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肽类药物 分类

多肽类药物 分类

多肽类药物分类

多肽类药物是指由多个氨基酸组成的化合物,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根据其作用方式和药理作用,可将多肽类药物分为以下几类:

1. 激素类多肽药物:如生长激素、促卵泡激素等,主要用于调节生长发育和生殖系统功能。

2. 免疫调节类多肽药物:如白介素、干扰素等,主要用于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治疗肿瘤、感染等疾病。

3. 血管活性类多肽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肝素等,主要用于调节血管张力和血液凝固功能,治疗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疾病。

4. 消化系统类多肽药物:如胃泌素、肠素等,主要用于促进胃肠道运动和消化液分泌,治疗胃肠道疾病。

5. 神经系统类多肽药物:如神经肽、神经生长因子等,主要用于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治疗神经系统疾病。

总之,多肽类药物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和丰富的应用价值,对于临床治疗和医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1 -

多肽类抗生素

多肽类抗生素:具有多肽结构特征,其包括多粘菌素类(多粘菌素B、多粘菌素E)、杆菌肽类(杆菌肽、短杆菌肽)和万古霉素。 具有多肽结构特征的一类抗生素。包括多粘菌素类(多粘菌素B、多粘菌素E)、杆菌肽类(杆菌肽、短杆菌肽)和万古霉素 多粘菌素类:大多数革兰氏阴性杆菌有较好抗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无效 杆菌肽及短杆菌肽:均是由肽链连结的氨基酸组成,两种抗生素对大部分革兰氏阳性细菌有高度抗菌活性;对革兰氏阴性杆菌则完全无效;为这两种抗生素均有严重肾脏毒性 万古霉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具有强大的抗菌作用 多肽类抗生素属杀菌剂,其抗菌谱窄,但具独特的抗菌作用,且细菌一般不易产生耐药性,长期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感染包括严重感染、院内感染、耐药菌感染、免疫缺陷者感染其疗效确切,是抗感染疗法的重要药物。然而,大多数品种的毒性较突出,尤以肾毒性为显著,故临床适应证严格,一般不作为首选药。 多肽类药物的优势是:它属于蛋白类药物,来源于自然,生物活性高,在人体内不结存,无副作用。其劣势是在体内降解快,稳定性低,给药途径有限制,水溶性较差,生产成本高。多肽类抗生素具有抗菌、抗肿瘤、促进创伤面愈合等多种生物学特性,尤其是替代广谱高效抗菌医药的开发潜力巨大。

多肽类抗生素从多粘杆菌或产气孢子杆菌的培养液中提取制得。常用的多肽类抗生素有多粘菌素B、多粘菌素E、杆菌肽(枯草菌肽)、万古霉紊(凡可霉素)等。 多肽类抗生素中,不同的抗生素所具有的抗菌作用不同,可分别对抗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绿脓杆菌、真菌、病毒、螺旋体、原虫的感染,对败血症、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牛乳腺炎等疾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小剂量时抑菌,大剂量时杀菌。多肽类抗生素的作用机理也各不相同,多粘菌素类可改变细菌胞浆膜的功能,而杆菌肽则作用于细胞壁和细胞质。多肽类抗生素的最大优点是细菌不易产生耐药性,但缺点为毒性较大,除对细菌细胞膜损伤外,对动物细胞膜也起作用,主要对肾、神经系统有一定毒性。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多肽类抗生素的使用方法: (1)硫酸多粘菌素B:本品为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无臭或带有微臭。易溶于水,在PH值为5.7~7.5时的水溶液最稳定,在碱性液中不稳定。主要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有较强的杀伤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绿脓杆菌等敏感菌引起的肺部、泌尿系统感染及败血症等病症。用法用量为:肌内注射,一日量,每1公斤体重马、牛、猪、羊1万单位,分2次注射;牛乳室灌注每乳室5~10万单位;牛子宫灌注10万单位。 应注意按兽医推荐剂量使用,否则使用剂量较大可引起肾脏损害及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等。另本类抗生素内服不吸收,不能用于全身感染。肌内注射也吸收不良。 (2)硫酸多粘菌素E(硫酸粘菌素、硫酸抗敌素):本品为白色或微黄色粉末,微臭,味苦,易溶于水,在酸性溶液中稳定。本品对大多数革兰氏阴性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特别是对绿脓杆菌作用效果更为显著,主要用于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败血症等病症,细菌一般对本品不产生耐药性,但本品与多粘菌素B之间有交叉耐药性。使用方法和剂量为:肌肉注射,一日量,每1公斤体重马、牛、猪、羊1万单位,分2次注射。 本品不宜与氨基甙类抗生素联用,因联用可导致神经系统中毒而产生肌无力和呼吸暂停的危险;不宜与磺胺嘧啶钠、碳酸氢钠、氢化可的松、细胞色素C、氯霉素等配伍,以免产生沉淀或降效。 (3)杆菌肽:是由一种苔藓样杆菌所产生的多肽类抗生素。为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无臭或微臭,味苦,有吸湿性。易溶于水,但水溶液在室温很快变质失效。故加锌使成杆菌肽锌,并制成1克中含杆菌肽锌100毫克(4000单位)或1克中含杆菌肽锌150毫克(6000

多肽类药物个人见解

多肽类药物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两个以上的氨基酸缩合形成肽链(polypeptidechain)。蛋白质是机体内最重要的一类生物大分子,目前被广泛地作为药物用于疾病的治疗。但是,蛋白质类药物也有缺点,如分子量大、制备困难、存在抗原性、体内易降解等。令人惊喜的是,人们发现某些分子量较小的多肽同样具有类似蛋白质的活性,且功能更显着。随着对这类生物活性多肽的进一步研究,已为新药的研制和开发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从生物学角度看,多肽和蛋白质的区别只是前者结构小一些,后者结构大一些。在人的生命活动中,蛋白质不断分解变化,蛋白质分解后形成多肽,多肽聚合又形成蛋白质。在人体中,多肽是涉及各种细胞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质,几乎所有的细胞都能合成多肽,所有细胞又受多肽调节。生命科学之所以将目光投向多肽,原因恰恰在于多肽在人体内担当的这种独特的生理和生化反应的信使角色。 蛋白质和多肽之间在分子量上并无明确的区分,习惯上将胰岛素(51个氨基酸组44)10的(或2成,分子量5733)视为多肽和蛋白质的界限。也有人将分子量小于10×氨基酸链称为多肽。目前生物医学在人体中已发现了1000多种具有活性的多肽,仅-12-9mol/L,~10脑中就存在近40种,它们在生物体内的浓度很低,血液中一般仅有10但生理活性很强,在神经、内分泌、生殖、消化、生长等系统中发挥着不可

或缺的生理调节作用。人们比较熟悉的有谷胱甘肽(3肽)、催产素(9肽)、加压素(9肽)、脑啡肽(5肽)、β-内啡肽(31肽)、P物质(10肽)等。 作为药用的肽,通常是由几个到二十几个氨基酸组成的比较短的多肽。开发和发展内源性活性物质作为治疗疾病的药物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因为它是最符合人体生物学调节规律的治疗手段,可以避免许多其他类型药物给人体带来的不良反应。目前,全世界已经应用于临床的多肽类药物约有几十种,包括人们熟知的胰岛素、. 胸腺肽、抗艾滋病新药T20以及肽类激素等。近几年蛋白质/多肽类 药物市场的发展速度惊人,年增长率达24%,与增长率仅为9%的总体医药市场相比,该领域令人注目。鉴于多肽生物活性高,一些肽在人的生长发育、细胞分化、大脑活动、肿瘤病变、免疫防御、生殖控制、抗衰防老及分子进化等方面又具有极其特殊的功能,多肽类药物的研发自然成为近年生命科学的一大热门领域。 1.多肽药物的优势 多肽药物是近年来世界新药研究开发的热点,也是我国生物医药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与传统药物相比,多肽药物具有以下明显的优势: (1)活性高,在很低的剂量和浓度下即可表现出显着的高活性; (2)分子量小,相对蛋白质而言易于人工化学合成,方便进行结构改造; (3)合成效率高。近年来技术的进步使多肽的固相合成变得简单,过 程自动化,易于控制;

多肽类药物

多肽类药物

多肽类药物 多肽和蛋白质类生物药物按药物的结构分类可分为: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类药物、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酶和辅酶类药物、核酸及其降解物和衍生物类药物、糖类药物、脂类药物、细胞生长因子和生物制品类药物。 结构分析 多肽的定性至少应包括氨基酸分析、序列分析及质谱分析。纯肽的氨基酸分析可提供该多肽的氨基酸组成和数量。序列分析则提供氨基酸残基的精确排列顺序。基于多种技术的质谱, 如快原子轰击、电喷雾、激光解吸, 经常用于提供多肽的相对分子量及其序列信息。肽谱是蛋白质或

多肽通过酶解得到的肽片段经分离和分析所得到的“指纹图谱”。当多肽含有20 个以上的氨基酸残基时, 肽谱分析对多肽结构研究和特性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2. 1 氨基酸分析 用于氨基酸分析的水解方法主要是酸水解, 同时辅以碱水解。酸水解中使用最广泛的是盐酸(一般浓度为6mo l?L )。多肽于110 ℃真空或充氮的安瓿瓶内水解10~24 h, 然后除去盐酸。水解过程中氨基酸遭破坏的程度与保温时间有线性关系, 因此该氨基酸在多肽中的真实含量可通过以不同的保温时间对相应时间的样品中该氨基酸的含量作图, 用外推法求出。高氨基酸分析仪的使用使氨基酸的分析越来越准确, 如W aters 公司的氨基酸分析系统的检出限已

达100 fmo l。 2. 2 序列分析 氨基酸测序主要为化学法, 酶法也有一定的意义。化学法以Edman 降解法最为经典, 它对所有氨基酸残基具有普适性和近乎定量的高产率, 是近50年N 2端顺序分析技术的基础。Edman 机理的液相(旋转杯) 自动蛋白顺序分析仪在1967 年推出。近年来不断对其改进, 其灵敏度已达到可以对0. 1pmo l 的样品进行常规分析。 2. 3 质谱(mass spect romet ry,M S) 质谱以质量分析为基础, 可提供化合物的分子量以及一些结构信息。1980 年代以后发展了许多新的“软电离”技术, 使其在蛋白质多肽分析中的应用越来越广。目前应用较多的有原子轰击、电喷雾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质谱。质谱测序

常见的多肽类药物种类大盘点

常见的多肽类药物种类大盘点 多肽药物是一种可以用于疾病的预防、治疗和诊断的多肽类生物药物,其制备方法主要有化学多肽合成、分离纯化法和基因工程法等,其中化学多肽合成是多肽药物的主要制备方式。虽然多肽类药物可以通过从生物体内分离纯化获得,但是天然存在的多肽分子含量少,无法完全满足临床应用的需求。化学多肽合成方法是通过氨基酸逐步缩合的化学反应来实现,一般是从羧基端向氨基端,重复逐个添加氨基酸的过程。 多肽类药物主要包括多肽疫苗、抗肿瘤多肽、抗病毒多肽、多肽导向药物、细胞因子模拟肽、抗菌性活性肽、诊断用多肽以及其他药用小肽等。多肽药物与一般的有机小分子药物相比,具有生物活性强、用药剂量小、毒副作用低和疗效显著等突出特点,然而其半衰期一般较短、不稳定,在体内容易被快速降解。 与蛋白类大分子药物相比,除了多肽疫苗外,多肽类药物免疫原性相对较小,用药剂量少,单位活性更高,易于合成、改造和优化,产品纯度高,质量可控,能够迅速确定药用价值。多肽药物是一个庞大的家族,也是比较有前景的发展方向之一,美迪西多肽合成研究团队紧密地围绕多肽药物研究的主题,致力于解决限制多肽药物发展和应用的核心问题,目前已建立了从上游非天然氨基酸结构单元的合成、多肽药物修饰和大规模合成,到下游多肽药物信号转导通路和作用机制研究的完善体系。 1、多肽疫苗 多肽疫苗是按照病原体抗原基因中已知或预测的某段抗原表位的氨基酸序列,通过化学多肽合成技术制备的疫苗。多肽疫苗是目前疫苗研究的重要方向,已经针对了艾滋病病毒和丙肝病毒的多肽疫苗进行了研发。传统疫苗一般由两种方式制备,一种为能诱发免疫力却不致病的减毒疫苗,例如黄热病、脊髓灰质炎和麻疹疫苗或卡介苗;另一种为灭活疫苗,例如百日咳杆菌、狂犬病毒、伤寒杆菌。 多肽疫苗由于完全是合成的,不存在毒力回升或灭活不全的问题。

多肽类药物个人见解

多肽类药物个人见解 多肽类药物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两个以上的氨基酸缩合形成肽链(polypeptide chain)。蛋白质是机体内最重要的一类生物大分子,目前被广泛地作为药物用于疾病的治疗。但是,蛋白质类药物也有缺点,如分子量大、制备困难、存在抗原性、体内易降解等。令人惊喜的是,人们发现某些分子量较小的多肽同样具有类似蛋白质的活性,且功能更显著。随着对这类生物活性多肽的进一步研究,已为新药的研制和开发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从生物学角度看,多肽和蛋白质的区别只是前者结构小一些,后者结构大一些。在人的生命活动中,蛋白质不断分解变化,蛋白质分解后形成多肽,多肽聚合又形成蛋白质。在人体中,多肽是涉及各种细胞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质,几乎所有的细胞都能合成多肽,所有细胞又受多肽调节。生命科学之所以将目光投向多肽,原因恰恰在于多肽在人体内担当的这种独特的生理和生化反应的信使角色。 蛋白质和多肽之间在分子量上并无明确的区分,习惯上将胰岛素(51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5733)视为多肽和蛋白质的界限。也有人将分子量小于104(或2×104)的氨基酸链称为多肽。目前生物医学在人体中已发现了1000多种具有活性的多肽,仅脑中就存在近40种,它们在生物体内的浓度很低,血液中一般仅有10-12~10-9mol/L,但生理活性很强,在神经、内分泌、生殖、消化、生长等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生理调节作用。人们比较熟悉的有谷胱甘肽(3肽)、催产素(9肽)、加压素(9肽)、脑啡肽(5肽)、β-内啡肽(31肽)、P物质(10肽)等。 作为药用的肽,通常是由几个到二十几个氨基酸组成的比较短的多肽。开发和发展内源性活性物质作为治疗疾病的药物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因为它是最符合人体生物学调节规律的治疗手段,可以避免许多其他类型药物给人体带来的不良反应。目前,全世界已经应用于临床的多肽类药物约有几十种,包括人们熟知的胰岛素、胸腺肽、抗

氨基酸、多肽及蛋白质类药物

氨基酸、多肽及蛋白质类药物

氨基酸、多肽及蛋白质类药物 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张慧婧 第一部分氨基酸、多肽及蛋白质基本知识 一、蛋白质基本知识 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无论是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简单的低等生物,还是植物、动物等复杂的高等生物,均含有蛋白质。蛋白质占人体重量的16%~20%,约达人体固体总量的45%,肌肉、血液、毛发、韧带和内脏等都以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形式存在;植物体内蛋白质含量较动物偏低,但在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和种子中蛋白质含量较高,如大豆中蛋白含量约为38%,而黄豆中高达40%;微生物中蛋白质含量也很高,细菌中的蛋白质含量一般为50%~80%,干酵母中蛋白质含量也高达46.6%,病毒除少量核酸外几乎都由蛋白质组成,疯牛病的病原体——朊病毒仅由蛋白质组成。 这些不同种类的蛋白质,具有独特的生物学功能,几乎参与了所有的生命现象和生理过程,可以说一切生命现象都是蛋白质功能的体现。 1.生物催化作用 作为生命体新陈代谢的催化剂——酶,是被认识最早和研究最多的一大类蛋白质,它的特点是催化生物体内的几乎所有的化学反应。生物催化作用是蛋白质最重要的生物功能之一。正是这些酶类决定了生物的代谢类型,从而才有可能表现出不同的各种生命现象。 2.结构功能 第二大类蛋白质是结构蛋白,它们构成动、植物机体的组织和细胞。在高等动物中,纤维状胶原蛋白是结缔组织及骨骼的结构蛋白,α-角蛋白是组成毛发、羽毛、角质、皮肤的结构蛋白。丝心蛋白是蚕丝纤维和蜘蛛网的主要组成成分。膜蛋白是细胞各种生物膜的重要成分,它与带极性的脂类组成膜结构。 3.运动收缩功能 另一类蛋白质在生物的运动和收缩系统中执行重要功能。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是肌肉收缩系统的两种主要成分。细菌的鞭毛或纤毛蛋白同样可以驱动细胞作相应的运动。 4.运输功能 有些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属于运载蛋白,它们能够结合并且运输特殊的分子。如脊椎动物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和无脊椎动物的血蓝蛋白起运输氧的功能,血液中的血清蛋白运输脂肪酸,β-脂蛋白运输脂类。许多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等)的跨膜输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细胞色素类蛋白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担负传递电子的功能。 5.代谢调节功能 执行该功能的主要是激素类蛋白质,如胰岛素可以调节糖代谢。细胞对许多激素信号的响应通常由GTP结合蛋白(G蛋白)介导。 6.保护防御功能 细胞因子、补体和抗体等是参与机体免疫防御和免疫保护最为直接和最为有效的功能分子,其化学本质大都为蛋白质,免疫细胞因子、补体和抗体等目前也已用于免疫性疾病和一

多肽药物及其在药物开发领域的应用

多肽药物及其在药物开发领域的应用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药物研发和治疗方法从传统的小分子化学药物向生物制剂转型,这些生物制剂主要包括蛋白质、DNA、RNA和多肽等。其中,多肽作为一类重要的药物分子,因其具有高效性、低毒性和低免疫原性等优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将从多肽药物的特点和分类、多肽药物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多肽药物的特点和分类 多肽是由多个氨基酸序列连接而成的生物大分子,其分子量通常在1000~10000之间。与传统的小分子化合物相比,多肽药物拥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极性和亲水性强,易溶于水和生理液体中,有助于药物在体内的溶解和吸收; 2. 选择性强,对于多种生物分子具有特异性结合和作用,能够精准地作用于标的分子;

3. 代谢和清除速度快,减小了药物对机体的毒副作用; 4. 容易合成和修饰,便于药物的生产和优化。 多肽药物主要可分为两类,即线性多肽和环状多肽。线性多肽是指由氨基酸按照一定的顺序连接而成的直链分子,如丝氨酸、精氨酸等。环状多肽则是指由氨基酸在分子内部形成的环状空间结构,如环肽酶抑制剂和环状抗菌肽等。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多肽药物,如寡肽、多肽-核酸杂交体和多肽-药物复合物等。 二、多肽药物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 由于多肽药物拥有很多独特的优势,因此在药物研发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面将从多肽药物的药理学、药物开发和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1. 多肽药物的药理学 多肽药物主要是通过与特定的受体结合或其它靶标分子相互作用,从而发挥生物学效应。这些受体或靶标包括蛋白质、酶、离

子通道等。多肽药物和靶标之间的作用和结构特异性非常高,因此可以设计和优化具有更高的药理学活性和较低的毒副作用的药物。 2. 多肽药物的药物开发 多肽药物的药物开发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筛选和鉴定目标受体或靶标; (2)设计和合成多肽药物分子,在不影响生物活性的前提下进行结构优化; (3)进行生物活性和代谢稳定性评价,并进一步研究在体内的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4)进行毒副作用和安全性评价; (5)确定多肽药物的临床疗效和药代动力学特性。

多肽类药物个人见解

多肽类药物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两个以上的氨基酸缩合形成肽链polypeptide chain;蛋白质是机体内最重要的一类生物大分子,目前被广泛地作为药物用于疾病的治疗;但是,蛋白质类药物也有缺点,如分子量大、制备困难、存在抗原性、体内易降解等;令人惊喜的是,人们发现某些分子量较小的多肽同样具有类似蛋白质的活性,且功能更显着;随着对这类生物活性多肽的进一步研究,已为新药的研制和开发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从生物学角度看,多肽和蛋白质的区别只是前者结构小一些,后者结构大一些;在人的生命活动中,蛋白质不断分解变化,蛋白质分解后形成多肽,多肽聚合又形成蛋白质;在人体中,多肽是涉及各种细胞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质,几乎所有的细胞都能合成多肽,所有细胞又受多肽调节;生命科学之所以将目光投向多肽,原因恰恰在于多肽在人体内担当的这种独特的生理和生化反应的信使角色; 蛋白质和多肽之间在分子量上并无明确的区分,习惯上将胰岛素51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5733视为多肽和蛋白质的界限;也有人将分子量小于104或2×104的氨基酸链称为多肽;目前生物医学在人体中已发现了1000多种具有活性的多肽,仅脑中就存在近40种,它们在生物体内的浓度很低,血液中一般仅有10-12~10-9mol/L,但生理活性很强,在神经、内分泌、生殖、消化、生长等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生理调节作用;人们比较熟悉的有谷胱甘肽3肽、催产素9肽、加压素9肽、脑啡肽5肽、β-内啡肽31肽、P物质10肽等; 作为药用的肽,通常是由几个到二十几个氨基酸组成的比较短的多肽;开发和发展内源性活性物质作为治疗疾病的药物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因为它是最符合人体生物学调节规律的治疗手段,可以避免许多其他类型药物给人体带来的不良反应;目前,全世界已经应用于临床的多肽类药物约有几十种,包括人们熟知的胰岛素、胸腺肽、抗艾滋病新药T20以及肽类激素等;近几年蛋白质/多肽类药物市场的发展速度惊人,年增长率达24%,与增长率仅为9%的总体医药市场相比,该领域令人注目;鉴于多肽生物活性高,一些肽在人的生长发育、

多肽及蛋白质类药物

结业论文多肽及蛋白质类药物 学院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生物工程 班级生物11001班

目录 摘要 一、前言 二、多肽类药物和蛋白质类药物 (一)多肽类药物 (二)蛋白质类药物 (三)多肽和蛋白类药物的主要生产方法三、重要多肽类药物 (一)胸腺激素 (二)促皮质素 (三)降钙素 四、重要蛋白类药物 (一)白蛋白 (二)干扰素 (三)胰岛素 (四)生长素 (五)免疫球蛋白

多肽及蛋白质类药物 摘要 随着蛋白组学计划的逐步深入,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关系逐渐被破解,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多肽及蛋白质类物质在诊断、治疗或作为疫苗预防各种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主要以20种天然氨基酸为基本结构单元依序连接而得,代谢物氨基酸为人体生长的基本营养成分,可通过农产品发酵而制备,药效高、副作用小、不积累中毒,作为人体内源性物质参与人体新陈代谢的调控,与人体高度契合。多肽和蛋白类药物是目前医药研发领域中最有前景、进展最快的部分。 关键字:氨基酸多肽蛋白质

一、前言 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指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的多肽和蛋白质类物质生物药物。多肽是α-氨基酸以肽链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化合物,它也是蛋白质水解的中间产物。N条多肽链按一定的空间结构缠绕纠结就构成了蛋白质。大分子蛋白质水解会生成多肽。 多肽和蛋白质类生物药物按药物的结构分类可分为: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类药物、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酶和辅酶类药物、核酸及其降解物和衍生物类药物、糖类药物、脂类药物、细胞生长因子和生物制品类药物。 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生物技术活性物质不断面世,已有不少生物技术药物应用于临床,国内外已批准上市的约40多种,1995年开发数为234种,目前正在研究的则成倍增加,在这些品种中,大量的均为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由于多肽和蛋白质药物的体内外不稳定性,临床主要剂型是溶液型注射剂和冻干粉针。为解决长期用药的问题,克服注射剂的不便和缺点,发展适宜给药途径的非注射传输系统是药剂学面对的挑战。

多肽类药物的研究与应用

多肽类药物的研究与应用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新型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成为 医学领域的一大热门话题。多肽类药物作为一种新型药物,受到 了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多肽类药物是指由2-10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一类生物活性分子,具有高度结构多样性和生物特异性,目前已应用于多个领域,如肿瘤治疗、心脑血管病、自身免疫病等。 一、多肽类药物的定义和特点 多肽类药物是由氨基酸残基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生物活性分子。相对于传统的小分子药物,多肽类药物具有以下特点: 1. 结构多样性:多肽类药物的氨基酸序列可以组合成数以百万 计的不同结构,具有高度的结构多样性。 2. 生物特异性:多肽类药物具有高度的生物特异性,只能靶定 地作用于相应的受体或相关分子,不会对身体造成过多的不良反应。

3. 免疫原性:多肽类药物由多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容易被免疫 系统识别为外来物质,导致免疫反应。 二、多肽类药物的应用 在医学领域,多肽类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心脑血管病、自身免疫病等领域。 1.肿瘤治疗方面:多肽类药物由于具有高度特异性和生物活性,可以通过靶向作用于癌细胞表面的受体或相关分子,抑制肿瘤细 胞的增殖和扩散。例如,珠单抗是一种针对HER2受体的多肽类 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乳腺癌、胃癌等多种癌症的治疗中。 2. 心脑血管病方面:多肽类药物也可以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病, 如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等。例如,B型钠尿肽可以促进尿 钠排泄和扩张静脉,降低血压;贝利普利则是一种抗高血压药物,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降低血压。 3. 自身免疫病方面:多肽类药物还可以用于治疗自身免疫病, 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例如,阿那曲唑是一种

药物的分类[精品文档]

各类药物的分类 一、临床上抗生素的分类: 1、β-内酰胺类:包括青霉素类和头孢素类及其它β-内酰胺类等。 2、大环内酯类:如罗红霉素、琥乙红霉素等。 3、林可霉素类:如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 4、多肽类:如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等。 5、氨基糖苷类:如庆大霉素、奈替米星等。 6、氯霉素类:如氯霉素。 7、四环素类:如米诺环素、多西环素等。 8、其它类:如磷霉素等。 此外,临床上常用的其它抗菌药物有: 1、磺胺类:如磺胺嘧啶、磺胺甲恶唑等。 2、喹诺酮类:如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等。 3、硝基咪唑类:如甲硝唑、替硝唑等。 4、抗真菌类:如咪康唑、氟康唑等。 5、抗结核类:如异烟肼、乙胺丁醇等 二、消化性溃疡药物的分类: 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根据作用方式不同,可分为抗酸药、抑制胃酸分泌药、胃粘膜保护药、消除幽门螺杆菌的抗菌药及胃肠动力药几类 分类药物 中和胃酸药(抗酸药)氢氧化镁、三硅酸镁、氢氧化铝凝胶、复方氢氧化 铝片(胃舒平)、铝碳酸镁 抑制胃酸分泌药 1、H2受体拮抗剂: 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尼扎替丁 2、乙酰胆碱拮抗剂:哌化西平 3、胃泌素受体拮抗剂丙谷胺 4、质子泵拮抗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 5. 胃粘膜保护药米索列醇、生胃酮、硫糖铝、吉法酯、替普瑞酮、 麦滋林-S颗粒、枸椽酸铋钾、胶体果胶铋、复方次 硝酸铋 6.消除幽门螺杆菌的抗菌药阿莫西林、四环素、甲红霉素(克拉霉素)、 甲硝唑、替硝唑、呋喃唑酮(痢特灵) 胃肠动力药 吗丁啉、西沙比利 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原则:⒈根除HP治疗;⒉抑制胃酸分泌药物治疗;⒊保护胃粘膜治疗;⒋非甾抗炎药(HSAID)溃疡的治疗和预防;⒌溃疡复发的预防

氨基酸、多肽及蛋白质类药物

氨基酸、多肽及蛋白质类药物 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张慧婧 第一部分氨基酸、多肽及蛋白质基本知识 一、蛋白质基本知识 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无论是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简单的低等生物,还是植物、动物等复杂的高等生物,均含有蛋白质。蛋白质占人体重量的16%~20%,约达人体固体总量的45%,肌肉、血液、毛发、韧带和内脏等都以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形式存在;植物体内蛋白质含量较动物偏低,但在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和种子中蛋白质含量较高,如大豆中蛋白含量约为38%,而黄豆中高达40%;微生物中蛋白质含量也很高,细菌中的蛋白质含量一般为50%~80%,干酵母中蛋白质含量也高达46.6%,病毒除少量核酸外几乎都由蛋白质组成,疯牛病的病原体——朊病毒仅由蛋白质组成。 这些不同种类的蛋白质,具有独特的生物学功能,几乎参与了所有的生命现象和生理过程,可以说一切生命现象都是蛋白质功能的表达。 1.生物催化作用 作为生命体新陈代谢的催化剂——酶,是被认识最早和研究最多的一大类蛋白质,它的特点是催化生物体内的几乎所有的化学反应。生物催化作用是蛋白质最重要的生物功能之一。正是这些酶类决定了生物的代谢类型,从而才有可能表现出不同的各种生命现象。 2.结构功能 第二大类蛋白质是结构蛋白,它们构成动、植物机体的组织和细胞。在高等动物中,纤维状胶原蛋白是结缔组织及骨骼的结构蛋白,α-角蛋白是组成毛发、羽毛、角质、皮肤的结构蛋白。丝心蛋白是蚕丝纤维和蜘蛛网的主要组成成分。膜蛋白是细胞各种生物膜的重要成分,它与带极性的脂类组成膜结构。 3.运动收缩功能 另一类蛋白质在生物的运动和收缩系统中执行重要功能。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是肌肉收缩系统的两种主要成分。细菌的鞭毛或纤毛蛋白同样可以驱动细胞作相应的运动。 4.运输功能 有些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属于运载蛋白,它们能够结合并且运输特殊的分子。如脊椎动物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和无脊椎动物的血蓝蛋白起运输氧的功能,血液中的血清蛋白运输脂肪酸,β-脂蛋白运输脂类。许多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等〕的跨膜输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细胞色素类蛋白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担负传递电子的功能。 5.代谢调节功能 执行该功能的主要是激素类蛋白质,如胰岛素可以调节糖代谢。细胞对许多激素信号的响应通常由GTP结合蛋白〔G蛋白〕介导。 6.保护防御功能 细胞因子、补体和抗体等是参与机体免疫防御和免疫保护最为直接和最为有效的功能分子,其化学本质大都为蛋白质,免疫细胞因子、补体和抗体等目前也已用于免疫性疾病和一些非免疫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多肽类药物个人见解

多肽类药物个人见解Love and liking, January 6, 2019

多肽类药物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两个以上的氨基酸缩合形成肽链polypeptidechain..蛋白质是机体内最重要的一类生物大分子;目前被广泛地作为药物用于疾病的治疗..但是;蛋白质类药物也有缺点;如分子量大、制备困难、存在抗原性、体内易降解等..令人惊喜的是;人们发现某些分子量较小的多肽同样具有类似蛋白质的活性;且功能更显着..随着对这类生物活性多肽的进一步研究;已为新药的研制和开发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从生物学角度看;多肽和蛋白质的区别只是前者结构小一些;后者结构大一些..在人的生命活动中;蛋白质不断分解变化;蛋白质分解后形成多肽;多肽聚合又形成蛋白质..在人体中;多肽是涉及各种细胞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质;几乎所有的细胞都能合成多肽;所有细胞又受多肽调节..生命科学之所以将目光投向多肽;原因恰恰在于多肽在人体内担当的这种独特的生理和生化反应的信使角色.. 蛋白质和多肽之间在分子量上并无明确的区分;习惯上将胰岛素51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5733视为多肽和蛋白质的界限..也有人将分子量小于104或2×104的氨基酸链称为多肽..目前生物医学在人体中已发现了1000多种具有活性的多肽;仅脑中就存在近40种;它们在生物体内的浓度很低;血液中一般仅有10-12~10-9mol/L;但生理活性很强;在神经、内分泌、生殖、消化、生长等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生理调节作用..人们比较熟悉的有谷胱甘肽3肽、催产素9肽、加压素9肽、脑啡肽5肽、β-内啡肽31肽、P物质10肽等.. 作为药用的肽;通常是由几个到二十几个氨基酸组成的比较短的多肽..开发和发展内源性活性物质作为治疗疾病的药物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因为它是最符合人体生物学调节规律的治疗手段;可以避免许多其他类型药物给人体带来的不良反应..目前;全世界已经应用于临床的多肽类药物约有几十种;包括人们熟知的胰岛素、胸腺肽、抗艾滋病新药T20以及肽类激素等..近几年蛋白质/多肽类药物市场的发展速度惊人;年增长率达24%;与增长率仅为9%的总体医药市场相比;该领域令人注目..鉴于多肽生物活性高;一些肽在人的生长发

氨基酸、多肽及蛋白质类药物

氨基酸、多肽及蛋白质类药物LT

由两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做二肽,同理类推还有三肽、四肽、五肽等,一直到九肽。通常由10~100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多肽;也有文献把由2~10个氨基酸组成的肽称为寡肽(小分子肽),10~50个氨基酸组成的肽称为多肽,由50个以上的氨基酸组成的肽就称为蛋白质。通常来说蛋白质具有更复杂的空间结构,蛋白质由一条或两条以上多肽组成的大分子,其结构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而多肽只能是一条肽链,通常也就是二级结构。习惯上将胰岛素(51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5733)视为多肽和蛋白质的界限。 目前生物医学在人体中已发现了1000多种具有活性的多肽,仅脑中就存在近40种,它们在生物体内的浓度很低,但生理活性很强,在神经、内分泌、生殖、消化、生长等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生理调节作用。人们比较熟悉的有谷胱甘肽(3肽)、催产素(9肽)、加压素(9肽)、脑啡肽(5肽)、β-内啡肽(31肽)、P物质(10肽)等。 第二部分氨基酸类药物 一、氨基酸类药物的分类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具有高度营养价值的蛋白质的补充剂,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动物饲料和化妆品的制造。氨基酸在医药上主要用来制备复方氨基酸输液,也可用作治疗药物和用于合成多肽类药物。目前用作药物的氨基酸有100多种。 1.治疗消化道疾病的氨基酸及其衍生物 主要有谷氨酸及其盐酸盐、谷氨酰胺、乙酰谷氨酰胺铝、甘氨酸及其铝盐、磷酸甘氨酸铁等 2.治疗肝病的氨基酸及其衍生物 主要有精氨酸盐酸盐、谷氨酸钠、甲硫氨酸、瓜氨酸等。 3.治疗脑及神经系统疾病的氨基酸及其衍生物 主要有谷氨酸钙盐及镁盐、氢溴酸谷氨酸、色氨酸、5-羟色氨酸及左旋多巴等。 4.用于肿瘤治疗的氨基酸及其衍生物 主要有偶氮丝氨酸、氯苯丙氨酸、磷天冬氨酸及重氮氧代正亮氨酸等。 5.其他氨基酸药物的临床应用 天冬氨酸的钙、镁盐可用于缓解疲劳,治疗低钾症心脏病、肝病、糖尿病等。组氨酸可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可用于心绞痛和心功能不全等疾病的治疗。 二、氨基酸类药物的生产 氨基酸的一般生产方法有水解法、微生物发酵法、化学合成法以及酶合成法等。除酪氨酸、胱氨酸、羟脯氨酸用水解法外,其他氨基酸已采用产量大、成本低、现代化水平高的发酵法和化学合成法生产,也采用前体发酵和酶合成法。 1.水解法 水解法是最早发展起来的生产氨基酸的基本方法。它是以蛋白质为原料,经酸、碱或蛋白质水解酶水解后,再分离纯化各种氨基酸的工艺过程,分酸水解法、碱水解法和酶水解法 2.微生物发酵法 最早应用微生物发酵法制造氨基酸始于l956年,采用淀粉作原料,直接发酵获得了谷氨酸。到了20世纪60年代初期,阐明了氨基酸生物合成路线及其代谢调节机制以后,用营养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