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数学课堂效益的再认识与思考

大学数学课堂效益的再认识与思考

大学数学课堂效益的再认识与思考
大学数学课堂效益的再认识与思考

科技信息

一、研究背景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数学课堂的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一线教师通过数学课堂的实践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学者们以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理论为基础,运用教育观察法、教育调查法和教育实验法等教育研究方法,对课堂中的个体行为做了充分的分析,从教育学的角度提出了课堂效益这个概念,这些概念部分是基于教育心理学层面的,对于推动教育课程改革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在社会学中,马奇和西蒙认为:“组织是互动人群的集合体,是社会中任何类似于集中合作体系中最庞大的集合体。”[1]班级也属于组织理论的范畴,课堂教学是班级赖以生存的组织行为。因此,组织理论对于课堂教学应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社会学家们对组织的研究分析层次主要有三个层次,它们是个体层次、结构层次和生态层次。[2]现今,大部分教育学者研究的课堂教学仍停留在个体层次上,其主要是解析组织内的个体行为。从教育心理学的层次来看,课堂是一种环境,教育学者们试图研究课堂对于个体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的影响。[3]本文从结构的层次上提出课堂效益这个概念。通过对经济学中关于效益的经典阐述进行拓展思考,对课堂效益进行初步地研究,摸索出了教学资源供需关系与知识传递效率之间的联系。最后,本文通过对课堂要素及其效益的分析,提出了用外延式发展和内涵式发展来实现课堂效益规模化的建议。

二、课堂要素及其分析

组织是复杂多样的,所以,从简单处关注组织的主要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组织。就课程与教学论而言,纵向看,其包括了课前的教学设计,课中的教学环节、教学行为和管理行为等,课后的教学反思;横向看,其包括了教师和学生的情感、意志等人的要素和教材、教具等物的要素。因此,有必要将之前的各要素化繁为简,归纳总结。通过对基本要素的把握,我们能够认识到课堂的组织结构,为课堂教学的运行搭建了一个科学平台,为之后的课堂效益分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课堂要素

根据组织学基本要素理论[4]的发散思考,在课堂教学中,主要包括五个要素:组织结构、参与者、教学目标、教学技术和教学环境。

组织学理论认为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参与者关系的模式化和规范化。在课堂中主要体现为课堂教学秩序,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指导作用及师生之间的权威等。而把规范化的关系称之为行为结构[5],在课堂中主要体现为教师和学生的教学互动以及学生间的实践互动、知识交流等。一般而言,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包括教师与学生,他们是课堂教学的行动者。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教学目标的制订是否准确清晰,不仅影响教学过程的开展,很大程度上也牵制着最终的学习效果。通常,教学技术在课堂教学中主要包括教学技能、教学设计、多媒体辅助等,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教学技术不仅包括用以完成教学任务的硬件、教师的技能知识,还包括学生的特征。

课堂教学存在于一个大的教学环境中。在宏观层面上,教学环境包括教育相关部门指定的教学大纲、方针政策等;在微观层面上,更多地表现为教师与学生所处的教学环境、学习生活环境等。同时,教学环境会对课堂教学产生压力,是课堂教学发展改革的内驱力。教学环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基于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课堂效益问题的分析

教师必须要在一定的课时内给学生讲授一定的知识,但是,数学学科具有严谨性、抽象性、广泛的应用性等特征,这加大了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知识和学生接受知识的难度。在实际课堂中,教师往往由于自身知识水平、技能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其对教学资源的配置没有达到很好的程度。一般表现为课时分配与内容讲解的矛盾、教师讲授知识与学生动手操作的矛盾、教学资源紧缺与教学资源浪费的矛盾。通过分析整合,我们认为数学课堂教学中矛盾产生的因素主要是:

1.对教学组织结构的认识不足

在课堂教学的组织结构中,主要存在着规范结构和行为结构。课堂的组织结构主要体现为规范结构,师生之间的科层制度明显,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学习能力受到很大的约束。教师对规范结构和行为结构的认识还不够,片面地追求学生在课堂的主导地位,结构不平衡问题突出,导致对教学资源的利用不够,课堂的教学效果不佳。

2.对教学技术的运用欠缺

数学教学对硬件的需求较低,教学硬件设施基本能满足课堂需求。在软件方面,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技能取决于教师所处的技术水平和教学环境,而学生的学习思考、动手操作能力多源自其生活经

验。数学学科追求的是严谨与科学,个人在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上差异性较少,课堂教学较为规范化,程序性较强。在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上大同小异。除此之外,教师的教学技能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改进提高的程度有限。

三、课堂效益及其评估

(一)关于课堂效益的研究

我们认为课堂效益是指课堂对教学资源的配置效果。通常而言,狭隘的教学资源指的是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的素材,包括教材、案例等,也包括教师资源、教具、基础设施等。广义的教学资源指的是课堂教学技术和组织结构。运用教材案例、多媒体等教学技术只是对教学资源的部分利用。教学技术的充分运用的确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辅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但是,数学课堂往往忽视组织结构,对教学资源的配置大部分体现在对教学技术的运用。单方面的改善可能使课堂效益得到一定的提高,并不见得“经济”科学。同时,由此可能会导致课堂教学组织结构的不平衡。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资源的配置效果既取决于教学环境,又受“供给”与“需求”规律的作用。在教学环境稳定的前提下,教学资源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时,我们认为课堂效益最大化。

(二)基于数学课堂效益的评估

课堂效益指的是教学资源的配置效果,那么我们该如何对课堂效益进行评估呢?为了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估,必须选定一些标准,标准设定是建立评估课堂效益标准的中心部分。在进行课堂效益评估时,最关键的就是选择什么样的指标或标准。我们通常采用以下三个指标:

1.以课堂教学结果为基础

结果指标集中关注某种已被组织施行了某种操作的物质或物体的特定特征。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为学生在知识或态度方面的变化。就目前而言,教师通常采用考试的方式来评价课堂的教学结果,结果常被视为课堂效益的典型指标。在评估课堂效益时,结果指标的使用带来了一些问题。令人困惑的是,学生在知识或态度方面的变化并不积极显著,但是教学资源配置是合理的。这类问题不是无法解决的,通过使用相对而非绝对的运作标准,我们就可以解决对因果关系认识不足的问题。

2.以课堂教学过程为基础

过程指标主要涉及组织行动的数量或质量。在课堂教学中,主要反映的是课堂教学参与者曾经做过什么和做得怎么样。过程指标是努力的过程,而非结果。一些过程指标是对工作数量进行评估,还有一些过程指标则评估工作质量,例如,可以根据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效果来评估课堂效益。这些评估通常借助评估量表来完成,是对课堂教学价值的直接评估。

3.以课堂组织结构为基础

在课堂教学中,不是结构执行教学,而是结构完成教学的能力。课堂组织结构不等于课堂结构,也并非是一堂课各教学环节的有机组合,其更多的是体现在教学资源中框架的网络特征。在数学课堂中,规范结构有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考能力,对数学素养的提高作用是明显的。而行为结构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数学潜能。因此,组织结构的合理使用是衡量课堂教学效益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课堂效益的规模化

在经济学中,规模效益指的是企业将生产要素等比例增加时,产出增加价值大于投入增加价值的情况。课堂各基本要素必然存在不合理的比例关系,有些数学教师忽视了参与者的人口特征,而有些数学教师忽视了课堂的组织结构。这些都反映了教学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当数学教师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却没有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可以形象地认为其产出的价值少于投入的价值。

(一)课堂效益的规模化

课堂教学规模指的是以变量的形式出现,测量课堂教学资源的供给与需求,即教学被实施的尺度。衡量教学被实施的尺度绝大部分取决于教学技术和组织结构。现今数学课堂中,教师对教学技术有了充分的认识和良好的应用。但不可否认,目前课堂教学中组织结构的规模过于狭小。同经济学里的规模效益类似,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规模效益,其实质是通过对规模的调控而使教学效益达到最大化。教学资源中的物质因素对课堂的影响是难以改变的,其供给是有限的,但是作为教学资源中的非物质因素,如教学程序设计等是可以人为操作的,其供给是有一定弹性的,充分挖掘教学资源中的

大学数学课堂效益的再认识与思考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张茂军

[摘要]课堂效益是衡量资源配置好坏的一个必要参考,也是进一步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着力点。笔者通过借鉴西方社会学成熟

的理论思路和分析方法,尤其是组织学中关于组织的基本要素、技术和绩效评估等概念,尝试在新的维度下解析当今大学数学课堂

中存在的一些教学问题。在对课堂效益的再认识和思考中,笔者界定了课堂效益,提出了评估准则以及规模效益这一经济学概念的

延伸。此外,笔者联系大学数学教学实际案例,试图从外延式发展和内涵式发展解释数学课堂规模效益问题。

[关键词]课堂效益规模化外延式发展内涵式发展

(下转第176页)—

—174

大学数学课程设置方案(含样例)

大学数学课程设置方案 大学数学课程是针对理、工、经、管类学生开设的十分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生命科学、社会科学、经济管理等众多领域,不管是科学研究还是实际应用,都需要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与工具,都需要建立数学模型。大学数学的教学,既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又要使学生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培养理性思维,提高综合素质。 我校从2014年实行学分制,经过几年的运行,就大学数学的课程设置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为了更好的适应学分制,给学生提供多层次的大学数学课程,让学生能够自主选课,我们欲就大学数学的课程进行微调,下面就每门课程的设置、层次和教学内容做一个简单的说明,并对各专业对相关课程的选择提出建议。 一、高等数学 高等数学(一),主要包括一元函数微积分,常微分方程,共80学时。建议商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历史与文化产业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土木建筑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等专业的学生选这门课。 高等数学(一)W,主要包括一元函数微积分,常微分方程,共64学时;是高等数学(一)课程的弱化。建议相关学院合作办学专业、土木建筑学院的城市规划、建筑学专业的学生选该门课。 开课时间:一年级第一学期。 高等数学(二)A,主要包括多元函数微分,二重积分和三重积分,曲线积分和曲面积分,级数,共80学时。建议机械工程学院、土木建筑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等考研考数学一的专业选这门课,该课程的先修课程是高等数学(一)(或者高等数学(一)W)和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或者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W)。 高等数学(二)AW,主要包括多元函数微分,二重积分和三重积分,曲线积分和曲面积分简介,级数,共72学时;该课程是高等数学(二)A课程的弱化。建议机械工程学院、土木建筑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等专业不考研或考研不考数学的学生选该门课,该课程的先修课程是高等数学(一)(或者高等数学(一)W)和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或者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W)。

万门大学数学系 数学经典教材(推荐)

☆【万门大学数学系】给所有想学数学的朋友一份礼物☆2012年11月18日18:41:43 数学是最复杂的研究性学科之一,其研究的先修基础要求很高,所以学习过程也非常需要技术性。中国的数学教材多偏向于苏联风格,不易读,无形中提高了门槛。所以一个合适的教学体系和教材推荐对于数学的学习至关重要。 这份【万门大学数学系】的书单,是根据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数学最牛校,没有之一)的指定教材及教授推荐给出,在保持了学术难度的情况下降低学习门槛。这套书目是这套教材构成一个完整的数学教材体系,都是教得特别深入浅出的专著,特别适合自学提高。 以下是按照学习推荐进度排序的,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程。自学起点是高中毕业。 数学本科: 如果大家对微积分已经可以定量算了(例如可以计算面积分),就请跳过第一本,否则需要补充一下普通微积分的基础。 《Calculus》这是绝对的入门书籍,基础向。如果大家之前学过高数,就可以忽略这一本了。 下面就开始严格的数学训练了:

数学分析(一)(英文版)by Apostol 数学分析(二)(英文版)by Apostol 本书为美国大学标准数分教材。数分是一切的基础,没有数分的底子,实变学十遍也没用。可是很多人在初入数学殿堂就立志不做数学了,就是因为采用了苏联风格的中文教材,实在悲剧。学数学本来就是一件快乐而清晰的事情,所以第一本至关重要。请看这本吧,看完之后你会发现中文数分教材很坑爹。

《Linear.Algebra.done.right 》by Axler 好书能让人顺理成章地领悟新概念,烂书能让人放弃理想。这是一本中规中矩但清晰易读的好书。薄薄两百多页,很快就能读完。

大学数学课堂:老师可以做得更好

大学数学课堂:老师可以做得更好 长期以来,大学数学类课程的学习一直都是许多大学生面临的一个难题。与高中数学相比,大学数学类课程有着极强的理论性和极高的抽象性,这也给大学数学教师们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不断的完善和革新自己的授课方式以及教学内容、合理地利用各种媒体资源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是使教师在大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做得更好的必由之路。 数学,一直以来都让许多学生和家长感到头疼,然而在大大小小的各种考试中数学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因此,数学就成了许多学生久久都解不开的“心结”。中学数学就具有如此的威慑力,那大学数学又该如何呢?许多大学一年级的学生都反映数学概念难以理解,很抽象,与高中内容相比有很大的跨度。我们静静想来,数学真的有那么“难”吗?那一个又一个长长的公式定理真的就那么“恐怖”吗?其实不然,数学与其他人文学科和工程类学科一样,有着其“用武之地”,更是学习其他工程类、经济类学科的基础课程。 我们都知道,课堂始终是教学工作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理解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的不二场所,更是学生和教师进行交流的重要纽带。而在这一重要纽带中,教师更是扮演了主导者的角色,那么,作为一名教师,一名大学教师,一名大学数学教师,为了让我们的学生喜欢数学课堂,以致学好数学,我们该如何更好地发挥自己在课堂上

主导者的作用呢? 一、精彩的讲述,让学生的思路不掉队 在我们一般的课堂教学中,单从时间角度来说,教师讲述的时间几乎占去了课堂的所有时间,因此,教师对知识讲述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本节课教学效果的好坏。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我们对旧知识回忆,对新知识加工、处理和同化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又是旧知识不断为新知识铺垫,逐渐积累的过程。在课堂上,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其思路是紧跟着老师的思路前进的,也就是说,老师的讲课过程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路。 因此,在知识的讲授过程中,我们教师必须做到逻辑严密、层次分明、目的明确。首先明确我们要达到怎样的目的,其次明确有哪些方法可以让我们达到这个目的,使用这些方法需满足什么条件,最后明确我们已知的知识通过步步转化能满足其中哪些条件,从而可以使用何种方法。这样,我们就可以从后往前、层层递进的解决问题了。只有教师做到思路清晰、有条理,学生紧跟其后,才能很自然、很顺畅地理解该知识,思路就不会“误入歧途”。当然,除了注意这个核心问题之外,在讲述过程中教师还应当做到吐字清晰、语速得当、抑扬顿挫以及适当的幽默,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不会误听、不耐烦或者没兴趣,就能很投入的听下去了。

大学高等数学教材

大学高等数学教材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一、函数与极限 1、集合的概念 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简称集)。集合具有确定性(给定集合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和互异性(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比如“身材较高的人”不能构成集合,因为它的元素不是确定的。 我们通常用大字拉丁字母A、B、C、……表示集合,用小写拉丁字母a、b、c……表示集合中的元素。如果a是集合A中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否则就说a不属于A,记作:a?A。 ⑴、全体非负整数组成的集合叫做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 ⑵、所有正整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正整数集。记作N+或N+。 ⑶、全体整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整数集。记作Z。 ⑷、全体有理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有理数集。记作Q。 ⑸、全体实数组成的集合叫做实数集。记作R。 集合的表示方法 ⑴、列举法:把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括起来表示集合 ⑵、描述法:用集合所有元素的共同特征来表示集合。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⑴、子集: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B,如果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我们就说A、B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为集合B的子集,记作A?B(或B?A)。。 ⑵相等:如何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且集合B是集合A的子集,此时集合A中的元素与集合B中的元素完全一样,因此集合A与集合B相等,记作A=B。 ⑶、真子集:如何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但存在一个元素属于B但不属于A,我们称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 ⑷、空集:我们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并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⑸、由上述集合之间的基本关系,可以得到下面的结论: 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即A?A ②、对于集合A、B、C,如果A是B的子集,B是C的子集,则A是C的子集。 ③、我们可以把相等的集合叫做“等集”,这样的话子集包括“真子集”和“等集”。 集合的基本运算 ⑴、并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并集。记作A ∪B。(在求并集时,它们的公共元素在并集中只能出现一次。) 即A∪B={x|x∈A,或x∈B}。 ⑵、交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交集。记作A ∩B。 即A∩B={x|x∈A,且x∈B}。 ⑶、补集: ①全集:一般地,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所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通常记作U。

大学数学中几何方法的运用

大学数学中几何方法的运用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针对大部分大三学生来说,大学数学课程内容难度较大,而且极为重要.大学数学是大部分理工课程的基础课程,有利于理工科学生之后的学习,对学生具有积极意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使用几何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自身学习质量.本文简要分析了学生在高等数学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同时从阐述数学思维、简化求解过程等多方面分析了学生应如何在大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应用几何方法,以期增强学生的逻辑性以及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对理工科学生来说,大学数学是必修课程,其不仅为学生之后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其更为适应之后的社会生活.因此,大学数学的学习质量颇为重要.然而,就目前而言,我国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水平有待提升,学习过程也存在较大的问题.几何方法可以使学生更为直观地理解逻辑内容.因此,学生应积极在大学数学学习中运用几何方法,以提高自身学习质量,同时加

深对大学数学知识的理解. 一、大学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时间以及资源不足 大学数学是理工科类学生学习专业课知识的必备工具,如物理中的力学、电学等课程知识的学习都涉及了大学数学中的知识.定积分的几何运用在机械设计课程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就目前而言,我国大部分大学给予大学数学课程的课时并不多,但该课程知识内容数量繁多,且学习难度较高,学生难以在课堂短时间内消化,所以学习时间明显不足.加之课堂知识内容被大幅压缩,将部分定理的证明过程直接删除,学生单纯依靠记忆进行理解与使用,忽视了以几何的角度理解定理,导致大部分学生并不理解定理的来源,也不理解定理的几何意义.除此以外,部分高校还需面对教学资源不足这一问题.部分学校的教师或是教室会存在不足的现象.受教学资源的限制,部分高校采取大班授课的方式,令多个班级甚至多个专业同时听课.如此一来,学生即使在学习状态、进度以及学习方式等方面出现问题,由于人数众多,无法直接向教师提

(2020年编辑)大学高等数学教材

一、函数与极限 1、集合的概念 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简称集)。集合具有确定性(给定集合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和互异性(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比如“身材较高的人”不能构成集合,因为它的元素不是确定的。 我们通常用大字拉丁字母A、B、C、……表示集合,用小写拉丁字母a、b、c……表示集合中的元素。如果a是集合A中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否则就说a不属于A,记作:a?A。 ⑴、全体非负整数组成的集合叫做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 ⑵、所有正整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正整数集。记作N+或N+。 ⑶、全体整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整数集。记作Z。 ⑷、全体有理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有理数集。记作Q。 ⑸、全体实数组成的集合叫做实数集。记作R。 集合的表示方法 ⑴、列举法:把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括起来表示集合 ⑵、描述法:用集合所有元素的共同特征来表示集合。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⑴、子集: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B,如果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我们就说A、B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为集合B的子集,记作A?B(或B?A)。。 ⑵相等:如何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且集合B是集合A的子集,此时集合A中的元素与集合B中的元素完全一样,因此集合A与集合B相等,记作A=B。 ⑶、真子集:如何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但存在一个元素属于B但不属于A,我们称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 ⑷、空集:我们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并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⑸、由上述集合之间的基本关系,可以得到下面的结论: 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即A?A ②、对于集合A、B、C,如果A是B的子集,B是C的子集,则A是C的子集。 ③、我们可以把相等的集合叫做“等集”,这样的话子集包括“真子集”和“等集”。 集合的基本运算 ⑴、并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并集。记作A ∪B。(在求并集时,它们的公共元素在并集中只能出现一次。) 即A∪B={x|x∈A,或x∈B}。 ⑵、交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交集。记作A ∩B。 即A∩B={x|x∈A,且x∈B}。 ⑶、补集:

大学数学学习心得体会

大学数学选讲学习心得 大学数学选讲课是对高等数学课的提升和深化,老师针对重难知识点,结合考研真题和参考资料精题,细致向我们讲解。在解题的过程中,老师向我们传授了解题的不同思路角度,教会我们要学会举一反三,将知识点融会贯通。点拨启发式的教学激发着同学们学习的兴致,使我们受益匪浅。 大学数学选讲不仅对考研的同学有很大帮助,对像我这样不考研学习一般的学生也有益处。刚上大学时,高等数学我一度跟不上,总是云里雾里,后来抓紧学了一阵才有了些头绪。后来,我们学习的专业课如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都用到了高等数学,才愈发感到它的重要性。现在大学数学选讲课,再一次让我面对高等数学,我的态度更加端正谨严。重温旧的知识点,在老师的点拨下,我能发现新的亮点,加深加固了我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一题多解的解题过程,启发了我的解题思路,更是帮助我把许多知识点串联起来,增强了记忆。慢慢地,我从学习中找到了乐趣,对学习高等数学也有了信心,信心又激励着我不断探索,我发现学好一门课程树立信心很重要。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我在高等数学的学习上也逐渐积累了一些经验体会。 我感受到大学数学的学习和中学数学的学习是不样的。在大学之前的学习时,都是老师在黑板上写满各种公式和结论,我便一边在书上勾画,一边在笔记本上记录。然后像背单词一样,把一堆公式与结论死记硬背下来。哪种类型的题目用哪个公式、哪条结论,老师都已一一总结出来,我只需要将其对号入座,便可将问题解答出来。而现在,我不再有那么多需要识记的结论。唯一需要记住的只是数目不多的一些定义、定理和推论。老师也不会给出固定的解题套路。因为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不同,它更要求理解。只要充分理解了各个知识点,遇到题目可以自己分析出正确的解题思路。所以,学习高等数学,记忆的负担轻了,但对思维的要求却提高了。每一次高数课,都是一次大脑的思维训练,都是一次提升理解力的好机会。 高等数学的学习目的不是为了应付考试,因此,我们的学习不能停留在以解出答案为目标。我们必须知道解题过程中每一步的依据。正如我前面所提到的,中学时期学过的许多定理并不特别要求我们理解其结论的推导过程。而高等数学课本中的每一个定理都有详细的证明。最初,我以为只要把定理内容记住,能做题就行了。然而,渐渐地,我发现如果没有真正明白每个定理的来龙去脉,就不能真正掌握它,更谈不上什么运用自如了。于是,我开始认真地学习每一个定理的推导。有时候,某些地方很难理解,我便反复思考,或请教老师、同学。尽管这个过程并不轻松,但我却认为非常值得。因为只有通过自己去探索的知识,才是掌握得最好的。 学习高等数学还要注意一下几点。 一.走出心理障碍 我想学不好高数的大多数人都会说自己学习高数没有兴趣,学习高数确实枯燥乏味,面对的除了x,y,z别无他物。这些同学当中极大数是高中时的数学没有学懂,因此一上来就失去了自信心,自认为自 己不行学不懂高数。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也认为学习高数是很枯燥的事,尤其是在凳子上一坐两个小时,听着教授的讲解,这更像是在解读天书。虽是这样说,但是学习高数的兴趣是自己激发的。就拿我来说吧,我曾经的数学学的并不好,高考时就因为数学没考好落榜,当时的心情可想而知,但来到大学看到高数课本时,刚开始自己也觉得很恐怖,因为在数学前边又加了“高等”二字,想想自己连“低等数学”都没学好,高等数学要怎么学呢?和大家一样,初来大学每天去占座,然后试着去认真听老师讲课,认认真真听了几节课下来,我对高数产生了“一点点”兴趣,觉得高数不过如此嘛,然后就越来越注重高数的学习。通过这个例子,我只想说对高数或者别的科目没兴趣那只是心理作怪,因此要克服学习高数的

(完整版)大学数学工程数学线性代数教材

第一章n阶行列式 在初等数学中讨论过二阶、三阶行列式,并且利用它们来解二元、三元线性方程组. 为了研究n元线性方程组,需要把行列式推广到n 阶,即讨论n阶行列式的问题. 为此,下面先介绍全排列等知识,然后引出n阶行列式的概念. §1 全排列及其逆序数 先看一个例子. 引例用1、2、3三个数字,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 解这个问题相当于说,把三个数字分别放在百位、十位与个位上,有几种不同的放法? 显然,百位上可以从1、2、3三个数字中任选一个,所以有3种放法;十位上只能从剩下的两个数字中选一个,所以有两种放法;个位上只能放最后剩下的一个数字,所以只有1种放法. 因此,共有? ?种放法. 3= 1 6 2 这六个不同的三位数是: 123,132,213,231,312,321. 在数学中,把考察的对象,如上例中的数字1、2、3叫做元素. 上述问题就是:把3个不同的元素排成一列,共有几种不同的排法? 对于n个不同的元素,也可以提出类似的问题:把n个不同的元素排成一列,共有几种不同的排法? 把n个不同的元素排成一列,叫做这n个元素的全排列,简称排列. n个不同元素的所有排列的种数,通常用P n表示. 有引例的结果可知P3 = 3 . 2 . 1 = 6 . 1

2 为了得出计算P n 的公式,可以仿照引例进行讨论: 从n 个元素中任取一个放在第一个位置上,有n 种取法;又从剩下的n -1个元素中任取一个放在第二个位置上,有n -1种取法; 这样继续下去,直到最后只剩下一个元素放在第n 个位置上,只有1种取法. 于是 P n =n .(n -1). … . 3 . 2 . 1 = n ! . 对于n 个不同的元素,我们规定各元素之间有一个标准次序(例如n 个不同的自然数,可规定由小到大为标准次序),于是在这n 个元素的任一排列中,当某两个元素的先后次序与标准次序不同时,就说有1个逆序. 一个排列中所有逆序的总数叫做这个排列的逆序数. 逆序数为奇数的排列叫做奇排列,逆序数为偶数的排列叫做偶排列. 下面我们来讨论计算排列的逆序数的方法. 不失一般性,不妨设n 个元素为1至n 这n 个自然数,并规定由小到大为标准次序. 设 n p p p Λ21 为这n 个自然数的一个排列,考虑元素 ),,2,1(n i p i Λ=,如果比i p 大的且排在i p 前面的元素有i t 个,就说i p 这个元素的逆序数是i t . 全体元素的逆序数之总和 ∑==+++=n i i n t t t t t 1 21Λ, 即是这个排列的逆序数. 例1 求排列32514的逆序数. 解 在排列32514中,

美国大学数学教材

数学基础学习阶段 ◆分析学 微积分学教程(1、2、3册)菲赫金哥尔茨 数学分析教程(上、下册)史济怀 Principles of Mathematical Analysis (Third Edition) Walter Rudin 实变函数江泽坚 实变函数论周民强 复分析导论(上、下册)沙巴特 泛函分析讲义(上、下)张恭庆 Real and Complex Analysis(Third Edition) Walter Rudin Fuctional Analysis(Second Edition) Walter Rudin ◆代数学 高等代数(北京大学数学与力学系)前代数小组 代数学引论(聂灵沼、丁石孙) Algebra Hungerford Algebra Lang 美国大学数学参考书 目录: 第一学年 几何与拓扑: 1、James R. Munkres, Topology:较新的拓扑学的教材适用于本科高年级或研究生一年级; 2、Basic Topology by Armstrong:本科生拓扑学教材; 3、Kelley, General Topology:一般拓扑学的经典教材,不过观点较老; 4、Willard, General Topology:一般拓扑学新的经典教材; 5、Glen Bredon, Topology and geometry:研究生一年级的拓扑、几何教材; 6、Introduction to Topological Manifolds by John M. Lee:研究生一年级的拓扑、几何教材,是一本新书; 7、From calculus to cohomology by Madsen:很好的本科生代数拓扑、微分流

大学数学系书单推荐

这才是在大学数学系应有的岁月 数学专业参考书整理推荐V3.0版(正在撰写中) 本文是这个文章的第三个版本,也是最后一个版本,由于时间精力,我不会再重新写这篇文章,最多是在原文上修改部分内容。文章会注明修改日期,如有转载请注明这个时间。并且请尽量不要腰斩我的文章,防止读者断章取义。 向指导我大学数学学习的王云峰(数学分析,复变函数),袁进(高等代数),邢志栋(数值代数),温作基(实变函数),曹建荣(微分方程数值解),贾健(数据结构,图形学),方莉(泛函分析,毕业论文),赵宪钟(具体数学),张文鹏(数论),邵勇(泛代数)以及其他没有列出名字的诸位老师致谢。 第0部分:前言 关于数学系专业课参考书的帖子很多。最出名的是复旦大学yjyao(姚一隽?)去巴黎前发表在日月光华BBS站上的 《大学数学学习参考书点评》 (https://www.doczj.com/doc/4316578182.html,/bbs/anc?path=/bmt/9/mat/M.984927021.A)(https://www.doczj.com/doc/4316578182.html,/bbs/viewtopic.php?f=16&t=23) 此外还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几位学长的建议: 《科大学长对数学系学弟学妹的忠告》 (https://www.doczj.com/doc/4316578182.html,/bbs/viewtopic.php?f=16&t=2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教材及参考书目录》

(https://www.doczj.com/doc/4316578182.html,/bbs/viewtopic.php?f=16&t=26) 《数学与物理的参考书目》 (https://www.doczj.com/doc/4316578182.html,/bbs/viewtopic.php?f=16&t=24) 这几篇文章尤其是前面三篇深深影响了我大学数学的学习,在这里向原作者深深致谢。 另外大家还可以参考 《美国数学本科生,研究生基础课程参考书目》 (https://www.doczj.com/doc/4316578182.html,/bbs/viewtopic.php?f=16&t=34) 此外,还有我这篇文章的1.0版:几篇零散的分别介绍数学系参考书的帖子。那样的烂文章居然有人转载,我看了自己都不好意思,故催生出本文章V2.0版 数学专业参考书整理推荐( https://www.doczj.com/doc/4316578182.html,/article.php/706 )当然,当时不是这么叫的。 这两篇文章是因为和低年级的学生聊天,他们想让我写成文字,于是就记了下来。因为一些个人原因,文章没有写完,或者说草草结束。没有想到居然被几个论坛转载,被人叫做大牛。为了防止误人子弟,所以修改这篇文章的同时简单介绍一下自己,请看这篇文章的人仔细思考要不要听我所言,防止误入歧途。本人ID如文章前所见,高考以数学不及格成绩进入西北大学数学系(2005-2009),大学时代除复变函数因重修所以在90分左右,其余所有重要的专业课没有一门低

大学数学课后复习题答案

习题1 1. (1)不能(2)不能(3)能(4)不能 2. (1)不正确;因为“年轻人”没有明确的标准,不具有确定性,不能作为元素来组成集合. (2)不正确;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它的元素必须是互异的,即集合中的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故这个集合是由3个元素组成的. (3)正确;集合中的元素相同,只是次序不同,它们都表示同一个集合. 3. φ,}1{,}2{,}3{,}2,1{,}3,1{,}3,2{,}3,2,1{. 4. (1)}4,3,2,1,0{ (2)}4,3{ (3))}1,1(),0,0(),1,1{(-- 5. (1)},32|{Z x x x ∈<- (2)}012|{2=+-x x x (3)},|),{(3x y x y y x == 6. (1)}3,1{ (2)}5,3,2,1{ (3)φ (4)}6,5,4,3,2,1{ (5)}2{ (6)φ (7)}6,5,4{ (8)}6,5,4,3,1{ (9)}6,5,4,3,2,1{ (10)}6,4{ 7. B A U B A B B B A B B A B B A B B A A A B B A A B B A A Y I Y Y I Y Y I Y I Y Y I Y I Y Y I Y I I =======)() ()()())(())()(()(φ 8. (1))5,5(- (2))0,2(- (3)),1[]3,(+∞--∞Y (4)]2,1( (5)),4[+∞ (6))4,(-∞ 9. (1)}1{=B A I ;]3,0[=B A Y ;)1,0[=-B A . (2)]4,2[=B A I ;]4,1[-=B A Y ;)2,1[-=-B A . 10. (1))25,23( (2))2 5,2()2,23(Y . 11. (1)不是.定义域不同 (2)不是.定义域不同 (3)不是.定义域不同 (4)是.在公共的定义域]1,1[-上,2111x y x x y -=?-?+= 12. (1)),2()2,2()2,(+∞---∞Y Y (2)),1[]1,(+∞--∞Y (3)]1,1(-

关于数学参考书(大学数学系本科所有课程)

关于数学参考书(大学数学系本科所有课程) 来源:复旦BBS数学 一、数学分析 从数学分析的课本讲起吧。复旦自己的课本应该可以从六十年代上海科技出的算起(指正式出版),那本书在香港等地翻印后反应据说非常好,似乎丘成桐先生做学生的时候也曾收益与此。到90年代市面上还能看到的课本里面,有一套陈传璋先生等编的,可能就是上面的书的新版,交大的试点班有几年就拿该书做教材。 另外有上海科技版的欧阳光中(谷先生的连襟),秦曾复,朱学炎三位编的课本,好象后来数学系不用了,计算机系倒还在用。那本书里面据说积分的第二中值定理的陈述有点小错。总的说来,这些书里面都可以看到一本书的影子,就是菲赫今哥尔茨的"数学分析原理",其原因,按照秦老师的说法,是最初在搞教材建设的时候,北大选的"模本"是辛钦的"数学分析简明教程",而复旦则选了"数学分析原理"。后来自然有欧阳先生和姚允龙老师的那本数学分析。我不否认那是一种尝试,但是感觉上总有点别扭。以比较新的观点来看数学分析这样经典的内容在国际上的确是一种潮流,但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该书做得并不是非常好。而且从整体的课程体系上说,在后面有实变函数这样一门课的情况下是否有必要引入Lebesgue积分值得商榷。 下面开始讲一些课本,或者说参考书: 1。菲赫今哥尔茨"微积分学教程","数学分析原理"。 前一本书,俄文版共三卷,中译本共8本; 后一本书,俄文版共二卷,中译本共4本。 此书堪称经典。"微积分学教程"其实连作者(莫斯科或者列宁格勒大学的教授,门下弟子无数,包括后来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著名数学家Kantoro vitch)都承认不太合适作为教材,为此他才给出了能够做教材的后一套书,可以说是一个精简的版本(有所补充的是在最后给出了一个后续课程的简介)。相信直到今天,很多老师在开课的时候还是会去找"微积分学教程",因为里面的各种各样的例题实在太多了。如果想比较扎实的打基础的话,可以考虑把里面的例题当做有答案的习题来做,当然不是每道题都可以这么办的。如果你全部做完了那里的题目然后考试的时候碰到你做过的可别怪我。毫无疑问,这套书代表了以古典的方式处理数学分析内容(指不引入实变,泛函的观念)的最高水平,考虑到在中国的印数就以十万计,可能在世界范围内也只有Goursat的书可以与之相比了。这两套书在理图里面都有。 2。Apostol "MathematicalAnalysis" 在西方(西欧和美国),这应该算得上是一本相当完整的课本了,在总书库里面有。

高等数学(同济大学教材第五版)复习提纲

高等数学(同济大学教材第五版)复习提纲 第一章函数与极限:正确理解、熟练掌握本章内容,求各类函数的极限,尤其是未定式与幂指函数求极限 第二章导数与微分:正确理解、熟练掌握本章内容,各类函数的求导与微分的基本计算 第三章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熟练掌握本章的实际应用,研究函数的性态,证明相关不等式 第四章不定积分:正确理解概念,会多种积分方法,尤其要用凑微分以及一些需用一定技巧的函数类型 第五章定积分:正确理解概念,会多种积分方法,有变限函数参与的各种运算 第六章定积分的应用:掌握定积分的实际应用 第七章空间解析几何和向量代数:熟练掌握本章的实际应用 高等数学(1)期末复习要求 第一章函数、极限与连续函数概念

理解函数概念,了解分段函数,熟练掌握函数的定义域和函数值的求法。 2.函数的性质 知道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有界性和周期性,掌握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方法。 3.初等函数 了解复合函数、初等函数的概念;掌握六类基本初等函数的主要性质和图形。 4.建立函数关系 会列简单应用问题的函数关系式。 5.极限:数列极限、函数极限 知道数列极限、函数极限的概念。 6.极限四则运算 掌握用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求极限. 7.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 了解无穷小量的概念、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之间的关系,无穷小量的性质。 8.两个重要极限 了解两个重要极限,会用两个重要极限求函数极限。 9.函数的连续性 了解函数连续性的定义、函数间断点

的概念; 会求函数的连续区间和间断点,并判别函数间断点的类型; 知道初等函数的连续性,知道闭区间上的连续函数的几个性质 (最大值、最小值定理和介值定理)。 第二章导数与微分 1.导数概念:导数定义、导数几何意义、函数连续与可导的关系、高阶导数。 理解导数概念; 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会求曲线的切线和法线方程;知道可导与连续的关系,会求高阶导数概念。 2.导数运算 熟记导数基本公式,熟练掌握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复合函数的求导的链式法则。 掌握隐函数的求一阶导及二阶导。 会求参数表示的函数的一阶导及二阶导 会用对数求导法:解决幂指函数的求

《大学数学》教学大纲

《大学数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108526 授课对象:教育学本科(理科) 总学时:186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要求 《大学数学》是教育系教育学本科(理科)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它的理论和方法,对数学的许多分支学科和物理、力学以及工程技术都有广泛的应用。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高等数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问题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较熟练的运算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大纲的内容从函数开始,利用极限来研究导数、不定积分、定积分;初步研究了行列式、矩阵、线性方程组、向量、概率和统计的基本知识,从而构成了高等数学完整的体系。 二、 教学内容、要点与课时安排 本课程教学总学时为186学时,包括习题课。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章、 函数(6时) 1、函数的一般性研究 函数的概念、函数性质的研究、函数的四则运算、复合函数和反函数、 2、初等函数 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基本初等函数、初等函数 第二章、 极限(12学时) 1、数列的极限 数列极限的描述性定义、数列极限的精确定义、数列极限的运算性质 2、函数的极限 自变量趋于无限时的函数极限、自变量趋于有限值时函数的极限、函数极限的运算性质、两个重要极限 3、无穷大量与无穷小量 无穷小量、无穷大量、无穷小量的比较 4、连续函数 函数在0x x 处连续、间断、连续函数、闭区间上的连续函数 第三章、 连续函数(6学时) 1、函数的连续性与间断点 定义、判断方法 2、连续函数的运算与初等函数的连续性 3、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定理:最值、有界、介值

第四章、导数和微分(12学时) 1、导数的概念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平均变化率和导数、导数的几何意义、导函数、几个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的关系 2、求导法则 函数的和、差、积、商的导数、复合函数的导数、反函数的导数、隐函数的导数、参数方程的导数 3、微分 微分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微分的运算 第五章、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12学时) 1、中值定理 三个中值定理 2、洛必达法则 法则的应用 3、泰勒公式 泰勒公式与麦克劳林公式 4、一阶导数的应用 中值定理、函数的增减性、函数的极大值和极小值、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5、二阶导数的应用 函数极值的判定、函数的凹凸性和拐点、函数图象的描绘 第六章、不定积分(12学时) 1、不定积分的概念和性质 原函数与不定积分、不定积分的性质、基本积分公式 2、不定积分的计算 直接积分法、凑微分法、换元积分法、分部积分法、有理函数部分分式积分法、简单的微分方程 第七章、定积分(12学时) 1、定积分的概念与计算 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牛顿——莱布尼兹公式 2、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 3、定积分的近似计算 4、广义积分 第八章、定积分的应用(6学时) 1、定积分的微元法 2、定积分的应用和近似计算 定积分在几何上的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立体图形的体积、平面曲线的弧长、旋转体的侧面积)、定积分的近似计算、广义积分 第九章、行列式与线性方程组(12学时) 1、行列式 二阶与三阶行列式、n阶行列式、行列式的性质、行列式的计算、克莱姆法则 2、矩阵 矩阵及其运算、逆方阵、初等方阵 3、线性方程组的解法

大学数学专业名词英汉互译及课程简介

课程代码:311100113 课程名称:解析几何Analytic Geometry 总学时:64 周学时: 4 学分:3 开课学期:一 修读对象:必修 预修课程:无 内容简介:《解析几何》是学科基础课程,是所有数学专业及应用数学专业的主要的基础课。它是用代数的方法来研究几何图形性质的一门学科。《解析几何》包括向量与坐标,轨迹与方程,平面与空间直线,柱面、锥面、旋转曲面与二次曲面,二次曲线的一般理论与二次曲面的一般理论等。 选用教材:吕林根,许子道,《解析几何》(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参考书目:周建伟,《解析几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课程代码:311100213、311100314、311100616、311100715 课程名称:数学分析Ⅰ-Ⅳ Mathematical AnalysisⅠ-Ⅳ 总学时:334 周学时:4,4,6,5 学分:18 开课学期:一,二,三,四 修读对象:必修 预修课程:无 内容简介:《数学分析》是学科基础课程,是所有数学专业及应用数学专业的第一基础课。它提供了利用函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培养学生严谨的抽象思维能力,为学习其他学科奠定基础。主要内容有:实数、函数、极限论,函数的连续性。一元函数微分学,微分学基本定理。一元微分学应用,实数完备性基本定理,闭区间上连续函数性质的证明,不定积分,定积分及应用,非正常积分。数项级数,函数列与函数项级数,幂级数,付里叶级数,多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多元函数微分学。隐函数定理及其应用,重积分,含参量非正常积分,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 选用教材: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参考书目:①陈纪修,《数学分析》(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②刘玉琏,傅沛仁,《数学分析讲义》(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课程代码:311100416、311100515 课程名称:高等代数Ⅰ-Ⅱ Advanced AlgebraⅠ-Ⅱ 总学时:198 周学时:6,5 学分:11 开课学期:二,三 修读对象:必修 预修课程:无 内容简介:《高等代数》是学科基础课程,是所有数学专业及应用数学专业的主要的基础课。作为其中核心内容的线性代数,是理工科大学各专业的重要的数学工具,牢固掌握和深入理解其中的思想方法和技巧,对于大学生是非常重要的。《高等代数》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多项式,第二部分为线性代数。多项式部分主要讨论一元多项式的性质、最大公因式、因式分解、求根等。线性代数主要讨论线性方程组、矩阵、线性空间、线性变换、欧氏空间等。 选用教材:北京大学数学系几何与代数教研室代数小组,《高等代数》(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大学数学专业课程

一,代数部分 1.有关数学运算 add,plus加subtract减difference差multiply,times乘product积divide除divisible可被整除的dividedevenly被整除dividend被除数,红利divisor因子,除数quotient商remainder 余数factorial阶乘power乘方radicalsign,rootsign根号roundto四舍五入tothenearest四舍五入 2.有关集合 union并集proper subset真子集solution set解集 3. 有关代数式、方程和不等式 algebraic term代数项like terms,similar terms同类项numerical coefficient数字系数literal coefficient字母系数inequality不等式triangle inequality三角不等式range值域original equation原方程equivalent equation同解方程,等价方程linear equation线性方程 4. 有关分数和小数 proper fraction真分数improper fraction假分数mixed number带分数vulgar fraction,common fraction普通分数simple fraction简分数complex fraction繁分数numerator分子denominator分母(least)common denominator(最小)公分母quarter四分之一decimal fraction 纯小数infinite decimal无穷小数recurring decimal循环小数tenthsunit十分位 5.基本数学概念 arithmetic mean算术平均值weighted average加权平均值geometric mean几何平均数exponent指数,幂base乘幂的底数,底边cube立方数,立方体square root平方根cuberoot 立方根common logarithm常用对数digit数字constant常数variable变量inversefunction 反函数complementary function余函数linear一次的,线性的factorization因式分解absolute value绝对值round off四舍五入 6. 有关数论 natural number自然数positive number正数negative number负数odd integer,odd number 奇数even integer,even number偶数integer,whole number整数positive whole number正整数negative whole number负整数consecutive number连续整数rea lnumber,rational number实数,有理数irrational(number)无理数inverse倒数composite number合数prime number质数reciprocal倒数common divisor公约数multiple倍数(least)common multiple(最小)公倍数(prime)factor(质)因子common factor公因子ordinaryscale,decimalscale十进制nonnegative 非负的tens十位units个位mode众数median中数common ratio公比 7. 数列 arithmetic progression(sequence)等差数列geometric progression(sequence)等比数列 8. 其它 approximate近似(anti)clockwise(逆)顺时针方向cardinal基数ordinal序数directproportion

清华大学数学专业所学课程

数学科学系 00420033 数学模型3学分48学时 Mathematical Modelling 建立数学模型是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步骤。本课程从日常生活的有趣问题入手,介绍数学模型的一般概念、方法和步骤,通过实例研究介绍一些用机理分析方法建立的非物理领域的模型及常用的建模数学方法,培养同学用建模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00420152 数学建模引论2学分32学时 Introduction of Mathematical Modelling 本课程以案例分析的方式组织教学,主要面向低年级的学生,各个学期根据对学生数学基础的不同要求,选择案例。我们这里所选择的都是实际应用价值非常突出的案例。 00420163 数理科学与人文3学分48学时 Mathematical and Physic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本课程旨在加强学生以通识教育为目标的思维和训练,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该课程虽然以知识为载体,却并不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要目的,而是以启迪思想,养成思考的习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 00420172 数学与人类文明2学分32学时 Mathematics and Civilization 本课程不以讲述数学专门知识为目标,着重讲述数学发展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地位、作用和影响,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非数学专业学者如何理解和看待和欣赏数学。 10420095 微积分(1) 5学分80学时 Calculus(1) 内容包括:实数,函数,极限论,连续函数,导数与微分,微分中值定理,L'Hospital法则,极值与凸性,Taylor公式,不定积分与定积分,广义积分,积分应用,数项级数,函数级数,幂级数,Fourier级数。 10420115 微积分(2) 5学分80学时 Calculus(2) n维空间中的距离、邻域、开集与闭集,多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多元函数微分学,空间曲线与曲面,重积分、曲线与曲面积分、向量分析,常微分方程、初等积分法、高阶线性方程、线性常微分方程组。 10420213 几何与代数(1) 3学分48学时 Geometry and Algebra(1) 映射, 关系, 几何的序, 群,环,域等基本概念; 几何空间中的向量,直角坐标系与纺射坐标系,点乘与叉乘,平面与直线问题; 线性空间, 向量的线性相关性,向量组的秩, 线性空间的基和坐标,线性子空间,线性空间的和与交, 维数公式, 内积空间,标准正交基,Schmidt正交化; 线性映射, 线性映射的秩, 映射的象和核以及维数公式, 线性映射的运算,线性空间的同构; 线性映射的表示及矩阵的概念, 矩阵的运算以及它们与线性映射运算的关系, 矩阵的逆和转置, 分块矩阵; 行列式的定义和性质, Laplace展开定理, 矩阵乘积的行列式和Gramer法则; 线性方程组解的理论和结构, 求其一般解的方法; 正交矩阵和相似矩阵,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可对角化条件,实对称矩阵的对角化。 10420243 随机数学方法3学分48学时 Stochastic Mathematical Methods 概率空间的描述与事件的概率计算、条件概率的三大公式(乘法公式、全概率公式、Bayes公式)、独立性的本质与刻画;一维与多维随机变量的分布及其数字特征(包括数学期望、方差、协方差、相关系数等)、一些重要分布(二项分布、Poisson分布、几何分布、指数分布、均匀分布、一维与多维正态分布)的背景与应用;条件分布、条件数学期望及其性质;特征函数和多维Gauss分布的介绍;随机变量的大数定律、中心极限定理;随机徘徊及应用;Poisson过程与指数流及其应用;Brown运动的简单性质;Markov链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