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分泌科个病种临床路径简介

内分泌科个病种临床路径简介

内分泌科个病种临床路径简介
内分泌科个病种临床路径简介

1型糖尿病临床路径

(2009年版)

一、1型糖尿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1型糖尿病(不伴急性并发症)(ICD-10:E10.2- E10.9)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治疗指南-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年),《WHO诊断标准及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年)

1.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

2.具备1型糖尿病特点:

(1)通常年轻起病,起病迅速,症状明显,中度至重度的临床症状,包括体重下降、多尿、烦渴、多饮、体型消瘦、酮尿或酮症酸中毒等。

(2)空腹或餐后的血清C肽水平低或缺乏;可出现免疫标记: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胰岛细胞抗体(IC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胰岛抗原抗体(IA-2);需要胰岛素治疗;可伴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3.分型:(1)免疫介导(1A型);(2)特发性(1B型)。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治疗指南-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年),《WHO诊断标准及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年)

1.糖尿病宣传教育和管理。

2.饮食疗法。

3.运动疗法。

4.自我血糖监测、低血糖事件评估。

5.体重、尿酮体监测及并发症检测。

6.胰岛素强化治疗及联合口服药物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一般为≤2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E10.2- E10.9 1型糖尿病(不伴急性并发症)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酮体、大便常规;

(2)全天毛细血管血糖谱(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睡前、必要时0点、3AM等);

(3)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

(4)胸片、心电图、腹部及妇科B超;

(5)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β细胞自身抗体(ICA、GAD),口服糖耐量试验和同步C肽释放试验(病情允许时);(6)并发症相关检查(新诊断糖尿病和病程超过5年定期复诊者):尿蛋白/肌酐、24h尿蛋白定量、眼底检查、神经传导速度、超声心动图、颈动脉和下肢血管彩超等。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的检查项目:

(1)血气分析,糖化血清蛋白(果糖胺),胰岛β细胞自身抗体(IAA、IA-2等),行动态血糖监测(血糖未达标和/或血糖波动较大者);

(2)相关免疫指标(血沉、CRP、RF、免疫球蛋白全套、补体全套、ANA和ENA),自身抗体(抗甲状腺、抗肾上腺、抗卵巢、抗甲状旁腺抗体等),内分泌腺体功能评估(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甲状旁腺、垂体)。

(七)选择用药。

1.胰岛素治疗方案选择及剂量调整:

(1)餐前短效(或速效)和睡前中效(长效或长效类似物)胰岛素方案;

(2)三餐前短效和早晚餐前中效胰岛素方案;

(3)预混胰岛素注射方案;

(4)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

2.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葡萄糖苷酶抑制剂(18岁以下不宜使用)。

3.对症治疗。

(八)出院标准。

1.治疗方案确定,血糖控制达标或血糖趋于稳定。

2.患者得到基本技能培训并学会自我血糖监测。

3.完成相关并发病的检查。

4.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出现急性并发症(低血糖昏迷、高渗性昏迷、酮症酸中毒、乳酸酸中毒等),则按相应路径或指南进行救治,退出本路径。

2.合并妊娠或伴有增加控制血糖难度的合并症,延长住院时间,则按相应路径或指南进行治疗。

3.若必须同时服用对血糖或降糖药物有影响的药物,或患者对胰岛素制剂、降糖药物有过敏情况时,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

4.出现严重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肾病、眼部、心血管、神经系统并发症、皮肤病变、糖尿病足),或合并感染,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

二、1型糖尿病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1型糖尿病(ICD-10:E10.2- E10.9)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出院日期:

标准住院日:≤20天

时间住院第1天住院第2-10天

住院第10-20天

(出院日)

主要诊疗工作□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完成病历书写

开化验单

上级医师查房与病情评估

初步确定治疗方案

监测血糖谱或行动态血糖

监测

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相关科室会诊

复查相关异常检查

注意病情变化

确定胰岛素注射方案,

调整胰岛素剂量

上级医师查房,明确是

否出院

完成出院记录、病案首

页、出院证明书等,向

患者交代出院后的注

意事项和复诊日期

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内科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长期医嘱:

同前

调整胰岛素剂量

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门诊随诊

糖尿病饮食

全天血糖谱

初步设定多次胰岛素注射或胰岛素泵治疗的基础剂量及餐前胰岛素剂量

临时医嘱: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及尿酮体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

糖化血红蛋白、胰岛β细胞自身抗体

并发症相关检查

胸片、心电图、腹部及妇科B 超

血气分析、态血糖监测(必要时)降糖药

临时医嘱:

口服糖耐量试验和同步C肽释放试验

加测凌晨0AM,3AM毛细血管血糖(必要时)并发症相关检查

免疫指标、其他自身抗体、内分泌腺功能评估(必要时)

并发症的相关处理

要护理工作□

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

入院护理评估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宣

胰岛素注射方法培训

血糖监测培训

营养及运动培训

病情观察

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

情变异记录□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根据《2007年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2007年)等

1.一般治疗:

(1)糖尿病知识教育;

(2)饮食治疗;

(3)运动疗法。

2.药物治疗:

(1)口服降糖药治疗;

(2)胰岛素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2型糖尿病ICD-10︰E11.2- E11.9疾病编码。

2.除外1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及其他因素所导致的血糖升高。

3.达到住院标准: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并经临床医师判断需要住院治疗。

4.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如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入院后所必需进行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包括酮体)、大便常规;

(2)全天毛细血管血糖谱(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睡前、必要时0点、3AM等),动态血糖监测(血糖未达标和/或血糖波动较大者);

(3)肝肾功能、血脂、电解质、血粘度;

(4)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糖化血清蛋白(果糖胺);(5)口服糖耐量试验和同步胰岛素或C肽释放试验;

(6)胸片、心电图、腹部B超。

2.并发症相关检查:尿蛋白/肌酐、24h尿蛋白定量、眼底检查、神经传导速度、心脏超声、颈动脉和下肢血管彩超等。

3.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可增加以下检查项目:

(1)ICA、IAA、GAD、IA-2自身抗体测定,血乳酸;

(2)24h动态血压监测,运动平板试验、心肌核素检查、冠脉CTA或冠状动脉造影;

(3)震动觉和温度觉测定、10g尼龙丝压力检查、踝肱比检查;

(4)肿瘤指标筛查,感染性疾病筛查。

(七)选择用药。

1.降血糖药物:口服降糖药、胰岛素或胰岛素类似物。

2.针对伴发疾病治疗的药物:降压药、调脂药、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药物等。

3.对症治疗药物:根据患者情况选择。

(八)出院标准。

1.患者得到基本技能培训并学会自我血糖监测。

2.降糖治疗方案确定,血糖控制达标或血糖趋于稳定,无低血糖事件发生。

3.完成相关并发症的检查并开始对症治疗。

4.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出现急性并发症(低血糖昏迷、高渗性昏迷、酮症酸中毒、乳酸酸中毒等),则按相应路径或指南进行救治,退出本路径。

2.合并妊娠或伴有增加控制血糖难度的合并症,延长住院时间,则按相应路径或指南进行治疗。

3.若必须同时服用对血糖或降糖药物有影响的药物,或患者对胰岛素制剂、降糖药物有过敏情况时,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

4.出现严重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肾病、眼部、心血管、神经系统并发症、皮肤病变、糖尿病足),或合并感染,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

二、2型糖尿病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2型糖尿病(ICD-10:E11.2- E11.9)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出院日期:

日标准住院日:≤14天

时间住院第1-2天住院第3-7天

主要诊疗工作□

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完成病历书写

血糖监测

完善项目检查

糖尿病健康教育

营养治疗和运动治疗

药物治疗

上级医师查房,确定进一步诊疗方案

向患者家属初步交代病情

上级医师查房,确定进一步

的检查和治疗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调整降糖治疗方案

根据相应回报的检查结果

调整或维持降压、调脂治疗

方案

并发症相关检查与治疗

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糖尿病护理常规

一/二级护理

糖尿病饮食

糖尿病健康宣教

毛细血糖测定×7/天

有急性并发症者

记24小时出入量

每1-2个小时测血糖

长期医嘱:

糖尿病护理常规

根据情况调整护理级别

糖尿病饮食

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的调

降压药、调脂药及其他药物

(必要时)调整

并发症相关检查与治疗

临床医嘱:

建立静脉通道

吸氧、重症监护(必要时)

临床医嘱:

血常规、尿常规(包括酮体)、大便常规

血糖谱、肝肾功能、血脂、电解质、血粘度、HbA1c、尿白蛋白测定、果糖胺、糖耐量试验和同步胰岛素或C肽释放试验;

心电图、胸片、腹部B超

并发症相关检查

根据情况进行动态血糖、血压监测等检查项目

静脉补液(必要时)

对症处理

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根据病情复查相应检查

主要护理工作□

协助患者或其家属完成住院程序,入院宣教

执行医嘱

观察病情并及时向医师汇报

危重病人的特殊处理

糖尿病护理常规

执行医嘱

病情变异记录□无

□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签名

医师签名

时间住院第8-10天

住院第10-14天

(出院日)

主要诊疗工作□

上级医师查房:并发症、治疗效果、治疗

方案评估,完成疾病诊断、下一步治疗对

策和方案的调整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请相关科室协助治疗

确定出院日期

通知出院处

通知患者及其家属出院

向患者交待出院后的注意事项,血糖血压

的监测频率,血糖血压及饮食运动情况及

记录方法,预约复诊日期

将“出院总结”交给患者

如果患者不能出院,在“病程记录”中说

明原因和继续治疗的方案

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糖尿病护理常规

二~三级护理

运动及饮食治疗

降糖药物的调整

其他药物的应用及调整

并发症治疗方案及药物的调整

长期医嘱:

根据病情下达

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门诊随诊

主要护理工作□

糖尿病护理常规

执行医嘱

Ⅱ级预防教育

进行胰岛素治疗者教会患者正确的注射

方法

正确的血糖测定方法及记录方法

告知患者低血糖的可能原因及处理原则

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出院指导:Ⅱ级预防教育,复诊时间及注

意事项

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临床路径

(2009年版)

一、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ICD-10:D35.0,

M8700/0;M8693/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治疗指南-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年)

1.高血压,并具有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典型的症状,部分病人血压正常,且无症状。

2.血压监测提示为阵发性高血压、阵发性高血压加重或持续性高血压。

3.血或24小时尿儿茶酚胺(CA)或其代谢产物增高,发作性高血压患者发作日4小时尿CA或其代谢产物较对照日4

小时尿CA或其代谢产物高3倍以上。

4.影像学检查发现肿瘤病灶。

5.131I或125I MIBG同位素功能显像阳性。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治疗指南-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年)

1.控制血压及对症治疗。

2.手术切除肿瘤。

3.同位素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内分泌科)为≤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D35.0,M8700/0; M8693/1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气分析及肿瘤标志物;

(3)血、尿儿茶酚胺及其代谢物测定,激发试验和/或抑制试验;

(4)胸片、心电图、动态血压、超声心动图、腹部超声、肾上腺CT或MRI。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静脉分段取血测定血浆儿茶酚胺水平及其代谢产物;(2)131I或125I MIBG。

3.酌情行并发症的相关检查。

(七)选择用药(术前)。

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

2.钙通道阻断剂。

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4.血管扩张剂。

5.儿茶酚胺合成抑制剂。

6.镇静剂。

(八)出院(转科)标准。

1.症状减轻、好转。

2.满足手术条件。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复杂、严重、临床表现不典型,造成诊断和治疗困难,延长住院时间。

2.伴有其他系统合并症,需要特殊诊断治疗措施,治疗和住

院时间变异。

3.出现影响本病治疗效果的并发症,治疗效果不佳,延长住院时间。

二、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ICD-10:D35.0,M8700/0;

M8693/1)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出院日期:

标准住院日:≤28天

时间住院第1天住院第2-7天住院第2-4周

主要诊疗工作□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完成病历书写

完善检查

上级医师查房与病情评估

初步确定治疗方案

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第一天所开检

查及评价检查结果

手术前药物准备及评价

药物准备效果

外科及相关科室会诊,

制定肿瘤处理方案,明

确转科时间

完善术前检查

转科

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内分泌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低盐饮食普食

“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常

规治疗”(参见相关治疗须

知)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临时医嘱: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潜血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气分

析及肿瘤标志物

血、尿儿茶酚胺及其代谢物

测定,激发试验和/或抑制试

胸片、心电图、动态血压、

超声心动图、腹部超声、肾

上腺CT或MRI

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定性

检查、定位检查及并发症的

相关检查(必要时)

长期医嘱:

内分泌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普食

“嗜铬细胞瘤/副神

经节瘤常规治疗”

(参见相关治疗须

知)

长期医嘱:

内分泌护理常规

一~二级护理

普食

“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

瘤常规治疗”(参见相关

治疗须知)

临时医嘱:

药物准备2周及4周时

检查

体重

血糖(谱)

24小时尿儿茶酚胺

血压监测

超声心动(必要时)

血常规

尿常规

主要护理工作□

入院宣教护理评估

正确执行医嘱

高血压及体位性低

血压护理

正确执行医嘱

高血压及体位性低血压

护理

正确执行医嘱

完成转科

病情变异记录□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范-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年)

1.经蝶垂体手术:适用于临床诊断库欣病的患者。

2.肾上腺占位切除手术:适用于临床诊断肾上腺病变包括腺瘤、腺癌、结节性增生的患者。

3.异位ACTH综合征原发病灶手术:适用于临床诊断异位ACTH综合征,且有疑诊病灶的患者。

4.肾上腺全切术或大部分切除术:适用于临床诊断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且无法明确病因的患者,切除肾上腺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为继续随诊寻找病灶争取宝贵时间。(四)标准住院日为≤2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E24库欣综合征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定性检查和定位检查≤20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凝血功能、肿瘤标志物、糖耐量检查及胰岛素释放试验;

(3)胸片、心电图、腹部超声、超声心动图;

2016年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总结

xxx人民医院 2016年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总结 根据《卫生部关于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2016年结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活动和医院实际,我院临床科室对以下科室开展了如下病种的临床路径:内科系统:不稳定型心绞痛、社区获得性肺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症、急性左心衰、糖尿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心肌梗死、细菌性痢疾、小细胞肺癌、消化性溃疡等疾病,外科系统:腹股沟疝、剖宫产、甲状腺肿瘤、乳腺肿瘤、胆石症、输尿管结石、膀胱肿瘤、自发性气胸、股骨干骨折、慢性鼻窦炎、腮腺多形性肿瘤、大隐静脉曲张、老年性白内障、凹陷性颅骨骨折、急性阑尾炎、卵巢良性肿瘤等,全院共开展了近35中疾病。针对以上病种临床路径我院制定了实施方案,2015年1月至今,我院严格按照卫生部要求执行临床路径规范,开展临床路径诊疗工作,按规定使用药物,如果病情变化,无法执行临床路径时,将退出临床路径,确保患者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得到正确的诊疗服务,根据疾病诊疗指南确定出院标准。 一、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建立健全各种组织 医院通过院委会、贯彻落实临床路径试点工作,营造试点工作氛围。一是建立临床路径管理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分管院长为副组长,医、护、病案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分工负责,责任到

人,领导小组下设临床路径管理办公室,设于医务科,具体负责全院临床路径的上报,组织实施、检查、评估等工作。 二、制定工作制度加强管理 为规范临床路径工作流程,医院制定了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临床路径实施流程图、临床路径工作制度、管理制度等.临床路径管理小组确定了15个专业,35个病种数。 三、开展临床路径工作的成果 我院自开展临床路径工作以来。2015年全院共开展466例,完成353例,中途退出113例,完成率76%,中途退出率24%。进行比较好的病种如下: 腹股沟疝进入路径33例、退出路径病8例、平均住院天数4.63天、平均住院费用6813.21元。 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81例,退出路径5例、平均住院天数6.82天、平均住院费用3600.元。 剖宫产进入路径42例、退出路径10、平均住院天数3.89天、平均住院费用6500元。 老年性白内障进入路径85例,退出路径12例,平均住院天数3.69天、平均住院费用4500元。 胎膜早破进入路径112例,退出路径18例,平均住院天数3.21天、平均住院费用3500元。 2016年全院第一季度共开展308例,完成239例,中途退出69例,完成率77%,中途退出率22%。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内分泌科评分标准(试行)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内分泌科评分标准(试行)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内分泌科评分标准(试行) 一、本标准分五个部分,实行量化千分制,其中“基础条件”占150分,“医疗技术队伍”占120分,“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占370分,“医疗质量状况”占260分,“科研与教学”占100分。 二、申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所在医院应当为三级医院,医院认真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各项任务;2.专科所在医院应当积极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开展患者预约诊疗服务,并推行单病种管理;3.专科整体实力强,医疗技术水平高,医疗安全保障好;4.专科病房应当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且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患者数量达到治疗出院患者总数的2%。 三、标准中的相关技术指标,如无特别注明,均指评估时上一年度的数据。 四、标准中部分指标内容可累积计分,但最后得分不超过标准分。 五、学科带头人是指具有正高级职称、临床水平高、教学和科研组织管理能力强、能带动学科持续发展和梯队建设的专科负责人。 六、学科骨干是指在专科内某一专业发展方向具有较高学术

和技术水平、作为学科带头人后备力量的高级职称人员。 七、本标准中包括的人员是指人事关系或执业地点在所在医院的人员。其中聘用人员是指在本单位执业注册并履行职责1年以上、年工作时间8个月以上。 序号 检查内容 标准分 评分标准 备注一 基础条件 150 1

发展 环境 (5) 医院专科建设发展规划 3 专科建设管理的组织完善得3分;规划欠合理得1分;无规划不得分。 医院有扶持专科建设的政策或措施 2 政策、措施齐全得2分;政策措施不完善或不得力得1分;无明确的政策、措施或不落实不得分。

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临床路径工作评估报告 (20XX年、20XX年上半年) 为规范医护人员执业行为,加强以病例为单元的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控制和降低临床常见病医药费用,减轻患者负担,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保障医疗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和《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为以点带面、有序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组织领导 (一)医院成立以院长为组长、分管副院长为副组长,医务科、护理部、质控办公室、信息科、党委办公室、医院办公室、精神卫生办公室等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各试点科室科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容 成员: 艺 萍 (二)相关职能科室工作职责: 医务科:负责组织临床科室临床医师路径的制定并组织实施; 护理部:负责组织临床护理路径的制定并组织实施; 医务科、护理部、质控办、党办:分别负责单病种路径管理的综合考评工作; 信息科:负责相关病案的信息收集、统计工作; 财务科:负责入出院管理、监审科:负责合理收费的实时监控工作; 医院办公室、精卫办:负责社会公告及宣传工作; (三)实践小组 试点科室成立实践小组。组成人员包括:科室(治疗组)临床医生、护士。 临床辅助科室、药剂科等相关科室均应指定专人给予积极协作。 小组组长由各科室科主任担任。

我院20XX年开展临床路径试点专业3个,开展病种数10个,20XX年增加4个病种,完成情况如下: 为的随意性,同时提高了治疗效果,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住院费用,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由于精神病人以及精神疾病的特殊性,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一些意外情况如自伤自杀或严重药物副反应等,进入临床路径的病例就可能发生变异或退出临床路径管理。由于卫生部未制定精神科病种临床路径方案,我院是摸索中开展临床路径工作。因此,下一步会根据以往开展情况修订精神科临床路径方案。 二〇一二年九月

卫生部临床路径合集

1型糖尿病(不伴急性并发症)的标准住院流程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的均按此执行。 一、诊断依据。 1.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 2.具备1型糖尿病特点: (1)通常年轻起病,起病迅速,症状明显,中度至重度的临床症状,包括体重下降、多尿、烦渴、多饮、体型消瘦、酮尿或酮症酸中毒等。 (2)空腹或餐后的血清C肽水平低或缺乏;可出现免疫标记: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胰岛细胞抗体(IC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胰岛抗原抗体(IA-2);需要胰岛素治疗;可伴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3.分型:(1)免疫介导(1A型);(2)特发性(1B型)。 二、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酮体、大便常规; (2)全天毛细血管血糖谱(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睡前、必要时0点、3点等); (3)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 (4)胸片、心电图、腹部及妇科B超; (5)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β细胞自身抗体(ICA、GAD),口服糖耐量试验和同步C肽释放试验(病情允许时); (6)并发症相关检查(新诊断糖尿病和病程超过5年定期复诊者):尿蛋白/肌酐、24h尿蛋白定量、眼底检查、神经传导速度、超声心动图、颈动脉和下肢血管彩超等。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的检查项目: (1)血气分析,糖化血清蛋白(果糖胺),胰岛β细胞自身抗体(IAA、IA-2等),行动态血糖监测(血糖未达标和/或血糖波动较大者); (2)相关免疫指标(血沉、CRP、RF、免疫球蛋白全套、补体全套、ANA和ENA),自身抗体(抗甲状腺、抗肾上腺、抗卵巢、抗甲状旁腺抗体等),内分泌腺体功能评估(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甲状旁腺、垂体)。 三、选择用药。 1.胰岛素治疗方案选择及剂量调整: (1)餐前短效(或速效)和睡前中效(长效或长效类似物)胰岛素方案; (2)三餐前短效和早晚餐前中效胰岛素方案; (3)预混胰岛素注射方案; (4)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 2.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葡萄糖苷酶抑制剂(18岁以下不宜使用)。 3.对症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20天 五、出院标准。 1.治疗方案确定,血糖控制达标或血糖趋于稳定。 2.患者得到基本技能培训并学会自我血糖监测。 3.完成相关并发病的检查。 4.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六、变异及原因分析。 1.出现急性并发症(低血糖昏迷、高渗性昏迷、酮症酸中毒、乳酸酸中毒等),则按相应路

单病种临床路径标准

单病种的质量控制一直是政府、保险业以及医院管理者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阐述了目前国内外单病种质量控制的内容、项目及当前单病种质量管理的最新模式。此外,笔者还对单病种质量控制措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单病种质量控制今后急需进行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近20年以来,单病种的质量控制一直是政府、保险业以及医院管理者十分关注的问题。随着我国卫生制度的不断改革,特别是近几年实行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以后,单病种的质量控制显得更加重要。 1 单病种质量控制的目的与意义 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Donabedian提出应根据基本结构,实施过程以及医疗效果三方面对医疗质量进行评估。医疗效果是最终的可靠依据,其中最重要的是疾病的诊断是否及时、准确,治疗是否迅速、有效和安全,治疗的费用是否合理、经济,其成本是否得到很好的控制。 单病种的质量控制最终目的和意义是通过对单病种从诊断、检查、治疗、治疗效果以及成本费用实行较全面的监控,以达到提高医疗质量、降低成本、减少不合理费用,充分利用卫生资源增强服务效益的目的。 2 单病种质量控制的内容及项目 1992年,在卫生部医政司的领导下,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市卫生局编写了《单病种质量控制标准(试行草案)》,并将它作为全国《综合医院分级管理的标准(试行草案)》附件之八。该标准选择了102种临床各科常见病与多发病作为全国病种质量的评价范围。 标准中所列每种病种的质量控制评估内容及项目包括:诊断依据、入院指标、疗效标准、出院标准、临床评定指标(包括疗效、平均住院日)。其中临床评定指标中,设置有平均医疗费用,当时由于全国收费情况比较复杂,且缺乏大量真实而客观的数据,故此项未列出全国统一的参考指标值。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耶鲁大学研究者提出了疾病诊断相关分类

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XX人民医院XX年临床路径 工作总结 根据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政策要求,加快推进临床路径管理,我院于XX年X月开始推行临床路径管理,从而规范了临床医疗行为,体现了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缩短了住院天数,降低了医疗费用,同时医疗活动公开透明,密切了医患关系,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年X月X日--X月X日我院将X个专业纳入临床路径管理、共X个病种;同期出院病例总数XX例,病种数XX例,入径病例数为XX例,已完成病例数XX例,中途途径病例数XX例,变异病例数XX例。 以上数据显示,我院临床路径管理入径率、完成率相对较好,符合相关要求,但变异率相对偏高,产生变异得主要原因有: 1、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初期,各科维护上没有将相关得药物进行备用维护,运行过程中不熟悉,出现操作不恰当等情况。

2、患者病情发生变化,延长住院时间,维护得路径时间不在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范围内,药物未维护在备用项目中,使用药物时发生变异。 3、部分患者在住院过程中因病情所需提前手术或推迟手术,未在路径维护范围内,部分患者住院后多科会诊合并其她疾病,导致无法按路径维护进行,导致变异。 4、部分内科病人使用中药,出现变异。 5、患者因自身原因,提前要求出院,不在病情维护出院前后范围内。 6、患者需要使用得手术设备维修,无法进行手术等。 二、存在困难 1、大部分医院信息系统支持不够,信息化程度不高,统计工作还处于手工操作阶段,导致数据整理、分析工作量大,相当多得项目数据还无法提供,也不利于试点工作后期相关资料得收集、利用。 2、能正常完成临床路径得病例相对较少,分析原因主要就是临床纯粹得单一病种患者较少,多数病人都合并其她疾病,或有并发症,无法按照历经要求实施诊治。 3、部分科室临床路径工作执行力度缺乏。由于实施临床路径增加了管理成本,临床路径需要专人审核,流程需要不断维护升级,增加了科室得工作量,导致部分科室对临床路径重视程度不够,积极性不高,有抵触情绪。同时,一些部门之间支持协

内分泌科个病种临床路径简介

1型糖尿病临床路径 (2009年版) 一、1型糖尿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1型糖尿病(不伴急性并发症)(ICD-10:E10.2- E10.9)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治疗指南-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年),《WHO诊断标准及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年) 1.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 2.具备1型糖尿病特点: (1)通常年轻起病,起病迅速,症状明显,中度至重度的临床症状,包括体重下降、多尿、烦渴、多饮、体型消瘦、酮尿或酮症酸中毒等。 (2)空腹或餐后的血清C肽水平低或缺乏;可出现免疫标记: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胰岛细胞抗体(IC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胰岛抗原抗体(IA-2);需要胰岛素治疗;可伴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3.分型:(1)免疫介导(1A型);(2)特发性(1B型)。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治疗指南-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年),《WHO诊断标准及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年) 1.糖尿病宣传教育和管理。 2.饮食疗法。 3.运动疗法。 4.自我血糖监测、低血糖事件评估。 5.体重、尿酮体监测及并发症检测。 6.胰岛素强化治疗及联合口服药物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一般为≤2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E10.2- E10.9 1型糖尿病(不伴急性并发症)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酮体、大便常规;

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分析

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分析 从2015年我院开展临床路径、单病种监测工作,我院成立了临床路径管理小组,每年制定工作计划,经全院医务人员的配合及努力,各项指标均较前提高。现将2017年上半年(1-6月)工作总结如下: 1. 进入不稳定型心绞痛路径患者总数达31例,且全部完成,完成率达到100%。平均住院天数为7.4天,较前半年9.5天明显减少。平均住院费用由前半年7362元降至5241元,平均药品费用由前半年3162元降至后半年2218元,平均检查费用由2761元降至2101元。(如图所示) 平均住院天数 510151 2 3 4 5 67 8 9 10 11 12 月份 天数

平均住院费用 2000 400060008000100001 2 3 4 5 67 8 9 10 11 12 月份 费用(元 ) 平均药品费用 1000 20003000400050001 2 3 4 5 67 8 9 10 11 12 月份 费用(元 ) 平均检查费用 1000 20003000400050001 2 3 4 5 67 8 9 10 11 12 月份 费用(元) 2.进入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路径患者总数达13例,且全部完成,完成率达到100%。平均住院天数为6.78天,较前半年4.64有所增加。平均住院费用由前半年8623元增加至8817元,平均药品费用由前半年4439元降至后半年4211元,平均检查费用由前半年2287元增加至2985元。(如图所示)

平均住院天数 510151 2 3 4 5 67 8 9 10 11 12 月份 天数 平均住院费用 5000 1000015000200001 2 3 4 5 67 8 9 10 11 12 月份 费用(元) 平均药品费用 5000 1000015000200001 2 3 4 5 67 8 9 10 11 12 月份 费用(元)

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总结

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总结 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总结   我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病人为中心,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临床路径具体实施方案,保证临床路径工作高质量完成。自2010年11月全院实施以来,共开展20个专业40个病种,入径病例2500余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进一步规范了临床诊疗流程,规范了临床用药。现对临床路径工作总结如下: 1、医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临床路径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建立院科两级管理组织,成立临床路径试点指导及评价小组和实施小组,做好病种临床路径的实施和相关资料填写、收集、整理工作,参与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估与分析。 2、医院制定了《***人民医院临床路径管理试点方案》和《**人民医院临床路径管理方案》,对各级领导组织和临床科室相关人员的职责做了详细规定,实行分级负责,做到职责明确,要求具体,突出工作重点,要求以点带面,科主任牵头,住院总协助,使临床路径工作稳定有序开展。 3、先后多次组织召开相关临床科室科主任、护士长和住院总工作会议,不定期组织科室人员座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沟通交流,促进临床工作人员理念更新,提高对临床路径工作的认识。 4、组织专家组对科室临床路径方案进行审核,重点是药物的选择尤其是抗生素的应用是否规范。 5、每月对临床路径工作进行汇总总结,发现问题及时沟通解决。   今年7月份,我院作为全国二级医院临床路径标准制定单位,承担全国200个病种中50个标准制定任务,这既是对我们临床路径工作的肯定,也是一种促进,我院将以此为契机,在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的同时,对我院临床路径工作进行系统深入的自查,重点做好相关制度和监督评价体系的改进和完善,确保临床路径工作落实到位,召开专题会议,提高临床医务人员认识,进一步增强科室医务人员对临床路径的认同感,促进临床路径健康开展,为广大的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为人们的健康提供切实的保障。 感谢您的阅读!

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考试试题及答案

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知识考试试题 姓名科室总分100分,得分 一、选择题:(每空两分,共20分) 1、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意义:() A、规范医疗服务 B、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 C、控制医疗成本、减少资源浪费 D、获得最佳服务 E、以上都是 2、临床路径病种选择遵循的原则:() A、常见病、多发病; B、治疗方案相对明确,技术相对成熟,诊疗费用相对稳定,疾病诊疗过程中变异相对较少; C、结合医疗机构实际,优先考虑卫生行政部门已经制定临床路径推荐参考文本的病种。 D、A+B+C E、A+B 3、变异的处理步骤:() A、记录 B、提出解决方法 C、优化改进 D、A+B+C E、A+B 4、变异的原因分析包括:() A、病情变化或出现并发症 B、遇周末,调整日期; C、病人要求(拒绝)使用抗生素/做该项检查/继续补液/继续住院/出院 D、需要治疗其他疾病 E、以上都是 F、B+C+D 5、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估内容包括:() A、平均住院日数; B、平均住院费用 C、治愈好转率 D、变异率 E、变异原因分析 F、顾客满意度 G、以上都是; H、A+B+C+F 6、急性心肌梗死单病种质量指标正确的是:() A、到达医院后使用阿司匹林(有禁忌证者给予氯吡格雷) B、实施左心室功能评价 C、对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到院30分钟内实施溶栓治疗 D、到院90分钟内实施PCI治疗 E、到达医院后使用即刻β受体阻滞剂(无禁忌症) F、以上说法都对 G、A+B+D 7、急性心肌梗死出院后继续使用:() A、阿司匹林 B、β-受体阻滞剂 C、ACEI/ ARB D、他汀类 E、健康教育 F、以上说法都对 8、关于肺炎单病种质控管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符合住院治疗标准,实施病情严重程度评估 B、氧合评估; C、首次抗菌治疗前,采集血、痰培养 D、入院4小时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 E、以上都对 9、髋关节置换术后质量控制指标正确的是:() A、实施术前评估与术前准备 B、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应用时机 C、预防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D、单侧手术输血量小于400ml E、内科原有疾病治疗 F、健康教育 G、以上都对 H、除D之外其余都对 10、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时机正确的是:( ) A、术前1小时使用 B、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追加一次 C、术中用血大于1500ml追加一次 D、C+D E、以上都对 二、填空题:(每空两分,共40分) 1、临床路径是指、及,针对某个或,以为基础,以提高和保障为目的,所制定的有顺序和要求的、的,以减少及,使患者获

妇科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妇科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我科于20XX年7月在科室开展了临床路径实践工作,妇科卵巢良性肿瘤临床路径通过4个月实践,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 总结汇报如下: 、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 1.妇科建立临床路径管理小组,健全工作制度。根据卫生部颁布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通知精神,科室专门召开办公会,研究、部署我科临床路径试点工作开展,确定了卵巢良性肿瘤临床路径,成立了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小组,黄玉梅主任担任组长,吴秋云副主任、刘跃群护士长担任副组长,曾声雯任个案管理员,邓映岚、黄春燕、郑玉梅、王丽娜任临床路径工作指导评价小组成员。科室于7月1日制定了《妇科良性肿瘤临床路径工作实施管理办法》,明确了我科卵巢良性肿瘤临床路径工作实施步骤、工作内容、责任人、时间节点,建立了临床路径试点工作实施效果评价及分析制度。 2.确定临床路径病种,实践临床路径。7月1日根据卫生部 《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结合医院及科室实际,在征求全科医护人员意见基础上,确定妇科卵巢良性肿瘤临床路径,并制定了 相应的临床路径文本。因科室病例条件限制,7月无符合本科临床路径病例,20XX年8月1日妇科符合临床路径病例正式实践临床路径。近3个月来,收治卵巢良性肿瘤病例中,除两例因严重合并症和诊断不明确未进入路径,其余病例均进入卵巢良性肿瘤临床路径,共33例。进入路径管理病例中1例因家中出现意外情况中途退出路径,其余32例皆正常完成路径程序。 3.实施效果评价及分析。妇科对实施临床路径的病例相关指标进行收集、整理,对中途退出路径的病例,科室组织病例讨论, 分析退出路径原因及存在问题。对成功实施的病例,科室通过分析治疗过程、患者转归情况、总体费用对比情况、患者满意度及认可度等指标实施效果评价。妇科每月将分析和评价情况形成书面报告上报医务处和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并于每月低组织妇科临床路径管理小组对前期临床路径实践工作进行

内分泌科临床路径副本

垂体催乳素瘤临床路径 一、垂体催乳素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垂体催乳素瘤(ICD- 10: D35.2 M82710/0 )。 (二)诊断依据。 根据《协和内分泌代谢学》(史轶蘩主编,科学出版社,1999 年,第一版)、《Williams textbook of endocrinology 》(Wilson JD 主 编,Harcourt Publishers Limited,1998 年,第九版)和《临床诊疗指南-内分泌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 性腺功能减退和泌乳:女性表现为月经紊乱或闭经,男性表现为性功能低减。部分患者可合并泌乳或触发泌乳。 2. 垂体腺瘤压迫周围组织的临床表现:如头疼、视野缺损;部分患者合并其他垂体功能减低的临床表现。 3. 血清学测定催乳素水平显著升高。 4. 鞍区MRI提示垂体有占位性病变。 5. 除外其他垂体疾病以及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生理性、药理性催乳素水平的升高。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协和内分泌代谢学》(史轶蘩主编,科学出版社, 1999 年,第一版)、《Williams textbook of endocrinology 》(Wilson JD 主编,Harcourt Publishers Limited,1998 年,第九版)和《临床诊疗指南-内分泌学分册》(中华医学会

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 药物治疗:溴隐亭为首选药物。溴隐亭治疗适用于:对溴隐亭敏感、无不 可耐受及不良 反应的患者。 对溴隐亭不耐受或治疗效果不佳者可选用其他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不适用药物治疗情况:肝肾功能异常、对药物治疗不敏感或不能耐受其副作用。 2. 手术治疗: 大腺瘤及出现肿瘤压迫症状、各种原因不能坚持药物治疗以及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 3. 放疗或伽马刀治疗:不作为一线治疗。适用于不能耐受药物及手术治疗或手术后辅助治疗患者。 (四)标准住院日为10 -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 1 0:D35.2 M82710/0 垂体催乳素瘤疾病编码。 2.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 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 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和电解质;

单病种及临床路径管理

骨科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落实卫生部的要求,规范医疗行为,强化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控制和降低临床常见病医药费用,减轻患者负担,结合我科实际情况,按照医院要求实施单病种及临床路径管理。 一、临床路径的定义 是指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是一个有关临床治疗的综合模式,以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来促进治疗组织和疾病管理的方法,最终起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作用。相对于指南来说,其内容更简洁,易读、适用于多学科多部门具体操作,是针对特定疾病的诊疗流程、注重治疗过程中各专科间的协同性、注重治疗的结果、注重时间性。 二、临床路径的重要意义 临床路径是相对于传统路径而实施的,传统路径也即是每位医师的个人路径,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不同的治疗组或者不同医师个人针对某一疾病可能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案。采用临床路径后,可以避免传统路径使同一疾病在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不同的治疗组或者不同医师个人间出现不同的治疗方案,避免了其随意性,提高了费用、预后等等的可评估性。 临床路径通过设立并制订针对某个可预测治疗结果病人群体或某项临床症状的特殊的文件、教育方案、患者调查、焦点问题探讨、独立观察、标准化规范等,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执行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三、临床路径的实施步骤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一)进入路径病历的选择要求: 1.诊断明确; 2.符合临床路径的入选标准; 3.诊疗过程中未出现其他明显并发症、合并症; 4. 能够按临床路径设计流程和预计时间完成诊疗项目; (二)实施过程控制与变异分析(附流程图) 1. 经治医师完成患者的检诊工作,科室个案管理员和科室临床专家对住院患者进行临床患者的准入评估;

内分泌科国家临床路径

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 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消渴病(TCD编码:BNV06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2型糖尿病(ICD-10编码:E11.902)。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ZYYXH/T3.1~3.15—2007)。 (2)西医诊断标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参考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2007年)。 2.证候诊断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2007年)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消渴病(2型糖尿病)诊疗方案”。具体证候诊断: (1)主证 ①肝胃郁热证 ②胃肠实热证 ③脾虚胃热证 ④上热下寒证 ⑤阴虚火旺证

⑥气阴两虚证 ⑦阴阳两虚证 (2)兼证 ①瘀证 ②痰证 ③湿证 ④浊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2007年)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消渴病(2型糖尿病)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消渴病(2型糖尿病)。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为主的综合治疗。 (四)建议标准住院日≤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消渴病(TCD编码:BNV060)和2型糖尿病(ICD-10编码:E11.902)。 2.达到住院标准:符合《糖尿病的入院指南》者。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如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完整版)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考试题

临床路径与单病种测试 科室: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 1、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意义 A、规范医疗服务 B、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 C、控制医疗成本、减少资源浪费 D、获得最佳服务 E、以上都是 2、临床路径病种选择遵循的原则 A、常见病、多发病 B、治疗方案相对明确,技术相对成熟,诊疗费用相对稳定,疾病诊疗过程中变异相对较少 C、结合医疗机构实际,优先考虑卫生行政部门已经制定临床路径推荐参考文本的病种。 D、A+B+C E、A+B 3、变异的处理步骤 A、记录 B、提出解决方法 C、优化改进; D、A+B+C ; E、A+B 4、变异的原因分析包括 A、病情变化或出现并发症 B、遇周末调整日期 C、病人要求拒绝使用抗生素/做该项检查/继续补液/继续住院/出院 D、需要治疗其他疾病 E、以上都是; F、B+C+D 5、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估内容包括 A、平均住院日数 B、平均住院费用 C、治愈好转率 D、变异率 E、变异原因分析 F、顾客满意度 G、以上都是; H、A+B+C+F 6、急性心肌梗死单病种质量指标正确的是 A、到达医院后使用阿司匹林(有禁忌证者给予氯吡格雷) B、实施左心室功能评价 C、对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到院30分钟内实施溶栓治疗 D、到院90分钟内实施PCI治疗 E、到达医院后使用即刻β受体阻滞剂无禁忌症 F、以上说法都对; G、A+B+D 7、急性心肌梗死出院后继续使用 A、阿司匹林 B、β-受体阻滞剂 C、ACEI/ ARB D、他汀类 E、健康教育 F、以上说法都对 8、关于肺炎单病种质控管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符合住院治疗标准实施病情严重程度评估 B、氧合评估 C、首次抗菌治疗前采集血、痰培养 D、入院4小时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 E、以上都对。 9、髋关节置换术后质量控制指标正确的是 A、实施术前评估与术前准备 B、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应用时机 C、预防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D、单侧手术输血量小于400ml E、内科原有疾病治疗 F、健康教育 G、以上都对 H、除D之外其余都对 10、关于病历书写质量需立即完成的内容包括

单病种临床路径

单病种临床路径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创生骨科医院单病种质量及临床路径管理制度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控制医疗成本,提高病人满意度,根据《医药卫生体质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单病种质量及临床路径管理制度。 一、单病种临床路径是指由医疗、护理及相关人员在疾病诊断明确后,针对某种疾病或者某种手术制定的具有科学性(或合理性)和时间顺序性的患者诊疗计划。 二、院内各科室开展单病种临床路径均需遵守本制度。 三、各科室单病种临床路径开展应当遵循科学、安全、规范、有效、经济、符合伦理的原则,并与科室功能任务相适应,需具备符合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应的设备、设施和质量控制体系;各级医务人员要严格执行相关病种的诊疗护理规范、常规,优化质控病种的诊断、治疗环节质量。 四、设立组织,加强督导 在院长、分管院长的领导下,建立三级医疗控制体系负责开展单病种质量及临床路径工作,并负责该工作的管理、督导。 医院成立单病种质量及临床路径管理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制定单病种质量及临床路径管理有关规章制度,对我院单病种质量及临床路径管理质量进行指导、监控和评估,协调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相关科室成立单病种质量及临床路径实施小组,由临床科室主任任组长,医疗、护理人员任成员,主管医师主要负责临床路径的实施,临床路径实施过程的效果评价和分析,住院总(科秘书)负责相关材料的收集、记录和整理及信息上报。

2020年1-9月份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2015年1-9月份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 2015年1-9月份,我院临床路径实施有50个病种,共有2931例入组临床路径,入组率54.12%,变异率19.58%,变异退出率15.05%,完成率84.95%。1-9月份我院总出院人数为30822人次,实施临床路径管理人数占总出院人数为9.51%。比去年同期的8.46%有所增加。具体数据见下表: 根据百色卫生局文件百卫医【2014】13号文件相关要求,2014年临床路径工作目标:三级综合医院不少于15个专业50个病种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至少包括心血管介入、神经血管介入、骨关节植入治疗和肿瘤性疾病等病种。符合进入临床路径管理标准的病理入组率不低于50%,入组后完成率不低于70%,力争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病例数达到出院病例数的20%以上。2015年临床路径工作目标:在2014年的基础上继续完善临床路径管理方案、修订病种路径、扩大临床路径管理专业数及病种数量。三级综合医院不少于15个专业和60个病种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力争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病例数达到本院出院病例数的50%以上、临床路径实施的变异率不高于15%。 我院目前所实施的临床路径病种中,入组率和完成率达标的仅有少部分。很多病种均远未达到要求,甚至有些病种1例都未进入临床路径管理。见上图,2015年的临床路径相关文件要求,需要增加实施的病种以及覆盖率。要求纳入临床路径管理的病例数达到出院病例数的50%以上。而今年我院三甲复审时,多个专家反馈我院的临床路径管理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病种选择不合理;覆盖率未达到要求;未实施临床路径信息管理等。我院目前临床路径统计仍然以手工统计为主,因为目前无临床路径信息系统,临床路径数据主要在病人出院后在病案首页中抓取。临床路径病种如果未能正确填写ICD10编码,则后台就不能正确抓取相关数据,出现统计与实际工作不一致的现象。另外,我

26 内分泌科 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

消渴病(2 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 (2017年版)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住院患者。 一、消渴病(2 型糖尿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消渴病(TCD 编码:BNV06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 2 型糖尿病(ICD-10 编码:E11.902)。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指南》(ZYYXH/T3.1~3.15—2007)。 (2)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国 2 型糖尿病病防治指南》(2013年)。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消渴病(2 型糖尿病)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主证 肝胃郁热证(消渴病前期、早期) 阴虚火旺证(消渴病早期) 气阴两虚证(消渴病中期) 阴阳两虚证(消渴病后期) 兼证 瘀血证 痰湿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消渴病(2 型糖尿病)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消渴病(2 型糖尿病)。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为主的综合治疗。 (四)建议标准住院日≤14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消渴病(2 型糖尿病)的患者。 2.达到住院标准:符合《糖尿病的入院指南》者。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如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排除消渴病痹证及消渴肾病者,因其需进入相关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全血细胞分析,血肝肾功能和电解质,心肌酶谱,肌钙蛋白 I,血酮体、血乳酸、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干化学血糖快速定量。测量身高、体重、BMI、血压等指标;全天毛细血管血糖谱(三餐前、三餐后 2 小时、睡前、必要检测夜间 0 时、凌晨 3 时等时间点的血糖),动态血糖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口服糖耐量试验和同步胰岛素和/或 C 肽释放试验;胸部正侧位片+心胸比、心电图、腹部超声。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型,血粘度,胰岛细胞抗体三项、C-反应蛋白、 DIC 初筛、动态红细胞沉降率、甲状腺功能、全段甲状旁腺激素、肾上腺功能、垂体功能、心钠素、血浆醛固酮、血管紧张素、肝炎病毒系列、腹部 B 超或彩超、动态血压、动态心电图、心电监护、交感皮肤测定、肢体动脉检查、双光能 X 线骨密度检查、PPG 指、趾动脉检查、激光多普勒血流检查、CT、MRI 等影像学检查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主证 ①肝胃郁热证:开郁清热。 ②阴虚火旺证:滋阴降火。 ③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 ④阴阳两虚证:阴阳双补。 (2)兼证 ①瘀血证:活血化瘀通络。 ②痰湿证:行气化痰,祛湿降浊。

单病种临床路径质量管理方案

量管理方案 单病种临床路径质定西市安定区第二人民医院 单病种临床路径工作和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控制医疗成本,提高病人满意度,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临床路径管理制度。 一、目的及意义: 临床路径是医生、护士和其它人员共同制定的针对某种诊断或手术所做的最合适的有顺序性和时间性的整体服务计划,是标准化诊疗护理流程,是医院实施实时质量管理的最简单易行的方式。目的是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服务、减少康复的延迟和资源的浪费。它主要是针对ICD码对应的病种或某种手术使用标准化的、综合多学科的过程来调整医疗行为,对病人的诊断,包括多种检查、治疗及护理要依据预先指定的基于时间或治疗结果的流程表顺序进行,在规定的时间、预算的费用内达到预定的治疗结果。 经过临床路径管理实现医疗服务诊疗护理常规的标准化,提高工作效率和内涵质量。经过明确病种的诊疗护理操作规程,使医护人员行为规范化、标准化,有用避免乱开药、滥检查等过度治疗现象,同时增进医患沟通,建立调和医患关系,合理使用医疗资源,控制非必要医疗支出。 二、适用范围: 医院当前制定30个单病种入选我院临床路径实施,修订了临床路径标准及临床路径表单,针对各科室专业的单病种临床路 径均需遵守本制度,参照本制度要求严格规范单病种临床路径日常管理工作。 三、实施原则: 各科室单病种临床路径开展应当遵循科学、安全、规范、有用、经济、符合伦理的原则,并与科室功能任务相适应,需具备符合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

相应的设备、设施和质量控制体系;各级医务人员要严格执行相关病种的诊疗护理规范、常规,优化质控病种的诊断、治疗环节质量。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 在院长、分管院长的领导下,建立三级医疗控制体系负责研究单病种质量及临床路径工作,并负责该工作的管理、督导。医院成立单病种质量及临床路径管理领导小组,隶属于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制定单病种质量及临床路径管理有关规章制度,对我院单病种质量及临床路径管理质量进行指导、监控和评估,协调等问题。组织临床路径相关的培训工作,审核临床路径的评价结果与改进措施。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临床路径管理的改进措施。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小组由临床科室主任任组长,医疗、护理人员任成员,实施小组组长主要负责临床路径的实施,临床路径实施过程的效果评价和分析,个案管理员负责与实施小组、专家指导组的日常联络,指导每日临床路径诊疗项目的实施,指导经治医师分析、处理患者变异,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五、实施方案:单病种质量管理实行三级管理,并将此纳入医院质量改进与患者安全计划。 (一)单病种质量控制的病种选择 1.单病种选择原则:选择本地区的常见病、多发病,选择覆盖率较大的30个病种;选择最代表临床科室医疗特色的病种;病种能对应一个明确的ICD-10编码或一定的编码范围。 2.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病例纳入标准:诊断明确者;只有一个出院诊断(可包括该疾病引起的合并症)的病例;如患有其它疾病,但在住院期间无需分外处理(检查和治疗),也不影响第一诊断;对于某些病种,除须符合以上两条外,还须符合规定的治疗方式,如一些内科病种须是以非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的病例,外科病种则须是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的病例,否则应予以排除。 3.单病种管理病例排除标准:住院期间曾经转科的病例;入院后48小时内死亡的病例;虽已确诊,但未完成正常治疗而出院的病例,即未达到出院标准而出院的病例。

临床路径与单病种培训考试题答案.doc

坊子区人民医院临床路径及单病种考试题 科室:姓名:分数: 一、定义:(每题5分,共10分) 1、临床路径:是指由医疗、护理及相关人员在疾病诊断明确后,针对某种疾病或者某种手术制 定的具有科学性(或合理性)和时间顺序性的患者照顾计划。 2、单病种质量管理:是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改进与完善医院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的重耍措施,也是综合医院治疗评价的重耍指标Z-o 二、问答:(第1-7题,每题10分,第8题20分,共90分) 1、进入路径病历的选择要求有哪些? 答:⑴诊断明确,⑵无其他合并症、并发症和伴发病,⑶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⑷诊 疗过程中未出现其他明显并发症、合并症。 2、临床路径的工作冃标是什么? 答:通过临床路径管理,实现医疗服务诊疗、护理常规的标准化,提高T作效率和内涵质量。 通过明确病种的诊疗护理操作规程,使医护人员行为规范化、标准化,有效避免乱开药、滥检查等过度治疗现象,同时增进医患沟通,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合理使用医疗资源,控制非必要医疗支出。3、单病种质量管理的工作冃标是什么? 答:通过学习和实践七个单病种的临床诊疗常规和质量控制指标,逐步掌握如何应用医院优化服务管理丁具,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改进医院的服务流程,提高医院服务质量和T作效率,规范单病种的临床医疗行为。 4、什么情况下临床路径退出? 1、在实施临床路径的过程中,患者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需要转入其它科室实施治疗; 2、在实施临床路径的过程中,患者要出院、转院或改变治疗方式而不得不中止临床路径诊疗流程; 3、由于入院前检查检验结果报告不准确或其它原因,导致入院第一诊断有误而进入临床路径诊疗流程的患者。 5、请写出本科室某一个临床路径的出院标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