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诗歌的音乐性

诗歌的音乐性

诗歌的音乐性
诗歌的音乐性

诗歌朗诵背景音乐配乐大全[1]1

诗歌朗诵背景音乐配乐大全 一歌颂祖国类 1 共和国之恋 2 我像雪花天上来 3 红旗颂 4 长征交响曲1 5 长征交响曲2 6 义勇军进行曲 7 五星红旗 8 黄河钢琴协奏曲 9 乡之音1 10 乡之音2 11 乡之音3 12 十送红军配乐13 青春中国配乐14 黄河号子15 我和我的祖国16 长城谣17 黄河牵着我的手18 江山无限19 爬雪山20 同一首歌21 长江之歌22 娘大哥他回来了23 龙魂24 大梦敦煌25 缔造者26 西江月·井冈山27 满江红·和郭沫若28 七律·占领南京29 蝶恋花·答李淑一30 菩萨蛮·黄鹤楼31 沁园春·雪32 重上井冈山33 长征34 相聚中华35 高歌向明天36 在灿烂阳光下37 希望的中国走向未来38 祖国万岁39 好时代40 人民公仆 41 春风不忘42 党旗更鲜艳43 时代最强音44 在灿烂阳光下45 在你旗帜下46 歌声永不落47 在欢腾的大地上48 祖国颂 二亲情乡情类 1 白发亲娘 2 大别山 3 老父亲 4 妈妈的歌谣 5 母亲0 6 母亲 7 那就是我 8 前门大碗茶 9 亲爱的爸爸妈妈10 夕阳红11 烛光里的妈妈12 忆江南13 思乡14 千年祈15 二泉映月 三爱情心情类 1 天浴梁祝提琴 2 何茫然 3 走进春天配乐 4 陆游唐婉 5 沈园故事 6 哀怨的大提琴 7 悲怆的大提琴 8 悲伤的大提琴 9 悲壮的大提琴10 沉重的大提琴11 舒缓的大提琴12 忧伤的大提琴13 振奋的大提琴14 悲曲15 不了情16 苍凉遒劲17 苍序曲18 常驻我心19 故事20 款款柔情21 乱世佳人22 每当你离去时候23 秋日私语24 人鬼情未了25 人面桃花26 殇殇27 思乡曲28 万水千山总是情29 味道30 我的美丽与哀愁31 我等候你32 无悔33 无极34 无尽的爱35 心安神宁36 眼熏在你眼里37 洋溢的爱38 以吻封缄39 隐私40 雨和泪41 月光小夜曲42 真诚和感动43 只有你44 钟爱一生45 长亭怨慢46 爱情飞蛾47 爱与愁交给谁48 离情别绪49 夜夜相思 四自然诗意类 1 白菊曲 2 秋菊曲 3 冷菊曲 4 碧雨翠丝 5 哈罗 6 航行 7 荷塘月色 8 良宵 9 旅程10 旅行11 绿洲笛韵12 美好时光13 破晓14 日光海岸15 森林狂想曲16 田纳西华尔兹17 田野小曲筚篥18 温柔海19 仙境20 雪花的快乐21 雪人22 烟火23 远古之迷24 月河25 月神26 满天春色27 满园春色28 千年冰29 水晶杯30 水晶球31 水晶枕32 水晶柱 五草原马头琴 1 不落的太阳 2 草原梦 3 草原之夜 4 大草原 5 父亲的草原 6 嘎达梅林 7 美丽的草原 8 蒙古人 9 牧歌10 诺恩吉雅11 色楞格河12 森吉德玛13 提琴在西北草原14 天上的神云15 天堂16 赞歌 六强烈节奏气势磅礴 1 百战英雄 2 苍龙鼓 3 冲天炮 4 德久鼓 5 等待 6 风雨人生 7 鼓古事记 8 鼓诗 9 海燕伴奏10 浩浩乾坤11 激烈磅礴12 甲午海战13 千古英雄14 十跪母重恩15 问天16

流行歌曲与诗歌文化

流行歌曲与诗歌文化 陆政豪18556 古诗词是现代流行歌词的远祖,有其“剪不断理还乱”的藕断丝连和“抽刀断水水更流”的一脉相承,这是事实,不可否定。这也是中国民族文化底蕴与文化传承的结果。前苏联词作家萨柯夫斯基明确指出:“好的歌,它的词都具有不依赖音乐的独立艺术价值。”因此,研究古诗词的承传与转化,对当代歌坛的开拓价值,具有畅通古今的现实意。 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和《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柳永的《雨霖玲》(寒蝉凄切),辛弃疾的《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等,由古月、刘家昌、翁清溪等著名曲作家谱曲与诗词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加之有婉约清新唱腔的邓丽君演唱,使得这些曲目成为现代音乐史上传颂的极品。曾被《音像世界杂志》评为在夜晚用心聆听的专辑,可谓评价之高。这张专辑里最有名的两首,一个是李煜的《虞美人》,一个就是后来王菲翻唱的《但愿人长久》,是对这首古典佳作现代版诠释了。83、84年播出的电视连续剧《武松》中,张都监家的丫鬟,就曾弹唱了这一曲,但这属于声乐作品的范畴。从另一个角度上,说明了经典诗词与音乐的融合性。再来换一个角度,流行歌曲多表现一种通俗文化,而古典诗词的介入,恰好将其雅的一面也推到了众人面前,正说明了,艺术其实并无雅与俗不可逾越之鸿沟,关键在于融合的手段了。 徐小凤演唱的《别亦难》,由何占豪作曲,用的是李商隐《无题》前四句:“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同样是脍炙人口的好歌。 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词人借千古英雄的是非成败,抒发自己的怀古之情。在浑厚的音调之下,表现对世事沧桑的超然和感悟,雄浑而深沉。《三国演义》电视剧将词谱曲,杨洪基演唱,为电视剧增色不少。 梅艳芳的《床前明月光》:“是你吧/高高挂在穹苍千年啦/看尽了人世离与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这首歌曲中引用了古诗直接谱曲,在诗的前半部分,也可以看作是对李白的《静夜思》做的全新注释。 著名音乐人宋柯曾说:“我们可以看到,无论古诗新唱还是意译古诗,都是适用了经过上千年有中国特色检验的文学精品,它们具有广泛的认知度和群众基础。借用古典诗词来表现流行歌曲的主题和内容,既给予了流行歌曲一表现空间,广泛的也提升了流行歌曲的层次,找到了一条将歌手推进众人的捷径。”古典诗词对现代流行歌曲创作有着深远的的影响。 意境是诗词作品中情景交融的艺术画面,营造意境是流行歌曲创作的一个重要手段,对歌词作者来说营造的意境是否感人,是否新鲜独特,决定了一首好歌的成败。反之,有独特完美审美意境的曲词,一定是一首好歌。 如李海鹰创作的《弯弯的月亮》“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小桥的旁边,有一条弯弯的小船,弯弯的小船悠悠,是那童年的阿娇……”展现在人民眼前的是一副南国水乡风情画,对那一种有距离的爱情的重温和怀想,言词简洁、真挚,没有审美高深词汇却让人感到一种任性的温馨。 “月亮”,古典诗词中多是以思乡、思家的意象出现的。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诗人面对寂静的夜月,思乡、忆弟之

试论汉语诗歌和音乐合与分的变迁(草稿)

试论汉语诗歌和音乐合与分的变迁 【内容提要】 诗乐套语是诗歌和音乐的共同源头,但诗歌的材料——语言是由语音和语义两部分组成的,因而诗歌和音乐的分离具有必然性。诗歌与音乐共生的一刻,同时注定了诗歌和音乐的分离,其根源在于诗歌是语言艺术,而语言本身就是声音形象与概念的二元组合。乐府的“采诗”行为是诗乐分离的契机之一,如同音乐之瞬间的消失是一种宿命,诗歌和音乐的分离也是一种宿命。乐府的采诗过程所造成的诗歌传播与存在方式的改变,为诗歌和音乐的分离作出准备:诗歌从口头向案头的转换为诗歌内在音乐系统——“文气”,以及外在声音系统“平仄”创造了条件,“文气”以及“平仄”系统的产生都是案头创作的结果,是对于声音和意义的精心构造,它们的出现使得诗歌成为一种沉默的歌唱。对于“文气”的自觉和四声的归纳,使得语言发现了自身的节律,诗歌文本脱离外在的曲调存在成为可能。四声的发现以及对于平仄系统的不断严格化,使得诗歌语言在内部建立了自己的规范。于是,“文气”以及“四声”从内外两个方面宣告了诗歌的独立,使得诗歌内部以四声为物质基础的“形”与以“文气”为筋骨的“神”完全齐备,诗歌通过语言本身,已经形成一个形神兼备的律化世界。对于永恒的追求,进一步成为诗歌摆脱音乐瞬间生灭这一宿命的契机,促使诗歌通过寂静抵达永恒。 【关键词】诗歌、音乐、诗乐套语、诗乐共生、《诗经》、乐府、文气、四声

【正文内容】 一、诗歌的原生态——诗乐短语 词语在被诗歌挑选的开始,就进入了一个先于诗歌而存在的音乐结构,诗歌语音结构模式是先于诗歌语言,乃至于先于具体诗歌和音乐而存在的音乐模式。 诗和音乐最初都是以“歌”的形式出现的:“故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礼记·乐记》)刘勰在其所著的《文心雕龙·声律》中也指出:“夫音律所始,本于人声也。”诗乐共生,这是对于中国诗歌和音乐起源的描述。上古时代没有记乐谱的方法,也没有严格划分的音阶,在传播过程中,语言作为声音的载体,使得歌曲得以发生与传递:“《音初》讲四方之‘音’,此‘音’就指的民歌,其概念是包括了曲调和语言在内的。”①《燕燕歌》及《候人歌》作为汉语诗歌的发生神话,说明音乐形式在其发生之始,是以简约的口头语言为其载体,并且由此而得以显现。这一时期的音乐与语言同在,没有抽象的节奏和旋律,节奏在诗歌对于停顿以及韵律等等语言现象的运用中得以实现,旋律则通过诗歌语言音调的曲折实现;反之,诗歌语言生来就处于音乐形式之中,其每一个音节都有赖于音乐化组合与连接。因而,在诗歌语言中,句逗产生于音乐节奏,音乐和诗歌的共生也自觉强调了诗歌语言中的声之曲折,诗歌和音乐实为一体。 汉语诗歌的发生不是一音节一音节的堆砌,对于诗歌的具体发生状况,C.H.王在《钟鼓》一书中进行了具体的考察,指出早期诗歌和音乐的基本形式是对于几个词语的反复吟咏:“口头诗歌的形式特征之一,便是诗歌语言由一些短语组合而成的,类似于马赛克结构。”②这一现象被作者称为“马赛克”,并以此分析中国早期口语诗歌《诗经》,指出:“我为《诗经》形式下如下定义:诗歌套语是不少于三个词的结合体,它们同时组成语义单位,通过重复或者由于处于同一个或多个诗歌韵律中,被用来表达诗歌的主题。”②如果说《诗经》作为口头文学是语义单位的连缀,那么作为“北音之始”的《燕燕歌》和“南音之始”的《候人歌》,则体现了诗——乐套语的原生态。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诗歌作品最初形态是口头存在,并以动宾或主谓为其基本结构的。从诗歌单位短语的诞生到它们的组合、连缀,经过了漫长的时间过程。在音乐性声音的重复之中,词语也随同音乐一起重复,反之,在词语重复的过程中,由语调所衍生的乐曲也一同回环往复,音乐存在于词语之中,节奏就是词语音节本身,这些音节的延长和重复就形成朴素的旋律。诗歌短语的最初连缀方式,就是对于这一种或几种诗歌短语的不断重复与组合,成熟时期的音乐只不过是将这种声调与节奏

现代诗歌的特点

篇一:现代诗歌的主要特点 一、现代诗歌的主要特点 1. 形式是比较自由的。 2.内涵是开放的。 3.意象经营重于修辞。 4.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形式上分行排列。 二、古典诗歌的几个基本特点: 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 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 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 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第五,意美、语美、音美、形美 古典诗词的形象,是借助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等)表现出来的主观的情感形象,我们称之为“意象”。 “意”就是指作者的主观感情,“境”是指的是作者所创设的生活图景,主要是由景物构成。“意境”就是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场景融合在一起所塑造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是一种情景交融而又虚实相生的艺术形象,是作者的创作与读者的想象共同创造的结果。 三、古代词的特点 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三、新闻的基本特征: 公开性真实性时效性新颖性 四、散文总体的主要特点: 1. 形散而神不散 2.意境深邃 3.语言优美凝练,4富于文采 . 现代散文的特点: 1、运用白话文写作, 因而平易浅显得多。 2、作家在散文里表现的个性, 比从前的散文来得强。 现代的散文多带有自传的色彩, 从中可看到作家的性格,嗜好,思想,信仰等。因而不同的作家由于其个性不同,会呈现出不同的散文风格。 3、题材范围的扩大,可以说宇宙之大,,苍蝇之微无 不可谈。 4、富有幽默的味道。 5、人性,社会性和大自然的调和。现代散文的作者处 处不忘自我, 也处处不忘自然与社会.就是最纯粹的抒情散文里, 即使写风花雪月, 也总要点出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以抒怀抱.一粒沙里看世界, 半瓣花上说人情, 正是现代散文的特征。 6、由于现代散文受外国散文, 特别是英国的随笔影响 很深, 因而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有欧化的倾向。 小说必须具备三个要素:人物、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虚构性”,是小说的本质。“捕捉人物生活的感觉经验”,是小说竭力要挖掘的艺术内容,其感觉经验愈是新鲜、细微、独特、准确、深刻,就愈是小说化。“虚构性”与“捕捉人物生活的感觉经验”,是上述要素中最能体现小说性质的东西。简单地说,小说就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体。 1)按篇幅分:长篇小说(深刻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中篇小说(展示人生长河中的一个片断)、短篇小说(截取一个生活片断,以小见大)和小小说(也叫微型小说,聚集生活的一个小“镜头”,

与音乐相关的诗词

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是 写音乐的。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 云颓不流。 湘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 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 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 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 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

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 飞湿寒兔。 首诗共十四行,用了十四个比喻性意象来赞美李凭弹箜篌时的情景美、旋律美和弹技美。这些意象中,有现实的,有幻觉的,有神话的。诗的一连串意象扑面而来,不免使人眼花缭乱,加上语言晦涩,初读让人觉得不知所云,细

细品味,逐渐清晰: 开头首先写李凭所弹的箜篌制作精良,可谓极品,衬托乐音之美;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弹奏,可以想见天高云淡秋风凉爽的天气,正是人意气风发之时;由于空气清彻,乐音也能凭风传向很远,这一句写出了弹奏时的情景美。接下来,写空山浮云被音乐吸引而凝止不流,湘娥素女被感动得愁怨涕流,而

出现这种情况,都只因为李凭在弹箜篌。我们形容一个人美,说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貌,这里的音乐,却有使浮云凝止,美女伤心之效。 从第五句起,写弹奏的旋律之美妙和产生的感染力:弹到清脆之处,似听到昆仑山玉石破碎和凤凰的鸣声;弹到婉转之处,仿佛莲花上的露珠滴落,幽兰也发出笑声;弹到凄

清之处,长安十二个城门的气温都变冷,宫中的皇帝也为之动情,整个长安笼罩在寒光之中;弹到悲伤之处,致使女娲补的天也再度破漏,秋雨也怆然而下,似乎看到李凭在教善于弹箜篌的成夫人,技艺精湛的神仙也要向他学习,那音乐感动得老鱼也跃出波涛,渊中的瘦蛟也舞动起来;月宫里的吴刚也听得难以入眠,依着树发呆,就连玉兔也不知寒

诗与音乐关系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26307656.html, 诗与音乐关系研究 作者:朱哿 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7年第02期 内容摘要:古时诗是歌,歌也是诗;今时诗不是歌,歌仍为诗。诗和音乐在古时本为一体,经过不断的演变成彼此独立的艺术领域。但诗与音乐还有着联系,《当你老了》这首歌,它的歌词内容便是一首诗。诗与音乐都是以声音为材料,节奏为命脉的艺术形式。诗与歌的结合对两种艺术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诗音乐相似性具体结合意义 诗歌即诗与歌的结合,诗可为歌,歌词也可为诗,诗与音乐两种艺术自古以来便是一家。它们都是与原始的劳动相伴而生,经过后世的不断发展分分合合,但始终有着万千联系。诗三百可入乐,亡后有骚、赋,骚赋不便入乐便出现了古乐府,之后到唐朝又生发出新乐府,宋有小词,元有曲。在我国古代的不同时期都有诗与音乐相结合的痕迹。 一.诗与音乐的相似性 诗的词句有如音乐般的优美,音乐中的歌词又是充满了文学韵味,音乐中包含着诗,诗中蕴藏着音乐,两者相互连接渗透。诗与音乐之所以能够默契的合二为一,是由于两种艺术之中有共通性。 第一,两种艺术都是以声音为材料的艺术,不同于绘画的线条,建筑的几何图形。音乐与诗都是通过声音来建构本身的艺术形式,“音乐的材料就是声音”,只有通过声音音乐才得以形成,而对于诗来说,在早起的文学产生过程中也是通过讲故事等口耳相传的方式得以保存下来。而在当代诗歌虽多以文字的形式存在,但诗歌还是多以朗诵的方式为主。 第二,音乐与诗都是以节奏为命脉的艺术。“诗歌、音乐、舞蹈原来都是混合的,它们的共同命脉是节奏”,诗歌的朗朗上口正是由于它的内部有节奏的起伏,在沈约的“四声八病”规范了诗歌的写作方法之后,诗歌便更加讲究用字的声调与节奏的变化。 第三,两者都是时间的艺术。黑格尔在《美学》中把诗与音乐定为是时间的艺术,是在时间上绵延的艺术。不同于在空间上排列的建筑、绘画与雕塑,它们是空间的艺术,可以在空间分布上一目了然,而时间的艺术是在这一刻来,在另一刻已经过去,它在永恒的时间中不断的流逝,因此要使得不被遗忘,便要求此种艺术有节拍整齐和平衡对称,音乐和诗歌便是如此。 第四,诗歌和音乐都给欣赏者创造了自由想象的的空间。正是由于两者都是时间的艺术,不同于空间的艺术可以让欣赏者直观的看到是怎样的一种艺术形式。音乐和诗歌,我们看不到它们真实的样子,音乐中谱写的世界不会直接呈现在欣赏者的眼前,而是通过悦耳的旋律节

关于现代诗歌的几个基本问题(改正稿)

关于现代诗歌的几个基本问题 沈秋伟 我国的现代诗大致是这样一种产物,即中国历史文化内容的承传与西洋话语方式的结合。就诗歌分析的理论和方法而言,则大致还是凭借西方诗歌的分析和批评工具来进行,在一定意义上说,我们经常见到的见诸报端的某些涉及诗歌评价的文章与其说是评论,不如说是诗歌的读后感和读诗笔记。 前几天,根据职工文学社和作协的安排,我临时抱佛脚,看了几本新诗论,一知半解,趁今天的机会,也来谈一谈现代诗歌的几个问题,目的是想与在座各位一起探讨一下现代诗歌到底是什么的问题。 第一部分:现代诗歌的几个基本问题 1.关于最大量意识状态问题。 平常评价一首诗是好是坏,有没有味道,常常只有感觉到,而这种感觉又难于言表。这常令我们习惯于现代分析的人十分苦恼,为什么?实际上就是我们对隐藏在诗歌文句背后的意识状态难于描摹。我们常说这首诗太直白,就是说这首诗文字后面基本是一片空白,有时我们还说,这首诗文字挺美,但没有含蓄,也就是说这首诗徒有其表,背后所承载的意识状态量不足。

最大量意识状态理论是西方诗歌批评的要旨。其基本原理就是一首诗所涵含的意识状态的多少是衡量这首诗质量的重要标准。我国台湾诗人洛夫有一说法:“我们判断一首诗的纯粹性,应以其所含诗素密度大小而定。”这个“诗素”与“意识状态量”异曲同工。 最大量意识状态理论认为艺术作品的意义与作用全在它对人生经验的推广和加深以及最大可能量意识活动的获得。需要说明的是,表现在现代诗人作品中强烈的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的同时显现,现实描写与宗教情绪的结合,象征思维与敏锐感觉的相互渗透随处可见。卞之琳一首短诗,大意是“我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我”,实际上是现实描写与宗教情绪结合的典型。诗虽短到极致,其意识状态却十分丰富。 2.关于象征主义 现代诗中象征手法滥觞于十九世纪中叶的法国。到本世纪初,英美诗坛上意象流派充斥了大量的象征手法。当然,我国古代诗歌中早已充满了象征主义的气氛,如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英美意象派诗歌发源于二十世纪初。庞德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把“诗艺的最终成就”写成: (1)按照我所见的事物来描绘 (2)美

音乐与诗歌的交融(教案设计)

《音乐与诗歌的交融——黄河大合唱》教学设计(启东陆莺燕) 【课题】黄河大合唱 【课型】音乐鉴赏课 【年级】高一年级 【课时】一课时 【教材选用】湘教版——音乐鉴赏,第五单元《音乐的体裁》之第一章节《音乐与诗歌的交融》(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请学生在课前通过网络与其他媒介去搜集有关《黄河大合唱》人文、地理、风俗等方面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并做好在课堂上交流的准备,让学生带着相关资料和认识、思考或问题来上课。 【教学内容】 1、聆听史诗性的大型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主要乐章,感受、分析其丰富多彩的音乐情绪。 2、在感受、体验、理解音乐作品的基础上,结合作品表现的历史背景与事件,能够简述作品的思想内涵,充分领会作品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的英雄气概。 【教学目标】 l、乐于聆听和欣赏《黄河大合唱》的音乐,体验《黄河大合唱》的艺术魅力。 2、通过“交流与展示”、“听赏与体验”、“思考与反馈”、“探究与总结”等形式,感受并分辨作品中不同的声乐表现形式。 3、能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作品中“音乐与诗歌的交融”所共同塑造的艺术形象,了解作品强烈的时代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教学重点】听赏并分析《黄河大合唱》主要乐章。 【教学难点】探究《黄河大合唱》的时代性和民族性,理解音乐与诗歌交融的具体内涵。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1、多媒体屏幕上播放黄河雄伟壮观的图片及动态视频,播放背景音乐钢琴协奏曲《黄河》的片段。 2、师:今天,我们将要欣赏一部大家比较熟悉的大型声乐作品《黄河大合唱》。 (设计意图:播放汹涌澎湃的黄河场面,意在营造课堂学习的气氛,激发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兴趣。导课形式直截了当,直入主题。) 二、新课教授 A、交流与展示 生:分组交流,请小组代表进行陈述: 1、介绍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和诗人光未然。 2、讲述《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 3、介绍《黄河大合唱》的八个乐章的名称等。 师:对学生的交流和陈述进行概括和总结。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生的资源,借助学生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展示交流,能促使学生自觉了解学习的内容。学生参与面广、态度积极,不但能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更重要的是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这种形式也能缓解课时少、课容量大的矛盾。) B、听赏与体验 1、《黄河船夫曲》(第一乐章) ⑴播放合唱片段。 ⑵提问该曲表现了何种内容、情景?采用了何种演唱形式? ⑶该曲运用了什么音乐素材? 生:聆听音乐,分析和讨论作品的艺术特色。 师:此曲运用了船夫号子的音乐素材、以混声合唱的表演形式,描绘了船夫们与风浪搏战的动人场面。 (设计意图:音乐是一种聆听的艺术。教师有针对性的问题能使学生在欣赏过程中,能够认真思考,大胆想象,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2、《黄河颂》(第二乐章)

诗歌朗诵配乐大全

诗歌朗诵背景音乐配乐大全 一、歌颂祖国类 1 共和国之恋 2 我像雪花天上来 3 红旗颂 4 长征交响曲1 5 长征交响曲2 6 义勇军进行曲 7 五星红旗 8 黄河钢琴协奏曲 9 乡之音 1 10 乡之音 2 11 乡之音 3 12 十送红军配乐 13 青春中国配乐 14 黄河号子 15 我和我的祖国 16 长城谣 17 黄河牵着我的手 18 江山无限 19 爬雪山 20 同一首歌 21 长江之歌 22 娘大哥他回来了 23 龙魂 24 大梦敦煌 25 缔造者 26 西江月·井冈山 27 满江红·和郭沫若 28 七律·占领南京 29 蝶恋花·答李淑一 30 菩萨蛮·黄鹤楼 31 沁园春·雪 32 重上井冈山 33 长征 34 相聚中华 35 高歌向明天 36 在灿烂阳光下 37 希望的中国走向未来 38 祖国万岁 39 好时代 40 人民公仆41 春风不忘 42 党旗更鲜艳 43 时代最强音 44 在灿烂阳光下 45 在你旗帜下 46 歌声永不落 47 在欢腾的大地上 48 祖国颂 二、亲情乡情类 1 白发亲娘 2 大别山 3 老父亲 4 妈妈的歌谣 5 母亲0 6 母亲 7 那就是我 8 前门大碗茶 9 亲爱的爸爸妈妈 10 夕阳红 11 烛光里的妈妈 12 忆江南 13 思乡 14 千年祈 15 二泉映月 三、爱情心情类 1 天浴梁祝提琴 2 何茫然 3 走进春天配乐 4 陆游唐婉 5 沈园故事 6 哀怨的大提琴 7 悲怆的大提琴 8 悲伤的大提琴 9 悲壮的大提琴 10 沉重的大提琴11 舒缓的大提琴 12 忧伤的大提琴 13 振奋的大提琴 14 悲曲 15 不了情 16 苍凉遒劲 17 苍序曲 18 常驻我心 19 故事 20 款款柔情 21 乱世佳人 22 每当你离去时候 23 秋日私语 24 人鬼情未了 25 人面桃花 26 殇殇 27 思乡曲28 万水千山总是情 29 味道 30 我的美丽与哀愁 31 我等候你 32 无悔 33 无极 34 无尽的爱 35 心安神宁 36 眼熏在你眼里 37 洋溢的爱 38 以吻封缄 39 隐私 40 雨和泪 41 月光小夜曲 42 真诚和感动 43 只有你 44 钟爱一生 45 长亭怨慢 46 爱情飞蛾 47 爱与愁交给谁 48 离情别绪 49 夜夜相思 四、自然诗意类 1 白菊曲 2 秋菊曲 3 冷菊曲 4 碧雨翠丝 5 哈罗 6 航行 7 荷塘月色 8 良宵 9 旅程 10 旅行 11 绿洲笛韵 12 美好时光 13 破晓 14 日光海岸 15 森林狂想曲 16 田纳西华尔兹 17 田野小曲筚篥 18 温柔海 19 仙境 20 雪花的快乐21 雪人 22 烟火 23 远古之迷 24 月河 25 月神 26 满天春色 27 满园春色28 千年冰 29 水晶杯 30 水晶球 31 水晶枕 32 水晶柱 五、草原马头琴 1 不落的太阳 2 草原梦 3 草原之夜 4 大草原 5 父亲的草原 6 嘎达梅林 7

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

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 “诗歌与音乐的关系”,近年来似乎已成了“显学”,在诗、词、曲,以至《诗》、赋的学术会上,每每要提到这个问题,作为专题的学术会,也许今天是第一次吧。参加者这么多,而且有许多中青年学者,是很使人兴奋的。 “诗歌与音乐的关系”,这句话的意思大家都明白,但是,“诗歌”这个词语中本身就包含了“音乐”,所以这个提法是不是可以修正一下?或者可以说:“诗歌中诗与乐的关系”,或者直接说:“诗与乐的关系”。我个人则习惯于分为两句来说,一句是:“歌唱中‘文’与‘乐’的关系”——歌唱,就是“文”与“乐”的结合;再一句是:“韵文与音乐的关系”——虽然任何韵文(甚至散文)都可以付诸歌唱,但是在现实中,是有一些韵文体裁及作品并不为歌唱而写作。 我读过一些有关的文著,参加过多次有关的学术会,可以说,都是这个内容即 探讨“韵文与音乐的关系”;相应地,所有这些文著的作者、这些学术会的发起者主持者和几乎全部的参加者都是“文界”的学者。譬如关于所谓“声诗”、关于“词与音乐的关系”等,都是文界人士提出并予以研究的。这个课题,当然不只对于文界,同样地也应对于乐界。音乐界,也有研究“乐”与“文”的关系的,但主要是在今天创作歌曲时“音乐形象”与“歌词意境”或“旋律”与“语音”的关系之类;很少进入到像文界研究“文、乐关系”的广度和深度,至少没有充分展开我国民族音乐与传统韵文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出现这个现象也是自然的。我国是“诗文之邦”,几千年来,民族传统韵文发展的高度和深度,远胜于音乐——这是我国与外国譬如欧洲诸国很不同的历史实际。也许只消看一个现象就可明白大概:歌唱是“文、乐”的结合,在我国是把其中的“乐”遗(忘、舍)弃了而成为留传千古的“(韵)文”——“诗”、骚、赋、乐府、诗、词、(南北)曲等;而欧洲诸国呢?则可以将歌唱中的“文(词)”丢在一边而把其中的“乐”独立出来成为器乐曲(这种情形只出现于我国的“琴”,但是,琴恰恰不在我们研究范围之内)。在我国,韵文形成有如上所述 的众多文体的篇章构成和句式、格律结构;音乐呢?似乎从未产生过“乐体”、“乐式”的观念(古代没有);而欧洲恰相反,乐体、乐式,从乐句、乐段、和声、对位到乐章、乐曲、交响曲、歌剧等,规范而且完整,而其“文(词)”呢?除所谓“十四行诗”之外,他们的韵文是没有(形成)确定、规范的”文体”的。是不是这样呢?

现代诗歌基础知识

现代诗歌基础知识(创作入门) 代市中学郑国玉 一(代前言)、 做过诗歌编辑的人都知道:现在写诗的人虽然不少,但是想征集到优秀的诗歌作品,往往是很难。特别是网络上的诗歌编辑,更难从来稿中筛选出优秀的诗歌作品,为什么呢?因为许多诗歌写作者都是肤浮的、浮于语言表面的、不知诗歌为何物的诗歌爱好者、热心者。他们以为自己写的分行文字就是诗歌了,其实不是诗歌,他们根本不具备诗歌写作能力,甚至连什么是现代诗歌、什么是诗歌的基础知识也搞不清楚。这本来也没什么,因为人总有局限,并不可笑,但他们却又往往不自知,还常常自以为是。这原来是我心中的一些感受。后来,有一次跟钟硕、白沙等诗友在贵阳禅悦酥陀喝茶谈诗,钟硕说:你既然创办了针对诗歌初学者的“平民诗社”,主张诗歌的平民化,又写长篇诗歌普及文本《平民诗话》,我建议你也写一篇“现代诗歌基础知识”之类的作品,介绍一下诗歌的基础知识和诗歌创作的基本技巧……我听了突有所悟,连呼赞同:既然知道了诗歌的一些基本问题出在哪里,就应该勇敢地站出来解决,而不是一味的埋怨与叹息。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到今天,流派各异,诗人众多,理论文本也很丰富,可惜从来没看到一篇比较完整的、对诗歌初学者很有帮助的诗歌普及文本。这本身就是现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空白,所以由谁来做,都应该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打个比方:现代诗歌界,中学和大学的教育都很到位,也有优秀的导师和教授(诗评家),也有优秀的教材(现代诗歌理论文本),但却没有一家小学和幼儿园,没有小学教师和幼儿园阿姨,也没有适合小学、幼儿园学生阅读的教材(诗歌普及文本及基础知识介绍),因此初学写诗的人老是找不到门路,不知要如何才能迈入诗歌的殿堂,不要说是自己创作,有时,竟然连怎么欣赏也不懂。而人民大众也因看不到这种深入浅出的诗歌普及文本及优秀诗歌文本,对诗歌了解不多,不能理解现代诗歌的种种表现手法及其内涵,至使诗人与诗歌初学者、读者、人民大众严重脱节,这是非常危险的一种现象,所以写这样的文本也就更显得意义重大了。不过,为什么一直没人写呢?难道都没人认识到这点吗?或者别人力所不能及吗?都不是,不写的理由主要有:这是件吃力不讨好的差事;诗人们大多认为这是多此一举,写诗歌的,哪有什么通用的“技巧”呢?还不都得靠自己去悟?再说现代诗歌五花八门,门派各异,各有各的写法,无所不用其极,有说用比喻好的,有说不要用比喻好的;有主张完全口语化的,有坚持反对口语的;有认为诗歌要写重大事件的,有认为诗歌应写日常生活的;等等,无论你怎么写,都有认为不好的,都会招徕叫骂,何必自找苦吃呢?然蠢事也要有人做。当然,本篇所言,也就是本人在习诗写诗过程中的一点经验、一点感悟,和一些收集于别人的有益思考相结合,不过是诗歌创作的一些基础知识。希望能够对诗歌初学者和诗歌鉴赏者有些许益处,至于那些功成名就的大诗人,我觉得就没必要看了,好比大学生来看小学课本,原来也无趣得紧。而诗歌批评家们,我却是欢迎的,其一是没有批评便不能进步,其二是因为我的脸皮也较厚;其三,我写此章,与其说是争名夺利,还不如说是抛砖引玉,希望能够引起广大诗家们的注意,从而为现代诗歌的普及教育多做贡献。虽然不一定说现代诗歌就能够像古诗一样深入人心,甚至走进大众的日常生活,但普及、教育的必要性,还是有的,推广现代诗

现代诗歌赏析方法

现代诗歌赏析方法 诗歌鉴赏方法 诗歌圣地是人类的精神后花园,聚焦了美景,凝结着美情。现代诗歌更具情理义,更富新美力。它想象丰富,构思巧妙,极富音乐节奏,能凝练地反映时代生活,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结合教学,我觉得,鉴赏现代诗歌要注意以下四点。 一、鉴赏语言 1、反复诵读,品味韵律。 诵读,是对语言的最直接的感知,是品味语言的最好手段。而诗歌,一般都具备旋律、节奏、押韵这三个韵律要素,适宜诵读。古代诗人很讲究在“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诗的语言要在朗诵时顺口流畅,欣赏时悦耳动听,要富有抑扬顿挫、起伏迭宕的韵律美和流畅回环的音乐感。作为鉴赏者也要从诗歌的音韵与节奏中,体会出其中的音乐美。就诵读方法看,一要引导学生整体感知,二要帮助学生入情入境,三要采用多种形式激趣。诵读让学生获得的不仅是语言表层的东西,对深层的,以及对整体感受全诗内容也有切实的帮助。浅咏低吟戴望舒的诗句:“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反复吟诵品味,体会诗歌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调、动听的旋律,就不难领略诗歌内涵,包括音乐美、情感美。优秀诗歌十分讲究音乐美,席勒甚至认为“诗里的音乐在我心中鸣响,常常超过其内容的鲜明表象”。我国以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一大批现代诗人,很重视诗歌的音乐美,他们的诗歌行数、字数整整齐齐,停顿、韵脚斩截自然,遣词造句绘声绘色。欣赏诗歌时我们反复诵读,熟悉诗歌的节奏韵律,就会领悟诗歌语言体现的音乐美。 2、抓关键词,推敲语言.

诗是精炼的语言,一句话乃至一个字,里面蕴藏着深厚的旨趣,所以诗家以一字称工,刻意锤炼,以求其精深。对诗歌的炼字进行推敲,从而品味语言的隽美。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叠词等都是关键词。而古典诗歌(特别是律诗)“诗眼”一般出现在上下两句中相对称的位置上,而且要是五言律诗,就出现在第三或第五个字上,一般都是动词或形容词。它是诗人用心琢磨的结果,因而也最富表达力,最为“精炼传神”。如上例中的“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诗眼都分别在上下两句中的第三个字上。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诗眼则分别在上下两句中的第五个字上。(着重号为笔者所加)至于七律、绝句和其它体裁的诗歌,其诗眼出现的位置则不太固定。分析“好处”:分析诗眼的好处,就是要结合诗眼所在的整个诗句所表达的意境、形象或情理(有时还需要结合整首诗的意境或中心),来充分发掘其丰富的意蕴,把握其优美的艺术效果,进而用精炼的语言表述出来。推敲炼字技巧,赏析语言隽永美。 二、鉴赏形象 1、捕捉意象,体察诗情 “意”是作者表达的中心,寄托的思想、情感;“象”是具象,具体可感的事物。“意象”合指作家头脑中所形成的客观形象和主观情趣的有机融合,也指表现在作品里的、包含着主观思想情趣的具体形象。如《我爱这土地》中的“鸟”、“土地”、“河流”、“风”、“黎明”等就是寄予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的具体可感的事物,即为意象。诗歌是抒情的,除了少数直接抒情,大多数都要为情感抒发找个可代表、可象征、可寄托的具体的“象”。要体味诗情就必须解开意象。因此把握意象是真正解读诗歌的第一步。 把握意象,必须在利用已知的基础上初步把握诗歌的风格、情感基调。诗人描写的图景是与其思想感情和谐统一的,美景当

音乐与诗歌的交融

音乐与诗歌的交融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音乐与诗歌交融的起源、形式以及现成原因,掌握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有关知识。 2、通过欣赏《我爱你中国》等歌曲使学生了解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的风格特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群众歌曲与艺术歌曲的不同特点的感受与了解。 三、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启发式 四、教学用具:CD播放机、黑板 五、教学过程: (一)、播放课前音乐邓丽君的《水调歌头》导入课堂 听到这首歌曲我们马上联想到苏轼写的一首词《明月几时有》,这首歌运用了音乐和诗词相结合的方式表达了作者旷达超脱的胸襟 和对亲人的怀念之情;这节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音乐与诗歌的交融带给我们的美。 (二)、探究式讨论“音乐与诗歌交融”的相关问题 1、学生提出问题: (1)、音乐与诗歌的交融的起源?(欣赏《枫桥夜泊》) (2)、音乐与诗歌为什么能够相结合? (3)、音乐与诗歌的交融的有哪些表现形式? A,配乐诗朗诵;B,富有诗意的器乐作品;C,声乐(歌曲)

2、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语言、文学的不断丰富,音乐艺术的逐步完善,音乐与诗歌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如:春秋时期《诗经》,东汉的《相和歌》都是音乐与诗歌融为一体的艺术形式。 音乐与诗歌有很多共通之处,它们都以抒情见长,都十分讲究节奏、韵律、音调。古今中外很多著名的诗人都与音乐结下不解之缘。他们热爱音乐,音乐成了他们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启发了他们的智慧,撞击出他们创作灵感的火花。唐朝的白居易就是一位精通音乐的诗人,他能弹琴,会唱歌,尤其擅长描写音乐和音乐演奏,如:《琵琶行》等作品。 民乐《春江花月夜》就是根据唐朝诗人张继的诗《春江花月夜》的意境而创作的。 (三)、了解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的特点。 到了近代,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人们已经很善于采用一种用固定的音乐与诗歌融为一体的样式来表情达意了,这种固定的样式就是歌曲。歌曲这一音乐艺术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发展和丰富,并产生了多种样式,即声乐体裁。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有关声乐体裁的有关知识。 歌曲是综合的艺术体裁,包含音乐性与文学性。歌曲的变化反映时代的变迁,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记忆和感受。歌曲所具有的极高的审美价值,完全可以起到修复

诗歌朗诵背景音乐配乐大全

诗歌朗诵背景音乐配乐大全 要朗诵一首好诗,背景音乐配乐相当重要,音乐要与诗歌相呼应,小编为了方便广大诗歌爱好者,搜集整理了诗歌朗诵背景音乐配乐,希望你能喜欢。 一、歌颂祖国类 1 共和国之恋 2 我像雪花天上来 3 红旗颂 4 长征交响曲1 5 长征交响曲2 6 义勇军进行曲 7 五星红旗 8 黄河钢琴协奏曲 9 乡之音1 10 乡之音2 11 乡之音3 12 十送红军配乐 13 青春中国配乐 14 黄河号子 15 我和我的祖国 16 长城谣 17 黄河牵着我的手 18 江山无限 19 爬雪山 20 同一首歌 21 长江之歌 22 娘大哥他回来了 23 龙魂 24 大梦敦煌 25 缔造者 26 西江月肪 陨?27 满江红泛凸 ?28 七律氛剂炷暇?29 蝶恋花反鹄钍缫?30 菩萨蛮坊坪茁? 31 沁园春费?32 重上井冈山 33 长征 二亲情乡情类 1 白发亲娘 2 大别山 3 老父亲 4 妈妈的歌谣 5 母亲0 6 母亲 7 那就是我 8 前门大碗茶 9 亲爱的爸爸妈妈 10 夕阳红 11 烛光里的妈妈 12 忆江南 13 思乡 14 千年祈 15 二泉映月 三爱情心情类 1 天浴梁祝琴 2 何茫然 3 走进春天配乐 4 陆游唐婉 5 沈园故事 6 哀怨的大提琴 7 悲怆的大提琴 8 悲伤的大提琴 9 悲壮的大提琴 10 沉重的大提琴 11 舒缓的大提琴 12 忧伤的大提琴 13 振奋的大提琴 14 悲曲 15 不了情 16 苍凉遒劲 17 苍序曲 18 常驻我心 19 故事 20 款款柔情 21 乱世佳人 22 每当你离去时候 23 秋日私语 24 人鬼情未了 25 人面桃花 26 殇殇 27 思乡曲 28 万水千山总是情 29 味道 30 我的美丽与哀愁 31 我等候你 32 无悔 33 无极 34 无尽的爱 35 心安神宁 36 眼熏在你眼里 37 洋溢的爱 38 以吻封缄 39 隐私 40 雨和泪 41 月光小夜曲 42 真诚和感动 43 只有你 44 钟爱一生 45 长亭怨慢 46 爱情飞蛾 47 爱与愁交给谁 48 离情别绪 49 夜夜相思 四自然诗意类 1 白菊曲 2 秋菊曲 3 冷菊曲 4 碧雨翠丝 5 哈罗 6 航行 7 荷塘月色 8 良宵 9 旅程 10 旅行 11 绿洲笛韵 12 美好时光 13 破晓 14 日光海岸 15 森林狂想曲 16 田纳西华尔兹 17 田野小曲筚篥 18 温柔海 19 仙境 20 雪花的快乐 21 雪人 22 烟火 23 远古之迷 24 月河 25 月神 26 满天春色 27 满园春色 28 千年冰 29 水晶杯 30 水晶球 31 水晶枕 32 水晶柱 五草原马头琴 1 不落的太阳 2 草原梦 3 草原之夜 4 大草原 5 父亲的草原 6 嘎达梅林 7 8 蒙古人 9 牧歌 10 诺恩吉雅 11 色楞格河 12 森吉德玛 13 提琴在西北草原 14 天上的神云 15 天堂 16 赞歌 六强烈节奏气势磅礴 1 百战英雄 2 苍龙鼓 3 冲天炮 4 德久鼓 5 等待 6 风雨人生 7 鼓古事记 8 鼓诗 9 海燕伴奏 10 浩浩乾坤 11 激烈磅礴 12 甲午海战 13 千古英雄 14 十跪母重恩 15 问天

诗歌朗诵背景音乐大全最新最全

诗歌朗诵背景音乐配乐最全 一歌颂祖国类 1 共和国之恋 2 我像雪花天上来 3 红旗颂 4 长征交响曲1 5 长征交响曲2 6 义勇军进行曲 7 五星红旗 8 黄河钢琴协奏曲 9 乡之音 1 10 乡之音 2 11 乡之音 3 12 十送红军配乐 13 青春中国配乐 14 黄河号子 15 我和我的祖国 16 长城谣 17 黄河牵着我的手 18 江山无限 19 爬雪山 20 同一首歌 21 长江之歌 22 娘大哥他回来了 23 龙魂 24 大梦敦煌 25 缔造者 26 西江月·井冈山 27 满江红·和郭沫若 28 七律·占领南京 29 蝶恋花·答李淑一 30 菩萨蛮·黄鹤楼 31 沁园春·雪 32 重上井冈山 33 长征 34 相聚中华 35 高歌向明天 36 在灿烂阳光下 37 希望的中国走向未来 38 祖国万岁 39 好时代 40 人民公仆 41 春风不忘 42 党旗更鲜艳 43 时代最强音 44 在灿烂阳光下 45 在你旗帜下 46 歌声永不落 47 在欢腾的大地上 48 祖国颂 二亲情乡情类 1 白发亲娘 2 大别山 3 老父亲 4 妈妈的歌谣 5 母亲0 6 母亲 7 那就是我 8 前门大碗茶 9 亲爱的爸爸妈妈 10 夕阳红 11 烛光里的妈妈 12 忆江南 13 思乡 14 千年祈 15 二泉映月 三爱情心情类 1 天浴梁祝提琴 2 何茫然 3 走进春天配乐 4 陆游唐婉 5 沈园故事 6 哀怨的大提琴 7 悲怆的大提琴 8 悲伤的大提琴 9 悲壮的大提琴 10 沉重的大提琴 11 舒缓的大提琴 12 忧伤的大提琴 13 振奋的大提琴 14 悲曲 15 不了情 16 苍凉遒劲 17 苍序曲 18 常驻我心 19 故事 20 款款柔情 21 乱世佳人 22 每当你离去时候 23 秋日私语 24 人鬼情未了 25 人面桃花 26 殇殇 27 思乡曲 28 万水千山总是情 29 味道 30 我的美丽与哀愁 31 我等候你 32 无悔 33 无极 34 无尽的爱 35 心安神宁 36 眼熏在你眼里 37 洋溢的爱 38 以吻封缄 39 隐私 40 雨和泪 41 月光小夜曲 42 真诚和感动 43 只有你 44 钟爱一生 45 长亭怨慢 46 爱情飞蛾 47 爱与愁交给谁 48 离情别绪 49 夜夜相思 四自然诗意类 1 白菊曲 2 秋菊曲 3 冷菊曲 4 碧雨翠丝 5 哈罗 6 航行 7 荷塘月色 8 良宵 9 旅程 10 旅

中国诗词和音乐的完美融合

中国诗词和音乐的完美融合 01.黄鹤楼-崔顥(唐)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02.江南-汉乐府相和曲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03.北方有佳人-李延年(汉) 佳人曲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 04.有谁知我此时-聂胜琼(宋) 鷓鴣天 玉惨花愁出凤城 莲花楼下柳青青 尊前一唱阳关后 别个人人第五程 寻好梦梦难成 有谁知我此时情 枕前泪共帘前雨 隔个窗儿滴到明 05.忆江南-白居易(唐)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06.釵头凤-陆游唐婉(宋) 钗头凤——陆游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钗头凤——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07.声声慢-李清照(宋)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08.如梦令-李清照(宋) 常记西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09.人面桃花-陈蝶衣(唐五代-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10.相思意-卜算子李之仪(宋) 卜算子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11.物是人非-李清照(宋) 武陵春 武陵春 春晚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2.云水-王晋填词《云水禪心》 空山鸟语兮 人与白云栖 潺潺清泉濯我心 潭深鱼儿戏 风吹山林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