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学案(陆慕高中 王静)

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学案(陆慕高中 王静)

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学案(陆慕高中 王静)
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学案(陆慕高中 王静)

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学案

材料一: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新科技革命席卷全球,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和某些新兴工业化国家抓住这一机遇,改良生产关系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70年代以来,时代主题逐步转变为和平与发展,现代化浪潮汹涌澎湃,席卷全球……而从1956年到1966年十年中,尽管我国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由于党在指导思想上“左”的错误,使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很大的曲折。经过“文革”,中国同世界先进生产力发展水平正在缩小的差距,又重新拉大,使中国在时代潮流面前落伍了。

——陈锡喜《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

材料二:刚刚粉碎“四人帮”的中国,政局十分复杂……当时的中国,毛泽东去世不久,个人迷信、个人崇拜还有很大的市场……1976年11月华国锋在毛主席纪念堂奠基仪式上强调说:“要继承毛主席的遗志,就要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1977年2月《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根据华国锋指示向全国发出号召:“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这就是著名的“两个凡是”。——张通韬主编《聚焦主席台——中兴伟业(1976--2005)》请思考:

(1)综合概括材料一所说的时代潮流(4分),指出这时期导致中国落伍的思想根源(2分)。(2)结合材料二分析“两个凡是”思想的实质是什么?(1分)产生怎样的影响?(2分)

材料三:“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

——1977年4月10日,邓小平致信中共中央

材料四: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凡是科学的理论,都不会害怕实践的检验。相反,只有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才能够使伪科学、伪理论现出原形,从而捍卫真正的科学与理论。——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材料五:不打破思想僵化,不大大解放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结合材料和课文内容加以整理:

(3)为扭转当时的思想状态邓小平领导党和人民进行了哪些努力?(4分)有何意义?(2分)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探究二:“南方谈话”是邓小平理论进一步完善和成为科学体系的重要标志。

请结合材料分析“南方谈话”的诞生背景、概括其主要理论内容,并加以评价。

材料一:90年代初的中国面临巨大挑战。国际形势发生了剧烈变化。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东欧剧变和苏联的解体使社会主义运动面临严峻的挑战……同时国内的思想领域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有些人对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发生了动摇,有人把改革开放说成是引进和发展资本主义。中国经济增长率也落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最低点,徘徊在5%左右。与此同时,中国周边国家的经济却在迅猛发展……中国能否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能否将社会主义旗帜扛下去,能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做出有力的回答。

——张通韬主编《聚焦主席台:中兴伟业(1976—2005)》(1)请归纳:南方谈话发表的时代背景(国际国内形势)。(4分)

材料二: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南巡讲话(《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2页)。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式。”——南巡讲话(《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

材料三:邓小平同志于1992年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了新的科学的概括。这是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次重大的突破。……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但当时的实际情况则是,还没有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存在,他们又不是空想家,更不愿凭空描绘未来社会的蓝图,以束缚未来社会主义者的手脚。所以他们一直没有对社会主义社会作出更为详细的描述,只是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对社会主义特征作了一般的勾画。——王春凤《社会主义本质论的重大突破》1995年(2)请整理:南方谈话的重要理论内容有哪些?(3分)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起了什么作用?(2分)南方谈话的提出还有何理论意义?(2分)

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意义:

邓小平的历史性贡献在于他把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共性要求与中国特性相结合,引导中国走上了一条实现现代化的成功道路。——周直:论邓小平在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历史贡献设问:作者以什么视角评价邓小平同志?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

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很多新变化:化和化在曲

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世界的力量组合和利益分配正在发

生着深刻的变化;国内处于改革攻坚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党能不能继续把全国人民的力

量凝聚在自己的周围,从而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对党的领

导和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并给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出了新的考验。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

200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江泽民阐述了“三个代表”思想内涵2002年,在中共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内容有哪些?其根本问题是什么?

内容: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的发展方向,

代表中国最广大,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根本问题:?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历史意义是什么?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涵盖了社会主义、、等各个方面,是一个完整的

科学的思想体系,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

探究三:有人指出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始于毛、成于邓、深于江”,你认同

这种说法吗?请说明理由。目前这一理论体系又有何最新成果?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所指出的:“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

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

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新

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

前提和制度基础。”

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是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开篇之作

——陈仕龙《简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追梦之旅:制夷——自强求富——变法图存——创立民国——民主科学——人民当家作主圆梦之旅:改革开放以来——港澳梦、奥运梦、入世梦、飞天梦

第18课美国的独立教案

第18课美国的独立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北美殖民地的发展状况,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标志、经过、转折、结果及影响,1787宪法内容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学习,理解《独立宣言》的意义,1787宪法制定的原因,基本内容个作用。 情感、意志和价值观:学会正确评价华盛顿,美国独立战争的双重性质,即使一场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独立战争爆发根本原因;《独立宣言》、1787宪法内容,作用 难点:美国独立战争的双重性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下面的国旗,你知道是哪个国家的吗?你知道这个国家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吗? 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时国旗1776年正式独立时国旗1787国旗现在的国旗 红色象征勇气,白色象征自由,蓝色则象征忠诚和正义。 50个星代表现在美国的50个州 13条代表美国独立前的13个殖民地 (二)、讲授新课 一独立战争的序幕 1、背景: 从17世纪开始,英国先后在北美建立了13个殖民地。殖民地上的移民逐渐形成美利坚民族,通用语言为英语。 北美十三个殖民地 1773年,英国政府授权东印度公司垄断北美的茶叶贸易,引发了新的抗税浪潮。 2、根本原因:英国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北美殖民地经济的发展 萨凡纳 查尔斯顿威尔明顿 詹姆斯敦 巴尔的摩费城纽约 波士顿 大 西 洋 木材、造船、冶铁 小麦 烟草、蓝靛 北部:资本主义工商业比较发达 中部:农业规模较大,盛产小麦玉米 南部:盛行种植园经济 北美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展 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形成 英国压制北美经济的发展英国对北美实行殖民压迫经济矛盾 民族矛盾 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3、过程: 独立战争开始标志:来克星顿枪声 1775年4月19日凌晨,800名英军在来克星顿 与埋伏在那里的武装村民交火,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二 、华盛顿与独立战争 1775年5月,北美13个殖民地的代表在费城召开了大陆会议。会议决定把民兵整编为大陆军,委任华盛顿为总司令。 1732—1799,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美国第一任总统。1775年,第二届大陆会议任命他为大陆军总司令。 3、1775年,第二届大陆会议的召开,把民兵整编为大陆军,任命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 三、 《独立宣言》与美国宪法 1、《独立宣言》的发表: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 ,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 《独立宣言》以一个国家的名义表达了资产阶级政治纲领性文件,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人教版必修Ⅲ 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教案

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教学目标: (1)了解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过程,认识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指导思想。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它是对邓小平理论的发展,认识它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样,都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理解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关系; (3)探究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国际共产主义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难点:邓小平理论的形成;邓小平理论的地位。 ★教学过程及要点: 导入新课: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田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这是20世纪末唱响大江南北的《春天的故事》歌词。歌词中的“老人”是谁呢?他在中国留下了哪些壮丽的“诗篇”? 由此导入新课。 一、伟大的转折: 1、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参考教材P86“历史纵横”) ●对象:“两个凡是” ●影响:打破枷锁,解放思想 2、新理论的宣言书(1978年): ●报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影响: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3、伟大的历史转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邓小平理论的酝酿、准备时期) ●时间:1978年12月 ●内容:①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③改革开放。 ●意义:中国人民开始走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过渡:什么是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理论的核心是:新时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1、酝酿、准备时期:一次讲话和一次会议 一次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促成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实现伟大转折。 一次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首次提出:1982年中共“12大”,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初步形成:1987年中共“13大”,系统地提出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第一次系统地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4、成熟并形成体系:1992年,南方谈话,提出“三个有利于”,回答了社会主义本质问题。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美国的独立》导学案

第18课美国的独立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简述美国的独立战争的过程,理解美国独立战争的意义。 2、掌握《独立宣言》与美国1787年宪法的颁布时间、地位、内容和意义。 3、知道华盛顿的主要活动,认识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 【学习重点】 独立战争;《独立宣言》、美国宪法。 【学习难点】 美国独立战争的双重性质。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独立战争的序幕 1.从17世纪开始,英国先后在北美建立了个殖民地。 2.英国国王和贵族把北美看作是英国的和的市场,驱赶当地居民,剥削欧洲移民和非洲的黑奴。 3.1765年,英国政府在北美颁布新税法,激化了与北美人民的矛盾,1773年,英国政府授权垄断北美的茶叶贸易,引发新的抗税浪潮。 4.1775年,800名英军开赴波士顿西北郊搜查火车,在与武装村民交火,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二.华盛顿与独立战争 1775年5月,北美13个殖民地的代表齐聚费城,召开第二届大陆会议。会议决定把民兵整编为大陆军,委任为总司令。 三.《独立宣言》与美国宪法 1.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宣告北美的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它是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被称为“”。 2.1777年的,是美国独立战争中的转折点。1781年,美法联军在约克镇与英军激战,英将率部先投降,美国独立战争结束。 1783年,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 3.1787年,美国各州代表齐聚费城,由华盛顿主持召开制宪会议,经过争论和妥协,最终制定了美国宪法。被称为 ◆合作探究 1、英国君主立宪政体和美国联邦政体的异同?

(1)相同点: (2)不同点: 2、如何评价华盛顿? ◆总结归纳 课件展示知识梳理,归纳总结本节所学内容。 ◆达标测评 1、九年级一班同学对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前的背景做了分析和探究,其中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A.17世纪英国在北美建立13块殖民地 B.一些欧洲人移民到北美 C.英国把北美看作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D.英国在北美颁布新税法,缓和了英国殖民者与北美人民之间的矛盾 2、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北美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的战争最后终于取得成功,这场战争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 A.来克星顿枪声 B.英国议会开会 C.《权利法案》颁布 D.萨拉托加大捷 3、在资产阶级革命时代,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比,美国独立战争最突出的特点是() A.摧毁了封建君主制度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C.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D.颁布了《权利法案》 4、这个国家的出现,虽然只有240多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它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

18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理论形成过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 容及其意义。(2)理解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条件;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样,都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探究、情景再现、历史比较等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是被 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结晶。 (2)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我们的行动,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 2.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 提出。 难点:邓小平理论的形成;邓小平理论的地位。 3. 教学用具 幻灯片。图片。 4. 标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 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 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田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这是20世纪末唱响大江南北的《春天的故事》歌词。歌词中的“老人”是谁呢?他在中国留下了哪些壮丽的“诗篇”? 由此导入新课。 一、伟大的转折: 1、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参考教材P86“历史纵横”) ●对象:“两个凡是” ●影响:打破枷锁,解放思想 2、新理论的宣言书(1978年): ●报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影响: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 书 3、伟大的历史转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邓小平理论的酝酿、准备时期) ●时间:1978年12月 ●内容:①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 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③改革开放。 ●意义:中国人民开始走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新中国成立以 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过渡:什么是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 的产物。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理论的核心是:新时期有中国特 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1、酝酿、准备时期:一次讲话和一次会议 一次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促成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实现伟大转折。 一次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首次提出:1982年中共“12大”,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 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美国的独立》教案

第18课美国的独立 1.通过阅读教材,简单说出北美殖民地的发展状况,正确阐述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经过、结果及影响,准确简述《独立宣言》和美国1787年宪法的基本内容及作用。 2.通过小组讨论,归纳总结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和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的原因,正确评价华盛顿,准确阐释美国独立战争的双重性质。 美国独立战争概况及《独立宣言》的意义 分析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的原因 情景导入法、讲授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展示图片“美国国旗”,设问:你知道是哪个国家的吗?你知道这个国家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吗?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 知识点一独立战争的序幕 1.从17世纪开始,英国先后在北美建立起__13__个殖民地。 2.1773年,英国政府授权__东印度公司__垄断北美的茶叶贸易,引发了新的抗税浪潮。 3.1775年4月19日凌晨,800名英军在__来克星顿__与埋伏在那里的武装村民交火,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知识点二华盛顿与独立战争 4.1775年5月,北美13个殖民地的代表聚集费城,召开了__第二届大陆会议__。会议一致决定把民兵整编为__大陆军__,委任__华盛顿__为总司令。 知识点三《独立宣言》与美国宪法 5.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由__杰斐逊__起草的《__独立宣言__》,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 6.__萨拉托加大捷__是独立战争的转折点。__1783__年,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 7.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既是一次__民族解放战争__,也是一场__资产阶级革命__。 8.1787年,宪法依据__分权制衡__原则设计了一个__联邦制__共和国。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__资产阶级__成文宪法,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探究一美国独立战争的背景 阅读教材,概述美国独立战争的背景及原因。 背景:从17世纪开始,英国先后在北美建立起13个殖民地。英国殖民者驱赶当地的印第安

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尚西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美国的独立学案(无答案)

九上历史第18课美国的独立初三文综 2019.8.22 学习目标:1. 了解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原因、经过、转折、结果及影响。 2. 通过本课学习,理解《独立宣言》的意义,美国宪法制定的原因,基本内容和作用。 3. 学会正确评价华盛顿,美国独立战争的双重性质,即使一场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重点:独立战争;《独立宣言》、美国宪法。难点:美国独立战争的双重性质。 自主学习 一. 独立战争的序幕 1.从17世纪开始,英国先后在北美建立了个殖民地。 2.英国国王和贵族把北美看作是英国的和的市场,驱赶当地居民,剥削欧洲移民和非洲的黑奴。 3.1765年,英国政府在北美颁布新税法,激化了与北美人民的矛盾,1773年,英国政府授权 垄断北美的茶叶贸易,引发新的抗税浪潮。 4.1775年,800名英军开赴波士顿西北郊搜查火车,在与武装村 民交火,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二.华盛顿与独立战争 1775年5月,北美13个殖民地的代表齐聚费城,召开第二届大陆会议。会议决 定把民兵整编为大陆军,委任为总司令。 三.《独立宣言》与美国宪法 1.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宣告北美的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它是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被称为“”。 2.1777年的,是美国独立战争中的转折点。1781年,美法联军在约克镇与英军激战,英将率部先投降,美国独立战争结束。 1783年,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 3.1787年,美国各州代表齐聚费城,由_____________主持召开制宪会议,经 过争论和妥协,最终制定了美国宪法。宪法根据_______________原则设计了 一个_____________共和国;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后来许多国家的____________产生重要影响 一、选择题 1.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第18课 美国的独立教案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第18课 美国的独立 1 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独立战争的起因;过程 教学难点:战争的双重性质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这是哪国国旗?有谁知道国旗上红白宽条和星星代表什么含义吗? 当今美国是世界上的一个超级大国,在国际事务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可是,200多年前,它却是英国的殖民地。那么,美国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8课:美国的独立。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独立战争的序幕 1.教师讲述:美洲的最早居民是印第安人,他们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新航路发现后,欧洲殖民者开始到美洲开拓殖民地。从1607年到1733年,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地区,先后建立了13个殖民地。这个时候,在英属13块殖民地上生活着什么人呢?(欧洲移民,英国人、法国人、黑人、印第安人等)这些人为什么能联合起来对付英国,发动了这次美国独立战争呢? 2.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 (1)美利坚民族的形成:民族觉醒、争取民族独立。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英语成为通用语言,18世纪中期美利坚民族形成。 (2)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3)英国对北美实行殖民统治:压制北美经济的发展。 政治上——高压政策激起北美人民的强烈不满,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经济上——英国欲将北美殖民地作为它永久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总之:英国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损害了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的利益,更加激起人民的不满、反抗和斗争,从而导致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 目标导学二:华盛顿与独立战争 1.导火线:波士顿倾茶事件(1773年12月) 1774年9月5日第一届大陆会议在费城召开,代表共有55名,多为富商、银行家、种植园主。 2.爆发: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4月18日) 3.建军:1775年第二届大陆会议在费城召开,组建军队,乔治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 4.建国: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它标志着美国的诞生。《独立宣言》由杰斐逊起草,富兰克林等人润色。(7月4日为美国国庆节) 5.学生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独立宣言》节选部分。指出《独立宣言》的局限性:广大黑人和印第安人不在解放之中。 6.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此战役美国俘虏6名英国将军,300名军官和5000名士兵,美国从此扭转了不利局面。 7.合约:1783年英国终于承认美国独立。 “英王陛下承认合众国为自由、自主和独立的国家。” ——英、美在巴黎签署《英美合约》1783.9.3 8.表格展示:英、美对比 思考与讨论:弱小美国为什么能打败强大的英国? 提示:正义性;美国人民的必胜信念和长期斗争,领袖人物华盛顿发挥重要作用;法国、荷兰等国的国际援助。 9.教师过渡:美国通过独立战争获得了独立后,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组建政府。 目标导学三:1787年美国宪法 1.教师讲述:1787年5月,华盛顿在费城主持召开制宪会议,制定了1787年宪法。1787年宪法确

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学案(陆慕高中 王静)

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学案 材料一: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新科技革命席卷全球,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和某些新兴工业化国家抓住这一机遇,改良生产关系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70年代以来,时代主题逐步转变为和平与发展,现代化浪潮汹涌澎湃,席卷全球……而从1956年到1966年十年中,尽管我国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由于党在指导思想上“左”的错误,使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很大的曲折。经过“文革”,中国同世界先进生产力发展水平正在缩小的差距,又重新拉大,使中国在时代潮流面前落伍了。 ——陈锡喜《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 材料二:刚刚粉碎“四人帮”的中国,政局十分复杂……当时的中国,毛泽东去世不久,个人迷信、个人崇拜还有很大的市场……1976年11月华国锋在毛主席纪念堂奠基仪式上强调说:“要继承毛主席的遗志,就要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1977年2月《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根据华国锋指示向全国发出号召:“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这就是著名的“两个凡是”。——张通韬主编《聚焦主席台——中兴伟业(1976--2005)》请思考: (1)综合概括材料一所说的时代潮流(4分),指出这时期导致中国落伍的思想根源(2分)。(2)结合材料二分析“两个凡是”思想的实质是什么?(1分)产生怎样的影响?(2分)

材料三:“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 ——1977年4月10日,邓小平致信中共中央 材料四: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凡是科学的理论,都不会害怕实践的检验。相反,只有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才能够使伪科学、伪理论现出原形,从而捍卫真正的科学与理论。——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材料五:不打破思想僵化,不大大解放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结合材料和课文内容加以整理: (3)为扭转当时的思想状态邓小平领导党和人民进行了哪些努力?(4分)有何意义?(2分)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第18课美国的独立

班级:姓名: 第学习小组 第18课《美国的独立》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独立战争的背景,简述美国的独立战争的过程,理解美国独立战争的意义。 2.记住《独立宣言》与美国1787年宪法的颁布时间、地位、内容和意义。 3.认识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知道华盛顿的主要活动, 学习重难点 重点:美国独立战争的背景,《独立宣言》。 难点: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1787年宪法的内容和影响。 学习过程 [自我研学生成新知] 知识点一独立战争的序幕 1.从17世纪开始,英国先后在北美建立起个殖民地。和欧洲其他国家的移民到北美,他们的辛勤劳动促进了当地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1765年,英国政府在北美殖民地颁布了一系列,激化了北美人民与英国殖民者之间的矛盾。1773年,英国政府授权垄断北美的茶叶贸易,引发了新的。 2. 年4月19日凌晨,800名开赴波士顿西北郊搜查军火的英军,在与埋伏在那里的武装村民交火,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知识点二华盛顿与独立战争 3. 年5月,北美13个殖民地的代表聚集费城,召开了。会议上,强烈主张武力反抗英军,会议一致决定把民兵整编为,委任他为大陆军总司令。 知识点三《独立宣言》与美国宪法 4. 年7月4日,通过了由起草的,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享有、和追求的权利。宣言列举了英国殖民统治的种种暴政,号召殖民地人民反对英国的,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 5.《独立宣言》是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被称为“”。但是,它没有宣布废除,事实上,的享有者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 6.1777年,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1781年,美法联军在与英军激战,英将率部投降。年,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 7.1787年,各州派出代表齐聚费城,由主持召开了,经过争论和妥协,最终制定出。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探究一美国独立战争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探究三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材料二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力。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力,系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如果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是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 1.划横线的部分反映出哪些信息? 2.《独立宣言》体现了北美人民追求哪些权利? 3.《独立宣言》体现了北美民众的哪些诉求?

[教案]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第三册[人教版] 第四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3课邓小平理论 【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 一、伟大转折的宣言书 1。关于真理问题的讨论 2。十一届三中全会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 1。中共十二大 2。中共十三大 三、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1。邓小平理论成熟及形成体系 2。“邓小平理论”的最终形成 四、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难点:邓小平理论的形成;邓小平理论的地位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启发思考讲解和多媒体手段进行,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录象资料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注意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

考学习的习惯,以及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的能力。应用启发思考式讲解和多媒体手段既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也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 【导入新课】 十五大报告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20世纪发生了影响中国历史发展基本进程的三次革命,这三个伟大人物分别是这三个伟大的人物。了解这三个伟大人物是观察和把握中国20世纪历史的基本进程,邓小平是20世纪中国历史最后一个伟大人物。邓小平正是我们今天这次历史性巨变的领导者和理论旗帜的缔造者。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 一、伟大转折的宣言书 1。关于真理问题的讨论 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后,十年“文化大革命”虽然宣告结束,但当时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在指导思想上继续坚持“左”倾错误所造成的,继续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这使“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得不到纠正,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1977年4月10日,尚未恢复领导职务的邓小平在给中共中央的信中指出:“要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知道党的工作。1978年5月10日《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在理论上根本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由此掀起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邓小平以鲜明的态度,积极支持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对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有力的推动,使这场讨论得以在全党、全军、全国公开深入地进行。这一讨论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成为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邓小平支持了这一场讨论。为此,他号召全党,从中央到地方、到每一个基层单位,“都要实事求是,都要解放思想。” 1978年11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他指出:“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这篇讲话,是在“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以后,中国向何处去的重要历史关头,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开辟新道路、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这一讲话,为全会确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认识和新决策奠定了重要基础,实际上成了随后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成为实现伟大转折的思想条件。成为随后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知道思想。 2。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全会摆脱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果断地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这就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全会高度评价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这就重新确立了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果断地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次全会标志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从此,中国人民开始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讲到此时可借助音像资料为学生再现当时的历

(完整版)部编版历史九上第18课《美国的独立》同步习题(含答案)

九上第18课《美国的独立》同步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斯塔大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从世界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作者充分肯定了美国革命() A.赢得了民族独立 B.建立了民主共和制 C.维护了国家统一 D.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2.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定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的一场资产阶级革命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鸦片战争 3.1776年初在北美大地上流行一本小册子《常识》,其中有一句“现在是分手的时候了”,它的意思是指() A.北美人民强烈要求英属殖民地独立 B.北美人民与印第安人矛盾很深 C.北美人民与南部黑人奴隶制“分手” D.北美人民要敢于武装反抗法国殖民者 4.1775年4月19日,新大陆东北部的一声枪响,划破了纯净的天空,改变了这片大陆的历史航道,枪声让这场冲突上升为战争,史称“北美独立战争”。这枪声响起的地点是在 A.萨拉托加 B.约克镇 C.来克星顿 D.纽约 5.英国承认美国独立是在 A. 1776年B. 1787年 C. 1781年D. 1783年 6.下列有关美国独立战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 B.实现了国家的独立 C.促进美国资本主义发展 D.扫除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障碍——封建专制统治 7.华盛顿受到美国人民的爱戴,被尊为“美国国父”,最主要的原因是()A.他领导北美人民赢得了国家独立 B.他曾任大陆军总司令 C.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总统 D.他主持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

2018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第18课美国的独立学案(附答案)

2018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第18课 美国的独立学案(附答案)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北美殖民地的基本史实以及独立战争发生的原因; 2.通过自主学习,知道独立战争的领导人华盛顿的贡献; 3.通过阅读材料,掌握《独立宣言》的内容和战争胜利的经过 4.通过合作探究,分析美国宪法的内容和特点。 重点美国独立战争,《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 难点 1787年宪法的内容和影响 学习过程: 一、独立战争的序幕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84-85页,完成下列问题: 1. 北美独立战争爆发的背景以及独立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 2. 找出独立战争爆发的导火线和开始的标志? 二、华盛顿与独立战争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85页,了解下列史实: 第二届大陆会议的召开时间、内容。 三、《独立宣言》与美国宪法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85-87页,完成下列问题: 1.《独立宣言》发表的时间、内容影响; 2.战争胜利的经过; 3.分析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和特点。 合作探究1:阅读以上图文 英国殖民统治者对北美经济的发展持何态度呢? 合作探究2:为什么说美国独立战争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合作探究3:弱小的美国为什么能够战胜强大的英国,取得独立战争的胜利? 课堂达标检测 1.“平民—将军—平民—总统—平民”八年军旅生涯,置生死于度外;八年总统执政,值国家最艰难之时。这位伟人是() A.华盛顿 B.拿破仑 C.林肯 D.玻利瓦尔 2.下列哪场革命或战争,既是一场反抗殖民压迫的民族解放运动,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南北战争 C.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D.美国独立战争 3.美国纽约自由岛上有座自由女神像,她右手高擎火炬,左手拿着一铜板,上面用罗马数字镌刻着一个日期:1776.7.4。这是为了纪念下列哪一文献的发表() A.《权利法案》 B.《人民宪章》 C.《人权宣言》 D.《独立宣言》 2.下列对《独立宣言》解读有误的是() A、宣扬人生而平等 B、宣告了美国的诞生 C、美国由此确立了联邦制 D、宣言颁布日成为美国国庆日 答案: 一、独立战争的序幕 (一)独立战争:1.独立战争的背景 (1)从17世纪开始,英国先后在北美建立起13个殖民地。移民的辛勤劳动促进了当地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英国国王和贵族把北美看作是英国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商品的市场。(2)英国政府在北美殖民地颁布了一系列新税法,激化了北美人民与英国殖民者之间的矛盾. 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发展 随着英属北美大西洋沿岸13个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各殖民地之间的贸易频繁往来,南部需要北部的工业品,而北部也需要南部的原材料,这样就形成了统一的市场,在人们交往过程中,由于北美大部分移民是英国人,因此,在北美英语成为通用的语言。共同的语言产生共同的文化。 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 2. 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美国的独立》练习题(含答案)

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第18课美国的独立 1.美国某地有一座纪念碑,碑下刻着一段铭文:“坚守阵地,在敌人没有开枪射击以前,不要先开枪;但是,如果敌人硬要把战争强加在我们头上,那么,就让战争从这儿开始吧!”据碑文推断,这座纪念碑位于() A.费城 B.来克星顿 C.华盛顿 D.萨拉托加 2.7月4日被定为美国的国庆日,是为了纪念() A.来克星顿的枪声 B.《独立宣言》的发表 C.萨拉托加战役的胜利 D.1787年美国宪法的通过 3.萨拉托加战役() A.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 B.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 C.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D.标志着独立战争的结束 4.美国独立战事结束的标志是() A.1776年《独立宣言》的发表 B.1781年约克镇战役英军被迫投降 C.1783年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 D.1787年美国宪法的颁布 5.华盛顿在1783年12月向国会交出军权的仪式上说:“现在,我已经完成了赋予我的使命,我将退出这个伟大的舞台……”华盛顿完成的使命是() A.废除黑人奴隶制 B.推翻殖民统治,实现国家独立 C.颁布《权利法案》 D.领导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6.“第一条,……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合众国国会。第二条,……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第三条,……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这则材料选自() A.《独立宣言》 B.《权利法案》 C.《十二铜表法》 D.1787年美国宪法 7.美国联邦政府倡导“三权分立”的原则,这里的“三权分立”指的是() A.行政、军事、司法三权分立 B.立法、军事、行政三权分立 C.立法、司法、军事三权分立 D.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列宁指出:“现代文明的美国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 材料二马克思在评价这场战争的国际意义时说:“18世纪美国……战争给欧洲中产阶级敲响了警钟。” 材料三美国史学家帕尔默评价美国这次战争时说:“美国革命成为那些希望摆脱殖民地地位的民族所效法的榜样。” (1)材料一中列宁所指的“战争”是哪次战争?为什么说这次战争是“真正解放”和“真正革命”的战争? (2)材料二中“给欧洲中产阶级敲响了警钟”是什么意思?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美国的独立》导学案(含答案)

第18课美国的独立 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点1独立战争的序幕 1.背景 (1)从17世纪开始,英国先后在北美建立起13个殖民地。英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的移民来到北美,他们的辛勤劳动促进了当地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 (2)英国国王和贵族把北美看作英国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商品的市场,英国殖民者驱赶当地的 印第安人,剥削欧洲移民和从非洲贩来的黑奴。 (3)1765年以后,英国政府在北美殖民地颁布了一系列新税法,激化了北美人民与英国殖民者之间的矛盾。1773年,英国政府授权东印度公司垄断北美的茶叶贸易,引发了新的抗税浪潮。 2.爆发:1775年4月19日,800名英军在来克星顿与埋伏在那里的武装村民交火,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知识点2华盛顿与独立战争 3.建军:1775年5月,北美13个殖民地的代表聚集费城,召开了第二届大陆会议。会议一致决定把民兵整编为大陆军,委任华盛顿为总司令。 知识点3《独立宣言》与美国宪法 5.转折:1777年的萨拉托加大捷是独立战争的转折点。之后,法国承认美国,公开参战。 6.胜利:1781年,美法联军在约克镇与英军激战,英将康华利率部下投降,美国独立战争结束。1783年,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 7.性质: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8.1787年美国宪法 (1)背景:《独立宣言》发表后,各州先后制定了州宪法。美国建立后,各州各行其是,矛盾重重,代表国家的中央政府软弱无力。 (2)制宪会议:1787年,各州派出代表齐聚费城,由华盛顿主持召开了制宪会议,经过争论和妥协,最终制定出美国宪法。 (3)主要内容: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及其相关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衡;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分享权力;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

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课堂达标】 1.1978年,南京大学哲学系胡福明老师的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发表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全国性大讨论,人们普遍认为它带来了党和民族的大觉醒。这里的“大觉醒”是指( ) A.放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B.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使人们彻底认识了“文革”的错误 D.使人们回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轨道上来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打破了长期以来的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使人们回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轨道上来,故是党和民族的大觉醒。A、B、C都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它们都( ) ①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②反映了近现代中国的时代要求③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④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理解。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不是指导中国革命的理论,③不是共同点,可排除。 3.在改革开放中,我们解放思想,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下列哪次会议的召开表明我们冲破了“计划经济崇拜”( ) A.中共十三大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五大D.中共十六大 解析:选B。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表明我们冲破了计划经济崇拜。 4.《辞海》是我国唯一的极具权威的大型综合性辞典,它的每一次编修,都忠实记录了历史发展和时代前进的脚步。第六版《辞海》(右图)就收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条目。如果我们在第六版《辞海》中查阅“三个代表”,不会看到( ) A.它涵盖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B.它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C.它在中国共产党十五大上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D.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通过创设新情境实际考查有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知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符合中国的实际,它涵盖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在中共十六大上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因此,C项说法不准确。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走自己的路,把中国的事情办好。 ——邓小平材料2: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江泽民材料3: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要坚定不移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胡锦涛请回答:

2018秋新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习题:18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课时过关·能力提升 一、基础巩固 11.978年底,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多次强调实事求是,这主要是针对() A.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 B.“两个凡是”的禁锢 C.对外开放中面临的新情况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当时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提出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这种对毛泽东生 ,严重禁锢着人们的思想。邓小平强调实事求是,就是 ,主要表现在() A.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明确规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了精辟的论述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系统地提出 ,是对中国现实条件的全新理解,是对历史经验的有效借鉴。”这种“新的理论”主要是指()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理论 、C、D三项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两者的根本共同 点是() A.坚持党的领导 B.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 D.坚持继续革命的思想 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和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都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 “邓小平理论”是因为邓小平是() A.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B.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C.这一理论的主要创立者 ,邓小平是这一理论,所以该理论被称为邓小平理论。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这个“春天的故事”是指() A.冲破“两个凡是”

B.提出“一国两制” C.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九九二年”。A项发生于1978年,B项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C项发生,时间都不符合;D项发生于1992年,与题意相符。 ,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的是() A.马列主义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 ,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故选B项。 ,完成下列要求。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 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 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邓小平文选》(1)结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史实,说明“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邓小平又对改革作出了哪些重大论断?有何重大意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相继展开,中国的社会 ,综合国力不断提升,这充分说明“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2)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 富裕;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标准应是“三个有利于”。意义:从根本上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为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能力提升 1.下图是1978年邓小平的题词,它直接针对的是()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大跃进”运动 ”D.“两个凡是”的思想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的主要领导人仍坚持“左”的错误,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为了纠正,中国思想界展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最终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南方谈话是在总结国内风波和国际变局、分析国内外形势发展和我们所面临挑战的基础上产生的,既有政治上的鲜明性和针对性,也有理论上的深刻性和创造性,它把邓小平理论提到了新的高度, 是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的集大成之作。邓小平南方谈话() A.最先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 B.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 C.确立了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坚定了改革信心 1992年,而最先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在1985年,故A项错年,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2019年党的十五大上确立了 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1992年的南方谈话,邓小平提出了深化经济体制,这有利于打破认识误区,坚定改革信心,故D项正确。 ★3.1992年初,邓小平先后到深圳、珠海等地进行考察研究,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为深化改革指明 了方向,所以有学者说“中国人今天仍然生活在南方谈话的延长线上”。下列属于“延长线”上的是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