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年云南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生态学考研真题A卷

2014年云南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生态学考研真题A卷

2014年云南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生态学考研真题A卷
2014年云南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生态学考研真题A卷

2014年云南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生态学考研真题A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食物网中既是捕食者,又是被食者,则其被称为。

A. 顶位种

B. 基位种

C. 中位种

D. 次级消费者

2. 诗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造成这种现象的

主导生态因子是。

A. 温度

B. 光照

C. 水分

D. 土壤

3. 人们为确保将来能够利用某一森林的涵养水源、保护土壤、净化大气、固定二氧化碳、

释放氧气以及生态旅游等方面的效益而愿意支付的保护费用,这种支付意愿的数值相当于某一森林的。

A. 直接使用价值

B. 间接使用价值

C. 选择价值

D. 遗产价值

4. 循环是物质循环的核心。

A. 二氧化碳

B. 水

C. 氮

D. 磷

5. 下列哪种生态锥体不会出现倒置现象?

A. 能量锥体

B. 生物量锥体

C. 年龄锥体

D. 数量锥体

6. 赤潮是指水体中一些浮游生物爆发性增殖引起水色异常、水质变劣的现象,下列生物不

会引起赤潮的是。

A. 裸甲藻

B. 棱角藻

C. 蓝绿藻

D. 腰鞭毛虫

7. 逻辑斯谛曲线被划分为5个时期,其中密度增长最快的时期是

A. 开始期

B. 加速期

C. 转折期

D. 减速期

8. 由裸岩→地衣→草本→灌木→乔木的演替过程,按代谢特征划分,属于。

A. 自养演替

B. 异养演替

C. 原生演替

D. 次生演替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给分。)

1.在进行自然保护区设计时应该考虑如何保持。

A. 较高的当地物种多样性

B. 稀有种和濒危种

C. 干扰状况

D. 形状

E. 稳定的生态系统

2.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农田生态系统具有以下哪些特点?

A. 目的性

B. 易变性

C. 脆弱性

D. 高效性

E. 依赖性

3. 下列元素中,常被生物甲基化的是。

A. Hg

B. As

C. Pb

D. Cd

E. Se

4. 种群的数量变动,反映了两对相互矛盾的过程(出生和死亡,迁入和迁出)相互作用的

综合结果。因此生态学家提出许多不同的理论来解释种群的动态机制。下列属于外源性种群调节理论的是。

A. 行为调节

B. 生物学派

C. 食物因素

D. Christian学说

E. 气候学派

5. 下列元素中属于沉积型循环的元素有。

A. N

B. P

C. Ca

D. S

E. Cu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 美国海洋生物学家Rachel Carson潜心研究美国使用杀虫剂所产生的种种危害之后,发

表了《》这一名著。该书的出版,是对人类与环境关系传统的行为和观念的理性反思。

2.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著名生态学家马世骏先生将20世纪50年代以来生态学研

究的发展历程用“三个规划”,即、和分为三个阶段。

3. 按照环境的性质可将环境分为、和三类。

4. 光本身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环境因子,、和都对生物的生

长、发育和地理分布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5. 生态规划的模式很多,典型的主要有模式、模式、模式和

模式。

四、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30分。英文名词请先翻译再解释,翻译正确得1分。)

1.黄化现象 2. 高斯假说 3. 建立者效应(奠基者效应) 4. 植物提取(植物萃取)

5. 协同作用

6. top-down effect

7. biogeochemical cycle

8. life history

9. predation 10. sample plot

五、论述题(6小题,共75分)

(一)请解释以下生态现象(每小题5分,共25分)

1. 夏天的傍晚,常常可以看到鱼浮到水面。

2. 对于某种作物,当土壤中的氮可维持150kg产量,磷可维持250kg产量,钾可维持400kg产量,则实际产量一般在150kg左右。

3. 在北半球,植被由南向北依次出现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寒温带针叶林、寒带冻原和极地荒漠等类型。

4.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宋] 苏麟《献范仲淹诗》)。

5. 在美国,最常用的150种药物之中,有118种药物的成分来源于自然生物。其中,74%为植物,18%为真菌,5%为细菌,3%为脊椎动物。

(二)火是一种特殊的生态因子,它既可以是人为的,也可以是自然的因素(如雷电起火等)。2013年全国秋冬季森林防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通报,2013年1至8月,全国共发生森林火灾3349起,受害森林面积1.1万公顷,人员伤亡44人。由于火具有较强的破坏性,使得人们一直忽视火作为生态因子的重要意义。从生态学的角度看,火既有有害的一面,也有有利的一面,试简述火的两重性。(10分)

(三)据科学网报道,2012年7月,广西柳州柳江边上演了“食人鱼”伤人事件,而且两人被鱼咬伤。经鉴定,咬人鱼种为产于南美洲的桑氏锯脂鲤,在中国河流中属于外来物种。于是,当地相关管理部门为了全力围捕“食人鱼”,迅速发布奖励消息:“凡在柳江河段内捕获食人鱼者,抓获每条奖1000元”。民间团体随之发起“最奇特钓鱼大赛”追缉“食人鱼”。但尴尬的是,围捕第一天,除了抓获几十斤鲤鱼、鳜鱼之外,一条“食人鱼”都没有抓到。根据你掌握的环境生态学知识,谈谈上述材料所反映的生态学现象,并对政府相关部门的做法进行评论。(10分)

(四)景观生态建设是景观尺度上的生态建设,即一定地域、跨生态系统、适用于特定景观类型的生态建设。景观生态建设以景观单元空间结构的调整和重新构建为基本手段,包括调整原有的景观格局,引进新的景观组分等,以改善受胁迫或受损失生态系统的功能,大幅度提高景观生态系统的总体生产力和稳定性,将人类活动对景观演化的影响导入正向的良性循环。我国农村长期的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中创造出许多农业景观生态建设的成功经验,当前,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已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请根据景观生态学有关知识,设计一个你心目中的农业景观生态建设图景。(10分)

(五)据经济参考报报道,当前,我国土壤污染出现了有毒化工和重金属污染由工业向农业转移、由城区向农村转移、由地表向地下转移、由上游向下游转移、由水土污染向食品链转移的趋势,逐步积累的污染正在演变成污染事故的频繁爆发。国土资源部统计表明,目前全国耕种土地面积的10%以上已受重金属污染;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在长江三角洲等地调查的主要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率高达16%以上。由此可见,农业生产面临着土壤重金属污染和农药残留的双重压力。请谈谈你认为应该如何在重金属或有机污染物超标的土壤上进行农业生产。(10分)

(六)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面积最大、最重要的生态系统。据估测,历史上森林生态系统的面积曾达到76亿hm2,覆盖世界陆地面积的2/3。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01年报告,全球森林从1990年的39.6亿hm2下降到2000年的38.7亿hm2。目前世界森林面积约28亿hm2,全球每年消失的森林约1200万hm2。请论述世界森林面积减少的原因、造成的后果以及受损森林生态系统修复的方法。(10分)

过来人分享南京大学生态学考研经验(附真题回忆)

一、初试 南大生态的初试参考书是陈阅增的《普通生物学》和李博的《生态学》。 恩,普生觉得用陈阅增这本就足够了,可以买本配套的辅导书,生态可以还参考孙儒泳的《生态学基础》另外也可以备一本参考书。 历年真题绝对是一柄利器,能够拥有最近几年的就更好。不过早年的也是有用的,我记得普生就出了一个早年出过的题。 普生把握重点是关键,把你觉得会是重点的知识点给背熟,这很有必要。比如说,静息电位的定义和它是怎么产生的。等等。我学长之前就把那些知识点给总结了一次,我在他基础上又进行了一次更新,感觉这个总结还不错。到最后一个月,我就一直是看那个知识点背的。 生态的话,名词解释很费脑筋,感觉不要放过任何一个名词解释,那些难以背下的,至少也要有一定的了解。比如,这次出的一个红皇后效应就不是李博《生态学》上能找出的名词,不过我之前看到过还记下来,有点印象。其实像这样的,还是少数,关键还是书上有的。得背熟。在觉得对书本知识掌握得不错的情况下,我推荐看一些文献。比如雾霾造成的生态后果,大型水利工程造成的生态后果等等。生态没考好,我觉得就是文献看得不够,知识不全面。名词解释至少得背三遍!! 英语和政治,这两门我考得不好,就不说了。要说的就是上海外国语大学编的单词书我觉得不错,好记。肖秀荣的押题一定要买。最后一个月把市面上所有的考研模拟题买下来做几遍,这方法还不错。 二、真题回忆 来个2014生态的回忆版吧。

名词解释(6*10) 红皇后效应野外要观测的三个生物多样性(那三个希腊字母不知道怎么打出来) liebig限制因子定律和shelford耐性定 律 边缘效应和群落交错区 …… 简答题(6*10) 雾霾可能导致的生态后果 取食策略都有哪些 放射性同位素在生态学中的应用 种群调节假说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土壤动物是如何适应土壤缺氧环境的 气体循环和沉积循环的联系 …… 分析题(15*2) 南水北调对长江下游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全球变化的生态后果 还有些记不得了。有些可能表述也出现错误,大家将就着看看吧。

云南师范大学中国地理考研真题

云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国地理真题 2000年中国地理 一、简答题(32分) 1、略述中国早涝及其形成原因(8分)。 2、简述中国地貌对自然景观形成的作用(8分)。 3、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特点及其对策如何(8分)。 4、解释并评价基塘生态系统(8分) 二、比较分析题(24分) 1.比较分析北疆与南疆在自然景观上的异同及其成因(12分) 2.比较分析东北区与西南区的区域经济特征(12分)。 三、论述题(44分) 1、试述青藏高原对中国西北地区干早气候形成的作用( 20分)。 2、试述面向21世纪的中国工业经济发展战略布局(24分)。

2001年中国地理 一、简答题:(共40分) 1.简述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10分) 2.简要分析我国气候基本特征及其形成原因。(10分) 3.简述我国铁路网分布的基本格局及今后发展设想。(10分) 4,简述西南区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现状的特点。(10分). 二、论述题:(共60分) 1.分析攀枝花钢铁基地的布局条件与布局特点。(15分) 2.对比分析我国南、北方农业生产发展与布局的地域差异。(25分)3.试评价中国西部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20分)

2002年中国地理 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20分) 1、梅雨 2、黄土高原 3、楚文化 4、首都经济圈 二、简答题(4小题,共40分) 1、简述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成因及其墓响。(10分) 2,简述中国矿产资源的基本特征。(10分) 3、简述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布局特点。(10分) 4、简述大西南经济区的范围、区域特点和专业化部门。(10分) 三,论述题(3小题中任选2题,共40分) 1、试论述我国农业开发的战略构想。(20分) 2,试论述中国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规律。(20分) 3,试论述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对今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20分)

2015年云南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生态学考研真题A卷

2015年云南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生态学考研真题A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是种群的基本组成单位。 A. 细胞 B. 组织 C. 个体 D. 分子 2.生态系统的概念是由生态学家于1935年首次提出的。 A. F. E. Clements B. A. G. Tansley C. E. Haeckel D. E. P. Odum 3.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往往比生活在低纬度地区的同类动物个体大,这是。 A. 阿利规律 B. 阿伦规律 C. 拥挤效应 D. 贝格曼规律 4.环境污染物进入机体后,具有暴露相、毒物动力学相和毒效相。其中毒物在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在进行。 A. 暴露相 B. 毒物动力学相 C. 毒效相 D. 以上选项均正确 5.植物修复技术包括植物萃取技术、根际过滤技术、植物固定技术、植物刺激技术和植物转化技术等。下列不属于植物提取技术所用的植物是。 A. 盐地鼠尾粟 B. 蜈蚣草 C. 龙葵 D. 滇白前 6.已知物种1和物种2是两个竞争的种群,物种2对物种1和物种1对物种2的竞争系数各为α和β,环境容量分别为K1和K2。根据Lotka-Volterra竞争模型,当物种1 被排斥,物种2 取胜时,应满足的关系是。 A. α>K1/K2和β>K2/K1 B. α>K1/K2和βK2/K1 7.下列金字塔中,不可能发生倒置的是 A. 数量金字塔 B. 能量金字塔 C. 生物量金字塔 D. 数量和能量金字塔 8. 下述生态因子中,属于间接作用的是。 A. 坡度 B. 温度 C. 水分 D. 寄生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给分。)

云南师范大学(2011-2017)考研真题

2017年云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 1.晓庄师范 2.学习动机 3.课程内容 4.教育制度 5.不悱不发 二、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 1.简述品德发展的一般规律。 2.简述陈鹤琴活教育主要观点。 3.简述荀子性恶论观点。 4.简述教育性教学。 5.简述下位学习。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结合实例,如何理解“教学有法,而无定法”。 2.马卡连柯的集体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和现实意义。 3.结合实例,试述组织策略观点。

2016年云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 学校德育 2. 学校管理 3. 马礼逊学校 4. 经世致用 5. 欧洲新教育运动 6. 《爱弥儿》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1. 简要述评夸美纽斯的教学过程思想。 2. 简要分析教育的政治功能。 3. 简析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4. 简述中国古代选士和取士制度沿革。 5. 简要分析新文化运动影响下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主要内涵。 6. 举例说明什么是定势?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 结合案例,论述如何在美育教育实践中有效运用活动性原则。 2. 论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 3. 结合实际分析学习策略中的精细加工策略。

2015年云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试题 第一部分教育学原理(6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 螺旋式课程 2. 学校教育制度 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简要述评杜威的教学过程思想。 2.简述个体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结合案例,论述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合理地运用发展性原则。 第二部分中外教育史(共6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 癸卯学制 2. “全人生指导” 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简述梁漱溟乡村建设与乡村教育理论。 2.简述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论述卢梭的教育思想及其影响。 第三部分教育心理学(共30分) 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 举例说明什么是诱因。 二、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试论加涅提出的九大教学事件。

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生态学2009年考研专业课初试真题

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题(A卷) 考试科目代码:606 考试科目名称:环境生态学 试题适用招生专业:生态学 考生答题须知 1.所有题目(包括填空、选择、图表等类型题目)答题答案必须做在考点发给的答题纸上,做在本试题册上无效。请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写清题号。 2.评卷时不评阅本试题册,答题如有做在本试题册上而影响成绩的,后果由考生自己负责。 3.答题时一律使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作答(画图可用铅笔),用其它笔答题不给分。 4.答题时不准使用涂改液等具有明显标记的涂改用品。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64分) 1. 环境荷尔蒙 2. 生态风险评估 3. 生态工程 4. 绝对致死剂量 5. toxicant 6. fragile ecosystem 7. anthropogenic disturbance 8. biomass 9. 食物网源点 10. 优势种 11. 二级肉食动物 12. 演替顶极 13. species richness 14. frequency 15. instantaneous rate 16. ecosystem management 二、请运用环境生态学的相关原理解释以下现象(8小题,共86分) 1.生态学家在对某个海湾的藻类进行调查时发现,在浅水处生长了很多绿藻,稍深处则有很多褐藻,再深一些的水中则生长了很多红藻。请解释此现象。(10分) 2.骆驼是一种典型的沙漠动物,请解释它能在沙漠中长时间旅行而免受伤害的原因。(10分) 3.通过对全世界高等植物种类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后发现,我国有高等植物3万多种,巴西有4万多种,俄罗斯和东欧地区有1 万多种。据调查在我国两栖类动物分布中也存在同样的现象。请分析产生这种分布现象的原因。(10分) 4.在西双版纳,钝叶榕小蜂将卵产在钝叶榕果的子房里,同时为榕树有效地传粉。研究发现钝叶榕在种群水平上常年持续挂果,其花柱长度短于榕小蜂产卵器的长度,保证了传粉榕小蜂的在其中产卵繁殖;而传粉榕小蜂的羽化出蜂时期则与榕果内雄花的开放时间保持高度一致。请解释这一现象。(10分) 5.四川省二郎山东坡和西坡的气候、植被、土壤等存在较大差别。东坡原始森林郁郁葱葱,气候湿润,而西坡却寸草不生,气候异常干燥。当地有这样的谚语:“过一山,另 第 1 页共 3 页

云南师范大学美术考研

云南师范大学美术考研 因为在家有空,所以我来说一下我从四月左右开始的,在十月份之前都是打算跨考思政专业的,后来就因为某些原因,然后放弃了。初试,364 1,政治74。 政治我一直跟着是徐涛老师的,前期都是看他的网课,然后刷题。肖秀荣那个配套的练习我是刷了一遍。然后历年的真题我刷了两遍。后期是肖秀荣的卷子,出来以后,然后考前一个星期开始背的。因为本人是文科生,所以政治学起来很容易。基本政治都是自己在学烦的时候拿出来看的。 2.英语56。 本人英语不是很好,四级考了很多次都没有过。但是这并不影响考研,我个人觉得考研英语比四级简单,英语我前期就是跟着考虫微信上的小程序,叫天天背单词,背单词的时候我会一天背50个,从早上到晚上我会分时间段反复背。然后语法我是跟的新东方田静老师的语法课。我觉得讲得非常好,非常适合我。然后就是刷题,我暑假开始刷的题。我刷真题刷了四遍左右吧,基本上都是做阅读。考前一个月左右买了某个机构的英语作文背。 3,教育综合107。 这门专业课我考的不是很好。因为我个人不是背的非常熟。建议没学过这门专业课的同学,一定要自己先看一遍书看网课。其中有很多名词解释是非常不容易理解的。据说云南师范大学这门课比较压分。

因为我背的不是很好,所以这点分我就觉得还算正常。 4.美术概论127。 这门课是云南师范大学今年第一次考,市场上应该还没有这本书的资料。可以找学长学姐去买真题和资料。这门课是我大学的专业课,但是也没怎么学。我是考前十一月份左右的才拿出来的。我是先把这本书看了两遍。然后把框架给画了出来。我是按自己画的框架背的。本书叫基础很容易理解,理论也不是很多。其中举的例子比较多,只要把例子理解透彻啦,不用背都OK的。嗯,我在答题的时候也碰到有写不起的。但是我是举列说明,所以肯定也得了分的。我建议大家先把美术概论看过三遍。然后再考虑背的问题。因为在考试自己整理资料就很容易烦,建议去买一份资料可以直接背。如果准备晚些的同学,可以去买一份整理好的资料,直接背。美术概论题没有超过考试范围的。这本美术概论相对于那本艺术概论真的简单很多。

2018年云南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生态学考研真题A卷

2018年云南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生态学考研真题A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953-1961年,日本九州南部熊本县水俣镇发生了严重的“水俣事件”,主要污染物是。 A. 砷 B. 汞 C. 镉 D. 铬 2.北美洲的仙人掌、非洲的大戟的茎均呈肉质带刺,这属于。 A. 拟态 B. 趋异适应 C. 趋同适应 D. 协同进化 3.恒温同种动物其身体突出部分所占比例与外界环境温度因子相关,这属于。 A. 葛洛格规律 B. 阿利规律 C. 贝格曼规律 D. 阿伦规律 4.的防御和竞争能力不强,但出生率高,适应性强,扩散及恢复能力也强,不容易灭绝。 A. K-对策者 B. r-对策者 C. 植物 D. 动物 5.下列不属于直接竞争的是。 A. 资源利用性竞争 B. 异种化感 C. 争夺配偶 D. 争夺栖息地6.各种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平均而言,绝大多数是。 A. 动物 B. 真菌 C. 藻类 D. 高等植物 7.下列哪项不是发生在日本的环境污染事件。 A. 米糠油事件 B. 痛痛病事件 C. 多诺拉烟雾事件 D. 四日哮喘病 8. 从生物与环境适应性的角度出发,在畜牧业比较发达的印度北部,有乳糖耐受性的人群比例与以素食为主的泰国相比要。 A. 高 B. 低 C. 一样 D. 时高时低 9.如果人口按照与密度无关的种群连续增长模型(dN/dt=rN)增长,则人口倍增时间为。 A. 0.3/r B. 0.5/r C. 0.7/r D. 0.9/r 10. 下列不是昆明四季如春气候特征的真实写照。 A. “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 B.“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 C. “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 D.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11.在铅、锌尾矿库等治理中常常通过加入含钙物质(如石灰)来改良土壤,保障食品安全,其原理除了对pH值的影响外主要体现了。 A. 协同作用 B. 相加作用 C. 独立作用 D. 拮抗作用 12.顶级-格局假说是由提出的。 A. R. H. Whittaker B. A. G. Tansley C. F. E. Clements D. H. C. Cowle

2016年云南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生态学考研真题A卷

2016年云南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生态学考研真题A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群落水平结构的主要特征是它的。 A. 外貌 B. 镶嵌性 C. 成层性 D. 季相 2.如果人口按照与密度无关的种群连续增长模型(dN/dt=rN)增长,则人口倍增时间为。 A. 0.3/r B. 0.5/r C. 0.7/r D. 0.9/r 3. 固氮作用的几条途径中最重要的是。 A. 高能固氮 B.生物固氮 C. 雷电固氮 D. 工业固氮 4.氧气对于水生动物来说,属于。 A. 综合因子 B. 限制因子 C. 代替因子 D. 一般生态因子 5. 在较弱的光照条件下,植物光合作用也较弱,当植物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物质恰好抵偿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有机物时的光照强度称为。 A. 光饱和点 B. 最适光强 C. 光补偿点 D. 最弱光强 6. 物质的周转率用于生物库的更新称为更新率。若某一森林的现存量为324 t/hm2,年净生产量为28.6 t/hm2,则其更新率为。 A. 10.36 B. 8.42 C. 4.35 D. 0.088 7. 短日照植物通常是在日照时间短于一定数值才开花,否则就只进行营养生长而不开花,这类植物多数在早春或深秋开花。下列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 A. 水稻 B. 大麦 C. 油菜 D. 番茄 8. 有效积温法则表述公式K=N(t-t0)中,t0的生态学意义是。 A. 极端高温 B. 极端低温 C. 平均温度 D. 生物学零度 9. Deevey将种群存活曲线分为3个类型,其中表示接近生理寿命前只有少数个体死亡的曲线为。 A. 凸型曲线 B. 凹型曲线 C. 对角线型曲线 D. S型曲线 10. dN/dt=r N (1-N/K)这一数学模型表示的种群增长情况是。 A. 无密度制约的离散增长 B. 有密度制约的离散增长 C. 无密度制约的连续增长 D. 有密度制约的连续增长 11. 生态系统能够提供保护土壤肥力、净化环境、维持大气化学平衡与稳定等的服务。这种服务价值属于。

2017年云南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生态学考研真题A卷

2017年云南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生态学考研真题A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含氮有机物的转化分解过程不包括。 A. 氨化作用 B. 硝化作用 C. 腐殖化作用 D. 反硝化作用 2. 民谣“一年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描述的是我国的气候特征。 A. 桂林 B. 昆明 C. 三亚 D. 贵阳 3. 下列不属于动物种群内源自动调节说的是。 A. 行为调节 B. 内分泌调节 C. 遗传调节 D. 反馈调节 4. 下列属于旱生植物生理适应的是。 A.发达的储水组织 B. 原生质的高渗透压 C. 叶片特化成刺 D. 扇状运动细胞 5. 生态工程设计中常通过加环的方式来完成,下列属于增益环的是。 A. 凤眼莲净化污水 B. 畜禽粪便培养食用菌 C. 棉花田中种植油菜 D. 玉米芯生产木糖醇 6. 进行物种保护可以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其设计要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A. 形状 B. 隔离 C. 面积 D. 干扰状况 7. 旅游观光和科学文化价值属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 A. 间接使用价值 B. 直接使用价值 C.存在价值 D. 潜在使用价值 8. 低温是冬小麦发芽阶段需要的重要条件,但是当处于苗期时,低温可能会造成冻害。这体现了环境因子对生物作用的。 A. 主导性 B. 非等价性 C. 阶段性 D. 不可替代性 9. 是生态修复的基本理论,也是唯一起源于恢复生态学的理论。 A. 生态位原理 B. 限制因子原理 C. 演替理论 D. 自我设计与人为设计理论 10. 常用的重金属超富集植物蜈蚣、大叶井口边草主要富集元素。 A. Pb B. Cd C. Zn D. As 11. 下列物质中属于沉积型循环物质是。 A. 硫 B. 氮 C. 氟 D. 氧 12. 样地即能够代表所研究群落基本特征的一定地段或一定空间。一般在调查群落结构复杂的热带雨林时,最小面积至少为平方米。 A. 500 B. 1000 C.2500 D. 5000 13.内蒙古高原典型气候顶级是大针茅草原,但是松厚土壤上的羊草草原是在大针茅草原出

昆明理工大学_环境生态学2013年_考研专业课真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题(A卷) 考试科目代码:614 考试科目名称:环境生态学 试题适用招生专业:071300 生态学 考生答题须知 1.所有题目(包括填空、选择、图表等类型题目)答题答案必须做在考点发给的答题纸上,做在本试题册上无效。请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写清题号。 2.评卷时不评阅本试题册,答题如有做在本试题册上而影响成绩的,后果由考生自己负责。 3.答题时一律使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作答(画图可用铅笔),用其它笔答题不给分。 4.答题时不准使用涂改液等具有明显标记的涂改用品。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是环境生态学启蒙之著或者学科诞生的标志。 A. 《增长的极限》 B. 《我们共同的未来》 C. 《我们被偷走的未来》 D. 《寂静的春天》 2.从生态系统类型看,全球生态系统服务的总价值中,来自 生态系统的比例最大。 A. 海洋 B. 湿地 C. 热带森林 D. 农田 3.下列气体中,对全球温室效应的贡献值最大的是。 A. CO2 B. N2O C. O3 D. CFC S 4.下列植物中哪种可以超富集砷? A. 龙葵 B. 商陆 C. 蜈蚣草 D. 东南景天 5.内蒙古高原典型草原气候顶级是大针茅草原,但松厚土壤上的羊草草原是在大针茅草草原出现之前的一个比较稳定的群落,称为。 A. 前顶级 B. 亚顶级 C. 超顶级 D. 偏途顶级 6.自 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至今,现在世界上各国共有面积1000hm2以上各种类型自然保护区4000多处。 A. 1872 B. 1875年 C. 1972 D. 1975 7.从生活型看,鳞茎类、根茎类和块茎类多年生草本植物通常是。 A. 高位芽植物 B. 地面芽植物 C. 地上芽植物 D. 隐芽植物 8.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按营养功能分,其分类为。 A. 属于生产者 B. 属于消费者 C. 属于分解者 D. 因细菌种类不同而异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给分。) 1.下列属于阴地植物的是。 第 1 页共 4 页

环境生态学试题库

简答题 1、简述光强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性。 ①光强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有重要作用(5分) 光强对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体积的增长和重量的增加有重要影响,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干物质积累主要来源于光合作用。光还促进植物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制约器官的生长发育速度,使植物各器官和组织保持发育上的正常比例。植物中的叶绿体必须在一定的光强下才能形成。黑暗条件下会产生黄化现象。 ②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性(5分) 在一定的范围内,光合作用的效率随光强的上升而提高,但达到一定值后,光强增加光合作用速率不提高,这个点称为光饱和点。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也在进行呼吸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光合作用的速率与呼吸作用的速率相等,此时的光强称为补偿点。 根据植物对光照强度的要求不同,可将植物分为阳地植物和阴地植物。 2、简述高等植物的五个生活型。(每点2分) 按休眠芽或复苏芽所处的位置高低和保护方式,把高等植物划分为五个生活型: ①高位芽植物:休眠芽位于地面25cm以上,多为乔木、灌木等。 ②地上芽植物:更新芽位于土壤表面之上,25cm以下,芽受土表或残留物保护。多为灌木、半灌木或草本植物。 ③地面芽植物:在不利季节、其地上部分死亡,但被土壤和残落物保护的地下部分仍然活着,更新芽位于近地面土层内。多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④隐芽植物:又称地下芽植物。更新芽位于土表以下或水中。多为鳞茎类、块茎类和根茎类多年生草本植物或水生植物。 ⑤一年生植物:植物只能在适宜的季节生长,以种子的形式渡过不良季节。 3、简述食物链的三种基本类型。 根据食物链能量流动的起点和生物成员取食方式的差异,食物链可分成三种: (1)捕食食物链或牧食食物链。从活体绿色植物→草食动物→一级肉食动物→二级肉食动物组成的食物链。如在陆地生态系统中:草→蝗虫→蛇→鹰;在水域生态系统中:藻类→甲壳类→小鱼→大鱼。(4分)(2)腐食食物链或碎食食物链。从死的动植物残体开始,食物链上的生物以微生物和小型动物为主。如:动植物残体→蚯蚓→线虫→节肢动物。(3分) (3)寄生食物链。以活的生物有机体为营养源,取食者以寄生方式而生存的食物链。一般开始于较大的生物,如:哺乳动物→跳蚤→原生动物→细菌→病毒。(3分) 4、简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三种基本类型。 (1)水循环:生态系统中所有的物质循环都是在水循环的推动下完成的。可以说,没有水循环就没有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就没有生态系统的功能,也就没有生命。(3分) (2)气体型循环:大气和海洋是气体型物质循环的主要贮存库。所以,气体型循环与大气和海洋密切相关。循环具有明显的全球性。属于这一循环物质主要有C、N、O等。气体型循环与三大全球环境问题(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破坏)密切相关。(4分) (3)沉积型循环:沉积型物质循环的主要贮存库是岩石、沉积物和土壤。其物质一般要通过岩石风化作用和沉积物的溶解作用才能转变成可供生态系统利用的营养物质。循环过程慢,循环是非全球性的。沉积型循环的物质主要是矿物质如:P、S、Na、Ca 5、图解磷循环的过程并说明其特点。 磷循环的特点:(3分) 磷主要有两种存在形态:岩石态和溶盐态。P循环的起点始于岩石的风化,终于水中的沉积,是典型的沉积型循环。磷循环的过程:(7分)

环境生态学导论考研整理

生态学基础 大纲:1.了解生态学定义及其发展,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类型;了解生态学的一般规律。 2.掌握食物链(网)和营养级的概念,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联系。 3.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生态平衡失调的标志。 4.掌握生态恢复的概念,了解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技术体系。 5.了解生态安全的概念、生态安全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书目:《环境生态学导论(第二版)》,盛连喜主编 第一章绪论 1、生态圈:包括地球上一切有生命的机体和维持他们生存的各种系统,即生态圈是生物圈与生命支持系统的统一体,是地球上全部生物和与之发生相互作用的环境的总和。生态圈包括生物圈和生命支持系统两大部分。生态圈中,有生命的部分共同构成生命系统,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空间称作生物圈。生态圈中的生命支持系统是指地球上生命系统生存所需要的某些必要的条件,主要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能量。 2、环境生态学是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修复、重建和保育对策的科学,即运用生态学的理论,阐明人与环境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和效应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的科学。 3、关于环境生态学发展的几本书 《寂静的春天》:以杀虫剂大量使用造成的危害为基本元素,对人类与环境关系传统行为和观念的理性反思。 《增长的极限》:环境生态学发展初期的主要象征,阐明了环境的重要性以及资源与人口之间的基本联系。 《人类环境宣言》:人类在决定世界各地的行动时,必须更加审慎地考虑他们对环境造成的巨大的无法挽回的损失。《我们共同的未来》:“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环境生态学由理论体系的完善成熟发展到理论指导下的实际应用。 4、生态学的定义是研究生物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发展:经历了奠基、建立初期、发展及成熟期、生态学科兴起四个阶段。 5、环境科学:从广义上说是研究人类周围大气、土地、水、能源、矿物资源、生物和辐射等各种环境因素及其与人类的关系,以及人类活动对这些环境要素影响的科学。从狭义上将讲它是研究由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的变化以及保护和改进环境质量的科学。 6、全球性环境问题 资源枯竭、全球气候变化、自然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突发性环境和生态灾害频发等。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 1、种的性状可分两类:基因型与表型。(前者是种的遗传本质,即生物性状表现所必须具备的内在因素;后者是与环境结合后实际表现出的性状。)

2018年云南师范大学考研复试分数线

(一)复试条件: 根据文件规定,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本次考试选拔对象,应符合以下条件: 1.总分和单科成绩达到分数线以及专业研究方向的要求。 2.达到分数线的考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参加复试。未参加者,视为放弃。 3.凭准考证进行体检,按照考生序位号的先后顺序安排。体检不合者,不予录取。 4.复试采取专业笔试加面试的方式,考生最后成绩采取初试成绩与复试成绩进行加权的记分办法。 5.以综合考试成绩为录取依据,首先按各专业实考人数划定分数资格线,再按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名。 (二)报考事项: 历年真题QQ在线咨询:363、916、816张老师。学校各相关学院成立工作小组,确定工作中的相关政策和办法研究重大事项;负责本学院考试工作的组织宣传事项和实施工作;完成报考成绩的统计及综合排名汇总材料并上报填表。 1.各学院要先完成报考专业的成绩进行排名,根据名单确定考生的具体范围。 2.符合上述条件的参加综合考试,根据报考专业并提交书面申请材料审核。 3.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汇总名单后,将公示7天,期满后不再提示。 4.各相关专业按照考试科目的顺序依次进行。

5.考试成绩以书面通知形式发到学生本人。 (三)考试流程: 1.参加初试并获得复试资格的考生,应在复试前填写相关表格,按规定时间提供自身研究潜能的材料,攻读大学阶段的研究计划、科研成果等。 2.报考考生的资格审查由领导小组进行审查,对考生料进行审阅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统计填表。 3.我校采取笔试、口试或两者相兼的方式进行差额复试,以进一步安排加强进行考察学生的专业基础、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各种应用能力等。具体比例由学校根据本学科、专业特点及生源状况安排。 (四)复习方略: 1.要点内容考生贯彻各种各样的资料,其实关键要能保证你进行的系统性。前期整个阶段应该以真题为主,以精读的方式对考试的章节相关要点,对教程有一个纲领性的认识。对课后题必须要掌握,很多知识点题都出自课后。专业基础知识、该专业关注的研究方向。较为系统的了解都要以记忆为基础一定要做到对书的大体框架有全面的把握,把整个原理的前后概念贯穿起来。 2.在复习充分的情况下做完后对照答案进行对比,看看自己的差距在哪。接下来才是最重要的,要根据专业课的真题都会出什么题型,总结其考察重点是什么是哪一章节。在熟悉这些之后安排,一定要必须的题目都整理出来行理解背诵。根据科目的先后顺序,因为通常前几年出现的题目会出现,根据政策方向考核对照问题的深度和广度,结合自己的知识结构知识存量,正确的安排答题技巧针对有限的知识来最好地回答。专业课的难度绝不亚于英语,对掌握的侧重点范围解题

云南师范大学—陈慧琳—人文地理学考研核心复习资料

第一章人地关系 1.人文地理学:是以研究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为核心,研究人文现象的分布演变、传播及其空间结构的形成过程、特点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学科。 2.人地关系: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动态关系,以地域为单元,着重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3.人地关系论:是人们对人地关系认识的理论概括,是对人地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程度的哲学观讨论。 4.协调:是指各种物质运动过程中内部各种质的差异部分、因素、要素在组成一个整体协调一致时的一种相互关系和属性,表现为一致性、对称性和有序的特点。 5.人地系统:由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两个各不相同,但又相互联系的子系统交错构成的复杂、开放的巨系统,其内部有一定结构和功能机制。 一、人地系统中的人与地 “人”:指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在一定区域空间从事生产活动或社会活动的人,即社会性的人。 “地”:指空间上存在地域差异的地理环境,一是指与人类活动有密切关系的,由自然诸要素有规律结合的自然环境,包括作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二是指在人类作用下已经改变了的或在其影响力之下的地理环境,即经济、文化等人为环境。具备以下属性: (1)数量上的有限性。 (2)地域上的差异性 (3)制约性和可变性 (4)有限的稳定性 (5)层次性和复杂性 (6)整体性

人地关系中的“人”与“地”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人口的发展、分布和密度受到地理环境优劣的影响,适度人口是开发利用环境的基本动力;过量的人口对环境是一个压力,是造成人地系统失调的主要原因;而无一定数量的人口,也谈不上利用环境。 二、简述当前人地关系的新课题 1.人地关系中道德关怀概念下的课题 (1)区域之间的贫富差距和空间演变 (2)区域资源调配中的人地关系问题 (3)生态足迹的研究 (4)社会质量的研究 2.全球化以后的人地关系 (1)空间的网络化 (2)全球性环境演变对人类区域社会经济的关系 3.传统文化的区域性和现代文化的全球性关系 (1)传统区域文化被改变 (2)矛盾和互补的关系

新版重庆师范大学生态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考研,说不痛苦都是假的,但其实最多的是辛苦。下定决心准备考研是从大三结束的那个暑假开始的,所以想说:只要努力开始,一切都来得及。 在这场考试中,我确实也发挥出了最佳实力,多少也算是逆袭,成功上岸。对于开始的过程来说谁也做不到完美,所以只能在有限时间内,争取做最有效的提升,更要关注自己不擅长的地方。避免在不擅长的地方出现更大的问题。话说回来,对于所有科目来说,付出与分数是成正比的,所以千万不要抱着侥幸心理去学习!一定要掌握好基础,循序渐进的努力用功才行! 对于备考策略,之前从很多学长学姐经验贴里学到的再加上自己这几个月的经验,所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验。 我不是什么大神级别的人,也不能够帮助自认为是学渣的孩子复习没几天就能逆袭成学神,但是我的这些经验对于跟我一样,资质普通的考生来讲应该还是有一些借鉴意义的。首先,我不鼓励大家去经历头悬梁锥刺股的那种学习的刻苦,都什么年代了,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多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远比头悬梁锥刺股来的让人开心。 下面就讲讲我的备考经验吧,也希望大家早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和学习方法。篇幅总体会比较长,只因,考研实在是一项大工程,真不是一两句话可描述完的。所以希望大家耐心看完,并且会有所帮助。文章结尾处附上我自己备考阶段整理的学习资料,大家可以自取。 初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26)分子生物学

《现代分子生物学》(第二版)朱玉贤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 (837)普通生态学 《生态学》李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 先聊聊英语 单词部分:我个人认为不背的单词再怎么看视频也没用,背单词没捷径。你想又懒又快捷的提升单词量,没门。(仅供个人选择)我建议用木糖英语单词闪电版,一天200个,用艾宾浩斯曲线一个月能记完,每天记单词需要1小时(还是蛮痛苦的,但总比看真题时啥也看不懂要舒服多)。好处在于是剔除了初高中的简单词,只剩下考研的必考词,能迅速让你上手真题。背单词要一直从3-4月份持续到考研前几天,第一遍记完必须要在暑假前。 阅读完形部分:木糖英语真题手译就挺好用的,不需要做真题以外的任何阅读题。因为真题就是最贴近实战的练习题了,还记得近十年的真题我是刷了大概有四五遍。 不过,我建议从05年的开始抠真题,需要一个单词都不放过,因为考研英语的试卷有80%的单词,去年的卷子重复过。抠真题需要每句都看懂,每个单词都会。尽量在暑假前结束抠题的过程这决定你英语能否考70+,最迟到暑假结束(尽量别这么干,这会拖其他科目的节奏),因为需要大量时间,前期抠真题,一套得一整天。这是为了不让看不懂卡你的阅读,但阅读拿分重要的是逻辑结构,就算看懂了也不一定能做对。在抠完第一遍后,必看木糖的课和木糖的课或者方法。今年的找不到就去找去年的。里面有超级多做题的逻辑,教你提高正确率。然后再做真题,用木糖英语教的方法。最迟10月份搞定。

环境生态学考点

1.生物多养生的概念 生物多样性就是“生物类群层次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一般包括四个层次,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 遗传的多样性又成为基因多样性,之中内不同的种群之间或同一个种群内不同个体的遗传变异总和。 物种多样性是植物中水平的生物多样性。一个地区内物种的多样化,可以从分类学,生物地理学等角度进行研究,包括物种多样性的形成,演化,物种多样性受威胁的现状以及保护物种的永续性等。 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境的多样性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 景观多样性是指不同类型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功能机制和时间动态方面的多样化和变异性。 2.Gaia假说的主要论点 Gaia假说认为,地球上所有生物对其环境不断地起着主动调节的作用。地球上的生物有机体将以大气层作为原料源和废物库,这就改变了大气的化学组成,是大气偏离平衡。 3.地球本身是进化系统 Gaia假说认为,生物保证了整个地球系统的稳定性,生物体影响其生存环境,而环境又反过来影响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过程,两者是共同进化的。 地球环境是有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物质环境组成的,且两只密不可分,气候,化学组成的调节是该系统的应变特性,这种应变完全是自动的,并不具有目的性。但生物的自身这种生物学的进化则是有目的的,应变性更强的转化过程。 4.生物与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考选择题主要看这四个的内容看书) 光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水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土壤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5.有效积温法则 描述温度和生物的发育关系最常采用的是“有效积温法则”使法国雷米尔通过研究变温动物生长发育过程总结出来的。 该法则指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从环境中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而且某一特定生物类别个发育阶段所需要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该常数成为热常数或总积温,也叫做有效积温K = N(t-t0)K代表生物所需的有效积温,是个常数;t为当地该时期的平均温度c;t0该生物生长活动所需的最低临界温度(生物学零度)c;N为天数d 6.贝格曼规律 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其身体往往比生活在低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大。因为个体大的动物,其单位体重散热量相对较小,这就是贝格曼规律。 7阿伦规律 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和外耳等在低温环境中有变小变短的形式,这也是减少散热的一种形态适应,这一适应现象被称为阿伦规律。 8.生态因子 生态因子是指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如温度,湿度,食物,氧气,二氧化碳和其他相关生物等。生态因子中生物生存所不可缺少的环境条件又称为生存条件。

生态学考研试题

最新下载( 中国最大、最专业的学习资料下载站转载请保留本信息 生态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共40分,每体4分)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生态因子生活型谱构件生物 原生演替林德曼效率群落排序生态对策种间关联 二、填充(共15分,每空1分) 1、生物多样性一般有三个水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群落演替按演替发生的时间进程可分为: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 3、影响陆地生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 4、种群动态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5、生物地化循环可分为: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三、问答题(共30分,每题10分) 1、简述群落的基本特征。 2、试述种群两种进化动力的关系。 3、用能量流程图简述在最适条件下植物利用太阳能形成净初级生产力(千卡·米-2·天-1)。 四、计算题(15分) 用比例重叠法计算A、B两物种利用食物资源(以食物大小表示)的生态位重叠值? 物种食物资源大小(mm) 1-10 11-20 21-30 A 11 2 0 B 5 2 1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 生态型协同进化生态入侵演替群落排序 生态位食物链初级生产力负载量(carrying capacity) 同资源种团(GUILD) 二、问答题(70分) A 必答题(10分) 绘图说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和基本特点。 B选答题(任选4题,每题15分) 1、试论Logistic种群增长模型中各参数的生物学意义及该模型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2、试分析野生生物管理应遵循的生态学原则。 3、试述捕食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4、比较三种演替理论模型的异同点。 5、试论“冷血生物——温血生物(cold-blood vs warm-blood)";"同温生物——异温生物(homentherm vs poikilotherm)";"内热生物——外热生物(ectotherm vs endotherm)"三对术语的含义及适用范围。 一、名词解释 生态位内禀增长能力生物地化循环生态入侵生活型顶极群落 生物多样性林德曼效率种群增长类型K选择 二、问答题 1、光作为重要的生态因子有哪些特点?对动物和植物各有什么生态作用? 2、解释“耐受性定律”,并举例说明在环境保护研究中的作用。 3、评述几种(至少3种)当前流行的种群调节学说。 4、用种群消长数学公式或曲线图结合文字讨论两物种竞争的过程和结果。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生态学考研经验、复习指南贴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生态学》考研真题,经验指南,考研复习讲义 生态学资料真题解析说明 《生态学专业历年真题解析(专业课)》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博考研辅导团队集体编撰的“历年考研真题解析系列资料”之一。历年真题(附有标准的阅卷答案)是除了参考教材之外的最重要的一份资料,其实,这也是我们聚团队之力,编撰此资料的原因所在。历年真题除了能直接告诉我们历年考研试题中考了哪些内容、哪一年考试难、哪一年考试容易之外,还能告诉我们很多东西。 1.命题风格与试题难易 第一眼看到南信大历年试题的同学,都觉得试题“简单”。其实,这也是很多学生选择南信大的原因吧。南信大的试题不偏、不怪,80%的题目可以在课本上找到部分的答案。这不同于一些学校的试题,比如南京理工大学,理论性很强。南信大的试题,不管你复习的怎么样,一般都能答上一点,至于能答到什么程度,则因人而异。 其实,“试题很基础”----“试题很简单”----“能得高分”根本不是一回事。试题很基础,所以每个学生都能答上一二,但是想得高分,就要比其他学生强,要答出别人答不出来的东西。要答出别人答不出来的东西,这容易吗?大家不要被试题表象所迷惑。很多学生考完,感觉超好,可成绩出来却不到120分,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个原因:把考的基础当成考的简单。其实这很像武侠小说中的全真教,招式看似平淡无奇,没有剑走偏锋的现象,但是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和深厚的内功是不会成为大师的。我们只能说命题的风格是侧重考察基础的知识,但是,我们要答出亮点,让老师给你高分,这并不容易. 2.考试题型与分值 大家要了解有哪些题型,每个题型的分值。从真题来看,南信大的题目基本都是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根据每年题目数目的多少,每一年每个题型的分值浮动也是有所浮动的,一个名词解释少则4分,多则5分,简答题一般稳定在每道题10分,而论述题稳定在每题15~20分。这要求我们平时一定要注意书面表达能力的练习。 3.重要的已考知识点 考研专业课试卷中,很多考点会反复出现,一方面告诉大家这是重点,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

2019年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参考书

2019年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参考书 (本文根据18年考研院校专业目录整理,仅供参考) 凯程教育学考研教研组整理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专业课参加全国统考的311教育学综合考试,考试内容随同311大纲,其参考书是: 教育学原理 1.《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凯程推荐必读) 311必考的参考书,内容新颖,介绍了当代的教育学的最前沿的学术动态和知识,大多数的考试题均来自这本书,但这本书不是所有章节都考,只考大纲中介绍到的知识点。 2.《教育学》王道俊,人民教育出版社 311必看的参考书,内容稍有陈旧,但是知识体系最接近311大纲。 3.《当代教育学》袁振国,教育科学出版社 作为补充读物,重在理解教育学原理,是前两本书的重要补充。 教育史 4.《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凯程推荐必读) 孙培青的中国教育史是中国最权威最详实,也是体系最完善的教材,并且,这本书与311大纲完全吻合,除此之外,如有时间,还可以将王炳照的《简明中国教育史》作为补充读物,如果没有时间,孙培青的一本书就足够了。 5.《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人民教育出版社(凯程推荐必读) 吴式颖的这本书是中国最权威最详实,体系最完整的外国教育史教材,与311大纲的体系完全吻合。这本书内容已经很多了,涉及各地区,各国家,史料详实,建议读这一本即可。 教育心理学 6.《当代教育心理学》刘儒德,陈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凯程推荐必读)这本书是中国最权威的教心教材,也是教育学、心理学考研的必读教材,专业词汇很多,理论介绍也多,但是由于专业词汇多,所以初次读书有点难理解,往往很多考生读书到第2-3轮才能理解,但是这本书的介绍深层次,全方位,虽然有点小难,但是却是教育学考研最应该读的书,这本书理解好了,教心考试一定可以过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