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地震局关于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意见

中国地震局关于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意见

中国地震局关于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意见
中国地震局关于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意见

中国地震局关于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地震局,各直属单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国发〔2010〕18号),为进一步加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地震监测预报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

(一)充分认识做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我国地震多、强度大、分布广,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二十世纪,我国因地震死亡人数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二分之一,共发生死亡人数超过百人的地震53次,其中超过千人的地震22次。新世纪以来,汶川、玉树地震相继造成极其惨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任务。地震监测预报是防震减灾工作的关键环节,是开展震害防御、应急救援和地震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做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是党和政府的必然要求,是人民群众的殷切期望,也是法律赋予地震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经过四十多年的努力,我国的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取得了显著进步,逐步建立了基本覆盖全国及重点区域的监测台网,形成了长中短临渐进式预报思路,持续不断地开展了预报实践并取得一定进展。但同时也存在明显不足,特别是汶川地震等重大地震灾害,显露出我国地震监测基础仍较薄弱,地震预报的水平还很低,地震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发挥不够,人才队伍还不能适应监测预报工作的需要,监测预报的社会管理有待加强,公共服务的产品尚不丰富。面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严峻复杂的震情形势,各级地震部门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做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艰巨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下大气力把工作做得更扎实、更科学、更有效,努力提高地震监测预报水平。

(二)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为根本宗旨,以破坏性地震特别是强震的监测预报为重点,大力加强地震科学技术研究,坚持不懈开展监测预报实践,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履行法定职责,创新工作机制,强化社会管理,拓展公共服务,不断提升监测预报能力和水平。

(三)工作目标。到2015年,基本形成多学科、多手段的覆盖我国大陆及海域的综合观测系统,人口稠密和经济发达地区能够监测2.0级以上地震,其他地区能够监测3.0级以上地震;在人口稠密和经济发达地区初步建成地震烈度速报网,20分钟内完成地震烈度速报;长、中、短、临地震预测科学水平不断提高,预报能力不断增强;建立适应监测预报需求的人才队伍和工作机制,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对防震减灾贡献率进一步提升。到2020年,建成覆盖我国大陆及海域的立体地震监测网络和较为完善的预警系统,地震监测能力、速报能力、预测预警能力显著增强,短临预测预报水平有明显提高,力争做出有减灾实效的短期预报或临震预报。

(四)基本原则。

坚持夯实监测基础。完善地震台网规划布局,加强台网建设与运行管理,丰富地震观测产品,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打牢地震预报和科学研究的观测基础。坚持研究实践并举。加强监测、预报、科研、实验的结合,鼓励创新,勇于实践,完善风险决策机制,发挥地震预报的减灾作用。坚持长中短临结合。多路推进长中短临地震预报,逐步使长期预报更科学,中期预报更有效,短临预报有所突破,震后趋势判定为地震应急和抗震救灾提供更好的服务。坚持开放交流合作。强化监测预报理论和方法研究的交流合作,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科学思路和技术成果,积极推进监测预报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坚持依法科学管理。贯彻落实防震减灾法,完善配套规章制度,创新监测预报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和政策保障。

二、长中短临预报相结合,大力推进地震预报探索实践

(五)强化十年尺度地震中长期预报的基础作用。十年尺度地震中长期预报的主要目标是确定7级以上地震的发震区域,对规划布局监测台网、编制地震区划图、确定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部署综合防御地震措施、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等各项减灾对策具有重要基础作用。组织开展对一、二级地块边界带地震危险性普查和活动断层探测,定期开展大区域地形变测量、深部结构探测工作。系统持续地推进中长期地震预测的研究工作,加强十年尺度地震预测技术和重点监视防御区划定方法的研究,加强新的观测手段在地震中长期预测中的应用。每五年对重点监视防御区进行动态评估。推动有效方式发布中长期预测结果。

(六)发挥1-3年地震中期预报的指导作用。

未来1-3年强震危险水平和主体活动区域的研判,对研究确定年度地震趋势和重点危险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认真总结中期预测的经验方法,创新中期地震预测思路。加强全国及区域地球物理场的观测和深入分析,结合地震活动性与动力学过程研究,研判地震活动趋势和主体活动区域。建立相应的中期预报工作体制机制,培养一支高水平的专业队伍,提高地震中期预报的能力。

(七)提高年度地震趋势和危险区研判能力。

提高一年尺度的地震预报水平,科学研判年度地震趋势和重点地震危险区,对各级政府及地震部门组织开展地震应急和减灾准备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制定地震观测台站(网)、流动观测网针对危险区域加密观测制度和工作方案,落实震情跟踪监视各项措施。各相关研究所要开展一年尺度地震预测技术和方法研究,并建立研究成果在地震预报一线应用和检验的机制。总结评估历年年度危险区的判定效能,强化各学科在年度会商中的作用,注重对数字化观测资料的深入分析应用,充分吸纳新的研究成果,创新和改进年度地震趋势研究方法,提高年度危险区判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八)努力开展短临预报实践,提升震后趋势判定能力。

成功的地震短临预报是减轻人员伤亡的有效手段,准确的震后趋势判定是抗震救灾和

稳定社会的重要依据。加强地震预报学科建设,充分利用新的科技成果,创新多学科为基础的地震短临预报技术方法,发挥各专业学科组的骨干和指导作用。制定短临跟踪方案,加强短临监测技术和方法应用。发展观测数据自动处理和异常信息提取的技术系统。密切监视震情动态,及时发现并核实重大异常现象,开展震情研判工作。科学分析震情发展趋势,客观面对预报现实水平,做好风险评估及对策建议,当好政府参谋助手,努力开展地震短临预报实践。完善地震现场流动观测系统建设,提高现场流动台站快速布设组网能力和余震分析处理能力。加强震后趋势判定技术方法的总结和研究,建立震后趋势综合判定的技术系统,提高地震序列类型和震后趋势预测的能力。进一步完善震后趋势判定意见发布的程序和机制。

三、加强地震监测工作,夯实地震预报及科研基础

(九)科学规划台网布局,加强立体地震监测网络建设。

围绕服务于地震预测、地震应急和地震科学研究,规划优化地震台网布局,建设“空间、地表、深部”相结合的立体观测体系。拓宽GNSS、InSAR、热红外遥感、卫星电磁和重力等空间对地观测的研究与应用,加快推进电磁监测试验卫星系统的研制。根据预报和科研需求,科学评估观测台网效能。逐步开展井下观测站网的建设。重点推进烈度速报与预警、背景场探测、钻孔应变台网等重大项目。加强火山、海域、水库、大型油气田等地震监测台网建设工作。

(十)进一步加强地震台站(网)管理。

地震台站在完成保证观测质量、良好运行维护等主体任务的同时,应发挥在异常核实、分析预报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强台站分级分类管理,逐步推广中心台、综合台工作模式,加强对无人值守观测点的管理。支持地震综合台站开展监测预报的应用研究和实践。加强地震台网数据深入分析与挖掘,开展各学科观测数据的深加工和预测应用研究,丰富台网产出,规范资料产品。提高地震速报、烈度速报、预警及大震应急专业产品的快速产出能力。

(十一)加强地球物理场流动观测。

对流动观测手段、装备、队伍、布局、效能进行评估。清理现有流动观测手段和技术装备,整合流动观测资源,调整完善流动观测网布局,实现全国基本场复测常规化。加强流动观测队伍建设与设备的配备,加大流动观测的投入,逐步达到重力、GNSS等全国网每年复测一期,重点区域每年复测两期,区域水准、国家地磁网3-5年复测一期。加强流动观测资料及时共享、分析处理、数据产品服务和成果应用。

(十二)建立观测台网运行维护质量保障体系。

探索建立用户、厂家、监管部门相互协调配合的地震观测仪器质保体系。加强国家及区域运行维护中心建设,建立仪器备机备件和技术支持中心。建立台网运行专用仪器设备更新机制,保障台网高质量稳定运行。建立地震观测仪器生产、销售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建立监测仪器设备质量检测、入网审批制度,加强仪器设备入网监管。加强地震观

测仪器的计量检定及标准化工作。加强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建立地震观测点在规划、国土、公安等部门的备案制度。

四、深入开展地震科学研究,推进监测预报理论与技术方法创新

(十三)加强新技术、新方法研发及实验室建设。

清理评估现有观测方法和手段,遴选一批稳定、可靠、有效的观测仪器设备,加快推进技术升级和更新换代;以预测研究为目标,吸收引进观测技术新成果,建立合作开放的研发新机制,研制并储备新一代观测技术。加快空间对地观测、井下综合观测、地应力观测、海洋观测、主动源观测等新技术实验与应用,研发抗干扰技术和数据采集、处理方法。建立观测仪器中试制度。以研究所为依托,大力推进地震监测预报学科实验室建设。

(十四)加强监测预报科学研究。

落实国家地震科技发展纲要,每个五年规划应争取设立监测预报领域的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持续稳定地支持监测预报科技基础和应用研究,开展监测方法手段、数据分析处理、地震成因机制、地震预报方法等科学研究。开拓动力学思想引导下的物理预报新途径,探索数值地震预报新方法和地震预测预警新模式。促进监测预报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大对监测预报一线科研工作的支持力度,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课题设置等方面给予倾斜。

(十五)加快地震预报实验场建设。

地震预报实验场要成为新型地震观测仪器的实验基地、地震预报新理论新方法的实验场区、地震科学研究的交流基地。深入开展实验场区历史地震研究、活动断层探测、介质特性及其动态演化研究,成为“地下搞清楚”的示范区。科学评估并动态调整实验场内的地震监测、预报和科学研究项目。依托地震预报实验场,组织开展各类科学研究项目,推进地震预报实践。建立实验场管理制度,形成开放、动态的长效运行机制。加快推进南北地震带、华北地区国家地震预报实验场建设。

(十六)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国内外交流与合作。

加强与有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交流合作,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平台,开展监测预报及科学研究联合攻关。加强海峡两岸的地震科技交流合作。不断拓宽地震监测预报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领域和渠道,推进地震台站加入国际地震观测网络,开展地震观测数据交换工作,积极加入相关国际组织,密切跟踪国际前沿动态,深入开展地震观测技术、地震台网建设、地震预测研究国际合作。

五、创新工作机制,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

(十七)明确地震监测预报工作职责任务。

建立开展破坏性地震特别是强震监测预报工作的体制机制,组织动员各方面的力量,跟踪监视震情发展动态,开展长中短临不同尺度的地震预报实践。进一步强化负责全国地震中长期、短临预报工作的牵头单位职责。局属各相关研究所要承担预测预报任务,发

挥各自学科优势,加强地震监测预报理论和方法研究,产出专业数据产品,提高对监测预报工作的贡献率。各直属单位要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职责,集中力量组织流动观测和震情跟踪,开展长中短临各阶段的预报研究和探索。各省局依法组织本行政区内的监测预报工作,深入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加强对市县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指导和支持,积极稳妥地开展地震预报实践。

(十八)加强和完善地震监测预报管理规章制度。

强化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政策研究,研究修订地震监测预报管理法规规章。建立重要地震的科学总结反思制度,全面总结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应急救援、科学研究各项工作,汲取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提出改进工作的方案。建立完善监测分级分类管理体系和专用设备计量入网认证制度,监测仪器入网的监测预报专家联合评价制度。制定地震预测意见管理办法,建立有效、便捷、畅通的地震预测意见收集、登记、评估、反馈工作机制。依法加强地震预报社会管理,规范社会组织、公民的地震预测行为。建立开放合作的地震预测预报工作机制和地震预报效能科学评价机制。加强地震预报发布方式和预报信息公共服务研究,完善有效的信息发布、谣言平息、舆论引导工作机制。

(十九)建立地震监测、预报、科研、实验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

加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基础性工作、科技服务之间的链接和统筹规划,提高系列科技产品的产出能力。建立研究所、直属单位、省局联合确定和解决监测预报实践中的重要科学技术问题的机制。建立面向监测预报人员观测实践基地和前兆机理研究实验室。建立预报人员在监测岗位实习工作制度,使预报人员掌握监测原理,熟悉监测过程。监测人员要关注观测成果在预报中的效能,紧密围绕预报需要,提供所需产品。

(二十)加强地震监测预报的公共服务。

提高长中短临地震预报成果服务社会的能力,发挥减灾效能。促进地震观测资料的共享和使用。加强地震部门门户网站和地震专业信息服务网站建设,建立台网数据产出发布平台,丰富地震信息服务内容,做好地震监测预报相关法律法规及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建立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机制,更好地为政府决策、社会公众和行业部门提供服务。

(二十一)积极稳妥推进震情会商机制改革。

完善会商会分级、分类及重大震情研判制度和决策机制。改进年度会商的综合研究工作,强化月会商的震情研判功能,做好周震情跟踪工作。建立前兆异常分级、分类调查落实的工作机制,制定前兆异常落实规范和标准。建立对前兆异常、预测意见、会商结论及其依据的档案管理制度。

(二十二)充分发挥市县地震部门在监测预报工作中的作用。

充分认识市县地震部门在监测预报工作中的基础地位,切实加强对市县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指导。将市县监测预报工作纳入各省局工作规划。强化市县地震台网、信息网络建设,建立资料共享和业务培训的制度。加强对市县的工作指导和服务,制定市县地震监测技术指南。研发适合市县工作特点的地震监测仪器。有条件的地区逐步实现每个县至少

有一个前兆观测台站的目标,提高监测能力。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对西部地区市县台网建设和落实重点监视防御区减灾措施的支持。市级地震部门应开展地震预报工作,鼓励县级地震机构开展震情跟踪工作。

(二十三)加强群测群防工作。

完善新时期的群测群防工作体系,充分发挥群测群防在地震宏观异常信息报告和短临预报中的重要作用,依法、规范、有序、有效地进行管理。研究制定支持群测群防工作的政策措施,建立稳定的经费渠道。利用信息网络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建立相应的信息汇聚、分析处理平台。

六、加强监测预报队伍建设,完善政策保障措施

(二十四)加强地震监测预报队伍建设。

健全完善国家级地震预测预报工作机构。各单位要制定加强地震监测预报队伍的工作方案,建立健全监测预报工作机构,合理设置工作岗位,保证工作队伍规模。省局要适当增加地震预测预报岗位,满足数据处理、分析判定、震情应急等各方面的需求。各直属单位要合理调配技术力量,充实地震预测预报工作队伍,改善专业结构,稳定中长期、短临预测研究力量,组建科学研究团队。建立各单位监测中心和台站观测人员岗前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对全国地震台长每五年进行一次集中轮训,开展地震台站员工全员培训。落实中国地震局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制定加强地震预测预报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年轻骨干人才培养力度的专门措施。地震科技青年人才出国留学项目重点资助一批地震监测预报领域的科技骨干。弘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百折不挠、尊重科学的精神,加强监测预报工作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

(二十五)完善监测预报工作评价与激励机制。

建立对地震监测预报关键工作岗位的激励奖惩制度,在岗位绩效工资政策上向监测预报领域倾斜,提高地震台站津贴标准,使地震监测预报成为最有吸引力的工作岗位,引导集聚高素质人才到监测预报领域建功立业。建立完善监测预报日常业务绩效考核与奖惩机制。科学制定监测预报工作各环节和分支领域工作成果的评比评价标准,加大地震监测预报创新成果的奖励力度。在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上,制定向监测预报倾斜的政策。

(二十六)加大监测预报工作经费投入。

保证地震监测台网运行、流动观测、震情跟踪、预测预报工作经费的投入,监测预报领域的人均科研经费应成为相对强度较大的领域。科技支撑、行业科研专项、星火计划等科技项目要向监测预报应用性、实用性研究重点倾斜。各相关研究所要以较大比例的基本科研业务专项投入到地震监测预报相关研究。设立面向地震预测预报的地震跟踪预测专项。加大面向台站人员科研项目的经费投入,省局应鼓励支持台站开展研究工作。争取国家级地震预报研究专项。

(二十七)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监测预报工作责任。

各级地震部门应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工作责任,加强对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领

导,保障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明确各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监测预报工作责任,将完成监测预报工作任务和履行监测预报职责情况作为领导班子年度、任期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建立监测预报工作岗位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各学科、各岗位的工作职责,明确任务考核要求,完善绩效考核评价制度。建立监测预报工作问责制,对于玩忽职守,出现重大责任事故者予以责任追究。

二○一○年十二月三日

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有关法律法规文件摘录

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有关法律法规文件摘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第十七条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必须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本条第三条款以外的建设工程,必须按照国家颁布的地震烈度区划图或者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本法所称的重大建设工程,是指对社会有重大价值或者重大影响的工程。 本法所称可能发生严重此生灾害的建设工程,是指受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水灾、火灾、爆炸、剧毒或者强腐蚀性物质大量泄漏和其他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包括水库大坝、提防和贮油、贮存易燃易爆、剧毒或者强腐蚀性物质的设施及其他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 核电站和核设施建设工程,受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放射性污染的严重次生灾害,必须认真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比依法进行严格的抗震设防。 第四十四条违反本法第十七条第三款规定,有关建设单位不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或者不按照根据地震安全性

评价结果确定的抗震设防的,由国务院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责令改正,处一万以上十万以下的罚款。 二、《陕西省防震减灾条例》 第十七条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不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工程,不得开工建设。 第十八条重大建设工程、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生命线工程和六十米以上高层建筑以及国家、省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建设项目、应当按照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对工程建设场地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从事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单位或者机构应当持有《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许可证》。 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应当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未经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项目,计划行政主管部门不得批准立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得批准施工。 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应当经国家或者省地震安全性评定委员会评审通过,并按照项目管理权限由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审批确定抗震设防要求,作为抗震设防的依据。 第三十八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关建设单位未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或者按照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的,由县

对党支部的意见和建议:

在2011年10月起,我村支部开展了单王乡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工作,党员先后对党支部提出39条意见和建议,党支部根据这些意见和建议,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整改,并制订了相关的组织制度。 党员对党支部的意见和建议: 1、加强环境卫生和治安工作的管理。 2、多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提高党员的凝聚力和为人民服务的水平。 3、希望能够保持团结协力的精神,努力把前楼村建设得更好。 4、村内有些路段损坏很严重,路灯有些地方不足,对村民造成不便。 5、多组织一些外出学习、参观活动,学习别人的经验,从而提高党员的认识。 6、尽量提早通知开会时间(约一个星期),对党员来说能更好安排时间参加会议。 7、多开展活动,加强党员间的交流和了解。 8、增设党支部工作栏目,让党员更加了解党支部的工作动向。 9、在前楼村部门口,村级道路长期被破坏,造成行车不便,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望党支部能加派人员巡逻,消除隐患。 10、对经常不参加支部会议的党员,党支部要对其进行批评教育。 11、广泛听取党员、群众、基层干部建议,加强党委决策咨询工作,使支部工作的信息公开,健全监督机制。 12、多到村内体察民情,加强村内困难户的帮扶力度。 13、对不参加支部会议的,屡教不改的党员,党支部要作出适当的处分。 14、希望党支部实事求是,多为前楼村民解决实际问题,把前楼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都搞好。 15、制定关于党员行为规范的制度,如会议出勤制度,党员年度自评制度等,对表现优秀的党员给予一定的奖励。 16、利用周六日或者节假日组织党员进行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探望村内的孤寡老人,关心他们的生活所需,开展各种便民利民服务等。 17、多创造一些机会,使新老党员有更多的交流和学习机会,从而更

地震部门个人工作总结

地震部门个人工作总结 《地震部门个人工作总结》是一篇好的范文,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篇一:北京市地震局最新个人年度总结范文北京市地震局工作岗位=个人原创,有效防止雷同,欢迎下载= 转眼之间,一年的光阴又将匆匆逝去。回眸过去的一年,在×××(改成北京市地震局岗位所在的单位)北京市地震局工作岗位上,我始终秉承着“在岗一分钟,尽职六十秒”的态度努力做好北京市地震局岗位的工作,并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摆正自己的工作位置和态度。在各级领导们的关心和同事们的支持帮助下,我在北京市地震局工作岗位上积极

进取、勤奋学习,认真圆满地完成今年的北京市地震局所有工作任务,履行好×××(改成北京市地震局岗位所在的单位)北京市地震局工作岗位职责,各方面表现优异,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肯定。现将过去一年来在×××(改成北京市地震局岗位所在的单位)北京市地震局工作岗位上的学习、工作情况作简要总结如下:一、思想上严于律己,不断提高自身修养 一年来,我始终坚持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并用以指导自己在×××(改成北京市地震局岗位所在的单位(转载于: 在点网:地震部门个人工作总结))北京市地震局 篇二:地震监测管理工作岗位年度个人工作总结地震监测管理工作岗位 =个人原创,绝非网络复制,欢迎下载= 转眼之间,一年的光阴又将匆匆逝去。回眸过去的一年,在×××(改成地震

监测管理岗位所在的单位)地震监测管理工作岗位上,我始终秉承着“在岗一分钟,尽职六十秒”的态度努力做好地震监测管理岗位的工作,并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摆正自己的工作位置和态度。在各级领导们的关心和同事们的支持帮助下,我在地震监测管理工作岗位上积极进取、勤奋学习,认真圆满地完成今年的地震监测管理工作任务,履行好×××(改成地震监测管理岗位所在的单位)地震监测管理工作岗位职责,各方面表现优异,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肯定。现将过去一年来在地震监测管理工作岗位上的学习、工作情况作简要总结如下:一、思想上严于律己,不断提高自身修养 一年来,我始终坚持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并用以指 篇三:地震应急救援工作岗位年度个人工作总结地震应急救援工作岗位 =个人原创,绝非网络复制,欢迎下

云南省地震局

云南省地震局

一、行政执法依据 二、执法种类 (一)行政许可(共 3 项) 第一项: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的审定和抗震设防要求的确定1.许可依据

(1)《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第十六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负责除前款规定以外的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的审定”。 (2)《云南省防震减灾条例》第十四条第一款:“省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负责全省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审定全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 (3)《云南省建设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规定》第四条第一款:“省地震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并负责全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的审定工作。”;第十三条“承担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单位提出的评价报告,按照下列规定申报评审和审批:(一)国家的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场地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经省地震安全性评审委员会初审后,报国家地震烈度评定委员会评审,其评审结论由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审批。(二)其他建设工程场地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由省地震安全性评审委员会评审,其评审结论由省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4)“三定方案”的相关规定:“(二)主要职责 4、……负责监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按职责权限审定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 2.具体执法机构名称:云南省地震局震害防御(法规)处 3.执法岗位职数:编制4人,在职5人。 第二项: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资质许可 1.许可依据 (1)《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第六条“国家对从事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单位实行资质管理制度。从事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单位必须取得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证书,方可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 第八条“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应当自收到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申请书之日起30日内作出审查决定。对符合条件的,颁发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证书;对不符合条件的,应当及时书面通知申请单位并说明理由。” (2)《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管理办法》第五条“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是全国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的管理部门,负责甲级、乙级资质的审批。

党支部工作意见和建议

党支部工作意见和建议 1、多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提高党员的凝聚力和为人民服务的水平。 2、希望能够保持团结协力的精神,努力把卫生院建设得更好。 3、多组织一些外出学习、参观活动,学习别人的经验,从而提高党员的认识。 4、多开展活动,加强党员间的交流和了解。 5、对经常不参加支部会议的党员,党支部要对其进行批评教育。 6、利用周六日或者节假日组织党员进行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探望镇内的孤寡老人,关心他们的生活所需,开展各种便民利民服务等。 7、多创造一些机会,使新老党员有更多的交流和学习机会,从而更好更快地融入到党组织的大家庭中! 8、开展更多新颖的群众工作,使更多的新加入的年轻党员有更多的沟通、交流、学习的机会;更好地联系群众,为群众办实事。 9、多组织有意义活动,确立会议制度,赏罚分明;多些关心老党员的身体健康。 10、打好群众基础,密切联系群众,了解诉求,以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二. 支委对支部书记的批评意见. 对王-刚同志(党支部书记)的批评意见(共3条) 1、何长生同志(卫生院院长)所提批评意见(1条) (1)王-刚同志,你工作亲力亲为不够,有坐在办公室打电话安排落实工作现象。如:你作为一名社区党支部书记,对单位维护稳定工作及领导带班和干部值班情况进行检查时,你只是安排别人去去,你都亲自不下去。这是官僚主义 2.杨素英同志(支部组织委员)所提批评意见(2条) (1)你作为社区党支部书记,对党建工作学习研究不够、思路不开拓。你都没有好好去挖掘素材和进一步提炼,没有把红色文化和党建工作很好结合起来,没有创新意识。 (2)对党员的管理和教育,你没有很好的思考,拿出可行性的办法和措施,造成党员队伍纪律松散,作用发挥不明显。 1 三.支部对支委党员的批评意见 对何长生同志批评意见 在指导和加强分管科室、基层党组织的理论学习和组织生活方面,力度不够;工作上有时存在急躁情绪,批评人不讲情面。 对杨素英同志批评意见 在钻研自身业务方面的办法还不够多,有些工作的效率

中国地震局关于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意见

中国地震局关于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地震局,各直属单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国发〔2010〕18号),为进一步加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地震监测预报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 (一)充分认识做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我国地震多、强度大、分布广,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二十世纪,我国因地震死亡人数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二分之一,共发生死亡人数超过百人的地震53次,其中超过千人的地震22次。新世纪以来,汶川、玉树地震相继造成极其惨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任务。地震监测预报是防震减灾工作的关键环节,是开展震害防御、应急救援和地震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做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是党和政府的必然要求,是人民群众的殷切期望,也是法律赋予地震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经过四十多年的努力,我国的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取得了显著进步,逐步建立了基本覆盖全国及重点区域的监测台网,形成了长中短临渐进式预报思路,持续不断地开展了预报实践并取得一定进展。但同时也存在明显不足,特别是汶川地震等重大地震灾害,显露出我国地震监测基础仍较薄弱,地震预报的水平还很低,地震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发挥不够,人才队伍还不能适应监测预报工作的需要,监测预报的社会管理有待加强,公共服务的产品尚不丰富。面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严峻复杂的震情形势,各级地震部门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做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艰巨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下大气力把工作做得更扎实、更科学、更有效,努力提高地震监测预报水平。 (二)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为根本宗旨,以破坏性地震特别是强震的监测预报为重点,大力加强地震科学技术研究,坚持不懈开展监测预报实践,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履行法定职责,创新工作机制,强化社会管理,拓展公共服务,不断提升监测预报能力和水平。 (三)工作目标。到2015年,基本形成多学科、多手段的覆盖我国大陆及海域的综合观测系统,人口稠密和经济发达地区能够监测2.0级以上地震,其他地区能够监测3.0级以上地震;在人口稠密和经济发达地区初步建成地震烈度速报网,20分钟内完成地震烈度速报;长、中、短、临地震预测科学水平不断提高,预报能力不断增强;建立适应监测预报需求的人才队伍和工作机制,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对防震减灾贡献率进一步提升。到2020年,建成覆盖我国大陆及海域的立体地震监测网络和较为完善的预警系统,地震监测能力、速报能力、预测预警能力显著增强,短临预测预报水平有明显提高,力争做出有减灾实效的短期预报或临震预报。

救灾科述职报告

今年以来,救灾科在局党组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以“亲情服务、满意民政”的品牌创建为抓手,以“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活动为载体,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按照“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生产自救”的工作方针,认真履行救灾减灾工作职责,扎扎实实地完成各项救灾减灾工作任务。 一、2012年的主要工作 (一)救灾工作。今年我市气候异常,自然灾害频发,救灾任务十分繁重。到目前,我市先后遭受低温冷冻冰雪灾害、旱灾、暴雨洪涝等灾害的袭击,造成各类农作物减产减收,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的困难和损失。据统计,全市受灾人口256万人,因灾死亡人口4人,紧急转移安置4.45万人,因灾倒塌房屋1763户5443间,损坏房屋5353间,农作物受灾169.36千公顷,绝收14.71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5.2亿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9.1亿元。 今年我市灾情较为严重,范围较广,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较大困难。面对严重的旱情,我科积极做好基本业务工作,通过专业报灾软件平台,以前期灾情初报、中期灾情续报、后期灾情核报的方式,上报传达灾情数据80多次,制作灾情通报10多期,并发送省厅,政府应急办和防办、气象等单位,保证了灾情信息数据传递的畅通、迅速及时和各相关责任部门之间的灾情信息横向会商。为全市的救灾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上级领导部门,提供了真实可靠的决策依据。 在救灾工作的具体组织上,我们一是多次召开救灾工作会议,安排部署救灾工作,及时组织各地干部群众采取多种措施,密切注意灾情的发展,并及时赶赴灾区查灾核灾,掌握第一手资料,同时进村入户,了解受灾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困难,帮助受灾群众排忧解难。同时县(市、区)民政救灾部门也做到了“五到户、四不准、两确保”。即:灾情核查到户、登记造册到户、粮食安排到户、生产自救到户、资金发放到户;不准饿死人、不准冻死人、不准出现逃荒、不准出现成批灾民上访;确保灾民生活安定、确保农村社会稳定。另一方面,我们也充分动员受灾地区的广大党员、干部、农户开展抗灾救灾行动,指导农户进行互救和自救,缓解灾情带来的各种损失。力争将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确保灾区人心安定社会稳定。 (二)减灾工作。今年5月12日,是全国第四个“防灾减灾日”。根据上级要求,我们在黄州武商量贩店门前广场举行了黄州城区防灾减灾日现场宣传咨询活动。并组织市气象局、市农业局、市卫生局、市水利局、市地震局、市公安局、市安监局、市林业局、市国土局等减灾委成员单位参加。市人大副主任王建明同志,市减灾委副主任、民政局长白家松同志以及上述单位负责人亲临活动现场指导工作,城区各社区组织有关人员现场观摩学习。各举办单位布置了各类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展牌50余块,发放宣传资料近万份。黄州各社区、各乡镇办公场所前均挂出宣传横幅,并张贴宣传挂图。全市各县市区也在当日同时进行了防灾减灾日现场宣传咨询活动。据统计,全市共发放防灾减灾宣传挂图3689张,发放防灾减灾宣传资料14.2万份,制作防灾减灾宣传展板702块,并组织开展防灾减灾演练活动36场次,举办防灾减灾知识讲座41场次,开展灾害风险排查53次。全市参加此次活动的志愿者,共计4012人,受益群众805230人次,投入资金76万元。 (三)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根据省厅《关于做好“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评选工作的通知》(鄂民政函〔2012〕117号)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加强城乡社区综合减灾工作,提高城乡社区居民避灾自救能力和基层的灾害应急管理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按照全省救灾减灾工作统一部署,我们继续以社区为平台,进一步加大力度,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已经有9个社区被评为省级减灾

县地震局2019年工作总结范文

县地震局2019年工作总结范文 XX年以来,××县地震局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中央、省委、州委和县委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领会中央、省委、州委和县委应对当前金融危机出台的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决策部署,结合单位实际,解放思想,进一步建立完善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充分发挥防震减灾服从社会发展、服务于经济建设的职能,认真完成县委、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XX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抓好政治理论学习,认真组织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根据县委《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意见》(麻发〔XX〕11号),我局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严格按照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办公室的工作安排和要求,认真作了安排部署,制定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方案,认真按照方案要求开展好各阶段学习活动,圆满完成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任务。 二、按照年初拟定20年的工作思路和措施,认真贯彻落实工作目标。 (一)加强地震监测资料的收集和上报工作,努力提高地震监测预报水平 1、跟踪、分析我县地震活动动态。 通过与省数据传输现代化和信息化共享,及时接收××省地震监测台发布的全省及周边国家和我县地震活动信息,从而能够及时准确

了解我县及周边地区地震活动情况,为正常的地震分析预报提供了依据。 2、加强对震情信息的收集和上报。 二oo九年,每月都按时向县委、县政府、第六纪工委、县人大教工委、分管的副县长、联系的人大副主任和政协副主席上报一期省内、州内和本地区地震活动简报,使各级各部门对当前震情都有全方位的了解。 3、认真贯彻落实《××省地震监测管理规定》。 《××省地震监测管理规定》(省政府第152号令)颁布后,县地震局于XX年5月28日,及时组织地震监测预报股对××县境内的水电站、桥梁、发射塔、高层建设工程进行调查,调查结果马鹿塘水电站符合建设专用地震监测台网、强震动监测设施。我局将调查结果在县人民政府县第xx届人民政府第18次常务会议上作了汇告,并按规定要求提出了马鹿塘水电站建设专用地震监测台网、强震动监测设施的建议。 按县人民政府要求,为进一步落实好马鹿塘水电站专用地震监测台网、强震动监测设施建设,于6月27日,我局组成5人工作小组,前往马鹿塘电站,就马鹿塘电站的规模、库容、坝高等进行实地勘察,并就贯彻××省人民政府第152号令《××省地震监测管理规定》,与指挥部领导交换了意见,对关于马鹿塘电站建立专业地震台站达成一定的意向。 4、严格24小时震情值班制度。 (二)认真抓好震害防御、地震应急工作。 1、抓好震害防御工作。

最新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党支部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心和基础,抓好党支部建设对于更好地履行党政职能、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树立良好形象至关重要。下面是给大家提供的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快来看看吧。 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农业、农村、农民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与农民群众的利益关系和联结方式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着许多亟待研究解决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这就要求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工作任务、组织形式、活动方式和工作方式,必须适应时代要求和发展需要。 一、当前基层党建工作存的问题 (一)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弱化”。一是个别单位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存在重经济、轻党建的倾向,对党建工作责任制执行不力,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意识不强,“一岗两责”落实不到位。二是少数同志不愿意做党务工作,主要精力集中抓经济工作及业务工作上,对党建工作只是应付、被动地去做,对党建工作组织不力,抓得不紧。三是个别单位党的组织形同虚设,基本没有党组织的单独活动,几乎所有的工作都是由行政行为所代替,而 支部活动则被干部职工活动所代替。 (二)组织教育活动不经常。部分基层党组织生活制度落实不够全面,没有将组织教育纳入支部重要议事日程,存在重工作、轻学习的现象地区。特别是个别单位对组织生活制度抓得不实,流于形式。在抓党员思想教育中,不注重对党员的集中学习,缺乏对科学文化、基本技能、法制理念、文化素养的教育,使得一些党员对政治学习兴趣不浓,导致业务理论一知半解,工作水平和能力平平,思想观念陈旧落后,宗旨意识有所淡化。 (三)抓中心议大事能力不强。主要是对什么是中心、如何抓中心把握不准,分不清哪些是重大问题,哪些是一般问题,该管的没管住,该放的没放开,大事议不透,小事议不完。片面认为,党支部就是研究表彰奖励、党员发展、经费开支等问题,未能将年度工作计划、贯彻上级重大决策、阶段性重大工作同经济工作齐抓共管,直接造成了党建工作和经济工作的分离脱节。 (四)党员先锋意识“淡化”。一些基层党组织不注重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致使个别党员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有的党员党性淡簿,日常工作中把自已等同于普通群众,只顾局部利益,缺乏全局观念;有的党员工作缺乏热情和积极性,得过且过,工作上不求进取,少数党员只缴纳党费不参加组织生活;有的党费也要催缴,还有的甚至连党费也不愿意按规定标准缴纳。这些个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党的形象,影响工作的健康发展。对此,必须认真加以改进和解决。 (五)党员干部教育管理“虚化”。一些基层党组织制度不完善,管理松懈,支部组织生活不健全,“三会一课”制度坚持不好,个别支部存在着行政会、业务会与支部会兼顾开,支部大会不规范不严肃;在对党员管理结果的衡量上,往往把行政业务工作开展得好坏,作为评价全年工作成绩的主要依据,而对政治表现、自身综合素质等难以实施准确的评价考核;有的党

辅导员述职报告范文五篇

辅导员述职报告范文1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20__年__月份,按学院有关辅导员聘任要求,我有幸被选入这支年轻活力的队伍,从事我系的学生管理工作担任辅导员以来,通过学生处组织的首届辅导员培训班的学习,我深深地认识到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和责任,也看到了学院自上而下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决心和期望。也使我明白了如何做好一名高校辅导员。 目前,我作为一个刚刚踏上教师工作岗位不久,在学生工作及班级管理等方面谈不上有什么经验,与岗位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但我深信一句话“距离不是障碍,努力成就辉煌。”在工作中我严格要求自己,学习别人先进的班级学生管理方式方法,不探索在学管工作中的一些客观规律,扎实学习有关理论知识。总结起来,现就2018年学期来辅导员工作向各位领导做一述职报告。 一、统一思想,转变角色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统一思想就是要求我们用__大会议精神和科学发展观武装自己,用辨证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按照高校辅导员的要求办事,要和学院、系学生管理工作具体任务要求保持高度一致,指导开展我们各项工作;转变角色就是找准职业定位。要完成从一名专职教师到一名专职辅导员的角色转变。想问题,办事情要站在一定高度,处理好与学生老师之间的关系。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树行的标兵,学的典范。 二、紧密围绕大学生学习生活,组织开展有意义的活动 “亲其师,才信其道。”思想工作是辅导员的首要工作。只有走进学生,融入学生,经常和学生交流谈心,把学生当作朋友,学生才能信任你,才能敞开心扉,从而我们才能有的放矢,给予正确引导。学生活动是学校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汇集人气,凝聚力量的有效途径。发挥好利用好各项活动,对于推动学生管理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本学期在系领导及学生科的安排下,我参与了我院第二届秋季运动会的组织管理工作,在学生科的共同努力下,组织得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我们这支团队也得到了锻炼和领导的认可。其次,参与了我系承办的我院首届男子篮球

地震局的职能与机构组成

机构简介 中国地震局是管理全国地震工作、经国务院授权承担《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赋予的行政执法职责的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 中国地震局成立于1971年,时称国家地震局,1998年更名为中国地震局。 中国地震局现任局长为陈建民。 职能职责 根据《国务院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国发〔1998〕5号),中国地震局是管理全国地震工作、经国务院授权承担《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赋予的行政执法职责的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中国地震局的主要职责是: (一)拟定国家防震减灾工作的发展战略、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地震行业标准并组织实施。 (二)组织编制国家防震减灾规划;拟定国家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建立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备案制度;指导全国地震灾害预测和预防;研究提出地震灾区重建防震规划的意见。 (三)制定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或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管理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审定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 (四)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规定,监督检查防震减灾的有关工作。 (五)对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实施以中国地震局为主的双重领导,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管理与计划财务体制;指导省级以下地震工作机构的工作;管理局直属事业单位。 (六)管理全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制定全国地震监测预报方案并组织实施;提出全国地震趋势预报意见,确定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报国务院批准后组织实施。 (七)承担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的办事机构职责;对地震震情和灾情进行速报;组织地震灾害调查与损失评估;向国务院提出对国内外发生破坏性地震作出快速反应的措施建议。 (八)指导地震科技体制改革;拟定地震科技发展规划和政策;组织地震科技研究与国家重点地震科技项目攻关;组织协调地震应急、救助技术和装备的研究开发;指导地震科技成果的开发与应用;承担地震科技方面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九)指导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十)管理、监督地震事业费、基本建设经费和专项资金的使用。(十一)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中国地震局设11个职能司(室)。

大部制改革方案(2012年12月最新讨论稿)

大部制改革方案(2012年12月最新讨论稿) 一、国务院办公厅【合并部分国务院办事机构】秘书局 研究室 督查室 新闻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法制办公室(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信访办公室(国务院信访办公室) 应急管理办公室 电子政务办公室 二、国务院组成部门 01、国防部 02、外交部【合并国务院侨务办公室】 03、国家统一和民族事务部【合并国家民委、国务院台办、国务院港澳办、国家宗教事务局】 04、民政部【合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社会保障职能】 05、财政部 06、公安部 07、司法部 08、国家安全部【合并国家保密局、国家密码管理局】 09、发展计划部【合并国家能源局】 10、资源环境部【合并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国家海洋局、国家林业局、中国地震局】 11、农业部【合并国家粮食局】 12、工业和信息化部【合并国防科技工业局】 13、商务部【合并国家烟草专卖局】 14、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15、交通运输部【合并铁道部、中国民航局、国家邮政局】 16、劳动人事部【合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劳动人事管理职能、国家公务员局、国家外国专家局】 17、教育部 18、文化部【合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文物局、国家旅游局】 19、卫生部 20、中国人民银行【合并国家外汇管理局】 21、监察部 22、审计署 三、国务院直属机构 01、海关总署 02、国家统计总局 03、国家税务总局 04、国家资源环境监察总局【合并国家测绘局、中国气象局】05、国家安全生产监察总局【合并公安部消防局部分职能】 06、国家市场运行管理总局【合并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07、国家知识产权局 08、国务院参事室 09、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 10、国务院体制改革委员会办公室 四、国务院直属特设机构 01、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02、国务院公共事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03、国务院金融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合并中国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 五、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 01、国家档案馆 02、新华通讯社 03、中国科学院 04、中国工程院 05、中国社会科学院【合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06、国家行政学院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改组为荣誉机构,设置办事和议事机构。两院的研究实体,按地区或专业合并组建为独立的科学院、研究院;或并入高等院校、中央企业。 武装警察部队编制体制 武装警察总部【中央军委、中央政府双重领导】(大军区级) 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装备部 司令部内设消防指挥部(正军级)(安监总局双重管理) 司令部内设森林指挥部(正军级)(环监总局双重管理) 司令部内设交通、水电、黄金指挥部(正军级) 直属武警机动总队(正师级) 直属武警警种总队(正师级) 省市武警总队【武警总部、省市政府双重领导】(副军级)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 司令部内设消防处、森林处(副师级)(双重管理) 直属支队、飞行支队(正团级) 地市武警支队【武警总队、地市政府双重领导】(副师级)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 司令部内设消防处、森林处(副团级)(双重管理) 直属大队(正营级) 县市武警大队【武警支队、县市政府双重领导】(副团级)司令部、政治处、后勤处 司令部内设消防科、森林科(副营级)(双重管理) 直属中队(正连级) 警卫、边防警察、海事警察部队列武警序列,分别由公安部警卫局、边防局、海事局管理。

对党支部工作提出地意见和建议

对党支部工作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篇一:对党支部的意见和建议: 察镇卫生院支部书记、支委与党员相互批评意见 一. 党员、支委对党支部的批评意见共10条 1、多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提高党员的凝聚力和为人民服务的水平。 2、希望能够保持团结协力的精神,努力把卫生院建设得更好。 3、多组织一些外出学习、参观活动,学习别人的经验,从而提高党员的认识。 4、多开展活动,加强党员间的交流和了解。 5、对经常不参加支部会议的党员,党支部要对其进行批评教育。 6、利用周六日或者节假日组织党员进行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探望镇内的孤寡老人,关心他们的生活所需,开展各种便民利民服务等。 7、多创造一些机会,使新老党员有更多的交流和学习机会,从而更好更快地融入到党组织的大家庭中! 8、开展更多新颖的群众工作,使更多的新加入的年轻党员有更多的沟通、交流、学习的机会;更好地联系群众,为群

众办实事。 9、多组织有意义活动,确立会议制度,赏罚分明;多些关心老党员的身体健康。 10、打好群众基础,密切联系群众,了解诉求,以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二. 支委对支部书记的批评意见. 对王刚同志(党支部书记)的批评意见(共3条) 1、何长生同志(卫生院院长)所提批评意见(1条)(1)王刚同志,你工作亲力亲为不够,有坐在办公室打电话安排落实工作现象。如:你作为一名社区党支部书记,对单位维护稳定工作及领导带班和干部值班情况进行检查时,你只是安排别人去去,你都亲自不下去。这是官僚主义2.杨素英同志(支部组织委员)所提批评意见(2条)(1)你作为社区党支部书记,对党建工作学习研究不够、思路不开拓。你都没有好好去挖掘素材和进一步提炼,没有把红色文化和党建工作很好结合起来,没有创新意识。(2)对党员的管理和教育,你没有很好的思考,拿出可行性的办法和措施,造成党员队伍纪律松散,作用发挥不明显。 三.支部对支委党员的批评意见 对何长生同志批评意见 在指导和加强分管科室、基层党组织的理论学习和组织生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公告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公告 我所2020年固体地球物理学、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3个专业有调剂生源计划,欢迎考生来我所深造。相关调剂信息与要求如下: 一、接收调剂专业 本科专业是地球物理、空间物理、地球物理勘探、工程地质、地震地质、工程抗震、构造地质、土木工程、仪器仪表、电子工程、自动化、通信工程、测绘工程、大地测量、遥感技术等相关专业可接收调剂 二、调剂要求及流程 1、我所所有招生计划均为全日制学术型硕士招生,申请调剂考生成绩(单科、总分)需达到国家2020年A类地区最低复试资格线要求,并且满足国家规定的相关调剂要求; 2、符合调剂要求的考生将调剂申请表(具体要求和命名方式见附件1)、个人简历及本科成绩单发到我所邮箱,邮件标题以姓名+总分+本科毕业院校+本科专业命名,简历和成绩单分别以姓名+简历/成绩单命名,以附件形式发送; 3、我所将根据调剂要求及考生的专业和分数情况进行初审,初审合格后由所研究生复试领导小组复核,复核合格后发放复试通知; 4、考生应在我所发出复试通知后24小时内,回复邮件进行确认,否则视为放弃复试; 5、因为疫情关系,我所先进行调剂预报名工作,复试时间暂未确定,具体复试方案等相关情况后续请关注我所官网通知及咨询我所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注意:申请调剂的考生要如实填写个人基本信息,并按照要求发送相关材料,调剂期间保持通讯工具畅通,以便我们及时通知有关事宜。 三、奖助学金 研究生在学期间根据学习、科研情况每月享受1200-3400元助学金,享受大学生医保,误餐贴等相关福利待遇。学业奖学金全覆盖。每年开展国家奖学金、优秀研究生、优秀毕业生评比等各类评比,奖励比例为40%。 四、相关网站 所网址:略 下属企业(湖北中震科技集团)网址: 武汉地震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略,

党支部或支委会的意见

党支部或支委会的意见 该同学思想积极要求进步,入党动机端正,努力向党组织靠拢,在大学期间,曾任学生会和团总支的组委,工作认真负责,组织能力强,为人正直,团结同学;学习上勤奋刻苦,成绩优异,连续三年获得校二等奖学金,生活中,甘于奉献,积极进取,是一名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 通过审阅于明加同学的档案材料以及对其家庭情况的调查,没有任何政治历史问题;在 2011年11 月30日召开的党内外群众谈话中,到会的同学一致同意其发展入党,该生群众基础良好。 经支委会讨论,认为该同学已经具备一名预备党员的基本条件,手续完备,可以发展入党,现提交支部大会进行讨论。 中共药学年级党支部委员会 、 关于刘冰凌同学拟发展为中共预备党员的 刘冰凌同学于2015年4月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在党组织的培养和严格要求下,在党员同学的帮助下,该同学在政治上、思想认识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政治觉悟明显提高。 该同学思想积极要求进步,入党动机端正,努力向党组织靠拢,在大学期间,积极参加学校及院里组织的各种活动,

关心国家大事;学习上勤奋刻苦,成绩优异,连续四年获得校特等一等二等奖学金,生活中,甘于奉献,积极进取,是一名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 通过审阅刘冰凌同学的档案材料以及对其家庭情况的调查,没有任何政治历史问题;在 2011年11 月30日召开的党内外群众谈话中,到会的同学一致同意其发展入党,该生群众基础良好。 经支委会讨论,认为该同学已经具备一名预备党员的基本条件,手续完备,可以发展入党,现提交支部大会进行讨论。 中共药学年级党支部委员会 关于张鑫同学拟发展为中共预备党员的 张鑫同学于2015年4月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在党组织的培养和严格要求下,在党员同学的帮助下,该同学在政治上、思想认识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政治觉悟明显提高。 该同学思想积极要求进步,入党动机端正,努力向党组织靠拢,在大学期间,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工作认真负责,团结同学,为人正直;学习上勤奋刻苦,成绩优异,生活中,甘于奉献,积极进取,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通过审阅张鑫同学的档案材料以及对其家庭情况的调查,没有任何政治历史问题;在 2011年11 月30日召开

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管理办法(试行)

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 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家地震科学技术发展纲要(2007-2020年)》和《中国地震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地震科技工作的意见》(中震科发…2010?27号),中国地震局设立“地震科技星火计划专项”(以下简称专项),为实现专项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及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专项主要面向省(区、市)地震局,兼顾市县地震工作机构、中国地震局所属的观测和任务型事业单位科技研发需求。 第三条专项重点支持应用研究和技术研发,主要包括:(一)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面临的实用性强、需求紧迫的具体科技问题; (二)防震减灾工作中具有区域特色、行业特色的科技问题; (三)已有研究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 第四条专项的管理原则:

(一)面向需求,务求实效。以防震减灾工作需求为导向,以提升业务能力为目的,支持开展实用性强的应用研究与技术研发,为事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储备。 (二)突出重点,有限目标。以突破防震减灾工作中的具体科技问题为出发点,以项目的科技含量和实用化程度为重点考核要素,目标集中,注重产出。 (三)权责明确,规范管理。实行项目依托单位负责制,建立专家信用制度,严格遵守国家各项财务制度,专款专用。 第五条根据支持的方向和作用,专项分为攻关项目和青年项目。项目的资助期限一般为1-2年,最长不能超过3年。 (一)攻关项目支持着眼于突破防震减灾关键技术,解决重要问题,具有较强推广应用前景的研发项目。负责人应具有副高(含)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 (二)青年项目着眼于解决工作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侧重于人才培养和储备。负责人应具有中级(含)以上职称或硕士学位,申请当年1月1日未满40周岁。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六条专项由科技司会同发财司组织管理,项目依托单位负责实施,项目负责人承担具体研究任务。

地震应急演练工作总结-精华版

宁海小学20XX年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总结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防震减灾的通知精神,加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普及地震应急避险知识,提高师生应对突发地震事件的能力。同时制定了《宁海小学地震应急疏散演练预案》,于20XX年5月12日下午,根据《预案》开展了地震应急疏散演练。通过此次的演练让全体师生了解了防震、疏散等应急避险知识,知道在发生地震时能够采取正确的方法自救,能够迅速、有序、安全地撤离疏散到安全地带。在此次演练中,教师沉着镇定、恪尽职守,各位同学临危不惧、同心协力,师生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因此演练十分成功。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领导重视,演练组织到位 为了确保演练活动落到实处,我校成立了由王兴远校长任组长,全体班子人员、各班班主任等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并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和全校教职工大会,部署演练工作。会上,王校长要求全体教师首先从思想上要引起重视,增强安全意识,在学生中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抓住这次演练机会,提高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王校长还着重强调,对于这样的活动,一定要注意安全,保障措施一定要到位,以确保这次演练活动顺利进行。 二、筹划缜密,演练预案安全可行 在方案中就演练的时间、路线、内容、对象都作了具体的说明。对这次演练的具体操作程序、疏散要求与注意事项作了——讲解。为了确保演练活动按方案顺利进行,进一步明确疏散集合地点、疏散顺序和注意事项。要求班主任教育学生,听到警报后,全校师生必须服从指挥,听从命令,立即迅速、安全进行疏散,不能再收拾物品;不得拥挤、推搡,排好队有秩序地下楼,不得重返教室,更不得喧哗、开玩笑;如发现有人摔倒,应立即将其扶起,帮助一起逃离危险地。要求各司其职,到达规定的位置,完成各自的任务。 三、井然有序,演练效果良好 总指挥通过广播下达命令:“全体师生请注意,现在进行地震应急疏散演练,请大家不要恐慌,一切听从老师的指挥,马上有秩序地进行避震和疏散演练。”在场教师指导学生有秩序地迅速避震及疏散。到达目的地,各班主任马上清点人数,向分管校长汇报。演练指挥小组坐阵统筹,驾驭全局。这次活动全部学生从教室撤离到操场只用了3分钟,演练按预案进行,整个演练过程既紧张、激烈,又有条不紊。这次演练活动是对我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预案》的一次检验,不仅再次落实了我校应付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而且也提高了我校实际应对和处置实发安全事件的能力,更进一步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

菏泽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办法

菏泽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办法 为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山东省防震减灾条例》、《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规定》(中国地震局令第7号)、《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48号)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目录 1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抗震设防要求 3第三章抗震设计与施工 4第四章抗震加固 5第五章农村抗震设防 6第六章监督管理 7第七章法律责任 8第八章附则 1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各类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及其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工作由各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 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负责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及抗震设防要求的监督管理。 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建设工程抗震防灾规划和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市政设施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施工、监理等的监督管理。 发展改革、经信、教育、卫生、民政、规划、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交通运输、水利、公安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防震减灾工作。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工作的领导,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逐步增加经费投入。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城乡建设、地震等部门应当组织开展建设工程抗震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防震、抗震意识。 2第二章抗震设防要求 第六条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是指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破坏的准则和在一定风险水准下抗震

设计采用的地震烈度或地震动参数。建设工程必须按照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有关建设工程的强制性标准,应当与抗震设防要求相衔接。 第七条新建、扩建、改建的建设工程,必须达到抗震设防要求。不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工程,不得进行建设;不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现有建(构)筑物及工程设施,应当采取必要抗震加固措施;对具有地震危害性大,次生灾害严重,但无加固价值的建(构)筑物及工程设施,应予拆除重建;未达到抗震设防要求标准的工程,不得交付使用。 第八条重大建设工程、供电供水供气等生命线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必须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在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抗震设防烈度原则上不得低于八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a≥0.20g)。除此之外的一般建设工程项目,完成地震小区划工作的市、县城区,应当按照地震小区划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抗震设防烈度不得低于七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a≥0.15g);未开展地震小区划的县城区,按照国家颁布的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确定抗震设防要求。 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应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发展改革部门在办理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核准、登记备案时,应当把抗震设防要求列入审查内容,缺少抗震设防要求批件的,发展改革部门不得批准立项,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得批准施工。 第九条学校、医院、商场、体育馆、幼儿园和影剧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其抗震设防烈度不得低于八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a≥0.20g)。 第十条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应积极参加建设工程项目规划选址论证,按照地震小区划和地震活动断层调查的结果,提出合理避让地震活动断层、可能发生地震砂土液化、软土震陷以及其它地震地质灾害和抗震不利地段的书面意见。 第十一条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建设工程抗震设计、施工专项审查制度。 设计单位必须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进行抗震设计;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抗震设计进行施工;监理单位必须按照要求对抗震设防措施进行监理。 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对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质量负终身责任。第十二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引导农民建造具有抗震性能的住房。村镇建设中的公共建筑、统建的住房及乡镇企业的生产、办公用房,必须进行抗震设防。 3第三章抗震设计与施工 第十三条建设工程项目设计应当设立抗震设计专篇。 抗震设计专篇应当包含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防标准、等级等内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