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初中初三年级九年级化学下册 课题化学肥料 精品教学教案

人教版初中初三年级九年级化学下册 课题化学肥料 精品教学教案

课题2化学肥料

三维目标要求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学会自学,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学会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对有关信息进行加工。

3.学会如何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为大力发展农业,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维护人体健康而好好学习化学的决心。

2.通过分析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利弊,树立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意识。

敎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能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

教学难点

归纳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步骤和方法。

情境导入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农耕最重要的一环就是积肥。农耕谚语说得明白“早起三日当一工,勤捡野粪五谷丰”“猪多粪多,粪多粮多”。除了粪肥外,还有品种繁多的化学肥料(如图)。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几种常见的化学肥料

提出问题

1.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营养元素呢?

2.什么是化肥、复合肥?

3.结合生活经验,说说你见到或使用到哪些化肥?

讨论交流

阅读敎材,结合生活实例讨论归纳,了解氮肥、磷肥、钾肥的相关知识。

归纳总结(以投影形式展现,可配适当图片或视频。)

1.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等,其中氮、磷、钾需要量较大,因此氮肥、磷肥和钾肥是最主要的化学肥料。

2.复合肥:同时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营养元素的化学肥料。

在化肥的作用与影响中,氮肥主要影响植物的叶,磷肥主要影响植物的根,钾肥主要影响植物的茎。

课堂讨论

一位老大爷给我讲,70年代刚使用化肥时,生产队里种黄豆,为确保增产,施用了大量尿素。夏天时,黄豆苗生长非常旺盛,农民很高兴。结果,到了秋天,黄豆的结实率很低。相反,漏掉施尿素的地方,黄豆结实率却较高,令人哭笑不得。同学们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呢?

(磷、钾肥可促进黄豆籽粒的饱满程度,但氮肥主要促进黄豆的茎、叶生长茂盛。)

探究点二化肥和农药使用的利与弊

提出问题

化肥和农药在生产中有哪些利与弊?

讨论交流

阅读敎材,结合生活实例讨论归纳,了解使用化肥和农药的利与弊。

归纳总结(以投影形式展现,可配适当图片或视频。)

1.利:化肥、农药对农业高产丰收具有重要作用。

2.弊:

化肥错误!))错误!

3.处理措施:根据土壤情况和农作物种类合理使用化肥;根据有害生物发生、发展规

律,对症使用,适量用药。

探究点三化肥的简易鉴别

提出问题

如何区分氮肥、磷肥、钾肥呢?

讨论交流

阅读敎材讨论归纳,了解氮肥、磷肥、钾肥的鉴别方法。

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1】取氮肥(碳酸氢铵、氯化铵)、磷肥(磷矿粉、过磷酸钙)和钾肥(硫酸钾、氯化钾)的样品观察其外观,并闻一下它们的气味;分别将它们放入水中观察其溶解性。

【实验操作2】取氮肥(硫酸铵、氯化铵)和钾肥(硫酸钾、氯化钾)各少量,分别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看能否嗅到气味。

【实验记录】

归纳总结(以投影形式展现,可配适当图片或视频。)

1.氮肥、钾肥大多数是白色晶体,而磷肥大多是灰白色粉末状。氮肥、钾肥全部能溶于水,而磷肥大多不溶于水或部分溶于水。

2.氮肥、钾肥中加入熟石灰并研磨,放出具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氮肥,无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的则是钾肥。

板书设计

课题2化学肥料

一、几种常见的化学肥料

1.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其中氮、磷、钾需要量较大。

2.最主要的化学肥料:

(1)氮肥、磷肥、钾肥。

(2)氮肥、磷肥和钾肥的种类和主要作用。

3.常见的复合肥:磷酸铵(磷酸二氢铵和磷酸氢二铵)、硝酸钾。

二、化肥和农药使用的利与弊

三、化肥的简易鉴别

1.物理方法:根据化肥的外观、气味和在水中的溶解性鉴别。2.化学方法:化肥加熟石灰研磨,根据能否嗅到气味鉴别。

成功之处本节课讲解了化学肥料的种类、特点及使用所面临的问题,不仅让学生了解科学已经解决的问题,还让学生了解科学发展中尚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化肥的学习,解决了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理念

不足之处学生对农业生产中化肥的知识认识较少,应课前让学生查阅相关的资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一单元 课题2 化学肥料 教案

化学肥料教案 植物生长需要养分,土壤所能提供的养分是有限的,因此要靠施肥来补充,施肥是使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人类最初使用的肥料是人畜粪便、植物体等沤制的天然有机肥料。 【知识网络】 要点一、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1.化肥:以化学和物理的方法制成的含有农作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N、P、K等)的化学肥料简称为化肥。 2.常见化肥的种类、作用及缺乏时的表现:(高清课堂《化学肥料》一) 化肥种类物质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缺乏时的表现 氮肥尿素:CO(NH2)2 氨水:NH3·H2O 铵盐:NH4HCO3、NH4Cl等 硝酸盐:NH4NO3、NaNO3等 氮是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和叶绿 素的组成元素。氮肥能促进作物的 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 植物矮小瘦弱,叶 片发黄,严重时叶 脉呈淡棕色 磷肥磷矿粉:Ca3(PO4)2 钙镁磷肥(钙和镁的磷酸盐) 过磷酸钙:Ca(H2PO4)2和CaSO4 的混合物 磷肥能促进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 寒抗旱能力,还能促进作物提早成 熟,穗粒增多,籽粒饱满 植株特别矮小,叶 片呈暗绿色,并出 现紫色 钾肥硫酸钾:K2SO4 氯化钾:KCl 钾肥能保证各种代谢过程的进行、 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病虫害和抗 倒伏能力 茎杆软弱,容易倒 伏,叶片的边缘和 尖端呈现褐色,并 逐渐焦枯 Ⅱ.同步讲解Ⅰ.课堂导入

复合肥料磷酸二氢铵:NH4H2PO4 磷酸氢二铵:(NH4)2HPO4 硝酸钾:KNO3 同时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营养 元素,能同时均匀地供给作物几种 养分,充分发挥营养元素间的相互 作用,有效成分高 3.常见化肥的物理性质: 氮肥磷肥钾肥化学式(或名 称) NH4HCO3NH4Cl 磷矿粉过磷酸钙K2SO4KCl 气味强烈氨味无味无味无味无味无味 外观白色晶体白色晶体灰白色粉末 状灰白色粉末 状 白色晶体白色晶体 在水中的溶 解性 易溶易溶难溶部分能溶易溶易溶 【要点诠释】 1.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多种,其中氮、磷、钾需要量最大。因此氮肥、磷肥和钾肥是最主要的化学肥料。 2.复合肥料是指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如KNO3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料。 3.微量元素肥料主要有硼肥、锰肥、铜肥、锌肥、钼肥等,施用量较少,但植物缺少这些微量元素就会影响生长发育,减弱抗病能力。 要点二、化肥的鉴别 1.利用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初步区分常见化肥的方法:(高清课堂《化学肥料》二) 铵态氮肥钾粉磷肥 看外观白色晶体灰白色粉末 加水全部溶于水大多不溶于水或部分溶于水 加熟石灰放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氨 气 无具有刺激性气味的 氨气放出 2.氮肥的简易鉴别: (1)氮肥中的氨水是液态的,碳酸氢铵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据此可直接将它们与其他的氮肥相区别。(2)其他常见氮肥可按下列步骤加以鉴别: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化学肥料》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化学肥料》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肥料的种类、成分及作用。 2. 了解我国化肥生产的现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科学的环保意识,促进其增强环境保护的责任感。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1. 化学肥料的种类、成分及作用。 2. 理解化肥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 1. 了解化肥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及如何进行科学管理。 2. 掌握化肥的正确使用方法及过度使用所带来的环境问题。适用对象:初中九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 一、教学前导

为了更好地开展本节课的教学,需要提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 1. 教材及相关资料:《化学肥料》P7-9; 2. 教具及实验设备:蒸馏水、氨水、硫酸铵、钟形瓶、酚酞指示剂、滴定管、白色砂纸、显色片、盐酸、氢氧化钠、氧化铁等实验试剂; 3. 实验室操作规范:重视安全教育,注意实验室卫生和设备管理,保证操作安全。 4. 班级协作:安排同学们分为小组,并检查实验室的设施、材料是否运转正常,确保各同学能按时完成本节课程。 二、教学过程 1. 热身导入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化学课上学习过的一些化学反应,并思考一下这些化学反应对我们日常生活有哪些帮助。 2. 新知课堂 2.1. 化学肥料的作用 化肥是指用于土壤或植物的营养调节材料。它们的成分可以含

有植物所需的氮、磷、钾等元素。在土壤严重缺乏这些营养物质时,适合与适当的肥料进行营养的补给,从而增长作物生产的产量。 2.2. 化肥的种类 按照是否含有该元素的化合物,化肥可以分为四种: 1. 氮肥:氮元素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之一,广泛应用于粮食和蔬菜的生产中,以增强产量、提高品质; 2. 磷肥:磷元素是植物生长、开花和结果的必需元素之一,被广泛用于作物生产中,尤其是果树、蔬菜和水稻; 3. 钾肥:钾元素是植物在土壤中消耗的最多的元素之一,是增加作物产量的必经之路,在果树、蔬菜和大棚土壤中应用即使效果更好 4. 微肥:也称为微量元素肥料,能帮助植物使用基本的氮、磷和钾,以及其他需要的微量元素。 2.3. 化肥的成分 化肥的成分包括可溶性氮、磷酸和钾。三者中,磷酸和钾对于大多数作物而言是最为重要的。适当的氮肥可以增加作物产量和花期,但过度的氮肥会导致植物叶绿素含量过高,导致一系列的问题。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化学肥料》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化学肥料》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调查、走访等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有关化学农药使用利弊的思考,配员工和训练学生的辩证法思维,使它们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解决原有问题,促进社会和生产的同时,往往又可能会引出新的问题,因此,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将是永无止境的。 【教学重点】: 1、使学生了解和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常见氮肥、磷肥、钾肥的区分方法及常见氮肥的鉴别。 【教学难点】:化肥、农药的利弊了解,常见氮肥的鉴别。 【教学过程】 【A级】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合作交流,了解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设问】同学们知道生活中常用哪些肥料呢?知道这写肥料中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哪些元素吗? 【学生讨论】 【交流】农作物生长时需要多种元素,如:C、H、O、N、P、K、Ca、Mg等,在这些元素中,农作物需要量比较大,而且经常缺乏的有N、P、K,因此常见的肥料有氮肥、磷肥、钾肥。 【设问】:你知道常见氮肥、磷肥、钾肥有哪些吗?N、P、K元素对植物生长有何意义? 【设问】同学们还知道近几年又研制并生产出一种高效的肥料吗?它是什么? 【讲解】它叫复合肥,识别复合肥的方法是看它组成物质中是否含有N、P、K元素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如:KNO3、(NH4)2 HPO4等都属于复合肥。 【设问】化肥、农药对植物的生长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它们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带来什么危害呢? 【自读课本】P78,学生讨论并发表各自见解。 【归纳】 有利:提高农作物产量 不利:1、危害人体健康 2、对环境(空气、水等)有污染 【结论】: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三、实验探究、识别化肥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 《课题2 化学肥料》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课题2 化学肥 料》教案 教学目的: 1. 知识与技艺 〔1〕让先生知道罕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让先生了解一种常用氮肥——碳铵的性质 2. 进程与方法 〔1〕经过参与争辩,养成自动与他人停止交流和讨论的习气,培育先生清楚地表达自己观念的才干。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和化学言语表述有关的信息。〔3〕经过编制化肥说明书,培育先生处置实践效果的才干。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过对化肥、农药运用利害的思索和争辩,培育先生辩证思想才干,使他们看法到迷信技术的提高将是永无止境的。 〔2〕树立珍惜、保护环境、合理运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教学重点: 〔1〕让先生了解罕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培育先生的辩证思想才干和合理运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教学难点: 培育先生的辩证思想才干。 教学预备: 教员预备:①查阅相关资料,化肥的开展趋向和运用的利和弊;②制造相应的Powerpiont 课件。③实验预备:试管、试管架、试管夹、酒精灯、火柴、烧杯、水、氢氧化钙、药匙。先生预备:①预习本课题内容;②经过走访、调查或网上查阅化肥运用的利和弊。 教学进程: 1罕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师生活动 响起音乐——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同时用Powerpiont课件展现〝一片冬麦〞、〝十里果香〞〝农民喜庆歉收〞的图片。 播放营养充足或缺某种营养的植物生长图片。指出:〝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说明肥料与农业消费、人们吃饭有着亲密的关系。

【设计意图】 经过优美的歌曲和图片,让先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自然进退学习主题。 【师】一片冬麦,十里果香和歌曲表达了人们歉收的喜悦。那么,同窗们,你们知道影响农作物的增产歉收有哪些要素吗? 【生】天气、土壤、水、肥料等。 【师】很好,作物的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化学元素有16种,其中碳、氧、氢3中元素需求量最大,其来源是空气和水,经过光协作用而取得。其次,作物需求较少量的是氮、磷、钾等,那么需求从土壤中吸收,而土壤里的氮、磷、钾3种元素往往难以满足作物的需求,因此,人们把经过化学方法分解含有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肥料施入土壤。这种肥料就是化学肥料,明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化学肥料的知识。 【师】展现罕见化肥的图片和实物。 【师】和先生一同归结出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的概念。布置先生阅读课本,了解其它罕见的化肥还有哪些?知道四类化肥〔见附表〕在作物生长中区分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生】回答并填写下表。 附表四种化肥在作物生长中的作用 给先生以详细、丰厚的理性看法,有利于先生兴味的坚持。培育先生自主、有效地获取信息的才干。 【师】出示3区分缺乏氮、磷、钾元素的植株,让先生依据症状说明缺乏哪一种营养元素?【生】回答。 【师】投影出缺乏氮、磷、钾元素的典型症状,让答错的先生阅读。 【生】复杂引见微量元素肥料。 【生】对化肥的过去和如今作复杂的引见。 【设计意图】 创设真实效果情形,激起先生掌握知识并积极处置效果的看法和才干。 及时纠错,加深印象。 培育先生搜集信息,并学会运用归结、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停止加工的才干。 2. 辩证地看待运用化肥的利与弊师生活动 【师】化肥的运用对农业的增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那么能否也会发生不利的结果呢?关于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十一单元 盐 化肥 课题2 化学肥料》精品课教案_34

课题2化学肥料 一、教材分析 1、课题内容 本节课是初中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课题二的内容。本单元是初中阶段介绍无机化合物的最后一个单元,是对前面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归纳、运用与提高。在全册教材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本节课同样也是从学生的身边的事物出发介绍农业生产中常用的化肥的作用,用途及其对环境影响,融入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寓知识学习与实验技能训练与实际应用中,学用结合融合一体。 2、课题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分布

二、学情分析 化学肥料,学生已有认识来自于生活常识和生物课上的渗透。学生只知道化肥可以促进植物生长,但是关于化肥的种类、组成,以及不同种类化学的作用,学生不是很清楚,甚至有的学生没有见过化肥,缺乏对化肥及其应用的感性认识;对于化肥对人类生存所作的贡献,学生没有深刻的感受;对于如何简易鉴别化学也是学生需要学习的新内容;j某些媒体对化肥、农药负面作用的报道较多,可能导致一些学生对化肥、农药存有偏见。 但学生经过近一年的化学学习和探究,在知识储备上,学生已经学完初中化学中无机化合物的知识,特别是元素、化合物、碱(NH3•H2O)盐(如NH4NO3、KNO3、)、复分解反应等知识,为掌握本课题内容奠定基础;在科学探究上,学生已经经过一系列科学探究的训练,学习了基本的实验技能,对科学探究有了一定的理解,具有了一定的科学探究的能力可以进行对化肥鉴别的探究;初三的学生对陌生事物有着天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可以说,我们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与本课题相关知识、技能、情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的情景教学,学生应该能较轻松的把两者相结合,既能正确的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操作,也能运用化学知识指导或改进生产生活。通过交流讨论使用农药化肥的利弊的可以使学生教为公正、全面的认识事物。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一些常用化肥(氮肥、磷肥、钾肥)的名称和作用;能够通过植物生长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化肥。认识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2、通过实验探究,学习简单鉴别常见化肥的方法;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表达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活动“化肥的简易鉴别”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化学肥料》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化学肥料》教案 课题:化学肥料 课时: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以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如何成功地、有效地完成探究实验和探究报告; 2)研究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对有关信息进行加工;

3)研究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研究惯和研究方法。 5)善于用辩证的方法看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道化肥、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懂得“科学种田”的道理; 2)通过分析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利弊,树立关注环境、 热爱自然、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 3)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4)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重点: 1.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以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 1.掌握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方法:

通过调查研究和课堂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几种常见化肥签别的探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流程: 1.介绍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以及氮肥、磷肥、钾 肥的作用。 2.展示各组实验成果,归纳氮肥、磷肥、钾肥对植物所起 的作用及缺少时的症状。 3.介绍常见的化肥种类,包括铵态氮肥、硝态氮肥、有机 态氮肥、磷矿粉、过磷酸钙等。 4.探究化肥的作用,包括促进茎叶生长、促进根系发达等。 5.分析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树立关注环境、热爱自然、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十一单元 课题2 化学肥料(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课题2 化学肥料(第二课时)教 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化学肥料的种类和作用,并掌握常见化学肥料的成分。 2.能力目标:能够识别不同类型的化学肥料,并了解其适用场景。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强调合理使用化学肥料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 1.理解不同化学肥料的成分和作用。 2.掌握化学肥料的正确使用方法。 三、教学难点 1.分辨和辨别不同类型化学肥料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2.强调合理使用化学肥料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准备 1.教材《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材 2.教学课件 3.实验用化学肥料样品和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利用课件中的图片或描述,引入化学肥料的概念。 •向学生提问:你们了解什么是化学肥料吗?它的作用是什么?

2. 介绍化学肥料(15分钟) •分组讨论:请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共享自己对化学肥料的了解。每个小组从自身的观察和经验出发,讨论化学肥料的种类和作用。 •汇报讨论结果:请各小组派代表进行简要汇报,教师进行点评并引导学生对汇报内容进行补充和修正。 3. 化学肥料的种类和成分(20分钟) •使用课件的动画展示不同种类的化学肥料的成分和特点,包括氮肥、磷肥、钾肥等。分析它们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通过比较,让学生了解适用于不同作物和土壤的化学肥料类型。 4. 化学肥料的正确使用方法(20分钟) •介绍化学肥料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使用量、使用时机和喷洒方法等。 •强调合理使用化学肥料的重要性,以避免过度施肥和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 5. 实验活动(30分钟) •进行小组实验:将不同种类的化学肥料样品与植物进行组合种植,观察不同化学肥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并记录。 •学生讨论:学生们根据实验观察结果,讨论不同化学肥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差异。 •教师总结:教师以实验结果为基础,总结和强调不同化学肥料的使用方法和适用场景。 6. 小结与作业布置(10分钟) •与学生总结本节课的要点和重点,确保学生掌握了化学肥料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人教版(五四制)化学九年级12.2《化学肥料》教案

课题2 化学肥料 【核心素养】 通过对化学肥料有关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更加理解化学对人类消费和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学目的】 1.理解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3.通过实验探究,学会根据物理和化学性质初步鉴别几种常见化肥的方法。 【教学重点】 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教学难点】 化肥的简易鉴别。 【学情分析】 从生活常识中学生已经对于化学肥料有了一定的理解,但是掌握的知识还是比拟笼统粗略的,只知道化肥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对于化肥的种类、组成,以及不同种类化肥的作用还不清楚;关于化肥对于人类所作的奉献,学生还没有深化的感受;尤其对于如何简易鉴别化肥,也是学生需要学习的新内容。 【设计思路】 化学肥料对于城市孩子来说比拟生疏、没有应用环境,本节课以情景引入的方式,分别引出常见的化肥、化肥的简易鉴别和化肥的合理使用三个板块,联络生活实际让学生感知化学与生活的关系以及化肥相关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在详细授课过程中,是基于预习的学习。 在常见化肥局部提问学生常见化肥对应的化学成分与化学式,详细讲解各营养元素对作物生长作用,将讲授知识与预习所得杂糅加深学生理解、记忆。 在化肥简易鉴别局部,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出实验方案、全班讨论确定方案后小组实验理论方案。让学生充分的参与课堂、积极考虑,对物质鉴别的方法有更深化的理解与更明晰的认识。 在化肥合理使用局部,引导学生辩证的对待事物,在研究科学的同时兼顾人文、道德、法治层面,全面提升学生素养。

【课前准备】 学生完成老师发布的课前预习任务,老师通过预习反响,理解学生的薄弱点。【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情景创设】 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关注过我国农业开展的问题,这里有一那么新闻,是世界4强50年食品产量指数变化。把图片放大一下,我们可以看到,德国和日本在1990年前后已经开场有下滑趋势,美国虽然一直保持上升,但是和我国相比仍然稍显逊色。世界四强,只有我国的农业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开展态势。请同学们考虑一下,我国都是如何实现这样的开展的? 【过渡】 在这可以给大家一点小提示,我省谈及粮产丰收措施的时候,提到了这样一句:测土配方施肥;无独有偶,河北省谈及小麦单产增长的时候,也提到了氮肥调控、测土配方施肥。这些方法就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化肥相关。 二、学习新课 【讲解】 农作物所必须的营养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等,但是土壤所能提供的养分是有限的、往往无法满足植物需求量,在人类文明的开展过程中,人类逐渐掌握了通过施肥来补充土壤中养分的方法。我们所使用的肥料既包括天然肥料,如农家肥、草木灰等;也包括以化学和物理方法制成的含农作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的化学肥料。 【过渡】 在农作物所需各营养元素中,氮、磷、钾需求量较大,因此我们通常要额外施加氮肥、磷肥、钾肥。 【提问】 通过预习,可以答复常见的氮肥化学成分都有什么吗?名称和化学式都分别是什么? 【讲解】 这位同学答复的很好。氮肥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植物生长茂盛、叶色浓绿;作物在

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五四学制)全一册 第四单元 课题2 化学肥料 教案

化学肥料 一、设计思路: 化学肥料的种类很多,所涉及的知识也很复杂,本课题只是简单地对化肥的作用和影响作一概要介绍。内容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讲使用化肥有利的一面,在课题的引言部分扼要说明化肥对农业增产的作用,并以常用的氮、磷、钾肥为例,进一步具体介绍氮、磷、钾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为化肥的增产作用提供理论和事实例证,同时展现化学的价值。 另一方面讲使用化肥所带来的问题──化肥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从环境角度简单提及了农业生产中的另一重要化工产品农药的使用。从而全面而真实地将人类在化肥、农药使用上所面临的问题呈现给学生,不仅让他们了解科学发展已经解决的问题,还让他们了解科学发展中尚待解决的问题。增强学好化学的愿望和信心,同时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课堂效益.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知道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通过了解常见化肥的种类,N、P、K化肥对植物生长的重要作用,学会 运用观察和比较了解不同事物的方法。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和化学语言表达有 关的信息。 (3)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体验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化肥、农药使用“利弊”的思考和辩论,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使他们认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将是永无止境的。 (2)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1)让学生知道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五、教学准备: 实验及教具准备:常见化肥样品,硫酸铵、硝酸铵、红色石蕊试纸、NaOH固体、氢氧化钙粉末、水、红色石蕊试纸、药匙、洁净纸、锥形瓶、带胶头滴管的弹孔橡皮 塞、研钵、杵 多媒体语音系统及相关材料。①查阅化肥的发展趋势和使用得利和弊;②制作Powerpoint课件。 学生准备:①预习本课题内容;②通过走访、调查或上网查阅化肥使用得利和弊。六、教学过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化学肥料》教案

课题2 化学肥料 目的要求: 1.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 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3.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难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教学过程: 本课题分为两部分,一是化肥简介,简要介绍化学肥料的种类和作用;二是化肥的简易鉴别,介绍利用物理和化学性质初步鉴别几种常见化肥的方法。 化学肥料的种类很多,所涉及的知识也很复杂,本课题只是简单地对化肥的作用和影响作一概要介绍。这部分内容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讲使用化肥有利的一面,在课题的引言部分扼要说明化肥对农业增产的作用,并以常用的氮、磷、钾肥为例,进一步具体介绍氮、磷、钾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为化肥的增产作用提供理论和事实例证,同时展现化学的价值。另一方面讲使用化肥所带来的问题──化肥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从环境角度简单提及了农业生产中的另一重要化工产品农药的使用。从而全面而真实地将人类在化肥、农药使用上所面临的问题呈现给学生,不仅让他们了解科学发展已经解决的问题,还让他们了解科学发展中尚待解决的问题。 关于化肥的简易鉴别,教材以活动与探究和资料的形式分别探索和介绍了氮、磷、钾肥的区分及不同氮肥的鉴别。前者利用氮、磷、钾肥物理和化学性质的不同,设计简单易行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它们的不同,并归纳、总结出区分它们的方法。学生从中不仅能了解三种化肥的简易鉴别方法,更重要的是学习和体验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更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资料中提供的氮肥的简易鉴别,实际上是一种简易的化学分析,其中涉及了一些学生尚未学过的镇盐的化学性质(以小注形式作出解释),这些并不影响实际操作,还可供有这方面兴趣的学生阅读和使用。 师:请举出含有氮元素的酸、碱、盐。 (学生在预习后能写出HNO3、NH3·H2O、NH4NO3、(NH4)2SO4、NH4HCO3、CO(NH2)2。如果学生写不出,可由教师写。) 【引言】在酸、碱、盐各类化合物中,特别是盐类中,有好多种含有农作物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因而可以用作肥料。这种以矿物、空气、水为原料,经化学或机械加工制成的肥料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肥料教学设计

化学肥料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常用化肥的种类、作用、保存及施用时注意事项。 2、通过实验探究,初步学会区分氮、磷、钾肥的方法。 3、通过对化肥实物的搜集、化肥知识的调查和课堂讨论交流,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交往、合作能力。 4、认识化肥及农药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学生环境意识,培养学生重视农业、关心农村、确保农业持续发展的真实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区分氮、磷、钾肥的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准备: ①仪器:试管、试管架、试管夹、研钵、酒精灯、火柴、烧杯。 ②实物:缺氮肥的包心菜叶片(实物)、缺磷的小麦植株(高、矮各式各1株)、缺钾的大豆叶片(实物)。 ③常见化肥样品。 ④实验改进:把一块铁片分成两块,一块正方形烧氮肥,另一块长方形烧钾肥,避免氮、钾肥互相干扰。 ⑤电脑及投影仪。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认识常见的化肥 课前准备: 学生各自搜集常见化肥的样品。 创设情境: 1、讲述:1958~1960年,由于自然灾害,不少人饿死的事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突飞猛进,基本解决了13亿人口吃饭问题的事实,指出化肥在解决我国人民吃饭问题上所起的作用。 2、投影:播放养分充足或缺某种养分的植物生长图片。指出:“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说明肥料与农业生产、人们吃饭有着密切的关系。点明学习主题。 学生活动: 1、展示学生各自搜集的常见化肥的样品,由各组代表上讲台展示样品,做简要介绍(教师适当点评)。 2、阅读课文:整理资料,填写下表: 常用化肥的名称、化学式及作用 类别 氮肥 磷肥 钾肥 复合肥 名称 化学式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化学肥料》教案

课题2 化学肥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了解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了解化肥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对环境的影响; (3)了解化肥的简易鉴别。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了解常见化肥的种类,氮肥、磷肥、钾肥对植物生长的重要作用,学会运用观察和比较了解不同事物的方法; (2)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和体验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解决实际问题;(3)通过交流与讨论,培养学生表达与交流能力,并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化肥“利弊”的思考,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的思维方法。(2)通过本课的学习,体验到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了解科学进步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以及在化学发展中尚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化肥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对环境的影响 铵态氮肥的检验; 教学难点:铵态氮肥的检验; 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教师用具:多媒体 药品:氨水、氯化铵、碳酸氢铵、硫酸铵、硝酸铵、硝酸钠、尿素、磷矿粉、磷酸钙、硫酸钾、碳酸钾、硝酸钾、磷酸二氢铵 学生收集:化肥样品、化肥包装袋 教学过程

习题设计: 1下列物质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K2CO3 B.CO(NH2)2C.KNO3 D.Ca(H2PO4)2 2农作物生长需要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下列化学肥料中属于钾肥的是() A.(NH4)2SO4 B.NH4HCO3 C.NH4NO3 D.K2CO3 3氮肥能促进作物的茎、叶生长浓绿;钾肥能促进作物茎秆健壮,增强抗倒伏能力;磷肥能促进作物根系发达。小李家的庄稼茎秆细小,出现倒伏现象,则小李可选择施用的化肥是() A.碳铵(NH4HCO3) B.磷矿粉 C.磷酸二氢铵 D.氯化钾(KCl) 4李明同学到舅父家做客,看到一个化肥“蛇皮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化学肥料教学案(20201114232845)

课题 2化学肥料 一.学情分析: 所教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城镇,极少数来自农村,对化肥知识知之甚少,很多学生只知道提高农作物产量要施用化肥,对化肥名称、施用方法、施用方法、注意事项等都不了解。刚 学完酸碱盐的知识,来不及消化,又要学习生活中接触较少的化肥,学生有一定的学习难度。 二、教材分析: 本课题是第十一单元的最后一个课题,可以看作是酸碱盐知识的一个延伸和拓展。学习过程中既复习了酸碱盐的知识,又将化学知识运用到生产生活中,让学生能学以致用。 本课题分为两部分,一是化肥简介,介绍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二是化肥的简易鉴别,介 绍利用物理和化学性质初步鉴别几种常见化肥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了解常见化肥的种类并能举例。 通过观察和探究常见的化肥,了解化肥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对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探究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的方法。了解常见化肥在使用和贮藏 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化学是有用的,同时了解科学进步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所 作出的巨大贡献,以及在化学发展中尚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教学重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简单鉴别;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思路: 引入新课(民以食为天)→ 化肥的定义→ 常见化肥介绍(氮、磷、钾、复合肥)→ 农药化肥对环境的影响(善待自然)→ 化肥的简易鉴别(学生互动)→ 布置作业(社会调查) 六、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1、提前一周要求学生搜集常用化肥的种类和有关肥料的民间谚语。 2、教师搜集某些农作物的亩产量和相关图片。

环节教师活动 随着人类不断进化,驾驭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逐渐对那些人类可利用、可食用的植物进行栽培, 由于早期人口总数少,生产水平低,植物的生长全 [ 引入新课 ]靠自然调节;而到了现在,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 对植物特别是农作物的产量要求提高,人们可以用 很多方式来提高产量。改变基因就是一种方法,比 如现在油菜就有两种:黑油菜和黄油菜,前者的产 量就要高些。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另一种常见的 方法:施用化学肥料。那什么是化学肥料呢? [板书]课题 2化学肥料 一、肥料 1、种类:农家肥和化肥 [展示]①化肥谚语: A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B 、人是铁,饭是钢,地里缺肥庄稼荒。C、土地施 足肥,青苗往上飞。 ②A 、小麦亩产量从建国初期的 150-200 斤到现在 的 500-900 斤;B、水稻玉米的亩产量现在能达到 1000 多公斤。 [ 提问 ]1、什么是农家肥? 2、什么是化肥? 3、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 板书 ]二、化学肥料 [ 讲解 ]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碳、氢、氧、氮、 磷、钾、钙镁等,其中氮、磷、钾需要量大。因此 氮肥、磷肥和钾肥是最主要的化学肥料。 [ 板书 ]1、氮肥 [ 讲解 ]①氮元素在植物体内的作用; ②植物缺氮元素表现出来的症状; ③哪些是常见的氮肥(出示样品); ④少数植物如大豆、花生有固氮的能力。 [ 板书 ]2、磷肥 [ 讲解 ]①磷元素在植物体内的作用 ②植物缺磷元素表现出来的症状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倾听引出 即将介绍 的化肥 学生将学生搜集到的资通过自己料展示出来。课外查资 料,既锻 炼了寻找 信息的能 力,也明 白了肥料学生回的重要答。性。 倾听引出 要重点学 习的三种 化肥 ①阅读通过教材这四个问 ②看教题的解 材上相应的决,对氮图片和教师肥有更深提供的图片入的了 ③仔细解。 观察教师出 示的化肥样 品 ④阅读 教材 ①阅读通过教材这三个问

人教版初三下册化学《化学肥料》教案设计两篇

人教版初三下册化学《化学肥料》教案设计两 篇 人教版初三下册化学《化学肥料》教案设计两篇 化学肥料,简称化肥。用化学和〔或〕物理方法制成的含有一种或几种农作物生长需要的养分元素的肥料。下面是课件网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化学肥料》教案设计。 化学肥料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知道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2.认识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3.知道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教材内容,学会如何探寻重点要点,有条理地归纳整理新学问。 2.通过同学间的合作进行活动探究化肥的简易鉴别,学会如何团结小组成员胜利地、有效地完成探究试验和探究报告。 3.培育学生运用所学学问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1.知道化肥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懂得"科学种田,越种越甜'的道理。

2.通过分析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利弊,树立关注环境、喜爱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区分氮、磷、钾肥的方法。 难点 培育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工具 仪器:试管、试管架、试管夹、研钵、酒精灯、火柴、烧杯;实物:缺氮肥的包心菜叶片、缺磷的小麦植株〔高、矮各1株〕、缺钾的大豆叶片;常见化肥样品;电脑及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农产品需求量增大,增施化肥渐渐成为农作物增产的最有力措施。农作物对氮、磷、钾的需求量大,因此氮肥、磷肥、钾肥是最主要的肥料。 二、新课教学 1.氮肥、磷肥、钾肥是重要的肥料。 学生自主学习:学生依据自己的预习状况及收集资料的状况,归纳常见氮肥及其作用、常见磷肥及其作用、常见钾肥及其作用,教师适当补充。 〔1〕氮肥。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11.2《化学肥料》 教案

《化学肥料》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3)学习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学会根据物理和化学性质初步签别几种常见化肥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如何成功地、有效地完成探究实验和探究报告 (2)学习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对有关信息进行加工 (3)通过对几种常见化肥签别的探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知道化肥、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懂得“科学种田”的道理 (2)通过分析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利弊,树立关注环境、热爱自然、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 (3)通过对几种常见化肥签别的探究,体会化学与农业的密切关系,理解化学的学习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强学生进一步学好化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1)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 (1)对几种常见化肥的鉴别 【课前准备】 多媒体、pH试纸、玻璃棒、烧杯、试管、酒精灯、红色石蕊试纸、三角架、铁片、熟石灰、氢氧化钠溶液、碳酸氢铵、硫酸铵、氯化铵、磷矿粉、过磷酸钙、硫酸钾、氯化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你都认识哪些化学肥料? [学生自由回答,合理即可] 二、新课学习

施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18世纪中期,出现了以化学和物理方法制成的化肥。之后,增施化肥逐渐成为农作物增产的最有国措施。 观察图表:化肥施用量及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我们可以看出哪些? [1950年之前,世界粮食产量增长依赖耕地面积扩大 1950年之后,粮食产量增长主要动力是化学肥料] 一、化肥简介 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等,其中氮、磷钾需要量最大。 氮肥 氮肥的主要作用是 氮是作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和叶绿素的重要成分,氮肥能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 作物如果缺乏氮肥 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严重时叶脉呈淡棕色。 如图是缺氮的玉米和缺氮的棉花。 表格:常见氮肥种类及注意事项 磷肥 磷肥的主要作用是 磷肥能促进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还能促进作物提早成熟,穗粒增多,籽粒饱满。 作物如果缺乏磷肥 植株特别矮小,叶片呈暗绿色,并出现紫色 如图是缺磷的番茄和缺磷的草莓 磷肥种类及注意事项 过磷酸钙:Ca(H2PO4)2和CaSO4混合物,部分溶于水,宜与有机肥混合施用 重过磷酸钙:Ca(H2PO4)2,能溶于水,宜与有机肥混合施用 磷矿粉:Ca3(PO4)2,灰褐色粉状,难溶性迟效肥

九年级化学下册 课题2《化学肥料》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2《化学肥料》教案 教学目标 知道常用化肥的种类、作用、保存及施用时注意事项。 通过实验探究,初步学会区分氮、磷、钾肥的方法。 通过对化肥实物的搜集、化肥知识的调查和课堂讨论交流,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交往、合作能力。 认识化肥及农药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学生环境意识,培养学生重视农业、关心农村、确保农业持续发展的真实情感。 重点和难点 重点:区分氮、磷、钾肥的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准备 ①仪器:试管、试管架、试管夹、研钵、酒精灯、火柴、烧杯。 ②实物:缺氮肥的包心菜叶片(实物)、缺磷的小麦植株(高、矮各式各1株)、缺钾的大豆叶片(实物)。 ③常见化肥样品。 ④实验改进:把一块铁片分成两块,一块正方形烧氮肥,另一块长方形烧钾肥,避免氮、钾肥互相干扰。 ⑤电脑及投影仪。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各自搜集常见化肥的样品。

创设情境 1.讲述:1958~1960年,由于自然灾害,不少人饿死的事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突飞猛进,基本解决了13亿人口吃饭问题的事实,指出化肥在解决我国人民吃饭问题上所起的作用。 2.投影:播放养分充足或缺某种养分的植物生长图片。指出:“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说明肥料与农业生产、人们吃饭有着密切的关系。点明学习主题。 学生活动 1.展示学生各自搜集的常见化肥的样品,由各组代表上讲台展示样品,做简要介绍(教师适当点评)。 2.阅读课文:整理资料,填写下表: 常用化肥的名称、化学式及作用 类别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 名称 化学式 主要作用 植物缺少时的症状 (重点,用时稍长些,教师巡回检查、指导、发现问题) 3.讨论交流:交流信息资料,互查上述表格所填内容。(教师深入小组,了解讨论情况,适时指导) 4.展示图表:各小组代表争相走上讲台,展示图表,简要说明。 归纳整理 投影1:展示完整的图表。 投影2:常用化肥包装袋商标图示及说明书。 再创情景 由学生讲述案例: ①细心的农民问我:夏天雷雨过后,田里的庄稼长得特别旺盛。听说你在学校里学过,你能告诉我其中的秘密吗?

曹县五中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课题2化学肥料教案新版新人教版0

第十一单元课题2 化学肥料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调查、走访等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有关化学农药使用利弊的思考,训练学生的辩证法思维,使他们认识到科学技术 的发展在解决原有问题,促进社会和生产的同时,往往又可能会引出新的问题,因此,使 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将是永无止境的。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教学难点】化肥、农药的利弊了解。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一、预习导学 1.农作物增产最有利的措施是。 2.含农作物营养元素的最主要的化学肥料有、、。 3. 能同时均匀地供给作物几种养分,充分发挥化肥的作用。 4.阅读教材完成下表: 通过预习,你对本节课内容有何疑问? 。 二、交流探究 1.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应最大量的使用化肥,行吗?为什么? 2.当前食品安全问题是人们生活中最关心的问题,如蔬菜、水果中农药高残留等。在农业 生产中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农药的使用问题? 3.持续农业运动的中心是什么?农药、化肥如何使用才能符合其宗旨? 三、精导精讲

1.化肥种类。 2.农药、化肥正确使用。 四、运用提升 1.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作用,应尽量多施用 B.复合肥料能同时均匀地供给作物几种养分,肥效高 C.长期施用硫酸铵、硫酸钾会使土壤板结,酸化 D.最主要的化肥是氮肥、磷肥、钾肥 2.湖南洞庭湖平原被誉为“鱼米之乡”,某张大爷发现他种的水稻出现生长迟缓、叶色淡 黄的现象,你认为应追加下列哪种肥料缓解这种症状() A.K2SO4 B.CO(NH2)2 C.Ca3(PO4)2 D.NH4H2PO4 3.某农民发现自己种的庄稼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降低,此时应该施用的化肥是() A.NH4HCO3 B.NH3·H2O C.钙镁磷肥 D.KCl 4.李大爷家栽种的棉花叶片细小,须及时补充氮肥,小明自告奋勇为李大爷选取一种含氮 量最高的氮肥,则他应选用() A.NH4NO3 B.NH4·Cl C.NH4HCO3 D.CO(NH2)2 5.某化学兴趣小组调查农田水土污染问题时,发现一般在大片农田旁的农排沟中,水藻大 片疯长,请你解释其原因。 6.某化肥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如图: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②碳酸氢铵应具有的性质是____。 A.易溶于 B.有挥发性 C.受热易分解 ③根据说明,一袋化肥含氮量最少有____Kg。 五、课堂小结:化肥的种类及其对农作物的作用 六、课后反思: 课题2 化学肥料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2.通过实验探究初步学会区分氮、磷、钾肥的方法。 3.过程与方法目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