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心理学)复习提纲

(公共心理学)复习提纲

(公共心理学)复习提纲
(公共心理学)复习提纲

心理学复习提纲

一、重要概念:

心理过程心理过程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不同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的反映过程,它是心理现象的动态形式,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适应:指与刺激与感觉器官的持续作用而是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观察是在事物的自然条件下为一定任务进行的知觉过程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表象是头脑里所保存的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再现出来的形象。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有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无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自然发生的注意。

情感: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的主观体验,是人类所特有的;

心境是一种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它构成了人的心理活动的背景。

个性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

能力指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并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是指生来具有的典型、稳定的心理特征;它表现为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

性格是指一个人对待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

学习广义学习是学习者凭借经验引起的比较持久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变化的一种活动过程。狭义的学习仅指学生的学习;

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形成的趋于完善化的智力活动方式和躯体化动作方式的复杂系统,或者说是指通过练习而自动化了的动作方式或智力的活动方式。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二、思考题:

1.什么是心理过程?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心理现象包括哪些内容?

心理过程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不同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的反映过程。它是心理现象的动态形式,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一般可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

2.研究心理学对教育工作有何意义?

3.开展心理研究的基本原则、方法是什么?

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调查法、访谈法、经验总结法、问卷法、个案法

4.如何理解“心理既是教育的结果,又是教育的依据”?

5.为什么说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第一,从物种发展史来看,心理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才产生的,并伴随着人脑的发展而发展。第二,从个体心理发展来看,随着脑的成熟,心理发展也不断成熟。第三,心理学和临床诊断的大量事实说明,脑是心理最重要的器官

6.心理的本质是什么?

它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人脑是心理的器官,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

心理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发展的

7.什么是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有哪些类型?

反射是有机体借助神经系统对刺激所做的规律性的反应(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有机体对内外刺激作出的规律性的反应)

1)无条件反射

2)条件反射:经典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

8.经典性条件反射与操作性条件反射有何关系?

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关系:

联系:形成规律是相同的,都要在一定条件下建立起反射,都需要强化。

区别: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个体通过主动操作活动而得到强化,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个体则是被动接受条件刺激进而得到强化。

9.如何理解两种信号系统?

条件反射是一种信号活动。刺激物就是条件反射的信号,信号可以是各种具体的事物,以具体事物作为信号刺激所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系统叫第一信号系统。

信号也可以是抽象的语言、文字,实际上语言、文字是作为信号的具体事物的信号,叫第二信号,故以语言、文字作为信号刺激所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系统叫第二信号系统。动物只有第一信号系统活动,而人具有两种信号系统的活动。

10.为什么说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1客观现实是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2人的心理是在社会生活实践活动中发生和发展的3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4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

11.如何理解心理活动的主观性?

心理现象是人脑中的观念形态,相对于客观现实而言,其本身说是一种主观的东西。

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遗传素质、知识经验、教育水平、思想意识、职业活动、个性等方面的特点,于是人在反映客观现实时,都会带上反映主体的不同特点。

12.为什么说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的?

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既非像镜子反映物像那样机械刻板,也不像动物适应环境那样消极被动,而是一种积极能动的反映。

1心理的发生、发展是以实践活动为基础。

2人脑对现实的反映是否正确,也可在实践活动中经受检验和校正。

13.什么是注意?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三项功能是什么?

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注意的基本特点:指向性&集中性

1、选择功能

2、保持功能

3、调节和监督功能

14.注意分为哪些类型?三种注意各有什么特点?它们产生与保持的条件是什

么?

根据注意产生和保持时有无目的性和不同的意志努力程度,可以分为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和随意后注意。

特点:1不随意注意:是一种定向反射,是一种初级的被动的注意。

2随意注意:是一种主动服从于一定活动任务的注意,它受人的意识的自觉调节和支配;它的保持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

3随意后注意的形成和产生的根本条件在于练习并达到熟练的程度,也就是说,随意后注意通常是人们在进行熟练的技能、技巧性活动时所具有的注意。

15.注意的四个品质是什么?它们各受哪些因素影响?

一)注意的广度(范围)(二)注意的稳定性(三)注意的分配(四)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广度(制约因素:1、知觉对象的特点2、知觉者的知识经验3、活动任务和性质二)性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1、注意对象的特点。2、与人对活动的态度有关。3、与个体本身的特点有关。

三)影响注意分配的条件:1、人对活动的熟练程度2、同进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的关系3、注意分配的训练

四)影响注意转移的快慢和难易受许多因素影响:1、原来的活动吸引注意的强度2、引起注意转移的新事物的特点3、注意的转移与人的神经过程的灵活性有关。

16.如何运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活动?

1、充分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规律:客观方面&主观方面(1、优化教学环境,以防止干扰,保持学生注意的稳定。(2、教学内容要丰富、新颖,以吸引学生的注意。(3、教学方法要生动、灵活,以保持学生稳定的注意。

2、在组织教学中要充分重视有意注意规律的应用

(1 保持随意注意的条件和方法(复习):①明确活动的目的和任务。②合理地组织活动。

③培养间接的兴趣。④要用坚强的意志力排除外界干扰

(2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1、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和培养间接兴趣。2、正确组织课堂教学,防止学生疲劳现象的发生。3、加强意志力的培养和锻炼。

3、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化的规律组织教学

在上课过程中从开始----接着让学生对新内容产生兴趣----讲重点、难点----随后运用直观教学----下课前,要防止学生注意涣散。

17.什么是感觉、知觉?感觉与知觉有何关系?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区别:

1、反映内容不同

2、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认知活动,而知觉则是高于感觉的一种认知活动。但都处于人的感性认识阶段。

3、生理机制不同(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知觉则是多种分析器同时或相继活动的结果)

l 联系: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总是在感觉的基础上进行。人们很少有单纯的感觉,于是感觉和知觉统称为感知。

18.什么是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也可以说是感觉的敏锐程度。

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了一定时间的刺激量。是衡量感觉的一个尺度。

19.感觉的规律有哪些?请各举一例说明各规律的含义。

(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2)感觉适应(3)感觉后像(4)感觉对比(5)不谈感觉的相互作用(6)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7)联觉P49

20.知觉有何特性或规律?如何理解?

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事物是不可能同时对各个事物进行感知,而总是优先选择某一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从而获得清晰的印象,其余的事物则作为知觉的背景,只能模糊的觉察到,这就是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对象有不同的属性,由不同的部分组成,但我们并不把它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我们在知觉任何事物时,总是根据已有的认知或经验来解释它,赋予它一定的意义,并用语言、词把它标志出来,这一特点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当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了的时候,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恒常性。

21.如何运用感知规律进行教学?

1实物直观指通过观察实物与标本、演示性实验、教学性参观等方式,为知识的领会理解提供感性材料。

2教具直观也叫模象直观,指通过模型、仪器、图片、图表、幻灯等手段模拟实物的形象而提供感性材料

3言语直观是通过语言(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生动具体的描述、鲜明形象的比喻、合乎情理的夸张等形式,提供感性认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2.什么是观察?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观察是在事物的自然条件下为一定任务进行的知觉过程

1.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这时培养观察能力的重要条件。

2.要有充分的观察准备,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制定观察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观察。

3.在实际的观察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4.还要引导学生学会记录并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做好记录,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不断提高观察能力。

23.什么是记忆?记忆可分为哪些类型?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根据记忆的内容分为:动作记忆、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

根据是否具有情境性以及自我体验的参与程度,可分为情节记忆和语义记忆。

根据提取记忆信息时有无意识,可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24.什么是表象?表象有何特征、意义?

表象是头脑里所保存的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再现出来的形象。

特征1、形象性(直观性):与感知觉一样具有形象的特征。2、概括性:与思维相似

3、可操作性:可以被智力操作。

意义记忆表象的积累和丰富,对个体认知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是认识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人的学习活动和实践活动中不可缺少。

25.什么叫识记?识记有哪些类型?如何提高识记效果?

识记是识别并记住事物,获得知识经验的过程

根据有无目的,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分为: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根据材料有无意义及是否理解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如何提高识记:1提出明确的识记目的和要求,记忆效果好。

2以理解为基础的识记比机械识记效果好

3材料的数量和性质对识记的影响

4主体的情绪状态、需要、知识经验等对识记的影响

26.什么叫保持?有何规律?

保持:识记过的材料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

规律:学习的程度;记忆任务的长久性;记忆材料的性质;记忆材料的系列位置

组织有效地复习

27.什么叫遗忘?遗忘有何规律?如何防止遗忘?

对于识记过的东西不能再认和回忆叫遗忘

规律:最初一段时间遗忘较快,此后逐渐减慢

1、科学识记:(1)提高识记的目的性(2)提高结识记材料的理解程度。(3)重视识记方法在识记中的作用。(4)适当过度学习。

2、合理再现(1)防止或减少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影响(2)重视对材料的复述(3)善于运用回忆策略(联想、心理放松、应用推理等)

3、科学复习(1)及时复习(2)复习方法多样化(3)反复阅读与尝试回忆相结合(4)正确分配复习时间(5)动员多种感官参加复习活动

28.什么叫再认、回忆?如何提高再认、回忆的效果?

29.什么是思维?思维基本特征是什么?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1、间接性

2、概括性

3、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

30.思维的种类有哪些?

根据思维的凭借物,可以将思维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根据思维过程的依据,可把思维分为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根据思维过程是否遵行明确的逻辑规则,可以把思维分为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根据思维探索目标的不同方向,可以把思维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根据创新程度不同,可把思维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1.思维与语言有何关系?

1、语言是思维活动的载体

2、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

32.思维的基本过程是什么?为什么说分析、综合是最基本的过程?

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它贯穿于整个思维活动,其他思维过程都是在此基础上派生的。

33.思维有哪些过程?如何理解各过程的含义?

思维过程主要包括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具体化、系统化等过程。

34.解决问题过程分为哪些阶段?受哪些因素影响?

1、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明确问题(分析问题)3提出假设4、检验假设(直接检验、间接检验)

影响因素:知识的表征、迁移的作用、原型启发、思维定势、动机与情绪状态

35.什么是想象?想象可分为哪些种类?各种想象的含义是什么?

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1、无意想象

2、有意想象: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幻想(包括空想、理想)

无意想象:即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

有意想象:带有目的性、自觉进行的想象

36.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再造想象:必须具有丰富的表象储备、为再造想象提供的词语及实物标志要准确、鲜明、生动、正确理解词语与实物标志的意义

创造想象:创造动机、丰富的表象储备、积累必要的知识经验、原型启发、积极的思维活动37.思维的品质有哪些?理解其含义。

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思维的逻辑性38.创造性思维需经过哪些阶段?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准备阶段、酝酿阶段、豁朗阶段、验证阶段

1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2创设创造性思维形成的氛围3加强发散思维和直觉思维的训练4陶冶创造型的人格

39.什么是情感?情绪与情感有何关系?

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的主观体验,是人类所特有的。

联系:1、情感依赖于情绪(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情感的产生一般伴有情绪的反应,离开具体的情绪表现,人的情感就无法表达)2、情绪也依赖于情感(情绪的变化又往往受情感的倾向性、深刻性所制约)

总之,情绪和情感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有时甚至可以互相通用。

40.情感的外部表现有哪些?

(1)面部表情(2)身段表情(3)言语表情

41.情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1动力功能(调节功能) 2、信号功能3、感染功能

42.情绪与情感各有哪些类型?如何理解?

情绪的种类:快乐、愤怒、恐惧、悲哀

情绪状态的种类:心境、激情、应激

情感的种类:道德感、理想感、美感

43.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应如何根据所学的有关情感的理论提高教学效果

(1)发挥动力功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2)发挥信号功能,提高教学效率

(3)发挥感染功能,争取最佳教学效果

44.情感调节的方法主要有哪些?结合自己的体会说说怎样调控自己的情感?

1、自我意识的调控

2、理智的调控、3转移的调控、4、激励调控、5合理宣泄调控

45.什么是意志行动?意志行动有何特征?

意志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行动叫意志行动

特征:有明确的预定目的、以随意运动为基础、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46.如何理解意志自由问题?

人类的意志既是自由的,也是不自由的。说它自由,是因为在一定的条件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地选择目的,选择相应的行动方式和步骤,发动或制止某种行动。说它不自由,是因为在这些意志行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人对客观现实的改造作用,并不意味着人的意志能从自然规律中独立和超脱出来,人的意志不是绝对自由的。

47.认识、情感和意志三者关系如何?

认识、情感与意志是人的心理的基本过程。这些过程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

首先,意识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人的意识活动是受目的支配的,目的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人认识活动的结果。人的认识越丰富、越深刻,他的活动目的就越自觉,越有可能制定出周密的计划,采用更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来实现这一目的。意志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又反作用于认识活动。意志坚强的人,有更强的奋斗精神,不畏艰难困苦,不懈探索,这为不断深化认识,排除障碍,实现目的提供了保证。

其次,意志和情感是密切联系的。情感和情绪是人的活动的内部动力之一。它有积极的情感与消极的情感之分。积极的情感能激发和鼓舞人的意志行动,消极的情感又能阻碍人的意志行动。例如,当一个学生成绩优异,受到表扬和奖励时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他就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并在学习上积极克服困难,反之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放弃学习。意志不仅受情绪的影响,而且它对情绪也能进行调节和控制。所谓理智战胜情感,就是意志对情感的调节和控制作用。

48.试以生活中的事例分析意志行动的过程。

采取决定、执行决定两个阶段

采取决定阶段,也叫准备阶段,包括动机冲突、确定行动目的、选择行动方式和方法、制定行动计划等环节。

执行决定阶段包括开始行动、面临困难、处理挫折等环节,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部分。49.意志有哪些品质?应怎样培养学生优良的意志品质?P148

1、自觉性

2、果断性

3、自制性(力)

4、坚定性(坚持性)

加强学生对学习目标和结果的认识,以激励学生的意志行动。

设置困难情境,使学生获得意志行动的成功经验。

增加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其意志力。

启发学生加强自我锻炼。

发挥班集体和榜样的教育作用。

针对学生意志的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培养措施。

50.什么是个性?了解和掌握学生的个性对教育工作有何意义?

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

每个学生的个性心理,既是教育的结果,也是教育的前提条件。因此,只有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51.个性是怎样形成的?分析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和进程。

个性是一个人生活经历的反映,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特色心理。一个人在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活动过程中,通过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一方面获得了知识经验,形成了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等个性倾向性,另一方面也形成了与个性倾向性密切相关的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

1、先天素质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前提

2、社会生活条件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决定因素

3、教育在个性形成中起着主导作用

4、个体社会实践活动和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内因

52.什么是需要?什么是动机?什么是兴趣?

需要是人在一定生活条件下对一定客观事物需求的一种反映,是人对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事物的内在要求。

动机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是满足某种需要的心理驱动力。

兴趣是人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53.为什么在教育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兴趣在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等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可以丰富人的心理生活内容。

对丰富知识,开发智力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给人以巨大的推动力量。

54.什么是能力?如何理解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

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并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一般能力是指在进行各种活动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特殊能力又称专门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专门活动所必备的能力

再造能力是指在活动中顺利地掌握前人所积累的知识、技能,并按现成的模式进行活动的能力

创造能力是指在活动中创造出独特的、新颖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

55.能力与知识、技能有何关系?

(1)能力是知识、技能掌握的必要前提。

(2)知识、技能掌握过程也会促成能力的提高。

56.能力的个体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能力类型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上:

57.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

(1)早期教育是智力发展的决定条件。(2)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基本途径。(3)兴趣、爱好和勤奋是学生能力发展的内部动力。

58.什么是气质?气质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有何关系?

气质是指生来具有的典型、稳定的心理特征;它表现为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

气质类型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在人的行为方式上的表现

59.人的气质可分为哪四种典型类型?各有哪些特征?

胆汁质:精力充沛、情绪发生快而强、言语动作急速而难以自制、内心外露、率直、热情、易怒、急躁、果敢

多血质:活泼爱动、富于生气、情绪发生快而多变、表情丰富、思维语言动作敏捷、乐观、亲切、浮躁、轻率

粘液质:沉着冷静、情绪发生慢而弱、思维言语动作迟缓、内心少外露、坚忍、执拗、淡漠抑郁质:柔弱易倦、情绪发生慢而强、易感而富于自我体验、言语动作细小无力、胆小、忸怩、孤僻

60.教师应如何运用气质的有关理论进行因材施教?

掌握学生的气质特点和规律,有利于加强对学生的个性教育

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进行教育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方式。

可依据学生的气质类型进行知识、技能教育

61.什么是性格?性格、能力、气质三者之间有何联系与区别?

性格是指一个人对待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与性格的关系:1区别

气质是先天的,一般产生在个体发生的早期阶段,主要体现神经系统的基本特性,性格则更多地受生活环境的制约,是在气质类型的基础上,在社会环境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是先天和后天的“合金”。

气质没有好坏之分,但性格有好坏之分。

气质表现的范围较窄,它局限于神经活动的强度、速度、平衡性、灵活性、稳定性和指向性等方面。而性格表现的范围较广,人心理活动的较稳定的特点几乎都与性格有关。

气质和性格都具有稳定性与可塑性的特点,气质变化慢,不容易改变。但性格的可塑性相对较大,改变要容易一些。

(2)联系:

气质可以影响性格的形成和发展速度。

气质可以影响性格的表现方式。

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形成相同的性格特征,同一气质类型的人也可以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征。

性格与能力l:联系:性格与能力是个性心理特征中的两个不同侧面

2区别:

首先,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受性格特征制约。一方面,性格影响能力的发展水平。

另一方面,优良的性格特征往往能够补偿能力的某种缺陷。

其次,在多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促使相应的性格特征也发展起来。

62.性格有哪些特征?性格由哪些成份构成?

(1)性格结构具有完整性和矛盾性(2)性格结构的稳定性与可塑性(3)性格结构具有复杂性和主导性(4)性格结构具有表层和深层的特征

63.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

1、重视早期性格习惯培养

2、充分发挥榜样作用

3、及时进行个别指挥

4、鼓励学生自我教育P221扩展

公共关系心理学复习资料(2015年版)

公共关系心理学:(现代关系之父,艾维李1903)的学科性质:公关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又是公共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公共关系学是研究公共关系的客观现象和活动规律的学科,是对公关实践的总结、提升和理论化。主要研究社会组织与公众的各种关系状态及其规律、信息沟通的现象与规律、公关活动策划、实施的方法和规律(四步工作法:调研、策划、实施、评估)。公关心理学是研究在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及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公关实践的主客体特有的心理状态及其在交往中相互影响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科学。公共关系心理:指的是和公共关系行为以及公共关系活动相关的心理现象。公共关系三要素即公关活动的主体(社会组织心理)、客体(公众心理)、沟通传播(过程,公共关系活动中的传播和沟通心理)。客体:指的是公共关系活动中处于客体地位的人和人群。公共关系主体:组织团体是公共关系的主体或称公共关系的主体是组织团体。公共关系过程:是由一系列的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具体表现为公共关系过程中的环节。公关心里学的特征:普适性、交叉、应用、发展。公关心理学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科学性、系统性、创新性,公关心理学研究方法:理论研究法:系统分析、动态研究、比较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法:观察法、调查法(口头调查和问卷调查)测验法、实验法、案例法。公关心里学研究任务分为理论任务和实践任务,理论任务是发展和完善公共关系学的学科理论体系,实践任务是(首要)提高组织内部的管理决策水平,提高公关人员的专业素质,推动公共关系活动的有效开展,发展和完善公共关系学的学科体系。公众:指与某一个公关体相互联系且相互作用的个体,群体和组织的总和,是公关活动中的承受者。公众必须是与组织有联系的人群,不同的社会组织有不同的公众群体,公众与社会组织的联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公众的存在形式不是单一的。公众心理具有一致性,关联性,利益性。公众心里特征:指公众在各种心理过种中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稳定性、经常、根

《公共心理学》总复习题

《公共心理学》总复习题 1.什么是心理学?(第18页)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那些方面?(第18页) 3.心理学研究中的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调查法各有哪些优缺点?(第18页) 4、谈谈你对“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这一命题的理解。(第42页) 5、为什么说人的心理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的?(第42页) 6、什么是反射和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形成的基本条件是什么?(第42页) 7、什么是感觉和知觉?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知觉的规律。(第108页) 8、什么是记忆?记忆有哪几种类型?(第108页) 9、遗忘的规律是什麽?如何防止和克服遗忘?(第108页) 10、什么是思维,思维有哪几种类型?(第108页) 11、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第108页) 12、试述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及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第108页) 13、什么是想象?想象有哪几种类型?(第108页) 14、试分析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及其与教学的关系。(第108页) 15、什么是注意,它可分为哪几种?(第126页) 16、注意的品质是什么?(第126页) 17、如何运用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第126页) 18、什么是情绪与情感?情绪和情感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第150页) 19、情绪和情感有哪些种类?如何控制消极的情绪和情感?(第150页) 20、青少年的情绪情感有什么特点?如何培养青少年的情绪和情感?(第150页) 21、什么是意志?它和认识、情绪的关系如何? (第172页) 22、为什么说意志是自由的,但又是不自由的? (第172页) 23.试分析意志行动的过程。(第172页) 24、举例说明动机冲突的类型。(第172页) 25、什么是挫折承受力?如何提高挫折承受力?(第172页) 26、怎样培养青少年的良好意志品质?(第172页) 27、什么是智力?(第212页) 28、试述典型气质的类型及其表现特征。(第212页) 29、什么是性格?性格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212页) 30.什么是调查法、情绪记忆、遗忘、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发散思维、应激、心境、道德感、气质?(第212页)

心理学总复习教学内容

2015公共心理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概论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掌握)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心理现象。 广义而言:心理现象既包括人的心理,也包括动物的心理;既包括个体的心理,也包括团体的心理;既包括正常的心理,也包括变态的心理等等。 狭义:我们一般以正常人的心理现象作为研究对象。人的心理现象主要包括①心理过程和②个性心理这两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方面。 2、心理过程主要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简称知、情意。 3、个性心理包括两个方面: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价值观和世界观等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4、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上是脑的机能。 二、心理学科的产生与发展(了解) 1、亚里士多德写的《论灵魂》,探讨肉体和灵魂的关系,这可以说是最古老的一本“心理学”专著。 2、心理学是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的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直到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生理心理学原理》)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3、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华生。 4、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马斯洛。 5、心理学的主要分支学科:(1)基础领域研究:①普通心理学、②发展心理学、③比较心 理学、④实验心理学 (2)应用领域研究:①教育心理学、②管理心理学、③医学心 理学、④军事心理学 三、生活中的心理学(理解)(案例题)(P20) 1、定势思维:心理定势指心理上的“定向趋势”,它是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 对以后的感知、记忆、思维、情感等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起正向的或反向的推 动作用。 2、逆反心理:指人们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 态。 3、首因效应:在心理学上又称为第一印象,指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时所获得的对彼 此的印象。 4、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属于心理学范畴,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 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本质上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上的偏误。 第二章感知觉与记忆 一、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理解) 二、视觉现象(掌握) 三、知觉特性(理解) 四、记忆的三级信息加工模型(理解)

心理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4-5个10分 1.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3.注意: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4.记忆:人脑对经历过事物的反映,.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是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信息加工的观点) 5.能力:是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人格心理特征 6.性格: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人对现实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7.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和内在联系。 8.气质:是指个人生来就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9.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事物新形象的过程。 10.情绪:人对待认知内容的一种特殊的态度,包含情绪体验、情绪行为、情绪唤醒和对情绪刺激的认知等复杂成分。 11.情感: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12.智力:是使人能顺利的解决某种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认知的能力的有机结合,并以抽象思维为核心。 13.意志:是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14.记忆的表象: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而在头脑中重现出来的形象。 二、填空:

1.心理现象包括:心理活动的过程、人格、心理状态。 2.人类情绪分为: ①激情:是一种迅速强烈爆发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具有爆发性和从动性。 ②应激:应激是由出乎意料的紧急状况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③心境:心境的特点具有弥散性——“喜者见之则喜,忧者见之则忧” 人类情感种类分为: (1)道德感:是关于人的思想、言行等是否符合人的道德需要而产生的社会情感。 (2)理智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某种认识需要而产生的社会情感。(3)美感: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美的需要而产生的社会情感 3.兴趣的分类:直接兴趣(对事物本身有直接需要而引起的兴趣)和间接兴趣(对事物未来结果有见解而产生的兴趣) 4.长时记忆几乎没有容量限制,短时记忆的容量一般为7±2组块 5.思维的基本过程:分析、综合 其他过程: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 6.遗忘曲线表明遗忘规律是: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阶段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步变慢。 7.思维的基本特征:间接性、概括性(是指对一类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 8.意志形成的两大阶段:决策阶段、执行阶段 9.气质的四大典型类型: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抑郁质 10.能力形成的影响因素:先天素质(遗传素质),后天环境;所受教育;

公共《心理学》复习提纲及复习重点

第一章导论第1、2节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1.认知活动:是人从环境中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活动,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心理现象。 2.个性: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反映了一个人的独特的心理面貌。 3.无条件反射:是动物在种族发展过程中形成并通过遗传而获得的,不需要任何学习和训练就可以实现的反射。 4.条件反射:是动物个体为适应环境变化,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学习和训练建立起来的反射。 二、判断题(错的打“×”,对的打“√”;每小题1分,共15分,并将答案填在下列表格中。) 1.人的行为也是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Y 2.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和自身的态度体验。Y 3.意志是人的意识的能动方面,也是人的主体性的心理表现。Y 4.人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始于思维。N 5.人的心理活动都是在个人自我觉察的情况下进行的。N 6.个性心理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Y 7.个性倾向性是个体对客观现实的态度、趋向和动力系统。Y 8.人的言语活动是人的一种重要而特有的行为反应形式。Y 9.人内在生理性的反应不属于人的行为。N 10.人的心理、意识是不依赖于物质而独立存在的。N 11.心理是脑的机能,只要有人脑就有人的心理。N 12.最简单的心理现象发生于单细胞动物。N 13.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干、间脑、小脑、大脑组成。N 14.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Y 15.心理活动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它的表现形式却是主观的。Y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并将答案填在下列表格中。) 1、(A)年,德国学者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A、1879 B、1789 C、1689 D、1979 2、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D) A、人的心理现象 B、人的行为 C、人的心理活动 D、人的心理和行为以及它们的活动规律 3、人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始于(B) A、注意 B、感知 C、思维 D、想象 4、不属于个性倾向性的是(C)

心理学试题三

公共心理学试题三 一、名词解释(共10分,每个2分) 1、动机 2、意志 3、能力 4、思维 5、注意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 1、脑是心理的,心理是脑的。 2、分析器由、和。 3、吃过梅子的人一听到“梅子”这个词就会分泌唾液。这属于第 信号系统。 4、中枢在大脑的颞叶;中枢在大脑的额叶。 5、学生一边听讲,一边记笔记,这属于注意的;走神属于注意的。 6、“自知之明”属于知觉;“度日如年”属于。 7、在100克的重量上增加3克,甲同学能觉察出重量的差异;当增加5克时,乙同学能觉察出重量的差异。这说明甲同学的差别阈限比乙同学的差别阈限,乙同学的差别感受性比甲同学的差别感受 性。 8、“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属于知觉的;蓝光下的国旗我们仍然知觉为红色,这属于知觉的。 9、是一个人所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脑积累经验的功能表现。它包括、、或三个基本环节。 10、情绪发生快而多变的人是的气质类型,情绪发生慢而弱的人是的气质类型。 11、道德感从表现形式上看,大致可分为的道德感、 的道德感和道德感。 12、后继的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叫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是积极的,起促进作用的,叫迁移。习惯于右脚起跳的人在学习左脚起跳的撑竿跳高就不容易,这是迁移,会骑自行车的人学骑摩托车相对较容易,这是迁移。 三、选择题(共15分,前7题是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后4题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1、在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急状况下出现的情绪状态,是人对意外的环境刺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叫()。 A、热情 B、激情 C、应激 D、心境

2、用粉笔在黑板和墙壁上画同样一个圆,但我们看起来黑板上的圆清楚分明,墙壁上的圆模糊不清,这说明了我们的知觉具有()这一特性。 A、整体性 B、理解性 C、相对性 D、恒常性 3、当人或动物面临一个新的情境时,会进行各种尝试,以求得动机的满足,这种学习属于:() A、机械学习; B、试误学习; C、顿悟学习; D、模仿学习; 4、人们通常都有这样的感受:遇到高兴的,往往使人精神愉悦,心情激动;如果身体不适,情绪往往就不好,这表明 () A、人的心理活动来源于心脏 B、人的心理与生理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 C、人的心理活动的物质器官是人脑 D、人的心理活动是通过人的言行来表现的 5、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无意后注意 D、有意后注意 6、表象在知觉的基础上产生,但表象比知觉() A、更具体 B、更形象 C、更清晰 D、更概括 7、人的性格的形成,主要由哪种因素决定。() A、遗传 B、社会环境 C、家庭 D、学校 (多选题) 8、按照记忆的时效可分为哪几种记忆() A、瞬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运动记忆 D、长时记忆 9、请选择人与动物皆具有的心理现象。() A、感知觉 B、第二信号系统 C、情感 D、意志 E、情绪 F、具体思维 10、请选择下列现象那些是条件反射。() A、酸食物入口,唾液增多 B、小明家的小狗一听喊小虎就跑过来 C、谈梅生津 D、对钱的喜好。 11、下列哪些心理特征属于先天性的。 A、气质 B、素质 C、能力 D、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四、实例分析(共15分,每小题3分) 1、为什么A组的八条线段会感觉为四组,而B组的却首先知觉为三个长方形? 2、在我们背诵比较长的文章时,那些部分容易记,那些部分不容易记,为什么? 3、一些现代派的雕塑,有时刚开始看不出是什么,但当人家告诉你是什么时,你便会越看越像。

大学公共心理学重点知识总汇

简答论述 一、心理学人性观对当代教育的启示。P41 1、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丰富多彩的。 2、每个人都是自主选择的。 3、每个人都是情感动物。 4、每个人都是又潜能的。 5、每个人都是发展着的。 6、每个人都具有创造性。 二、儿童注意发展的一般趋势。P54 儿童注意发展的一般趋势是:注意的有意性不断增强,注意品质不断发展。 1、有意注意逐渐占主导地位 2、注意品质不断发展 三、儿童观察的发展趋势,感知觉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P59 儿童观察的发展总趋势是: 1.有意性不断增强。 2.精确性不断提高。 3.概括性逐渐增强。 感知规律再教学中的应用 1.根据感知的强度规律,作用于感官的刺激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引起清晰地 感知觉。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无论是板书、挂图、实物模型的大小,还是教 师讲课声音的高低,都必须适当,以便使全体同学都能看得清,听得明。 2.根据知觉的整体性,时空上接近和相似的刺激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所感 知。因此,教学内容应分节分段,教师讲课应该有间隔和停顿,教师板书应注 意空间布局和排列顺序。 3.根据知觉的选择性,对象与背景间的差距越大,越容易被感知。 4.根据直觉的理解性,言语指导在理解知觉对象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使人们 的感知更加迅速、完整和准确。 5.根据感知的协同律,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感知,常常是通过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 实现的。 6.根据感知的活动律,活动的对象较之静止的对象更容易被感知。 四、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P66 1.善于识记,增进记忆。 (1)直观形象法 (2)分类记忆法 (3)谐音记忆法 (4)歌诀记忆法 (5)联想记忆法 2、科学复习,克服遗忘。 (1)及时复习。 (2)分散复习 (3)复习多样化 (4)适当过度复习 五、皮亚杰的思维发展阶段。P71

公共心理学题库

公共《心理学》复习提纲 单项选择题 1、()年,德国学者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A、1879 B、1789 C、1689 D、1979 2、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人的心理现象 B、人的行为 C、人的心理活动 D、人的心理和行为以及它们的活动规律 3、人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始于() A、注意 B、感知 C、思维 D、想象 4、不属于个性倾向性的是() A、需要 B、兴趣 C、性格 D、动机 5、有人的粗暴急躁,有的人安祥平和,有的人谦虚谨慎,有的人骄傲自满,这 是人们在()上的差异。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人生观 6、()不属于行为的表现形式 A、内在生理性的反应 B、外在的躯体性运动 C、人的言语活动 D、应激 7、中枢神经系统包括()两部分 A、大脑和小脑 B、脑和脊髓 C、大脑和脑干 D、脑干和大脑 8、反射是通过()对内外刺激作出的规律性的反应 A、脑 B、大脑 C、神经系统 D、中枢神经系统 9、“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说明人的心理活动具有() A、能动性 B、社会文化制约性 C、观念性 D、主观性 10、神经系统可分为() A、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B、脑和脊髓

C、大脑和神经纤维 D、大脑和小脑 11、1879年()在创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A华生;B斯金纳;C詹姆斯;D冯特 12、“入鲍鱼之市,久而不闻其臭”以上生活现象属于感觉的 A对比;B适应;C相互作用;D强度 13、“刀子划玻璃,感觉到冷”以上生活现象属于感觉的: A对比;B适应;C相互作用;D联觉 14、“吃糖之后吃苹果,觉得苹果很酸”以上生活现象属于感觉的: A对比;B适应;C相互作用;D强度 15、以下哪个是内部感觉: A皮肤觉;B听觉;C运动觉;D视觉 16、根据信息加工与保持时间的长短,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 )、长时记忆。 A 情景记忆; B情绪记忆; C 短时记忆; D 感觉记忆 17、不属于知觉特征的是: A选择性; B个别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18、“同样一个灰色长方形,放在白色背景下显得暗些,放在黑色背景下则显得亮些”以上生活现象属于感觉的: A对比; B适应; C相互作用; D强度 19、“从太阳底下走进黑暗的房子里,开始什么也看不见,过了一会,又能隐隐约约看见东西”以上生活现象属于感觉的: A对比; B适应; C相互作用; D强度 20、下列哪些不属于情绪() A 愉快 B 悲伤 C 恐惧 D 想象 2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情感不依赖情绪 B情绪不是情感的表现 C 情绪依赖情感

2012-2013学年第1学期公共《心理学》复习思考题(学生用)

一、论述题 1、论述情绪情感、意志与认知之间的关系。 2、怎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试分析自己的性格,并说明自己性格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 4、试分析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5、结合实例谈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中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6、以自身为例,分析自己性格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7、请论述并评价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8、试述品德不良学生的成因与矫正。 9、为什么说情绪和情感是特殊的心理过程?请举例说明 10、谈谈自己的性格,并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分析自己性格的形成与发展。 11、结合自己的个性特征,谈谈你对“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的理解。 12、日常生活中,人们总会或多或少地产生不良情绪,请列举出大学生常见的不良情绪,并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如何控制不良情绪。 13、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 14、请举例说明学生的认知差异体现在哪些方面? 15、如何根据遗忘规律有效地组织复习? 16、如何运用注意的规律提高学习效率? 17、如何调控自己的情绪? 18、学校如何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19、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0、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1、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22、联系实际谈一谈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二、事例分析题 1、试分析“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室,久而不闻其臭” 是什么心理现象?举例子说明。 考点:感觉适应中的嗅觉适应。 答:感觉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由于感觉适应导致感受性下降从而不能闻到香味。 例如,白天从阳光灿烂的大街,走进黑暗的电影厅,开始时会什么也看不见,慢慢才能辨认出过道和椅子的轮廓这是对弱光的适应,称“暗适应”,是弱光的持续作用引起感觉能力的提高;反之,从黑暗的电影院走出来,强烈的阳光几乎使人睁不开眼,过了一会才感到不眼花,这是对强光的适应,称“明适应”,是强光的持续作用引起视觉感受性的降低(明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嗅觉适应现象。“戴着眼镜找眼镜”是触觉适应现象。厨师由于连续的品尝,到后来做的菜会越来越咸,这是味觉适应现象。 2、为什么某些人被称之为“神童”或者“英雄出少年”,而另外一些人被称为“大器晚成”,试从能力的角度说明并举例子。 答:这就是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性.大器晚成的人可能是由于早年没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发展机会,也有可能是早期生活道路的坎坷,又或者可能是成果的创造需要长期的准备和积累.而英雄出少年则可能和教育环境,遗传等因素有关系,所以,能力反站是有其早晚的差异的考点:能力个体差异中的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公共心理学试题一

公共心理学试题一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学; 2、注意; 3、感知; 4、记忆; 5、思维; 6、定势; 7、迁移 8、智力;9、创造力;10、情绪(情感);11、情商;12、意志;13、气质;14、性格;15、学习 二、简答题 1、我们应具备怎样的学生观? 2、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3、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各起什么作用? 4、青少年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有何特点? 5、教学应如何促进青少年学生的情商发展? 6、青少年存在哪些意志障碍? 7、教师在课堂中常见的问题行为有哪些? 8、当前青少年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有哪些方面? 三、论述题 1、学习策略的教学应注意哪些方面? 2、如何根据迁移原理来组织教学? 3、如何培养青少年学生良好意志品质? 4、课堂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处置与矫正有哪些方法? 5、如何维护和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 四、案例分析答题思路: ?1、说明该案例符合或违背什么心理学原理。 ?2、简要阐明所符合或违背的心理学原理的主要内容。 ?3、结合材料分析(将案和原理融为一体)。 ?实例分析: 在为高年级教师在上课中,发现班上一中队委员思想开小差,老师为促使他“醒悟”,便要这位同学用“以身作则”这个词语造句,这位同学低头不语,于是,老师带着讥讽的口吻造了一句,“中队干部上课应以身作则,自觉遵守纪律!”谁知,过了片刻,该学生站起来回敬了一句,“老师是光荣的人民教师,教育学生应以身作则,怎么能挖苦学生呢?”话音刚落,全般轰动,气得这位老师脸色发白。请分析,这位老师为什么会碰壁(提示:从心理学的意志、品德、需要谈起)。

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 1、需要 2、感觉 3、性格 4、想象 5、技能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 1、心理学是研究及其的科学。 2、反射弧由、传入神经、、传出神经、构成。 3、食物入口会引起唾液是反射;“望梅止渴”是第信号系统。 4、人的视觉中枢在大脑的叶;运动中枢在大脑的叶。 5、按照需要的产生和起源,可以把需要分为需要和需要;劳动属于需要。 6、“我饱了”属于感觉;“我好冷”属于感觉。 7、在100克的重量上增加3克,甲同学能觉察出重量的差异;当增加5克时,乙同学能觉察出重量的差异。这说明甲同学的差别阈限比乙同学的差别阈限,乙同学的差别感受性比甲同学的差别感受性。 8、用刀子刮玻璃的声音会让人产生皮肤寒冷的感觉,这属于;吃糖之后吃桔子有酸的感觉属于感觉的。

公共心理学试卷答案

公共心理学试卷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气质:指那些主要是与生俱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也就是那些由遗传和生理 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2、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 3、需要: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 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以对缺乏的感受体现出来。 4、动机:推动个体从事某种行为的内在原因。具体说,是引起、维持个体活动 并使活动朝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 二、填空 1、在心理学历史上,一般把1879 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的心理实验室视为心理独立的标志,把冯特誉为心理学独立的旗手。 2、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或者达到掌握标准以后的继续学习,叫做过 度学习。 3.世界上最早系统研究遗忘过程的人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他据实验结果绘成的曲线叫遗忘曲线,它表明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 4、个性心理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差异两个结构成分。 5、注意是心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6、从信息加工理论观点看记忆包括对输入信息的编码、贮存和 提取三个基本环节。 7、_定势_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有时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会妨碍问题的解决。 8、注意的品质主要注意的稳定性、__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分配、___注意的转移。 9、中枢神经系统包括__脊髓_ 和___脑___两部分。 10、心理现象是脑的功能,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 11、“月儿弯弯照九洲”说明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心理反映具有主观能动性。 12、机能主义主张研究意识,但不把意识看成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而看成川流不息的过程(意识流)。 13、班杜拉将期待分为两种:一种结果期待,另一种是效能期待。 14、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或者达到掌握标准以后的继续学习,叫做过 度学习。 15、注意的品质主要注意的稳定性、__注意的广度_、___注意的分配___、注意的转移。 三、选择题 1.吃了糖以后接着吃橘子会觉得橘子很酸,这是()。 A.感觉对比 B. 感觉适应 C. 感觉后效 D.感觉的相互作用2.为了提高记忆效果,扩大短时记忆容量最重要的方法是()。 A.进行复述 B.加大记忆组块 C.把记忆单元化小 D.避免干扰 3.做文字校对工作的人,有时难以发现句中的个别漏字或别字。这符合知觉的()规律。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

心理学复习提纲(第三章-认知过程)

心理学复习提纲(第三章-认知过程)

《心理学》公共课复习提纲 第二章认知过程 关键术语 认知: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和联系,并揭露事物对于人的意义与作用的心理活动。现代心理学中的认知主要是指高级的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言语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受性:是指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是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 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人对这种最小刺激量的感觉能力叫绝对感受性。 差别感觉阈限:那种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异量称为差别感觉阈限。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差别感受性。 韦伯定律:19世纪德国生理学家韦伯发现,在一个刺激能量上发现一个最小可觉察的感觉差异所需要的刺激变化量与原有刺激能量的大小有固定的比例关系。这个固定比例对不同感觉是不同的,用K表示,通常称为韦伯常数或韦伯比率。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 注意:是心理活动(意识)对一定对象的选择和集中。具有两种基本特征:选择性和集中性。 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随意注意(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注意的广度:也称注意的范围,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清楚地观察到对象的数量。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久暂特性。 注意的起伏:注意短时间内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 注意分散:是指注意不自觉地离开当前应当完成的活动而被无关刺激所吸引。 注意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 注意的转移:是指人有意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或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上。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心理学题库 (2)

公共心理学复习材料 一·单选题 1.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 A、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建立 B、第一本心理学著作的问世 C、第一个心理学流派的形成 D、心理学名词的产生 [答案]A 2.被称为心理学之父的是() A、詹姆斯 B、冯特 C、铁钦纳 D、华生 [答案]B 3.()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A、詹姆斯 B、冯特 C、铁钦纳 D、华生 [答案]B 4.认为整体大于部分的相加,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拟理学派别是() A、格式塔心理学 B、人本心理学 C、认知心理学 D、社会心理学 [答案]A 5.主张抛开意识,探索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系的心理学派别是() A、行为主义 B、人本心理学 C、认知心理学 D、社会心理学 [答案]A 6.以神经生理学的研究结果为基础,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进行解释的心理学观点是()。 A、行为的观点 B、生物学的观点 C、现象学的观点 D、精神分析的观点 [答案]B 7.认为人类行为是由某种潜意识动机驱使的心理学观点是()。 A、行为的观点 B、生物学的观点 C、现象学的观点 D、精神分析的观点 [答案]D 8.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心理观点是()。 A、行为的观点 B、生物学的观点 C、现象学的观点 D、认知的观点 [答案]D 9.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地操作某种变量,研究该变量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是()。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个案研究法 [答案]B 10.在觉醒状态下,人们所感觉到、意识到、体验到的心理现象称为()。

公共关系心理学复习资料(2015年版)

公共关系心理学复习资料(2015年版)

公共关系心理学:(现代关系之父,艾维李1903)的学科性质:公关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又是公共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公共关系学是研究公共关系的客观现象和活动规律的学科,是对公关实践的总结、提升和理论化。主要研究社会组织与公众的各种关系状态及其规律、信息沟通的现象与规律、公关活动策划、实施的方法和规律(四步工作法:调研、策划、实施、评估)。公关心理学是研究在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及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公关实践的主客体特有的心理状态及其在交往中相互影响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科学。公共关系心理:指的是和公共关系行为以及公共关系活动相关的心理现象。公共关系三要素即公关活动的主体(社会组织心理)、客体(公众心理)、沟通传播(过程,公共关系活动中的传播和沟通心理)。客体:指的是公共关系活动中处于客体地位的人和人群。公共关系主体:组织团体是公共关系的主体或称公共关系的主体是组织团体。公共关系过程:是由一系列的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具体表现为公共关系过程中的环节。公关心里学的特征:普适性、交叉、应用、发展。公关心理学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科学性、系统性、创新性,公关心理学研究方法:理论研究法:系统分析、动态研究、比较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法:观察法、调查法(口头调查和问卷调查)测验法、实验法、案例法。公关心里学研究任务分为理论任务和实践任务,理论任务是发展和完善公共关系学的学科理论体系,实践任务是(首要)提高组织内部的管理决策水平,提高公关人员的专业素质,推动公共关系活动的有效开展,发展和完善公共关系学的学科体系。公众:指与某一个公关体相互联系且相互作用的个体,群体和组织的总和,是公关活动中的承受者。公众必须是与组织有联系的人群,不同的社会组织有不同的公众群体,公众与社会组织的联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公众的存在形式不是单一的。公众心理具有一致性,关联性,利益性。公众心里特征:指公众在各种心理过种中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稳定性、经常、根本、独特)。公众心

公共心理学复习题库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反映的是感觉的哪种规律…………………………() A、适应 B、对比 C、联觉 D、后像 2、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观,触摸苹果光滑的果皮等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是() A、感觉 B、知觉 C 、感受性 D、感觉阈限 3、看到红、橙、黄色使人产生温暖,看到绿色使人感到凉爽,这一现象被称为……() A、对比 B、联觉 C、适应 D、后像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其关键的步骤是……………………………………………() A、发现问题 B、分析问题 C、提出假设 D、验证假设 5、收集单个被试的资料以分析其心理特征的方法是…………………………………()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个案研究法 6、当你中途离开电影院时,在强阳光下,反而什么也看不清,慢慢地才能看清,这时 人的感觉的()的例子。 A.对比 B.明适应 C.暗适应 D.疲劳 7、下列哪一项不是需要的特征………………………………………………………() A、集中性 B、对象性 C、动力性 D、社会性 8、甜甜的话语,轻快的音乐,体现的是感觉现象的…………………………………() A、对比 B、联觉 C、适应 D、后像 9、天空有大片云彩飘动时,有时人们觉知月亮在云中穿行,好象云彩没动似的,这是… () A、真动知觉 B、似动现象 C、诱导运动 D、自主运动 10、欢乐嫌时短,寂寞夜更长,这现象属于……………………………………………() A、运动错觉 B、图形错觉 C、时间错觉 D、空间错觉 11、人们看书时,用红笔画出重点,便于阅读,是利用知觉的哪种特性………………()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 12.刚刚能感觉到的同类刺激的最小差别量是………………………………………() A、绝对感觉阈限 B、差别感觉阈限 C、绝对感受性 D、差别感受性 13、煤不管多强的光照射它,我们也认为它是黑的;粉笔在黄昏时看也是白的,说明知 觉具有…()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 14、上课时,学生边听讲边记笔记,这种活动中体现了的注意品质的………………() 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广度 C、注意的分散 D、注意的转移 15、“础润而雨,月晕而风”反映了思维的……………………………………………() A、间接性 B、概括性 C、集中性 D、指向性 16、创造性思维中能对问题提出超乎寻常的新颖、独特的见解的思维特征是……() A、流畅性 B、变通性 C、新颖性 D、独特性 17、“鹤立鸡群”容易引起无意注意,这属于………………………………………() A、刺激物的强度 B、刺激物的对比关系 C、刺激物的运动变化 D、刺激物的新异性 18、吃糖后再吃苹果,会觉得苹果很酸;先吃杨梅再吃苹果,感觉苹果很甜,这是因

公共心理学试题A卷.doc

西南大学课程考核 命题教师:教研室或系负责人:主管院长:年月日 第1 页共7页

《心理发展与教育》课程试题【A】卷 7、涉及知识、事实、原则、概括的意义与理解等的获得、保持和运用的学习属于() A 运动技能学习B发现学习C认知学习D情感学习 8、邓克尔安装蜡烛问题说明了解决问题思维中的() A功能固着B问题表征C酝酿效应D定势 9、液态智力的发展与年龄有密切关系,一般人达到智力的发展顶峰的时间是() A16岁B18岁C20岁D22岁 10、心理年龄和实足年龄的比值称为() A比率智商B离差智商C操作智商D言语智商 11、小学时成为好朋友的一些人,到了中学时可能不再是好朋友了。这属于学校中人际关系结构()A正式关系B独立型C静态结构D动态结构 12、教师的权威地位受到挑战,有些学生不再那么“听话”了,师生关系出现了不平衡状态。这是哪一个年龄阶段出现的师生关系的特点。() 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初期D幼儿期 13、“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是下列哪种防卫机制的表现() A否认作用B幻想作用C合理化作用D投射作用 14、在动机的作用下,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化为活动状态,产生各种相应的行为,这就是动机的()A指向功能B激活功能C调节功能D维持功能 15、有机体活动的动力是() A动机B诱因C需要D目标 二、概念比较(共2题,10分/题,共20分) 16、认知过程和情绪过程 第2页共7页

17、创造力和智力 三、辨析题(共2题,5分/题,共10分) 18、人的心理作为观念的东西,它可以离开物质实体。 19、埃里克森认为,人在某个发展阶段上不能顺利化解冲突,其人格就不会发展。 四、绘图并说明(共1题,10分/题,共10分) word文档可编辑

公共心理学考试题库

第一章心理学与教 一.填空题 1.于1860至1879年间,和等人开始采用实验法研究心理 学, 使之逐渐从哲学、生理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2. 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论原则有: _______________ 、分析与综合的原则和_______________ 3. 心理学通常从两个方面去研究人的心理,一是__________________ ,二是 4. ________ 指的是来源于现实并为每个人所意识到的各种映象本身,______________ 指的 是这种映象存在的方式及其组织。 5.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________ ,它由两大部分构成:一是共同的________ ,二是个性差异。 6. 心理学于 ____________ 年由费希纳、______________ 等人开始采用实验法并逐渐从哲 学、生理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迄今不过一百多年的历史。 7. 心理学的基本任务主要有两项,它们分别是 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 二. 名词解释 1. 实验室实验 三. 选择题 1. 在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中,常用一种方法,即在日常的情境中进行心理实验。这种方法是: A观察法B 实验室实验法 C 自然实验法 D 调查法 2. 研究男孩和女孩游戏方式的不同,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A实验室实验法 B 测验法 C 自然观察法 D 相关法 3.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于1957做的“意向对保持学习材料的影响”的研究,运用了: A、观察法 B 、实验室实验法C 、调查法D 、自然实验法 4. 通过与被考察事物的直接接触,发现问题或事实材料,然后依据一定的理论对现象实质或问题成因进行研究的方法是: A、心理调查 B 、访谈法 C 、个案法 D 、观察法 5. 按照研究目的控制条件,在日常活动的情境中主动引起被试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 是: A、实验室实验 B 、自然实验C 、教育经验总结法 D 、作品分析法 6. 在研究心理现象时,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来揭示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原则是: A、系统性原则 B 、教育性原则 C 、客观性原则 D 、分析与综合的原则 四. 简答题 1. 简述心理学和教育的关系。 第一章答案: 一'.填空题 1. 费希纳,冯特; 2.客观性原则,教育性原则; 3.心理过程,个性差异; 4.心理内容,心理形式; 5.心理现象,心理过程; 6.1860,冯特; 7.理论任务,应用任务。 二. 名词解释 1. 实验室实验:它是在特设的心理学实验室内借助于专门的仪器设备进行的心理实验。

(公共心理学)复习提纲

心理学复习提纲 一、重要概念: 心理过程心理过程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不同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的反映过程,它是心理现象的动态形式,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适应:指与刺激与感觉器官的持续作用而是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观察是在事物的自然条件下为一定任务进行的知觉过程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表象是头脑里所保存的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再现出来的形象。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有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无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自然发生的注意。 情感: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的主观体验,是人类所特有的; 心境是一种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它构成了人的心理活动的背景。 个性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 能力指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并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是指生来具有的典型、稳定的心理特征;它表现为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 性格是指一个人对待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 学习广义学习是学习者凭借经验引起的比较持久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变化的一种活动过程。狭义的学习仅指学生的学习; 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形成的趋于完善化的智力活动方式和躯体化动作方式的复杂系统,或者说是指通过练习而自动化了的动作方式或智力的活动方式。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二、思考题: 1.什么是心理过程?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心理现象包括哪些内容? 心理过程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不同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的反映过程。它是心理现象的动态形式,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一般可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 2.研究心理学对教育工作有何意义? 3.开展心理研究的基本原则、方法是什么? 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调查法、访谈法、经验总结法、问卷法、个案法 4.如何理解“心理既是教育的结果,又是教育的依据”? 5.为什么说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第一,从物种发展史来看,心理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才产生的,并伴随着人脑的发展而发展。第二,从个体心理发展来看,随着脑的成熟,心理发展也不断成熟。第三,心理学和临床诊断的大量事实说明,脑是心理最重要的器官 6.心理的本质是什么? 它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公共关系)公共关系心理学(专科)期末复习指导

公共关系心理学(专科)期末复习指导 《公关心理学》是现代文秘专业、文秘公关专业、酒店管理专业开设的选修课,本课程为市开课。 一、课程考核说明 1、考核目的:通过考核,了解学生对本门课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考试对象:现代文秘专业、文秘公关专业、酒店管理专业专科学生 3、考核方式:本课程为开卷考试,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4、命题依据: (1)教材: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公关心理与实务》(2002年9月第一版),由彭彦琴、江波编著。 (2)本门课的教学实施意见和期末复习指导。 5、考试要求:本次考试主要从理解和掌握二个层次来要求。理解部分是要求考生对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要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掌握部分是要求考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根据所提出的问题,正确地分析和解答问题。 6、试题的类型及结构: 考试题型为五大类: (1)填空题;(2)单项选择题;(3)名词解释题;(4)简答题;(5)案例分析题。 二、复习要点提示 第一部分:公关——攻心为上 掌握:1、公众个体心理分析(公众心理特征、公众心理倾向) 2、公众群体心理与行为(群体心理的一般特征、群体角色的心理特征) 3、公众的心理定势(公众心理定势概述、个体心理定势、群体心理定势、流行心理定势) 4、影响公众心理的方法(劝导、暗示、感染) 理解:1、公关战即心理战 第二部分:公关策划心理与实务 掌握:1、公关策划心理与实务(公众至上原则、诚实性原则、灵活创新原则、可行性原则、效益性原则) 2、公关策划过程与心理策略(确立目标、界定公众、拟定主题、选择媒介、编制预算、制定日程表) 理解:公关模式策划(建设型公关、维系型公关、进攻型公关、防御型公关、矫正型公关、宣传型公关、交际型公关、服务型公关、社会型公关、征询型公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