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共犯关系之脱离 (3)

浅析共犯关系之脱离 (3)

浅析共犯关系之脱离  (3)
浅析共犯关系之脱离  (3)

本科毕业论文

浅析共犯关系之脱离

丁震锋

201030840309

指导教师刘美彤讲师

学院名称人文与法学学院专业名称法学

论文提交日期2014年04月论文答辩日期2014年05月

摘要

共犯关系脱离的概念是由日本学者大塚仁教授首先提出来的,最初是为了弥补共犯中止的不足。如今,共犯脱离问题在各国有了独立研究价值,我国在此问题的理论研究上有所落后,司法实践中也没有统一的判断标准。笔者希望能通过对共犯脱离问题进行一系列的探讨,以期丰富刑法理论中关于共犯脱离理论的研究。

本文共分为前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

前言部分通过一个案例来引出共犯关系脱离这一概念,简单介绍了理论界对共犯关系脱离的研究现状,并指出本文的写作目的。

正文部分是本文的主体,共分三部分来进行阐述。

第一部分共犯脱离的基本理论,是本文的基础章节,通过对共犯中止的概念来引出共犯脱离的概念,同时对于目前共犯关系脱离的学说流派做了简要的介绍和分析。目的在于加强对于共犯脱离概念的理解,以期能为后面的内容提供更好的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共犯脱离与共犯中止的关系,这一部分分别对共犯脱离与共犯中止的联系和区别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第三部分共犯脱离在我国的适用,分为两个部分:共犯脱离的成立条件、具体共犯脱离的类型,主要针对共犯脱离制度在我国的适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以及一些粗浅的建议。

结语部分是对本文的基本观点进行了概括性的总结。

关键词:共犯脱离共犯中止在中国的适用

A Brief Analysis of departing from complicity

Ding Zhenfeng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Law,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42,

China)

Abstract

The concept of departing from complicity was firstly put forward by Japanese scholar Pro.Otsuka Hito. The aim of creating such a concept was to make up the deficiencies of discontinuance of complicity. Nowadays, research on the problem of departing from complicities gains independent research value in various countries. Our theoretical study on this question is lagging. There is no uniform estimate standard in judicial practices. The author hopes to explore series problems of the departing from the complicity, in order to enrich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about the departing from the complicity in the criminal law theory.

The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which are foreword, text and epilogue.

The foreword leads to the concept of departing form complicity theory through a case. It briefly describes the research status of departing form complicity theory, and points out the purpose of writing this dissertation.

The text part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is the main body of this paper.

The first part is about the basic theory of departing from complicity, is the basic section of this paper. This section discusses the concept of discontinuance of complicity, which leads to the concept of departing from complicity. The purpose is to enhance the understanding of departing from complicity,in order to provide a better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next content.

The second part i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parting from complicity and discontinuance of complicity. This section discusses and analyzes the link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departing from complicity and discontinuance of complicity.

The third part is about the application of departing from complicity in China. This section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nditions of departing from complicity, the different types of departing from complicity. This section briefly provided some analysis focused on the application of departing from complicity on China, and made some superficial

recommendations.

The conclusion was made a general summary of the basic ideas for this papers.

Key words:departing from complicity discontinuance of complicity the application on China

目录

1 前言 (1)

2 共犯脱离的基本理论 (2)

2.1 共犯脱离的概念 (2)

2.1.1 共犯中止的概念 (2)

2.1.2 共犯脱离的概念 (2)

2.2 共犯脱离的学说分析 (3)

2.2.1 障碍未遂准用说 (3)

2.2.2 因果关系切断说 (4)

2.2.3 共犯关系解消说 (4)

2.2.4 共同意思欠缺说 (5)

2.2.5 德国的机能行为支配说 (6)

3 共犯脱离与共犯中止的关系 (6)

3.1 共犯脱离与共犯中止的联系 (6)

3.2 共犯脱离与共犯中止的区别 (7)

4 共犯脱离的成立要件和类型 (8)

4.1 共犯脱离的成立要件 (8)

4.2 具体共犯脱离的类型 (10)

4.2.1 教唆犯的脱离 (10)

4.2.2 帮助犯的脱离 (10)

4.2.3 共同正犯的脱离 (11)

5 结论与讨论 (11)

5.1 研究结论 (11)

5.2 进一步讨论 (11)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成绩评定表 (15)

1前言

先来研究一则案例:

某日,张三、李四、王五一同去观看周妹伦演唱会,在会场见一美丽女士甲坐在他们隔壁,三人遂心生歹意欲共同强奸甲。经三人商量之后,于演唱会结束后一路尾随甲女士,至无人之处,三人强行将甲拖至一阴暗角落。三人商量由张三先行对甲实施强奸行为,甲拼命挣扎并求饶。李四见甲可怜,心生悔意便劝张三放过甲,百般劝说但张三没有理睬。李四见状,十分无奈,然后独自转身离去。之后张三实施了行为。王五见李四离开,自己感觉这种行为很脏。也放弃了强奸,然后与李四一起离开。

在本案中,张三、李四、王五基于共同的强奸犯意与共同的犯罪行为,可认定为共犯关系。但是,李四在中途心生悔意,劝说欲继续实施强奸行为的张三失败,最终没有成功阻止犯罪结果的发生,根据我国刑法第24 条的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李四的行为不具有有效性,即不符合犯罪中止的条件。对于王五的行为,王五也放弃了继续犯罪,可是王五并没有努力实施劝告行为。因此,根据“部分实行,全部责任”的理论,本案中张三、李四、王五三人都应构成强奸罪既遂。

根据对上面案例的分析,本案最终法律责任的承担对李四和王五十分不公平,虽然李四对张三的劝说没有成功阻止结果发生,可是李四对于自己的悔意已尽最大的努力,而且李四和王五两个人都没有实施强奸行为,其社会危害性小,可仅以危害结果的发生认定李四和王五构成强奸罪既遂。这样一种“好兄弟共患难”的模式完全排除了李四和王五构成犯罪中止或者犯罪未遂的可能性。基于此种情况,日本学者大塚仁教授提出了“共犯关系脱离”的理论。大冢仁教授认为,“对不相当于中止犯的情形也可以论及从共犯关系的脱离。共犯关系的脱离仅仅指行为人实行着手后、达到既遂之前,一部分共犯实施了中止自己行为的行为,并为阻止其他共犯行为的完成作出了真挚的努力,但是还是达到既遂。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对其为中止作出的真挚努力予以评价,应肯定为共犯关系的脱离。”(大冢仁,2003)

目前我国的刑法体系中尚未有关于共犯脱离的规定,我国的学者例如张明楷、马克昌等在相关的自己的著作中也只是略有提及,可见我国在这方面理论的研究有所滞后。笔者希望通过本文能加深自己对共犯脱离的理解,以期为理论界尽绵薄之力。

2 共犯脱离的基本理论

2.1 共犯脱离的概念

共犯脱离理论最初是由日本学者大塚仁教授提出的,其初衷是为了弥补共犯中止的不足,而如今已经有了独立的研究价值。因此,想要弄清楚共犯脱离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就必须先了解共犯中止的概念。

2.1.1 共犯中止的概念

对于共犯中的中止行为,各国刑法都没有单独加以规定,因而在理论上准用刑法关于单独犯的中止构成要件来加以解释。在共同犯罪中,实施中止的共犯人基于自己想要中止犯罪的悔意,并且用自己的行为成功地阻止了犯罪结果的发生,就应认定犯罪中止,仅对共犯脱离前的共犯行为承担责任,对于没有实施犯罪中止的其他共犯人,应仍对全部的犯罪结果负刑事责任。

具体而言,共同正犯的中止和教唆犯、帮助犯的中止有所不同。在共同正犯的场合,共同者基于自己的犯罪中止意思,成功阻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情况下,成立中止犯。在教唆犯和帮助犯的场合,由于教唆犯、帮助犯的中止以对正犯的从属性为前提,只有在实行犯着手实施犯罪后,教唆犯、帮助犯基于自己的犯罪中止意思,成功阻止实行犯的犯罪行为,并且在犯罪结果没有发生的情况下,中止犯才成立。

由于所有共犯人之间存在共犯的关系,各共犯人的行为默认为已达成对共犯意思的沟通,故共犯人要想成立中止,中止行为者必须阻止其他共犯的行为或有效防止结果发生。否则,共犯中止则不成立。对于那些已尽中止义务却没有成功阻止结果发生的行为人而言,适用共犯既遂刑罚,显然过于严酷。

2.1.2 共犯脱离的概念

所谓共犯脱离,是指在共同正犯的实行着手后,达到既遂之前的阶段,共同正犯中的一部分人切断与其他共同者的相互利用补充的共同关系,从其共同正犯中离去。

共犯关系脱离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共犯关系脱离是指共犯人切断共犯因果系列的一切现象,包括共犯的过限行为、共犯的中止以及狭义的共犯脱离。狭义的共犯脱离仅指在共犯关系中,共犯人停止自身的行为,并为阻止共犯构成事实的实现作出真挚努力者。(赵慧,2003)本文中我们主要对狭义的共犯脱离做出探讨。

值得注意的是,大冢仁教授所主张的共犯关系脱离仅指实行后的共犯脱离,实际上,共犯脱离不仅存在与共犯实行后,在共犯着手前也能肯定共犯关系的脱离。狭义的共犯

脱离就是指着手后的共犯脱离。而德国刑法第24条第2款以及第31条第2款也对实行后的共犯脱离作了规定:“犯罪不是因为中止犯的行为而不发生的,或犯罪虽已发生而与中止犯以前参与的行为无关,如其主动努力止犯罪完成的,免除其刑罚”。可以看出德国刑法规定的共犯脱离是可以在任何阶段中实现的。

2.2 共犯脱离的学说分析

不管是日本还是德国,抑或是日本国内学说流派,对于共犯脱离的解释都各有不同,而日本对共犯脱离理论的研究尤为全面和深人,这里主要以日本刑法学界的主流学说为对象,对共犯脱离的学说和进行介绍和评析。

2.2.1 障碍未遂准用说

大冢仁教授认为,“一旦成立中止犯,则必须减免中止人之刑,相反,如未能成立中止犯,即便中止人为中止犯罪作出真挚的努力,也必须承担既遂罪责,其中止行为仅为量时的酌情减免事由,在不少场合,这不仅有失均衡,也过于苛刻。”(陈凤羽,2011)他认为,如果犯罪形态已经达到既遂的场合,那么再多说中止犯也无济于事,犯罪形态也只能是既遂,所以在共犯中止外提出了共犯脱离的概念,提出了“障碍未遂准用说”。大冢仁教授的观点受到野村稳、佐久间修等人的支持,但现在已成为少数派。

该说认为,共犯关系的脱离者的罪责较中止犯要重,较既遂犯要轻,如适用障碍末遂,就可与成立中止犯的场合保持均衡,在实际处遇上更为合理。(冯卫亚,2009)针对那些不能成立中止犯,而承担既遂罪责又显然过于苛刻的中止人,该说作为一种补救对策,而采取了折衷的做法。

该说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第一,脱离仅限于着手实行之后、既遂之前(但帮助犯的脱离也可发生在着手之前);第二,基于自己的悔意已尽真挚的努力而最终仍发生了犯罪结果;第三,处于被动消极地位的共犯的脱离只需得到其他共犯对其脱离的认可即可视为共犯脱离;第四,共犯脱离者仅对脱离前的行为承担罪责。

笔者认为,第一,大冢仁教授的“障碍未遂准用说”理论,对于那些实施了真挚的中止行为,却未能阻止其他共犯实施既遂罪的行为人而言,具有补救对策的作用,对此应予以积极评价。但是,共犯脱离者在脱离前的行为与最终的既遂结果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这种因果关系难以切断,而且难以去说前者的影响大小,若以“障碍未遂”的理由来承担罪责,多少会有过失之处。第二,由于脱离可以发生在共犯关系的任何阶段,那么,将脱离限定在着手实行之后、既遂之前,这似乎与客观现实不符。第三,根据“障碍未遂准用说”来处理司法实务中的案例的话,会使法官在定罪量刑层面上十

分为难。

2.2.2 因果关系切断说

西田典之教授认为,“在着手实行前脱离共犯关系的人的罪责,不应该作为是否成立中止犯的问题来探讨,而应作为共犯论的固有问题来探讨。脱离者的中止行为若将己经实施的犯罪行为与此后其他共犯者的行为、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切断,则不能作为共犯承担责任。”他认为,共犯关系的脱离只可以发生在实行着手之前,但是如果发生在着手之后,可以通过中止犯的范畴的讨论来解决。(西田典之,2007)其中,最主要的成立条件是必须切断脱离前的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该说的基本观点在于,在因脱离行为而切断了与结果之间的因果性的场合,第一,如果脱离发生在着手实行之前,则脱离者一般不承担任何罪责;第二,如果发生在着手实行之后、既遂之前,则对脱离之前的部分承担未遂罪责,而对其他共犯在脱离之后所实施的行为、所造成的既遂结果并不承担罪责。该说较大冢仁教授的“障碍未遂准用说”有自身的优势之处,因而逐渐成为学界通说,我国台湾一些学者也秉承此说。

笔者认为,第一,该说弥补了“障碍未遂准用说”的部分不足之处,认为共犯关系脱离可以发生在任何阶段的观点,对于真挚共犯脱离者有利。第二,“如考虑因果性是否已被切断,那么,绝大多数情况下就难以肯定其脱离”,共犯的帮助犯分为提供实质性帮助和心理性帮助,实质性帮助可以通过脱离者的真挚努力而切断,但心理性帮助一旦形成,要完全切断几乎不可能,这样法官在“是否已经切断所有因果关系”的认定上十分困难,对司法实践创造一定意义上的障碍。

2.2.3 共犯关系解消说

大谷实教授以因果关系切断说为基础,立足于脱离前后的共犯关系是否是同一共犯关系这一角度,提出了因果关系解消说,即“脱离必须达到解消既存共犯关系的程度”。大谷实教授认为,“共犯关系的脱离是指共犯关系成立之后,完成犯罪之前,部分处于共犯关系的人切断与共犯的关系而从该共犯关系中解脱出来,其他共犯人基于共犯关系实施实行行为,引起了犯罪结果的场合。”(大谷实,2008)他认为,脱离和解除虽然在语义上不同,但重要的是,是否根据脱离而形成了新的共犯关系。

尽管共犯关系解消说是由因果关系切断说演进而来,但并不止于对因果关系切断说的补充。该说的基本观点在于,在着手之前脱离,除非是之前的共犯行为是为其他共犯提供凶器等使得共犯关系于着手后依旧存续,一般只要作出脱离的意思表示,并得到其他共犯的认可即可成立脱离。(多甜甜,2007)原则上,着手之后难以成立共犯脱离,

但是在实行行为的途中表明脱离意思,并取得其他所有共犯的一致同意,而且,通过积极实施能防止结果发生的行为而阻止了其他共犯的实行行为,从而使得之前的行为对结果没有造成影响,即可认定共犯关系已归于解消。(冯卫亚,2009)由于此时的脱离必须基于本人的真挚的努力,那么只要能认定成立脱离,则作为着手之后、既遂之前的脱离的法律效果,就应成立中止未遂。

共犯关系解消说的脱离标准为共犯关系是否被解消,即在行为人退出共犯关系之后,其他共犯是否通过犯意的再确认而形成新的共谋(合意),并据此继续实施犯罪。

笔者认为,第一,脱离的意思必须向其他所有共犯表达,且必须得到其他所有共犯的认可,那么例如日本的一些骚乱罪中的随从者,要他向其他所有共犯表示脱离的意思显然是不可能的,第二,脱离的要求过于苛刻,在共犯中取得其他所有共犯的一致认可的情况,在共犯人数众多的情况下并不容易,这样对欲脱离者并不公平,笔者认为只要达到让其他所有共犯“认知”、“察觉”的程度即可。

2.2.4 共同意思欠缺说

首次提出“共同意思欠缺说”观点的是井上正治教授。井上教授主张“在共同正犯关系中,只要欠缺意思联络,就不能再认为每个共犯的行为均是共犯整体行为,为阻止犯罪结果的发生所付出的努力的真挚程度是判断意思联络是否已中断的重要标准。”(蒋验军,2010)其后,冈野光雄教授指出,“在共同意思主体说看来,只要放弃并向其他共犯表明已放弃共同实行这一犯罪意思,并得到其他共犯的认可,则认为至此所形成的共同意思主体已经解消或消灭。其后,不再存在包括脱离者在内的共同意思主体现象,并且,脱离者就脱离之前的共同正犯关系成立中止犯。”(金泽刚,2006)该说认为,只要放弃了犯罪的共同意思而且得到其他共犯的认可,则认为之前的共同意思主题已经消灭,其后便不再存在包括脱离者在内的共同意思主体现象,并且,脱离者就脱离之前的共同正犯关系成立中止犯。

笔者认为,第一,将脱离的成立要件简单地还原为共犯的成立要件,仅以缺乏意思联络为理由,而得出对脱离后的行为不承担罪责这一结论,缺乏足够的说服力。第二,仅以放弃意思联络而确定为脱离犯的成立要件,那么于着手后可能脱离者之前的犯罪意思或许已经通过犯罪行为客观化,对最终的既遂结果产生的促成作用也不考虑在内,便将脱离者定义为中止犯,大有扩大免责范围的嫌疑。第三,主观意思联络是构成共犯的必要要件而非充分要件,按照该说的理解,由于片面共犯的共犯人之间并不存在意思联络,则不能构成共犯,也无从予以处罚,这显然有违客观事实。

2.2.5 德国的机能行为支配说

德国的通说“机能的行为支配说”认为,“对于着手后的脱离,脱离者只是单纯地放弃犯意,并未切断心理以及物理上的因果关联关系,则对其他共犯者所实施的既遂部分应负共同正犯的既遂责任。”(蒋验军,2010)明显德国的认定标准更加苛刻,脱离者真挚努力加上与结果的因果关系已切断状态方可成就共犯脱离,过程与结果两个标准对于脱离者来说过于苛刻。“机能行为支配说”基本上就是说,共同正犯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利用、相互补充的作用,那么共犯脱离就必须要做到将这种相互利用、相互补充的共同正犯关系彻底消灭,切断自己行为和既遂结果的因果关联关系。

德国学者奥托却认为,脱离者的举动对于最终的既遂结果只要没有造成恶化或者无害的程度,便可以认定为他的行为和犯罪结果之间的归责关系中断了。(王娜威,2012)而笔者认为,如果仅通过“真挚的努力”就断定脱离者的行为不予归责的话,并不符合德国刑法第二十四条的本意,而且,按照德国刑法罪行责相适应原则,共同正犯的脱离没有成功地消除自己行为的危害性,同时也没有消除其他共犯的危害性,就不能定性为犯罪中止而免于应有的罪责,奥托教授的观点与此原则稍有出入。

3 共犯脱离与共犯中止的关系

提及共犯脱离的概念,一般都会先联想到共犯中止,共犯脱离与共犯中止很相似却不尽相同,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3.1 共犯脱离与共犯中止的联系

3.1.1 时间性要件相似

共犯中止的时间性要件在法律中并未明确规定,但一般把它看成和单独犯是一致的,犯罪中止发生在整个犯罪过程中,包括犯罪预备阶段的中止、实行终了的中止和未实行终了的中止,但犯罪既遂后就不再有中止情形。共犯脱离的时间性要件则是共犯关系存在的任何时期,只要共犯关系存在,就可能成立共犯的脱离。从一般犯罪来看,这二者的时间性要件接近相同。

但笔者认为,二者的时间性要件仍是有细微的区别的,共犯中止在既遂后是不会再出现了,共犯脱离可能发生的时间段在于共犯关系存续期间,而共犯关系存续的期间有时却并不仅仅是既遂前的任何犯罪过程。共犯关系形成的标志是共谋,就是共同犯意的沟通,共犯关系终止的时间点并不绝对是犯罪既遂,在具体犯罪当中可以是整个犯罪行为的终了之时。(陈丽玲,2013)例如非法拘禁罪此类持续性犯罪,在既遂结果发生后,

共犯关系并未当然消灭,而是仍然存在的。此时是共犯关系的存续意味着共犯脱离的可能性,但是既遂结果的产生意味着共犯中止是不可能发生了。

3.1.2 客观表现相似

共犯脱离与共犯中止的行为表现相似。共犯中止的成立需要行为人在自动放弃犯意这一主观要件的前提下,还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阻止其他共犯继续实施犯罪行为或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并且在其真挚的努力之下,其他犯罪之人确实停止了犯罪行为的继续实施,或者犯罪结果真实的没有发生,这是犯罪中止的彻底性原则。(陈丽玲,2013)共犯脱离的成立是行为人在停止自己的犯罪行为的基础上,采取积极的行为来切断自己已实施的犯罪行为与其他共同犯罪人的行为之间以及与犯罪结果发生之间的因果关系。由此可以看出,共犯中止和共犯脱离二者都要求行为人做出阻止其他共犯继续实施犯罪行为或者防止其实行行为所指向的犯罪结果的发生。其行为的结果虽然不同,但是行为的客观表现却是相同的。

3.2 共犯脱离与共犯中止的区别

3.2.1 有效性不同

共犯中止要求行为人的中止行为具有有效性,行为人的停止行为必须使其他行为人的犯罪行为停止进行或者防止了犯罪结果发生,这是区分是否中止成功的关键。(陈凤羽,2011)共犯中止的成立需要行为人在自动放弃犯意这一主观要件的前提下,还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阻止其他共犯继续实施犯罪行为或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并且在其真挚的努力之下,其他犯罪之人确实停止了犯罪行为的继续实施,或者犯罪结果真实的没有发生,这是犯罪中止的彻底性原则。

共犯脱离的成立标准就并不是如此严格,不一定要求具有有效性。共犯脱离的成立是行为人在停止自己的犯罪行为的基础上,采取积极的行为来切断自己已实施的犯罪行为与其他共同犯罪人的行为之间以及与犯罪结果发生之间的因果关系。由此可以看出,共犯中止和共犯脱离二者对于停止行为的有效性不同,共犯中止对于有效性要求较为严格。

3.2.2 主观要件不同

共犯中止要求行为人基于自己的主观意愿而自动中止犯罪,这也是共犯中止的“自动性”要求,即只有在行为人自认能够完成犯罪而基于自己的意愿放弃实施犯罪的,才能认定为中止。(王昭武,2007)中止的任意性原则是指客观上不能完成,而行为人基于认识错误自认为可以继续完成犯罪的情况下放弃了犯罪,仍可以认定为犯罪中止。相

反,如果客观上可以完成,而行为人自认为不能完成而放弃的犯罪则不认定为犯罪中止。

而共犯脱离的成立并不一定要有“自动性”。脱离者成立共犯脱离的最主要因素是切断其犯罪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不管脱离者主观上是基于什么目的,基于自己的意愿放弃或者迫于其他外界压力,只要脱离的行为有效地切断因果关系,便可以说是成立共犯脱离。任意性主观心理既不是共犯脱离的必要要件也不是其充分要件,只是在成立脱离之后,脱离者是否构成中止犯的判断材料之一。

4 共犯脱离的成立要件和类型

4.1 共犯脱离的成立要件

4.1.1 时空要件

共犯脱离成立于共同犯罪实行行为之前、实行行为着手之后还是存在于共同犯罪既遂前的任何阶段,是学界争论的焦点。

目前学界对于共犯脱离成立的时空要件的争论主要有三个不同学派:第一,以西田典之教授为代表,他认为共犯脱离只可以发生在实行着手之前,如果发生在着手之后,则不是共犯脱离的讨论范畴;(西田典之,2007)第二,以大冢仁教授为代表,他认为共犯脱离必须发生于实行着手之后,即是实行犯着手之后到犯罪既遂之前的阶段;(大冢仁,2003)第三,大谷实教授认为共犯脱离可以发生于犯罪既遂之前的任何阶段。(大谷实,2008)

笔者最赞同大谷实教授的观点,该观点将共犯脱离发生范围扩大化,是对于善良的脱离者的一种保护,而且符合了刑法的罪行责相适应原则。但是,仅仅将共犯脱离发生阶段定义在既遂之前,不考虑诸如持续性犯罪等类型犯罪,此观点却显得片面。所以,笔者认为共犯脱离的发生阶段可以是共犯关系的存续期间。以犯罪既遂为标志点,只要既遂之前主动脱离共同犯罪的行为都应视为共犯脱离,反之既遂之后则不成立共犯脱离,但将既遂后的脱离行为作为量刑情节来考虑,这样亦符合了刑法的罪行责相适应原则。

4.1.2 主观要件

共犯中止的成立条件要求“自动性”,而有学者认为共犯脱离实际上是犯罪中止的特殊形态,因此构成共犯脱离也必须在主观要件上具备“自动性”。学界对于共犯脱离的成立条件是否要求“自动性”有各自不一的观点。

第一种学说主张“自动性”是共犯脱离必要成立要件,即共犯脱离的成立必须是要

脱离者自发地、积极地停止犯罪,即使脱离者没有意识到客观上存在不可行的障碍,只要主观上符合“自动性”,就可以成立共犯脱离。(王昭武,2007)

另一种学说认为“自动性”仅是共犯中止的必要要件而非共犯脱离的必要要件。支持此学说的学者认为不管是基于自己的意愿放弃或者迫于其他外界压力,只要脱离的行为有效地切断因果关系,就可以成立共犯脱离。(王昭武,2007)

笔者认为,共犯关系脱离的提出是为了减少那些在共同犯罪中的迷途知返者所承担的罪责,鼓励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放弃犯罪。基于这一初衷,共犯脱离的“自动性”要件反而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行为人被认定为共犯脱离的限制。所以,笔者更加偏颇于第二种学说,其更有利于为共犯人搭设一座理性回归社会的“黄金桥”。

4.1.3 客观要件

是否构成共犯脱离最重要的一个标准就是行为人是否满足共犯脱离的客观性要件,即是否实施了脱离行为,并且达到了解消既存的共犯关系的程度,即是脱离行为是否满足“彻底性”。(郭玮,2011)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三个角度去衡量是否达到“彻底性”。

其一,行为人是否已尽“真挚的努力”。对于这个角度,现在的学界都是以大冢仁等人的学说为主流观点,认为脱离者已尽真挚的努力而最终却仍发生了犯罪结果的情况适用共犯脱离来减轻脱离的罪责。

其二,行为人脱离的意思是否为其他共犯所“认可”。在这一点上,大部分学者主张大谷实教授的“共犯关系解消说”,认为脱离行为需要被其他共犯“认可”才能成立,这一点对认定是否构成脱离至关重要,但是行为人要向其他所有共犯表示脱离的意思往往是不可能的。因此笔者认为,行为人只要通过行动表明了脱离的意思,并且使其他共犯达到“认知”和“察觉”的程度即可,而并非是得以“认可”。

其三,行为人为共同犯罪提供了物质帮助的情况下,切断心理性帮助是否是共犯脱离成功的因素。“因果关系切断说”认为,行为人切断先前的犯罪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包括物理性帮助和心理性帮助。(西田典之,2007)如果将“因果关系切断说”作为司法实务的判案标准,对于法官是极大的挑战,因为心理性帮助是否已切断极难以判定。因而,笔者认为,为了鼓励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放弃犯罪,只要脱离者作出如收回凶器、地图、交通工具此类的切断物理性帮助的积极行为,就应视为已切断心理性帮助。

判断脱离行为的“彻底性”要求以脱离之前的行为和之后其他共同犯罪人的行为之间的因果性、联系性为出发点,以脱离者是否彻底切断其与其他共同犯罪人物理上和心

理上的联系为标准。

4.2 具体共犯脱离的类型

具体共犯脱离的类型按照我国刑法根据共犯人的分工为标准分别对教唆犯、帮助犯、共同正犯、组织犯的脱离适用情形进行讨论。由于组织犯的脱离问题与共同正犯存在重合的情况,所以在此便不单独讨论。

4.2.1 教唆犯的脱离

教唆犯的作用在于使没有犯罪意图的人因为教唆犯的教唆行为而犯罪。在被教唆者着手实行所教唆之罪前,教唆犯与被教唆者之间仅仅有心理上的因果联系。欲成立教唆犯的脱离,必须要切断教唆犯和实行犯之间心理上的因果联系,因此教唆犯必须向实行犯积极表明其脱离的意思,并为防止实行犯的实施以及为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进行了真挚的努力才能构成。(赵慧,2003)

同时,若实行犯听从了劝说,打消了原先的犯罪意图,对教唆犯许诺同意放弃犯罪后,又改变主意,着手实行了所教唆之罪。笔者认为教唆犯与实行犯之间的心理上的因果联系已经切断,后面所犯之罪,是实行犯在新的犯罪意图之上所实施的,与原来的教唆行为无关,教唆犯已经构成共犯的脱离。可是,在司法实务中,这种情况下认定二者之间心理联系已消除是极其困难的。

笔者认为,在上面这种情况下从主观心理层面来判断是否已经切断心理联系不具有可行性,因此,教唆犯即使没有真正消除实行犯的犯意,但是只要教唆犯为了消除正犯犯意或者为了阻止正犯行为实现了真挚的努力时,便也认定为教唆犯关系脱离。

4.2.2 帮助犯的脱离

所谓帮助犯,是指自己不实施构成要件行为,而是故意帮助他人犯罪的共犯人。一般来说,帮助犯在共犯关系中的帮助方式分为对实行犯的行为提供便利的“物理性帮助”和对实行犯心理起到加强或激励作用的“心理性帮助”这两种方式。(郭玮,2011)对于物理性帮助的脱离,一般采用收回凶器、地图、交通工具等方式,从以避免基于现有帮助作用所指向的结果的发生,达到解消共犯关系之目的。而对于心理性帮助的脱离,则要求帮助犯必须做出足以消除自己先前的行为所带来的加强和激励实行犯犯意的现实行为即可。

由于帮助犯对于实行犯的犯意并不起到决定性作用,其在共犯关系中也仅仅是处于辅助型地位,在共犯行为的因果关系发展历程中并不居于主导性地位,要求其阻止实行犯的实行行为有些过分,所以对于帮助犯的脱离要件较其他行为人不那么严格,也符合

了罪行责相适应原则的旨趣。

4.2.3 共同正犯的脱离

在共犯关系中,共同正犯是法益的直接侵害者,是犯罪行为的直接实施人,共同正犯的脱离情况在实践中并不少见,因此很有研讨的意义。这里的共同正犯脱离还得分着手之前的脱离和着手之后的脱离来讨论。

学界中部分学者认为在未着手之前(即预备阶段)不存在共同正犯,笔者认为共同正犯的形成并不以着手为标志,而是以共同犯意的沟通为标志。在预备行为中,共同正犯的共谋即可形成共犯关系。(陈凌,2007)然而此时,共谋共犯关系中的行为人却还未有其中一人升格为实行犯,所以双方的联系就仅是一种心理上的联系。因此,在共谋共同正犯着手之前脱离的场合,基本上和教唆犯、帮助犯的场合一样。只要在因果关系切断上符合物理上和心理上的切断,在脱离意思的传达上既可以是明示也可以以行为的默示,让其他共同犯罪人对该脱离意思达到“认识”或“察觉”的程度即可。

在共同正犯着手之后的场合,因为实行行为一旦实施,其所指向的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就非常大,在这一阶段中,共同正犯之间的合作联系是非常强的,这种情况下,发生脱离的可能性并不高,但是也不能因此排除其可能性。

着手之后共同正犯的脱离,与着手之前共同正犯的脱离区别在于要把握住客观上必须是积极性的脱离行为。这种积极性脱离行为指的是通过为了脱离而做出积极性行为从而达到客观上足以切断心理上和物理上的因果联系的程度。(郭玮,2013)脱离者不仅要以明示的方式向其他共同正犯告知其脱离意思,以切断心理上的因果联系。同时,还要阻止其他共同正犯实行犯罪行为,而且还采取了积极防止危害结果发生的行为,使得实施行为因脱离者的积极行为而达到未预期的情况,从而真正切断物理上的因果联系。5结论与讨论

5.1 研究结论

在我国刑法理论中,对共犯关系脱离理论的研究尚未深入。本文立足于国外共犯关系脱离理论,主要对共犯脱离的概念、共犯脱离的相关学说评析、共犯脱离与共犯中止的关系以及共犯脱离的成立要件和具体类型的法律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笔者的主张和见解。

笔者自知本文对共犯脱离理论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和深入,但由于本人学识和能力所限,自身理论基础不足,而且准备时间不充足,共犯脱离理论的诸多问题,如我国关于

共犯脱离的立法建议、英韩等国家对共犯脱离制度、共犯脱离的机能和共犯脱离立法模式等问题的研究都未纳入本文。

5.2 进一步讨论

日后若有机会再次接受导师的指导,我将对我国关于共犯脱离的立法建议、英韩等国家对共犯脱离制度的研究、共犯关系脱离的机能等问题进行进一步研究。

(老师,有几个问题要问一下,

1、标题阿拉伯数字后面需不需要加一个空格?后空一字距写标题。

2、正文里的标题阿拉伯数字是否要用Time New Romes这种字体?

1、一级标题从前言起编,一律用黑体4号字,左顶格。

2、二级标题用黑体小4号字,左顶格。

3、三级标题用楷体小4号字,左顶格。

3、结语要不要另起一页?不需要。但是我看了一下今年的格式要求,你原来那结语的结构方式是对的,就是:5 结论与讨论

5.1 研究结论

5.2 进一步讨论

那你还在原来那结语中将两部分的内容补充一下吧)

参考文献

陈凤羽.论共犯脱离与共犯中止的关系与在我国刑法中的适用[D].上海:华东政法大学,2011

陈丽玲.共犯关系的认定[J].中国检察官,2013(3):5-7

陈凌.论共犯关系的脱离[J].中国检察官,2007(1):53-58

大冢仁.刑法概说[M].冯军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220-294

大谷实.刑法讲义总论[M].黎宏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25-428 多甜甜.论共犯关系的脱离[D].河南:郑州大学,2007

冯卫亚.共犯关系脱离之研究[A].法制与社会,2009(5):16-18

郭玮.论共犯脱离理论在我国刑法上的适用[D].上海:华东政法大学,2011

蒋验军.共犯脱离问题研究[D].河南:郑州大学,2010

金泽刚.论共犯关系之脱离[J].法学研究,2006(2):100-112

王昭武.我国“共犯关系的脱离”研究述评[J].刑法论丛,2007(12):130-148 西田典之.日本刑法总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05

赵慧.论共犯关系的脱离[J].法学评论,2003(5):55-61

论共同犯罪中止的认定

共同犯罪中犯罪中止的认定 [摘要] 当前对于共同犯罪如何认定犯罪中止,法学界学者们有着不同的观点,法学人 士在讨论研究中是智者见智。共同犯罪中止的认定,应以行为人自动停止犯罪并有效地阻 止其他共犯利用其先前行为继续实施犯罪或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为标准。 [关键词] 共同犯罪犯罪中止认定 一、共同犯罪的犯罪中止概述 共同犯罪是相对于单独犯罪的一种特殊犯罪形态。我国刑法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这一定义揭示了共同犯罪必须具备的要件:(1)二人以上;(2)共同的 犯罪故意;(3)共同的犯罪行为。从形式上看,共同犯罪是二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的犯罪。从实质上看,共同犯罪的特殊表现在它比单独犯罪具有更为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而分析共 同犯罪的犯罪中止应该将共同犯罪理论与犯罪中止理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众所周知,共 同犯罪是两人以上彼此配合去实施犯罪,每一个犯罪人都知道他人与自己在配合一起实施 犯罪,从而更坚定了他们实施犯罪行为的决意。而且,从共同犯罪的行为结果来看,共同 犯罪比单独犯罪更容易得逞,并且犯罪造成的社会危害性在一般情况下比单独犯罪要严重 的多。因此,对于共同犯罪,我们更应该启动犯罪中止这一刑法制度,鼓励犯罪分子主动放弃犯罪或者主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以便更好地完成刑法的任务和实施刑罚的目的。但共同犯罪毕竟是一种复杂的犯罪,其犯罪中止的构成特征有其特殊性。 二、共同犯罪的犯罪中止的构成特征 (一)自动性。即行为人必须是自动停止犯罪。这是犯罪中止形态的本质特征,是犯 罪中止形态与犯罪的未遂形态和预备形态的根本区别所在。作为犯罪中止的特殊形态的共 同犯罪的犯罪中止也理所当然应当具有自动性特征。这里的自动性是指行为人在确信自己 能够将犯罪进行到底的情况下,基于本人的意志决定而停止犯罪行为,或者主动防止危害 结果的发生。自动性的主观内容是犯罪人自愿抛弃了犯罪意图,其客观表现是自动终止犯 罪的继续实施,或者积极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这里所谓的自动性,应当根据行为人做出 中止行为时的具体情况加以考察,在司法实践中切忌将其自动性绝对化,认为中止意图是 在不受任何外界因素影响下所为。事实上,任何人在做出任何决定时都受到各种各样的外 部环境因素影响,所以本人认为不应该根据有无外界因素影响来判断自动性,而是根据行 为人是否认识到外界因素的存在以及行为人对外界因素是否足以阻止其犯罪的反应来判断。 (二)彻底性。指行为人彻底放弃了原来的犯罪。这一特征意味着,行为人在主观上 彻底打消了原来的犯罪意图,在客观上彻底放弃了自认为本可继续进行的犯罪行为,而且 从主客观相统一上看,行为人也不打算以后再继续实施此项犯罪。彻底性表明了犯罪人停 止犯罪的真诚性及其决心。当然这里的彻底停止犯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只是指行 为人必须彻底放弃正在实施的某个具体犯罪,而不是指行为人在任何时候不再犯同种犯罪,更不能理解为行为人以后在任何时候不再犯任何罪。 (三)时空性。按照法律的规定必须是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即必须是在犯罪处于 运动过程中而未形成任何停止状态的情况下放弃犯罪。这是犯罪中止成立的客观前提特征。

犯罪的停止形态

犯罪的停止形态 第一节犯罪停止形态概述 一、犯罪停止形态的概念 犯罪停止形态,是指故意犯罪在其产生、发展和完成犯罪的过程及阶段中,因主客观原因而停止下来的各种犯罪状态。按其停止下来时犯罪是否已经完成为标准,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是犯罪未完成形态,即犯罪在其发展过程中中途停止下来,犯罪未进行到终点,行为人未完成犯罪;二是犯罪的完成形态,即犯罪既遂形态,是指故意犯罪在其发展过程中没有在中途停止下来而得以进行到终点,行为人完成了犯罪的情形。根据犯罪停止的原因或停止时与犯罪完成的距离等的不同,犯罪未完成形态可再分为犯罪预备形态、未遂形态和中止形态。 应当区分故意犯罪停止形态和故意犯罪的过程、故意犯罪的阶段。故意犯罪停止形态与故意犯罪的过程、故意犯罪的阶段有联系也有区别。故意犯罪的过程,是指故意犯罪发生、发展和完成所经过的程序、阶段的总和与整体,是故意犯罪运动、发展、变化的连续性在时空上的表现。故意犯罪的阶段,是指故意犯罪发展过程中因主客观具体内容的不同而划分的段落。故意犯罪的过程和阶段,以行为人开始实施犯罪的预备行为为起点,以行为人完成犯罪为终点,进而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犯罪预备阶段,二是犯罪实行阶段。故意犯罪停止形态与故意犯罪的过程和阶段的联系主要在于: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是在故意犯罪过程和阶段中产生的,各种犯罪形态的产生及其界定,依赖犯罪过程和阶段的存在及其不同的发展程度。二者的区别是: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是故意犯罪已经停止下来的各种不同结局和形态,属于相对静止范畴的概念;故意犯罪的过程和阶段是故意犯罪发生、发展和完成的进程及进程中划分的段落,是相继运动发展的概念。 二、犯罪停止形态存在的范围 (一)过失犯罪不存在犯罪停止形态 过失犯罪的行为人在主观上是过失,客观上我国刑法又限定只有发生危害结果且刑法分则条文明文规定的才构成犯罪,因而过失犯罪不可能存在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形态。由于犯罪完成形态是与未完成形态相对而言的,因而过失犯罪也无犯罪完成形态即犯罪既遂存在的余地和意义。(二)间接故意犯罪不存在犯罪停止形态 间接故意犯罪由其主客观特征决定,不可能存在犯罪未完成形态。从主观方面分析,犯罪人对自己的行为所可能造成的一定危害结果发生与否持“放任”的态度,即发生与否都为行为人放任的心理所包含,谈不上对完成特定犯罪的追求。从客观方面考察,间接故意犯罪受主观“放任”心

共同贪污犯罪认定中的若干疑难问题

共同贪污犯罪认定中的若干疑难问题 研究室曹坚 共同贪污犯罪认定中的法律适用疑难问题主要涉及到对共同犯 罪既未遂形态的认定、国家工作人员与非国家工作人员共同贪污的认定等问题。 一、共同贪污犯罪中既未遂形态的认定问题 在一般情况下,对共同贪污犯罪的既未遂判断与单独贪污犯罪并无区别,只要共同贪污的公共财物已经处于行为人控制的状态,即可确定共同贪污犯罪既遂。当然,由于共同贪污犯罪中存在一定的分工,共犯人在共同贪污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如何综合全面看待共犯的行为,并继而判断是否达到共同贪污的既遂确实存在一定问题。例如,近年来,随着司法实践的发展,亲身犯在贪污犯罪中有所体现,对判断共同贪污犯罪的既未遂与否产生了一定影响。试举一例。2005年10月,某镇人民政府为某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经区政府同意征用该镇某村1组、2组、9组的耕地,被征地人员符合条件的可办理小城镇社会保险,具体工作由该村村民委员会(以下简称村委会)负责办理。犯罪嫌疑人张某、付某、秦某当时分别担任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委员之职,犯罪嫌疑人徐某担任村党总支委员会(以下简称总支委)委员。该村在办理小城镇保险中,确定由村总支书记陆某与村主任张某全面负责,徐某负责整理、收集材料,村会计闵某负责将资料输入电脑并上报给该镇劳动保障中心。同年11月,陆某主持召开了由村委会、总支委两委成员参加的会议,张某、付某、秦某、徐某参加,主要是研究办理小城镇保险等事宜。因张某、付某、秦某、徐某4人均该村1组、2组、9组的村民,均不符合办理条件。会上,张某提出能否趁此机会将他们几个村干部一并办理,付某、秦某、徐某均表示同意,陆某亦未反对。会议定下为6名村干部或家属办理,除4名犯罪嫌疑人外,

共同犯罪及其处罚原则

定义 共同犯罪,根据刑法第25条第1款的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同时规定: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共同犯罪的成立要件 传统刑法理论: ○行为人为两人以上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或单位 ○两人以上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共同的犯罪行为,指各行为人的行为都指向同一犯罪,互相联系,互相配合,形成一个统一的犯罪活动整体。(1)各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指各行为人都指向同一犯罪,互相联系,互相配合,形成一个统一的犯罪活动整体。 (2)①危害行为的基本形式有作为与不作为。共同犯罪行为表现为三种形式:一是共同的行为;二是共同的不作为;三是作为与不作为的结合。 ②按照共同犯罪的分工,共同犯罪行为表现为四种方式:实行行为,组织行为,教唆行为,帮助行为。 ③共同犯罪的共同行为,可能是行为人共同实施实行行为,也可能是分担实施不同的行为,即有人实 施实行行为,有人实施组织行为,教唆行为或帮助行为,这些都是共同犯罪。 ★共谋,是指二人以上为了实施特定的犯罪而进行的谋议,可能是策划实施犯罪,也可能是商讨如何实施犯罪,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可见共谋本身就是共同犯罪行为,所以参与犯罪谋议而未参与犯罪实行,应当认为构成共同犯罪。 (3)★共同实施的犯罪中是结果犯并发生危害后果时,每一共同犯罪人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都存在因果关系 ○两人以上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共同的犯罪故意是指共同犯罪人认识他们的共同犯罪行为和行为会发生的危害后果,并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包括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和共同犯罪人之间具有意思联络 (1)共同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包括如下内容: 第一,共同犯罪人认识到自己与他人互相配合共同实施犯罪; 第二,共同犯罪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性质,并且认识到共同犯罪行为的性质; 第三,共同犯罪人概括地预见到共同犯罪行为与共同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即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引起的危害结果以及共同犯罪行为会引起的危害结果。 (2)共同犯罪的意志因素,即共同犯罪人希望或者放任自己的行为引起的结果和共同犯罪行为发生的危害结果。 (3)在共同犯罪故意要件上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为了成立共同犯罪,共同犯罪人之间必须存在意思联络 ○因果性共同实施的犯罪中是结果犯并发生危害后果时,每一共同犯罪人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都存在因果关系共同犯罪中的因果关系,是两个以上共同犯罪人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与单独犯罪中一个人的 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相比有其特殊性。 由于共同犯罪行为方式不同,共同犯罪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也还有各自的特点: 第一,在共同实行犯罪的场合,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共同指向同一犯罪事实,共同作用于同一危害结果,因 而共同犯罪行为作为统一整体来看确定因果关系。 第二,在共同犯罪人之间存在分工的场合,即在共同犯罪人之间有的组织犯罪,有的教唆犯罪,有的实现犯 罪,有的帮助犯罪。从犯并未参与实施行为,共同犯罪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注意:○过失犯不构成共同犯罪;双方缺乏意思联络,不可能形成共同犯罪要求的有机整体性,也缺乏认定为共同犯罪的必要 ○二人实施危害行为,罪过形式不同的,不构成共同犯罪 ○实施犯罪时故意内容不同的,不构成共同犯罪; ○承认片面的帮助犯 评价1)不区分不法与责任,混合认定共同犯罪;

论共同犯罪(一)

论共同犯罪(一) 论文摘要 一、共同犯罪概述 共同犯罪是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一个疑难而复杂的问题,研究犯罪的共同形态对刑事审判具有重要意义。解决这一问题主要取决于我国刑法关于共同犯罪的明文规定,我国刑法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我国刑法的共同犯罪理论以主客观相统一原则,认为共同犯罪是共同的犯罪故意和共同的犯罪行为的统一。因此在共同犯罪中我们应当将犯罪人在犯罪过程中所起作用的大小考虑进去,将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和分工情况来看,将共同犯罪人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四类。 二、单位共同犯罪 单位犯罪是经单位组织决策机构后形成的整体意志,这种单位整体意志由单位内部组织中的自然人行为转化为单位的犯罪行为。因此,在通常情况下,以共同犯罪的一般标准来评判,单位犯罪是以共同犯罪形态出现的,这也是立法对单位犯罪往往规定追究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刑事责任的原因。 三、关于片面共同犯罪理论 所谓的片面共同犯罪,是指单方面具有与他人共同参与犯罪的的故意的情形。片面共犯具有,主观联络的单向性,主观上的直接故意性,客观行为上的协同利用性,共同犯罪人类型的多样性,片面共犯的确立可以是片面共犯找到法律上的依据,使其能够罚当其罚,罪当其罪。关键词:共同犯罪;单位共同犯罪;片面共同犯罪;形态;特征;存在必要性。一、共同犯罪的概述 一>共同犯罪的概念,及其成立条件 共同犯罪是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一个疑难而复杂的问题,研究犯罪的共同形态对刑事审判具有重要意义。解决这一问题主要取决于我国刑法关于共同犯罪的明文规定,我国刑法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从该条的规定,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刑法的共同犯罪理论以主客观相统一原则,认为共同犯罪是共同的犯罪故意和共同的犯罪行为的统一。大部分学者认为,只有在两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之间才能构成共同犯罪。所谓共同必须是:1、各共犯人都明知共同犯罪行为的性质、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2、各共犯人主观上彼此沟通、互相联络,都认识到自己不是在孤立地实施犯罪,而是和他人一起共同实施犯罪1]。但是同时我国刑法也规定了几种不能构成共同犯罪的形式:1、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成立共犯;2、同时犯不成立共犯;3、间接正犯不成立共犯;4、故意犯与过失犯的某些行为彼此联络或联系,不成立共犯;5、二人以上共同实施的犯罪行为;6、超出共同故意以外的犯罪,不构成共同犯罪;7、事先无通谋的窝藏、包庇行为,不构成共同犯罪;8、所谓“片面共犯”不是真正的共犯;9、法人犯罪不是共同犯罪,法人犯罪是法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实施的犯罪,因此它不是共同犯罪,法人内部直接参与犯罪实施的人也不成立共同犯罪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是共同犯罪的关系,而是作为法人有机整体内部的诸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简单说就是法人实施犯罪时的内部结构。如果是法人共同犯罪必须具备以下两种情况:1、两个或两个以上法;2、一个或一个以上法人与一个或一个以上自然人共同故意犯罪2]。 《二>共同犯罪的形式 共同犯罪的形式,也即共同犯罪的结构是指各共犯人的故意犯罪行为之间相互联系,相会作用的方式。共同犯罪的形式不同起身会危害性就不同。我国刑法只规定了构成共同犯罪的一般条件和犯罪集团,在理论上,则从不同角度,根据不同标准将共同犯罪划分为多种形式。 1、犯罪能否由一个人能够单独实施形成为标准进行划分,分为任意共同犯罪和必要共同犯罪;刑法分则规定的一人能够单独实施的犯罪由二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时,就是任意共同犯

试论犯罪中止犯罪未遂的本质区别

试论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本质区别 林号兵中止犯在现代国家刑法中一般都有规定。对中止犯的含义及立法例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把中止犯作为犯罪未遂(广义)的一种形态,而称之为中止未遂。一种是把犯罪中止从广义的犯罪未遂中分离出来,与犯罪未遂(障碍未遂)并列起来,使之成为一种独立的犯罪形态。 我国刑法把中止犯从犯罪未遂中分离出来作为一种独立的犯罪形态加以规定。并明确地规定了中止犯的概念。修订后的刑法第24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而使犯罪未达到既遂状态而停止下来的一种犯罪形态。 犯罪未遂作为一种刑法制度,到了20世纪,已为绝大多数国家接受,并在刑法典中作出了规定。修订后的我国刑法第23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由此可见犯罪未遂是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的实行行为,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达到犯罪既遂而处于停止状态的一种犯罪未完成形态。 如何区分犯罪中止,犯罪未遂,在刑法理论似乎已成定局,即犯罪中止是行为人自动停止犯罪。然而,何为自动?却是众说纷芸。有主观说,限定主观说,客观说,折中说之争,至今尚无能接受的普通标准。理论上的争议反映在司法实践中,必然带来判例的极不一致,而此种现象显然违背法治的基本精神。

在英美法系中,对犯罪中止通常作未遂处理,在处罚上也不作任何特别考虑。但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有大约半数的州的刑事制定法允许被告人把非因外障碍致犯罪未完成的情形作为无罪辩护的理由。在大陆法系中,对于未遂犯多规定得减或必减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但也有例外。1951年的《保加利亚刑法典》和1919年的苏俄刑法指导原则》就规定未遂犯与既遂犯同等处罚。但是对于中止犯,各国刑法的规定几乎是一致的,即不是免除其刑,就是减轻其刑。例如,日本刑法第43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而未遂的,可以减轻其刑,但基于自己的意志而中止犯罪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刑罚”。德意志联邦XX国刑法典第23条第2款规定:“未遂可以比照既遂从轻处罚”。第24条第1款规定:“行为人自动中止犯罪或主动阻止犯罪完成的,不因犯罪未遂而处罚。如该犯罪没有中止的行为也不能完成的,只要行为人主动努力阻止该犯罪完成,应免除其刑罚”。意大利刑法典第56条第2款、第3款、第4款分别指出;“未遂处罚之程度如下,法定刑为无期徒刑时,未遂犯应处12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他情形,以依本刑减轻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处罚之”,“如果犯罪人自愿中止行为,只有当已完成的行为本身构成其他犯罪时,才处以该行为规定的刑罚”,“如果自愿阻止行为的发生,尽处以犯罪未遂规定的刑罚并减轻三分之一至一半”。 从我国刑法第23条、第24条的规定看,显然,我国刑法也同许多国家的刑法一样,对未遂犯和中止犯作出截然不同的规定。对未遂犯,是“可以”从宽;对中止犯,是“应当”从宽。并且,从宽的内容也差异极大,中止犯至少可以得到减轻的待遇,而未遂犯却是原则上至多得到减轻的待遇。 当然,必须指出的是,各国对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区别方式并不相同:一是把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视为性质完全不同的概念和制度,从定性到处罚均加以严格区分;二是在犯罪未遂的概念和制度内将犯罪中止与其他类型的犯罪未

片面共犯的研究

目录1片面共犯的概念与特征 1 1.1概念 1 1.2片面共犯的特征 1 1.2.1犯罪主体上具有多方性 1 1.2.2犯罪行为具有共同性 2 1.2.3故意具有片面性 2 1.3片面共犯的形式 2 1.3.1片面帮助犯 2 1.3.2片面教唆犯 2 1.3.3片面组织犯 3 2关于片面共犯存在的理论分歧 3 2.1全面肯定说 4 2.2全面否定说 5 2.3部分肯定说 6 2.4笔者的观点 6 3片面共犯的构成要件的界定 7 3.1实行犯必须要有实行行为 7 3.2片面共犯必须参与其中 8 3.3必须具有共同的犯意 8 4片面共犯的处罚 9 4.1片面共犯的定罪 9 4.2片面共犯与从犯 10 4.3片面共犯的犯罪形态 10 5结语 11 参考文献: 12

致 谢 13

片面共犯的研究 王明月 摘要:对片面共犯是否成立,学界存在较大的分歧。论文从哲学、构成要件、司法实践的需求、以及法理等方面综合分析,认为片面共犯是成立的。片面共犯的构成,必须是片面共犯人暗中对犯罪实行行为的一种帮助、加功,但二者在犯罪实施前和实施过程中不存在犯意的联络,只存在一方的合意,而不存在双方的合意。对于片面共犯的处罚,可以参考从犯的量刑标准进行定罪量刑,但是在实际司法实践中,应当针对案例中具体的片面共犯行为的加功程度酌情考量,不能完全套用从犯的定罪标准。这样既能够保证对犯罪行为的惩罚,又避免了司法上的处罚过重。 关键词:片面共犯;构成要件;处罚 Research on one sided accomplice By Wang Mingyue March,2016 Abstract:The one-sided accomplice is established, 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in academic circles. The thesis, from the aspects of philosophy, constitution, demand of judicial practice and legal theory, thinks that the one-sided accomplice is established. One-sided accomplice, must be one-sided accomplice secretly to the crime to implement the behavior of a help, plus the work, but the two in prior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rime and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does not exist in the contact of criminal intention, there is only a desirable, and there is no mutual agreement. For the punishment of one-sided accomplice can reference an accomplice of the

谈贪污罪认定中的几个问题

谈贪污罪认定中的几个问题 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一、贪污对象范围的认定 传统刑法理论认为,贪污罪的对象只能是公共财物。根据刑法第9l条规定,公共财物是指国有财物、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物、用于扶贫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的社会捐助或者专项基金的财物,在国家机关、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人民团体管理、使用或者运输中的私人财物以公共财物论。在司法实践中,关于贪污犯罪的对象仍有分歧。 l、不动产能否成为贪污犯罪的对象?人们关于贪污犯罪对象的认识通常停留在动产(如金钱)上,但在司法实践中,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中的不动产,是否属于贪污犯罪的对象呢?笔者认为,公共财物中的不动产也是贪污犯罪侵害的对象。动产与不动产是财物在客观上的物质表现形态,其本质是一样的。首先,刑法第9l条规定的公共财物并没有限制为动产,第382条规定的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也没有将不动产排除在外。其次,利用职权非法占有公有不动产,具有现实可能性。现实生活中,财产犯罪中的抢劫罪、抢夺罪是以,“当场”为前提,盗窃罪一般需以对象物的“移动”方可完成,挪用类犯罪因立法上规定其对象为资金或者公款而不能以不动产作为犯罪对象,除此之外,诈骗罪、侵占罪、职务侵占罪、敲诈勒索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等均可以不动产作为其侵害的对象,不用考虑这种财物是否可移动。对于非法侵占不动产犯罪的既遂、未遂的认定,不以行为人是否办了房产证为准,而是看他是否实际控制了房屋。 2、公共财物中的无形财产能否成为贪污犯罪的对象?公共财产中的无形财产如电力、电信密码、知识产权等,如果被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很少有人将其归为贪污罪之列。笔者认为,公共财物中的无形财物应属于贪污犯罪的对象,因为公共财物中的无形财产是国家、集体投入一定资金,运用专门技术设备加以开发和生产的,这种物质具有商品的两重性,其被非法侵占所造成的危害后果不亚于有形财物被非法侵占的后果。 二、贪污对象去向的认定 贪污案发后,在作案手段和占有财物无法否认的情况下,行为人辩称所得财物用于“公务开销”、“经济交往需要”、“业务应酬使用”、“办了福利”等自己未得或所得很少时,如何认定其贪污财物数额呢? l、贪污犯罪既遂的标志是实际占有并控制了贪污对象,犯罪既遂后对贪污对象的处分方式不能改变其行为的性质。犯罪既遂后,犯罪及其数额便作为一种结局不能回复或逆转,不论行为人实施犯罪的动机是生活困难急需用钱,还是贪图享受用于挥霍,也不论行为人的主观动机是为公还是为私,都不影响犯罪的构成。 2、对贪污对象的去向问题可以作为量刑情节来考虑。虽然贪污对象的去向不能反映犯罪人的主观故意,但却反映行为人的犯罪动机,行为人处分贪污对象的方式相对于用于个人挥霍

共同犯罪分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团两种

共同犯罪 共同犯罪的概念 依照我国《刑法》第25条第1款得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犯罪客观方面 必须 共同犯罪 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即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都是指向同一的目标彼此联系,互相配合,结成一个有机的犯罪行为整体。 一是各共同犯罪人所实施的行为都必须是犯罪行为; 二是各个共同犯罪人的行为由一个共同的犯罪目标将他们的单个行为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犯罪活动整体; 三是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都与发生的犯罪结果有因果关系。 共同犯罪行为和单独犯罪行为相比,具有显著的特点。单独犯罪行为,都是由我国刑法分则加以明文规定的。因此,对于单独犯罪,只要直接依照刑法分则的有关规定对犯罪分子定罪就可以了。而共同犯罪行为,除实行犯的行为是由刑法明文规定的以外,其他共同犯罪人的行为,例如组织行为、教唆行为和帮助行为,都是由刑法总则规定的。只有把这些行为与

实行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正确地解决共同犯罪的定罪问题。现将各种共同犯罪行为分述如下: (一)实行行为 实行行为,共同犯罪中的实行行为,是指直接实行刑法分则规定的行为。如果共同犯罪中只有一个实行犯,那么该实行犯的实行行为无异于单独犯罪。而在具有两个以上的实行犯的场合,并不一定要求其中每一个人的行为都独立地完全符合犯罪构成的要件,只要其行为结合在一起而符合某一犯罪的构成要件即可。 例如,二人犯杀人罪,各对被害人砍三刀。如果孤立起来看,砍三刀未必就能致人死亡。但二人的杀人行为结合起来,砍六刀就足以致人死亡。由此可见,共同犯罪中的实行行为不能完全等同于单独犯罪,具有其特殊性。对此,我们在认定共同犯罪的时候必须加以注意。 (二)组织行为 组织行为,是指组织犯所实施的指挥、策划、领导犯罪的行为。这些行为不是刑法分则所规定的犯罪的实行行为,而是由刑法总则加以规定的。当然,型法分则中有的条文把某些组织行为直接规定为犯罪,例如刑法第120条规定了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在这一犯罪中,包含组织恐怖活动的行为。这一组织行为就属于刑法分则所规定的犯罪的实行行为。 而在其他犯罪中,例如抢劫集团,其中首要分子有的只在幕后起组织作用,本人不直接实施抢劫行为,其组织行为就不是刑法分则所规定的犯罪的实行行为。对这种实施组织行为的首要分子定罪的时候,必须把刑法总则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与刑法分则关于具体犯罪的规定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认定。 (三)教唆行为 教唆行为,是指能够引起他人实行犯罪的意图的行为。教唆行为不是刑法分则所规定的犯罪的实行行为,因此,只有把教唆行为和实行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解决教唆犯的定罪问题。 教唆行为的形式是各式各样的,例如劝说、请求、挑拨、刺激、利诱、威胁等。教唆既可以用口头表达,也可以用书面表达,还可以用打手势、使眼神等人体动作表达。 (四)帮助行为 帮助行为,是指为其他共同犯罪人实行犯罪创造便利条件,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行为。帮助行为不是刑法分则所规定的犯罪的实行行为,因此,只有把帮助行为和实行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解决帮助犯的定罪问题。在共同犯罪中,帮助行为可能表现为各种不同的形式。从帮助行为的性质来分,可以分为狭义帮助和隐匿帮助。前者指通过提供犯罪工具、指示犯罪目标或清除犯罪障碍等方法帮助他人实施犯罪。后者

犯罪中止基本问题研究

犯罪中止基本问题研究 赏薇 【摘要】:犯罪中止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一项重要犯罪制度,在理论上,也是犯罪未完成形态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因此,犯罪中止的研究不仅对于我们准确阐释其法律涵义和立法本意具有积极意义,而且对于预备犯、未遂犯、共犯等犯罪形态的深入理解也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本文首先介绍我国犯罪中止的立法沿革,以期对犯罪中止制度有宏观的把握;其次是关于犯罪中止的概念及特征及对犯罪中止的处罚问题进行论述。最后对我国中止犯的处罚原则进行深入的反思,建议我国应在将来的立法完善中引入准中止犯制度。 【关键词】:犯罪中、成立条件、处罚原则 【pick to 】: the crime suspension is an important criminal provisions of the criminal law system in our country, in theory, also is a kind of important type of crime unfinished form. Discontinuation of a crime as a result, the study not only for us to accurately interpret its legal meaning and the legislative intention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 but also for ready made, an accomplice in the form of crimes, such as understanding also plays a very significant role.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of the legislation history of the discontinuation of a crime in our country, system of discontinuation of a crime in order to have a macro grasp; Second is about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rime suspension and punishment of crime suspension is discussed. Finally to our country suspend crime punishment principle in-depth

案例版、、我国共同犯罪中止理论及完善

试论我国共同犯罪中止理论及完善 袁彬冯景旭 一、从一个案例说起 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 李某为杀害张某准备了菜刀并邀请王某帮忙。一天夜里,李某、王某在张某必经的小巷将张某拦住。李某捅了张某一刀,扎中张某腹部。张某负伤逃跑。李某、王某紧追。追赶中,王某担心受到法律严惩,建议放弃。李某不同意。王某说服不了李某就自己走了。为了阻止李某进一步的犯罪行为,王某给附近派出所打了报警电话。派出所民警迅速出动。在民警快接近李某时,李某被群众逮住。张某经治疗伤愈。 显然,这是一起共同犯罪,全案为故意杀人未遂。但是对从犯王某的行为是未遂还是中止,却存在着不同的认识: 一种观点以共同犯罪的中止要求行为人有效地阻止同案人(实行犯)实施犯罪为由,认为王某行为仍属犯罪未遂,王某的报警行为与李某犯罪未得逞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因此,王某的行为只能成立犯罪未遂而不能成立犯罪中止。另一种观点认为,虽然王某的行为与李某犯罪未得逞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但王某自动放弃了其犯罪行为,并且也表现出了足够悔意,可以定犯罪中止。 现行通说认为王某成立犯罪未遂。对于王某实施阻止李某继续犯罪的行为,一般是作为一个从宽的量刑情节加以考虑。这似乎是解决问题的一个优良方案。但细细考量,我们会发现,这其中仍然有不甚理想之处: 将王某后面的行为仅仅作为量刑情节而且是酌定情节从宽处罚,这其实只解决了对王某行为的量刑问题,而没有解决定性问题。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是犯罪过程中的停止形态,在性质上,属于犯罪论,因而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涉及的是定罪,而非量刑。本案中,将王某的行为认定为犯罪未遂并进一步考察其从宽情节,虽然可以达到犯罪中止的处罚效果,但是这毕竟不同于犯罪中止,因为犯罪中止处罚是法定,这里仅将其作为量刑的酌定情节,靠审判人员的法律意识强弱来实现,对行为人的从宽处罚缺乏法律保障。 由此,笔者以为有必要进一步审视我国现行的共同犯罪中止理论。 二、我国现行的共同犯罪中止理论 根据我国刑法学界的通说,我国现行的共同犯罪中止理论主要涵括以下两个方面内容: 1.简单共同犯罪的中止

身份犯共同犯罪

5.身份犯共同犯罪 一、身份犯 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是指刑法所规定的影响行为人刑事责任的行为人人身方面特定的资格、地位或状态,例如,公务员、军人、男女、亲属、在押罪犯等。 以特殊身份作为犯罪构成主体要件或加重、减轻刑罚处罚事由的犯罪,是身份犯。二、共同犯罪 共同犯罪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除人数上必须是二人以上,还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首先,必须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包括共同实行犯罪的行为和参与的行为;其次,必须存在共同犯罪故意,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各个共犯人有共同犯罪的故意,第二,各个共犯人之间有意思联络。 三、共犯的定罪 (一)共同实行犯的定罪 1.双方都有特定身份的情况。 1)双方都有身份且利用共同职务上的便利构成的共同实行犯。具有特定身份的人共同实施法律要求犯罪主体具有特定身份的犯罪,并且利用共同职务上的便利,可以构成共同实行犯。 2)双方都有身份但未利用共同职务上的便利是否构成共同实行犯。这种情况应当区分下述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法律虽然要求犯罪主体具有特定身份,但并未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只要具有特定身份,就可以构成共同实行犯。第二种情况是法律不仅要求犯罪主体具有特定身份,而且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如果没有利用共同职务上的便利,即使都有特定的身份,也不能构成共同实行犯。 2.无身份者与有身份者共同实行犯罪。 1)主犯决定说。该说认为共同犯罪的性质是由主犯犯罪的基本特征来决定。主犯具有特殊身份,是特殊主体,应按特殊主体所犯之罪定罪;主犯没有特殊身份,是一般主体,按一般主体所犯之罪定罪。 2)分别定罪说。该说认为对有身份者与无身份者应分别定罪:有身份者按身份犯定罪;无身份者按普通犯定罪。 例如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贪污、侵占案件如何认定共同犯罪的几个问题的解释》规定,行为人与国家工作人员勾结,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便利,共同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以贪污罪共犯论处。行为人与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勾结,利用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人员的职务便利,共同将该单位财物非法

浅析共犯关系之脱离 (3)

本科毕业论文 浅析共犯关系之脱离 丁震锋 201030840309 指导教师刘美彤讲师 学院名称人文与法学学院专业名称法学 论文提交日期2014年04月论文答辩日期2014年05月

摘要 共犯关系脱离的概念是由日本学者大塚仁教授首先提出来的,最初是为了弥补共犯中止的不足。如今,共犯脱离问题在各国有了独立研究价值,我国在此问题的理论研究上有所落后,司法实践中也没有统一的判断标准。笔者希望能通过对共犯脱离问题进行一系列的探讨,以期丰富刑法理论中关于共犯脱离理论的研究。 本文共分为前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 前言部分通过一个案例来引出共犯关系脱离这一概念,简单介绍了理论界对共犯关系脱离的研究现状,并指出本文的写作目的。 正文部分是本文的主体,共分三部分来进行阐述。 第一部分共犯脱离的基本理论,是本文的基础章节,通过对共犯中止的概念来引出共犯脱离的概念,同时对于目前共犯关系脱离的学说流派做了简要的介绍和分析。目的在于加强对于共犯脱离概念的理解,以期能为后面的内容提供更好的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共犯脱离与共犯中止的关系,这一部分分别对共犯脱离与共犯中止的联系和区别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第三部分共犯脱离在我国的适用,分为两个部分:共犯脱离的成立条件、具体共犯脱离的类型,主要针对共犯脱离制度在我国的适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以及一些粗浅的建议。 结语部分是对本文的基本观点进行了概括性的总结。 关键词:共犯脱离共犯中止在中国的适用

A Brief Analysis of departing from complicity Ding Zhenfeng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Law,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42, China) Abstract The concept of departing from complicity was firstly put forward by Japanese scholar Pro.Otsuka Hito. The aim of creating such a concept was to make up the deficiencies of discontinuance of complicity. Nowadays, research on the problem of departing from complicities gains independent research value in various countries. Our theoretical study on this question is lagging. There is no uniform estimate standard in judicial practices. The author hopes to explore series problems of the departing from the complicity, in order to enrich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about the departing from the complicity in the criminal law theory. The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which are foreword, text and epilogue. The foreword leads to the concept of departing form complicity theory through a case. It briefly describes the research status of departing form complicity theory, and points out the purpose of writing this dissertation. The text part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is the main body of this paper. The first part is about the basic theory of departing from complicity, is the basic section of this paper. This section discusses the concept of discontinuance of complicity, which leads to the concept of departing from complicity. The purpose is to enhance the understanding of departing from complicity,in order to provide a better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next content. The second part i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parting from complicity and discontinuance of complicity. This section discusses and analyzes the link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departing from complicity and discontinuance of complicity. The third part is about the application of departing from complicity in China. This section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nditions of departing from complicity, the different types of departing from complicity. This section briefly provided some analysis focused on the application of departing from complicity on China, and made some superficial

浅议犯罪中止(一)

浅议犯罪中止(一) 【内容摘要】随着世界刑法理论由客观主义向主观主义的演进,行为人正在取代行为成为刑法学研究的焦点。犯罪中止形态正是顺应了这种形势而成为现代立法中普遍设立的一项刑法制度。犯罪中止是故意犯罪过程中犯罪人出于自己的意志而未完成犯罪的一种特殊的犯罪停止形态,其特殊性在于其停止的原因是行为人出于自己的意志,在这种状态中,行为人的主观意志决定了行为的停止状态。由于中止犯的特殊性在于行为人的主观意志,而要认清主观状态的具体情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对于中止犯的立法概况、成立条件及刑事责任方面各国都有不同的规定。本文讲围绕这些问题,并结合我国的相关规定,做了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犯罪中止成立要件责任依据 日本刑法学家平野龙一认为:“中止犯在整个犯罪论中或许不一定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且,现在也并非特别紧急的问题。但是,中止犯集中体现了犯罪论的各种论点。犯罪论所讨论的是具备什么要件时,才能科处刑罚,而中止犯所讨论的是具备什么要件时减轻或免除刑罚,可以说,这是'反过来的犯罪本身'.”1]正是因为犯罪中止理论中的许多问题与刑法学的根基和本源紧密相连,所以多少年来它一直是刑法学领域中一片极具吸引力和争议性的园地。本文拟对犯罪中止的相关问题加以探讨。 一、各国刑法中关于犯罪中止的规定概览 (一)外国刑法中关于犯罪中止的规定简介 在英美普通法中,对犯罪中止通常作未遂罪处理,在处罚上也不做任何特别考虑。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有大约半数州的刑事制定法允许被告人把非外来障碍致犯罪未完成的情形作为无罪辩护的理由。在美国尚有一个州的刑事制定法明确否定犯罪中止可作为辩护事由。但已有九个州的法院以判例法形式否认了中止犯的可免责性,其中最著名的一个判例是LeBarron.Stcote案。2] 1965年3月3日傍晚,被告人LeBarron在一座铁路桥的中央劫持了正匆匆走过桥的一名叫JodeanKand的妇女,告诉她如果不出声就不会受到伤害,为了使自己不受伤害,这名妇女只好不情愿的随他走到铁路桥的尽头,并被推进桥旁边的一个小棚屋。在屋中,被告人告诉受害人:你知道我需要什么。随即他脱下自己的裤子,并开始脱受害人的裙子。在保证自己绝不会叫喊后,受害人告诉他她正在怀孕,并恳求他放过自己,否则会伤害自己腹中的孩子。听到她的恳求后,被告人用手抚摸了她的腹部,并将她拉到屋门口的光亮处,这时他发现受害人确实穿着贴身的孕妇装。在警告被害人不要报警,否则他会杀死她后,被告人随即让她走了。在法庭上,被告辩称指控他犯有强奸罪未遂是没有充分根据的。首先,他在完全有机会和受害人发生关系的前提下停止了这种行为,其次,导致他放弃自己意图的因素是受害人正在怀孕,这一因素不应被视为外来障碍,他中止犯罪的原因来自他的内心。被告人的辩护理由最终未被法庭认定,他被判处不多于15年的监禁。LeBarron提出了上诉,但仍被上诉法院驳回。 在大陆法系国家,最早规定中止犯的立法例是1871年《德国刑法典》该刑法典是将犯罪中止作为犯罪未遂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加以规定的,并确立了中止犯免罚的处罚原则。该法对大陆法系大部分国家的刑事立法产生了重大影响。至今,大陆法系大部分国家的刑事立法都是将中止犯纳入未遂犯的规定之中。对待未遂犯的态度和处罚原则,大陆法系国家的刑事立法大致采取了以下几种模式。1.中止犯不以犯罪论。1810年《法国刑法典》第2条规定:“凡未遂之重罪,已表明于外部行为并继之着手实施,仅因偶然或非出于犯人本意之情况,而中止或未产生结果者,以重罪论。”这条规定中虽未明确规定犯罪人因己意中止犯罪的不以犯罪论,但从该法中没有中止犯的规定和处罚原则,而该法又奉行严格的罪刑法定原则的立场看,当然可得出上述结论。新修订的法国现行刑法仍然沿袭了1810年刑法的传统,对中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