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洋工程地质学中立点名词解释

海洋工程地质学中立点名词解释

海洋工程地质学中立点名词解释

1.工程地质学: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一门研究与工程建设相

关的地质环境问题,是工程科学和地质学相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

2.工程地质条件:指与工程建筑物有关的地质因素的综合。地质因

素包括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结构、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和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是一个综合概念

3.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地质条件与建筑物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或问题。

如:地基沉降、水库渗漏等。

4.岩体:为各类演示在自然历史形成过程中,受到地壳运动等的影

响所形成的地质体,它是岩层层理、节理裂缝、断层等切割成的碎裂块体所组成。

5.建筑场地烈度:也称为小区域烈度,指因建筑场地地质条件,地形

地貌和水文地质条件不同而引起的基建筑场地烈度本烈度的提高或降低

工程地质名词解释

1.工程地质学:是地质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把地质学原理应用于工程实际,研究土木工程中的地质问题,即研究工程设计,施工和营运的实际过程中合理运用地质资源,正确改造不良地质条件,最大限度避免地质灾害等问题的学科。 2.不良地质现象:对工程建设不利或不良影响的动力地质作用。 3.矿物: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的自然单体和化合物。 4.岩石: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或岩屑组成的自然集合体 5.解理:矿物受外力作用时,能沿一定方向破裂成平面的性质 6.断口:矿物受外力打击后沿解理面以外的方向破裂,破裂面称断口 7.岩石结构:岩石中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形状及彼此组合的方式 8.岩石构造:岩石矿物集合体之间或矿物集合体与岩石之间组成部分之间排列和填充方9.变质岩:原生成的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经高温高压及化学作用性很强的气体或液体作用后,在固体状态下,发生矿物成分或结构的改变形成新的岩石。 10.大理石:是又石灰岩或白云岩经变质作用形成的。 11.条痕:矿物在白色粗糙瓷板上刻磨时遗留在瓷板上的矿物粉末颜色。 12.地质构造:构造运动使岩石发生变形和变位,形成的产物称为地质构造。 13.节理:岩石破裂后,沿破裂面无明显位移的断裂,称为节理。 14.断层:岩石受力发生破裂,破裂面两侧岩块发生明显位移, 15.断裂构造:岩石受力发生破裂或位移,而使岩石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遭到破坏 16.褶皱构造:岩层在构造运动中受力形成连续弯曲的永久变形而组成的褶皱构造的单个弯17残积土:岩石经风化剥蚀后未经搬动残留在原地的风化碎屑物 18.冲积土:经河流的流水将碎屑物搬运到河谷中坡降平缓的地段堆积而成的 19.洪积土:大雨或融雪水形成的暂时性洪急流带来的碎屑物质沿冲沟搬运到出山口或山前倾斜的低平带堆积而成的洪积土体 20.软土:泛指淤泥及淤泥质土。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力低的一种软塑到流塑状态的粘性土 21.红粘土:有碳酸盐类岩石在湿热气候条件下.经强烈风化作用而形成的高塑性粘土 22.潜水:埋藏在地面以下第一稳定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叫潜水 23.承压水:充满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重力水称为承压水 24.渗透:是指水在岩土体中的流动过程 25.毛细水:岩土中的细小空隙称毛细空隙。由于毛细力的支持而充满在岩土毛细空隙中的水称为毛细水 26.地质作用:将塑造地壳面貌的自然作用称为地质作用。包括内力和外力地质作用 27.风化作用:暴露于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以及水.二氧化碳.氧气及生物等因素的长期作用下.发生化学分解和机械破碎 28.泥石流:泥石流是发生在山区的一种含大量泥沙和石块的暂时性洪流 29.地震震级:是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一种度量 30。地震烈度:表示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到地震破坏的程度

工程地质 名词解释

1.工程地质条件包含因素:地形地貌、地质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自然地质作用和现象、建筑材料。 2.地质构造:构造变动在岩层和岩体中遗留下来的各种构造形迹 3.断裂构造:构成地壳的岩体,受力作用发生变形,当变形达到一定程度后,使岩体的连 彼性和完整性遭到破坏产生各种大小不一的断裂,称为断裂构 4.土的定义:土是分布在地壳表面的一种地质体。自然界中的土体多形成于第四纪,是岩石在风化作用下形成的颗粒,在原地残留或经过不同的搬运方式在不同自然环中沉积下来形成的堆积物。 5.风化作用:位于地壳表面或接近于地面的岩石经受着风、电、大气降水和温度等大气营力以及生物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岩石会发生破碎或成分变化,这种变化的过程称为风化作用 6.滑坡:是斜坡土体和岩体在重力作用下失去原有的稳定状态,沿着斜坡内某些滑动面(或滑动带)作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7.地震的概念:地震是一种地质现象,就是人们常说的地动,主要是由于地球的内力作用产生的一种地壳振动的现象 8.地震的分类:1 构造地震:地壳运动引起的地震。2 火山地震:由于火山运动引起的地震。 3 陷落地震:由于山崩和地面陷落引起的地震。 4 人工出发地震: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 9.震源和震中概念:震源是指地球深处因岩石破裂产生地壳震动的发源地。震源正对着的地面位置称震中,即震源在地表的垂直投影。 10.地震级和地震烈度的概念:地震级:地震大小,地震烈度:表明地震对具体地点的实际影响,不仅取决于地震的能量同时受震源深度震中距离地震波的传播介质和表土性质条件的影响。 地震级和地震烈度的: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在不同地区烈度是不一样的。地震是地震大小的量级,烈度是该地的破坏程度。 11.地震液化效应:干的松散粉细砂土受到震动时有变得更为紧密的趋势,但当粉细砂土层饱和时,即孔隙全部为水充填时,振动使得饱和砂土中的孔隙水压力骤然上升,而在地震过程的短暂时间内,上升的孔隙水压力来不及消散,这就使原来由砂料通过其接触点所传递的压力(有效压力)减小,当有效压力完全消失时,砂土层会完全丧失抗剪强度和承载能力,变成像液体一样的状态,这就是通称的砂土液化现象。 12.不均匀系数CU:d60与d10之比值,反映颗粒级配的不均匀程度。该值称为不均匀系数。 13.曲率系数Cc:d30的平方与d10 和d60乘积的比值。 14.界限含水量:随着含水量的变化,粘性土由一种稠度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相应于转变点的含水量叫界限含水量。 15.土的稠度:粘性土因含水量变化而表现出的各种不同物理状态。 16.塑性指数IP:指液限和塑限的差值IP=ωl—ωp。 17.液性指数IL:指粘性土的天然含水量和塑限的差值与塑性指数之比IL=(ω—ωp)/(ωl—ωp)=(ω—ωp)/IP 18.压缩模量ES:在完全侧限条件下的竖向附加应力与相应的应变增量之比值。 19.软土:泛指淤泥及淤泥质土。是第四纪后期于沿海地区的滨海相、泻湖相、三角洲相和溺谷相;内陆平原或山区的湖泊和冲积洪积沼泽相等静水或非常缓慢的流水环境中沉积,并经生物化学作用形成的饱和软粘性土 20.包层滞水:地表水下渗,积聚在局部透水性小的粘性土隔水层上的水, 21.潜水: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层较稳定的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 23.承压水:地表以下充满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重力水。 24.裂隙水:埋藏在基岩裂隙中的地下水。

工程地质名词解释和简答

1.矿物的硬度:矿物抵抗外力机械作用的强度。通常采用摩氏硬度 2.活断层:现在正在活动,或在最近地质时期发生过活动的断层 3.潜水:埋藏在地面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 4.风化作用:让岩石产生崩解,分离为大小不等的岩屑或土层的作用 5.地基承载力:地基所能承受有建筑物基础传递来的荷载的能力 6.节理:作用力超过岩石的强度,岩石的连续完整性遭到破坏而发生破裂形成的断裂构造 7.原位测试:在岩土层原来所处的位置基本保持的天然结构含水量以及盈利状态下测定岩土的工程力学性质 8.标准贯入试验:动力触探类型之一,利用规定重量的穿心锤,从恒定高度上自由落下,将一定规格的探头打入土中,根据打入难易程度判别图的性质 9.含水层:能够给出并透过相当数量重力水的岩层 10.断层:岩层发生破裂,破裂面两侧岩块发生明显的位移的这种断裂构造 11.褶皱:岩层受力而发生弯曲变形称为褶皱 12.矿物:天然产生的均匀固体,各种地质作用的产物,是掩饰的基本组成 13.土的构造:地球表面还没有固化成岩的松散堆积物 14.土的压缩性: 15.斜坡:地表因自然作用而形成的向一个方向倾斜的地段 16.工程地址问题:已有的工程地质条件下在工程建筑和运行期间会产生一些新的变化和发展,构成威胁影响工程建筑安全的地质问题称为工程地质问题 17.解理:矿物受外流作用,能沿一定方向破裂成平面的性质 18.断口:矿物受外力打击后无规则地沿解理面以外方向破裂,起破裂面称作断口 19.径流:地下水由补给区流向排泄区的过程叫径流 20.隔水层:不能给出并透过水的岩层 21.土的工程分裂:以松散土为对象,以服务于工程建筑为目的的分类 22.岩浆岩:岩浆作用的产物,分布于大陆海洋地表和地下 23.变质岩:原先生成的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经高温及化学活动性很强的气体和液体作用后,在固体状态下发生矿物成分或结构构造的改变形成新的岩石 24.断裂构造:岩石受力后发生变形,作用力超过岩石的强度,岩石连续完整性遭到破坏而发生破裂形成的构造,包括节理和断层 25.化学风化作用:岩石在水,水溶液和空气的氧和二氧化碳等的作用下发生溶解,水化,水解,碳酸化和氧化等复杂化学变化 26.滑坡:斜坡土上土体,岩体或其他碎屑堆积物沿滑动面作整体下滑的现象 27.岩溶:以地下水为主,地表水为辅,以化学作用为主,机械作用为辅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 28.填土:由人类多动而堆积成的土,素填土、杂填土和冲填土、压实填土 29.渗透性:岩土能被水或其他液体透过的性质称之为渗透性 30.潜水等水位线图:潜水面上标高相等的各点的连线图

地质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绪论-1 1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及其演变的一门自然科学,主要研究岩石圈的物质组成、构造、形成及其变化发展历史以及古生物、古气候演变历史。包括静力地质学、动 力地质学、历史地质学、经济地质学、综合地质学等方面。 2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来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的科学。包括气候地貌学、构造地貌学、岩石 地貌学、动力地貌学、沉积地貌学、历史地貌学、应用地貌学等方面。 3将今论古:地质学最基本的原理。发生在古老地质历史时期的地质作用及其结果,与现在正在进行的地质作用及其产物有相似之处。从现代地质作用过程和产物 中总结出来的规律可以用来分析和推断发生在古代的地质作用和当时的古 地理环境。 4地质作用:由于自然动力引起地球物质组成、地表形态和内部构造发生改变的各种作用。分为内力和外力地质作用,具有地区差异性、时间长久性、现象复杂性 等特点。 5地质营力:自然动力会引起地球物质组成、地表形态和内部构造发生改变,即地质作用,而引起变化的力量就是地质营力。 绪论-2 1大地水准面:指平均海平面通过大陆延伸勾画出的一个连续的封闭曲面。大地水准面包围的球体称为大地球体。从大地水准面起算的陆地高度,称为绝对高度 或海拔。 3重力异常:扣除高程与地形影响后,与理论重力值,即以大地水准面为基础计算得到的重力值,的差异。 3软流圈:上地幔中下部(50-250km)存在的塑性层,物质可以缓慢流动。岩浆发源地,与地壳运动关系密切。 4磁偏角:磁北线和真北线之间的夹角。 第一章:矿物 1矿物:天然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是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天然产物,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绝大多数为晶质固态的无机物,具有一定的物理化学性质,对于结晶 矿物,还具有一定的形态。稳定于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 2结晶质矿物:组成矿物的物质质点(离子、原子、分子)按照一定方式规则地排列成空间格子构造的矿物。 3隐晶质矿物:矿物晶粒极为细小,用肉眼无法分辨出矿物颗粒,仅有光性反应的矿物。4同质多象:外界条件(温度、压力、浓度、pH值)影响组成矿物的质点之间的排列方式,因此化学成分相同的矿物在不同外界条件下会形成构造和性质完全不同 的矿物现象。 5类质同象:针对晶体矿物而言,矿物晶体质点被类似其它质点(半径和电价接近)代

地质名词解释

地质遗迹:是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中,由于内外动力的地质作用而形成、发展并保存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 地球的内部结构:分为三大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 剥蚀作用:是指各种地质营力(如风,水,冰川等)在作用过程中对地表岩石产生破坏并将它们搬离原地的作用。 搬运作用:是指经过风化、剥蚀作用剥离下来的产物,经过介质从一个地方搬运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 岩石:即经地质作用形成的由矿物或岩屑组成的集合体称为岩石。 地层:是指在地壳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成层和非成层岩石的总称。从岩性上讲,地层包括各种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从时代上讲,地层有老有新,具有时间的概念。 地质年代:是指通过综合岩性特征、地层关系、相对年龄和绝对年龄等,对地层进行划分和对比,建立起来的一个地区性甚至全球性的地层层序系统,每个地层代表着它形成时相应的地质年代。 北京猿人生活的时代及地点:生活的时代是新生代第四纪,地点是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猿人洞(第一地点)。 寒武纪:距今有5.43亿年。 新生代:距今有6500万年。 猛犸象生活的时代:距今13万年——1.1万年的晚更新世。 矿物:是地质作用形成的无机化合物或元素单质,其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是相对均一和固定的,一般为结晶质,极少数为胶体。 矿物具有哪些物理性质:有硬度、透明度、解理、比重、磁性。 岩浆岩:由岩浆凝结形成的岩石称为岩浆岩或火成岩。 岩浆岩的构造:包括块状构造,流动构造,气孔构造。 常见的岩浆岩:有花岗岩、闪长岩、辉长岩、橄榄岩、正长岩,它可形成石林、花岗岩地貌等地质遗迹。 层理构造:是由于先后沉积下来的矿物或岩屑的颗粒大小、成分、颜色和形状的不同而显示的成层现象。 砂岩:是指由直径为2—0.06毫米的碎屑和胶结物被胶结而成的岩石,此种大小的碎屑含量要大于50%,碎屑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还有白云母、暗色矿物以及岩屑等,胶结物有硅质、钙质、铁质、泥质等。 石灰岩及其特征:石灰岩是沉积岩的一种,其矿物成分主要为方解石,一般呈灰色或白色,如含杂质较多可呈深色。其特征为:有致密状、结晶粒状、生物碎屑等结构,性脆,遇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气泡。 变质岩:是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是在原来已存在的各种岩石,在特定的地质和物理化学的条件下,矿物成分和组构发生变化,转化再造形成的岩石。 变质岩的构造:常见构造有:板状构造、千枚状构造、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和块状构造。 构造台面:指沉积岩在地壳稳定时期的产状是接近水平的,构造上升后,由基本上保持近水平状态的岩层所造成的地貌就是水平构造地貌,此时岩层层面称为构造台面。 方山:是从构造高原或台地分割出来的破碎山体,它以平坦的山顶为特征。 峡谷地貌:是指出现在构造高原、台地或方山之间,沿构造裂隙发育,两坡由崖壁组成的地貌。

844工程地质学名词解释

844工程地质学名词解释 1、工程地质学: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为工程建设服务,属于应用地质学的范畴。 2、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要素的综合,包括:地形地貌、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结构、水文地质、物理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六个方面。 3、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建筑物与地质条件之间的矛盾或问题。如:地基沉降、水库渗漏等。 4、区域稳定性:指在内、外动力作用下,现今一定区域地壳表层的相对稳定程度机器对工程安全的影响程度。 5、自然历史分析法即为地质学的方法,它是工程地质学最基本的一种研究方法。工程地质学所研究的对象——地质体和各种地质现象,是自然地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而且随着所处条件的变化,还在不断地发展演化着。查明各项自然地质条件和各种地质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预测其发展演化的趋势及结果。 6、数学力学分析法是在自然历史分析的基础上开展的,对某一工程地质问题或工程动力地质现象在进行自热历史分析之后,根据所确定的边界条件和计算参数,运用理论公式或经验公式进行定量计算。由于自然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在计算时时常需要把条件适当简化,并将空间问题简化为平面问题来处理。一般的情况是,先建立一地质模型(物理模型),随后抽象为数学模型,代入各项计算参数进行计算。 7、模型模拟试验法在工程地质研究中也常被采用,它可以帮助我们探索,自然地质用的规律,揭示某一工程动力地质作用或工程地质问题产生的力学机制以及发生、发展演化的全过程,以便我们作出正确的工程地质评价。 8、工程地质类比法在工程地质研究中也是常用的一种方法,也可以用于定性评价,也可作半定量评价。它是将已建建筑物工程地质问题的评价经验运用到自然地质条件与之大致相同的拟建的同类建筑物中去。 9、活断层:指目前正在活动着的断层,或近期曾有过活动而不久将来可能从新活动的断层,后一种也称为潜在活断层。 10、卓越周期: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时,经过各种不同性质的界面,由于多次折射反射,将出现不同周期的地震波,而岩土体对某种周期的波具有选择放大的作用,某种岩土体总是对某种周期的波选择放大得突出明显,这种被选择放大得波的周期成为岩土体的卓越周期。 11、地震震级:衡量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由地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来决定。释放出来的能量愈大,则震级愈大。 12、地震烈度:衡量地震所引起的地面震动强烈程度的尺度;它不仅取决于地震能量,同时也受震源深度,震中距,地震波传播介质的性质等因素的制约。13、地震基本烈度:指在今后一定时间(一般按100年考虑)和一定地区范围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遇到的最大烈度。它是由地震部门根据历史地震资料及地区地震地质条件等的综合分析给定的,对一个地区地震危险性作出的概略估计,作为工程抗震的一般依据。 设计烈度:指抗震设计所采用的烈度,是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耐久性、抗震性及经济性等方面的要求对烈度的调整。 14、砂土液化:饱水砂土在地震、动力荷载或其它物理作用下,受到强烈振动而

工程地质学名词解释

工程地质学:是地质学的分支学科,它研究与工程建设相关的地质问题、为工程建设服务,属于应用地质学的范畴。 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整套的研究核心是工程建设与地质环境二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工程地质条件:指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因素的综合。 工程地质问题:是指工程地质条件与建筑物之间所存在的矛盾。 区域稳定性:是指在内外动力作用下,现今一定区域地壳表层的相对稳定程度以及其对工程建筑安全的影响程度。 区域稳定性评价:全面研究分析一定地区地壳结构和地质灾害分布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岩土体介质条件及人类工程活动诱发或叠加的地质灾害对工程建筑物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分析,评估不同地方现今地壳及其表层的稳定程度差异与潜在危险性。 结构面:岩体中的地质界面,指岩体中具有一定方位和厚度、两向延伸的地质界面。 结构体:由结构面所切割成的岩石块体,即岩块。 岩体结构:岩体是由结构面和结构体共同组成的结构形态,不同类型的基本单元在岩体内组合、排列的形式。 活断层:目前正在活动着的断层,或是近期曾有过活动而不久的将来可能会重新活动的断层。深大断裂:指的是切穿岩石圈、地壳或基底的断裂,其延伸长度达数十、数百、甚至数千公里,切割深度为数公里至百余公里。 地震:在地壳表层,因弹性波传播所引起的振动作用或现象。 震源机制:地震发生的物理过程或震源物理过程。 震源参数:地震发生时,震源处的一些特征量或震源物理过程的一些物理量。 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由地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来决定。 地震烈度:是衡量地震所引起的地面震动强烈程度的尺度。 地震效应:在地震作用影响所及的范围内,于地面出现的各种震害或破坏。 斜坡:是地表广泛分布的一种地貌形式,是地壳表部一切具有侧向临空面的地质体。 人工边坡:是指由于某种工程活动而开挖或改造形状的斜坡,如路堑、露天矿坑边帮、渠道边坡、基坑边坡、山区建筑边坡等。 浅表生改造:以斜坡岩体为代表的处在地壳浅表圈层部位的岩体,在地貌形成演化过程中,其表生改造过程与地貌形成演化过程是密切联系的,实质上是一个卸荷过程。 表生改造:地壳浅表圈层由于岩体卸荷会回弹和在自身重力场条件及外界影响因素的作用下而发生的变形破坏。所形成的变形破裂成为表生结构。 浅生改造:在地貌挽近期改造和演化过程中,地壳浅表圈层中因区域性卸荷引起岩(土)体应力场的变化和应变能的释放而形成变形的破裂过程。 斜坡的变形:因各种因素或作用而引起斜坡应力状态的改变,造成局部应力集中超过了该部位岩土体介质的容许强度,引起局部剪切错动、拉烈并出现小位移,但还没有造成斜坡整体性的破坏。 斜坡的破坏:当斜坡变形进一步发展,破裂面不断扩大并互相贯通,使斜坡岩土体的一部分因发生较大位移而分离。 拉烈:斜坡岩土体在局部拉应力集中部位和张力带内,形成的张裂隙变形型式。 卸荷裂隙:拉裂还有因岩体初始应力释放而发生的卸荷回弹所致,这种拉裂通常称为卸荷裂隙。 蠕滑:斜坡岩土体沿局部滑移面向临空方向的缓慢剪切变形。 弯曲倾倒:由陡倾或直立板(片)状岩体组成的斜坡。当岩层走向与坡面走向大致相同时,在自身重力的长期作用下所发生的向临空方向同步弯曲,甚至折裂的变形现象称为弯曲倾

完整版工程地质学考点要点重点

1. 工程地质条件是一综合概念,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条件、岩土类型及其工程 性质、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物理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 2. 矿物的光学性质有:颜色、条痕、光泽和透明度;力学性质有:硬度、解理、和断 口。 3. 岩石的工程性质包括:物理性质、水理性质和力学性质。 4. 风化作用按照破坏岩石的方式可分为:①物理风化作用、②化学风化作用和③生 物风化作用。其中①包括气温变化、冰劈作用和盐类结晶作用三个主要作用因素;②则主要包括溶解作用、水化作用、氧化作用和碳酸化作用四种风化作用。 5. 确定岩石风化程度主要依据的是矿物颜色变化、矿物成分改变、岩石破碎程度和 岩石强度变化四个方面的特征变化情况;根据对上述4个方面的判断,可以将岩石风化程度划分为未风化、微风化、弱风化、强风化和全风化。 6. 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有温度、压力、化学活泼性流体。 7. 岩浆岩按照SiO2的含量分为酸性、中性、基性、超基性。 8. 粘土矿物主要是指伊犁石、高岭石、蒙托石。 9. 碎屑岩的胶结方式有孔隙式、基底式、接触式。 10. 碎屑结构,特征为碎屑颗粒由胶结物黏结起来形成岩石。碎屑粒度的形状有棱角 状、次棱角状、次圆状和圆状四种 11. 构造运动按照其发生时间顺序可以分为:古构造运动、新构造运动、现 代构造运动。按照运动方向可分为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其中前者又称为造山运动,后者又称为造陆运动。 12. 地质作用依据其能源和作用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 用;其中前者主要包括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在地表主要形成山系、裂谷、隆起、凹陷、火山、地震等现象;后者主要有风化作用、风的地质作用、流水的地质作用、冰川的地质作用、冰水的地质作用、重力的地质作用等。 13. 地表流水可以分为暂时流水和经常流水;其地质作用包括侵蚀作用、搬运作用 和沉积作用;地表流水的沉积物有残积层、坡积层、洪积层和冲积层四种主要类型。 14. 河流的搬运方式可分为物理搬运和化学搬运两大类,其中前者主要搬运的物质是 泥沙和石块,后者则是可溶解盐类和胶体物质;前者的搬运可有三种方式:悬浮式、跳跃式和滚动式。河流沉积物区别于其它成因沉积物的重要特征是良好的分选性和磨圆度。 15. 水在岩土中的存在状态可分为① 气态水、②液态水和③固态水。其中②包括重力 水和毛细水;③包括结合水和冰。 16. 岩土的水理性质① 容水性、②持水性、③给水性和④透水性,其中①②③之间的

工程地质学基础

《工程地质学基础》 绪论 一、名词解释 工程地质学: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一门研究与工程建设相关的地质环境问题,是工程科学和地质学相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 地质工程(Geoengineerig):指以地质体为工程结构.以地质体为工程的建筑材料,以地质环境为工程的建筑环境修建的一种工程。 工程地质条件(Engineering geological condition):指与工程建筑物有关的地质因素的综合。地质因素包括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结构、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和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是一个综合概念。 工程地质问题(Engineering geological problem):工程地质条件与建筑物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或问题。 二、填空 工程地质学发展趋势是环境工程地质、矿山工程地质、地震工程地质、海洋工程地质 五、简答 工程地质学的任务是什么? ①阐明建筑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并指出对建筑物有利和不利的因素; ②论证建筑物所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并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做出确切结论; ③选择地质条件优良的建筑场地,并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对建筑物配置提出建议; ④研究工程建筑物建成后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预测其发展演化趋势,提出利用和保护地质环境的对策和措施; ⑤根据所选定地点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有关建筑物类型、规模、结构和施工方法的合理建议,以及保证建筑物正常施工和使用所应注意的地质要求; ⑥为拟定改善和防治不良地质作用的措施方案提供地质依据。 工程地质学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工程地质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自然历史分析法、数学力学分析法、模型模拟试验法和工程地质类比法。 自然历史分析法即为地质学的方法,它是工程地质学最基本的一种研究方法。 工程地质学所研究的对象——地质体和各种地质现象,是自然地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而且随着所处条件的变化,还在不断地发展演化着。 查明各项自然地质条件和各种地质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预测其发展演化的趋势及结果。数学力学分析法是在自然历史分析的基础上开展的,对某一工程地质问题或工程动力地质现象在进行自热历史分析之后,根据所确定的边界条件和计算参数,运用理论公式或经验公式进行定量计算。 由于自然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在计算时时常需要把条件适当简化,并将空间问题简化为平面问题来处理。一般的情况是,先建立一地质模型(物理模型),随后抽象为数学模型,代入各项计算参数进行计算。 模型模拟试验法在工程地质研究中也常被采用,它可以帮助我们探索,自然地质用的规律,揭示某一工程动力地质作用或工程地质问题产生的力学机制以及发生、发展演化的全过程,以便我们作出正确的工程地质评价。 工程地质类比法在工程地质研究中也是常用的一种方法,也可以用于定性评价,也可作半定量评价。它是将已建建筑物工程地质问题的评价经验运用到自然地质条件与之大致相同的拟

地质学名词解释

地质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绪论-1 1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及其演变的一门自然科学,主要研究岩石圈的物质组成、构造、形成及其变化发展历史以及古生物、古气候演变历史。包括静力地质学、动 力地质学、历史地质学、经济地质学、综合地质学等方面。 2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来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的科学。包括气候地貌学、构造地貌学、岩石 地貌学、动力地貌学、沉积地貌学、历史地貌学、应用地貌学等方面。 3将今论古:地质学最基本的原理。发生在古老地质历史时期的地质作用及其结果,与现在正在进行的地质作用及其产物有相似之处。从现代地质作用过程和产物 中总结出来的规律可以用来分析和推断发生在古代的地质作用和当时的古 地理环境。 4地质作用:由于自然动力引起地球物质组成、地表形态和内部构造发生改变的各种作用。分为内力和外力地质作用,具有地区差异性、时间长久性、现象复杂性 等特点。 5地质营力:自然动力会引起地球物质组成、地表形态和内部构造发生改变,即地质作用,而引起变化的力量就是地质营力。 绪论-2 1大地水准面:指平均海平面通过大陆延伸勾画出的一个连续的封闭曲面。大地水准面包围的球体称为大地球体。从大地水准面起算的陆地高度,称为绝对高度 或海拔。 3重力异常:扣除高程与地形影响后,与理论重力值,即以大地水准面为基础计算得到的重力值,的差异。 3软流圈:上地幔中下部(50-250km)存在的塑性层,物质可以缓慢流动。岩浆发源地,与地壳运动关系密切。 4磁偏角:磁北线和真北线之间的夹角。 第一章:矿物 1矿物:天然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是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天然产物,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绝大多数为晶质固态的无机物,具有一定的物理化学性质,对于结晶 矿物,还具有一定的形态。稳定于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 2结晶质矿物:组成矿物的物质质点(离子、原子、分子)按照一定方式规则地排列成空间格子构造的矿物。 3隐晶质矿物:矿物晶粒极为细小,用肉眼无法分辨出矿物颗粒,仅有光性反应的矿物。4同质多象:外界条件(温度、压力、浓度、pH值)影响组成矿物的质点之间的排列方式,因此化学成分相同的矿物在不同外界条件下会形成构造和性质完全不同 的矿物现象。 5类质同象:针对晶体矿物而言,矿物晶体质点被类似其它质点(半径和电价接近)代

工程地质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什么是工程地质条件,什么是工程地质问题, 答:工程地质条件定义: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要素之综合,包括地形地貌条件、岩土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地质构造与地应力、水文地质条件、物理(自然)地质现象、以及天然建筑材料等六个要素。工程地质问题定义:工程建筑与工程地质条件(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引起的,对建筑本身的顺利施工和正常运行或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地质问题称之为工程地质问题 1、工程地质条件: 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因素的综合,或是工程建筑物所在地质环境的各项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和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2、工程地质问题: 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物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或问题。3、工程地质学: 是地质学的分支学科,又是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的分支学科,它是工程科学与地质科学相互渗透交叉而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从是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关系的研究是服务于工程建设的应用科学。 岩体 通常把在地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岩石成分和一定结构,并赋存于一定地应力状态的地质环境中的地质体,称为岩体。 岩体:由一定岩石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赋存于一定的地质 和物理环境中等地质体。岩石:形成和改变地球的物质组成、 外部形态特征与内部构造的各种自然作用。 2、风化壳; 3、风化作用; 4、变质作用; 5、地质作用; 6、岩浆作用; 7、地震作用?; 8、内力地质作用; 9、外力地质作用;10、地壳运动。 答:2. 地壳表层岩石风化的结果,除一部分溶解物质流失以外,其碎屑残余物质和新生成的化学残余物质大都残留在原来岩石的表层。这个由风化残余物质组成的地表岩石的表层部分,或者说已风化了的地表岩石的表层部分,就称为风化壳或风化带。 3. 地表表层的岩石在阳光、风、电、大气降水、气温变化等外营力作用下及生物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会引起岩石矿物成分以及结构构造的变化,是岩石逐渐发生破坏的过程称为风化作用。 4. 地球内力引起岩石产生结构、构造以及矿物成分改变而形成新岩石的过程称为变质作用,

地质学名词解释

地质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地质学:地质学是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自然科学,当前地质学主要是研 究固体地球的表层——岩石圈,研究其物质组成形成分布及演化规律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地表形态及其发展变化规律。 2.地温梯度:深度每增加100米所升高的温度叫做地温梯度。 3.重力异常:实际上各地测量的重力值不等于理论值这种现象叫做重力异常。 实测值大于理论值叫做正异常,反之负异常。 4.克拉克值:某种元素在地壳中分布的重量百分比叫做克拉克值。 5.地质作用:把引起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表面形态不断运动变化和发 展的各种自然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6.岩石圈:地球圈层构造的表层由固体的岩石组成,又称为岩石圈(包括地壳 及部分上地幔)。 7.软流圈:地震波波速突然降低的地带。 8.矿物:矿物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自然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 9.岩石:岩石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并在一定地质条件和物理化学条件下相对稳 定的自然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 10.风化作用:暴露于地表的岩石因长期受到o2 co2 水以及生物等影响而发生 化学分解和机械破碎的作用或过程称为风化作用(物理分化化学分化生物化学分化)。 11.风化壳:残积物和经生物风化作用形成的土壤层等在陆地上形成的不连续薄

壳称为风化壳。 12.条痕:将矿物在白色无釉瓷板(条痕板)上划擦后留下的矿物粉末和颜色称 条痕。 13.解理:矿物晶体受力作用后沿一定方向裂开成一系列光滑平面的性质称解理。 14.岩层:岩层是指由两个平行或接近于平行的界面所限制的同一岩性组成的层 状岩石。 15.鲍文反应序列:岩浆在冷却时主要造岩矿物的结晶析出遵循一定的顺序可划 分为斜长石的连续反应系列和暗色矿物的不连续反应序列,被称为鲍文反应序列。 16.地层:某一地质时代形成的岩层或岩石组合(包括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 17.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在各种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岩石变形产物,具 体表现为岩石的弯曲变形(塑性变形产物)和断裂变形(脆性变形产物)等。 18.沉积岩:沉积岩是组成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之一是在地壳表层条件下,由风 化作用生物作用和火山作用的产物经过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及沉积后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岩石。 19.碎屑岩:陆源碎屑岩简称碎屑岩是陆源碎屑沉积物经压实胶结形成的岩石分 布甚广,约占沉积岩总量的25%按碎屑粒度可以分为砾岩砂岩粉砂岩和粘土岩。 20.沉积相:沉积相是指沉积环境及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物(岩)特征的总和。 21.河流二元结构:在河流相的解剖面下部为河床亚相,常为河流

海洋地质学知识点详细概括

海洋地质学知识点详细概括 海洋地质学知识点详细概括 1.镒结核广泛分布于什么位置? 这几年国际大洋钻探计划发现的深海金属矿产之一的镒结核广泛分布于深海盆内。 2.属于深海底金属矿产之一的海底热液在什么部位出现? 属于深海底金属矿产之一的海底热液一般沿增生板块边缘和构造带以热泉、间歇泉、喷气孔和渗透海底熔岩的形式活动。 3.黑烟囱“、白烟囱”是怎么回事? 1979年美国科学家在水深2700m的东太平洋海隆直接观察到发生在深海底的奇观 一黑烟囱”和白烟囱黑烟囱”是发生于洋壳内因地球内热作用于渗入海水后形成的海底热流,海底热流内含有大量的硫化物,很适合嗜流生物的生长,因此在黑烟囱”周围发现了 美丽的白虾白蟹。而白烟囱中的微粒主要为非晶质SiO2成分和少量Fe、Zn硫化矿物。 4.美丽的黑烟囱”通常出现在什么部位? 美丽的黑烟囱”通常出现在洋中脊轴附近。洋壳内热液的循环作用与离开洋中脊的远近有关,距中脊轴越来越远,洋壳内的热液循环作用就会逐渐变弱。 5.当前制约海洋矿产资源开发的因素主要是什么? 当前制约海洋矿产资源开发的因素主要是资源的可利用性和可采性、经济合理性和对环境影响的预测。 6.海洋油气开发包括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海底油气的开发,开始于20世纪初,它的发展经历了从近海到远海,从浅海到深海的过程。

海洋油气生产过程可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海底油气资源的勘探,常用地震波 的方法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其次是海底油气的开采,这主要是通过钻井平台进行。最后是海洋油气的输送,一种是由船舶运输,另一种是海底管道运输。 海底油气的勘探、开采是一项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的工程,国际合作和工程 招标是可行方式之一。 7.现代海洋地质调查技术有哪些? 研究进行海洋地质学调查勘测的各种技术手段.大体可分为三部分:常规海洋地质调 查技术、专项调查研究技术和地球物理测量.属第一类的有:地质取样、现场观测、遥感遥 测技术、剖面仪、例扫声呐、海底照像和电视等;专项调查手段包括深海钻探、潜深观测等; 地球物理调查包括地震、重力、磁力和热流等项调查. 114.海洋地质调查方法有哪些? (一)海底地形地貌测量 1、回声测深(单、双频) 2、多波束测深(三维海底立体地形图) 3、旁侧声呐扫描(二维海底平面地形图) 1、声学地层剖面仪(浅、中、深) 地层厚度、层理结构和地层中异常埋藏体(浅层气、断层、埋藏古河道) 2、地震勘探(单道、多道、三维) 震源(气枪和电火花)和接收系统(接收器、放大器和记录仪) 3、海底地震观测

工程地质的名词解释

工程地质的名词解释 工程地质是一门应用地质学的原理为工程应用服务的学科,主要研究内容涉及地质灾害,岩石与第四纪沉积物,岩体稳定性,地震等。工程地质学广泛应用于工程规划,勘察,设计,施工与维护等各个阶段。工程地质的目的是为了查明各类工程场区的地质条件,对 场区及其有关的各种地质问题进行综合评价,分析、预测在工程建筑作用下,地质条件可 能出现的变化和作用,选择最优场地,并提出解决不良地质问题的工程措施,为保证工程 的合理设计、顺利施工及正常使用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工程地质研究的主内容有:确定岩土组分、组织结构微观结构、物理、化学与力学性 质特别是强度及应变及其对建筑工程稳定性的影响,进行岩土工程地质分类,提出改良岩 土的建筑性能的方法;研究由于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而破坏的自然环境的平衡,以及自然 发生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及地震等物理地质作用对工程建筑的危害及其预测、评价和防 治措施;研究解决各类工程建筑中的地基稳定性,如边坡、路基、坝基、桥墩、硐室,以 及黄土的湿陷、岩石的裂隙的破坏等,制定一套科学的勘察程序、方法和手段,直接为各 类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地质依据;研究建筑场区地下水运动规律及其对工程建筑的影响,制定必要的利用和防护方案;研究区域工程地质条件的特征,预报人类工程活动对其影响 而产生的变化,作出区域稳定性评价,进行工程地质分区和编图。随着大规模工程建设的 发展,其研究领域日益扩大。除了岩土学和工程动力地质学、专门工程地质学和区域工程 地质学外,一些新的分支学科正在逐渐形成,如矿山工程地质学、海洋工程地质学、城市 工程地质及环境工程地质学、工程地震学。 一、对上述工程地质问题进行探讨,并对堵江滑坡坝进行实例分析,对开发利用滑坡堵 江形成堰塞湖蕴藏的丰富水能资源具有指导作用. 二、刘家峡水库的严重坍岸成为它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之一。 三、从工程场地分析推广到城市工程地质环境分析,还将有助于保证城市工程地质环 境分析的定量化水平。 四、对上海崇明越江隧道工程沿线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概略总结,并对场 地内的不良地质及其对策进行了分析评价。 五、膨胀土是现代工程地质学和土力学中一个特殊的领域,它是有别于黄土、红土、 软土、冻土以及普通粘土的一类特殊粘性土。 六、丙级:水文地质调查;工程地质调查;环境地质调查. 七、三峡库区移民迁建中发现的岩溶问题是一个重大工程地质问题。 八、乙级:水文地质调查;工程地质调查;环境地质调查.

工程地质名词解释

工程地质 绪论 1. 工程地质学为地质学的一个应用分支,是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 用的一门学科。 2. 工程地质条件 工程活动的地质环境,亦称为工程地质条件,它包括岩土的类型与工程性质、地 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物理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等六个要素。 3. 工程地质问题 工程建筑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矛盾而产生的对工程建筑的建设、施工、运 营带来重大影响的地质问题。 4. 工程地质学的任务 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做到 既使工程建筑经济、 安全,乂能合理开发与保护地质环境,是工程地质学的基本任务。 (1) 查明对工程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 (2) 解决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 (3) 预测并论证工程地质环境的发展变化趋势,提出改善与防治措施; (4) 为工程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使用和维护提供所需地质资料和数据。 3•地质工程:(Geoengineering)指以地质体为工程结构和工程的建筑材料,以 地质环境为工程的建筑环境修建的一种丄程。具体地说,如开挖的边坡、矿坑、 地下洞室、地基等,实际上都是地质工程。 6. 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工程活动的地质环境。 第1篇地质学基础 第1章地质作用 1•地质作用概念:一山自然动力引起地球和地壳物质组成、部结构和地壳形态不 断变化和发展的作用。 2•风化作用:地壳表层的岩石,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等风化营力的作 用下,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使岩石崩解破碎以至逐渐 分解而在原地形成松散 堆积物的过程,称为风化作用。 第2章矿物和岩石 1.矿物: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物理性质与化学成分的自然单 质或化合物。 :111-种矿物或多种矿物或岩屑组成的自然集合体。 :(1)岩浆岩(火成岩)(2)沉积岩(3)变质岩 :矿物抵抗机械刻划及摩擦的能力。 5•断口:矿物受敲击后,形成各种凹凸不平的裂开面的性质。如锯齿状、贝壳状 等。 6.岩浆岩一由岩浆侵入地壳上部或喷岀地表后冷凝而形成的岩石 (1) 岩浆岩的结构一指岩石中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大小、形状以及彼此间相 互组合关系。 (2) 岩家#的构造一指岩石中不同矿物与其它组成部分之间的排列与充填方 式。 7. 沉积岩一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常温常圧环境下,各种既有岩石遭受外力地质作用 下,经过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和硬结成岩过程而形成的岩石. 8•沉积岩的结构一指沉积岩的组成物质、颗粒大小、形状胶结特性及其结晶程 度。 石石度 岩岩硬 2 cd d

工程地质名词解释和简答

工程地质名词解释和简答

一、绪论 1.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学是将地质学的原理运用于解决工程地基稳定性问题的一门学问 2.工程地质学的主要任务和研究方法: 答:工程地质学的主要任务是区域稳定性研究与评价、地基稳定性研究与评价、环境影响评价。 研究方法为自然历史分析法、数学力学分析法、模型模拟试验法、工程地质类比法 3.建筑物的地基:在土和岩层中修建建筑物,承受建筑物全部重量的那部分土和岩层。 4.什么是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问题? 答:工程地质条件是指工程建筑物有关的地质条件的综合。主要包括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地表地质作用。 工程地质问题是指工程建筑物与工程地质条件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或问题。主要包括地基稳定性问题、斜坡稳定性问题、洞室围岩稳定性问题、区域稳定性问题。 二、地壳及其物质组成 1.地质作用:塑造地壳面貌的自然作用。 2.物理地质作用包括内力地质作用(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地震)和外力地质作用(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3.矿物:矿物是天然产出的均匀固体,是各种地质作用的产物和岩石的基本组成部分。 4.矿物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和条痕、光泽、硬度、解理与断口、密度、弹性,挠曲,延展性。 5.解理:矿物受外力作用时,能沿一定方向破裂成平面的性质 6.断口:矿物受外力打击后无规则地沿着解理面以外方向破裂,其破裂面称作断口。 7.岩石按其形成方式分成火成岩(又称岩浆岩)(岩浆作用)、沉积岩(外力地质作用)和变质岩(变质作用)等三大类。 8.通常用结构和构造来描述岩石的形貌特征。 岩石的结构是指岩石中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形状及彼此间的组合方式。 岩石的构造是指岩石中矿物集合之间或矿物集合体与岩石其他组成部分之间的排列和填充方式。 火成岩具有块状构造、沉积岩具有层状构造、变质岩具有片理构造。 识别岩石类型的主要依据是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特征。 9.沉积岩:由沉积物固结变硬而形成的岩石。是三大类岩石中在地表分布最广的。最基本、最显著地特点是具有层理构造。10.沉积岩的形成途径:是在地表条件下,由风化作用或火山作用的产物经机械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以这种方式形成的沉积岩称碎屑岩。二是在地表常温、常压条件下由水溶液

海洋地质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海洋地质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海洋地质学概论 CH1 绪论 1、海洋地质学的定义 以传统的地质学理论和板块构造理论为基础,以海洋高新探测和处理技术为依托,在地球系统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大洋岩石圈地质过程及其与地球相关圈层(尤其是大气、水圈和地幔)间相互作用,为人类开发资源、维护海洋权益和保护环境服务的科学。 2、海洋地质学结构 1)海洋地貌学; 研究海底形态、空间分布及成因为主要内容。大洋地貌的研究对于板块构造学说的建立做出过重要贡献。 2)海洋地球物理学; 是地球物理学的重要分支,是支撑海洋地质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包括海洋重力、海底地磁场、海底地震学、海洋地电学和海洋地热学等。 3)海底构造地质学 是20世纪海洋地质学发展中最辉煌的领域,板块构造模式不只是海洋构造,而且建立了全球构造体系。 4)海洋沉积学; 研究海洋沉积物的特征、时空分布及形成和演变机制为主要内容。海洋沉积学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沉积学的内容并革新了传统沉积学的理论。海洋沉积学已发展成为一个涵盖很广的学科领域,例如海洋沉积矿物学、海洋沉积地球化学、海洋沉积动力学、碳酸盐沉积学、构造沉积学等。 5)海洋地层学; 是地质学的重要理论基础,重建地质历史和解释历史是它的主要任务。由于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及深海钻探计划和浅海钻探的开展,在岩石地层划分、生物地层划分和年代地层划分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6)古海洋学; 它是深海钻探计划(DSDP)的产物,以探索海洋环境和海水物理学、化学特征演变历史及研究海洋生产力和海洋生物的宏观演化为目的,它的主要研究材料是海洋沉积物,发展了从沉积物中提取高分辨地质信息的一切现代手段。古海洋学已成为大洋钻探计划(ODP)、全球变化研究等重大国际研究计划的重要内容,是20世纪末地球科学中发展最快的分支学科,也是21世纪通过气圈/水圈/地圈探索地球历史的重要领域。 7)海底矿产地质学 它是研究赋存于海底的矿物资源和有机物矿产的形成、富集规律及矿产资源的赋存状态和开采条件的科学。海洋石油、天然气;滨海及浅海固体砂矿;大洋多金属结核、结壳、磷块岩、块状硫化物矿和多金属软泥等热液矿产及天然气水合物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