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统计学作业一

社会统计学作业一

社会统计学作业一
社会统计学作业一

表1是某大学二年级135个同学的《社会统计学》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请将数据输入SPSS软件,并(1)对考试成绩进行排序和分组(10分),(2)制作频数分布表(10分)并绘制频数分析统计图(10分)。

请注意分组时按照下列标准:

表1 某专业二年级同学社会统计学期末考试成绩(百分制)

(1)排序和分组见

步骤:排序:Data——Sort Cases——Sort by 成绩(Ascending)

分组:Transform——Recode into different variables——成绩——out put——成绩分组——1为90-00,2为86—89,3为83-85……以此类推。详见作业1.sav 。

(2)频数分布表如下图

步骤:Analyze——Descriptive Statistics——Frequencies——成绩分组

(3)频数分布图如下:

步骤:Analyze——Descriptive Statistics——Frequencies——成绩分组——Charts——Histograms(With normal curve)。

社会统计学复习题(有答案)

社会统计学课程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计算结果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1、第五次人口普查南京市和上海市的人口总数之比为 比较 相对指标;某企业男女职工人数之比为 比例 相对指标;某产品的废品率为 结构 相对指标;某地区福利机构网点密度为 强度 相对指标。 2、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之和为 零 ;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的平方和为 最小值 。 3、在回归分析中,各实际观测值y 与估计值y ?的离差平方和称为 剩余 变差。 4、平均增长速度= 平均发展速度 —1(或100%)。 5、 正J 形 反J 形 曲线的特征是变量值分布的次数随变量值的增大而逐步增多; 曲线的特征是变量值分布的次数随变量值的增大而逐步减少。 6、调查宝钢、鞍钢等几家主要钢铁企业来了解我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重点 调查。 7、要了解某市大学多媒体教学设备情况,则总体是 该市大学中的全部多媒体教学设备 ;总体单位是 该市大学中的每一套多媒体教学设备; 。 8、若某厂计划规定A 产品单位成本较上年降低6%,实际降低了7%,则A 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 100%7% A 100% 1.06%100%6% -=-=-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超额完成程度 ;若某厂计划规定B 产品产量较上年增长5%,实际增长了10%,则B 产品产量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 100%10% 100% 4.76%100%5% +=-=+B 产品产量计划超额完成程度 。 9、按照标志表现划分,学生的民族、性别、籍贯属于 品质 标志;学生的体重、年龄、成绩属于 数量 标志。 10、从内容上看,统计表由 主词 和 宾词 两个部分组成;从格式上看,统计表由 总标题 、 横行标题 、 纵栏标题 和 指标数值(或统计数值); 四个部分组成。 11、从变量间的变化方向来看,企业广告费支出与销售额的相关关系,单位产品成本与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的相关关系属于 正 相关;而市场价格与消费者需求数量的相关关系,单位产品成本与产品产量的相关关系属于 负 相关。 12、按指标所反映的数量性质不同划分,国民生产总值属于 数量 指标;单位成本属于 质量 指标。 13、如果相关系数r=0,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 二、判断题

社会统计学作业一.

社会统计学作业一 特别提示:1、作业提交截至时间:2005年10月11日中午12点; 2、不接收电子版,答案要求手填。 一、某城市有人口211732人,去年发生了47次银行抢劫案,13次谋杀案,23次汽车偷窃案,分别计算每10万人口中这三类案件的犯罪率。 二、

上面是社会学系某年级学生的总评学分绩点,按照这个原始数据,作出四个完整的分布统计表: (1)不分组的频次统计表; (2)利用计算法确定组距画出分组的频次统计表; (3)利用经验法分组的频次统计表,包括标示组限、频次、相对频次,频率,cf↑,cf↓,c%↑,c%↓; (4)利用经验法分组的频次统计表,包括每组的标示上下组限,真实上下组限,组距,组中值和频次。 三、下面的统计表有哪些问题,指出来。并画一个完整的频次和频率统计表,在 表中把真实组限、组距和组中值都列上。 某厂工人的月收入分布 四、下面的图是一个直方图,表示了在药物研究项目中所有14148位妇女的血压 分布。使用直方图回答下列问题:

a) 血压在130mm 以上的妇女的百分数大约是25%,50%,还是75%? b) 血压在90mm 与160mm 之间的妇女的百分数大约是1%,50%,还是99%? c) 在哪个区间有较多妇女:135-140mm 还是140-150mm ? d) 哪个区间更拥挤一些:是135—140mm 还是140—150mm ? e) 在区间125—130mm 内,直方图的高大约为每mm2.1%。多少百分数的妇女 具有这个小组区间里的血压? f) 哪个区间有较多妇女:是97-98mm ,还是102—103mm ? g) 所有的毫米中,哪里最拥挤? 五、三个人使用密度尺度对一项研究中的实验对象的体重绘制了直方图。只有一 个人是正确的。是哪一个,为什么? (1) 100 150 200 (2) (3) 100 150 200 100 150 200 六、下面给出非全日雇员月工资的直方图。没有人一个月挣1000美元以上。200 至500美元的小组区间上的块形不见了,它必定有多高? 每 mm 的百 分数 0 1 2 3 4 9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血压(mm )

社会统计学试卷A及答案解析

级专业2010学年第 1 学期《社会统计学》试卷 A 姓名:学号: (□开卷□闭卷) 一、选择题:2*10=20分 1、要了解40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B ) 。 A 400个学生 B 每一个学生 C 400个学生的成绩 D 每一个学生的成绩 2、只与一个自由度有关的是( A ) 分布 B 超几何分布C 泊松分布 D F分布 A 2 3、将总体按与研究有关的标志进行分组,然后再随机地从各组中抽选单位组成样本。这种 抽样方式叫( B )。 A 简单随机抽样 B 类型抽样 C 等距抽样 D 整群抽样。 4、在方差分析中,自变量是(A )。 A 定类变量 B 定序变量 C 定距变量 D 定比变量 5、某城市男性青年27岁结婚的人最多,该城市男性青年结婚平均年龄为26.2岁,则该城 市男性青年结婚的年龄分布为(B)。 A.正偏B.负偏 C.对称D.不能作出结论 6、分析统计资料,可能不存在的平均指标是( A )。 A 众数 B 算术平均数 C 中位数 D 几何平均数 7、在一个左偏的分布中,小于平均数的数据个数将( C )。 A 超过一半 B 等于一半 C 不到一半 D 视情况而定 8、若P(A)=0.2,P(B)=0.6,P(A/B)=0.4,则) P =( D )。 A (B A 0.8 B 0.08 C 0.12 D 0.24。 9、关于学生t分布,下面哪种说法不正确(B )。 A 要求随机样本 B 适用于任何形式的总体分布

C 可用于小样本 D 可用样本标准差S 代替总体标准差σ 10、对于大样本双侧检验,如果根据显著性水平查正态分布表得 Z α/2=1.96,则当零假 设被否定时,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是( C )。 A 20% B 10% C 5% D .1% 二、判断题:2*10=20分 1、所有的统计指标都是变量。 ( 对 ) 2、统计所研究的对象就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错 ) 3、随机变量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观测,其可能实现的值不止一个。 (对 ) 4、在社会现象中,即使相同的意识作用也完全可能有不确定的结果,这就提供了概率论应用的可能性。 ( 对 ) 5、成功次数的期望值λ是决定泊松分布的关键因素。 ( 对 ) 6、进行区间估计,置信水平总是预先给定的。 ( 对 ) 7、可以对置信水平作如下解释:“总体参数落在置信区间的概率是(1-α)”。(错 ) 8、将收集到得的数据分组,组数越多,丧失的信息越多。 (错 ) 9、N 个变量值连乘积的平方根,即为几何平均数。 (错 ) 10、当样本容量n 无限增大时,样本均值与总体均值的绝对离差小于任意正数的概率趋于零。 (错 ) 三、简答题:5*7=35分 1、大数规律 大数规律是随机现象出现的基本规律,它的一般意义是:观察过程中每次取得的结果可能不同(因为具有偶然性),但大量重复观察结果的平均值却几乎接近某个确定的数值。 2、配对样本 所谓配对样本,指只有一个总体,双样本是由于样本中的个体两两匹配成对而产生的。 3、消减误差比例 变量间的相关程度,可以用不知Y 与X 有关系时预测Y 的误差0E ,减去知道Y 与X 有关 系时预测Y 的误差1E ,再将其化为比例来度量。将削减误差比例记为PRE 。 4、同分对 如果在X 序列中,我们观察到i j X =X (此时Y 序列中无i j Y =Y ),则这个配对仅是X 方向而非Y 方向的同分对;如果在Y 序列中,我们观察到i j Y =Y (此时X 序列中无i j X =X ),则这个配对仅是Y 方向而非X 方向的同分对;我们观察到i j X =X ,也观察到i j Y =Y ,则称这个配对为X 与Y 同分对。 5、什么是分层抽样? 分层抽样也叫类型抽样,就是先将总体按某种特征或属性分若干类别或层次,再按照一定比 例在各个子类别或层次中随机抽取,最后将各抽取的单位合并成样本。 6、简述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之间的密切联系。 一般说来,只有当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较高程度的相关关系时,回归分析才变得有意义和有价值。相关程度越高,回归预测越准确。因此,往往先进行相关分析,然后才选用有明显相关关系的变量作回归分析。与此同时,相关关系往往要通过回归分析才能阐释清楚,例如皮尔逊相关系数的PRE 性质。回归分析具有推理的性质,而相关分析从本质上讲只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描述,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而从分析层次上讲,回归分析更深刻一些。 7、P 值决策与统计量的比较 P 值是被称为观察到的(或实测的)显著性水平。用P 值进行检验比根据统计量检验提供更多

【精选】统计学第一次作业 答案

《统计学》第一次作业 一、单选题(共10个) 1.统计工作的成果是( C )。 A. 统计学 B. 统计工作 C. 统计资料 D. 统计分析和预测 2.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C )。 A. 抽象的数量关系 B. 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 C. 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D. 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 3. 对某地区的全部产业依据产业构成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这里所使用的计量尺度是( A )。 A. 定类尺度 B. 定序尺度 C. 定距尺度 D. 定比尺度 4.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 D )。 A. 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 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 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 每一个工业企业 5.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 B )。 A. 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B. 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C. 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D. 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6.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D ) A. 企业设备调查 B. 人口普查 C. 农村耕地调查 D. 工业企业现状调查 7.某灯泡厂为了掌握该厂的产品质量,拟进行一次全厂的质量大检查,这种检查应当选择( D)

A. 统计报表 B. 重点调查 C. 全面调查 D. 抽样调查 8.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是指(A ) A. 标志总量在总体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 B. 具有典型意义或代表性的单位 C. 那些具有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的单位 D. 能用以推算总体标志总量的单位 9.书籍某分组数列最后一组是500以上,该组频数为10,又知其相邻组为400-450,则最后一组的频数密度为( A) A. 0.2 B. 0.3 C. 0.4 D. 0.5 10.在组距分组中,确定组限时(B ) A. 第一组的下限应等于最小变量值 B. 第一组的下限应小于最小变量值 C. 第一组的下限应大于最小就量值 D. 最后一组的上限应小于最大变量值 二、多选题(共5个) 1. 按照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可将统计数据分为( AC )。 A. 观测数据 B. 截面数据 C. 实验数据 D. 间数列数据 2. 定比尺度的特点是( ACDE) A. 它有一个绝对固定的零点 B. 它没有绝对零点 C. 它具有定类、定序、定距尺度的全部特性 D. 它所计量的结果不会出现“0”值 E. 它可以计算两个测度值之间的比值 3.下列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有( BD )。 A. 工资 B. 所有制 C. 耕地面积 D. 产品质量

社会统计学习题和答案--相关与回归分析报告

第十二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 第一节 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相关程度与方向·因果关系与对称关系 第二节 定类变量的相关 双变量交互分类(列联表)·削减误差比例(PRE )·λ系数与τ系数 第三节 定序变量的相关分析 同序对、异序对和同分对·Gamma 系数·肯德尔等级相关系数(τa 系数、τb 与τc 系数)·萨默斯系数(d 系数)·斯皮尔曼等级相关(ρ相关)·肯德尔和谐系数 第四节 定距变量的相关分析 相关表和相关图·积差系数的导出和计算·积差系数的性质 第五节 回归分析 线性回归·积差系数的PRE 性质·相关指数R 第六节 曲线相关与回归 可线性化的非线性函数·实例分析(二次曲线指数曲线) 一、填空 1.对于表现为因果关系的相关关系来说,自变量一般都是确定性变量,依变量则一般是( 随机性 )变量。 2.变量间的相关程度,可以用不知Y 与X 有关系时预测Y 的全部误差E 1,减去知道Y 与X 有关系时预测Y 的联系误差E 2,再将其化为比例来度量,这就是( 削减误差比例 )。 3.依据数理统计原理,在样本容量较大的情况下,可以作出以下两个假定:(1)实际观察值Y 围绕每个估计值c Y 是服从( );(2)分布中围绕每个可能的c Y 值的( )是相同的。 4.在数量上表现为现象依存关系的两个变量,通常称为自变量和因变量。自变量是作为( 变化根据 )的变量,因变量是随( 自变量 )的变化而发生相应变化的变量。 5.根据资料,分析现象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其表现形式或类型如何,并对具有相关关系的现象之间数量变化的议案关系进行测定,即建立一个相关的数学表达式,称为( 回归方程 ),并据以进行估计和预测。这种分析方法,通常又称为( 回归分析 )。 6.积差系数r 是( 协方差 )与X 和Y 的标准差的乘积之比。 二、单项选择 1.当x 按一定数额增加时,y 也近似地按一定数额随之增加,那么可以说x 与y 之间 存在( A )关系。 A 直线正相关 B 直线负相关 C 曲线正相关 D 曲线负相关

社会统计学

社会统计学 第一章导论 一.社会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 1.国势学派:(又称记录学派或历史学派)对国家显著事迹的记录和比较。 “有名无实” 代表人物:阿享瓦尔(1719—1772)“统计学之父”、康令(1606—1681) 2.政治算术学派:对国家事项首创数字对比、分析。“有实无名” 代表人物:威廉 配第(1623—1687)“政治经济学之父”、格朗特(1620—1674)3.数理统计学派:将法国古典概率论引入统计学,用纯数学的方法对社会现象进 行研究。 代表人物:凯特勒(1796—1874)“现代统计学之父” 4.社会统计学派:研究社会现象 代表人物:克尼斯(1821—1898)、梅尔(1841—1925)、恩格尔(1821—1896)二.社会统计学的对象和特点 社会统计学:用于统计的一般原理,对社会各种静态结构和动态趋势进行定量描述或推断的一种方法与技术。研究对象概括而言是指社会现象的数 量方面。 社会统计学特点:就研究对象而言,社会统计学主要是从研究和反映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方面去认识社会;就研究内容而言,社会统计需 要对人们的态度、观念、行为进行度量,测量这些社会现象目前还 没有一个精确而统一的尺度,只能以近似估算或词语表达等方式来 代替;就调查方法而言,社会统计中,由于其研究对象所具有的特 征,抽样调查更为常用。 三.社会统计学的方法 1.大量观察法:就总体中足够多的单位进行调查和综合分析,用以反映社会总体 的数量特征。 2.大数定理:是随机现象出现的基本规律,一般意义为:观察过程中每次取得的 结果可能不同(因为具有偶然性),但大量重复观察结果的平均值却几乎接近某个确定的数值。 3.综合指标法 4.统计推断法 四.社会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1.总体与单位 总体:作为统计研究对象的,由许多具有共性的单位构成的整体。 单位:构成整体的每一个个体。 2.标志与变量, 标志:总体的每个单位都具有许多属性和特性,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数量特征的名称在统计上称为标志。 数量标志:凡能用数量的多少来表示的标志,称为数量标志,如年龄,它们用以说明事物量的规定性。 品质标志:凡不能用数量的多少来表示而只能文字表述的标志称为品质标志,如性别,它们用以说明事物质的规定性。 变量:可变的数量标志能够用数值表示,我们称之为变量。

2013年9月份考试统计学第三次作业

2013年9月份考试统计学第三次作业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20分,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 1. ______ 若变量与y 之间为完全正相关,则相关系数r= ______ ;若x 与y 之间为完全负相关,则r = ______ ;若x 与y 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则r= ______ 。 2. 数列中各项指标值都反映事物在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的总量或绝对水平的是______ 。 3. 因素分析法的基础是 ______ 。 4. 统计学的三个源流为德国的 ______ ,英国的 ______ ,法国的 ______ 。 5. 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 ______ 、进行调查的一种 ______ 调查。 6.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名称,它有 ______ 和 ______ 两种。 7. ______ 是统计分析的第一步。 8. 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通常有 ______ 和 ______ 两种。 9. 统计表一般由 ______ 、 ______ 、 ______ 和 ______ 四个主要部分组成。 10. 已知一组数据的均值为150,离散系数为0.3,则该组数据的方差为 ______ 。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10分,共 2 小题,每小题 5 分) 1. 类型抽样 2. 统计分析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40分,共 2 小题,每小题 20 分) 1.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需求量( y )与该商品的价格 ( x )有关。现对给定时期内的价格与需求量的进行观察,得到如下一组数 据:要求:(1)计算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简单相关系数,(2)拟合需求量对价格的回归直线,并解释回归系数的实际含义;(3)计算判定系数合估计标准误差,分析回归直线的拟合程度; 2. 某企业某种产品的有关数据如下: 要求:(1)将表中空格数字填上;(2)计算该企业铲平的年平均增长量;(3)按水平法计算产品产量的年平均增长速度。 四、问答题(本大题共30分,共 3 小题,每小题 10 分) 1. 简述相关分析的内容。

第三次社会统计学作业

第三次社会统计学作业:参数估计 的初婚年龄的置信区间。(已知t 0.05(21) =1.721、t 0.05(20) =1.725、t 0.025(21) =2.080、t 0.025(20) =2.086)。 2.某工厂妇女从事家务劳动时间服从正态分布N (μ,2 66.0)。根据36人的随机抽样调查,每天平均从事家务劳 3.根据某地100户的随机抽查,其中有60户拥有电冰箱,求该地区拥有电冰箱成数P 的置信区间(置信度为0.95)。 4.某企业有职工1385人,现从中随机抽出50人调查其工资收入情况如下: 试以0.95的置信度估计该企业职工的月平均工资收入所在范围。 5.某食品公司所生产的牛肉干中,随机抽7盒,称得各盒重量如下:9.6、10.2、9.8、10.0、10.4、9.8、10.2。如牛肉干盒重量近似于正态分布,求置信水平为95%的情况下,牛肉干盒平均重量的置信区间是多少? 6.从某校随机地抽取81名女学生,测得平均身高为163厘米,标准差为6.0厘米,试求该校女生平均身高95%的置信区间。 7.如果认为该市农民工参保率是35%,若要求在95%的置信水平上保证这一比例的估计误差不超过6%,试问调查的样本容量应该有多大? 8.若某一居民小区中住房拥有者的比例近似0.75,那么建立总宽度为0.03 的95%的置信区间,需要多大样本?若住房拥有者的比例改为0. 5,那么建立总宽度为0.03 的95%的置信区间,又需要多大样本? 101}≥0.95,问样本容量n 至少应取多大? 10.为研究睡眠对记忆的影响,在两种条件下对人群进行了试验。(1)在早7点放电影,被测者晚上睡眠正常,第二天晚上就电影的50项内容进行测试;(2)在早7点放电影,被测者白天情况正常,同一天晚7点就电影的50项内容进 =3.24,n2=15。假定两种条件下总体均服从正态分布,且方差相等,试求μ1―μ2的95%的置信区间。

2020年自考《社会统计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0年自考《社会统计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统计数据分组的关键在于。 2.一般说来,统计分组具有三方面的作用:(1) ;(2) ;(3) 。 3.根据分组标志的不同,统计分组可以有分组和分组。 4.按每个变量值分别列组所编制的变量分布数列叫,其组数等于。 5.在组距式数列中,表示各组界限的变量值叫。各组中点位置上的变量值叫。 6.组距式变量数列,根据各组的组距是否相等可以分为和。 7.已知一个数列最后一组的下限为900,其相邻的组中值为850,则最后一组的上限和组中值分别为和。 8.统计资料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和。 9.从形式上看,统计表主要由、、和四部分组成;从内容上看,统计表由和两部分组成。 10.统计数据整理就是对搜集得到的进行审核、分组、汇总,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变成能反映总体特征的的工作过程。 11.数据的预处理是数据整理先行步骤,它是在对数据分类或分组之前对和所做的必要处理,包括对数据的、和。 12.直方图是用——的宽度和高度来表示频数分布的图形。 13.雷达图是一种的图示方法。 二、单项选择题

1.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 ) A确定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B确定组距和组数 C确定组距和组中值D确定全距和组距 2.要准确地反映异距数列的实际分布情况,必须采用( ) A次数B累计频率C频率D次数密度 3.按品质标志分组,分组界限的确定有时会发生困难,这是由于( ) A组数较多B标志变异不明显C两种性质变异间存在过渡形态D分组有粗有细 4.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则末组组中值为( ) A260 B 215 C 230 D 185 5.下列分组中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 ) A人口按年龄分组B产品按质量优劣分组 C企业按固定资产原值分组D乡镇按工业产值分组 6.对企业先按经济类型分组,再按企业规模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 ) A简单分组B平行分组C复合分组D再分组 7.用组中值代表各组内的一般水平的假定条件是( ) A各组的次数均相等B各组的组距均相等 C各组的变量值均相等D各组次数在本组内呈均匀分布 8.对统计总体按两个及以上标志分组后形成的统计表叫( )

社会统计学复习题有答案

社会统计学复习题有答 案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社会统计学课程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计算结果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1、第五次人口普查南京市和上海市的人口总数之比为 比较 相对指标;某企业男女职工人数之比为 比例 相对指标;某产品的废品率为 结构 相对指标;某地区福利机构网点密度为 强度 相对指标。 2、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之和为 零 ;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的平方和为 最小值 。 3、在回归分析中,各实际观测值y 与估计值y ?的离差平方和称为 剩余 变差。 4、平均增长速度= 平均发展速度 —1(或100%)。 5、 正J 形 反J 形 曲线的特征是变量值分布的次数随变量值的增大而逐步增多; 曲线的特征是变量值分布的次数随变量值的增大而逐步减少。 6、调查宝钢、鞍钢等几家主要钢铁企业来了解我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重点 调查。 7、要了解某市大学多媒体教学设备情况,则总体是 该市大学中的全部多媒体教学设备 ;总体单位是 该市大学中的每一套多媒体教学设备; 。 8、若某厂计划规定A 产品单位成本较上年降低6%,实际降低了7%,则A 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 100%7% A 100% 1.06%100%6% -=- =-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超额完成程度 ;若某厂计划规定B 产品产量较上年增长5%,实际增长了10%,则B 产品产量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 100%10% 100% 4.76%100%5% += -=+B 产品产量计划超额完成程度 。

9、按照标志表现划分,学生的民族、性别、籍贯属于品质标志;学生的体重、年龄、成绩属于数量标志。 10、从内容上看,统计表由主词和宾词两个部分组成;从格式上看,统计表由 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和指标数值(或统计数值); 四个部分组成。 11、从变量间的变化方向来看,企业广告费支出与销售额的相关关系,单位产品成本与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的相关关系属于正相关;而市场价格与消费者需求数量的相关关系,单位产品成本与产品产量的相关关系属于负相关。 12、按指标所反映的数量性质不同划分,国民生产总值属于数量指标;单位成本属于质量指标。 13、如果相关系数r=0,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二、判断题 1、在季节变动分析中,若季节比率大于100%,说明现象处在淡季;若季节比率小于100%,说明现象处在旺季。(×;答案提示:在季节变动分析中,若季节比率大于100%,说明现象处在旺季;若季节比率小于100%,说明现象处在淡季。 ) 2、工业产值属于离散变量;设备数量属于连续变量。(×;答案提示:工业产值属于连续变量;设备数量属于离散变量) 3、中位数与众数不容易受到原始数据中极值的影响。(√;) 4、有意识地选择十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调查居民消费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典型调查。(√)

社会统计学习题和答案--相关与回归分析

第十二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 第一节 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相关程度与方向·因果关系与对称关系 第二节 定类变量的相关 双变量交互分类(列联表)·削减误差比例(PRE)·λ系数与τ系数 第三节 定序变量的相关分析 同序对、异序对与同分对·Gamma 系数·肯德尔等级相关系数(τa 系数、τb 与τc 系数)·萨默斯系数(d 系数)·斯皮尔曼等级相关(ρ相关)·肯德尔与谐系数 第四节 定距变量的相关分析 相关表与相关图·积差系数的导出与计算·积差系数的性质 第五节 回归分析 线性回归·积差系数的PRE 性质·相关指数R 第六节 曲线相关与回归 可线性化的非线性函数·实例分析(二次曲线指数曲线) 一、填空 1.对于表现为因果关系的相关关系来说,自变量一般都就是确定性变量,依变量则一般就是( 随机性 )变量。 2.变量间的相关程度,可以用不知Y 与X 有关系时预测Y 的全部误差E 1,减去知道Y 与X 有关系时预测Y 的联系误差E 2,再将其化为比例来度量,这就就是( 削减误差比例 )。 3.依据数理统计原理,在样本容量较大的情况下,可以作出以下两个假定:(1)实际观察值Y 围绕每个估计值c Y 就是服从( );(2)分布中围绕每个可能的c Y 值的( )就是相同的。 4.在数量上表现为现象依存关系的两个变量,通常称为自变量与因变量。自变量就是作为( 变化根据 )的变量,因变量就是随( 自变量 )的变化而发生相应变化的变量。 5.根据资料,分析现象之间就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其表现形式或类型如何,并对具有相关关系的现象之间数量变化的议案关系进行测定,即建立一个相关的数学表达式,称为( 回归方程 ),并据以进行估计与预测。这种分析方法,通常又称为( 回归分析 )。 6.积差系数r 就是( 协方差 )与X 与Y 的标准差的乘积之比。 二、单项选择 1.当x 按一定数额增加时,y 也近似地按一定数额随之增加,那么可以说x 与y 之间 存在( A )关系。 A 直线正相关 B 直线负相关 C 曲线正相关 D 曲线负相关 2.评价直线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当r 在0、5~0、8之间时,表示( C )。 A 无相关 B 低度相关 C 中等相关 D 高度相关 3.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相辅相成,又各有特点,下面正确的描述有( D )。 A 在相关分析中,相关的两变量都不就是随机的;

统计学第三章练习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比较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最合适的统计量是( D )。 A.极差 B.平均差 C.标准差 D.离散系数 2.如果峰度系数k>3,表明该组数据是(A )。 A.尖峰分布 B.扁平分布 C.左偏分布 D.右偏分布 3.某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有1200名学生,法学院有800名学生,医学院有320名学生,理学院有200名学生。上面的描述中,众数是( B )。 A.1200 B.经济管理学院 C.200 D.理学院 4.某班共有25名学生,期末统计学课程的考试分数分别为:68,73,66,76,86,74,61,89,65,90,69,67,76,62,81,63,68,81,70,73,60,87,75,64,56,该班考试分数下四分位数和上四分位数分别是(A)。 A.64.5和78.5 B.67.5和71.5 C.64.5和71.5 D.64.5和67.5 5.对于右偏分布,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关系是(A )。 A.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B.中位数>平均数>众数 C.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D.众数>平均数>中位数 6.某班学生的统计学平均成绩是70分,最高分是96分,最低分是62分,根据这些信息,可以计算的测度离散程度的指标是( B )。 A.方差 B.极差 C.标准差 D.变异系数 7.在离散程度的测度中,最容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A )。 A.极差 B.方差 C.标准差 D.平均差 8.在比较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时,不能直接比较它们的标准差,因为两组数据的( D )。 A.标准差不同 B.方差不同 C.数据个数不同 D.计量单位不同 9.总量指标按其反应的内容不同,可分为(C )。 A.总体指标和个体指标 B.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完整版)社会统计学复习题(有答案),DOC

o o 海量资源,欢迎共阅 社会统计学课程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计算结果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1、第五次人口普查南京市和上海市的人口总数之比为比较相对指标;某企业男女职工人数之比为比例相对指标;某产品的废品率为结构相对指标;某地区福利机构网点密度为强度相 对指标。2最小 值。345、正J 6于 重点7;总 8计划超额完成程度为;若某 100%7% A 100% 1.06%100%6% -=- =-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超额完成程度厂计划规定B 产品产量较上年增长5%,实际增长了10%,则B 产品产量计划超额完成程 度为。 100%10% 100% 4.76%100%5% += -=+B 产品产量计划超额完成程度9、按照标志表现划分,学生的民族、性别、籍贯属于品质标志;学生的体重、年龄、成绩属于数量标志。

海量资源,欢迎共阅 10、从内容上看,统计表由主词和宾词两个部分组成;从格式上看,统计表由 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和指标数值(或统计数值); 四个部分组成。 11、从变量间的变化方向来看,企业广告费支出与销售额的相关关系,单位产品成本与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的相关关系属于正相关;而市场价格与消费者需求数量的相关关系,单位 13 1 100%, ) 2 3 4、有意识地选择十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调查居民消费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典型调查。(√) 5、统计调查按调查范围划分可以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6、用移动平均法修匀时间数列时,如果移动项数为偶数项,只要进行一次移动平均;如果移动项数为奇数项,则要进行二次移动平均。(×;答案提示:用移动平均法修匀时间数列 时,如果移动项数为奇数项,只要进行一次移动平均;如果移动项数为偶数项,则要进行二

《社会统计学》作业(共享含部份答案)

社会统计学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为了解IT行业从业者收入水平,某研究机构从全市IT行业从业者随机抽取8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44%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6000元以上,30%回答他们每月用于娱乐消费在1000元以上。此处800人是( A ) A.样本 B. 总体 C. 统计量 D. 变量 2.在频数分布表中,将各个有序类别或组的百分比逐级累加起来称为( C )A.频率 B. 累积频数 C. 累积频率 D. 比率 3.离散系数的主要目的是( D ) A.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B.比较多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C.反映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D.比较多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4.经验法则表明,当一组数据正态分布时,在平均数加减1个标准差的范围之内大约有 ( B ) A. 50%的数据 B. 68%的数据 C. 95%的数据 D. 99%的数据 5.在某市随机抽取10家企业,7月份利润额(单位:万元)分别为72.0、63.1、20.0、23.0、54.7、54.3、23.9、25.0、26.9、29.0,那么这10家企业7月份利润额均值为( A ) A. 39.19

B. 28.90 C .19.54 D .27.95 6.用样本统计量的值直接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值,这种方法称为( A ) A .点估计 B .区间估计 C .有效估计 D .无偏估计 7.某单位对该厂第一加工车间残品率的估计高达10%,而该车间主任认为该比例(π)偏高。如果要检验该说法是否正确,则假设形式应该为( B ) A .0H :π≥0.1;1H :π<0.1 B .0H :π≤0.1;1H :π>0.1 C .0H :π=0.1;1H :π≠0.1 D .0H :π>0.1;1H :π≤0.1 8.下面哪一项不是方差分析中的假定( D ) A .每个总体都服从正态分布 B .观察值是相互独立的 C .各总体的方差相等 D .各总体的方差等于0 9.判断下列哪一个不可能是相关系数( D ) A .-0.9 B .0 C .0.5 D .1.2 10.用于说明回归方程中拟合优度的统计量主要是( D ) A. 相关系数 B. 离散系数 C. 回归系数 D. 判定系数

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试题( A ) 一、填空题 ( 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 1. 标志按其特征的不同,可以分为品质标志与 ________ 。 2. 统计指标由指标名称和 ________ 。 3. 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 ________ 。 4. 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进一步细分为标志总量和 ________ 。 5. 平均指标反映了总体分布的 ________ 。 6. 测定循环变动的常用方法称为 ________ 。 7. 如果用的是各年份季度资料,应采取 ________ 移动平均。 8. 三个或三个以上在经济上有联系,数量上保持一定对等关系的指数形成的一个整体,称为 ________ 。 9. 就方法来说,参数估计的基础是概率论中的大数法则和 ________ 。 10. 估计标准误差愈小,根据回归直线方程式计算的估计值就 ________ 。 二、单项选择题 ( 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1. 社会经济统计学属于社会科学的 ( )

A. 实验论和理论性的学科 B. 方法论和应用性的学科 C. 系统论和全面性的学科 D. 信息论和社会性的学科 12. 下列属于数量标志的是 ( ) A. 职工的工龄 B. 职工的性别 C. 职工的政治面貌 D. 职工的籍贯 13. 某人的民族是汉族,则汉族是 ( ) A. 数量标志 B. 品质标志 C. 统计总体 D. 总体单位 14. 统计设计的中心内容是 ( ) A. 确定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 B确定统计分析的方法 C.确定统计分析的内容 D明确统计研究的目的 15. 调查项目的承担者是 ( ) A. 调查对象 B. 调查项目 C. 调查单位 D. 填报单位 16. 对连续型组距数列,凡是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 ( ) A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 B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 C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或下限所在组 D. 另立一组 17. 某校 2001 年在校学生人数 6000 人,毕业生人数 1400 人,上述两个指标是 ( ) A. 均为时期指标 B. 均为时点指标 C. 前者为时期指标,后者为时点指标 D. 前者为时点指标,后者为时期指标 18. 第一组工人的平均工龄为 6 年,第二组为 8 年,第三组为 10 年,第一组工人数占总数的 30% ,第二组占 50% ,则三组工人的平均工龄为 ( ) A.8 年 B.7.55 年 C.32.5 年 D.7.8 年 19. 某企业有三个流水连续作业车间,某月份间产品合格率分别为 95% , 90% , 85 ,全厂平均合格

社会统计学期末复习题与答案整理

社会统计学期末复习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20=2×10) 1.为了解IT行业从业者收入水平,某研究机构从全市IT行业从业者随机抽取800人作为样 本进行调查,其中44%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6000元以上,30%回答他们每月用于娱乐消费在1000元以上。此处800人是.样本 2.某地区政府想了解全市332.1万户家庭年均收入水平,从中抽取3000户家庭进行调查, 以推断所有家庭的年均收入水平。这项研究的总体是 332.1户家庭的年均收入 3.学校后勤集团想了解学校22000学生的每月生活费用,从中抽取2200名学生进行调查, 以推断所有学生的每月生活费用水平。这项研究的总体是 22000名学生的每月生活费用 4.为了解地区的消费,从该地区随机抽取5000户进行调查,其中30%回答他们的月消费在5000元以上,40%回答他们每月用于通讯、网络的费用在300元以上。此处5000户是样本5.从变量分类看,下列变量属于定序变量的是产品等级 6.下列变量属于数值型变量的是工资收入 7.从含有N个元素的总体中,抽取n个元素作为样本,同时保证总体中每个元素都有相同的 机会入选样本,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简单随机抽样 8.某班级有60名男生,40名女生,为了了解学生购书支出,从男生中抽取12名学生,从 女生中抽取8名学生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属于分层抽样 9.先将总体按某标志分为不同的类别或层次,然后在各个类别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 样的方式抽取子样本,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分层抽样 10.某班级有100名学生,为了了解学生消费水平,将所有学生按照学习成绩排序后,在前 十名学生中随机抽出成绩为第3名的学生,后面依次选出第13、23、33、43、53、63、73、83、93九名同学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属于系统抽样 11.在频数分布表中,某一小组中数据个数占总数据个数的比例称为频率 12.在频数分布表中,将各个有序类别或组的百分比逐级累加起来称为累积频率 13.在频数分布表中,频率是指各组频数与总频数之比 14.在频数分布表中,比率是指不同小组的频数之比 15.如果用一个图形描述比较两个或多个样本或总体的结构性问题时,适合选用环形图16.某地区2001-2010年人口总量(单位:万人)分别为98,102,103,106,108,109,110,111,114,115,下列哪种图形最适合描述这些数据线图 17.当我们用图形描述甲乙两地区的人口年龄结构时,适合选用哪种图形环形图 18.在某市随机抽取10家企业,7月份利润额(单位:万元)分别为72.0、63.1、20.0、23.0、54.7、54.3、23.9、25.0、26.9、29.0,那么这10家企业7月份利润额均值为 39.19 19.某班级10名同学期末统计课考试分数分别为76、93、95、80、92、83、88、90、92、72,那么该班考试成绩的中位数是 89 20.某企业职工的月收入水平分为五组:1)1500元及以下;2)1500-2000元;3)2000-2500元;4)2500-3000元;5)3000元及以上,则3000元及以上这一组的组中值为 3250元21.为了解某行业12月份利润状况,随机抽取5家企业,12月份利润额(单位:万元)分 别为65、23、54、45、39,那么这5家企业12月份利润额均值为 45.2 22.某专业共8名同学,他们的统计课成绩分别为86、77、97、94、82、90、83、92,那 么该班考试成绩的中位数是88 23.某班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可以分为以下六组:1)1小时及以下;2)1-2小时;3)2-3小时;4)3-4小时;5)4-5小时;6)5小时及以上,则5小时及以上这一组的组中值 近似为5.5小时

16秋华师《社会统计学》在线作业

奥鹏17春16秋华师《社会统计学》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30 道试题,共60 分。) 1. 若A 与B 是任意的两个事件,且P(AB)=P(A)?P(B),则可称事件A与B() A. 等价 B. 互不相容 C. 相互独立 D. 即互不相容,又相互独立 正确答案: 2. 根据某城市电话网400次通话调查得知每次通话持续时间为5分钟,标准差为2分钟,请以95%的把握程度估计该城市每次通话的平均持续时间为()。 A. 4.5~5.5分钟 B. 4.836~5.164分钟 C. 4.804~5.196分钟 D. 0~11分钟 正确答案: 3. 处于正态分布概率密度函数与横轴之间,并且大于均值部分的面积为____。 A. 大于0.5 B. —0.5 C. 1 D. 0.5 正确答案: 4. 对于一个右偏的频数分布,一般情况下,下面的值最大的是____。 A. 中位数 B. 众数 C. 算术平均数 D. 几何平均数 正确答案: 5. 在调查项目不多时,宜采用的调查表形式是()。 A. 简单表 B. 复合表 C. 单一表 D. 一览表 正确答案: 6. 统计测定必须遵循的两个重要方法原则是()。 A. 实用与科学 B. 科学与合理 C. 互不与无穷

D. 互斥与穷尽 正确答案: 7. 假设检验中,若增大样本容量,则犯两类错误的可能性()。 A. 都增大 B. 都缩小 C. 都不变 D. 一个增大,一个缩小 正确答案: 8. 在相关分析中,要求相关的两变量____。 A. 都是随机变量 B. 都不是随机变量 C. 其中自变量是随机变量 D. 其中因变量是随机变量 正确答案: 9. 贯穿于统计工作认识过程的中心问题是()。 A. 如何研究现象的量 B. 如何正确区分现象质与量的界限 C. 如何研究现象的质 D. 如何正确对待现象质与量的辩正关系 正确答案: 10. 在下列两两组合的平均指标中,哪一组的两个平均数完全不受极端数值的影响?() A. 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 B. 几何平均数和众数 C. 调和平均数和众数 D. 众数和中位数 正确答案: 11. 统计总体的特征是()。 A. 大量性、总体性、数量性 B. 总体性、数量性、变异性 C. 同质性、数量性、变异性 D. 大量性、同质性、变异性 正确答案: 12. 若两个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X和Y的标准差分别是6和8,则(X+Y)的标准差是() A. 7 B. 10 C. 14 D. 无法计算 正确答案: 13. 对一个无限总体进行无放回的抽样时,这种抽样方式叫做()。 A. 重复抽样 B. 不重复抽样 C. 随意抽样 D. 无限抽样 正确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社会统计学》期末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1318)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社会统计学》期末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1318) 考试说明:本人汇总了历年来该科所有的试题及答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标准考试题库,对考生的复习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内容包含: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计算题。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Ctrl+F),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机考及教学考一体化试题答案,敬请查看。 一、单项选择题 1.某班级有100名学生,为了了解学生消费水平,将所有学生按照学习成绩排序后,在前十名学生 中随机抽出成绩为第3名的学生,后面以10为间隔依次选出第13、23、33、43、53、63、73、83、93九 名同学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属于( )。 A.简单随机抽样 B.整群抽样 C.分层抽样 D.系统抽样 2.以下关于因变量与自变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自变量是引起其他变量变化的变量 B.因变量是由于其他变量的变化而导致自身发生变化的变量 C.自变量的变化是以因变量的变化为前提 D.因变量的变化不以自变量的变化为前提 3.某地区2001- 2010年人口总量(单位:万人)分别为98,102,103,106,108,109,110,111, 114,115,下列哪种图形最适合描述这些数据?( ) A.茎叶图 B.环形图 C.饼图 D.线图 4.以下关于条形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条形图中条形的宽度是固定的 B.条形图中条形的长度(或高度)表示各类别频数的多少 C.条形图的矩形通常是紧密排列的 D.条形图通常是适用于所有类型数据 5.某校期末考试,全校语文平均成绩为80分,标准差为3分,数学平均成绩为87分,标准差为5 分。某学生语文得了83分,数学得了97分,从相对名次的角度看,该生( )的成绩考得更好。 A.数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