细石器文化。

GIS专业的学校排名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学校排名(前面的字母是专业等级)A+ 武汉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 A 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矿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B+(18个)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兰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中南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福州大学,同济大学,河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 B(17)新疆大学,长江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南大学,兰州交通大学,河海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长安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东华理工学院,湖北大学,河南理工大学 C(11个)云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西南林学院,江西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山东可见大学,青海师范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https://www.doczj.com/doc/f111315373.html,/xxzx/2004/index.asp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https://www.doczj.com/doc/f111315373.html,/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https://www.doczj.com/doc/f111315373.html,/new/index.php 成都理工大学https://www.doczj.com/doc/f111315373.html,/ 石家庄经济学院https://www.doczj.com/doc/f111315373.html,/ 长安大学https://www.doczj.com/doc/f111315373.html,/ 中国矿业大学https://www.doczj.com/doc/f111315373.html,/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https://www.doczj.com/doc/f111315373.html,/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https://www.doczj.com/doc/f111315373.html,:8080/www/ 西安石油大学https://www.doczj.com/doc/f111315373.html,/index.jsp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https://www.doczj.com/doc/f111315373.html,/ 北京大学地质博物馆https://www.doczj.com/doc/f111315373.html,/index.asp 南京大学地学院https://www.doczj.com/doc/f111315373.html,/ab/dili/NJ-Geoscience.htm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http://202.117.105.63/jxyd/models/cn/index.htm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https://www.doczj.com/doc/f111315373.html,/ 台湾大学地质科学系暨研究所https://www.doczj.com/doc/f111315373.html,.tw/ 台湾师范大学地球科学系https://www.doczj.com/doc/f111315373.html,.tw/home/ 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http://202.197.67.197/dxy/index.asp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学院https://www.doczj.com/doc/f111315373.html,/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https://www.doczj.com/doc/f111315373.html,/chs/ 中国海洋大学https://www.doczj.com/doc/f111315373.html,/index.htm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本科教学大纲 专业:文物保护技术 课程名称:文物分析技术 周学时:2 总学时:36 授课班级:本科三年级 任课教师:凌雪、孙凤

《文物分析技术》 一、课程名称:文物分析技术 二、课程类型:跨专业选修课 三、适用对象: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及其他,三年级 四、计划学时:36课时 五、学分:2 六、任课教师:凌雪、孙凤 七、课程简介: 本门课程主要通过文物研究和保护中常用现代科技分析技术基本原理、特点、样品处理过程等的讲授,并结合具体事例的介绍,培养学生学会如何利用现代分析技术来研究和解决文物研究与保护问题的思维能力。 考核形式:闭卷考试。 八、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章绪论(4课时) 1.1 文物 1.1.1 什么是文物 1.1.2 文物的分类 1.2 现代仪器分析概述 1.2.1 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 1.2.2 仪器分析的类型 1.2.3 仪器分析的一般过程与基本特点 1.2.4 分析仪器 1.2.5 仪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1.2.6 仪器分析方法的校正 1.2.7 计量学与误差 1.3 电磁辐射的基础知识 1.3.1 电磁辐射 1.3.2 电磁辐射的波粒二象性 1.3.3 电磁辐射与物质的作用过程 1.3.4 光谱的产生与光谱的分类

1.4 现代分析技术在文物研究中的应用 1.4.1 文物研究中的分析技术与仪器分析 1.4.2 文物研究中的分析技术的特点 1.5 试样的采取与调制 1.5.1 取样的原则 1.5.2 样品的采取和前处理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电磁辐射与物质的作用过程; 文物研究中的分析技术的特点。 难点:电磁辐射的波粒二象性。 思考题: 1、什么是仪器分析?仪器分析有哪些种类? 2、仪器分析的一般过程是什么?有何特点? 3、怎么描述电磁辐射? 4、电磁辐射与物质有哪些作用过程? 5、什么是文物? 6、简述现代分析技术在文物研究中的特点。 7、现代分析技术在文物研究中应用在哪些方面?请举例说明。 8、取样的原则是什么?对不同的样品如何进行前处理? 第二章文物的影像结构分析技术(4课时)2.1 X光照相技术与CT扫描技术 2.1.1 X光照相技术与CT扫描技术的基本原理 2.1.2 X光照相技术与CT扫描技术的特点 2.1.3 样品处理 2.1.4 X光照相技术与CT扫描技术的应用实例 2.2 红外成像技术 2.2.1 红外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 2.2.2 红外成像技术的特点 2.2.3 样品处理 2.2.4 红外成像技术的应用实例

西北大学考古学试题01—09

西北大学中国考古学通论 2000年 一 1 下川文化 2 印纹陶3悬棺葬 4 居延汉简 5 龙泉窑 6 永宁寺碑 二 1 试述庙底沟二期文化的分布地域及其文化特征; 2 简述汉魏洛阳城的沿革与主要遗迹的发现; 3 概述唐代帝陵的基本格局。 三 1 试论商代考古学文化分期框架的构建; 2 试论考古类型学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功用。 2001年 1名词解释 三体石经黄肠题凑克孜尔石窟夏商周年表海兽葡萄镜 武官村大墓马王堆汉墓仰韶文化阿房宫遗址大明宫含元殿遗址 2简答题 简述近年来中国早期稻作农业遗存的重要发现 简述二里头文化的研究现状 简述考古遗存断代的基本方法 略述日本出土的三角缘神兽镜 3试论博物馆与文物研究的关系 4魏晋南北朝都城在中国都城发展史上有何作用和影响 5整理商周以来墓葬材料的方法与步骤 2003年 一、名词解释 手斧土墩墓编钟陶衣郫县古城失蜡法瓮棺封泥《考古图》喇家遗址 二、简答 1具有共存关系的遗物都是同时的吗?为什么? 2解释人殉、人牲的区别,并用考古发现举例说明。 3简述秦汉简牍的重要考古发现及其意义。 4什么是唐三彩?简述唐三彩窑址的发现。 三、论述 1“一切文物皆有历史的价值”这一命题是否正确?试论述之。

2试述近年来中国新石器时代初期陶器的发现及其意义。 3如何利用文化因素分析法确定某一考古遗存的文化属性? 2004年 一、名词解释 石片文化层利簋陶衣郑韩故城石楔镇墓佣公墓名旌《金石录》 二、简答 1简述考古类型学的基本原理 2简述中国细石核的分类 3简述商周时期的棺椁制度。 4简述隋唐两京墓葬的分期。 三、论述 1何谓聚落?何谓聚落考古?简述聚落考古的意义。 2试述中原地区两汉中小型墓形制的演变。 3具有共存关系的遗物都是同时的吗?为什么? 2005年 一.名词解释 绝对年代蒙特留斯孢子花粉与植物硅酸体三棱尖状器干栏式建筑 人殉与人牲黄肠题凑唐三彩邢窑开元通宝 二.简答 1.考古类型学的作用及局限性 2.旧石器的制作方法 3.写出几种陶制炊器并绘图(不少于5种) 4.周公庙墓地的发现及其意义 5.汉代铁器普遍使用带来的影响 三.论述 1.概述中国稻作农业起源问题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2.试论中国古代都城的发展变化(以汉唐为例) 2006年考古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三棱大尖状器,中石器时代,清凉寺,利簋,筘器,三体石经,唐三彩,钧窑,三叠层,安特生,苏秉琦二简答题 1.夏文化研究概况 2.黄河流域中小型墓葬形式演变 三论述题

彩绘类文物保护专题-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彩绘类文物保护专题》 一、课程名称:彩绘类文物保护专题 二、课程类型:方向课 三、适用对象:文物保护学一年级硕士 四、计划课时:36 五、学分:2 六、任课教师:王丽琴 七、课程简介: 该课程为文物保护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科方向课。彩绘类文物是文物的一个重要类别,通常是在某种基质材料上施加彩绘制作而成。由于彩绘的存在,增加了文物的价值,但同时也增加了对其保护的难度。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研究生了解中国古代彩绘的制作材料、制作工艺、主要病变及其产生原因,掌握该类文物材质分析的现代仪器分析方法、保护材料、保护方法和和保护技术。 八、课程的主要内容与考核: (一)课程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古代彩绘的制作材料及制作工艺研究——以古建油饰彩画为例第一节古建油饰彩画制作材料及工艺 第二节古建油饰彩画分析技术路线 第三节古建油饰彩画文物分析案例 第二章正交设计法及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 第一节正交设计法在科学试验中的意义 第二节正交设计法简介 第三节正交设计的基本原理 第四节正交试验的结果分析 第五节文物保护实验条件优选案例设计 第三章秦始皇兵马俑保护的最新进展 第一节秦兵马俑彩绘的结构及成分分析 第二节秦兵马俑彩绘残留物的GC-MASS分析 第三节秦兵马俑彩绘的考古现场保护材料最新进展

第四章莫高窟壁画的主要病害及保护现状 第一节莫高窟壁画的主要病害 第二节莫高窟及其壁画的保护 第五章其他彩绘类文物保护 第六章光导纤维反射光谱法在彩绘文物保护领域中的应用第一节光导纤维技术简介 第二节光导纤维反射光谱仪 第三节光导纤维反射光谱技术在彩绘文物保护领域中的应用第七章有机高分子保护材料及其改性研究 第一节文物防水保护材料 第二节文物加固保护材料 第三节紫外线吸收剂改性文物保护材料 第四节纳米材料改性文物保护材料 第五节位阻胺改性文物保护材料 (二)考核方式 论文考查

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史(20200627205223)

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史 09 历史教育090103016 许玮琳 在世界范围内,考古学从诞生到现在,已走过近200 年的历程。按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可以概括为萌芽期、形成期与初步发展期、基本成熟期、转变期、全面成熟期和继续发展期。 萌芽期(文艺复兴至19 世纪20 年代) 萌芽期的主要特点是搜集和研究古希腊、古罗马和古埃及的文物,调查欧洲古代遗迹、北美印第安人遗留下的古迹。从研究古物的意义上说,中国从宋代开始的金石学 传统可以被认为是考古学的萌芽,但并未涉及古代遗迹的研究,也没有直接发展成为近代考古学。 形成期与初步发展期(19 世纪20 年代至20 世纪20 年代) 形成期以19 世纪20 年代北欧学者西蒙森和汤姆森相继提出的“三期说”,即把古代按照生产工具的质料划分为石器时代、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三个时期的观点,并由 汤姆森按这一分期陈列博物馆的文物,及发表专著进行阐释为代表。地质学中按土质、土色区分地层的方法被引入考古学,成为“考古地层学”,它使考古学的研究摆脱了古物学仅仅研究遗物形态本身的局限,走上了科学的轨道。这一时期,在埃及、两河流域和 欧洲展开了一系列考古发掘,如对著名的意大利庞培遗址的发掘。 初步发展期(1867 年至1918 年前后)的考古发掘逐渐科学化,挖宝式的发掘受到批评。按层位发掘,准确记录一切遗物的出土位置并将它们全部收集、充分及时地公布发掘成果为人们所推崇。与此同时,出现了被称为考古学两大基本方法之一的“考古 类型学”,即根据遗物的形状和纹饰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类研究,以阐明这些遗物之间内 在的关系。考古地层学的普遍应用和考古类型学的出现是这一阶段最具代表性的标志。 考古学理论则主要是运用相关学科的传播论和进化论。 基本成熟期(20 世纪20 年代初至50 年代末) 基本成熟期(20 世纪20 年代初至50 年代末)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20 世纪20 年代初至30 年代末)的标志是考古学理论的丰富和创新、考古工作范围的扩展和重大发现的增多。这一时期获得了一批重要考古发现,在一些考古工作开展较早的地

西北大学校史

西北大学文学院的贾三强教授,有一个理想,那就是有那么一天,可以中兴西北大学的文学院。毕竟对于这个培养出贾平凹、王刚、何西来、雷抒雁……等等一大批文化界名人的地方,它已经沉默了许久。 西北大学经管院的任保平教授的一个愿望,就是能够在西北大学再培养出一批如张曙光、张唯迎、魏杰、刘世锦……那样的经济学家。 西北大学考古学的王建新教授,当他提出率先在中国考古界提出“三位一体”的理论时,在他身后,依然是要思考着如何让西北大学的考古重新恢复“两大一院”的声威。 西北大学的舒德干教授,这个在《自然》、《科学》以第一作者发表10篇论文的大学者,在北京的高校出重金挖他时,他说了一句话:我爱西北大学。 ………… 西北大学,这所中国西北最早的国立综合大学,坐落在西安六百年古老明城墙下,到今天已经走过了105年。 当1901年,西太后慈禧一夜狂奔几百里,惶惶乎如丧家之犬从北京城一路逃到13朝古都西安时,她终于明白,应该颁发昭令废科举,办新式学堂,维新变革才能拯救国家。当她回到北京城的第二年,陕西,这个西北重镇,第一所大学堂建立了。第一任校长是当时称呼为总办叫吴树棻的清朝光绪年间的进士。10年之后,陕西大学堂正式改名为西北大学,原籍河南沁阳出生西安的张凤翙大都督出任西北大学创设会会长。原陕西省法政学堂校长钱鸿钧成为西北大学第一任正式校长。 只可惜,在风雨飘荡中的旧中国,也是今日变换大王旗,乱烘烘你方下场,我上场。当张凤翙因为政见与袁世凯不合被调离陕西后,新来的都督为了推行袁大总统的命令,其中一条居然是要停办西北大学。这一停就是10年。等到河南军阀刘镇华入主陕西,为收取民心,提出要重办西北大学时,已经是1924年。仅仅过了两年,刘振华为了恢复自身在陕西的统治,围困西安达8个月之久,史称“两虎守长安”的壮举中,西北大学遭受灭顶之灾,以至时任校长的王凤仪去上海北京措款时,一去不回。西北大学先是降格为中山学院,接着又成了一所中学。 这一停,又快要10年。1937年,日本人来了,为给中国留一点读书的种子,北京的大学向内地里避乱,北大,清华,南开跑到了西南,有了西南联合大学。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北平师大就跑到了西安,成立了西北临时联合大学,而后又称国立西北大学。以后又迁到汉中的城固。只是当时组合的三校却是矛盾不断,纠纷常常,貌合而神不合,终究没有取得西南联大的成绩。 到了抗日胜利,也该是各奔前程的时候了,有的就回到北京,成为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有的回到天津,成了天津大学的祖辈。而有的却是回到西安,改了个名字,在原来东北大学内迁西安的校址上大大方方的办起了国立西北大学。 第 I 条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管理办法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管理办法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院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术水平,调动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积极参与各项科研工作的积极性,根据《西北大学研究生在读期间科研成果规定》(校发[2007]研字14号),结合《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高层次科研奖励办法》,特对学院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日常管理和申请学位时要求发表的学术论文或取得的其他科研成果做出如下规定: 第一章硕士研究生的日常管理 第一条请假制度。硕士研究生上课期间请假须经导师和上课老师批准,并报院研究生管理办公室备案。有以下情况之一者,课程计零分并重修:请假课时累计超过该门课程课时量1/3及其以上者;无故旷课3次以上者。 第二条学术活动管理。申请硕士学位时,须在现代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创新论坛、管理学理论方法与创新论坛、校研究生学术活动月中至少做一次与硕士毕业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报告。 第二章硕士研究生的科研管理 第三条学院硕士研究生在科学研究工作中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的要求,自觉遵守学术道德规范、杜绝学术虚假现象、严禁篡改试验数据、捏造研究成果和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 第四条2012级及以后入学的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包括2012级)在读期间,须在西北大学规定的权威、核心或重要期刊目录上以第一作者至少发表1篇学术论文(与导师合作的权威或核心期刊论文可以是第二作者)。各类期刊的增刊一律不算。 第五条学院积极鼓励硕士研究生参与高水平科学研究工

作,凡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视为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学术论文,符合申请学位条件: 1.国家级获奖参与者前七名,或省部级科研奖励前五名。 2.主持或参与一项国家级(排名前七位)或省部级课题(排名前五位)。 3.编著或者参与编著在人民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三联出版社、科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经学校认定的的学术专著,独立撰写5万字以上。 4.参与50万元及以上的横向科研项目(排名前七位)、或参与20万元及以上的横向科研项目(排名前五位)、或参与10万元及以上的横向科研项目(排名前三位)。 第六条学院对在读硕士的科研成果给予与本院教师同等的科研奖励。学院硕士研究生在毕业后3个月内,若提供与其毕业论文相关的高层次科研成果,我院仍将给予奖励。奖励办法、目录见《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高层次科研成果奖励办法》。 第三章附则 1.本办法适用对象为学院在读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未涉及到的内容,以校研究生院相关规定为准。 2.第一单位署名须为“西北大学”或“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不包括校内其他单位成果)。 3.本管理办法由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负责解释,从2013年1月1日开始执行。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012年12月19日

西北史前考古-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西北史前考古》 一、课程名称:《西北史前考古》 二、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三、适用对象:(专业、年级)文化遗产学院考古专业本科生 四、计划学时:36 五、学分:2 六、任课教师:陈洪海、郭梦 七、课程简介: “西部考古之一——西北史前考古”,地域包括今之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省区全部及陕西、内蒙古两省区之一部,时间为被中原文化直接统治之前,内容为西北地区史前环境下的文化(在时间、空间、内涵方面)关系的演化。本课不是资料堆砌,而着重于对已有资料的分析研究,让学生清楚西北史前考古的研究现状,并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有所培养。 八、课程的主要内容 本课程教学内容共有四讲。第一讲西北史前考古绪论主要目的是厘清西北、史前两个空间、时间上的概念,并介绍这一地区史前考古学的田野调查和研究工作的历史。第二讲甘青地区史前文化,通过期中作业的形式,促使学生自学掌握此部分内容。第三讲围绕二次扰乱葬、火葬、尸骨摆放姿势、男女合葬墓、特殊随葬品等西北地区史前时期的特殊埋葬习俗展开深入讨论,目的是从葬俗窥见史前人群交往、流变的信息。第四讲新疆史前考古,在使学生掌握新疆史前主要考古学文化的基础上,对岩画、青铜器、游牧经济、人种组成等具有地域特色的专题展开深入讨论。 第一讲西北史前考古绪论 第一节西北地区空间概念 1.西北地区的地理范围:甘、青、新、宁,陕西西部、内蒙中西部。 2.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单元: 黄土分布区:陇山、六盘山为界分作东西两部分,乌鞘岭西界。 青藏高原区:东部河谷地带、西部高原草地、高山 蒙新荒漠区:冲、洪积平原、戈壁荒漠、沙漠地带、绿洲、草原。

3.西北地区全新世环境的变迁:7500-3500气候最适宜期,三部曲。 4.西北地区的文化环境单元:陇东、甘青、新疆三区域。 第二节史前时期的时间概念 1.史前期的开始时间 2.史前期的结束时间:汉通西域之前 第三节西北史前考古历史的回顾 1.外国学者的早期探险活动以及科学考察:斯文-赫定、安特生。 2.我国学者建国前的科学考察:夏鼐 3.五、六十年代西北地区的考古学进展 4.八十年代以前的发现与研究 5.八十年代以来的进展 第二讲甘青地区的史前文化 通过完成期中作业的方式,自学此章节内容。 第三讲甘青地区史前葬俗 第一节葬俗的内容 1.位置:墓地位置、地形地貌、墓葬布局 2.形制:平面形状、立体结构、方向、制作方法 3.葬具:种类(棺、椁)、质料(石、木、土坯)、形状、制法 4.葬式:人数(单人、多人)、次数(一次、二次)、性别、年龄、姿势(躯体的仰、俯、侧,四肢的伸直与弯曲) 5.随葬品:种类、数量、摆放位置 第二节二次扰乱葬辨析 1.发现与认识过程 2.辨析的标准 3.统计分析结果 第三节火葬墓研究 1.火葬墓的发现 2.火葬墓存在的时间和分布范围 3.火葬墓与二次扰乱葬

2013版博士培养方案-生态学-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西北大学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简介(黑体小四加粗,1.5 倍行距,段前、段后0.5 行) 本学科点有长久的研究历史和良好的工作基础,上世纪80 年代即开始招收植物生态学和动物生态学方向的研究生。在西北大学“ 211 工程”中一直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于2001 年获生态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05 年获博士学位授权点,2011 年获得生态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012 年获批生态学博士后流动站,是陕西省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项目),也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生物科学专业点”的主要支撑学科。本学科点拥有良好的研究平台,是“西部资源生物与现代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组分,拥有可进行全球变化生态、群落与种群生态、生理生态和分子生态研究的实验室群及智能型人工气候室1 座和秦岭野外研究监测基地1 个。现有博士生指导教师5 人。近五年来,共承担了各类课题50 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 项,面上基金和青年基金共16 项,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子课题和中科院先导专项子课题各1 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4 项。近五年共获得包括省部级一、二等科技进步奖在内的科技成果奖励11 项,并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1 项。 二、培养目标 培养博士生具有扎实、深入的生态学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熟悉本学科的发 展历程及前沿动态;能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一门外语;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和承担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在科学研究中能遵守学术道德规范,有献身于科学的事业心、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能在科学研究或专业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

三、主要研究方向 本学科主要研究领域有: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和进化生态学 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内容: 1、动物生态学:秦岭被列为具有世界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依托此自然资源优势,着重开展秦岭动物多样性、物种濒危灭绝机制、自然保护区理论及功能区确立等研究。近年来的研究重点是对秦岭川金丝猴的社群结构和维持群稳定性机制及其生态学和保护策略进行系统研究,以及保护生物学、冬眠生理学、白蚁生理与生态研究等。 2、进化生态学:利用最新的、高效的分子技术,研究濒危种、特有种和具有重大生态经济价值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结合古地质、气象、生态数据、利用地理信息学技术分析种群遗传变异格局的历史与生态成因,研究适应辐射、亚种分化、地理起源等理论问题;以大规模基因组测序技术为依托,以生物信息学为研究方法,探讨生物与环境长期互作过程中适应的分子机理,了解形态分化的分子基础及与环境的关系。 3、植物生态学:本学科方向立足于全球变化的敏感生态区域(黄土高原、秦岭山地),针对不同生态系统类型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多时空尺度响应过程、控制机理及其与人类社会经济过程的交互作用机制进行系统研究。近年的研究重点是对秦巴山区及黄土高原珍稀濒危与重要资源植物的生理生态适应与濒危机制 以及植物功能生态学

中国考古学的诞生与发展

中国考古学的诞生与发展 “五·四”运动前后,西学东渐,在带来“科学”、“民主”思想和先进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带来西方人的妄自尊大,一些西方学者鼓吹“中国文化西来说”;国内也有人妄自菲薄,否定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代,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发生动摇。长此以往,国将不国。追根溯源,寻找实据,证明古史,重建民族自信,成为攸关国家命运的一件大事。此后不久,一批中国学者怀着强烈的责任感,开始了对周口店、殷墟等古文明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国考古学应运而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考古得到全面发展。新中国成立不久,中央人民政府就设立了国家文物局,并颁发了保护古代文物的法令;恢复了周口店、殷墟两项中断多年的考古发掘;在中国科学院成立了考古研究所,在北京大学设置考古专业;各省区市也相继成立文物管理委员会,负责当地的文物保护和清理发掘工作。在考古发掘和研究的实践中,各地考古队伍日益健全起来。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田野考古工作范围不断扩大,发掘水平得到提高。在黄河上下、大江南北,考古工作者对史前时期的半坡、北首岭、庙底沟、屈家岭、北阴阳营等遗址和大汶口墓地,对商周时期的二里头、郑州、丰镐等遗址和洛阳东周城、侯马晋城、汉唐两京城址、元大都遗址及其他重要遗址进行了规模较大的发掘。在辉县琉璃阁的发掘工作中,首次成功地剔剥出一座完整的车马坑,受到西方考古学家的赞誉。 改革开放后,我国考古事业走向繁荣。1979年4月成立了中国考古学会,其后一些省区市也相继成立了地方考古学会及相关的研究会;考古学得到迅速发展,加强对外交流,引进科技手段,开拓了水下考古和航空摄影考古领域;大遗址考古发掘得到加强,黄河流域所作重点发掘尤多,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也有多处遗址发掘,西南边疆、北方大漠也都发掘过史前遗址,数量之多,分布之广,规模之大,前所未见。 田野考古达到较高的科学水平。原始聚落遗址和氏族公共墓地的发掘,力求全面地揭露布局情况,复原当时社会生活全貌;古代城址的勘察,着重了解整体规划,确定城垣范围和城门位置,探寻主干大道和重要建筑遗迹;对那些古今重合的城市,则充分利用文献资料,根据现存的古建和可以肯定的旧街道等遗迹,结合以重点钻探、发掘,较好地复原古城的平面布局;清理大型墓葬时,妥善处理糟朽不堪的漆木器、丝织品、帛书、帛画,使之得到较好保存;对于散乱的玉衣、铠甲、简牍,在清理过程中,特别注意各个零件的位置和相互关系,仔细观察和做好记录,以复原它们的整体。考古发掘还扩大到古代矿场、作坊、窑址、工场和沉船、桥梁等。 我国考古工作者积极探寻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过程,为全世界旧石器时代考古作出重要贡献。他们对中国境内的古人类文化遗址进行了系统的发掘和研究,揭示出了一二百万年以来直立人、早期智人至晚期智人在中国境内的进化过程及其生存活动情况;对中国农业起源的考古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以充分的证据证明距今1万年以上;理清了广阔地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序列,建立了史前文化的系列和编年框架,提出了区、系类型的考古学理论;随着西安半坡、临潼姜寨等史前村落的揭露,对聚落形态的研究有了新进展;对红山文化、良渚文化、龙山文化等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获得重大成果,引起了世界考古学界对中国文明起源问题的关注;在豫西及晋南地区对夏文化进行了连续、深入的探索,找到了夏人活动的中心区域。在郑州地区发现了二里岗文化遗存,从而确认了早商文化;对中国古代城市和其他重要遗址、墓葬的发掘也获得世人瞩目的成就。甲骨、简牍、帛书等文献又有许多新的发现,为历史研究提供了大批重要史料。 从半坡新石器时代遗址、广汉三星堆的发现与发掘,临潼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西安汉

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课程表041019213802

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课程表 2014--2015学年第 二 学期 2014年级 生科大类1 专业 46 人数 星 期 1—2 3—4 5—6 7—8 晚 上 军事理论 生命科学导论 微积分Ⅱ第一层次Ⅱ 刘锦蓉 思想品德 程馨莹 一 全院 152人 7307 全院152人 7507 大类1+2,93人 7502 全院152人 7507 大学英语视听说 党弋 基础物理 赵立臣 有机化学 二 生科大类1班 46人,7502 大类1 46人 7502 大类1+2,93人 魏青 7305 微积分Ⅱ第一层次 Ⅱ 刘锦蓉 有机化学 魏青 形势与政策(单周) 三 大类1+2,93人 7502 大类1+2,93人 7502 全院152人 7207 基础物理 赵立臣 微积分第Ⅱ层次Ⅱ 刘锦蓉 四 大类1 46人 7502 大类1+2,93人 7502 大学英语阅读 焦建平 体 育 五 生科大类1班 46人,7310 全院152人 魏青131********,刘锦蓉130******** 节 次科目教室

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课程表 2014--2015学年第 二 学期 2014年级 生科大类2 专业 47 人数 星 期 1—2 3—4 5—6 7—8 晚 上 军事理论 生命科学导论 高等数学 刘锦蓉 思想品德 程馨莹 一 全院 152人 7207 全院152人 7507 大类1+2,93人 7502 全院152人 7507 大学英语阅读 张润文 基础物理 田璐 有机化学 魏青 二 生科大类2班 47人 7405 大类2 47人 7402 大类1+2,93人 7305 高等数学 刘锦蓉 有机化学 魏青 形势与政策(单周) 三 大类1+2,93人 7502 大类1+2,93人 7502 全院152人 7207 基础物理 田璐 高等数学(单)刘锦蓉 四 大类2 47人 7506 大类1+2,93人 7502 大学英语视听说 郭瑛 体 育 五 生科大类2班 47人 7502 全院152人 魏青131********,刘锦蓉130******** 节 次科目教室

宋元明考古(西北大学讲义)

宋元明考古 第一章、概述 一、历史概况:北宋建国(960年)~明亡(1644年)。包括:宋、辽、金、(西夏)、元、 明。北宋:960年~1127年;南宋1127年~1279年;辽:907年~1125年;金:1115年~1234年;元:1206年~1271年称“元”~1368年;明:1368年~1644年;西夏:1032年~1226年。 (一)、历史 1.宋:局部统一。边界战乱频繁。宋经济有大发展。商品经济崭露头角,城市转为商业中心。薄葬,随葬品少,纸明器成为主流。瓷器成为主要日用品。出现桌、椅等。瓷器偏向高大发展,装饰局限于上部。时代风格缺乏大气,趋向精巧;瓷器注重釉色效果、美感。 2.辽:初,游牧民族。后,南部农业,北部牧业。因俗而治。契丹人随葬,马具、金属兵器,厚葬,金银器、瓷器。 3.金:向外扩张,统治区域多为汉人。桦树皮器物。碑刻。 4.元:民族分治。始终保持本祖特色。城址:大都;上都,保存较好。墓葬主要为汉人墓,无确认的蒙古族墓葬。蒙古族,野葬,用毛毡裹尸,弃于野。 以上四个时期:民族文化交流。中原民族与游牧民族之间,茶马、绢马贸易。先进与后进文化间交流。宗教影响,佛教、道教。 (二)、特点: 1.小商品经济、民营手工业发达。瓷器、铜镜,民间制造用于商品交换,铭文上刻有商标、广告等。 2.文献多:府、县志;绘画、图;笔记、小说;游记。 3.地面建筑遗留众多。 4.生活方式改变导致器物造型、装饰发生大的变化。 5.民族文化、民族特色。民族关系复杂,相互间影响。 二、简史: 1.1949年以前:1920年,宋钜鹿故城发现,瓷器、漆器、木器。30年代,陈万里,南方瓷窑,浙江为重,越窑、龙泉窑。30年代,营造学社,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古建调查,元大都、明南京。地面调查为主。抗战时期,四川宋墓,发掘。法国传教士闵宣化,内蒙东部,辽城址、陵墓。日.鸟居龙藏,辽遗迹。日本占领时期,东北、内蒙多次辽、金、元调查发掘,辽庆陵、建平辽墓、赤峰瓦缸窑、辽上京;金上京、完颜希尹墓、完颜娄室墓;元上都、百灵庙景教寺院与墓葬。黑城子城址(西夏~元)。 俄.科兹洛夫、英.斯坦因、西北考察团;埋藏品丰富,纸文书、元代纸钞、西夏文材料。2.1949年以后: (1)、墓葬:宋墓,河南白沙宋墓、合肥包拯墓、江苏杨氏族墓、福州南宋墓,小型为主。 辽墓:内蒙东部、辽宁。赤峰辽驸马增卫国王墓;库伦旗料壁画墓;豪欠营辽墓(契丹女尸)衣冠、木质棺床小帐、铜丝网络;清河义门辽墓;奈曼器陈国公主墓。金、元墓:主要为河北、山西、河南汉人墓,仿木结构建筑形式;壁画:开芳宴、廿四孝、忠烈贞节。明墓:多,重心集中在诸侯王、帝陵(定陵)、鲁王陵、蜀王陵等。中小型主要为辽墓,大型主要为明诸侯王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