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人文教育理念的英语综合人才培养探究 教育文档

基于人文教育理念的英语综合人才培养探究 教育文档

基于人文教育理念的英语综合人才培养探究引言

“人文”是一个同人的个性、尊严、价值等密切相关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人文教育即通过向学生传授人文学科知识,使学生涵养人文精神,启迪智慧,提升人生境界,塑造理想人格价值。英语按照学理划分是属于人文学科的,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英语教育中的人文内涵越来越少,使英语教育逐渐远离了人文学科。刘伟(1995)提到“由于经济社会的冲击,重视人文教育的传统在外语教育中正在逐渐消失……这种现象在全国

的外语教育中都有所体现。”在新时代下,英语教育中一些基础教学方向逐渐走了下坡路,这也被所有的专家及学者所重视。有专家号召我国加强对外文教育的重视程度,要将教育作为本国发展的一大重点。所以,在学生加强自我能力的同时,更要注重人文教育。

教育发展前景及其特点

有关学者把大陆的教育总结为两个阶段:(1)1950年至1970年期间,教育的发展主要重视基础方面的内容,教学任务重技能训练;(2)1980年至1990年期间,教育的发展主要偏向于对实用人才的培养,逐步向培养以职业为导向的实用型人才转变。

1.初始阶段的教育――把对专业知识的培训作为基础

注重学生实际应用低年级基础课程设置核心是语言的训练,

方面的听说读写的训练。高年级课程的核心也仍然是语言训练,而专业课程比例并不大。按照这种教育形式教育出来的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学生在英语基础听说读写方面的掌握程度有进步,但与同校的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较,仅体现了英语应用方面的优势,而在知识结构、思维创新和深度方面都有一定差距。这与英语专业培养中的课程设置有一定的关系。

对于我国英语专业的教育,英语语言的基础技能训练不能放松,然而要适度安排,一旦学习超过了学生所能承受的范围,学习的效率会大大降低。相关人士提到,真正的英语教育不应该仅仅是对学生传授基础方面的知识,更要重视英语教育中包含的人文教育以及在社会中的实用性,借助学习外语这个平台,掌握不同国家的人文、社会文化知识,使自己全面发展,在社会生活中立足。 2.探索阶段的教育――注重实用型复合人才的培养

初始阶段只掌握语言应用而缺乏专业知识和思维锻炼的英语

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对此,教育部2000年《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要求:各类学校对学生英语方面的培养,首先要重视基础内容的教学,在此基础之上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各个方面的内容,在新时代下能够胜任各种工作对英语方面的需求。《大纲》对英语专业培养目标首次定位为复合型

人才,即根据英语人才就业岗位和从事行业,将英语语言文化新闻”、+法律”、“英语+知识和专业技能共同培养,如“英语

“英语+语言文学”等。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优化了高校学

科分布,适应了当前社会对英语综合人才的需求,缓解了语言类毕业生就业困难。

3.英语教育中的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是英语教育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教育部早在1998

年就颁布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要求

加强我国人文素质教育,寻找适合本国国情的人文教育策略,以达到从根本上建立复合型英语人才的教育目标。

除了英语应用技能的训练,英语专业在教育中应与历史、哲学等其他学科专业相交叉。优秀的英语综合人才,既要有扎实的英语专业技能和广博的专业知识,具有很强的思考能力。另一方面,英语作为国外语言文化,其文化价值及魅力不可估量。英语学习也是一种对于国外民族和智慧的领悟和接触,从优秀文化中不断汲取养料,让学生成为一个复合型人才。“世上假如人文教育消

失了,那么语言文化也就不存在了,也就相当于抛弃了一个可以使人类进步的一种工具。”(秦秀白,2009)可见,人文性是英语教育的本质特征。

人文主义教育观与“读议写”的学习过程

在新时代来临之际,中国在人文教育方面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把其内容作为发展的重点。英语教育应该把人文教育作为发展的基础,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创造出一些新的理念与教育体系。根据创新的结果,在学校教育课程中,把新型人文教育理.

念作为一个发展方向,强化人文主义教育观。

1.在改革过程中新体系的确立

在21世纪,许多高等院校对英语教育中的人文主义教育进行了全方位的改良。

第一,在英语教学方面进行改良,从根本上解决旧体系的弊端,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方面的教育,并融入了大量的人文主义教育课程,从思想观念方面进行了实质性改变。

第二,依据输出驱动假设理论,合并写作与阅读课程。因为这两个课程侧重训练语言基础技能,而缺乏知识的深度与广度。笔者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制定出了一套适合所有同学英语综合能力提高的教育体系,如下表所示。

表1 “读议写”课程体系

该教育体系既包括了对文学方面知识的掌握,又包括对历史文化的了解,形成了一个全方位的教学策略,将单一的英语基础教育与人文主义教育完美结合。在该体系下,主要是对经典文学的学习。与此同时,在该体系下的人文主义教育是一个全方位、系统化的学习过程,主要的发展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并且树立自己正确的价值观念。

2.新型体系的确立

国内当前仅仅依靠文学、历史和哲学等学科来进行人文教育,但是人文主义教育观的目的不仅是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

还包括学生的人格、能力方面的均衡培养。传统的教学模式,对

于人文知识仅是机械讲授,对学生本身的人文素质提升无法考查,该方式过于枯燥,学生对于知识难以理解,也就无法达到提高人文素质培养的目的,人文教育将成为空谈。某师范大学的人文教育体系中,在“读议写”课程实际操作中应用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体验式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动脑思考,同时更方便地获得学生的情况,也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

体验教学模式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体验和感悟知识,在实践中加以理解。体验式教学理念的基本模式如下图:

图1 新型体系过程

新型的教学模式主体内容强调具体经历,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思考,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根本上来讲,这种新型教育体系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相似点。

传统的教学模式,将重点放在写作上,将读与写相结合,强调学习者认知与读写的相互作用。老师要根据学习目标给学生布置锻炼相应读写能力的学习任务,在学生的读写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之后,在课堂上要运用换位或者情境教学方式,使学生深入情境体验知识,同时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积极发问。当学生对学习的知识完全掌握及能够灵活运用之后,采用多种形式再进行系统化的教育,让学生真正领悟人文主义教育的意义,并提出学生自己的观点,与其他同学相互讨论。新型教育体系的制定,让.更多的同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其中,充分利用自己的现有能力进行研究与讨论。

基于人文教育理念的英语综合人才培养探究 教育文档

基于人文教育理念的英语综合人才培养探究引言 “人文”是一个同人的个性、尊严、价值等密切相关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人文教育即通过向学生传授人文学科知识,使学生涵养人文精神,启迪智慧,提升人生境界,塑造理想人格价值。英语按照学理划分是属于人文学科的,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英语教育中的人文内涵越来越少,使英语教育逐渐远离了人文学科。刘伟(1995)提到“由于经济社会的冲击,重视人文教育的传统在外语教育中正在逐渐消失……这种现象在全国 的外语教育中都有所体现。”在新时代下,英语教育中一些基础教学方向逐渐走了下坡路,这也被所有的专家及学者所重视。有专家号召我国加强对外文教育的重视程度,要将教育作为本国发展的一大重点。所以,在学生加强自我能力的同时,更要注重人文教育。 教育发展前景及其特点 有关学者把大陆的教育总结为两个阶段:(1)1950年至1970年期间,教育的发展主要重视基础方面的内容,教学任务重技能训练;(2)1980年至1990年期间,教育的发展主要偏向于对实用人才的培养,逐步向培养以职业为导向的实用型人才转变。 1.初始阶段的教育――把对专业知识的培训作为基础 注重学生实际应用低年级基础课程设置核心是语言的训练,

方面的听说读写的训练。高年级课程的核心也仍然是语言训练,而专业课程比例并不大。按照这种教育形式教育出来的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学生在英语基础听说读写方面的掌握程度有进步,但与同校的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较,仅体现了英语应用方面的优势,而在知识结构、思维创新和深度方面都有一定差距。这与英语专业培养中的课程设置有一定的关系。 对于我国英语专业的教育,英语语言的基础技能训练不能放松,然而要适度安排,一旦学习超过了学生所能承受的范围,学习的效率会大大降低。相关人士提到,真正的英语教育不应该仅仅是对学生传授基础方面的知识,更要重视英语教育中包含的人文教育以及在社会中的实用性,借助学习外语这个平台,掌握不同国家的人文、社会文化知识,使自己全面发展,在社会生活中立足。 2.探索阶段的教育――注重实用型复合人才的培养 初始阶段只掌握语言应用而缺乏专业知识和思维锻炼的英语 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对此,教育部2000年《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要求:各类学校对学生英语方面的培养,首先要重视基础内容的教学,在此基础之上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各个方面的内容,在新时代下能够胜任各种工作对英语方面的需求。《大纲》对英语专业培养目标首次定位为复合型 人才,即根据英语人才就业岗位和从事行业,将英语语言文化新闻”、+法律”、“英语+知识和专业技能共同培养,如“英语 “英语+语言文学”等。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优化了高校学

英语教学中融入人文素养

英语教学中融入人文素养 一、回顾历史 ﻭ(一)之后,学习外语的大潮风起云涌,全国人民上上下下开始学习外语,学生阅读的教材多是一些小故事、对话、短剧等等。内容不外乎讲述的是工人、农民、,都是人的事情。由于我们长期对外封闭导致的制度、传统历史文化所培育的世界观、价值观与国外有很大的差异,学习外语的主要目的局限于学习外国的先进生产技术和工作管理经验,对英语知识的需求只限于在阅读理解和翻译层面上。ﻭ ﻭ(二)伴随着我国对外进程的速度和国际经济和贸易的交往日益增加,科学技术不断,、通讯日益发达,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人们与面对面交往的机会越来越多,对英语交际能力的要求也明显提高。然而,由于在外语教学领域中,文化因素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严重脱节,学不致用,因此这期间就以交际法原则为指导,改善课堂教学,把单纯的升学教育转变为以学生能力和个性、培育人才为宗旨的教学模式。ﻭ (三)加入世界经济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同全世界其他国家中231个国家或地区建立了经济和贸易往来的相互关系,并且已经了全方位和多元化经济贸易市场,迅速成为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以及利用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全球化的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加速。而计算机技术及的推波助澜使得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国际化语言服务的需求空前增长。由此产生的翻译文

化和翻译内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一直以来我们是以将外国语翻译成汉语为主导,无论是历史上的佛经,还是民初以来的文学名著以及科学的经典翻译莫不如此。但今天随着全球各大领域交流的扩大深入、信息技术快速、服务的意识不断创新,公共外交的内涵已扩大到每一个企业,每一个与接触的公民.我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关心“中”译“英”的问题,越来越多地关心如何通过翻译把介绍给世界各国人民,让的文化走出去。的教育教学方式在逐渐地做着朝向更适合文化需要的方向调整,英语课程不在是单纯地填鸭式灌输或者是分数比对,的重点转向在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重点要培养学生的思维以及灵活运用的能力,不断地鼓励学生学习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经济、和科技方面的知识,学习他们的良好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掌握更多的文化交际能力。ﻭﻭﻭ二、存在问题 ﻭ正处在一个飞速变化的时代,世界的格局也正在悄然改变,新的国际秩序尚待建立,与此同时科技与网络的创新,正时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校园再不可能是梦幻的超现实的象牙塔,历史从未像今天这样,让校园生活与现实联结的如此紧密。校园是小环境,是大舞台,时代在变化,依托于时代的大背景之下,校园生活也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气象和面貌,时代的变化使学校人文素养教育受到更多的关注与重视,如何为人文素养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让老师不得不深入探讨在教学中如何把人文教育融入到专业教学中去,如何把人文价值教育的理念转化为具有自觉教学意识的课堂教学行.但现行教育状况却不容乐观ﻭ

【教学成果奖】新时代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成果总结报告

【教学成果奖】新时代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成果总结报告 一、成果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一)成果筒介 经过70多年的发展,北外英语专业培育和积淀了优良的人才培养传统,在新时期,则在守正的同时不断推动创新。自2005年,英语字阮举九在主国寸思辩能力与语言能力协同发展的教育理念,以人文教育、跨文化能力培养为核心,全面推进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自2014年9月至2017年8月,在项目负责人的主持下,项目团队对英语专业课程进行了全面优化,在2018年以“新时代英语专业高层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为题获批北外“本科教学改革重大项目培育计划”,在系统总结前期改革与创新的基础上,确立了新时代外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包括跨学科课程设置、语言-内容融合式教学、专业教材的系统研发和建设、教育技术的运用、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系统整合,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示范效应明显,引领英语专业建设发展方向和实践。自2018年,我们对已有模式又进行了基于新文科视角的再思考和调整。2019年,英语和翻译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同期,英语专业入选市一流本科专业重点建设点。成果团队于2020年6月完成模式创新的综合调研量化评估

和两项历时个案跟踪研究,并在评估结果的基础上完成了2021版专业培养方案的编制,当前该方案在执行过程中。 (二)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传统上,英语专业目标和教学实践主要围绕培养学生学习语言技能,解决听说读写译能力发展的问题。的确,在语言能力方面,英语专业人才应具有系统、完整的语言知识体系、以精准、熟练为特征的听说读写译能力,与非专业人才相比具有明显的相对优势。但这一传统的专业认知和实践模式存在两点不足:1)英语专业被简单等同语言技能的发展,专业的学科底蕴和涵养不足,人才培养质。量缺乏高度,成色不足;2)英语专业人才成长过程中跨学科意识缺位,于创新型人才培养十分不利。是以,如何将英语专业的学科知识基础,如文学、语言学、翻译学、国别与区域研究、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融入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提供系统的学科训练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实现专业内部的学科融合教育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是本成果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一)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彰显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本土意蕴和价值引领

人本理念融情于初中英语教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人本理念融情于初中英语教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引言: 初中英语教育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教育界对“人本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将关注点从知识本身转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上。本文将从人本理念视角出发,探讨如何融情于初中英语教育教学,以及在实践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和认识。 一、人本理念在初中英语教育教学中的内涵 人本理念是指将人的自由、平等、尊严和个性发展放在首位,关注人的整体发展和个性成长。在初中英语教育教学中,人本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个性化教学 人本理念强调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和个性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在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任务型教学、多媒体教学、游戏化教学等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展现个性。 2.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人本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即学生在教学中应当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和兴趣,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培养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动力。 3. 培养学生的素养和情感品质 人本理念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情感品质,使他们成为有思想、有情感、有道德的人。在英语教学中,不仅应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运用能力,还要注重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成为品德高尚、有国际视野的人才。 1. 明确教学目标,关注学生需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需求,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内容和任务。通过情景教学、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真实交际,使学习内容贴近生活、有趣有用。 2. 注重情感交流,尊重学生价值观

浅谈英语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浅谈英语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作者:陈仪任汐芸 来源:《中学生英语·中旬刊》 2020年第4期 陈仪任汐芸 引言 随国家对外交流的频繁,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愈加强烈,英语作为全球官方语,其重要性有目共睹。高中是人才成长的关键期,对培养高素质英语人才十分重要;随着教学改革推进,国家也越加重视学生综合素养,人文素养占据重要位置。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加强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十分必要。 1. 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1.1培养氛围不足 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时,良好培养氛围起着关键作用。但在教学实践中,有的学校对校园文化建设力度不大,缺乏相关宣传活动,其人文素养培养的氛围不浓;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片面重视学生专业知识讲授,忽略对其人文素养的传授,英语课堂极其缺乏人文氛围,教学氛围显得十分单调枯燥,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英语教学成效较低。 1.2教师重视度不高 学校及其教师是学生素质培养的关键因素,对学生素质的提升具有举足轻重的指导和引领作用,尤其是在学生人文素养培养过程中更不可低估。而客观事实是,教师在教学中受传统观念影响,为应对学科考试及其同自身利益密切挂钩的相关考核或评价,主要采用知识灌输型教学方法,忽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和传授。 1.3第二课堂开发不充分 客观而言,只依靠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远远不够的,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本身的素养也存在一定缺陷与不足,况且还要完成英语课程教学任务,留给人文素养培养的时间就捉襟见肘。所以,开发第二课堂便显得尤为重要,但部分学校却常常忽视其开发与发展,将很多第二课堂及其活动闲置之高阁,没有发挥其开拓学生眼界、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 1.4人文内涵挖掘不到位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只重视讲授单词用法和语法知识,而忽略了教材中蕴含的西方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社会风尚、经典历史文化、优秀奋斗精神等丰富的人文资源,这些包含着深刻的人文意识、人文情感、人文精神等内涵的资源,正是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核心,但却由于教师缺乏体会与理解,常常被遗忘或忽略,导致学生只是学到了皮毛知识,而缺少对其人文内涵的真正理解。 2. 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内容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不可能面面俱到,要坚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因材施教,核心在于唤醒他们的精神生命,扩展其人文视野、人文情怀、人文精神,使其学会为

[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分析]英语教育中的人文素质

《[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分析]英语教育中的 人文素质》 摘要:1995年,国家教委就明确提出,要把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并以此探索 和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过程的改革,3.高职英语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存在问题分析高职英语教学肩负着传承人类 文化、张扬人文精神、陶冶审美情操等多项重任,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心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和综合人文素养的提高,高职英语教学重知识传授,轻人文素养的培养受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的影响,高职英语教学多以语言知识 的传授为主,忽略了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 摘要:加强高职院校人文教育,提高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已经成为我国高职教育面临的迫 切任务,本文从人文素质的内涵出发,结合高职英语教学的特点,分析了高职英语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实施存在的问题。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人文素质1995年,国 家教委就明确提出,要把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并以此探索和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过程的改革。因此,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推进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十多年来,一些本科院校在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在高职院校,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成效亦不明显。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要为社会培养出既会做事又会做人的符合时代要求和社会需要的德才兼备的高技能人才,就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1.人文素质的内涵人文是指人类创造的文化,是人类实践能力、方式及成果的总称,它既体现在物质方面,也体现在制度和精神方面。人文素质,主要指人们在文、史、哲、政治、经济、法、伦理艺术等方面的知识、修养和综合运用能力。人文素质教育就是指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即向学生传授人类文化成果和进行多种形式的教育、训练、以及环境的熏陶,使其逐步内化为人的信念、理想、道德、人格修养等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因素,使他们获得理想人格的全面发展, 使他们在思想上树立国家民族观念, 在道德上有承担各种义务的自觉性, 在心理上有承受各种困难和挫折的毅力和勇气。 2.人文素质教育的背景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是多年来各国高教界关注的问题。美国教育界认为 , 美国过去的高等教育仅仅满足于浅近的市场需要, 把学生变成了就业机器,忽略了他们应有的人文修养、个 性乃至独到精神。基于这一认识, 各高校纷纷增加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 在一些名牌理工学校中, 这类课程已占30%。在国内, 教育界有识之士也认识到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存在的突出问 题之一是人文教育薄弱。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是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交叉冲突中, 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手段, 是振兴中华文明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 导委员会顾问、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王义遒教授指出,我国大多数高校属于工程技术型或者

高职英语课程融合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实践探讨-教育文档

高职英语课程融合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实践探讨 1人文素质及人文素质教育概述 1.1人文素质 人类的教育起源于人文主义,无论是我国古代的儒家思想还是西方希腊先哲的人文主义都体现了这一点。所谓人文素质,指一个人通过自身的行为举止、精神面貌和价值追求所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通俗的说来泛指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品德的修养。它注重人的精神,关注人生命本身,强调自我修养。 1.2人文素质教育 将人类历史上优秀的文化结晶通过老师的传授、教学氛围的感染,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人与他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不断实现学生内在精神的丰富、自我修养的提高最终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的教学过程。 2高职英语教学融合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2.1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一份文件中指出“大学英语课不单单是一门学习外国语言的基础语言课程,也是学习外国优秀文化拓宽知识面的素质教学课程,兼具与外国人沟通的工具性和学习外国文化的人文性。”针对学习理工科的学生来说,英语教师不止肩负着帮助学生学好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的责任,更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人文角度去学习外国的优秀文化和外国在相关专业

取得的优秀经验。让学生在英语课程中既学到一定的社会实践技能又吸收了相关的人文知识。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从单一的关注个人技能到注重一个人的整体发展。要求人才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丰富的社会经验,更要具备较好的精神面貌和强大的心理素质。理工科的教育受实用主义的影响,恰恰忽视了学生的整体发展,而理工科的英语教学可以很好的弥补这一缺陷,可以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合在英语教学中,从而达到为社会培养人才的目标。 2.2实现学生综合全面发展的要求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这个阶段的英语教学目标就是考高分升学或者考级或者出国留学,功利主义非常强。而处在现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即将踏入社会的过渡期,心理还不够成熟,三观也不够完善,但是可塑性极强。一些专业技能可以让他有安身立命之本,然而如何在社会中发展的更顺利则需要他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教学,重视对学生学习不同文化意识和文化能力的引导和教育,让学生在课堂中受到人文素质教育的熏陶,既学到专业技能又可以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以及健全的人格,进而提高自我修养最终实现综合全面的发展。 3高职英语教学中人文素质教学的现状 3.1注重英语成绩带来的实际效益 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与普通大学相比不高,人文素养总体较

探究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的人文素养

探究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的人文素养 摘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今中国教育的主流和发展方向。人文素养正是素质教育的学习核心,高中英语新课改中探究人文素养既给广大教师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又为英语教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课程改革的基础是教师,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改革就难以成功。课程改革所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只能在改革中造就。在高中英语新课标实施的过程中,英语老师究竟如何应对这种新课程改革背景,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人文素养就成为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所在。英语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教师的主导作用,寻求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全面推进英语素质教育。 关键词: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人文素养 高中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习者的年龄和认知能力为基础,充分考虑学生的语言学习认知规律和学生人格发展的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寓人文素养于英语教学之中。要迎接好新课程的挑战,我们就要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发展专业能力与知识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英语课程的要求。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实际上就是强化教师自我发展的终身化意识,英语新课程改革的基础是教师,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改革就难以成功。课程改革所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只能在改革中造就。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鼓励学生通过积极的尝试,自我探究,自我实现和主动实践,提高对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高中英语课程还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能力运用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与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与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未来发展与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从2021年秋季河南省使用新教材以来,我深刻感受到了新课改的挑战。新时代的青年教师对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但要具备及时妥善的处理能力,还要感受到素质教育的优越,它能让我们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能,尽情地挥洒激情。《高中

人文教育与高校英语教学研究研析讨论

人文教育与高校英语教学研究研析讨论 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性的不断发展,人文教育在高校英语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人文教育是指对人类的文化、历史、价值观念、语言文学等方面进行探究和研究的教 育体系。它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道德观念、情感体验和 审美能力等方面的能力。本文旨在探讨人文教育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方法, 以及人文教育和高校英语教学的结合。 在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中,人文教育已经成为基础教育的学科之一。它是高校教育中 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需要培养的人才素质之一。英语教师应将人 文教育融入英语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学习空间,并提高他们的文化意识和文化素养。 首先,人文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和交流技能的培养。通过学习不同的文化、历史和语言,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他文化的背景和思想体系,从而更好地进行语言交流。这种跨文化的学习和交流将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跨文化交往。 其次,人文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人文教育对于探究人类文化、历史、社会与人类自身的宏大问题有着独特的功能和使命。在英语教学中,人文教育可以启发 学生思考关于文化和语言的问题,使学生通过思考,理解和应用所学的英语知识。 最后,人文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人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一个全面发展 的人,他不仅在学术上具有自信和独立性,也在个性上、情感上和价值观上有所拓展。通 过学习文化领域的知识,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世界,从而更好地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人。 人文教育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应用人文教育。以下是一些应用方法: 1.扩大课堂内容 在英语课堂中,加入人文类话题,如文化、历史、社会和文学等等。让学生学习和交 流使用这些话题,通过学习过程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英语语言知识。 2. 建立“文化交流桥梁” 建立一个英语文化交流俱乐部,该俱乐部旨在将更多的非英语母语的学生带到一起交流,通过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并在交流的过程中得到更好的英语 学习和提高。 3. 建立实践项目

职业院校英语教育中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研究

职业院校英语教育中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研究 一、引言 二、人文素质的概念与重要性 人文素质是指一个人在思想、情感和行为等方面所具备的高尚品质,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包括了许多方面的内容,如道德品质、良好的情感体验、丰富的文化修养、高尚的审美情操等。人文素质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和职业发展中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是整个人格的完善表现,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文素质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人文素质是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准。一个人是否具备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道德修养是衡量他人文素质的重要指标。在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关注精神文明和道德规范,一个人是否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直接关系到他在社会生活中的形象和地位。 人文素质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包括了很多方面的内容,如知识素养、思维能力、语言能力、道德品质等。人文素质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水平。 人文素质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保障。在现代社会中,要想在职业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取得成功,除了专业技能之外,人文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具备高尚人文素质的人,往往更容易得到他人的尊重和信任,也更容易在职业发展中取得成功。 人文素质对于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和成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而职业院校英语教育中的人文素质培养更显得重要。 在职业院校的英语教育中,学生通常更加注重英语的应用和实际技能的培养,而对于人文素质的培养则相对较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职业院校英语教育中的师生关系较为单一。由于职业院校的学生大多是为了提高就业竞争力而选择这所学校,因此他们更加注重专业技能的学习,对于人文素质的培养则相对较少。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更多地是注重传授英语的语法知识和实际应用,而对于人文素质的培养则相对较少。 职业院校英语教育中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现状并不理想,需要引起重视和改进。 为了提高职业院校英语教育中学生的人文素质,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采取有效的培养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探 索 摘要:在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推动下,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以创新为主要驱 动力的新阶段。2018年4月教育部提出“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的 建设要求,其中新文科是相对于传统文科而言的,主要指将人文社会科学与现代 科学技术相融合而形成的新型学科专业。这种交叉性不仅体现为不同学科之间的 相互渗透,也表现为新兴领域对传统学科的催生作用。作为一门重要的通识教育 课程,大学英语应该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需求,主动适应时代发展变化,不断进行 自我革新和优化升级。本文探讨如何通过更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学设计以及加强 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来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 全面成长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新文科背景;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策略 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 日益紧密。在此大环境下,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等重大倡议,这就要求我们 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竞争并且可以推动中 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人才。因此,为适应时代需求,教育部2017年3月发布的 《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 推进课程体系更新升级,切实把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实 践育人环节,着力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一、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探究 在当前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社会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阶段,高校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为满足国家经济建设需要以及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需求,各高校都开设 有不同类型的课程供学生选择。其中,大学英语是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也是

最新-英语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应用 精品

英语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应用 一、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内涵所谓的人文主义教育其实并非一种完善的理论概念,而是一种随着人类的认知而不断进步完善的思想,面对不同的发展时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都有着不同的思想内容。 在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萌芽期即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因为眼光的局限,对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解与认知也就十分有限,当时的教育界普遍重视以古典语言与古典学科作为教育的核心,认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要培育出可全面发展的人才。 [1]此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维多里诺认为,只有做到身心兼顾,德智并重,发展儿童个性与培养社会责任感相结合的教育,才是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最高境界,而现今我国正在大力倡导对于人才的素质教育,即要求学生不仅具备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实力,还应该具备高标准的整体素质,保证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后,可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还可以在该环境下有所作为。 二、在英语教学中贯彻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必要性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及实践能力目前,英语专业已不再是文史科类学生的专长,众多理工类高校都已开设了这一专业课程,理工类开设该专业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科技英语人才包括科技英语翻译人才等,但由于长期的文理分科,致使理科学生擅长逻辑思维而缺乏人文知识,他们对语言的低敏感程度,让他们的英语学习能力明显弱于文科生。 通过笔者对众多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观察与研究发现,多数学生对于英语的自学与实践能力其实都不强,近八成学生的英语知识主要是依靠课堂上教师的教授来获得,只有不到两成的学生会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与实践。 而在英语的实际应用中,学生长期受到哑巴英语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影响,在英语的口语表达方面十分吃力,自主创新更是难上加难。 [2]鉴于这种畸形的学习状况,笔者认为,英语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贯彻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想方设法让学生掌握自学与实践的能力,让学生做到可以全面发展,从而适应社会的需求。 二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过去传统的语言教学思想认为,英语教学的要求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受这种思想的影响,许多英语教师都十分重视语言教学,重视学生发音的准确性、语法的正确性及语言的流畅性,而对学生英语学习的整体情况则不闻不问。

探析高校英语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

探析高校英语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 作者:伍云瑛 来源:《知识窗·教师版》2009年第08期 摘要: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的高校英语教学,也承担着人文素质教育的重任。在高校中人文素质教育缺失的现状下,英语教师必须知道什么是人文素质教育,以及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策略,以完善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学人文素质教育发掘教材第二课堂校园文化建设 教育的作用除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外,它的最终目标应当是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英语教学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承担着引领社会文化的重任,是人类文化传承、人文教育、人格塑造的不可或缺的一个阵地。既然如此,高校英语教学与人文教育之间又存在着什么关系?高校英语教学中人文教育的现状怎样?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实施人文教育?这些都是当前高校英语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新时期给高校教师提出的新课题,因此,很有必要把人文教育放到一个更新更高的层面来研究。 一、人文素质教育与高校英语教学 人文的核心是人,以人为本,重视人、尊重人、爱护人,即具有人类关怀、生命关怀的价值观,承认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利益、人的情感需求、人的思想自由和自我选择。所谓人文教育,就是基于人文知识为主的人文科学的教育,就是将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其内化为人的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的品格的教育。人文教育的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就是涵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高等院校强调人文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注重人才全面和谐发展。英语既是一门技能性学科,更是一门人文性学科。英语教学,尤其是高校英语课程的内容包罗万象,几乎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天文地理、历史哲学、伦理道德、民俗宗教、艺术欣赏、自然科学等一切知识。高校英语课程蕴含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具有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得天独厚的条件,为进行人文素质培养的实施提供了可行性。 教育部曾在1998年《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

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外语学科的建设理念与实践路径探索

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外语学科的建设理念 与实践路径探索 摘要:为了创新知识的扩展和思维的培养,给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知识,文科教育的创新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核心。新文科研究与教学改革实践项目的 开展推进了新文科建设和发展。融合升级、创新发展成为新文科建设的主要特征。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外语教学要坚持价值引领,强化立德树人培养目标;守正创新,教材融入国家意识;赋能新科技,教学模式多元协同;与时俱进,更新教师教育 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 关键词:新文科;外语;学科建设;交叉融合;国家战略 引言 新文科是国家“四新”战略的构成之一,自出台之日起就被赋予了提升国家 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使命。它既是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里程碑,也是实现我 国本科教育全面振兴的一项宏伟工程。而对于新文科重要组成要素的外语学科,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以“新使命、大格局、新文科、大外语”12字给予了 全新定位,这表明了新文科背景下外语之“大”、地位之高、使命之重。而“识变、应变、求变”6字指针,则敦促高等外语教育要主动进行改革,以适应新时 代发展的需求。 1新文科建设的内在要义 自新文科概念提出以来,便在学界引起热议。王铭玉、张涛认为,“新文科 是以全球新科技革命、新经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背景,突破 传统文科的思维模式,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主要发展建设 途径,促进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推动传统文科的更新升级”,将新文科的本 质解读为技术性、创新性、融合性与战略性。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组长、山 东大学校长樊丽明将新文科的核心要义阐释为:立足新时代,回应新需求,促进

提高外语专业人才培养调研报告(2021年整理)

提高外语专业人才培养调研报告(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提高外语专业人才培养调研报告(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提高外语专业人才培养调研报告(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如何更好地培养外语专业人才 面临科技化、信息化社会的到来,高校专业外语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适用人才、如何进行教育模式的改革以构建外语学科的框架,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为了更好地搞好我校的英语专业教学工作,特对以下两个学校做了调研。 一、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始建于建校初期,1985年成立外语系,2003年改建为外国语学院。建院以来,学院以培养高质量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和服务地方为己任,以建设研究型国际一流高水平大学为奋斗目标,师队伍健康稳步发展,学术水平不断提高;学院保持积极、开放的态势,瞄准学术前沿,聘请海内外知名学者来院交流与合作,举办了一系列高水平学术会议,获得了一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科研成果,在文学哲学、典籍翻译、语用学、国际问题和语言认知研究等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目前外国语学院拥有4个本科专业,一个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一个专业翻译硕士点,下设英语系、日语系、俄语系、翻译系和专业研究生教研部、研究生公共英语教研部、大学英语教研一部、大学英语教研二部8个教学单位,典籍英译研究所、欧美文学研究所、语用学研究中心、语言与认知研究所、应用语用学研究所、日本学研究所、日本教育研究所、CALL 研究所、加拿大研究中心、中白文化交流中心和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中心11个研究单位。外国语学院创办了《外语教育研究》学术期刊和“大连论坛"。

英语学科育人价值的实践研究-2019年教育文档

英语学科育人价值的实践研究 对于英语学科而言,在教学工作中,具有一定的育人价值,可充分发挥我国英语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全面优化教学育人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通过合理的方式解决问题,创建现代化的教育模式。 一、英语学科育人价值的体现 当前,人才国际竞争模式凸显出来,在国家各项工作中,教育重要性日益增强,而教育改革工作在逐渐深入,能够实现课堂素质教育目的,凸显教育的育人价值,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础。对于英语学科而言,育人价值主要为: 1.整体层面育人价值 英语学科教学工作的实施,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使得学生在新社会与新时期中形成健康的观念,实现创新发展。此类教育目的能够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与学习能力,提升整体教学工作效果。所以,从整体层面来讲,英语学科具有一定的育人优势,能够提升育人工作效率与质量,满足当前的发展需求。 2.从英语课程中凸显育人价值 对于英语学科而言,可以从英语课程方面凸显育人的价值,能够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提高?W生的判断能力与学习能力。在此期间,英语学科教学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

指导学生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掌握英语知识之后,能够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学生的英语知识学习效果。对于英语学科而言,有利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使用英语知识与他人良好合作与交流,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此期间,英语能够凸显培养学生能力的育人价值,创建和谐发展的社会模式[1]。 二、英语许可育人价值的凸显路径 在英语学科教育事业发展的过程中,需筛选最佳的教学方式,通过科学的方法凸显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创建多元化的教育模式,全面提升教学工作效率与质量,满足当前的素质教育要求,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效果。具体措施为: 1.将教材作为载体凸显育人价值 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过程中,需将熟练掌握英语语言作为目的,合理使用英语语言进行交流,传承英语文化与情感。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合理使用教材方式进行教学,制定完善的教育方案,将教材作为载体,明确学生的学习目的,使得学生更好的掌握英语语言,传承国家的文化。在此期间,教师需树立正确观念,培养学生英语人文知识的掌握能力,使得学生了解英语的文化习俗,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首先,教师需指导学生挖掘英语教材中的民族文化知识,了解其他国家的习俗。其次,教师要使用训练的方式,针对学生进行语言知识的训练,使得学生更好的感悟与领会英语文化情感。最后,教师需合理使用英语

【教学成果奖】“学科专业一体化的新文科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构建与实践”总结报告

教学成果:“学科专业一体化的新文科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构建与实践”总结报告 本成果是2013年以来,对“学科专业一体化”外语人才培养改革为中心的系列教育教学成果的集中凝练。成果总体思路:强化学科和专业融通,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大类招生模式和学科专业平台课教育模式相结合,以解决外语类专业学科属性不明确,专业定位模糊的问题,为探索新时代培养符合国家对外战略需求的外语人才提供学理性、策略性、实践性指导。本成果基于2项山东省教学改革重点项目、20余项教育部产学研项目,20余项相关校企合作横向课题以及多项校级相关课题开展实施。成果由理论建构和改革实践两部分构成。前者包括专著《新文科·大外语·新思政:新文科时代学科专业一体化外语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及在《外语高教研究》《外语电化教学》等期刊发表的20余篇教研论文等。后者包括学科专业一体化招生模式改革、培养模式改革、学科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设计和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等环节。通过本成果的理论探索和教育实践,本学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深化,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对全国外语学科和专业一体化建设和外语学科的转型发展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一、成果主要观点 1.创新外语学科和外语专业一体化建设理论和建设路径研究。

本成果率先提出“学科专业一体化”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理念和建设路径。出版专著《新文科·大外语·新思政:新文科时代学科专业一体化外语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研究》,在《外语高教研究》《外语电化教学》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新文科背景下学科专业一体化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获省教学教改重点项目(2019)、“新文科背景下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研究”获批研究生提升计划项目(2019)、“新文科背景下跨学科英语混合式培训”获批教育部产学协同育人项(2019)。 2.创新一级学科为框架的大类招生和培养模式实践改革。 本成果探索按照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进行大类招生,并按照一级学科模式进行培养,此方式在全国外语学科中为首创。制定的招生、分流、培养方案被多所大学借鉴。此创新招生、培养模式先后被《21世纪英语教育报》《山东画报》《外研之声》、新浪网等主流媒体介绍推广。 3.构建学科专业一体化核心课程体系。 本成果研发的包括“外国语言文学前沿问题”“语言文字与文化”“外国语言文学专业导论”等在内的7门学科专业一体化平台课均获得省级、校级一流课程立项,并在智慧树平台上线。 4.创新基于“大外语”理念的思政育人教学模式改革。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与外语人才人文素质培养-精选教育文档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与外语人才人文素质培养 1.引言 自2004年《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颁布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虽有一定成绩,但语言知识的输入远远大于言语技能的输出,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之间的输出仍然失衡和不合理。人本主义的教育观与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有内在的联系和契合点,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对于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教育都具有深刻启示。英语教学由于其自身的特点,还应该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事实上,英语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比其他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具有更特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应该如何体现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如何体现以人为本,从而提高外语人才的综合素质,这是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的课题。 2.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的内涵 人本主义心理学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与罗杰斯等人的研究。罗杰斯将人本主义理论运用到教育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他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曾在多所大学任教,在后半生更是把主要精力放到研究教育和教学上。他不仅在众多场合讲述他的教育观点,而且身体力行,将其原则运用于实践中。1969年,他出版专著《学习的自由》,系统阐述其教育思想。他的人格理论和“非指导性”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

对美国和其他许多国家的教育理论和实践都产生了较大影响。他认为“人的个性是影响人的行为的主要因素。个性特征主要指人在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存在个别差异,这种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它不仅表现在经验和能力上,还表现在某种情绪因素上,如态度、信念、气质、理想等”(2003)。 2.1人本主义教育目的观 罗杰斯批判以传授事实性知识为主的传统教育,认为它不能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甚至产生消极影响。他说:“我深以为传统教育几乎完全无用、无效,其作用在今天这个变化的世界中被过高估计。它最成功之处是让那些不能掌握知识的学生感受失败。”他提出“人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接受新经验才可以促进自身变化,实现自我”。罗杰斯的教育目的观因而“远远超越了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智力培养。他关注的是人的整体发展,尤其是人的内心生活,即人的情感、精神和价值观念的发展”(王晓清,2014)。 2.2人本主义教育学生观 罗杰斯教育思想的基础是学生观,这也是体现了他的人本主义人性观。他指出,传统教育及其学习理论往往把学生置于被动地位,认为学生只有在外界压力推动下才会学习,而他则对年轻人充满信心。他认为每个人都有内在的学习动机,并且这一动机与生俱来,如果没有受到压抑则会伴随人的一生。教育面临的真正挑战是寻求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使每个学生都永远保持天生

英语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英语(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50201 学科门类:文学 专业门类:外国语言文学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标准学制:4年适用年级:2016级 所属学院:外国语学院专业负责人:王敏 方案制订人:王敏方案审核人:程家才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夯实语言基础、培养跨文化意识、适应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校校合作为主要路径,采取英语语言技能学习与师范技能锻炼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英语师范人才的需要,掌握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掌握英语教学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具备较强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较高的教师职业素质,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精神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毕业生主要在中小学及其他教育部门从事英语教育、教学、研究及管理等工作。 二、培养规格要求 (一)培养规格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英语、教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接受相关学科理论与技能的系统教育和训练,掌握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从事英语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基本能力。具体规格要求如下: 1. 思想政治素质: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 2. 通识能力素质方面: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和一定的军事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和军事训练标准;掌握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文献检索等应用知识,并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掌握一门第二外语。 3. 专业能力素质方面:掌握英语专业知识,包括语言、文学和英语国家社会文化及科技发展概况的知识,具有较强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掌握从事教育工作的专业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英语教学与测试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具有较强的师范专业技能,包括普通话、板书、教学活动设计、班主任工作艺术等,具有设计实施英语教学和英语教育研究的能力,能熟练地采用现代的、多元的和全方位的教学手段与模式,能根据社会与教育发展的需要,将新知识、新技术引入英语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了解国家和地方相关教育政策,了解中小学英语教学现状与教师职业特点。 4. 综合能力素质方面: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诚信意识和团队意识;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文学艺术修养和人际交往意识;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具有良好的行为规范、教师职业道德和求实的敬业精神;具有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和未来职业适应能力。 专业素质能力要求实现矩阵如表1所示。 三、主干学科 外国语言文学、教育学、心理学 四、课程体系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