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福建省德化县陶瓷外贸出口问题及对策分析

福建省德化县陶瓷外贸出口问题及对策分析

福建省德化县陶瓷外贸出口问题及对策分析
福建省德化县陶瓷外贸出口问题及对策分析

福建省德化县陶瓷外贸出口问题及对策分析

德化县,曾与江西省的景德镇、湖南省的醴陵并称为中国三大瓷都。该县位于闽中屋脊的戴云山麓,境内山多,水足,水力资源和矿产资源较丰富,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该县拥有丰富的上等土矿作为陶瓷生产的原材料,主要用于生产日用陶瓷和工艺陶瓷。近年来,德化县抓住机遇大力发展陶瓷业,而且,该县的陶瓷外贸出口总额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但是,由于陶瓷企业面临着企业内部存在问题和外部环境的威胁,导致该县的陶瓷出口额在我国陶瓷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多,为了能在我国陶瓷对外贸易中占据优势地位,德化县的陶瓷业需要针对陶瓷外贸出口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采取合理有效、切实可行的措施,以促进本县陶瓷外贸出口的可持续发展。

一、德化县陶瓷出口现状

陶瓷业是德化县的支柱产业,该县凭借着悠久的陶瓷外贸出口历史,近年来,该县的陶瓷产品仍然倾向于外贸出口,并且在陶瓷出口总额上呈现出较好的增长趋势。2007年至2013年,该县的陶瓷出口总额从61832万美元增加到169500万美元,但是在中国陶瓷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仍然只占到8%左右,并且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该比重并未有明显的增长。

德化县的陶瓷产品主要分为四大类:一是陶瓷小工艺品,二是日用陶瓷,三是传统瓷雕,四是茶具,出口的产品主要是陶瓷小工艺品和日用陶瓷,占到总出口量的80%以上,而传统的瓷雕和茶具主要是内销。该县陶瓷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是欧盟国家、美国和日本等,由于这些国家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大,导致市场对陶瓷产品的需求量急剧减少,该县在这些国家的陶瓷出口量远远小于往年的出口量,该县只能通过开拓新市场来增加陶瓷出口量,但仅仅依靠出口量的增加并不能弥补该县在我国陶瓷出口中的比重问题。

二、德化陶瓷业外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陶瓷企业内部问题分析

1.生产规模小,生产能力弱。德化县拥有上千家陶瓷企业,但大企业仅有10家左右,大部分是中小型的陶瓷企业。这主要是由于:起初,该县的陶瓷生产企业多为作坊型,住房和厂房合在一起,企业的生产规模小且分散,生产能力弱,难以完成大订单的生产;早期,该县政府并没有对陶瓷企业的发展进行统一的规划和政策性的支持,直到20世纪90年代,该县政府才开始规划了陶瓷生产工业区,通过集中建设陶瓷生产厂房,政府补贴以较低的价格出租给中小型陶瓷企业进行陶瓷生产的方式,对陶瓷企业进行了规划,并出台相应的政策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到目前为止,该县已有宝美工业开发区和城东工业开发区。

2.缺乏高素质人才。陶瓷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德化县城关有30多万的人口,其中有近1/3的人口在从事陶瓷生产,而产品开发、管理型人员及其匮乏,大部分从事该行业的人员都只有小学、初中的文凭,劳动力整体文化水平偏低,由于从业人员自身思想素质、视野等方面的缺陷,从而限制了该行业的发展。

该县有一所省重点高中,每年的本科升学率达66%,虽然有大量的优秀人才接受高等教育,但是由于该县地处山区,产业单一,就业机会较少,这些优秀人才在毕业后大多数留在外地,选择回家乡为陶瓷业发展做贡献的人较少,人才流失较为严重。在陶瓷外贸业务中,外语沟通能力较好的业务员也是企业急需的人才,目前,该县的陶瓷企业大部分存在企业管理人员与企业老板大都只有小学或者初中文凭,外语能力差,而要聘用熟悉陶瓷产品且外语沟通能力好的的外贸业务员较难的情况,这使得该县的陶瓷企业内部面临着缺乏优秀的管理人才,外部缺乏有能力的外贸业务员的问题。

3.创新能力薄弱。该县创新能力薄弱主要体现在技术水平和产品开发上,德化县的陶瓷生产过程中技术性较为明显的有:练泥(即将瓷石练成瓷土)、陶瓷模的制作、陶瓷釉色与彩绘颜色的调配、陶瓷的烧制以及窑炉的建设等方面,这些方面的技术水平将直接影响陶瓷产

品的美观与质量。但是该县的机械化水平较为落后,这些过程仍采用传统的手工操作或制作,耗时耗力,生产效率低,对于要生产出口外销的工艺瓷和日用瓷而言是较为不利的,因为传统的手工制作较适合生产用于内销的陶瓷艺术品和传统陶瓷品。同时,由于该县地处山区,难以及时有效地掌握市场信息,以及陶瓷生产技术上的限制,加之相应的鼓励陶瓷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政策未落到实处,导致该县在陶瓷产品和技术的创新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4.寻找外商渠道有限。广交会是我国对外贸易寻找贸易伙伴的重要渠道,也是我国目前历史最长、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到会客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一年两次的春季秋季广交会也成了德化县陶瓷企业寻找外贸合作伙伴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渠道。由于该县寻找国外采购商和对外出口渠道的途径较少,因此,每年广交会订单的成交量将直接影响该县陶瓷产品的对外出口量和成交额。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市场上对陶瓷产品的需求有所减少,广交会上的外国采购商也没有往年多,陶瓷企业在广交会上的订单量也有跟着减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该县陶瓷对外出口的成交量。

该县陶瓷企业寻找外商的渠道主要是通过参加展览会的方式,其他主要的陶瓷展览会有:意大利里米尼国际陶瓷技术展、日本东京礼品展等,但是由于这些展览会对产品质量技术以及美观方面的要求较高,该县大部分陶瓷企业难以达到参展要求,而且这些展览会都是在国外举办,参加展览的费用高,程序复杂,该县大部分的陶瓷企业属于中小型企业,难以支付如此昂贵的参展费用,所以很少企业会通过这些参展会寻找外商。

瓷都德化古代陶瓷人物传之“窑神”林炳

瓷都德化古代陶瓷人物传之“窑神”林炳 古代中国是个信仰多元神的国家,所谓“万物皆有灵”。那么,乡乡烧陶窑、人人用瓷器的中国,有没有“窑神”存在呢?有!在瓷都德化,百姓大多信奉“窑坊公”林炳——他就是由窑工林炳演…… 古代中国是个信仰多元神的国家,所谓“万物皆有灵”。那么,乡乡烧陶窑、人人用瓷器的中国,有没有“窑神”存在呢?有!在瓷都德化,百姓大多信奉“窑坊公”林炳——他就是由窑工林炳演变而成的窑神;而且至今人们供奉不断,所用的供品还是创新的瓷器。 林炳神像 德化县城关东南不远处,有个称为“福全山”的山头,陶土丰富,树林茂密,溪水横流,是建瓷窑的好地方。山下的宝美村,古称“瑶台”(我们认为,“瑶台”当是由“窑台”的谐音演变而成)。“福全山”古称“覆船山”,以形状似翻转的古船覆地而得名。“覆船”有些不吉利的味道。而古代烧窑确有相当风险,窑工难免心存种种忌讳。后有人在山下盖“福全堂”,便以谐音之故,变“覆船山”为“福全山”。“瑶台”后也改称“瑶市社”,属德化县“在坊里”。从“坊”、“市”、“瑶(窑)”等字眼不难看出,宝美村历来为德化陶瓷生产及销售的集中地。福全山东麓有个“祖龙宫”,供的窑神就是“窑坊公”林炳。 林炳是北宋德化窑工。他的先祖林禄系中原人士,于东晋时南迁福建,任过晋安郡(今福州)太守,死在任上,追封晋安郡王。约在唐太宗至武则天执政期间(公元627-712年),林禄后代迁到德化,后来又因故举族外迁,仅事瓷的林炳留住“福全山”下瑶台(又称草埔尾),看来他对瓷艺情有独钟。 把普通窑工林炳推上陶瓷工艺革新舞台的,当是泉州“市舶司”成立后海外贸易对陶瓷的大量需要。宋神宗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至元丰8年,陈珃复知泉州时,请立市舶司,从此泉州成为中国海上丝绸(陶瓷)之路的起点。时已隶属泉州的德化县,陶瓷业发展获得契机。宋神宗之后的宋哲宗实行变法,进一步鼓励商贸出口。原先朝廷规定:“以金、银、缗钱、铅、杂色皂、瓷……等”与外商交易,瓷放在第6位。此时新规定:“凡欲购买外货,不用金银铜币,以帛、锦、瓷、漆之属博易。”瓷器已从第6位上升到第3位。在此情况下,如沿用德化原先普遍采取方形或条形的平顶单窑烧瓷技术,产量有限,必然跟不上市场的需求。于是,林炳决心率先大胆尝试建拱大窑。 林炳的革新试验屡次失败,拱大窑一点火就塌顶。但林炳毫不气馁,日夜在破塌的窑前观察和思考。传说公元1094年(宋哲宗绍圣元年)的一天,林炳苦思无所得,竟然昏睡在窑前。却梦见一仙女飘然而至,并解开衣襟,露出一对又圆又大的乳房,一手指着塌顶的瓷窑,一手指着自己的乳房,似乎要说什么,却又如烟雾般飘走了。林炳醒来,忽有所悟,便决心把窑砌成象乳房那样的圆拱顶形状,两旁砌“窑奶”用于添加木材。结果成功了,没有发生塌顶现象。以后,林炳又利用山坡地形,将几个窑串起来,终于形成龙窑的雏形。消息传开,各地窑工争来讨教。林炳不存私心,道出隐秘;且不辞劳苦,奔走指教。当别人问他灵感从何而来,他就说是梦中仙女指点。在旁人的一再追问下,他信口说这仙女就是九天玄女娘娘。原先窑工供奉的是自古“陶河滨”的圣贤“舜”——虞圣大帝,从此又増加供奉九天玄女娘娘。后来林炳应聘赴江西传授技艺,一去杳无音信。德化窑工们认定他已升天而去,便在当地所建“玄女娘娘庙”(又称玄女宫)中,塑林炳像在玄女之侧,以作纪念。从此,林炳被尊为“窑坊公”。 虽然目前找不到确凿的文字资料证实林炳革新陶瓷的过程,但林炳革新陶瓷工艺的贡献

瓷器与传统文化

瓷器与中国传统文化 瓷器始于商代,从原始瓷过渡到近代瓷是东汉时期,它贯穿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也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带给世界的一份艺术瑰宝。在英语中,瓷器CHINA和中国是一个词,在世人眼中,中国的瓷文化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称它为传统文化的徽章毫不为过。 瓷这个字第一次出现是在西晋潘岳《笙赋》:“披黄苞以授甘,倾缥瓷以酌醹”,不仅瓷出现而且写出了“缥瓷”,由此可见“瓷”这个字在三国魏时期就民间就已使用,最终由文人开始收录使用。同时陶瓷两字在汉语中是一个词组,事实上陶与瓷本质是完全不同的东西,从原料到工艺都不同,但从两者的制作过程观察可以发现制瓷是在制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传统瓷器在发展过程中在不同时期主要产生以下几类: 始于商代的原始瓷,早期的瓷器胎体粗糙,釉色不稳,处于由陶向瓷的过渡阶段。陶瓷界一般认为,最早原始瓷出现于商代,萌芽于江南,这与江南的瓷土资源是有关系的。瓷器烧制使用高岭土,温度在1200℃左右,吸水率在1%以下,含铁低于3%,表面施釉,晶莹光洁。瓷器在江南萌芽除了自然条件以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崇尚玉的习惯对此也有重大影响。瓷器的坚硬光泽,好的瓷器釉色的色泽润滑可与上等美玉相比。 以浙江越窑、龙泉窑,南宋官窑为代表的青瓷。青瓷是使用青釉的结果,它主要的美感来自于较好的玉质感。越窑瓷器是世界上成熟瓷器的发源地,青瓷中最著名的应以“秘色瓷”为绝品,在当时是御用贡品。唐人有这样的诗句形容青瓷:“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秘色瓷如玉类冰,在五代吴越国时期发展到顶峰后逐渐衰落。但越窑工匠大批迁到龙泉一带,促进了龙泉窑的发展,同时也延续了青瓷的工艺,龙泉窑成为宋代名窑。 以河北邢窑、定窑为代表的白瓷。出现于北朝末期,成功烧制于隋代。陆羽在《茶经》中对邢窑瓷有“白如雪”的称赞。白瓷的成功烧制使北方瓷器有了与南方一争长短的实力,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定窑崛起于邢窑之后,并曾作为宋代官窑为宫廷烧制瓷器。定窑白瓷枕有“定州花瓷枕,颜色天下白”之称。白瓷的诞生为青花瓷、粉彩瓷的制造提供了基础。 以江西景德镇为代表的青花瓷、彩瓷。青花瓷始于元代,景德镇成功烧制,白底蓝花,相较于其他窑口的瓷器更加具有美感和质感,因而迅速占领瓷器主导市场。景德镇也成为中国瓷都。青花瓷的产生是与时代有关的,它是元代时引进中东的钴料早色上透明釉,并且起初是主要销往中东地区。与元朝蒙古帝国繁荣的外贸是息息相关的。景德镇除青花瓷外彩釉也是它的一大贡献,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明清时期景德镇在中国制瓷业占据中心地位。 中国几千年的制瓷历史不仅是对技术的追求与创新,它在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的同时也反映着中国传统的审美观与人文追求。各朝代瓷器的制作和对于瓷器艺术的追求都是与那一时代文化内在相符的。 以宋代为例,宋代是封建文化的发展顶端,也是传统瓷艺达到最高美学境界的时代,也是传统文化中追求“玉的精神”最为深刻的时代。而宋代青瓷的艺术特色正符合这一特点。钧、汝、官、哥、定五大窑所取得的成就在人类制瓷中上登峰造极。它那冰肌玉骨般的素雅、沉静品格,成为后世瓷业追求的审美典范,也是中国文人追求千年的处事原则和内在追求。青瓷,如兰花,如君子般坦荡高尚。 定窑著名的白瓷窑场,宋时属定州,故名定窑。定窑以烧白瓷为主,兼烧黑瓷、酱色釉瓷,又称“黑定”、“紫定”。定窑以丰富多彩的装饰花纹取胜,工整素雅的印花定器,一向被视为陶瓷艺术中的珍品。 汝窑是宋代著名的官窑,窑址在河南临汝。临汝在宋代属汝州,故名汝窑。临汝在宋代属汝州,故名汝窑。汝窑主要烧造宫廷用瓷,烧瓷时间短促,仅从北宋哲宗到徽宗的

跨境电商对于德化陶瓷的发展

德化陶瓷之跨境电商 13商英1班林思琪 摘要:在如今激烈的商业竞争中,跨境电子商务是一个良好的平台,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寻找自己想要的商品,这是一种创新,也是一种进步。对于泉州许多独具特色的产业,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可以说一个机遇,可以让泉州许多产业走向国际化,更加深了全球贸易的往来。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cross-border e-commerce)、泉州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优劣势、政府对于跨境电商的政策、以德化陶瓷的跨境电商为例 跨境电子商务含义及意义:跨境电子商务是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跨境电子商务使国际贸易走向无国界贸易,极大地拓宽了进入国际市场的路径,大大促进了多边资源的优化配置。跨境电子商务的运营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企业对企业(即B2B)和企业对消费者(即B2C)的贸易模式。 泉州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的优势: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而泉州处于沿海区域,交通便利,泉州港也是泉州跨境电商发展的重要物流地区。泉州历史悠久,泉州区域产业与传统产业有密切联系。泉州产业各具特色,泉州制造业发达,品牌优势突出,是全国电子商务的重要供货基地。相比于价格竞争激烈、利润空间小的传统交易市场,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使产品具有优势。泉州市超过70%规模以上的企业已开展电子商务,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超过1000亿元,同比增长

60%。从数据中不难看出,泉州产业发展非常具有优势,而通过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泉州的电商产业不断增加,交易额也不断增多。这是因为跨境电子商务减少了许多的中间环节,让进出口商能够更加的了解到真正的行情,带动了泉州的经济,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区产业,促进了地区产业的发展。 当然,泉州跨境电子商务也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泉州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政策,推动电商发展,如成立泉州电商协会、政府电商工作办等机构,根据电商发展动向,提供政策支持和鼓励举措。 以德化陶瓷为例,作为中国三大瓷都,德化全县有陶瓷企业1400多家,是中国最大的陶瓷工艺品和出口基地。 德化跨境电商的现状:2014年1-8月全县实现出口交货值67.01亿元,增长16.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63.66亿元,增长16%。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德化电商不断发展,许多企业纷纷选择了电子商务平台,电子商务平台是商务贸易的必然趋势,要抓住机遇,才能不断发展地区产业,促进跨境贸易的交易量。 德化陶瓷跨境电商的优势:德化陶瓷发展跨境电商,电子商务平台销售减少了中间环节,使消费者直接面对厂商,降低了成本。 跨境电商对于德化陶瓷的意义:德化陶瓷的跨境电商发展使资源得到了共享,促进了德化经济链的发展,为德化的产业发展提供了一条创新与发展的路。跨境电商通过互联网的全球性,让德化陶瓷的品牌更加有名,跨境电商对于德化陶瓷企业开拓不少商机,使德化陶瓷的影响力加大,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德化陶瓷产业。

德化陶瓷产业现状及其发展的思考汇总

泉州师范学院 毕业论文 题目德化陶瓷产业现状及其发展的思考 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经济学专业2010 级 学生姓名黄文锋学号101205021 指导教师吴子强职称副教授 完成日期2013年12月5日 教务处制

德化陶瓷产业现状及其发展思考 【摘 要】德化陶瓷自古以来是中国的发源地之一,同时也是全国最大的西洋工艺瓷生产和出口基地。然而目前德化陶瓷面临资源枯竭和国内外竞争的情况下,如何以最小的代价取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是德化陶瓷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运用swot 分析方法,对德化陶瓷独特的产业环境进行探究,剖析德化陶瓷产业存在的诸多问题,借此提出产业升级的建议。 【关键字】陶瓷 SWOT 产业升级 一、德化陶瓷产业发展状况 (一)历史状况 德化是中国陶瓷的发源地之一,德化瓷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出口贸易品,与茶叶、丝绸享誉世界,为中国的制瓷技术的传播和发展填上浓重的一笔。其制瓷业开始于新石器时代,在唐宋时期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明清时期达到顶峰。在宋代开始大量出口,尤其是明代德化制瓷业达到鼎盛时期,同时在造型艺术方面也达到一个高度,其生产的白瓷可以与玉媲美,被欧洲誉为“中国白”。德化天生丽质、独具一格的艺术特色对欧洲的陶瓷艺术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德化瓷其在用料、制作技巧和表现方式等方面与其他地区相比具有独特之处。 (二)出口状况 德化陶瓷是出口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其是德化县的支柱产业。从表1[1]可以看出,德化陶瓷虽然占中国陶瓷出口比重不高,但在每年出口中呈不断上涨的趋势。 表1 德化陶瓷出口额占其商品总出口比重与占中国陶瓷出口比重(2005—2011年) 年 度 指 标 德化陶瓷产品出口总额(万 元) 德化出口商品总额(万元) 中国陶瓷产品出口总额(亿美元) 德化陶瓷出口占其总出口比重(%) 德化陶瓷出口占中国陶瓷出口比重(%) 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年平均价) 2005 326568 330900 50.37 98.69 7.91 8.1917 2006 376139 381129 62.91 98.69 7.50 7.9718 2007 470174 476411 66.41 98.69 9.31 7.6040 2008 558054 565457 80.37 98.69 10.00 6.9451 2009 560200 575800 80.63 97.29 10.17 6.8310 2010 650100 673800 111.00 97.29 8.65 7.6695 2011 786297 808200 140.52 97.29 8.66 6.4588 图1 德化陶瓷出口总额及其占商品总出口比重

谈明代德化窑瓷器

谈明代德化窑瓷器 《福建文博》 2005-04-14 11:00 霍吉淑(英·大英博物馆) 王芳翻译阅读:4977 明代德化窑瓷器的代表作品是粗糙的甜白胎、施泛冰蓝或浅玫瑰红色泽的奶油色亮泽釉的器皿和人像,烧制于中国东南部福建省的德化窑。在西方这些单色白瓷器因19世纪中叶法国鉴赏家使用的术语“中国白”而闻名。因为19世纪的法国独步于中国瓷器和其他手工艺品的鉴赏、研究领域,故用来描述这些器物的许多词汇都出自法语。大英博物馆的收藏是世界上明清德化陶瓷收藏最多最好的之一,约有一千件;主要由帕特里克·唐内利积累而得,但少为人知的是,还有其他的收藏家如奥古斯塔·沃勒斯顿·弗兰克斯爵士和乔治·尤默弗坡卢斯也有收藏。事实上,唐内利遗赠自己的庞大收藏之前,他形容大英博物馆的收藏“就范围和品位来说已然非凡”。显然涵盖明代收藏的全部于本文的编目是太多了,故从这大量收藏中仅选择15件文物于此。其他的明代德化器物将另卷与清和现代德化器并述。选择这些器物是因为他们半数以上就铭文或海洋考古资料可确切地断为明代。有铭文或海洋考古记录的包括1件1511年的供养水盂(见编目17:1),1610年的瓷塑像(见编目17:8)和1643年的“哈彻”沉船打捞的6件德化器,后者包括3个盒、1个杯、1个碗和1件水注(编目17:2—17:7)。无法定年的物品仅限于明代的佛像和民间神像。 不像景德镇,在德化不设御窑厂,年款在此使用甚少,但主要在明晚期和清朝许多匠人在作品上签名或钤自己的印鉴或钤作坊名于皮革般坚硬的瓷土胎上。这种在个人手工制品上签名的做法与宜兴陶工在紫砂茶具上刻划或钤印名款类似,在中国陶瓷业圈他处使用甚少。对这种款识的兴趣导致某些当时匠人名声鹊起,如何朝宗,他的签名为后人仿制。对于签名的兴趣与贵族阶层当时时兴的鉴赏趣味紧密相关。德化瓷器的款识有上釉前刻划的,釉深入到笔划里,也有在上釉前用铁锈色或釉下蓝彩书写的。生产中国白的瓷窑遍及厦门以北110公里(70英里)、景德镇以南480公里(300英里)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全县。德化县以制作塑像和器皿的瓷土来自本地的30多个瓷土矿。最有名的是位于德化县北部的屈斗宫窑址,这里从宋代至清代生产白垩质胎的陶瓷器;祖龙宫生产富有装饰感的杯、柱状刻槽的香炉、小杯和碗;安溪生产盒。德化县,像环绕景德镇的地区,多山、主要河流穿境而过于福州入海。此地区沟壑纵横,适于提供动力给锤子以击碎岩石做瓷土以及水运成品。瓷土的制作方法与景德镇的相似。例如,1604年由陈懋仁编撰的《泉南杂志》,提到瓷土从山侧的竖井挖出,研磨并使用浸洗的过滤方法制作。 虽然德化器的瓷土是以类似景德镇的方法制作的,德化白瓷在外观上与景德镇瓷大不相同。首先,德化瓷石甚至比景德镇的白,它的使用使得德化瓷胎更显白净,白是由于相对缺少铁杂质。实际上德化的瓷石氧化铁含量低于0.5%(0.2%),而景德镇胎的氧化铁含量刚好略低于1%,宜兴紫砂器的含量为9%。其次,德化器呈现的粉红或黄粉红的色调是由于在氧化气氛约1280℃烧制的结果,而景德镇的青白色泽是对相似温度烧还原焰的反应。第三,德化瓷烧制时,胎与釉完美接合,因此在接合处没有聚釉或釉起翘。德化釉的助熔剂氧化钾含量很高,根

德化白瓷独特的制作工艺

德化白瓷独特的制作工艺 德化白瓷的制作方法可分两种,一是选用优质的高岭土直接塑造成型,一是翻制模具后再注浆或拓印成型。著名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在他游记著作《马可·波罗游记》中,对德化瓷器的生产和销售有过专门的介绍:“在这条支流与主流道分叉的地方,屹立着廷基(德化)城。这里除了制造瓷杯或瓷碗、碟,别无其它值得注意的地方。这种瓷器的制作工艺程序如下:他们从地下挖取一种泥土,将它垒成一个大堆,任凭风吹、雨打、日晒,从不翻动,历时三、四十年。泥土经过这种处理,质地变得更加纯化精炼,适合制造上述各种器皿,然后抹上认为颜色适宜的釉,再将瓷器放入窑内或炉里烧制而成。因此,人们挖泥堆土,目的是替自己的儿孙贮备制造瓷器的材料而已,大量的瓷器是在城中出售,一个威尼斯银印能买到八个瓷杯。”从马可·波罗的记录中可以看出,德化白瓷是在泥土挖取出进行长时间堆积后再拿来使用的,经过这样处理后的瓷土“变得更加纯化精炼”,而且德化白瓷与一般“先烧制好毛坯后再拿出来上釉不同,它是在土坯制作成形后根据需要决定是否上釉,而后放入窑中,在1000多摄氏度高温中烧制出成品。 如此的烧制工艺,显示出匠师们对所利用的材料的充分认知,对成品取向是有着准确定位的,这样烧制出的白瓷釉层腴润,光色如玉,散发着冰清玉洁的特质,蕴涵着耐人寻味的魅力。 此外,德化陶瓷的装饰艺术十分精湛,装饰手法丰富多样,它在继承发扬刻花、划花和印花等传统的装饰技术的基础上,又大胆创新,大量使用了堆贴、透雕和刻写诗词美语等装饰技法。其中,堆贴分为堆花和贴花两个部分,是德化白瓷普遍的一种传统装饰手法,也是德化瓷器的艺术特色。

堆花先是用毛笔蘸泥浆,按照一定的轮廓或脉络在器坯外表面堆画成图案;贴花是先用模具或捏塑,制成所需的花卉、铺首等部件,经修整以后,用泥浆粘贴在修好的器物胎体上。由于贴花纹饰较为清晰,堆花纹饰较模糊,因而在装饰时往往堆、贴并用,先堆后贴或以贴补堆,装饰效果如同浮雕,立体感强。 装饰内容多取材于民间生活,多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题材,其流行纹饰有梅兰竹松、铺首、八仙、龙鹤、小鹿等,皆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如果说景德镇窑的白瓷是以青白釉称著于世,德化白瓷则是以乳白色为主,各艺术品造型华丽却未施任何彩料,只凭借瓷器本身单纯、素洁、典雅之美扬名天下。 独特的造型工艺 德化瓷器闻名世界的不仅是“象牙白”,还有异彩纷呈的白瓷的造型。纵观德化白瓷史,从形制上可分为雕塑人物、陈设供器和日用器皿等几大类型,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突破,瓷形繁多,制作精巧,造型丰富多彩,开创了工艺百花齐放的新时代。 德化白瓷业最初是从烧制日用器皿开始的,后来由于瓷塑艺术的显著成就,器皿类的产品则比较少受人关注。供内外销的需求让器皿类陶瓷产品在德化一直大量生产,到了明代已经逐步形成自己的造型和装饰体系,成为中国传统陶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德化白瓷器皿类的产品从功能方面大致可以分为日常生活用具,包括盘、碗、杯、碟、罐、壶、文具、灯具和烛台等;陈设装饰和供器包括瓶、尊、觚和鼎、炉、豆等。这两大类器物,造型样式古朴严整,传统意味浓厚。德化白瓷造型与装饰受商、周青铜器和玉器的影响,同时还有明代宣德炉,特别是炉的造型和装饰更为显著。德化陶瓷优秀的传统造型筒形双螭壶、狮首筒形瓶、

浅谈德化陶瓷的文化营销

浅谈德化陶瓷的文化营销 [摘要]德化制瓷业历史悠久,是我国八大陶瓷主产区之一,德化窑在欧洲有“中国白”之称,其陶瓷制品被誉为世界白瓷之母,瓷化程度高、白度大。德化陶瓷的特殊性赋予了它独特的诗意和内涵。德化陶瓷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化陶瓷文化营销就是将陶瓷营销的主题从产品转到人的一种表现形式。本文试图结合德化陶瓷文化内涵,对德化陶瓷的文化营销进行探讨。 [关键词]德化陶瓷;文化营销;有效策略 陶瓷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陶瓷文化独具特色,在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拥有广泛的影响力。德化陶瓷是我国古代南方著名瓷窑,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创造了美轮美奂的陶瓷精品。它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品,与丝绸、茶叶一道享誉世界,为制瓷技术的传播和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将陶瓷文化与陶瓷产业相结合,创造独具地方文化的陶瓷文化产品,推进陶瓷文化产业品牌的创立与营销,对提升德化陶瓷文化产业的区域影响,打造德化陶瓷文化产业的品牌形象,促进河北陶瓷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文化营销与德化陶瓷 文化营销是指把商品作为文化的载体,通过市场交换进入消费者的意识,它既包括浅层次的构思、设计、造型、包装、商标、广告、款式,又包含对营销活动的价值评判、审美评价和道德评价。文化营销包括两个要点,首先,企业需要借助于某一特色的环境文化开展营销活动;其次,产品所包含的文化因素应该渗透到市场营销组合中,通过综合各种文化因素,制定出有文化特色的市场营销组合。文化营销的魅力在于为顾客提供的这种东西越多,顾客对产品的依赖性也就越高,其忠诚度就越高。文化营销在陶瓷产品中的应用,正是凭借陶瓷产品所独有的工艺和韵味,打造更适合于陶瓷产品的营销方式。在现代社会,文化营销作为一种创新的营销方式,对于保障现代陶瓷行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德化县地处福建省中部,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中国三大近代瓷都,是中国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德化窑是我国古代南方著名瓷窑,因窑址位于福建省德化县而得名。德化瓷的制作始于新石器时代,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技艺独特,至今传承未断。德化首创的象牙白瓷,胎骨细柔精致,胎釉温润剔透,享有“中国白”的美誉,欧洲美术家将德化白瓷推为中国白瓷的代表。德化窑是民窑的典型代表,德化的“龙窑”被尊为“串窑”的始祖。德化瓷质地洁白坚硬、工艺精良、色泽莹润;德化瓷雕工艺精湛,采用捏、雕、刻、镂、推、接、修等传统技法,风格独特,造型优美,线条流畅,被誉为“东方艺术珍品”。 改革开放以来,如何促进德化陶瓷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摆在企业经营者面前的重要难题。 德化陶瓷企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产品多为销往欧美的小工艺瓷,科技、

明代德化窑明代

瓷器——德化窑 明代德化窑明代 德化位于“闽中屋脊”戴云山脉的腹地,自古以来德化窑以生产白瓷闻名于世。其产品工艺特色独具,备受世人喜爱,且大量外销,而被誉为“中国白”。 德化窑明代的白釉瓷选料讲究,制作精细。产品釉质细腻,光泽如绢,凝脂似玉,胎白质坚,胎釉结合紧密,浑为一体,肉眼可见一种莹润的感觉。由于原材料配方不同,或在烧成过程中窑内位置不同所处的气氛差异而产生的窑变现象,造成产品的质地和釉面色泽效果也不同。因此,按其瓷质和釉色来分,明代德化窑白瓷被分为“乳白”、“象牙白”、“猪油白”、“葱根白”、“鹅绒白”等约定俗成的名贵瓷种,而法国人则统称为“中国白”(Blanc de China),在世界陶瓷史上“中国白”一词也就成了德化…… “中国白”的骄子——明代德化窑“猪油白”瓷 明代是德化窑陶瓷生产的又一个高峰期,主要生产白瓷,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以其品质的绝对优势备受世人的喜爱而大量外销。由于原材料配方的不同,使德化白瓷产品的质地和釉面色泽效果也不同。在民间叫法和学术上,明代德化窑白瓷按其品质的不同,被分为“乳白”、“象牙白”、“猪油白”、“葱根白”、“鹅绒白”等,这些瓷种被法人统称为“中国白”(Blanc de China) “猪油白”是德化窑明代白釉瓷的精品,选料讲究,制作精细。从窑址出土的标本上看,“猪油白”瓷产品釉质莹厚细腻,油光明亮,润如油脂,胎白质坚,胎釉结合紧密浑为一体,肉眼可见一种白润如脂的感觉。 为配合德化县陶瓷生产建设用地的文物清理工作,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福建省博物馆、德化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和德化县陶瓷博物馆联合组织对德化窑的甲杯山窑址进行了科学的考古发掘,整个田野发掘工作自2001年5月10开始,至6月22日结束,前后延续了一个多月时间。此次清理发掘面积共120多平方米,清理出元代至明代的窑炉3座,并获得了多组重要的地层关系资料,出土了一大批形制比较完整且种类丰富的“中国白”瓷器、匣钵、垫饼、垫圈、点烧、支烧等窑具。 在发掘过程中,发现了3座窑炉。这3座窑炉田野定名为01DJY1、01DJY2和01DJY3,3座窑炉窑头的朝向基本相同,只是炉尾走势有点偏差,按01DJY1南壁测定窑头的朝向…… Saturday, July 11, 2020 No. 1

转德化陶瓷制作工艺流程

转德化陶瓷制作工艺流程德化高岭土历来以质优、量大著称,已发现矿产地92处、矿点127个,大致可分为三个环形矿带:一是以城关观音岐、龙门滩镇苏洋、雷峰镇潘祠、浔中镇石鼓、盖德乡山坪等为代表的浔中环形带;二是以美湖乡金竹坑、春美乡双翰、赤水镇吉岭、国宝乡南斗等为代表的美湖环形带;三是以上涌镇桂林、桂阳乡王春、葛坑镇富地、汤头乡岭脚等为代表的桂阳环形带,遍布全县18个乡镇,远景总储量1亿吨以上,已查明资源量850万吨,其中储量较大的有7处。经取样化验,含氧化铝15%-37%、二氧化硅44%-71%、氧化铁低于0.5%,属质量较好的高硅高岭土。 一件精美的的瓷器,我们在欣赏之余,在赞叹它的巧夺天工的同时,应该知道,从蛮顽不化的瓷土矿石到灵光四射的手中之物,粗略统计,必须经过近四十道工序,而且每道工序都应通力合作,环环紧扣,方能大功告成。 除了探矿、采矿部分,单就矿石进厂到产品出厂,大体可分成八大工序,即:坯料制备、制模、成型、干燥、施釉、装烧、装饰、包装。 一、坯料制备德化的陶瓷坯料主要成分是石英、长石、高岭土。按其制品的成型方法可分为可塑法坯料和注浆法坯料。,常用于生产碗、盘、杯、碟等圆形、敞口的物件。 (1)选料:进厂矿料、石英、长石、硬质粘土,软质粘土,必须经过挑选弃除劣质材料及夹层杂质。 (2)洗涤:水洗杂土。(软质粘土除外) (3)粉碎:用水礁、机礁或破碎机、轮碾机将矿石加工成粗颗粒。(软质粘土可免) (4)过筛:筛出超大颗料,继续粉碎。 (5)除铁:用干式磁选机吸除铁杂或来自原矿及粉碎过程中机器磨耗而混入的铁屑,以提高成瓷的白度、透光度,减少斑点缺陷。 (6)配料:根据配方要求,将各种粉料称出所需重量,混合装入球磨机料筒中。 (7)湿球磨:在装好粉料的球磨机料筒中,加入清洁水(水、料重量比是6∶4)靠球磨筒中的卵石的撞击和磨擦,将泥料颗料继续磨细、球磨时间约48小时。 (8)过筛:球磨石后的料浆再次过筛以达到细度要求。

泉州市德化陶瓷的调查报告

泉州市德化陶瓷的调查报告 ——泉州德化陶瓷续写“海丝”新陶瓷之路实践主题:泉州市德化陶瓷的调查 实践时间:2015年2月10日至3月8日 团队成员: 活动简介:本次实践以泉州市德化陶瓷为主题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德化陶瓷的种类、遗存的文史资料、德化陶瓷博物馆以及德化陶瓷企业发展状况等方式。全面深入地了德化瓷器的历史文化、发展现状,并对实践队收集的材料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德化瓷器的传承与发展,提出意见建议,形成一份完整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一)德化陶瓷的概况 德化陶瓷又称德化瓷,是福建德化的汉族传统瓷雕塑烧制技艺之一。德化县地处福建省中部,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中国三大近代瓷都,是中国汉族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德化窑是中国古代南方著名瓷窑,因窑址位于福建省德化县而得名。德化瓷的制作始于新石器时代,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技艺独特,至今传承未断。它一直是中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品,与丝绸、茶叶一道享誉世界,为制瓷技术的传播和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二)德化陶瓷的历史发展 新石器时代:德化瓷的制作始于新石器时代,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技艺独特,至今传承未断。它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品,与丝绸、茶叶一道享誉世界,为制瓷技术的传播和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明代瓷塑:明代,德化瓷艺人何朝宗利用当地优质的高岭土,使用捏、塑、雕、刻、刮、接、贴等八种技法制作出精美的德化瓷塑,釉色乳白,如脂如玉,色调素雅,享有"象牙白"、"中国白"和"国际瓷坛明珠"的美誉,成为中国白瓷的代表。郑和下西洋所带的瓷器中,就有福建的"德化瓷"。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游历福建泉州时,盛赞德化陶瓷并将德化瓷带往各地。 鼎盛时期:因此,德化陶瓷闻名于世界还是以明代生产的白瓷最具特点,也最有影响力。可以说,德化的明代制瓷技术已经达到了历史的最高水平;在造型艺术方面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陶瓷世界里天生丽质、别具一格的艺术作品。在清代时出口欧洲,晚清以后,德化瓷业每况愈下,但艺人苏学金、许友义等仍坚守此业,作品在巴拿马、英国、日本等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德化瓷业获得新生,新秀辈出,他们继承前人的优秀技法和风格,不断创新发展,使德化瓷烧制技艺重新焕发出青春。 (三)德化陶瓷的艺术特色

德化陶瓷文化

德化陶瓷文化 德化县位于“闽中屋脊”戴云山麓,总面积2232平方公里,五代后唐长兴四年(公元933年)置县。是中国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为中国三大古瓷都。是中国陶瓷文化发祥地之一。德化陶瓷文化,烙有不同时代的印迹,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演化、扩展、提升,终于成为底蕴厚实、丰富多彩、开放性,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持久生命力的文化资源。 德化的瓷业,历代烧制规模之大,分布之广,堪称壮观,从人口密集的城关到偏僻的山村,从田野到丛山密林,经常可以发现古瓷片和古瓷窑的遗址,白莹莹、花艳艳的瓷片,像颗颗星斗撒在人间,似片片白玉镶织大地,把青翠翠、绿葱葱的山乡点缀到更加美丽。全县目前已发现的唐、宋、元、明、清至民国的窑址达 238处,全县十八个乡镇都有古窑址分布,其中“屈斗宫古窑址”于1988年1月13日被国务院颁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于2006年被国家列入“十一五”期间100处重点大遗址保护专项,德化瓷烧制技艺也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宋、元,从新旧县志、各瓷乡家乘族谱,以及珍藏的青白釉莲花纹瓶等瓷器中,可以把握到德化陶瓷文化随历史的演化而沉浮的脉搏。德化瓷器随着泉州港的繁荣和海外贸易的发展而畅销国外,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输出商品。北宋时代德化以碗砰仑窑为代表的窑场,其制瓷工艺已采用轮制、模制和胎接成型的技术,以龙窑大量烧制青瓷、青白瓷、白瓷,并有少量黑釉茶碗等。装饰方法以刻花、划花和印花为主,于瓷器表面饰以莲瓣、牡丹、缠枝花卉以及篾纹、菊瓣、等纹饰,这些产品在日本、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等地都有发现。南宋嘉定十六年,日本加藤四郎来到德化学习制瓷技术,回国后依法烧制陶瓷,到南宋时,瓷窑烧制技术又有新发展,烧制的白瓷,器型大、胎体薄、釉色滋润、白度高、透

浅谈德化陶瓷捏花艺术的继承与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813380179.html, 浅谈德化陶瓷捏花艺术的继承与发展 作者:许秀月 来源:《艺术科技》2015年第10期 摘要:从古至今我国的历史文化历经五千年的时间,早已成了文明中外的鲜明标志。中 国的历史文化有许许多多,其中的陶瓷工艺在我国的历史文化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德化、景德镇和醴陵三个在瓷器文化上并称中国的三大瓷都,其中德化是我国陶瓷文化上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德化的陶瓷制作开始于早期的新石器时代,尤其在唐宋和明清两个阶段尤为盛行,一直传承到今天,这为我国的陶瓷文化添上了绚丽的一笔。 关键词:德化陶瓷;捏花艺术;继承;发展 1 德化陶瓷的历史 德化陶瓷的历史非常的长远,至今德化县内还留有宋元时代的碗坪的古窑址。在古代,勤劳的德化人从新石器开始就自己研究的烧制印纹陶器,从唐代又开始研究烧制青釉器,但最为出名的是在宋代生产的白瓷和青瓷,而在元代德化的瓷器开始进贡于朝廷,并且得到了当代帝王的喜爱。在后来的时期德化陶瓷在产业方面得到了猛烈的发展,成了我国陶瓷产量值和出口值都在首位的陶瓷产区。德化不仅仅是在陶瓷的工艺上做得非常漂亮,在艺术感的造型上也有不错的成绩,雕通捏花陶瓷俗称通花瓷,是我国独一无二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艺术,主要的特点是将造型镂空捏花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令其产生不一样的美。其中的视觉感受是非常灵巧玲珑剔透,可谓是具有独树一帜的艺术品。而作为新一代的陶瓷艺术设计师,如何更好地完美将历史文化延续下去,的确需要我们认真地加以思考和探索。 20世纪的60年代末期,德化陶瓷开始进入到一个讲究高精细的并且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中高档陶瓷生产,德化的捏花艺术瓷同样也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端到高雅,从单一到多元化以及功能相配套的过程。而且同时涌现出了一大批非常有收藏价值的经典之作。今天,因为改革开放给人们带来新的观点、新的思路、新的意识,所以陶瓷的生产也进入到全盛的时代,许多观众在参观陶瓷艺术陈列馆时都对德化的陶瓷表示出了赞赏的表情。尤其是德化的雕通捏花艺术的器型尤为深刻,都给出了花瓣薄如蝉翼、声如磐、白如玉等非常专业的点评,也因此激发了新一代陶瓷艺术设计人员的动力。 2 提高综合素质,继承陶瓷艺术 陶瓷文化历史悠久,从陶到瓷的历史过程中,都是以传统的手工制作生产走出来的。所以在人的内心中已经深深地种入了这种简单的概念,从内心深处去认识到平常生活中陶瓷真正的价值,也就慢慢地开始忽略了它们其中真正的艺术精华和那种文化的价值。

福建德化打造文化创意产业的“瓷都模式”

福建德化打造文化创意产业的“瓷都模式” 海峡文创网(李理)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在国内各大城市GDP中所占的比例和绝对利润值都在逐年增长,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这块蛋糕越来越引人注目,国内各大城市纷纷推出各种政策,划拨专项资金扶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如何挖掘不同城市在文化产业中的特色,给每个城市在文化产业市场的竞争中找准自身定位和发展模式成为当今重大问题。目前,国内部分城市已经出现文化产业规划和文化产业园区严重的同质化倾向。作为中国三大古瓷都之一,福建德化县以陶瓷文化为特色,进行了一场文化创意产业的“大突围”,确立了德化县文化产业的“瓷都发展模式”。 继承传统,挖掘特色文化 要发展城市的文化产业,就要挖掘不同城市在文化产业中的特色,把文化产业发展和该城市的传统文化资源结合起来,抓住传统文化资源中最突出,最具有代表性的特色文化予以重点扶持,进行重点宣传。一个城市如果有了自己的特色文化资源、凸显了不随大流的文化品位和个性化的文化氛围就有了灵魂、内在蕴含和精神依托,有了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文化标志以及文化产业市场竞争上的优势。 德化县是中国陶瓷文化发祥地之一,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为“中国三大古瓷都”。德化窑是“民窑”的代表,德化陶瓷曾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产品漂洋过海,扬名海内外。改革开放以来,德化县更是乘势而上,把陶瓷业作为支柱产业优先发展,先后荣膺“中国陶瓷之乡”、“中国民间(陶瓷)艺术之乡”、“中国瓷都”荣誉称号,成为中国最大的外销陶瓷生产出口基地。德化陶瓷拥有深重的历史文化沉淀,从陶瓷产业衍生出的陶瓷文化便是德化县所拥有的特色传统文化资源。 然而,当时德化的整个陶瓷产业还是以加工、模仿为主,整个产区还是“加工区”、“生产区”而不是“文化区”。近些年在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出口

德化窑

德化窑 这几日在旧货市场看到有做旧的瓷像在卖,心中很是郁闷,不能不上博来聊聊德化窑。 德化是中国三大古瓷都之一,与江西景德镇和广州潮州(一说为湖南醴陵)齐名。德化窑是我国古代南方著名瓷窑,因窑址位于德化县而得名。中心窑址位于福建中部戴云山腹地,此处瓷土资源丰富,水源充足,交通运输方便,是烧制瓷器的理想之地。德化窑历史悠久,历经了千年的风霜,在中国陶瓷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在世界陶瓷史上“中国白”一词 也就成了德化白瓷的代名词,曾在史书上记载:“‘中国白’,乃中国瓷器之上品也。”更被誉为“世界白瓷之母”。 德化窑制瓷的始止时间可用10个字概括,即“始于宋;盛于元、明;衰于清。”早在宋元时期,德化碗坪仑窑在生产青白瓷的同时就生产出了白瓷,但德化白瓷成为全国制瓷业中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品种,则是在明代中叶以后。由于德化所具有的悠久的陶瓷生产历史,得天独厚的瓷土资源以及白瓷独具的优良品性和广泛的市场需求,德化很快就以生产白瓷而著称,并且成为了闽南的瓷业中心,代表了全国白瓷生产

的最高水平。 据考古发掘出土资料表明,在碗坪仓窑遗址出土有北宋至南宋初的青白瓷残片,在屈斗宫窑遗址则发现有大量元代烧制的青白瓷。另历史资料记载,德化窑经过宋、元时期的稳步发展后,特别是元代所生产的青白瓷,很大部分是通过海陆运输大量销往海外。德化窑在元代其实应该就已经成为中国比较重要的瓷窑之一了,著名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就曾经在他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中,对德化瓷器的生产和销售有过专门的介绍:"在这条支流与主流道分叉的地方,屹立着廷基(德化)城。这里除了制造瓷杯或瓷碗、碟,别无其它值得注意的地方。这种瓷器的制作工艺程序如下:他们从地下挖取一种泥土,将它垒成一个大堆,任凭风吹、雨打、日晒,从不翻动,历时三、四十年。泥土经过这种处理,质地变得更加纯化精炼,适合制造上述各种器皿,然后抹上认为颜色合宜的釉,再将瓷器放入窑内或炉里烧制而成。因此,人们挖泥堆土,目的是替自已的儿孙贮备制造瓷器的材料而已,大量的瓷器是在城中出售,一个威尼斯银印能买到八个瓷杯"。马可·波罗的介绍,引起了西方人的强烈兴趣。而整个元代德化瓷器在海内外的一个良好的销售市场,为德化窑在后代进一步发展奠定了非常优越的经济基础。到了明代,

中国陶瓷----德化窑瓷器大版票邮票

中国陶瓷----德化窑瓷器大版票邮票 2014年10月30日,故宫博物院与福建省德化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魅力中国白——德化窑陶瓷精品展”在故宫博物院斋宫、诚肃殿隆重开幕,122件德化窑陶瓷精品集中展示,展期一个月。 故宫博物院现收藏德化窑瓷器700多件,其中明代德化窑瓷器200多件,堪称故宫博物院收藏明代地方窑瓷器的一个亮点。这次展出的122件德化窑陶瓷, 包括20件故宫博物院藏明、清德化窑大师珍品和102件现代德化窑精品佳作。展品以被誉为“中国白”的白瓷为主,另有青花、红釉瓷等;造型丰富多样,涵盖雕塑、瓶、盘等;题材广泛,涉及人物、山水、花鸟、走兽等,代表了从古到今德化窑陶瓷艺术的最高成就,丰富性、艺术性和风格多样性均令人叹为观止。为配合此次展览,故宫出版社出版了该社第一本有关德化窑瓷器的精品集。 当日,在故宫博物院还同时举行了关于德化窑的专题研讨会,来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福建省泉州博物馆、福建省德化陶瓷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的30多陶瓷研究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并就德化窑陶瓷的相关研究分别作了专题发言。 此次“魅力中国白——德化窑陶瓷精品展”是德化大师作品首次在故宫博物院集中展出,期间举办的专题研讨会和出版活动也同属首次。这些活动的举行必将推动德化与故宫博物院的进一步友好合作与交流,推动千年瓷都谱写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新篇章。 背景材料: 故宫博物院自20世纪50年代设立陶瓷陈列专馆以来,一直都开辟明代德化窑瓷器陈列专柜,所展出的德化窑“何朝宗款”白釉达摩立像、观音像等,经常引来大批中外游客驻足观看,赢得他们交口称赞。 德化县位于中国东南部、福建省中部,德化窑陶瓷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陶瓷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历史上看,德化陶瓷生

德化窑兴起与发展的原因探析

德化窑兴起与发展的原因探析 发布:2007/6/16 15:30:43来源:《德化陶瓷研究论文集》[字体:大中小] 德化位于福建省东部,地近东南沿海,毗邻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福州、泉州、厦门。德化烧瓷始于宋而终于清。产品丰富多彩,独具风格,自创烧以来,就源源不断地销往海外,是我国南方一处著名的烧瓷窑场。 德化窑之所以能够在宋代创兴,并在以后数百年间盛烧不衰而名扬海外,究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诸如社会的相对稳定、经济的发展以及制瓷工艺的提高等等。除这些前提之外,笔者认为,德化窑的兴起与发展跟海外贸易及适应瓷器外销的经营方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本文仅就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德化窑兴起的原因 宋代立国以后,由于陆路阻塞,十分重视海外贸易,视此为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重要措施。为此,朝廷曾派内侍到海外招徕贡市贸易。《宋会要辑稿》记载太宗雍熙四年(987年)“遣内侍八人,赍敕书、金帛,分四纲,各往海南诸蕃国,勾召进奉,博买香药、犀牙、珍珠、龙脑;每纲赍空名诏书,于所至处赐之。”海外贸易由此得以迅速发展。《宋史·食货志》记载了当时和我国通商的有大食(今阿拉伯半岛南部)、古逻(马来西亚南部)、阁婆(印度尼西亚爪哇)、占城(越南南部)、渤泥(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麻逸(菲律宾民都洛岛)、三佛齐(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等国。和广州、交州(在今越南)、扬州等著名港口相比,原来并不重要的泉州,入宋以后日益活跃在东西方海上贸易中,到北宋后期已发展成为“有蕃舶之饶,杂货山积”的繁华海港,海外贸易使它的地位日益重要。元祐二年(1087年),宋哲宗正式批准在泉州设置福建市舶司,专门负责管理泉州港的海外通商事务,这样从政治上确立了泉州成为重要贸易港口的地位,从而促进了泉州海外贸易的繁荣发展。宋代是我国瓷业生产蓬勃发展的时期,当时南北各地瓷窑像雨后春笋般地建

研究探讨德化窑“蕴玉瓷庄”及“博及渔人”款的问题.

研究探讨德化窑“蕴玉瓷庄”及“博及渔人”款的问题 研究探讨德化窑“蕴玉瓷庄”及“博及渔人”款的问题 7小时前 德化窑是中国南部的重要窑场,属民窑体系,文献上极难找到有关的记载,只是在物产等方面一笔带过。这给古陶瓷研究的专家、学者,尤其是给国内外的收藏家们带来很大的困难。下面就部分专家提出的“蕴玉瓷庄”及“博及渔人”款问题作个探讨。 “蕴玉瓷庄”是清朝光绪年间在德化县城内程田寺格经营陶瓷雕塑作品的店号,该店是瓷雕大师苏学金开设的,用来经营销售自己作坊生产的瓷雕作品。 ; n* B9 v' i! _. D& B; W 据德化县浔中镇宝美村龙井苏氏族谱记载:苏学金名光铨,龙井苏氏第十七世苏德明之第五子,生于同治己巳年(公元1869年)十一月十六日巳时,卒于 ***己未年(公元1919年)正月十二日申时。其父德明,邑武生,善雕塑,系民间泥塑木雕巧匠。学金自幼受到艺术的熏陶,从父学艺深得家传,博采众家之长。作品大多为传统题材,诸如立莲、立龙、立鱼、坐岩、送子、善才、披坐等各式观音、如来、罗汉、弥勒、达摩、八仙、和合二仙、寿星、文昌等神仙佛像外,还有仿明代的雕塑作品和各式杯、炉、瓶等。造型精巧别致,雕刻工细人微。盆景组雕和仕女类人物雕塑等都以讲究脸形、神态、衣纹、结构为重。生产方法采用粘土模印制,成型后捏塑雕刻。字串9 % Q4 N5 P U K# B/ \. i 其神仙佛像作品神态慈祥、端庄,使人感觉可敬可亲。整个造型结构合理,线条流畅,衣纹飘逸,深带明代的风格手法。在瓷花盆景的捏塑上,讲究动静结合,有的繁花满树,有的含苞欲放,有的绽雪吐香,老干满腹经纶,新技挺

拔秀丽,形态逼真,栩栩如生。各种仕女人物作品脸形可爱、秀美,神态天真活泼,线条深浅处理得当,衣纹流畅、洒脱。得意作品精雕细刻,且在背部盖有“蕴玉”、“苏蕴玉”或“博及渔人”等印章。“蕴玉”是取店号为印;“苏蕴玉”取店号前加上姓作为作者的字号为印;“博及渔人”取自己愿望的文字组合为印,用来勉励自己的努力方向。少数作品在底部或背部还手写有“苏学金手制”、“蕴玉学金自造”等手写款。 0 a& V) u8 g0 L4 C . }% {4 W4 R# T B7 x& u7 Q 苏学金制作的达摩作品为土模印制,主体由两半来合成,头部采用插装的方法。底部手压迹明显,并刻有他本人的亲笔下款“蕴玉学金自造”,背后盖有一方形印章“博及渔人”,该印章的尺寸为12毫米X12毫米,印章的外框线1毫米,以致印在瓷泥上出现双框的效果。东方收藏论坛 G. {: |9 _8 J! ^ $ ~" Z2 g0 e; @) _1 X0 R4 E8 @6 O东方收藏,中国艺术品,艺术品投资,古玩市场,古玩收藏,古董收藏,收藏网,古董网,收藏论坛,古董鉴定,艺术品收藏,收藏快报 由于苏学金注重品牌意识,作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瓷庄生意兴隆,产品供不应求,所以,“蕴玉”、“苏蕴玉”、“博及渔人”款的作品的传世数量相当大。本文现就印章款问题提出几种看法,以求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字串7 《收藏快报》官方论坛|最专业的藏品投资|交流|鉴定|交易|拍卖平台" e2 P |+ _# A" V7 J, ]/ q* s 一、关于“蕴玉”问题东方收藏,中国艺术品,艺术品投资,古玩市场,古玩收藏,古董收藏,收藏网,古董网,收藏论坛,古董鉴定,艺术品收藏,收藏快报, d3 p0 R/ X6 [. u0 i$ h, v( } 东方收藏论坛) ]1 g2 Q2 d# e$ ^, X" T# s% ^ “蕴玉”是一个店号,即按中国传统习惯经营者在办厂、开店前要取一个吉祥类的词语做厂名或店名。“蕴”字有“包含”的意思,“蕴玉”从字眼上解释是说所经营的产品含玉的份量高,品质如玉、似玉,以此来树立品牌。在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