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心理学考试题库

公共心理学考试题库

第一章心理学与教育

一.填空题

1.于1860至1879年间,和等人开始采用实验法研究心理学,使之逐渐从哲学、生理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2.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论原则有:、分析与综合的原则和。

3.心理学通常从两个方面去研究人的心理,一是________________,二是

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 指的是来源于现实并为每个人所意识到的各种映象本

身,_________ 指的是这种映象存在的方式及其组织。

5.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它由两大部分构成:一是共同的,二是个性差异。

6.心理学于年由费希纳、等人开始采用实验法并逐渐从哲学、生理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迄今不过一百多年的历史。

7.心理学的基本任务主要有两项,它们分别是和。

二.名词解释

1.实验室实验

三.选择题

1.在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中,常用一种方法,即在日常的情境中进行心理实验。这种方法是:

A 观察法

B 实验室实验法

C 自然实验法

D 调查法

2.研究男孩和女孩游戏方式的不同,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A 实验室实验法

B 测验法

C 自然观察法

D 相关法

3.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于1957做的“意向对保持学习材料的影响”的研究,运用了:

A、观察法

B、实验室实验法

C、调查法

D、自然实验法

4.通过与被考察事物的直接接触,发现问题或事实材料,然后依据一定的理论对现象实质或问题成因进行研究的方法是:

A、心理调查

B、访谈法

C、个案法

D、观察法

5.按照研究目的控制条件,在日常活动的情境中主动引起被试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是:

A、实验室实验

B、自然实验

C、教育经验总结法

D、作品分析法

6.在研究心理现象时,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来揭示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原则是:

A、系统性原则

B、教育性原则

C、客观性原则

D、分析与综合的原则

四.简答题

1.简述心理学和教育的关系。

第一章答案:

一.填空题

1.费希纳,冯特;

2. 客观性原则,教育性原则;

3. 心理过程,个性差异;

4.心理内容,心理形式;

5.心理现象,心理过程;

6.1860,冯特;

7.理论任务,应用任务。

二.名词解释

1.实验室实验:它是在特设的心理学实验室内借助于专门的仪器设备进行的心理实验。

三.选择题

1C 2C 3D 4D 5B 6C

四.简答题

1.简述心理学和教育的关系。

答:(1)要提高教育工作的自觉性,必须了解心理学。

(2)结合教育实际开展研究,有助于心理学发展。

(3)心理学与当代教学改革。

1

第二章心理及其发展与学习

一.填空题

1.“尝梅止渴”属于________________反射。“谈虎色变”属于

________________反射。

2.心理的实质是人脑对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的反映。

3.心理是的反映,是的机能。

4.高等动物与人的行为是由许多反射组成的,按照巴甫洛夫的学说,反射分为两种,它们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5.人的行为是由许多反射组成的,根据巴普洛夫的学说反射分为和。

6.影响人的心理发展的环境因素有两大类:一类是指生物有机体所共有的维护生存所必需的。另一类是指人类的。

7.反射弧是实现反射的神经结构,它由五个环节组成,即感受器官、、中枢、传出神经、。

二.名词解释

1. 心理年龄特征:

2.(广义)个体心理发展:

3.无条件反射

4.条件反射

三.选择题

1.以下通过学习获得的反射行为是:

A 奶瓶进嘴就吸吮

B 有异物而眨眼

C 光刺激增强瞳孔则缩小

D 听到玲声进教室

2.“红灯停,绿灯行”属于:

A本能 B条件反射 C无条件发射 D第一信号系统

3.在反射活动中,实现反射的神经结构被称为()。

A、反射弧

B、反射环

C、感受器

D、反射

4.教学中我们要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是因为心理发展具有()

A、阶段性

B、个别差异性

C、不均衡性

D、普遍性

5.神经系统的“传入—传出—反馈传入—再传出”的回路结构,被称作:

A、反射环

B、反射

C、反射弧

D、条件反射

6.在影响人的心理发展的各种因素中,对个体心理发展起生物前提和物质基础作用的因素是: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主观努力

四.简答题

1.心理发展具有哪些基本规律?

五.论述题

1.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各起到什么作用?二者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你如何看待社会环境中的教育因素与学生心理发展的关系?

2.什么是狭义心理发展?结合实际分析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答案:

一.填空题

1.无条件,条件(或第二信号系统条件)

2.客观现实,主观(能动);

3. 脑,客观世界;

4.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

5.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6.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7.传入神经,效应器官;

二.名词解释

1.心理年龄特征:在个体心理发展的各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2.(广义)个体心理发展:指从受精卵开始到衰老的心理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3.无条件反射:人与动物出生后不需要学习就具有对某些刺激作出反应的能力。

4.条件反射: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后天学习而产生的反射。

三.选择题

1 D

2 B 3A 4B 5A 6A

四.简答题

1.心理发展具有哪些基本规律?

答:(1)心理发展是一个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的过程,是一个逐渐的数量不断积累和在此基础上出现的质变过程。

(2)心理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

(3)各种心理机能相互关联协调发展。

(4)心理发展具有个别差异。

五.论述题

答:1.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各起到什么作用?二者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你如何看待社会环境中的教育因素与学生心理发展的关系?

(1)遗传因素提供能力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发展的可能性;

(2) 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使可能性转变为现实的能力;

(3)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论的基本思想:

①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的作用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某一因素的作用大小、性质依赖于另一因素;

②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

③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的相对作用不是始终不变的,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性质心理机能上是有所不同的。

(4)环境中教育因素对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教育与学生心理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①教育内容和教师的要求必须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既有能力,并且提出略高一些的要求从而促进学生心理不断发展。

②教育虽是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条件,制约着学生的心理发展,但其作用并非万能的、唯一的和无条件的。

③教育对心理发展的作用不是一种机械的、简单的、直接的“授予”过程,而是通过学生的积极活动实现的。

④儿童心理发展过程虽然有共同性,但在发展速度、水平、各种心理机能的优势表现以及个性特征等方面,都存在着相当大的个别差异。

2.什么是狭义的心理发展?结合实际分析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答:狭义的心理发展是个体从出生到成年期间所发生的心理变化。

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如下:

第一:教育内容和教师的要求必须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既有能力,并且提出略高一些的要求,从而促进他们心理的不断发展。(2分,分析1分)

第二:教育虽是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条件,制约着学生的心理发展,但其作用并非是万能的。(2分,分析1分)

第三:教育对心理发展的作用,不是一种简单的、机械的、直接的授予过程,而是通过学生的积极活动实现的。(2分,分析1分)

第四:儿童心理发展过程虽然有共同性,但是在发展速度、水平、各种心理机

能的优势表现以及个性心理特征等方面,都存在着相当大的个别差异。(2分,分析1分)

第三章注意

一.填空题

1.预先有一定的目的,并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______ ____;而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_____________。

2.经过训练,人可以“一心二用”,这体现的注意特性是;“一目十行”体现的注意的特性是。

3.一般来说,注意转移的速度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_______________,另一方面是________________。

4.注意的也叫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意识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注意的是指注意长时间地保持在感受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上。

5.根据注意前是否有预定的目的以及注意时是否需要意志的努力可将注意分为、和有意后注意。

6.引起无意注意的内部原因有、以及知识经验。

7.衰减模型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在修正过滤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该理论认为过滤器并不是按“全或无”的方式工作,注意的信息并不是完全被过滤掉,而是

被,强度减弱了。

8. 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与认识过程难以分开的、有时与意志相关联的一种状态。

二.名词解释

1. 注意:

2.无意注意

三.选择题

1.与注意稳定性相反的特征是:

A 注意转移

B 注意分配

C 注意分散

D 注意广度

2.在注意理论中,衰减模型是下列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

A 卡尼曼

B 詹姆斯

C 布洛德本特

D 特瑞斯曼

3.教师不提倡学生课堂上带手机,是为了避免学生产生:

A、注意分散

B、注意起伏

C、注意分配

D、注意转移

4.初学开车的人往往手忙脚乱,动作熟练后则流畅自如,说明什么实现了。

A、注意分散

B、注意起伏

C、注意分配

D、注意转移

5.“万绿丛中的一点红”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是因为客观刺激物具有什么特性?

A、强度

B、对比

C、活动和变化

D、新异性

6.“一目十行”体现的是注意的:

A、范围

B、稳定性

C、分配

D、灵活性

7.“一心二用”指的是注意的:

A、范围

B、稳定性

C、分配

D、转移

8.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体现了注意的:

A、稳定性

B、分散

C、起伏

D、转移

9.上一节课是语文课,下一节课是物理课,在听了语文课之后,主动地把注意转到了物理课上,这种活动是注意的:

A、分配

B、分散

C、转移

D、起伏

10.1890年,在其《心理学原理》中提出注意的双重系统假设的心理学家是:

A、巴甫洛夫

B、威廉·詹姆士

C、斯金纳

D、桑代克

四.简答题

1.引起无意注意的刺激物的特点是什么?

2.怎样保持有意注意?

3.简述教学上造成学生注意力涣散的主要原因。

4.引起无意注意的内部因素有哪些?

五.论述题

1.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2.结合实际论述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第三章答案:

一.填空题

1.有意注意(或随意注意),无意注意(或不随意注意);

2.注意分配,注意广度(或注意范围);

3.原来注意的专注度,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

4.注意范围,注意的稳定性;

5.无意注意、有意注意;

6.需要、兴趣;

7.特瑞斯曼,衰减;

8.注意,意识活动;

二.名词解释

1. 注意:是心理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三.选择题

1C 2D 3A 4C 5B 6A 7C 8D 9C 10B

四.简答题

1.引起无意注意的刺激物的特点是什么?

答:(1)刺激物的强度;

(2)刺激物之间的对比;

(3)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

(4)刺激物的新异性。

2.怎样保持有意注意?

答:(1)消除与完成活动任务无关的干扰。

(2)加深对任务的理解,不断组织自己的活动。

(3)利用间接兴趣,特别是稳定的间接兴趣的作用。

(4)发展自我控制能力。

3.简述教学上造成学生注意力涣散的主要原因。答:(1)刺激过多或过少;

(2)情绪急剧波动;

(3)反抗或淡漠;

(4)寻求注意和承认。

4.引起无意注意的内部因素有哪些?

答:(1)需要和兴趣;

(2)情绪状态;

(3)知识、经验;

五.论述题

1. 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答: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包括主客观两方面:

刺激物的特点有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的对比关系、刺激物的活动变化、刺激物的新异性。

人的内部因素有需要和兴趣、情绪状态、知识经验。

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要做到:

(1)凡是需要学生注意的对象,尽量赋予其无意注意的特点。

(2)和教学无关的刺激物,要尽量予以淡化。

(3)要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情绪状态等主观因素。

2.结合实际论述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答:(1)善于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①与教学无关的刺激尽量避免引发学生的无意注意;

②尽量赋予教学无意注意的特性

(2)着重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

①明确学习的目的任务;

②培养间接兴趣;

③发展自制力;

(3)两种注意的交替进行

在教学中,过分要求学生依靠有意注意来学习,易引起疲劳和注意涣散;但如果只让学生依靠_无意注意来学习,则不利于他们的主动性及与困难作斗争的意志力的发展,因此,要善于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

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一.填空题

1.外部感觉包括:视、听、嗅、味、肤觉;而内部感觉包括:内脏觉、

和。

2.寝室熄灯后,过一段时间能看清屋里的桌椅,这是视觉的 ___ 现象,这种适应过程,视觉感受性比原来有所。

3.刚刚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叫做,刚刚能觉察出最小刺激强度的能力叫做。

4.同样一个灰色矩形,放在白色背景上看上去暗淡些,放在黑色背景上看上去明亮些,这种现象是_____________;吃了甜糖后接着吃柑橘,觉得柑橘酸,这种现象是 _____________。

5.区别出同种刺激最小差异量的能力称为;刚刚产生差异感觉所需刺激的

最小变异量叫。

6. 是衡量感受性的标准,两者之间呈关系。

7.黑人的牙齿格外白,这种现象是 _对比,吃完糖再吃苹果觉得苹果特别酸,这种现象是___________对比。

8.根据感觉反映事物个别属性的特点,可以把各种感觉区分为两大类,它们分别是和。

9. 是反映物体的形状、大小、深度、方位等特征的知觉。是反映客观现象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的知觉。

二.名词解释

1.感觉

2.知觉

3.观察

4.绝对感受性

三.选择题

1.吃了甜糖后接着吃柑橘,觉得柑橘格外酸。这个现象是:

A 联觉

B 同时对比

C 继时对比

D 感觉适应

公共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1:[单选题]知觉的基本特性有(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理解性)。 3:( 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 5、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状态属于(心境)。] 7、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对新知识技能的掌握产生的影响作用称为(迁移) 9、善于把已经开始了的事业进行到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意志品质是(意志的坚韧性 10瓦特从蒸汽把水壶盖推得上下移动而进入蒸汽机的发明制作,这是(原型启发)作用。 11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改变时,知觉映象却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特征是知觉的(恒常性) 14、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复习要采用(及时复习 6、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起来给以反映的特性被称为(知觉的整体性 2、皮层下较高级的感觉中枢位于( 丘脑)。 3、造成短时记忆遗忘的因素是(信息受干扰 4:思想开小差是注意的(分散) 5、同一感受器受不同刺激物的作用时,感受性会发生变化,这一现象称为(感觉对比 6、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称为(差别感受性) 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称为(能力) 1、人脑对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规律性的联系的反映,是思维(概括性)的一个特点。 2、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称为(情绪)。 3、(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有效完成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 4、对于人的举止行为是否合乎一定的道德准则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道德感 5、学习程度对遗忘也有较大的影响,实验证明对保持效果最佳的过度学习量是(150% 6、李平5岁,王方10岁,他们的智商都是110,如果李平与王方相比,那么(李平和王方的智商没法相比 7、个性的核心(性格)。 8、人的心理活动能够在时间上接续下去,这主要是(记忆的作用) 9、"触景生情”是一种(无意回忆)。 10、人的听觉主要受(颞叶)的控制。 11、当灰色的长方形纸块放在红色背景上时,人会感觉它带有青绿色,这种现象叫( 对比 12、[单选题]神经系统是由( 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围神经系统)构成的 13:[单选题]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是(知觉) 14、可以被意识到的记忆系统是(短时记忆)。 15近代研究中常把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列为(情绪的基本表现形式)。 16下列不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成分有(能力 18、威尔尼克中枢所指的是(言语听觉)中枢。 19一位亲眼目睹美国9.11事件的妇女到现在头脑中还经常浮现出那悲惨的一幕。这属于(情景记忆)。 20、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解答问题有启示作用的相类似的事物叫(原型)。 21、面对外界物体时,人们总要用过去的经验对其加以解释,并用词把它标示出来,这表明知觉具有(理解性)。 22、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23、情绪与情感是以(情感)为中介的反映形式。 24、(A:自觉性B:果断性C:坚韧性)是意志的品质。 25、对于以往感知过而当前又不在眼前的事物的心理浮现称为(表象) 26、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倒摄抑制) 27、电影中活动的画面主要是利用了人的( 后象)。 28、关于错觉,错误的说法是(错觉很容易被纠正)。 29、主体对一定活动有了某种预先的准备状态,它决定着后续同类心理活动的趋势,这种现象称为(定势) 30多血质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基本特征是(强、平衡、灵活) 31人的感受性的大小是用(感觉阈限)的值的大小来度量的。 32、听觉的感觉记忆称作(声像记忆)。 33、马斯洛把完善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完成自身使命的需要称作(自我实现的需要 34、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是( )A:随意注意D:有意注意 35、对于人的举止行为是否合乎一定的道德准则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 道德感)

公共心理学试卷及答案 (9)

试卷(九) 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4分) 1、条件反射 2、思维 3、学习 4、健康 5、品德 二、填空题(共15分,每题1分) 1、知觉的特性包括: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 2、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 3、记忆表象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的特征。 4、个性的_________是个性最本质的特征。 5、认知心理学把知识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 6、品德的心理特征系统包括: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和 _________四个基本成分。 三、简答题(共30分,每题6分) 1、学生学习的特点是什么? 2、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是什么? 3、简述注意的规律。 4、挫折后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5、简述气质和性格之间的关系。 四、事例分析(共15分,每题5分) 1、“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使用心理学原理加以说明。 2、“知之深,则爱之切”的心理学依据是什么? 3、“一好百好,一俊遮百丑”是什么心理效应? 五、论述题(共20分,每题10分) 1、为什么说人的心理是主客观条件的对立统一? 2、试分析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试卷(九)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4分) 1、条件反射:后天形成的、易变的反射。 2、思维: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3、学习:先前经验引起的行为或能力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4、健康:个体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道德健康。 5、品德:社会道德规范在个体身上的反映。

公共心理学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心理学是一门()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科学 D.人文科学 2. 一个人确立自己的目标,并自学地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努力去实现目标的心理品质是() A.性格的态度特征 B.性格的意志特征 C.性格的理智特征 D.性格的情绪特征 3.把各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部分、个别方面或个别特点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系统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反映的思维过程是() A.分析 B.比较 C.抽象 D.概括 4. 个体在意外事件或危急情景出现时表现出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被称为( ) A愤怒 B心境 C应激 D激情 5.以下不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系统的是() A.能力 B.兴趣 C.气质 D.性格 6. 内驱力是指() A.愿望 B动机 C需要 D为满足需要而引起的内部推动力 7.()不是一种独立心理过程。 A.知觉 B.记忆 C.思维 D.注意 8.关于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下列哪种表述是正确的?() A高创造力一定要高智力 B高智力一定有高创造力 C低智力有高创造力 D高智力可能没有高创造 9.人们通常认为美国人民主、热情,英国人有绅士风度、保守,法国人爱好艺术、浪漫等等,这种现象称为社会认知信息整合过程中的()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社会刻板印象 10.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的进程是() A.中间稍快 B.中间稍慢 C.先快后慢 D.先慢后快 11.“窥一斑而见全豹”所描述的人的知觉特征是()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12.从大量的信息中选择出重要的信息给以反应,同时排除掉无意义信息的干扰,反映了注意的哪种功能?() A.调节 B.维持 C.集中性 D.选择 二、填空题 13. 健康包括和。 14.动机按起源分和。 15.人的记忆系统主要包括、和三大方面。16.情感分为理智感、、。 17.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和。 18.知觉的基本特征有整体性、、理解性和。 19.能力按特殊性分为、。 三、名词解释 20.气质;21.自我效能感;22.意志;23.表象;24.人格;

公共心理学复习题库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反映的是感觉的哪种规律…………………………() A、适应 B、对比 C、联觉 D、后像 2、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观,触摸苹果光滑的果皮等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是() A、感觉 B、知觉 C 、感受性 D、感觉阈限 3、看到红、橙、黄色使人产生温暖,看到绿色使人感到凉爽,这一现象被称为……() A、对比 B、联觉 C、适应 D、后像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其关键的步骤是……………………………………………() A、发现问题 B、分析问题 C、提出假设 D、验证假设 5、收集单个被试的资料以分析其心理特征的方法是…………………………………()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个案研究法 6、当你中途离开电影院时,在强阳光下,反而什么也看不清,慢慢地才能看清,这时 人的感觉的()的例子。 A.对比 B.明适应 C.暗适应 D.疲劳 7、下列哪一项不是需要的特征………………………………………………………() A、集中性 B、对象性 C、动力性 D、社会性 8、甜甜的话语,轻快的音乐,体现的是感觉现象的…………………………………() A、对比 B、联觉 C、适应 D、后像 9、天空有大片云彩飘动时,有时人们觉知月亮在云中穿行,好象云彩没动似的,这是… () A、真动知觉 B、似动现象 C、诱导运动 D、自主运动 10、欢乐嫌时短,寂寞夜更长,这现象属于……………………………………………() A、运动错觉 B、图形错觉 C、时间错觉 D、空间错觉 11、人们看书时,用红笔画出重点,便于阅读,是利用知觉的哪种特性………………()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 12.刚刚能感觉到的同类刺激的最小差别量是………………………………………() A、绝对感觉阈限 B、差别感觉阈限 C、绝对感受性 D、差别感受性 13、煤不管多强的光照射它,我们也认为它是黑的;粉笔在黄昏时看也是白的,说明知 觉具有…()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 14、上课时,学生边听讲边记笔记,这种活动中体现了的注意品质的………………() 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广度 C、注意的分散 D、注意的转移 15、“础润而雨,月晕而风”反映了思维的……………………………………………() A、间接性 B、概括性 C、集中性 D、指向性 16、创造性思维中能对问题提出超乎寻常的新颖、独特的见解的思维特征是……() A、流畅性 B、变通性 C、新颖性 D、独特性 17、“鹤立鸡群”容易引起无意注意,这属于………………………………………() A、刺激物的强度 B、刺激物的对比关系 C、刺激物的运动变化 D、刺激物的新异性 18、吃糖后再吃苹果,会觉得苹果很酸;先吃杨梅再吃苹果,感觉苹果很甜,这是因

公共心理学考试题库

第一章心理学与教 一.填空题 1.于1860至1879年间,和等人开始采用实验法研究心理 学, 使之逐渐从哲学、生理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2. 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论原则有: _______________ 、分析与综合的原则和_______________ 3. 心理学通常从两个方面去研究人的心理,一是__________________ ,二是 4. ________ 指的是来源于现实并为每个人所意识到的各种映象本身,______________ 指的 是这种映象存在的方式及其组织。 5.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________ ,它由两大部分构成:一是共同的________ ,二是个性差异。 6. 心理学于 ____________ 年由费希纳、______________ 等人开始采用实验法并逐渐从哲 学、生理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迄今不过一百多年的历史。 7. 心理学的基本任务主要有两项,它们分别是 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 二. 名词解释 1. 实验室实验 三. 选择题 1. 在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中,常用一种方法,即在日常的情境中进行心理实验。这种方法是: A观察法B 实验室实验法 C 自然实验法 D 调查法 2. 研究男孩和女孩游戏方式的不同,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A实验室实验法 B 测验法 C 自然观察法 D 相关法 3.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于1957做的“意向对保持学习材料的影响”的研究,运用了: A、观察法 B 、实验室实验法C 、调查法D 、自然实验法 4. 通过与被考察事物的直接接触,发现问题或事实材料,然后依据一定的理论对现象实质或问题成因进行研究的方法是: A、心理调查 B 、访谈法 C 、个案法 D 、观察法 5. 按照研究目的控制条件,在日常活动的情境中主动引起被试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 是: A、实验室实验 B 、自然实验C 、教育经验总结法 D 、作品分析法 6. 在研究心理现象时,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来揭示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原则是: A、系统性原则 B 、教育性原则 C 、客观性原则 D 、分析与综合的原则 四. 简答题 1. 简述心理学和教育的关系。 第一章答案: 一'.填空题 1. 费希纳,冯特; 2.客观性原则,教育性原则; 3.心理过程,个性差异; 4.心理内容,心理形式; 5.心理现象,心理过程; 6.1860,冯特; 7.理论任务,应用任务。 二. 名词解释 1. 实验室实验:它是在特设的心理学实验室内借助于专门的仪器设备进行的心理实验。

自考公共课考试:2022 心理学真题及答案(1)

自考公共课考试:2022 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1) 1、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以“解决自我同一性与自我同一性混乱的冲突”为人格发展主要任务的年龄阶段是()。(单选题) A. 儿童期 B. 青少年期 C. 成年期 D. 老年期 试题答案:B 2、公证处在办理出生公证时,如果各种证明记载的出生时间不同,应当()(单选题) A. 以医学出生证明为准 B. 以户籍证明为准 C. 以确切证明出生时间的证据为准 D. 以近亲属证言为准 试题答案:C 3、公证员的免除条件包括()(多选题) A. 丧失中华人民共和国籍 B. 年满60周岁 C. 因健康原因不能继续履行职务 D. 被吊销公证员执业证书的 E. 自愿辞去公证员职务的 试题答案:A,C,D,E 4、公证机构办理公证,应当审查的事项有()(多选题)

A. 当事人的身份 B. 提供的文书内容是否完备 C. 签名、印鉴是否齐全 D. 申请公证的事项是否真实、合法 E. 当事人提供的证明材料是否真实、合法、充分 试题答案:A,B,C,D,E 5、律师在刑事诉讼中阅卷的范围有()(多选题) A. 证人名单 B. 鉴定结论 C. 犯罪嫌疑人供述 D. 受害人陈述 E. 检察委员会讨论笔录 试题答案:A,B,C,D 6、从电话簿中找出昨天打过的那个号码的记忆过程是()。(单选题) A. 回忆 B. 再认 C. 保持 D. 编码 试题答案:B 7、中国公证员协会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单选题) A. 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B. 常务理事会 C. 会长、副会长 D. 董事会

试题答案:A 8、公证机构撤销公证书的,应当报什么机构备案? ( ) (单选题) A. 人民法院 B. 司法行政机关 C. 地方公证协会 D. 全国公证协会 试题答案:C 9、关于律师法与宪法的关系,正确的有( )(多选题) A. 宪法是律师法制定的前提 B. 宪法是律师法制定的依据 C. 宪法有关律师制度的规定奠定了律师制度的基础 D. 律师法的宗旨与宪法保障人权原则是一致的 E. 律师法是具体实施宪法的法律 试题答案:A,B,C,D,E 10、上诉状首部包括的项目有()(多选题) A. 标题 B. 当事人基本情况 C. 上诉理由 D. 上诉请求 E. 主要证据 试题答案:A,B,D 11、下列选项中,不是人民法院依职权收集的证据的情形的是 ( ) (单选题) A. 涉及可能有损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事实 B. 涉及可能有损他人合法权益的事实

公共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样例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本题为机读题,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是()。 A.马斯洛B.冯特C.皮亚杰D.霍尔 2.研究心理现象时,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事物的本来面目反映,避免主观臆断,这是研究()。 A.发展性原则B.客观性原则C.系统性原则D.人道主义原则 3.教师用红笔批改作业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知觉,这体现了知觉的()。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 4.小学生容易记住电影、电视中反面人物的一言一行,这种识记属于()。 A.无意识记B.有意识记C.机械识记D.意义识记 5.考试时,学生由于紧张而无法回忆已经记熟的内容,这是记忆的()差。 A.敏捷性B.持久性C.精确性D.准备性 6.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的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这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的方法是()。 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个案研究法 7.回答考试中的选择题,主要依靠记忆过程中的()。 A.识记B.保持C.再认D.回忆 8.强烈的、迅速爆发而时间短暂的的情绪状态是()。 A.心境B.应激C.热情D.激情 9.大学生在公共汽车中主动为老人、小孩让座并体验到快乐,这表现出了学生的(??? )。A.道德感B.美感C.理智感D.责任感 10.个体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言行的意志品质是()。 A.自觉性B.果断性C.自制性D.坚韧性 11.俗话所说的“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是指个性的()。 A.独特性B.可变性C.稳定性D.一般性 12.一般人的智商多在()。 A.70以下B.70-89之间C.90-109之间D.110-129之间 13.大公无私、乐于助人、坦诚、自信等特征是性格的()。 A.态度特征B.理智特征C.意志特征D.情绪特征 14.需要层次理论的提出者是美国心理学家()。 A.艾宾浩斯B.马斯洛C.罗杰斯D.斯金纳 15.胆汁质的学生易形成的品质是()。 A.活泼敏捷善交际B.稳定、坚忍? C.勇敢坦率热情D.认真细致敏感 16.人们在骑自行车时,眼、耳、手、脚并用,这是()。 A.注意的分散B.注意的转移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转换 17.思维的基本过程是()。 A.分析与综合B.比较与分类C.抽象与概括D.系统与具体化 18.记忆表象具有两个特征,即直观性和()。 A.形象性B.概括性C.创造性D.发散性 19.人的愿望和需要得到满足时,继之而来的紧张解除时的情绪体验是()。 A.悲哀B.恐惧C.愤怒D.快乐 20.在学校学习中,剖析题目的起始状态和目标状态,即确定问题的本质和问题之间的联系的过程,是解决问题阶段的()。

公共心理学考试大纲及题库

公共心理学考试大纲及题库 广东教育学院教育系心理教研室制订 第一章心理学的性质 一、单项选择 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C)。 A.公元前四世纪;B.十八世纪;C.十九世纪;D.二十世纪 2.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D)。 A.亚里土多德B.弗洛伊德C.布伦塔诺D.冯特 3.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研究该变量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心理学研究方法是(B)。 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个案研究法 31、在自然情境中搜集被观察者的资料,以了解其心理和行为的一种方法是(A)。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个案研究法 32、以提问题的方式,了解被试心理活动的方式是(C)。 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个案研究法 33、搜集单个被试各方面的资料以分析其心理特征的方法是(D)。 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个案研究法 4.行为主义观点的代表人物是(C)。 A.冯特B.弗洛伊德C.华生D.马斯洛 5.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心理学观点是(D)。 A.行为的观点B.生物学的观点C.现象学的观点D.认知的观点 6.认为人类行为是由某种潜意识动机驱使的心理学观点是(D)。 A.行为的观点B.生物学的观点C.现象学的观点D.精神分析的观点 7.以神经生理学的研究结果为基础,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进行解释的心理学观点是(B)。 A.行为的观点B.生物学的观点C.现象学的观点D.精神分析的观点 8.把个体所有行为的产生和改变看作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关系的心理学观点是(A)。 A.行为的观点B.生物学的观点C.现象学的观点D.认知的观点 9.主张人的所有行为的产生取决于他对世界的知觉和看法的心理学观点是(C)A.行为的观点B.生物学的观点C.现象学的观点D.认知的观点 10.在觉醒状态下,人们所感觉到、意识到、体验到的心理现象称为(C)。 A.个性倾向性B.心理状态C.心理过程D.心理特征 11.心理学把灵感、心境、注意等心理现象称为(B)。 A.认识过程B.心理状态C.情感过程D.心理特征 12.有的人情绪稳定,有的人情绪波动;有的人做事果断,有的人做事优柔寡断。这类 心理现象称为(D)。 A.情感过程B.心理状态C.意志过程D.心理特征 13.从被试的书信、日记、自传等资料中分析其心理特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D)。 A.测验法B.实验法C.调查法D.个案研究法 二、多项选择 1.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观点主要有(A)(B)(C)(D)(E)。 A.生物学的观点B.行为的观点C.认知的观点D.精神分析的动E.现象学的观点

公共心理学题库

A 、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B 、脑和脊髓 公共《心理学》复习提纲 单项选择题 1、( )年,德国学者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A 、1879 B 、 1789 C 、1689 D 、1979 2、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 A 、人的心理现象 B 、人的行为 C 、人的心理活动 D 、人的心理和行为以及它们的活动规律 3、 人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始于( ) A 、注意 B 、感知 C 、思维 D 、想象 4、 不属于个性倾向性的是( ) A 、需要 B 、兴趣 C 、性格 D 、动机 5、 有人的粗暴急躁,有的人安祥平和,有的人谦虚谨慎,有的人骄傲自满,这 是人们在( )上的差异。 A 、性格 B 、气质 C 、能力 D 、人生观 6、 ( )不属于行为的表现形式 A 、内在生理性的反应 B 、外在的躯体性运动 C 、人的言语活动 D 、应激 7、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 )两部分 A 、大脑和小脑 B 、脑和脊髓 C 、大脑和脑干 D 、脑干和大脑 8、 反射是通过( )对内外刺激作出的规律性的反应 A 、脑 B 、大脑 C 、神经系统 D 、中枢神经系统 9、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这说明人的心理活动具有( ) A 、能动性 B 、社会文化制约性 C 、观念性 D 、主观性 10、 神经系统可分为( ) C 、大脑和神经纤维 D 、大脑和小脑

11、1879 年()在创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A华生;B斯金纳;C詹姆斯;D冯特 12、“入鲍鱼之市,久而不闻其臭”以上生活现象属于感觉的 A对比;B适应;C相互作用;D强度 13、“刀子划玻璃,感觉到冷”以上生活现象属于感觉的: A对比;B适应;C相互作用;D联觉 14、“吃糖之后吃苹果,觉得苹果很酸”以上生活现象属于感觉的: A对比;B适应;C相互作用;D强度 15、以下哪个是内部感觉: A 皮肤觉; B 听觉; C 运动觉; D 视觉 16、根据信息加工与保持时间的长短,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长时记忆。 A 情景记忆; B 情绪记忆; C 短时记忆; D 感觉记忆 17、不属于知觉特征的是: A选择性;B个别性;C理解性;D恒常性 18、“同样一个灰色长方形,放在白色背景下显得暗些,放在黑色背景下则显得亮些”以上生活现象属于感觉的: A对比;B适应;C相互作用;D强度 19、“从太阳底下走进黑暗的房子里,开始什么也看不见,过了一会,又能隐隐约约看见东西”以上生活现象属于感觉的: A对比;B适应;C相互作用;D强度 20、下列哪些不属于情绪() A 愉快 B 悲伤 C 恐惧 D 想象 2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情感不依赖情绪 B 情绪不是情感的表现 C 情绪依赖情感 D 情绪和情感可以分割 22、狂喜是一种()情绪体验方式

公共心理学考试题库(word文档良心出品)

第一章心理学与教育 一.填空题 1.于1860至1879年间,和等人开始采用实验法研究心理学,使之逐渐从哲学、生理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2.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论原则有:、分析与综合的原则和。 3.心理学通常从两个方面去研究人的心理,一是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 指的是来源于现实并为每个人所意识到的各种映象本身,_________ 指的是这种映象存在的方式及其组织。 5.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它由两大部分构成:一是共同的,二是个性差异。 6.心理学于年由费希纳、等人开始采用实验法并逐渐从哲学、生理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迄今不过一百多年的历史。 7.心理学的基本任务主要有两项,它们分别是和。 二.名词解释 1.实验室实验 三.选择题 1.在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中,常用一种方法,即在日常的情境中进行心理实验。这种方法是: A 观察法 B 实验室实验法 C 自然实验法 D 调查法 2.研究男孩和女孩游戏方式的不同,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A 实验室实验法 B 测验法 C 自然观察法 D 相关法 3.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于1957做的“意向对保持学习材料的影响”的研究,运用了: A、观察法 B、实验室实验法 C、调查法 D、自然实验法 4.通过与被考察事物的直接接触,发现问题或事实材料,然后依据一定的理论对现象实质或问题成因进行研究的方法是: A、心理调查 B、访谈法 C、个案法 D、观察法 5.按照研究目的控制条件,在日常活动的情境中主动引起被试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是: A、实验室实验 B、自然实验 C、教育经验总结法 D、作品分析法 6.在研究心理现象时,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来揭示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原则是: A、系统性原则 B、教育性原则 C、客观性原则 D、分析与综合的原则 四.简答题 1.简述心理学和教育的关系。 第一章答案: 一.填空题 1.费希纳,冯特; 2. 客观性原则,教育性原则; 3. 心理过程,个性差异; 4.心理内容,心理形式; 5.心理现象,心理过程; 6.1860,冯特; 7.理论任务,应用任务。 二.名词解释 1.实验室实验:它是在特设的心理学实验室内借助于专门的仪器设备进行的心理实验。 三.选择题 1C 2C 3D 4D 5B 6C 四.简答题 1.简述心理学和教育的关系。 答:(1)要提高教育工作的自觉性,必须了解心理学。 (2)结合教育实际开展研究,有助于心理学发展。 (3)心理学与当代教学改革。

公共心理学试题10

第1页 共4页 第2页 共4页 《公共心理学》考试卷 一、解释概念(共10分) 1、 心理 2、 无条件反射 3、 创造思维 4、 能力 二、选择题(共5分) 1、谈虎色变是 。 A. 无条件反射 B. 第一信号系统 C. 第二信号系统 D. 以上三者都不是 2、在同一时间内根据任务的需要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是 。 A. 注意的分散 B. 注意的转移 C. 注意的范围 D. 注意的分配 3、“入芷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感觉的 现象。 A. 对比 B. 适应 C. 联觉 D. 代偿 4、舞蹈演员在其职业生涯中,运用以下哪种记忆较多 。 A. 形象记忆 B. 语词逻辑记忆 C. 情绪记忆 D. 动作记忆 5、晚上睡觉前记忆材料效果很好,这是因为没有 。 A. 遗忘 B. 前摄抑制 C. 倒摄抑制 D. 联想 6、“所有的A 都是B ,所有的B 都是C ,因而所有的A 都是C ”。这是 。 A. 演绎推理 B. 归纳推理 C. 想象 D. 判断 7、“人云亦云”,受暗示性,是与 相反的意志品质。 A. 目的性 B. 果断性 C. 坚持性 D. 自制力 8、“左右为难”、“进退维谷”等心理状态属于 冲突。 A. 双趋冲突 B. 双避冲突 C. 趋避冲突 D. 多重趋避冲突 9、《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属于 气质类型。 A. 多血质 B. 粘液质 C. 胆汁质 D. 抑郁质 10、人的正常智力水平是指智商在 以上。 A. 140以上 B. 70以上 C. 70以下 D. 90以上 三、填空题(共10分) 1、心理过程包括 、 、 。 2、操作性条件反射是 提出的。 3、按照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可把记忆分为 、 、 。 4、识记按其目的不同可分为 和 ,根据识记材料与方法不同可分为 和 。 5、3岁前的儿童主要是 思维。 6、情绪的基本形式通常分为 、 、 和 四种。 7、意志行为分为两个阶段: 阶段和 阶段。 8、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将能力分为: 和 。 四、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ⅹ”,0.5分×10) ( )1、心理学不仅研究人的心理,也研究动物的心理。 ( )2、注意的起伏是一种正常现象,它能防止疲劳。 ( )3、灰色小方块放在白色背景上显得暗些,放在黑色背景上显得亮些,这是感觉的继时 对比现象。 ( )4、思维中的概念是用语言中的词来标志。 ( )5、直接兴趣是人对活动的结果感兴趣。 ( )6、焦虑不利于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 ( )7、尊老爱幼、救死扶伤、爱国主义等等都是理智感。 ( )8、在意志的执行决定阶段,有时需要人们放弃原来的决定。 ( )9、能力高低是由遗传决定的。 ( )10、气质本身没有好坏之分。 系别_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本 专 学号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学生须将答案写在此线以下

公共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样例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20 分。此题为机读题,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1879 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的学科的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是〔〕。 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A.马斯洛B.冯特C.皮亚杰D.霍尔 2.研究心理现象时,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事物的本来面目反映,防止主观臆断, 这是研究〔〕。 A.开展性原那 么B.客观性原那么C.系统性原那 么D.人道主义原那么 3.教师用红笔批改作业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知觉,这表达了知觉的〔〕。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 4.小学生容易记住电影、电视中反面人物的一言一行,这种识记属于〔〕。 A.无意识记B.有意识记C.机械识记D.意义识记 5.考试时,学生由于紧张而无法回忆已经记熟的内容,这是记忆的〔〕差。 A.敏捷性B.持久性C.精确性D.准备性 6.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的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这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所产生 的影响的方法是〔〕。 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个案研究法 7.答复考试中的选择题,主要依靠记忆过程中的〔〕。 A.识记B.保持C.再认D.回忆 8.强烈的、迅速爆发而时间短暂的的情绪状态是〔〕。 A.心境B.应激C.热情D.激情 9.大学生在公共汽车中主动为老人、小孩让座并体验到快乐,这表现出了学生的〔??? 〕。A.道德感B.美感C.理智感D.责任感 10.个体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言行的意志品质是〔〕。 A.自觉性B.果断性C.自制性D.坚韧性 11.俗话所说的“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是指个性的〔〕。 A.独特性B.可变性C.稳定性D.一般性 12.一般人的智商多在〔〕。 A. 70 以下B. 70-89 之间C. 90-109 之间D. 110-129之间 13.大公无私、乐于助人、坦诚、自信等特征是性格的〔〕。 A.态度特征B.理智特征C.意志特征D.情绪特征 14.需要层次理论的提出者是美国心理学家〔〕。 A.艾宾浩斯B.马斯洛C.罗杰斯D.斯金纳 15.胆汁质的学生易形成的品质是〔〕。 A.活泼敏捷善交际B.稳定、坚忍 ? C.勇敢坦率热情D.认真细致敏感 16.人们在骑自行车时,眼、耳、手、脚并用,这是〔〕。 A.注意的分散B.注意的转移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转换 17.思维的根本过程是〔〕。 A.分析与综合B.比拟与分类C.抽象与概括D.系统与具体化 18.记忆表象具有两个特征,即直观性和〔〕。 A.形象性B.概括性C.创造性D.发散性 19.人的愿望和需要得到满足时,继之而来的紧张解除时的情绪体验是〔〕。 A.悲哀B.恐惧C.愤怒D.快乐 20.在学校学习中,剖析题目的起始状态和目标状态,即确定问题的本质和问题之间的联系 的过程,是解决问题阶段的〔〕。

《公共心理学》题库

公共《心理学》课题库 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一、填空 1、感觉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类。 2、内部感觉分为:运动觉、________和________三类。 3、外部感觉分为:视觉、听觉、________、________和肤觉。 4、知觉分为:时间知觉、________和________三类。 二、概念解释 1、感觉: 2、知觉: 3、感受性: 4、观察: 三、选择 1、黑板上写白字,符合________规律。 a、适应 b、补偿 c、感觉对比、 d、联觉 2、“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感觉的________ a、感觉对比 b、适应、 c、后象 d、相互作用 3、一支白粉笔,无论放在明处还是暗处,人都会把它知觉为白粉笔,这种特征称之为知 觉的________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 4、人在知觉时,从背景中选择出对象的特征称为知觉的________ a、理解性 b、选择性 c、恒常性 d、整体性 5、军人的迷彩服利用了知觉的________规律 a、理解性 b、选择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 6、一副浮雕图,虽然图本身是平面的,但采用它时,总会产生很强的立体感,这是由于 知觉具有________ a、恒常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选择性 7、电扇有四片叶子,转动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圆盘,这是由于感觉的________在起作 用 8、蓝色的墙围会使狭小的房间有扩大感,这是________现象 a、适应 b、对比 c、联觉 d、遗觉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体现了知觉的:(B)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 下列哪种是内部感觉?(C) A. 味觉B.皮肤觉C.平衡觉D.嗅觉 刚刚能觉察出最小刺激强度的能力是:(A) A.绝对感受性B.差别感受性 C.绝对感觉阈限D.差别感觉阈限 感觉与知觉的区别在于感觉是对客观事物的:(C ) A、整体反映 B、综合反映 C、个别属性的反映 D、直接反映 一支白粉笔,无论放在明处还是暗处,人们都会把它知觉为白粉笔,这种特征是知觉的()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

公共心理学题库

公共《心理学》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把失恋的挫折感转化为奋发学习的动力,这种心理防御方法称为( )。 A、升华 B、转移 C、文饰 D、压抑 2、人的发展是指人身心有规律地进行的生长和( )的过程。 A、增强 B、变化 C、成熟 D、死亡 3、人脑产生心理的基本方式是()。 A、暂时神经联系 B、反射 C、反射弧 D、条件反射 4、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态,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源泉,称之为()。 A、主导动机 B、内在动机 C、需要 D、诱因 5、相对而言,更惧怕死亡的人群是()。 A、中年人 B、老年人 C、年轻人 D、少年儿童 6、下列不属于精神性动机的是()。 A、追求高待遇的动机 B、学习动机 C、成就动机 D、归属动机 7、创造性思维的主导成份是()。 A、求同思维 B、发散思维 C、聚合思维 D、顿悟 8、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等。 A、华生 B、罗杰斯 C、霍尔 D、杜威 9、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相对持久的情绪状态是( )。 A、热情 B、心境 C、激情 D、应激 10、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的接受者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过程是( )。 A、信息传播 B、人际沟通 C、人际吸引 D、人际关系 11、影响自我认识能力的最重要因素是()。 A、年龄 B、智力 C、知识 D、社会阅历 12、我们平时说某个自高自大,不谦虚,这说的是一个人的()。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品德 13、教师一边讲课一边板书,还要观察学生的听课反应,这是指注意的()。 A、稳定性 B、分配 C、转移 D、持久性 14、最近获得的信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影响,这是指()。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印象 1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说明了()。 A、刻苦学习的重要性 B、争强好胜的重要性 C、探索创新的重要性 D、培养兴趣的重要性 1、健康起码包括身体健康和()。 A、道德健康 B、心理健康 C、思想健康 D、社会交往 2、概念的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概念的内涵增加的同时,外延就( )。 A、增加了 B、变多了 C、变小了 D、不变 3、既想治病又怕打针、吃药是以下哪种动机斗争()?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4、人们对社会上某一事物产生比较固定和概括而笼统的看法,这一现象称为()。 A、近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刻板印象 D、首因效应 5、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等。 A、华生 B、罗杰斯 C、霍尔 D、杜威 6、人们在认识事物时所表现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属于()。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归属感 7、一只黑猩猩想吃笼子上端吊着的一串香蕉,却够不着,“沉思”一会儿后将笼子中散落着的几只木箱叠加起来,终于取得香蕉,这是属于()。 A、试误学习 B、顿悟学习 C、模仿学习 D、运动技能学习 8、“百折不挠”是意志的()品质的表现。

(完整word版)大学公共课心理学试题参考

心理学 一、填空题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2.心理现象也叫(活动),它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3.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动态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它包括(认识过程)、(情绪与情感过程)、(意志过程)。4.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1879 年)年创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 室,才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5.个性心理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个性心理倾向)、(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6.人的心理的实质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 7.必须具备(人脑)和(客观现实)才能产生人的心理。8.人的神经系统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的。 其中周围神经系统由(脑神经)、(脊神经)、(内脏神经)组成。9.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叫(神经元),它由(细胞体)和(突起)组成。神经元之间相接触的部分叫(突触)。 10.大脑皮层分为四个叶,额叶是(语言运动智慧)中枢;颞叶是(听觉)中枢;枕叶是(视觉)中枢;顶叶是(躯体感觉)中枢。 11.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反射是指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刺激)产生的规律性的(反应)。12.实现反射的神经结构叫(反射弧),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13.第(一)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人所特有的是(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 14.反映是物质间(相互作用),彼此留下痕迹的过程。植物和单细胞出现了(感应性)反映形式;多细胞和环节动物有了(感受性);脊椎动物出现了(知觉)反映形式;高级哺乳动物出现了(具体思维);人的心理的最高形式是产生了(意识)。人的心理反映具有(主观)性和(能 动性)性。

公共心理学试题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2.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个性心理 3.心理过程 4.意志行为 5.心理倾向心理特点 6.气质能力性格 7.心理状态8.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点 9.动态—过渡态—稳态10.脑人脑 11.高级神经中枢12.客观现实 13.生存环境14.主观映象 15.意识性16.冯特 17.刺激—反应18.认知过程 19.弗洛伊德20.师范性创新性 21.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实践性原则22.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心理测验法活动产品分析法 二、单项选择题 1.C 2.D 3.B 4.C 5.D 6.D 7.B 8.A 9.C10.C 11.B12.D13.D14.A15.C16.C17.B18.A19.A20.C 21.A22.C23.D24.D25.B26.C 三、名词解释题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在心理活动的进程中,或从心理过程到个性心理特点形成的过渡阶段,常常出现一种 相对持续的状态,这类心理现象我们称之为心理状态。像伴随心理过程的注意状态,情绪过 程中出现的心境状态,应激状态等等。 3.个性心理就是指一个人在心理过程的发展和进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那些比较稳定的 心理倾向和心理特点。 4.实验法是指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以引起被试的某些心理活动 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心理学的实验法有两种主要形式,即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5.活动产品分析法主要根据人们各种形式的活动成果,如日记、信件、文稿、著作、绘 画、模型或其他创作制品等,来分析和了解人的心理状况和特点的一种方法。 6.心理过程是指本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那些心理活动,它们经常 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它包括认识过程的心理活动、情感过程的心理活动和意志过程的心 理活动三个方面。 四、辨析题 1.错。人的心理现象作为观念的东西,它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同样离不开人 脑这一物质载体。 2.对。 3.对。 4.对。 5.错。人的心理的主体性最重要的特点在于人的意识性,人类的意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 水平,人有了意识,才能成为真正的主体。 6.错。人对现实的反映总是通过个体的主观世界的折射而实现的,在同一班级接受同一 老师的教育,由于个体差异(生理成熟、遗传素质等)影响,各个学生的心理反映可能各不相 同。

心理学题库 (2)

公共心理学复习材料 一·单选题 1。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 A、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建立 B、第一本心理学著作的问世 C、第一个心理学流派的形成 D、心理学名词的产生 [答案]A 2。被称为心理学之父的是( ) A、詹姆斯 B、冯特 C、铁钦纳 D、华生 [答案]B 3.()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A、詹姆斯 B、冯特 C、铁钦纳 D、华生 [答案]B 4.认为整体大于部分的相加,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拟理学派别是() A、格式塔心理学 B、人本心理学 C、认知心理学 D、社会心理学 [答案]A 5。主张抛开意识,探索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系的心理学派别是() A、行为主义 B、人本心理学 C、认知心理学 D、社会心理学 [答案]A 6.以神经生理学的研究结果为基础,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进行解释的心理学观点是()。 A、行为的观点 B、生物学的观点 C、现象学的观点 D、精神分析的观点 [答案]B 7。认为人类行为是由某种潜意识动机驱使的心理学观点是()。 A、行为的观点 B、生物学的观点 C、现象学的观点 D、精神分析的观点 [答案]D 8。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心理观点是()。 A、行为的观点 B、生物学的观点 C、现象学的观点 D、认知的观点 [答案]D 9.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地操作某种变量,研究该变量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是(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个案研究法 [答案]B 10。在觉醒状态下,人们所感觉到、意识到、体验到的心理现象称为(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