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分工名词解释

国际分工名词解释

国际分工名词解释

国际分工是指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各国之间为实现国际市场的需求而发生的劳动地域分工。在国际分工中形成的国际生产体系是国际贸易的基础,也构成了国际货币制度的前提条件。这种分工决定着一个国家不可能有全部资源都供自己来支配,不可能把所有的产品都由自己来生产,而必须由别国来生产其中的一部分,同时自己来生产其中的另一部分。这样一来,就存在着一个将产品向各国外部市场提供的问题,它反映了各国对世界市场的共同要求,并且是推动国际贸易发展的原因之一。

国际分工又称国际贸易,指国际间或国际的各类经济活动之间的相互交换,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有助于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国际化和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合作,是世界市场形成的基本条件。国际分工与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无关,是在一定的技术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和政治制度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和历史局限性。按照生产的社会性质划分,国际分工可以分为农业国际分工、工业国际分工和服务业国际分工三大部分。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国际分工表面上是商品生产者的空间位置,但实际上体现的却是人们在国际范围内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它实质上是各个国家、地区或民族的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的综合表现,是衡量国家间实力对比的主要标志。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国际分工对国家间的联系起着纽带作用,成为各国或各地区经济利益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的基本方式。它是各国或各地区调整产业结构,

改变产品结构,发展新兴工业,解决资金短缺和扩大商品销路,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国际贸易的强大杠杆。国际分工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还有利于打破封锁,消除贫困,开拓国外市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国际分工与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无关,是在一定的技术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和政治制度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和历史局限性。但是,国际分工又有积极的一面。它通过有计划的商品输出与输入,不仅可以带动和加速落后国家经济的发展,而且可以促进先进国家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传播。它的发展不仅可以增强一个国家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而且有助于世界资源的优化组合,以及国际市场价格的稳定。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名词解释

[国际分工] 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要素禀赋说] 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所谓狭义的要素禀赋说是指生产要素供给比例说,它通过对相互依存的价格体系的分析,用不同国家的生产诸要素的丰缺解释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一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特点。所谓广义的要素禀赋说,除了生产要素供给比例说之外,还包括要素价格均等化原理。该学说研究国际贸易对要素价格的反作用,说明国际贸易不仅使国际间商品价格趋于均等化,还会使各国生产要素的价格趋限均等化。 [世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就是在世界经济的一般条件下生产某种商品时所需要的特殊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相互需求曲线] 又称提供曲线,它是用来表示在各种贸易条件或交换比价下,一国愿意为进口一定数量商品而提供的本国商品的数量。 [管理贸易] 介于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之间, 属于有组织的自由贸易。它是以协调国家经济利益为中心,以政府干预贸易环境为主导,以磋商谈判为轴心,对本国进出口贸易和全球贸易关系进行全面干预、协调和管理的一种贸易制度。 [财政关税] 又称收入关税,是指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为目的而征收的关税。 [保护关税] 是指以保护本国工业或农业发展为目的而征收的关税。 [普惠税] 发达国家承诺对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输入的商品,特别是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非歧视的和非互惠的关税优惠待遇。这种税称为普惠税。 [最高限额] 是指给惠国对某项受惠产品的进口,在规定期限内给予关税优惠的进口最高金额或数量,超过这个限额就恢复最惠国税。最高限额又分为全球最高限额和单一受惠国最高限额。 [分配配额] 是指在给惠国内部或经济集团如欧洲联盟内的成员国之间进行分配的最高限额,这种配额也分为全球性限额和单一受惠国限额。 [国家最大额度] 是指给惠国对某项产品规定的每个受惠国享受关税优惠进口的限额,通常用每个受惠国占全球性最高限额的百分比来表示,一般为50%,也有40%或30%等等。 [离岸价格] 又称FOB价,即装运港船上交货价格。 [到岸价格] 又称CIF价,即成本、保险费加运费价格。 [非关税措施] 指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各种措施。 [非协定的“自动”出口配额] 即不受国际协定的约束,而是由出口国迫于来自进口国方面的压力,自行单方面规定出口配额,限制商品出口。 [协定的“自动”出口配额] 即进出口双方通过谈判签订“自限协定”或“有秩序销售协定”。在协定中规定有效期内某些商品的出口配额,出口国应据此配额实行出口许可证制或出口配额签证制,自行限制这些商品出口。进口国则根据海关统计进行检查。 [鼓励出口的措施] 是指出口国家的政府通过经济、行政和组织等方面的措施,促进本国商品的出口,开拓和扩大国外市场。 [直接补贴] 是指出口某种商品时,直接付给出口厂商的现金补贴。 [间接补贴] 是指政府对某些出口商品给予财政上的优惠。 [商品倾销] 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大企业在控制国内市场的条件下,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甚至低于商品生产成本的价格,在国外市场抛售商品,打击竞争者占领市场。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简称关贸总协定,是由23个国家于1947年10月30日在日内瓦签订的关于调整缔约国对外贸易政策和国际经济贸易关系方面的相互权利义务的国际多边协定,于1948年正式生效。 [世界贸易组织] 简称世贸组织。它是根据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达成的《建立世界

国际分工

【国际贸易知识要点】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上) 一、名词解释: 1.国际分工:指生产的国际专业化,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水平型分工:生产力水平相近的发达国家之间的部门内的国际分工,即产品、零部件生产和工艺的专业化。 3.垂直型分工:生产力水平差距较大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补性国际分工,即前者主要从事高资金、高技术含量的制造业生产,后者主要从事农矿及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 4.绝对利益:亚当·斯密(Adam Smith)创立的古典贸易理论。该理论认为: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一个国家所消耗的劳动成本绝对地与自己的贸易伙伴国,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各国都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继而进行自由交换,则彼此都会获得绝对利益的好处。 5.比较利益: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创立的古典贸易理论。该理论认为:如果一个国家出口有最大比较利益的产品、进口其最小比较利益产品,则该国就能在贸易中获利。即使一国在生产任何产品时生产率都处于绝对不利地位,仍有与他国发生贸易的可能,而且可以通过贸易获得好处。 6.机会成本:为获得生产一单位追加的某种产品而必须放弃生产另一种产品的数量或价值。 7.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资源在不同产品生产中的分配所形成的替代关系,即在一定技术和资源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最大限度不同产品组合的产量。 8.社会无差异曲线:表示在既定收入与消费偏好下。消费者所选择不同商品组合可使其获得同等满足程度的情况。 二、思考题答题要点 1.简述影响国际分工产生与发展的因素 答: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是由生产力、生产关系和自然条件等三类因素所决定的。 (1)生产力因素,它对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决定着国际分工的形式、广度和深度;在生产力因素中,科学技术进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2)生产关系因素,即参与国际分工国家的内部社会生产关系和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或生产的国际关系); (3)自然条件因素。有利的自然条件为参与国际分工提供了可能,但在自然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能否形成现实的国际分工,则要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与实际的生产力。 2.简述李嘉图比较利益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局限性 答: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旨在说明决定国际贸易的基础是比较利益,而不是绝对利益。其核心思想是:国际分工中若两国生产力不等,甲国生产任何一种商品的成本都低于乙国,处于绝对优势,而乙国相反,其劳动生产率在任何商品的生产中均低于甲国,处于绝对劣势。这时,两国间进行贸易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因为两国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商品上都一样,这样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不必生产全部商品,而应集中生产在本国国内具有最大优势的商品,相应地,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也要集中力量生产那些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间的自由交换,在资本和劳动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增加生产总量,提高生产率,节约参与交换的国家的社会劳动,增加产品消费。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 李嘉图的上述思想可简单概括为:两利取其重,两害取其轻。 比较利益学说的局限性在于: (1)研究问题的出发点认为这个世界是一个静态均衡的世界,因而其理论是建立在一

《世界经济学》习题及其答案第一章

第一章绪论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世界经济国际分工地理大发现产业革命科技革命 二、简答题 1.简述世界经济的内涵。 2.世界经济的研究对象主要有哪些? 3.简述世界经济形成的历史过程。 三、论述题 1.试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四、思考题 1.国际分工、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的相互关系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世界经济:世界经济是世界各国的经济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世界范围的经济整体。它是在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基础上,通过商品流通、劳务交换、资本流动、外汇交易、国际经济一体化等多种形式和渠道,把世界范围内各国的生产、生活和其他经济方面联系在一起的有机整体。 国际分工:国际分工指世界上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国际贸易和各国(地区)经济联系的基础。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超越国界的结果,是生产社会化向国际化发展的趋势。 地理大发现:地理大发现是指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在海外探险发现美洲大陆以及开辟通往东方新航路的过程,它开辟了环球的商业通道,扩大了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促进了作为整体的世界经济萌芽。 产业革命:产业革命是指由科学技术的飞跃引起的整个经济领域的重大变革,它不仅包括物质生产技术的根本变革,而且也包括生产关系的重大变化。科技革命是产业革命的前提和准

备,产业革命是科技革命的结果。 科技革命:科技革命是指科学知识或理论加速转化为技术变革,进而引起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科学革命是技术革命的基础和出发点,科学革命引起了技术的进步。科技革命则包括科学革命,也包括技术革命,它是上述两者的高度概括。 二、简答题 1.世界经济是世界各国的经济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世界范围的经济整体。世界经济既包括国际经济关系,又包括构成这种经济整体的各国内部的经济关系,这种经济关系既涉及生产领域,也涉及商品交换、资金流动、技术转让等各个领域。世界经济首先是一个经济范畴,是经济概念体系中的一种,是人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活动的一种方式。世界经济还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发生变革。作为人类历史的一个特殊阶段,世界经济镶嵌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背景之中,而其自身也有形成发展的历史规律性。 2.世界经济学科的研究对象,是探讨当代世界范围的国际经济关系及其运动规律。为达到这一目的,还要研究影响国际经济关系运行的各种经济条件和因素。国际经济关系的几个主要方面包括,经济全球化、国际商品交换关系、国际资本关系、国际货币关系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等。此外,国际之间的劳务交流、南北经济关系、南南经济关系以及围绕国际经济关系所进行的国际经济协调和影响国际经济关系运行的动因、周期、机制和全球性问题等,也都构成了世界经济学科的研究对象范围。 3.世界经济的形成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世界经济的萌芽阶段。世界经济最初的萌芽,产生于14-15世纪西欧的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封建社会的工农业生产和商品货币关系有了较大的发展,从而导致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第二,世界经济的初步形成阶段。16-18世纪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西欧各国通过殖民扩张使各国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市场逐渐连接成为一个有机体,形成了一个世界性的市场。18世纪60年代发生的产业革命,促使社会生产力空前提高,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推动了国际分工体系与世界市场的形成。通过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各国国民经济的联系加强,这标志着世界经济的初步形成。第三,世界经济最终形成阶段。19世纪70年代开始,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作用下,世界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逐渐地过渡到垄断阶段。第二次科技革命不仅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使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而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范围内的殖民地瓜分已经基本结束,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渗透到一些发展中的国家与地区,控制了其生产领域与流通领域,最终将整个世界都纳入到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体系中,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成为囊括全球的统一的体系,这标志着世界经济的最终形成。 三、论述题答案要点:(1)统一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进一步瓦解,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社会主义体系并存于世界经济整体中。(2)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增强。(3)战后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4)国际协调机制加强。(5)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更加日新月异:高科技迅猛发展并成为争夺的焦点;市场经济体系在全球范围形成和扩大;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经济一体化向纵深发展;世界经济格局走向多极化;南北经济关系发展中的矛盾与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世界经济领域竞争趋于激化。

国际贸易第二章 练习题

第二章国际分工 一、名词解释 1、国际贸易中心 2、世界市场 3、国际分工 4、世界“自由市场”价格 5、调拨价格 6、垄断价格 7、世界货币 8、国际价值 二、填空题 1、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分工。 2、国际分工是和的基础。 3、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出现了和之间的最初分工形式。 4、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分工的发展,原来的生产部门逐步划分为更多、更细的部门,越来越多的部门跨越国界,形成国际间的分工。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为基础的分工逐步发展为以为基础的分工,形成了以之间的分工占主导地位的国际分工格局。 6、的建立,为国际分工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7、世界市场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果以参加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为标准,可以划分为市场和市场;按商品用途分成市场、市场;按交易对象划分为市场、市场;按要素划分,则可以将世界市场进一步划分为资本市场、市场、市场、劳动力市场等。 8、国际价值与国际生产价格的区别在于两者形成的因素不同。商品的国际价值取决于 ,而国际生产价格取决于各国商品的和各国之和。 9、国际贸易中心的形成要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除、等因素外,也有历史和政治方面的因素。许多国际贸易中心都具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国际贸易市场,如商品交易所、、等。这些就构成了所谓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市场。相对于这些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市场,我们把诸如单边进出口、、、租赁贸易、、、、寄售等称之为没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市场。 10、所谓世界货币,是指在世界各国都能通用的,担任的商品,它为参加世界市场交易的人们所接受。早期的世界货币是黄金和白银并用,是一种。1816年英国过度到单一的。但国际金本位制的建立则是在年间的事。当时欧洲许多国家和美国、日本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放弃复本位制而采用单一的金本位制。 三、单项选择题 1、国际分工形成的阶段是在()世纪时期。 A、11~12 B、14~15 C、16~18 D、18~19 2、国际分工产生与发展的基础是()。 A、自然条件 B、人口规模 C、资本的国际化 D、国家的出现 3、各国在()决定着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A、生产力水平 B、市场规模 C、自然条件 D、社会制度 4、可以对国际分工起到推进或延缓双重作用的是()。 A、上层建筑 B、资本流动 C、社会生产力 D、社会制度

名词解释国际分工

名词解释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在全球经济体系中根据各自的资源禀赋、技术水平、劳动力成本和市场规模等因素的差异,通过专业化、合作和交换等方式,将生产要素和产业活动在国际范围内进行分工、协作和协调的现象和过程。 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在国际分工中,各国或地区依据其自身的优势资源和技术,将生产过程中的不同环节分工到不同的国家或地区进行生产,然后通过贸易和跨国投资等方式进行资源、产品和技术的交换,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互利共赢。 国际分工具有以下特点: 1. 规模经济:各国或地区在特定的产业或环节中进行专业化生产,并通过规模效应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例如,中国制造业的规模优势和低成本劳动力使其在世界制造业领域具有竞争力。 2. 差异化经济:各国或地区根据其资源禀赋、技术水平和市场需求的差异,在不同的产业或环节中进行专业化生产。例如,中东国家以石油资源为支撑,成为世界石油产业链的重要环节。 3. 互补性:各国或地区通过分工合作,在供给和需求上相互补充和满足市场需求。例如,发展中国家通过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获取外汇,进口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4. 科技创新和技术溢出:国际分工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跨国技术转移。先进国家通过分工将高技术环节放在本国,从而推动本国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源开发;同时,发展中国家通过分工引进和吸收先进技术,提高本国的技术水平。 5. 依赖性:各国或地区在国际分工中存在相互依赖关系。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无法完全自给自足,都需要依赖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资源、产品和技术,实现其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国际分工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促进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提高了整体生产效率和国际竞争力;扩大了国际贸易和投资,增加了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推动了技术创新和进步,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然而,国际分工也会存在一些问题,如资源不均衡、产业结构失衡、环境污染等,需要通过国际合作和政策调控进行解决。 总之,国际分工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和推动力量,通过分工合作和交换等方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的互利共赢。它对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和意义。

国际分工名词解释

国际分工名词解释 国际分工是指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各国之间为实现国际市场的需求而发生的劳动地域分工。在国际分工中形成的国际生产体系是国际贸易的基础,也构成了国际货币制度的前提条件。这种分工决定着一个国家不可能有全部资源都供自己来支配,不可能把所有的产品都由自己来生产,而必须由别国来生产其中的一部分,同时自己来生产其中的另一部分。这样一来,就存在着一个将产品向各国外部市场提供的问题,它反映了各国对世界市场的共同要求,并且是推动国际贸易发展的原因之一。 国际分工又称国际贸易,指国际间或国际的各类经济活动之间的相互交换,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有助于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国际化和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合作,是世界市场形成的基本条件。国际分工与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无关,是在一定的技术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和政治制度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和历史局限性。按照生产的社会性质划分,国际分工可以分为农业国际分工、工业国际分工和服务业国际分工三大部分。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国际分工表面上是商品生产者的空间位置,但实际上体现的却是人们在国际范围内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它实质上是各个国家、地区或民族的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的综合表现,是衡量国家间实力对比的主要标志。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国际分工对国家间的联系起着纽带作用,成为各国或各地区经济利益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的基本方式。它是各国或各地区调整产业结构,

改变产品结构,发展新兴工业,解决资金短缺和扩大商品销路,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国际贸易的强大杠杆。国际分工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还有利于打破封锁,消除贫困,开拓国外市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国际分工与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无关,是在一定的技术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和政治制度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和历史局限性。但是,国际分工又有积极的一面。它通过有计划的商品输出与输入,不仅可以带动和加速落后国家经济的发展,而且可以促进先进国家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传播。它的发展不仅可以增强一个国家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而且有助于世界资源的优化组合,以及国际市场价格的稳定。

国际分工名词解释

国际分工名词解释 国际分工是指各个国家在全球范围内根据自己的资源禀赋、生产能力和市场需求,在特定产业和领域内进行合理分工和合作,从而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和经济繁荣。 国际分工的背景是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交通运输手段的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商品和服务得以越过国界流动,国际贸易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分工作为国际贸易的基础,使各国能够通过集中资源和分工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和互利共赢。 国际分工的基本原则是比较优势原则。比较优势理论源自于大卫·李嘉图的《国富论》,认为各国在生产某种商品上的相对 成本差异决定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根据比较优势原则,各国应当专注于发展和生产其相对优势的商品和服务,通过贸易交换来获取其他国家的产品和服务。比较优势原则充分利用各国资源和能力,提高全球资源配置的效率。 国际分工对经济增长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国际分工,各国可以集中资源和提高效率,在特定产业和领域内形成规模经济,推动产业升级和生产力提高。比较优势和专业化的发挥,有助于提高国内产业的竞争力,增加输出和就业机会,加速经济增长。 国际分工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和问题,其中包括贫富分化、产业结构失衡、环境破坏等。在国际分工中,发达国家往往在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中占据优势地位,而发展中国家则在

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型产业中参与分工。这可能导致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较低,丧失利润和劳动力价值。同时,国际分工可能导致资源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对可持续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各国可以通过改善教育和技术水平,提升产业技能和技术含量,加强创新能力和科研投入。同时,发达国家也需要更多关注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推动公平贸易和减少贸易壁垒,促进国际分工的平衡和包容性。 总之,国际分工是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各国根据比较优势原则,在特定产业和领域内进行合理分工和合作的经济现象。国际分工对于各国经济增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但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解决。

国际分工的名词解释_定义_历史发展_影响条件_类型(2)

国际分工的名词解释_定义_历史发展_影响条件_类型(2) 国际分工的类型 按生产技术分工 按参加国际分工经济体的生产技术水平和工业发展情况的差异来分类,可划分为二种不同类型的国际分工形式。 (1)垂直型经济分工 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差较大的经济体之间的分工。垂直分工是水平分工的对称。它分为两种。一种是指部分国家供给初级原料,而另一部分国家供给制成品的分工型态,如发展中国家生产初级产品,发达国家生产工业制成品,这是不同国家在不同产业间的垂直分工。原一种产品从原料到制成品,须经多次加工。经济越发达,分工越细密,产品越复杂,工业化程度越高,产品加工的次序就越多。加工又分为初步加工(粗加工)和深加工(精加工)。只经过初加工的为初级产品,经过多次加工最后成为制成品。初级产品与制成品这两类产业的生产过程构成垂直联系,彼此互为市场。另一种是指同一产业内技术密集程度较高的产品与技术密集程度较低的产品之间的分工,或同一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技术密集程度较高的工序与技术密集程度较低的工序之间的分工,这是相同产业内部因技术差距引致的分工。 (2)水平型经济分工 经济发展水平相同或接近的国家(如发达国家以及一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之间在工业制成品生产上的分工。当代发达国家的相互贸易主要是建立在水平型分工的基础上的。水平分工可分为产业内与产业间水平分工。前者又称为“差异产品分工”,是指同一产业内不同厂商生产的产品虽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程度,但其外观设计、内在质量、规格、品种、商标、牌号或价格有所差异,从而产生的分工和相互交换,它反映了寡头企业的竞争和消费者偏好的多样化。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工业部门内部专业化生产程度越来越高。 部门内部的分工、产品零部件的分工、各种加工工艺间的分工越来越细。这种部门内水平分工不仅存在于国内,而且广泛地存在于国

国际分工名词解释

国际分工名词解释 所谓国际分工就是在一定的生产力基础上形成的国际间专业化 的劳动分工,它主要依赖于不同的比较优势而形成。所以,国际分工对于各国来说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因为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各国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专业化,这种专业化的结果必然会形成各国间的分工与交换。由此可见,国际分工体现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内在联系。 根据国际经济学界定,“国际分工”即国际间专业化的劳动分工。是指由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下的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和技术水平所 决定的国际间劳动分工。其表现形式有:第一、跨国公司内部的分工。跨国公司将许多企业分散到世界各地,使国际分工日益广泛和细密;第二、国家之间的分工。由于市场的扩大和竞争的加剧,各国的分工进一步深化;第三、地区内的分工。发达国家将许多低技术、低附加值的制造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使得发展中国家在某些产品的生产方面超过发达国家。由于不同社会制度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其产业结构的不同,导致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类型也存在巨大差异。 但事实上各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要求有很大差异,就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工来说,从总体上看,发达国家处于优势地位,发展中国家则处于劣势地位。在同样条件下,发展中国家是不可能获得与发达国家相同水平的分工。从分工结构看,由于两者之间发展水平和生产结构的不同,在发达国家有资本密集型的产业部门,在发展中国家则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部门。因此,不仅要考虑到一个国家在国际分工中所处的位置,还要注意到这个国家在一个大分工体系中的位

置,以确定自己的产业结构。如果能够发挥比较优势,选择有利的国际分工模式,就可以提高本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作用。否则,就会被动地卷入国际分工的漩涡,最终将丧失发展机遇。在当今世界,国际分工已成为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重要决定因素。 20世纪90 年代以后,新科技革命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大大加快,国际分工进一步向纵深发展。特别是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出现以后,跨国公司更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科技领域延伸,极大地推动了国际分工的发展。国际分工理论和实践研究越来越受到国际经济学界的重视。

国际分工名词解释

国际分工名词解释 国际分工是指各国生产活动由不同的部门所组成,各国生产活动相互交织在一起,它们彼此渗透、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它包括三个主要层次:一是劳动分工,即国家之间生产过程中的分工;二是商品分工,即各国生产者在交换过程中的分工;三是产业分工,即各国生产者的生产活动在地理上的分工。 这里的生产活动可以用物质生产、技术创新和科学研究来代替。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各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比较优势,各国的比较优势也不完全相同。国际分工是由生产的比较优势所决定的。而比较优势则取决于两国在一定生产条件下的投入要素禀赋。两国的生产要素禀赋差异越大,投入的比较优势就越大,就越可能进行国际分工。当然,也会存在投入要素不匹配而导致的“错位”现象,即本国生产某种产品的“劳动”和他国生产该种产品的“劳动”有时并不相同,因而其生产效率不高,也不能充分利用生产要素的禀赋优势,这种情况称为“不完全竞争”。 (1)特定产业领域中,如果某一国家或地区占据了比较优势,在国际分工体系中便处于有利地位。相反,如果另外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比较劣势,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就处于不利地位。比如,从大豆出口国转变为棉花出口国,相对说来,前者就具有了比较优势;后者相对说来,就处于比较劣势。 (2)世界上只有那些具有一定优势的产业或行业才能形成国际分工,没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或行业则无法进入国际分工体系。比如,中

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必须通过对土地资源的大量投入(比如耕地),使其生产大量粮食,方可在农产品领域内与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进行分工。反之,如果我们将这样巨大的土地资源闲置下来,不进行任何投入,则不可能形成农产品的国际分工,我们在农产品领域内必然与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展开直接的竞争。 (3)国际分工的客观性表明,某一国或地区的比较优势,必然与另一国或地区形成比较劣势,从而有可能形成国际分工。例如,中国长期以来都是靠廉价劳动力输出来促进经济增长的,近年来虽然中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但中国仍然保持着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因此能够吸引发达国家将高端制造业转移到中国,这样中国又可以分享先进制造业带来的收益。

政治经济学学科名词解释

政治经济学学科名词解释 政治经济学学科名词解释 ☆导论 1.生产力: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能力,包括人与物两个方面的实体要素。 2.生产关系:包括人们在生产活动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四个环节中发生的相互关系的总和。 3.经济范畴:经济范畴就是对经济本质的概括和反映。即人们对经济关系的理性认识所形成的概念。 4.经济规律: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规律。 5.科学抽象法: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和从抽象到具体的叙述方法的统一。 第一篇商品经济 第一章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 1.自然分工:即按性别和年龄自然形成的分工(出现于原始社会)。 2.社会分工:即不同部门之间和各部门内部的劳动分工(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 3.自然经济:自然经济以自然分工为基础,主要与较低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 4.商品经济:包括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是一种以直接以交换为生产目的的经济形式,即生产为了满 足市场需要的经济。 5.私人劳动: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这些商品生产者的局部劳动具有私人的性质,可称为私人劳动。 6.社会劳动: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构成整个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他们的劳动又具有社会的性质,可称为社会劳动。第二章商品 1.使用价值: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 2.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3.交换价值:商品能够通过买卖同其他商品相交换的属性。 4.具体劳动: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它反映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5.抽象劳动:撇开劳动的特定性质,即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主体。它反映了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6.个别劳动时间:各个商品生产者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由个别劳动时间形成的的价值是商品的个别价值。 7.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正常的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 所需的劳动时间。 8.简单劳动:指不经过专门训练和学习就能胜任的劳动。复杂劳动时间到劳动的倍加。 9.复杂劳动:指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和学习,具有一定技术专长的劳动。 10.劳动生产率:指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他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单位产品的劳动时 间,一是单位时间的产品数量。 11.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来进行,实行等价交 换。 第三章货币 1.价值形式:就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也就是交换价值。 2.简单价值形式:即一种商品的价值简单地、偶然的表现在与它想交换的另一种商品上。 3.扩大价值形式:即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 4.一般价值形式:即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统一地表现在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某一种商品上。 5.货币形式:是一般等价物的职能最终固定在黄金、白银等贵金

世界经济概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国际分工:是指世界上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的结果, 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2.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交换产品、服务和技术的场所,是由世界范围内通过国际分工联 系起来的各个国家内部以及各国之间的市场综合组成。 3.比较优势:是指在两国都能生产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其中一国在生产这两种产品上均处 于有利地位,而另一国在这两种产品的生产上均处于不利地位,处于有利地位的国家可以专门生产优势较大的那种产品,处于不利地位的国家可以专门生产劣势较小的那种产品。 4.要素禀赋说:又称要素比例学说,或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简称H-O理论,主要通过对相 互依存的价格体系分析,用生产要素的丰缺来解释国际贸易的产生和一国进出口贸易类型。简言之,劳动丰富的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反之,资本丰富的国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5.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技术的创新和扩散,制成品和生物一样具有生命周期性——新生期、 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让与期。 6.产业内贸易理论:指的是同一产业部门内部的差异产品及其中间产品的交换,它是相对 于产业间贸易而言的。 7.国际竞争优势理论:指国际竞争优势要受到以下要素的影响——要素条件、需求条件、 相关及支持性产业和企业的战略、组织结构与竞争理念、政府的作用、机遇。 8.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是指基于或者可以改变不同国家竞争企业之间战略性互动形成的 均衡的贸易政策。 9.自由贸易政策:自由贸易政策是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取消对进出 口贸易和服务贸易的限制和障碍,取消对本国进出口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各种特权和优待,使商品自由进出口,服务贸易自由经营,也就是说国家对贸易活动不加或少加干预,任凭商品、服务和有关要素在国内外市场公平、自由的竞争。 10.保护贸易政策:主张一国政府应对内制定各种对外经济贸易法规和条例,加强对本国进 出口贸易的有序发展和管理,对外签订各种对外经济贸易协定,约束贸易伙伴的行为,缓和与各国间的贸易摩擦,以促进出口,限制或减少某些产品进口,协调和发展各国的经济贸易关系,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11.跨国公司:①指一个工商企业,组成这个企业的实体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经营业务, 而不论其在哪一个经济部门经营;②这种企业有一个中央决策体系,因而具有共同的政策,它反映企业的全球战略目标;③这种企业的各个实体分享资源、信息,并分担责任与风险. 12.转移定价:是指在跨国公司集团内部,总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进行商 品、劳务或技术交易时所制定的不同于市场价格的内部价格,以谋求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世界经济概论》名词解释

《世界经济概论》名词解释 1、世界经济:是指人们超越国界进行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微观:四项基本活动)等活动的总和;是世界各国的经济在相互联系中形成的全球范围内的有机总体。 2、市场经济地位:(简称MES)是根据一国经济制度和政府对市场的干预程度确定的,广泛应用于贸易救济中的反倾销领域。 3、金砖国家:是指俄罗斯,中国,印度,巴西,南非五个国家,这五国英文首字母组成“BRICS”一词,发音与英文的“砖块”非常相似,故称为金砖国家。 4、国际分工: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超越国界而形成的各国国民经济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国内社会分工向国际领域扩展的结果,是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和先决条件。 5、世界市场:是各国商品生产的社会分工发展为国际分工的产物,是商品交换关系突破国家和地区界限而扩展到整个世界的结果.从狭义上说,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相互间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或领域;从广义上说,是指国际流通领域包括商品、资本、技术、劳务等各种交换关系的总和。 6、科技革命:是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合称,一般地讲,科学革命是指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质的飞跃,它表现为新的科学理论体系的诞生;技术革命是指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新飞跃,它表现为生产工具和工艺过程方面的重大变革。 7、“克拉克大分类法”:以经济活动与消费者的关系作为产业分类的标准,明确地把全部国民经济活动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8、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的比重以及这些产业间的相互关系。 9、经济全球化:通过贸易,资金流动,技术创新,信息网络和文化交流,使各国经济在世界范围高度融合,各国经济通过不断增长的各类商品和劳务的广泛输送,通过国际资金的流动,通过技术更快更广泛的传播,形成相互依赖关系. 10、区域经济一体化: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为谋求区域内商品和要素流动的自由化,通过达成经济合作的某种承诺或签定条约、协议,在经济上结成一个区域性经济联合体的过程。 11、贸易自由化:指世界各国和地区减少关税与数量限制等贸易壁垒,取消或减少政府对国际贸易的干预范围与程度,不断扩大自由贸易的范围,深化对外开放程度的努力。 12、“特里芬难题”: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在其《黄金与美元危机——自由兑换的未来》一书中提出“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虽然取得了国际核心货币的地位,但是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因此是一个悖论。”这一内在矛盾称为“特里芬难题”

国际分工的名词解释定义历史发展影响条件类型

国际分工的名词解释_定义_历史发展_影响条件_类型 推荐文章 达达主义的名词解释_发展过程_流派宗旨_历史影响热度:外汇管制的名词解释_基本方式_三种类型_影响热度:行为主义的名词解释_发展历史_主要观点_积极影响_局限性热度:贸易条件的名词解释_计算公式_影响因素热度:影响世界的25个重要演讲热度:国际分工的名词解释 国际分工是指在世界范围内,世界经济体系和国际贸易的形成及其发展的因素。 国际分工的定义 国际分工(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指世界上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各国生产者通过世界市场形成的劳动联系,是国际贸易和各国(地区)经济联系的基础。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从一国国内向国际延伸的结果,是生产社会化向国际化发展的趋势。 国际分工的历史发展 社会分工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但由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还没有从社会分工发展到国际分工。直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后,国际分工才发展了起来。 18世纪开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 由于机器的发明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生产力空前提高,分工空前加深。这次科技革命首先在英、法等国进行,它们发展为工业国,而其他广大国家则处于农业国、原料国的地位,这是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特别是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的发明及其广泛应用,生产力更加提高,分工更加精细。这次科技革命是在英、美、德等国进行的,其他国家在引进技术与机器设备的推动下,某些基础设施与某些轻工业和采矿业有一定发展,但仍不同程度处于初级产品供应国的地位。

这是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 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 它导致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的诞生,如高分子合成工业、原子能工业、电子工业、宇航工业等。对国际加工的型号深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使国际加工的形式和趋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国际加工的形式从过去的部门间专业分工向部门内专业化分工方向迅速发展。主要表现在:不同型号规格的产品专业化;零配件和部件的专业化;工艺过程的专业化。任何一个专业发达技术进步的国家也不可能生产出自己所需的全部工业产品。当今世界,少数经济发达国家成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国,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国,它们各自内部以及相互之间又形成更细致的分工。这是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进一步发展阶段。今后,随着第四次科技革命的进展,国际分工更要向前发展。 1、15世纪末16世纪初到18世纪中叶的萌发期,这个时期国际分工的水平不高,各国也没有对国际分工产生过分的依赖。 2、18世纪中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是国际分工大发展的时期,也带有明显的殖民主义的烙印。 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国际分工逐渐发展到成熟阶段。这一时期世界上出现了大批民族独立国家和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世界经济格局已有很大变化,国际分工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发达国家广泛实行了部门内的国际分工和生产专业化。发展中国家努力改变自己在国际分工中的不利地位,并组成地区性的经济集团,发展它们相互之间的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的影响条件 国际分工的发生和发展主要取决于两个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包括各国的科技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国内市场的大小,人口的多寡和社会经济结构; 生产力水平 它是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决定因素。只有在机器大工业发展起

国际经济学—名词解释

国际经济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国际经济学H: 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是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国际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有国际贸易纯理论、国际贸易政策、国际收支、外汇理论、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跨国公司研究等。 2、绝对利益: 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是指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一个经济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或其生产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个经济,若各个经济都从事自己占绝对优势的产品的生产,继而进行交换,那么双方都可以通过交换得到绝对的利益,从而整个世界也可以获得分工的好处。 3、比较利益: 由英国经济学家托伦斯提出、李嘉图发展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即使一个国家生产每种产品都具有最高生产率,处于绝对优势,而另一个国家生产每种产品都处于绝对劣势,只要它们的劳动生产率在不同产品上存在区别,遵循“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的原则,便能从国际分工和贸易中获得利益。 4、国际分工H: 既世界各国间的劳动分工,是社会分工跨越国界发展的结果。国际分工的规模、形式内容以及各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是由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或水平决定的。理解国际分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国际分工的类型有垂直型、水平型和混合型三种;各国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国际分工的形式与内容。 5、贸易乘数H(2003): 在开放条件下,对外贸易的增长可以带动国民经济成倍增加,这

种贸易促进增长的倍数关系即为对外贸易乘数,对外贸易乘数研究一国对外贸易与国民收入、就业之间的相互影响,描述了开放经济体系内部出口促进经济增长的动态过程。 6、边际进口倾向H: 国际贸易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指每一单位增量国民收入中,用于进行进口的比重,通常中公式中用m来表示。边际进口倾向大,则每一单位增量国民收入中用于进口的比重大,乘数效应对于经济的刺激作用就会较小,反之则较大。 7、流动借贷H: 国际借贷分为固定与流动两种,流动借贷是指国际借贷中形成了借贷关系并且进入了实际支付的那种债权、债务关系,是决定汇率变动的因素。 8、固定借贷H: 国际借贷分为固定与流动两种,固定借贷是指国际借贷中形成了借贷关系,但尚未进入实际支付的那种债权、债务关系,对国际收支从而对汇率的走向没有实质的决定性作用,有时甚至会产生相反的汇率表现(固 定借贷的发生有时会促使本币汇率上升),即债务存在时汇率反而走高。 9、国际收支(2000): 国际收支反映了以货币为媒介的国际间的债权、债务关系。狭义的国际收支:指的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同其他国家由于贸易、劳务、资本等往来而引起的资产转移。其特点是仅记入现在或将来有外汇收支的交易。广义国际收支:是指系统记载的、在特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内,一个经济体与世界其他地方的全部各项经济交易。它不仅包括外汇收支的国际借贷关系,而且还包括一定时期全部经济交易与往来,如无偿援助、货物贸易、捐赠等。 10、贷方与借方项目: 在国际收支中表示国家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的项目,是本国商品、劳务的输出或金融资产的流入。借方项目在国际收支中表示国家资产

国际经济学名词解释

机会成本:指因一种选择而放弃的最优替换物或失去最好机会的价值,即是指在经济决策中应由中选的最优方案负担的、按所放弃的次优方案潜在收益计算的那部分资源损失,任何一种资源供给的有限性和稀缺性是分析机会成本的现实前提,当一种资源同时存在多种用途时,每一个使用这种资源的决策者或选择主体都会面临使用这一资源的机会成本问题。 绝对优势理论:是指以各国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为基础进行国际专业化分工,并通过自由贸易获得利益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指是以各国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异为基础进行进行国际专业分工,并通过自由贸易获得利益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 绝对利益:由斯密提出,指在某种商品生产上,一国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其贸易伙伴国,劳动生产率占绝对优势。各国从事占绝对优势产品的生产,便可获益,世界总体福利水平也可得到提高。 比较利益:由托伦斯提出、李嘉图发展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即使一个国家生产每种产品都具有最高生产率,处于绝对优势,而另一个国家生产每种产品都处于绝对劣势,只要它们的劳动生产率在不同产品上存在区别,遵循“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的原则,便能从国际分工和贸易中获得利益。 贸易条件:一般指单位出口能够换回的进口,即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的比率,简称“交换比价”。一般用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的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同进口商品价格指数对比来表示。关税壁垒:指高额进口税。国家通过对进口商品征收较高的关税,提高进口商品的成本从而削弱其竞争能力,形成对国外商品进入本国市场的阻碍,像一堵墙一样保护国内生产和国内市场。故名。是贸易保护的主要措施之一。此外,还有差价税和进口附加税。它是在贸易谈判中迫使对方妥协让步的重要手段。 利率平价:利率平价条件是指用相同货币衡量的任意两种货币的预期收益率相等的条件。这一条件意味着,外汇存款的潜在持有者把所有的外汇存款都视为有同等意愿持有的资产。 汇率超调:也称“汇率调节过度”,十一中关于汇率动态的理论,只当汇率对某一扰动作出反应是,汇率最初的变动会超过其最终要达到的均衡水平,然后逐渐恢复到长期均衡位置的现象 生產可能性邊界:生產可能性邊界表示在技术不变和资源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厂商把全部资源充分地和有效率地用于生产商品所能获得的最大产量的各种组合。 贫民劳动论: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如果来自外国的竞争是建立在低工资的基础上,那么这种竞争是不公平的,而且会损坏其他参与竞争国家的利益。因此贫民劳动论认为,为了保护本国利益,国内产业没有必要与低效率低工资的外国企业展开贸易。但克鲁格曼确认为,本国决定进行贸易还是自己生产,关键是用本国自己的劳动来衡量,与外国的低工资率并无太大关系。 派生需求:是指因某种需求的初始增加而引起的其他需求的增加。如对较低生产阶段(消费品生产阶段)的初始需求的增加,可引起对较高生产阶段(生产资料生产阶段)的派生需求的增加;再如,投资需求的增加,可引起一系列派生需求的增加(如收入增加带来消费品需求的增加等),最终引起国民经济总产出的成倍增加。 局部均衡分析:是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时,单独分析某一经济当事人或某一市场的价格和供求变化的经济分析方法和理论。在进行局部均衡分析时,一种商品的价格被看成仅仅受该商品的供求影响,它的价格和供求均衡可以在一个单独的市场上决定,而不必考虑其他商品的价格和供求关系。分析方法,由于局部均衡分析是以其他市场情况不变这样的简化条件为前提的,因此他不如一般均衡分析那样能够更为完整地把握实际的经济运行过程。 相对需求曲线:表示某种产品的相对价格与市场相对需求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曲线。相对需求曲线和相对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了该产品的均衡相对价格。 相对供给曲线:相对供给曲线表示某种产品的相对价格与市场相对供给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曲线。一般来说,相对供给是相对价格的增函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