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股东退出机制

股东退出机制

股东退出机制


版权所有2009年4月 言


股东抽逃资金是法律明确禁止的。根据现行公司法及其法理基础
及资本三原则(资本确定原则、资本维持原则以及资本不变原则)的
要求,股东出资构成的注册资本是公司信誉及其承担责任的物质基础。
因此,法律规定公司发起人、股东出资后,不得抽回出资。公司的发
起人、股东在公司成立后,抽逃其出资,被认为是对公司债权人、社
会公众和公司登记机关的欺骗。 果

一般情况下,对于股东抽逃出资的行为,公司登记机关除有权
责令改正外,还可对股东处以所抽逃出资金额(5%<X<15%)的
罚款。
如果股东抽逃出资的数额巨大、造成的后果严重的,将涉嫌构
成抽逃注册资本犯罪。
但,公司法允许小股东通过正常合法的手段将股权退出公司。公
司法给小股东设计有如下退出机制: 让

《 公司法》第七十一条规定:
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
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
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
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
让。
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
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
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
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公司法》第七十二条规定: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的强制执行程序转让股东的股权时,应

当通知公司及全体股东,其他股东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购买权。其

他股东自人民法院通知之日起满二十日不行使优先购买权的,视为

放弃优先购买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