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新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全册精品示范教案课题2化学肥料

人教版新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全册精品示范教案课题2化学肥料

课题2 化学肥料

一、学情分析:

所教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城镇,极少数来自农村,对化肥知识知之甚少,很多学生只知道提高农作物产量要施用化肥,对化肥名称、施用方法、施用方法、注意事项等都不了解。刚学完酸碱盐的知识,来不及消化,又要学习生活中接触较少的化肥,学生有一定的学习难度。

二、教材分析:

本课题是第十一单元的最后一个课题,可以看作是酸碱盐知识的一个延伸和拓展。学习过程中既复习了酸碱盐的知识,又将化学知识运用到生产生活中,让学生能学以致用。

本课题分为两部分,一是化肥简介,介绍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二是化肥的简易鉴别,介绍利用物理和化学性质初步鉴别几种常见化肥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

1.了解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学会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对有关信息进行加工。

1.树立为大力发展农业,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维护人体健康而好好学习化学的决心。

2.通过分析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利弊,树立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简单鉴别;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思路:

引入新课(民以食为天)→化肥的定义→常见化肥介绍(氮、磷、钾、复合肥)→农药化肥对环境的影响(善待自然)→化肥的简易鉴别(学生互动)→布置作业(社会调查)六、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1、提前一周要求学生搜集常用化肥的种类和有关肥料的民间谚语。

2、教师搜集某些农作物的亩产量和相关图片。

备注:①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部分选自《化学课程标准》

②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七、板书设计:

课题2 化学肥料

农家肥[投影]1、什么是农家肥?

一、肥料2、什么是化肥?

化肥3、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二、化学肥料

1、氮肥[投影]1、氮元素在植物体内的作用;

2、植物缺乏氮元素的症状;

3、常见的氮肥有哪些;

4、少数植物有固氮的能力。

2、磷肥[投影]1、磷元素在植物体内的作用;

2、植物缺乏磷元素的症状;

3、常见的磷肥有哪些。

3、钾肥[投影]1、钾元素在植物体内的作用;

2、植物缺乏钾元素的症状;

3、常见的钾肥有哪些。

4、复合肥[投影]1、什么是复合肥?

2、复合肥的优点是什么?

3、哪些是常见的复合肥?

三、化肥、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投影]农药在自然界中的转移

四、化肥的简易鉴别

1、物理方法

[投影]比较三种化肥外观、气味和在水中的溶解系性的表格

2、化学方法

[投影]化肥通过灼烧和加熟石灰研磨比较的表格

八、教学反思:

在三个不同的平行班上课后,根据学生情况的不同,提出以下教学改进意见:

1、三个班中有一个班农村学生较多,在提问回答环节中进展较顺利,而在城镇学生占主要的班级要花较多时间解释,所以在这样的班级要注意引入自然,多举实例,深入浅出,在教学准备环节多下些工夫。

2、三个班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有差异,主要表现在基本操作的规范上和整个实验的统筹上有较大差异。平时要训练学生的实验能力,规范化,条理化,才不会手忙脚乱。

3、三个班学生在运用化学用语方面的能力参差不齐,说明平时教学工夫不够,练习不到位,在平时学习和总复习时要强化。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十一单元 课题2 化学肥料(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课题2 化学肥料(第二课时)教 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化学肥料的种类和作用,并掌握常见化学肥料的成分。 2.能力目标:能够识别不同类型的化学肥料,并了解其适用场景。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强调合理使用化学肥料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 1.理解不同化学肥料的成分和作用。 2.掌握化学肥料的正确使用方法。 三、教学难点 1.分辨和辨别不同类型化学肥料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2.强调合理使用化学肥料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准备 1.教材《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材 2.教学课件 3.实验用化学肥料样品和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利用课件中的图片或描述,引入化学肥料的概念。 •向学生提问:你们了解什么是化学肥料吗?它的作用是什么?

2. 介绍化学肥料(15分钟) •分组讨论:请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共享自己对化学肥料的了解。每个小组从自身的观察和经验出发,讨论化学肥料的种类和作用。 •汇报讨论结果:请各小组派代表进行简要汇报,教师进行点评并引导学生对汇报内容进行补充和修正。 3. 化学肥料的种类和成分(20分钟) •使用课件的动画展示不同种类的化学肥料的成分和特点,包括氮肥、磷肥、钾肥等。分析它们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通过比较,让学生了解适用于不同作物和土壤的化学肥料类型。 4. 化学肥料的正确使用方法(20分钟) •介绍化学肥料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使用量、使用时机和喷洒方法等。 •强调合理使用化学肥料的重要性,以避免过度施肥和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 5. 实验活动(30分钟) •进行小组实验:将不同种类的化学肥料样品与植物进行组合种植,观察不同化学肥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并记录。 •学生讨论:学生们根据实验观察结果,讨论不同化学肥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差异。 •教师总结:教师以实验结果为基础,总结和强调不同化学肥料的使用方法和适用场景。 6. 小结与作业布置(10分钟) •与学生总结本节课的要点和重点,确保学生掌握了化学肥料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人教版化学初三下册第十一单元《课题2化学肥料》教案

人教版化学初三下册第十一单元《课题2化学肥料》 教案 传授目标: 1.知识与技术 (1)明白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明白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3)议决实验探究,初步学会区分氮、磷、钾肥的要领。 2.历程与要领 (1)学习用剖析、概括的要领对有关信息举行加工。 (2)学会自学,进步自己组织语言的能力。 (3)善于用辩证的要领看待标题。 (4)学习怎样应用所学知识办理实际标题。 3.情绪态度与代价观 (1)明白化肥及农药对环境的影响,进步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培育学生重视农业、体贴农村、确保农业持续成长的真实情绪。 (2)议决对化肥实物的搜集、化肥知识的观察和讲堂讨论交流,培育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交往、合作能力。 传授重点: 能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 传授难点: 概括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步骤和要领。 传授要领: 自学,学生讲解,实验,剖析,概括,应用实际。 教具准备:网络视频、投影仪、药匙、烧杯、玻璃棒、天平、铁片、试管。 药品:CO(NH2)2、NH4Cl、NH4HCO3、(NH4)2SO4、Ca3(PO4)2、过磷酸钙、K2SO4、KCl、熟石灰、Ba(NO3)2溶液、AgNO3溶液。 传授历程:

[导入]“肥是农家宝,庄稼少不了”。随着世界生齿的增长.人类对农产品需求量增大.农家肥肥效虽然持久,但是较慢且成分简略,所以,增施化肥逐渐成为农作物增产的最有力措施。农作物对氮、磷、钾的需求量大。因此氮肥、磷肥、钾肥是最主要的肥料,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三大肥料。 [板书]1.氮肥、磷肥、钾肥是重要的肥料 [学生讲课](根据学生自己的预习环境及收集资料的环境,概括常见氮肥及作用,常见磷肥及作用、常见钾肥及作用,西席适当补充) 大豆,蚕豆等一些植物无需或只需少量施用氮肥。它们可以将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而被植物吸收。将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要领叫做氮的稳定。 [学生回答][转折]任何事物都有利有弊,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去看待标题。 [设问]谈谈你对化肥弊真个明白。 [学生发言]如:不合理地使用化肥,可能会形成环境混浊: 1.泥土混浊2.水混浊3.大气混浊。 [板书]2.环境混浊1.泥土混浊重金属元素、有毒物质、放射性物质2.水混浊N、P过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赤潮、水化3.大气混浊N2O、NH3、H2S。 [西席]同理;农药的使用也有利有弊.它可以除草杀虫,但也存在埋伏的危害使环境有所恶化,在生活中要增强可持续成长的意识。在保护农业、保障食品卫生的同时,还要维护地球的生态均衡,努力做到可持续成长。 [投影] [西席]人们利用科学技能,生产了化肥、农药,成长了农业,同时还应注意利用科学技能.用最少的农药化肥获得最多的效益。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尽量减少环境混浊。对进步农产品的产量有重要作用,但也会带来环境标题.要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进步它们的利用率。[板书]3.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引导]不同泥土结协商农作物选择不同营养元素的化肥,农家肥和化肥合理配用,那我们怎样区分各种化肥,以防施肥不合理的使用既降低肥效,又带来环境危害。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化学肥料》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化学肥料》教案 课题:化学肥料 课时: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以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如何成功地、有效地完成探究实验和探究报告; 2)研究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对有关信息进行加工;

3)研究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研究惯和研究方法。 5)善于用辩证的方法看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道化肥、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懂得“科学种田”的道理; 2)通过分析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利弊,树立关注环境、 热爱自然、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 3)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4)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重点: 1.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以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 1.掌握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方法:

通过调查研究和课堂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几种常见化肥签别的探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流程: 1.介绍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以及氮肥、磷肥、钾 肥的作用。 2.展示各组实验成果,归纳氮肥、磷肥、钾肥对植物所起 的作用及缺少时的症状。 3.介绍常见的化肥种类,包括铵态氮肥、硝态氮肥、有机 态氮肥、磷矿粉、过磷酸钙等。 4.探究化肥的作用,包括促进茎叶生长、促进根系发达等。 5.分析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树立关注环境、热爱自然、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2 化学肥料(教案)

课题2 化学肥料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2. 过程和方法 (1)学会自学,提高自己语言表达能力。 (2)学会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对有关信息进行加工。 (3)学会如何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为大力发展农业,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维护人体健康而好好学习化学的决心。 (2)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能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 【教学难点】 归纳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步骤和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熟石灰、搜集常见化肥样品等。 【导入新课】 人的成长离不开营养,植物的生长也是一样。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 79~P 80 第 一、二段并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 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哪些? 2. 农民或你家经常使用的化肥有哪些? 【学生活动】 1. 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等。 2. 常使用的化肥有氮肥、磷肥和钾肥。 【讲解】 虽然植物需要的营养元素种类很多,但氮、磷、钾的需求量较大,因此我们常见的化肥有氮肥、磷肥、钾肥,合理施肥已成为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化学肥料的知识。 【阅读回答】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P 80~P 82 的有关内容,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完成表格,并 进行看图抢答。

【抢答】 利用课件展示不同植物的图片,让学生以抢答的形式回答:该植物是否营养不良,如果是,你准备给它施何种肥料? 【提出问题】 我们知道,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气,植物能不能吸收并转化成氮肥呢? 【学生活动】 交流讨论 【教师归纳讲解】 大部分植物不能把氮气转化成可吸收的氮肥,但豆科植物利用根部的根瘤菌却能将氮气转化成可吸收的氮肥,这类植物无需或只需少量施氮肥。因此,有经验的农民常把其它植物与豆科植物种在一起。这种将氮气转化成氮的化合物的过程叫氮的固定。 【交流讨论】 将全班同学分成正方和反方两大组,以“使用化肥、农药的利与弊”为题进行讨论。 【过渡】 农家往往有几种不同的化肥,如果表面的字样在磨掉的情况下怎样区分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方法。 【活动与探究】 请同学们按教材P 82~P 83 “探究”进行讨论与实验。 【归纳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化学肥料》教案

课题2 化学肥料 目的要求: 1.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 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3.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难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教学过程: 本课题分为两部分,一是化肥简介,简要介绍化学肥料的种类和作用;二是化肥的简易鉴别,介绍利用物理和化学性质初步鉴别几种常见化肥的方法。 化学肥料的种类很多,所涉及的知识也很复杂,本课题只是简单地对化肥的作用和影响作一概要介绍。这部分内容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讲使用化肥有利的一面,在课题的引言部分扼要说明化肥对农业增产的作用,并以常用的氮、磷、钾肥为例,进一步具体介绍氮、磷、钾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为化肥的增产作用提供理论和事实例证,同时展现化学的价值。另一方面讲使用化肥所带来的问题──化肥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从环境角度简单提及了农业生产中的另一重要化工产品农药的使用。从而全面而真实地将人类在化肥、农药使用上所面临的问题呈现给学生,不仅让他们了解科学发展已经解决的问题,还让他们了解科学发展中尚待解决的问题。 关于化肥的简易鉴别,教材以活动与探究和资料的形式分别探索和介绍了氮、磷、钾肥的区分及不同氮肥的鉴别。前者利用氮、磷、钾肥物理和化学性质的不同,设计简单易行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它们的不同,并归纳、总结出区分它们的方法。学生从中不仅能了解三种化肥的简易鉴别方法,更重要的是学习和体验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更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资料中提供的氮肥的简易鉴别,实际上是一种简易的化学分析,其中涉及了一些学生尚未学过的镇盐的化学性质(以小注形式作出解释),这些并不影响实际操作,还可供有这方面兴趣的学生阅读和使用。 师:请举出含有氮元素的酸、碱、盐。 (学生在预习后能写出HNO3、NH3·H2O、NH4NO3、(NH4)2SO4、NH4HCO3、CO(NH2)2。如果学生写不出,可由教师写。) 【引言】在酸、碱、盐各类化合物中,特别是盐类中,有好多种含有农作物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因而可以用作肥料。这种以矿物、空气、水为原料,经化学或机械加工制成的肥料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课题2《化学肥料》课程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课题2《化学肥料》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一、化肥简介 了解化学元素(N、P、K)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通过对化肥、农药“利弊”的思考,培养辩证思维。 *二、化肥的简易鉴别 ●●●导入新课●●● 中国人一天要吃掉多少粮食? 按照每人每天最低摄入量400克计算,13亿中国人一天消费粮食520000000公斤,52万吨。 这个数字不包括浪费的粮食。 植物生长需要养分,土壤所能提供的养分是有限的,因此要靠施肥来补充,施肥是使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人类最初使用的肥料是人畜粪便、植物体等沤制的天然有机肥料。18世纪中期,随着人们对化学元素与植物生长关系的了解,出现了以化学和物理方法制成的含农作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的化学肥料(简称化肥)。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农产品需求量增大,增施化肥逐渐成为农作物增产的最有力措施,施用化肥的增产作用占各增产因素总和的30%~60%。

1950年之前,世界粮食产量增长主要依赖耕地面积的扩大; 1950年之后,世界粮食产量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化学肥料。 我们的粮食——在希望的田野上 如果出现下面这些情况呢? 化学肥料(第1课时) 一、化肥简介

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等,其中氮、磷、钾需要量较大,因此氮肥、磷肥和钾肥是最主要的化学肥料。 【点拨】 【阅读】 表11-1 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化学成分及其主要作用

1. 氮肥 【氮的重要性】 氮是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和叶绿素的组成元素。氮肥有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的作用。 【氮肥的作用】 氮肥能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 缺氮: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严重时叶脉呈淡棕色 【思考】 空气中的氮气可不可以利用? 我们知道,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气。大豆、蚕豆等根部有根瘤菌的豆科植物能把空气中的氮转化成含氮化合物吸收,所以这类植物无需或只需少量施用氮肥。但是大多数植物不能直接吸收氮气,只能吸收含氮化合物,因此空气中的氮气只有转化成氮的化合物才能作为植物的养料。(将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方法叫做氮的固定。) 【常用氮肥】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化学肥料》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化学肥料》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肥料的种类、成分及作用。 2. 了解我国化肥生产的现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科学的环保意识,促进其增强环境保护的责任感。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1. 化学肥料的种类、成分及作用。 2. 理解化肥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 1. 了解化肥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及如何进行科学管理。 2. 掌握化肥的正确使用方法及过度使用所带来的环境问题。适用对象:初中九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 一、教学前导

为了更好地开展本节课的教学,需要提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 1. 教材及相关资料:《化学肥料》P7-9; 2. 教具及实验设备:蒸馏水、氨水、硫酸铵、钟形瓶、酚酞指示剂、滴定管、白色砂纸、显色片、盐酸、氢氧化钠、氧化铁等实验试剂; 3. 实验室操作规范:重视安全教育,注意实验室卫生和设备管理,保证操作安全。 4. 班级协作:安排同学们分为小组,并检查实验室的设施、材料是否运转正常,确保各同学能按时完成本节课程。 二、教学过程 1. 热身导入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化学课上学习过的一些化学反应,并思考一下这些化学反应对我们日常生活有哪些帮助。 2. 新知课堂 2.1. 化学肥料的作用 化肥是指用于土壤或植物的营养调节材料。它们的成分可以含

有植物所需的氮、磷、钾等元素。在土壤严重缺乏这些营养物质时,适合与适当的肥料进行营养的补给,从而增长作物生产的产量。 2.2. 化肥的种类 按照是否含有该元素的化合物,化肥可以分为四种: 1. 氮肥:氮元素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之一,广泛应用于粮食和蔬菜的生产中,以增强产量、提高品质; 2. 磷肥:磷元素是植物生长、开花和结果的必需元素之一,被广泛用于作物生产中,尤其是果树、蔬菜和水稻; 3. 钾肥:钾元素是植物在土壤中消耗的最多的元素之一,是增加作物产量的必经之路,在果树、蔬菜和大棚土壤中应用即使效果更好 4. 微肥:也称为微量元素肥料,能帮助植物使用基本的氮、磷和钾,以及其他需要的微量元素。 2.3. 化肥的成分 化肥的成分包括可溶性氮、磷酸和钾。三者中,磷酸和钾对于大多数作物而言是最为重要的。适当的氮肥可以增加作物产量和花期,但过度的氮肥会导致植物叶绿素含量过高,导致一系列的问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化学肥料教学案(20201114232845)

课题 2化学肥料 一.学情分析: 所教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城镇,极少数来自农村,对化肥知识知之甚少,很多学生只知道提高农作物产量要施用化肥,对化肥名称、施用方法、施用方法、注意事项等都不了解。刚 学完酸碱盐的知识,来不及消化,又要学习生活中接触较少的化肥,学生有一定的学习难度。 二、教材分析: 本课题是第十一单元的最后一个课题,可以看作是酸碱盐知识的一个延伸和拓展。学习过程中既复习了酸碱盐的知识,又将化学知识运用到生产生活中,让学生能学以致用。 本课题分为两部分,一是化肥简介,介绍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二是化肥的简易鉴别,介 绍利用物理和化学性质初步鉴别几种常见化肥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了解常见化肥的种类并能举例。 通过观察和探究常见的化肥,了解化肥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对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探究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的方法。了解常见化肥在使用和贮藏 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化学是有用的,同时了解科学进步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所 作出的巨大贡献,以及在化学发展中尚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教学重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简单鉴别;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思路: 引入新课(民以食为天)→ 化肥的定义→ 常见化肥介绍(氮、磷、钾、复合肥)→ 农药化肥对环境的影响(善待自然)→ 化肥的简易鉴别(学生互动)→ 布置作业(社会调查) 六、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1、提前一周要求学生搜集常用化肥的种类和有关肥料的民间谚语。 2、教师搜集某些农作物的亩产量和相关图片。

环节教师活动 随着人类不断进化,驾驭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逐渐对那些人类可利用、可食用的植物进行栽培, 由于早期人口总数少,生产水平低,植物的生长全 [ 引入新课 ]靠自然调节;而到了现在,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 对植物特别是农作物的产量要求提高,人们可以用 很多方式来提高产量。改变基因就是一种方法,比 如现在油菜就有两种:黑油菜和黄油菜,前者的产 量就要高些。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另一种常见的 方法:施用化学肥料。那什么是化学肥料呢? [板书]课题 2化学肥料 一、肥料 1、种类:农家肥和化肥 [展示]①化肥谚语: A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B 、人是铁,饭是钢,地里缺肥庄稼荒。C、土地施 足肥,青苗往上飞。 ②A 、小麦亩产量从建国初期的 150-200 斤到现在 的 500-900 斤;B、水稻玉米的亩产量现在能达到 1000 多公斤。 [ 提问 ]1、什么是农家肥? 2、什么是化肥? 3、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 板书 ]二、化学肥料 [ 讲解 ]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碳、氢、氧、氮、 磷、钾、钙镁等,其中氮、磷、钾需要量大。因此 氮肥、磷肥和钾肥是最主要的化学肥料。 [ 板书 ]1、氮肥 [ 讲解 ]①氮元素在植物体内的作用; ②植物缺氮元素表现出来的症状; ③哪些是常见的氮肥(出示样品); ④少数植物如大豆、花生有固氮的能力。 [ 板书 ]2、磷肥 [ 讲解 ]①磷元素在植物体内的作用 ②植物缺磷元素表现出来的症状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倾听引出 即将介绍 的化肥 学生将学生搜集到的资通过自己料展示出来。课外查资 料,既锻 炼了寻找 信息的能 力,也明 白了肥料学生回的重要答。性。 倾听引出 要重点学 习的三种 化肥 ①阅读通过教材这四个问 ②看教题的解 材上相应的决,对氮图片和教师肥有更深提供的图片入的了 ③仔细解。 观察教师出 示的化肥样 品 ④阅读 教材 ①阅读通过教材这三个问

九年级化学下册 课题2《化学肥料》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2《化学肥料》教案 教学目标 知道常用化肥的种类、作用、保存及施用时注意事项。 通过实验探究,初步学会区分氮、磷、钾肥的方法。 通过对化肥实物的搜集、化肥知识的调查和课堂讨论交流,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交往、合作能力。 认识化肥及农药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学生环境意识,培养学生重视农业、关心农村、确保农业持续发展的真实情感。 重点和难点 重点:区分氮、磷、钾肥的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准备 ①仪器:试管、试管架、试管夹、研钵、酒精灯、火柴、烧杯。 ②实物:缺氮肥的包心菜叶片(实物)、缺磷的小麦植株(高、矮各式各1株)、缺钾的大豆叶片(实物)。 ③常见化肥样品。 ④实验改进:把一块铁片分成两块,一块正方形烧氮肥,另一块长方形烧钾肥,避免氮、钾肥互相干扰。 ⑤电脑及投影仪。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各自搜集常见化肥的样品。

创设情境 1.讲述:1958~1960年,由于自然灾害,不少人饿死的事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突飞猛进,基本解决了13亿人口吃饭问题的事实,指出化肥在解决我国人民吃饭问题上所起的作用。 2.投影:播放养分充足或缺某种养分的植物生长图片。指出:“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说明肥料与农业生产、人们吃饭有着密切的关系。点明学习主题。 学生活动 1.展示学生各自搜集的常见化肥的样品,由各组代表上讲台展示样品,做简要介绍(教师适当点评)。 2.阅读课文:整理资料,填写下表: 常用化肥的名称、化学式及作用 类别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 名称 化学式 主要作用 植物缺少时的症状 (重点,用时稍长些,教师巡回检查、指导、发现问题) 3.讨论交流:交流信息资料,互查上述表格所填内容。(教师深入小组,了解讨论情况,适时指导) 4.展示图表:各小组代表争相走上讲台,展示图表,简要说明。 归纳整理 投影1:展示完整的图表。 投影2:常用化肥包装袋商标图示及说明书。 再创情景 由学生讲述案例: ①细心的农民问我:夏天雷雨过后,田里的庄稼长得特别旺盛。听说你在学校里学过,你能告诉我其中的秘密吗?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全册第十一单元课题2化学肥料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全册第十一单元课题2化学肥料教案 《化学肥料》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1)通过介绍常用化肥的种类,氮肥、磷肥、钾肥对植物生长的关键促进作用,学会运用观测和比较介绍相同事物的方法; (2)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和体验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交流与探讨,培育学生抒发与交流能力,并逐步形成较好的自学习惯和自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化肥“利弊”的思考,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的思维方法。 (2)通过本课的自学,体验至如何应用领域所学科学知识化解实际问题; 同时了解科学进步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以及在化学发展中尚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教学重点】:能够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 【教学难点】:归纳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方法】:独立思考、合作探究、鼓舞鼓励【教具准备工作】: 【教师用具】:多媒体【学生用具】:仪器:药匙、烧杯、玻璃棒、天平、铁片、酒精灯、三角架、试管; 药品:氯化铵、碳酸氢铵,磷矿粉、过磷酸钙、硫酸钾、氯化钾、硫酸铵、熟石灰。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语:俗语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这句话说明了什么?这个“肥”指的是什么物质?【讨论】1.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哪些?2.农民经常使用的化肥有哪些?教师启发: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和生物课已有的知识回答。 【概括】1.农作物所所需的营养元素:c、h、o、n、p、k、ca、mg。 2.主要化肥:氮肥、磷肥、钾肥。 【合作交流,实验探究】1【板书】一、化肥概述1、氮肥【展现】常用的氮肥样品,边展现边使学生观测其形态,打声书写其化学式,并比较其化学式。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一单元 课题2 化学肥料 教案

化学肥料教案 植物生长需要养分,土壤所能提供的养分是有限的,因此要靠施肥来补充,施肥是使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人类最初使用的肥料是人畜粪便、植物体等沤制的天然有机肥料。 【知识网络】 要点一、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1.化肥:以化学和物理的方法制成的含有农作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N、P、K等)的化学肥料简称为化肥。 2.常见化肥的种类、作用及缺乏时的表现:(高清课堂《化学肥料》一) 化肥种类物质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缺乏时的表现 氮肥尿素:CO(NH2)2 氨水:NH3·H2O 铵盐:NH4HCO3、NH4Cl等 硝酸盐:NH4NO3、NaNO3等 氮是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和叶绿 素的组成元素。氮肥能促进作物的 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 植物矮小瘦弱,叶 片发黄,严重时叶 脉呈淡棕色 磷肥磷矿粉:Ca3(PO4)2 钙镁磷肥(钙和镁的磷酸盐) 过磷酸钙:Ca(H2PO4)2和CaSO4 的混合物 磷肥能促进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 寒抗旱能力,还能促进作物提早成 熟,穗粒增多,籽粒饱满 植株特别矮小,叶 片呈暗绿色,并出 现紫色 钾肥硫酸钾:K2SO4 氯化钾:KCl 钾肥能保证各种代谢过程的进行、 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病虫害和抗 倒伏能力 茎杆软弱,容易倒 伏,叶片的边缘和 尖端呈现褐色,并 逐渐焦枯 Ⅱ.同步讲解Ⅰ.课堂导入

复合肥料磷酸二氢铵:NH4H2PO4 磷酸氢二铵:(NH4)2HPO4 硝酸钾:KNO3 同时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营养 元素,能同时均匀地供给作物几种 养分,充分发挥营养元素间的相互 作用,有效成分高 3.常见化肥的物理性质: 氮肥磷肥钾肥化学式(或名 称) NH4HCO3NH4Cl 磷矿粉过磷酸钙K2SO4KCl 气味强烈氨味无味无味无味无味无味 外观白色晶体白色晶体灰白色粉末 状灰白色粉末 状 白色晶体白色晶体 在水中的溶 解性 易溶易溶难溶部分能溶易溶易溶 【要点诠释】 1.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多种,其中氮、磷、钾需要量最大。因此氮肥、磷肥和钾肥是最主要的化学肥料。 2.复合肥料是指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如KNO3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料。 3.微量元素肥料主要有硼肥、锰肥、铜肥、锌肥、钼肥等,施用量较少,但植物缺少这些微量元素就会影响生长发育,减弱抗病能力。 要点二、化肥的鉴别 1.利用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初步区分常见化肥的方法:(高清课堂《化学肥料》二) 铵态氮肥钾粉磷肥 看外观白色晶体灰白色粉末 加水全部溶于水大多不溶于水或部分溶于水 加熟石灰放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氨 气 无具有刺激性气味的 氨气放出 2.氮肥的简易鉴别: (1)氮肥中的氨水是液态的,碳酸氢铵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据此可直接将它们与其他的氮肥相区别。(2)其他常见氮肥可按下列步骤加以鉴别: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化学肥料》参考教案

课题2 化学肥料 教材分析 本课题分为两部分,一是化肥简介,简要介绍化肥的种类和作用,这部分内容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讲使用化肥有利的一面,以常用的氮、磷、钾肥为例,进一步具体介绍氮、磷、钾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展现化学价值。另一方面讲使用化肥所带来的问题——化肥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从环境角度简单提及了农药的使用,让学生了解到科学发展已经解决的问题,同时了解科学发展中尚待解决的问题。 第二部分以活动与探究和资料的形式分别探索和介绍了氮、磷、钾肥的区分及不同氮肥的鉴别。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 (1)学习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对有关信息进行加工。 (2)学会自学,提高自己组织语言的能力。 (3)善于用辩证的方法看待问题。 (4)学习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为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维护人体健康而好好学习化学的决心。 教学重点 能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 教学难点 归纳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方法 自学,学生讲解,实验,分析,归纳,应用实际。 教具准备 教师用具:投影仪。

学生用具:仪器:药匙、烧杯、玻璃棒、天平、铁片、酒精灯、三角架、试管; 药品:氯化铵、碳酸氢铵,磷矿粉、过磷酸钙、硫酸钾、氯化钾、硫酸铵、熟石灰。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农产品需求量增大,增施化肥逐渐成为农作物增产的最有力措施。农作物对氮、磷、钾的需求量大,因此氮肥、磷肥、钾肥是最主要的肥料。 1.氮肥、磷肥、钾肥是重要的肥料。 (根据学生自己的预习情况及收集资料的情况,归纳常见氮肥及作用、常见磷肥及作用、常见钾肥及作用,教师适当补充) 1.氮肥:常见的氮肥有尿素过渡提问学生回答转折设问学生发言教师投影教师板书引导活动与探究学生活动交流板书教师投影反思小结作业hslx3y3h习 题3 查阅有关化肥、农药的作用的资料,整理使用化肥、农药的利弊,下节课我们以“化肥、农药的利弊”为题展开辩论。 板书设计 课题2 化学肥料 1.氮肥、磷肥、钾肥是重要的肥料。 2.化肥和农药对提高农产品的产量有重要作用,但也会带来环境问题。要合理施用化肥 和农药,提高它们的利用率,并注意减少污染。 3.区分常见化肥的方法: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2 化学肥料(第二课时)

化学肥料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化肥的简易鉴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根据物理和化学性质初步签别几种常见化肥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几种常见化肥签别的探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几种常见化肥签别的探究,体会化学与农业的密切关系,理解化学的学习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强学生进一步学好化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重难点:对几种常见化肥的签别。 [教学准备]:烧杯、试管、熟石灰、碳酸氢铵、硫酸铵、氯化铵、磷矿粉、过磷酸钙、硫酸钾、氯化钾。 [教学过程] 实验探究,学会鉴别 【引入】:播放教学视频:农作物生长时需要大量的氮、磷、钾肥,如果缺少这些营养元素,农作物就会得“病”: 情景(一) 图片1:发黄的玉米叶与正常的玉米叶比较。(缺什么) 图片2:矮小的小麦植株与正常的小麦植株比较。(缺什么) 图片3:叶片边缘发黄的叶片与正常的叶片比较。(缺什么) 提出问题 1.这三种不正常的植物,各缺乏什么养分? 2.如何区分常用的氮、磷、钾肥呢? 3.怎样科学施肥? 【师】出示教学目标:学会根据物理和化学性质初步签别几种常见化肥的方法。 【学生探究】探究一:比较氮肥(氯化铵、碳酸氢铵)、磷肥(磷矿粉、过磷酸钙)和钾肥(硫酸钾、氯化钾)的外观、气味和在水中的溶解性。 1.观察实物、填写下表: 2.组内交流:交流观察结果。 3.展示观察成果:学生走上讲台,展示自己观察的结果(其他同学补充)。

4.学生小结:从外观上区分氮肥、磷肥、钾肥的方法(教师点评)。 “一看、二闻、三溶” 【学生探究]】探究二:取研细的氮肥(硫酸铵、氯化铵)、钾肥(硫酸钾、氯化 钾)各少量于研钵中,分别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能否嗅到气味? 1、学生实验,填写表格: 2.组内交流:交流实验结果。 3.展示观察成果:学生走上讲台,展示自己观察的结果(其他同学补充)。 4.学生小结:用化学方法区分氮肥、磷肥、钾肥的方法(教师点评)。 5.归纳小结:区分氮肥和钾肥的方法。“加碱” 6.实战演练:图片上的三种不正常的植物急需施肥,各缺乏什么养分?但是,买回来的化肥包装袋因磨损,字迹模糊不清,无法辨认。 现取化肥样品分别装入1、2、3、4号小瓶,放在实验台上。请你帮助辨认,指导施肥。 抽生上前鉴别,把小瓶标号写在图片上对应的“生病”植物的下方。 【师问】可以通过闻气味的方法鉴别出NH 4HCO 3, 说明NH 4 HCO 3 有怎样的性质?施用时NH 4 HCO 3 , 需要怎么处理? 【学生】谈论、交流(碳铵不稳定,容易分解;施用时,溶于水并用土掩埋) 7.写出硫酸铵、氯化铵分别与熟石灰反应的方程式 【师】铵根离子的检验:碱(或碱性)溶液,有刺激性的氨味气体生成。【师提问】我们将含有铵根离子的氮肥称为铵态氮肥。 1.NH 4HCO 3 等铵态氮肥为什么不能与草木灰混合在一起使用?尿素呢? 2.为什么土壤不能长期使用某一种化肥? 【学生】因为铵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氨气,造成肥效散失。尿素不含铵根离子,可以和草木灰一起使用。长期使用某一种肥料容易使土壤酸化、板结等

2020届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第11单元 课题2 化学肥料第2课时

第二课时化肥的简易鉴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根据物理和化学性质初步鉴别几种常见化肥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设计简易实验,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常见化肥的不同,归纳总结出区分它们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几种常见化肥鉴别方法的探究,体会化学与农业的密切联系,理解学习化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生进一步学好化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常见化肥的简易鉴别方法。 【难点】 铵态氮肥的鉴别方法。 教学过程 知识点一区分常用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方法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82~83页的有关内容,并分组完成相关实验探究,然后完成下列填空:1.氮肥(碳酸氢铵、氯化铵)、磷肥(磷矿粉、过磷酸钙)和钾肥(硫酸钾、氯化钾)的外观、气味和在水中的溶解性的比较:

(NH4)2SO4+Ca(OH)2=====CaSO4+2NH3↑+2H2O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教师点拨】 1.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步骤和方法可归纳如下:(1)观察样品的外观和溶解性。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蒸馏水,振荡。外观为灰白色粉末且不溶于水的为磷肥,其余为氮肥和钾肥。 (2)取少量熟石灰放入研钵里与样品混合研磨,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是氮肥(针对铵态氮肥而言),其余是钾肥。 2.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不能混合施用,否则会降低肥效。 【跟进训练】 1.下列化肥从外观即可与其他化肥相区别的是(C) A.硫酸钾B.硝酸铵 C.过磷酸钙D.氯化钾 2.区别下列各组化肥的方法可行的是(D) A.NH4Cl与KCl:看颜色 B.NH4HCO3与KCl:加水 C.K2SO4与Ca3(PO4)2:闻气味 D.(NH4)2SO4与K2SO4:加熟石灰研磨后闻气味 3.下列化肥能与碱性物质混放或混用的是(D) A.碳铵B.硝铵 C.硫铵D.硫酸钾 4.有四包失去标签的化肥,已知它们是氯化铵、硝酸钾、碳酸钾、过磷酸钙,一同学通过以下实验进行鉴别: ①各取少许样品于试管中,观察颜色,甲、乙、丁为白色固体,丙为灰白色粉末; ②取甲、乙、丁各少许加熟石灰研磨,乙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甲、丁没有; ③分别取甲、丁少许,滴入稀盐酸,甲有气泡产生,丁没有。 (1)根据以上实验推断:甲碳酸钾,乙氯化铵,丙过磷酸钙,丁硝酸钾。 (2)写出甲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K2CO3+2HCl=====2KCl+H2O+CO2↑。知识点

2020_2021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 第四单元 课题2 化学肥料 教案

化学肥料教案设计 一、内容分析 本课题的内容比较丰富,包含了几种常见氮肥、磷肥、钾肥的介绍及它们的主要作用分别是什么,以及缺氮、缺磷、缺钾植物可能出现什么症状,才好对症下药。还介绍了化学肥料及农药使用对环境的污染。最后通过探究活动的方式重点介绍是如何区别这样三种肥料。 二、学情分析 对于化学肥料,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看到过或听说过,比如每天吃的蔬菜都听说过要撒肥料才能长得更好,所以学生对肥料的用途都非常清楚。但是学生并不知道肥料的种类及它们各自有什么用,以及缺哪种肥料,植物可能出现什么症状,这就要求老师通过学生自学、图片展示的方法来使它们有清醒的认识。学生对于肥料的鉴别更是陌生,因为绝大多数学生都生活在城市里,离乡村还是比较远,平时没有看到过氮肥、磷肥、钾肥的模样,所以这就要求学生通过自己探究的方法把他们区分开。 三、教学目标和设计思路 1、设计思路 通过课本图形入手,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施用肥料增肥的效果到底如何,因此加强他们要学习化学肥料的目的。再通过学生自学、图片展示、教师讲解等方法,让学生对肥料的种类,氮肥、磷肥、钾肥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以及它们的主要化学成份分别是什么,如果缺乏哪种肥料,植物可能出现什么症状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对于肥料农药与环境的污染学生都有所了解,所以完全可让学生自己学习。肥料的鉴别是本节课的重点,通过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的方式既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又使他们对这个重点知识有很好的掌握。最后加以总结、练习巩固。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了解化肥和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学习用归纳、分析的方法对有关信息进行加工。 (2)善于用辩证的方法看待问题。 (3)学会自学提高自己组织语言的能力。 (4)学会如何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体健康而好好学习的决心。 (2)增强环保意识。 四、教学重点 能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 五、教学难点 归纳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步骤和方法。 六、教学方法 自学、学生讲解、实验、分析、归纳 七、教具准备

最新人教版(五四制)化学九年级12.2《化学肥料》教案

人教版(五四制)化学九年级12.2《化学肥料》教案

课题2 化学肥料 【核心素养】 通过对化学肥料有关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更加理解化学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 1.了解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3.通过实验探究,学会根据物理和化学性质初步鉴别几种常见化肥的方法。 【教学重点】 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教学难点】 化肥的简易鉴别。 【学情分析】 从生活常识中学生已经对于化学肥料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掌握的知识还是比较笼统粗略的,只知道化肥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对于化肥的种类、组成,以及不同种类化肥的作用还不清楚;关于化肥对于人类所作的贡献,学生还没有深刻的感受;尤其对于如何简易鉴别化肥,也是学生需要学习的新内容。 【设计思路】 化学肥料对于城市孩子来说比较陌生、没有应用环境,本节课以情景引入的方式,分别引出常见的化肥、化肥的简易鉴别和化肥的合理使用三个板块,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知化学与生活的关系以及化肥相关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在具体授课过程中,是基于预习的学习。 在常见化肥部分提问学生常见化肥对应的化学成分与化学式,具体讲解各营养元素对作物生长作用,将讲授知识与预习所得杂糅加深学生理解、记忆。 在化肥简易鉴别部分,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出实验方案、全班讨论确定方案后小组实验实践方案。让学生充分的参与课堂、积极思考,对物质鉴别的方法有更深入的理解与更清晰的认识。 在化肥合理使用部分,引导学生辩证的看待事物,在研究科学的同时兼顾人文、道德、法治层面,全面提升学生素养。

【课前准备】 学生完成教师发布的课前预习任务,教师通过预习反馈,了解学生的薄弱点。【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情景创设】 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关注过我国农业发展的问题,这里有一则新闻,是世界4 强50年食品产量指数变化。把图片放大一下,我们可以看到,德国和日本在1990年前后已经开始有下滑趋势,美国虽然一直保持上升,但是和我国相比依然稍显逊色。世界四强,只有我国的农业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发展态势。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我国都是如何实现这样的发展的? 【过渡】 在这可以给大家一点小提示,我省谈及粮产丰收措施的时候,提到了这样一句:测土配方施肥;无独有偶,河北省谈及小麦单产增长的时候,也提到了氮肥调控、测土配方施肥。这些方法就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化肥相关。 二、学习新课 【讲解】 农作物所必须的营养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等,但是土壤所能提供的养分是有限的、往往无法满足植物需求量,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人类逐渐掌握了通过施肥来补充土壤中养分的方法。我们所使用的肥料既包括天然肥料,如农家肥、草木灰等;也包括以化学和物理方法制成的含农作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的化学肥料。 【过渡】 在农作物所需各营养元素中,氮、磷、钾需求量较大,因此我们通常要额外施加氮肥、磷肥、钾肥。 【提问】 通过预习,可以回答常见的氮肥化学成分都有什么吗?名称和化学式都分别是什么? 【讲解】 这位同学回答的很好。氮肥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植物生长茂盛、叶色浓绿;作物

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五四学制)全一册 第四单元 课题2 化学肥料 教案

化学肥料 一、设计思路: 化学肥料的种类很多,所涉及的知识也很复杂,本课题只是简单地对化肥的作用和影响作一概要介绍。内容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讲使用化肥有利的一面,在课题的引言部分扼要说明化肥对农业增产的作用,并以常用的氮、磷、钾肥为例,进一步具体介绍氮、磷、钾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为化肥的增产作用提供理论和事实例证,同时展现化学的价值。 另一方面讲使用化肥所带来的问题──化肥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从环境角度简单提及了农业生产中的另一重要化工产品农药的使用。从而全面而真实地将人类在化肥、农药使用上所面临的问题呈现给学生,不仅让他们了解科学发展已经解决的问题,还让他们了解科学发展中尚待解决的问题。增强学好化学的愿望和信心,同时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课堂效益.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知道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通过了解常见化肥的种类,N、P、K化肥对植物生长的重要作用,学会 运用观察和比较了解不同事物的方法。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和化学语言表达有 关的信息。 (3)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体验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化肥、农药使用“利弊”的思考和辩论,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使他们认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将是永无止境的。 (2)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1)让学生知道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五、教学准备: 实验及教具准备:常见化肥样品,硫酸铵、硝酸铵、红色石蕊试纸、NaOH固体、氢氧化钙粉末、水、红色石蕊试纸、药匙、洁净纸、锥形瓶、带胶头滴管的弹孔橡皮 塞、研钵、杵 多媒体语音系统及相关材料。①查阅化肥的发展趋势和使用得利和弊;②制作Powerpoint课件。 学生准备:①预习本课题内容;②通过走访、调查或上网查阅化肥使用得利和弊。六、教学过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