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幽门螺旋杆菌的危害有多大

幽门螺旋杆菌的危害有多大

幽门螺旋杆菌的危害有多大
幽门螺旋杆菌的危害有多大

幽门螺旋杆菌的危害有多大

相信有很多朋友并不知道幽门螺旋杆菌是什么病菌,其实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胃病很多人就是由这个病菌引起的。幽门螺旋杆菌对人体的伤害是多方面的,大家如果对自己的健康想有多一份保障,应该多了解这个病菌会引起怎样的疾病。在下面会有详细的介绍,大家不妨看看。

专家指出,幽门螺杆菌肯定是慢性胃炎的致病菌,与溃疡病和胃癌关系也极为密切。大量研究表明,超过90%的十二指肠溃疡和80%左右的胃溃疡,都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所导致的。

1、胃炎:患者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后,幽门螺杆菌能破坏胃黏膜的自我保护机制,幽门螺杆菌能够突破胃酸、蛋白酶、不溶性与可溶性粘液层的保护作用,破坏胃黏膜,引发胃炎。

2、消化性溃疡:由于幽门螺杆菌寄生在胃部破坏了胃黏膜的天然保护屏障和修复功能,致使胃黏膜、十二指肠黏膜、食道黏膜很容易受到胃酸、胆汁等物质的腐蚀却不能够有效修复,从而引发消化性溃疡。

3、胃癌:幽门螺杆菌的代谢产物直接毒害粘膜引起炎症反应,本身也具有基因毒性作用从而引起胃黏膜的恶性转化,引发胃癌。

4、口臭:幽门螺杆菌通常寄居在人体胃的幽门部,是引起胃部疾病的罪魁祸首,幽门螺杆菌不仅在胃粘膜上寄生作祟,还会在口腔内寄生,特别是牙菌斑里含量最多,引起顽固性口臭。幽门螺杆菌重要毒性物质尿素酶可以分解口腔内的尿素等物质

产生难闻的、严重的氨臭味,幽门螺杆菌的存在也与口臭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上面的介绍当中,相信大家也是很好的了解了关于幽门螺旋杆菌的一些知识和引起的疾病,幽门螺旋杆菌是我们都不应该忽视的疾病,大家在生活中应该多一些了解疾病的知识,这样对自己预防疾病也是会有很大的帮助。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会带来哪些伤害呢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会带来哪些伤害呢? 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可以造成胃炎,胃溃疡以及十二指溃疡的细菌,所以它是一种引发肠胃功能异常的细菌,而且它的传播性特别强,往往一家人有一个人患有这种病菌,全家都会被传染上,所以幽门螺旋杆菌是通过口口传播,也会通过粪口传播。一旦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危害还是非常大的,它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那么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会给我们身体带来哪些伤害? 1.肠胃问题 首先幽门螺旋杆菌会引发肠胃问题,主要是因为有些朋友喜欢吃路边摊或者是具有特色味道的小餐馆,这些卫生不达标,消毒设备不齐全,很有可能携带幽门螺旋杆菌,一旦感染这种病菌进入肠胃之后就会引发黏膜胃黏膜,淋巴肿瘤,引发胃溃疡和慢性胃炎还会破坏肠胃的正常运作,出现腹泻拉稀问题交替。 2.日渐消瘦 有些患者在患有幽门螺旋杆菌之后,感觉体重慢慢减轻,而且经常四肢无力,精神不佳,最主要就是由于幽门螺旋杆菌在进入肠胃之后影响了肠胃粘膜的正常功能,而肠胃作为人体运作和代谢的习惯,一旦破坏之后,它会减慢胃肠道的蠕

动以及营养吸收速度,会容易出现日渐消瘦,营养不良的问题。 3.癌变风险 更为可怕的是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之后会增加癌变的数量,比如胃溃疡胃炎出现的概率比较多,而且胃癌几率要比正常人高出4~5倍,所以幽门螺旋杆菌的危害性非常大,只有早日将这些病毒清理出去,才能够避免对健康造成威胁。 幽门螺杆菌的克星来了,每天吃一些,养胃灭菌,胃慢慢变好 1.古方樉渭丸 樉渭丸是在祖国传统医学胃炎胃病的方子胃舒汤的基础上 经科学配伍采用陈皮、砂仁、麦芽、鸡内金、佛手等药食同源配料组合而成,配以富硒载体,以补养结合综合调理,通过保护改善胃的动力和胃黏膜,增强人体胃的功能,对人体安全,还能抵御对胃的伤害,消除胃炎病菌,避免复发,是符合胃炎以及胃病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人群的一款安全有 效的草本养生丸,可以健胃消食,护胃杀菌。每天2个,可配合丁香茶一起。 2.养胃食谱 同时也可以在日常多吃维生素比较多的蔬菜,比如西兰花,卷心菜,它们号称为蔬菜当中的“抗生素”,具有消炎的作用,可以减轻胃炎,胃溃疡以及十二指溃疡,加快病情的恢复,

幽门螺杆菌及根治

幽门螺杆菌及根治方案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及以前的一段时间里,民间流传着用“痢特灵”治疗“顽固性、难治性”胃痛的“偏方”。该方确实有效,但人们却不知道它为何有效。胡医生也曾经治疗过一位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患者,中西药服了不少,但效果不理想。后来他在胃痛时自己服用“土霉素”,胃痛却神奇般地消失了。他问我为什么,我无法回答他。 1983年,澳大利亚两位科学家,从慢性胃炎的胃粘膜中取样,在微需氧的条件下,培养出幽门螺杆菌(Hp),并指出这种菌与慢性胃炎的直接关系以来,引起了全世界医学界人们的广泛研究和证实,并在活动性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病灶中,查出幽门螺杆菌,检出率为98%和100%。此菌被公认为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致病菌。此后的研究表明,痢特灵和土霉素均有抗幽门螺杆菌的作用,至此,它们治疗“顽固性、难治性”胃痛的神秘面纱才被揭了下来。(虽然痢特灵和土霉素均有抗幽门螺杆菌的作用,但由于其副作用和幽门螺杆菌的抗药性,不提倡使用。)幽门螺杆菌的致病机理: 幽门螺杆菌的致病机理目前还不十分清楚。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人有的发病,有的不发病,发病也各不同;有的人发生慢性胃炎,而有的人发生消化性溃疡。有关研究还在进行之中。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 一般认为幽门螺杆菌仅寄居于人类,人是唯一的传染源。幽门螺杆菌多系口-口传染,因为在牙菌斑中可以培养出幽门螺杆菌。而粪-口传染途径尚未得到证实。知道了幽门螺杆菌是怎样相互传染的,大家就应该预防为主,讲究个人卫生,常洗手,勤刷牙,勿食被污染的食品,实行分餐制等等。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 下面介绍几种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最为密切的几种疾病; 1. 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发病率很高。有上腹不适患者的检出率可达80%以上,但过去对其病因却一直不清楚。自从澳大利亚两位科学家发现幽门螺杆菌以后,对幽门螺杆菌的研究成为全世界医学研究的热点。研究证实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我国也于1985年首次分离出幽门螺杆菌,并对幽门螺杆菌进行了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发现慢性活动性胃炎病人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95%,幽门螺杆菌阳性的胃炎多为活动性胃炎,杀灭幽门螺杆菌后则变为非活动性胃炎。慢性活动性浅表性胃炎逐渐发展可以转变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继而加重萎缩性胃炎并发生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成为癌前病变。萎缩性胃炎被认为是胃的癌前疾病,因此萎缩性胃炎患者每1-2年需胃镜复查一次,以便及时发现早期癌变。 2. 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比较常见,其胃镜检出率为16.5%-28.9%。过去认为“无酸(pH)则无溃疡”,抑酸可愈合溃疡。虽然抑酸愈合溃疡不难,但一年内复发率高达60%-90%。幽门螺杆菌的发现和相关研究显示,消化性溃疡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密切相关。我国胃溃疡的幽门螺杆菌检出率约为70%,十二指肠溃疡的幽门螺杆菌检出率约为90%,而根除幽门螺杆菌之后经过长期随访观察,溃疡复发率明显下降至10%以下。因此有人提出了“无Hp(幽门螺杆菌)则无溃疡”的说法。 3. 胃癌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发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幽门螺杆菌被认为是胃癌的一个高危致病因素。实验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可引起细胞过度增殖,使DNA易受损伤;幽门螺杆菌还可引起原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失活,癌基因过度表达及基因突变等因此认为幽门螺杆菌是胃癌的一个启动因子。幽门螺杆菌的治疗: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导致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发生和反复发作的重要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途径目前是:口-口、胃-口(还有人认为粪-口也是一个传染途径),我国的感染率达60%。幽门螺杆菌常常寄生于胃黏膜,它通过引起胃黏膜自我保护的屏障作用下

幽门螺旋杆菌可以被杀完吗 幽门螺杆菌的真相

看到幽门螺旋杆菌,以前对它的认知不是太全面,只是认为是一种细菌,很多得胃炎的人都会有的。有些人平时没有什么症状,只是在常规体检的时候被查出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然后就小题大做,认为一定要吃药把这种细菌完全的消灭掉。可是这样做究竟有用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幽门螺旋杆菌可以被杀完吗?揭开幽门螺杆菌你不知道的真相! 先来了解一下幽门螺杆菌吧,幽门螺杆菌(简称Hp)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细菌。很多人说一旦被幽门螺杆菌感染就会导致溃疡病或癌症,造成很多年的谈“菌”色变。幽门螺杆菌真的就那么可怕吗?不是所有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人都必须接受治疗,换句话说,没有必要将幽门螺杆菌“斩尽杀绝”。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先来谈细菌,任何一种自然界的生物,如果体内连一个微生物细胞都没有是不可能的,正常菌群与宿主之间,正常菌群之间,通过营养竞争,代谢产物的相互制约等因素,维持着良好的生存平衡。人体的体表皮肤和与外界相通的口腔、上呼吸道、肠道、泌尿生殖道等粘膜及其腔道寄居着不同的微生物种类高达上万种。这些微生物中的绝大部分是有益菌,是对人体有益的,正是这些有益的细菌维持着我们的健康。这些寄生在我们身体中的细菌,正常情况下与宿主相安无事,各种微生物之间也相互制约而保持一个彼此共存的状态。 如果在一定条件下,这种平衡关系被打破,原来不致病的正常寄生细菌有可能会成为致病菌,这种在某种条件下使人致病的细菌我们称为机会致病菌,也称条件致病菌。我们所说的幽门螺杆菌,也是体内的细菌的一种。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幽门螺杆菌只有在人体抵抗力减弱的情况下才会出来作怪。套用一句俗语“Hp(幽门螺杆菌)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他就强”。类似幽门螺杆菌这样的机会致病菌数不胜数,通过用抗生素“杀菌”是杀不绝的。 所以说,如果长期大量的服用西药或者抗生素来杀死幽门螺旋杆菌,倒会引起机体的耐药性、头晕、皮炎、药物过敏等不良后果,严重的甚至会引发药物性肝损害。过度应用抗生素致使肠道菌群失调引起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也是很常见的。所以,对没有临床症状的人使用抗生素杀灭幽门螺杆菌弊大于利。而且也有研究数据表明,幽门螺杆菌能调节胃酸产生,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病人食管腺癌风险减少41%。这样看来,幽门螺杆菌还有有益的一面呢! 最后还要提醒的是,如果是常规的体检查出阳性不代表现在已经感染。目前很多的体检是用血清抗体测定,这种检查的方式查出的抗体阳性,只能说明你曾经感染过幽门螺杆菌,现在机体对幽门螺杆菌有抵抗力而已,并不能证明你现在有感染,更不能表明你感染的程度和细菌活跃的程度。平时预防的话,可以及时用上肽胃舒益生菌,肽胃舒益生菌增殖有益菌后,有害菌数量被控制在很小的范围,产生的毒素减少或者消失,幽门螺旋杆菌失去生长和繁殖的基础,胃粘膜得到营养和修复,炎症减轻或消除,从而促使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康复。例如,当幽门螺杆菌增多,可以补充肽胃舒益生菌来增殖有益菌群,这些有益菌群就会‘吃掉’幽门螺杆菌产生的碱性蛋白,使幽门螺杆菌直接暴露在胃酸下,并且被胃酸杀死。 综上所述,幽门螺杆菌具有两面性,在胃体健康、胃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可以让幽门螺杆菌共存,没必要刻意去杀死,在胃功能受损,引发胃病的情况下,及时咨询医生,通过服用肽胃舒益生菌来恢复消化道的菌群平衡,重建人体正常菌群的环境以达到尽快治愈胃病,恢复正常的胃功能的目的。平时积极锻炼增强体质才是预防疾病的关键。您的健康,我很在意。

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单极、多鞭毛、末端钝圆、螺旋形弯曲的细菌。长2.5~4.0μm,宽0.5~1.0μm。在胃粘膜上皮细胞表面常呈典型的螺旋状或弧形。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时,除典型的形态外,有时可出现杆状或圆球状。幽门螺杆菌是微需氧菌,环境氧要求5~8%,在大气或绝对厌氧环境下不能生长。 自1983年通过胃镜取活检标本分离培养成功以来,对Hp感染的诊断已发展出了许多方法,包括有细菌学、病理学、血清学、同位素示踪、分子生物学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很多,主要包括细菌的直接检查、尿毒酶活性测定、免疫学检测及聚合酶链反应等方法。 但总的讲来,从标本采集角度看,可以分为侵袭性和非侵袭性两大类。 目前幽门螺杆菌的诊断检测方法包括侵入性和非侵入性两大类。侵入性方法需通过内镜获取活组织进行检测,非侵入性方法则不需进行内镜检查。 细菌的直接检查 是指通过胃镜检查钳取胃粘膜(多为胃窦粘膜)作直接涂片、染色,组织切片染色及细菌培养来检测幽门螺旋杆菌。其中胃粘膜细菌培养是诊断幽门螺旋杆菌最可靠的方法,可作为验证其他诊断性试验的“金标准”,同时又能进行药敏试验,指导临床选用药物。 尿毒酶检查 因为幽门螺旋杆菌是人胃内唯一能够产生大量尿毒酶的细菌,故可通过检测尿毒酶来诊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尿毒酶分解胃内尿毒生成氨和二氧化碳,使尿素浓度降低、氨浓度升高。基于此原理已发展了多种检测方法:①胃活检组织尿毒酶试验;②呼吸试验;③胃液尿素或尿素氮测定;④15N-尿素试验。 免疫学检测 目前已有多种免疫学检测方法,通过测定血清中的幽门螺旋杆菌抗体来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包括补体结合试验、凝集试验、被动血凝测定、免疫印迹技术和酶联合吸附测定(ELISA)等。 抗体检测 幽门螺旋杆菌抗体检测是利用胶体金技术定性检测人血清、血浆或全血中抗胃幽门螺旋杆菌抗体。在检测条中硝酸纤维薄膜的测试区包被有胃幽门螺旋杆菌抗原,1质控区标有胃幽门螺旋杆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在样品端的玻璃纤维纸上固定有胃幽门螺旋杆菌抗原胶体

幽门螺旋杆菌常见的症状。

幽门螺旋杆菌常见的胃部感染细菌。 据有关调查研究,我国已经有将近59%的人感染幽门杆螺旋菌,也就是说超过7亿中国人体内有幽门杆螺旋菌,感染人数之多和潜在影响可想而知,值得引起人们关注。 而人体感染幽门杆菌的原因主要与饮食习惯和饮食方式有关,其感染往往具有家族聚集性,一起吃饭、接吻,共用牙刷......都有可能传染。 一旦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其主要影响胃部健康,像慢性胃炎、胃溃疡、胃萎缩等疾病就可能是幽门螺旋杆菌在“作祟”。 若长期不治疗,还可能引起病变。 因此,需要对此早发现早治疗,不妨试试樉渭丸,樉渭丸对胃幽门螺旋杆菌有很好的杀菌作用,樉渭丸中含有亚麻酸,可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繁殖,蜂蜜亦有杀菌左右,两者搭配可抑菌杀菌。而且樉渭丸中含有的乙醇提取物具有抗炎作用,能明显抑制胃溃疡,同样能治愈胃炎所引起的胃痛、胃胀、胃酸等症状。 如果身体有如下四个表现,说明体内已经被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第一,口腔异味 口腔异味主要表现为“口臭”,是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重要特征之一,尤其是通过药物治疗无效之后,就大概率成为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者。 科学研究表明,幽门螺旋杆菌可以寄生在牙龈中,释放出硫化氢与氨气,也就是被他人闻到的“臭味”,这种臭味无法通过其他物理方式祛除。 第二,消化系统变差 幽门螺旋杆菌患者初期常常表现为人体消化系统变差。 如果人体出现了莫名其妙的腹胀、排便不规律,就可能被幽门螺旋杆菌“中标”。感染上了幽门螺旋杆菌,可能会出现大便异常现象, 第三,胃部异常 幽门螺旋杆菌主要引起胃部疾病,因此,胃部异常是幽门杆螺旋最典型特征之一。 第四,恶心呕吐 恶心呕吐则是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的体征之一,因为幽门螺旋杆菌喜欢在高酸的环境下生存。当人体感染上了幽门螺旋杆菌时,该细菌刺激人体胃部,引发胃酸,使其出现过度的分泌。 这种细菌并不可怕,但不代表它的危害不可怕。如果人们轻视它、忽略它,将会承担难以忍受的严重后果。一定要重视感染幽门杆螺旋菌,结合以上四种人体症状,进行自查分析,最好去医院进行科学诊断,早发现早治疗。

幽门螺杆菌(HP)根除方案及注意事项(最新版

幽门螺杆菌(HP)根除方案及注意事项(最新版 幽门螺杆菌(Hp)与各种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疾病关系密切。Hp胃炎实际上是一种传染病,不管有无症状和并发症,均可通过唾液在母亲至儿童、夫妻等家庭成员之间传播;目前我国Hp感染率高达56%。 一、哪些人需要根除Hp? 1.长期服用NSAID者: 非甾体抗炎药(NSAID),增加Hp感染患者发生消化性溃疡的风险,计划长期使用NSAID者,包括小剂量阿司匹林,推荐根除Hp。 2.长期服用PPI者: 长期服用PPI者,胃酸分泌减少,Hp定植从胃窦向胃体位移,发生胃体胃炎。根除Hp可降低或消除长期服用PPI者胃体胃炎的发生风险。 3.维生素B12缺乏者: Hp感染可能与维生素B12吸收不良相关,但维生素B12缺乏者多与自身免疫相关,根除Hp可起辅助作用。 4.胃病及相关疾病:详见下表↓ 二、Hp根除方案有哪些? 1、Hp根除的方案 ?第1种,三联方案:PPI+阿莫西林+克拉霉素; ?第2种,非铋剂四联方案:PPI+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 ?第3种,铋剂四联方案:PPI+铋剂+2种抗菌药物(指南推荐); 10-14d。 ?推荐方案:国内Hp对克拉霉素和甲硝唑双重耐药率>15%,目前已经放弃三联方案和非铋剂四联疗法,仅推荐“铋剂四联方案”。 2、铋剂四联方案

铋剂四联方案:PPI+铋剂+2种抗菌药物;疗程应延长至14d,除非10d治疗在当地被证明有效。 ?第一联,PPI(可任选一种):埃索美拉唑20mg,雷贝拉唑10~20mg,奥美拉唑20mg,兰索拉唑30mg,泮托拉唑40mg,艾普拉唑5mg。2次/d,餐前半小时口服。 ?第二联,铋剂(可任选一种):枸橼酸铋钾220mg,胶体果胶铋200mg。2次/d,饭前半小时口服。 ?第三、四联,2种抗菌药物(不能任选):阿莫西林,四环素,呋喃唑酮,克拉霉素,甲硝唑,左氧氟沙星。餐后口服。餐后口服。 3、抗菌药联用方案 ?初次治疗:国内推荐的抗菌药物联用方案有7个(见下表),根除率85~94%。临床应根据药物禁忌症、抗菌药物应用史等,选择其中的1个方案。 ?抗菌药物应用史:无论因为何种疾病,既往使用过克拉霉素、喹诺酮类药物、甲硝唑的患者,对Hp有潜在的耐药可能。在选择初次治疗方案时需要考虑。 ?补救治疗:初次治疗失败后,补救治疗可选用其它方案中的一个,不要重复已用过的方案。补救治疗建议间隔2-3个月。 ?温馨提示:克拉霉素、甲硝唑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高,治疗失败后易产生耐药,原则上不可重复应用。 三、深度解析四联方案 1、PPI的选择 ?PPI的作用:抗菌药物在酸性环境中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因此所有根除Hp方案中均含有抑制胃酸分泌的PPI。 ?个体差异:肝药酶CYP2C19存在基因多态性(快代谢,中速代谢,慢代谢)。PPI的代谢产物无抑酸活性,快代谢者PPI抑酸作用弱,Hp 根除率较低。 ?代谢者:建议选择埃索美拉唑或雷贝拉唑,因为两种药物受CYP2C19酶基因多态性影响小,可提高快代谢者的Hp根除率。

什么原因会让你感染幽门螺杆菌

什么原因会让你感染幽门螺杆菌 胃部是人体容易受到感染的器官之一,已经得到证明的是,超过90%的十二指肠溃疡和超过80%的胃溃疡都是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 世界卫生组织称,每年新发现的胃癌病症中近一半与幽门螺杆菌有关。 1、感染幽门螺杆菌的3个征兆经临床观察,如果胃部感染了幽门螺杆菌,通常会出现以下症状:泛酸:幽门螺杆菌会诱发胃泌素疯狂分泌,导致胃酸过多,身体最直接的反应就是泛酸和烧心;胃疼:胃疼是溃疡病的最典型症状,它显示了胃和十二指肠粘膜正在被消化;口臭:幽门螺杆菌是引起口臭的最直接病菌之一,由于幽门螺杆菌可以在牙菌斑中生存,在口腔内发生感染后,会直接产生有臭味的碳化物,引起口臭。 2、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几个因素 幽门螺杆菌主要的传播途径是口腔传播,在一个家庭中只要有一个成员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很可能一家人都被感染。经常在外就餐的人被感染的机会也会增加。据检测,日常生活使用的每双筷子上大约存在幽门螺杆菌1600~3100个; 3、脾虚饮食不节、劳累过度都容易导致脾虚,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与脾虚有密切关联。研究表明,脾虚型的慢性胃病患者大多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这类患者胃粘膜局部的防御功能存在一定缺陷,容易被幽门螺杆菌侵入;接吻经科学检测发现,唾液内可以找到幽门螺杆菌的踪迹,而接吻是交换唾液最直接的方式;嗜辣很多人喜欢食用刺激性食物,但是口味辛辣的食物会刺激胃粘膜,并降低其抵抗力,从而导致幽门螺杆菌的入侵。 4、幽门螺杆菌的传染力很强,可通过手、不洁食物、不洁餐具、粪便等途径传染。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后,一半左右的病人会出现胃胀、胃酸等症状,但这些症状都不典型,跟胃炎、胃溃疡相似,接近一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并不会出现任何症状,是否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5、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都可服用卫乐舒复合菌粉剂,内含专利菌株对抗菌,加大肠道的屏障功能,增强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反抗能力,长时间来说改善了体质。进而修复抗生素带来的机体伤害,提高胃肠道粘膜防御功能,增强对幽门螺杆菌的免疫力

幽门螺旋杆菌治愈经验

幽门螺旋杆菌治愈经验 治疗第一步 更换牙刷,对病人的杯洗具按时用巴氏消毒,早晚使用漱口水。漱口水要有杀菌功效,即其配方为化学药剂,如主要成份度米酚,麝香草酚或复方替硝唑液。中草药成份漱口水无效。 传染性 会传染且传染性很强,家中有人感染时,一定要分餐,并且使用家用消毒柜每日每餐后对餐具消毒。 治疗时间 大多数患者由于第一步没有做到位,即未使用医用漱口液,对个人洗漱用具未杀菌,只是盲目服用“三联”药物,这样的治疗只是会暂时好转,停药之后复发率高。一年两年甚至更长时间不会完全康复,最后发展为胃炎或者萎缩性胃炎。第一步做好的患者,不超过两周即可治愈的。 服药方式 1。睡前空腹服用抗酸药物效果最好。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兰索拉唑选一。 2。一定要使用抗菌药物。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选一。 3。服药期间吃酸的食品或者喝酸奶,这会让你的治疗前功尽弃。 幽门螺杆菌在全球自然人群的感染率超过50%, 世界上几乎没有一种慢性传染病会使全球超过半数的人口受到感染,且发展中国家高于发达国家。我国属发展中国家,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由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所作的一个涉及全国20个省市、40个中心的自然人群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40-90%,平均为59%; 现症感染率为42-64%, 平均55% 。 目前,已经确认幽门螺杆菌与上胃肠道疾病中的4种疾病密切相关:(1)慢性胃炎;(2)消化性溃疡病;(3)胃癌;(4)胃粘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样(MALT)恶性淋巴瘤。根除幽门螺杆菌可治愈消化性溃疡,防止溃疡复发。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把幽门螺杆菌列为胃癌的头号致癌因子。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一个涉及多系统和多学科疾病的研究课题,幽门螺杆菌不仅与上胃肠道疾病相关,而且还涉及到许多胃肠道外疾病。现在研究证实幽门螺杆菌还与口腔、皮肤、血液、心血管及呼吸系统乃至与妊娠及儿科等疾病的发生相关。所以幽门螺杆菌的研究已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是幽门螺杆菌研究领域中的重点课题,也是临床医生最关注和最感兴趣的临床问题。其危害如下: 1、幽门螺杆菌通常寄居在人体胃的幽门部,是引起胃部疾病的罪魁祸首,而且幽门螺杆菌不仅在胃粘膜上寄生作祟,还会在口腔内寄生,特别是牙菌斑里含量最多,引起顽固性口臭。幽门螺杆菌重要毒性物质尿素酶可以分解口腔内的尿素等物质产生难闻的、严重的氨臭味,所以幽门螺杆菌的存在与口臭有着密切的关系。 2、幽门螺杆菌的危害不仅仅在于此,它还会导致胃炎患者久治不愈,甚至与上消化道疾病有密切的联系,尤其是慢性疾病,如:慢性胃炎、胃溃疡的诱发和复发与幽门螺杆菌有着必然的联系。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幽门螺杆菌就被列为一类致癌因子。

幽门螺旋杆菌的根治方案

幽门螺旋杆菌根治方案 今医学界公认幽门螺杆菌(HP)肯定是慢性胃炎的致病菌,故应首先进行抗菌治疗,对HP感染的治疗主要是应用具有杀菌作用的药物。 幽门螺旋杆菌根治方案 ⑴清除指药物治疗结束时HP消失,根除指药物治疗结束后至少 4周无HP复发。临床上要求达到HP根除,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复发率可大大降低。体外药物敏感试验表明,在中性pH条件下,HP对青霉素最为敏感,对氨基糖甙类、四环素类、头孢菌素类、氧氟沙星、环西沙星、红霉素、利福平等高度敏感;对大环内酯类、咲喃类、氯霉素等中度敏感;对万古霉素有高度抗药性。但HP对铋盐中度敏感。尿素呼吸试验与内镜加组织学检查幽门螺杆菌阳性者可用德诺(De-Nol) 0.24Bid ;羟氨苄西林0.5 ,gid 或1g Bid ;甲硝唑0.2gid 的三联疗法,青霉素试验阳性者可选用其他抗生素如四环素、红霉素、庆大霉素,克拉霉素等。 饮食方面 由于幽门螺旋杆菌要结合抑制胃酸治疗,理论上讲应该是不要吃任何东西来刺激胃酸分泌,但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只有尽量食用一些能减少胃酸分泌的食物。例如:不能喝酸奶或牛奶,低盐,少食多餐,尽量少吃水果,增加运动量,多休息。 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三联疗法”、四联疗法”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 )感染是引起慢性胃炎、胃

十二指肠溃疡最常见的原因,也是诱发胃癌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旦发现HP感染,原则上应服药将其根除。HP对抗菌药物有较大的抵抗力,单种药物治疗成功率不超过50%,只有几种抗菌药物合用才有 较高的成功率,所谓三联治疗方案”或三联疗法”是指选用1种质子 泵抑制剂或者枸橼酸铋加2种抗菌药(附表)连续服用10-14天,而四联疗法”则是使用1种质子泵抑制剂+枸橼酸铋+2种抗菌药。医生根据患者情况和各自用药习惯开出具体处方。HP感染被成功根除的标准是停药一个月以上复查阴转(不影响HP的药不必停)。将服用了三种药或四种药就称为三联疗法或四联疗法是错误的,一停药就复查是否治愈也是的错误的。 对于成人治疗失败者,本人较多采用四联10天+20天方案,效果不错,具体如下:第一阶段为四联药物10天,即奥美啦唑(20mg, bid )、阿莫西林(1g, bid )、咲喃唑酮(0.2g, bid )、枸椽酸铋(240mg ,bid );第二阶段单服枸椽酸铋(240mg ,bid )20 天。本方案的选择理由主要是这几种药很少发生耐药现象。需提醒的是:①咲喃唑酮会致尿色极黄、枸椽酸铋则致舌苔和大便发黑。此非副作用,不必恐慌;②枸椽酸铋的品名有多种如果胶铋、丽珠得乐等,说明书上介绍的用药次数一般是4次/日。但为了服药方便,请将 4 次药量分成早晚两次服用;③蚕豆病患者不能使用本方案,因咲喃唑酮有致溶血的风险。蚕豆病即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G-6-PD 缺乏症)。

幽门螺旋杆菌最好的治疗方法。

有人问,经常暴饮暴食,如何养胃? 这种问题也真是让人醉了,非要回答,很简单,一句话:不要暴饮暴食。 你不能一边暴饮暴食,一边问如何养胃。这就好比问:每天吸烟,如何养肺?不吸烟就是最好的养,不是说不吸烟就一定肺好,就一定不会生病,但吸烟是一个最基本的前提,你不能一边吸着烟一边谈养生,这就有点可笑。你经常暴饮暴食,就没法“养胃”,因为暴饮暴食就是在摧残胃,你不摧残它,就是对它最大的善待。 考虑到幽门螺杆菌的高感染率,胃癌的高发,建议适龄人群和胃癌高危人群主动进行胃癌筛要。如何进行筛查?首先要确定你是否属于高危人群,一般年龄≥40岁,且符合下列任意一条者,建议作为胃癌筛查对象人群:①胃癌高发地区人群;②Hp感染者;③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的癌前疾病;④胃癌患者一级亲属;⑤存在胃癌其他风险因素(如摄入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养胃、预防癌症主要是一直形成幽门螺旋杆菌的形成,什么食物能够最快、最方便的抑制这种细菌? 樉渭丸原料中含有亚麻酸、亚麻油、天然双歧杆菌成分,能够有效抑制、消灭幽门螺旋杆菌;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等脂质,可以覆盖在胃溃疡表面防止食物对溃疡的伤害,具有修复胃溃疡的作用;还能够促进消化、润肠通便。三重养胃作用。 你要保养你的胃,呵护你的胃,当然不能暴饮暴食,否则就是在作贱你的胃。不暴饮暴食,饮食有节制,饮食规律,不胡吃海喝,不吸烟,不喝酒(至少不酗酒),不吃那些垃圾食品,不要什么都往胃里“放”,注意饮食卫生,不熬夜或少熬夜…… 直至民间的各种传言,有的人会说,可我做不到啊,既然做不到,那你还养什么胃啊,那就让它受摧残吧。

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及合理用药

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及合理用药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被认为与多种疾病有关,故要求根除治疗Hp感染的患者日益增多,但根除率不高且有难治性感染病例不断增加的趋向。因此,在根除治疗Hp感染时除须在治疗上严格遵守杀菌指征外,还应在治疗药物的选择上依据相关指南和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本文就Hp根除治疗及合理用药作一综述。 1、Hp根治治疗 1.1 共识方案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Hp学组2007年在庐山召开“第三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共识会议”,提出并发表了《第三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若干问题共识报告》(以下简称为《庐山共识》),对Hp感染的诊断、治疗指征和治疗方案作出了具体说明。该共识中涉及的主要药物包括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枸橼酸铋雷尼替丁(RBC)、甲硝唑(M)、铋剂(B)、阿莫西林(A)、克拉霉素(C)、呋喃唑酮(F)、左氧氟沙星(L)和四环素(T)等,推荐的一线治疗方案为PPI/RBC(标准剂量)+A(1.0g)+C(0.5g),一日2次、共7d ;PPI/RBC(标准剂量)+M(0.4g)+C(0.5g),一日2次、共7d;PPI(标准剂量)+B(标准剂量)+A(1.0g)+C(0.5g),一日2次、共7d;PPI(标准剂量)+B(标准剂量)+M(0.4g)+C(0.5g),一日2次、共7d。 《庐山共识》推荐的补救方案有:PPI(标准剂量)+B(标准剂量)+M(0.4g)+T(0.75/1.0g),一日2次、共7d;PPI(标准剂量)+B(标准剂量)+F(0.1g)+T(0.75/1.0g),一日2

一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全家都得了胃病

一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全家都得了胃病 “一九二九不伸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天气日渐寒冷,胃病也进入高发季。近日在市内不少医院你会发现一个现象:很多来看胃病的患者都是带着全家老少一起来。其中有位来自咸阳的陈先生就很郁闷:“我去看胃病,查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大夫建议我家人都来检查一下,结果全家人都感染了,患上了不同程度的胃炎,现在一家人都在医院治疗。” 注意:一双筷子竟能传染疾病 据了解,陈先生今年42岁,在一家酒店里做管理,应酬很多,一个月有20天以上的时间在外面吃饭,所以他特别珍惜和家人共餐的机会。饭桌上,他常常给家人夹菜,特别是乖巧懂事的女儿,甚至有时直接用自己的筷子喂女儿吃饭。 上个月,陈先生因胃痛得厉害同时还有口腔异味,就去医院做了个检查,竟然检测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发现有轻微的浅表性胃炎。医生告诉他,幽门螺杆菌传染性极强,建议家人都做一下检查。结果,老婆和两个孩子也都感染了这种细菌,特别是才9岁小女儿,病情最严重。 “难怪最近她吃不下饭,有时还喊肚子痛,我们还以为只是消化不良。这么小就得了胃病,唉,都怪我!”陈先生既心痛又悔恨,没有想到一双小小的筷子居然成为了传染疾病的罪魁祸首! “像陈先生一家这样的情况,我们一年会遇上好几例,主要是因为人们不了解幽门螺杆菌,不重视胃肠病的检查治疗。”不老堂珍品养生馆的胡大夫介绍说,幽门螺杆菌是一种生长在胃粘膜表面的细菌,是目前人类感染率最高的病菌之一。幽门螺杆菌可通过唾液、飞沫、粪便等途径传播,共用筷子、不洁饮食也会传染。而中国人传统的共餐方式,使用筷子在一个盘里吃菜的习俗,就容易造成幽门螺旋杆菌的交叉感染,也因此很容易出现一人患胃病全家感染的现象。 医生提醒:感染幽门螺杆菌危害大 据不老堂的胡大夫介绍,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潜伏期为一周左右,感染初期多数患者表现隐匿,无全身症状,也没有胃炎的急性期症状,这也是患者不易发现病情的原因。如有症状,患者往往表现为腹胀、上腹部隐痛、恶心、嗳气、

幽门螺旋杆菌以及根除适应症

幽门螺旋杆菌以及根除适应症

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 告 第一部分: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适应证一、背景(一)根除Hp的益处 1.消化性溃疡:是根除Hp最重要的适应证,根除Hp可促进溃疡愈合,显著降低溃疡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根除Hp使绝大多数消化性溃疡不再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而是可彻底治愈。 2.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的胃恶性肿瘤,约80%以上Hp阳性的早期(病变局限于黏膜和黏膜下层)、低级别胃MALT淋巴瘤根除Hp后可获得完全应答,但病灶深度超过黏膜下层者疗效降低。根除Hp 已成力Hp阳性低级别胃MALT淋巴瘤的一线治疗。 3.Hp阳性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可等同于Hp阳性的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on-ulcer dyspepsia,NUD)或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这是因为Hp感染者几乎均有慢性胃炎。NUD和FD在诊断标准上存在差异

(症状、病程),但在临床实践巾常将NUD作为广义FD,未严格区分。一些国际性共识多将NUD作为Hp根除指证。根除Hp可使1/12 ~ 1/5的Hp阳性FD患者的症状得到长期缓解,这一疗效优于其他任何治疗。此外,根除Hp还可预防消化性溃疡和胃癌。 4.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缩或糜烂 5.早期胃肿瘤已行内镜下忉除或手术胃次 全切除:早期胃癌手术或内镜下切除后5年乃至10年生存率均很高,因此仍存在再次发生胃癌的风险,根除Hp可显著降低这一风险。不仅胃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异型增生)内镜下切除者根除Hp预防胃癌也是有益的。 6.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PPI):Hp感染者长期服用PPI可使胃炎类型发生改变,从胃窦为主胃炎发展为胃体为主胃炎。这是因为服用PPI后胃内pH上升,有利于Hp从胃窦向胃体位移,胃体炎症和萎缩进一步降低胃酸分泌。胃体萎缩为主的低胃酸或无酸型胃炎发生胃癌的 危险性显著升高。Hp感染的蒙古沙鼠模型研究显示,PPI可加速或增加胃癌发生率。7.胃癌家族史:除少数(约1% -3%)遗传性弥漫性胃癌

幽门螺杆菌治疗方案

三联疗法具体用药方案 三联疗法由于使用较早,耐药较多,已经基本退出历史舞台。但这个经典是一切治疗HP感染的鼻祖和基础。由三联衍生出了四联疗法。就是多了能保护胃粘膜的铋剂,据说可以提高杀灭的概率8-14个百分点。 四联疗法的具体用药方案 关于这方面的临床研究层出不穷,鉴于四种药物要吃两周,国外又开发了序贯疗法,把不同的抗生素分为两个阶段,就像是接力棒,把杀菌的力量传递下去。续接起来,称为序贯疗法。据生物学研究,青霉素(阿莫西林)可以打开HP的细胞壁,利于后期的深入杀灭。一项国际的临床试验研究表明,这种方法用药14天和四联疗法14天同样有效,杀灭的概率都在90%以上。但是序贯疗法的用药比四联疗法的少,对胃的刺激就会减少,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概率降低,所以,一般在门诊,会使用序贯疗法。 中西医合作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之序贯疗法——标准治疗方法:共十四天

药名用量次数/一 天早晚餐前/ 后 雷贝拉唑钠肠溶片20mg(一 片) 两次六 点 六点餐前 阿莫西林1g(两片)两次八 点 八点餐后 后7天 雷贝拉唑钠肠溶片20mg(一 片) 两次六 点 六点餐前 克拉霉素分散 片0.5g(两 片) 两次八 点 八点餐后 替硝唑0.5g(一 片)两次八 点 八点餐后 青霉素过敏的四联疗法的具体用药方案 7-14天 药名用量次数/一 天早晚餐前/ 后 雷贝拉唑钠肠溶片20mg(一 片) 两次六 点 六点餐前 枸橼酸铋钾0.3g(一 粒)两次六 点 六点餐前 替硝唑0.4g(1 片)两次八 点 八点餐后 克拉霉素分散 片0.5g(两 片) 两次八 点 八点餐后 来代替这些常用的抗生素,换个生人,用不同的部队,不同的打法,或许可以杀灭。

幽门螺杆菌患者治疗方法

幽门螺杆菌患者治疗方法 有调查结果证实,在全球,近一半人口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此病的传染能力极强,可以通过手、不干净的餐具、不干净的食物、粪便等传播。幽门螺杆菌症状的治疗一般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还有因地区、人群的差异等来制订的,总的来说,目前不提倡单一的抗菌药物,因为它的治愈率比较低,而且容易产生耐药性等,有些人认识幽门螺杆菌症状的治疗是很容易的问题,实际上治疗的效果并不很理想,何况目前缺乏合适的幽门螺杆菌的动物模型。 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鉴于Hp感染的传染来源和传播途径尚不十分明了,因此给预防Hp感染带来了困难。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Hp疫苗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可以预期在不久的将来,通过疫苗防治Hp感染将变为现实,也可能是今后Hp相关性疾病防治的重要措施。 幽门螺杆菌的治疗! 随着人们对Hp感染相关疾病认识的统一,根除(eradication)Hp的治疗在临床上应用已十分普遍。根除是指治疗结束1个月后胃内检测不到Hp。在体外药敏试验中,很多抗生素对Hp有良好的抗菌活性,但在体内低pH环境中,大多数抗生素活性降低和不能穿透黏液层在细菌局部达到有效的杀菌浓度,因此临床上Hp感染往往不易根除。迄今为止,尚无单一抗生素能够有效地根除Hp。因而发展了将抗生素、铋剂及抗分泌药物联合应用的多种治疗方案。目前一般采用三联或四联方案,以低剂量、短疗程为佳。 1.根除Hp治疗指征Hp阳性的下列疾病均根除Hp治疗。 (1)消化性溃疡,不论溃疡初发或复发、活动或静止、是否并发出血。 (2)胃MALT淋巴瘤。

(3)胃炎伴糜烂、肠化生、不典型增生等严重异常。 (4)早期胃癌切除术后。 2.根除Hp治疗方案目前根除Hp的治疗方案有二大类,即以质子泵抑制剂(PPI)为基础和以胶体铋(CBS)为基础加二种抗菌药物的三联疗法。PPI标准剂量为奥美拉唑(omeprazole,洛赛克)20mg或兰索拉唑(lansoprazole,达克普隆)30mg;铋剂标准剂量为枸橼酸铋钾(胃疡灵)240mg(胶囊2粒)。常用抗菌药物有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或替硝唑、呋喃唑酮及四环素。全国Hp专家推荐下列几种治疗方案,供临床选用 (1)以PPI为基础三联七天疗法: ①OMC250:奥美拉唑20mg+甲硝唑400mg+克拉霉素250mg,均服2次/d,疗程7天。 ②OAC500: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00mg+克拉霉素500mg,均服2次/d,疗程7天。 ③OAM: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00mg+甲硝唑400.mg,均服2次/d,疗程7天。 (2)以CBS为基础三联十四天或七天疗法: ①BMA:胶体铋240mg+甲硝唑400mg+阿莫西林500mg,均服2次/d,疗程14天。 ②BMT:胶体铋240mg+甲硝唑400mg+四环素500mg,均服2次/d,疗程14天。 ③BFC250:体铋240mg+呋喃唑酮100mg+克拉霉素250mg,均服2次/d,疗程14天。 ④BMC250:体铋240mg+甲硝唑400mg+克拉霉素250mg,均服2次/d,疗程7天。上述三联疗法为目前临床常用的一线治疗方案,Hp根除率可达到80%~90%。

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的三联疗法是什么

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的三联疗法是什么? 今天,要跟大家谈的是幽门螺旋杆菌与三联疗法,不知道大家对这两样了解多少?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病菌,会导致人们感染胃炎、消化道溃疡等胃部疾病。而三联疗法正是治疗胃病的一种先进方法,能有效杀死幽门螺旋杆菌,让患者摆脱幽门螺旋杆菌的折磨。一起来关注一下。 一、什么是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革兰氏阴性杆菌。1983年首次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的胃粘膜活检组织中分离成功,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惟一微生物种类。幽门螺旋杆菌病包括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的胃炎、消化道溃疡、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等。幽门螺旋杆菌病的不良预后是胃癌。

二、什么是三联疗法? 三联疗法是国内最先进的治疗胃肠病的方法,胃肠疾病多数是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所引发的病症;幽门螺旋杆菌是生活在胃最表面的黏液层与其下面的黏膜细胞层之间的一种细菌,它能产生毒素以及一些生物因子,引起黏膜炎症。三联疗法是杀灭幽门螺旋杆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如根除感染,可使大部分病人胃黏膜炎症消退。 一般来说三联用药时间是一至二周。此外,还可根据病情适当使用胃黏膜保护剂,促进胃排空药物、抗胆碱类药物等。 抑制胃酸药物有:有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和兰索拉唑等。组胺H2受体拮抗剂,如西米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这类药物主要可抑制胃酸分泌,促进溃疡病愈合。因此,服药期间宜在饭前半小时。组胺H2受体拮抗剂睡前服药可抑制夜间胃酸分泌高峰。这种抑制胃酸的药物一般维持用药三个月左右。 幽门螺杆菌会通过手、粪便、不洁餐具等传播,而且传染力

非常强,所以大家在平常中必须注意预防感染,保持干净卫生的生活习惯。而大家在使用三联疗法时,需注意坚持服药,饮食也要规律,而咖啡、酒精这些饮料必须严格禁止。

2020年幽门螺旋杆菌的根治方案(最新课件)

幽门螺旋杆菌的根治 方案 今医学界公认幽门螺杆菌(HP)肯定是慢性胃炎的致病菌,故应首先进行抗菌治疗,对HP感染的治疗主要 是应用具有杀菌作用的药物. 幽门螺旋杆菌根治方案 [1]清除指药物治疗结束时HP消失,根除 指药物治疗结束后至少4周无HP复发。临床上要 求达到HP根除,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复发率 可大大降低。体外药物敏感试验表明,在中性pH 条件下,HP对青霉素最为敏感,对氨基糖甙类、四环素类、头孢菌素类、氧氟沙星、环西沙星、红 霉素、利福平等高度敏感;对大环内酯类、呋喃类、氯霉素等中度敏感;对万古霉素有高度抗药性。 但HP对铋盐中度敏感.尿素呼吸试验与内镜加组

织学检查幽门螺杆菌阳性者可用德诺(De-Nol)0.24Bid;羟氨苄西林0.5,gid或1g Bid;甲硝唑0.2gid的三联疗法,青霉素试验阳性者可选用其他抗生素如四环素、红霉素、庆大霉素,克拉霉素等。......感谢聆听 饮食方面 由于幽门螺旋杆菌要结合抑制胃酸治疗,理论上讲应该是不要吃任何东西来刺激胃酸分泌,但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只有尽量食用一些能减少胃酸分泌的食物。例如:不能喝酸奶或牛奶,低盐,少食多餐,尽量少吃水果,增加运动量,多休息。 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三联疗法”、“四联疗 法”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 i,HP)感染是引起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最常见的原因,也是诱发胃癌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旦发现HP感染,原则上应服药将其根除。HP 对抗菌药物有较大的抵抗力,单种药物治疗成功率不超过50%,只有几种抗菌药物合用才有较高的成功率,所谓“三联治疗方案”或“三联疗法"是指选用1种质子泵抑制剂或者枸橼酸铋加2种抗菌药(附表)连续服用10-14天,而“四联疗法"

幽门螺旋杆菌概述

幽门螺旋杆菌 (1) 幽门螺杆菌是如何致病的? (1) 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导致哪些疾病? (1) 幽门螺杆菌常见传播途径? (1) 怎么检查幽门螺杆菌? (2) 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的6个症状 (2) 医治方案 (2) 预防幽门螺杆菌应该注意哪些? (2) 幽门螺旋杆菌主要在于抑止: (3) 食品杀菌 (3) 幽门螺旋杆菌 什么是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本质上是一种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该细菌生存能力极强,能够在胃中强酸性环境中生存,是目前发现的唯一能够在胃里面生存的细菌。由于我国没有实行分餐,大家都是通吃一碗菜,也很少使用公筷,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据统计有50%的人群感染。 幽门螺杆菌是如何致病的? 幽门螺杆菌进入胃后,借助菌体一侧的鞭毛提供动力穿过黏液层。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在粘稠的环境下具有极强的运动能力,强动力性是幽门螺杆菌致病的重要因素。幽门螺杆菌到达上皮表面后,通过粘附素,牢牢地与上皮细胞连接在一起,避免随食物一起被胃排空。并分泌过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以保护其不受中性粒细胞的杀伤作用。幽门螺杆菌富含尿素酶,通过尿素酶水解尿素产生氨,在菌体周围形成“氨云”保护层,以抵抗胃酸的杀灭作用。 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导致哪些疾病? 一般认为Hp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原因,引起腹胀、腹痛、嗳气、反酸、恶心、口臭等症状,也使患胃癌的风险增加。然而深居胃黏膜兴风作浪的Hp,并不那么老实,不仅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有关,还可引起其它器官和组织疾病,特别是心血管疾病、贫血、特发性血小板性紫癜及荨麻疹等。有研究显示在给予患者根除Hp的治疗后,这些疾病可在一定程度上意外改善或恢复。 幽门螺杆菌常见传播途径? 1、口口传播:中国不注重分餐的传统饮食方式及家长保守的喂养方式,常导致病菌的相互传播。 2、恋人之间的亲吻:幽门螺旋杆菌广泛存在于感染者的唾液、牙菌斑中。接触感染者的唾液、食用受幽门螺旋杆菌污染的食物均可造成传染。 3、打喷嚏传播:患者打喷嚏可以通过鼻腔将幽门螺旋杆菌一起排出,并且有浓重的异味,需区别于口腔炎症。

治疗胃幽门螺旋杆菌的方法有哪些

治疗胃幽门螺旋杆菌的方法有哪些 胃幽门螺旋杆菌是我们常用的病菌,常发生在胃部或是肠胃,患者发现疾病后会出现很多身体不适,会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对患者有很大的危害,严重时会发展为其它的并发症。而治疗胃幽门螺旋杆菌的方法就很重要,患者要了解疾病的治疗,才能更好的对疾病医治,下面就一起来了解治疗胃幽门螺旋杆菌的方法。 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治疗方案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常用的药,1.是铋制剂为主的方案,2.是以质子泵抑制剂的方案。另一类是微生物制剂,常用的是卫舒元复合益生菌。此类方案已兴起,并逐渐代替抗生素,并能抑制反复感染!其缺点是周期长! 三联疗法:态次枸橼酸铋120毫克,每天4次。甲硝唑400毫克,每天4次。国内初步应用证明疗效较好,可使幽门螺旋杆菌根治率达82.3%,但副作用大。 应指出的是,虽然幽门螺旋杆菌的发现,为溃疡病的病因与治疗开拓了新思路,但对此菌的致病作用仍有争议。因为无论在人体或动物试验中,口服幽门螺旋杆菌并没有引起溃疡。在美国的一些地区,黑人中的幽门螺旋杆菌检出率高于白人,但十二指

肠溃疡的患病率却低于白人。抗菌素的滥用易于产生耐药菌株,目前又没有一个公认的有效根治方案,三联疗法的副作用较大。故目前并不主张广乏采用抗幽门螺旋杆菌疗法,只主张用于有活动性胃炎或难治性溃疡,经H2受体阻滞剂长期治疗无效且反复发作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另外再有两种抗菌素,最常用的是阿莫西林,再就是甲硝唑,我们常采用的方案就是这三种方案,对胃炎或者是对经济条件不是特别好的,这个方案是比较容易一些,效果能够达到80%根除。这个方案不适合的病人是青霉素过敏的,青霉素过敏的可以换四环素类的药,它对于螺杆菌的作用也是比较好,配用甲硝唑,连续一个星期就可以,如果有胃溃疡病可以加上雷尼替丁或者是法莫替丁;再就是洛塞克,青霉素过敏可以换四环素,甲硝唑可以换成克拉霉素。 常规清除幽门螺杆菌主要是利用三联或者四联疗法,就是所谓的不同种的抗生素杀菌,但抗生素“敌我不分”,杀灭幽门螺杆菌的同时也会消除有益菌,这样杀幽门螺杆菌不成倒扰乱了胃内的微生态平衡,造成幽门螺杆菌反复进入难以根除。目前最好的方式就是“以菌治菌”的方式,直接向胃肠中补充有益菌,这样不但会彻底杀灭幽门螺杆菌还会补充胃肠必须的有益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