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体反应测试器

人体反应测试器

人体反应测试器
人体反应测试器

人体反应速度测试器

设计人:戴烈强

一、课题背景

速度素质是指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即在单位时间内迅速完成某一动作或通过某一距离的能力。它包括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周期性运动的位移速度。反应速度是速度素质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反应速度是指人体对刺激发生反应的快慢。从生理机制分析,反应快慢取决于“反射弧”的五个环节: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严格——传出神经——效应器。反应速度通常用“从刺激到开始发生反应的时间”,即反应时来衡量。目前,国内外常用反应时指标研究运动员的机能状态及心理活动过程。反应速度是人类的基本生理素质之一。

二、设计要求

本设计电路是数字电路的系列套件中的一款,具有制作比较简单、成功率高、趣味性强等特点,是学习数字电路基础知识的理想器材。设计一个人体反应速度测试器。需知道以下几点:

1、熟悉电路的工作原理。

2、掌握该电路中元器件的识别方法。

3、掌握电路的调试方法。

4、熟悉电路简单的故障分析方法。

5、论文符合其格式、字数的基本要求,内容要求充实、作图严谨规范等。

6、详细说明设计方案,并计算元件参数。

7、通过自己动手组装本款套件,对于学习数字电路的基本知识,掌握数字电路的工作原理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三、主要内容

这里介绍的人体反应速度测试器主要由4只数字电路芯片和10只LED等组成,可以测出人体对信号的反应时间,并将反应时间分为8段,段数越高反应速度越快,经常进行反应测试训练,可以逐步提高人体的反应速度。

反应测试器由开机延时、测试信号灯、时钟脉冲、减法计数、启动显示、停止控制等部分组成。下图是控制原理方框图。

控制原理方框图

本电路主要由3种共4只CMOS数字集成电路构成。电路原理图如下图所示。IC1是四2输入端或非门电路4001,IC3、IC4是反相器4069,每个芯片内含有6个独立的反相器,具有较大的电流驱动能力,可以直接驱动发光二极管。各集成电路的引脚序号标注在原理图中,欲了解更详细的芯片特性可查阅相关资料。

其中IC2选用的是双4位静态移位寄存器4015。引脚功能如右图(略)所示。它的内部含有2组独立的4位串入一并出移位寄存器,在本电

路中将两组级联使用。每组寄存器都有时钟端CLK,一个清零端RST,和串行数据输入端D。每位寄存器单元的输出端都引出,因此既可以做串行输出,又可以做并行输出。加在D端上的数据在时钟上升沿的作用下向右移位。当在清零端RST上加“1”时,则寄存器内全部为零。在本电路中将两组寄存器级联使用。

4015的真值表见下表。

4015的真值表

IC2选用的是双4位静态移位寄存器4015

四、电路的工作过程

电源开关K1闭合后,电源指示灯LED10点亮,之后延迟数秒,测试信号灯LED1点亮,减法计数器电路在时钟脉冲的作用下开始递减,由LED2~LED9组成的测试显示发光管依次熄灭,在这过程中,当被测试人按下停止按钮K2时,则时钟脉冲停振,减法计数器处于保持状态,LED2一LED9的熄灭个数将记录为被测试者的反应时间。

五、电路的工作原理

由IC4E、IC4F、R16、R17、C4等组成多谐振荡器,作为时钟脉冲,其振荡周期约为212×R17×C4,按照图3中参数周期约为44rns,IC2(4015)组成8位右移寄存器,IC1B、R1、C1等组成开机延迟电路。当刚闭合电源开关K1时,IC1B的输出端为“1”,在时钟脉冲的作用下,IC2的8位寄存单元迅速全为“1”,几秒后,IC1B的输出端变为“0”,经过IC3A、IC3B两级反向后,驱动测试信号灯LED1点亮。同时IC2的8位寄存单元将在时钟脉冲的作用下,从左到右依次变为“0”,当被测试者按下停止按钮K2时,由IC1C、IC1D组成的RS触发器置“O”,使IC4E、IC4F停振,IC2处于保持状态,结果通过IC3C~IC4D驱动发光二极管显示。这里的IC1A的作用是只有当测试信号灯LED1点亮后,按下停止按钮K2才能有效。提前按下K2无效。

原理图的工作原理

八、项目进度安排

项目进度两个星期完成制作,一个星期完成调试与正常工作。

九、预期的经济、社会效益分析及成果应用、产业化衔接情况

产品制作成本低,项目投资充足,经济效益好,成果所带来的利益高。

十、项目负责人及主要成员简介:

电子系技能工作室首席指导老师姜强军老师,主要成员有戴烈强

等工作室学员。

毕业设计——基于单片机人体反应速度测试仪

沈阳工学院 毕业设计报告题目:基于单片机人体反应速度测试仪 院系:信息与控制学院(黑三) 专业:通信工程(黑三) 班级学号: 093041 07 (黑三) 学生姓名:张三(黑三) 指导教师:(黑三) 成绩: .

2014 年 06 月 25日 摘要 本文是基于单片机人体反应速度测试描述,通过单片机测试人的反应速度。在本设计中以AT89S52单片机为核心的人体反应速度测试仪,主要通过控制测试灯的状态,在测试按键的状态来间接计算人体反应速度。正常情况下系统运行主程序一直处于空闲等待状态,知道测试者按下按键后,LED测试灯立即点亮。AT89S52单片机在LED测试灯亮的同时开始计算一个随机时间,在一段随机时间结束后,AT89S52单片机把LED 测试灯熄灭,并开始计时灯灭与测试者放开按键的时间差,此计时时间用于纪录被测试者的反应时间,并以毫秒为时间单位在4位数码管上显示。如果在LED测试灯灭之前提前放开测试按键,则显示9999作为出错信息。 设计中采用AT89S52单片机,其以高性能低价格的优势成为全球使用范围最广泛的单片机之一;显示部分采用LED数码管的显示方式,本套系统在不影响其测试性能的情况下,大大的节省了设计成本,是性价比较高的一款人体反应测试议。和其他测试仪相比具有明显的价格竞争优势;同时,本设计作品的使用方法简单,只需按下按键即可完成测试,方便测试人员的测试使用。 关键词:单片机;反应速度;AT89S52 ;LED;数码管 .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human reaction speed tests described, through the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test response speed. AT89S52 MCU as the core in the design of the human body reaction velocity tester, mainly by controlling the state of the test lamp, in the state of the test button to indirect calculation of human body reaction speed. System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main program has been idle waiting state, know the tester after press the button, the LED test lamp light up immediately. AT89S52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in LED to test the lights at the same time began to calculate a random time, at the end of a random time, AT89S52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test the LED lights, and start timing lights and testers release button lag, this timer is used to record the subject's reaction time, and in milliseconds as the unit of time in the four digital tube display. If the LED test before the lights went out early release test button, 9999 as the error message is displayed. Design USES AT89S52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its to high performance low price advantage to become one of the world scope the most widely used microcontroller; Display part adopts LED digital tube display, this set of system in the case of does not affect the test performance, greatly save the design cost, is the high cost performance of a human reaction test. Compared with other tester has obvious price competitive advantage; At the same time, the use of this design method is simple, just press the button to complete the test, the convenience for the tester's test. Keywords: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Reaction Speed; AT89S52; LED; Digital tube .

单片机原理 人体反应测速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题目单片机的人体反应速度测试仪 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院部名称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电气2班 姓名许俊超 学号0922107020 指导教师高峰

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制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交通事故都是由于人们在突发情况下不能及时做出判断而导致的。因此,在面对突发事故时,人的反应快慢直接影响到事情变化的好坏。下面以AT89751单片机为核心,设计出测试人体反应速度的仪器用以测试人的反应时间,间接反映人们面对突发状况的反应能力。以AT89751单片机为核心的人体反应速度测试仪,主要控制测试灯的状态,通过测试按键的状态来间接计算人体反应速度。正常情况下系统运行主程序一直处于空闲等待状态,知道测试者按下按键后,LED测试灯立即点亮。AT89751单片机在LED测试灯亮的同时开始计算一个随机时间,在一段随机时间结束后,AT89751单片机把LED测试灯熄灭,并开始计时灯灭与测试者放开按键的时间差,此计时时间用于纪录被测试者的反应时间,并以毫秒为时间单位在4位数码管上显示。如果在LED测试灯灭之前提前放开测试按键,则显示9999作为出错信息。 关键词:AT89751 ; LED ; 数码管

目录 1 课题综述 0 1.1课题来源 0 1.2预期目标 (1) 1.3面对的问题 (1) 1.4需解决的关键技术 (1) 2系统分析 (1) 2.1涉及的基础知识 (1) 2.2总体方案 (3) 2.3功能模块框图 (4) 3 系统设计 (4) 3.1硬件连接图 (4) 3.2实现方法 (5) 3.3详细流程图 (5) 4 代码编写 (6) 4.1按键电路的实现 (6) 4.24位LED数码管显示电路的实现 (7) 4.3随机函数的实现 (7) 4.4中断程序的实现 (8) 4.5主函数的实现 (9) 4.6总程序 (10) 5 程序调试 (14) 总结 (15) 参考文献 (15) 1 课题综述 1.1 课题来源 许多交通事故都是由于人们在突发情况下不能及时做出判断而导致的。因此,在面对突发事故时,人的反应快慢直接影响到事情变化的好坏。下面以AT89751单片机为核心,设计出测试人体反应速度的仪器用以测试人的反应时间,间接反映人们面对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人体反应速度测试仪设计--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学号14132201413 序号6 院信息与通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项目名称人体反应速度测试 姓名莫旭涛专业电子信息工稈 班级电信13-4BF完成时间2014年月10月16日

一.调试心得 这是我们第一个用C语言编写的项目实例,刚刚开始的时候,对C是有些陌生的,但是经过这么一个案例的编写,明显对C语言的操作变得熟练了。相 比起汇编来,C语言人性化许多,修改错误也比较让人习惯。在这程序的编写中, 同样遇到了许多的问题,但是只要花时间,就没有解决不了了问题。在编写这个程序的时候,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矩阵键盘和数码管的显示,这两个模块我们用得非常多,在以后对单片机的操作中也会经常用到,所以,我们最好写成模块的形式,方便以后调用。再次遇到要使用矩阵键盘和数码管的时候,就可以直接把代码复制粘贴过来使用。编写这个程序遇到的第一个疑难杂症就是游戏次数的设置,因为书上的代码是在一个while循环中进行的,所以没有游戏次数可言。每次反应速度的测试显示一个相应的值,但是我们自己写的代码中明显是要设置游戏次数的,这样才能取出平均值,让我们测量的反应时间变得更加精确。所以我们while循环中要设置一个调出循环的次数,这个次数就是我们游戏次数,在这里,要注意初值和减一所放的位置。第二个疑难是随机数的生成,因为在51单片机中是不支持对系统时间的调用,所以没有也不能使用时间函数,而 我们所有的算法算出来的数都会是一个有一定规律顺序的数。再次,如果用另外一个定时器来生成随机数,就可以做到代替时间函数,生成真正的随机数。 二.程序代码 功能简介: 第一部分的代码:第八个数码管显示要按下的键,第6个数码管显示实际按下的键值。若按对,录入反应 时间;若按错,置反应时间为9999ms。1-4个数码管显示几次按键的平均反应时间。 第二部分代码:实现书上测试反应速度的程序。程序开始后,按下按键,led灯一直亮着,直到一个随机的 时间,led灯熄灭。此时可以松手,记灯熄灭到松手的时间差为反应时间。 代码如下: 矩阵键盘模块: #include "project18s.h" #include uchar key_value=0x10; uchar temp,a; uchar keyboard。 { uchar i,t=4; P2=0xFF; 〃P2 口写1 a=0x7F; 〃p_value 赋初始值i=1; while(t--) { a=_crol_(a,1);〃循环左移一位,检测下一行key_scan();

毕业设计 基于单片机人体反应速度测试仪

沈阳工学院 毕业设计报告 题目:基于单片机人体反应速度测试仪 院系:信息与控制学院(黑三) 专业:通信工程(黑三) 班级学号: 093041 07 (黑三) 学生姓名:张三(黑三) 指导教师:(黑三) 成绩: 2014 年 06 月 25日 摘要 本文是基于单片机人体反应速度测试描述,通过单片机测试人的反应速度。在本设计中以AT89S52单片机为核心的人体反应速度测试仪,主要通过控制测试灯的状态,在测试按键的状态来间接计算人体反应速度。正常情况下系统运行主程序一直处于空闲等待状态,知道测试者按下按键后,LED测试灯立即点亮。AT89S52单片机在LED测试灯亮的同时开始计算一个随机时间,在一段随机时间结束后,AT89S52单片机把LED测试灯熄灭,并开始计时灯灭与测试者放开按键的时间差,此计时时间用于纪录被测试者的反应时间,并以毫秒为时间单位在4位数码管上显示。如果在LED测试灯灭之前提前放开测试按键,则显示9999作为出错信息。 设计中采用AT89S52单片机,其以高性能低价格的优势成为全球使用范围最广泛的单片机之一;显示部分采用LED数码管的显示方式,本套系统在不影响其测试性能的情况下,大大的节省了设计成本,是性价比较高的一款人体反应测试

议。和其他测试仪相比具有明显的价格竞争优势;同时,本设计作品的使用方法简单,只需按下按键即可完成测试,方便测试人员的测试使用。 关键词:单片机;反应速度;AT89S52 ;LED;数码管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human reaction speed tests described, through the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test response speed. AT89S52 MCU as the core in the design of the human body reaction velocity tester, mainly by controlling the state of the test lamp, in the state of the test button to indirect calculation of human body reaction speed. System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main program has been idle waiting state, know the tester after press the button, the LED test lamp light up immediately. AT89S52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in LED to test the lights at the same time began to calculate a random time, at the end of a random time, AT89S52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test the LED lights, and start timing lights and testers release button lag, this timer is used to record the subject's reaction time, and in milliseconds as the unit of time in the four digital tube display. If the LED test before the lights went out early release test button, 9999 as the error message is displayed. Design USES AT89S52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its to high performance low price advantage to become one of the world scope the most widely used microcontroller; Display part adopts LED digital tube display, this set of system in the case of does not affect the test performance, greatly save the design cost, is the high cost performance of a human reaction test. Compared with other tester has obvious price competitive advantage; At the same time, the use of this design method is simple, just press the button to complete the test, the convenience for the tester's test. Keywords: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Reaction Speed; AT89S52; LED; Digital tube

化学发光测定仪

贝克曼库尔特UniCel DxI 8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强大的样本处理系统、急诊功能 ??真正24小时待机,每小时400个实验 ??样本检测项目的随机组合,急诊标本具有优先权力 ??自动稀释、重检、Reflex Testing功能 ??仪器前部具备一次性上机120个原始管能力,运行状态中可不断循环加入??仪器背部的预留自动化轨道进样模式保证了持续加样能力 ? ? ?

独有的分立一体化设计 ??分立的4个进样系统、一体化的整系统检测方式 ??自动稀释、重检、Reflex Testing功能 ?? 4个进样通道,加快进样速度、任一通道故障不影响其它操作、提高灵活性?? 4个进样通道,根据需要可任意指定检测项目、保证整系统流程的最优化?? 4个进样通道,共享一个检测系统和孵育器、共享一套冲洗、读数系统?? 4个进样通道,使用同一个光量子探测器、共享一个定标和QC结果 ??一体化整系统,避免了分系统组合带来的结果差异 完备的控制、供给系统 ??简单、易学的智能操作软件 ??强大的编程、数据查询、定标、质控、帮助系统 ?? 50个试剂储存于仪器自备冷藏系统中 ??运行中任意随机添加、更换任何一种消耗品,不需要通过软件操作 ??所有消耗品使用完毕后,系统可以自行更换 智能化性能 ??分立一体化的整系统运行 ??预分杯冷藏储存系统的样品管理智能化 ??系统内部定点分检(PnP)系统的传送智能化 ??消耗品/试剂补充的流程智能化 ?? 134个传感器的全面系统监控智能化 ??一目了然的远距离系统指示灯监控方式 ??最简便的人工操作和保养程序 免疫学原理 ??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 ??小分子采用(一步、二步)竞争结合法 ??大分子采用(一步、二步)夹心法

化学反应速率测试题

3.少量铁粉与100 mL 0.01 mol·L-1的稀盐酸反应,反应速率太慢。为了加快此反应速率而不改变H2的产量,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中的( ) ①加H2O ②加NaOH固体③滴入几滴浓盐酸④加CH3COONa固体⑤加NaCl 溶液⑥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⑦升高温度(不考虑盐酸挥发)⑧改用10 mL 0.1 mol/L 盐酸 A.①⑥⑦B.③⑤⑧C.③⑦⑧D.⑤⑦⑧ 4.已知反应:A(g)+ 3B(g) 2C(g) + D(g),在某段时间内以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 反应速率为1mol·L-1·min-1,,则此段时间内以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 A.0.5 mol·L-1·min-1B.1mol·L-1·min-1 C.3 mol·L-1·min-1D.2 mol·L-1·min-1 5.反应3A(g)+B(g) 2C(g)+2D(g),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 快的是( ) A.v (D)=0.4 mol·L-1·s-1 B.v (C)=0.5 mol·L-1·s-1 C.v (C)=0.6 mol·L-1·s-1 D.v (A)=0.15 mol·L-1·s-1 6.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2NO 2NO+O2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 态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 ,同时生成2n mol 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 ,同时生成2n mol NO ③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 :2 :1 ④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⑤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不再改变 A.①④⑤⑥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⑥D.以上全部 7.把镁条投入到盛有盐酸的敞口容器中,产生H2的速率如右图所示, 在下列因素中,①盐酸的浓度,②镁条的表面积,③溶液的温度, ④氯离子的浓度,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 A.①④B.③④C.①②③D.②③ 8.等温等压过程,在高温下不自发进行,而在低温时可自发进行的 条件是() A.△H<0 △S<0B.△H>0 △S<0C.△H<0 △S>0D.△H>0 △S>0 2.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开启啤酒瓶后,瓶中马上泛起大量泡沫 B.由H2、I2(g)、HI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加深 C.滴加酚酞的氨水中加入氯化铵固体后红色变浅 D.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利用率 9.NO和CO都是汽车尾气中的物质,它们能很缓慢地反应生成N2和CO2,对此反应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夏热冬冷地区人体热舒适的气候适应模型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夏热冬冷地区人体热舒适的气候适应模型研究﹡ 摘要 室内舒适温度的设定标准直接影响着人体的热舒适与建筑设备能耗。以实测研究为基础的适应性热舒适理论认为:人们在实际环境中的热感觉受着过去的热经历、文化背景、建筑特性、室内外气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室内舒适温度与室外平均温度显著相关。因此,从适应性的观点来看,传统上的空调系统设计过程中,室内设定温度为一固定点,且没有考虑人的主动控制调节能力是不恰当的。适应性热舒适理论充分考虑人们对其生活环境的主动调控能力,允许舒适温度在一定范围内随室外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迎合了人们喜欢变化的自然环境的心理。因此,确立一个与当地室外气候、建筑特性、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等因素相适应的室内舒适温度设计指标,既可以积极地改善室内的热舒适度,又能够显著地降低建筑设备能耗。 我国夏热冬冷地区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其冬夏季节气候特征虽然没有寒冷地区及夏热冬暖地区气候恶劣,但是由于其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差,自然通风室内热环境状况较差。而这一地区又不在采暖区范围之内,大部分地区都没有集中采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室内舒适度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人们自行采取降温与采暖措施,缺乏科学指导,使得夏热冬冷地区空调与采暖能耗正大幅度急剧增加。 为了切实改善夏热冬冷地区室内的热环境状况,降低空调与采暖能耗,本文以实测与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对夏热冬冷地区室内的热环境状况、主动调节热环境的适宜性措施等做了详细调查,并以ASHRAE的7级热感觉标度记录了居民的热感觉主观反应。借助于统计学分析方法对测试与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回归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本项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50410083)及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408014)的资助。 1.夏热冬冷地区居民对室内热环境的适应性调节措施为:夏季主要为开窗通风、使用电风扇、空调等设备以及减少着衣量,而冬季的主要控制措施为增加衣服的数量及厚度,从而加大衣服的热阻;改变着衣量是适应温度变化的主要调节措施,夏热冬冷地区夏季居民室内着装的平均热阻为0.28clo,冬季为 1.41clo,着衣量的季节性特点显著。 2. 在实际的生活环境条件下,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冬季室内的热中性温度为1 3.6℃,期望温度为1 4.5℃,80%人群可接受的舒适温度区域为11.2-16.8℃,

射频功率的快速测量法

射频功率的快速测量法 作者:Joshua Israelsohn RF(射频)电磁场中充满着音乐的喧闹声和电话交谈、寻呼信号、电子邮件和因特网业务的各种嘈杂声。RF零部件、RF系统以及对RF功率测量的需求正扩大到传统的话音通信、无线局域网(WLAN)、码分多址(CDMA)和第三代移动通信(G3)手机以及长途电话费电子收费系统等各种应用领域。 便携式RF产品的激增引发对RF功率测量的极大改进。在模拟RF链路方面,沿用了几十年的传统的测量方法仍在使用。但是如果采用现代化的功率计进行这种测量时,测试人员就会发现,在进行数据记录或数据分析时,现代的更简单的传感器和计量器标定、更容易的传感器更换和计算机接口对测量RF功率更为精确、便捷。现代化的RF功率计也更小、更轻,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用电池供电,从而使野外测量像在实验室一样简单而精确。 数字RF链路,特别是采用扩频调制技术的数字RF链路,已向传统的测量方法发出了挑战。基于处理器的RF功率计能够进行数字链路测量,而以前用分析仪进行这种测量,成本是现在的2~5倍。同时,最复杂的数字RF技术,如CDMA(码分多址)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即制造商必须将RF功率测量能力置入无线手机和基站,使之作为RF链路控制的组成部分。这样做将可以有效地利用RF信道利用率,并获得优良的话音质量。 测量方法 测量RF功率有许多好的方法。因频段、功率电平和所测信号的调制技术以及精度、范围和成本不同,测量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对于传统的模拟信号而言,RF功率测量,无论是测量均方根值(rms)还是最大值,都是十分简便的。 大多数概念性的简单方法采用热电传感器来测量(见图1、参考文献1)。这种方法最接近于直接实现均方根值功率的数学定义:交流信号的加热能力与直流信号的加热能力的比较。这里,缓冲放大器采用与RF输入信号一样的信号激励加热部件。加热部件的热量与温度传感器(一般用热电耦)密切相关,但两者在电气上是隔离开的。伺服放大器以平衡方式激励相匹配的一对加热器/传感器,直至直流伺服器传递的功率与输入的RF信号的功率相等为止。 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均方根值相等。因此,用户可以利用附加电路在模拟域计算信号功率,方法是:在显示之前,信号仍在数字域,则附加电路的数据流为:PRF=Vo2/R,其中PRF表示RF功率,Vo表示传感器的输出电压,R表示加热器电阻。 这种测量的主要误差来源是加热器的绝对电阻、匹配和温度系数的公差。因为绝对电阻表示为功率计算的换算因子,用户必须按照特定的探测器示例标定平方函数。热电耦的匹配和热传递(从一个单元到另一个单元,或从一种环境到另一种环境,或两个单元之间)会增加误差预算。幸运的是,传感器的精心设计能够使单元之间的热串扰减少到最小,而且传感器设计或功率计接口可包括环境补偿或校准。现有的商用传感器,与小型半敞开式(benchtop)或手持式功率计一起,能够使所有的误差变小,并有利于精密测量。 热电型RF传感器的一个优点是,它能独立地正确计算波峰因子的均方根值(附文"波峰余值")。而缺点是,热电传感器反应速度较慢,且反应时间不可调,这是由于这种传感器是利用热机械原理而不是利用热电原理决定的。 另一方面,二极管传感器正好使这两种特性颠倒(图2)。峰值检测器、二极管传感器能从根本上显示可调整的电气动态特性,但要求波峰因子补偿。如果用户使用已知的测试信号,或良好的波峰因子估算方法,而且知道传感器和功率计提供哪样的波峰因子补偿,那么这一特性就会使二极管传感器既相当便宜又非常精确。除速度更快和反应时间电气可调节外,二极管检测器可使噪声降低3个数量级,但这些检测器常常局限于300mW的小信号测量。 在热电和二极管传感器之间,市售的小型功率计能够适应各种信号频率、动态范围和复杂的

泡沫稳定性地测量

实验四泡沫稳定性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测量一定条件下泡沫的半衰期,用以判断泡沫的稳定性 二实验原理 泡沫是气体分散于液体中的多相分散体系,气体是分散相(不连续相),液体是分散介质(连续相)。制备泡沫的过程中,液体中的气泡在密度差的作用下易在液面上形成以少量液体构成的液膜隔开气体的气泡聚集物——泡沫。泡沫的发泡性是指泡沫生成的难易程度和生成泡沫量的多少;泡沫的稳定性是指生成泡沫的持久性(寿命),即消泡的难易。 用于测量泡沫性能的方法有许多,传统方法有气流法、振荡法和搅动法。现代方法有:近红外扫描仪法、电导率法、光电法、高能粒子法、声速法、显微法。 本文主要根据泡沫形成的方式对气流法和搅动法进行介绍。 1.气流法:气流法的装置为一带刻度的、底部装有毛细管的圆柱形石英管。为确保起泡前容器壁保持干燥,需通过长颈漏斗伸向容器底部向容器中加入试液。试验时,以恒定的速度向容器内缓慢通气一段时间后,立即测量停止通气时产生泡沫体积作为溶液起泡性的量度。记录下泡沫高度衰减到原来高度的一半时所需的时间t1/2,用于表征泡沫的稳定性。此外,膜起泡法也是通气法中的一种,这种新方法主要是使作为分散相的气体通过膜的微孔被压入溶液中,产生的气泡被溶液中的表面活性剂稳定,并由于气体流动的剪切力使之与膜表面分离。此法的优点是泡沫的粒径分布在一个较窄的区域内,并随膜孔直径的变化而变化。 气流法仪器简单,重复性良好,是目前比较常用的泡沫性能评价方法之一。但如果刻度量筒直径过小时(小于3cm),会存在壁效应,对测试结果产生一定的误差。

搅拌法(Waring-Blender法): 将一定体积待测试液加人量筒中,记录液体高度为I,开动搅拌器,转速4000-13000r/min,搅动30秒后,停止搅拌,记录泡沫初始高度为M,记录5min后泡沫高度为R,试验温度为(25士1)℃,溶液的发泡力Fm,泡沫稳定性Fr分别表示为: Fm=M-I Fr=R-I 搅拌法:在相同的条件下,搅动量筒中的试液产生泡沫,以停止搅拌时的泡沫体积表示起泡性,以泡沫体积随时间的变化计算泡沫寿命:V为时间t时的泡沫体积,V0是泡沫层最大体积。 搅拌法测定泡沫的稳定性泡沫性能v-t曲线 可由v-t曲线求得,量出v-t曲线下的积分量,即为泡沫体积对时间的积分面积,用Lf表示出泡沫的稳定性。在搅拌过程中可以控制其搅拌速度不变,这种方法与倾泻法或振荡法相比具有更好的重复性。此法操作方便,重现性好,能较准确地反映出发泡剂的起泡能力和泡沫稳定性,是用于评价发泡剂性能优劣的常用方法。

按键反应速度测试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名称:微机系统综合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按键反应速度测试 院(系):计算机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计算机1203 学号:2012040101127 姓名:王庆贺 指导教师:张维君 说明:结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作为相关教环节考核必要依据;格式不符合要求;数据不实,不予通过。报告和电子数据必须作为实验现象重复的关键依据。

学术诚信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报告(含电子版及数据文件)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设计工作及取得的研究结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或致谢中所罗列的内容以外,报告中不包含其他人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结果,也不包含其它教育机构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学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己在报告中做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报告资料及实验数据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愿意接受本教学环节“不及格”和“重修或重做”的评分结论并承担相关一切后果。 本人签名: 日期:年月日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1 总体设计方案 (1) 1.1课程设计内容和要求 (1) 1.2设计原理 (1) 1.3设计思路 (1) 2 详细设计方案 (3) 2.1实现方法 (3) 2.1.1 硬件实现 (3) 2.1.2 软件实现 (3) 2.2模块设计 (4) 2.2.1 测试数字控制模块 (4) 2.2.2 按键状态读取模块 (5) 2.2.3 计时模块 (5) 2.2.4 显示模块 (6) 3 调试及结果分析 (8) 3.1调试步骤及方法 (8) 3.2实验结果 (8) 参考文献 (9) 附录 (10)

人体热反应模型及其在消防安全中的应用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人体热反应模型及其在消防安全中的应用 作者:韩雪峰, 翁文国, 范维澄, HAN Xue-feng, WENG Wen-guo, FAN Wei-cheng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北京,100084 刊名: 消防科学与技术 英文刊名:FI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2011,30(3) 参考文献(26条) 1.石祥;邱华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安全现状分析及对策[期刊论文]-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0(05) 2.袁修干人体热调节系统的数学模拟 2005 3.S Weinbaum;L Jiji Theory and experiment for the effect of vas-cular temperature on surface tissue heat transfer,Part 1:Ana-tomical foundation and model conceptualization 1984 4.Gagge A P A two-node model of human temperature regulation in FORTRAN 1973 5.Gagge A P;J A J Stolwijk;Y Nishi An effective temperature scale based on a simple model of human physiological regulatory response 1971 6.NASA CR-1855,A mathematical model of physiological tempera-ture regulation in man 1855 7.Mekjavic 1 B;Banister E W;Morrison J B Environmental ergo-nomics 1988 8.Shitzer A;Eberhart R C Heat transfer in biology and medicine 1985 9.茅艳人体热舒适气候适应性研究 2007 10.C Guyton;John E Hall Textbook of medical physiology 2006 11.Raimundo A M;Figueiredo A R Personal protective clothing and safety of firefighters near a high intensity fire front[外文期刊] 2009(4) 12.刘迎曦;李风志人体、服装、环境系统动态热湿传递数值模拟[期刊论文]-纺织学报 2004(05) 13.谌五红人体-服装-环境系统热湿传递特性及测试与评价方法研究 2006 14.李风志;刘迎曦一种着装人体动态热湿传递模拟方法[期刊论文]-计算力学学报 2006(04) 15.操作冷热宽温度范围人体热调节系统的数学模拟及其应用[学位论文] 1996 16.徐向东;袁修干;杨春信冷环境中人体热调节的数学模拟与研究[期刊论文]-航空学报 1995(01) 17.杨春信有限空间(座舱)内空气流动和换热的数值模拟[学位论文] 1991 18.Avolio A Multi-branched model of the human arterial system[外文期刊] 1980(06) 19.Divine T Novieto;Yi Zhang Thermal comfort implications of the aging effect on metabolism,cardiac output and body weight:adap-ting to change:new thinking on comfort 2010 20.Zhang Y;Yang T查看详情 2008 21.Smith;A Transient Three-dimensional model of the human ther-mal system 1991 22.Ferreira M S;Yanagihara J I A transient three-dimensional heat transfer model of the human body [外文期刊] 2009(07) 23.Salloum M;N Ghaddar A new transient bioheat model of the hu-man body and its integration to clothing models[外文期刊] 2007(04) 24.ZhANG Hui Human thermal sensation and comfort in transient and non-uniform thermal environments 2004 25.Fiala D;K J Lomas;M Stohrer A computer model of human thermoregulation for a wide range of

人体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测试大鱼际肌电图描记解读

实验四、人体无损生理测试(二)细胞生理 人体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测试 大鱼际肌电图描记 *臂二头肌/三头肌电图描记(交互抑制) *尺神经干/拇收肌刺激时值测定 121140052 王哲迪 一、实验目的 1、神经纤维分类/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2、肌电图描记/兴奋收缩偶联 3、脊髓运动控制:交互抑制 4、刺激之物理性质:时值 5、阈刺激的定义/钠离子通道阈值 二、实验原理 1、神经纤维的分类 Edanger和Gasser根据神经纤维兴奋传导速度的差异,将哺乳类动物的周围神经纤维分为A、B、C三类,其中A类纤维又分为α、β、γ、δ四个亚类。后来有人在研究感觉神经时,又根据纤维的直径和来源将神经纤维分为I(包括Ia和Ib)、Ⅱ、Ⅲ、Ⅳ四类,它们分别相当于Aα,Aβ,Aδ,C类后根纤维,但又不完全等同。目前,前一种分类法多用于传出纤维,后一种分类法则常用于传入纤维。 2、兴奋收缩耦联 在整体情况下,骨骼肌的收缩活动是在支配它的躯体传出神经的控制下完成的;直接用人工刺激作用于无神经支配的骨骼肌,也可引起收缩。不论哪种情况,刺激在引起肌肉收缩之前,都是先在肌细胞膜上引起一个可传导的动作电位,然后才出现肌细胞的收缩反应。这样,在以膜的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纤维机械变化为基础的收缩过程之间,存在着某种中介性过程把两者联系起来,这一过程称为兴奋-收缩偶联。目前认为,它至少包括三个主要步骤:电兴奋通过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的深处;三联管结构处的信息传递;肌质网(即纵管系统)对Ca2+的释放和再聚积。兴奋-收缩偶联的结构基础是三联管,偶联因子是Ca2+。

3、脊髓运动控制——交互抑制 如果引起某一肌的伸肌反射(伸肌兴奋),则与其拮抗的肌(屈肌)松弛,称交互抑制。人在进行曲臂运动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中枢就存在着交互抑制的协调关系。 4、刺激的时值 用两倍于基强度的强度刺激组织时,所需要的最短作用时间称为时值,时值也可以作为兴奋性高低的指标(以时间来度量)。 5、阈刺激 在刺激延续时间和对时间变化率保持中等数值下,引起组织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为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 6、钠离子通道阈值 三、动物与器材 1、实验动物:学生自我测试(自愿被测试) 2、实验器材:手指脉搏压换能器、刺激隔离器、条形刺激电极、生物电前置 放大器。 四、方法与步骤 1、豌豆骨/尺神经沟处单收缩分析 ①将手指脉搏压换能器固定在实验桌边缘,并固定条形刺激电极在豌豆骨的外侧。 ②设定参数 生物电前置放大的记录参数为:LowPass 10Hz; Range 1V、5V 采样频率为:4k/s 触发设定:Setup→Trigger,选定记录通道的序号 刺激参数的设定: Setup→Stimulus Isolater,选择Continuous,选定Beep Range:1Hz, PulseDuration选择0.118ms。 ③刺激电极刺激豌豆骨处尺神经,拇指按在指压感受器上,刺激强度由低到高,找到最适刺激,记录一个拇收肌的肌电图。 ④刺激尺神经沟处的尺神经,重复上述测试,再记录一个拇收肌的肌电图。 ⑤根据两个肌电图的潜伏期时间差计算神经传导的速度 注意:由于前臂前肌群,有尺神经支配肌肉,应该注意消除影响(由于屈腕,会出现相反效果)。 2、大鱼际肌肌电图描记 ①将肌电导线与EMG100C肌电放大器的正极(用屏蔽线)、负极(用屏蔽线)、接地处(用非屏蔽线)相连并选定采样通道。 ②将一对生物电前置放大器贴在大鱼际肌上(位置尽可能靠近),刺激电极刺激正中神经腕部位置,调试合适的刺激强度,记录大鱼际肌的肌电图。 注:正中神经腕部位置。 3、臂二头肌/三头肌肌电图描记 分别在臂二头肌和三头肌上贴一对前置放大器,然后快速做曲臂运动,两个频道同时记录下二头肌和三头肌的肌电图,并进行对比,观察交互抑制关系。4、条形电极/尺神经干/拇收肌时值测试 将Pulse Duration的值从最大向小调整,在此过程中随机取5个值,并相应地调整刺激强度,找到在此时Pulse Duration值下刺激的阈值,并记录下此

检测与传感作业

第一章 1-4 什么是随机误差?随机误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减小随机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答:在同一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被测量时,其绝对值和符号以不可预定的方式变化着的误差成为随机误差。 随机误差由很多不便掌握或暂时未能掌握的微笑因素,如外界环境的变化以及测量人员本身的生理变化等,对测量值的综合影响所造成的。 当测量次数足够多时,随机误差就总体而言,服从一定的统计规律,通过对测量数据的统计处理,可减小其影响。 1-8 标准差有几种表示形式?如何计算?分别说明它们的含义? 标准差有三种表示形式:理论标准差σ、标准差的估计值s σ、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差x σ。 () n L x n i i n ∑=∞ →-=1 2 lim σ;() 1 1 2 --= ∑=n x x n i i s σ;n s x σσ= 理论标准差刻画的是总体的分散程度;标准差的估计值是评定单次测量值不可靠性的指标,它是用算术平均值代替真值表征测量值分散性的量;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差是用来评定算术平均值的可靠性的。 1-11 对光速进行测量,得到如下四组测量结果: ()s m /100.012.98c 8 1?±=;()s m /100.012.985c 8 2?±=; ()s m /100.0022.9999c 8 3?±=;()s m /100.0012.9993c 8 1?±= 求光速的加权算术平均值及其标准差。 解:令p1=1,p1:p2:p3:p4=1:1:25:100 则测量数据的加权算术平均值为: s m C P /1099915.210127 8925.38010100 25119993 .21009999.225985.2198.218 88 ?=?= ?+++?+?+?+?= 则其标准差为: ()()()()()() s m p p v i i i i i C p /1000122.010381 0005673 .010 10025113100 9993 .299915.2259999.299915.21985 .299915.2198.299915.2148 8 8 2222 4 1 4 1 2?=?= ?+++??-+?-+?-+?-=-= ∑ ∑==σ第二章 2-2 什么是传感器的静态特性?它有哪些性能指标?分别说明这些性能指标的含义。 答: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是指被测量的值处于稳定状态时的输出与输入的关系; 有灵敏度、线性度、迟滞、重复性和漂移等指标。 灵敏度:表示单位输入量的变化所引起的输出量的变化;灵敏度S 越大,表示传感器越灵敏;线性度:指传感器的输出与输入之间数量关系的线性程度;迟滞:在相同的工作条

测定反应速度实验报告单.doc

生物实验报告单 姓名时间班级实验内容测定反应速度 实验目的测定自己的反应速度,比较不同学生间的反应实验用材学生用的直尺 实验过程1.同学4人一组 2.一同学手握直尺刻度最大的一端,受测者拇指和食指对准 尺子刻度为0的一端,但不要接触尺子 3.测试者一旦松开手,被受测者尽快用拇指和食指夹住尺 子,记下夹住尺子的刻度,刻度越小说明反应速度越快。 4.小组4人轮流测试 实验结果刻度为cm 分析讨论 结果和重复的次数有一定关系;结果和人的某种状态也有一定关系。

赠送资料 青花鱼(北京)健康产业科技有限公司 2018年财务分析报告 1 .主要会计数据摘要 2 . 基本财务情况分析 2-1 资产状况 截至2011年3月31日,公司总资产20.82亿元。 2-1-1 资产构成 公司总资产的构成为:流动资产10.63亿元,长期投资3.57亿元,固定资产净值5.16亿元,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1.46亿元。主要构成内容如下: (1)流动资产:货币资金7.01亿元,其他货币资金6140万元,短期投资净值1.64亿元,应收票据2220万元,应收账款3425万元,工程施工6617万元,其他应收款1135万元。 (2)长期投资:XXXXX2亿元,XXXXX1.08亿元,XXXX3496万元。 (3)固定资产净值:XXXX净值4.8亿元,XXXXX等房屋净值2932万元。 (4)无形资产:XXXXXX摊余净值8134万元,XXXXX摊余净值5062万元。 (5)长期待摊费用:XXXXX摊余净值635万元,XXXXX摊余净值837万元。 2-1-2 资产质量

(1) 货币性资产:由货币资金、其他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构成,共计9.48亿元,具备良好的付现能力和偿还债务能力。 (2) 长期性经营资产:由XXXXX构成,共计5.61亿元,能提供长期的稳定的现金流。 (3) 短期性经营资产:由工程施工构成,共计6617万元,能在短期内转化为货币性资产并获得一定利润。 (4) 保值增值性好的长期投资:由XXXX与XXXX的股权投资构成,共计3.08亿元,不仅有较好的投资回报,而且XXXX的股权对公司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以上四类资产总计18.83亿元,占总资产的90%,说明公司现有的资产具有良好的质量。2-2 负债状况 截至2011年3月31日,公司负债总额10.36亿元,主要构成为:短期借款(含本年到期的长期借款)9.6亿元,长期借款5500万元,应付账款707万元,应交税费51万元。 目前贷款规模为10.15亿元,短期借款占负债总额的93%,说明短期内公司有较大的偿债压力。结合公司现有7.62亿元的货币资金量来看,财务风险不大。 目前公司资产负债率为49.8%,自有资金与举债资金基本平衡。 2-3 经营状况及变动原因 扣除XXXX影响后,2011年1-3月(以下简称本期)公司净利润605万元,与2010年同期比较(以下简称同比)减少了1050万元,下降幅度为63%。变动原因按利润构成的主要项目分析如下: 2-3-1 主营业务收入 本期主营业务收入3938万元,同比减少922万元,下降幅度为19%。其主要原因为:(1)XXXX收入3662万元,同比增加144万元,增长幅度为4.1%,系XXXXXXXXXXX 增加所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