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省桐乡市茅盾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浙江省桐乡市茅盾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茅盾中学期中考试高二政治试卷

考生须知:本考卷分试卷I、试卷II和答题卷

试卷 I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在答题卡上涂A,错误的请涂B。每小

题1分,共10分。)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2.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

3. 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

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4.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5.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6.整体与部分辩证统一,二者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7.“中国梦”的实现过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8. 承认矛盾的特殊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9.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10.人生价值能否实现取决于能否用正确的价值观来引导。

二、单项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1.下列关于哲学.世界观.具体知识之间联系的正确说法是

A哲学是世界观和具体知识的统一 B哲学就是科学的世界观和具体知识

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具体知识

12.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运动 B客观实在 C客观存在 D可知性

13. 2014年5月1日,世界海拔最高、建设标准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的高铁隧道工程——祁

连山隧道全线贯通。它的贯通离不开数千名建设者历时4年多的团结合作,这主要体现了实践的

A.客观物质性 B.主观能动性 C.直接现实性 D.社

会历史性

14. 从右图漫画可以看出

A两者的观点反映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B甲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乙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的

C甲的观点是唯心辩证法的,乙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

D两者的根本分歧在于意识能不能反映物质的问题

15. 2013年12月,浙江省首次面向全国高薪招聘聘任制公务员,选择义乌为试点,积累经验后再逐步推广。此举的哲学依据是

A.认识来自实践,并能决定实践的发展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C.规律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统一的

16.下列成语中既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又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点的是

A.和而不同 B.唇亡齿寒 C.吐故纳新 D.对症下药

17.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这句话主要说明

A、意识可以直接改造客观事物

B、意识的能动作用使事物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C、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D、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积极作用

18.奥数培训本是针对少数有数学天赋、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的课外辅导,但是有的学校、家长不顾学生实际,掀起“疯狂奥数”培训热潮,这种做法

①没有做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统一②违背事物发展规律

③没有抓住重点④没有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9. 沙尘暴的形成给人类带来了严重后果表明

A、规律是客观的,违背规律必受惩罚

B、事物是相对静止的

C、事物是绝对运动的

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无条件的20.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后,西部地区奋起直追,内蒙古多年成为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地方,新疆成为连接亚欧大陆桥的“经济桥头堡”。没有西部的小康,就没有全中国的小康,党中央持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举全国之力帮助西部发展,因为

A.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B.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带动整体

C.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1.位于墨西哥湾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发生爆炸沉没,沉没的钻井平台每天漏油达到5000桶,造成了巨大的环境和经济损失。事故的发生往往出于一时的疏忽,过于追求节省时间和走捷径,从发展的状态看,忽视了

A.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B.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D.肯定与否定的统一

22.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的主权债务危机打击了人们对欧元的信心,欧元一路走低。

欧盟达成了一项总额7500亿欧元的救助方案,中国也购入了数亿欧元的西班牙债券,各方施以援手,欧元逐渐趋稳。多国一起援手救欧元,从哲学上看,是因为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B.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联系是多种多样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D.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23.物理学有一条“熵定律”,该定律认为,开放的系统可以不断与外部交换能量和物质,从而有利于系统长期健康发展;反之,封闭系统则容易走向无序,导致原有结构的瓦解和制度的消亡。从哲学角度看,“熵定律”表明

A.一事物与周围的任何事物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B.任何事物的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C.联系是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D.一事物失去与周围事物的联系,就失去了其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24.下列成语与哲理对应正确的是

①白璧微瑕——看问题要分清主次矛盾②叶落知秋——事物是普遍联系,

③掩耳盗铃——发挥意识能动作用④过犹不及——矛盾的对立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 .③④

25.民谚“南人不梦驼,北人不梦象”说明了

A.存在决定意识

B.意识反作用于存在

C.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变化

26.右边漫画告诫青少年应该

A.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B.人的价值主要在于别人对你的评价

C.为社会做贡献应该放弃个人利益

D.全面提高个人的才能和素质

27.“把学问用于装饰是虚假,完全依靠学问上的规则断事是书生的怪癖。”这表明

A.书本知识比亲身实践更重要

B.实践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D.书本知识要和具体实践结合

28.“爱情无须死去活来,温馨就行;朋友无须如胶似漆,知心就行;金钱无须取之不尽,够

用就行;身体无须长命百岁,健康就行。”这段话体现的哲理是

A.重视量的积累

B.抓住时间促成质变

C.把握适度原则

D.抓住机遇赢得主动

29.“六十年像长河,有缓流也有急流;六十年像画卷,有暖色也有冷色;六十年像乐曲,有

高音也有低音;六十年像史诗,有欢乐也有痛苦。”新中国建国六十年历程体现了

A.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B.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矛盾双方的相互作用

D.新事物取代旧事物

30.读右图,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着重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②要在普遍联系中把握事物

③要把事物的量变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④要重视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的关键部分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31.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已成为青少年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渠道;但网络中

不健康内容会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品质造成不良影响,并且长时间沉溺于网络也会损害身心健康、妨碍学业。这里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②认识事物应该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③事物量的积累会引起质变④主次矛盾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管子》提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孔子主张先使民“富之”,然后才能

“教之”。这些观点的合理性在于肯定了

①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物质生产活动②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不同步,具有

相对独立性③良好的社会道德是在物质生产的基础上自然形成的④经济因素在决定社会性质和面貌上具有重要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3.在极干旱地区的干涸的湖底中,常因干缩裂开,风沿着这些裂隙吹蚀,裂隙愈来愈大,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背鳍形垄脊和宽浅沟槽,这种支离破碎的地貌为雅丹地貌。下列与雅丹地貌的形成蕴含相同哲学道理的是

A.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B.水滴石穿,绳剧木断

C.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D.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34.习总书记在谈“中国梦”时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这段话蕴含的道理有

①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是客观的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③先进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④只有在与社会的统一才能实现个人价值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5.美国科学家通过开普勒天文望远镜新发现了一颗宜居类地行星,据观测该行星每290天绕其恒星旋转一周,表面有很多岩石并可能有水,温度在“宜人”的22摄氏度。可见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②实践手段对人类认识器官有延伸性

③人的认识活动有反复性④实践手段对实践的主体具有替代性

A.①③B.②④ C.①②D.③④

36.生态环境问题引人关注,有环保专家直言:这个世界不仅是我们从上一代继承来的,而且是从下一代“借”来的。这一论断

①把握了事物固有的多样的发展条件②表明了价值观对改造世界有导向作用

③符合人类共同利益与社会发展规律④揭示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7. 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后发表讲话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从马克

思主义物质观的角度看,“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说明了

A.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要树立实践的观点

C.要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

D.要坚持联系的观点

38. “你幸福吗?”曾是最为流行的话之一。然而不同的人对幸福却有不同的理解,但有一

点是大家共同肯定的,即随着我国GDP的增长,人们的幸福感并不是直线上升的,幸福社会的建设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上述材料说明

①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③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39.“面子”一词,有着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在我们这个有着五千年文化底蕴的国度,面

子囊括了人的地位、财富、尊严、人格等,是人们进行社交活动的外观表征,代表着他人、社会对自身的综合评价。尽管时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人们重“面子”的观念依旧。这说明

A.意识是物质的主观映象

B.物质是运动的同时又是相对静止的

C.物质决定意识

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40.农民秋天采摘柿子,总要在树上留一些熟透的柿子给喜鹊作食物,这样,喜鹊会在果树上筑巢过冬,第二年春天捕捉果树上的虫子,从而保证了柿子的丰收。这个事例告诉我们

①一切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必然的,有条件的

②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③人们可以认识规律和改变规律为自己服务

④要善于把握事物的本质联系促进事物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 ②④ D.①④

41.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强调,总体上看,当前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情况是好的,党群干群关系也是好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这一看法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

①既要善于抓住重点,又要学会统筹兼顾②看问题要分清主流与支流

③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④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2.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范围,这说明了

A、真理是普遍的

B、真理是有条件的

C、真理是主观的

D、真理是绝对的43.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五个重大关系,其中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 B.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C.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 D.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

44.人生的道路是很漫长的,但要紧处常常只有几步,尤其在人年轻的时候。这启示我们A.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