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科学教育科学三年级上册动物《蜗牛》

小学科学教育科学三年级上册动物《蜗牛》

《蜗牛(一)》教学设计

注意事项观察要耐心,静静地观

察,不要打扰它的生

活。

蜗牛的壳上的螺线有按照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旋转的,但是最常见的是按照从里向外顺时针方向旋转的。

观察蜗牛的触角、眼睛和嘴。

睛,蜗牛的视力很差,它在微弱的光线下面要看得远些,在强光下面反而看不远了。

蜗牛是用什么器官吃东西,它有牙齿吗》

蜗牛是一种生活在陆地上的腹足在蜗牛的小触角中间往下一点儿的地方有一个小洞,这就是它的嘴巴,里面有一条锯齿状的舌头,科学家们称之为“齿舌”。蜗牛吃东西的时候就用这把“小搓板”把植物的叶子磨碎,再一点点地吃下去。

当用小棒或笔轻轻碰触蜗牛的身体,观察蜗牛对外界的反应,即观察动物的应激性。

蜗牛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来躲避危险等等。

蜗牛喜欢在阴暗潮湿、疏松多腐殖质的环境中生活,昼伏夜出,最怕阳光直射,对环境反应敏感。

第二个活动:观察蜗牛的运动

会运动是动物区别于植物的一项重要特征。

那么蜗牛用身体的哪一部分爬行呢?蜗牛用足爬行,它的足叫腹足。了解蜗牛的生

活环境

借助放大镜观

察蜗牛是怎样

运动的

好习惯。

总结出学生没有

发现的蜗牛生活

环境。

把自主探究留给

学生,发现更多

关于蜗牛的知

观察蜗牛的爬行。

蜗牛在运动时,他的身体会分泌一种黏黏的液体湿润腹足,蜗牛就是靠这种黏液慢慢向前爬,也能在树干上、墙壁上爬上爬下。

把蜗牛放在手掌心,会有一阵一阵被吸起来的感觉。

观察完了蜗牛,让我们来养蜗牛

饲养方法:

在饲养箱或广口一层粗沙,然后铺上一层潮湿的土壤,再放进几条树枝和几片落叶,形成一个蜗牛生活的环境,我们就可以饲养蜗牛了。要注意把它放在阴凉的地方。

每天傍晚用菜叶、青瓜等给蜗牛喂食,第二天早上把食物残渣处理干净。

每天观察蜗牛的生活情况,并做好观察记录。饲养蜗牛

识。

为下节课的学习

做好准备。

拓展延伸蜗牛几乎分布在全世界各地,牛体形大小各异,非洲大蜗牛可长达30厘米,在北方野生的种

类一般只有不到1厘米。身背螺旋形的贝壳,其形

状形形色色,大小不一,有宝塔形、陀螺形、圆锥

形、球形、烟斗形等等。了解关于蜗牛

的更多知识

拓宽蜗牛知识

巩固提升一、选择题

1.蜗牛适合在(B)的环境下生存

A.干燥

B.潮湿认真做练习巩固本课所学内

2.(B)和蜗牛属于同一种类的动物

A.蚂蚁

B.田螺

3.蜗牛以(A)方式前进的

A.波浪

B.直线

二、判断题

1.蜗牛利用腹足能在物体上爬行,并会留下粘液的痕迹。(√)

口和腹。

课堂小结蜗牛在运动和身体构造方面有着显著的特点。

它能够对外界产生相应的反应,利用腹足在各种物

体上爬行。总结知识点提高学生的总结

能力

板书蜗牛(一)

观察蜗牛——放大镜

腹足

饲养蜗牛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蜗牛》教学设计(精选4篇)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蜗牛》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蜗牛》教学设计(精选4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蜗牛》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蜗牛》教学设计1 教材说明: 本课教材中的蜗牛主要是用螺旋线画出不同动态的蜗牛,并添画环境。 教学目的: 1、掌握蜗牛的基本形象特征,正确地画出不同形态的蜗牛; 2、通过画蜗牛,学生能掌握画圆形动物的方法; 3、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和善于想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圆形并用基本形画蜗牛。 教学难点:画出蜗牛的不同动态。 教具准备: 1、老师准备:彩色粉笔、蜗牛动态变化分析图一幅、蜗牛在潮湿的草地上活动画一幅。 2、学生准备:塑料水彩笔、美术课本、图画纸。 教学方法: 讲述法、演示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1、导语:在夏天的雨季里,同学们都见到过蜗牛爬行的情景,看它那背着自己的“小屋”在草地上自由自在蠕动的姿态,真惹人喜爱。那么大家想不想把它那可爱的样子画下来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画蜗牛。 2、板书课题:蜗牛 3、新授: (1)讲解怎样画蜗牛。演示画法(边演示边讲解)。画法步骤

(用彩色粉笔画): 请同学们练习两遍画法。 (2)讲解怎样画各种姿态的蜗牛。师:蜗牛喜欢在潮湿的地方活动。它们有向前爬行的,有向后爬行的,有抬头的,有低头的等各种不同的姿态。这些神态各异的蜗牛,我们该如何去画呢?(出示蜗牛动态变化分析图一幅)抬头的;向前爬的;向后爬的;低头的。(教师设问,各种姿态的蜗牛哪里在变动?) (3)教师总结蜗牛动态画法规律。强调:蜗牛不同动态的画法主要是肉体的变化,圆壳不动,因此画蜗牛先画圆壳,再根据蜗牛的不同动态画出肉体及触角。 (4)启发引导学生绘画:师:蜗牛喜欢在什么地方爬行?师生共同讨论:如何让蜗牛自由自在地爬行。(出示范画:蜗牛在潮湿的草地上爬行。)教师:请同学们看示范画,画面上的蜗牛是在干什么?上:天空上有什么?(乌云)是什么颜色?下:草地上有什么?(花草、蘑菇)是什么颜色? 4、课堂练习。 教师:同学们,如果你是一只蜗牛,会喜欢什么样的活动呢? 教师:如默默地爬行,与另一只蜗牛亲热地说话等。 教师:请两名同学说出自己要画的场面。 作业要求:在草地上画出不同姿态的小蜗牛(最少五只)。 注意事项: ①抓住蜗牛圆壳和肉体的画法特点。 ②注意圆壳和肉体的比例关系。 ③色彩要活泼鲜艳。 (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5、课外作业:在生活中观察各种蜗牛的动态并写生蜗牛。 板书设计: 课题(板书) 演示画蜗牛的步骤 蜗牛动态变化分析图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蜗牛二(2)》教学设计二_小学自然教案_模板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蜗牛二(2)》教学设计 二_小学自然教案_模板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蜗牛的运动方式。 2.经历对蜗牛运动的细节和痕迹观察的过程。 3.激发探索蜗牛运动秘密的兴趣。 教学准备: 小组或个人观察用的蜗牛、放大镜、小木棒、棉线记录用纸和笔等。画有同心圆的纸、玻璃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蜗牛爬行是怎样的?它靠什么来爬行的? 二、蜗牛用身体的那一部分爬行? 1.用放大镜观察蜗牛用身体的那一部分爬行。 2.引导说出蜗牛用身体的腹部爬行。小结蜗牛的腹部就是蜗牛的脚------腹足 三、观察蜗牛的爬行,你发现什么? 1.引导模仿蜗牛的爬行动作。 2.引导学生让蜗牛在小木棒、棉线上爬行。 3.引导观察蜗牛爬行过程中留下的痕迹。推测一下这些粘液所起的作用。 四、蜗牛赛跑。 1.我们来比一比,谁的蜗牛爬得快? 2.讨论蜗牛赛跑的活动设计: ☆有使蜗牛朝着一个方向爬行的办法吗? 吸引蜗牛向一个方向爬的办法。(用苹果、桔子等实物引诱蜗牛朝一个方向爬行)让蜗牛只能朝一个方向爬行。(让蜗牛在棉线上爬行) …… ☆有其他的比赛方法吗?不管朝哪个方向爬的办法。(让蜗牛在画有同心圆的纸上爬行)测量蜗牛爬过的距离的办法。(让蜗牛在白纸上爬行,画出蜗牛爬过的路线,然后用细线沿着纸上的路线放好,记下起止点,把线拉直,量出线的长度就是蜗牛爬的路程。)…… 3.各小组选择一种方法,在小组里进行蜗牛赛跑的活动。 五、交流、小结。 蜗牛是怎样爬行的?你能想出更多的方法让它们进行爬行比赛吗? 教学建议: 1.棉线要根据蜗牛的大小来选择,不能太细,以免蜗牛掉下来。 2.蜗牛赛跑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尽量多的想办法解决问题,教师在组织活动时要让学生展开讨论,不要为了比赛而比赛,局限于一二种方法。 目的要求: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矿产的形成及开采方法。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蜗牛》教案

《蜗牛(一)》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三年级科学动物单元的第二课,从这一课开始,学生将对四种小动物进行细致的观察。所以本课观察活动的开展,将指导学生学习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获得观察结果的过程中了解动物的特征,逐步建立起生命体的概念。 本课教学内容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我所知道的蜗牛;第二部分,观察蜗牛的身体;第三部分,观察蜗牛的运动;第四部分,饲养蜗牛的方法。 学情分析 蜗牛是学生非常喜爱的小动物,它行动缓慢,易于观察研究,因此非常适合在课堂上进行观察研究活动,在本课的学习中,还将发展学生观察、饲养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蜗牛的特点体现在它的运动、身体构造等多方面。 2.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来躲避危险等。 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腹足做细波浪状运动并在爬行中留下黏液痕迹。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和体验从整体观察到局部观察的过程,并学习使用放大镜做更细致的观察。 2.用简图画出蜗牛的外形。 3.按照教科书介绍的方法饲养蜗牛,做好观察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研究小动物的兴趣,树立起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观察研究蜗牛,初步感知蜗牛的身体特点等。经历探究蜗牛的科学观察过程,学会尊重、合作交流。

难点:学习科学观察的方法,并在探究中对获得的新发现进行描述。 评价任务 1.观察并描述蜗牛的身体特征及运动方式。 2.学会饲养蜗牛并能坚持饲养观察蜗牛的生活。 教学准备 为每小组准备:2~3只蜗牛、1个放大镜、1条树枝、1条线、1块玻璃、1个饲养箱。 教师准备:与学生相同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课前布置 1.《寻访小动物》一课拓展:今天我们一起去“寻访”了校园里各种小动物,这种动物你们见过吗?(教师出示自己饲养的蜗牛) 2.这是老师在田野里抓来饲养的小动物蜗牛,你想去观察一下吗?你准备怎样去观察?如何记录? 3.想知道老师是怎样饲养蜗牛的吗?先回去寻找并观察蜗牛,用你的观察记录到老师这儿换一个“小锦囊”(蜗牛的饲养方法)。 4.用两周时间观察并饲养蜗牛,尝试记录,写一篇科学日记。 【设计意图: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实践。让学生真正地置于真实的生命世界中观察自然状态下真实的蜗牛,饲养真实蜗牛,真实的观察、如实的记录描述,使教学具有真实感,使学生具有真实体验。为接下科学概念构建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引入 1.谜语导入:名字叫做牛,不会拉犁走,别说它的力气小,能够背起屋子走。(打一动物)。(蜗牛)你们曾经在哪些地方看到过蜗牛? 2.画曾经看到过的蜗牛:我们在课前已经用两周的时间观察和饲养蜗牛了,你能画一只蜗牛吗? 3.观察蜗牛、饲养蜗牛你有哪些发现? 【设计意图:谜语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画蜗牛、汇报发现,暴露学生前概念。】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蜗牛一(1)》教学设计一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蜗牛一(1)》教学设计一 2.体验研究小动物的乐趣。 3.了解蜗牛的身体特点和蜗牛的食物。 教学准备: 1.小组或个人观察用的蜗牛,盛放蜗牛的容器,放大镜,记录用纸和笔。 2.供蜗牛选择的食物,如切成小块的黄瓜、苹果、菜叶、面包或馒头;某些带刺激性气味的食物,如洋葱、大蒜头之类的。 3.具有螺线结构的物体或物体的图片,如海螺壳、盘状的蚊香、旋涡、牵牛花的缠绕茎、葡萄的攀缘茎触须等。 4.准备几个开拓新的观察内容的关于蜗牛壳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观察过蜗牛吗?能说说蜗牛的身体是怎样的吗?用放大镜观察过蜗牛吗? 二、用放大镜观察蜗牛的身体。 1.观察蜗牛的准备。区分蜗牛的壳和蜗牛的身体,确定蜗牛的身体为本次观察的重点;确定"了解蜗牛的身体,回答'蜗牛的身体是怎样的'的问题"为观察目的; 2.提出按一定的观察顺序进行观察的要求:依次观察蜗牛的头部、腹部和尾部。重点观察头部,观察头部的眼睛、触角和嘴。 3.进行分组或个人的观察活动。 4.描述所观察到的蜗牛的身体。尝试按一定顺序,有一定条理,有重点地描述蜗牛身体的特点。 三、蜗牛壳的观察。 1.观察蜗牛壳的讨论。观察过蜗牛壳吗?蜗牛的壳是怎样的?蜗牛壳的观察会有多少观察内容? 2.蜗牛壳上的螺线的观察和讨论。蜗牛壳螺线的观察的内容。螺线形状的观察描述和螺线名称。螺线旋了几圈?怎么数?螺线的展开方向,左旋和右旋。

3.左旋蜗牛和右旋蜗牛;头发的旋涡;海螺、牵牛花等等自然界的左旋和右旋。 4.从一条螺线的观察内容到蜗牛壳的其他观察内容--提出观察蜗牛壳的新的问题,发现蜗牛壳的更多的观察内容。 四、蜗牛吃食物的观察。 1.蜗牛怎样吃食物? 观察吃菜叶的蜗牛,观察吃黄瓜的蜗牛。观察蜗牛的齿舌。描述蜗牛是怎样吃食物的。 2.蜗牛选择什么样的食物? ☆讨论:看看我们为蜗牛准备了几种食物,要想知道蜗牛会在这几种食物中选择哪一种,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 ☆观察活动:在蜗牛的周围放一些食物,观察蜗牛朝什么方向爬,去吃什么食物。 3.蜗牛能在多远的地方发现食物? 五、交流与小结说说蜗牛的身体是怎样的。说说蜗牛是怎样吃食物的。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第二课《蜗牛(一)》∣教科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第二课《蜗牛

活。 蜗牛的壳上的螺线有按照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旋转的,然而最常见的是按照从里向外顺时针方向旋转的。 观看蜗牛的触角、眼睛和嘴。 睛,蜗牛的视力专门差,它在柔弱的光线下面要看得远些,在强光下面反而看不远了。 蜗牛是用什么器官吃东西,它有牙齿吗》 蜗牛是一种生活在陆地上的腹足类软体动物。在蜗牛的小触角中间往下一点儿的地点有一个小洞,这确实是它的嘴巴,里面有一条锯齿状的舌头,科学家们称之为“齿舌”。蜗牛吃东西的时候就用这把“小搓板”把植物的叶子磨碎,再一点点地吃下去。 当用小棒或笔轻轻碰触蜗牛的躯体,观看蜗牛对外界的反应,即观看动物的应激性。 蜗牛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躯体缩进壳内来躲避危险等等。 蜗牛喜爱在阴暗潮湿、疏松多腐殖质的环境中生活,昼伏夜出,最怕阳光直射,对环境反应敏锐。 第二个活动:观看蜗牛的运动 会运动是动物区别于植物的一项重要特点。 那么蜗牛用躯体的哪一部分爬行呢?蜗牛用足爬行,它的足叫腹足。 观看蜗牛的爬行。

蜗牛在运动时,他的躯体会分泌一种黏黏的液体潮湿腹足,蜗牛确实是靠这种黏液慢慢向前爬,也能在树干上、墙壁上爬上爬下。 把蜗牛放在手掌心,会有一阵一阵被吸起来的感受。 观看完了蜗牛,让我们来养蜗牛 饲养方法: 在饲养箱或广口瓶内,先铺上一层粗沙,然后铺上一层潮湿的土壤,再放进几条树枝和几片落叶,形成一个蜗牛生活的环境,我们就能够饲养蜗牛了。要注意把它放在阴凉的地点。 每天傍晚用菜叶、青瓜等给蜗牛喂食,翌日早上把食物残渣处理洁净。 每天观看蜗牛的生活情形,并做好观看记录。

小学科学《蜗牛》说课稿(通用5篇)

小学科学《蜗牛》说课稿(通用5篇) 小学科学《蜗牛》说课稿(通用5篇) 作为一名教师,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科学《蜗牛》说课稿(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科学《蜗牛》说课稿1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蜗牛(二)》、不妥之处请各位评委和老师指正。 课后型说课侧重于对实际课堂进行反馈、总结、评价。因此、我的说课将按照“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教的怎样?如何改进?”这样的思路进行说课。从整体上而言、我的说课一共分为六部分:教材结构、三维目标、材料设计、教学程序、教学策略、教学反思。 一、教材结构: 《蜗牛》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动物”单元的第三课、本课继续观察蜗牛的生活习性。由于学生在此前饲养了蜗牛、因此对蜗牛的活动时间、吃食方式、食物种类、排泄等方面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梳理零碎的经验片段、串联起整体对蜗牛的认识。本课主要研究蜗牛的食物、呼吸、排泄三个方面的问题。 二、三维目标: 我班学生70%来自附近农村、30%是农民工子女、对实验接触很少、动手能力比较差、很难组织语言来准确描述观察到的现象、根据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科基本要求、结合本课内容、我制定了以下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蜗牛、经历一些基本的观察活动过程。 2、培养学生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3、树立起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

教学重难点:经历观察蜗牛吃食、呼吸、排泄的过程、体会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三、材料设计: 为了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根据课堂教学需要、我和学生准备以下教学材料: 1、教师自制课件、准备观察记录表、水、玻璃杯、放大镜。 2、学生准备饿了两天的蜗牛、菜叶、苹果片、饼干等食物。 四、教学程序: 根据对教材内容特点的理解、本课科学探究主线为:观察—记录—讨论—总结。根据探究主线、我设计了以下环节: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学实践证明、创设良好的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于是上课开始、我把熟睡的小蜗牛带进课堂、抛给孩子们一个问题、怎样叫醒熟睡的小蜗牛?这一问题的提出、同学们很感兴趣、七嘴八舌的说出好多叫醒蜗牛的办法、有的孩子说把小蜗牛放在水里、有的说用蔬菜引诱它们、还有的说蜗牛怕光、用手捂住它们等方法、这一环节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创设情境的目的。 第二个环节:观察研究、探索新知 这个环节在实际操作中、引导学生先安放食物、把食物排列成一圈、把叫醒的蜗牛放在食物的中间、观察蜗牛爬向哪种食物、是否吃食。待蜗牛吃食物时、借助放大镜静静地观察蜗牛进食、把观察的结果及时记录在课本上、引导学生做好观察笔记。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做好观察笔记的能力。通过观察研究、探索蜗牛喜欢吃什么食物;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三个环节:活动探究、深入感知 在观察蜗牛吃食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有的蜗牛排出粪便了、这一发现很自然的就进入了本环节、然后提醒学生认真观察蜗牛从哪个部位排出粪便?它的粪便是什么样的?蜗牛又是是靠什么呼吸的?小组内共同探究。 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让孩子们观察蜗牛是从哪个部位排出粪便的、

三年级科学上册《蜗牛》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三年级科学上册《蜗牛》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第一篇:三年级科学上册《蜗牛》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三年级科学上册《蜗牛》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通过饲养,观察蜗牛,了解蜗牛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生活环境、吃食和排泄、休眠、呼吸)、移动方式、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 2、会用简单表格统计、整理蜗牛的食性等情况。 3、体验与蜗牛交朋友,研究蜗牛的乐趣。 4、体会细节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5、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和交往能力。 活动内容: 1、蜗牛的外形特点的观察。 2、蜗牛生活习性的研究(吃、住、行)。 3、蜗牛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4、关于蜗牛我还知道……我还研究了…… 指导要点: 1、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 2、合理做好记录,可以用文字、画图,也可以设计表格。 3、指导学生对观察研究的结果进行分类、分析。活动成果形式: 1、通过各种方式,搜集蜗牛吃食、呼吸等方面的知识。 2、体验照顾小蜗牛、观察它的生活和成长是十分有趣的。活动准备: 1、上网搜集蜗牛的相关资料。 2、每组学生3——4面放大镜、学生课前捉到的蜗牛、盛放蜗牛的容器(如玻璃缸)、玻璃板、沙土、水;供蜗牛选择的食物,如切成小块的菜叶、面包、鸡蛋、苹果皮等;供学生实验用的醋、干布、湿布(或干纸、湿纸)、特制的纸盒(里边涂黑,盖子上开个长条孔)等。

活动方案设计: 一、确定活动的主题,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了解活动的意义。 二、学生查找、收集和整理有关蜗牛的信息。 我们的努力结硕果,文字记录成资料。把小组和自己收集的知识记录下来,成为成长路上的一个小脚印。 1、调查、访问、收集。 广泛发动和组织学生收集有关蜗牛的各种资料。可以走进图书馆,寻找有关“蜗牛与环境”的资料,形成记录。最好能直接步入互联网,寻找“蜗牛”的相关资料或图片,下载并整理。尽可能地做到人人参与、个个投入,并努力争取家长们的帮助和配合。 2、整理交流资料。 小组内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相同的归并,不同的列出目录,并将图片文字资料分类装订。一方面为在全班的交流做准备,同时又是一个归纳学习的过程。同学们对资料整理、归纳美化也是劳动技能、技巧的锻炼。 三、调查研究,实践体验。 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实地观察蜗牛,并做好纪录。 (一)探究蜗牛的外形特点。 1、利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蜗牛。 2、找到它的壳、腹足、触角、眼睛。 3、通过观察我知道: (1)蜗牛的身体呈什么色? (2)蜗牛的外壳呈什么色? (3)蜗牛外壳的形状(左旋、右旋)? (4)蜗牛外壳的颜色有什么作用? (5)蜗牛坚硬的外壳有什么作用? (6)蜗牛有多少对触角? (7)蜗牛身上有气孔,你能找出气孔的位置吗?气孔有什么作用? (二)观察蜗牛的生活习性。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蜗牛 5

“蜗牛”(第2课时)教学设计 一、内容分析: 小学生对动物有着天生的研究兴趣,“蜗牛”这节课正是基于这一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蜗牛的外形、运动方式、吃食和饲养方面的情况,虽然小学生年龄尚小,但他们自从学爬、学走、学讲时起,就已经可以自己学习,通过模仿和自己反馈的机智学会了不少东西。因此,在观察蜗牛时,我们也不能把他们看作一张白纸。活动时应充分利用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及智力结构,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操作、实践和一系列思维过程去认识事物,主动探究事物。这样,获取的知识必然是生动、具体、深刻、鲜明、丰富的,也是终生难忘的。 《蜗牛》一课是学生真正观察小动物的起始课,学生还是第一次学习观察小动物、描述小动物。因此,开好这个头,对学生来说意义非常大。在活动内容的安排上,我重在让学生经历按一定顺序去观察的过程,不要求学生获得知识的完整,只要是自己的观察和发现,只要没有错误,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就行让学生通过活动建构自己的关于蜗牛的意义。 二、活动目标: 科学概念:在有结构的观察活动中,获得蜗牛的身体结构、外形特征,食物等方面的直接认识。 过程与方法:经历初步的按一定的顺序观察、细节观察的过程,培养在观察中不断生成一些新的问题的能力,进行一些猜测和推测的能力;学会表达交流自己观察的情况,学习如何整理事实。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研究蜗牛以及身边的小动物的兴趣,培养对小动物的亲近感。 三、活动准备 每个小组课外捕捉若干蜗牛,每人准备好放大镜,一组一张白纸,一张记录纸;食盐、苹果、面包、菜叶、萝卜、葱头等 四、活动过程和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学科学蜗牛

蜗牛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蜗牛的运动方式。 2.经历对蜗牛运动的细节和痕迹观察的过程,了解蜗牛分泌黏液的作用。 3.通过设计蜗牛赛跑比赛,激发探索蜗牛运动秘密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蜗牛的运动方式;了解蜗牛分泌黏液的作用。 教学难点: 设计蜗牛赛跑比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用透明盒子装着的蜗牛、一次性筷子、棉线、保鲜膜、画有同心圆的纸。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播放儿歌《蜗牛和黄鹂鸟》 二、蜗牛用身体的哪一部分爬行?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蜗牛是怎样爬行的吗?蜗牛有脚吗? 生:有! 生:没有! (有争议) 师:有同学说有,有同学说没有,如果有那它的脚在哪里呢?如果没有那蜗牛是靠什么走路的呢? 生:它的脚就在它的肚子那里。 生:蜗牛没有脚,它是用腹部走路的。 师:其实蜗牛的腹部就是蜗牛的脚,蜗牛这种特殊的脚,大家猜一下叫什么? 生:腹足。 师:嗯!对!真聪明。。。(板书:腹足) 这就是蜗牛的腹足。(课件出示蜗牛腹足的图片。) 三、观察蜗牛的爬行。 师:那蜗牛是到底是怎样爬行的呢?同学们觉得怎样观察才能清楚的观察到腹足的细微运动呢? 生:把蜗牛放在一块玻璃上面,透过玻璃可以看到蜗牛的运动。 师:但我们现在没有玻璃啊,怎么办呢? 生:我知道,把蜗牛放在保鲜膜上,透过保鲜膜也可以看到蜗牛的运动。 师:哦。。。用保鲜膜代替玻璃。能想出这么好的办法,真是不简单!老师佩服你!还有没有其他办法? 生:让蜗牛爬在这个透明的盒子壁上也可以观察到。 师:这个办法也很好,看来同学们都很有办法!还有没有其他呢? 生:。。。。。。(没什么反应) 师:看看我们桌面上的实验材料,能不能利用呢? 生:(举手)我知道了,可以让蜗牛在筷子上爬。。。 生:还可以让蜗牛在毛线上爬,看看是怎样的。 。。。。。

小学科学《蜗牛》教学反思

小学科学《蜗牛》教学反思 但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也存在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比如对时 间的掌控还不够到位,最后写的环节没能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落实得不够。还有比较遗憾 的一点是,课堂评价不熟练,不到位,若评价语再多一些,针对性强一些,学生的朗读可 能会更好。 反思类型可有纵向反思、横向反思、个体反思和集体反思等,反思方法可有行动研究法、比较法、总结法、对话法、录相法、档案袋法等等,下面以小学科学《蜗牛》教学反 思的范文为例,为大家展开介绍。 小学科学《蜗牛》教学反思一 通过本单元前两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领悟了发现文本背后寓意的方法,但二 年级的学生仍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的认知特点和整体语文素养决定了他们在学习时仍 更多地关注于课文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而忽视形象的寓意和文本的内涵。 【设计意图:多媒体出示词语,学生“开火车”读。接着指名学生选取其中的几个词 语说说课文大意。此处复习既巩固了上节课认识的词语,又培养的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 运用词语的能力。】 《学棋》描述了古时候两个学生向围棋能手秋学下棋,一个专心致志,一个心不在焉,所学结果截然不同的生动故事,启示人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道理。在教学过程中,我采 用由果找因、抓关键词的方法来教学,清晰地展现了文章的主旨,让学生懂得学习要专心 致志才能学有所成的道理。 (一)、准确把握教材本课是观察蜗牛这样的小动物,在活动中,我从动物特点和学生 年龄特点入手,在环境布置和材料选择上有的放矢,考虑较为周详。由于蜗牛具有胆小、 怕受惊扰、喜欢黑暗潮湿的环境等生活习性,在环境布置上,我利用窗帘遮挡光线,要求 学生较为安静,不能惊吓我们的动物朋友,营造了一个适宜蜗牛出来爬行的物理环境,课 堂上的蜗牛表现得很活跃。在材料选择上,蜗牛爬行的地方是一张明胶片,底下衬一张白纸。白纸是为了防止桌子与蜗牛相近的颜色混淆学生的观察判断,明胶片的利用有两大作用,第一是减少磨擦,利于蜗牛的爬行;其二是让学生能多角度地对蜗牛进行观察。在材 料中还用到了纸杯,一方面是蜗牛会乱爬,会影响到课堂秩序;另一方面是考虑到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的特点,把蜗牛套入纸杯中,减少分散注意力的因素,学生就会集中注 意力倾听同学的发言。 (二)给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科学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要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核心。本课在教学中力求体现这样的理念。课堂中第一个活动,学生小组观察研究蜗牛用时13分,汇报交流6到7分钟。第二个活动学生小组观察蜗牛壳用时6分,汇报交流9分。从

2019-2020学年度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3、蜗牛教科版课后辅导练习第七十五篇.doc

2019-2020学年度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3、蜗牛教科版课后辅导练习 第七十五篇 第1题【单选题】 蜗牛是()后代 A、产卵繁殖 B、自体繁殖 C、无性繁殖 D、抱子繁殖 【答案】: A 【解析】: [解答】胞子繁殖和无性繁殖是植物的繁殖方式,而蜗牛是产卵繁殖的。[分析]蜗牛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墳,用产卵的方式进行繁殖。 第2题【单选题】 蜗牛用来爬行的足叫() A、软足 B、腹足 C、腹部 【答案】: B 【解析】: [解答】竭牛喜欢生活在阴凉潮湿的环墳里,靠腹足在各种物体上爬行。[分析]本题考直学生对蜗牛的爬行工具的识记。 第3题【单选题】 蜗牛通常在夜间活动,给蜗牛喂食的时间一般是() A、早上 B、中午 C、傍晚 【答案】: C 【解析】: [解答】蜗牛是在夜间活动的,所以给蜗牛喂食的时间一蹄该在晚上。[分析】本题考直学生蜗牛的进食时间的识记。

第4题【单选题】

1、杂草和瓜果皮. 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蜗牛主食各种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软体动物种类繁多,生活范围极广 B 、 蜗牛主要是以植食为主,特别喜欢吃作物的细芽和嫩叶 C 、 蜗牛吃东西的时候就用"小搓板”将植物的叶子磨碎,再一点点吃下去 D 、 蜗牛是夜出昼伏,不怕阳光 【答案】: D 【解析】: 【解答】蜗牛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疏松的腐殖土的环境中生活,蜗牛是昼伏夜岀,最怕阳光直射.【分析】蜗牛、蚯蚓喜 第5题【判断题】 蜗牛拉出黑中带点绿的像线条的东东,闻起来有点腥臭,那是它的便便。 A 、 正确 B 、 错误 【答案】: 正确 【解析】: 【解答】学生认识蜗牛,但并不知道其粪便.蜗牛的粪便黒中帝点绿的像线条,闻起来有点腥臭.【分析】此题主要考童学生 第6题【判断题】 蜗牛的身体十分柔软,可以通过比较壳的大小来比较蜗牛的大小。() A 、 正确 B 、 错误 【答案】: 正礎 【解析】: 【解答】蜗牛的身休十分柔软r 要比较其大小r 可以通过比较壳的大小来鉴【分析】本题考査学生区分蝎牛的大小的方法 的识记. 第7题【判断题】 蜗牛没有足,所以蜗牛不能运动。() A 、 正确 B 、 错误 【答案】:

最新精选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动物2.蜗牛复习巩固第八十三篇.doc

最新精选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动物2.蜗牛复习巩固第八十三篇 亠第1题【单选题】 蜗牛是利用它的()爬行的 A、腹部 B、触角 C、壳 D、头 【答案】: 【解析】: [解答]蜗牛没有足部,是利用腹部进行行走的.[分析]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头上有两对触角,长的一对触角上长有眼睛,爬过之后会留下黏液.爬行时会分泌粘液是为了使腹足经常保持湿润避免爬行时受到损伤・ 亠第2题【单选题】 蜗牛喜欢吃() A、动物的残体 B、肉 C、菜叶等绿色植物 D、所有食物 【答案】: 【解析】: [解答]蜗牛喜欢吃菜叶等绿色植物r遇到危险会缩进壳里.[分析】蝎牛主食各种蔬菜、杂草和瓜果皮。 4第3题【单选题】 我们熟悉的蜗牛用()来爬行。 A、壳 B、尾 C、腹足 D、触角

【答案】: C 【解析】:【解答】蜗牛的运动是靠腹足来迸行的r我们可以看到它的爬行特点.【分析】本题考童学生对蜗牛用什么来运动进行识记. 第4题【单选题】 蜗牛的触角有()对 A> 1对 B、2对 C、3对 D、4对 【答案】: B 【解析】: 【解答】蜗牛的触角有两对,长的触角顶部有眼f短的一对触角上顶部没有眼。【分析】蜗牛头上有两对触角,长的一对触角上长有眼睛,爬过之后会留下黏孜。 第5题【单选题】 下列做法不是饲养蜗牛的方法是() A、在饲养箱里铺上一层细沙 B、铺上一层超市的土壤 C、放进儿条树枝和儿片落叶 D、蜗牛是靠口来摄食的。 【答案】: D 【解析】: 【解答】蜗牛的饲养,应该给锅牛制造一个合适的生活环境。【分析】本题考童学生对词养蜗牛的方法的识记. 【判断题】 蜗牛口中有很多细小的牙齿,长的一对触角上有眼。() A、正确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蜗牛和蝗虫》教案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蜗牛和蝗虫》教案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蜗牛和蝗虫》教案 教学目标:1.经历简单的比较观察的过程,知道蜗牛和蝗虫的区别。 2.经历初步的小动物身体大小的比较和测量过程,能根据动物特点,描述动物的大小。 教学准备: 1.小组或个人观察用的蝗虫、蜗牛壳、放大镜、尺、三角尺、记录用纸和笔。 2.蝗虫、蜗牛、长得跟蜗牛相近的动物、长得跟蝗虫相近的动物、既不像蜗牛;又不像蝗虫的动物,大象、长颈鹿、蜂鸟等动物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观察蝗虫。 1.观察蝗虫的身体。 ☆观察身体的哪些部分?(蝗虫的头、胸、腹;蝗虫的头部:眼睛、触角、嘴;蝗虫的脚;蝗虫的翅) ☆用什么方法观察? ☆按怎样的顺序观察? 2.描述蝗虫的身体的.特点。 二、比较蜗牛和蝗虫的身体。

1.比较蜗牛与蝗虫的相同点。都有头部,头部有触角、眼睛、嘴;都有运动器官--足…… 2.比较蜗牛与蝗虫的不同点。身体形状、构造不同;眼睛、触角、嘴、足等不同…… 三、比较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 1.看课本插图: 给与蜗牛相同的动物画“〇”。 与蝗虫相同的动物画“△”。 有疑问的动物画“?”。 剩下的动物既不像蜗牛,又不像蝗虫。 2.汇报交流:跟蜗牛长得相近的动物:田螺、蛞蝓、蚌、蚬。 跟蝗虫长得相近的动物:蚱蜢、螳螂、蟋蟀、蜜蜂、蚂蚁。 长得既不像蜗牛又不像蝗虫的动物:猫、青蛙、鱼、鸟、乌龟。 3.你还知道哪些长得像蜗牛的动物和长得像蝗虫的动物? 四、观察蝗虫的大小。 1.怎么比较两只蝗虫的大小? 2.测量蝗虫的大小。 ☆测量什么? ☆怎样测量? 3.测量并描述一只蝗虫的大小。 五、观察蜗牛的大小。 1.测量蜗牛的身体长度。蜗牛的身体没有固定的长度,测量存在难度,即使测出了数据也没有多大用处。

小学三年级科学蜗牛说课稿

《蜗牛》说课稿 单位:克利镇中心小学学科:科学 说课教师:薄春刚

《蜗牛》说课稿 列位评委,老师,大伙儿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科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二课《蜗牛》,下面,我将从教材、学生、教法与学法、教学进程、板书设计、反思等几个方面来介绍我对本课的明白得。 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 《蜗牛》是科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是属于生命科学的范围,由四个部份组成。别离是:我所明白的蜗牛,观看蜗牛的躯体,观看蜗牛的运动,饲养蜗牛。本课的设计用意是通过组织学生寻访、饲养、观看、记录和研究蜗牛,达到熟悉蜗牛的生活环境、躯体构造、生活习性和运动方式的目的。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蜗牛》一课是学生真正观看小动物的起始课,学生仍是第一次观看小动物,描述小动物,本课将引导学生体验探讨蜗牛的进程,培育他们酷爱小动物。开好了那个头,对学生以后的探讨动物来讲意义超级大。 3、教材的处置 本课内容学生在学习前已经通过各类途径有所了解,若是还按教材规定的内容进行教学,不能知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依照农村学校的条件,我对教材进行了制造性的处置,斗胆地选择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把学生的眼、耳、手、脑等器官都调动起来,能够知足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讨欲望,培育学生自主、能动、有效学习的能力。使学习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容易经历、明白得和把握。 4、教学目标 依照课程标准及学生全面进展的要求,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术:通过学习了解蜗牛的知识。培育学生自主探讨、合作学习和搜

集处置信息的能力。 (2)进程与方式:经历和体验观看蜗牛的进程,学会用搜集、整理的资料进行实践活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培育学生探讨的精神和体验科学探讨的乐趣。 二、鼓舞学生靠近和关注周围小动物,对学生进行爱惜小动物,珍爱生命,爱惜生态环境的教育。 5、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经历对蜗牛外形,运动、反映等方面的观看活动;难点是学生观看活动中对蜗牛的态度及对观看到的信息的处置。 6、教学预备 多媒体课件、蜗牛、放大镜、树枝、绳索、玻璃、饲养槽。 说学生 对学生来讲,喜爱动物是与生俱来的。蜗牛是学生超级喜爱、了解但又没有认真关注过的小动物。学生观看的困难在于可否找到蜗牛躯体的各部位,学生最感爱好的是观看蜗牛的爬行状态。因此,在课上教师要踊跃引导和参与观看活动,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探讨找到蜗牛的特点。 说教法和学法 依照本课的特点,我采纳多媒体辅助教学、小组合作、师生合作等方式。声像并茂的多媒体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长时刻维持兴奋状态,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四人小组合作,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师生合作法,要紧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踊跃性,帮忙学生解答困惑或疑惑。课堂上,把时刻充分留给学生,教师充当倾听者和组织者。 说教学进程

蜗牛教材解读

教材解读 科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蜗牛》 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保持和发展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了解与认知水平相适应的科学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用科学语言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形成尊重事实、乐于探究、与他人合作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的关系,具有创新意识、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周期比较长、基于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认知规律、本标准把小学六年学习时间划分为1—2年级,3—4年级,5—6年级三个学段。分别从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四个方面阐述具体目标。 学生们由低年级升入高年级,相应的学段目标也有了相应的变化。 科学知识学段目标: 物质科学领域,低年级要求能观察、描述常见物体的基本特征,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材、知道常见的力。而中年级则要求能测量描述物体的特征和材料的性能、描述物体的运动,认识力的作用;了解不同形式的能量。 生命科学领域,低年级只要求认识周边常见的动物和植物、能简

单描述其外部主要特征。到了中年级则要求能初步了解植物体和动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知道动植物的生命周期、初步了解动物和植物都能产生后代、使其世代相传;能根据有关特征对生物进行简单分类、初步认识人体的主要生命活动。 在科学探究方面也有了新的要求,低年段要求学生能做到在教师指导下,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并对据已有的经验,对问题作出简单猜想,并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从而能用语言初步描述信息,并通过观察与描述、比较与分类等方法得出结论。并且在教师指导下,能简要讲述探究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交流,并能针对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与评价。升入三年级的学生,则要求学生能在教师引导下,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并基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从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提出假设,并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从而用比较科学的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陈述证据和结果。然后在教师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并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最后在教师引导下,能对自己的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作出自我评价与调整。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蜗牛》一课是科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几单元第几课内

科教版三年级科学蜗牛(一)

科教版三年级科学蜗牛(一) 第一篇:科教版三年级科学蜗牛(一) ⒉蜗牛 (一)教学内容:⒉蜗牛 (一)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蜗牛的特点体现在它的运动、身体构造等多方面。 2、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来躲避危险等。 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腹足做细波浪状运动并在爬行中留下黏液痕迹。科学词汇:触角,腹足,黏液,螺旋,螺线,应激性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和体验从整体观察到局部观察的过程,并学习使用放大镜做更细致的观察。 2、用简图画出蜗牛的外形。 3、按照教科书介绍的方法饲养蜗牛,做好观察记录。科学方法:有序观察,对比联想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研究小动物的兴趣,树立起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 核心价值观: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历对蜗牛外形、运动、反应等方面的有序观察活动。 难点:学生观察过程中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及对观察到的信息的加工整理。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蜗牛,课件 学具:蜗牛,放大镜,棉线,玻璃片,纸杯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寻找蜗牛,带几只蜗牛来,并请学生关注找到蜗牛的环境特点。 一、导入 1、同学们在课前寻访了小动物,找到了蜗牛,你是在哪里找到蜗牛的?捉到蜗牛的地方有什么环境上的特点? 2、学生介绍交流:草丛中,花坛边…… 3、小结:通过这几位同学的介绍,我们了解了蜗牛喜欢生活在潮湿阴暗的环境中,这就是适合它生存的生活环境。今天,让我们一起进一步观察了解蜗牛。 二、观察蜗牛的身体 1、谈话:你是否观察过蜗牛?你对蜗牛有多少了解?请简单介绍一下。 2、学生交流:印象中的蜗牛。 3、蜗牛是我们所熟悉的小动物,为了更好地了解它,我们还需对它进行细致地观察。我们该如何观察蜗牛呢? 4、学生分组讨论:观察蜗牛的身体的顺序,纪录的方法。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想法。 5、交流汇报,小组间质疑补充。 6、教师概括(借助PPT强调): ①按一定顺序观察,由整体到局部,由头到尾;②观察要耐心,要安静;③看不清楚时,可借助放大镜;④如实记录发现,可写可画。 7、学生观察蜗牛,记录发现,提出新问题。 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学生在观察过程中的组织纪律性,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交流和记录情况。 8、汇报交流(利用PPT课件,进行讲解):①蜗牛的身体可分为头、腹、尾,背上有一个壳;②头上有两对触角,一长一短,长触角顶端有眼睛;③腹部柔软,用于爬行,爬行时会分泌出黏液; ④壳上有一圈圈的螺线,按螺线方向可分为左旋和右旋。(借助蚊香,时钟等帮助学生理解)⑤用小棒触碰蜗牛身体,它会收缩身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