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的运输

植物的运输

植物的运输
植物的运输

植物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作用

植物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作用 生长素(auxin)是一类含有一个不饱和芳香族环和一个乙酸侧链的内源激素,英文简称IAA,国际通用,是吲哚乙酸(IAA)。4-氯-IAA、5-羟-IAA、萘乙酸(NAA)、吲哚丁酸等为类生长素。1872年波兰园艺学家谢连斯基对根尖控制根伸长区生长作了研究;后来达尔文父子对?草胚芽鞘向光性进行了研究。1928年温特首次分离出这种引起胚芽鞘弯曲的化学信使物质,命名为生长素。1934年,凯格等确定它为吲哚乙酸,因而习惯上常把吲哚乙酸作为生长素的同义词。 生长素在扩展的幼嫩叶片和顶端分生组织中合成,通过韧皮部的长距离运输,自上而下地向基部积累。根部也能生产生长素,自下而上运输。植物体内的生长素是由色氨酸通过一系列中间产物而形成的。其主要途径是通过吲哚乙醛。吲哚乙醛可以由色氨酸先氧化脱氨成为吲哚丙酮酸后脱羧而成,也可以由色氨酸先脱羧成为色胺后氧化脱氨而形成。然后吲哚乙醛再氧化成吲哚乙酸。另一条可能的合成途径是色氨酸通过吲哚乙腈转变为吲哚乙酸。 在植物体内吲哚乙酸可与其它物质结合而失去活性,如与天冬氨酸结合为吲哚乙酰天冬氨酸,与肌醇结合成吲哚乙酸肌醇,与葡萄糖结合成葡萄糖苷,与蛋白质结合成吲哚乙酸-蛋白质络合物等。结合态吲哚乙酸常可占植物体内吲哚乙酸的50~90%,可能是生长素在植物组织中的一种储藏形式,它们经水解可以产生游离吲哚乙酸。 植物组织中普遍存在的吲哚乙酸氧化酶可将吲哚乙酸氧化分解。 生长素有多方面的生理效应,这与其浓度有关。低浓度时可以促进生长,高浓度时则会抑制生长,甚至使植物死亡,这种抑制作用与其能否诱导乙烯的形成有关。生长素的生理效应表现在两个层次上。 在细胞水平上,生长素可刺激形成层细胞分裂;刺激枝的细胞伸长、抑制根细胞生长;促进木质部、韧皮部细胞分化,促进插条发根、调节愈伤组织的形态建成。 在器官和整株水平上,生长素从幼苗到果实成熟都起作用。生长素控制幼苗中胚轴伸长的可逆性红光抑制;当吲哚乙酸转移至枝条下侧即产生枝条的向地性;当吲哚乙酸转移至枝条的背光侧即产生枝条的向光性;吲哚乙酸造成顶端优势;延缓叶片衰老;施于叶片的生长素抑制脱落,而施于离层近轴端的生长素促进脱落;生长素促进开花,诱导单性果实的发育,延迟果实成熟。 近年来提出激素受体的概念。激素受体是一个大分子细胞组分,能与相应的激素特异地结合,尔后发动一系列反应。吲哚乙酸与受体的复合物有两方面的效应:一是作用于膜蛋白,

各种办公室绿植配置方案

一、办公室植物方案 1、办公环境特点: 办公室摆放植物的空间会受到一些局限的,室温度适宜在24度左右,但昼夜温差变化小容易使植物抗性降低,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空气流通也相对较差,不同位置的光照差别较大,人员流动多。 2、摆放建议: 办公室的植物布置,除了美化作用外,空气净化作用也很重要。由于电脑、显示器等办公设备的增多辐射也增加了,所以应采用一些对空气净化作用大、观赏性强的植物由为重要,如绿萝、绿霸王等植物。另外由于空间的限制,采用吊兰植物也可增加绿化的层次感。 3、推荐植物: 吊兰、吊绿箩、巴西木、荷兰铁、棕竹、散尾葵、鱼尾葵、国王椰子、绿箩、发财树、幸福树等。 二、商业场所植物方案 1、环境特点: 植物摆放的空间较大,温度适宜,一般在25 度左右,日夜温差变化不大,通风不太好,较差,但光照较好。 2、摆放建议: 不同摆放位置应注意植物对光线的要求,喜欢光而较高大的植物应尽可能摆在大堂入口,如铁树,五针松等;较耐阴的植物可以放在电梯口等角落位置,如棕竹、绿箩、鸭掌木、富贵竹笼等。 3、建议植物:

大型盆景(五针松、罗汗松、苏铁等)、散尾葵、鱼尾葵、国王椰子、马拉巴栗、棕竹、鸭掌木、富贵竹笼、紫贝竹竽等等。 三、金融证券场所植物方案 1、环境特点: 花卉植物摆放的空间大,温度适宜,一般在25 度左右,日夜温差变化大,空气质量差,光照较差,人流动多。 2、摆放建议: 金融证券场所的植物布置,主要起美化作用。另外合理的绿化布置也有利于调节人的情绪。大厅应多采用一些高大的名贵的植物,但适当的地方可以放些小盆的植物或鲜花要做到大小盆植物的合理搭配,但摆放的位置最好根据植物的习性摆放。 3、建议植物: 南洋衫、绿箩、夏威夷竹、鸭脚木、散尾葵、、国王椰子、马拉巴栗、棕竹、荷兰铁、龙血树、墨西哥铁榕树大龙血树等。 『我们一起来看看你的办公室应该怎么样摆设植物最漂亮』 ——办公室花卉植物配置方案

植物生理学教案第六章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 (1)

第6章植物体内有机物质的运输与分配 教学时数:1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掌握韧皮部装载与卸出及其机理;了解有机物运输的途径、速率和溶质种类,以及同化物的分布规律。 教学重点:韧皮部装载与卸出 教学难点:韧皮部运输机理 本章主要阅读文献资料: 1.王宝山主编、刘萍等副主编,植物生理学,科学出版社,2004.1 2.李合生主编,现代植物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 3.王忠主编,植物生理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5 本章讲授内容: 第一节有机物运输的形式、途径、方向和度量 一、有机物质运输的形式 1.收集韧皮部汁液的方法:蚜虫吻针法 用蚜虫吻针法收集筛管汁液 ①将蚜虫的吻刺连同下唇一起切下; ②切口溢出筛管汁液; ③用毛细管汲取汁液 2.韧皮部汁液的成分 韧皮部汁液分析结果表明:韧皮部汁液干物质占10-25%,其中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其余为蛋白质,氨基酸、激素和一些无机离子。 碳水化合物主要是糖,在筛管中糖通常总是以非还原态进行运输,这可能是因为糖的非还原态形式的反应活性低于它的还原态形式。对于大多数植物来说,筛管中最主要的非还原糖是蔗糖,筛管中蔗糖浓度可以达到0.3到0.9M,可以占干物质的90%。除了蔗糖之外,蔗糖还可以与半乳糖(galactose)分子结合形成其他化合物进行运输,如棉子糖(raffinose)是蔗糖结合一分子半乳糖的化合物,水苏糖(stachyose)是蔗糖结合两分子半乳糖的化合物,毛蕊花糖(verbascose)则由蔗糖和三分子半乳糖组成。在筛管中运输的还有甘露醇(mannitol)和山梨醇(sorbitol)等糖醇。 在韧皮部进行运输的还有其他的有机物(10%): 含氮化合物:主要是氨基酸及其酰胺形式,特别是谷氨酸、天冬氨酸以及它们的酰胺,谷氨酰胺和天冬酰胺。 植物激素: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都可以在韧皮部进行运输。虽然生长素可以在木质部进行极性运输,但是长距离的激素运输至少部分是在筛管中进行。 核苷酸、蛋白质和RNA等。筛管中还有一些与基本的细胞功能相关的蛋白质,例如进行蛋白质磷酸化的蛋白激酶、参与二硫化合物还原的硫氧还原蛋白、降解蛋白质的泛素、指导蛋白折叠的分子伴侣等等。 无机离子:有钾、镁、磷和氯,但是硝酸、钙、硫和铁则存在较少。

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4节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2课时)教学目标:1、区分直立茎、攀援茎、匍匐茎、缠绕茎。 2、知道木质茎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3、知道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的运输过程。 4、学习观察的基本技能。 重点难点分析:重点:茎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攀援茎和缠绕茎的区别、年轮的判断等 第一课时 【引入】根有哪些功能?--固定和吸收。那么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和无机盐是怎样运输的呢?--通过茎来运输到植物的各个器官的。植物的茎有哪些形态呢?它的结构又是如何?我们来介绍茎的结构。 一、茎的结构 出示各种各样的茎,并给予介绍和简单说明 1、茎的分类:按照生长方式的不同: 自然界最常见的茎是直立茎。其次还有攀援茎、匍匐茎、缠绕茎。 直立茎:直立向上生长。 匍匐茎:比较软,不能直立生长,只能在地面上匍匐生长。 攀援茎:借助他物而“直立上升”。常常借助茎和叶的变态结构(如卷须),而附着在他物“上升”。如黄瓜、南瓜、丝瓜等。 缠绕茎:茎本身缠他物“上升”。 让学生举例各种茎的常见植物。 无论呈现什么特点,都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是对光合作用这种营养方式的一种适应,即从环境中最大可能地获取其生长所需的阳光。 变态茎有:根状茎—竹鞭块茎—马铃薯鳞茎—洋葱肉质茎—仙人掌 虽然茎的形状各不相同,但它们的结构却基本相同。 2、茎的结构: 【观察】双子叶植物茎的横切面 ⑴横切面可以明显看出三层:树皮、木质部和髓。 ⑵质地较硬的是木质部,比较软的是树皮和髓。 ⑶树皮较易剥下来。 A、木质部:导管: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木质部一般由导管、薄壁细胞和木纤维组成。不少木质部是良好的木材来源。

导管一般是死细胞构成的,属于输导组织,具有自下而上输导水分、无机盐的功能。木纤维的细胞壁比较厚,属于机械组织,对茎的直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多年生木质茎中,木质部常常构成茎的主要部分。 B、形成层: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形成层细胞只有2-3层,能不断分裂,产生子细胞。子细胞能吸收营养物质,不断长大,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使茎加粗。 说明:水稻、小麦竹等植物都没有形成层,所以茎不能加粗生长。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根和茎中,具有形成层。所以茎能加粗。 C、韧皮部:筛管:输导有机物。 韧皮部是维管植物体内具有输导功能的一种复合组织。被子植物的韧皮部由筛管和伴胞、韧皮纤维和韧皮薄壁细胞等组成,其中筛管为韧皮部的基本成分,有机物及某些矿质元素离子的运输由它们来完成。 D、树皮:具有保护作用。 E、髓:由薄壁细胞构成,有贮藏营养物质的作用 【思考】1、如果铁丝缠绕小树,阻碍了植物体中茎的有机物的运输,所以铁丝下面部分的茎和根得不到有机物或得到很少,最后会导致死亡或发育不良,铁丝缠绕势必影响小树的生长。 2、制作课桌椅,主要利用茎的木质部。茎具有木质部和韧皮部,因此它又硬又有韧性。 【学生实验】观察木质部的结构 【读图】年轮 数一数年轮,判断该植物的茎生长了多少年?其中,哪年生长比较快些?当时的气候怎样?哪年气候比较恶劣,不适宜植物生长?有没有连续几年的气候特别干旱或特别湿润?年轮上的“斑点”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生长在温带地区的树木,形成层细胞的分裂活动,受气温变化的影响很明显:春季气温升高,营养物质充足,形成层细胞的分裂活动加快,所产生的木质部, 细胞的个体大,壁薄,因此,木材的质地疏松,颜色较浅。这样的木材叫做春材。秋季气温降低,营养物质减少,形成层细胞的分裂活动减慢,所产生的木质部,细胞的个体小,壁厚,因此,木材的质地致密,颜色较深。这样的木材叫做秋材。同一年的春材与秋材之间,颜色是逐渐转变的,中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共同构成一个环带。但是,上一年的秋材与下一年的春材之间,界限相当明显,于是形成了清楚的纹理。一个年轮包括当年的春材和当年的秋材,它代表了一年当中所形成的木材,因此,根据树干年轮的数目,可以推算出这棵树的年龄。

庭院植物配置技巧与搭配方案,还附赠案例分析,不可错过

庭院植物配置技巧及搭配方案,还附赠案例分析,不可错过 平时常见的植物有很多,如春鹃、夏鹃、西洋鹃、栀子、四季桂、石楠、小叶女贞、含笑、海桐、鹅掌柴、山茶、茶梅、南天竹、黄杨、丝兰、洒金珊瑚、双色茉莉、六月雪、八角金盘。 植物有个分类,应用起来会很得心应手,下面给你整理了庭院常用配置植物。观花植物春季:中国水仙(1-3月),白千层(1-2月),深山含笑(2-3月),梅(2-3月),迎春(2-4月),白玉兰/紫玉兰/二乔玉兰(3-4月),紫荆(3-4月),贴梗海棠(3-4月)。 桃(3-4月),紫叶李(3-4月),火棘(春),喇叭水仙(3-4月),郁金香(3-4月),含笑(4-5月),垂丝海棠(4-5月),黄刺玫(4-5月),棣棠(4-5月),红花機木4-5月)。 红花酢浆草(4-11月),四季海棠(4-12月),雏菊(4-6月),蒲公英(6-9月),鸢尾(4-5月),紫藤(4月)、双色茉莉(开花二次,早春和秋,早春开花最盛)、蓝花楹(5月)。夏季:四季桂(5-9月),茉莉(5-11月),白兰花(5-9月),石榴(5-6月),月季(5-1月),木本绣球(5-6月),夏鹃(5-6月),半支莲(5-10月),六月雪(5-6月)。 萱草(5-8月),金银花(5-7月),合欢(6-7月),广玉兰(6-7月),蒲桃(夏),夹竹桃(夏),木槿(6-9月),扶

桑(夏、秋),五色梅(马缨丹)(夏)。 八仙花(6-7月),丝兰(6-7月),紫薇(6-9月),千屈菜(6-10月),银叶菊(6-9月),万寿菊(6-10月),孔雀草(6-10月),沿阶草(麦冬、书带草)(6-7月)。 玉簪(6-7月),唐菖蒲(夏、秋),美人蕉(夏、秋),睡莲(6-8月),荷花(6-9月),葱兰(8-11月),大花紫薇(夏秋)。秋季:桂花(9月),木芙蓉(9-10月),野菊(9-11月),吉祥草(9-11月),凤尾兰(9-11月),羊蹄甲(10月),黄花决明(全年均能开花,但以9~10月为盛期)冬季:茶梅(11至次年4月),山茶(冬至次年春),叶子花(九重葛、三角花、冬至春),蜡梅(12至3月) 花境植物宿根花卉:菊花、萱草、玉簪、阔叶麦冬、沿阶草、鸢尾、扁竹根球根花卉:大丽花、葡萄风信子、郁金香、喇叭水仙、葱兰、唐菖蒲、美人蕉藤本植物:常春藤、爬山虎、蔷薇、叶子花、紫藤、油麻藤、金银花草坪地被植物:黑麦草、草地早熟禾、细叶结缕草、马蹄金、狗牙根1中式庭院常用植物配置常用植物 竹、樟、槐、楸、榆、杏、柳、梧桐、女贞、兰、梅、木兰、桃、山茶、杜鹃、迎春、海棠、李花、牡丹、芍药、紫薇、栀子、木槿、合欢、木樨、桂花、木芙蓉、腊梅。 枇杷、石榴、柿子、柑橘、枣子、月季、芭蕉、香椿、木瓜、红枫、鸡爪槭、乌桕、书带草、黄杨、红花檵木、慈孝竹、

第三章 营养物质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第三章营养物质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吸收仅仅是植物利用养分一系列过程的第一步,被植物吸收的养分有如下的去向: 1)在细胞内被同化,参与代谢或物质形成,或积累在液泡中成为贮存物质; 2)转移到根部相邻的细胞中; 3)通过输导组织转移到地上部的各器官中; 4)随分泌物一起排到介质中。 习惯上,养分在植物体内的转移过程称为运输(transport),其中在细胞或 组织水平的转移过程称为短距离运输(short-distance transport),而在器官水平 的转移过程称为长距离运输(long-distance transport)或运转(translocation)。值得指出的是,由于各种营养元素在化学性质上差别很大,因此它们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过程也有不同的表现。 第一节养分的短距离运输 一、养分在细胞水平的运输 (一)离子的分隔作用 植物细胞是植物的基本结构与基本功能单位,细胞被生物膜分隔成许多的室,在每个室内进行着不同的生理生化过程,按室分工的结果使植物细胞能有条不紊地执行多种功能。在代谢过程中,室与室之间存在着能量及物质的交换或运输,其中矿质养分在室间运输更为普遍。养分根据细胞生理生化需要而运输分配至不同室内的现象称为分隔作用(compartmentation) o由于矿质养分大都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于细胞内,因此人们通常用离子分隔作用(ion compartmentation)这个概念。 离子分隔可以在小范围内(如细胞器之间)或大范围内(如细胞质与液泡之间)进行,但现在的测定手段使对离子分隔的研究尚停留在大范围内。尽管如此,离子分隔的研究还是能使我们从本质上了解离子运输过程与一些生理生化过程的关系。 (二)离子分隔的基本模式 根据研究重点的不同,人们将细胞内的离子分隔过程人为地划分为如下几个模式。 1.三室模式 假设离子仅在质外体(细胞壁)—细胞质—液泡之间进行分隔,其简化模式如图3-1所示。 该模式涉及到分隔的两道屏障,即原生质膜和液泡膜,这两个膜基本上控制着离子在质外体、细胞质、液泡三部分的分布水平。 原生质膜对离子的控制机制实质上与离子吸收过程是一致的,即离子透过原生质膜有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两种形式。被动运输的途径可能是简单扩散和易化

植物体内的物质的运输

植物体内的物质的运输 [例1]玉米的茎长成后不能增粗,而桃树的茎能年年变粗,从茎的结构分析,能不能变粗的根本原因是 ( ) A.茎内有无韧皮部 B.茎中有无形成层 C.茎内有无木质部 D.茎内有无髓 [例2]小明和小刚两人到刚砍伐过树木的山上去观察茎的结构。观察到茎的切面中从里到外有许多同心圆。两个人都数了同一棵树横切面上的同心圆,小明发现树皮由内到外有17个同心圆,小刚从里数到最外面发现有20个同心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棵树可能已生存了l7年 B.这棵树可能已生存了37年 C.这棵树可能已生存了20年 D.这棵树一定已生存了l7年 [例3]如图所示的爬山虎的茎能产生不定根,能在竖直的墙壁上生长,你认为按生长方式分析。爬山虎的茎属于 ( ) A.攀缘茎 B.缠绕茎 C.直立茎 D.匍匐茎 [例4] 在两棵小树之间,拴上铁丝用来晾衣服。日子久了结果发现小树形成节瘤。这是由于破坏了 ( ) A.韧皮都 B.木质部 C.形成层 D.木纤维 [例5] 如图是双子叶植物茎的横切面图,分析图示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图中A、B、C分别表示什么结构: 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 (2)其中C_______中有_________ ,可以输送水分和无机盐。A_________中有 _______ ,可以输送有机物。 (3)图示的茎________(填“能”或“不能”)逐年增加,是因为A________和 C________之间有_________,能__________。 考点应试必备 1.如图所示,表示缠绕茎的是 ( ) A B C D 2.双子叶植物的茎能不断加粗是由于这些植物具有 ( ) A.形成层 B.生长区 C.韧皮部 D.木质部 3.下列哪一个过程符合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途径 ( ) A.叶根茎 B.根叶茎 C.叶茎根 D.根茎叶4.植物的年轮存在于植物体茎的哪个结构中 ( ) A.外树皮 B.髓 C.形成层 D.木质部 5.收集橡胶胶乳时往往要割橡胶树,为使胶乳顺利流出。正确的割胶方式是应该割到橡胶树的哪个部位 ( ) A.木质部 B.内树皮的韧皮部 C.形成层 D.外树皮的韧皮部 6.在树干近地面处环割树皮一圈,环割处就会长出树瘤,树会逐渐死亡,这是由于( )

第六章 植物体内同化物的运输与分配

第六章植物体内同化物的运输与分配 Ⅱ 习题 一、名词解释 转运细胞代谢库同化物的装卸出胞现象 P- 蛋白源 - 库单位运输速度 代谢源压力流动学说比集运量 二、写出下列符号的中文名称 SE-CC SMT SMTR 三、填空题 1. 植物体内同化物长距离运输的途径是(),而细胞内的运输主要是通过()和()。 2. 植物胞间运输包括()、(),器官间的长距离运输通过()。 3. 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主要以()的形式运输,此外还有()糖、()糖和()糖等。 4. 筛管汁液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含量最多的无机离子是()。 5. 用()法和()法可以证明,植物体内同化物长距离运输的途径是韧皮部筛管。 6. 同化物运输的方向有()和()两种。 7. ()在()年提出了关于韧皮部运输机理的压力流动学说。 8. 有机物总的分配方向是由()到()。 9. 植物体内同化物分配的特点是()、()、()、()()。 10. 载体参与和调节有机物质向韧皮部装载过程,其依据是();();()。 11. 根据源库关系,当源大于库时,籽粒增重受()的限制,库大于源时,籽粒增重受()的限制。

12. 影响同化物分配的外界条件有()、()、()和()。 13. 无机磷含量对同化物的运转有调节作用,当无机磷含量较高时,P i 与叶绿体内的()进行交换有利于光合产物从()运转到(),促进细胞内()的合成。 14. 植物在营养生长期,氮肥施用过多,体内()含量增多,()含量减少,不利于同化物在茎秆中积累。 15. 近年来发现,细胞内 K + /Na + 比调节淀粉 / 蔗糖的比值, K + /Na + 比高时,有利于()的积累, K + /Na + 比低时,有利于光合产物向()的转化。 16. 伴细胞与筛管细胞通过胞间连丝相联,伴细胞的作用是为筛管细胞(),(),()和()。 17. 有机物质从绿色细胞向韧皮部装载的途径,可能是从()→()→()(韧皮部筛管)。 18. 研究表明()、()和() 3 种植物激素可以促进植物体内有机物质的运输。 19. 叶内蔗糖可分为()和()两种状态。 20. 近年研究发现,山梨醇是()植物有机物质运输的一种形式。 四、选择题 1. 在筛管内被运输的有机物质中,含量最高的物质是() ( 1 )葡萄糖( 2 )蔗糖( 3 )苹果酸( 4 )磷酸丙糖 2. P - 蛋白存在于() ( 1 )导管( 2 )管胞( 3 )筛管( 4 )伴胞 3. 哪种细胞主要分布在导管和筛管的两端,它们的功能是将溶质输出或输入导管与筛管。其突出的特点是质膜内陷或折叠以增加其表面积。() ( 1 )通道细胞( 2 )转运细胞( 3 )保卫细胞( 4 )靶细胞 4. 哪种实验表明,韧皮部筛管具有正压力,这为压力流动学说提供了证据。() ( 1 )环割( 2 )蚜虫吻针( 3 )伤流( 4 )蒸腾 5. 水稻叶片叶绿体中输出的糖类主要是:()

植物生长素的运输特性及在植物生长中的调节作用辨析

植物生长素的运输特性及在植物生长中的调节作用辨析 李珊珊李建宏*(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10046)李其柱(江苏省连云港市教育局教研室222006) 摘要本文对植物生长素的运输、生长素生物效应的两重性以及生长素对植物向地性的影响等相关问题进行简要介绍和辨析。关键词生长素极性运输两重性向地性 1植物生长素的运输问题 在植物体中,游离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和其他同化产物一样,通过韧皮部运输,其运输方向由两端有机物浓度差等多种因素决定,如成熟叶片中合成的吲哚乙酸在韧皮部的运输;另一种是仅局限于胚芽鞘、幼茎、幼根的薄壁细胞之间短距离单方向的极性运输[1]。 植物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其合成运输的一个重要特性。“从形态学的上端向形态学的下端”这一过程的成立是建立在“形态已形成”的基础上的。即必须是先确立了形态的极性,才明确运输的方向。形态学的上端即“远基端”(远离基部),下端为“近基端”(靠近基部)。极性运输过程是逆浓度的主动运输过程。产生极性运输的机理是细胞的下端有更多的离子态的吲哚乙酸(IAA)载体,而运出细胞膜外的IAA在处于低pH环境下变为分子状态,可进入下一个细胞,产生从上往下的运输链[2]。 对于“愈伤组织中生长素的运输是不是极性运输”的问题,一方面,这一问题已超出极性运输这一自然生物学现象的讨论范畴;另一方面,在一般的组织培养研究中,培养基中的生长素(或生长素类生长调节剂)浓度远高于植物体中的一般浓度,扩散进组织块的生长素的作用占绝对优势,讨论植物细胞间生长素的运输没有意义。从推断意义上看,由于愈伤组织尚未进行分化,没形成形态学的上端和下端,其生长素的运输不是极性运输。 燕麦胚芽鞘(注意:不是幼叶)的向光弯曲实验,揭示了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合成,并且导致弯曲向光生长。虽然早期的实验认为,光照影响了生长素在胚芽鞘两侧的分布,导致背光面浓度增加,生长加快,但后来更精细的测定结果并不支持这一结论,在其他植物中也未发现这样的现象。因此,向光弯曲生长是否与光诱导生长素分布不均有关尚无更多的实验证实[2]。这一未定论的知识点在中学教学中不宜作为定论来强调。 关于“生长素从切割下来的胚芽鞘向琼脂块当中的运输是何种运输方式”也是一个容易混淆的问题。实际上生长素从切割下来的胚芽鞘界面向琼脂块中的运动(不是运输)是化学扩散作用,与胚芽鞘的生理活动无关。生长素向琼脂块中扩散的速度,主要取决于两者的浓度差。但胚芽鞘切口处的生长素浓度却是极性运输的结果。因此,总的来看,在胚芽鞘中生长素通过极性运输积累在下端,在下端的切口处通过化学扩散进入琼脂块中。 值得一提的是,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也存在极性运输的特性。活性越强,极性运输越强[3]。 植物体内的IAA除了自由的活性状态外,还存在与糖、氨基酸结合的束缚状态(又称之为钝化)。如吲哚乙酸与葡萄糖结合为吲哚乙酸葡萄糖甙(葡萄糖甙),与蛋白质结合为吲哚乙酸-蛋白质复合物等,这类生长素常可占植物体中吲哚乙酸总量的50% 90%, 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檼 它们可能是植物解除过量吲哚乙酸毒性或避免 沿用至今。 4显微镜制造的发展 1725年,柯贝别尔氏所制造的显微镜才把灯光换成了反光镜,凿洞的桌子改成了带洞的载物台。从此显微镜不论在外形上还是在性能上都提高了一大步。 1744年,卡尔佩珀设计了第一台三只脚的台座式显微镜,它可以看作是现代显微镜的先驱。 1926年,布施设想出电子显微镜。1932年德国人鲁斯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显微镜,并因此获得了1953诺贝尔物理学奖。 1943年,德国人科诺尔和鲁斯卡首次对电子显微镜做出了重大的改革。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电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一直没有增加,尽管如此,当时的电子显微镜已可观测到1/1000000mm的物体。 我国1965年试制成功第一台电子显微镜,放大倍数为20万倍,后来又制造出了80万倍的电子显微镜。 1982年,世界上第一台扫描隧道显微镜问世了。这是国际商业机器公司苏黎世实验室的宾尼格和罗尔及其同事们共同研制成功的世界上第一台新型表面分析仪器,使人类第一次能够观察到原子物质表面的排列状态,被国际公认为20世纪80年代世界十大科技之一。 为此,宾尼格和罗尔共同获得了1986年诺尔贝物理学奖。?

各种办公室绿植配置实施方案

各种办公室绿植配置方案

————————————————————————————————作者:————————————————————————————————日期:

一、办公室植物方案 1、办公环境特点: 办公室摆放植物的空间会受到一些局限的,室内温度适宜在24度左右,但昼夜温差变化小容易使植物抗性降低,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空气流通也相对较差,不同位置的光照差别较大,人员流动多。2、摆放建议: 办公室内的植物布置,除了美化作用外,空气净化作用也很重要。由于电脑、显示器等办公设备的增多辐射也增加了,所以应采用一些对空气净化作用大、观赏性强的植物由为重要,如绿萝、绿霸王等植物。另外由于空间的限制,采用吊兰植物也可增加绿化的层次感。 3、推荐植物: 吊兰、吊绿箩、巴西木、荷兰铁、棕竹、散尾葵、鱼尾葵、国王椰子、绿箩、发财树、幸福树等。 二、商业场所植物方案 1、环境特点: 植物摆放的空间较大,温度适宜,一般在25 度左右,日夜温差变化不大,通风不太好,阳光较差,但光照较好。 2、摆放建议: 不同摆放位置应注意植物对光线的要求,喜欢光而较高大的植物应尽可能摆在大堂入口,如铁树,五针松等;较耐阴的植物可以放在电梯口等角落位置,如棕竹、绿箩、鸭掌木、富贵竹笼等。

3、建议植物: 大型盆景(五针松、罗汗松、苏铁等)、散尾葵、鱼尾葵、国王椰子、马拉巴栗、棕竹、鸭掌木、富贵竹笼、紫贝竹竽等等。 三、金融证券场所植物方案 1、环境特点: 花卉植物摆放的空间大,温度适宜,一般在25 度左右,日夜温差变化大,空气质量差,光照较差,人流动多。 2、摆放建议: 金融证券场所内的植物布置,主要起美化作用。另外合理的绿化布置也有利于调节人的情绪。大厅应多采用一些高大的名贵的植物,但适当的地方可以放些小盆的植物或鲜花要做到大小盆植物的合理搭配,但摆放的位置最好根据植物的习性摆放。 3、建议植物: 南洋衫、绿箩、夏威夷竹、鸭脚木、散尾葵、、国王椰子、马拉巴栗、棕竹、荷兰铁、龙血树、墨西哥铁榕树大龙血树等。 我们一起来看看你的办公室应该怎么样摆设植物最漂亮 ——办公室花卉植物配置方案 环境特点: 1、办公室温度白天25度左右,夜晚15度左右,昼夜温差较小,适宜植物生长

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

1.科学探究是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究的结果要经过实验论证.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下列为探究植物生理活动实验装置图。请根据下图及日常所积累的知识回答问题。 (1)甲装置经过一昼夜的暗处理后,进行2—3小时光照,观察到烧杯中水的液面下降,同时 (2)乙装置的广口瓶中是新鲜的金鱼藻,放在光下,当瓶内气体约有2cm高时,打开导气

(3)丙装置广口瓶中放的是新鲜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过一段时间打开阀门后会发现试管中 试题分析:运输路线:水分在茎内的运输途径——导管,除茎外,根和叶内也有导管,它们是连接贯通的,根部吸收的水分,就是沿着导管运输到植株各处的,水中溶解的无机盐也就“搭着便车”运输了。运输路线:水和无机盐→根毛细胞→根毛表皮以内各层细胞→根内导管→茎中导管→叶中导管→植物体各处 2.在蚕豆根尖上画上等距离的细线,培养一段时间就会发现细线之间距离最大的是A.根冠B.成熟区 C.分生区D.伸长区 试题分析:根尖的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1、成熟区,也称根毛区,内部某些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消失,这些细胞上下连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导管,导管具有运输作用,表皮密生的茸毛即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2、伸长区,位于分生区稍后的部分,一般长约2~5 毫米,是根部向前推进的主要区域,其外观透明,洁白而光滑,生长最快的部分是伸长区;3、分生区,也叫生长点,是具有强烈分裂能力的、典型的顶端分生组织,个体小、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核较大、拥有密度大的细胞质(没有液泡),外观不透明;4、根冠,根尖最先端的帽状结构,罩在分生区的外面,有保护根尖幼嫩的分生组织,使之免受土壤磨损的功能,所以细线之间距离最大的是伸长区。 3.你见过给植物打针输液的情形吗,这是近些年来在果树栽培和树木移栽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试回答下面问题: (1)给植物输的液体中可能有哪些物质?能起到什么作用?______ (2)输液用的针头应插入树木的哪一类组织?______.

5.1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试题答案版

1、如图是木本植物茎的横切面示意图,请回答: (1)图中的标号①叫做______,它的内侧部分是______,其中包含具有输导功能的______. (2)②叫做______,它能够使水本植物的茎逐年______. (3)图中③的名称是______.其中分布着有输导功能的______. (4)④的名称是______,具有______的功能. (1)图中的标号①叫做树皮,它的内侧部分是韧皮部,里面有筛管可以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2)②叫做形成层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向外分裂产生韧皮部,向内分裂产生木质部,从而能够使木本植物的茎逐年加粗. (3)图中③的名称是木质部,内有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里面有木纤维,对茎有很强的支持作用. (4)④的名称是髓,由薄壁细胞组成,具有贮藏营养的作用. 故答案为:(1)树皮;韧皮部;筛管; (2)形成层;加粗; (3)木质部;导管; (4)髓;贮藏营养.

2、小明为探究茎的输导作用,做了如下实验:取两个带有几片叶的桑树枝条甲和乙,将甲剥掉树皮,乙不作任何处理,分别把下端插入盛有稀释红墨水的锥形瓶中.放到温暖的阳光下,当看到叶脉有点发红时,他将枝条进行横切和纵切,用放大镜和显微镜分别观察,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 (2)枝条带有叶片的作用是______. (3)用放大镜观察,看到被染红的部位是______. (4)用显微镜观察,看到被染红的结构是______. (5)甲枝条和乙枝条的实验现象______. (6)通过实验发现,无论是枝条的横切口还是枝条的纵切面都是只有______被染成红色.在茎和木质部中,只有______是上下相通的:这个实验说明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______向上运输的. 由题干“小明为探究茎的输导作用”与实验步骤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实验时为加快导管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使现象更明显,常采取促进枝条的蒸腾作用的措施,如,保留枝叶、采取光照等.可以看到染成红色的部分是木质部,正是因为木质部中含有导管是自下而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管道.取两个带有几片叶的桑树枝条甲和乙,将甲剥掉树皮,乙不作任何处理,但同时都保留了木质部,导管依旧存在,所以可以看到木质部被染成红色. 故答案为:(1)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2)促进水分的运输(3)木质部(4)导管(5)相同(6)木质部;导管;木质部的导管自下.

谈谈水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及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谈谈水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及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水是生命之源,一切生物活动都离不开水。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基石,水则犹如植物的血液。探讨水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及其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标签:水植物作用运输 水,孕育了生命;水,是一切生物生命活动中须臾不可或缺的物质。 植物,担当着维系大自然生态平衡的重要角色;植物,处于食物链的最底层。离开了植物,一切动物便无法生存(当然也包括人类)。 水对于植物的重要性犹如人体内的血液一样,那么,水的作用有哪些呢? 1 水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水是植物新陈代谢的物质基础。多数植物的体内都含有大量水分。一般来说,植物体内含水量约占其体重的75%。如白菜的含水量约95%,黄瓜的含水量约96%。植物从种子萌发、长大、到开花结果,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需要水。没有水种子不能萌发(当然种子萌发还需要其他条件),没有养料植物不能生长发育,但植物所需的养料,必须首先溶解在水里,然后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水是植物细胞原生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细胞必须在水分充足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水能够维持植物细胞的紧张性,使茎杆挺直,叶片伸展,充分地接受光照和进行气体交换。另外,在绿色植物的色素中,光把水的电子激活,这才使化学能贮藏在食品内。 植物还可借助水分的蒸腾来散热(水从液态转变为气态时要消耗大量的热),以降低植物的体温,避免在炎热的阳光下被灼伤。蒸腾作用对水分的消耗量是很大的。若土壤中水分充足,可使根毛大量吸收,通过根、茎和叶的输导组织运送到植物体的各部位;若土壤处于缺水状态,蒸腾作用大量消耗着水,根部吸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就会引起植物的萎蔫。暂时的缺水,植物的萎蔫可以恢复,如果缺水严重可致植物死亡。植物对水分的吸收与蒸腾是相互矛盾且又相互统一的,蒸腾作用促进了植物对水分及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使植物体内的水分得以平衡,使植物的一切生命活动得以正常进行。 水对植物的生命活动如此重要,那么它是怎么从土壤中被植物吸收并运送到植物体的各部分去的呢? 2 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七年级生物运输作用

运输作用(附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植物茎中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及运输方向,说出茎中运输有机物的部位及运输方向; (2)在实验设计中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在分析与讨论中发展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设计“茎对水分和无机盐运输”的实验,使学生进一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2)在以讨论为主的学习过程中,穿插学生实验、教师演示及讲授等教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实验和观察过程中,使学生树立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了解茎的运输作用,使学生懂得保护树皮的重要意义,并使之产生爱护树木、热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情感。 〖设计思路〗

探究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究者和发现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进一步培养科学精神和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能够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提高。 本节课是“运输作用”一节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是基于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在“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实验方案的设计中,通过自主选材、合作设计方案,拓宽了探究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他们的想像力。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同时,注重保护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鼓励学生尽情展现其新思路、新方法,把学生培养成创造性人才。通过对“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实验现象和枝瘤的形成过程的观察,意在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讨论的过程中,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多向交流、研究和评价,加强学生与人沟通、与人合作的能力。为了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迁移思维,学以致用,在掌握茎的运输作用的基础上,通过演示树木被伤害和破坏的现象,意在激发学生爱护树木、保卫家园的深切感情,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境保护意识,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学生具有基本的科学常识,并对生物学科有强烈的求知欲,本学期学过有关“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导管和筛管的输导作用、根吸收水分、植物体的构成” 等知识,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了前提和铺垫,学生可以用已有知识通过分析、讨论来完成此课。但学生属于“五-四”制,在初一年级学习七年级的教材过程中,有些知识尚不能表述得很清楚,需要教师的点拨和补充。生活在城市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没有看到过枝瘤的现象,不太明白其形成原因。 本校具有必要的硬件设施,能够提供多媒体辅助教学,如“演示枝瘤的形成过程”。新建的实验室宽敞明亮,设备完善。另外,在实验材料采集方面,本地木本植物的枝条很好选取,只是季节原因,没有带叶片的枝条,但用这样的枝条进行实验,现象仍然很明显,只是实验需要较长时间。

各种办公室绿植配置方案

各种办公室绿植配置方 案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一、办公室植物方案 1、办公环境特点: 办公室摆放植物的空间会受到一些局限的,室内温度适宜在24度左右,但昼夜温差变化小容易使植物抗性降低,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空气流通也相对较差,不同位置的光照差别较大,人员流动多。 2、摆放建议: 办公室内的植物布置,除了美化作用外,空气净化作用也很重要。由于电脑、显示器等办公设备的增多辐射也增加了,所以应采用一些对空气净化作用大、观赏性强的植物由为重要,如绿萝、绿霸王等植物。另外由于空间的限制,采用吊兰植物也可增加绿化的层次感。 3、推荐植物: 吊兰、吊绿箩、巴西木、荷兰铁、棕竹、散尾葵、鱼尾葵、国王椰子、绿箩、发财树、幸福树等。 二、商业场所植物方案 1、环境特点: 植物摆放的空间较大,温度适宜,一般在 25 度左右,日夜温差变化不大,通风不太好,阳光较差,但光照较好。 2、摆放建议:

不同摆放位置应注意植物对光线的要求,喜欢光而较高大的植物应尽可能摆在大堂入口,如铁树,五针松等;较耐阴的植物可以放在电梯口等角落位置,如棕竹、绿箩、鸭掌木、富贵竹笼等。 3、建议植物: 大型盆景(五针松、罗汗松、苏铁等)、散尾葵、鱼尾葵、国王椰子、马拉巴栗、棕竹、鸭掌木、富贵竹笼、紫贝竹竽等等。 三、金融证券场所植物方案 1、环境特点: 花卉植物摆放的空间大,温度适宜,一般在 25 度左右,日夜温差变化大,空气质量差,光照较差,人流动多。 2、摆放建议: 金融证券场所内的植物布置,主要起美化作用。另外合理的绿化布置也有利于调节人的情绪。大厅应多采用一些高大的名贵的植物,但适当的地方可以放些小盆的植物或鲜花要做到大小盆植物的合理搭配,但摆放的位置最好根据植物的习性摆放。 3、建议植物: 南洋衫、绿箩、夏威夷竹、鸭脚木、散尾葵、、国王椰子、马拉巴栗、棕竹、荷兰铁、龙血树、墨西哥铁榕树大龙血树等。 『我们一起来看看你的办公室应该怎么样摆设植物最漂亮』

植物生理学习题大全——第5章植物同化物的运输

第五章植物同化物的运输 一. 名词解释 P-蛋白(P-protein):亦称韧皮蛋白(phloem-protein),是在细胞质中存在的构成微管结构的蛋白质,可以利用ATP的能量,推动微管的收缩,从而推动物质的长距离运输。 胞间连丝(plasmodesmata):连接两个相邻细胞的胞质通道,行使水分、营养物质、小的信号分子,以及大分子的胞质运输能力。 韧皮部装载(phloem loading):指光合产物从韧皮部周围的叶肉细胞装到筛分子-伴胞复合体的整个过程。 韧皮部卸出(phloem unloading):装载在韧皮部的同化物输出到库的接受细胞。 输出(export):糖分和其他溶质从源运走的过程。 运输速率(velocity):单位时间内物质运输的距离,用m/h或m/s表示。 集流运输速率(mass transfer rate):单位截面积筛分子在单位时间内运输物质的量,常用g/(m2?h)或g/(mm2?s)表示。 有机物质装载(organic matter loading):指同化物从筛管周围的叶肉细胞装载到筛管中的过程。 有机物质卸出(organic matter unloading):指同化物从筛管卸出到库细胞的过程。 共质体(symplast):无数细胞的细胞质,通过胞间连丝连成一体,构成共质体。 质外体(apoplast):质体是一个连续的自由空间,包括细胞壁、细胞间隙、导管等。 质外体途径(apoplast pathway):糖从某些点进入质外体到达韧皮部的过程。 共质体途径(symplast pathway):糖从共质体经胞间连丝到达韧皮部的过程。 运输糖(translocated sugar):由光合作用形成的磷酸丙糖进一步形成的糖,如蔗糖和水苏糖。 代谢源(metabolic source):指产生和供应有机物质的部位与器官。 代谢库(metabolic sink):指贮藏与消耗有机物质的部位与器官。 配置(allocation):指源叶中新形成同化物转化为贮藏利用和运输用。 分配(partitioning):是指形成的同化物在各种库之间的分布。 生长中心(growth center):指生长旺盛、代谢强的部位,如茎生长点。

运输作用的教案

“运输作用”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现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学》中第五章最后一节的内容,本节课是“运输作用”这一节的第一课时,引导学生探究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茎的哪一部分运输。由于本学期学过有关“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导管和筛管的输导作用、根吸收水分、植物体的构成”等知识,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了铺垫,所以本节课主要采用生物学中很重要的一种方法——实验法,来解决“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茎的哪一部分运输”这一问题。 二、学情分析 学生具有基本的科学常识,并对生物学科有强烈的求知欲,本学期学过有关“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导管和筛管的输导作用、根吸收水分、植物体的构成”等知识,学生可以用已有知识通过实验分析、讨论来完成此课。但学生在学习七年级的教材过程中,对实验法还不能熟练运用,有些知识尚不能表述得很清楚,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补充。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说出植物茎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及运输方向。 2、能力目标:在实验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能力,在分析与讨论中发展学生科 学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实验和观察过程中,使学生树立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准备 1、具有必要的硬件设施,能够提供多媒体辅助教学。 2、本节课主要用实验法解决相关问题,须提前准本好实验所需的材料器具。 3、为每个实验小组本准备好实验记录表,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 五、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流程简图

2、教学过程 通过角色扮演《茎的罢工》,引出植物茎的作用——运输作用。 《茎的罢工》 神气的叶说:“大家好!我是植物的叶。没有我,你们都会饿死。” 傲气的根说:“大家好!我是植物的根。我要是不工作,你们都会渴死的。” 于是,一直沉默不语的茎开始罢工。 萎蔫的叶说:“快给我水!我要渴死了!” 饥饿的根说:“我太饿了,哪儿有吃的?” 教师:从这个角色扮演中我们可以看出叶和根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呢? 学生:叶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体提供储存能量的有机物,根能进行吸收作用为植物体提供水和无机盐。 教师:那么茎的作用是什么呢? 学生:运输作用。 教师:大家都非常聪明。我们知道,植物的根与茎相连,叶着生在茎及其分枝上。因此,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必然是通过茎运输到叶和花中去的。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思考过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茎的什么部分运输的呢? 老师:我们现在研究的是一个生物学的问题,那么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呢? 学生:观察,调查,分类,实验法等。 老师:那么大家觉得哪一种方法比较适合我们今天研究的问题呢? 学生:实验法。 老师:同学们的想法非常好,实验法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那我们一起试着用实验法来解决今天的问题。请同学们一起回忆实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有哪些? 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老师:大家都非常棒,那我们现在就按照实验法研究的步骤一步步进行吧。 教师将“用实验法探究水和无机盐在茎中运输的部位”的实验指导方案发到每一个实验小组,并请学生在指导方案上写下小组内每位成员的姓名,意味着从此刻起大家是一个团队,需要共同合作完成该实验。 我们已经提出问题“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茎的什么部分运输的”,考虑到观察方便以及季节等因素,今天给大家提供的实验材料都是木本植物的茎,那么我们先要了解木本植物的茎有哪些部分,才好作出相关的假设。 播放木本植物茎的结构的视频,结合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有关木本植物茎的结构的相关信息。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树皮外侧主要有保护组织构成,内侧为韧皮部,韧皮部中有筛管,属于输导组织。形成层主要由分生组织构成。木质部中有导管,属于输导组织。髓主要由营养组织构成。 教师介绍完相关信息后请小组成员把有用的信息记录到实验指导方案上。 从我们收集到的信息来看,具有运输作用的结构是韧皮部和木质部,所以大家可以作出哪些假设呢? 学生:茎的全部结构都参与运输;茎的外侧树皮参与运输;茎的木质部结构参与运输。 请每个小组花一分钟的时间确定本小组的假设。 接下来就要开始设计实验方案了。由于整株木本植物体积太大,所以我们选用木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