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李鸿章与北洋海军的建立、发展和覆灭

李鸿章与北洋海军的建立、发展和覆灭

李鸿章与北洋海军的建立、发展和覆灭
李鸿章与北洋海军的建立、发展和覆灭

李鸿章与北洋海军的建立、发展和覆灭

摘要:“自强”是李鸿章洋务思想的核心之一,而“自强”主要是通过增强清政府的军事实力得以实现。鉴于列强威胁主要来自海上,所以李鸿章主张大治水师,巩固海防,变旧水师为近代海军以抵御外来侵略。作为建设近代海军的重要尝试,北洋海军应运而生,本文将论述北洋海军的建立与背景、发展的过程与覆灭的结局,并分析北洋海军覆灭的原因与李鸿章的关系及其历史必然性。

关键词:李鸿章北洋海军建设历史原因

正文:

一、北洋海军创建的背景

中国是一个有着辽阔陆地面积的大国,《明史》称其“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同时也是一个有着18000多公里漫长海岸线的海洋大国。在冷兵器时代的中国,海洋的阻隔作用大于交通作用,因此统治者认为国防的重心在陆而不在海。妄自尊大、固步自封的传统观念始终占据着统治者的头脑,甚至到了明清时期还演变为闭关锁国的“海禁”政策。

1840年,英国殖民主义者发动鸦片战争,从海上敲开了中国封闭已久的国门,以30余艘舰船和不足万人组成的远征军,远涉重洋侵犯中国,使拥有近百万常备军的中国军队一触即溃。清政府从全国调兵遣将,动用了一切可以动用的武器装备,但在历时两年的战争和绵延数千里的战线上,竟然没有打过一场胜仗,没能守住一处重要阵地,最后落得一个割地赔款的战败结局。这一严酷的现实,使朝野上下均受到前所未有的强烈震动;并迫使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部分有识之士开始睁开自己的双眼,用客观冷静的目光去仔细审视周围早以变得陌生的外部世界,进而去思考国家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在二十年后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国再次落败。英法联军的胜利,再次显示出海军舰队实施海上机动作战的巨大优势,清朝统治集团中有更多的人看到了这一点,于是创建强大海军以抵御外侮,被列入清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由于处于长期闭关锁国的中国没有工业基础及造舰制炮的技术和人才,因此在1861年清政府决定向西方购买一支近代化的海军舰队。几经周折,花费巨资买来的却是一支挂着外国旗帜的“阿思本舰队”,朝野舆论一片哗然;清政府不得不遣散了这支不伦不类的舰队。在为此付出了67万两白银的“学费”之后,中国人充分领略了海权在握的西方列强的狼子野心,也加强了创建属于自己的海军的决心。李鸿章就是其中的代表。

1862年春,李鸿章率淮军入沪“援剿”太平军,面对外国兵舰“大炮之精纯,子药之精巧,器械之鲜明,队伍之雄整”,“深以中国军械远逊于外国威驰”(《奏稿》卷24第13页)并亲身感受到“外国力气,强兵百倍中国,内则狎处辇毂之下,外则布满江海之间,实能持我短长,无以扼其气焰”(《朋撩函稿》卷5第34页)他认识到中国的积弱在于没有坚船利炮,“但以开花大炮和轮船两样,西人便可敛手”(《朋撩函稿》卷5第34页)。因此他认为应及早筹建海军,学习西法,变旧水师为近代海军。

李鸿章在1872年的奏折中说:“臣窃以为欧洲诸国,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东北,闯入中国边界腹地,凡前史之所未载,亘古之未通,无不款关而求互市。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西人专恃其枪炮,轮船之精利,故能横行于中土”。可以看出,李鸿章已经认

识到世界形势的变化,看到海军力量在时局变化中的作用,有了海防意识的萌芽,他的主张得到了清政府的重视,清政府开始支持设厂造船,办学堂,但由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思想并不统一,因此海军海防事业不得不在泥泞不堪的沼泽地里艰难跋涉。

直至1874年,日本出兵侵犯台湾。此事虽以和谈告终而未开启中日战端,但它却在中国朝野上下引起强烈震动并在清廷内部引发了一场“海防大讨论”。其中,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的《筹议海防折》最令人瞩目,也确能反映出海军海防问题在当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这篇奏折中,他分析了严峻的国防形势:“历代备边,多在西北。其强弱之势,客主之形,皆适相埒,且犹有中外界限。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麇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数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强敌!”在分析了前所未有的严酷形势的同时,李鸿章还特别一针见血地强调指出,处理国际关系的根本在于国家的实力:“洋人论势不论理,彼以兵势相压,我弟欲以笔舌胜之,此必不得之数也”。他还将海军海防问题提升到新的社会发展高度来作认识:“居今日而欲整顿海防,舍变法与用人,别无下手之方。”

1875年,清政府发布上谕:“海防关系紧要,既为目前当务之急”,因此“亟宜未雨绸缪,以为自强之计”,并要求“通盘筹划”,“分段督办,以专责成”。清政府采纳了李鸿章等人的建议和主张,决定创建近代海军,并指令有沈葆桢、李鸿章分别负责南、北洋海军的筹建工作。后因经费一时难筹,总理衙门又提出“移缓就急”(《中国近代资料丛刊·洋务运动》(第2册)),先尽北洋创办。中国近代海军的发展由此起步。

二、北洋海军的筹办过程

1879年,清政府因财力所限,决定先于北洋创设水师一军,俟力渐充,由一化三。并规定筹建海军的经费由粤海关,江海关和江苏、广东、福建、浙江、江西、湖北六省的厘金内每年提取400万两,头两年统归北洋支配,以后则由南北洋各得半数。当年10月,原南洋在英国阿摩士庄厂订购的四艘炮舰“镇东”、“镇西”、“镇南”、“镇北”,先期由江海关税务司赫德赴广东迎护,驶抵天津海口。11月19日,李鸿章带同津海关道郑藻如、道员许钤身、税务司德璀琳等,亲往大沽验收。同一天,李鸿章奏请将记名提督丁汝昌留于北洋海防差遣。并称赞丁汝昌“材略勇武”,可作为“横海楼船之选”。不久,派丁汝昌督操炮船,以英国人葛雷森为总教习。

1881年8月3日,“超勇”、“扬威”竣工,由驻英公使曾纪泽亲引龙船,升炮悬挂。8月17日,“超勇”、“扬威”放洋启程,沿途“经行各国,均鸣炮致贺,以为中国龙旗第一次航行海外也。”9月17日,山东新购的两艘炮舰“”镇中、“”镇边驶抵大沽。李鸿章认为,两艘炮舰若零星分布,力单无用,与新任山东巡抚任道镕商妥,将“镇中”、“镇边”与“镇东”等四炮舰及新购的两艘快船“合为一小枝水师,随时会操,轮替出洋,防护北洋要隘,以壮声势”(《奏稿》卷42第9页)。11月17日,“超勇”、“扬威”驶抵大沽港。于是,李鸿章奏请以丁汝昌统领北洋海军,改三角龙旗为长方形,以纵3尺、横4尺为定制,质地章色如故。这是中国近代最早的海军旗。

至此,北洋海军从英国购进的两艘快船,六艘炮船,加上先后调进沪、闽工厂制造的“操江”、“镇海”、“湄云”、“泰安”、“威远”五船,共13艘舰船,北洋海军已经初具规模了。

1879年,日本以武力吞并琉球;1885年,中法战争马江一役,福建海军全军覆没,朝野震惊。清政府总结教训,于1885年6月宣称:“当此事定之时,惩前毖后,自以大治水师为主。”李鸿章立表赞同,誉之为“洵为救时急务。”鉴于前一时期,海防、海军建设缺乏集

中领导和统一指挥造成的种种弊端,李鸿章建议清廷添设海防衙门。1885年10月,清政府决定设立海军衙门,以醇亲王奕譞总理海军事务,李鸿章为会办,但实际负责的是李鸿章。

1888年,在李鸿章主持下,海军衙门参考英国海军法规,制定了《北洋海军章程》,确定了北洋海军的一整套规章制度。内容包括船制、官制、升擢、事故、考核、军舰、武备、水师后路各方面等十四款,就北洋海军的舰队编队、军官编制、基地设施等做了较为明确的规定、可以说这是中国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海军法典。

9月30日,由海军衙门缮具章程清册,呈于慈禧太后。奏曰:“海军系属初创,臣等此次所拟章程,本无成例可循。且因时制宜,间有参用西法之处,与部章未能尽合。应饬部免其核议。至章程内容有未备及临时应行变通者,由臣等随时酌拟具奏。”还转述了李鸿章进一步筹款扩充海军的意见:“俟库款稍充,再添数船,即成劲旅。入可以驻守辽渤,出可以援应他处,辅以各炮台陆军驻守,良足拱卫京畿”(《李鸿章全集》)。

同年10月,清政府批准《北洋海军章程》,并根据李鸿章提名,令丁汝昌为北洋海军提督,林泰增为左翼总兵,刘步蟾为右翼总兵。至此,北洋海军正式成军。

三、北洋海军的最终覆灭

北洋海军初具规模后,从舰队总吨位看,似乎略胜于日本,号称“亚洲第一”。但由于朝廷财政的限制以及保守派的反对,以后基本没有添置新舰。李鸿章一方面对自己建设海军的成果感到自豪,另一方面也对海军未能继续发展扩充感到担忧。1891年,他在检阅海军后给朝廷的奏折中说:“北洋兵舰合计二十馀艘,海军一支规模略具,将领频年训练,远涉重洋,并能衽席风涛,熟精技艺。陆路各军勤苦工操,历久不懈,新筑台垒,凿山填海,兴作万难,悉资兵力。旅顺、威海添设学堂,诸生造诣多有成就。各局仿造西洋棉花药、栗色药、后膛炮、连珠炮,各种大小子弹,计敷各舰操习之需,实为前此中国所未有。综核海军战备,尚能日异月新。目前限于饷力,未能扩充,但就渤海门户而论,已有深固不摇之势。”(《李鸿章全集》第95页)在三年后,即中日开战前的1894年,李鸿章还在检阅海军后给朝廷上的奏折表达了他的担心:“日本蕞尔小邦,犹能节省经费,岁添巨舰。中国自十四年北洋海军开办以后,迄今未添一船,仅能就现有大小二十馀艘勤加训练。”(《李鸿章全集》第335页)在北洋海军成军之初,其实力确在日本之上,然后就再无军舰添设,而日本举倾国之力,几乎每年都添设新舰,终于北洋海军的总体实力已经不及日本。

在中日甲午战前的几个月,李鸿章还上疏《海军拟购新式快炮折》,建议加强北洋海军的武器装备。他说“臣查德厂新式快放炮,每六分钟时可放至六十出之多,其力可贯铁数寸,实为海上制胜利器,各国师船争先购换。北洋海军铁甲、快、练各船原设炮位,当时虽称新式,但较现时快炮实觉相形见绌,且海军以定、镇、经、来铁快等船为巨擘,船坚尤需炮利。若炮位不多,单薄过甚,遇有缓急,固不足恃,亦无以壮声威。亟宜逐渐添购,以资战守。”(《李鸿章全集》第305页)但是北洋海军依然经费短绌,除了皇室及各级官员贪污中饱外,仅用于为慈溪太后修建颐和园挪用的海军军费就高达两千多万两。所以,“李鸿章的北洋海军,在其极盛时期,虽然好像是个很有利的庞然大物,但这不过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极其脆弱的畸形的怪物。”(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第446页)这也是北洋海军最终失败的原因之一。

1894年黄海海战爆发,北洋海军损失惨重:五艘舰艇被毁,死伤官兵超过千人;而日本仅五艘受伤,死伤舰长以下人员600多人。黄海海战后,清政府上下讨论,决定采取“严防渤海以固京畿之藩篱,力保沈阳以固东省之根本”的消极防卫方针,完全放弃了黄海的制海权。北洋舰队在旅顺船坞赶修后,于11月13日夜渡威海。11月22日,旅顺失守,李鸿

章认为北洋海军剩下的舰艇就是他的命根子。对威海卫的防卫他采取了“保船制敌”的消极防卫方针。

于是日本乘此机会,于1895年以陆军从后路包抄威海卫,同时以军舰封锁威海卫海口。2月初,日军攻占威海卫南北两岸炮台,达到了对集泊在港内的北洋海军形成海陆夹击的战略态势。此后,日军海陆军对港内的北洋舰队发动连续的偷袭和攻击,丁汝昌、刘步蟾等率部殊死抗击,1月10日,在弹尽无援的绝境里,刘步蟾下令炸沉“定远”舰后悲愤自杀。丁汝昌在得知援兵难至,军中外籍军官迫降时,宁死不屈,饮鸦片自杀殉国。“镇远”舰管带杨用霖,护军统领张之宣不愿投降,自杀殉国。2月17日,日舰驶入威海卫港内,并占领刘公岛,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可叹李鸿章很早就把日本作为主要敌人来防范,并为此进行了不懈准备,最后所建立的北洋海军还是为日本所败,实在可悲,亦很可惜。

四、北洋海军失败的原因分析

在甲午战争中,中国海军北洋舰队虽不及日本,但不可谓“兵不强,马不壮”,以邓世昌为代表的广大爱国官兵亦不可谓作战不英勇。但不幸的是,北洋舰队在战争中却初受挫于丰岛、再遭创于黄海、最终全军覆灭于威海卫军港,从而彻底铸成中国甲午战争的败局。中国建立了一支在当时亚洲乃至世界都令人刮目相看的具有一流阵容及其实力的海军,为什么还是逃脱不了失败的悲惨命运呢?本文将一一进行分析:

第一,北洋海军缺少一个坚强有力的指挥核心。清政府于1885年10月设立了“总理海军事务衙门”,负责管理全国海军,其实大权却由会办李鸿章掌握。1888年成军的北洋海军,亦听命于李鸿章一人。北洋海军按照《北洋海军章程》设立了提督、总兵等海军军官,并聘请了外国顾问,似乎有个指挥核心,但是提督却是个不懂海军的人,他唯一忠诚的是执行李鸿章的意图,不能充分发挥左、右翼总兵的作用。聘请的洋人又有独树一帜,争权夺势之事,结果使得指挥核心不和谐。个别将领时有擅自行动者,诸如方伯谦(1852-1894)擅自离开黄海大战海域,蔡廷干的逃遁等。在威海保卫战时,没有形成海陆协防指挥核心。这些对北洋舰队的覆灭影响极大。

第二,清政府没有开明而严密的政治体制。清朝封建专制政治体制,到了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更加显露出腐朽、封闭与落后,对内镇压人民以维护统治,对外则屈辱妥协。而且一国之君光绪更是受慈禧掣肘,战和摇摆,多年未增加新舰艇。清廷对外政策的执行者李鸿章缺乏统领大局的才能。甲午战争的关键时刻他只有“避战保舰”。面对日本的联合舰队,却无调动南洋海军、福建海军共同作战的权限,无法形成一支舰队代表一国与日本的全国联合舰队作战。再加上“前路”与“后路”不能协调一致,因此,战时无法实施综合保障。其他方面暴露出的问题都源于腐败落后的社会制度、军事体制以及海军海防战略。体制的弊端造成北洋舰队孤军作战,难免失败。

第三,李鸿章对于海权思想的缺乏。近代海军是应资本主义开拓世界市场的需求而生长的,与之相适应的军事战略历来都是以进攻为主。而中国发展近代海军的意识产生于对外敌海上入侵的被动反应,所以中国近代海军创立之初就单纯是为了防御,这与近代海军本身的历史使命相矛盾。当服务于闭关自守的国家政治目标时,海军只被用于守卫海防,保住疆土;而不需要争夺海权,不需要具备远洋进攻的能力和信。作为北洋海军的创建者,李鸿章的海军海防思想也被打上了缺乏海权意识的印记,并在甲午战争中造成了北洋舰队的保守战略。在甲午战争中,李鸿章的基本思想是陆主海从,对北洋舰队的作战指导思想是不积极的,这主要是由于他缺乏舰队“海上决战”的明确思想。李鸿章在甲午战争中对北洋舰队的作战指导原则是:1.保全军舰;2.寻找战机袭击日军运兵船团;3.保护己方海上运输线的安全。这

里,保全军舰仅被用作保护自己的海上运兵线,这就必然使北洋舰队本应具有的战略使用价值被大打折扣,使这支颇具规模的海上机动攻击力量充当运输和护航队,最多也只能充当针对敌方运输船团的突击队,而不能使敌方海军作战兵力受到致命打击,从而也就难以使北洋舰队在战争中获得彻底的胜利。

综观李鸿章创建的北洋海军,其发展经历曲折,终于在1888年建成了一支比较像样的海军,使北洋海军的实力一度跃居亚洲第一。在当时它的成军不仅增强了中国海防力量,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遏止了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推迟了日本侵略中国战争的发生,并在甲午战争期间为防御和抗击日本的侵略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李鸿章无论在海军战略上还是在管理机制等方面都有很大失误。再加上清政府政治上的腐败,处处掣肘,致使北洋海军的发展举步维艰,使得海军全军覆没的命运不可避免,这个惨痛的历史教训,后世人们亟宜吸取和警惕。

参考文献:

1.《李鸿章全集》,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

2.《中国近代资料丛刊·洋务运动》(第8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

3.《李鸿章与北洋舰队》,台湾国立图书馆,2002年版

4.《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人民出版社

5.刘中民李鸿章的海防思想[J],2009

6.张远波,罗福惠李鸿章与晚清海军的军备建设[J],2012

7.艾跃进从海防意识看中国近代衰落的原因[N],2004

8.杨志本,许华北洋海军覆灭原因再探讨[Z]

近代史论文——浅谈李鸿章

纵观历史,人物万千,可是人们对其的评价,几乎都逃不出一个极端化的范畴。在人们眼里伟大的人没有瑕疵,而卑鄙的人没有一点人性。李鸿章就是其中的典型。 可是李鸿章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在人们眼里,他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卖国贼,《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这两条罪状就足以让人们将他彻底钉死在卖国贼的柱子上,永世不得翻身。 他真的只是一个卖国贼吗? 我不以为然,在我看来李鸿章是功大于过。 诚然他为了家族和自己的利益,受过贿赂,打压他人产业。但是他对于中国,对于历史的巨大贡献是不可磨灭的,绝不是一个卖国贼就可以掩盖一切的! 作为政治立场和他对立的梁启超曾经说过: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悲李鸿章之遇。既然两者对立他的话应当有相当的可信度。 也许有人说,一家之言而已。那就来纵观其一生,再做评价。 李鸿章出身于翰林,清代文贵武贱,但他后来毅然从戎,虽然其中有吕贤基的原因,但大部分还是出于李自己的主观意愿。他为什么毅然从戎呢?因为时年正值太平天国运动,神会动乱不堪。太平天国运动,使农民阶级的反抗运动,是农民阶级反抗精神的体现,可是在那个内忧外患的时代,对于中国需要的是富强,是统一,是一个强大的政府!因此,作为有远见的他又怎么会置之事外,唯有挺身而出。 1862年,他因“功”被委任为江苏巡抚,三年后又署两江总督,镇压捻军。 1870年,他接替曾国藩,就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开始逐步掌管清廷政治、军事、经济、外交大权。 1899年到1900年任两广总督,授武英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他在施政过程中的核心是办洋务,被称为洋务运动的代表者或奠基人。李鸿章当时中国极少数能够正确对待西方技术的人之一,他在顽固派的阻挠和谩骂之下,极力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在他的主持下,中国出现了第一个大型兵工厂,第一座炼钢炉,第一条铁路,第一个煤矿,第一个纺织厂,第一支近代海军,第一艘轮船,第一个到西方的留学生等等,洋务派创造了中国近代的许许多多的第一,无疑为中国的近代化迈出了第一步。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失败的,无法拯救中国的命运。但这个结论是怎么出来的,是在总结洋务运动失败的基础上总结起来的,而李鸿章大力发展洋务运动的时候,洋务运动并没有失败,并且还在相当程度上造就了中国的中兴,至少让中国打开了国门,让新的技术进来了,在实践中慢慢的摸索出来,原来中国不仅是技不如人,而是制度不如人。可是试问一下,有谁能够在当时就能一眼发现中国贫弱的症结所在?没有人,纵然是康有为,纵然是孙中山,他们不也是在甲午战争以后,洋务运动彻底失败以后才发现中国贫弱的根本所在,才提出变法革命救国的吗。而在当时,可以说中国没有一个人能够发现,当时能够救中国的,只有洋务运动,而李鸿章正是洋务运动最大的实施者。 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北洋水师更是全军覆没,更令人们谴责洋务运动的失败。可是事实证明甲午战争,中国失败是必然的,海军军费的挪用,旧式军队的腐败,官

李鸿章与北洋舰队

读《李鸿章与北洋舰队》 当我刚开始了解中国近代海军史的时候,就读到台湾师范大学王家俭教授的《中国近代海军史论集》(1984年12月台湾文史哲出版社出版)。王家俭在中国近代海军史领域所作的极为认真细致的开拓工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前些年,王家俭退休,移居加拿大,他克服了眼疾带来的诸多不便,依然孜孜不倦地致力于学术研究,终于将其积四十余年专研海军史课题的深厚心得,著成《李鸿章与北洋舰队——近代中国创建海军的失败与教训》,2000年4月在台湾出版。 王家俭出生于皖北农村,上世纪五十年代毕业于台湾师大,曾在中学任教。1960年考入台湾大学史研所,师从郭廷以,研究方向先为魏源及明清思想史,后又转向中国近代海军史。王家俭因成长于抗战时期,耳闻目睹日军种种暴行,胸中充满无限愤懑,进而追思近代中国积弱之源,深感甲午战争海军的败绩,海权的沦丧,诚为关系其后历史发展的一大枢纽。海防、海军与海权三者实为一体,海洋与民族的生存、国家的发展关系至深且巨,因此乃下决心研究海军史,以期唤起国人的海洋意识和对发展海军的重视。 王家俭对于中国近代海军史有着独到的贡献。早在本书出版前,他已对近代海军史作了扎实的研究。诸如清末海军留学生,过去只能从中文资料中知道其派遣时的筹划,而缺乏对其在英国留学情况的详细了解。王家俭在《清末海军留英学生的派遣及其影响》的论文中,通过对英国海军部档案的研究,搞清楚了前后三届学生在英国留学和实习的基本状况,从而大大拓展了研究视野;又如1886年北洋海军访日期间发生的“长崎事件”,经王家俭广博征引中、日、英文原始资料,在《中日“长崎事件”之交涉》一文中将事件的前因后果论述得极为清晰。中国近代海军,是中国人引进西方现代军事技术的产物,作为新式军港,在旅顺港的营建过程中,既有中国洋务官员的策划和各项施工组织工作,又有德、英、法国各种势力的介入和先进技术理念的引进,王家俭在《旅顺建港始末》一文中,以丰富的中外史料为基础,从建港背景、建港决策、工程实施过程、中外人士对于旅顺建港的评价等角度,很好地将这个近代海军建设的重要课题予以阐述,尤其是深入开掘了过去不太为史学界关注的总办旅顺营务处道员袁保龄的功绩。至于海军衙门这一清末海军的最高指挥机构,由于不是传统常设衙门,前后仅存在了十年,以往人们对其组织结构、分工执掌几无所知。王家俭通过仔细发掘史料,不仅搞清了海军衙门的组织结构和沿革脉络,甚至连总办、帮办及各部门的管股章京名单也考证得一应俱全,使我们了解到掌管近代海军最高决策机构的,全是一批从未接触过海军的旗人,或为纨绔子弟,或为候补官僚,或为贪官污吏,根本不知其所司何事,仅把海署当作钻营奖叙、争权夺利的场所,从而对探索近代海军的失败有了更深切的认识。 近年来,中国近代海军史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多种研究专著纷纷面世,但王著问世,依然有其不可替代的学术地位。王家俭大量掌握中外史料,尤其是早年利用在伦敦作访问研究之机,收集了英国海军部档案,为其他研究者所不及。王家俭所作的系列研究,不仅具有开创性,也是他写作本书的重要基础。同时,他充分吸收了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加上近年来新的思考,使得新著精彩纷呈。 通读全书,我觉得本书在以下三个方面的论述很有特色: 一是海权思想同国家战略的关系。海权是海军史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王家俭早于1978年就在《近代中国海权意识的觉醒》一文中予以阐述,1992年又发表论文《魏默深的海权思想——近代中国倡导海权的先驱》。在本书中,王家俭更是加以深入讨论。开卷伊始,他援引美国海军战略学家马汉的名言:“历史学家一般都不大熟悉海洋的情形,对之既无特别的兴趣,亦无特别的知识。而于海洋力量对于重大历史事件之深远决定性的影响,遂因此而予以忽视,尤以海权史的研究更为如是。如所周知,利用及统治海洋,在世界史上实为一重大因素,但若寻求与展现其在某一时机的正确方向,亦属不易。”马汉的名著《制海权对1860-1783年历史的影响》和《制海权对法国革命和法帝国1793-1812年历史的影响》

浅析李鸿章的功与过(修改完善后)

鲁西南某校思想政治教育期末作业 浅析李鸿章的功与过 内容摘要:晚清重臣李鸿章是对近代历史的思想政治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的人物。世人对李鸿章的功过是非认识的并不全面,他们只是停留在功或者过这两者之中的其中一个方面,并没有对李鸿章的一生做出中肯的正确评价。笔者将就其一生所经历的大事件简要分析一下李鸿章的功与过,还原历史的真实面目。 关键词:李鸿章洋务运动不平等条约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李鸿章的主要功劳 1李鸿章创立了淮军。 作为淮军的最高统帅,李鸿章对其严格治理,加大训练强度,整顿军中纪律。他要求自己的军队不能依靠洋人,一定要“自强”,而最初的自强之道,就是所谓“讲求洋器”。在任命统领时,看中能力,不论出身与文化。他鄙弃那些空有一肚子才学而不知世事之人(可见他“务实”的治世思想在这里已经有所体现)。在征集军饷的时候,采用关税和厘金分开使用的办法,主张厘金的用途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从商人手中多收钱,而不是剥削农民。这支军队在保卫上海,转战苏南,牵制太平军东线兵力,为扑灭太平天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之后在转战黄河、运河之间,取得了“剿捻”的胜利,完成了曾国藩难以完成的任务。 2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咸丰初年,他在原籍办团练,抵抗太平军,并去江西、湖南投靠了曾国藩,又奉其命回乡招兵买马,编练成7000名淮军,由部将刘铭传、周盛波、张树声、吴长庆等分带,沿江而下,到上海镇压太平军。 虽然李鸿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有助纣为虐之嫌,但不可否认的是长期的内战并不利于一个国家的建设与发展。无数的史实证明只有先保证国内局势的相对平稳才有机会实行改革使国家休养生息并逐渐走向富强。而李鸿章正是这么一个结束战争的人之一。是他使清朝那本已摇摇欲坠的政权又延续了近百年。 3倡导洋务运动 在经济现代化方面,李鸿章倡导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第一步。当大清王朝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大门的时候,面临着内忧外患。一些封建士大夫视而不见,或者认为外国器械是奇技淫巧,把洋枪洋炮当作妖法,对他们而言,只有莫名的恐惧;或认为外国利器神妙莫测,无法学习;认为学习西方就是以夷变夏。李鸿章当时中国极少数能够正确对待西方技术的人之一,他在顽固派的阻挠和谩骂之下,极力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在他的主持下,中国出现了第一个大型兵工厂,第一座炼钢炉,第一条铁路,第一个煤矿,第一个纺织厂,第一支近代海军,第一艘轮船,第一个到西方的留学生等等,洋务派创造了中国近代的许许多多的第一,无疑为中国的近代化迈出了第一步。

正确评价甲午战争中的李鸿章

正确评价甲午战争中的李鸿章时间:2014-07-25 编辑:戚其章来源:《光明日报》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人物。如何正确评价甲午战争中的李鸿章,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有的同志撰文,认为李鸿章在甲午战争中不是“纯粹的主和派”。我认为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战前幻想列强调停 甲午战争是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一场大规模侵略朝鲜和中国的战争。日本军国主义者蓄谋发动战争,吞并朝鲜,进而侵略中国,是由来已久的。尽管日本军国主义者玩弄各种外交伎俩,但其发动战争的阴谋欲盖弥彰。当时清政府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战争阴谋是已经有所觉察的。 在日本侵略行动步步加紧的情况下,是否能说“清政府上层一般说来是主张一战的”呢?事实并非如此。光绪皇帝倒是“一力主战”的。而是年恰为慈禧太后的六旬大寿,她不希望发生战争,以便大举作寿,粉饰太平,因此倾向保全和局。这在当时已是公开的秘密。虽然光绪“传懿旨亦主战”、“不准有示弱语”,其实这都是老奸巨猾的慈禧的表面文章,并非出自本心。在军机处内部,也不能说“不存在谁主和谁主战的问题”。阅《翁文恭公日记》甲午六月十四日记事:“主战者五摺,议无所决,余与高阳皆主添兵。”语虽简括,却道出了一个重要事实,即在中枢大臣中间,除翁同□、李鸿藻二人主战外,余皆主和或随声附和者。是月十六日,以翁同□领衔的《复陈会议朝鲜之事摺》,一则提出“日〔兵〕久未撤,和商迄无成议,不得不速筹战争”,“即饬派出各军,迅速前进”,主张以加强军事实力为主;一则认为“刻下各国皆愿调停”。不能“遽行拒绝”,主张以通过列强调停为主,甚至对日本可作出一定的让步。摺中的这种自相矛盾并不难理解,正反映了军机处内部主战与主和的意见分歧。可见,在战争爆发以前,清朝统治集团最高层内部的和战分野,不仅仅是已露端倪,而且相当清楚了。 当时,独当军事外交要冲的李鸿章是否“主张一战”呢?事实做出了否定的回答。李鸿章历经宦海波涛,深体慈禧内心深意,故在对日交涉中一开始就采取“保全和局”的方针。当时即有人提出,他“狃于庆典,不开边衅”。他一心一意地依赖列强调停。当光绪发布上谕提出“口舌争辩已属无济于事”、“勿致堕其术中”之后,他依然认为“俄在倭议正紧,略忍耐,必有区处”。另外,李鸿章还寄希望于英国,请“速令水师提督带十余铁快舰径赴横滨”,“勒令〔日本〕撤兵”。光绪览奏后,指出“不宜借助他邦”,“非但示弱于人,仍贻后患,殊属非计”,对李鸿章的梦呓予以严斥。直到唐绍仪电告日军将进攻牙山驻军之后,李鸿章仍坚信“俄真动公愤,未必收渔人之利”,和局可以保全。总署之复电则称:俄“力固足制倭,然谓非欲收渔利,其认信之?”“不可倚以为助,致事后别生枝节”。可见,迄于战争爆发前夕,李鸿间一直依赖列强调停来“保全各局”,而且屡遭光绪的斥责和反对。难道能说当时“不存在谁主和谁主战的问题”,能说李鸿章“主张一战”吗? 正由于李鸿章幻想列强的调处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因此根本不想进行认真的战争准备,对一些正确的建议也拒绝采纳。驻日公使汪凤藻提出“宜厚集兵力”,李鸿章立即予以批驳;“倭性浮动,若我再整兵厚集,适启其狡逞之谋,因拟必战,殊非伐谋之计。”当日本正在陆续增兵朝鲜之际,他却命令驻牙山的叶志超军“暂扎整理归装”。袁世凯“请添拨重兵”,他也反对,其理由是:“我兵多逼处,易生事。”宋庆认为“势在必争”,建议“早立脚步”,他复电谓“日必不占韩地”,“不必虑”。当时叶志超以孤军驻牙山危地,电请增兵,他“仍

近代史结课短论文:李鸿章评价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论文 水浅舟大,无力回天——谈李鸿章

摘要 李鸿章一生跌宕起伏,后世毁誉参半,身处清廷晚期时代的动荡之中,身不由己卷入了这个混乱的漩涡。这位晚清第一外交家,历史书上的“卖国贼”一生试图挽大厦之将倾,然而不过螳臂当车,徒劳无功。他绝不可耻,又并非圣人。本文试图从李鸿章的传记和外媒记载中分析李鸿章的功过,和他的无奈。 一、李鸿章其人 “天下唯庸人无咎无誉。” 梁启超在《李鸿章传》开篇第一句话,就给李鸿章的一生做了最好的注解。 在“财神”诞辰降临人世的李文安,与他“吾教诸子发愤读书,皆嶷疑有立, 岂忧贫哉!”的堪称封建式贤妻良母的夫人李氏育有六个儿子,依次为瀚章、鸿 章、鹤章、蕴章、凤章、昭庆,其中排行第二的就是李鸿章。 鸿章在文安诸子中,排行第二,他踏上人生旅途之日,正是中国封建社会进 入末世、清王朝面临深刻的政治经济危机、西方殖民主义者把侵略触角伸进神州 大地之时,社会环境的薰陶,家庭出身的影响,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使少年时 期的鸿章把自己的前途寄托于科举功名,期望有朝一日通过科举的门径登上仕途, 挤进统治阶级的行列。 当上令人仰望的翰林院编修以后,李鸿章踌躇满志,意气风发,他本想设法 接近皇帝,攀附权贵,沿着传统的升官之路走下去,怎奈“生于末世这偏消”! 从太平军起义,李鸿章前去平反开始,他的一生就注定跌宕起伏。 二、悲剧外交家 1870年,此时发生了一件决定曾李二人命运的大事,即天津教案。这是一 场平民攻击法国教会的事件,清廷本认命曾国藩处理此事,曾国藩审时度势,认 为应当按律处死相关责任人,然而清廷和民众均认为这是一种软弱的行为,朝野 上下甚至一度要求与法国一战。由于曾国藩和法国人的协议与朝廷和民众的期望 差距太大,曾国藩甚至背上了卖国贼的骂名,朝廷随即让李鸿章接替曾国藩,交 接当年,曾问李:“你与洋人交涉,准备怎么办?”李回答:“我想与洋人交涉, 不管什么只同他打痞子腔。”而当年的法国正忙于与普鲁士的普法战争,无暇顾

李鸿章为曾国藩作的挽联

李鸿章为曾国藩作的挽联 同治十一年(1872)二月,曾国藩病死,李鸿章曾作挽联哀悼: 师事近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室忝为门生长; 威名震九万里,内安外攘,旷世难逢天下才。 李鸿章这副挽联对曾极尽褒扬,自是他政治立场所决定。因李在未入曾幕之前,曾先后追随团练大臣吕贤基及安徽巡抚福济,这二人都是庸才,对于领兵作战更是缺乏经验。李鸿章在他们手下带兵及处幕,自然没有本领可学。曾国藩所以能在举世滔滔之中发挥砥柱中流的作用,就是因为他能以子弟兵的方法训练湘军,使他们成为一支能征惯战的队伍;他自己所拟订的统筹全局,十道分进,对太平天国展开全面防堵围剿的战略方针又极为有效,因此方能使他在镇压太平天国的战争中心狠手辣,着着进逼,终于扼杀了太平天国的革命运动。假如曾国藩也像当时一班督抚大帅那样没有深谋远虑的手眼,那他不免也会像向荣、和春、胜保、福济等人一样的碌碌,李鸿章也决不能从曾国藩那里学到打仗本领。 这副挽联的上半,充分道出了李鸿章师事曾国藩而尽得其军事政治手腕的事实。李鸿章入居曾幕,实可说是他一生事业的重要一步,拜相封侯,悉基于此。至于曾国藩之赏识李鸿章,除了曾国藩素知李鸿章才气过人这一因素之外,还有两件事,也是重要的原因。 第一件事,据说李鸿章居曾幕时,尝为曾国藩起草奏疏严劾安徽巡抚翁同书,最得曾国藩的欣赏。当时曾国藩因为翁同书对练首苗沛的处置失当,以致激成大变,他本人又在定远失守时弃城逃走,有愧封疆大吏的守土之责,极为愤慨,意欲具疏奏劾而难于措辞。因为翁同书是大学士翁心存之子,翁心存在皇帝面前的圣眷甚隆,门生弟子布满朝列,究应如何措辞,才能使皇帝下决心破除情面,依法严惩,而朝中大臣又无法利用皇帝与翁心存之间的关系,来为翁同书说项,实在很费踌躇。他最初命一幕僚拟稿,觉得甚不惬意,不愿采用,而自己动手起草,怎么也说不妥当周匝。最后乃由李鸿章代拟一稿。李稿不但文意周密,其中更有一段极为警策的文字,说:“臣职分所在,例应纠参,不敢因翁同书之门第鼎盛,瞻顾迁就。”这段话的立场如此方刚严正,不但使皇帝无法徇情曲庇,也足使朝臣之袒翁者为之钳口夺气。所以曾国藩看了之后激赏,即以其稿入奏,而翁同书亦旋即奉旨革职拿问,充军新疆。就事论事,李鸿章此稿,深得奏议文字的“辣”字诀,使人无可置喙于其间,李鸿章有此吏才,自足以使曾国藩对他刮目相看。 第二件事,则是李鸿章表现在力争李元度不应被奏劾时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此事见于薛福成的《庸庵笔记》: “既而文正(指曾国藩)进驻祁门。傅相(指李鸿章)谓祁门地形如在釜底,殆兵家之所谓绝地,不如及早退军,庶几进退裕如。文正不从,傅相复力争之。文正曰:‘诸君如胆怯,可各散去。’会皖南道李元度(次青)率师守徽州,违文正节度,出城与贼战而败,徽州失陷。始不知元度存亡,文乃出诣大营,又不留营听勘,迳自归去。文正将具疏劾之。傅相以元度尝与文正同患难,乃率一幕人往争,且曰:‘果必奏劾,门生不敢拟稿。’文正曰:‘我自属稿。’傅相曰:‘若此门生亦将告辞,不能留待矣。’文正曰:‘听君之便。’傅相乃辞往江西,闲居一年。适官军克复安庆,文正移军府焉。傅相驰书往贺,文正复书云:‘若在江西无事,可即前来。’傅相乃束装赴安庆,文正复延入幕,礼貌有加于前,军国要务,皆与筹商。” 李元度之于曾国藩,不但是同时在湖南办团练的伙伴,而且曾处曾幕五年,后来又追随曾国藩战赣东皖南各地,劳苦备尝。所以李鸿章以为曾国藩为了顾及二人之交谊,决不可以秉公奏劾。但曾国藩却以为“行法当自贵近始”,如果李元度违令失机之罪可以不究,将来人人效法,湘军的军纪如何还能维持?所以曾国藩站在法的立场,以为决不可以因私而害公。曾国藩虽然在这件事情上不曾对李鸿章让步,但对于李鸿章之能够以个人的进退坚持自己立

李鸿章评述

李鸿章评述 看过一段视频—晚清军事变革解密,另一面的李鸿章。视频的简介让我很影响深刻。他是这样说的:李鸿章是晚清权倾一时的人物,他的一生几乎与晚清相始终,晚清中国的命运与李鸿章密切相关。李鸿章以镇压农民起义起家,太平军和捻军将士的鲜血染红了他的顶子;他出洋访问、创办中国近代企业,是洋务运动的先驱,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留下了难以抹除的影响;《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都是由他谈判并最后缔结,他的言行一定程度上关涉到晚清政府的命运。如梁启超《李鸿章传》中所说:“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李鸿章又是一个颇为复杂的人,他热衷于权势,长期掌控着清政府的内政外交军事大权,聚集一批军政人才为其所用;很多人觉得他可杀,康有为也拒绝他加入强学会,孙中山向他上书变法。这些种种使得李鸿章的一生极富传奇性。 历史上对李鸿章的评价说法不一。 这里我说说我心目中的李鸿章吧! 李鸿章作为中国近代有名的外交家,军事家,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军事家李鸿章 李鸿章最早出名是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我们知道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几千年来农民起义斗争的最高潮,洪秀全差点将整个清王朝踏在脚下。在镇压起义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的二支军队一是曾国藩和左宗棠的湘军,二是李鸿章的淮军。

太平天国失败后,在湘淮军的去留问题上,曾国藩与李鸿章采取了不同的做法。李鸿章进一步看到“目前之患在内寇,长远之患在西人”,因此他主张保留湘淮军的用意,不止于“靖内寇”,更在于“御外侮”。显然比曾国藩高处一筹。 客观上讲,无论是日吞琉球,还是法占越南,李鸿章都深切意识到,列强的威胁来自海上。因此,从七十年代起,就开始提出“海防论”,积极倡议建立近代化的海军。同治十三年,李鸿章在海防大筹议中上奏,系统提出以定购铁甲舰、组建北、东、南三洋舰队的设想,并辅以沿海陆防,形成了中国近代海防战略。中法战后,鉴于福建船政水师覆败,清政府决定“大治水师”,于光绪十一年成立海军衙门,醇亲王总理海军事务,李鸿章为会办。利用这个机会,北洋水师建设成军。然后就是就是甲午中日战争了。 我们知道,朝鲜东学党起义牵涉到了中日二国的利益,自交战以来,清军将领叶志超一退再退,虽然左宝贵等人尽全力奋战,可也是无济于事。海战更不是不容乐观,致远,经运,来运,杨威等,五舰沉没,邓世昌,林永升等,一大批将领牺牲,接着在威海卫刘公岛上战斗中,海军丁汝昌自杀,定远管刘步幨自杀,这都是由于李鸿章“避战保舰”的命令,成全了日本海军十多年来图夺定远,镇远二舰的梦想。 正如这句诗写得好:“请君暂上凌烟,若个书生万户候”

论北洋舰队筹建原因构成作用和覆灭资料

本文为2010年西安文理学院政教系近现代史教研室暑期社会实践成果之一 论北洋舰队筹建原因、构成、作用和覆灭 云天禄 (西安文理学院历史系陕西西安 710065 ) 【摘要】文章探讨了甲午海战中北洋舰队的筹建、构成、作用和覆灭原因。因第一次、二次鸦片战争的惨败,面临被欧美日等列强殖民瓜分的窘境,清政府建成北洋舰队。但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加之战斗指挥失误,导致了舰队的覆灭。 【关键词】甲午海战北洋舰队警示作用 一.北洋舰队筹建过程 北洋舰队创建的提出: 第一,因第一次、二次鸦片战争的惨败。1866年清廷批准左宗棠(后沈葆祯接任)在福建马尾设立总理船政事务衙门,并开设造船厂和水师学堂,迈出了建立近代海军的第一步。第二,因1874年5月日本侵略台湾,中国举国上下大为震惊。恭庆王提出了“练兵、简器、造船、筹饷、用人、持久”等六条紧急机宜;李鸿章则提出暂弃关外、专顾海防。第三,1875年5月30日清廷下令由沈葆祯和李鸿章分任南北洋大臣,从速建设南北洋水师,并决定每年从海关和厘金收入内提取400万两白银作为海军军费,由二洋分解使用。沈葆祯从大局出发,清政府决定了优先建设北洋水师,北洋的成军之路由此开始。 北洋舰队筹建有国内方面原因: 第一,十九世纪初期后,第一次、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旧式水师的失败以及中法战争中福建水师的覆灭深深刺痛了大清帝国朝野上下国民的心,“天朝上国”的美梦从此破灭,“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以夷攻夷”等有识之士的主张充斥中华大地。第二,清廷面对对外作战接连败北的局面也深感海防的重要,痛下决心对旧式水师进行革新。第三,1874年5月日本侵略台湾,日本在当时仅是一个小国,在得到了几艘外国军舰后居然也敢侵犯大清帝国,这一事件使得中国举国上下大为震惊,清政府开始感到日本“将为中国永久大患”。第四,以恭庆王、李鸿章、沈葆祯等洋务派的“海防”之论的一致努力,使清政府决心加快建设海军。第五,1885年的中法战争中,南洋舰队被击沉,这件事极大的刺激了清政府加强北洋舰队建设。 国际方面原因: 第一,十九世纪初期,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相继发展完成,欧美列强综合国力显著提高,资本主义体系日趋建成,对外扩张加速,中国面临着被殖民瓜分的窘境。第二,清王朝统治腐朽没落,对外丧权辱国,对内镇压反抗,为维持其统治,必须加强军备建设。第三,特别是面对邻国日本的侵略威胁,被视为国家的大患。 二、北洋舰队军队构成 北洋舰队军官构成。北洋舰队各主要战舰舰长及高级军官几乎全为福州船政学堂毕业,并多曾到英国海军学院留学实习。北洋舰队中层军官内多是原留美幼童,被召回国后到福建水师学堂学习海军后服役。而根据《北洋海军章程》,要求士兵必须会写自已的名字,粗通文字,懂得舰艇知识。舰队内一直亦有外国人担任军官作技术专家及指导。北洋舰队的军官多能操英语,内部指挥命令亦是以英语发号。 北洋舰队舰艇概况。1875年,北洋大臣李鸿章从英国阿姆斯特朗兵工厂定购了“镇东”、“镇南”、“镇西”、“镇北”等8艘蚊炮船,开始清朝海军向国外购军舰的历史。1879年又另定购了两艘巡洋舰“超勇”、“扬威”。1879年11月,“镇东”、“镇西”、“镇南”、“镇北”

李鸿章的是非功过---历史论文

功过是非李鸿章 摘要 提起李鸿章,国人们必然会联想到“这是个卖国贼”。确实,李鸿章跟着西太后做了不少祸国殃民的坏事,也签了许多至今倍感屈辱的条约。但他也并非是一个只有是非而无功的人。李鸿章是晚清伟大的人物,他继承老师曾国藩的事业,开启中国看世界的新眼光,他是一个真正开眼看世界的中国文人与官吏。 关键词 李鸿章功过是非洋务运动不平等条约中国发展 李鸿章,不仅是一位影响了近代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晚清军政重臣,而且也是一位中国近代史上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他的是非功过,百年来评论不断,有人予以同情,有人以近乎残酷的论调将其一棍子打死。然而我认为,李鸿章的所作所为皆处于当时之大背景下,我们不应以现代人之眼光去评价那个时代的人。 1958年他的棺枢被挖出,然而随着当时人们的一致痛骂 尸体也遭遇了车裂之厄 当年权倾一时的晚清重臣就这样彻底的粉身碎骨了。时至今日 关于他的功过是非 仍有着太多的争议。他是外国人眼中的爱国者 万国运动会时是他在世界人民面前唱起了中国的民间小调《茉莉花》他兴办洋务、筹建海军、积极斡旋于不同的国家之间 然而一人之力又怎能承担起整个国运之悲凉?他是国民眼中的卖国贼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让他留下千古骂名。然而时值临终,问及国事,他欲语泪先流…… 早在与太平军作战的时候,李鸿章就已显露出他与大清国多数官员的不同之处:他对外国的科学技术及先进的武器有着极大的兴趣。19世纪60年代李鸿章在上海开办了中国最大的一家军事企业——江南制造总局,开始了他祈盼中国自强的洋务生涯。19世纪 70年代,他又以求富为名创办了中国第一家近代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在培养人才方面,1863年他在上海设立广方言馆,为中国培养了一批外语和自然科学的新人才。此外,他还苦心经营北洋海军。虽然洋务运动未能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但是在当时国民尚处愚昧阶段,满朝文武仍以天朝大国自居的情况下,敢于学习、引进新生事物,将“师夷长技”投入实践,李鸿章的眼光不可谓不远,胆识不可谓不大。作为洋务运动的主将,李鸿章对中国的近代化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国人称李鸿章为大卖国贼皆因其参与签订了多部不平等条约,其中尤以《马关条约》及《辛丑条约》为最,认为中国近代史上的屈辱与不公都是他一手造成的。其实签定这些不平等条约不能说是李鸿章一个人的错误,正所谓“弱国无外交”,以当时清朝的国力,即便没有李鸿章,换别人去结果也决不会比这更好。更何况李鸿章的一举一动又都是得到清政府认同的,他只不过是一只替罪的羔羊。 有人曾说,如果没有甲午战争,或是李鸿章死于甲午战争之前,则李鸿章为19世纪世界历史之一伟人。但历史往往又是这么的无情。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是李鸿章一生的转折点,也是他一生最大的挫折。甲午战败,李鸿章负有不可推卸之责任。淮军和北洋水师的严重腐败,李鸿章自身军事战略思想的严重失误,用人不当,错失战机等等铸就了甲午战争中国的大败。所以,若真要说李鸿章误国,则大致在于此几点,而《马关条约》,不过是这几点之结果罢了。1901年9月7日,李鸿章代表大清国与11国签订了他一生中的最后一款条约——《辛丑条约》。面对种种丧权辱国的条款,李鸿章更多的只有无奈与叹息,他的身心遭受了巨大的耻辱。最终,在签订《辛丑条约》整整两个月之际,李鸿章在国人的一片辱骂声中撒手人寰了。 李鸿章的一生应该说是悲剧的一生,他生逢于大清国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他的

李鸿章的五个小故事_历史故事

李鸿章的五个小故事 李鸿章逝世 1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1860年,李鸿章37岁的时候。 彼时的李鸿章,办过团练,稍微有了点名气,最多算一个“小V”。之所以还能算“小V”,也主要是因为他加了一个“大V”的微信,进入了他的朋友圈。 那个“大V”,叫曾国藩。 什么叫“年家子”?就是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和曾国藩是同年中的进士。在那时候,“同年进士”一般都互相抱团,官场上相互照应,所以本身就是个利益团体。 曾国藩以“识人”闻名。当23岁,身高一米八,仪表堂堂的李鸿章出现在曾国藩面前时,就被一眼看中。从后来的发展看,曾国藩对李鸿章也是刻意培养,确实是把他视为自己的接班人和衣钵传承者。 可以说,晚清三大名臣里,如果没有曾国藩的提拔和指点,可能还是会有左宗棠,但基本不会出现李鸿章。 李鸿章一直恭恭敬敬地叫曾国藩为“老师”,自称“学生”,但在他37岁那年,却和曾国藩闹翻了。 闹翻是因为两件事。 第一件事,当时负责追剿太平军的曾国藩,把大本营安扎在了安徽的祁门。当时是曾国藩幕僚的李鸿章坚决反对。他认为,祁门易攻

不易守,且是个“绝地”,无路可逃,大本营安扎在这里是自寻死路。 曾国藩不听。 第二件事,曾国藩当时任用另一个亲信幕僚李元度守徽州。李元度文人出身,带兵到徽州后,不听曾国藩“坚守不出”的意见,贸然出击,徽州转瞬就被攻破。徽州是祁门的门户,徽州一失,祁门门户大开。曾国藩盛怒之下,要向朝廷参奏李元度的过错。 李鸿章认为,李元度是曾国藩幕僚中资格最老的亲信,在最困难的时候一直力挺曾国藩,还救过曾国藩的命,不应该因此就参奏他。于是李鸿章就带着一干幕僚,去和曾国藩讲道理。 曾国藩还是不听。 两个建议接连不听,李鸿章怒了,一气之下,决定拍屁股走人。 李鸿章要走,曾国藩也怒了:老夫这么关照你,在我最困难的时候要走?罢了,滚! 后来呢?太平天国的大军果然直扑祁门,曾国藩退无可退,当时把遗书都写好了,把刀挂在帐上,随时准备殉国。幸亏手下悍将鲍超率援军在最后时刻赶到,在千钧一发之际解围。曾国藩后来再也不敢把大本营放在祁门了。 而李元度后来被重新启用,平苗乱,修炮台,办洋务,还是做的有声有色的(当然,曾国藩后来还是密荐了李元度)。 第一个故事,说的是李鸿章的“倔”。 但“倔”的背后,折射处李鸿章当时的一些能力和见识,至少已不在老师曾国藩之下了。

历史论文 评价李鸿章

李鸿章 李鸿章出生于1823年,卒于1901年,安徽合肥人。李鸿章本名为章桐,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清朝追赠其为太傅、晋一等肃毅侯、谥文忠。其身后被慈禧太后称赞为“再造玄黄”之人。世人多尊称李鸿章为李中堂,也称他为李合肥。李鸿章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他是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晚清重臣,被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从李鸿章的基本背景来看,他是一个晚清很重要的人。李鸿章还著有《李文忠公全集》。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定将捷足随途骥,哪有闲情逐水鸥?遥指芦沟桥畔月,几人从此到瀛洲?”这是李鸿章在道光二十三年遵父命,北上入京时所作的《入都》中的一首。可见李鸿章有报国的志向和出众的才能。 李鸿章发迹之事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咸丰十年,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后,清政府在整个长江下游地区已失去最后一支经制军主力。上海正面临着太平军的威胁,当曾国藩与李鸿章商议,李鸿章欣然应命,于是开始招募和组建淮军。此时形势极为严峻。上海是当时全国最大的通商口岸,是江南财富集中之地。李鸿章的淮军抵达上

海时,正直太平军第二次大举进攻。李鸿章面临着能否守住上海并徐图发展的重大考验。李鸿章面对着上海官绅和外国雇佣军的嘲笑,牢记恩师的教诲“以练兵学战为性命根本,吏治洋务皆置后图”,并激励将士,说:“军贵能战,待吾破敌慑之。”不久,淮军果然于当年下半年独立进行了虹桥、北新泾和四江口三次恶战,李鸿章亲临前线指挥,成功守住了上海,顿时令中外人士刮目相看。后来,李鸿章配合曾国藩的湘军攻下了天京。江苏肃清后,李鸿章受封一等肃毅伯,赏戴双眼花翎。 李鸿章镇压太平军,维护了封建统治,被看作是他人生留下的挥之不去的污点。但是,他身为一个清政府的官员,他能怎么办。太平军虽是为了推翻腐败的清政府,他人看来这是正义的农民起义。但太平天国真的能代表中国的先进领导吗?如果洪秀全真的通知了中国,中国将陷入怎样的境地呢? 李鸿章在洋务运动时期的起落。 李鸿章军功显赫,历任江苏巡抚、湖广总督,终于在1870年继曾国藩出任直隶总督,后又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筹办洋务,成为同治、光绪两朝的地方重臣。因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手握兵权,统领一方,有人甚至称其“坐镇北洋,遥执朝政”。 李鸿章是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之一。李鸿章曾说:“练兵

浅谈李鸿章

浅谈李鸿章 一生荣华出曾门,三朝辅政至中堂。少时有志匡华夏,老来失策亲虎狼。马关喋血卖国契,糊裱难堵漏风墙。辛丑叠恨终呕命,至死屈身背骂名。李鸿章(1823-1901)字子黼,号少荃,安徽合肥人。对于晚清军政重臣李鸿章李中堂,不同人对他有着不同的评价。有人认为由于时任内阁总理大臣的他跟外国列强签订了许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而称他为卖国贼。也有人由于在近代兴办洋务运动而说他是近代一名了不起的功臣。不过以上两种观点未免有断章取义之嫌,还是让我们回顾李中堂的一生,整理一下他的功与过。客观的评价一下这位饱受争议的人物。 李鸿章因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被骂为卖国贼,但事实上如果没有李,中国在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时就会被瓜分。李鸿章在当时的中国,只能说是他的悲剧,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就当时来说,他能撑下来实属不易。先说中日之战,洋务舰队根本没有实力一战,所以李主和,而皇帝和慈禧主战,一战而败顿时国势颓废。在日签订条约时遇刺,日减一亿两白银,李鸿章说如果一颗子弹一亿两,那不如多给我几枪好了。伊藤博文笑而不答。他说他与寡妇幼儿共事,其中无奈可见一般。八国攻陷北京,他展示极高外交手段,纵横捭阖,把慈禧的宣战说成协助镇压义和团,应该给军晌但割地免谈,迎合英美的门户开放政策,保住国家统一,其功不可抹杀。死的时候俄国大使还在床前逼其签密约,他死也没签。伊藤博文对他的评价,与其在欧洲旅游时受到的拥戴都证明,李鸿章其实是清末最重要的一个人物,他的决策受到国内外各种压力才最终导致现在的结果,但就在其位而言,他已经做到极致,不是一个卖国贼的标签所能掩盖的。近代,很多的不平等条约都是李鸿章去签订的,这样,他就难逃卖国罪!或许,在中国就是这样,人们记得的是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李鸿章,忘记了那个拒签不平等合约的顾维钧。 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之后,翁合同信誓旦旦要杀李鸿章,可笑的是,为什么翁合同自己不去签订合约。我们可以看见,骂李鸿章卖国的,多半是文人墨客、这些所谓的迁客骚人。所谓的万事逃不出一个“名”字,呵呵,可笑可叹、可憎可恨!有时候,我设身处地地把自己的位置和李鸿章调换一下,站在李鸿章的角度去想事情办事情,我发现自己无能为力。不在其位者,不知其难。两千多年前,老子那一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依然是振聋发聩。由此可见,骂李鸿章为卖国贼是一种群体暴政,理性被感性扭曲,全是一腔热血。爱国主义是一切恶棍的最终避难所,一直都是这个道理。中国历史上的背着汉奸、卖国贼罪名的人还少吗?很多人拿李鸿章和同时代的日本人伊藤博文比较,一个是大清的首辅大臣,一个是日本的首相,地位相当,时代相同,风云际会,砥柱中流。同样是“经世之才”,一个身背骂名,抑郁而终,一个大功告成,奇勋盖世。《走线共和》里面伊藤博文这样说道: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以成败而论,自是伊藤胜于李鸿章;然以个人而论,李鸿章优于伊藤博文也。高才高论,洞若观火。其高论,正在‘假如二人易地以处’这八个字,伊藤不才然何其幸哉,能驻足日本之地,此乃立宪之国,且举国人才辈出;李鸿章大才,然何其不幸,为政于中国之地,乃绝对专制之地,故而有才而化无才,举国之人才,一遇专制俱为奴才。李中堂若读德此论,当含笑冥府,而竟以有才败于无才,岂非又死不冥目?变栋梁为朽木,岂非国之不幸;变忠臣为汉奸,岂非人之不幸。但是,目前依然有很多人错误的认为李鸿章是十足的卖国贼,希望这些人能去多多了解这位大臣的事迹,做出客观公正正确的评价。

李鸿章与中国海军

李鸿章与中国海军 王丹 商学院商务英语系商英班1207090138 摘要:作为晚清叱咤风云的大臣,李鸿章在清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中国海军近代化史上,李鸿章起了非常重大的作用,也为今天我国海军国防建设提供了借鉴。本文的重点在于从历史角度,分析李鸿章对中国海军近代建设的贡献;以李鸿章对中国近代海军的建设为主要方面评价李鸿章其人。 关键词:李鸿章;洋务运动;中国海军;鸦片战争; 正文 引言:提起“李鸿章”这个响当当的大名,恐怕略懂历史的人都想对他的生平发表一通自己的看法。西方人称他是“东方的俾斯麦”,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这些看似夸张的评论无不彰显出在当时那个时代,李鸿章作为一个权倾朝野的大政治家、大外交家的超群能力。他也曾签下不少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背上“卖国贼”、“汉奸”的骂名。时至今日,随着关于李鸿章的史料更加丰富、关于李鸿章的认识更加深入,后世对李鸿章的评价趋向多元化。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起点和标志,是古老的中国所进行的一场轰轰烈烈的自强求富运动。筹建近代化海军是洋务运动“自强”方面的重要内容,而李鸿章作为洋务运动最主要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为中国海军近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一、洋务运动前的中国海军 洋务运动前,古代中国在海军建设方面已取得了光辉瞩目的成就,无论在舰船制造、舰队航海,还是在海军武器等方面,均不断发展创新,长期居于世界前列。众所周知,明朝郑和曾七下西洋,我国海军舰队建设也在明朝时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清朝海军总的来说沿袭了明朝时期的特点,但却大不如前。道光、咸丰年间,清海军曾英勇抗击了英法侵略军的海上入侵,但此时清海军的武器装备已跟西方产生了悬殊的差距,且清海军未能真正地组织海军,因此清海军经常处于挨打的地位。 中国古代海军不论在造船技术还是航海知识上都远比西方先进。但在郑和下西洋后,中国的航海事业日趋式微。尤其是在收复台湾后,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致使中国进入了遭西方海上强国欺凌的近代历史。 二.李鸿章的人物简介 李鸿章,晚清军政重臣,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字子黻、渐甫,号少荃、仪叟。安徽合肥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中进士。同时,受业曾国藩门下,讲求经世之学。咸丰三年(1853)受命回籍办团练,多次领兵与太平军作战。1858年冬,入曾国藩幕府襄办营务。1860年,统带淮扬水师。湘军占领安庆后,被曾国藩奏荐“才可大用”,命回合肥一带募勇。同治元年(1862),编成淮勇五营,曾国藩以上海系“筹饷膏腴之地”,命淮勇乘英国轮船抵沪,自成一军,是为淮军。旋经曾国藩推荐任江苏巡抚。地方实权既握,又于

【历史名人李鸿章】如何评价李鸿章

如何评价李鸿章? 李鸿章死后仅两个月,时代舆界骄子的梁启超即写出其传世大作《李鸿章传》。梁氏以其犀利目光和如椽巨笔,纵横古今,附比中外,为时人后世生动而深刻画出了一幅李鸿章之巨像。 在这本书中,梁启超不留情面地提示出了李鸿章“无学无术”的大吏本相,但他也相当客观地提示后人说,“李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李鸿章必为十九世纪世界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同时,他也不无感慨地指出,自己“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 应该说,这是最早的研究李鸿章之严肃著作。后来有关李鸿章的种种研究著述,大部分都在相当程度受到了梁启超这一著作的影响。其时其世,东西方国际社会对李鸿章也有较高的评价。日本人对李鸿章的评价是: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有卓越的眼光和敏捷的手腕。美国人的评价是:以文人来说,他是卓越的;以军人来说,他在重要的战役中为国家作了有价值的贡献;以从政来说,他为这个地球上最古老、人口最多的国家的人民提供了公认的优良设施;以一个外交家来说,他的成就使他成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 李鸿章死了已经100 多年。在这100 年多中,中外学术界总计出版了40 多部有关李鸿章的专著和多达1400 多篇研究论文。李鸿章研究成果数量的如此之多,表明了中外史学界对这样一个近代历史风云人物的高度关注。这是因为,李鸿章毕生所从事的活动,几乎涵盖了近代中国军事、政治、经济、外交、思想文化各个领域。举凡晚清时代之许许多多的重大事件,李鸿章几乎无不与之。也正如梁启超早在100 年前就提出的那样,李鸿章个人的历史,同时也是晚清40 年的历史。 作为晚清一代重臣和权臣,李鸿章在十九世纪下半叶的中国历史舞台上,一直处于古今中外、朝野满汉各种矛盾的漩涡中心。作为实力最强的洋务派淮系集团的首领、清政府重要的决策者和执行者之一,为了因应不可抗拒的时代变局,他在中国早期的洋务——近代化活动中,所做的事情最多,因而引起的争议和非议也最大。有人曾用八个字很形象地概括他:“权倾一时,谤满天下。” 然而,真正使李鸿章声名扫地的是甲午战败,当时弹章盈廷,国人一片唾骂。“使当日尽用其谋,知成效必不止此;设晚节无以自现,则士论又当何如?”这是近代著名思想家、也是曾经当过李鸿章僚属的严复,在李氏去世所作的挽联。它所表达的评论性意思,当主要也是就此而生发出来的感慨。今天,我们重新审视李鸿章的时候,我们不妨用公平、公正的眼光,把李鸿章放在当时那个大背景大环境中去评判。在这里,我们特别愿意征引著名近代史论家袁伟时先生的新论。在其所著《晚清大变局中的思潮与人物》一书中,袁先生专门用两章的篇幅集中讨论了“李鸿章的是是非非”问题,并从下述三方面为李鸿章重新作了历史定位——第一,李鸿章为庸众中的杰士。 晚清统治层从最高统治者至大小官员,总体来看是个平庸的群体。他们是处于衰败状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产儿,又在腐朽不堪的专利制度制约下活动。按照19 世纪下半叶人类文化已达到的水平去衡量,这批统治者都是知识低下,目前短浅的平庸之辈。但在激烈的社会震荡中,他们中也分化出一些比较杰出的人物。李鸿章就是其中的一个。 张之洞、梁启超都认为李氏的见识超出同侪,这个论断是公允的。但这不等于说,他在一切方面都比大小官员高明。准确点说,他是甲午战争前为数不多的识见超群的清政府大员之一。 他较早地意识到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变局,已经到了非变不可的地步。1865 年他便指出:“书生坐谈误国,可为口叹!且外国猖獗至此,不亟亟焉求富强,中国将何以自立耶!

李鸿章与太平天国

姓名:贾冯潆专业:管理学院财务管理1班学号:120302037 李鸿章与太平天国----读《李鸿章传》有感公历1823年2月15日,正月初五,正当人们忙着置酒席,接“财神”,欢庆“财神”生日的时候。安徽省庐州府李氏宗族正在迎接一个新生命的诞生。他就是晚清政治舞台上烜赫一时的李鸿章。李鸿章生活在“四海变秋气”的封建末世,长期沉存在腐朽与神奇,黑暗与光明,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激烈搏斗的的漩涡之中。他的生前与死后,人们始终对之褒贬不一,毁誉参半。他这复杂的一生中与太平天国有着密切的联系。 李鸿章的祖辈并不富裕,靠土地为生。但和其他普通农民家庭有所不同的是,他们家世代推崇接受儒家教育。靠着勤俭节约从“清贫无田”到鸿章高祖时已“有田二顷”。成为新一代的地主。李氏虽然物质生活逐渐富裕起来了,但苦于没有政治靠山,从而得不到进一步的发展。因而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通过科举猎取功名,成为李氏子孙的愿望和梦想。鸿章父亲李文安的科甲奋起,遂为庐郡望族。象征着李氏宗族进入了政治舞台。李鸿章出生在这样的家庭中,在生活道路的选择上不的不说深深打上家庭的烙印。首先,这个家庭属于官僚地主阶级,但经济状况拮据,政治权势不大,具有较为强烈的提高家庭政治,经济地位的愿望。其次,这个家庭推崇儒家伦理道德和“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希望子孙“策远志”,“出风尘”,成为清朝统治阶级的忠诚卫士。 所以从小李鸿章把自己的前途寄托于科举功名,期望有一天通过

科举的门径登上仕途。6岁,鸿章在父亲开设学馆读书,之后又师从多位名师。但要说对李鸿章影响最大的老师,那还非曾国藩莫属。可以说曾国藩是李鸿章仕途生涯的领路人。早年,鸿章第一次会试虽然落地,但诗文却博得曾国藩的喜爱,于是就师从曾门。结果第二次科举鸿章果然脱颖而出。刚开始李鸿章担任的是国史馆编修,转而成为翰林院的编修,利用这个不错的工作机会,李鸿章进一步增强了自己的知识储备。在担任编修的这段期间,李鸿章踌躇满志,意气风发,展望未来,前途似锦。他本想设法接近皇帝,攀附权贵,沿着传统的升官之路走下去,怎奈“生于末世运偏消”一场突发的社会震荡是他不得不以儒生而充军旅。 太平天国的兴起,使得满清贵族的统治阶级们都警觉起来。当时的中国处在内忧外患的时候,百姓名不聊生,哪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太平天国的兴起,掀起了反清的热潮。清政府在同时面对这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内部农民起义两难面前。保住清王朝的统治权成为他们的第一选择。但当时清朝的达官贵人和主要支柱绿营兵腐朽不堪。正当地主阶级手足无措,无力挽回局面之时。一股新的反动势力从地主阶级中涌现出来。那就是地位不高的汉族地主举办的团练。他们协助清军镇压百姓,屡建奇功。1853年2月24日从武汉顺江东下的太平军占领了安徽省安庆市,杀死巡抚蒋文庆。吕贤基以李鸿章籍隶安徽,熟悉乡情,奏请随营帮办一切。地主阶级的立场和传统的儒家道德观念驱使鸿章遵照清廷意旨,离别翰苑,返回家乡,去扼杀造反的农民。李鸿章怀着满腔的雄心壮志,准备大显身手一番。但却不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