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跨文化沟通行动方案制定原则

跨文化沟通行动方案制定原则

跨文化沟通行动方案制定原则
跨文化沟通行动方案制定原则

如何有效地进行跨文化沟通

如何有效地进行跨文化沟通 由于各国的文化存在着多样性的特点,无论是表层的语言、礼仪,还是中层次的建筑、饮食、礼仪或者处于核心层次的民族价值观、思维等等。这就决定我们在进行跨文化沟通的时候会遇到障碍和冲突,如何能有效地跨文化沟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进行跨文化沟通的时候存在障碍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具体来说,文化差异层面的有 1.价值取向.2.思维模式.3.社会规范;另外也取决于沟通双方是否有培养文化差异的意识。 具体来说,可以用文化维度这个概念对跨文化进行分析,它主要有以下5个维度: 第一维度,个人身份的认同,具体来说就可以分为个人主义文化和集体主义文化两大类。个人主义文化的主要特征有:1.关键单位是个人。个人主义文化重视个人自由。2.对物体空间和隐私有更高的要求。3.沟通倾向于直接、明确和个人化。4.商业看作是一种竞争性的交易。集体主义的特征有 1.关键的单位是集体。个人的行动和决策的起点是群体。2.空间和私隐都没有关系重要。3.沟通时直觉式的、复杂的和根据印象进行的。4.商业是相互关联、相互协作的,认为促成结果的是关系而不是合同。以美国文化和中国文化为例,美国文化是具有典型的个人主义色彩,中国文化具有典型的个人主义色彩。 第二维度,权威指数,指国家或社会与人之间的平等程度。具体来说就是高权距离文化和低权距离文化。高权文化往往会导致沟通受到各种限制,因为高权力距离文化倾向于具有严格的层级权力文化结构,下级往上沟通会严重受阻,著名的“玻璃天花板”现象描述的就是在高权距离文化的影响下,组织对外国工作者的排斥。相反,在低权力距离文化影响的组织中,有权力和没权力的人之间的距离更短,沟通可以向上进行叶可以向下进行,更倾向于扁平化、和更民主的层级结构。低权力距离文化正趋于发展的趋势。 第三维度,性别角色权利。具体来说就性别角色在事业、控制和权力的控制程度。 第四维度,对时间的态度,这侧重于区分对目标的长期投入或短期投入。以美国和日本为例。美国喜欢把经商比喻为“打猎”,日本则把经商比喻为“种植水稻”。这可以看出,美国侧重于短期投入要立竿见影的效果,日本则侧重于长期的投资来获取长线的发展。 第五维度,对不确定性的指数。不确定性指数高的国家对含蓄和不确定性因素的接受和容忍程度高,具体体现在法律发条的伸展度等地方。不确定性指数低的国家,对事物的要求高度精确,喜好制定严格的标准和法律。 在现实交流中,这五个维度往往不会单独出现,而是交叉混合,这也和文化的一体性和交融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综合的来说,我们常遇到跨文化沟通障碍有以下几种: 1.自我文化中心主义。这种障碍原因在于,在与人沟通时,习惯性的从自我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道德体系作标准来看待他人的行为。这种障碍通常会造成漠不关心距离,例如对沟通对方的要求(如特殊的节假日不工作)不加理睬;回避距离,例如因不了解对方的文化礼仪而回避与沟通对方的交流;蔑视距离,例如因不了解对方的宗教生活而对他的行为就行无理干预与批评。 2.文化霸权主义。在进行跨文化沟通时,沟通双方的地位往往不平等。处于

智慧树跨文化沟通心理学章节复习资料

第一章: 1.跨文化沟通具有下列哪些特征? A.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 B.仅仅发生在与外国人面对面的交流中 C.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了 D.是一种常见的生活事件 2.文化具有下列哪些特征? A.文化是后天习得的 B.文化是可以共享的 C.文化以符号为基础 D.文化是一种动态过程 3.你怎样让一个法国人知道你很不耐烦了? A.拍拍你的嘴唇并且打一个长长的哈欠 B.无声的模仿吹长笛 C.用中指和食指按你的鼻子 B 4.在Belay的综合性三维度模型中,跨文化敏感性是情感角度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A.对 B错 A 5.文化意识是指对影响自我、思维和行为的文化有所了解,让人们理解差异性和共同性。 A.对 B.错 A 第二章: 1.美国的主导文化模式包括下列哪些特征? A.个人主义 B.集体主义 C.物质主义 D.竞争 ACD 2.根据霍夫斯泰德的价值观维度,以下倾向于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国家有? A.美国 B.澳大利亚 C.中国 D.日本

AB 3.请判断以下观点的对错:每一个个体都拥有多重文化身份,例如种族身份、民族身份、性别身份、地域身份、网络或幻想身份等,这些身份彼此合作,任一身份都是环境的产物。 A.对 B.错 A 4.男性气质文化是指大男子主义盛行的文化。 A.对 B.错 B 5.开放思维包括个体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倾听或接受他人的观点。 A.对 B.错 A 第三章: 1.在高情境文化中,情境和非言语对理解说话者想要表达的意思非常重要。这个表述是正确的吗? A.对 B.错 A 2.在有些文化中,人们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情绪,有更丰富的肢体语言,这种文化是: A.中性文化 B.感性文化 C.高情境文化 D.低情境文化 B 3.相比于高情境文化中的人,在谈话中,当双方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说话时,来自低情境文化的人会觉得不舒服。 A.对 B.错 A 4.下列关于成就型文化与附属型文化不正确的描述是: A.在附属型文化中,将一个人身份地位和所属的组织联系起来是很重要的。 B.在附属型文化中,初次见面的人可能相互问“你学的是什么”、“你从哪里毕业的”。

智慧树跨文化沟通心理学教程考试复习资料

跨文化沟通心理学教程考试 ?名称跨文化沟通心理学 ?对应章节 ?成绩类型分数制 ?截止时间 2016-06-09 23:59 ?题目数35 ?迟交处理允许迟交 ?总分数 120 ?说明: ?评语: ? ?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 ?第1部分 ?总题数:20 ? 1 【单选题】(3分) 在有些文化中,人们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情绪,有更丰富的肢体语言,这种文化是: A. 中性文化 B. 感性文化 C. 高情境文化 D. 低情境文化 正确答案是:B 查看答案解析 2 【单选题】(3分)

对新语言的理解总是受限制于我们原有的知识,而知识又可以被我们的语言所反映。 A. 对 B. 错 C. 无法判断 D. 视情况而定 正确答案是:A 查看答案解析 3 【单选题】(3分) 下面描述的是哪种时间观的特点?时间是为关系服务的,不按时间表做事也是可以接受的,或者在一个时间段里可能会同时做几件事情,多头并进是正常的。 A. 轮回时间观 B. 线性时间观 C. 灵活时间观 D. 短期导向 正确答案是:C 查看答案解析 4 【单选题】(3分) 在哪个国家的餐厅就餐时给服务员小费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A.

意大利 B. 新加坡 C. 法国 D. 美国 正确答案是:B 查看答案解析 5 【单选题】(3分) 在典型的美国文化中,沟通强调直截了当、开门见山,把要沟通的信息用明白无误的可编码的文字语言传达出去,常常没有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意义。 A. 对 B. 错 C. 无法判断 D. 视情况而定 正确答案是:A 查看答案解析 6 【单选题】(3分) 以下哪一个不属于跨文化适应的特点: A. 和其他文化必须直接并且第一手接触 B. 和其他文化的接触短时间即可 C.

【良心出品】《跨文化沟通》作业评讲

《跨文化沟通》作业评讲 根据重庆电大制定的教学实施意见和本课程考试要求,为帮助同学们学习和跨文化沟通的理论知识、培养沟通能力和技巧,本课程的作业都采用主观性问题。下面就作业要求作一些简单提示提示内容来自重庆电大),供同学们完成作业时参考。 跨文化沟通作业(1)讲评 论述分析:请看下面的一段话,并按照题目要求进行回答。 在奥地利工作的美国子公司人员有时误认为奥地利人不喜欢他们,因为奥地利人对他们总是一本正经。殊不知,奥地利人不象美国人那样随便,待人直呼其名。由于文化习俗不同,海外子公司人员之间产生误解在所难免。许多美国人不理解,为什么法国人和德国人午餐时喝酒?为什么许多欧洲人不愿意上夜班?为什么海外子公司要赞助企业内的职工委员会或向当地幼儿园教师捐款?对美国人来说,这些活动纯粹是浪费,但对于熟悉当地文化的人来说,这些是非常必要的。 一般来说,在不同文化的融合过程中,会由于以下两个因素而受到阻碍。 一、人们不能清楚地认识自己的文化。有句古诗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人们之所以不能真正的认识自己的文化,也是因为他们总是身处于自己的文化之中。由于从小受到特定文化的熏陶,使其认为在其文化背景下发生的事都是理所当然的,是一种世人皆知的道理。当问起他所处的文化有何特征,有何优缺点时,从未接触过其他文化的人是回答不出来的。他们只能说,从来都是这样。并且,当遇到文化差异时,他们就会用自己认为正常的标准去判断,而对其他的文化标准大惑不解。 如果把其他的文化拿来做比较时,这些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没有比较就没有不同。如果我们不能很好的了解自己的文化,也就无所谓进化。因为我们总是认为自己是对的,而无视其他文化的优势之处。因而也就不能从其他的文化吸取有利于自己发展的东西。 二、对其他的文化认识不够。同样的道理,当我们对其他的文化不能很好的理解时,也会对文化的融合造成障碍。如前所述,当外来文化有利于本土文化发展时就会被吸收。要想达到文化融合就要首先发现外来文化有无有利之处。如果对外来文化的理解上发生扭曲,或者了解片面,就不能公正地判断其是否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如果一种优势文化被理解为对其有威胁,它很可能就会被拒之门外。 但是由于我们习惯于从自己的文化角度去审视其他的文化就不会很全面。所以在理解其他文化时应该换个角度,从另一个不同的参照系去理解,并且要对其他文化采取一种超然独立的立场,给与足够的重视认识。 问题: 1、为什么会存在文化差异? 2、文化差异对于沟通有何影响?

跨文化心理学试题及答案-精品

第一章跨文化心理学试题及答案-精品 2020-12-12 【关键字】意见、情况、方法、条件、成就、成绩、空间、模式、地方、问题、矛盾、合作、沟通、保持、发展、建立、了解、特点、网络、情绪、意识、思想、地位、精神、基础、需要、环境、政策、倾向、能力、制度、主导、方式、差距、水平、反映、关系、增强、宽容、增进、协商、尊重、丰富、严格、整合、管理、服务、解决、适应、提高、协调 1.跨文化沟通具有下列哪些特征? A.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 B.仅仅发生在与外国人面对面的交流中 C.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了 D.是一种常见的生活事件 ACD 2.文化具有下列哪些特征? A.文化是后天习得的 B.文化是可以共享的 C.文化以符号为基础 D.文化是一种动态过程 A,B,C,D 3.你怎样让一个法国人知道你很不耐烦了? A.拍拍你的嘴唇并且打一个长长的哈欠 B.无声的模仿吹长笛 C.用中指和食指按你的鼻子 B 4.在Belay的综合性三维度模型中,跨文化敏感性是情感角度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A.对 B错 A 5.文化意识是指对影响自我、思维和行为的文化有所了解,让人们理解差异性和共同性。 A.对 B.错 A 第二章: 1.美国的主导文化模式包括下列哪些特征? A.个人主义 B.集体主义 C.物质主义 D.竞争 ACD 2.根据霍夫斯泰德的价值观维度,以下倾向于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国家有? A.美国 B.澳大利亚 C.中国

AB 3.请判断以下观点的对错:每一个个体都拥有多重文化身份,例如种族身份、民族身份、性别身份、地域身份、网络或幻想身份等,这些身份彼此合作,任一身份都是环境的产物。 A.对 B.错 A 4.男性气质文化是指大男子主义盛行的文化。 A.对 B.错 B 5.开放思维包括个体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倾听或接受他人的观点。 A.对 B.错 A 第三章: 1.在高情境文化中,情境和非言语对理解说话者想要表达的意思非常重要。这个表述是正确的吗? A.对 B.错 A 2.在有些文化中,人们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情绪,有更丰富的肢体语言,这种文化是: A.中性文化 B.感性文化 C.高情境文化 D.低情境文化 B 3.相比于高情境文化中的人,在谈话中,当双方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说话时,来自低情境文化的人会觉得不舒服。 A.对 B.错 A 4.下列关于成就型文化与附属型文化不正确的描述是: A.在附属型文化中,将一个人身份地位和所属的组织联系起来是很重要的。 B.在附属型文化中,初次见面的人可能相互问“你学的是什么”、“你从哪里毕业的”。 C.成就型文化与附属型文化可以同时存在于一个群体内。 D.成就型文化的管理者总是希望别人能够顺从他。 D 5.普遍主义文化中的人在管理中强调:(多选) A.就事论事。 B.不偏离规则。 C.因人而异,特殊处理。 D.制度一旦建立,人人都应该遵守。 ABD

跨文化商务谈判技巧

跨文化商务谈判技巧

————————————————————————————————作者: ————————————————————————————————日期: ?

跨文化商务谈判技巧 班级 专业 教学系 指导老师 跨文化商务谈判技巧

【摘要】 现今的社会中,商务谈判的对象遍布全球各地,因为文化的不同导致人们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存在着很大的障碍。能够克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是衡量一个成功谈判者的重要指标,本文对不同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及表现进行了阐述,认为克服文化障碍,应本着包容、接受异文化的心,寻找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淡化文化之间的差异,全力营造适合双方的文化氛围,从而促进跨文化商务谈判的成功。 【关键词】跨文化商务谈判、文化差异、谈判技巧 一、引言 商务谈判,是指谈判双方为实现某种商品或劳务的交易,对多种交易条件进行的磋商活动。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各个国家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技领域的接触与合作日益增强,中国更以其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世人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在中国做生意,于是,跨文化商务谈判也随着国际经贸的日益频繁而增多,并且跨文化商务谈判技巧也在随着变化。Ghauri提出了谈判的社会心理模式,把谈判界定成五要素:谈判目标、交流和行为、传统与文化、谈判环境、谈判结果。其中,目标是前提;交流和行为是载体、是手段;结果是必然;文化和传统是影响谈判的主观因素,贯穿于谈判的各个环节,是对跨文化谈判影响最大的一个因素。在商务谈判中,由于参与者来自不同国家,受政治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教育环境等的影响,其文化背景存在明显的差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同一件事、同一句话、同一个动作都有着不同甚至相反的理解,从而导致信息不能准确的传达给对方,甚至信息被曲解,发生文化冲突和障碍,最终导致谈判的破裂。因此,研究跨文化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差异和谈判技巧就显得十分重要。 二、影响国际商务谈判的文化差异因素 国际商务谈判过程中一般包括四个阶段:第一、寒暄,谈一些与工作不相干的话题;第二、交流与工作相关的信息;第三、进行说服;第四、做出让步并最终达成协议。在这几个阶段中,文化因素对谈判的影响是全方位、全系统、全过程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反面: (一)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 商务谈判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谈判者运用语言进行协调磋商、谋求一致的过程。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语言有其独特的构建信息方式。除了用语言传达信息外,谈判双方还可以通

大学跨文化沟通重点

P4外在文化:外在文化指文化外显的一面,是可以感知、识别的,或可通过文字记载而获得,一切文化现象,即包括文化行为在内的各种文化事、物,都属于外在文化。 P4内在文化:内在文化指文化内隐的面,从文字记载中不能直接感知和识别,包括人们作出决定、完成任务、衡量事物的重要性和把知识概念化的方式以及怎样对于种种限制作出反应。 P4交互性文化:在沟通的平台上,双方都能对彼此言行中的文化暗示做出反应,并且以此来修正自己的行为,这样就形成了一种交互性文化。 P6文化:文化是群体成员连贯一致的、后天习得的、群体共享的观念,人们藉此决定事情的轻重缓急,就事情的适宜性表明自己的态度,并决定和支配后续的行为。 文化的三个特点: 1、连贯一致的:每一种文化,不管是,去的还是现在的,都具有一致性和完整性,即文化也是一种完整的宇宙观,如果群体成员从自己狭隘的宇宙观出发,就很有可能看不到在自己“统一的、持久的愿景”中所缺少的东西; 2、后天习得的:文化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学习掌握的。同样如果要了解其他文化,就要通过学习来掌握,不只是浅尝辄止,而要深入学习,并按其行为准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3、群体共享的观念:文化是为社会所共享的。社会成员在事物的含义的以及这种含义的归因上达成了共识。社会被共同的价值观所驱动,同一文化背景中的人员共享该文化的各种符号、标识。 文化的三个功能: 1、文化决定事情的轻重缓急。 2、文化决定态度,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它是对事物的总体评价 3、文化支配行为,人们的行为直接受到价值观的支配,直接来源于对事物价值的判断 P16文化休克:文化休克指的是在一段时间里出现的一系列反应,是一种混乱感、一种心理甚至是生理上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源于在其它文化中求生的欲望引发调整和改变自己的努力所带来的压力。 P18反文化休克:旅居国外的人回到祖国以后,常常会出现一段与在国外相似的调整和适应期,以及伴随而来的一些类似的症状。 P24刻板印象:当我们面对陌生的或者复杂的事物时,我们对其产生的固定的,僵化的印象。P27文化智力:一个人成功地适应新文化环境的能力。 P30跨文化沟通:通常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发生的沟通行为。因为地域不同、种族不同等因素导致文化差异,因此,跨文化沟通可能发生在国际间,也能发生在不同的文化群体之间。 问题二P32高语境文化:,有较多的信息量由情景而不是语言方式来进行传达。特点:晦涩的,间接的,暗指的 低语境文化:大多数信息都是通过外在的语言方式来进行传达。特点:明确的,直接的,完全用词语表达 P36 问题三P43语言文化的关系: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与文化相互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密不可分。语言能够帮助我们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沟通,文化认知对语言的运用也十分必要。 1、语言反映环境,语言可以折射出我们的生活环境,我们用语言描述身边的事物。(如“雪”)同时环境影响词汇的发展; 2、语言体现价值观,在与来自其他文化背景的人沟通时,我们要把异国语言文化中的概念用适合国人价值观排序的方式准确翻译出来。进行思想沟通,文化知识与语言知识是同等重

跨文化沟通经历报告

跨文化沟通经历报告 这是我的一段跨文化沟通的经历。 我认识3个美国朋友,他们都是交换生,来昆明理工学中文的。一个高高帅帅的Matt,一个矮矮胖胖的Jessica, 一个黒黒爱笑的Will。他们友善,而且跟我一样都酷爱运动,特别是篮球。为了完成一次真正的跨文化沟通,我把他们都出来,一起打篮球,然后一起进餐。 我只有Matt的电话,很奇怪Will 和Jessica在中国没有手机号码,所以我约了Matt,Matt帮我约到那俩。其实他们都有MSN,只是我们中国人大部分都用了QQ,所以我的MSN几乎都是脱机状态。 我们的沟通真正开始了。 为了出于友好,我提前到了篮球场,并且给他们一人买了一瓶“脉动”。他们果然很准时,说好了5 o’clock .pm ,不到这一刻他们不出现。 见了面,Matt 就第一个主动跟我握手,说话时还算客气,面部表情丰富。”Nice to meet you, Matt.”我这样跟他招呼. 然后是Jessica,似乎又胖了,我跟他开玩笑说“Hey,look your waist,can you still dunk onto me?”他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说“Uh… maybe… aha , but I can still pass you a good ball! ” 最后是Will,他又是那样似乎很兴奋的语调:”Hey! Hey! It is a fine day today. How do you do?”美国人似乎很叫人很涨精神。而我的中国朋友们似乎这样打招呼的:点头,微笑,来啦?这也很温暖。 然后就是打球,我的英语不怎么好,但是得益于对NBA的热爱,还是懂得几句篮球术语,wonderful、pass、shot、what a teamwork、you make it 。当遇到我不懂得表达的情况下,我会用完成一些动作来演示我的疑问。他们的大脑不小,很容易就理解我要表达的。”Oh,you mean a T-foul , right ?” Yes! 大概一个半小时后,我们都累了。”Have a rest, I am a little tired.” Jessica最先发话,然后我们都同意了。我们休息了一会,然后边走边聊走向“师生一食堂”。更精彩的内容发生了。 我所在学院的饭卡在这食堂用不了,所以我刷了Matt的卡,然后刷了多少钱,我就还他多少,他也很自然地接过去。因为在美国流行AA制,而在我们中国,习惯上是相互请客。如果他们是我的老乡,我来他们学校,我非得让他们请客不可。 我们各自打好了饭菜,四人围着一张桌子坐着。 Will的口味和我差不多,都是打了一汤一菜一肉,而且看起来都是偏淡的。Matt就不同了,他打的3个都是蔬菜,因为他是一个vegetarian(素食主义者)。Jessica跟他截然不同,3个都是高蛋白的,两个肉一个豆腐!我的天啊,我跟他说“No wonder you become so heavy,too much protein you’ve got.”他反驳说:“No, Bingo, generally I don’t have too much meet. But now I am hungry.”好吧,不说他了,这样他在篮板底下就更有优势。 他们来了中国也有两个月了,但是对这里的很多都充满疑问。比如他会问我们怎么会煮蔬菜汤,在他们国家,好的蔬菜会被做成沙拉。我只能回答这是这是饮食习惯吧,因为我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我问打了汤的Will喜不喜欢喝,他说味道不错,他以前吃得太少了,他说他想学会怎么煮。他们问我Tofu (豆腐)是怎么做成的。我只能跟他们说,“It’s made from beam or soy. Matt, you

跨文化沟通复习

《跨文化沟通》考点整理 一、名词解释 1.外在文化 2.内在文化 3.交易性文化 4.文化 5.高语境文化 6.低语境文化 7.个人主义 8.集体主义 9.权力距离 10.不确定性规避 11.不确定性容忍 12.男性化 13.女性化 14.副语言 15.空间语言 二、论述题及简答题考点 1.文化的三个特点(连贯一致、后天习得、群体共享)及三个功能(决定事情的轻重缓急、政治因素就事情的适宜性表明自己的态度、决定和支配后续的行为)P4~8 2.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P19~20 3.语言反映环境P28~29 4.语言体现价值观P29 5.如何选择正确的语言(语言因素、商业因素、、适当的流利程度)P32~35 6.五个范畴(结合小结P72~73、P91重点复习) 7.副语言P120~121 8.在面对面沟通中的非言语行为习惯(七个方面,重点看“口头沟通中的话语权”、“空间语言”、“沉默”三个部分,注意区分不同文化差异的行为习惯P121~137) 9.如何表达尊重:权势地位、服饰作为权威的象征P140~142 10.绩效奖励P150~152 11.界定问题并解决问题(注意高低语境文化与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方面的差异阐述)P176~177 12.冲突管理(注意高低语境文化与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方面的的不同理解以及低语境文化对冲突管理方法的排次)P177~180 13.冲突沟通的策略(五点)P180~182 14.谈判要素(四个方面)P190~199 15.谈判的阶段划分(四个阶段)P200~205 《跨文化沟通》论述题及简答题语言归纳 1.文化的三个特点(连贯一致、后天习得、群体共享)及三个功能(决定事情的轻重缓急、就事情的适宜性表明自己的态度、决定和支配后续的行为)P4~8 文化的三个特点:

《跨文化沟通心理学》2020章节测试答案

《跨文化沟通心理学》2020章节测试答案 绪论单元测试 1、本课程将在()个站点停下。 A:4 B:5 C:6 D:7 答案: 【D】 2、学习到最后你需要回归到一个原点:回答“我是谁”的问题。 A:对 B:错 答案: 【对】 3、根据本节视频讲到的可知:越是身处全球化的进程中,人们越要明确自己的民族身份感。 A:对 B:错 答案: 【错】 第一章单元测试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面对面的沟通中情感性的信息更容易被别人接收到 B:文化是个人的知识 C:在选择沟通媒介时,只需要考虑沟通目标和沟通对象

D: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社会文化 答案: 【A】 2、Samovar的跨文化沟通模型图 A:包括两种文化 B:形状相似就象征着文化距离是比较近的,沟通更容易 C:内部个体文化在颜色和形状都与外部总体文化有略微不同的文化属于紧文化 D:说明成员能掌握文化中全部的共享知识 答案: 【B】 3、关于心理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提倡文化的相对性 B:心理学既关注人的共性,也关注人类社会文化的多样性 C:心理过程可以看到 D:强调即使是同一文化、民族或性别的人,也并非完全相同 答案: 【ABD】 4、Belay的三维度模型中: A:行为角度的跨文化沟通能力,是跨文化敏感性 B:认知角度要有跨文化的沟通意识 C:情感角度需要有跨文化机敏性 D:情感角度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中包括自我概念的内容 答案: 【BD】 5、在跨文化沟通当中,沟通顺畅、不存在障碍是正常的。 A:对 B:错

答案: 【错】 第二章单元测试 1、下列哪项不属于精确文化在管理中的特点? A:从性格、人际、绩效等方面全面考虑 B:在管理中对事不对人 C:为员工制定明确的目标 D:把工作关系与私人关系分开 答案: 【A】 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集体主义可以与松文化并存 B:文化的松紧与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是一回事 C:松-紧文化对国家中个体的长期心理过程有着密切而重要的影响 D:紧文化的社会监督力度更强,这一点被映射在个体水平上,表现为自我监控的严格 答案: 【B】 3、在文化中,反映人们的宗教观和哲学观的是什么时间? A:正式时间 B:非正式时间 C:技术时间 D:轮回时间 答案: 【A】 4、在做事取向的文化中,对个体绩效评价的标准是 A:根据关系亲疏进行评价 B:即使一个人什么都没有做,但也有可能被评价为是顺应天时、无为而治

智慧树跨文化沟通心理学章节答案

第一章: 1跨文化沟通具有下列哪些特征? A. 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 B. 仅仅发生在与外国人面对面的交流中 C. 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了 D. 是一种常见的生活事件 2. 文化具有下列哪些特征? A. 文化是后天习得的 B. 文化是可以共享的 C文化以符号为基础 D.文化是一种动态过程 3. 你怎样让一个法国人知道你很不耐烦了? A. 拍拍你的嘴唇并且打一个长长的哈欠 B. 无声的模仿吹长笛 C用中指和食指按你的鼻子 B 4. 在Belay的综合性三维度模型中,跨文化敏感性是情感角度的跨文化沟通能力A 对 B错 A 5. 文化意识是指对影响自我、思维和行为的文化有所了解,让人们理解差异性和共同性。 A对 B错 A 第二章: 1?美国的主导文化模式包括下列哪些特征? A. 个人主义 B. 集体主义 C物质主义 D竞争 ACD 2. 根据霍夫斯泰德的价值观维度,以下倾向于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国家有? A. 美国 B. 澳大利亚 C. 中国 D. 日本 AB 3. 请判断以下观点的对错:每一个个体都拥有多重文化身份,例如种族身份、民族身份、性别身份、地域身份、网络或幻想身份等,这些身份彼此合作,任一身份都是环境的产物。 A对 B错

A 4. 男性气质文化是指大男子主义盛行的文化。 A对 B错 B 5. 开放思维包括个体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倾听或接受他人的观点。 A对 B错 A 第三章: 1?在高情境文化中,情境和非言语对理解说话者想要表达的意思非常重要。这个表述是正确的吗? A对 B错 A 2. 在有些文化中,人们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情绪,有更丰富的肢体语言,这种文化是: A. 中性文化 B. 感性文化 C高情境文化 D低情境文化 B 3相比于高情境文化中的人,在谈话中,当双方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说话时,来自低情境文化的人会觉得不舒服。 A对 B错 A 4. 下列关于成就型文化与附属型文化不正确的描述是: A. 在附属型文化中,将一个人身份地位和所属的组织联系起来是很重要的。 B. 在附属型文化中,初次见面的人可能相互问“你学的是什么”、“你从哪里毕业的”。 C成就型文化与附属型文化可以同时存在于一个群体内。 D.成就型文化的管理者总是希望别人能够顺从他。 D 5. 普遍主义文化中的人在管理中强调:(多选) A. 就事论事。 B. 不偏离规则。 C. 因人而异,特殊处理。 D. 制度一旦建立,人人都应该遵守。 ABD 第四章: 1.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文化身份感适应性策略:

跨文化交流

浅谈“跨文化交流” 摘要:随着经济和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的一大趋势。跨地域、跨文化的相互了解、相互交流有助于开放自我、开放社会,更好地实现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间人们的共同进步。改革开放30多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国门或者参与跨文化的交际,跨文化之间的交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而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时的实际技能,需要通过学习不断得到提高。然而文化上的差异往往会给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相互交流带来较大的困难,有时还会造成不必要的误解,阻碍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因此,我们应该对跨文化交流的过程、目的、技巧、影响机制等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本文主要从文化的角度分析了跨文化交流的障碍以及其形成的原因作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避免这些交流障碍,提高交流技巧与能力的观点和方法。 关键词:跨文化交流、价值观、语言文化、行为语言、因素“跨文化交流”一词译自英文的“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也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该词是由美国人类文化学者霍尔于1959年在他的《无声的语言》一书中首先提出的。 跨文化交流从理论上说,是来自不同文化的人群,由于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处事方式,往往会导致相互间对同一事件产生不同的理

解和看法。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因此需要对不同文化间如何充分发挥跨文化交流的有效性进行深入的研究。 文化仿佛像空气一样,人们平常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在实际交流中却处处离不开文化。它涉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并通过不同层面的种种因素对交流产生影响。在实际的交流过程中,人们通常把自己所熟悉的、习惯性的方式,当作是最正确的、理所当然的思维方式和处事方式。这种把自己的文化模式置于其它文化模式之上的行为,必然会削弱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妨碍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下面我们从观念、语言、行为三个主要因素来分析其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 价值观的影响 “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 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人类的精神财富,如科学、教育、文学、艺术等。”文化涵盖的范围很广,包括社会制度、政治与法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习俗、道德、宗教、家庭观念等等。 从文化表面上的不同,我们可以把不同文化深层次的差异归结在不同的观念或称价值观上。所谓价值观,就是判断是非好坏的标准。对于隶属于某个文化的人来说,判断行为的好与不好,都是受这个价值观支配的。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差异促成了人们认识上的差异。当文化价值系统发挥作用时,它便产生激发力,影响着人们的感觉、

跨文化心理学复习提纲

《跨文化心理学》2012年秋季学期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1.默许反应偏差:对研究者呈现的大多数或所有的陈述和问题,都给予同意而不是反对的倾向。 2.生态谬误:认为在不同的分析层面,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仍然相同的错误信念。过去通常指从国家层面关系到个人层面关系的不合逻辑的推断。(“生态谬误指用一种高层次的分析单位做调查,却用另一种低层次的分析单位做结论。) 3.主位法和客位法:主位研究是从研究的直接背景中抽取材料,对其发现的跨文化的普遍性并不做假设。而客位研究是做出一个暂时的假设,认为正在研究的现象是可比较的和普遍的。主位研究是指研究者不凭自己的主观认识,尽可能的从当地人的视角去理解文化,通过听取当地提供情况的人即报道人所反映的当地人对事物的认识和观点进行整理和分析的研究方法。主位研究将报道人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把他的描述和分析作为最终的判断。同时,主位研究要求研究者对研究对象有深入的了解,熟悉他们的知识体系、分类系统,明了他们的概念、话语及意义,通过深入的参与观察,尽量像本地人那样去思考和行动。客位研究是研究者以文化外来观察者的角度来理解文化,以科学家的标准对其行为的原因和结果进行解释,用比较的和历史的观点看待民族志提供的材料。这样在研究理论和方法上,要求研究者具有较为系统的知识,并能够联系研究对象实际材料进行应用。 4.强加式客位研究:在某一种文化背景中形成的客位的测量。事先没有评估它的适用性或者它的意义是否等值,就应用与其他的文化背景的研究的。(采取绝对主义的哲学预设,认为西方心理学者所建构出来的理论和研究典范具有一定程度普适性,可以运用到不同文化之中,不必做任何的调整与修改) 5.社会文化适应:通过学习当地社会系统的运转和获得必要的技能和方式,以在不熟悉的文化情境中完成一些事物,从而去适应新的文化背景。 6.自主-关系型自我诠释:自我知觉的一个维度,既重视自主行动的能力又强调与他人关系的重要性。 7.心理依赖型家庭模型:一种对持续的亲缘关系和后代行动的自主性都给予强调达到代际关系系统。 二、简答题 1.列出跨文化心理学中的三种家庭模型,并举例分析。 依赖型家庭模型(中国):一种特别强调持续的亲缘关系和代际依赖的代际关系系统。强调的是顺从和服从,不管是在子女们年幼时还是已经长大成人,原生家庭在生计上均对子女有很强的依赖性。每个子女对于年老的父母都有经济上的贡献。在依赖型家庭模型中,倾向于对孩子进行服从性导向的教育,并不会促进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发展,独立性不被当成有价值的东西,甚至可能会被看成是对家庭完整和生计的威胁。代际之间的依赖性是通过家庭

电大跨文化沟通考试答案

《跨文化沟通》复习范围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二、判断 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三、论述题(本题共两小题,一题25分,共50分)复习范围: 1、文化的两个常用比喻 文化洋葱说:表层文化:我们平时能观察到的东西 中层文化:指的是一个社会的规范和价值观 核心文化:是一个社会共同的关于人为什么存在的假设,它触及到该社会的中人们最根深蒂固不容置疑的东西。比如美国核心文化最重要的一部分是人人平等,但印度人生来不平等是根深蒂固的观念。某一社会的人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却很难被生活在另一个社会中的人所完全理解。 2、文化习俗小测试 1、在日本,喝汤时发出很大吮吸的声音会被认为是( B ) A、粗鲁而讨厌的 B、你喜欢这种汤的表现 C、在家里不要紧,在公 共场所则不要D、只有外国人才这样做 2、在拉丁美洲,管理者(A ) A、一般会雇佣自己家族的成员 B、认为雇佣自己家族成员是不合适 C、强调雇佣少数特殊员工的重要性 D、通常雇佣比实际工作所 需更多的员工 3、马来西亚的主要宗教是(D )A、佛教B、犹太教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4、在泰国(A ) A、男性之间挽手同行很常见 B、男女之间在公共场所挽手很常见 C、男女同行是很粗鲁的举止 D、传统上男性和女性在街上遇见会互相轻吻 5、在印度,进食时恰当的举止是(D ) A、用右手取食物,用左手吃 B、用左手取食物,用右手吃 C、取食物和吃都用左手 D、取食物和吃都用右手 6、美国在墨西哥工作的企业管理者发现,通过给墨西哥个人增加工资,他们会(C ) A、增加工人愿意工作的时间长度 B、诱使更多工人加夜班 C、减少工人愿意工作的时间长度 D、降低生产率 7、在一些南美国家,出席社交约会怎样才是正常,可接受(C ) A、提前10~15分钟 B、迟到10~15分钟 C、迟到15分钟到一个小时 D、迟到1~2个小时 8、在西欧,当送礼送花时,不要送(C )A、郁金香和长寿花B、雏菊和丁香C、菊花和马蹄莲D、丁香和苹果花 9、在沙特阿拉伯,一个从事商业工作的男性行政官恰当的送礼方式是( D ) A、托一个男人把礼物送给妻子 B、当面把礼物送给妻子中最宠爱的一个C只送礼物给排行最长的妻子D、根本不送礼物给妻子 10、如果你想送领带或围巾给一个拉丁美洲人,最好不要送( B ) A、红色的 B、紫色的 C、绿色的 D、黑色的

跨文化交际技巧

“跨文化交际技巧”教学大纲 (Improving Skills in English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课程编码:课程名称:跨文化交际技巧 课程类别:语言文化类学时: 24 学分:1 开课单位:外国语学院任课教师:刘奕职称:讲师 开课对象:全校本科生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一门语言文化类实用英语教程,其目的和任务在于通过阅读和课堂讨论,讲授如何进行跨文化交际,使学习者了解西方文化的一些基本特征及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概念,培养良好的跨文化交际习惯和技能,并提高其英语语言表达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小班授课,每班最多不超过40人;多媒体教室。 三、本课程所需知识基础 学习者应具有一定的英语听说能力。 四、使用教材与参考教材 教材:跨文化交际技巧——如何跟西方人打交道 Don Snow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参考教材:跨文化意识英语教程张蓓郑文园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胡文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五、教学大纲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以东西方文化差异产生碰撞的案例为轴线,以阅读与课堂讨论为主要形式,教授如何进行跨文化交际。本课程包括十个单元主体部分(每个单元授课学时为2学时,共计20学时)和一个影片的观看及讨论(影片以中美文化碰撞为主题,观看及讨论共计4学时)。主体部分每个单元从一个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而产生碰撞的案例出发展开讨论,包括1)“Encounter”——案例及其讨论,引入文化差异及跨文化交际主题;2)“Language Tools”——语言工具,帮助学习者如何更细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及在讨论中有效地传递自己观点的部分;3)“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Reading”和“Culture Difference Reading”——跨文化交际和文化差异,帮助学习者了解跨文化交际的一些基本概念以及东西方文化的主要差异。

跨文化沟通技巧重点总结

跨文化重点总结 Chapter1 P4 MNC: A firm having operations in more than one country, international sales, and a nationality mix among managers and owners. P17 Global Economic Systems 1.Market Economy A market economy exists when private enterprise reserves the right to own property and monitor the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goods and services while the state simply supports competition and efficient practices. https://www.doczj.com/doc/fa2923597.html,mand Economy A commend economy is comparable to a monopoly in the sense that the organization in this case the government, has explicit control over the price and the supply of a good or service. 3.A mixed economy is a combination of a market and a command economy.(While some sectors of this system reflect private ownership and the freedom and flexibility of the law of demand , other sectors are subject to government planning.)

跨文化心理学

名解 1、文化:①文化是特定民族的生活方式,包括基本生活特性,食物和衣饰,居住和建筑,经济和交通,个人和家庭的活动,社会和政府形式,宗教、科学和福利,性和繁殖方式。 ②文化也是历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一个特定人群的传统和历史遗传特性。 2、跨文化沟通:是指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与人之间信息、情感、思想的传递。 3、词汇假设:如果人类的某一个活动或者环境中的某一事物,对我们的生存和发展有着特别重要意义的时候,相对而言有关这一事物的词汇就会较多。 4、高情境的沟通文化:强调在很多情况下沟通的情境、信息和意义的交换不是由你说的语句和内容来决定的,而是由你表达的方式、手势、语调、语速等情境性的因素来决定的。 5、低情境的沟通文化:强调沟通的方式是直接的、明确的,它的意义应该是直接由字面表达的。 6、激化现象:重复呈现人们先前比较喜欢的事物可以导致比较积极的评价;反之,重复呈现人们先前比较不喜欢的事物可以导致更加消极的评价。 7、中央路径的说服:指的是人们主动、系统的思考一个问题,他们对观点、论据、证据、理论更感兴趣,如果这些信息很弱,人们就很容易找到反对理由,从而达不到影响的效果。如果这些信息很强,他们就很可能被说服。 8、边缘路径的说服:不需要人们关注论据本身,而是去关注那些不需要动脑子的线索。 9、自我参照效应:当信息与我们的自我概念有关时,我们会对它进行非常快速的加工,而且能记忆的很明确,保存的非常好。 10、自我焦点效应:自己比别人更重要。我们人类常常把自己看做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的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度。在现实情况下,真正注意到我们的人要比我们认为的少的多。 11、接触文化:通常鼓励身体的接触,允许对话双方之间身体的接近甚至触摸亲吻; 12、非接触文化:通常不鼓励身体的接触,对话双方之间隔得较远; 一、跨文化沟通的特点:寻求共同点、强烈的投入感、沟通中断的顾虑、谈判的持续性 二、语言的跨文化差异维度:词汇的差异、对话距离的差异、语言使用的差异、非言语成分 三、两种沟通风格的差异: 第一,沟通双方是否能推测到对方的意思。 第二,这两种沟通文化其具体的表达方式不同。 第三,这两种沟通文化在对人际关系的敏感程度上有差异。 第四,低情境沟通文化的人更倾向于使用一些戏剧化的表达方式,往往用夸张的词汇来强化要表达的意义;高情境沟通文化中的人对双方的关系和要表达的隐藏意义相对比较敏感。第五,高情境沟通文化的人会较多地利用自己的情感来指导行为;低情境沟通文化的人往往用直接的语言来指导行为。 第六,对辩论和对话的兴趣也是区分高低沟通情境的指标。 四、社会认同感理论:与英国社会心理学家泰吉弗尔(Tajfel)一起,特纳(Turner)提出了社会认同理论: 第一,我们有分类的需求; 第二,我们倾向于认同我们所归属的团体,容易把自己与自己的团体紧密的结合起来,用这种联系获得自尊,感到骄傲; 第三,我们有将自己团体与其他团体进行比较的冲动,从而产生对自己团体的偏好,以及对他人团体的蔑视甚至敌视; 第四,我们有自我评价的需求,即通过团体成员的身份来评价自己,这种心理感受强化了自我概念。 五、情感活动有四个阶段:首先是评估阶段;其次是主观感觉过程;再次是生理反应阶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