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频电路复习要点

高频电路复习要点

《高频电子线路》总复习

一、教材及参考教材

课程名称:高频电子线路(现在大多数院校称之为“通信电子线路”)

采用教材:〈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第四版曾兴雯、刘乃安、陈健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参考教材:1. 《高频电子线路》第二版胡宴如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 《高频电子线路》林春方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

3. 《通信电子线路》钱聪、蒋英梅人民邮电出版社

4. 《通信电子线路》于洪珍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5. 《通信电子线路》李棠之、杜国新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二、讲授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要突出高频电路与普通低频电路的区别,虽然在理论上主要运用传统集总参数的分析方法,但在讲授过程中要注意提示学生高频电路在工程设计和实现上,还要注意分布参数的作用和影响,特别强调通过实验来检验和完善高频电路设计的重要意义。重点在于各章中基本概念的建立,难点在于典型电路的分析和基本公式的理解。学生需掌握的主要内容为:

1.高频电路中的基本元器件、选频网络特性、相关术语的概念、接入系数变换原理及其应用。

2.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Y参数等效、增益、带宽、选择性分析和测量方法)。

3.射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结构及特点、余弦脉冲波形分析、三种状态分析及工程应用。

4.载频信号产生电路的结构特点、振荡条件分析、三点式振荡电路组成原则、晶体振荡器特性及应用。

5.非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重点为幂级数法)、频谱资源概念、频谱搬移技术、电路及应用

6.幅度调制与解调(调幅)的基本概念、表达式、波形分析、线性频谱搬移及应用

7.角度调制与解调(调频、调相)的基本概念、表达式、波形分析、非线性频谱搬移及应用

8.锁相环概念、频率合成技术及应用(基本锁相环、锁相分频、锁相倍频、锁相混频、锁相环频率合成技术及锁相环鉴频器)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高频电路基础

一、高频条件下的基本元器件

1、R、L、C器件及等效电路

2、集总参数与分布参数概念

二、选频网络及阻抗变换

对电信号的选择性接收和放大和阻抗匹配问题是通信电子线路中最基本的功能问题。选频网络就是实现这一重要功能的基本电路。它主要由LC元件组成,可分为LC选频电路与固体集中选择器两类。重点要求熟练掌握:并联谐振回路特性,谐振频率,阻抗,品质因数,通频带,选择性,矩形系数等概念和相关计算。掌握耦合联接与接入系统的概念

1、选频网络

LC并联谐振回路的基本特性

1、谐振与幅频特性

3、谐振阻抗与品质因数

空载品质因数r

C

L r

Cr

r

L Q ρωω=

=

=

=

11

00

空载等效谐振电阻 C

Q

r

C L Q r

L

Cr

L R Z P P

P p p ωωωω1

1

2

22

2

==

==

=

=

式中 C

L C

L =

=

=001

ωωρ为LC 回路的特性阻抗。

有载品质因数C

L R L

C R Q T

T

T 1=

=

有载等效谐振电阻 L p S T R R R R ////= 对于L 和C 元件也能定义品质因数: r

L r L

Q ω= c

C Cr Q ω1

= 其中c r r r 和分别是电感和电容的损耗电阻。

三、并联谐振回路的通频带和选择性

1.通频带

定义:任意频率输出电压U O 与谐振点最大电压U P 之比下降到0.707时所对应的上、下限频率之差为通频带

BW 0.7,即 Q

f f f BW 012707.0=

-=

当电路类型为耦合谐振回路(或双谐振回路时)

)(20707.0临界耦合Q

f BW =

2.选择性

谐振回路的选择性指的是回路选择有用信号抑制干扰信号的能力,它可用矩形系数1.0K 来表述。矩形

系数的定义:

7

.01.01.0BW BW K =

显然1.0k 是大于1的系数,当1.0k 越接近1 时,曲线就越接近矩形,LC 回路的选择性就越好。 例2-2 电路如图2-2所示。已知:

Ω==Ω======k pF ,k pF pF C H L 5R ,20C 10R ,5C ,20C ,100Q ,8.0L L S S 210μ。试计算回路

谐振频率、谐振电阻(不计L R 和S R 时)、有载品质因数L Q 和通频带B 。

解:由已知条件得 Ω==+=='k R R C C C R n

R L L L L

204)(

12

12

12

pF C C C C C C n C L L L L

54

1)(2

2

11

2

==

+=='

pF C C C C C C C L

S 2010552

121=++=++'+=∑

于是:谐振频率MHz LC f 8.39210==

π

谐振电阻Ω==k L Q R 20000ω 有载品质因数2520

2010

2011001000=++

='++

=

L

S

L R R S R Q Q

通频带MHz Q f B L

59.125

8.390==

=

四、阻抗匹配与阻抗变换

在高频电路中,选频网络是不能孤立应用的,它与信号源和输出负载之间,存在着匹配连接问题。信号源内阻及负载除了使回路的有效Q 值下降及f 0降低外,由于R L 与R S 不匹配,还会使负载R L 所得功率减小,采用阻抗变换的方法就能有效解决此类问题。

1、 载品质因数及其对并联谐振回路的影响

当计及R S 与R L 影响后,有载品质因素 L

L S S L S L R G R G R G G G G L LG Q /1,/1,/1)

(1

1

00===++=

=

∑式中电导ωω

显然,R S 和R L 越小(即G S 、G L 越大),回路的Q L 值下降越多,R S 和R L 的旁路作用越严重。 2、最大功率传输条件与阻抗匹配

为分析方便,我们以一个典型例子来说明问题。

例:已知某信号源电压为E ,内阻为R S ,问外电路负载电阻R L 取什么值时,输出功率最大。 解:由欧姆定律得电流强度 L

S R R E I +=

在负载电阻R L 上的输出功率

S

L

S L S

L S L L

S

L S S L L L

L S L S L S

S L L L

S L L L L

S L L L R R R R E R R R R R E R

R R R R R R E P R R R R R R R R R E R R R E R R R E R I R P P 4)

(4)(42222)

()()(2

22

2

2

2

2

2

2

2

2

2

2

+-=

+-=

++--++=

+=

+====

并整理,得将上式分母加

显然,只有当分母最小时,上式之值才最大。它实际上是一个极值问题。若令 0)()()(2)()()(3

2

42222

=+-=++-+='⎥⎦

⎤⎢⎣⎡+='S L L S S L S L L S L S L L L L R R R R E R R R R R R R E R R R E R P 则0)(2

=-L S R R E ,求得唯一驻点为

S L R R =

即负载电阻L R 等于信号源内阻S R 时,负载上才能得到最大的功率,这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阻抗匹配。高频条件下,阻抗失配不但会引起功率损耗,而且会产生严重的驻波干扰。电视传输系统中出现的重影,主要就是因为阻抗失配产生的。在计算机网络中,阻抗失配将产生驻波干扰,轻者加大数据传输中差错的产生,使系统传输速率变慢,重者使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可见,阻抗匹配在工程上是具有现实重要意义的。

五、传输线变压器的阻抗变换原理 1. 电压变换

传输线变压器不能提升能量,只能传输能量,理想条件下,初级输入的功率等于次级输出的功率,所以有:

1

22

12211,U U I I U I U I ==即

+ I 1 I 2

L

2. 电流变换

n

N N U U I I 11

21

22

1=

=

=

变压器初、次级线圈中的电流之比等于其匝数的反比。

3. 阻抗变换原理 L L i R n I n

nU I U R R 2

2

2

1

11===

'

=

可见,在满足最大功率传输即匹配的情况下,次级端的负载电阻L R 经过传输变压器的阻抗反射作用等效于'

L i R R 或,从初级端看进去相当于将L R 扩大了2n 倍。这就是阻抗变换作用。

六、高频电路中的常用阻抗变换电路

在通信工程中,阻抗变换电路被广泛用于信号传输、分配和实现阻抗匹配。其中最常用是传输变压器和具有不同接入系数(带抽头)的互感耦合电路。

(一)传输线变压器与阻抗变换电路

1、1:1传输线变压器结构(环形磁芯、双线并绕)和工作原理

2、1:4传输线变压器结构和工作原理

3、4:1传输线变压器结构和工作原理

4、电感分压式阻抗变换电路

5、电容分压式阻抗变换电路

(二)有载条件下的等效变换及其接入系数(4种基本等效变换)

(1)负载与回路联接的等效变换及接入系数 (2)信号源接入条件下的等效变换及接入系数

第三章 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

讨论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单调谐、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集成电路谐振放大器,放大器的稳定性和噪声。要求学生会画。交流通路和晶体管 Y 参数等效电路,会计算谐振电压增益放大器的带宽,矩形系数及回路插损等。雷达系统中信号的频带可达几千兆赫。

一、谐振放大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1、 选频放大电路的特点

要求:工作频率高,频率响应范围宽(幅频特性好),工作稳定可靠。

例如:图像基带信号占有的频带范围为0-6MHz 。在500MHz 的宽带示波器中,Y 轴放大器需要具有0-500MHz 的通频带。

2、 主要技术指标

(1) 通频带 (2) 增益 (3) 输入阻抗 (4) 失真度

2、 Y 参数等效分析方法(2学时)

3、 工程测量法

a) 稳态法(频域分析法)

即理想矩形脉冲输入/输出响应波形观测法。宽带放大器的高频特性影响输出脉冲陡峭的前沿,而低

频特性则影响平顶部分。根据输出脉冲的波形就可判断宽带放大器的特性。 b) 扫频法和点频法(最基本的工程测量方法)

二、 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 1、典型单调谐放大电路原理分析 2、主要技术参数

3、扩展放大器通频带的方法 i. 负反馈法 ii. 组合电路法

利用多个不同组态晶体管的串联组合来实现。 iii. 频率补偿法

第四章 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

工作原理,分析方法,功放电路,功率合成,及信号频率。要求了解谐振功放特点,主要指标,基本原理及折线近似分析法,会分析动态、负载、放大特性。会判断直流馈电电路。会计算各项指标,重点是谐振功放的状态特性分析。

一、 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原理及工作点的讨论

1. 高频功率晶体管的结构和特性(T f 、βf 、αf 与频率带宽积等) 2. 功率放大器工作点的讨论

(甲类、乙类、丙类高频功率放大的比较,效率、功率与集电极电流波形) 二、 余弦电流脉冲的分解

(折线近似分析法和幂级数分析法)

三、 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的三种工作状态

(欠压、临界和过压状态分析,中介配谐、天线调谐及工程实用意义) 四、 功率合成技术

五、 谐振功率放大器实例

(军用短波15W 电台强放级电路)

在高频电路中(包括馈电电路),应注意以下几点:

1、各供电电源必需有一端直接共地,对电源内阻必需采取交流短路措施;

2、各回路采取就近接地、多点接地、大面积接地;

3、所有连接导线宁短不长;

4、交、直流通路要采取隔离措施,相互隔离,互不影响。

第五章 正弦波振荡器(2学时) 一、 LC 振荡电路

1. 振荡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

振荡的两个基本条件:1≥KF ;)3,2,1,0(2 ==+=n n F K πϕϕϕ

其中 :1=KF 为振幅平衡条件;)3,2,1,0(2 ==+=n n F K πϕϕϕ为相位平衡条件。

当1>KF 时为起振条件(振荡建立的起因);当1=KF 时振幅达到稳定点(晶体管进入饱和区后的必然结果)。

2. 三点式振荡器的交流等效电路和组成原则 组成原则:0321=++X X X

即:)(213X X X +-= ,可简述为“射同余反” 3. 三种组态的比较与分析 二、

晶体振荡器与典型电路介绍 1. 晶体谐振体的等效电路及特性分析 2. 晶体振荡器原理及主要性能 3. 集成晶体振荡器

第六章 非线性电路与频谱搬移(3学时)

介绍非线性电路分析方法并讨论常用的频谱线性搬移电路。 一、 非线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1、 指数函数分析法(从略)

2、折线分析法(从略)

3、幂级数分析法(非线性V-A 特性的泰勒级数展开法及数学表达式) 设非线性器件伏安特性为:

)(u f i = (6-2)

如果)(u f 的各阶导数存在,则该伏安特性可以展开成以下幂级数:

++++=3

32210u a u a u a a i

若忽略三次以上各项,可得

2

210u a u a a i ++= (6-3)

式中0a 、1a 、2a 、3a 是与特性相关的分解系数。0a 为Q E 点下的静态值,1a 为线性项系数,2a 以上

为非线性项系数。

若在两个输入端口同时加入输入信号1u 和2u ,且t U u m 111cos ω=,t U u m 222cos ω=,根据

t U t U u u u m m 221121cos cos ωω+=+=,以及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公式

)cos(2

1)cos(2

1cos cos y x y x y x ++

-=

将两个输入信号代入下式

++++=3

32

210u a u a u a a i

若忽略三次以上各项可得到

)]

cos()[cos()

2cos 2cos (2

)

cos cos ()2

2

()cos cos ()cos cos (212121222

212

12221112

222

1202

22112221110ωωωωωωωωωωωω-++++++++

+=++++=t U U a t U t U a t U t U a U a U a a t U t U a t U t U a a i m m m m m m m m m m m m

其中2121212[cos()cos()]m m a U U t ωωωω++-为二次项新产生的有用组合频率分量,这是平方律项的贡献,这正是非线性器件的“乘法”作用所在。

二、 相乘器实现频谱搬移

1. 相乘器原理分析

2. 混频器及其干扰

(1)混频器概念及基本电路 (2)混频电路中的干扰

(中频干扰、镜像干扰、交叉调制干扰和互调干扰) 3. 典型电路 三、

频谱搬移应用实例

例:电路如图1所示,试根据图中所示的输入信号频谱,画出相乘器输出电压)(t u o

'的频谱。已知各参考频率分别为(a )600Khz ;(b)12Khz ;(c)60kHZ 。

图1 解:

第七章 振幅调制与解调

调幅波性质,模拟乘法器,高电平调幅,包络、同步检波原理。要求会写调幅被数学表达试并了解有关系数的含义,学会分析频谱。能进行功率关系计算;掌握二极管平衡调幅原理;写输出表达式、频谱、波形图。了解其他调幅原理,熟悉大信号检波工作原理、表达式,了解其他检波原理。

一、振幅调制基本原理

1. AM 电路模型及数学表达式

)cos 1(cos )()(t m U t U k U t U U t U

a cm a C C C AM

Ω+=Ω+=∆+=Ω

2. 调幅系数(调制度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100%

C a a C

C

U k U m U U Ω∆=

=⨯

注:调幅度必须用百分数表示

3. AM 、DSB 、SSB 调制及波形的图解分析 二、振幅解调基本原理(检波器)

1. 幅度检波(小信号与大信号两种)

2. 同步检波

三、二极管平衡调幅器与二极管双平衡调幅器 四、双差分对模拟相乘器

第八章 角度调制与解调

调角波性质,调频方法,变容二极管,电抗管,晶振调频,相位鉴频器,比例鉴频器。要求会写调角彼的数学表达式,计算带宽及功率关系。学会调频波与调相波比较;了解直接、间接调频原理。斜率和相位鉴频的基本原理。

一、 调角信号的基本特性

1. 瞬时频率与瞬时相位概念

2. 调频信号与调相信号(表达式、波形图解分析、调制系数、最大频偏及电路比较)

()cos(sin )

FM cm c f u t U t m t ω=+Ω

()cos(cos )

PM c c p u t U t m t ω=+Ω

式中f f m f k U f m f ωΩΩ

∆∆=

=

=

Ω

Ω

称为调频指数或调频系数,它是调制信号对载频产生的最大相位移,

体现了调制度与最大频偏和调制信号频率之间的关系。

注意掌握不同调制波形信号调频时的瞬时频率(最大频偏)、瞬时相位与调频波波形之间的对应关系(主要是指调制信号为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

二、 调角信号的频谱和带宽

1. 角调信号频谱的贝塞尔函数分析法

2. 带宽分析

3. 熟练掌握已知最大频偏和调制信号频率求带宽和调制度的计算方法 (1) 窄带调制

当m <<1时(工程上只需m <0.25),可近似认为 1)sin cos(≈Ωt m ,t m t m Ω≈Ωsin )sin sin(

若0ϕ忽略不计则(8-10)式可化简为

t U m t U m U t u c c c c c c )cos(2

)cos(2

cos )(Ω--

Ω++

=ωωω

即:当m <<1时,调角波的带宽:

F BW 22=Ω≈

与普通调幅波相似

(2) 宽带调制

当m >1时,调角波信号的有效频谱的宽度为

F m

m BW f

)1(2)(2)1(2+=Ω+∆=Ω+≈ω

当m >>1时,调频波信号的有效频谱的宽度为: m

f f F m BW ∆=≈22

例8-2 某调频电台调频信号的最大频偏为75kHz 当调制信号频率分别为100Hz 和15kHz 时,求各自调频

信号的和f m BW 。

解:1、当调制信号F 频率为100Hz 时:

75010010

753=⨯=∆=F f m m f

F m BW f )1(2+= K H z f F m BW m m f f 150101501075222,13

3=⨯=⨯⨯=∆=≈>>所以因为 2、当调制信号F 频率为15kHz 时:

510151075

33

=⨯⨯=∆=F f m m f

K H z F m BW f 1801015)15(2)1(23=⨯⨯+⨯=+=

三、 调频电路

1. 变容二极管直接调频电路

2. 间接调频电路

四、 调频解调(斜率鉴频器与相位鉴频器)

1. 鉴频概念

2. 鉴频特性及鉴频的实现方法

3. 基本原理电路(单失谐回路斜率鉴频器)

4. 双失谐回路斜率鉴频器

五、 限幅与加重电路

1. 限幅器原理及功能

2. 调频系统中的预加重与去加重电路

第九章 锁相环路与频率合成技术

介绍锁相环路与频率合成技术,要求学生掌握原理及应用。

一、锁相环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基本锁相环的概念、电路模型(PD 、LF 和VCO )

二、锁相环的基本环路方程及锁相环工作过程的定性分析

1. 基本环路方程(从略)

2. 锁定状态及条件(重点)

(1)对于鉴相器输入端有:

o i ωω=,0f f i =

(2)对于鉴相器输出端有:

误差电压 0)(=t u d (或恒定值)

3. 跟踪过程

4. 失锁状态

5. 捕获过程

三、常用锁相环

1、 变频环

2、 分频环

3、 倍频环

四、锁相环的典型应用

6. 调频与解调应用

7. 相干检波应用

五、频率合成技术(2学时)

1、 频率合成技术简介

2、 锁相环在频率合成中的典型应用(重点为单环频率合成方案的方框原理分析)

例9-1 某频率合成器电路结构图如下图所示,已知具体参数为:

晶振输出f =100MHz ;a 分频器的分频系数2n =10;b 分频器的分频系数1n =1000,试求该频率合成器的输

出频率0f 。

解:根据分频器的分频原理有:21n f f =; 102n f f =

根据锁相环的锁定条件有:21f f = 即

210n f n f = 故 MHz n n f f 1000010100010021

0=⨯==

于是解得该频率合成器的输出频率0f =MHz 410。

(关键在于抓住锁相环在锁定时鉴相器两输入端口的等量关系,建立恒等式,进而求解各未知数。)

(完整word)高频电子线路复习提纲与习题答案,很全的哦

(二)、分析计算题: 1、 已知并联谐振回路的电感L =1μH ,C =20pF ,空载Q =100。求谐振频率f 0,谐振电阻R p , 通频带BW 0.7。 解:0612 2π2π102010f LC --= =??;R p =ω0L/ Q ; BW 0.7= f 0/Q 2、有一调幅波表达式u AM (t )=10(1+0.8cos2π×1000t+0.4cos2π×104t )cos2π×106t (V )。 (1)求载波频率,调制信号频率,调幅度的大小。 (2)求载频和边频分量的幅度。 (3)求该信号的频带宽度BW 为多少? 3、某调幅广播电台的载频为882kHz ,音频调制信号频率为100Hz~4kHz 。求该调幅信号频率分布范围和带宽。 4、以频率为3kHz 的调制信号对振幅为30V ,频率为20MHz 的载波进行调频,最大频率偏移为15kHz 。求调频波的调制指数,并写出该调频波的表达式。 5、给定△f m =12kHz ,求: (1)调制信号频率F =300Hz 时的频谱带宽BW ; (2)调制信号频率F =3kHz 时的频谱带宽BW ; 提示(1)窄带调频。BW≈2△f m ;(2)近似宽带调频。BW≈2(△f m +F) 6、已知:载波电压u c (t )=5cos2π×108t (v),调制信号电压u Ω(t )=sin2π×103t (v),最大频偏△f =20KHZ 。求: (1)调频波的数学表达式。 (2)调频系数M f 和有效带宽BW 。 (3)若调制信号u Ω(t )=3sin2π×103t (v),则M f =? BW =? 解:由题可知: 83 10 5V 2π10rad/s 2π×10π m cm C f f U m rad F ω?==?Ω== = BW =2(△f +Ω)=2×26.28×103Hz 所以:()83cm 10()cos sin 5cos 2π10sin 2π10πFM C f u t U t m t t t ω?? =+Ω=?+? ??? 7、改正下图高频功放线路中的错误,不得改变馈电形式,重新画出正确的线路。 解:线路改正如下图示:

高频电子技术知识点

高频电子技术知识点 高频电子技术是电子工程的一个分支领域,主要研究与应用高频信号处理技术和射频通信技术。在通信、电子、电力、军事等领域中,高频电子技术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我将就高频电子技术相关的知识点进行介绍。 一、基础电路元件 电感: 电感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工作的元件,一般用L表示。电感具有隔直阻交和储存磁能的特性。高频电子中,电感常用于电路匹配、功率分配、滤波、耦合等。 电容: 电容是在两个导体之间存在电场时,储存电荷的元件,一般用C表示。在高频电子中,电容常用于隔交阻直、调谐、滤波、匹配、降噪等。

电阻: 电阻是对电流流动的阻碍,一般用R表示。在高频电子中,电 阻常用于衰减、匹配、限流等。 二、射频器件 管子: 管子是射频放大中使用的一种器件,有普通三极管、场效应管、双极晶体管、集成放大器等。管子有非常优秀的放大特性,广泛 应用于射频功率放大、频率转换和混频等方面。 二极管: 二极管主要用于小信号放大、检波、调制解调等。常见的二极 管有普通二极管、肖特基二极管、调制二极管、开关二极管等。 三极管:

三极管在射频电路中被广泛应用,常见的三极管有高频三极管、大功率放大器三极管、全晶体三极管等。 三、射频传输线 导线: 导线也是射频电路中常见的元件,例如信号传输、匹配等器件 组件。导线的线径和长度会对射频信号的传输和损耗产生影响。 同轴电缆: 同轴电缆是一种高频传输线路,具有很好的抗干扰性、低损耗 特性和屏蔽性能。同轴电缆具有较高的传输质量,常用于电缆电视、长距离干扰抑制等方面。 四、射频滤波器 低通滤波器:

低通滤波器可通过控制高频电路中的信号频率及其它参数,将 高频电路中信号的高频成分滤除。低通滤波器在通信系统中广泛 应用,例如对去噪、数据整流处理等方面。 带通滤波器: 带通滤波器是一种能够使某一频率范围内的信号通过的滤波器,可以通过对信号的频率范围的选择,使所需要的信号通过,而剩 余的信号被滤除。通常应用到在射频前端的所谓前置选频。 五、多路复用 频分复用: 频分复用是一种将多路低速信号合成成一个高速信号进行传输 的技术。常见的应用是在电话系统中,同一条电话线路可以同时 传输多个电话信号。 时分复用:

高频电子线路(复习资料)

高频电子线路(复习资料) 一、填空 1、LC 并联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为 W0,当工作频率 W 〈 W0时,回路呈感性; 当 W 〉W0时,回路呈容性;当 W=W0时,回路呈纯阻性。此外,回路的品质因数 Q 越高,则回路选择性越好,通频带越窄。 2、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有欠压、过压和临界工作状态。假设电路原来工作于临 界状态,其它条件不变,若增大集电极直流电源电压 E C , 则电路将进入过压状 态。 3、调幅波的几种调制方式是普通调幅、双边带调幅、单边带调幅和残留单边带 调幅 。 4、一个三点式振荡电路,已知晶体管 c-e 间接上电感元件,为满足相位条件, 则 b-e 间应接电感元件, c-b 间应接电容元件。 5、常用的调频方法有直接调频、间接调频两种。 6、反馈式振荡器的振荡平衡条件是∑Ф =2n п和Uf=Ui 7、模拟乘法器的应用很广泛,主要可用来实现调幅、同步检波和 混频等频谱搬移电路中。 8、混频器按所用非线性器件的不同,可分为二极管混频器、三极管混频器 和场效应管混频器等。 9、三点式振荡器判别法则是X be 和X ce 电抗性质相同,X cb 和它们电抗性质相反。 10、直接调频的优点是频偏大,间接调频的优点是中心频率稳定度高。 11、LC 回路并联谐振时,回路阻抗最大,且为纯阻性; 12、LC 回路串联谐振时,电容上的电压为电路端电压的Q 倍,且相位 落后总电压90度; 13、LC 并联谐振回路的通频带B w0.7等于00Q f ,其中f 0等于LC π21 ,回路Q 值等于CR L R 000ωω或 14、模拟通信中信号载波调制方法有调幅(AM ),调频(FM ),调相(PM )三种; 15、非线性电路的基本特征是:在输出信号中产生新的频率分量; 17、减少高频功放晶体管Pc 的方法是:(1).减少集电极电流的电流;(2).在集电

高频电路复习 全

高频电路复习 1. 若并联谐振回路的接入系数为p ,由电感的抽头处到回路两端,其等效电阻变化了1/p.p 倍,等效电流源变化了 pv.v 倍。若接入系数p 增大,则谐振回路的Q 值 降低 ,带宽 变宽 。 2. 影响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稳定工作的主要因素是 集电结电容的负反馈作用 ,在电路中常采用的稳定措施有 中和法 和 失配法 。 3. 高频功率放大器工作在临界状态,当电压参数不变时,若p R 增大,则直流电流co I 减小 ,输出功率o P 减小 ;此时若通过改变CC V 使放大器重新回到临界状态,则CC V 应 增大 。 4. 在高电平振幅调制电路中,基极调幅应使功率放大器工作在 欠压 ;集电极调幅应使功率放大器工作在过压 。 5. 包络检波器不能对双边带信号(DSB )进行检波,这主要是因为 双边带的包络不再反映调制信号的变化规律 。 6. 峰值包络检波器是由二极管D 和 低通 滤波器组成;负载C R L 放电时间常数太大,则可能产生 惰性失真 。 7. 在串联型晶体振荡器中,晶体作为 短路 元件使用,在并联型晶体振荡器中,晶体作为 电感 元件。 8. 在三极管混频电路中,为了使晶体管工作在线性时变工作状态,通常本地振荡信号的幅度 比较大 ,高频输入信号的幅度 比较小 。 9. 在混频器中,当有用信号与本振信号的组合频率分量(1≠=q p )接近中频时,它将会产生 干扰噪声 ;当干扰信号的频率I c n f f f 2+=时,它将会产生 镜像干扰 ,为了避免这种干扰,在通信系统中,可采用 二次谐振 的设计方案。 10、谐振功率放大器的A i V V W P C CC 2.0125.0max 0===,,,导通角, 70=c θ ()25.0700= α,1(70)0.44o α=,此时电源供给的功率D P =__0.6w ,集电极效率为__83.3% ,集电极损耗功率C P =___0.1w _,负载谐振电阻值为_25_ 。 11、串联谐振回路通常适用于信号源内阻 较小 和负载电阻 也不大 的情况。

高频知识点整理

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第五版 期末复习资料 编者:胡洪 (教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专业:物联网工程 2015年6月1日

第一章绪论 1.1 主要设计内容 1. 无线通信系统的组成 2. 无线通信系统的类型 3. 无线通信系统的要求和指标 4. 无线电信号的主要特性 1.2 关键名词解释 1. 基带信号:未调制的信号 2. 调制信号:调制后的信号 3. 载波:单一频率的正弦信号或脉冲信号 4. 调制:用调制信号去控制高频载波的参数,是载波信号的某一个或者几个参数(振幅、频率或相位)按照调制信号的规律变化。 1.3 知识点 1. 无线通信系统的组成(P1框图) 详细了解一下无线通信系统的促成部分和每个部分的作用 1)高频振荡器(信号源、载波信号、本地振荡信号) 2)放大器(高频小信号放大器及高频放大器) 3)混频和变频(高频信号变换和处理) 4)调制和解调(高频信号变换和处理) 2. 无线通信系统的分类 1)按照工作频率和传输手段分为:中波信号、短波信号、超短波信号、微 波信号、卫星通信 2)按照通信方式分:全双工、半双工、单工方式 3)按照调制方式分:调幅、调频、调相、混合调制 4)按照传输发送信息的类型:模拟通信、数字通信 3. 无线信号的特性:时间特性、频率特性、频谱特性、调制特性、传播特性 4. 无线通信采用高频信号的原因: 1)频率越高,可利用的频带宽度越宽,可以容纳更多许多互不干扰的信道,

实现频分复用或频分多址,方便某些宽频带的消息信号(如图像信号 2) 同时适合于天线辐射和无线传播。 5. 调制的作用: 1) 通过调制将信号频谱搬至高频载波频率,使收发天线的尺寸大可缩小 2) 实现信道的复用,提高信道利用率。 第二章 高频电路基础与系统问题 2.1 主要设计内容 1. 高频电路中的元器件 2. 高频率电路中的组件 2.2 关键名词解释 1. 参数效应:在高频信号中,随着信号的提高,元件(包括导线)产生的分布参数效应和由此产生的寄生参数(如导体间、导体或元件与地之间、元件之间的杂散电容,连接元件的导线的垫高和元件自身的寄生电感)。 2. 趋肤效应:在频率升高时,电流只集中在导体的表面,导致有效导电面积减小,交流电阻可能远大于直流电阻,从而是导体损耗增加,电路性能恶化。 3. 辐射效应:信号泄漏到空间中,就使得信号源或要传输的信号能量不能全部传输带负载上,产生能量损失和电磁干扰。 4. 品质因素Q :谐振电路中所储能量同每周期损耗能量之比。 5. 谐振频率:简单振荡回路的阻抗在某一特性的频率上具有最大或最小值得特性(电抗为零时的频率)。 6. 失谐(ω?):表示频率偏离谐振的程度,0ωωω?=-。 7. 广义失谐(ε): 0 22f Q Q f ω εω??== 8. 回路带宽(B ):保持外加信号幅值不变改变其频率,将回路电流值下降为谐 对应的频率范围成为回路的通频带,00.72=f B f Q =?。 9. 抽头并联振荡回路:激励源或负载回路电感或电容部分连接的并联振荡回路。 10. 抽头系数 (p ):与外电路相连的那部分电抗与本回路参与分压的同性质的

高频期末复习文档

高频复习文档 一.概念理解 1.小信号选频放大器中的晶体管工作在甲类状态。 2. 丙类功放中,基极偏置电压为小于发射结导通电压。 3. 电容三点式反馈振荡电路优点:波形相对较好,缺点:调节频率相对不便; 电感三点式反馈振荡电路优点:频率调节相对方便。缺点:波形较差。 4. 串联型晶体振荡器中,晶体在电路中的作用等效于高选择性短路元件。 并联型晶体振荡器中,晶体在电路中的作用相当于一个高Q值的电感。 5. 在调角波中,保持调制信号幅度不变的同时增大调制信号的频率,则调相指数不变,调频指数减小 6. 常用集电极电流流通角θ的大小来划分功放的工作类别,丙类功放的导通角θ小于90o 7.若载波u C(t)=U C cosωC t,调制信号uΩ(t)= UΩcosΩt,则调相波的表达式为u PM(t)=U C cos(ωC t+m p cosΩt) 8. 变容二极管调频器实现线性调频的条件是变容二极管 的结电容变化指数γ为2。如果不为2时,那么则应 限制调制信号的大小。 9.高频功率放大器输出功率是指基波输出功率。

10.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晶体三极管作用有2两个:一是开关作用,二是按照输入信号变化的规律,将直流能量转变为交流能量。 11. 调频信号的最大频偏与调制信号的振幅呈正比例关系。 12. 调幅波解调电路中的滤波器应采用低通滤波器。 13. 二极管峰值包络检波器,原电路工作正常,若负载电阻加大,会引起惰性失真。 14. 为使振荡器输出稳幅正弦信号,环路增益T(jω)应为 T(jω)=1。 15. 常用的LC滤波匹配网络有L 型、π型和T型。 16. 单音调制的AM信号频宽BW与调制信号频率F的关系是BW=2F。 17. 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制只传输上下边频分量,不传输载波,因而同样服务范围的发射机功耗比普通调幅波小。 18. 在变容二极管构成的直接调频电路中,变容二极管必须工作在反向偏置状态。 19. 失谐回路式振幅鉴频器是利用LC并联谐振回路幅频特性的失谐区,将等幅调频波变换成调幅调频波,再通过包络检波器还原出原始调制信号。

高频电子线路复习

高频电子线路复习 第2章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与低频小信号放大器的主要区别:(1)晶体管在高频工作时,其电流放大系数与频率有关,晶体管的两个结电容将不能被忽略。(2)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集电极负载为调谐回路,因此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主要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谐振回路。 1.LC 谐振回路的选频作用 并联谐振回路的等效导纳:Y=G 0+j(ωC- ),谐振频率:ω0= , 并联回路的品质因数: 其中 R=Q L ω0L 2.串并联阻抗的等效变换:R 2≈Q 2r 1 ;X 2≈X 1 3.谐振回路的接入方式:变压器耦合连接,自耦变压器耦合连接,双电容分压耦合连接 4.等效变换的接入系数与变换关系(上述三种耦合连接方式接入系数p 的计算公式) 5.晶体管高频等效电路:晶体管y 参数等效电路 6.高频谐振放大器的分析,等效电路,谐振电压放大倍数,通频带和矩形系数。 第3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 高频功率放大器是一种能量转换器件,它将电源供给的直流能量转换为高频交流输出。高频功率放大器与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主要区别:高频小信号放大器晶体管工作在线性区域;而高频功率放大器,为了提高效率,晶体管工作延伸到非线性区域,一般工作在丙类状态。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分析方法通常采用折线分析法。 1.谐振功率放大器的用途和特点(与小信号调谐放大器进行比较) 2.折线近似分析法----晶体管特性的折线化 3.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静态时晶体管工作在截止状态;在正弦输入信号时,输出集电极电流为余弦电流脉冲;输出为并联谐振电路,故其输出电压仍为正弦波。 4. 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的一些重要公式: (1)导通角: (2) 集电极余弦脉冲电流的高度(幅值): (3)集电极余弦脉冲电流波形的表达式: (4)余弦电流脉冲的傅里叶级数表达式: i c =I c0+I c1m cos ωt+I c2m cos2ωt+···+I cnm cosn ωt 其中:I c0=I cM α0(θc );I c1m =I cM α1(θc ) 5. 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功率和效率:P ==V CC I C0 ;P 0=(1/2)U cm I c1m ;η=P o /P = 。 6. 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的欠压、临界和过压三种工作状态分析:由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晶体管是否进入饱和区来区分。 7. 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负载特性,各级电压变化对工作状态的影响。 第4章 正弦波振荡器 1.反馈型正弦波振荡器的基本原理 2.反馈型LC 振荡器:互感耦合振荡器、电容三点式(Copitts )、电感三点式(Hartley ) LC 三点式振荡器相位平衡条件的判断准则。 3.改进型三点式振荡器:克拉泼(Clapp )电路、西勒(Siler )电路 ρR Q L =C L 001 ωωρ==

高频电路复习要点

《高频电子线路》总复习 一、教材及参考教材 课程名称:高频电子线路(现在大多数院校称之为“通信电子线路”) 采用教材:〈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第四版曾兴雯、刘乃安、陈健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参考教材:1. 《高频电子线路》第二版胡宴如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 《高频电子线路》林春方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 3. 《通信电子线路》钱聪、蒋英梅人民邮电出版社 4. 《通信电子线路》于洪珍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5. 《通信电子线路》李棠之、杜国新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二、讲授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要突出高频电路与普通低频电路的区别,虽然在理论上主要运用传统集总参数的分析方法,但在讲授过程中要注意提示学生高频电路在工程设计和实现上,还要注意分布参数的作用和影响,特别强调通过实验来检验和完善高频电路设计的重要意义。重点在于各章中基本概念的建立,难点在于典型电路的分析和基本公式的理解。学生需掌握的主要内容为: 1.高频电路中的基本元器件、选频网络特性、相关术语的概念、接入系数变换原理及其应用。 2.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Y参数等效、增益、带宽、选择性分析和测量方法)。 3.射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结构及特点、余弦脉冲波形分析、三种状态分析及工程应用。 4.载频信号产生电路的结构特点、振荡条件分析、三点式振荡电路组成原则、晶体振荡器特性及应用。 5.非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重点为幂级数法)、频谱资源概念、频谱搬移技术、电路及应用 6.幅度调制与解调(调幅)的基本概念、表达式、波形分析、线性频谱搬移及应用 7.角度调制与解调(调频、调相)的基本概念、表达式、波形分析、非线性频谱搬移及应用 8.锁相环概念、频率合成技术及应用(基本锁相环、锁相分频、锁相倍频、锁相混频、锁相环频率合成技术及锁相环鉴频器)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高频电路基础 一、高频条件下的基本元器件 1、R、L、C器件及等效电路 2、集总参数与分布参数概念 二、选频网络及阻抗变换 对电信号的选择性接收和放大和阻抗匹配问题是通信电子线路中最基本的功能问题。选频网络就是实现这一重要功能的基本电路。它主要由LC元件组成,可分为LC选频电路与固体集中选择器两类。重点要求熟练掌握:并联谐振回路特性,谐振频率,阻抗,品质因数,通频带,选择性,矩形系数等概念和相关计算。掌握耦合联接与接入系统的概念 1、选频网络 LC并联谐振回路的基本特性 1、谐振与幅频特性 3、谐振阻抗与品质因数

高频电子线路期末复习 曾兴雯版

第一章 1、无线通信系统的组成:发射装置、接收装置、传输媒体 2、超外差接收机的主要特点:对接收信号的选择放大作用主要是有频率固定的中频放大器来完成,当信号频率改变时,只要相应的改变本地振荡信号频率即可 3、高频电路的基本内容:高频振荡器、放大器、混频和变频、调制与解调 4、反馈控制电路:自动增益控制、自动电平控制电路、自动频率控制电路、自动相位控制电路 5、无线通信系统的类型:A、按照工作频段或传输手段分类:中波通信、短波通信、超短波通信、微波通信、卫星通信B、按照通信方式分类:双工、半双工、单工C、调制方式的不同分类:调幅、调频、调相、混合调制D、传送消息的类型分类:模拟通信、数字通信或话音通信、图像通信、数据通信、多媒体通信 6、高频电路中要处理的无线电信号有三种:消息(基带)信号、高频载波信号、已调信号。前者属于低频信号,后两者属于高频信号 7、无线电信号的特性:时间特性、频谱特性、传播特性、调制特性 第二章 1、高频电路中的元件: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都属于无源线性元件 2、高频电路中得基本电路:高频振荡回路、高频变压器、谐振器、滤波器。实现信号传输、频率选择、阻抗变换等功能 3、高频振荡回路: A、简单振荡回路:只有一个回路的振荡电路。分为串联和并联谐振回路。串联适用于电源电源内阻为低内阻的情况或低阻抗电路。当频率不是非常高时,并联谐振回路应用最广。 B、抽头并联振荡回路:激励源或负载与回路电感或电容部分连接的并联振荡回路。可通过改变抽头位置或电容分压比来实现回路与信号源的阻抗匹配或阻抗变换。 与外电路相连的部分电压与回路总电压之比为抽头系数:

C、耦合振荡回路:主要指双谐调回路,通常有互感耦合和电容耦合两种。 耦合振荡回路在高频电路中的主要功能:一是用来进行阻抗转换以完成高频信号的传输,一是形成比简单振荡回路更好的频率特性 耦合系数: 耦合阻抗: 次级回路对初级回路的反映(射)阻抗: 耦合因子:A=kQ,Q为初次级回路相同时的品质因数,A=1为临界耦合,A<1为欠耦合,A>1为过耦合 初次级回路相同且为临界耦合时,回路带宽:,矩形系数: 4、变压器是靠磁通交连或者靠互感进行耦合的 5、高频变压器与低频变压器的不同:(1)为了减少损耗,高频变压器通常用磁导率高、高频损耗小得软磁材料做磁芯(2)高频变压器一般用与小信号场合,尺寸小,线圈匝数较少 6、传输线变压器:利用绕制在磁环上的传输线构成的高频变压器,是一种集中参数和分布参数相结合的组件。 传输线变压器主要用于传输高频信号的双导线或同轴线扭绞绕制,有传输线和变压器两种工作方式。 传输线的特点:利用两导线间的分布电容和分布电感形成一电磁波的传输系统。 传输线的工作方式的特点:在传输线的任意一点上,两导线上流过的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导线上电流产生的磁通只存在于两导线间,磁芯中没有磁通和损耗。 第三章 1、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功用:放大各种无线电设备中的高频小信号,以便进一步变换和处理。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分类:A、按频带宽度:窄带放大器、宽带放大器B、按有源器件:以分立元件为主的高频放大器和以集成电路为主的集中选频放大器 对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要求:(1)增益要高(2)频率选择性要好(3)工作稳定可靠(4)噪声系数要小 2、性能参数:(1)电压放大倍数K: (2)输入导纳: (3)输出导纳: (4)通频带与矩形系数: 3、稳定性是放大器正常工作的前提,影响放大器正常工作的原因是反向传输导纳,它将输出信号反馈到输入端,引起输入电流的变化。 当回路谐振时, 若负电导使放大器输入端的总电导为零或负值时,则即使没有外加信号,放大器输入端也会有输出信号,即产生自激 4、提高放大器稳定性的方法:一是从晶体管本身,减小其反向传输导纳,而是从电路上设法消除晶体管的反向作用,使它单向化,具体方法有中和法和失配法 中和法:通过在晶体管的输出端与输入端之间引入一个附加的外部反馈电路来抵消晶体管内部参数传输导纳的反馈作用 失配法:通过增大负载导纳,进而增大总回路导纳,使输出电路失配,输出电压相应减小,对输入端的影响也就减小。常用的失配法是用两个晶体管按共发—共基方式连接成一个复合管。 5、电磁干扰的耦合途径:(1)电容性耦合(2)电感性耦合(3)公共电阻耦合(4)辐射耦

高频电路复习提纲

高频电路复习提纲(张肃文第五版) 一、绪论 1、无线通信发射机的框图,各个部件输出端和输入端的波形[笔记]。 2、无线通信接收机的种类。调幅制和调频制超外差式接收机的框图,各个部件名称以及输出端和输入端的波形[笔记] 。 3、无线通信将信号调制后再发送的原因[笔记]。 二、选频网络 1、选频网络的种类:LC带通滤波器、陶瓷、石英晶体、声表面波滤波器。 2、普通集总串联(或并联)谐振网络和回路[笔记] 1)电路结构及其模型,注意有载和无载的区别,另外并联谐振网络的模型多一个串并转换的步骤。 2)回路电流(或电压)的频响表达式,谐振频率和非谐振频率上回路电流(或电压)的计算。 3)谐振频率、谐振时有载和无载品质因数、窄相对带宽情形下有载和无载半功率通频带的计算。 4)窄相对带宽情形下广义失谐的定义和近似公式。 5)谐振时电容和电感两端电压(或电流)的计算。 3、电感抽头式并联谐振电路[笔记] 1)接入系数的计算。 2)抽头端对地输入阻抗和整个电感两端输入阻抗的关系。 3)负载部分接入的电感抽头式并联谐振电路的等效电路模型。 4)电流源部分接入的电感抽头式并联谐振电路的等效电路模型。 4、双并联电容耦合振荡回路的耦合因数,不同耦合因数下的三种耦合状态:过耦合、临界耦合、欠耦合,以及前两种状态下半功率通频带和矩形系数的计算。[笔记] 三、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1、晶体管的高频小信号y参数等效电路及y参数的含义。[P60-62] 2、单级单调谐回路晶体管谐振放大器 1)单调谐回路晶体管谐振放大器的结构[P76 例3.3.3图;P120 题3.9图]:晶体管、选频和级间耦合网络、偏置电路等。 2)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的绘制,小信号等效模型的绘制。 3)谐振频率、空载谐振电导和有载总谐振电导、有载和无载品质因数的计算。[P71-72] 注:有载选频网络的谐振频率一般近似为其无载谐振频率(晶体管部分接入的电容量相对很小) 4)有载半功率通频带、插入损耗的计算。[P74, P73] 5)谐振频率上的电压增益和功率增益的计算。[P71-72] 6)使谐振功率增益达到最大的匹配条件,以及此时的谐振电压增益和谐振功率增益。[P71,P72] 3、多级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比单级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的矩形系数小,因而邻道选择性好。 4、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比单调谐回路放大器通频带宽、矩形系数小,因而邻道选择性好。 5、晶体管高频谐振小信号放大器的稳定性问题: 1)不稳定和自激的概念及其产生原因。[P82-84] 2)稳定措施及种类。 四、高频功率放大器 1、丙类晶体管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笔记] 1)简化电路结构:[P177 图5.2.1 ]。 2)采用丙类工作状态(半电流通角小于90度)的原因:提高效率;选频网络的作用:滤波和阻抗匹配。

高频电路原理复习

一.填空题: 1.并联谐振回路作为负载时常采用抽头接入的目的是 ,若接入系数p增大,则谐振回路的Q 值,带宽。 2.超外差式接受机中,天线收到的高频信号经、 、、后送人低频放大器的输入端。 3.谐振功率放大器的三种工作状态为、、 ,一般工作在工作状态;集电极调幅时应工作在工作状态,集电极调幅的特点为。 4.单边带通信的优点是,若需要提高单边带发射频率,可采用方法。 5.震荡器的频率稳定度是指,按时间可分为三种。 6.峰值包络检波器两种特有的失真为和,产生的原因分别是 和。 7.影响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稳定工作的主要因素是 ,常用的稳定措施有和。 8.构成正弦波震荡器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是、 和。 9.和振幅调制相比,角度调制的主要优点是强,因此它们在通信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10.集电极调幅应工作在工作状态,若对普通调幅波采用峰值包络检波,由于负载RC放电时间常数太大,则可能产生失真。 11.在串联型晶体震荡器中,晶体作为元件使用, 在并联型晶体震荡器中,晶体作为元件。 12.高频功率放大器工作在临界状态,当电压参数不变时,若R P 减小,则直流 I C0,输出功率P O ;此时若通过改变V CC 使放大器重新回到临 界状态,则V CC 应。

13.集电极调幅利用的原理是 ,已调波的载波功率由提供,边频功率由 提供,其大小是载波功率的。 14.若接入系数为p,由抽斗处到回路顶端,其等效电阻变化了 倍,等效电流变化了倍。 15.模拟通信系统中调频比调相应用得广泛的主要原因是 。 16.变频跨导的定义为,混频时将晶体管视为元件,混频器特有的干扰 有。 17.高频功率放大器的特点是,提高它的效率ηc的途径是。 18.集电极调幅应工作在工作状态,若对普通调幅波采用峰值包络检波,由于负载RC放电时间常数太大,则可能产生。19.一个完整的通信系统由、、组成。20.为了稳定谐振放大器,单向化的方法是和。21.在晶体管混频器中,晶体管被视为元件;变频跨到g c定义为 。 22.调频波中的载波分量功率未调载波功率,标准调幅波中的载波分量功率未调载波功率。 23.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其输出电压波形为正弦波是原因是,其工作状态可分为、和。 24.调制与解调都是过程,所以必须用器件才能完成。 25.在模拟通信系统中调频制比调相制应用得广泛的主要原因是。 二、单项选择题: 1、并联谐振回路如图1所示,它的品质因数Q为 。

《高频电子线路》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一、班级学号 姓名装 订线装订 线《高频电子线路》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二、填空: 1.扩展放大器通频带的方法主要有负反馈法、组合电路法、补偿法三种。 2. 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谐振增电压益是指。 3. 小信号谐振放大器以谐振回路作为交流负载,对输入信号具有选频和 放大的作用。 4. 在谐振功率放大器中,放大元件工作于丙类状态,其主要目的是。 5. 丙类谐振放大器的工作状态分为、和三种,在 状态下输出功率最大且效率较高。 6. 反馈式正弦波振荡器通常由、、和 四部分组成。 7. 在反馈式正弦波振荡器中,起振条件的相位条件是振幅条件是; 而平衡条件的相位条件是振幅条件是。 8. 石英晶体振荡器的主要特点是。在串联型石英晶体振荡器中,石英晶体等 效为,而在并联型石英晶体振荡器中,石英晶体等效 为。 9. 对变压器反馈式振荡器,一般采用来判断是否满足起振的相位条件;而 对三点式式振荡器,一般采用来判断是否满足起振的相位条件。 10. 对调幅和调频,属于频谱的线性搬移,属于频率的非线性变换。 12. RC文氏桥式振荡器由和两部份构成。 14. 产生调频波的方法有和两种。 15.小信号谐振放大电路集电极负载采用,主要是作用。 16.在调幅波中,能反映调制信号的是调幅波的。 17.在调频波中,用反映调制信号的变化规律;在调相波之中,用反映调制信号的变 化规律。 18.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导通角最佳值为。 19.三点式振荡器的相位平衡条件为,振幅平衡条件为。 20.放大电路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画法的要点是:画直流通路时,把视为开路;画交流通路时,把视为短路。 21.为了有效地实现基极调幅,调制器必须工作在状态,

《高频电子线路》总复习

1、 已知某一并联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01f MHz =,要求对990kHz 的干扰信号有足够的衰减,问该并联回路 应如何设计? 答题要点:(1) 990kHz 应该位于通频带之外; (2)由kHz f 2027.0=∆和p p Q f f = ∆7.02,得到5027 .00 =∆= f f Q ; (3) 应该设计50>Q 的并联谐振回路. 2、 有一双电感复杂并联回路如图所示。已知12500L L H μ+=,500C pF =,为了使电源中的二次谐波能被回 路滤除,应如何分配1L 和2L ? 1 L 2 L C 2 R 1 R 答题要点:(1)对于电源基波频率,回路应该处于并联谐振状态,有 C L L C L R L R )(1,1 ,21010110121011+= - <<<<ωωωω (a) (2)对于二次谐波,C L 2支路应该处于串联谐振状态,即 0120221ωω== C L (b ) (3)解(a )和(b)得到H L H L μμ375,12512== 3、 如图所示的广义并联电路。如果111Z R jX =+,222Z R jX =+,且11X R >>,22X R >>,证明电路发生谐 振时的回路总阻抗为 2112p X Z R R = +或2 2 12 p X Z R R =+ 2 Z

答题要点:(1)) ()() )((212122112121X X j R R jX R jX R Z Z Z Z Z p +++++= += ; (2)并联谐振时有 021=+X X ; (3)利用11X R >>,22X R >>和上式得证. 4、如图为单调谐放大器电路,试说明电路工作原理。 答题要点:(1)能说明各个器件之功能(分直、交流通路进行); (2)说明输入、输出耦合回路的作用; (3)说明LC 回路之功能; (4)说明集电极部分接入L 之功能。 5、 晶体管高频小信号放大器为什么一般都采用共发射极电路? 答题要点:(1)电压增益; (2)电流增益。 6、 为什么在高频小信号放大器中要考虑阻抗匹配问题? 答题要点:为获得最大的功率增益。 7、 小信号放大器的主要质量指标有哪些?设计时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解决办法如何? 答题要点:(1)主要指标:增益;通频带;选择性;工作稳定性;噪声系数。 (2)遇到的问题:工作稳定性与噪声; (3)解决的办法:为了稳定,设计和工艺方面使放大器远离自激;为了降低噪声,应该选用低噪声管、正确选择工作点与合适电路等。 8、 如图所示二极管平衡混频器,已知,cos 0t V v om o ω=t V v s sm s ωcos =。画出其等效电路,且说明工作原理。 D 2 D 信号电压 振荡电压s v o v 答题要点:(1)画出如下等效电路图

(完整版)高频电子线路复习总结提纲与习题答案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高频电子线路 课程英文名:Electronic circuit of high frequency 课程类型:本科专业必修课 学时、学分:总学时54学时4学分(其中理论课44学时,实验课10学时) 开课单位:信息学院 开课学期:三年级第二学期 考试对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 所用教材:1.《高频电子线路》(第二版),高吉祥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第三版)曾兴雯等编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一、学习目的和任务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是高等学校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以分立元件构成的基本非线性电路为基础,以集成电路为主体,通过课堂讲授使学生理解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各种主要的高频电子电路的组成、电路功能、基本工作原理,并掌握其分析方法及应用;通过实验教学、开放实验室、课外实验等实践环节使学生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掌握基本电路的设计、仿真与调试方法(用计算机采用EDA软件)。同时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制定考试大纲的目的和依据 制定《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的考试大纲是为了使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共同建立明确的目标和要求,使考试成绩能比较正确和客观地反映学生掌握本课程的水平,同时还能起到检验教师教学效果的作用。按照考试大纲考试能够进一步促进课程教学的改革,并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依据。 本大纲制定的考核要求,主要是依据《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所使用的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高吉祥编著的《高频电子线路》一书,并依据该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而制定的。 三、考试大纲内容

高频电路复习

高频电路复习指南 一、复习是为了全面系统的掌握高频电路基础理论,熟悉各种基本 电路和基本分析方法,为从事高频电子线路的分析与设计奠定 一点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技能。 二、高频电路的复习方法: 抓住各章节的基本任务、基本要求、基本电路和基本分析方法。抓住核心重点突破,逐步推广,掌握其余,上下联系,前后贯通,积极讨论,共同提高,有所取舍,确保过关。 三、题型:选择(10)、填空(20)、简答(10)、分析计算(60)。 四、主要内容:1、信号的放大:高频小信号放大;高频功率放大。 2、信号的产生:振荡器 3、信号的变换:倍频、变频。 调制器:调幅、调频、调相。 解调器:检波、鉴频、鉴相。重点是:信号的放大(小信号放大与功率放大)、信号的变换。(包括理论、方法和电路,即频谱线性搬移和频谱非线性搬移)。 绪论 绪论告诉我们学习的对象,任务、方法和基本要求,对指导我们学习本课程起到一个把握全体的先导作用,复习绪论,进一步明确本课程的学习对象和任务,熟悉发射、接收机的组成,明确各单元电路的功能,了解无线电频率的划分和传输特点与用途。 从30K开始,每10倍频为一个频段,依次为:低、中、高、甚、超、特六个频段。

第一章 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 一、 任务:解决高频小信号放大的问题,重点是电压增益,功率增 益、输入导纳,输出导纳,频带宽度,选择性,多级、单级增益与带宽的关系,电噪声。 二、 该章的特点:将模拟电路中学习的放大器中的负载电阻换成选 频网络,阻抗换成导纳。 三、 学习方法:先掌握谐振网络的频率特性和基本参数的计算方法。 再结合晶体管的等效模型,向简单的RLC 并联电路方向变换。 四、 主要内容: 1、 串联与并联LC 网络,主要用并联LC 网络,谐振频率f 0, 空载品质因素Q 0与有载品质因素Q L 。见书10面。RC L R P =,其中R 是串联在L 支路上的,R P 是并联在L 两端的。Q 0 与R P 的关系。L R CR Q P P 000ωω==,通频带宽Q B 07.02ω ω=∆=,或Q f B 0=。矩形系数7 .01.01.022f f K ∆∆=。串并联的转换:原理是阻抗相等,品质因素相等。见书15面。 2、 部分到全体与全体到部分的转换:原理是功率相等。接入系数回路电压部分接入电压=p ,g p g 2='。p < 1。 3、 单级放大与多极放大: 画交流通路图;画Y 参数等效电路图; 电压放大倍数。见书(28面)1-95与1-99式。 后级的输入阻抗做为前级的负载阻抗。

高频电子电路第六章复习思考题-图文

高频电子电路第六章复习思考题-图文 一填空1、在变容二极管调频电路中,其中心频率为5MHz,调制信号 频率为5KHz,最大频偏为2KHz,通过三倍频后的中心频率是15MHz,调 制信号频率是5KHz,最大频偏是6KHz,调频系数是1.22、载波信号为 uc(t)Uccoct,调制信号为u(t)UcotV,调频灵敏度和调相灵敏度分别为 kf和kp,则调频波的数学表达式为uc(t)Ucco(ctkfUint);调相波的数 学表达式为uc(t)Ucco(ctkpUcot)3、调幅、解调、混频同属于线性频谱 搬移;搬移后低频调制信号的频谱结构不变;调频和调相则属于非线性频 谱搬移,搬移后将出现低频调制信号的基波与载波信号及谐波与载波信号 的组合分量。4、表征鉴频器鉴频特性的主要指标有:鉴频灵敏度、线性 范围、非线性失真5、频偏f10KHz,调制信号频率为500Hz,则调频信号 带宽为21KHz,调频指数mf20。6、设载波频率为12MHz,载波振幅为5V,调制信号u(t)25KHz/V,写出调频波表达式61.5in6280t(V),调频灵敏度为,调频系数5co(21210t37.5co6280t)VmfkfU37.57、设载波频率为25MHz,载波振幅为4V,调制信号频率为400Hz的单频余弦波,最大频偏为 f10KHz,试分别写出调频波表达式 4co(22510t25in2400t)V64co(22510t25co2400t)V波表达式6,调相8、设 载波频率为25MHz,载波振幅为4V,调制信号频率为400Hz的单频正弦波,最大频偏为64co(22510t25co2400t)Vf10KHz,试分别写出调频波表达式, 调相波表达式4co(22510t25in2400t)V69、调频信号中心频率f050MHz, f75KHz,F300Hz,mff250,F频宽B2(fF)150.6KHz。10、设调角波为: 10co(2(2)相移10t10co210t)V63,求:(1)频偏f10KHz;10;(3) 信号带宽为B2(fF)22KHz;(4)单位电阻上消耗的功率P50W;(5)是调频 波还是调相波不能确定co(ct15co210t)V,若调制信号的幅度不变,而调 制信号的频f30KHz,311、有一调相波Uc率为原来的2倍,此时调相波

高频电路复习大纲(2)

四、分析、计算题 一、将下列电路中将A 、B 、C 、D 用导线正确连接使其构成正弦波振荡电路,并写出它属于那种类型的振荡电路。 1、(a )图是 2、(b )图是 解: 1、(a )图是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 2、(b )图是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 二、已知调频信号为u(t) = 10cos(2π⨯106t+10cos2000πt)V 。 1、求FM 波的带宽。 2、若F 增大一倍,U Ω不变,求带宽? 3、若U Ω增大一倍,F 不变,求带宽? 解: 1、由于 F =1KHz ,m f =10,BS = 2(m f +1)F= 2(10+1) ×103 = 22KHz 2、若F 增大一倍,U Ω不变,则△f m 不变,m f 减半。BS = 2(m f +1)F = 2(5+1)2×103 = 24 KHz 3、若U Ω增大一倍,F 不变,则△f m 和m f 增大一倍。BS = 2(m f +1)F = 2(20+1)×103 = 42 KHz 三、分析判断下图所示振荡器电路。 1、回答能否振荡?如能振荡写出振荡器名称 ; 2、估算振荡频率f 1 ; 3、估算反馈系数F 。 解: 1、可以振荡,是电容三点式振荡器 2、 0033 .001 .0005.001 .0005.02121≅+⨯=+= C C C C C 3、 3 1 01.0005.0005.0211=+=+= C C C F 四、已知某收音机的中频频率f I = f L –f S = 465KHz ,试分析下述两种现象属何种干扰: 1、当接收f S = 550KHZ 的电台节目时,还能收到f C = 1480KHzZ 的电台节目。 2、当接收f S = 931KHZ 的电台节目时,听到1KHz 的哨叫声。 解: 1、f C –f S = 1485 –500 = 930KHz =2f I ,故为镜像干扰。 2、因为2f S –f L = 2f S –(f S + f I )= f S –f I = 931–465 = 466 = f I +1 KHz , 故为2倍f S 与f L 产生的哨叫干扰。 五、有一调角波信号其表达式为u(t)= 10 cos (2π⨯106t+10cos2000π⨯t) (V), 试根据表达式分别确定: 1、最大频偏。 2、最大相移。 3、信号带宽。 解: 1、最大频偏:∆f m = M f = 10×103 =10KHZ 2、最大相移:∆ϕm = m =10 rad 3、信号带宽:BS = 2(m f +1)F = 2(10+1)×103 = 22KHz 六、某调幅发射机的调制制式为普通调幅波,已知载波频率为500KHz ,载波功率为100KW ,调制信号频率为20Hz ~5KHz ,调制系数为 m = 0.5, 试求该调幅波的: 1、频带宽度? 2、在m = 0.5调制系数下的总功率? 3、在最大调制系数下的总功率?

高频电子线路期末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1-1一个完整的通信系统一般有、、、、等五部分组成。 1.1-2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约在到 Hz的范围内。 1.2-1 为什么在无线电通信中要使用“载波”,其作用是什么? 1.2-2 在无线电通信中为什么要采用"调制"与"解调",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1.2-3 试说明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特点。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应采用什么器件实现? 1.2-4理解“功能”电路的功能的含意,说明掌握功能电路的功能在开发电子系统中有什么意义? 第二章高频电子电路基础 2.1-1 LC回路串联谐振时,回路最小,且为纯。 2.1-2 LC回路并联谐振时,回路最大,且为纯。 2.1-3 信噪比等于与之比。 2.1-4 噪声系数等于与之比。 2.2-1 LC回路串联谐振的特点是什么? 2.2-2 LC回路并联谐振的特点是什么? 2.3-1已知LC串联谐振回路的f o=2.5MHz,C=100PF,谐振时电阻r=5Ω,试求:L和Q o。 2.3-2已知LC并联谐振回路在f=30MHz时测得电感L=1μH, Q o=100。求谐振频率f o=30MHz时的C和并联谐振电阻R p。 2.3-3已知LCR并联谐振回路,谐振频率f o为10MHz。在f=10MHz时,测得电感L=3 μH, Q o=100,并联电阻R=10KΩ。试求回路谐振时的电容C,谐振电阻R p和回路的有载品质因数。2.3-4在f=10MHz时测得某电感线图的L=3μH, Q o=80。试求L的串联的等效电阻r o若等效为并联时,g=? 第三章高频功率放大器 3.1-1晶体管的截止频率fß是指当短路电流放大倍数|ß|下降到低频ß0的时所对应的工作频率。 3.1-2矩形系数是表征放大器好坏的一个物理量。 3.1-3消除晶体管y re的反馈作用的方法有和。 3.1- 4.为了提高效率,高频功率放大器应工作在状态。 3.1-5.为了兼顾高的输出功率和高的集电极效率,实际中多选择高频功率放大器工作在状态。 3.1-6.根据在发射机中位置的不同,常将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匹配网络分为、、三种。 3.2-1 影响谐振放大器稳定性的因素是什么?反向传输导纳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3.2-2声表面波滤波器、晶体滤波器和陶瓷滤波器各有什么特点,各适用于什么场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