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 机械振动(1)

第五章 机械振动(1)

第五章 机械振动(1)
第五章 机械振动(1)

第五章 机械振动

5-2若简谐振动方程为m t x ]4/20cos[1.0ππ+=,求: (1)振幅、频率、角频率、周期和初相; (2)t=2s 时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分析 通过与简谐振动标准方程对比,得出特征参量。

解:(1)可用比较法求解.根据]4/20cos[1.0]cos[ππ?ω+=+=t t A x

得:振幅0.1A m =,角频率20/rad s ωπ=,频率1

/210s νωπ-==,

周期1/0.1T s ν==,/4rad ?π=

(2)2t s =时,振动相位为:20/4(40/4)t rad ?ππππ=+=+ 由cos x A ?=,sin A νω?=-,22cos a A x ω?ω=-=-得 20.0707, 4.44/,279/x m m s a m s ν==-=-

5-3质量为kg 2的质点,按方程))](6/(5sin[2.0SI t x π-=沿着x 轴振动.求: (1)t=0时,作用于质点的力的大小;

(2)作用于质点的力的最大值和此时质点的位置.

分析 根据振动的动力学特征和已知的简谐振动方程求解,位移最大时受力最大。

解:(1)跟据x m ma f 2

ω-==,)]6/(5sin[2.0π-=t x

将0=t 代入上式中,得: 5.0f N =

(2)由x m f 2

ω-=可知,当0.2x A m =-=-时,质点受力最大,为10.0f N =

5-4为了测得一物体的质量m ,将其挂到一弹簧上并让其自由振动,测得振动频率

Hz 0.11=ν;而当将另一已知质量为'm 的物体单独挂到该弹簧上时,测得频率为Hz 0.22=ν.设振动均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求被测物体的质量.

分析 根据简谐振动频率公式比较即可。 解:由m k /21π

ν=

,对于同一弹簧(k 相同)采用比较法可得:

m

m '

21=

νν 解得:'4m m =

5-5一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弹簧振子,振幅m A 2

100.2-?=,周期T=0.5s ,当t=0时,

(1)物体在正方向端点;

(2)物体在平衡位置,向负方向运动;

(3)物体在m x 2

100.1-?=处,向负方向运动; (4)物体在m x 2100.1-?-=处,向负方向运动. 求以上各种情况的振动方程。

分析 根据旋转矢量图由位移和速度确定相位。进而得出各种情况的振动方程。 解:设所求振动方程为:]4cos[02.0]2cos[?π?π

+=+=t t T

A x 由A 旋转矢量图可求出

3/2,3/,2/,04321π?π?π??====

(1)0.02cos[4]()x t SI π=(2)0.02cos[4]()2

x t SI π

π=+ (3)0.02cos[4]()3

x t SI π

π=+

(4)20.02cos[4]()3

x t SI π

π=+

5-7 某质点振动的x-t 曲线如题图5-7所示.求: (1)质点的振动方程;

(2)质点到达P 点相应位置所需的最短时间.

分析 由旋转矢量可以得出相位和角频率,求出质点的振动方程。并根据P 点的相位确定最短时间。

题图5-5

00001cos()0,/2,03

1,3

2

56

50.1cos()63

20x A t t x A v t s t x t m P ω?π

π

ωπ

ωππ=+==>=-=-

=

=

=-解:()设所求方程为:从图中可见,由旋转矢量法可知;又故:()点的相位为

0500.463

0.4p p p t t t s

P s

ππ

ω?∴+=

-==即质点到达点相应状态所要的最短时间为 5-9 一质点沿x 轴作简谐振动,振动方程为)SI )(3

t 2cos(104x 2π+π?=-,求:从 t=0时刻起到质点位置在x=-2cm 处,且向x 轴正方向运动的最短时间.

分析 由旋转矢量图求得两点相位差,结合振动方程中特征量即可确定最短时间。 解: 依题意有旋转矢量图

?π?=从图可见

02(0)t t ?ωπ?=?=-而

012

t s ?

ω

?=

=

故所求时间为:

5-10两个物体同方向作同方向、同频率、同振幅的简谐振动,在振动过程中,每当第一个物体经过位移为2/A 的位置向平衡位置运动时,第二个物体也经过此位置,但向远离平衡位置的方向运动,试利用旋转矢量法求它们的相位差.

分析 由旋转矢量图求解。根据运动速度的方向与位移共同确定相位。

题图

5-7

解答图5-9

解:由于2/10A x =、100v <可求得:4/1π?= 由于2/20A x =、200v >可求得:4/2π?-= 如图5-10所示,相位差:12/2???π?=-=

5-11一简谐振动的振动曲线如题图5-11所示,求振动方程.

分析 利用旋转矢量图求解,由图中两个确定点求得相位,再根据时间差求得其角频率。 解:设所求方程为)cos(?ω+=t A x

当t=0时:115,0x cm v =-<由A 旋转矢量图可得:02/3t rad ?π== 当t=2s 时:从x-t 图中可以看出:220,0x v => 据旋转矢量图可以看出, 23/2t rad ?π==

题图5-10

题图5-11

题图5-11

所以,2秒内相位的改变量203/22/35/6t t rad ???πππ==?=-=-= 据t ?ω?=?可求出:/5/12/t rad s ω?π=??= 于是:所求振动方程为:52

0.1cos(

)()123

x t SI ππ=+ 5-16一物体沿x 轴作简谐振动,振幅为0.06m ,周期为2.0s ,当t=0时位移为0.03m ,且向轴正方向运动,求:

(1)t=0.5s 时,物体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2)物体从0.03x m =-处向x 轴负方向运动开始,到达平衡位置,至少需要多少时间? 分析 通过旋转矢量法确定两位置的相位从而得到最小时间。 解:设该物体的振动方程为)cos(?ω+=t A x 依题意知:2//,0.06T rad s A m ωππ===

据A

x 0

1

cos

-±=?得)(3/rad π?±= 由于00v >,应取)(3/rad π?-= 可得:)3/cos(06.0ππ-=t x

(1)0.5t s =时,振动相位为:/3/6t rad ?πππ=-= 据22cos ,sin ,cos x A v A a A x ?ω?ω?ω==-=-=- 得20.052,

0.094/,

0.512/x m v m s a m s ==-=-

(2)由A 旋转矢量图可知,物体从

0.03x m =-m 处向x 轴负方向运动,到达平衡位置时,

A 矢量转过的角度为5/6?π?=,该过程所需时间为:/0.833t s ?ω?=?=

5-18 有一水平的弹簧振子,弹簧的劲度系数K=25N/m,物体的质量m=1.0kg,物体静止在平衡位置.设以一水平向左的恒力F=10 N 作用在物体上(不计一切摩擦),使之由平衡位置向左运动了0.05m,此时撤除力F,当物体运动到最左边开始计时,求物体的运动方程. 分析 恒力做功的能量全部转化为系统能量,由能量守恒可确定系统的振幅。 解: 设所求方程为0cos()x A t ω?=+

5/rad s ω=

= 因为不计摩擦,外力做的功全转变成系统的能量,

故210.22Fx KA A m =

∴== 000,,t x A ?π==-∴=又

故所求为 0.2cos(5)()x t SI π=+

5-22一氢原子在分子中的振动可视为简谐振动.已知氢原子质量Kg m 271068.1-?=,振动频率Hz 14

100.1?=ν,振幅m A 11

10

0.1-?=.试计算:(1)此氢原子的最大速度;(2)与此

振动相联系的能量.

分析 振动能量可由其最大动能(此时势能为零)确定。 解:(1)最大振动速度:3

2 6.2810/m v A A m s ωπν===? (2)氢原子的振动能量为:2201

3.31102

m E mv J -=

=? 5-23 一物体质量为0.25Kg ,在弹性力作用下作简谐振动,弹簧的劲度系数k=25N/m ,如果起始振动时具有势能0.06J 和动能0.02J ,求: (1)振幅;

题图

5-16

题图5-18

(2)动能恰等于势能时的位移; (3)经过平衡位置时物体的速度.

分析 简谐振动能量守恒,其能量由振幅决定。

解:

2

11k 2

K P E E E A =+=() 1/2[2()/k]0.08()K P A E E m =+=

2

21(2)k 2/22

K P K P P P E E E A E E E E E kx =+=

===因为,当时,有,又因为

2220.0566()x A x A m ==±=±得:,即

2

1(3)02

K P x E E E mv ==+=

过平衡点时,,此时动能等于总能量 1/2[2()/]0.8(/)K P v E E m m s =+=±

5-25两个同方向的简谐振动的振动方程分别为:2

11410cos 2()(),8

x t SI π-=?+

221

310cos 2()()4

x t SI π-=?+求:(1)合振动的振幅和初相;(2)若另有一同方向同频率

的简谐振动23510cos(2)()x t SI π?-=?+,则?为多少时,31x x +的振幅最大??又为多少时,32x x +的振幅最小?

分析 合振动的振幅由其分振动的相位差决定。 解:(1))2cos(21?π+=+=t A x x x

按合成振动公式代入已知量,可得合振幅及初相为

2210 6.4810A m --=

=?

4sin(/4)3sin(/2)

1.124cos(/4)3cos(/2)

arctg

rad ππ?ππ+==+

所以,合振动方程为))(12.12cos(1048.62

SI t x +?=-π (2)当π??k 21=-,即4/2ππ?+=k 时,31x x +的振幅最大. 当π??)12(2+=-k ,即2/32ππ?+=k 时,32x x +的振幅最小.

5-26有两个同方向同频率的振动,其合振动的振幅为0.2m ,合振动的相位与第一个振动的相位差为6/π,第一个振动的振幅为0.173m ,求第二个振动的振幅及两振动的相位差。 分析 根据已知振幅和相位可在矢量三角形中求得振幅。 解:采用旋转矢量合成图求解

取第一个振动的初相位为零,则合振动的相位为/6φπ= 据21A A A +=可知12A A -=,如图:

)(1.0cos 2122

12m AA A A A =-+=

?

由于、1A 、2A 的量值恰好满足勾股定理, 故1A 与2A 垂直.

即第二振动与第一振动的相位差为2/πθ=

题图5-26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知识点总结与典型例题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一、机械振动: (一)夯实基础: 1、简谐运动、振幅、周期和频率: (1)简谐运动:物体在跟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成正比,并且总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复力的作用下的振动。 特征是:F=-kx,a=-kx/m (2)简谐运动的规律: ①在平衡位置:速度最大、动能最大、动量最大;位移最小、回复力最小、加速度最小。 ②在离开平衡位置最远时:速度最小、动能最小、动量最小;位移最大、回复力最大、加速度最大。 ③振动中的位移x 都是以平衡位置为起点的,方向从平衡位置指向末位置,大小为这两位置间的直线距离。加速度与回复力、位移的变化一致,在两个“端点”最大,在平衡位置为零,方向总是指向平衡位置。 ④当质点向远离平衡位置的方向运动时,质点的速度减小、动量减小、动能减小,但位移增大、回复力增大、加速度增大、势能增大,质点做加速度增大减速运动;当质点向平衡位置靠近时,质点的速度增大、动量增大、动能增大,但位移减小、回复力减小、加速度减小、势能减小,质点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④弹簧振子周期:T= 2 (与振子质量有关,与振幅无关) (3)振幅A :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称为振幅。它是描述振动强弱的物理量, 是标量。 (4)周期T 和频率f :振动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所需的时间称为周期T,它是标量,单位是秒;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全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单位是赫兹(Hz )。周期和频率都是描述振动快慢的物理量,它们的关系是:T=1/f. 2、单摆: (1)单摆的概念:在细线的一端拴一个小球,另一端固定在悬点上,线的伸缩和质量可忽略,线长远大于球的直径,这样的装置叫单摆。 (2)单摆的特点: ○ 1单摆是实际摆的理想化,是一个理想模型; ○ 2单摆的等时性,在振幅很小的情况下,单摆的振动周期与振幅、摆球的质量等无关; ○3单摆的回复力由重力沿圆弧方向的分力提供,当最大摆角α<100 时,单摆的振动是简谐运动,其振动周期T= g L π 2。 (3)单摆的应用:○1计时器;○2测定重力加速度g=2 24T L π. 3、受迫振动和共振: (1)受迫振动:物体在周期性驱动力作用下的振动叫受迫振动,其振动频率和固有频率无关,等于驱动力的频率;受迫振动是等幅振动,振动物体因克服摩擦或其它阻力做功而消耗振动能量刚好由周期性的驱动力做功给予补充,维持其做等幅振动。 (2)共振:○1共振现象:在受迫振动中,驱动力的频率和物体的固有频率相等时,振幅最大,这种现象称为共振。 ○ 2产生共振的条件:驱动力频率等于物体固有频率。○3共振的应用:转速计、共振筛。 4、简谐运动图象: (1)特点:用演示实验证明简谐运动的图象是一条正弦(或余弦)曲线。 (2)简谐运动图象的应用: ①可求出任一时刻振动质点的位移。 ②可求振幅A :位移的正负最大值。 ③可求周期T :两相邻的位移和速度完全相同的状态的时间间隔。 ④可确定任一时刻加速度的方向。 ⑤可求任一时刻速度的方向。 ⑥可判断某段时间内位移、回复力、加速度、速度、动能、势能的变化情况。 πm K

机械振动习题集与答案

《机械振动噪声学》习题集 1-1 阐明下列概念,必要时可用插图。 (a) 振动; (b) 周期振动和周期; (c) 简谐振动。振幅、频率和相位角。 1-2 一简谐运动,振幅为 0.20 cm,周期为 0.15 s,求最大的速度和加速度。 1-3 一加速度计指示结构谐振在 82 Hz 时具有最大加速度 50 g,求其振动的振幅。 1-4 一简谐振动频率为 10 Hz,最大速度为 4.57 m/s,求其振幅、周期和最大加速度。1-5 证明两个同频率但不同相位角的简谐运动的合成仍是同频率的简谐运动。即: A cos n t + B cos (n t + ) = C cos (n t + ' ),并讨论=0、/2 和三种特例。 1-6 一台面以一定频率作垂直正弦运动,如要求台面上的物体保持与台面接触,则台面的最大振幅可有多大? 1-7 计算两简谐运动x1 = X1 cos t和x2 = X2 cos ( + ) t之和。其中<< 。如发生拍的现象,求其振幅和拍频。 1-8 将下列复数写成指数A e i 形式: (a) 1 + i3 (b) 2 (c) 3 / (3 - i ) (d) 5 i (e) 3 / (3 - i ) 2 (f) (3 + i ) (3 + 4 i ) (g) (3 - i ) (3 - 4 i ) (h) ( 2 i ) 2 + 3 i + 8 2-1 钢结构桌子的周期=0.4 s,今在桌子上放W = 30 N 的重物,如图2-1所示。 已知周期的变化=0.1 s。求:( a ) 放重物后桌子的周期;( b )桌子的质量和刚度。 2-2 如图2-2所示,长度为 L、质量为 m 的均质刚性杆由两根刚度为k 的弹簧系住,求杆绕O点微幅振动的微分方程。 2-3 如图2-3所示,质量为m、半径为r的圆柱体,可沿水平面作纯滚动,它的圆心O 用刚度为k的弹簧相连,求系统的振动微分方程。 图2-1 图2-2 图2-3 2-4 如图2-4所示,质量为m、半径为R的圆柱体,可沿水平面作纯滚动,与圆心O距离为a 处用两根刚度为k的弹簧相连,求系统作微振动的微分方程。 2-5 求图2-5所示弹簧-质量-滑轮系统的振动微分方程。

大学物理第五章机械振动习题解答和分析要点

5-1 有一弹簧振子,振幅A=2.0?10-2m,周期T=1.0s,初相?=3π/4.试写出它的振动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方程。 分析根据振动的标准形式得出振动方程,通过求导即可求解速度和加速度方程。解:振动方程为:x=Acos[ωt+?]=Acos[ 3π 42πTt+?] 代入有关数据得:x=0.02cos[2πt+ 振子的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 v=dx/dt=-0.04πsin[2πt+3π 4 3π 4](SI) ](SI) a=dx/dt=-0.08πcos[2πt+222](SI) 5-2若简谐振动方程为x=0.1cos[20πt+π/4]m,求: (1)振幅、频率、角频率、周期和初相; (2)t=2s时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分析通过与简谐振动标准方程对比,得出特征参量。 解:(1)可用比较法求解.根据x=Acos[ωt+?]=0.1cos[20πt+π/4] 得:振幅A=0.1m,角频率ω=20πrad/s,频率ν=ω/2π=10s 周期T=1/ν=0.1s,?=π/4rad (2)t=2s时,振动相位为:?=20πt+π/4=(40π+π/4)rad 22 由x=Acos?,ν=-Aωsi n?,a=-Aωcos?=-ωx得 -1, x=0.0707m,ν=-4.44m/s,a=-279m/s 5-3质量为2kg的质点,按方程x=0.2sin[5t-(π/6)](SI)沿着x轴振动.求: (1)t=0时,作用于质点的力的大小; (2)作用于质点的力的最大值和此时质点的位置. 分析根据振动的动力学特征和已知的简谐振动方程求解,位移最大时受力最大。2解:(1)跟据f=ma=-mωx,x=0.2sin[5t-(π/6)] 2 将t=0代入上式中,得:f=5.0N 2 (2)由f=-mωx可知,当x=-A=-0.2m时,质点受力最大,为f=10.0N 5-4为了测得一物体的质量m,将其挂到一弹簧上并让其自由振动,测得振动频率ν1=1.0Hz;而当将另一已知质量为m'的物体单独挂到该弹簧上时,测得频率为 ν2=2.0Hz.设振动均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求被测物体的质量. 分析根据简谐振动频率公式比较即可。解:由ν=1 2πk/m,对于同一弹簧(k相同)采用比较法可得:ν1 ν2=m'm 解得:m=4m'

(完整版)物理选修3-4第十一章机械振动试题及答案详解(可编辑修改word版)

N M P 单元过关测试 ----- 机械振动 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 I 卷 1 至 4 页,第 II 卷 4 至 8 页, 共计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第 I 卷(选择题 共 40 分) 一、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计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正确,全 部选对得 4 分,选对但不全得 2 分,有错选得 0 分. 1. 弹簧振子作简谐运动,t 1 时刻速度为 v ,t 2 时刻也为 v ,且方向相同。已知(t 2-t 1)小于周期 T , 则(t 2-t 1) ( ) A .可能大于四分之一周期 B .可能小于四分之一周期 C .一定小于二分之一周期 D .可能等于二分之一周期 2. 有一摆长为L 的单摆,悬点正下方某处有一小钉,当摆球经过平衡位置向左摆动时,摆线的上部将 被小钉挡住,使摆长发生变化,现使摆球做小幅度摆动,摆球从右边最高点M 至左边最高点N 运动过程的闪 光照片,如右图所示,(悬点和小钉未被摄入),P 为摆动中的最低点。已知每相邻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相等, 由此可知,小钉与悬点的距离为 ( )A .L /4 B .L /2 C .3L /4 D .无法确定 3. A 、B 两个完全一样的弹簧振子,把 A 振子移到 A 的平衡位置右边 10cm ,把 B 振子移到 B 的平衡位 置右边 5cm ,然后同时放手,那么:( ) A .A 、 B 运动的方向总是相同的. B .A 、B 运动的方向总是相反的. C .A 、B 运动的方向有时相同、有时相反. D .无法判断 A 、B 运动的方向的关系. 4. 铺设铁轨时,每两根钢轨接缝处都必须留有一定的间隙,匀速运行列车经过轨端接缝处时,车轮就 会受到一次冲击。由于每一根钢轨长度相等,所以这个冲击力是周期性的,列车受到周期性的冲击做受迫振动。普通钢轨长为 12.6m ,列车固有振动周期为 0.315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列车的危险速率为40m / s B. 列车过桥需要减速,是为了防止列车发生共振现象 C. 列车运行的振动频率和列车的固有频率总是相等 D .增加钢轨的长度有利于列车高速运行 5.把一个筛子用四根弹簧支起来,筛子上装一个电动偏心轮,它每转一周,给筛子一个驱动力,这 就做成了一个共振筛,筛子做自由振动时,完成 20 次全振动用 15 s ,在某电压下,电动偏心轮转速是 88 r /min.已知增大电动偏心轮的电压,可以使其转速提高,增加筛子的质量,可以增大筛子的固有周期,要 使筛子的振幅增大,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r /min 读作“转每分”) ( ) A.降低输入电压 B.提高输入电压 C.增加筛子的质量 D.减小筛子的质量 6.一质点作简谐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则该质点 ( ) A. 在 0.015s 时,速度和加速度都为-x 方向 B. 在 0.01 至 0.03s 内,速度与加速度先反方向后同方向,且速度是先减小后 增大,加速度是先增大后减小。

机械振动习题及答案

机械振动 一、选择题 1. 下列4种运动(忽略阻力)中哪一种是简谐运动 ( C ) ()A 小球在地面上作完全弹性的上下运动 ()B 细线悬挂一小球在竖直平面上做大角度的来回摆动 ()C 浮在水里的一均匀矩形木块,把它部分按入水中,然后松开,使木块上下浮动 ()D 浮在水里的一均匀球形木块,把它部分按入水中,然后松开,使木块上下浮动 解析:A 小球不是做往复运动,故A 不是简谐振动。B 做大角度的来回摆动显然错误。D 由于球形是非线性形体,故D 错误。 2.如图1所示,以向右为正方向,用向左的力压缩一弹簧,然后松手任其振动。若从松手时开始计时,则该弹簧振子的初相位应为 图 一 ( D ) ()0A ()2 πB

()2 π-C ()πD 解析: 3.一质量为m 的物体挂在劲度系数为k 的轻质弹簧下面,其振动周期为T 。若将此轻质弹簧分割成3等份,将一质量为2m 的物体挂在分割后的一根弹簧上,则此弹簧振子的周期为 ( B ) ()63T A ()36T B ()T C 2 ()T D 6 解析:有题可知:分割后的弹簧的劲度系数变为k 3,且分割后的物体质量变为m 2。故由公式k m T π2=,可得此弹簧振子的周期为3 6T 4.两相同的轻质弹簧各系一物体(质量分别为21,m m )做简谐运动(振 幅分别为21,A A ),问下列哪一种情况两振动周期不同 ( B ) ()21m m A =,21A A =,一个在光滑水平面上振动,另一个在竖直方向上 振动 ()B 212m m =,212A A =,两个都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作水平振动 ()C 21m m =,212A A =,两个都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作水平振动 ()D 21m m =,21A A =,一个在地球上作竖直振动,另一个在月球上作 竖直振动

第5章-机械振动

第五章机械振动 5-1. 从运动学看什么是简谐振动?从动力学看什么是简谐振动?一个物体受到使它返回平 衡位置的力,它是否一定作简谐振动? 答:从运动学观点来看,物体在平衡位置做往复运动,运动变量(位移、角位移等)随 时间t 的变化规律可以用一个正(余)弦函数来表示,则该物体的运动就是简谐振动;从动 力学来看,如果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矩)与位移(角位移)的大小成正比,而且方向相反, 则该物体的运动就是简谐振动。由简谐振动的定义可看出,不一定作简谐振动。 5-2. 若物体的坐标x ,速度υ和时间t 分别具有下列关系,试判断哪些情况下物体的运动是 简谐振动?并确定它的周期。 (1)2sin x A Bt =; (2)2A Bx υ=- (3)5sin()2x t π π=+; (4)cos At x e t π-= (各式中A 、B 均为常数)。 答:只要物体的运动状态方程满足cos()x A t ω?=+或者sin()x A t ω?=+ ,或者满足2220d x x dt ω+=的形式,则均为简谐振动。由此可判定出 :(1)是简谐振动,振动周期T B π =;(2)是简谐振动,因为满足2220d x x dt ω+=的判椐。振动周期T = (3)是简谐振动,振动周期2T s =; (4)不是简谐振动。 5-3 刚度系数分别为k 1和k 2的两根轻质弹簧,与质量为m 的滑块相连,水平面光滑, 如图5-3所示。试证明其为简谐振动,并求出振动周期。 解:建立坐标并对物体m 进行受力分析。设初时物体处于坐 标原点O 的右侧x 处,初速度v 0,物体受左右弹簧力的合力为 12()F k k x =-+, 大小与x 成正比,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 , 满足简谐振动的动力学规律,故是简谐振动。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22 12122()()0k k k k d x x m dt m ω++=+= ,即 习题5-3图 2122()0k k d x x dt m ++=,由此知园频率 212()k k m ω+=,周期为 2T = 5-4 质量为31.010-?kg 的小球与轻弹簧组成的系统,按3510cos(8)() 3x t m π π-=?+

高一物理 机械运动、位移 典型例题

高一物理机械运动、位移典型例题 [例1]甲、乙、丙三架观光电梯,甲中乘客看一高楼在向下运动;乙中乘客看甲在向下运动;丙中乘客看甲、乙都在向上运动.这三架电梯相对地面的运动情况是[] A.甲向上、乙向下、丙不动 B.甲向上、乙向上、丙不动 C.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下 D.甲向上、乙向上、丙也向上,但比甲、乙都慢 [分析]电梯中的乘客观看其他物体的运动情况时,是以自己所乘的电梯为参照物.甲中乘客看高楼向下运动,说明甲相对于地面一定在向上运动.同理,乙相对甲在向上运动,说明乙对地面也是向上运动,且运动得比甲更快.丙电梯无论是静止,还是在向下运动,或以比甲、乙都慢的速度在向上运动,丙中乘客看甲、乙两电梯都会感到是在向上运动. [答] B、C、D. [例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B.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C.不论物体的质量多大,只要物体的尺寸跟物体间距相比甚小时,就可以看成质点 D.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可看作质点 [分析] 一个实际物体能否看成质点,跟它体积的绝对大小、质量的多少以及运动速度的高低无关,决定于物体的尺寸与物体间距相比的相对大小.例如,地球可称得上是个庞然大物,其直径约为1.28×107 m,质量达到6×1024kg,在太空中绕太阳运动的速度每秒几百米.由于其直径与地球离太阳的距离(约1.5×1011m)相比甚小,因此在研究地球的公转运动时,完全可以忽略地球的形状、大小及地球自身的运动,把它看成一个质点. [答] C.

[例3]下列各种情况,可以把研究对象(黑体者)看作质点的是[] A. 研究小木块的翻倒过程 B. 讨论地球的公转 C. 解释微粒的布朗运动 D. 计算整列列车通过某一路标的时间 [误解一] 小木块体积小,远看可视为一点;作布朗运动的微粒体积极小,当然是质点,故选(A)、(C)。 [误解二] 列车作平动,车上各点运动规律相同,可视为质点,故选(D)。 [正确解答] 讨论地球的公转时,地球的直径(约1.3×104km)和公转的轨道半径(约1.5×108km)相比要小得多,因而地球上各点相对于太阳的运动差别极小,即地球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不计,可把地球视为质点,故选(B)。 [错因分析与解题指导] 物理研究中常建立起一些理想化的模型,它是物理学对实际问题的简化,也叫科学抽象。它撇开与当前观察无关的因素和对当前考察影响很小的次要因素,抓住与考察有关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分析、解决问题,质点就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误解一] 以为质点是指一个很小的点。但在小木块的翻倒过程中,木块各点绕一固定点转动,各点运动情况不同,不可看作质点。至于作布朗运动的粒子,尽管体积极小,仍受到来自各个方向上的液体分子(具有更小体积)的撞击,正是这种撞击作用的不平衡性使之作无规则运动,也不可把布朗运动粒子视为质点。[误解二]以为火车在铁道上的运动为平动,可视为质点。而本题实际考察的是经过某路标的时间,就不能不考察它的长度,在这情况中不能视其为质点。 [例4]关于质点的位移和路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质点运动的方向 B. 路程是标量,即位移的大小 C. 质点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D. 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位移可能相同 [误解]选(A),(B)。

机械原理习题答案 安子军

习题解答第一章绪论 1-1 答: 1 )机构是实现传递机械运动和动力的构件组合体。如齿轮机构、连杆机构、凸轮机构、螺旋机构等。 2 )机器是在组成它的实物间进行确定的相对运动时,完成能量转换或做功的多件实物的组合体。如电动机、内燃机、起重机、汽车等。 3 )机械是机器和机构的总称。 4 ) a. 同一台机器可由一个或多个机构组成。 b. 同一个机构可以派生出多种性能、用途、外型完全不同的机器。 c. 机构可以独立存在并加以应用。 1-2 答:机构和机器,二者都是人为的实物组合体,各实物之间都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但后者可以实现能量的转换而前者不具备此作用。 1-3 答: 1 )机构的分析:包括结构分析、运动分析、动力学分析。 2 )机构的综合:包括常用机构设计、传动系统设计。 1-4 略

习题解答第二章平面机构的机构分析 2-1 ~ 2-5 (答案略) 2-6 (a) 自由度 F=1 (b) 自由度 F=1 (c) 自由度 F=1 2-7 题 2 - 7 图 F = 3 × 7 - 2 × 9 - 2 = 1

2 -8 a) n =7 =10 =0 F =3×7-2×10 =1 b) B 局部自由度 n =3 = 3 =2 F=3×3 -2×3-2=1 c) B 、D 局部自由度 n =3 =3 =2 F=3×3 -2×3-2 =1 d) D( 或 C) 处为虚约束 n =3 =4 F=3×3 - 2×4=1 e) n =5 =7 F=3×5-2×7=1 f) A 、 B 、 C 、E 复合铰链 n =7 =10 F =3×7-2×10 =1 g) A 处为复合铰链 n =10 =14 F =3×10 - 2×14=2 h) B 局部自由度 n = 8 = 11 = 1 F =3×8-2×11-1 =1 i) B 、 J 虚约束 C 处局部自由度 n = 6 = 8 = 1 F =3×6 - 2×8-1=1 j) BB' 处虚约束 A 、 C 、 D 复合铰链 n =7 =10 F =3×7-2×10=1 k) C 、 D 处复合铰链 n=5 =6 =2F =3×5-2×6-2 =1 l) n = 8 = 11 F = 3×8-2×11 = 2 m) B 局部自由度 I 虚约束 4 杆和 DG 虚约束 n = 6 = 8 = 1 F =3×6-2×8-1 =1 2-9 a) n = 3 = 4 = 1 F = 3 × 3 - 2 × 8 - 1 = 0 不能动。 b) n = 5 = 6 F = 3 × 5 - 2 × 6 = 3 自由度数与原动件不等 , 运动不确定。

高考复习——《机械振动》典型例题复习

九、机械振动 一、知识网络 二、画龙点睛 概念 1、机械振动 (1)平衡位置:物体振动时的中心位置,振动物体未开始振动时相对于参考系静止的位置,或沿振动方向所受合力等于零时所处的位置叫平衡位置。 (2)机械振动: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所做的往复运动,叫做机械振动,通常简称为振动。 (3)振动特点:振动是一种往复运动,具有周期性和重复性 2、简谐运动 (1)弹簧振子:一个轻质弹簧联接一个质点,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就构成了一个弹簧振子。 (2)振动形成的原因 ①回复力:振动物体受到的总能使振动物体回到平衡位置,且始终指向平衡位置的力,叫回复力。 振动物体的平衡位置也可说成是振动物体振动时受到的回复力为零的位置。

②形成原因:振子离开平衡位置后,回复力的作用使振了回到平衡位置,振子的惯性使振子离开平衡位置;系统的阻力足够小。 (4)简谐运动的力学特征 ①简谐运动:物体在跟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成正比,并且总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复力的作用下的振动,叫做简谐运动。 ②动力学特征:回复力F与位移x之间的关系为 F=-kx 式中F为回复力,x为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k是常数。简谐运动的动力学特征是判断物体是否为简谐运动的依据。 ③简谐运动的运动学特征 a=-k m x 加速度的大小与振动物体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成正比,方向始终与位移方向相反,总指向平衡位置。 简谐运动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在变化,是一种变加速运动。简谐运动的运动学特征也可用来判断物体是否为简谐运动。 例题:试证明在竖直方向的弹簧振子做的也是简谐振运动。 证明:设O为振子的平衡位置,向下方向为正方向,此时弹簧形变量为x0,根据胡克定律得 x0=mg/k 当振子向下偏离平衡位置x时,回复力为 F=mg-k(x+x0) 则F=-kx 所以此振动为简谐运动。 3、振幅、周期和频率 ⑴振幅 ①物理意义:振幅是描述振动强弱的物理量。 ②定义: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叫做振动的振幅。 ③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振幅的单位是米(m)。

15机械振动习题解答

第十五章 机械振动 一 选择题 1. 对一个作简谐振动的物体,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 物体在运动正方向的端点时,速度和加速度都达到最大值; B. 物体位于平衡位置且向负方向运动时,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 C. 物体位于平衡位置且向正方向运动时,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 D. 物体处负方向的端点时,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 解:根据简谐振动的速度和加速度公式分析。 答案选C 。 2.下列四种运动(忽略阻力)中哪一种不是简谐振动?( ) A. 小球在地面上作完全弹性的上下跳动; B. 竖直悬挂的弹簧振子的运动; C. 放在光滑斜面上弹簧振子的运动; D. 浮在水里的一均匀球形木块,将它部分按入水中,然后松开,使木块上下浮动。 解:A 中小球没有受到回复力的作用。 答案选A 。 3. 一个轻质弹簧竖直悬挂,当一物体系于弹簧的下端时,弹簧伸长了l 而平衡。则此系统作简谐振动时振动的角频率为( ) A. l g B. l g C. g l D. g l 解 由kl =mg 可得k =mg /l ,系统作简谐振动时振动的固有角频率为l g m k ==ω。 故本题答案为B 。 4. 一质点作简谐振动(用余弦函数表达),若将振动速度处于正最大值的某时刻取作t =0,则振动初相?为( ) A. 2π- B. 0 C. 2π D. π 解 由 ) cos(?ω+=t A x 可得振动速度为 ) sin(d d ?ωω+-==t A t x v 。速度正最大时有0) cos(=+?ωt ,1) sin(-=+?ωt ,若t =0,则 2 π-=?。 故本题答案为A 。 5. 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由劲度系数为k 1和k 2的两个轻弹簧连接,在光滑导轨上作微小振动,其振动频率为 ( )

大学物理第五章机械振动习题解答和分析

5-1 有一弹簧振子,振幅m A 2 100.2-?=,周期s T 0.1=,初相.4/3π?=试写出它的振动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方程。 分析 根据振动的标准形式得出振动方程,通过求导即可求解速度和加速度方程。 解:振动方程为:]2cos[]cos[ ?π ?ω+=+=t T A t A x 代入有关数据得:30.02cos[2]()4 x t SI π π=+ 振子的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 3/0.04sin[2]()4 v dx dt t SI π ππ==-+ 2223/0.08cos[2]()4 a d x dt t SI π ππ==-+ 5-2若简谐振动方程为m t x ]4/20cos[1.0ππ+=,求: (1)振幅、频率、角频率、周期和初相; (2)t=2s 时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分析 通过与简谐振动标准方程对比,得出特征参量。 解:(1)可用比较法求解.根据]4/20cos[1.0]cos[ππ?ω+=+=t t A x 得:振幅0.1A m =,角频率20/rad s ωπ=,频率1 /210s νωπ-==, 周期1/0.1T s ν==,/4rad ?π= (2)2t s =时,振动相位为:20/4(40/4)t rad ?ππππ=+=+ 由cos x A ?=,sin A νω?=-,2 2 cos a A x ω?ω=-=-得 20.0707, 4.44/,279/x m m s a m s ν==-=- 5-3质量为kg 2的质点,按方程))](6/(5sin[2.0SI t x π-=沿着x 轴振动.求: (1)t=0时,作用于质点的力的大小; (2)作用于质点的力的最大值和此时质点的位置. 分析 根据振动的动力学特征和已知的简谐振动方程求解,位移最大时受力最大。 解:(1)跟据x m ma f 2 ω-==,)]6/(5sin[2.0π-=t x 将0=t 代入上式中,得: 5.0f N = (2)由x m f 2 ω-=可知,当0.2x A m =-=-时,质点受力最大,为10.0f N =

2021年高中物理第11章 机械振动 单元综合试题及答案2

第十一章 《机械振动》综合测试 1、 关于简谐运动,下列说尖中正确的是( )。 A .位移减小时,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 B .位移放向总跟加速度方向相反,跟速度方向相同。 C .物体的运动方向指向平衡位置时,速度哏位移方向相反,背向平衡位置时,速度哏位移方向相同。 D .水平弹簧振子朝左运动时,加速度方向跟 速度方向相同,朝右运动时,加速度方向跟 速度方向相反。 2、 某一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在图的四幅图象中,正确反映加速度a 与位移x 的关系的是( ) 3、 如图所示的演示装置,一根张紧的水平绳上挂着五个单摆,其中A. E 摆长相同,先使A 摆摆动,其余各摆也摆动起来, A .各摆摆动的周期均与A 摆相同 B . B 摆摆运动的周期最短 C .C 摆摆动的周期最长 D . C 摆振幅最大 4、荡秋千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健身运动, 关于荡秋千的科学原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A . 人应始终按照秋千摆动的节奏前后蹬板,这样才能越荡越高。荡秋千的过程是将人体内储存的营养物质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 B . 人和秋千属同一振动系统,人与秋千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对系统做功之和为零,只有在与秋千的固有周期相同的外力作用下才能越荡越高 C . 秋千的运动是受迫振动,因此人用力的频率应保持和秋千的固有频率相同,秋千向下运动埋双脚向下用力,当秋千向上运动时双脚向上用力,这样才能越荡越高。荡秋千的过程是将人体仙储存的营养物质的化学 能转化为机械能和内能的过程。 D . 秋千的运动是受迫振动,当秋千在最高点时,人应站直身体,每当秋千向下运动时,先下蹲,系统势能向动能转化,在秋千通过最低点后逐渐用力站起,当到达最高点时身体恢复直立。。。。如此循环,系统的机械能不断增大,秋千才能越荡越高。 A B C D

6.机械振动习题及答案

一、 选择题 1、一质点作简谐振动,其运动速度与时间的曲线如图所示,若质点的振动按余弦函数描述,则其初相为 [ D ] (A ) 6π (B) 56π (C) 56π- (D) 6π- (E) 23 π- 2、已知一质点沿y 轴作简谐振动,如图所示。其振动方程为3cos()4 y A t π ω=+,与之对应的振动曲线为 [ B ] 3、一质点作简谐振动,振幅为A ,周期为T ,则质点从平衡位置运动到离最大 振幅 2A 处需最短时间为 [ B ] (A );4T (B) ;6T (C) ;8 T (D) .12T 4、如图所示,在一竖直悬挂的弹簧下系一质量为m 的物体,再用此弹簧改系一质量为m 4的物体,最后将此弹簧截断为两个弹簧后并联悬挂质量为m 的物体, 此三个系统振动周期之比为 (A);2 1 : 2:1 (B) ;2:21:1 [ C ] (C) ;21:2:1 (D) .4 1 :2:1

5、一质点在x 轴上作简谐振动,振幅cm A 4=,周期s T 2=,其平衡位置取坐标原点。若0=t 时刻质点第一次通过cm x 2-=处,且向x 轴负方向运动,则质点第二次通过cm x 2-=处的时刻为 (A);1s (B) ;32s (C) ;34 s (D) .2s [ B ] 6、一长度为l ,劲度系数为k 的均匀轻弹簧分割成长度分别为21,l l 的两部分, 且21nl l =,则相应的劲度系数1k ,2k 为 [ C ] (A );)1(,121k n k k n n k +=+= (B );11,121k n k k n n k +=+= (C) ;)1(,121k n k k n n k +=+= (D) .1 1 ,121k n k k n n k +=+= 7、对一个作简谐振动的物体,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C ] (A ) 物体处在运动正方向的端点时,速度和加速度都达到最大值; (B ) 物体位于平衡位置且向负方向运动时,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 (C ) 物体位于平衡位置且向正方向运动时,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 (D ) 物体处于负方向的端点时,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 8、 一个质点作简谐振动,振幅为A ,在起始时刻质点的位移为 A 2 1 ,且向x 轴的正方向运动,代表此简谐振动的旋转矢量图为 [ B ]

第五章机械振动自测题

一.自测题 12-1.一弹簧振子,当把它水平放置时,它可以作简谐振动,若把它竖直放置或放在固定的光滑斜面上试判断下面哪种情况是正确的 (A)竖直放置可作简谐振动,放在光滑斜面上不能作简谐振动; (B)竖直放置不能作简谐振动,放在光滑斜面上可作简谐振动; (C)两种情况都可作简谐振动; (D)两种情况都不能作简谐振动。 12-2.一质点在x轴上作谐振动,振幅4cm A=,周期2s T=,取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若0 = t时刻质点第一次通过2cm x=-处,且向x轴正方向运动,则质点第二次通过2cm x=-处的时刻 (A) 1s;(B) 4 s 3 ;(C) 2 s 3 ;(D)2s。 12-3.一弹簧振子作简谐振动,总能量为E1,如果谐振动振幅增加为原来的两倍,重物的质量增为原来的四倍,则它的总能量变为 (A)E 1 4 ;(B) E 1 2 ;(C)4 1 E;(D)2 1 E。 150

151 12-4.用余弦函数描述一简谐振动。已知振幅为A ,周期为T ,初相π?3 1-=,则振动曲线为 12-5.已知某简谐振动的振动曲线如图所示,则此简谐振 动的振动方程为 (A) ??? ??+=3232cos 2ππt x ;(B) ?? ? ??-=332c o s 2ππt x ; 2 1 -2 o 1 x (m) t (s) o 2 T x (m ) t (s ) 2A - 2 A (A) o 2 T x (m ) t (s ) 2A - 2 A (B) o 2T x (m ) t (s ) 2A - 2A (C) o 2 T x (m ) t (s ) 2A - 2 A (D)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第十一章机械振动试题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马鸣风萧萧**整理制作) 选修3-4第十一章机械振动试题 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计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 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错选得0分. 1.弹簧振子作简谐运动,t 1时刻速度为v ,t 2时刻也为v ,且方向相同。已知(t 2-t 1)小于周期T ,则(t 2-t 1) ( ) A .可能大于四分之一周期 B .可能小于四分之一周期 C .一定小于二分之一周期 D .可能等于二分之一周期 2.有一摆长为L 的单摆,悬点正下方某处有一小钉,当摆球经过平衡位置向左摆动时,摆线的上部将被小钉挡住,使摆长发生变化,现使摆球做小幅度摆动,摆球从右边最高点M 至左边最高点N 运动过程的闪光照片,如右图 所示,(悬点和小钉未被摄入),P 为摆动中的最低点。已知每相邻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相等,由此可知,小钉与悬点的距离为 ( ) A .L /4 B .L /2 C .3L /4 D .无法确定 3.A 、B 两个完全一样的弹簧振子,把A 振子移到A 的平衡位置右边10cm ,把B 振子移到B 的平衡位置右边5cm ,然后同时放手,那么: ( ) A .A 、 B 运动的方向总是相同的. B .A 、B 运动的方向总是相反的. C .A 、B 运动的方向有时相同、有时相反. D .无法判断A 、B 运动的方向的关系. 4 .铺设铁轨时,每两根钢轨接缝处都必须留有一定的间隙,匀速运行列车经过轨端接缝处时,车轮就

高中物理选修3-4知识点机械振动与机械波解析教程文件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简谐振动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机械振动、简谐运动 2.正确理解简谐运动图象的物理含义,知道简谐运动的图象是一条正弦或余弦曲线。 二、知识点说明 1.弹簧振子(简谐振子): (1)平衡位置:小球偏离原来静止的位置; (2)弹簧振子:小球在平衡位置附近的往复运动,是一种机械 运动,这样的系统叫做弹簧振子。 (3)特点:一个不考虑摩擦阻力,不考虑弹簧的质量,不考虑 振子的大小和形状的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2.弹簧振子的位移—时间图像 弹簧振子的s—t图像是一条正弦曲线,如图所示。 3.简谐运动及其图像。 (1)简谐运动:如果质点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遵从正弦函数的规律,即它的振动图像(x-t图像)是一条正弦曲线,这样的振动叫做简谐运动。 (2)应用:心电图仪、地震仪中绘制地震曲线装置等。 三、典型例题 例1:简谐运动属于下列哪种运动() A.匀速运动B.匀变速运动 C.非匀变速运动D.机械振动 解析:以弹簧振子为例,振子是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往复运动,并且平衡位置处合力为零,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从平衡位置向最大位移处运动的过程中,由F=-kx可知,振子的受力是变化的,因此加速度也是变化的。故A、B错,C正确。简谐运动是最简单的、最基本的机械振动,D正确。 答案:CD

简谐运动的描述 一、学习目标 1.知道简谐运动的振幅、周期和频率的含义。 2.知道振动物体的固有周期和固有频率,并正确理解与振幅无关。 二、知识点说明 1.描述简谐振动的物理量,如图所示: (1)振幅: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 (2)全振动:振子向右通过O点时开始计时,运动到A,然后向左回到O,又继续向左达到,之后又回到O,这样一个完整的振动过程称为一次全振动。 (3)周期: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所需要的时间,符号T表示,单位是秒(s)。 (4)频率:单位时间内完成全振动的次数,符号用f表示,且有,单位是赫兹(Hz),。 (5)周期和频率都是表示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周期越小,频率越大,振动越快。 (6)相位:用来描述周期性运动在各个时刻所处的不同状态。 2.简谐运动的表达式:。 (1)理解:A代表简谐运动的振幅;叫做简谐运动的圆频率,表示简谐运动的快慢,且;(代表简谐运动的相位,是t=0时的相位,称作初相位或初相;两个具有相同频率的简谐运动存在相位差,我们说2的相位比1超前。 (2)变形: 三、典型例题 例1:某振子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x=2sin(2πt+6π)cm则该振子振动的振幅和周期为() A.2cm1s B.2cm2πs C.1cmπ6s D.以上全错 解析:由x=Asin(ωt+φ)与x=2sin(2πt+6π)对照可得:A=2cm,ω=2π=2πT,∴T=1s,A选项正确。 答案:A 例2:周期为2s的简谐运动,在半分钟内通过的路程是60cm,则在此时间内振子经过平衡位置的次数和振子的振幅分别为() A.15次,2cm B.30次,1cm C.15次,1cm

机械振动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概述 1.一简谐振动,振幅为0、20cm,周期为0、15s,求最大速度与加速度。 解: max max max 1*2***2***8.37/x w x f x A cm s T ππ==== .. 2222max max max 1*(2**)*(2**)*350.56/x w x f x A cm s T ππ==== 2.一加速度计指示结构谐振在80HZ 时具有最大加速度50g,求振动的振幅。(g=10m/s2) 解:.. 22max max max *(2**)*x w x f x π== ..22max max /(2**)(50*10)/(2*3.14*80) 1.98x x f mm π=== 3.一简谐振动,频率为10Hz,最大速度为4、57m/s,求谐振动的振幅、周期、最大加速度。 解: .max max /(2**) 4.57/(2*3.14*10)72.77x x f mm π=== 110.110T s f = == .. 2max max max *2***2*3.14*10*4.57287.00/x w x f x m s π==== 4、 机械振动按激励输入类型分为哪几类?按自由度分为哪几类? 答:按激励输入类型分为自由振动、强迫振动、自激振动 按自由度分为单自由度系统、多自由度系统、连续系统振动

5、 什么就是线性振动?什么就是非 线性振动?其中哪种振动满足叠加原理? 答:描述系统的方程为线性微分方程的为线性振动系统,如00I mga θθ+= 描述系统的方程为非线性微分方程的为非线性振动系统0sin 0I mga θθ+= 线性系统满足线性叠加原理 6、 请画出同一方向的两个运动:1()2sin(4)x t t π=,2()4sin(4)x t t π=合成的的振动波形 7、请画出互相垂直的两个运动:1()2sin(4)x t t π=,2()2sin(4)x t t π=合成的结果。 如果就是1()2sin(4/2)x t t ππ=+,2()2sin(4)x t t π=

【精修版】物理(选修3-4):第11章《机械振动》精选试题第十一章 单元测试题

精品文档?人教版物理 第十一章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简谐运动中的平衡位置是指() A.速度为零的位置B.回复力为零的位置 C.加速度最大的位置D.位移最大的位置 2、关于简谐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回复力总指向平衡位置 B.加速度和速度方向总跟位移的方向相反 C.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如果位移越来越小,则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也越来越小 D.回复力是根据力的效果命名的 3、关于单摆做简谐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平衡位置摆球的动能和势能均达到最大值 B.在最大位移处势能最大,而动能最小 C.在平衡位置绳子的拉力最大,摆球速度最大 D.摆球由最大位移到平衡位置运动时,动能变大,势能变小 4、卡车在水平面上行驶,货物随车厢底板上下振动而不脱离底板,设货物做简谐运动,货物对底板的压力最大的时刻是() A.货物通过平衡位置向上时 B.货物通过平衡位置向下时 C.货物向上达到最大位移时 D.货物向下达到最大位移时 5、关于简谐运动的位移、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A.位移减小时,加速度增大,速度增大 B.物体的速度增大时,加速度一定减小 C.位移方向总和加速度方向相反,和速度方向相同 D.物体向平衡位置运动时,速度方向和位移方向相同 6、一质点做简谐运动,先后以相同的速度依次通过A、B两点,历时1 s;质点

通过B点后再经过1 s又第二次通过B点.在这2 s内质点通过的总路程为12 cm,则质点的振动周期和振幅分别是() A.3 s,6 cm B.4 s,6 cm C.4 s,9 cm D.2 s,8 cm 7、振动着的单摆的摆球,通过平衡位置时,它受到的回复力() A.指向地面B.指向悬点 C.数值为零D.垂直摆线,指向运动方向 8、如图1所示为弹簧振子P在0 ~ 4 s内的运动图象,从t = 0开始() A.再过1 s,该振子的位移是正的最大 B.再过1 s,该振子的速度沿正方向 C.再过1 s,该振子的加速度沿正方向 D.再过1 s,该振子的加速度最大 9、惠更斯利用摆的等时性发明了带摆的计时器,叫摆钟.摆钟运行 时克服摩擦所需的能量由重锤的势能提供,运行的速率由钟摆控制.旋转钟摆下端的螺母可以使摆上的圆盘沿摆杆上下移动,如图2所示.则下面操作正确的是() A.当摆钟不准确时需要调整圆盘位置 B.摆钟快了应使圆盘沿摆杆上移 C.由冬季到夏季时应使圆盘沿摆杆上移 D.把摆钟从武汉移到北京应使圆盘沿摆杆上移 10、如图3所示,五个摆系于同一根绷紧的水平绳上,A是质量较大的摆,E与A等高,先使A振动从而带动其余各摆随后也跟着振动起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其他各摆振动的周期跟A摆相同 B.其他各摆振动的振幅大小相等 C.其他各摆振动的振幅不同,E摆振幅最大 D.B、C、D三摆振动的振幅大小不同,B摆的振幅最小 11、如图4所示,一水平弹簧振子在光滑水平面上的B、C两点间做简 谐运动,O为平衡位置.已知振子由完全相同的P、Q两部分组成,彼此图 2 图 3 图 1 图 4

全解2015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中考典型题附解析

第一章机械运动中考典题补充 例1.(2015·安徽中考)小明利用分度值为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A. B. C. D. 解析:为了减小误差,需要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并且保留到与原测量值相同的位数。所以该物体长度的测量结果。 答案:A 例2 (2013·山东枣庄中考)小超为了检验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下列几种尺子哪种最合适() A. 量程15 cm,分度值0.5 mm B. 量程10 m,分度值1 dm C. 量程30 cm,分度值1 mm D. 量程3 m,分度值1 mm 解析:由于人身体的高度大于30 cm,所以选择刻度尺的量程要大于30 cm,故A、C选项错误;由于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差异很小,不可能超过1 dm,所以选择刻度尺的分度值要小于1 dm,故B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 答案:D 例3 .(2015·呼和浩特中考) 小明同学骑自行车沿新华大街自西向东运动,看到两面的高楼不断向西运动。能正确说明高楼向西运动,是以下面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的 ( ) A.小明同学的自行车 B.对面驶来的公共汽车 C.新华大街 D.天上飞过的小鸟 解析:小明同学骑自行车沿新华大街自西向东运动,以小明同学的自行车为参照物,路两面的高楼与自行车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路两面的高楼是向西运动的,故A选项正确;对面驶来的公共汽车,和小明同学的运动方向相反,是向西运动的,以公共汽车为参照物,路两面的高楼与公共汽车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路两面的高楼是向东运动的,故B选项错误;以新华大街为参照物,路两面的高楼和新华大街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路两面的高楼是静止的,故C 选项错误;以天上飞过的小鸟为参照物,路两面的高楼和天上飞过的小鸟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由于天上飞过的小鸟的方向不确定,所以路两面的高楼运动的方向是不确定的,故D选项错误。 答案:A 例4.( 2015·江苏泰州中考) 下列物体的运动可近似看成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正在进站的火车 B.离开脚后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 C.站在商场自动扶梯上顾客的运动 D.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北斗”卫星 解析:正在进站的火车速度越来越小,火车做的是减速运动,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离开脚后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最终会停止,足球做的是减速运动,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站在商场自动扶梯上的顾客,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基本都不变,可以近似看成匀速直线运动,故C选项符合题意;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北斗”卫星做的是匀速圆周运动,运动方向不断改变,故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