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科室及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制度

临床科室及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制度

临床科室及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医院临床用血的管理,促进更加科学、安全、合理用血,将临床用血情况纳入临床科室和医师绩效考核中。特制订本制度:

一、临床用血评价制度

临床用血的评价主要包括用血合理性的评价和输血后疗效的评价。《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明确提出: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临床用血医学文书管理制度。医师应当将患者输血适应症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情况记入病历;《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输血记录单》随病历保存。

1、用血合理性的评价:主要是看是否严格按照输血适应症进行输血。输血适应症应严格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制定。

2、输血后疗效的评价:主要是指在输血后,医师要给予输血治疗后疗效评价,看患者输血后较输血前有无疗效或有无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如有输血不良反应发生,应严格按照输血不良反应处理程序进行。

3.制定临床用血专项检查制度,将检查结果在全院通报,并由医院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以严格加强临床用血的管理、促进临床科学、合理、安全的用血。

1、检查方法:由医务科联合质控科每月检查一次,抽取输血病历5-10份;

2、检查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①《临床输血申请单》的填写是否规范;②、输血前是否有免疫学检查;③输血前患者是否签写《输血治疗同意书》;④是否有相关实验室检查,是否有临床输血指征;⑤大量用血是否有审批;⑥是否有患者输血适应症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情况。

3、通报方式:医务科在医疗质量分析会上对检查情况进行通报公示,对检查不合格的医生进行通报,评价结果将作为科室绩效考核重要指标,以便更好提升临床用血的科学管理,促进临床合理、安全、有效用血。

临床科室及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制度

临床科室及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医院临床用血的管理,促进更加科学、安全、合理用血,将临床用血情况纳入临床科室和医师绩效考核中。特制订本制度: 一、临床用血评价制度 临床用血的评价主要包括用血合理性的评价和输血后疗效的评价。《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明确提出: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临床用血医学文书管理制度。医师应当将患者输血适应症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情况记入病历;《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输血记录单》随病历保存。 1、用血合理性的评价:主要是看是否严格按照输血适应症进行输血。输血适应症应严格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制定。 2、输血后疗效的评价:主要是指在输血后,医师要给予输血治疗后疗效评价,看患者输血后较输血前有无疗效或有无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如有输血不良反应发生,应严格按照输血不良反应处理程序进行。 3.制定临床用血专项检查制度,将检查结果在全院通报,并由医院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以严格加强临床用血的管理、促进临床科学、合理、安全的用血。 1、检查方法:由医务科联合质控科每月检查一次,抽取输血病历5-10份; 2、检查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①《临床输血申请单》的填写是否规范;②、输血前是否有免疫学检查;③输血前患者是否签写《输血治疗同意书》;④是否有相关实验室检查,是否有临床输血指征;⑤大量用血是否有审批;⑥是否有患者输血适应症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情况。 3、通报方式:医务科在医疗质量分析会上对检查情况进行通报公示,对检查不合格的医生进行通报,评价结果将作为科室绩效考核重要指标,以便更好提升临床用血的科学管理,促进临床合理、安全、有效用血。

临床科室及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精品文档]

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 1.目的 加强医院临床用血管理,促进临床安全、有效用血。 2.职责 2.1临床医师负责对患者用血指征进行评估,并评价用血疗效。 2.2临床科室每月对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用于个人业绩考核与用血权限的认定管理。 2.3输血科每月对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 2.4医务处每季度对各临床科室及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并用于科室质量管理评定和医师个人用血权限的认定。 3.制定依据 3.1《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3.2《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3.3《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 4.临床用血评价制度 4.1医师应当将患者输血适应症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情况记入病历;《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输血记录单》随病历保存。 4.2用血前评估:由医师参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输血指南,结合病人症状、相关实验室指标等,判断是否符合相应输血指征、

需要输注的成分及输注量。 4.3输血后疗效的评价:输血后48小时内,医师应对输血疗效进行评价,包括症状有无改善、实验室指标情况、有无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等。如有输血不良反应,应严格按照输血不良反应处理程序进行。 4.4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每月对本科室的输血病例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作为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的材料妥善保存。根据医院医疗质量检查通报中有关各科室输血质量内容,提出科室的整改措施,并在日常工作中持续改进,确保临床用血质量不断提高。 4.5输血科每月依据输血申请单填写质量、临床用血情况、相关制度落实情况、对医院通知执行情况等,对临床用血进行评价。 4.6医务处对临床用血的评价 4.6.1定期抽取病例,根据患者病案资料,组织专家对临床用血情况进行论证,评价合理用血情况。每季度至少检查一次,抽取输血病例至少20份。检查内容包括: 1)、《临床输血申请单》的填写是否规范; 2)、输血前是否有免疫学检查; 3)、输血前患者是否签写《输血治疗同意书》; 4)、是否有相关实验室检查,是否有临床输血指征;

临床科室及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

临床科室及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 1.目的 加强医院临床用血管理,促进临床安全、有效用血。 2.职责 临床医师负责对患者用血指征进行评估,并评价用血疗效。 临床科室每月对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用于个人业绩考核与用血权限的认定管理。 输血科每月对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 医务处每季度对各临床科室及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并用于科室质量管理评定和医师个人用血权限的认定。 3.制定依据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 4.临床用血评价制度 医师应当将患者输血适应症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情况记入病历;《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输血记录单》随病历保存。

用血前评估:由医师参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输血指南,结合病人症状、相关实验室指标等,判断是否符合相应输血指征、需要输注的成分及输注量。 输血后疗效的评价:输血后48小时内,医师应对输血疗效进行评价,包括症状有无改善、实验室指标情况、有无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等。如有输血不良反应,应严格按照输血不良反应处理程序进行。 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每月对本科室的输血病例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作为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的材料妥善保存。根据医院医疗质量检查通报中有关各科室输血质量内容,提出科室的整改措施,并在日常工作中持续改进,确保临床用血质量不断提高。 输血科每月依据输血申请单填写质量、临床用血情况、相关制度落实情况、对医院通知执行情况等,对临床用血进行评价。 医务处对临床用血的评价 4.6.1定期抽取病例,根据患者病案资料,组织专家对临床用血情况进行论证,评价合理用血情况。每季度至少检查一次,抽取输血病例至少20份。检查内容包括: 1)、《临床输血申请单》的填写是否规范; 2)、输血前是否有免疫学检查; 3)、输血前患者是否签写《输血治疗同意书》; 4)、是否有相关实验室检查,是否有临床输血指征;

临床用血前评估和用血后评价及考核制度

临床用血前评估和用血后评价及考核制度 Ⅰ 目的 为了进一步加强医院临床用血的管理,促进更加科学、安全、合理用血,将临床合理用血情况纳入临床医师个人业绩考核与用血权限认定的指标体系,评价临床科室和医师合理用血和输血后疗效评估的实施情况。 Ⅰ 范围 适用于对本院各临床用血科室申请医师的管理。 Ⅰ 制度 一、用血合理性的评价 (一)输血前评价:主要评价输血前检测、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的签署、大量输血的审批、患者检查及输血适应症的掌控。 (二)输血中评估:主要评价用血医嘱、病程记录、护理记录、输血记录及输血病程。 (三)输血后评估:主要评价输血后的疗效及输血严重危害的发生、处理和记录。 二、评价方法 (一)评价内容:1.《输血申请单》的填写是否规范;2.病历首页的填写;3.输血前检测;4.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的填写;

5.是否有相关实验室检查,是否有临床输血指征; 6.大量用血是否有审批; 7.病程记录是否完整; 8.输血后疗效评价情况; 9.临时医嘱与输血的一致性;10.患者病情是否符合临床输血指征; 11.输血不良反应的回报。 (二)科室评价:临床科室每月对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总结、分析,并将医师合理用血评价结果用于个人业绩考核与用血权限的认定管理。 1.每份输血病例(自评价)由本治疗组最高级别医师进行输血后评价,就其用血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并签名。输血评价表作为科室医疗质控小组的材料妥善保存、备查,不得丢失。 2.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每个月对本科所有的输血病例 临床用血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汇总形成书面材料一式三份,一份作为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的材料妥善保存,其余两份分别送医务科、输血科,以供进行临床科室用血情况考核。 3.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要根据每个月医院医疗质量检 查通报中有关各科室输血质量内容,提出各自科室的整改措施,并在日常工作中落实好整改措施,以确保临床用血质量不断提高。 (三)输血科评价:医务科授权输血科每月对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总结、分析,并将评价结果报送医务科。 (四)医务科评价:根据报送材料和每个月抽查部分输血病

临床科室及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

临床科室及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 1.引言 为了加强对临床科室及医师临床用血的管理,保障患者的用血安全, 提高医疗质量,特制订本制度。 2.目的 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和提高临床科室及医师临床用血的管理水平,确 保用血符合医学指南和临床规范,减少用血的安全风险,保障患者的用血 安全。 3.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所有临床科室及医师的临床用血活动。 4.评价标准 4.1临床科室评价标准 4.1.1用血工作组织和管理 临床科室应设立用血工作组织,明确组织结构、职责分工及成员。 临床科室应定期召开用血工作例会,对科室用血情况进行讨论和评估。 4.1.2用血操作规范 临床科室应按照相关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用血操作,包括血液采集、 输血前检测、输血程序、输血安全控制等方面。 4.1.3用血合理性评价

临床科室应定期对科室用血进行合理性评价,包括用血指征、用血准确性、用血安全性等方面。 4.2医师评价标准 4.2.1临床用血能力和水平 医师应具备临床用血相关知识和技能,能够正确判断用血指征,科学选择血液及其成分。 医师应熟悉血液采集和输血操作规程,确保输血安全和质量。 4.2.2临床用血规范执行情况 医师应按照相关规范和操作规程执行临床用血工作,确保用血工作符合规范和要求。 4.2.3临床用血合理性评价 医师应定期对自己的临床用血工作进行合理性评价,反思和改进自己的用血行为。 5.公示制度 为了确保临床科室及医师的临床用血评价公正和透明,特制定公示制度。 5.1临床科室评价公示 临床科室在评价完成后,将评价结果进行公示,包括评价指标、评价得分和改进计划。 公示应在医疗机构内的指定位置进行,并定期进行更新和通知。

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

核工业四一七医院 临床科室及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三十条指出:医疗机构应当建立科室和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将临床用血情况纳入科室和医务人员个人工作考核指标体系。为了进一步加强医院临床用血的管理,促进更加科学、安全、合理的临床用血,特制订本制度。 一、临床用血评价制度: 临床用血的评价主要包括用血合理性的评价和输血后疗效的评价。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二十八条明确提出: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临床用血医学文书管理制度。医师应当将患者输血适应症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情况记入病历;《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输血记录单》随病历保存。 1、用血合理性的评价:主要是看是否严格按照输血适应证进行输血。输血适应证应严格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制定。 2、输血后疗效的评价:主要是指在输血后,医师要给予输血治疗后疗效评价,看患者输血后较输血前有无疗效或有无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如有输血不良反应发生,应严格按照输血不良反应处理程序进行。 二、临床用血公示制度: 制定临床用血专项检查制度,将检查结果在全院通报,并由医院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以严格加强临床用血的管理、促进临床科学、合理、安全的用血。 1、检查人员: 由医务科组织成立临床用血专项检查小组; 2、检查方法:每季度检查一次,抽取输血病历至少30份; 3、检查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临床输血申请单》的填写是否规范; 2)、输血前是否有免疫学检查; 3)、输血前患者是否签写《输血治疗同意书》; 4)、是否有相关实验室检查,是否有临床输血指征; 5)、大量用血是否有审批; 6)、是否有患者输血适应症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情况;

临床科室及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

临床科室及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临床科室及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是为了规范临床科室及医师在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用血行为,保证用血的安全性和合理性而建立的一套制度。本制度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用血评价标准、用血申请审核、用血使用记录及审查、用血信息公示等内容。 一、用血评价标准 临床科室及医师在用血前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确定患者是否需要用血,并根据血液学指标、疾病诊断指南等相关规定,判断用血的指征、适应证和血液制品种类。用血评价标准应根据国家有关血液管理办法以及医院制定的相关规定进行制定。 二、用血申请审核 三、用血使用记录及审查 临床科室及医师在用血过程中应详细记录用血的日期、用血量、患者姓名、病历号等相关信息,并及时报告医院血库,以便血库进行库存管理和血源使用跟踪。用血使用记录应每日进行审查,对有异常情况的用血进行核查和追踪,确保用血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四、用血信息公示 为了加强用血的透明度和公开性,临床科室及医师的用血行为应及时向医院及社会公示,包括但不限于用血量、患者数量、血液制品种类等信息。公示机制应定期进行,公示内容应真实、准确、完整,并包含相应的监督举报渠道。公示内容可通过医院网站、公告栏等形式进行发布。

临床科室及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的建立,有助于提高用血的 合理性和规范性,减少不必要的用血,避免用血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和安全 隐患。同时,公示机制能够增加用血行为的透明度,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增强社会对医疗行业的信任度。 然而,同时也要注意到,该制度的实施需要医院及相关部门的全力支 持和配合。医院应加强对临床科室及医师的培训和监督,确保制度的有效 执行。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医院用血行为的监管和监督,加大对用血 信息公开和监督的力度,以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公众的健康安全。 最后,制定和完善临床科室及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有助于 促进我国医疗行业的发展和进步,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建立更加健康、公正、有序的用血管理体系。

临床用血科室及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

临床用血科室及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每月将所有临床用血科室及医师的用血量、审证用血情况上报医务处。 用血管理委员会定期在全院召开的医护质量讲评会上公布临床用血科室及医师用血考核结果,并予以奖惩。 1.对临床医师评价考核指标 (1)输血适应症符合率不低于90%:红细胞制剂的适应征:手术病人血红蛋白低 于100g/L或/和红细胞压积低于30%。内科病人血红蛋白低于60g/L或/和红细胞压积低于20%;血小板制剂的适应征:血小板低于50×109/L;血浆制剂不能用来纠正低蛋白,不能与红细胞制剂混合使用; (2)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签署率100%,合格率100%,保存在病历中,包括:完 整性、正确性、签字率等; (3)输血申请单,包括:完整性、正确性、签字率等; (4)输血病程录,包括:及时性、完整性、真实性等。要素包括:输血开始及结 束时间(年、月、日、时、分),输血适应症描述(症状、体征与实验室检测结果等),输注血液制剂种类与数量,输注过程中与输注后输血不良反应描述,有效评价描述(症状、体征与实验室检测结果等); (5)备血量与实际输血量符合率; (6)输血量/出血量比值(应<1); (7)血液制剂种类与数量填写是否统一,包括:患者病史中的病史首页、手术记 录、麻醉记录、护理记录、输血病程录等中出血量与输血量填写是否完整与一致,输血量与血库发血量是否一致等。 2.对临床用血科室评价考核指标 (1)输血前传染病检测率达100%; (2)输血指征符合率达100%; (3)审证用血率达100%; (4)输血总量比较; (5)患者输血人次百分率; (6)不同输血指标用血率; (7)各种血液制剂输注量百分率

临床科室及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

临床科室及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 一、临床用血评价制度。 1.科级临床用血评价 各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每月组织对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把评价结果用于个人绩效考核。 2.院级临床用血评价 医务科组织每季度进行临床用血评价专项检查,把检查结果纳入科室领导年度考核及医师个人用血权限认定,以更好地提升临床用血科学管理,促进临床合理、安全、有效用血。 (1)检查人员:由医务科组织输血科、质控科、临床科室人员进行检查。 (2)检查方法:每季度进行一次病历普查,每个输血科室抽取3-5份病历按《临床输血管理检查细则》(详见附件)进行检查。 (3)检查内容:临床用血的评价主要包括输血申请记录的评价、临床用血合理性的评价、输血后疗效记录的评价及其他四个方面。 ①输血申请记录的评价:医师输血前应征得患方同意,并与患方共同签署《XXX医院输血(血制品)同意书》,按要求完整填写《输血申请单》,完成医院相关临床用血审批手续。 ②临床用血合理性的评价:严格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严格把握输血适应症,合理选择输血品种及用量,更好地达到有效用血。 ③输血后疗效的评价:要求输血记录、输血后评价记录和输血过

程监控记录完整、规范。输血记录内容包括输血前评估、输血指征、成分、输血量、输血过程有无不良反应;输血后评价记录内容包括患者症状是否改善、输血后有否达到输血效果(检查相应指标),评估是否需要继续输血。输血过程监控记录主要为护理巡视记录。 ④其他:包括输血前用药、自身输血、输血不良反应上报、大量用血审批等。 二、临床用血公示制度。 医务科每季度对全院临床用血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同时把分析结果在医院内网进行公示。公示内容包括: 1.全院用血情况:全院各成分用血总量、住院人均用血量、自身输血量等。 2.临床科室用血情况:各科室成分用血量等。 3.临床用血评价结果:科室及医师临床用血检查评价结果及整改意见等。

临床用血前评估及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

临床用血前评估及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1制定目的 1.1严格输血适应症指标; 1.2输血后达到预期效果。 2适用范围 全院 3主要内容 3.1输血前评估: 3.1.1医师在决定是否对住院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前,必须对患者是否需要接受输血进行输血前评估。评估必须由主及以上医师进行,并由评估医师在评估表上签名。 3.1.2医师应将评估内容详细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3.1.3手术中麻醉科医师决定的输血,在输血后八小时之内必须由临床医师给患者开急复查血常规医嘱并切实落实到位。 3.2输血后评价: 3.2.1本份输血病例(自评价)由本治疗组最高级别医师进行输血后评价,并在《临床用血前评估及用血后效果评价表》上填写结果、签名。输血前评估和输血后评价表作为科室医疗质控小组的材料妥善保存、备查,不得丢失。 3.2.2医务部和输血科每个月按照《临床用血前评估及用血后效果评价表》抽查至少20%的输血病例资料,对临床用血质量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每个月输血质量考核的一部份内容。

3.2.3各科室输血质量管理小组每个月对本科所有的输血病例临床用血质量进行评价(包括输血人次、输血量、输血适应征符合率,输血后疗效评价即有效率),评价结果汇总形成书面材料一式三份,一份作为科室输血质量管理小组的材料妥善保存,其余两份分别送医务部、输血科,以供进行“临床科室用血情况考核”。 3.2.4各科室输血质量管理小组要根据每个月医院输血质量考核中有关各科室输血质量内容,提出各自科室的整改措施,并在日常工作中落实好整改措施。以确保临床用血质量不断提高。 3.3本制度不适用于临床急诊抢救患者用血、择期手术术中大出血抢救用血、自体输血、稀有血型输血和新生儿输血。 4参考文献 4.1《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令第85号)第十九条第二十八条 4.2《临床输血技术规范》[部颁标准] 附件1 4.3《省医院临床输血管理规程》(试行)第二十三条第三十八条

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

临床用血效果评价及公示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医院临床用血的管理,促进更加科学、安全、合理用血,将临床用血情况纳入临床科室和医师个人工作考核指标体系,特制订本制度: 临床用血评价制度 评价临床科室和医师合理用血和输血后疗效评估的实施情况。《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5号)第三十条明确提出:医疗机构应当建立科室和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将临床用血情况纳入科室和医务人员工作考核指标体系。 1.评价内容: 1.1用血合理性的评价:主要评价是否严格按照输血适应证进行输血,输血适应证按照《临床用血综合评估指标》的要求执行。 1.2 用血步骤的评价:主要评价《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配血单、发血单的完整性。1.3 输血后疗效的评价:主要评价在输血后是否有输血治疗的疗效,有无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处理的记录及回报。 2.评价程序: 2.1 评价人员:由医务处组织成立临床用血专项检查小组。 2.2 评价方法:每月抽查各个临床科室用血病历至少1份(该月无临床用血科室除外)。 2.3 评价包括以下几方面: 2.3.1 《临床输血申请单》的填写是否规范; 2.3.2输血前患者是否签署《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填写是否完整、规范; 2.3.3是否有相关实验室检查,配血单、发血单保存是否完整; 2.3.4是否有临床输血指征,输血是否合理; 2.3.5大量用血是否有审批; 2.3.6是否有患者输血适应症的综合评估,有无输血记录(输血起止时间、输血成分和剂量、血型等),有无输血反应记录和输血后效果评价等情况。

临床用血公示制度 实施临床科室和医师临床用血专项检查,将检查结果在全院公示,并由医院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更好提升临床用血的科学管理,促进临床用血合理、安全、有效。 1.公示部门: 由医务处根据临床用血评价结果在全院进行公示。 2.公示内容: 2.1用血合理的临床科室和医师; 2.2用血欠合理的临床科室和医师(评价为欠合理的原因); 2.3 用血不合理的临床科室和医师(评价为不合理的原因)。 3.公示日期及时间: 3.1每月定期公示上月抽查的各临床科室和医师的用血情况; 3.2 每次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 4.公示方式及反馈: 4.1由医院以简报的方式对临床科室、手术室和临床医师对用血评价结果进行公示; 4.2对提出异议的科室和个人,医务处组织专家进行复核,在3天内给予回复。

临床科室及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

临床科室及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血液及血液制品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确保患者的用血安全和提高血液资源的利用效率,制定和实施临床科室及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就该制度的目的、依据以及具体实施的方法进行探讨。 一、目的 临床科室及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是为了加强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使用血液及血液制品的管理,保证用血的安全和合理性,并增加医务人员的责任感和规范行为。通过该制度的实施,可以提高医务人员的临床用血水平和知识储备,减少医源性传染病的发生率,促进血液资源的公正分配。 二、依据 (一)国家法律法规: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有责任保证患者的用血安全,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技术标准使用血液及血液制品。 (二)行业规范标准:临床科室及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的制定还应参考相关行业的规范标准,如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布的《献血和临床用血质量管理规范》等,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三、实施方法

(一)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临床用血的目的、适应证、禁忌证、适应症等因素,制定一套科学、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既要考 虑患者的用血需求,又要兼顾血液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评价指标 包括但不限于医务人员的用血知识水平、用血指征的正确判断、用血 程序的规范执行等。 (二)评价方法与频率:对临床科室及医师的临床用血行为进行评 价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案例审查、抽样调查、问卷调查等。评 价的频率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安排,可以定期进行,也可以随机进行,以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三)评价结果的公示:评价结果应以公示的方式进行,可以通过 公示栏、医院网站等形式向医务人员和患者公开。公示结果的内容应 具体而明确,既要保护医务人员的隐私和名誉权,又要告知患者医务 人员在临床用血方面的水平和表现。 四、意义和影响 (一)提高用血的安全性:通过临床科室及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及公 示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监督和约束医务人员的临床用血行为,减少 医源性传染病的发生率,提高用血的安全性。 (二)合理利用血液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可以推动医务人员 提高临床用血的水平和知识储备,同时也可以促使医务人员在用血决 策上更加慎重和理性,合理利用血液资源,确保血液的公正分配。

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

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 一、为了进一步加强医院临床用血的管理,促进更加科学、安全、合理用血,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第三十条、第二十八条要求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所指输血指输注各种血液成分。包括红细胞、血浆、冷沉淀血小板等。 三、临床用血评价主要包括对科室用血合理性评价和医生合理用血评价。 四、科室用血合理性评价由医务科组织成立临床用血专项检查小组每季度检查一次,抽取输血病历至少10份,检查内容包括: (1)科质控小组对本科临床用血质量的管理及月评价; (2)是否有临床输血指征; (3)输血申请是否符合规定; (4)是否有输血前感染性筛查; (5)输血前患者是否签署《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 (6)《输血申请单》的填写是否规范; (7)是不是有患者输血适应症和输血后疗效评估; (8)输血医疗、护理医疗文书是否记录规范; 5、医生合理用血评价主要为输血前评估和输血后评估:

(1)医务人员应当认真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严格掌握临床输血适应证,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检测指标,对患者是否需要接受输血进行输血前评估。评估必须由主治医师及以上医师进行,并由评估医师在评估表上签名。 (2)输血后评估包块输血后疗效评价和输血不良反应评估。输血治疗患者的主管医师在输血治疗后第二天应根据输血治疗目的对患者进行血常规或出凝血相应的实验室检测,并观察患者病情有无好转、临床表现是否改善等,做出输血治疗疗效评价,在评估表中记录。输血不良反应评估在《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中记录。 (3)医生合理用血评价不适用于临床急诊抢救患者用血、择期手术术中大出血抢救用血、自体输血、稀有血型输血和新生儿输血,除了上述情况外,其他住院患者临床用血和择期手术患者术中用血必须执行。 (4)《临床用血评估表》一式两份,科室质控小组留存一份,报送血库一份。 六、医院对科室用血合理性评价搜检结果实行公示,通报有关各科室输血质量内容,提出整改步伐,考核结果纳入临床科室和医师个人工作考核目标体系进行考核。

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

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医院临床用血的管理,促进更加科学、安全、合理用血,将临床用血情况纳入临床科室和医师个人工作考核及质控评价体系,特制定本制度: 一、临床用血评价制度 评价临床科室和医师合理用血和输血后疗效评估的实施情况。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2011版)第二十六条明确提出:医疗机构应当进行临床用血医学文书管理,医师应当将患者输血前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情况记入病历,《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输血记录单》随病历保存。 (一)用血合理性的评价:主要评价是否严格按照输血适应症进行输血,输血适应症参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执行。 (二)输血后疗效的评价:主要评价在输血后是否有输血治疗的疗效评价及有无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处理、记录。 二、临床用血公示制度 实施临床科室和医师临床用血专项检查,将检查结果在全院公示,并由医院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更好提升临床用血的科学管理,促进临床用血合理、安全、有效。 (一)检查人员:由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组成。

(二)检查方法:每月检查,抽取当月所有输血病历进行评价,并将整改意见反馈给临床科室及医生责其整改。 (三)检查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临床输血申请单》的填写是否规范; 2、输血前是否有输血前免疫学检查; 3、输血前患者是否签署《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 4、是否有相关实验室检查,是否有临床输血指征; 5、大量用血是否有审批; 6、是否有患者输血适应症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情况。 三、奖惩条例 (一)每发现1例无指征输血,依照《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师奖惩条例》扣当事责任人200元,并扣除当月治疗组全体成员质控分10分,科主任连带责任扣质控分5分; (二)每发现1例输血病历医疗文书书写不规范,依照《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师奖惩条例》扣当事人奖金50元,并扣除病历书写者当月质控分3分,科主任连带责任扣质控分1分; (三)每发现1例输血告知同意书签署不规范,依照《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师奖惩条例》扣当事人奖金50元,并扣除病历书写者当月质控分3分,科主任连带责任扣质控分1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