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输血评估及输血效果评价制度

临床输血评估及输血效果评价制度

临床输血评估及输血效果评价制度

一、输血前评估:

1.医师在决定是否对住院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前,必须结合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输血前评估。

2.评估内容:病情摘要;输血前相关检查(如:WBC、RBC、PLT、HGB 、HCT、APTT、PT、血型、肝功能、病毒筛查结果)、有无输血史、是否需要输血(需要输血说明输血目的)、输血的方式,输血品种和用量、什么时间输、是否签订《输血治疗同意书》(患者不同意输血要注明拒输血原因)等内容。

3.输血前评估必须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和我院《临床用血指南》要求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不符合适应症要求的不予输血。

4.评估内容详细并及时记录于“病程记录”。

5.医师应将评估内容详细并及时记录于“病程记录”,由经治医师签名。麻醉医师记录于麻醉记录单中并签名。

二、输血后评价:

1.每份输血病例(自评价)由经治医师进行输血后评价,并在“病程记录”填写评价结果和签名。输血后评价内容:实际用血量(时间、品种、用量);输血后相关检查结果(如:WBC、PLT 、HGB、HCT、APTT、PT);有无输血反应;输血效果(满意/ 欠佳)。

2.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每个月对本科所有的输血病例临床用血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汇总形成书面材料,作为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的材料妥善保存,以供进行“临床科室用血情况考核”。

3.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要根据每个月医院医疗质量检查通报中有关各科室输血质量内容,提出各自科室的整改措施,并在日常工作中落实好整改措施。以确保临床用血质量不断提高。

4.医务部和输血科每个月抽查部分输血病例资料,对临床用血质量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每个月医疗质量通报的一部份内容。并针对医务人员输血质量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对出现较突出质量问题的相关医务人员处罚并进行输血技术规范的学习、培训。

输血标本采集、送检管理规范

一、输血标本采集与送检要求:

1.标本不能溶血,因溶血会掩盖配血不合的异常反应。不许抽取胸,腹腔等处积血作配血标本。严禁从正在输液的输液管内抽取血样。

2.因右旋糖酐对配血有干扰,故应在病员输注前进行采血。

3.配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72小时)之内的,超过3天的标本不能代表当前病人的免疫学状态。特殊情况下(如妊娠、病人血管条件差、采血困难者)也可例外,适当延长到5天。

4.输血科收到血样应逐项核对,如对血样与病人身份有怀疑,或血样质量不合格,应要求重抽,不允许随意修改错误的标签或错误的《输血申请单》或用不合格血样配血。

5.合格血样如不需配血,应按送检时间分别放入4℃冰箱内位置保存,输血标本至少保存7天。

二、不合格标本拒收的条件:

1.血量过少、溶血、非EDTA抗凝的血标本。

2.标签模糊,字迹不清的血标本。

3.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信息不符或对患者身份有怀疑等。

三、输血标本采集与送检流程

输血标本采集与送检流程

输血前核对制度

一、标本采集核对

1.医师开具输血医嘱后,执行护士应根据《输血申请单》核对患者输血医嘱信息并打印标本条码,准备标本采集试管(EDTA-K2抗凝管)。

2.执行护士(2名)床前核对标本条码信息与受血者信息(病人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是否相符,核对无误后在标本采集试管上贴上标本条码,抽取受血患者血标本,并标本采集核对本上双签字。

3.由专人将受血者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送到输血科,与输血科人员逐项双核对后验收并签字登记。

二、血液领出前核对

1.在血液发出前,输血科人员与领血人员必须对输血液袋标记的血型与受血者的血型进行双核对并签字。

2.在血液发出前,输血科人员必须检查待领血液是否溶血、或有细菌污染的迹象、或肉眼可见的异常现象。

3.在血液发出时,输血科人员必须附相容性检测记录。

4.在血液输注前,执行护士(两人)必须检查领取的血液与输血记录单相符,确认患者是否正确。

临床输血过程质量监控流程

一、输血前

1.输血申请:申请医生严格按照《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临床输血前告知管理》、《临床用血医学文书管理制度》、《输血前检测管理制度》等要求进行临床用血评估、用血申请和输血前检查申请。

2.采样与送检:护士严格《输血标本采集、送检管理规范》采集患者血液样本并按要求送达输血科或检验科。

3.样本交接:运送样本人员与输血科样本接收人员共同核对输血申请单与样本信息(姓名性别、病案号、血型、输血前检查)等内容,在输血科标本接收本上记录样本送达时间和上述核对信息,并双签名确认。

4.配血:输血科配血人员与审核人员严格按照配血流程和规范进行血液相容性检测,检查血液与血液制品质量,规范填报交叉配血单。

5.取血与发血: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核对患者姓名、性别、病案号、血型、科室、交叉配血结果等内容,双方签字确认后方可发血。

二、输血

1.护士取回血后,输血前,执行《输血前核对制度》,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科室、床号、血型等,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

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2.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储血,从发血(输血科)到输血结束的最长时限不得超过4小时。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添加其它任何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3.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4.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上报并记录。

三、输血后

1.输血完毕后,输血护士完成《输血记录单》并将《输血记录单》和《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经治医生进行输血效果评估并在“病程记录”中记录和签字。

2.血袋及时送回输血科,输血科记录时间、科室、患者姓名、血袋条码、送交人签字,接受者签字并记录时间。若血袋不能及时送回输血科应保存于2~6°C冰箱。

3.血袋在输血科冰箱内2~6°C保存24小时,超过24小时后放入医疗废物桶内,待回收处理。

4.后勤人员到输血科收取过期血袋(医疗废物),按医疗垃圾进行处理。交接方签字并注明收取时间。

四、临床输血过程质量监控流程图

附件5 临床输血过程质量监控流程图

输血不良反应的识别标准与处理措施

输血不良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之后,受血者发生了与输血有关的新的异常表现或疾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可达1%~10%,即使按照最高标准执行献血者挑选、血液采集、加工和贮存,仍然可能发生与输血相关的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在决定给病人输注血液或血制品前,必须权衡利弊。

根据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缓急和临床表现,将输血不良反应分为急性输血反应和迟发性输血反应两种类型。

一、急性输血反应

是指发生于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24小时内的输血不良反应。

(一)发病机制

根据发病机制分为免疫性输血反应和非免疫性输血发应两种。

1.免疫性输血反应是由于供受者血型抗原-抗体不合引起的。包括:ABO血型不合、Rh血型不合等导致的急性溶血反应;因白细胞抗体产生的发热性非溶血反应;IgA抗体介导的过敏性休克反应;输入抗受者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的血液导致的输血相关性肺损伤;荨麻疹等。

2.非免疫性输血反应是由于某些非血型抗原-抗体反应引起的。包括:因血制品污染导致的高热,甚至感染性休克;循环超负荷导致的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血细胞因理化因素破坏发生的溶血反应;空气栓塞及输入大量库存血导致的枸橼酸钠中毒

等。

(二)临床表现及处理

根据其临床表现及严重程度,将急性输血反应分为三种类型:轻度、中重度和威胁生命的反应。

1.轻度反应是由于输入的血浆中含有某种蛋白所引起的轻度超敏反应,组胺在局部皮肤过多释放。

【临床表现】患者在输血数分钟内出现局部皮肤反应,最常见的是皮疹和荨麻疹,常常伴有皮肤瘙痒。

【处理方法】①减慢输血速度。②给予抗组胺药物(如氯苯那敏0.1mg/kg肌注)。如果经以上处理,30分钟内症状缓解,可继续以正常速度输注,如30分钟内无临床改善或有恶化,则按照中重度反应处理。

【预防】一般在输血前30分钟预防性给予抗组胺药物,如氯苯那敏0.1mg/kg,肌注或静注,或异丙嗪50mg,口服。

2.中重度反应是由于库存的血液成分释放出细胞因子和(或)所输血中的白细胞与患者血清中的抗体发生反应导致致热原释放引起的。又被称为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在需要定期输血的患者中,发生率约为1~2%。

【临床表现】患者一般在输注血制品30~60分钟内出现发热、寒战、面色潮红、荨麻疹、皮肤剧烈瘙痒、烦躁、心跳加快,可以出现轻微呼吸困难及头痛。

【处理方法】

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注器械,以生理盐水保持静脉通路通畅;

通知患者的主治医师和输血科;

将输血器械及剩余血液、新鲜的尿样及从另一只手臂采集的血样(一份EDTA-K2抗凝,一份不抗凝)送检验科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

肌肉注射抗组胺药物(如氯苯那敏0.1mg/kg或与之相当的其他药物)。口服(对乙酰氨基酚10mg/kg)或肛塞退热药物(如吲哚美辛栓50~100mg)。

若出现过敏反应症状,如支气管痉挛和哮喘等,静注皮质类固醇药物。

一般经以上处理15分钟后症状改善,可换一袋血液重新缓慢输注,密切观察;如15分钟内无临床改善或有恶化趋势,则按照有生命危险的反应处理。

【预防】对于反复定期输血患者、或者曾有两次以上输血相关的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者,应减慢输血速度(每单位红细胞3~4小时,浓缩血小板每袋2小时),并且可在输血前60分钟预防性给予退热药物,但如果有血小板减少,应避免使用阿司匹林。如果条件允许,可采用去除白细胞或过滤的红细胞和血小板。

3.有生命危险的反应包括急性血管内溶血、细菌污染及败血症休克、液体超负荷、过敏性休克和输血相关肺损伤。

(1)急性血管内溶血:是由于输注血型不合红细胞导致。

患者血浆中抗体与输注的异型血红细胞发生溶血反应。主要见于ABO血型不合,其他的血型不合也有发生,如Rh血型等。即使少量异型血(5~10ml)输注也可以引起严重的溶血。

【临床表现】发热、寒战、心率增快、低血压休克、呼吸急促或呼吸窘迫、头痛、烦躁焦虑、腰背疼痛、少尿、血红蛋白尿,甚至可以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如果患者意识清楚,急性血管内溶血的症状可以在输血开始后几分钟内出现,而对于意识不清或处于麻醉状态的患者而言,因DIC引起的低血压和出血不止可能是急性溶血的唯一表现。

【处理方法】

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注器械,以生理盐水保持静脉通路通畅。

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给予高浓度面罩吸氧。

循环支持:输注生理盐水20~30mg/kg,保持血容量和收缩压;如果需要可用强心剂及升压药支持血循环,如肾上腺素、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

预防肾功能衰竭,在保持血容量及血压稳定前提下用利尿剂,如速尿1~2mg/kg。

监测凝血状态,预防及纠正DIC。

核查血液标签及送检样本:将输血器械及剩余血液、新鲜的尿样及从另一只手臂采集的血样(一份EDTA-K2抗凝,一份不抗凝)送输血科和检验科,核查交叉配血及血型,监测肾功能及

血常规变化,检查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血气分析(动脉采血)、尿潜血、血红蛋白尿及胆红素水平。

如出现过敏反应症状,如支气管痉挛和哮喘等,静注皮质类固醇药物。

【预防】①正确填写输血申请单;②交叉配血;③标签管理系统,正确标示血样和血制品;④输血开始前严格进行“三查十对”;⑤对于曾经有不明原因输血后血管内溶血的患者,应筛查少见血型抗原的抗体,如Kidd、Kell及Duffy系统抗原。

(2)细菌污染及败血症休克

根据统计,红细胞及血小板发生细菌污染的概率为0.4%~2%。如果献血者献血时处于菌血症状态就可能会发生污染。而在采血、血液加工过程中操作不当;塑料采血袋制造缺陷或损害;在污染的水浴中解冻血浆或冷沉淀等,都有可能出现血液污染。假单胞菌是后三种情况的典型污染菌,可以在低温状态下(2~6℃)生长,随着温度升高而快速繁殖。

【临床表现】一般在输注开始后迅速出现症状,也可延迟至数小时后发生。表现为突起高热寒战和低血压。

【处理方法】

①发现症状立刻停止输注,将输血器械及剩余血液作细菌培养及药敏,所输血液行涂片染色检查。

②应用广谱抗生素。

③如有休克发生,积极抗休克治疗。

(3)液体超负荷:输血速度过快可导致液体超负荷,引发急性心衰和肺水肿。多发生于严重慢性贫血患者及有心血管基础疾病患者。

【临床表现】胸闷、心悸、呼吸困难、不能平卧,肺内出现湿罗音。

【处理方法】减慢输血及输液速度,控制总入液量,保持出入平衡,必要时可使用强心剂。

【预防】老年患者、长期慢性贫血患者、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都应减慢输血速度。

(4)过敏性休克:输血相关的过敏性休克相对比较罕见。典型情况在血浆置换时使用大量新鲜冰冻血浆,血浆中的细胞因子可能是导致过敏性休克发生的原因。比较罕见的原因包括受血者有IgA缺陷,输入任何血制品都会导致患者发生严重过敏反应。

【临床表现】常在输血开始后数分钟后产生。典型表现为心功能衰竭,心率加快、低血压、休克、呼吸困难、呼吸窘迫,患者常焦躁不安。如不及时处理,很快发生致命的后果。

【处理方法】同急性血管内溶血。对于IgA抗体阳性患者,应输注IgA阴性的血液制品。

(5)输血相关性肺损伤(transfusion related acute lung injury, TRALI):通常由于供者血浆中含有针对受血者白细胞的抗体,几乎都发生在供血者是多次生育的经产妇的情况。

【临床表现】一般在输血开始后1~4小时发病,表现为快

速的呼吸衰竭,肺部X线检查见弥漫性阴影。

【处理方法】治疗上无特定方法,主要进行呼吸支持治疗。

【预防】尽量不采用多次生育的经产妇所供的血制品。

(三)急性输血反应的调查程序

急性输血反应刚发生时,症状和体征往往不明显,输血反应的诊断和分型比较困难,除轻度的荨麻疹和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外,其他急性输血反应都有可能致命,因此密切观察和分析病情非常重要。根据WHO临床用血的规定,急性输血反应的调查程序如下:

1.除轻度反应外,其他所有的输血反应都必须立即报告患者的主治医师,并通知提供输血科。

2.在患者的病历档案中记载输血反应的类型、输血后多长时间出现输血反应、输注的血制品的容量、类型和血袋编号。

3.采集标本送检:

①从另一侧手臂采取的血样检查全血细胞计数、凝血检查、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结合珠蛋白检查、尿素、肌酐、电解质、血培养;

②送检输注的血液及带有残留红细胞和血浆的输血器;

③送检出现反应后的第一份尿样。

4.填写输血反应报告。

5.完成初步原因分析后,将下列标本送检:从另一侧手臂采取的输血后12小时及24小时的血样(1份不抗凝,一份EDTA-K2

抗凝);患者24小时的尿样。

6.将调查分析的结论记录在患者的病历档案中,以便今后进行进一步分析。

二、迟发性输血反应

是指发生于输血后数日、数周或数月的输血相关不良反应。基本可以分为两类:输血传播性疾病和其他迟发性输血反应。

(一)输血传播性疾病

是由于供血者的血液中含有感染性病原体,导致受血者发生相应的感染性疾病。献血者的血液中可能含有传染性病原体,因而输注血液或血液制品均有传播疾病的风险。严格来说,细菌污染(来自供血者的皮肤和血液)也应属于输血传播疾病,在制备过程血制品被细菌污染,或细菌感染来自感染的供者的情况很少见。

1.常见的输血传播疾病包括:获得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AIDS)、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疟疾、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和Ⅱ型(HTLV-Ⅰ/Ⅱ)、其他少见的输血传播疾病(包括人类短小病毒B19感染、EB病毒感染、锥虫病、布鲁菌病、弓形体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和莱姆病等)。其识别与处理详见《输血传染性疾病的管理措施和上报制度》。

2.输血传播疾病的筛查和预防

对献血者血液进行筛查是预防输血传染病的重要环节。我国

《输血技术操作规程》规定,采供血系统对ALT、HBsAg、抗-HCV、梅毒及抗-HIV 5个项目进行检测。虽然经过严格的检验,但依然存在输血传播疾病,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窗口期”:在梅毒、肝炎、艾滋病等传染病的感染初期,虽然已有病原体感染,但机体尚未形成抗体,此时检验其抗体阴性。

(2)目前检测手段的局限性:在,抗体检测不到,但可采用基因诊断技术(PCR方法)对“窗口期”的病原体DNA或RNA 检测,提高检测阳性率。因PCR方法的实验技术要求高,成本贵,难以普及,还不能列入常规检测范围。

(3)检测方法本身的误差可造成漏检:由于实验本身的误差,可造成实验结果的假阴性。

(4)献血员自身情况造成:由于某些献血员自身的免疫力差,即便是感染了某些病原体,机体在短期内不会产生抗体,或产生抗体所需时间长,因而造成输血感染的问题。

为了保证受血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提高血液质量,积极开展无偿献血,严格对献血员筛选,开展成分输血、自身输血,加强血液全面质量管理,才能保证输血安全。

(二)其他迟发性输血反应

主要包括迟发性溶血反应;输血后紫癜;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多次输血后铁超负荷。

1.迟发性溶血反应

妊娠或多次输血患者红细胞被致敏后,体内的红细胞血型抗体水平减低,以致于输血前监测未能发现。当输入带有相关抗原的红细胞时,患者体内再次发生免疫反应,抗体水平升高,使带有相关抗原的红细胞在输注后5~10日内破坏。一般为血管外溶血。

【临床表现】多有发热、黄疸、溶血性贫血、偶有血红蛋白尿。

【处理方法】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如有休克、DIC、肾功能衰竭发生时,则按照相应的规则进行处理。监测抗人球蛋白试验、胆红素水平及行血型再检测。

2.输血后紫癜

是一种输血后的同种免疫反应,可以是HLA同种免疫反应或HPA(人类血小板抗原)同种免疫反应破坏血小板所致,比较罕见但有潜在致死危险。

【临床表现】多见于女性患者,在输注红细胞或血小板后5~10日发生急性血小板减少,PLT<100×10/L。皮肤粘膜出现紫癜及出血。

【处理方法】一般血小板高于50×10/L时不需特殊处理。如低于20×10/L或有明显出血表现可采取以下处理方法:

①给予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强的松1mg/kg。

②静脉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0.4/kg),连用5天。

③血浆置换。

④如血小板过低、出血明显,或重要脏器出血,可选用与患者抗体相合的血小板输注。一般而言,抗体不合者输注无效。

3.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病(transfusion associated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TA-GVHD)。

是一种致死性的输血并发症。一般发生于输血后10~12天。过去普遍发生于骨髓移植等免疫缺陷患者。但近年来非免疫缺陷受血者发生TA-GVHD已被公认,由亲属供血者引发者居多。其中一级亲属间(父母与子女)输血合并TA-GVHD的预测危险性较非亲属间输血高,第二代血亲供血者,如(外)祖父母、(外)孙子女等,比第一代血亲供血者危险性更太,故美国血库协会(AABB)建议对所有血亲血液都进行辐射。发病主要与供受者的白细胞抗原(HLA)单倍型基因有关。

【临床表现】发热、皮疹、腹泻(可为稀便、水样便或血水便,腹泻多伴有腹痛)、肝功损伤(肝区不适或疼痛.肝肿大,黄疽,ALT、AST、LDH等不同程度增高)及血象三系减少。本病预后很差。

【处理方法】目前大剂量肾上腺素,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及其他免疫抑制剂均不能降低死亡率。多采取支持对症治疗,强调预防为主。

【预防】可采取经γ射线照射血液制品后再输注,减少淋巴细胞增殖,预防GVHD发生。也可采用白细胞滤器去除白细胞。

4.铁超负荷

每单位血中含铁约200mg~250mg,长期输血者大概在10~20次输注后患者出现铁超负荷,一般输血1年后或输注红细胞50次后需要开始除铁治疗。

【临床表现】长期输血导致的铁超负荷,表现为实质组织(如肝脏、心脏)的纤维化和功能损害,称为继发性血色病,若仅组织含铁血黄素沉着,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累及的组织有肝脏、心脏、皮肤、胰腺及其他内分泌腺,导致肝硬化、肝纤维化、肝癌,心力衰竭,糖尿病,不育及生长抑制。

【处理方法】采用铁结合因子,如去铁胺,20~60mg/kg/d,去铁酮(Deferiprone)75mg/kg/d,将血清铁蛋白保持在1000μg/L以下水平,可以有效的减少铁在体内聚积,逆转心脏及肝脏疾病。对于重症铁超负荷者,可以联合使用去铁胺和使用。去铁胺对去除肝脏中沉积的铁有优势,而去铁酮更能去除心脏中沉积的铁。去铁胺有眼、耳及骨毒性副作用,但一般可以耐受。去铁酮主要有粒细胞缺乏的副作用。

临床医生对输血不良反应要有充分认识,应该在充分评估输血对患者的风险和利益的基础上作出输血的决定,同时具备识别和处理可能出现的输血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知识和技能,积极避免、及时正确处理输血不良反应,保证临床输血安全。

输血不良反应监测与调查管理制度

(完整版)临床输血评估及输血效果评价制度(附评估表)2

临床输血评估及输血效果评价制度 一、符合用血的条件 1、急性大量出血病人和手术中用血病人。 2、慢性出血导致血色素下降至50-60g/L的病人。 3、血液病、各种血细胞减少及凝血因子缺失病人。 4、严重烧伤病人。 二、成份血的适应征 1、全血只适用于失血量已超过1000 ml~1200 ml,并同时有进行性出血,濒临休克或已经发生休克的患者。 2、悬浮红细胞:应用于临床各科输血,适宜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的输血者和外伤手术等引起的急性失血患者。 3、浓缩红细胞:(同悬浮红细胞)。 4、洗涤红细胞:①主要用于输注全血或血浆后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②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③高血钾症及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④反复输血已产生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而引起发热的患者等。 5、白(粒)细胞:白(粒)细胞减少症。 6、血小板:①各种原因导致的血小板计数低于2万的病人。 ②血小板数量正常但血小板功能下降者。 7、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因子缺乏症或凝血功能障碍者。 8、冷沉淀:主要用于对于Ⅷ因子、XⅢ因子缺乏病,纤维蛋

白原缺乏病,血管性血友病,儿童及成年人轻中型血友病,各种大失血及低容量性休克并发的DIC以及白血病,肝衰竭病所致的纤维蛋白缺乏,创伤、烧伤、烫伤、严重感染等患者。 三、输血前评估: 1、医师在决定是否对住院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前,必须按照《临床输血前评估及输血效果评价表》,对患者进行输血前评估。评估必须由主治医师及以上医师进行,并由评估医师在评估表上签名。 2、患者或家属签订输血同意书: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需要输血治疗时,应切实负起向患者及家属宣传安全用血的责任。应向患者或家属告知输血的目的和可能发生输血反应及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可能性(窗口期问题),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并签订输血同意书。这样使患者及其家属知道输血既有治疗作用,但又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从而杜绝输注“人情血”、“安慰血”、“营养血”、“新鲜血”,医院的输血人次减少总用血量下降,同时也减少了由于输血所引起的医疗纠纷。 3、临床输血申请和审批:输血申请单一律由主管医师填写,主治医生以上职称医生签字核准。严格控制<600 ml的输血申请,即失血量<600 ml原则上不输血;申请输血量1600ml 以上,择期手术报医务科审批外,须经输血科医生会诊审核。

输血管理制度-06:临床用血前评估和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

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的要求,临床医师应当认真执行输血技术规范,严格掌握临床输血适应症,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检测指标,对输血指证进行综合评估,制定输血治疗方案。 1 用血前评估原则: 1.1 输血前实验室检测指标,包括:血常规、凝血常规、输血相关指标。 1.2 患者病情描述,包括:症状、体征、出血、渗血、凝血等。 1.3 输血指征的判断依据:实验室检测指标;,患者临床症状。 2 血液制品使用适应症:术中失血低于血液总容量的10%时, 不输血液制品,可输入晶体液或胶体液;术中失血低于血容总量的20%到30%时,首选晶体液、胶体液或少量血浆增量剂;

术中失血超过总血容量的30%或患者血红蛋白(Hb)≤70g/L,可输入红细胞、血浆、白蛋白及其它血液制品。具体如下: 2.1 全血:一般不输全血。仅用于急性大量血液丢失出现低 血容量休克的患者,或患者存在持续活动性出血,估计 失血量超过自身血容量的25%。回输自体血不受本指征 限制,可根据患者血容量决定。 2.2 悬浮红细胞:用于需要提高携氧能力,但血容量基本正 常的患者。 a 血红蛋白>100克/升,可以不输用。 b 血红蛋白<70克/升,应考虑输用。 c 血红蛋白在70~100克/升之间,根据患者的代偿能力, 是否有其他器官器质性病变来决定。 2.3 血小板:用于患者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伴有出血倾向或表现。 a 血小板计数>100×109/升,不输血小板。 b 血小板计数<50×109/升,应考虑输血小板。

c 血小板计数在(50—100)×109/升之间,应根据出血 是否易于控制来决定;如术中出现不可控渗血,确定 血小板功能低下,输血小板不受限制。 d 成人大量输血超过10个单位,应输血小板1-2个单位。 e 其他情况。 2.4 新鲜冰冻血浆(FFP):用于凝血因子缺乏的患者。PT或 APTT>正常值的1.5倍,创面弥漫性渗血;患者急性大出 血(出血量相当于患者自身血容量的60%),输血量大于 15单位,病史或临床过程表明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 功能障碍;紧急对抗华法令的抗凝血作用(5—8毫升/ 干克);其他情况。 2.5 冷沉淀物:凝血因子缺乏,如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Ⅴ、 Ⅷ、VW因子等;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其他情况。 3 输血后效果评价: 3.1 红细胞疗效评估

临床用血评估及用血效果评价制度

临床用血评估及用血效果评价制度 临床用血评估及用血效果评价制度是指在医疗机构内,为了保障患者 用血安全和有效性,建立的一套评估和评价血液使用的制度。该制度对临 床用血的需求进行评估,血液的使用效果进行评价,旨在确保血液的科学 合理应用,提高血液使用的效果。 一、临床用血评估制度 1.医疗机构应建立用血评估小组,由血液科、输血科、临床治疗科、 药学科等相关专业人员组成。定期对血液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制定血液 使用的指南和流程。 2.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血液需求、血液成分的选择、输血时机的确定等。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手术情况和生理状态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确 保患者的用血符合指南要求。 3.血液需求评估的指导原则是“无血不输,少血少输,多血多输”。 遵循安全用血的原则,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血液指征来决定输血与否以及输 血的数量。 4.评估结果要做好记录,并及时与相关科室沟通,确保血液的供应和 患者的需要相符合。 1.医疗机构应建立用血效果评价小组,由临床医生、血液科医生、实 验室医生等相关人员组成。定期对用血后的效果进行评价。 2.评价内容包括血液使用后的患者生命体征变化、Hb值的提高情况、疾病状态的改善等。需要将评价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和手术效果进行对照,判断血液使用的有效性。

3.用血效果评价的指导原则是“输血能少则少,少则早,早则获益”。要遵循安全用血的原则,尽量减少用血的数量和频次,尽早进行输血,降 低输血的风险,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4.评价结果要做好记录,并及时与相关科室沟通,根据评价结果进行 调整和改进。 通过建立临床用血评估及用血效果评价制度,可以有效监控血液的使 用情况,确保血液的合理应用。评估和评价结果能够指导医生的临床决策,提高用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也能促 进医疗机构内部各个科室的交流和合作,提高血液使用的效率和质量。

临床用血前评估和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细则

临床用血前评估和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细则 一、用血前评估 1.患者基本信息评估:了解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及病史等基本信息,以便准确评估用血的必要性和用血量。 2.疾病评估:通过检查患者的病情、病程和疾病严重程度,评估是否 需要进行输血,并确定输血的目的是为了纠正贫血、止血或其他病情需要。 3.贫血评估:评估患者的贫血程度,包括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计数 和红细胞压积等指标。同时评估可能的贫血原因,以便选择适当的输血成分。 4.输血前其他检查评估:根据患者疾病情况的需要,进行其他相关检查,如凝血功能、肝功能、肾功能等评估,以评估患者是否有输血的绝对 或相对禁忌症。 二、用血后效果评价 1.血液学指标评价:在输血后及时监测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 计数、红细胞压积等指标,评估输血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的。 2.临床症状评估:观察患者输血后的临床症状是否改善,如乏力、头晕、皮肤苍白等,评估输血是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形态学评价:通过骨髓象、外周血涂片等形态学评价方法,观察患 者输血后血液形态学的变化,评估输血对于改善患者血细胞形态学的效果。 4.常规化验指标评价:根据患者疾病情况的需要,进行输血后的相关 化验指标监测,如凝血功能、肝功能、肾功能等,评估输血对这些指标的 影响。

三、其他相关事项 1.用血前和用血后的记录:对患者的评估和效果进行详细记录,包括 患者基本信息、疾病评估、血液学指标、临床症状、形态学评价和常规化 验指标等,以便于后续评估和对比分析。 2.用血前和用血后的教育宣传:对医务人员和患者进行相关教育宣传,让其了解血液的正确使用和评价的重要性,以提高血液资源的合理利用和 减少不必要输血。 3.不良反应处理和统计:对于可能出现的输血不良反应,采取相应的 处理措施,并进行统计和分析,以改进用血质量和安全性。 4.定期评估和改进制度:对血液科或输血中心的用血前评估和用血后 效果评价制度进行定期评估和改进,提高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操作性。 综上所述,临床用血前评估和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的建立对于提高血 液使用的安全性、合理性和效果的评价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科学的评估和 评价,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输血,避免输血相关的不良反应,并提高患者的 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因此,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制度操作,保证用血过 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输血前评估及用血效果评价制度

输血前评估及用血效果评价制度 一、输血前评估 临床医师在决定对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前,必须对患者是否需要接受输血进行输血前评估。评估必须由主治医师及以上一级医师进行,评估结果要记入病程记录。评估输血的必要性需要综合分析诸多因素和临床特征。血红蛋白(Hb)和血细胞比容(Hct)值最客观,但不是决定输血的最好指标;贫血原因(急性失血、慢性贫血或溶血)、患者心肺功能和组织供氧情况、患者对贫血的耐受力等因素对判断是否输血更有价值。临床急诊抢救患者用血、择期手术术中大出血抢救用血、自体输血、稀有血型输血和新生儿输血等上述五种情况不列入评估的类型。 (一)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 1、红细胞:用于血容量基本正常或低血容量已被纠正而需要提高血液携氧能力的患者。低血容量患者可配晶体液或胶体液应用。 (1)血红蛋白>100g/L,可以不输; (2)②血红蛋白<70g/L,应考虑输; (3)血红蛋白在70-100g/L之间,根据患者的贫血程度、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以及年龄等因素决定。 2、血小板:用于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伴有出血倾向或表现的患者。 (1)血小板计数>100×109/L,可以不输; (2)血小板计数<50×109/L,应考虑输; (3)血小板计数在50-100×109/L之间,应根据是否有自发性出

血或伤口渗血决定; (4)如术中出现不可控渗血,确定血小板功能低下,血小板输注不受上述计数指标限制。 3、新鲜冰冻血浆:用于凝血因子缺乏的患者。 (1)PT或APTT>正常(一)5倍,创面弥漫性渗血; (2)患者急性大出血输入大量红细胞悬液后(出血量或输血量相当于患者自身血容量); (3)病史或临床过程表现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 (4)紧急对抗华法令的抗凝血作用。 4、全血:用于急性大量血液丢失可能出现低血容量休克的患者,或患者存在持续活动性出血,估计失血量超过自身血容量的30%。回输自体全血不受本指征限制,根据患者血容量决定。 (二)内科输血指南 1、红细胞:用于红细胞破坏过多、丢失或生成障碍引起的慢性贫血并伴缺氧症状的患者。血红蛋白<60g/L或红细胞压积<0、2时可考虑输注。 2、血小板:结合血小板计数和临床出血症状决定是否输注血小板,血小板输注指征: (1)血小板计数>50×109/L,一般不需输注; (2)血小板10-50×109/L,根据临床出血情况决定,可考虑输注; (3)血小板计数<5×109/L,应立即输血小板预防出血。 预防性输注不可滥用,防止产生同种免疫导致输注无效。有出血表现时应一次足量输注并计算CCI值。输注后1小时CCI>10或24小时CCI>(四)5为输注有效。CCI=(输注后血小板计数-输注前血小板

临床输血评估及输血效果评价制度定义

临床输血评估及输血效果评价制度定义 临床输血评估及输血效果评价制度是医疗机构中一项重要的医疗制度,旨在确保患者接受安全、有效的输血治疗。该制度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输血适应症评估、输血风险评估、输血效果评价、输血不良反应处理、输血感染预防、输血记录管理、输血定期培训与考核以及输血满意度调查。 1.输血适应症评估 输血适应症评估是指在患者需要输血时,根据其病情、生理状况以及输血指征,对是否需要进行输血进行评估。评估过程需考虑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生命体征、年龄、体重等因素,以及是否存在输血禁忌症。 2.输血风险评估 输血风险评估是指在输血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以确定是否存在可能影响输血安全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患者的病情、免疫状况、感染史、血型等,以及可能影响输血效果的并发症。通过对这些因素的评估,可以提前采取措施,降低输血风险。 3.输血效果评价 输血效果评价是指在输血后,对患者进行定期评估,以确定输血是否达到预期效果。评估指标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血红蛋白水平、生理功能等。此外,还需观察患者是否存在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并对输血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4.输血不良反应处理

输血不良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患者出现的与输血相关的异常反应。处理流程包括立即停止输血、通知医生、记录不良反应的表现和发生时间、进行相应处理并追踪观察等。同时,应分析不良反应的原因,采取预防措施,避免再次发生。 5.输血感染预防 输血感染是指患者在输血过程中,因输入感染性的血液或血液制品而引起的感染。预防措施包括采用无菌技术采集、储存和处理血液及血液制品;对献血者进行严格的筛选和检测;以及在输血前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评估等。同时,应定期对输血相关设备进行消毒和清洁,以降低感染风险。 6.输血记录管理 输血记录是指对患者输血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进行记录和管理的过程。这些数据包括患者的个人信息、献血者信息、血液类型、输血量、输血时间等。记录应准确、完整并及时更新,以便医生随时了解患者的输血情况。此外,应严格执行医疗文书的保管制度,确保患者隐私得到保护。 7.输血定期培训与考核 为了提高医务人员对临床输血评估及输血效果评价制度的认识和掌握程度,应定期进行相关的培训与考核。培训内容包括输血的适应症、风险评估、效果评价方法、不良反应处理、感染预防措施以及记录管理要求等。通过考核以确保医务人员能够胜任相关工作。 8.输血满意度调查

临床输血前评估和输血后效果评价制度

临床输血前评估和输血后效果评价制度 一、临床医师必须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及相关规定,做到安全、有效、科学用血。 二、临床医师申请输血前应根据患者实验室检测指标(急诊抢救患者输血除外)和病情进行输血指征综合评估。(输血指征综合评估指标见附件1) 三、临床医师必须根据输血指征综合评估指标决定输血品种和输血量。各血液品种的输注指征见附件2) 四、输血后,临床医师必须对输血效果做出评价,输血后效果以“有效”或“无效”描述。(评价指标见附件3) 五、对输血治疗无效的患者需分析原因,及时调整输血方案,避免无效输血。 六、对术中红细胞用血量超过申请用血量3单位的病例,需分析原因,进行病例讨论并记入病历。 七、临床医师对输血前评估和输血后效果评价必须记入输血治疗病程记录,并保留相应的检验报告(急诊抢救患者输血可无输血前检测报告)。 八、用血适应证合格率应100%达到相关标准,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将临床用血适应证合格率纳入输血质量考核范围。 附件1:输血指征综合评估指标 一、申请输红细胞类血液,必须检查患者Hb、Hct,评估患者有无出血或溶血状况、心肺情况和组织供氧情况、对失血或贫血的耐受力等。 二、申请输血小板,必须查血小板计数,观察患者有无活动性出血、是否预期做外科手术等。 三、申请输血浆及冷沉淀,必须查PT、APTT、FIB,观察患者有无出血或创面有无弥漫性渗血。 附件2:各血液成分输注指征 一、红细胞 (一)外科:用于需要提高血液携氧能力,血容量基本正常或低血容量已 被纠正的患者。低血容量患者可配晶体液或胶体液应用。 1.血红蛋白>100g/L,不必输注。 2.血红蛋白<70g/L,考虑输注。

输血前评估与输血后效果评价制度(7篇)

输血前评估与输血后效果评价制度 为进一步贯彻执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加强我院临床用血管理,科学合理使用血液,保障临床用血质量和安全,制定本制度。 一、临床医师在决定对患者输血治疗前必须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实验室检测指标进行输血前评估,输血治疗后要做出输血疗效评价,评估、评价结果要记入病程记录。 二、输血前评估的内容主要是: (一)患者是否符合用血的条件1.急性大量出血病人和手术中用血病人。 2.慢性出血导致hb<50-60g/l的病人。 3.血液病、各种血细胞减少及各种疾病引起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异常导致的出凝血障碍病人。 4.严重烧伤病人。 (二)患者病情及输血指征评估1.患者的临床诊断; 2.引起失血或贫血的病因; 3.是否已进行病因治疗; -13.血小板输注指征: 内科系统疾病。若>50____109/l,不需输注;20~50____109/l之间可根据病人情况给予输注;若<____109/l并伴有出血倾向,应立即输注;< 10____109/l,不管病人是否有出血,立即输注。 手术科室病人。若<50____109/l,不能进行手术;产科手术>50____109/l 可以进行;如果进行头颅、眼睛、脊柱手术一般要达到100____109/l; 70~100____109/l可进行上腹部手术。

肾脏疾病晚期如尿毒症等,虽然plt计数正常,但血小板功能伴有障碍,伴有出血倾向,适当输注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itp。严格掌握。 当伴有下列情况时,输注剂量要加倍。 (1)同种抗原(抗原抗体反应)(2)伴有脾亢(3)dic(4)严重g-杆菌感染。 因血小板多次输注后会产生同种抗体,而影响血小板的功能和寿命,因此,输用血小板要严格掌握适应症,一次足量输注。不主张预防性输注。 (四)成份血的适应症 1.全血只适用于失血量已超过1000ml-1200ml,并同时有进行性出血,濒临休克或已经发生休克的患者。 2.悬浮红细胞。应用于临床各科输血,适宜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的输血者和外伤手术等引起的急性失血患者。 3.浓缩红细胞(同悬浮红细胞)。 4.洗涤红细胞。 ①主要用于输注全血或血浆后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 -3量进行评价。 主要评价内容是。 (1)患者是否明确诊断;(2)病例是否符合临床用血条件;(3)主管医师是否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4)输血品种和数量是否与患者病情相符、输血治疗是否恰当;(5)急性失血是否进行了先晶后胶的扩容、大量输注抗凝血后是否根据病情变化补充了凝血因子(冷沉淀)和血小板;(6)非急症用血是否执行了备血制度和用血审批制度;(7)输血后是否及时进行了输血疗效评价、输血疗效如何;(8)输血治疗前是否履行了告知义务及是否签订《输血治疗同意书》;(9)输血申请单填写是

临床输血前评估与用血后效果评价管理制度

临床输血前评估与用血后效果评价管理制度 一、临床医师在决定是否实施输血治疗前,应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仔细评估,确保临床输血安全、合理、有效;在临床情况不确定时以不输血为首选原则。 二、输血前评估内容 1)患者基本情况:年龄、体重、心肺功能、有无心血管系统或中枢神经系统或高代谢性等基础疾患、生命体征、器官氧合和灌注状况; 2)既往史:有无输血史、输血不良反应史、妊娠史、药物过敏史; 3)血容量、贫血种类、可能原因、自然及预计病程; 4)失血量、失血速度、失血程度、临床控制出血的能力; 5)出、凝血功能; 6)患者代偿和耐受能力; 7)实验室检查结果:血气分析、Hb、Het、PLT、APIT、Fg、FF、FDP、D-D二聚体等; 8)手术因素:手术的方式、部位、切创面大小、切除脏器范围、手术难易程度、出血量预计、渗血量、手术需时长短和手术危险程度、术中控制出血的能力、麻醉技术等: 9)术后是否继续出血、出血引流量; 10)减少异体输血的血液保护方案:如其他纠正贫血的治疗;严格止血和减少出血的措施;自体输血等; 11)用血品种、用血量、输血时间、输血紧急程度; 12)各种远、近期利弊与患者预期临床转归。

三、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输血评估指征实施个体化输血治疗方案,避免浪费血液资源。临床输血前评估指征或检测指标符合要求应在90%以上、成分输血率在99% 四、临床每次输血治疗后应进行输血疗效评价,输血疗效评价率应在90%以上. 五、输血疗效评价内容:临床或实验室检查结果的转归; 1)临床评价:贫血症状、生命体征、器官氧合和灌注状况、出凝血功能、止血效果等。 2)实验室检查: ①输注全血、红细胞制品:复查血常规、必要时检测血气分析; ②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复查出、凝血功能; ③血小板制品:复查血常规、出、凝血功能; 六、若怀疑临床输血治疗无效时应及时分析原因并作相应处理; 七、输血疗效评价内容应记录在相应输血病程记录内; 八、临床每次输血治疗结束后应在24小时内对患者进行输血疗效评价。

临床输血评估及输血效果评价制度

临床输血评估及输血效果评价制度 一、输血前评估: 1.医师在决定是否对住院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前,必须结合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输血前评估。 2.评估内容:病情摘要;输血前相关检查(如:WBC、RBC、PLT、HGB 、HCT、APTT、PT、血型、肝功能、病毒筛查结果)、有无输血史、是否需要输血(需要输血说明输血目的)、输血的方式,输血品种和用量、什么时间输、是否签订《输血治疗同意书》(患者不同意输血要注明拒输血原因)等内容。 3.输血前评估必须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和我院《临床用血指南》要求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不符合适应症要求的不予输血。 4.评估内容详细并及时记录于“病程记录”。 5.医师应将评估内容详细并及时记录于“病程记录”,由经治医师签名。麻醉医师记录于麻醉记录单中并签名。 二、输血后评价: 1.每份输血病例(自评价)由经治医师进行输血后评价,并在“病程记录”填写评价结果和签名。输血后评价内容:实际用血量(时间、品种、用量);输血后相关检查结果(如:WBC、PLT 、HGB、HCT、APTT、PT);有无输血反应;输血效果(满意/ 欠佳)。

2.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每个月对本科所有的输血病例临床用血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汇总形成书面材料,作为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的材料妥善保存,以供进行“临床科室用血情况考核”。 3.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要根据每个月医院医疗质量检查通报中有关各科室输血质量内容,提出各自科室的整改措施,并在日常工作中落实好整改措施。以确保临床用血质量不断提高。 4.医务部和输血科每个月抽查部分输血病例资料,对临床用血质量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每个月医疗质量通报的一部份内容。并针对医务人员输血质量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对出现较突出质量问题的相关医务人员处罚并进行输血技术规范的学习、培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