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 旅游目的地体系建设

第三章 旅游目的地体系建设

第三章 旅游目的地体系建设
第三章 旅游目的地体系建设

第三章旅游目的地体系建设

“十二五”期间,龙泉市一方面要“提升现有景区品质”,另一方面要“开发建设特色的景区”,提升一批,创建一批,形成更多高品质的景区型旅游目的地。在此基础上,注重培育龙泉城区的旅游功能,培育各具特色的休闲、养生、度假和乡村旅游地。逐步形成以中心城市为龙头,以高等级景区、高品位度假区、休闲养生基地和特色乡村为主要节点,各级各类目的地分工协调的市域旅游目的地体系。

加强旅游吸引力系统建设。围绕旅游发展的“一一三”空间新格局,构筑“山(龙泉山、披云山、浙西南大峡谷、昴山)、瓷(龙泉青瓷文化创意基地、大窑龙泉窑遗址、龙泉青瓷宝剑苑、上垟·中国青瓷小镇)、剑(中华宝剑文化园、龙泉宝剑厂〈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系统。

一、构建龙泉旅游发展的“一一三”空间格局

“十二五”期间,龙泉市将奠定点、线、面结合的旅游发展“一一三”空间格局。

一城(点)——山水古城、旅游新城

一江(线)——瓯江龙泉溪观光游憩带

三区(面)——山水观光旅游区、剑瓷文化体验区、休闲养生度假区。

(一)一城——山水古城、旅游新城

市区是整个龙泉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区内各大景区(点)的城市依托,也是全市的旅游接待服务中心。“十二五”期间,要大力增强龙泉城区的旅游功能,精心规划,把龙泉城区作为一个大景区来打造,加快龙泉城区旅游景区景点和旅游接待设施的建设。

以龙泉青瓷文化创意基地、青瓷宝剑苑、龙泉中华宝剑文化园区、留槎洲水上乐园、白云岩景区、崇仁寺(华严公园)宗教旅游区、藏龙十八瀑景区以及九姑山森林公园、凤凰山爱情主题休闲公园、棋盘山公园等景区景点公园建设为支撑,同时,建设一批高品位的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和休闲场所,丰富龙泉城区的旅游休闲项目,有效提升龙泉城区的旅游功能,增强龙泉城区对全市旅游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推动,通过政府强有力的举措,促进老城区主要街道商业服务业态的调整和优化,逐步形成个性鲜明的旅游特色街、土特产市场、特色餐饮美食街、酒吧娱乐街等,以此集聚人气、提高城市知名度。其中,特别要重视晚间休闲娱乐活动场所的建设,通过向游客提供丰富多彩的夜生活产品,吸引更多游客不仅游在龙泉,而且住在龙泉。

立足城市风貌和道路格局,规划建设连接各旅游景区、接待设施的“旅游公交线路”和“交通指示系统”,为游客走进龙泉、了解龙泉和宣传龙泉创造更加便捷的条件。在城市建设时,要利用公园小品、道路市政设施、城市公共建筑等有形的器物来表达龙泉古老深邃的剑瓷文化,改善城市旅游环境,完善城市旅游接待功能,增强城市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二)一江——瓯江龙泉溪观光游憩带

瓯江龙泉溪观光游憩带以龙泉溪及其两岸的山水景观、植被景观、乡村景观、水上休闲、娱乐项目等作为旅游吸引物,打造以龙泉溪为核心的观光游憩带。按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重点实施留槎洲水上乐园项目,在一期已建成留槎阁茶楼、游乐设施的基础上,二期自兰巨炉田沿江打造具有龙泉特色文化的“八景”“三绝”,为游客提供“一夜不归”的画舫夜游项目,争取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做好香樟园旅游度假区前期工作,拟建成为集高档休闲、度假、会议于一体的度假区;新建凤凰山山顶公园、高机和吴三春主题公园;通过进一步整治河流两岸植被景观和村落景观,以龙泉溪漂流项目,串联沿岸的村落,大力开展乡村旅游。

(三)三区

1、山水观光旅游区

该区以龙泉山景区为龙头,包括龙泉山周边的部分村落。以龙泉山景区为依托,利用龙泉山不可复制的高度和高原湖泊、高山草甸、云海雾凇等众多高原特有的自然奇观,发展为山水观光精品旅游景区,并以此带动周边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十二五”期间重点实施龙泉山二期开发项目,同时以政府投资为主推进披云山景区开发,以招商引资方式开发石马大峡谷景区、白云岩景区、昴山景区。

2、剑瓷文化体验区

该区以青瓷文化创意基地、中化宝剑文化园区为主打景区,整合大窑龙泉窑遗址、青瓷宝剑苑、龙泉宝剑厂、上垟·中国青瓷小镇等景区,建成以龙泉青瓷、龙泉宝剑两大文化瑰宝为主的文化体验区。

龙泉青瓷和龙泉宝剑两大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国宝级文化产品,长期以来受专家学者所称颂。但作为文化产品曲高和寡,只有将文化产品转为旅游产品,推动适合大众游客参与的剑瓷文化体验旅游产品的开发,才能使这两大文化瑰宝为大众游客所接受。一是以“龙泉青瓷、人类非遗”这一垄断性资源优势,整合龙泉青瓷文化创意基地和青瓷宝剑苑(3A景区)等资源,打造

国家4A级景区——中华青瓷文化园。二是建设龙泉宝剑文化旅游区。以“中华宝剑文化园区”为主轴,通过对中华宝剑文化的展示、演绎,着重龙泉宝剑文化的发掘提升,设置游客参与旅游活动项目;向海内外游客提供一个人文、侠义、怀古的充分体现中国五千年剑文化历史的国家4A级主题旅游景区。三是打造上垟·中国青瓷小镇。重点建设披云青瓷文化园项目,以此为核心,整合上垟镇木岱口村青瓷购物街、青瓷古作坊和源底村古民居的历史风貌,打造世界独有的中国青瓷小镇。

3、休闲养生度假区

该区旨在充分发挥我市森林覆盖率高、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水体质量好、局地小气候宜人的生态环境优势和绿色产业优势,推进浙西南生态休闲养生度假区的建设,“十二五”时期,结合高等级旅游景区建设和农林产业发展,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休闲养生度假景点,积极探索发展以长三角大中城市老年人群为对象的长居型休闲养老养生度假基地。

南部区域以龙泉山景区为龙头,以打造5A级景区为抓手,开工建设乌狮窟养生区、十八窟休闲中心等二期项目,打造大赛湖漂流、香菇部落、龙祥观等景点,结合乡村旅游点,建设兰巨豫章至龙泉山景区的度假休闲带,成为长三角知名的生态养生高地;西部区域凭“中国生态第一市”的优势,整合锦溪昴山宗教

活动主题景区、宝溪披云山景区、住龙生态沟、上垟青瓷文化、竹垟畲族文化、八都温泉等优质旅游资源,打造浙西南区域中心的高端休闲养生度假基地。

二、坚定不移地推进高等级景区建设

努力创建5A级景区。一是以龙泉山景区作为创建景区,完成一期绿野山庄改扩建工程,提高景区接待容量;开发景区二期项目,建设客运缆车,彻底改善景区可进入性,建设乌狮窟景区、十八窟国际会议中心,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和档次。二是以整合龙泉青瓷文化创意基地、大窑龙泉窑遗址、青瓷宝剑苑、上垟披云青瓷文化园等剑瓷文化景区,打造世界独有的高品质龙泉剑·瓷文化旅游景区。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创建成功1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大力创建一批4A级景区。在巩固和提升现有4A级景区的基础上,分期分批、有序推进高等级景区创建工作。根据资源环境、区位条件、开发基础和发展潜力,“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披云山景区、中国·龙泉青瓷文化旅游区、上垟披云青瓷文化园、龙泉中华宝剑文化园区、浙西南大峡谷景区、白云岩景区、留槎洲水上乐园(龙泉溪漂流)、崇仁寺(华严公园)宗教旅游区、昴山宗教旅游主题景区、龙祥观道家养生园等一批景区,力争到十二五末,确保建成3个以上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三、促进乡村旅游和红色旅游融合发展

坚持让农民得利、让农村受益的着眼点,着力通过加强资源整合和产业融合推动产品提升,通过加强空间集聚推动规模提升,通过加强管理和培训推动服务提升,通过加强营销创新推动市场提升,使乡村旅游业在转型升级中获得更大的发展动力,使乡村旅游点进一步成为全市旅游目的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依托大景区,坚定不移地实施“旅游富民工程”。以地域文化、民俗风情、摄影基地、农业观光等为载体,丰富和提升乡村旅游内涵,重点建设若干个特色明显、旅游设施相对完善的乡村旅游点。如茶坦村为代表的田园风光型,石马村为代表的民俗型,炉岙村、龙案村等为代表的高山生态型,大窑村、金村等为代表的青瓷文化型,青井村为代表的养生休闲型,罗墩村为代表的畲族风情型乡村旅游,项边村、刘坊村等为代表的安仁永和廊桥文化乡村旅游。

高度重视红色旅游开发。以开发披云山景区为契机,依托住龙——披云山——宝溪系列革命旧址,建设“星火燎原”红色旅游线路。红色旅游资源为披云山景区的重要旅游资源之一, 2011年龙泉披云山苏维埃政权旧址被国家发改委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第二批名录。开发思路:以走红军道·探三江源为主题形象,充分利用披云山景区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依托景区内部的交通线路及登山步道,串点成线,通过资源挖掘、游线整合、

景观建设、基础设施配套等手段,大力开发披云山景区红色旅游。

旅游产业评价方法与评价体系

旅游产业评价方法与评价体系 摘要:旅游产业评价主要包括区域旅游竞争力评价、区域旅游发展潜力评价以及可持续发展评价。本文基于前人研究的成果,对旅游产业的评价体系做了总结和阐发,构建了评价的指标体系。 关键词:旅游产业产业竞争力产业发展潜力 1.旅游产业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 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最具广阔前景的新兴产业, 成为仅次于石油工业的全球第二大创汇产业, 同时也是提供 就业机会最多的经济部门, 各国对旅游产业的研究日益重视。田中喜一 ( 1950)、Porter ( 1969) 及 Bekhter( 1974) 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旅游产业的主要性质及旅游活动运行的主要特点[ 1]; K rapt ( 1954 ) 和 M.Troisi ( 1955) 对旅游投资与收益的比较、旅游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游客开支对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 通过对发展旅游业创造经 济增长与就业研究中, Adwar dyi n 、Mar ktle ( 1978) 同美国商业经济发展局 ( 1981) 均对区域旅游产业发展规划进行了研究[ 2]。我国对旅游产业的研究较晚, 但得到了学术界和政府的广泛重视, 许多学者在该领域做出了一些有价 值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后期, 以孙尚清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对旅游产业进行了战略、规划、项目的深化研究[ 3]; 唐留雄( 2001) 从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旅游产业内部各要素之间各种关系的研究入手, 完整地阐述了旅游产业经济特 征[ 4]。 2.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 2.1国内外关于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的研究 由于旅游业对相关产业带动性强 ,发展旅游业对于推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扩大国内需求、促进就业和增加居民收入以及推进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等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旅游业已成为许多地区经济发展的 支柱产业之一 ,提升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就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之一, 而 提升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对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的评价.通过对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的科学评价 ,可以清楚区域旅游发展的优势和不足 ,以便区域旅游管理部门针对优势和不足提出发展区域旅游业的具体战略。 旅游产业竞争力, 是旅游产业在市场竞争中表现出争夺旅游客源市场和产 业发展要素以获取产业增长动力的能力。国际上对旅游竞争力的研究是从 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目前,旅游业竞争力的定量研究成果主要有:国外方面,K.Metin和 R.Mike 构建了包含软指标和硬指标在内的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指标 体系,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土尔其相对于法国、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希腊

影响旅游业发展的相关因素

影响旅游业发展的相关因 素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 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 影响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相关因素分院:经济与统计分院 专业班级:经统1501班 学生姓名:姜文钰 学号: 指导教师:毛雪莲 完成日期:2017年12月9日

影响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相关因素 摘要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进一步上升,旅游成为人们的基本生活方式,是人们使用休闲时间的最佳选择之一。其次,以新兴国家为代表的旅游目的地不断出现,世界区域重心正向东方转移。中国正是这一趋势的代表,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从国际游客接待量上看,2004 年以来,中国成为居法国、美国、西班牙之后的全球第四大旅游目的地国家,其中 2010-2012 年中国一度超过西班牙,位列全球第三大旅游目的地国家。第三,个性化、自由化成为新的趋势,使传统观光旅游、度假旅游已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各种内容丰富、新颖独特的旅游方式和旅游项目应运而生。本文通过对中国旅游业市场收入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检验,并对各因素的影响因素程度大小进行比较,最终建立适合的回归模型,对其做统计和经济意义上的分析,并根据结果提出建议。 关键词:国内旅游业 Eviews模型旅游收入多重共线性

目录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问题的提出 旅游业一般分为国际旅游业和国内旅游业。国内旅游业是为国内旅游者服务的一系列相关的行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业呈现蓬勃的发展趋势,旅游景点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

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带薪假期的普遍实行。由于旅游业条件的改观,人民的旅游热情将进一步焕发,人民对旅游业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国内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对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相关因素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2.研究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中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日益凸显它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旅游业的发展以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并受其制约,同时又直接或间接地促进国民经济有关部门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经济、社会效益明显,能够促进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为社会提供大量就业机会,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在增进国际交流的同时促进招商引资,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以及促进经济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研究思路 本文主要研究影响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相关因素,内容涉及经济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从统计的角度,运用统计分析软件,建立合适的模型,分析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因素,得出相应的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和建议,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一部分:绪论。提出了本文要研究的问题及其现实研究意义,凸显本文的研究价值。 第二部分:以统计调查数据为依据,针对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进行阐述,并讨论了不同因素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问题。 第三部分: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影响旅游业发展的相关因素的成因。 第四部分:通过相关数据、指标建立模型进行模型,对影响旅游业发展的相关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第五部分:根据上述研究,对影响旅游业发展的相关因素提出建议和对策。 一、收集数据 为估计模型参数,收集旅游事业发展所处的1994-2016年阶段的统计数据,如图所示。 表2-1 我国1994-2016年旅游业相关数据统计表

(完整版)世界旅游目的地经营管理案例

《世界旅游目的地经营管理案例》读书笔记 我选择的书是世界旅游目的地经营管理案例,这本书是以旅游地理学为视角进行的一些世界上旅游目的地的经营管理案例的分析。该书提供了36个典型案例,都是目前学术界和业界人士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如旅游业在城市复兴中的作用、生态脆弱地区的旅游开发、旅游危机管理、旅游生态税的合理性问题、扶贫与旅游的关系、滞缓旅游地的愿景规划、基于社区参与的旅游开发等。因为该书讲解的知识都是以案例的形式出现,使我更容易理解书中关于经营管理的知识,以及旅游目的地经营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根据该书中所提供的案例进行分析,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也增强了对知识的实际操作和运用。下面是我针对本书一些我已阅读并感兴趣的一些内容进行的而一些摘要: 一旅游资源保护和旅游业的平衡发展(以格拉帕戈斯群岛为例) (一)格拉帕戈斯群岛简介 格拉帕戈斯群岛位于南美大陆瓜亚基尔以西1000公里的天平洋上,这些岛屿上的野生动植物既是世界级的旅游景观,又是不可再生的的资源,因此成为世界知名的世界遗产和生物圈保护区。以前,哟与地理位置偏远和人类活动影响相对较少,格拉帕戈群岛处于良好的保护状态之中。随着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态旅游人数的逐步增加,一方面,公众开始对群岛进行关注,为保护群岛提供支持,另一方面,却进一步加剧对群岛上脆弱生态系统的破坏,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严峻的问题。 (二)资源管理 1 国家公园的认定,致力于保护群岛内的生态系统,并设置“游客禁区”,限制游客数量。 2 区域划分国家公园划分为五个区域,给予不同的保护级别,很据保护区的首要目标达到游客需求的平衡: ●特别利用区——比邻居住区,当地居民在严格的控制下使用 ●集约利用区——包括大部分旅游景点,每天最大接待量为4~5个旅游团队, 每个团队的人数不超过20人 ●保护利用区——包括了较少旅游景点,之允许每天不超过20名游客观光

旅游目的地建设与发展

项目七旅游目的地建设与发展 学习任务1 旅游目的地的基本内涵分析 旅游目的地的概念 国外关于旅游目的地的概念 霍洛韦(英)指出具体的旅游胜地、一个城镇或整个国家或者地球上一片更大的地方都可以成为旅游目的地。 布哈利斯(2000)把旅游目的地的范围设定为一个特定的已知地理区域,在这个区域当中旅游消费者被看作是一个政府框架,这个政府框架是独立的完整的且有统一旅游业管理和规划。即由统一的目的地管理机构来对这个区域进行管理。具体说来,旅游目的地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景点型旅游目的地、城市旅游目的地、国家级旅游目的地和区域型旅游目的地。” 世界旅游组织确切的将旅游目的地定义为物理空间,在这个空间内平均每个游客起码待一个晚上,这个空间包括旅游产品和服务,是具有地理区域和行政界线的,可以通过影响市场竞争力等方面要素来体现管理活动、形象和旅游者满意度。 国内关于旅游目的地的概念 保继刚(1996)指出旅游目的地是旅游者停留活动的地方,是指附着在一定地理空间上的旅游资源并且将旅游目的地基础设施及相关设施统一联系在一起。崔凤军(2002)提出旅游目的地是一个拥有统一整体形象的旅游吸引物的开放系统。以空间尺度作为衡量标准旅游目的地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其中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或一个具体的旅游景区(景点)都可以是旅游目的地。从一定意义上来看旅游目的地是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与游客体验的相结合的整体。 旅游目的地,是吸引旅游者在此作短暂停留、参观游览的地方。旅游通道将客源地和目的地两个区域连接起来,是整个旅游系统的桥梁。 旅游目的地的基本条件

具有一定数量的旅游吸引物 旅游吸引物是旅游目的地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先决条件,旅游目的地的开发、规划、建设都要依赖旅游吸引物。 具有一定的可进入性 可进入性是进行旅游活动的前提条件之一,是指从旅游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全过程的进入难易程度。 具有一定的旅游设施 旅游业发展要具备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接待设施,包括住宿设施、餐饮设施、娱乐设施、购物商店和其他服务设施。 具有一定的旅游市场 任何一个旅游目的地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充足的客源和规模的市场是不可缺少的要素。 旅游目的地的分类 按照旅游资源类型划分 自然山水型 都市商务型 乡野田园型 宗教历史型 民族民俗型 古城古镇型

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资源评价 一、旅游资源及其评价概念 旅游资源:能够吸引顾客产生旅游动机,具有一定旅游功能和价值,可被利用来开展各种旅游活动,并能产生各种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各种自然、人文客体或其他因素。 旅游资源评价:基于开发旅游的目的,依据旅游资源的分类标准和统一的评价体系对旅游资源单体本身进行的评价,从而确定开发的机会与约束。 二、旅游资源评价目的 (1)、确定该旅游资源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价值和地位 (2)、为新旅游区的开发计划提供依据 (3)、为已开发和部分开发的老旅游区提供改造、扩大的依据 (4)、为国家和地区进行分级规划和管理提供资料和判断的标准 (5)、有助于明确旅游地的性质,拟定未来旅游资源结构和开发 三、旅游资源评价方法 旅游资源评价是一项极其复杂而重要的工作,由于评价的目的、资源的赋存条件、开发导向等不同,可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大体可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大类,在具体应用时则根据情况采用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比较理想。 1、定性评价 定性评价法使用广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在旅游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根据调查者的印象所做的主观评价,多采用定性描述的方法,评价的结果主要与评价者的经验与水平有关,因此也叫做经验评价法。 该方法简单易行,对数据资料和精确度要求不高,但不可避免地存在结论的非精确性和推理过程的相对不确定性。 定性评价法主要有“三三六”评价法和“六字七标准”评价法 (1)卢云亭的三三六评价方法 “三大价值”指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科学考察价值。 “三大效益”指旅游资源开发之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六大开发条件”指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景象地域组合条件、旅游环境容量、旅游客源市场、投资能力、施工难易程度等六个方面。 (2)“六”字“七”标准 六字:指美、古、名、特、奇、用。美是指旅游资源给人的美感;古为有悠久的历史;名是具有名声或与名人有关的事物;特指特有的、别处没有的或少见的稀缺资源;奇表示给人新奇之感;用是有应用价值。 七项标准:指对旅游资源所处环境,采用季节性、环境污染状况、与其他旅游资源之间的联系性、可进入性、基础结构、社会经济环境、客源市场等七个方面进行评价。 2 定量评价法 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模型,以全面系统的方法,将有关旅游资源的各评价因子予以量化,使其结果具有可比性。 较之定性评价,结果更直观准确。但是定量评价难以动态的反映旅游资源的变化,对一些无法量化的因素难以表达,且评价过程较为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单途径单因子评价法:选用某个评价途径的某个指标进行评价的方法即为单途径单因子评价法,这种方法一般多见于对自然旅游资源的评价,特别是对于开展专项旅游活动的评价,如登山、滑雪等尤为适用。 比较有影响的旅游要素的单途径单因子有日本洛克计划研究所的地形适宜性评价;乔

旅游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的影响

旅游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的物质生活变得十分丰富。然而,物质的丰富变得让人满足后,不少人开始寻找精神上的满足,因此最能让我们丰富精神生活的方式——旅游,变得越来越流行。许多城市也开始着力发展自己的旅游业,来拉动城市经济的增长。下面,我将分析旅游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经济、社会文化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一、旅游对环境的影响 积极影响: 旅游会带来旅游目的地城市的绿化、环境的净化和美化、旅游透明度的提高。通过到自然风景旅游区旅游,公众对环境问题会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其次,游客需要在轻松舒适的环境下游览和体验城市风光、风情、历史和文化,这样就促使旅游接待地政府重视环境问题,下工夫改善环境,搞好接待地卫生。 使道路、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得以改善和完善。为了吸引游客,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接待地会采取措施改善和完善已有的基础设施,如河湖的疏浚、交通的顺畅等。 促进地区饮食、娱乐等第三产业的发展。由于旅游是个综合性产业,既以其他部门的发展为基础,又能带动和促进其他部门的发展,旅游兴而百业兴,旅游的发展可以促使旅游接待地增加酒店餐饮休闲和娱乐场所,为旅游者提供良好的旅游环境和暂居条件,从而提高地方的知名度,促进经济的发展。 使历史建筑和古迹遗址得到维护、恢复和修整。所有旅游目的地的环境和文化遗产通常都是主要的吸引物。为发展旅游业,当地有关部门必然会加强管理,维护、恢复这些旅游发展的基础。如果管理得当,就能促进旅游业的长足发展,从而为环境和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一种经济保障。这些资源的持续利用能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和收入,能长期为政府增加税收。 促进了环境的改善,保护了当地的森林资源旅游,特别是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旅游活动,依赖于健康、完好的生态系统。为保持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决策者就必须下决心改善森林、水、空气和风景区的环境状况。有些地方是以林业和煤矿业为经济支柱的,如黑龙江。旅游业的兴起,使得当地在失去林业和煤矿业方面的生活机遇后,逐渐从旅游业和绿色食品生产中找到了新的经济发展机遇。同时,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风景区内游客数量和私人投资的增加为改善自然、历史和文化景区的管理提供了资金保证,促进了森林、河流、湖泊、湿地、草原、火山和人文景观的维护、保护和恢复。 消极影响: 旅游经济与环境保护冲突小,但并不意味着没有矛盾。近些年来一些地方由于无序开发、盲目发展,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遭到损害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旅游对环境的不良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破坏旅游目的地本来的正常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旅游景点的过度开发将会造成对周围野生生物的干扰,导致某些生物灭绝。如保护区人口数量的季节性增加、车辆流动和废气排放都会对动植物本来宁静的生存环境造成干扰,对处于繁育期的水禽造成影响,迫使成鸟弃巢,导致种群数量减少,破坏生态平衡。旅游开发还会破坏森林植被,使高纬度地区和山区易受水土流失、淤积河道的影响;湿地水位下降,使芦苇和水草枯死,增加了草原火险隐患,破坏了动植物系统。生态资源遭到破坏,人类生存环境就会恶化。 破坏旅游目的地。本来的自然景观不当的旅游开发会对土地、植被造成损害,造成自然景观的消失,而且旅游接待设施的过度开发和建设,不和谐的建筑风格、建筑材料或设施规模,无处不在的索道都会产生负面的视觉影响,使当地原有的自然景观、风景名胜遭到破坏,

发展旅游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两课调查报告 成绩 姓名:张凯鹏 系(院):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土木工程 班级:土木1308 学号: 1305131373 指导老师:慕怀琴 日期: 2015年6月1日 发展旅游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摘要:现如今社会的飞速发展使旅游业已经成为重要济收入的第三产业,在有些地区甚至国家,旅游业已经成为经的最大的产业支柱。近几年来,我国的开放政策和经济的飞速发展,成为我国旅游业飞速发展的良好的前提。因此我国旅游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由此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旅游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满足人们休息、消遣和文化需要为主要目的非定居者的旅行和展示拘留所引起。在旅游活动及旅游业给人类带来许多有利影响关键词:第三产业;旅游业;支柱产业;经济效益 1 旅游业的发展对经济的影响 经济是社会发展必要条件,是一个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支柱。它依托并承载着人们的生活。旅游业,第三产业它的特征有周期性、关联性、敏感性、季节性、节假日效应、旅游资源的有限性及不可再生性、旅游产品的不可转移性。 经济活动全球化,独立的社会群体才能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共荣,共同发展。无论是农业、工商服务业,它们的发展必须要符合一定的区位,符合当地的地理条件、经济的发展程度,才能起到对当地经济的推进作用,一个方面的过度、高速发展都将给社会造成隐患,旅游业也同样如此。 现在来分析一下它的几条重要性质对经济的影响:(一)关联性:旅游业涉及“衣食住行,吃喝玩乐”,可以清楚地一点是它的综合性极强。一方面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极大,具有极高的收益,另一方面,旅游业内部与各种业务有几大的关联性,可以相互促进。(二)节假日效

旅游目的地管理讲义概述

旅游目的地管理 课程内容结构 旅游与旅游系统 旅游目的地概述 地方理论 旅游目的旅游产品开发 旅游目的地接待与服务规划 旅游目的地营销 第一章旅游与旅游系统 第一节旅游的本质与特征 一、旅游是什么 旅游在根本上是一种主要以获得心理快感为目的的审美过程和自娱过程,是为了寻求愉悦性休闲体验而发生的行为。 愉悦性的休闲体验构成了旅游这个范畴的基本硬核。(旅游的本质规定) 二、旅游的基本属性 旅游的消费属性 旅游的休闲属性 旅游的社会属性 三、旅游以及旅游者行为的特征 (一)旅游的特征 异地性 暂时性 (二)旅游者行为的特征 1.消费攀高 2.道德感弱化 道德约束力减少 责任约束松弛 3.文化干涉 对目的地文化的蔑视,并张扬自身文化; 以商业的态度对待当地文化中已经垂死的因素。 4.物质摄取 四、旅游的定义 旅游是个人利用其自由时间并以寻求愉悦为目的而在异地获得的一种短暂的休闲体验。(谢彦君,2011) 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之外的目的,暂时离开自己生活的惯常环境,前往他乡开展的旅行和逗留活动。(李天元,《旅游学概论》,2009) 旅游活动是人们出于休闲、商务以及其他目的,短期(历时不超过一年)离开自己的惯常环境,前往他乡的旅行活动以及在该地的停留访问活动。(WTO,1995:12) 关于旅游的共识: (1)旅游是人们离开定居地,去异地访问的活动; (2)有别于移民性永久居留,旅游是前往旅游目的地做短暂停留; (3)人们去异地进行短暂停留的目的不是出于事业性,是为了娱乐、休闲等目的。 第二节基本整体旅游系统 基于系统理论的方法,利珀(Leiper)提出了“基本整体旅游系统”(Basic whole tourism system)

绿维创景:旅游目的地开发的未来趋势

旅游目的地开发的未来趋势是什么旅游与城市规划设计专家产业地产与新型城镇化运营服务商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New Dimension Planning & Design Institute Ltd. 官方网站:旅游运营网https://www.doczj.com/doc/4810084310.html, 版权声明:该报告知识产权归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所有,未经允许,不得擅自篡改、挪用、从事盈利性宣传活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旅游目的地开发的未来趋势是什么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一般意义上来讲,旅游目的地即供旅游者前往开展旅游活动的吸引物和相关旅游设施服务集中地。绿维创景侧重从旅游产业发展阶段上来思考旅游目的地,认为旅游目的地是一个游憩和游憩接待的系统,包含了一种系统结构与系统工程的理念思路,是旅游产业发展的一种重要的战略和发展方向。 在旅游深度发展的进程中,单一或单纯的旅游形式越来越难以满足游客需求,而揉合观光、休闲、度假及深度体验于一体的复合型旅游目的地日益成为旅游开发的主导模式。这种模式能够满足不同游客的多样需求,成为旅游发展的要素综合性与游客一站式体验需求的有机统一体。 复合型旅游目的地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即以“塑造品牌形象”为首要工程,以“科学规划布局”、“创新产品开发”和“优化游线体系”为核心工程,辅以“旅游要素整合、营销推广创新、支撑体系强化”三项主要的配套工程,共同构成复合型旅游目的地构建的经典模式。 (1)一项首要工程 塑造品牌形象。以自然资源为基底,整合优势资源,提炼特色文化,积极融入本土文化之精华,塑造独特且易于市场接受的品牌形象。旨在通过确定特色鲜明的主题形象,明确项目定位,引导项目发展,实现品牌价值的有效提升。 (2)三项核心工程 科学规划布局。着眼全局,整体规划,着眼全局,以旅游观光与休闲度假互动发展的良性模式为指导,整体规划。通过撤、并、改、扩等方式科学对待现有景点,合理增加新景点,充分发挥旅游观光核在总体旅游布局中的重要作用,使旅游布局更加有序。通过优化布局思考,通过大手笔大项目的打造,构筑休闲度假综合平台,实现游与憩的有机统一,实现单一景区向复合旅游目的地的蜕变。

旅游业的发展给当地造成的影响

旅游开发对当地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摘要:本文由旅游业的发展概况,引入到旅游业与目的地环境的关系;阐述发展旅游业对旅游环境的利弊影响。 关键词:旅游开发环境影响 一,旅游对经济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旅游业已成为重要的第三产业,在有些国家或地区旅游业甚至成为经济收入最大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开放政策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我国旅游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由此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旅游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以满足人们休息、消遣和文化需要为主要目的的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所引起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在旅游活动及旅游业给人类带来许多有利影响。 二.旅游对环境的影响 一,旅游对环境的有利影响 1. 旅游对经济环境的有利影响是最为显著的,旅游业和其他产业相比,是一个投资少,见效快,无污染<相对污染工业而言>的产业,同时,旅游业还能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这就使旅游业对于该地区国民经济收入具有重大的意义. 2. 发展旅游业,还能增长当地的就业机会,使更多的人有业可从,解决了社会中就业的一大难题,降低社会制安事件的发生频率.同时,各地游客的进入,增长了当地居民和外地人的接触和交往,促进了相互间的文化交流,扩大了视野,提高了文化素养. 3. 旅游业对生态环境也有明显的有利影响.随着旅游业的日益发展,不断地开发旅游资源,其中有不少旅游资源原来就存在一些生态问题,,在旅游资源开发中,便可采取旅游生态建设和污染治理的措施,使开发出来的旅游资源比原来的生态环境质量更高,即旅游开发美化了生态环境.旅游业还能保持生态环境.旅游资源开发出来进入利用阶段,若能科学地管理,能使当地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 二、旅游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一)对地表和土壤的影响 随着各自然区域内旅游活动的开展,旅游设施开发与日俱增,已使很多完整的生态地区被逐渐分割,形成岛屿化,使生态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人工化改造,如地表铺面、植被更新、外来物种引入等。 (二)对植物的影响 1.大面积移除 这是人类旅游活动对植物的最直接伤害。比如,为兴建宾馆、停车场或其他旅游设施,大面积的地表植被剔除,甚至还从外地搬来其他土壤进行客土,以符合工程上的要求,这无疑是对植物族群抄家灭族的行为。 2.游客践踏 旅游活动对植物的影响中,游客践踏是最普遍的形式。 3.采集 采集也是对植物的一种伤害行为。 (三)对动物的影响 1.干扰 游客从事户外旅游活动时,不可避免地会对生存其中的动物尤其是较为敏感的鸟类和哺乳动物造成干扰。

旅游目的地可持续旅游发展管理策略模型的研究

旅游目的地可持续旅游发展管理策略模型的研究 目前,国内对于可持续旅游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础理论方面,或者个别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旅游研究特例上。而对于实际应用意义更强,且具有更强指导意义的目的地可持续旅游的管理策略模型认识较少,部分模型的研究几乎空白。针对这一情况,本文概括性地介绍国内外主要的旅游目的地可持续旅游发展管理策略模型,以及各种模型存在的问题,以期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进而推进我国在该领域的学术研究。 章节一 1.旅游承载力旅游承载力,就是一个地区在能够保证环境本底质量和游憩体验质量的前提下,能够支持的最大使用者人数。值得注意的是,在测算1生态本底,也同时包括社会承载力,即旅游目的地社会结构能承载的旅游体验和游客带来的变化。 作为目的地可持续旅游的早期管理策略尝试,旅游承载力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局限性,过于理想化、可操作性差是其中最大的问题。在实际应用中,现有资源所能提供的承载力并没有一个明确具体的量化标准;不同的旅游休闲活动带来不同的承载力影响;而使用量和影响大小之间,没有一一对应的线性关系,最终导致承载力很难被真正计算得到。 但在另一方面,它针对客观目标的研究思路、量化的研究方法和包含物理、社会等多个方向的研究结构却引领了随后的可持续旅游理论发展,成为其他管理策略的理论基础和参考方向。 2.可接受变化极限(LAC)作为旅游承载力理论最直接的产物,可接受的变化极限即LAC框架(LimitsofAcceptableChange),诞生于1985年美国林业局。LAC 框架不再将主要目标定在虚无缥缈的承载力具体最大数值,而是通过一系列可操作的框架,将旅游所能产生的影响控制在已知的能接受、能承载的范围内。 LAC框架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清晰地操作流程大大提升了可操作性;指标、结果直观简洁,可以有效地实施管理;引入了监控流程,可以较好的跟踪记录;可以配合分区使用等。同时也继承了旅游承载力客观、全面的优点。 LAC框架也有不足之处:作为决定性因素的指标,设立得较为武断,并没有任何机制确保该标准能够反映真实的影响量和可持续性。它过于死板的框架也带来了其他问题,比如不能体现不同旅游目的地的针对性;对预期以外的新兴问题

都市旅游目的地服务体系及发展_吴国清

第37卷第3期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37,No.3 2008年6月 Journal of Shanghai Nor 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2008,Jun1 都市旅游目的地服务体系及发展 吴国清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上海200234) 摘 要:随着现代都市的发展,都市旅游正日益成为推动当地旅游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已成为一种新的社会综合现象并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都市旅游服务体系是一个复杂而开放的服务链系统,是都市旅游目的地运行的核心系统,其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有赖社会各系统的综合协调.基于相关概念与研究背景分析与梳理,探究都市旅游目的地服务体系构成、特征及相关性,在此基础上,提出都市旅游目的地服务体系发展趋向主要表现为:旅游产业集群化与融合化、旅游环境生态化与人文化、旅游服务多元化与时尚化、旅游管理法制化与标准化等,旨在推进都市旅游目的地服务体系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关键词:都市;旅游目的地;服务体系;发展趋向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137(2008)0320321205 0 引 言 在经济全球化日趋加深的环境下,大都市是具有世界和区域中心地位和影响力的现代城市.作为都市与旅游两者复合体的都市旅游,不仅在国际城市的竞争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丰富了现代旅游的内涵.都市旅游作为现代旅游和现代都市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都市的基本功能之一,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与关注.都市旅游是大城市发展到成熟和高层次阶段的产物,与一般城市旅游的最大区别在于都市旅游拥有强劲的再生产功能,即旅游产业发展的创新、组合和扩张功能[1].都市旅游的兴起,从某种程度上揭示了一个国家、一座城市宏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结构优化和国际化,标志着一个国家、一座城市旅游产业的素质提升和质量飞跃[2].都市设施现代化、功能国际化、形象主题化、服务产业化已成为都市旅游目的地的全方位需求. 都市是以其整体属性以及能提供一系列专业化功能和服务而吸引旅游者将其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构建科学、完善的都市旅游服务体系正是发挥大城市吸引力的关键所在,同时,随着都市旅游发展的不断深化与市场快速变化,都市旅游目的地服务体系发展与创新就成为都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而完善的旅游服务体系又是大都市功能的重要标志.基于我国都市旅游处于发展阶段,尝试性地分析与探究都市旅游目的地服务体系相关概念、结构、特征及发展趋向等问题,对我国都市旅游理论发展与实践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1 相关概念及研究背景 1.1 都市、都市旅游目的地 都市尤其是国际大都市,是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交通、文化和对外交流的中心,通过发展都市旅 收稿日期:2007211221 基金项目:上海旅游资源与文化发展创新基地(C LA601). 作者简介:吴国清(1964-),男,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

论述旅游对目的地经济的影响。

论述旅游对目的地经济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增加目的地经济收入。旅游的发展可以使旅游目的地经济收入增加,能调节旅游地区购买能力。 2、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旅游业作为劳动密集型、服务型的第三产业,具有就业门槛低、数量大、受经济衰退影响小等特点,使旅游地有着巨大的人口压力和就业压力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有效利用。 3、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不仅提供了许多直接就业机会,还刺激着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着许多间接的就业机会。旅游活动本身包括“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所以它一方面给交通运输、饭店宾馆、餐饮服务、商业网点等带来客源,另一方面也带动影响了旅游地轻纺工业、建筑业、加工制造、邮电通讯、房地产、金融保险业、文体事业等的发展,起到了“一业带百业”的作用。 4、增加外汇收入。旅游业不仅吸引了国内游客,还吸引了大量境外旅游者,成为重要的创汇方式,对于提高外汇储备、弥补贸易逆差、平衡国际收支起了很大的作用。由于旅游业经营的是“风景就地出口”,是“不出国门的劳务出口”,因而不需要直接输出物质产品,省去了运输费、仓储费、保险费和有关税金等开支和一些繁复的相关手续,同时不受贸易保护主义干扰、关税壁垒和出口配额的限制。 5、带动改革开放,扩大国际交流。旅游吸引了许多外国旅游者,他们通过旅游活动了解各地的历史文化、风俗民情、建设成就、政策法规,因此,旅游在客观上促进了对外开放,为吸引外部资金和对外贸易创造了机会,对环境保护还可起到经济支撑的作用,旅游收入增加了维护和美化环境的资金。 二、消极影响 1、游客大量涌入有可能引起物价上涨。一般来说,旅游者的收入水平是比较高的。他们有很强的消费能力,能以较高的价格来购买食、住、行中所需要的物品,所以难免会引起旅游地的物价上涨,这势必会影响当地居民的经济利益。 2、有可能影响产业结构发生不利变化。例如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发展旅游业后,个人从事旅游服务收入高于务农收入,因此常使得大量的劳动力弃田从事旅游业。这种产业结构不正常变化的结果是,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扩大了对农副产品的需求,然而另一方面却是农副产

2020年世界旅游目地经营管理案例

世界旅游目的地经营管理案例》读书笔记 我选择的书是世界旅游目的地经营管理案例,这本书是以旅游地理学为视角进行的一些世界上旅游目的地的经营管理案例的分析。该书提供了 36 个典型案例,都是目前学术界和业界人士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如旅游业在城市复兴中的作用、生态脆弱地区的旅游开发、旅游危机管理、旅游生态税的合理性问题、扶贫与旅游的关系、滞缓旅游地的愿景规划、基于社区参与的旅游开发等。 因为该书讲解的知识都是以案例的形式出现,使我更容易理解书中关于经营管理的知识,以及旅游目的地经营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根据该书中所提供的案例进行分析,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也增强了对知识的实际操作和运用。下面是我针对本书一些我已阅读并感兴趣的一些内容进行的而一些摘要 一旅游资源保护和旅游业的平衡发展(以格拉帕戈斯群岛为例) (一)格拉帕戈斯群岛简介 格拉帕戈斯群岛位于南美大陆瓜亚基尔以西 1 公里的天平洋上,这些岛屿上的野生动植物既是世界级的旅游景观,又是不可再生的的资源,因此成为世界知名的世界遗产和生物圈保护区。 以前,哟与地理位置偏远和人类活动影响相对较少,格拉帕戈群岛处于良好的保护状态之中。 随着 2世纪 7 年代以来生态旅游人数的逐步增加,一方面,公众开始对群岛进行关注,为保护群岛提供支持,另一方面,却进一步加剧对群岛上脆弱生态系统的破坏,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严峻的问题。 (二)资源管理 1 国家公园的认定,致力于保护群岛内的生态系统,并设置“游客禁区”,限制游客数量。 2 区域划分国家公园划分为五个区域,给予不同的保护级别,很据保护区的首要目标达到游客需求的平衡 特别利用区——比邻居住区,当地居民在严格的控制下使用集约利用区——包括大部分旅游景点,每天最大接待量为 4~5 个旅游团队,每个团队的人数不超过 2 人保护利用区——包括了较少旅游景点,之允许每天不超过 2 名游客观光 原始利用区一一未经允许不得进入 科研原始区一一只为科学研究目的开放

气候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目录 中文 ——以抚仙湖沿岸旅游业为例............................................... II 摘要.................................................................... II ABSTRACT............................................................. III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IV 1.旅游气候的概述 (1) 1.1旅游气候的涵义 (1) 1.2旅游与气候的关系 (1) 2、气候因素对旅游业的影响 (1) 2.1影响景观的季相变化 (1) 2.2影响旅游流的时间和空间分布 (2) 2.3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动机 (4) 3.气候因素对抚仙湖旅游业的影响 (4) 3.1抚仙湖沿岸气候特征及其影响 (4) 3.2各气候因素对抚仙湖旅游的具体影响 (6) 4. 利用气候因素发展旅游业的措施 (8) 4.1政府部门调控措施 (8) 4.2微观企业针对气候影响的具体措施 (9) 5.结论语 (10) 参考文献 (12) 气候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以抚仙湖沿岸旅游业为例 摘要 旅游是一项探求知识,开拓眼界,调节生活的一项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气候是一个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先决条件,是开展旅游活动的重要条件。而旅游者有着各式各样的目的,气候是人们外出旅游的重要动机之一。同时气象和气候既有直接的造景功能和间接的育景作用;又是开展旅游活动的有利因子,也是开展旅游活动的障碍因子,这就要求旅游者在安排游程时考虑气象、气候因素,以应付不测风云,趋利避害,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调整旅游项目和内容。本文就是要研究抚仙湖的基本气候规律和特征,分析气候优势和不足,为科学地开发旅游资源服务,也便于旅游者选择自己的旅游目的地。 关键词:旅游气候抚仙湖政府部门旅游企业

城市旅游规划的运营模式分析

旅游规划专家分析,城市旅游规划的运营模式主要有三方面,即:政府主导成立专业运营公司,吸纳主力运营商、政府成立运营机构,吸纳若干投资机构、各景区单独成立专业的运营机构,独立运营。巅峰智业认为,城市旅游规划的运营还要吸收单一投资机构,组建专业运营机构模式,该模式主要是适用于政府控制的景区景点资源,采用招商引资的方式,招纳有实力的运营商,全面运作景区发展。政府运营为主,吸收若干分项投资机构模式,该模式主要是适用于项目地块较大的景区景点,采用招商引资的方式,招纳若干家有实力的运营商,共同促进景区发展,各景区单独成立专业的运营机构,并自负盈亏,该模式主要是适用于新建景区,进行招商引资,单独运营景区,带动周边发展。 太仓市未来的旅游运营模式为模式一和模式二的有效结合,在吸纳主力运营商的基础上,与主力运营商合作经营太仓市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全面负责太仓市旅游运营开发,并在其指导下,吸收多家投资商,成立单独的景区运营公司,自负盈亏,实现“1+N”的管理运营模式(1家主力运营商+多家景区投资公司)。 太仓市旅游规划运营要在吸纳主力运营商的基础上,把整合和利用太仓市资源、扩大客源市场以及带动投资开发公司业绩的增长作为发展方向,在明确公司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的基础上,致力于太仓市旅游发展的规划与太仓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建设,以及城市生活氛围的营造,致力于将自身的发展融入太仓市旅游发展大势的过程中。公司经营模式建议在近期进行改制经营,远期实现公司集团化运作,力争上市经营。 北京巅峰智业旅游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巅峰智业”)始创于2001年,是国内最早专业从事旅游规划设计业务的企业之一。 巅峰智业在以旅游规划设计为核心业务的基础上,持续创新,不断延伸旅游产业链全程服务,

旅游目的地规划

旅游目的地规划的内容和成果 一、总体规划 旅游目的地总体规划(overall tour plan),又称旅游目的地综合规划,是以旅游发展规划和旅游资源调查评价为基础,结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国土规划和城市规划、对规划区内的旅游开发项目和设施建设进行优化配置,以期达到旅游资源的最佳利用,从而帮助旅游目的地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多重效益,实现区域旅游发展目标的策划过程。 旅游目的地总体规划是旅游发展规划的进一步落实与细化、与旅游产品的具体形式和旅游目的地功能有着直接的联系。任何一个旅游目的地开发建设前,原则上应当编制旅游目的地总体规划。旅游总体规划是与旅游部门规划对应而言,它具有全局战略性,对旅游目的地内各景点及具体建筑项目不作详细规划。 1、规划时限 旅游目的地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10至20年,同时可根据需要对旅游目的地的远景发展作出轮廓性的规划安排。对于旅游目的地近期的发展布局和主要建设项目,亦应作出近期规划,期限一般为3至5年。 2、任务和作用 旅游目的地总体规划的任务,是以区域旅游发展规划、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国土规划等为依据,综合研究旅游资源、客源市场和旅游发展条件,分析旅游目的地客源市场,确定旅游目的地的主题形象,确定旅游目的地性质、环境容量及接待规模,划定旅游目的地的用地范围及空间布局,统筹安排旅游目的地内各项建设用地和交通组织,合理配置各项旅游目的地服务设施、基础设施、附属设施和管理设施建设内容,提出开发实施战略,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旅游的合理发展。 编制旅游目的地总体规划,对更好地推动和实现旅游的开发计划和发展目标,确保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其实现最佳利用价值,确保设计的旅游产品与实际旅游市场需求的统一性;确保旅游地与所在区域间有关的各项事业在社会、经济和环境方面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收集资料 必要的旅游目的地内详细的二手资料,包括基础图件(1:5000—1:50000地形图、行政区图、外部交通图等专业图)、历史沿革资料、地方志、基本地理资料(自然资源、土壤、水文、地质、动植物、气候、地貌、人口等文字与图件)、各项其他规划资料(国土、城镇、农、林工业规划)、基础设施资料(交通、管线等)、原有的旅游规划文件、旅游文学作品(诗词、游记、散文)、政策法规等等 对二手资料进行补充修正的一手资料应包括自然环境调查和社会经济调查两大部分,其中自然环境包括(1)有关地震、断层、火山、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等地质资料;(2)有关水位、水温、水量、潮汐、泥沙量、凌汛、水质污染等水文资料; (3)有关温度、湿度、降水量、风向、风速、冰冻、季节期、有害气体等气象资料(4) 有关土壤、植被、水质、大气污染情况及污染源的状况等污染资料;(5)有关自然灾

会议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与建设

会议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与建设 摘要:在对会议旅游目的地内涵、选择会议旅游目的地应考虑的因素等进行回顾的基础上,重庆要建设成为具有吸引力的会议旅游目的地,不仅需要具备会议旅游目的地的普遍特征,还需建立具有特色、符合市情的旅游目的地要素。当前,重庆已具备建设会议旅游目的地可行性要素,应通过多种举措过发挥会议旅游联动效应,促进重庆会议旅游业的繁荣和发展。 关键词:会议旅游目的地;选择因素;建设;重庆 会议旅游是会议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会议目的地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吸引参会人员参会的重要因素。通过本选题分析,将有助于会议主办方会前系统策划、思考,吸引更多与会者实现参会目的。 1会议旅游目的地的内涵 会议旅游目的地,是指某个地区以组织、召开会议为主要目的,吸引参会者进行短暂停留、并提供参观游览的地方。简单来说,即会议与旅游相结合的一种模式,在参与会议的同时,也可以在会议举办地欣赏风光旖旎的大自然景色,领略当地特有的风土人情。 1.1硬件方面 会议旅游对包括会议举办地基础设施、交通通达度、会议场所设施等等都有着严格的要求。选择目的地时,不仅要考虑所在区域的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和综合举办实力,还应考虑会议举办地会场容量,以及是否能够提供支持会议举办的设施设备。 1.2软件方面 主要包括场所服务(会议、餐饮、住宿)、可进入性、当地文化等等。参会人员来自四面八方,有着不同的喜好习惯,良好的软件配套及服务能提高参会人员的满意度,增加会后重复旅游的可能性。 2选择会议旅游目的地的因素 会议旅游目的地除了考虑会议与旅游各自对所在地的要求外,还要考虑所在地对这两方面的需求情况。 2.1会议旅游目的地应具备要素 如会议举办地是否拥有齐全的会议室设施,高质量的酒店服务,以及从业人员的专业度是与会者最看重的三项内容,而旅游服务和娱乐吸引力则稍靠后。

旅游目的地社会影响

旅游对目的地的社会文化影响 摘要:旅游影响又称旅游效应,是由于旅游活动而引发的各种厉害关系,主要指旅游对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三方面的影响。下面主要论述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包括对旅游对目的地地产生的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只有客观地认识和评价旅游活动以及其所带来的影响,才能推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并且对这些影响作出一些应对措施。 关键词:旅游、旅游者、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 现代旅游的大规模发展不仅会影响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并且对旅游目的地的社会文化也具有不可忽略的影响。旅游活动的开展之所以会对旅游目的地的社会文化造成影响具有影响作用,其主要原因为:第一,旅游活动是一种以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社会和不同社会文化的人之间的一种沟通交流。旅游者在旅游或者在活动期间,有意或无意间会对旅游目的地的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第二,现代旅游的规模之大,使之成为重要的社会现象。由于大量外来旅游者的涌入,超过旅游地的承载能力,所以造成对当地社会文化的影响。 同旅游的经济影响一样,旅游活动的开展对当地社会文化的影响具有双面性,既有消极影响的一面,又有积极影响的一面。 一、积极方面的影响 1、旅游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复兴 随着成千上万游客源源不断地涌入,带来了多方面的尤其是对当地民族传统文化的需求,使得许多濒临失传的传统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在旅游大潮的触动下得到复苏,并已融入旅游市场,得到了重构和新生。例如:许多人文景观得以修复;民间的传统饮食凉粉、发糖、粑粑、酥油茶等都成了颇受游客喜爱的风味食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东巴文化,作为丽江纳西族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涵盖了纳西族社会生活、风俗习惯、道德观念以及文化艺术等方方面面,被誉为“纳西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但随着社会和政治制度的急剧变迁,自20世纪50年代后东巴文化便逐渐陷入全面衰落以至消亡的深重危机之中。直到80年代以来,随着国内形势的日趋好转,尤其是当地旅游的开发,给东巴文化的恢复带来了契机。原本仅限于学术界研究而被人们视为神秘深奥的东巴文化,现已飞速步入市场,成为当地一道最为亮丽的人文景观,发展为推动丽江旅游大潮的主要文化因素。 2、有助于提高国民素质 这一观点主要针对国内旅游,不包含入境旅游等。其中包含以下三点表现: (1)旅游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提高国民身心健康 随着社会进步,国民收入增加,各种都市公害、工作压力和紧张的生活压力,使得人们向往美好生活,而不得不去又出去散心,愉悦身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特别是向往自然和回归自然,使得自己得到焕然一新的改变。这样使得旅游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提高国民素质,从而提高国民身心健康。 (2)旅游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从古至今,许多伟人都曾有过旅游经历,不管是帝王巡游还是科学探险。对于青少年来说,外出旅游见识新的事物,从而达到学习的作用。通过旅游活动的开展,有助于了解世界,熟悉社会,增长知识。正如“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3)旅游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培养人们的爱国精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