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烃类化合物知识梳理

烃类化合物知识梳理

烃类化合物知识梳理
烃类化合物知识梳理

烃类化合物知识梳理

教案

授课人:王睿

【教学目标】:1、掌握烷烃、烯烃、炔烃以及苯和苯的同系物的结构特点,主要物理性质变化规律,代表物及其主要化学性质

2、根据结构相似,性质相似,由典型各类烃的代表物会推出其它烃类物质的化学性质及其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3、帮助学生养成即使归纳整理知识的学习习惯,学会梳理知识的方法和手段;对于有机物按照反应类型去归类记忆梳理知识更有效

【教学重点】:烃的分类、各种烃的结构特点以及化学性质比对

【教学难点】:性质比对,反应条件等混淆

【课型】:复习课

【教学方法】:讨论法合作交流归纳总结

【教学用具】:粉笔导学案

教学设计:

引入: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几种常见烃类物质,经过这一阶段的学习我们发现这部分方程式繁多,条件复杂,容易混淆,所牵扯的反应类型也很多……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对这些零散的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梳理

主课:一、检查学生导学案的预习完成情况

二、进行课堂内容

教师分组提问,问题随机分配到各小组各成员,以检查准备的效果学生回答

1、烃的分类有哪些?

2、烃的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有哪些?

3、化学性质

甲烷乙烯

乙炔苯

甲苯

学生练习:见导学案教师订正,强调注意事项作业设计:导学案

【课后反思】:本节课较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复习整理掌握几种烃类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质变化规律和比较方法,化学性质,教师强调了反应条件对反应机理的影响,强调了不同的有机反应类型对应哪些烃,能够注意学生的化学方程式的规范书写等。这节课学生活动积极性高,学生富有热情,学习兴趣浓厚,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改进的地方:教师要强调细节,像是结构简式的书写,结构式的书写,有机反应中不用标注反应物的状态,比较沸点的方法细节上等等,化学学科性的细致必须体现无遗。另外教师也可以根据课时适当的继续以本节课的形式开展有机化学这部分的计算题的方法归纳,像是分子式的确定题型、烃类物质燃烧题型等等。本节课根据学生的学情设置内容基础,教师可在今后的教学中根据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延伸知识点,加深难度,并且引入高考题。

宝鸡市东风路高级中学

年级:高二学科:化学章节、课时:烃类化合物复习课

创建人:王睿创建时间:2012-6-12 修改人:王睿曹平慧

修改时间:2012-6-12 使用人:高二年级使用时间:2012-6-15

烃类化合物知识梳理

学习目标:1.掌握本章知识结构,使知识系统化。

2.掌握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及烯烃的顺反异构现象。

预习准备:复习2-1,2-2 根据以下提示归纳知识

1、烃可以分成哪些类?

2、烃的物理性质变化规律(熔沸点、溶解性、密度等)

3、烃的主要化学性质

哪些烃可以发生燃烧?哪些烃可以发生氧化反应(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哪些烃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哪些烃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哪些烃可以发生聚合反应?分别以各烃的代表物为例。

宝鸡市东风路高级中学

年级:高二学科:化学章节、课时:烃类化合物复习课

创建人:王睿创建时间:2012-6-12 修改人:王睿曹平慧

修改时间:2012-6-12 使用人:高二年级使用时间:2012-6-15

写出下列方程式,指明必要的反应条件,有机物写结构简式。

(1)新戊烷与溴蒸气光照下第一步反应:

(2)2—甲基—1,3—丁二烯与氯气等物质的量1,4—加成:

(3)丙烯在催化剂作用下加聚:

(4)2—甲基—1,3—丁二烯(异戊二烯)在催化剂作用下加聚:

(5)甲苯、液溴、铁屑作用下反应(写获得主要产物的反应):

(6)甲苯、溴蒸气光照或加热下反应: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烷烃属于饱和烃,饱和烃只有烷烃。

B.含有碳碳双键的不饱和烃称为烯烃

C.芳香烃的通式为CnH2n—6(n≥6)

D.加成反应是不饱和烃特征反应之一

2、乙烷中碳原子采取的是__杂化方式,乙炔中碳原子采取的是__杂化方式,乙炔为____型分子,乙烯中碳原子采取的是__杂化方式,乙烯为____型分子,键角____,苯中碳原子采取的是__杂化方式;以上有机物中含有π键的是____。

3、下列各组有机化合物中,肯定属于同系物的一组是:

A、C3H6与C5H10

B、C4H6与C5H8

C、C3H8与C5H12

D、C2H2与C6H6

4、能起加成反应,也能起取代反应,同时能使溴水因反应褪色,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5、将浓溴水加入苯中,溴水的颜色变浅,这是由于发生了:

A.化学反应B.取代反应C.加成反应D.萃取过程

6、下列化合物沸点比较错误的是:

A.丙烷>乙烷>甲烷 B.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

C.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 D.对二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

高考化学铁及其化合物考点全归纳

铁及其化合物 [考纲要求] 1.了解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2.以Fe2+、Fe3+的相互转化为例,理解变价金属元素的氧化还原反应。3.能鉴别溶液中的Fe2+、Fe3+。 考点一 用物质分类思想认识铁及其重要化合物 1.铁的存在 2.铁的性质 (1)物理性质 纯铁具有金属的共性,如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和良好的延展性,是电和热的良导体,具有能被磁铁吸引的特性,纯铁有很强的抗腐蚀能力。 (2)化学性质:铁是较活泼的金属,发生化学反应时可生成+2、+3两种价态的化合物。 用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表示下列变化 Fe +???? —O2――→① ①3Fe+2O2=====点燃Fe3O4—Cl2――→② ②2Fe+3Cl2=====点燃2FeCl3—S ――→③ ③Fe+S=====△FeS Fe +H2O(g)――→④④3Fe+4H2O(g)=====高温Fe3O4+4H2 Fe —???? ――→⑤Fe2+ ⑤Fe+2H +===Fe2++H2↑、 Fe +Cu2+===Cu +Fe2+――→⑥Fe3+⑥Fe+4H ++NO -3===Fe3++NO↑+2H2O 3.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1)铁的氧化物

(2)铁的氢氧化物 深度思考 1.铁有很强的抗腐蚀能力,为什么日常生活中的铁制品容易生锈? 答案 主要因为铁不纯,往往含有碳等杂质,当这些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或接触到电解质溶液(如食盐水)时会发生电化学腐蚀。 2.铁、铝遇浓硫酸或浓硝酸发生钝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答案 常温下铁、铝遇冷的浓HNO3、浓H2SO4时表面会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化学上称为钝化,属于化学变化。 3.铁元素是典型的变价金属元素,它在化合物中主要表现为+2价和+3价,请归纳总结: (1)Fe 单质通常与哪些氧化剂反应生成+2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答案 Fe→Fe2+:铁与氧化性比较弱的非金属单质(如S 、I2),非氧化性酸(如盐酸、稀硫 酸),不活泼金属的盐溶液(如CuSO4溶液)反应,都可实现这种转化。如:Fe +S=====△FeS,2H ++Fe===Fe2++H2↑,Cu2++Fe===Fe2++Cu 。 (2)Fe 单质通常与哪些氧化剂反应生成+3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Fe→Fe3+:铁与强氧化剂(如Cl2、HNO3、浓硫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都会实现这种 转化。例如:2Fe +3Cl2=====点燃2FeCl3,Fe +4HNO3(稀)===Fe(NO3)3+NO↑+2H2O,2Fe + 6H2SO4(浓)=====△Fe2(SO4)3+3SO2↑+6H2O 。 4.FeCl3、FeCl2和Fe(OH)3是否都可以通过化合反应制取? 答案 都可以。2Fe +3Cl2=====点燃2FeCl3 2FeCl3+Fe===3FeCl2 4Fe(OH)2+O2+2H2O===4Fe(OH)3

烃的相关知识点

烃的相关知识点: 一、有机物的分类 1、根据是否含有碳、氢以外的元素,分为烃和烃的衍生物。 2、根据碳骨架的形状分为环状和链状。 3、烃的分类:如果根据来源和性质分为脂肪烃和芳香烃; 一、化学性质: 1、取代反应 甲烷和氯气发生的取代反应的方程式: 练习:1、1mol甲烷完全和氯气反应发生取代反应,并生成CH3CI、CH2CI2、CHCI3、CCI4的物质的量的之比为4:3:2:1,则需要氯气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物质能和乙烷发生取代反应的是: A、氯化氢 B、水 C、氢氟酸 D、溴化氢 苯和液溴在铁作催化剂的时候发生取代反应: 苯和浓硝酸(浓硫酸作催化剂): 甲苯和浓硝酸制备TNT: 2、加成反应: 乙烯通入到溴水中可以使溴水褪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原理(用化学键的观点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练:1、既可以用来鉴别甲烷和乙烯,又可以用来出去甲烷中混有的乙烯,得到纯净甲烷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酒精是很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以用乙烯与水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反应来制取酒精。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烷烃中,不可能是烯烃发生加成反应所得的产物的是() A.甲烷B.乙烷C.异丁烷D.新戊烷 苯在一定的条件下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氧化反应,与氧气反应;烃完全燃烧的通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燃烧的计算以及燃烧法测算有机物的分子式。 1、等质量的下列烃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最多的是:C6H6C4H8C2H6 2、常温常压下,取下列四种气态烃各1mol ,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A、CH4 B、C2H6 C、C3H8D、C4H10 3、今有H2、CO、CH4的体积比为1:1:2的混合气体VL,当完全燃烧时,所需O2的体积为(相同条件下)? 4、1体积某烃的蒸汽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比水蒸气少1体积(同温同压下测定),0.1mol该烃完全燃烧的产物被碱石灰吸收后,碱石灰增重39g,求该有机物的化学式,并写出它的结构简式。 5、燃烧法测定有机物分子式的一种重要方法。完全燃烧0.1mol某烃后,测得生成的二氧化碳为8.96L,(STP),生成的水为9.0g 。据此求烃的分子式,并写出该烃可能的结构简式。 6、有3mL甲烷和CO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恰好用去有3mL氧气,则此混合气体中甲烷和CO的体积比是: A.1:1 B.1:2 C.2:1 D.任意比

烃类化合物

烃类化合物 同系物: 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多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 同系物特点:通式相同,结构相似,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一般随碳原子数目的增加而呈规律性变化(如熔沸点逐渐升高);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多个CH2原子团。 同分异构体: 化学上,同分异构体是一种有相同化学式,有同样的化学键而有不同的原子排列的化合物。简单地说,化合物具有相同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现象;具有相同分子式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很多同分异构体有相似的性质。 烃类化合物 烃类化合物是碳、氧与氢原子所构成的化合物,主要又分为醇(alcohols)、醛(aldehydes)、酯(esters)、酮(ketones)与酚(phenols)。 常见的烃类 常见的烃有甲烷(沼气),丙烷和丁烷(打火机油),异辛烷,石蜡 烃的主要来源: 天然气:甲烷(主要)、乙烷、丙烷、丁烷 石油:各种烃的混合物: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石蜡、沥青 煤:芳香烃等 主要烃类 一.烷烃 分子中的碳,以碳、碳单键相结合,其他的键都为氢原子所饱和的烃 化学式规律:当碳原子数为n时,氢原子数为2n+2 烷烃的通式为CnH2n+2 烷烃的物理性质 1.物质状态:在室温和一个大气压下,C1-C4是气体,C5-C16是液体,C17以上是固体。

2.沸点:正烷烃的沸点是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有规律升高。液体沸点的高低决定了分子间引力的大小,分子间引力愈大,使之沸腾就必须提供更多的能量,所以沸点就愈高。而分子间引力的大小取决了分子结构。 3.熔点:正烷烃的熔点,同系列C1-C3不那么规则,但C4以上的是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升高。不过,其中偶数的升高多一些,以至含奇数和含偶数的碳原子的烷烃各构成一条熔点曲线,偶数在上,奇数在下。 烷烃的化学性质 1、共价键都为σ键,键能大; C-H 390~435KJ/mol C-C 345.6KJ/mol 2、分子中的共价键不易极化。 (电负性差别小 C:2.5, H:2.2) 烷烃的化学性质稳定(特别是正烷烃)。在一般条件(常温、常压)下,与大多数试剂如强酸、强碱、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及金属钠等都不起反应,或反应速度极慢。 命名: 找出最长的碳链当主链,依碳数命名主链,前十个以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代表碳数,碳数多于十个时,以中文数字命名,如:十一烷。 从最近的取代基位置编号:1.2.3...(使取代基的位置数字越小越好)。以数字代表取代基的位置。数字与中文数字之间以“-”隔开。 有多个取代基时,以取代基数字最小且最长的碳链当主链,并依甲基、乙基、丙基的顺序列出所有取代基。 有两个以上的取代基相同时,在取代基前面加入中文数字:一、二、三...,如:二甲基,其位置以, 隔开,一起列于取代基前面。 注:1.若有两个不同的支链,且分别处于距主链两端相同的位置,则应从较简单的支链那段开始编号。 2.若有两个相同的支链,且分别处于距主链两端相同的位置,但中间还有支链则编号是应遵循支链位号之和最小的原则。 3.选取主链时,若存在两个等长的碳链时应选取支链数最多的碳链作为主链。 反应类型 1、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有机物分子中引入氧原子或去掉氢原子的反应。

卤代烃芳香烃知识点总结

、苯的物理性质 色态:无色 有特殊气味的液体 熔沸点:低 沸点80.1 C 熔点5.5 C 密度: 比水小,0.8765g/mL ,溶解性:不溶于水 、苯的结构 分子式::C6H6 苯分子结构小结: 1、苯的分子结构可表示为: 2、结构特点:分子为平面结构 键角 120 ° 键长 1.40 X 10-10m 3、它具有以下特点: ① 不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② 邻二元取代物无同分异构体 4、性质预测: 结构决定性质,苯的特殊结构具有哪些性质? 氢原子的取代:硝化,磺化,溴代 苯的特殊性质 加成反应:与H 2,与C 12 三、苯的化学性质 1. 苯的取代反应: 2. 加成反应 3. 氧化反应: 溴代反应 a 反应原理 b 、 反应装置 c 、 反应现象 d 、注意事项 最简式: CH (1825 年,法拉第) 结构式: 结构简式: 865年,凯库勒)

注意: ① 铁粉的作用:催化剂(实际上是 FeBr3),若无催化剂则苯与溴水混合发生的是萃取。 ② 导管的作用:导气兼冷凝导管末端不可插入锥形瓶内液面以下,否则将发生倒吸。 ③ 产物:溴苯留在烧瓶中, HBr 挥发出来因为溴苯的沸点较高, 156.43 C 。 ④ 纯净的溴苯:无色油状液体。呈褐色的原因:溴苯中含有杂质溴, 除杂万法:用稀 NaOH 溶液和蒸馏水多次洗涤产物,分液 (2)硝化反应 ① 加液要求: 先制混合酸:将浓硫酸沿器壁缓缓注入浓硝酸中, 并不断振荡使之混合均匀,要冷却到50~60C 以下, 再慢慢滴入苯,边加边振荡,控制温度在 50~60 C 以下。 冷却原因:反应放热,温度过高,苯易挥发, 且硝酸也会分解,苯和浓硫酸在 70~80 C 时会发生反应。 ② 加热方式:水浴加热(好处:受热均匀、温度恒定)水浴:在 浴:温度更高。 ③ 温度计的位置,必须放在悬挂在水浴中。 ④ 直玻璃管的作用:冷凝回流。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和吸水剂 ⑤ 产 物:纯净的硝基苯为无色,有苦杏仁味,比水重的油状液体,不溶解于水。不纯硝基苯显黄色原因:溶有 NO2 (硝酸的保存) ⑥ 提纯硝基苯方法:用 NaOH 溶液和蒸馏水洗涤,分液。检验是否洗净的方法:取清液用焰色反应检验钠离子,若 无黄色火焰,则 现象:①导管口有白雾,锥形瓶内产生浅黄色浑浊。 ②瓶底有褐色不溶于水的液体。 100C 以下。油浴:超过 100 C,在0?300 C 沙 (图表示硝化反应装置)

铁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铁和铁的化合物知识点归纳 一、铁的结构和性质 1、铁是26号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Ⅷ族,属于过渡元素。 原子结构示意图: 2.铁的物理性质:纯净的铁是光亮的银白色金属,密度为7.86g/㎝3,熔沸点高,有较好的导电、传热性,能被磁铁吸引,也能被磁化。还原铁粉为黑色粉末。 3.铁的化学性质:鉄是较活泼的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的前面。 ①跟非金属反应:与氧气: 与氯气: 与硫: ②跟水反应: ③跟酸作用: (遇冷浓硝酸、浓硫酸钝化;与氧化性酸反应不产生H ,且氧化性酸过量时生成Fe3+) 2 ④与部分盐溶液反应: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与氯化铁溶液反应 二、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三、Fe、Fe2+和Fe3+之间相互转化及检验 1.具体反应有: (1)Fe2+→Fe3+

①2Fe2++Cl 2 =2Fe3++2Cl-(在亚铁盐溶液中通入氯气,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 ②3Fe2++NO 3-+4H+=3Fe3++2H 2 O+NO↑ ③2Fe2++H 2O 2 +2H+=2Fe3++2H 2 O (2)Fe3+→Fe2+ ①2Fe3++Fe=3Fe2+,在FeSO 3 溶液中往往要加铁的原因是可以防止Fe2+被氧化为Fe3+。 ②2Fe3++Cu=2Fe2++Cu2+,电路板的制作是利用FeCl 3 溶液与裸露的铜反应。 ③2Fe3++2I-=2Fe2++I 2 2.Fe2+和Fe3+的检验 (1)Fe2+的检验: 方法一: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新制氯水,溶液立即变红色。 方法二:滴加NaOH溶液,生成白色絮状沉淀,该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2)Fe3+的检验: 方法一:滴加KSCN溶液或NH 4 SCN溶液,溶液立即变为血红色。 方法二:滴加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3.例题精讲 例1.把铜粉和过量的铁粉加入到热的浓硝酸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是() A.只有Fe2+ B.只有Fe3+ C.有Fe2+和Cu2+ D.有Fe3+和Cu2+ 例2.由FeO、Fe 2O 3 和Fe 3 O 4 组成的混合物,测得其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为21:8,,则这种混合物中FeO、Fe 2O 3 和Fe 3 O 4 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2:1 B. 2:1:1 C. 1:1:1 D. 1:1:3 例3.将8gFe 2O 3 投入150mL某浓度的稀硫酸中,再投入7g铁粉收集到1.68LH 2 (标准状况),同时,Fe和Fe 2O 3 均无剩余,为了中和过量的硫酸,且使溶液中铁元 素完全沉淀,共消耗4mol/L的NaOH溶液150mL。则原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1.5mol/L B.0.5mol/L C.2mol/L D.1.2mol/L 4.实战演练 一、选择题 1.(2002年全国高考题)铁屑溶于过量的稀硫酸,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硝酸,再加入过量的氨水,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过滤,加热沉淀物至质量不再发生变 化,得到红棕色的残渣。上述沉淀和残渣分别为 A.Fe(OH)3;Fe2O3 B.Fe(OH)2;FeO C.Fe(OH)2、Fe(OH)3;Fe3O4 D.Fe2O3;Fe(OH)3 2.要证明某溶液中不含Fe3+而可能含有Fe2+进行如下实验操作时最佳顺序为 ①加入足量氯水②加入足量KMnO4溶液③加入少量NH4SCN溶液

烃类+卤代物+苯的知识点总结

烃和卤代烃 常用物质的化学式: 有机物的官能团: 1.碳碳双键:C C 2.碳碳叁键:C C 3.卤(氟、氯、溴、碘)原子:—X 4.(醇、酚)羟基:—OH 5.醛基:—CHO 6.羧基:—COOH 7.酯类的基团: 各类有机物的通式、及主要化学性质 烷烃H 2n+2 仅含C —C 键与卤素等发生取代反应、热分解、不与高锰酸钾、溴水、 强酸强碱反应 烯烃H 2n 含C==C 键与卤素等发生加成反应、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聚合反应、 加聚反应 炔烃H 2n-2含C ≡C 键与卤素等发生加成反应、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聚合反应 苯(芳香烃)H 2n-6与卤素等发生取代反应、与氢气等发生加成反应(甲苯、乙苯等苯的同系O O C

物可以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 卤代烃:H2n+1X 醇:H2n+1OH或H2n+2O苯酚:遇到FeCl3溶液显紫色醛:H2n O 羧酸:H2n O2酯:H2n O2 要点精讲 一、几类重要烃的代表物比较 1.结构特点 2、化学性质 (1)甲烷 化学性质相当稳定,跟强酸、强碱或强氧化剂(如KMnO4)等一般不起反应。 ①氧化反应 甲烷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火焰的颜色为淡蓝色。其燃烧热为890kJ/mol,则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 ②取代反应:有机物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 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分四步进行: 第一步:CH4+Cl2CH3Cl+HCl 第二步:CH3Cl+ Cl2CH2Cl2+HCl 第三步:CH2Cl2+ Cl2CHCl3+HCl

42芳香烃类化合物

GBZ/T 160.42-2004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芳香烃化合物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监测工作场所空气中芳香烃化合物浓度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芳香烃化合物浓度的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Z 159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3 苯、甲苯、二甲苯、乙苯和苯乙烯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 3.1 原理 空气中的苯、甲苯、二甲苯、乙苯和苯乙烯用活性碳管采集,二硫化碳解吸后进样,经色谱柱分离,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或峰面积定量。 3.2 仪器 3.2.1 活性碳管,溶剂解吸型,内装100mg/50mg 活性碳。 3.2.2 空气采样器,流量0~500ml/min。 3.2.3 溶剂解吸瓶,5ml。 3.2.4 微量注射器,10ml。 3.2.5 气相色谱仪,氢焰离子化检测器。 仪器操作条件 色谱柱 1:2m×4mm,PEG 6000(或FFAP): 6201红色担体 =5:100。 色谱柱 2:2m×4mm,邻苯二甲酸二壬酯(DNP):有机皂土-34:Shimalite 担体=5:5:100。 色谱柱 3:30m×0.53mm×0.2m,FFAP。 柱温:80℃; 汽化室温度:150℃; 检测室温度:150℃; 载气(氮气)流量:40ml/min。 3.3 试剂 3.3.1 二硫化碳,色谱鉴定无干扰杂峰。 3.3.2 PEG6000、FFAP、DNP和有机皂土-34,均为色谱固定液。

芳香烃的知识点总结

第五节苯芳香烃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苯的组成和结构特征,掌握苯的主要化学性质。 2、使学生了解芳香烃的概念。 3、使学生了解甲苯、二甲苯的某些化学性质。 ●教学重点:苯的主要化学性质以及与分子结构的关系,苯的同系物的主要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苯的化学性质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方法:探索推理,实验验证 教学过程: [引入]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三大类有机物:烷烃、烯烃、炔烃。今天我们开始学习另一大类有 机物——芳香烃,它的代表物是苯。那么苯是怎样被发现的呢? 以前人们在没有使用电灯前用的是煤油灯,而且是用塑料桶装的,每次煤油用完了之后, 桶底都留有一种油状物质,人们不知道这是什么。著名科学家法拉第及法国的日拉尔等化学 家对此进行研究,用了五年的时间终于发现和提出了这种油状物质,它就是苯。[展示实 物苯] 二、苯分子的结构 当法拉第提炼出苯后,化学家们就对苯的成分进行了研究,发现它可以燃烧,且生成物 为CO2和H2O,于是确定苯由C、H元素组成。后又通过实验数据得出了苯中C%=12/13, H%=1/13,即得出C、H个数比为1:1,即最简式为CH。最后人们还发现1mol苯的质量刚 好是3mol乙炔的质量,由此确定苯的摩尔质量为78g/mol,于是推出苯的分子式:C6H6 接下来的任务是研究苯的分子结构,为此,化学家们进行了很多实验,假设,探索。 首先,根据分子式C6H6,不符合饱和结构C n H2n+2(不饱和度为4),肯定苯是高度不饱 和结构。根据当时的“有机物分子呈链状结构”来假设: 等等 若是以上结构,则都将能发生氧化反应,会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实验] 1、取1苯于试管中,加入2酸性KMnO4溶液,振荡。 2、取1苯于试管中,加入2溴水,振荡。 [现象] 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和溴水褪色。(苯在溴水中发生萃取现象)于是推翻以上假设。 一时,苯的结构式问题成了令科学家们一筹莫展的难题,也逼迫链状结构理论的提出者——36岁的德国化学家凯库勒不得不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 一个冬天的夜里,凯库勒坐在书桌前思考苯的结构,他画了很多图,然而百思不得其解, 他只好停笔,煨着火炉休息,他面对炉中飘忽不定的火苗陷入了沉思,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 朦胧之中凯库勒仿佛觉得有一些碳原子在自己面前跳起舞来,高贵优雅,突然间这些碳原子

铁和铜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铁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一.物理性质: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质地较软,有良好的导电性、延展性。密度7.86 g/cm3,熔沸点较高。 位置:第四周期,第Ⅷ 族 二.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反应 1)Fe+S (I 2) FeS (FeI 2) 2)4Fe+3O 2 2Fe 3O 4 3)2Fe+3Cl 2(Br 2) 2FeCl 3 弱氧化剂 Fe 3+、H +、I 2、S 、铁后的金属阳离子(置换)… Fe 2+ Fe 3+ 2.与水反应 3Fe + 4H 2O(g) Fe 3O 4 + 4 H 2 ↑(置换) 注意:铁在常温下不会和水发生反应,但在水和空气中O 2和CO 2的共同作用下,铁却很容易被腐蚀(生锈/电化学腐蚀) 3 与酸反应 1)与非氧化性酸反应 Fe +2H + == Fe 2+ + H 2 2)与氧化性酸反应 a )常温下,铁在冷浓硫酸,浓硝酸中发生钝化 b )与浓硫酸反应:2Fe +6 H 2SO 4(浓) Fe 2(SO 4)3 +3SO 2 +6 H2O c)与稀硝酸反应:①当Fe 少量时,离子方程式为:Fe + 4H + + NO 3-== Fe 3++NO↑+2H 2O ②当Fe 过量时,,离子方程式为:3Fe+8H ++2NO 3-== 3Fe 2++2NO↑+4H 2O ③当1:4<n( Fe) :n (HNO 3)<3:8 时,此情况下,Fe 3+ 和Fe 2+ 共存。 4.与盐溶液反应 2Fe 3++ Cu = 2Fe 2++ Cu 2+ Fe + 2Fe 3+ = 3 Fe 2+ Fe + Cu 2+ = Fe 2+ + Cu 三、铁的化合物

《有机化学基础》烃与烃的衍生物知识点归纳整理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一、重要的物理性质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 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 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 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 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 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 ..。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 液。 2.有机物的密度 (1)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酯(包括油脂) (2)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 基苯 3.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 (1)气态: ① 烃类:一般N(C)≤4的各类烃注意:新戊烷[C(CH3)4]亦为气态 ② 衍生物类: 一氯甲烷( ...2.F.2.,沸点为 ....-.29.8℃ .....). ....CCl .....CH..3.Cl..,.沸点为 ...-.24.2℃ .....).氟里昂( 氯乙烯( ....,沸点为 ....-.21℃ ...HCHO ...). ......,沸点为 ....CH..2.==CHCl ....-.13.9℃ .....).甲醛(

烃类

第二册第五章烃 一、知识要点与规律 1.有机物 (1).有机物通常是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象CO、CO2 、H2CO3和HCN及其盐等少数物质,虽然含有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很相似,故一般归于无机物。 (2).有机物种类繁多达上千万种(无机物只有十几万种),其重要原因是: ①.碳原子有4个价电子,能与其它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 ②.碳原子之间的结合方式可以有多种(单键、双键、三键),碳原子之间可成链可成环,碳链的长度可以不同,碳环的大小可以不同。 ③.有机物普遍存在同分异构现象。 (3).有机物的性质:对于大多数有机物,有如下性质 ①难溶于水,易溶与汽油、苯等有机溶剂(相似相溶); ②多为非电解质,不易导电(非极性分子); ③多数熔沸点较低(分子晶体); ④大多易燃烧、易分解(多由C、H组成,故易于燃烧;碳链越长越易于断裂分解); ⑤有机反应复杂、速率慢,多需催化剂(分子反应一般慢于离子反应;有机分子中共价键多,反应中可以断裂的部位多,故副反应多)。 (4)重要的有机原理 ①价键数原理:碳四键,氮三键,氧二键,氢一键。 ②同系列原理:同系列中的各不同有机物均具有十分相似的化学性质。这是学习有机化学的主要方法。 ③官能团原理:分子结构决定化学性质在有机化学中的体现是-官能团决定化学性质。学习有机化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学习官能团。这一原理是进行有机物性质、结构推理的主要依据。 2.烃的概念和分类 (1).概念:仅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叫碳氢化合物,简称烃。

3.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概念比较 4. 烃的同系物的含碳量比较 烷烃(C n H 2n+2):C%=12n/(14n+2)=12/(14+2/n); n=1时,C %=75%;n →∞时,C%→85.7%; 烯烃(C n H 2n ):C%=12n/14n =85.7%; 炔烃(C n H 2n-2):C%=12n/(14n –2)=12/(14–2/n); n=2时,C %=92.3%;n →∞时,C%→85.7%; 苯及其同系物(C n H 2n -6):C%=12n/(14n –6)=12/(14–6/n); n=6时,C %=92.3%;n → ∞时,C%→85.7%; 5.烃的物理性质递变规律 一般随碳原子数的增多,沸点升高,液态时密度增大。碳原子数为1~4时为气态。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对于同分异构体,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如: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 6.烃中五种共价键的比较 7.烃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 75% 87.5% 92.3% 烷烃 烯烃 的 同系物 甲烷 乙炔和苯 %

最新烷烃类知识点总结

烷烃知识点总结 【知识体系】 1.烃的分类、通式和主要化学性质 氧化:燃烧 饱和烃:烷烃C n H2n+2(n≥1) 甲烷取代结构:链状、碳碳单键裂解 链烃氧化:燃烧、使KMnO4(H+)褪色 (脂肪烃) 烯烃C n H2n(n≥2) 乙烯加成:H2、X2、HX 、H2O等 结构:链状、碳碳双键加聚 氧化:燃烧、使KMnO4(H+)褪色 炔烃C n H2n-2(n≥2) 乙炔加成 不饱和烃结构:链状、碳碳叁键加聚 氧化:燃烧、使KMnO4(H+)褪色 烃二烯烃C n H2n-2 (n≥3) 1,3—丁二烯加成:1,2加成、1,4加成 结构:链状、两个碳碳双键加聚 饱和环烃:环烷烃C n H2n (n≥3) 结构:环状、碳碳单键氧化:燃烧、不能使KMnO4(H+)褪色,不能因反应使反应使溴水褪色 苯加成 环烃取代:卤代、硝化、磺化 苯及其同系物C n H2n-6 (n≥6) 结构:环状、大π键 不饱和环烃:芳香烃氧化:燃烧、使KMnO4(H+)褪色 稠环芳烃:萘、蒽甲苯取代 加成 2.烃的转化关系 烷烃(CH3CH3) CH3CH2Cl 石油 烯烃(CH2 = CH2) CH≡CH CH2 = CH [ CH2 -CH ] n Cl Cl C2H5OH CH2BrCH2Br [ CH2-CH2]n 焦炭CaC2 煤 C6H5NO2 C6H12C6H5Br C6H5SO3H

3.重要的实验 名称药品反应原理发生装 置 几点说明 甲烷无水醋 酸钠、碱 石灰 CH3COONa+NaOH CaO ? ???→CH4↑+ Na2CO3 固—固 加热 1.药品不可含水,不能用醋酸钠晶体 (CH3COONa 3H2O) 。原因:若有水, 存在CH3COONa和NaOH因电离,使 分子间反应不能发生。所以,不能制得 甲烷。 2.CaO作用:吸水;使固体疏松以利 于甲烷放出;减弱NaOH高温下对玻璃 的腐蚀。 乙烯乙醇、浓 硫酸(体 积比1: 3) CH3CH2OH 240H SO 170C ???→ 浓 CH2=CH2↑ + H2O 液—液 加热 (使用温 度计) 1.浓硫酸起催化剂和脱水剂。沸石(或 碎瓷片)是缓和液体沸腾防止受热暴 沸。 2.温度计应插入反应液中。 3.加热时使液体温度迅速升到并控制 在170℃,以减少副反应,温度低于 170℃主要生成乙醚。 4.制乙烯反应溶液变黑的原因是乙醇 和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2H5OH+2H2SO4(浓)? ??→2C+2SO2↑ +5H2O C+2H2SO4(浓) ? ??→CO2↑ +2SO2↑ +2H2O 所以,乙烯中可能混有CO2、SO2等杂质 气体。 乙炔电石(主 要成分: 碳化 钙)、水 CaC2+2H2O??→ CH≡CH↑+ Ca(OH)2 固-液 无须加 热 (不能 使用启 普发生 器) 1.制乙炔不能用启普发生器原因:a. 生成的Ca(OH)2溶解度比较小,易沉积 在容器底部而堵塞球形漏斗下端管口; b.反应放热; c.电石遇水后不能继续保 持块状。 2.用简易装置时,常用一团棉花塞在 试管口附近,以防产生的泡沫喷出进入 导气管。 3.该反应剧烈,可通过控制加水速度 或改用饱和食盐水的办法来得到平稳 气流。 4.所得气体中常含PH3、H2S等杂质, 是电石中含CaS、Ca3P2等杂质之故。 1.反应使用液态溴而非溴水。 2.苯和液溴混合并不反应,加入铁屑

芳香烃类化合物的微生物降解

芳香烃类化合物的微生物降解 摘要:近年来,芳香烃类化合物正以惊人的速度被制造出来,不仅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还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发展。目前,人类正在探索如何利用微生物技术更快、更彻底的消除环境中有害的芳香烃类化合物。本文简要介绍了传统的降解菌株及其降解机理,并着重探讨了生物强化技术,以及基因工程菌在芳香烃类化合物的降解中所达到的显著成果,对未来芳香烃类化合物的微生物降解事业作出了展望。 关键词:芳香烃类化合物微生物降解生物强化基因工程菌 一、芳香烃类化合物的来源与危害 目前,全球每年大约有百万吨芳香族化合物被制造出来,这些化合物除广泛用于生产塑料聚合物、农药、染料、医药和其它日用品当中外,还广泛应用于冶金、炸药和化工产品的制造中[1]。这些物质在制造与利用的过程中,其中的有害物质不可避免的泄漏到环境中,导致土壤和水体环境质量下降,危害生态系统安全,从而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众所周知,芳香烃类化合物是可致癌或有潜在致癌性的物质,由于它毒性强且结构较稳定,所以很难通过降解除去。传统的处理方法包括物理法和化学法,如活性炭吸附、溶剂萃取、焚烧、深埋等[2],这些方法不但效率低、成本高而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3],目前为降低环境中芳香烃的含量,世界上采用的最安全有效的方法即微生物技术。 二、常见的降解菌株及其降解机理 芳香烃类化合物主要包括:苯、硝基苯、烷基苯、卤代苯、苯胺等[4]。主要降解微生物有假单胞菌属、反硝化菌属、产甲烷菌属、节细菌属、芽孢杆菌属、无色杆菌属、棒状杆菌属、黄杆菌属、土壤杆菌属、黄单胞杆菌属、微球菌属、气杆菌属、埃希氏杆菌属等,以及一部分放线菌、真菌、藻类[5]。它们的代谢途径分为好氧代谢和厌氧代谢。 1.芳香烃的好氧降解 芳香烃的好氧降解较厌氧降解更容易实现,所以目前发现和研究的大部分微生物都是好氧微生物。正常条件下培养的好氧微生物可以产出混合功能的双氧化酶或氧化酶,这些酶在分子氧的参与下.使苯环羟基化。从而引发芳环的裂解,所以能有效地降解芳香烃化合物[6]。 Claude-henri等在对微生物降解土壤中石油烃的实验中发现,大部分的芳烃组分发生了降解。微生物降解芳香烃的最初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但这些反应均具有一致的中间产物。邻苯二羟基类化合物原儿茶酚和儿茶酚就是大多数微生物代谢芳香化合物的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7],同时也是环裂开前共同的先导性中间产物。 2.芳香烃的厌氧降解 厌氧降解是指在缺乏氧气的外界条件下,一些厌氧微生物、兼性厌氧微生物将有机物作为电子供体,将除氧以外的其他物质作为电子受体,微生物在降解有机物的同时获取化学能量。厌氧条件一般可分为4种:严格的产甲烷环境或发酵,以硫酸盐为最终电子受体,以硝酸盐为最终电子受体以及以Fe(Ⅲ)为最终电子受体。 2.1严格的产甲烷条件或发酵

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

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一) 一、同系物 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 2原子团的物质物质。 同系物的判断要点: 1、通式相同,但通式相同不一定是同系物。 2、组成元素种类必须相同 3、结构相似指具有相似的原子连接方式,相同的官能团类别和数目。结构相似不一定完全相同, 如CH 3CH 2CH 3和(CH 3)4C ,前者无支链,后者有支链仍为同系物。 4、在分子组成上必须相差一个或几个CH 2原子团,但通式相同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几个CH 2原子 团不一定是同系物,如CH 3CH 2Br 和CH 3CH 2CH 2Cl 都是卤代烃,且组成相差一个CH 2原子团,但不是同系物。 5、同分异构体之间不是同系物。 二、同分异构体 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现象。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 1、同分异构体的种类: ⑴ 碳链异构:指碳原子之间连接成不同的链状或环状结构而造成的异构。如C 5H 12有三种同分异 构体,即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 ⑵ 位置异构:指官能团或取代基在在碳链上的位置不同而造成的异构。如1—丁烯与2—丁烯、 1—丙醇与2—丙醇、邻二甲苯与间二甲苯及对二甲苯。 ⑶ 异类异构:指官能团不同而造成的异构,也叫官能团异构。如1—丁炔与1,3—丁二烯、丙 烯与环丙烷、乙醇与甲醚、丙醛与丙酮、乙酸与甲酸甲酯、葡萄糖与果糖、蔗糖与麦芽糖等。 ⑷ 其他异构方式:如顺反异构、对映异构(也叫做镜像异构或手性异构)等,在中学阶段的信 息题中屡有涉及。 各类有机物异构体情况: ⑴ C n H 2n +2:只能是烷烃,而且只有碳链异构。如CH 3(CH 2)3CH 3、CH 3CH(CH 3)CH 2CH 3、C(CH 3)4 ⑵ C n H 2n :单烯烃、环烷烃。如CH 2=CHCH 2CH 3、 CH 3CH=CHCH 3、CH 2=C(CH 3)2、 、 ⑶ C n H 2n -2:炔烃、二烯烃。如:CH ≡CCH 2CH 3、CH 3C ≡CCH 3、CH 2=CHCH=CH 2 ⑷ C n H 2n -6:芳香烃(苯及其同系物)。如: 、 、 ⑸ C n H 2n +2O :饱和脂肪醇、醚。如:CH 3CH 2CH 2OH 、CH 3CH(OH)CH 3、CH 3OCH 2CH 3 ⑹ C n H 2n O :醛、酮、环醚、环醇、烯基醇。如:CH 3CH 2CHO 、CH 3COCH 3、CH 2=CHCH 2OH 、 、 、 CH 2—CH 2 CH 2—CH 2 CH 2 CH 2—CH —CH 3 —CH 3 —CH 3 —CH 3 CH 3 —CH 3 CH 3— O CH 2—CH —CH 3 CH 2—CH 2 O CH 2 CH 2 CH 2—CH —OH

高中化学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总结整理

高中化学有机物知识点总结 一、重要的物理性质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醛、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 ②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 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③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 ..。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 ④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2.有机物的密度 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酯(包括油脂) 3.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 (1)气态: ①烃类:一般N(C)≤4的各类烃注意:新戊烷[C(CH3)4]亦为气态 ②衍生物类: 一氯甲烷( ....,沸点为 ...HCHO ...). ....-.21℃ ...-.24.2℃ .....).甲醛( .....CH ..3.Cl..,.沸点为 (2)液态:一般N(C)在5~16的烃及绝大多数低级衍生物。如,己烷CH3(CH2)4CH3甲醇CH3OH 甲酸HCOOH 乙醛CH3CHO ★特殊: 不饱和程度高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如植物油脂等在常温下也为液态(3)固态:一般N(C)在17或17以上的链烃及高级衍生物。如,石蜡C12以上的烃 饱和程度高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如动物油脂在常温下为固态 4.有机物的颜色 ☆绝大多数有机物为无色气体或无色液体或无色晶体,少数有特殊颜色 ☆淀粉溶液(胶)遇碘(I2)变蓝色溶液; ☆含有苯环的蛋白质溶胶遇浓硝酸会有白色沉淀产生,加热或较长时间后,沉淀变黄色。 5.有机物的气味 许多有机物具有特殊的气味,但在中学阶段只需要了解下列有机物的气味:☆甲烷无味 ☆乙烯稍有甜味(植物生长的调节剂) ☆液态烯烃汽油的气味 ☆乙炔无味 ☆苯及其同系物芳香气味,有一定的毒性,尽量少吸入。

有机化学—烃类复习题

O O Cl Cl Cl Cl 有机化学—烃类复习题 湖北省仙桃市汉江中学 翁冰松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烃是指分子里含有碳、氢元素的化合物 B 、石油主要是烷烃、烯烃、芳香烃组成的混合物 C 、煤含有苯和甲苯,可用先干馏后分馏的方法将它们分离出来 D 、石油的裂化、煤的干馏均属于化学变化 2、下列物质中,一定与CH 2=CH(CH 2)3CH 3互为同系物的是 A 、C 2H 4 B 、C 4H 8 C 、(CH 3)2C=CHCH 2CH 3 D 、CH 2=CHCH 2CH=CH 2 3、互称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一定不可能 A 、具有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 B 、具有相同的熔、沸点和密度 C 、具有相同的分子式 D 、具有相同的元素组成 4、分子式为C x H y O z 的有机物1mol 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体 积相等,并耗氧气3.5mol ,则该有机物中x 、y 的值分别为( ) A 1、2 B 2、4 C 3、6 D 4、8 5、对下面有机物的正确命名是( ) A 、2,2-二乙基丁烷 B 、3-甲基-2-乙基戊烷 C 、2-乙基-3甲基-戊烷 D 、3,4-二甲基己烷 6、有甲乙两种烃,分子中碳的质量分数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和乙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B 、甲和乙不可能是同系物 C 、甲和乙的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之比相同 D 、甲和乙各1 mol 完全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一定相等 7、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还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不能发生加聚反应的是 ( ) A 、CH 3—CH=CH 2 B、 C、CH 3CH 2 CH 3 D、 CH=CH 2 8、能将苯、裂化汽油、四氯化碳、酒精、碘化钾淀粉溶液五种物质一次鉴别出 来的试剂是 ①溴水 ②KMnO 4 酸性溶液 ③稀硫酸 ④烧碱水 A 、仅① B 、仅①② C 、仅①②③ D 、②③④ 9、 CH 3 C 2H 5 | | CH 3—CH—CH—CH—C—CH 3 | | | CH 3 CH 3 CH 3 物,则R 可能的结构有A 、4种 B 、5种 C 、6种 D 、10种 10、下列化合物沸点比较错误的是 ( ) A .丙烷>乙烷>甲烷 B .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 C .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 D .对二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 11、某合成树脂干馏后分解为单体烃A ,1 molA 能和4 mol H 2加成生成含有一个乙基的饱和烃C 8H 16。该合成树脂为 A 、[CH 2CH 2]n B 、[CH 2—CH ]n C 、[CH 2CH 2]n D 、[CH n 12、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用方法或试剂不可靠的是( )。 A 、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直馏汽油与裂化汽油 B 、用溴水鉴别苯、甲苯和二甲苯 C 、用燃烧方法鉴别聚乙烯、聚氯乙烯和聚苯乙烯 D 、用溴水鉴别苯、硝基苯和苯乙烯 13、1999年比利时发生奶粉受二噁英污染事件。二噁英是一类芳香族化合物的多氯代衍生物的总称,结构稳定,难以被自然分解,是 公认的最危险的致癌物质之一,2,3,7,8-四氯二苯并二噁英是其中的一种,结构如右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它的分子式为C 12H 4O 2Cl 4 B.它的一溴取代物有一种 C.它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D.此分子中共平面的原子最多有22个 14、两种气态烃的混合物共2.24L (标准状况),完全燃烧后得3.36L (标准状况)二氧化碳和2.7g 的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乙烯 B 、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甲烷 C 、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乙炔 D 、混合气体一定是由烷烃和烯烃构成的混合物 15、(1)有机物分子结构,可以用键线式表示,例如CH 3CH=CHCH 3可表示为: 抽烟时,吸入肺部的众多有害物质中,除CO 外还有一种称为尼古丁的 有毒物质,它的结构简式用键线式表示为: 试写出尼古丁的分子式为 。 (2)已知侧链第一碳含H 原子的苯的同系物 被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均生成苯甲酸。 有分子式为C 9H 12的苯的同系 物,被氧化后生成酸1.66g ,中和这些酸耗1 mol/L NaOH 溶液20mL ,此苯的 同系物的结构简式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下列反应:①由乙烯制乙醇 ②甲烷在空气中燃烧③由乙炔制氯乙烯 ④丙烯使溴水褪色⑤苯与浓硝酸、浓硫酸的混合酸反应 ⑥用丙烯制聚丙烯 其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填序号,下同) ,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属于加聚反应的是 。 16、已知:(X 代表卤素原子,R 代表烃基) 利用上述信息,按以下步骤从 合成 。(部分试剂和反应 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B 、D 的结构简式:B_________、D_________。 (2)反应①~⑦中属于消去反应的是____ _____。(填数字代号) (3)如果不考虑⑥、⑦反应,对于反应⑤,得到的E 可能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 (4)试写出C ?→?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写结构简式,并注明反应条件) 17、下图中的实验装置可用于制取乙炔。请填空: (1)图中,A 管的作用是 。 制取乙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 。 (2)乙炔通入KMnO 4酸性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 乙炔发生了 反应。 (3)乙炔通入溴的CCl 4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乙 炔发生了 反应。 (4)为了安全,点燃乙炔前应 ,乙炔燃烧时的实验现象是 。 18、一定量的某有机物与NaOH 的醇溶液共热,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为896mL ,同时得溶液100mL ,取出10mL 溶液先用3HNO 酸化后再加入3AgNO 溶液直到 不再产生白色沉淀为止,用去0.1mol/ 3AgNO 溶液40 mL,所得气体完全燃烧时 是由烯烃R 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后的产 (如 CH 2CH 3)( COOH )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