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斯宾诺莎本体论

斯宾诺莎本体论

斯宾诺莎本体论

斯宾诺莎的哲学分为三大部分:本体论、认识论和伦理学。其中,他的本体论是建立在其一元论的基础上的,认为实体、属性和样式是构成世界的三个基本要素。

首先,斯宾诺莎的实体学说认为,实体即神即自然,是无限的、永恒的、不可分的、唯一的。这个实体是独立自存的,自己是自己存在的原因,无需他物的概念。换句话说,实体是无需借助他物而被认识的,它自身内并通过自身而被认识。这种实体是绝对的、无限的,包括了所有的属性和样式。

其次,斯宾诺莎认为,实体有无数个属性,但人类只能理解其中的两个:广延和思想。属性是构成实体的本质,是实体所固有的、表现其实质特性的东西。而样式则是宇宙中无限的表现样式,是实体的个别化和有限化,是实体在特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

此外,斯宾诺莎还提出了三条本体论-认识论的平行原则,包括存在原则、因果原则和关系原则,这些原则是他研讨神、人和人的幸福等问题的基础。

总的来说,斯宾诺莎的本体论是建立在其一元论和泛神论的基础上的,认为世界是由一个绝对的、无限的实体所构成的,这个实体包括了所有的属性和样式,而人类只能理解其中的两个属性。同时,他还提出了三条本体论-认识论的平行原则,这些原则构成了他哲学体系的核心和基础。

伦理学是研究道德的学科,涉及道德行为、道德判断、道德规范、道德原则等方面。伦理学旨在探讨什么是好的、正确的或公正的行为,并帮助人们理解如何做出正确的道德决策。它也可以帮助人们理解道德规范和原则的本质和意义,以及它们如何应用于各种实际情况中。

伦理学涉及到许多不同的领域,包括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它探讨的问题包括什么是道德行为的标准、道德规范和原则的来源、道德决策的过程和影响因素、道德行为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等。

伦理学在人类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人们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同时,伦理学也可以帮助人们解决各种道德问题,如道德冲突、道德困境等,从而做出正确的道德决策。

西方哲学非理性主义与理性主义的异同

前言 纵观西方哲学的发展史,从古希腊哲学时期到德国古典哲学时期,理性主义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与进步,直到19世纪的下半叶开始,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兴起,对理性主义进行了反驳。并由著名的哲学家萨特、尼采以及柏格森等所继承和发扬。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后现代主义运动对传统理性主义的批判掀起了新的高潮。虽然后现代主义是对非理性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但是它比非理性主义走得更远,对于理性主义的批判更加激烈。由理性主义到现代非理性主义再到后来的后现代非理性主义的演变,必然有其内在的逻辑联系性,但是它们在认识论、价值观、本体论以及人性论等方面有着不同的观点。故而,寻求西方哲学史中非理性主义和理性主义,并进行探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非理性主义的源与流 非理性主义一直处于理性主义的附加位置,直到19世纪的下半叶才得到了改变。叔本华的生存意识对非理性主义进行了开创,他认为对生存意志的认识与把握主要是依靠生存意志的本身,即非理性的“直觉”和“感觉”;柏格森认为世界的本质是一种非理性的生命变得;尼采则把理性比喻为耀眼且明亮的太阳神,把情感、意志等非理性主义比喻成沉醉于狂灌的酒神;萨特认为人的发展与进步都是可以自由选择的,对自由有着绝对的责任。在20世纪60年代末的西

方社会,出现了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等一系列问题。同时由于各种运动的掀起,例如妇女解放运动、学生造反运动、黑人民权运动等的影响,西方社会产生了比较激进的后现代主义哲学,比非理性主义对理性主义的反驳更加猛烈,发扬的是一种流浪天涯、飘忽不定的哲学观。认为无论是精神还是物质,无论是理性还是非理性,都没有确定性的本体论。 其中最著名的后现代主义者包括有拉康、福柯、罗蒂、德里达等,其哲学思想都对传统哲学进行瓦解、反对和解构,他们推崇的是一种模糊不清、破碎而又多元化的哲学思想。德里达认为自己无论是空间上还是精神上都是一个流浪家,它将非理性主义的理性方法和理性主义的中心理性传统都进行了全盘扫荡;福柯利用对思想教材的分析,认为理性的标准在于社会实践和政治力量,并不是靠自身的权威性;罗蒂则主张摒弃一切的“无镜哲学”,解构传统哲学处于居高临下的位置,主张哲学应该与艺术、政治、文学及其他领域和谐共处、相互平等。在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中把各自推向了两个极端的方向,目的是为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找到一个归宿,而后现代非理性主义则是不停地解构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如同一个流浪者,居无定所。 二、理性主义的源与流 理性主义在西方哲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早已在古希腊时期便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其中巴门尼提出“存在”的

王玉峰:实体与样式:对斯宾诺莎哲学的一种思考docx

实体与样式:对斯宾诺莎哲学的一种思考1 王玉峰 在斯宾诺莎哲学中“实体”(substantia)与“样式”(modus)是一对非常核心的概念,斯宾诺莎认为,他所有的哲学结论都是从这两个概念的界说中推论出来的。2而这二者之间的复杂关系也构成了斯宾诺莎哲学的基本张力。 斯宾诺莎是这样来界说“实体”的:“实体(substantia),我理解为在自身内并通过自身而被认识的东西。换言之,形成实体的概念,可以无须借助于他物的概念。”3而他把“样式”界定为:“样式(modus),我理解为实体的分殊(affectiones),亦即在他物内(in alioes)通过他物而被认识的东西(per aliumconcipitur)。”4 这样,根据许多学者们的看法,“实体”与“样式”之间既有一种本体论上的差异,也有一种认识论上的差异。在本体论上,实体是“在自身以内”的,因此它是“自因”(causa sui),它不依赖其他事物而存在。而样式则是“在他物内”的,因而它依赖于他物而存在;从认识论上来看,实体是“通过自身而被认识的”,因此这表达了一种“唯理论”的原则;而“样式”是“通过他物而被认识的”,这表达了一种“经验论”的原则。5尽管“实体”与“样式”之间存在着差异,然而实体与样式之间并不是处于某种单纯的外在性之中,因为在斯宾诺莎看来,“实体”或“神”是万物的“内因”,万物都在神以内,都依靠神而存在。6这样,在神与样式之间还存在一种内在统一性。实体与样式之间的这种统一性表现在:每一个样式都“表现”(express)了神的某种属性,而每一属性则又是神的永恒无限本质的某种表现。7 这样,“实体”与“样式”之间就存在着一种既统一又差异的复杂关系。具体说来,这种复杂性表现在: 一方面,由于“样式”表现了神或神的永恒无限的属性,所以在“样式”的观念中也就包含了关于神或神的永恒无限本质的充分观念(adequate idea)。 斯宾诺莎《伦理学》第2部分,命题45是这样的:“一个物体或一个现实存在的个体事物的观念必须包含神的永恒无限的本质。”而斯宾诺莎对这一命题的证明是这样的:因为每一个体事物都以神为原因,所以都包含了神的永恒无限属性。8接下来,命题46与47分别是:“对于每一个观念所包含的神的永恒无限的本质的知识是正确的和完满的”,“人的心灵具有关于神的永恒无限的本质的充分观念。”9在《伦理学》第5部分,从命题22一直到最后命题42,斯宾诺莎充分展示了人的心灵对神的这种认识,指出了人的最高幸福就在于第三种知识,或在于对神的理智的爱。10这是斯宾诺莎哲学的唯理论面相; 另一方面,斯宾诺莎认为,虽然那些无限的样式是必然出于神的某种属性的绝对本性,可是有限的样式不是出自神或神的永恒属性,它们的存在及动作只是被其他有限样式所决定。11 每个个体事物或者有限的且有一定的存在的事物,非经另一个有限的、且有一定的存在的原因决定它存在和动作,便不能存在,也不能有所动作,而且这一个原因也非经另一个有限的,且有一定的存在的原因决定它存在和动作,便不能存在,也不能有所动作;如此类推,以至无穷。12 斯宾诺莎在这个命题的证明中指出,万物的存在及动作皆出于神,可是有限的事物不能为神的任何属性的绝对本性所产生。因为有限的事物它们的“本质”并不必然包含“存在”,

斯宾诺莎的哲学

斯宾诺莎的哲学 唯理论的发展 斯宾诺莎 “这大概是历史上曾有过的 最真实的上帝形象。” (法国历史学家欧内斯特利南)Acosta instructing the young Spinoza 一、实体学说 “一般哲学是从被创造物开始,笛卡儿是从心灵开始,我则从神开始。” (一)实体 1、实体的概念 “实体(substantia),我理解为在自身内并通过自身而被认识的东西。换言之,形成实体的概念,可以无须借助于他物的概念。” 实体的四个规定 ⑴实体是“自因” ⑵实体是无限的。 ⑶实体是永恒的。 ⑷实体是不可分的。

⑸实体是唯一的。 2、实体即神 “神(Deus),我理解为绝对无限的存在,亦即具有无限‘多’属性的实体, 其中每一属性各表示永恒无限的本质。” 神没有形体,没有人格,活动没有目的。万物都在神之中,万物皆出于神的本性,都 是必然的。 3、神即自然 神(实体)就是作为整体的自然和作为(万物)全体的自然。 既是“能动的自然”(natura naturans)又是 “被动的自然”(natura naturata) (因此)神的理智或力量即是万物存在的原因和支配自然的规律。 神= 自然= 实体 万物在神之中,神在万物之中 说明自然是无限统一的有机整体,物质和思维的运动都受统一的必然规律支配 注意:斯宾诺莎关于神即自然的学说是不是“泛神论”(pantheism) 是有争议的 (二)属性

斯宾诺莎

斯宾诺莎 个人生平 出生 斯宾诺莎(Baruch Spinoza,1632年11月24日—1677年2月21日)他出生于阿姆斯特丹。斯宾诺莎的祖先是居住在西班牙的斯雷翁省埃斯宾诺莎(Espinoza)镇的犹太人。1492年,因西班牙政府和天主教教会对犹太人的宗教和种族迫害,举家逃难到葡萄牙。后又于1592年逃亡到荷兰。祖父亚伯拉罕?德?斯宾诺莎是一位很受人尊敬的犹太商人,曾在阿姆斯特丹犹太人公会担任要职;父亲迈克尔?德?斯宾诺莎继承其父的事业,在阿姆斯特丹经营进出口贸易,并担任犹太人公会会长和犹太教会学校校长。斯宾诺莎也因此得以进入当地的犹太神学校,学习希伯来文、犹太法典以及中世纪的犹太哲学等。他也接受了拉丁语的训练,而正是凭借着拉丁语,斯宾诺莎得以接触笛卡尔等人的著作。他也由此渐渐脱离所谓正统的学说范围,并最终在24岁时被逐出了犹太教会堂。他最后搬出犹太人居住区,以磨镜片为生,同时进行哲学思考。磨镜片这项工作伤害了他的健康,他在工作的时候吸入了大量的硒尘,这与他的死因--肺痨有直接的关系。斯宾诺莎此后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1673年有人提供他海德堡大学哲学系的教职,条件是不可提及宗教,不过斯宾诺莎婉拒。他在45岁时就去世。学术 他也由此渐渐脱离所谓正统的学说范围,1656年因反对犹太教教义而被开除教籍。他最後搬出犹太人居住区,以磨镜片为生,同时进行哲学思考。1670年移居海牙,斯宾诺莎此后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1673年有人提供他在海德堡大学哲学系的教授之职,条件是必须不对国家的法定宗教提出任何质疑,被斯宾诺莎断然拒绝。由于长时间的饮食不规律,营养不良,他的健康状况逐年恶化。1677年,在与病魔一场激烈的交战之后,他倒下了,最终倒在了45岁的边缘上。 斯宾诺莎生平和著作年表 伟大的荷兰思想家别涅狄克特?斯宾诺莎(BenedietdeSpinoza,1632—1677)是欧洲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英勇的无神论者。 祖先原是居住在西班牙的累翁省爱斯宾诺莎(Espinosa)镇的犹太人。后因西班牙封建专制政府对犹太人进行种族、宗教上的迫害,避难到葡萄牙。祖父一代又逃亡到荷兰。父亲在阿姆斯特丹经营进出口贸易。 1632年11月24日诞生于阿姆斯特丹犹太人区一个有地位、有资产的商人家庭。当时取名本托(BentodeSpinoza),即受神惠之意。母亲是父亲的第二个妻子。除了早夭者外,斯宾诺莎有一兄一姊。本年阿姆斯特丹建立大学。 1636年四岁乌特烈赫特建立大学。 1638年六岁母亲死于肺病,葬于奥微尔开克村(Ouwerkerk)。后来,父亲续娶,生一女。 1639年七岁以希伯来语拼音的名字巴鲁赫(BaruchdeSpinoza)进专门培养拉比的神学校,学习希伯来语文、犹太法典他耳默(Talmud)、喀巴拉。在这里他熟悉了中世纪犹太哲学,犹太学者对于《圣经》的注释。在校成绩优异,很受师长器重。 1642年十岁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先进政治思想家霍布士(ThomasHobbes,1588—1679)用拉丁文写的《论公民》匿名发表于阿姆斯特丹。 1645年十三岁荷兰法学家格劳修斯(HugoGrotius,生于1583)逝世。 1646年十四岁毕业后,在一位德籍家庭教师斐宾格(Felbinger)指导下学习拉丁文。 1647年十五岁阿姆斯特丹的犹太自由思想家乌利艾尔?达科斯塔(Ur-iel d’Acost,生于1590)由于坚持反对灵魂不朽、冥世的见解,被迫在犹太教会堂表示忏悔,但

斯宾诺莎作为17世纪荷兰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及伦理学家

斯宾诺莎作为17世纪荷兰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及伦理学家,他沿着近代笛卡尔开辟的理性主义道路,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以实体、属性和样式作为其认识论的基础,以自然人性论为其逻辑起点,企图通过对神学的批判,对情感起源和性质的探讨,对知性的改进以图获得心灵与自然相统一的知识,达到自由与幸福的至善境界。斯宾诺莎认为自我保存是人的本质和人获得幸福的首要前提和唯一基础,情感不仅是人性自私的派生物,而且也是道德的基础和善恶的根源,理性不仅是满足情感的手段,而且也是克服情感的工具和最高目的,只有对知性进行改进,才能形成正确的直观知识,才能用理智控制情感,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理想状态,获得关于自然必然性的知识,真正实现人生自由与幸福,通过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来保障人的自由与幸福。斯宾诺莎的幸福思想是其整个哲学和伦理学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斯宾诺莎的幸福思想具有理性主义的特点,体现了和谐,但也存在脱离社会实践的形式主义之不足。斯宾诺莎的幸福思想对于我国现阶段正确处理理性与信仰、情感与理性、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价值。 本文共分三个部分,意在从整体上把握斯宾诺莎的幸福思想,并通过在对斯宾诺莎幸福思想的研究把握中为解决现阶段幸福困境找到历史与理论的根据。 第一部分从斯宾诺莎幸福思想形成的客观社会背景及理论渊源上来分析斯宾诺莎幸福思想得以形成的实践基础及理论依据,阐明这一问题是为了说明斯宾诺莎幸福思想形成的原因。

第二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阐述的是斯宾诺莎幸福思想的主要内容,斯宾诺莎幸福思想具有内在的逻辑性与整体性。斯宾诺莎认为幸福就是获得关于必然性的知识,是人对上帝理智的爱。人们获得幸福的理论可能性及实践可能性,涉及的是斯宾诺莎的实体理论和自由观。斯宾诺莎认为人们通过哲学上的理智控制情感和神学上的信仰与服从可以实现个人的幸福,斯宾诺莎实现幸福的内容涉及到他的自保理论、利益学说、情感理论、知识学说及其信仰观。第三部分阐述的是斯宾诺莎幸福观的历史影响及本人对斯宾诺莎幸福思想的特点的认识和其幸福思想的当代价值。通过对后人特别是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家及马克思主义者对斯宾诺莎哲学的评价力图说明斯宾诺莎的哲学对后世的影响,并通过具体的实例来说明斯宾诺莎的幸福思想是如何对近当代幸福观产生影响的。企图通过对斯宾诺莎幸福思想的特点分析来为我国现阶段的伦理困境找到理论依据,并指导我国现阶段的实践。对于斯宾诺莎的伦理思想,纵观国内学者对斯宾诺莎的研究,不难发现很少有人单独研究斯宾诺莎的幸福思想,只是研究斯宾诺莎的本体论、认识论、自然观、自由理论等方面,即使有那么几个人写过几篇关于斯宾诺莎幸福思想的文章,也是没有系统的论述,没有将斯宾诺莎的幸福思想看成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来研究;更没有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来谈斯宾诺莎幸福思想的当代意义。因此本人觉得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来研究斯宾诺莎的幸福思想不仅具有理论学术价值,而且也有现实指导意义。 引言

西方哲学智慧

一、.什么是哲学(一)哲学是科学(二)哲学是使人聪明的学问(三)哲学是讲道理的学问。哲学的对象:是一种理想性的东西(带有乌托邦式)。哲学表现下来的剩下来的是一套逻辑。哲学是理论化的世界观,是用道理来使人信服打动人的。(四)哲学无用。哲学不能用来考面包。人文学科没有实际的效用。物质生活,精神问题。工具理想和价值理想之间的平衡问题。哲学应该是人的精神家园。 二、希腊哲学奠定了西方的哲学思想,它有以下特点,一点是他们偏爱非个人性的,更关注有普遍性的东西;你可以有你的意见,我可以有我的意见,不必强求一致,有普遍性就意味着他们追求普遍必然的科学知识。第二点是他们试图给事物的存在找出合理的原因,希腊早期有“拯救现象”的成语,这个现象的概念与我们现在的理解不一样,我们现在认为现象是与本质相对,是飘忽不定、生灭变化的,在它的背后存在永恒的本质。希腊人认为现象就是我们看到的一切东西,他们试图给它找到理由,为现象找合理的解释,如找到说明该现象存在,如找不到他们就会感到有问题,就会怀疑现象的合理性。 三、为什么说这样的民主制度会是哲学产生的土壤?因为哲学的产生至少要满足三个条件:人们开始关注终极关怀的问题;人们有时间思考这些问题;必须有思想的自由的条件。雅典的城邦民主制度提供了这些条件。民主制度的特点是不再是一种等级制度,也没有财富的差异,作为公民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人们之间用语言相互影响。 四、早期自然哲学有其局限性:1、缺乏自然科学的支持;2、建立在经验观察的基础上;3、众说纷纭,莫衷一是;4、无穷后退不可能。这些就必然导致它的衰落,出现本体论的转向;5、本体论的转向毕达哥拉斯学派、爱利亚学派毕达哥拉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数巴门尼德: 五、在希腊西部南意大利地区出现了毕达哥拉斯学派和爱利亚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由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创立,是西方哲学史上最早探讨美的本质的学派,是一个集政治、学术、宗教三位一体的组织。爱利亚学派是早期希腊哲学中最重要的哲学流派,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意大利南部爱利亚城邦。毕达哥拉斯学派对数学的研究影响很大,正是他们对数学的研究使他们认为“宇宙万物的本源是数”,他们倾向于用确定的东西作为知识的基础,他们强调和谐,认为万事万物千差万别但都具有确定的数量比例关系,这个认识不是基于经验观察之上,它的抽象性和普遍性就要大的多,但它只是量的规定而不是质的规定。而整个早期哲学的转向起重要重要的是爱利亚学派的巴门尼德,他的“盛年”与赫拉克利特同时代,但他们的观点完全不同,巴门尼德强调我们要认识的对象是不动不变的。在早期希腊哲学所有流派解决的问题是关于自然的知识,是我们如何对自然形成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知识。 六、苏格拉底1、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认为每一个事物都是由它的本质所决定的,每一个事物的生成是它自身本性的实现。苏格拉底认为哲学的真正对象不是自然,而是人自己,即认识人自身的“善”。这个“善”苏格拉底称其为“德性”,在希腊语中德性原指事物的特性、品格、特长、功能,即使一事物成为该事物的本性。苏格拉底提出:“德性即知识”、“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无知即罪恶,德性即知识”。苏格拉底认为人要以对自己德性的自觉作为一切行动的一个根本前提,一切行为要以一个善的意志为前提,人的行为才是善的。由此后人也将苏格拉底作为“伦理学”的开创者。在这里就出现了“怎么去认识”的问题,即我们怎么去获得德性的知识?所以苏格拉底的一系列的对话始终围绕着“是什么”的问题,他倡导对事物的认识就要认识事物的类本质及类概念。 七、柏拉图(约公元前427-公元前347)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比较完整的讨论他的整体思想的是《理想国》,是柏拉图中期对理念论的比较成熟的思想, 1、柏拉图为了说明理念论,在《理想国》中用了三个比喻:太阳之喻、线段之喻、洞穴之喻。太阳之喻是将世界划分为现象世界和实在世界。现象世界是可见事物的世界,实在世界是不可见的理念世界。现象世界中太阳是主宰,理念世界中善的理念是主宰。“善”的概念尽管包含了价值的因素,但主要的是指万物试图达到自身完善所追求的目标。线段之喻是把一条线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相等于可感世界,一部分相等于理念世界;然后根据真实性与明确性作再次划分。洞穴之喻明确地讨论可感世界与理念世界的区别。它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比喻为洞穴里的影子。哲学家的任务就是引领人们从洞穴中走出,将我们信以为真的可感世界转向我们看不见的理念世界。 2、理念和事物的关系可以理解为概念和事物的关系,但我们理解的概念往往是对一类事物的共性的抽象。柏拉图指的概念有本体论的意义,有一类事物就有一类事物的理念,理念是“一”,事物是“多”,它们的

自考《比较文学》复习笔记

《比较文学》复习笔记 第一章:比较文学的名与实: “比较文学”作为专用术语,并具有了现代的文学研究意义上的内涵,是1827年法国著名批评家魏尔曼在巴黎大学讲学时开始使用的。英文中的“比较文学一词是英国著名文学教授波斯奈特在《比较文学》一书中给予确定并使用的。荷兰唯物主义哲学家斯宾诺莎的名言:任何规定都同时是否定一样,比较文学不可能因为定义的束缚而停止发展。 第一节:比较文学ABC 第二节:定义的多重建构 法国学者率先提出过比较文学的定义,法国法。基亚提出“比较文学并非比较。比较文学实际只是一种被误称了的科学方法,正确的定义是:国际文学关系史。” 卡雷大力倡导研究文学间的“事实联系”,他指出: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支,它研究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作品之间的关联,它格外注重被研究对象之间的事实联系。 梵。第根总结说:真正的比较文学的特质是把尽可能多的来源不同的事实采纳在一起,以便充分地把每一个事实加以解释,是扩大认识的基础,以便找到尽可能多的种种结果的原因。起点,放送者:作家、著作、思想;到达点,接受者;经过的媒介者:传递者。 美国: 亨利。雷马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持有这种观点的学者称为“美国学派”。 奥尔德里奇:比较文学是从超越一国民族文学的角度或者从与其他一门或几门知识学科的相互关联中,对文学现象进行研究。 俄苏:比较文学被称为历史-比较文艺学,代表维谢洛夫斯基。 日尔蒙斯基:历史-比较文艺学是文学史的一个分支,它研究国际联系和国际关系,研究世界各国文艺现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中国:杨周翰:主张对文学的主题、文学类型、文学潮流、批评和审美标准或诗学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相互影响;把文学与其他文艺领域进行比较,研究其关系;在相互比较中发现一些文学发展的共同规律。钱钟书、季羡林、现任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乐黛云。当前中国学者较为认同的另一种定义为:比较文学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 第三节:学科的一般性质 与比较文学相关的概念主要有民族文学、国别文学、总体文学、世界文学。 民族文学指的是在多国家中,那些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与民族语言文字的民族,它们遵循共同的美学标准,所保留下来的具有本民族特质的书面与口头文学。 国别文学又称为国家文学,是按照国家这个政治概念和地域人为划分成的文学。 总体文学是指为了找出具有普遍性规律,对所有的文学现象所进行的全面、综合性的研究。 比较文学存在可比性、开放性、宏观性、理论性等一般特点。 第四节:发展中的特性 比较文学在发展中又形成了边缘性、跨界性、包容性的特点。 边缘性:1 、文学研究正在向前发展,比较文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2 、在边缘交叉学科蓬勃发展的今天,比较文学之所以在学术界显得格外活跃,是因为它的研究范围的边缘呈模糊状态,具有某种不稳定性。3 、当前文学研究的以欧洲为中心状态虽然扩大到以西方为中心的学术范围,但都在崛起的东方挑战之下,表现出多元化倾向。 跨界性:1 、比较文学由于定义不断被刷新,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研究倾向日渐明朗。 2 、比较文学是一种跨越语言界限的文学研究。 3 、比较文学也是一种跨越文化界限的文学研究。 4 、比较文学还是一种跨学科界限的文学研究。 包容性:既然形成了边缘性和跨界性,那么其包容性也就应运而生了。 第五节:文学研究中的意义 研究比较文学的意义。 一、为文学研究开疆拓土 1 、比较文学为文学研究开拓了领域,开辟了新的探索途径。滥于文学史的研究,文学研究沟通了国别文学之间的缝隙,这种跨越民族语言障碍的文学研究,是传统文学研究未曾涉猎过的新的独立领域。 2 、比较文学的开展,使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出现了另辟蹊径的崭新局面。 二、促进国际间的文化交流 比较文学是在各民族文学相互渗透、各国之间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将继续在这种交流中得到巩固,并将反过来促进这种交流过程的发展。 三、加深对文学本质的认识 比较文学可以更准确、更科学、更全面地认识文学本质及其规律。 《比较文学》复习笔记1 / 8

场论的发展史

场论的发展史 场论是一种认知和思维方法,根据不同的环境和背景来理解和处理问题。它的出现使得世界变得更加复杂,也更加完美。场论从古代演变至今,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发展出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它的发展史也就是如此。 古代场论起源于中国,最先出现在先秦时期,早在“墨子”和“管子”这些古代思想家的作品中就有一些概念。在古代中国,场论的任务是思索人的关系,试图从社会结构出发,明确人与社会间的关系,或者用来解释执政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古代场论在中国有着长期的发展历史,从先秦的墨子到明代的王国维,以及近代的马克思主义场论,都有不同的支持者和发展者。 从中世纪起,场论拓展到了欧洲,特别是由斯宾诺莎提出的“表象学”和“本体论”,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斯宾诺莎将古典哲学中“本体论”的思想引入欧洲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学说,从而使得欧洲的学术文化融合了古典和中国的思想,成为现代文化的基础。 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场论在西方发展迅猛,重要人物包括爱默生、沃尔夫、哈贝马斯等,它们将“表象”和“本体”的思想引入了西方哲学,也催生了20世纪数学和物理学的发展,成为现代科学的基础。 20世纪初,在爱因斯坦的努力下,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极大拓展了场论的领域,令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更加深入。20世纪50年代,“场

论的新视角”随着爱因斯坦的思想不断发展,使得场论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而从20世纪50年代到现在,科学家们不断追求更深入的理论,以此来解释自然界运行的规律,这也是场论发展的基础。由此可见,从古代到现在,场论的发展史一直在发展,从不同的历史阶段演变而来的思维模式不断完善,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界。 场论的发展对于我们当今的社会来说无可替代,我们受它影响的程度无可置疑。场论在很高的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认知方式,促进了复杂的问题的解决,从而帮助我们进步和进化。场论的发展让人们对世界有更有深入理解,也让我们可以跳出自我,站在宇宙的更高一层视角,从而实现个人更大的意义。

美学概述

导言 一、审美与美学 1、审美 (1)追求美是人的天性 爱美、求美可谓人的天性,出于人的本能。“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即所有的人都是爱美的。动物的求偶即以美为基础,有实验表明,刚出生的婴儿也能辨别美丑。正因为美根基于人的天性、本能,所以艺术美的创造和欣赏是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的。如音乐、舞蹈、绘画在早期原始文化中的普遍性。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美,没有美的人生是不可想象的。梁启超曾说“我确信美是人类生活的一种要素——或者还是各种要素中 之最要者。倘若在生活全内容中,把美的成分抽去,恐怕便活得不自在,甚至活不成。”(《美术与生活》)。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五层次的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级的“超越性需要”,其中包括人对审美的需要。 (2)美感经验的普遍性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有美感经验(美感即对美的感受),这是普遍的。大家来到春天的扬州,相信每个人都会有美的感受,赞叹美的景色,心中有愉悦之感。 看到美景、美人,人自然会有美感。进而,人们自动地去寻求美,欣赏美。我们可以把人们美的经验与欣赏称作审美。 2、美学 (1)作为一般意义的美学 常人的审美是自发的,往往不知其所以然。如一般人对音乐,只觉悦耳愉心,但问他美在何处,便说不出来。美学作为一门学问,便要探讨美之所以然,能够自觉地欣赏美。故一般意义的美学,是将美和审美作为学问而探讨(什么是美,为什么美,怎样才美)。从此角度来看,美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人类有文明、文化,对于美的探讨也就开始了。 约公元前4世纪至前3世纪,柏拉图在《大希庇阿斯》中专论美的问题,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更进一步,写出了西方历史上最早的具有逻辑体系的审美学专著《诗学》。我国的孔子以“尽善尽美”作为衡量艺术的标准,而荀子写出《乐论》,可看做是我国较早的审美学专论。 (2)作为独立学科的美学 但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则是近代才产生的。一般认为,美学的创始人是德国启蒙主义思想家鲍姆嘉通(1714——1762)。他认为,人的心理结构可分为知、情、意三个部分,与之相对应,就应有三个门类的学问。与知相对应的逻辑学,与意相对应的伦理学早就有了,而与情相对应的学科还没有建立。故1735年,鲍姆嘉通在他的博士论文《诗的感情:关于诗的哲学默想录》中,首次提出应建立一门与人的情感世界相对应的学科,他命名为

斯宾诺莎的实体学说

斯宾诺莎的实体学说 斯宾诺莎的实体学说,是指他在其著作《伦理学》中所提出的关于宇宙万物的本体论思考。他认为,整个宇宙都是由惟一的无限个体所构成,这个无限个体就是上帝(或自然),而我们所看见的万物只是上帝无限多面的表现形式。下面我将结合斯宾诺莎的思想,举出5个例子来说明他的实体学说,以便更好地理解和体会他的哲学思想。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经典例子:天空中的彩虹。按照斯宾诺莎的实体学说,彩虹只是上帝的一种表现形式,而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这是因为彩虹只是由气溶胶、水珠和太阳光三个实体之间的关系所产生的自然现象,正是这些实体的相互作用才使得彩虹出现。因此,按照斯宾诺莎的观点,我们只能说彩虹是上帝的一种表现形式,而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 其次,我们来看一种植物:向日葵。按照斯宾诺莎的实体学说,向日葵也只是上帝的一种表现形式,因为它只是由土壤、阳光和水分这三个实体之间的关系所形成的,正是这些实体的相互作用才使得向日葵得以生长。因此,向日葵也只是上帝的一种表现形式,而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 再来看一个动物:狗。按照斯宾诺莎的实体学说,狗也只是上帝的一种表现形式,因为它只是由氢、氧、碳、氮等元素这些实体所组成的,而这些元素又是由各种化学反应所产生的。因此,狗也只是上帝的一种表现形式,而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种自然现象:地震。按照斯宾诺莎的实体

学说,地震也只是上帝的一种表现形式,因为它只是地球内部构造发生变化的表现,而这些变化又是由地心引力、地球自转等多种因素所影响的。因此,地震也只是上帝的一种表现形式,而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 最后,我们来看一个人:你。按照斯宾诺莎的实体学说,你也只是上帝的一种表现形式,因为你只是由许多原子、分子等微观物质所组成的,这些微观物质是受到基本物理规律所支配的。因此,你也只是上帝的一种表现形式,而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不难看出斯宾诺莎的实体学说的核心思想:任何一个实体都只是上帝的一种表现形式,而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这个思想对于我们认识世界和自身的存在有重要的启示。首先,它让我们认识到了宇宙的一体性,即宇宙中的万物都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它们都是来自于同一个无限个体的表现。其次,它让我们看到了自身的存在也是属于整个宇宙的一部分,我们只是这个宇宙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总之,斯宾诺莎的实体学说是对宇宙本体的一种深刻思考,在他看来,宇宙是由无限个体所构成的,而这些个体又都是来自于同一个无限个体即上帝(或自然)。他的这种思想除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自身的存在外,还在一定程度上对当代科学研究和哲学思考产生了影响。

黑格尔基本思想观点简述

黑格尔基本思想观点简述 哲学 一、思维(knowing)和存在(being)具有同一性 黑格尔哲学的基本特点是绝对理念能够自己实现自己,或者说思维和存在具有统一性。 所谓思维,不仅指人们头脑中的思想而且主要指的是存在于人们头脑之外的某种“客观 思想”也即“绝对理念”。在黑格尔看来,人们头脑中的思想不过是“客观思想”发展 的最高产物。所谓“存在”,并不是我们日常所接触到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各 种具体事物,因为黑格尔明确否认这些事物的客观实在性,根本否认物质的存在。在他 看来,存在只是我们的主观表象。一切事物(“存在”)都不过是客观思想(“思 维”)的异化物,是“客观思想”的外壳,而“客观思想”则是万物的内在根据和核 心。 所谓“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概括起来就是:思维是存在的本质,一个事物的存在 只有符合思维才具有实在性;思维不断地在存在中实现自己,使存在同自己相符合。具 体来说,从认识论意义上,即从人的认识发展过程方面说,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指我 们头脑中的思维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并且凡是我们头脑中认为是合理的(即符合“客 观思想”)思想,都必定能够实现,使存在和我们的思想相一致、符合。而在本体论的 意义上,也就是从事物本身的发展过程上说,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指“客观思想”决 定着事物的本质,一个事物只有符合其中蕴含着的“客观思想”即事物的“概念”,才 具有真实性;而“客观思想”(“概念”)则在事物中不断实现自己,使事物同自己相 一致、符合。在黑格尔看来,我们头脑中的思想乃是“客观思想”即“绝对理念”发展 的最高产物,人认识世界不过是绝对理念自己认识自己的发展过程上的一个环节,因 此,认识论和本体论两者实质上是一致的。 二、分析“现实的是合理的,合理的是现实的” 关于“现实的是合理的”: 首先,说现实的东西是合理的,并不意味着现存的一切事物都是现实的,因而都是合理的。事实上,在现存的一切有限事物中,一部分是现象,仅有一部分是现实的。在黑格 尔看来,所谓“真实的现实性就是必然性,凡是现实的东西,在其自身中是必然的”。 其次,说现实的东西是合理的,并不意味着现实在的东西就绝对符合理性,都是好东 西。黑格尔认为,实际上有些坏东西也多少符合理性,否则它们就不能存在。 再次,按照黑格尔辩证法,说现实的东西是合理的,也不是意味着现实的东西就是僵死 不变的。在黑格尔看来,世界上的各种具体事物都不过是绝对理念的外壳,是绝对理念 发展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或阶段。当一个具体事物符合绝对理念发展的要求的时候,它具 有必然性,因而是现实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它就要同绝对理念向 前进一步发展的要求相矛盾,从而丧失其必然性,变成不现实的、趋于灭亡的东西。这样,绝对理念就会摔掉旧的外壳,投入到一个新的更符合绝对理念进一步发展的要求的 外壳中去继续向前发展。这就是说,一切曾经现实的东西,都必定要转化为不现实的东西;而一切符合绝对理念发展要求的东西,不管它同现存的一切怎样抵触,也必将变成 为现实的。唯有绝对理念是永恒生命,一切有限事物则皆不免于毁灭。 关于“合理的是现实的”: 它意味着凡是合乎客观思想即绝对理念的东西一定会变为现实。当然按照通俗的日常理

斯宾诺莎自然观探析

斯宾诺莎自然观探析 当前生态危机已呈全球化趋势,各领域的优秀人士都积极地探求着生态危机的解决之道。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相统一的哲学思想呼之欲出,成为关注的焦点。通过对斯宾诺莎哲学思想的考察,认为斯宾诺莎思想中有关自然的学说内容丰富,其中对于调节人和自然的紧张关系可以有所借鉴。 标签:斯宾诺莎;自然观;人与自然 有学者曾把地球的生态危机比作幽灵,且人们为了赶走它做了许多不懈的努力,但如今看来,这个幽灵并没有被赶走,反而越发的猖狂,难以对付。在新闻或报刊上我们总是能看到有关生态危机的报道:水、土壤、空气污染严重,森林因破坏而锐减,物种濒临灭绝,工业污染,自然灾害频发,资源能源危机等等,全球生态环境状况每况愈下。为解决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人们思考的问题甚多,本文认为,若想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我们需要从导致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入手。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以来,生态环境就不断遭到破坏,原因在于,人类在机械论自然观主客二分思维影响下,导致人与自然分离甚至是对立,致使追求人类个体利益的人类中心主义盛行,以致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呈现全球性特征。而斯宾诺莎的自然观则使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对立走向统一,这无疑是对主客二分的近代机械论自然观的有力反驳。 一 斯宾诺莎哲学思想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是本体论、认识论、伦理学于一体的哲学体系,其中丰富的自然学说可以说贯穿于他哲学思想的始终。斯宾诺莎哲学从形而上学开始,而形而上学从神开始,作为形而上的世界观背景,首先我们来考察一下斯宾诺莎“自然”概念的哲学史之源。 斯宾诺莎是从一个最高存在的范畴出发来建构他的哲学体系的。斯宾诺莎表述其最高存在范畴时使用了“自然”、“神”和“实体”三个词。当然,从思想史来看,这三个词是具有不同的思想渊源的,并非斯宾诺莎所独创。其中,“自然”概念主要来源于意大利哲学家布鲁诺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哲学家。布鲁诺的神与自然同一的思想对斯宾诺莎影响是无疑的,斯宾诺莎从中吸取了自然神圣性和宇宙无限性的泛神论思想,这种影响在斯宾诺莎早期著作《神、人及其幸福简论》(以下简称《简论》)中是显而易见的。在《简论》中斯氏把神与自然等同起来,“神即自然”,并指出,自然是由无限多个属性所构成的,其中每一种属性在其自类中皆是圆满的,并指出“这正好是与我们通常给神所做的界说相符合的”[1]。布鲁诺的思想对斯宾诺莎的影响还表现在,他把自然区分为“能生的自然”和“被生的自然”,这一思想被斯宾诺莎继承了下来,在《简论》中,斯宾诺莎亦将自然分为“产生自然的自然”和“被自然产生的自然”。而“神”的概念则主要来源于犹太神学和中古犹太经院哲学。他的“实体”概念则来自希腊哲学和对笛卡尔哲学的批判和继承。

[以梅亚苏,有限性之后,为例]探讨本体论证明与语言的实际性

探讨本体论证明与语言的实际性———以梅亚苏《有限性之后》为例 在《有限性之后》(AprslaFinitude,以下简称AF)第一章中,甘当梅亚苏(QuentinMeillas soux)围绕近代哲学(尤其是从笛卡尔到洛克)中关于初性/次性的论辩入手,逐步引入关系主义这个核心概念,并将其视作从笛卡尔直到当代的贯穿性的主导范式。在他看来,这个范式的根本症结正在于将思想牢固束缚于有限性的牢笼之中,进而阻断了人类对于绝对真实(unevritabsolue)的思索进路。他随后通过原始性(ancestralit)及原化石(archifossile)的思想实验初步尝试超越关系主义牢笼的途径。看似这番围绕哲学/科学之关系所展开的论辩具有摧枯拉朽之力,但在第二章的起始,他随即指出其中的明显缺陷。第一章的结论显然具有一种回归笛卡尔主义的趋势,强调唯有科学才能洞察独立于人类之外的实在(初性)。但梅亚苏明确指出,这个笛卡尔主义的基本原则却无法通过笛卡尔自己所构想的论证来实现,而唯有进一步在后笛卡尔的哲学脉络(从康德到黑格尔再到当代)之中才能觅得切实的解决途径。梅亚苏随即沿着本体论证明这条核心线索来阐释从笛卡尔向康德的转化过程,这个关键的阐释部分(集中于第二、三小节)既体现出深刻的洞见,但同时也敞开了拓展诠释的别样可能。那就让我们先从笛卡尔的本体论证明以及康德对其的著名批判入手,一步步尝试延伸和拓展的途径。 一、引入问题:本体论证明的近代脉络 与第一章通过初性/次性引入问题的方式相似,第二章也同样以一个几乎已经被哲学史遗忘的老旧问题入手。当今,即便在研究笛卡尔的专题著作中,本体论证明也往往只是一个短暂的片段,而且总是被当作其思想体系中尚未彻底清除的经院哲学的残余。然而,经由梅亚苏的点睛之笔,这个看似老朽的问题却转而成为超越关系主义的关键性入口,其敏锐的哲学洞察力确实令人叹服。鉴于随后的论证之中会出现很多他自创的概念,看来颇有必要先对它们进行简要的总括性解说。就此而言,格拉汉姆哈曼(GrahamHar man)在《甘当梅亚苏:创造中的哲学》(QuentinMeillassoux:PhilosophyintheMaking)中的概括最为精准(主要集中于第一章的思辨唯物论(Spec ulativeMaterialism)这一节),有助于引导我们探入思想的迷宫。他将梅亚苏在第二章中超越关系主义的逐步递进的步骤概括为5个频段的光谱(Spectrum):独断论/素朴实在论(Dogmatic/Na veRealism)弱关系主义(WeakCorrelationism)强关系主义(StrongCorrelationism)愈强关系主义(VeryStrongCorrela tionism)绝对唯心论(AbsoluteIdealism) 结合梅亚苏的文本及哈曼的概括,我们可以对这个演进的步骤简要加以解说。第一个步骤最先被否弃,这种前-康德的实在论立场早已被康德的批判哲学决定性地证伪了。而康德自己的立场则被梅亚苏界定为弱关系主义,它强调绝对真实(物自体)虽然不可知(inconnaissable),但却仍然是可思的(pensable)。由此进一步衍生出强关系主义这一极端形态,它进而彻底否定了绝对真实的可思性或者说,谈论绝对者的可思/不可思,这根本是一个毫无意义的问题。梅亚苏将维特根斯坦和海德格尔分别视作强关系主义在英美和欧陆这两大流派中的代表性人物:显然,《逻辑哲学论》的最后一句话确实足以作为强关系主义的经典格言。接下来的第四个步骤是有些含混的,因为梅亚苏自己从未用过这个说法。而哈曼之所以擅自创发这个术语,无非是为了强调一个关键要点:强关系主义可以导向两个可能的结果,一个黑格尔式的绝对唯心论及各种后续的演变版本(绝对真实绝对不可能存在另一个则是梅亚苏自己的实际性(facticit)原则(绝对真实绝对有可能存在)。正是这个原则标志着AF全书的核心转折环节,由此梅亚苏开始在看似最为强大、最牢不可破的关系主义模型的内部找

论斯宾诺莎美学:可能性、核心范畴与当代价值

论斯宾诺莎美学:可能性、核心范畴与当代价值 作者:彭柏林 来源:《美与时代·下》2019年第11期 摘要:在西方哲学史上,斯宾诺莎是唯一一個把全部哲学视为伦理学的思想家。在这种“普遍伦理学”中,古代哲学中的神学、物理学、心理学、美学、政治学等元素都被价值化地还原了。因此,从哲学上讨论斯宾诺莎神学、美学的可能性成了当代斯宾诺莎学研究的潜在问题和基本思路。尤其是在美学领域中,价值化的美论一方面与关系论的美学有着天然的亲近,另一方面又面临消解在伦理学中的危机,这种两难亦构成了斯宾诺莎美学的重要理论特色。以庄子《齐物论》为代表的东方美学也遭遇过类似的合法性叩问,将二者进行比较有助于我们创造性地理解传统美学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斯宾诺莎;美学;可能性;核心范畴;当代价值 在西方思想家中,如果要找到一位与东方哲学精神最为契合、最为东西方诸多后学景仰而孜孜以求的道德和学问的楷模,那非斯宾诺莎莫属。有据可考的人生经历表明,他曾经在官司胜出的情况下放弃遗产继承权、在遭到犹太会堂恶毒的驱逐后淡然隐居、在难以维持生计时只接受好友最低标准的接济、在国内局势动荡时因坚持思想自由权而放弃海德堡大学的教职。他的思想表明真正的哲学就是对神、人及其幸福的理智思考,真正的宗教和信仰就是服从爱人如己的美德,真正的好的国家就是安全而自由的伦理共同体,真正的美就是个体的生命力得到增强时的愉悦和平静。他从早年优渥的家庭条件和经商活动中悟出财富、荣誉和感官快乐都是稍纵即逝的,因此立下了追寻永恒至乐的人生目标并毕生为之践履。黑格尔、海涅、罗素、爱因斯坦、贺麟等巨擘都曾经热情赞扬过斯宾诺莎高尚的人格和深邃的哲思。 可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西方学界同时兴起了反对斯宾诺莎拥有美学的观点。中西方学者一致认为斯宾诺莎从本体论的层面取消了美的存在和本质,他散见于著作中对审美经验的少许评论恰恰是反对美,美在他那里只是非理性的想象和阻碍人的生命力的消极情感。90年代以来,随着对斯宾诺莎哲学的深入研究,学界开始令人欣喜地为斯宾诺莎美学正名,并提出他的美学与他求真、求善的伦理学是统一的。斯宾诺莎把全部哲学等同于伦理学不仅没有忽视美、排除美的本体论地位,相反,他所追求的大美只有在伦理学的至真、至善中才能实现。换言之,人只有实现了身体和心灵的自由、扩充自然生命力以至于人性的范型才能经验到对神的理智的爱这种无上的快乐和美感。本文试图首先梳理中西学界理解斯宾诺莎美学的这一脉络、指出斯宾诺莎美学的可能性与合法性所在,进而在归纳斯宾诺莎美学核心范畴和理论特色的基础上,试图与庄子《齐物论》中消泯主客二分的天籁之美相比较和对话。

《西方哲学史》教学大纲

《西方哲学史》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9140073 英文名称: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学分:4 学时:64 课程类别:专业平台课程 授课对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 教学单位:法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修读学期:第5学期 一、教学任务 西方哲学史是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平台课程。在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哲学史等课程基础上,系统教授西方哲学史方面的知识,使学生能够对西方哲学的起源、发展、本质、当代走向等问题上做出比较全面、系统的阐述,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西方哲学的超越性发展的意义,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史观,能够正确地评价西方哲学思想和当代社会思潮的价值及其当代作用。 二、教学目标 1.专业知识方面。了解哲学在西方文明中的核心地位,熟悉西方哲学产生的土壤,发展变迁的规律及当代的走向,掌握西方哲学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哲学家的哲学学说以及这些哲学学说对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甚至科学技术所造成的影响。 2.专业能力方面。增进学生对于西方哲学的了解,进而增进学生对西方文明理解的深度。认识西方哲学在西方历史上所产生的作用,以及在以西方文明为主导的全球化过程中西方哲学对于当代中国所产生的作用。在深入了解西方哲学的基础上比较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之间的关系。

3.综合能力方面。能够把所学的西方哲学方面的知识应用于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和日常生活之中,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面对当代西方思潮时能够正确判断、合理取舍。 三、教学内容 (一)西方哲学史导论 1.教学内容:哲学与哲学史的涵义;哲学与哲学史之间的关系;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的异同;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西方哲学与当代社会思潮之间的关系。 2.教学要求:掌握哲学的内涵与哲学史的内涵,熟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何种程度上发展和超越了西方哲学,熟悉当代社会思潮在何种意义上源自于西方哲学的发展,了解哲学与哲学史之间的关系,了解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之间的关系。 3.教学重点:哲学与哲学史的内涵,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 4.教学难点: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之间的异同,西方哲学与当代社会思潮之间的关系。 5.教学组织形式:集中讲授。 (二)米利都学派与毕达哥拉斯学派 1.教学内容:作为哲学的最初形态的自然哲学的特点;米利都学派的自然哲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本原说的内容及其特点;两个学派的根本区别及其走向。 2.教学要求:掌握自然哲学产生的背景,熟悉米利都学派和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主要哲学主张,了解米利都学派和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哲学走向。 3.教学重点:自然哲学的产生背景和米利都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哲学主张。 4.教学难点:数本原说。 5.教学组织形式:集中讲授。 (三)赫拉克利特和爱利亚学派 1.教学内容:赫拉克利特的火本原说、逻各斯学说及其对米利都学派自然哲学的巨大发展;巴门尼德的“存在者必然存在”学说;芝诺对运动和多的否定;赫拉克利特与巴门尼德的对立在西方哲学史上的意义。 2.教学要求:掌握赫拉克利特的自然哲学思想、巴门尼德的“存在者必然存在”思想、芝诺对于多和运动的否定思想,熟悉火本原说对于米利都学派自然哲学的发展,了解赫拉克利特与巴门尼德之间的思想张力。 3.教学重点:赫拉克利特、巴门尼德和芝诺的哲学思想的内容。 4.难点难点:理解巴门尼德关于存在者的论述以及芝诺对于运动和多的否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