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文化的空间解读

城市文化的空间解读

城市文化的空间解读
城市文化的空间解读

城市文化的空间解读

已有 554 次阅读2010-10-15 15:17|个人分类:城市社会地理学|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城市文化,空间解读,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摘要]城市文化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及精神文化三个层次组成,物质文化作为表层表现为城市文化空间,由城市居民、文化活动及文化场所三者在城市精神及制度风俗的规范下互动形成,体现了城市制度文化及精神文化。在空间尺度上城市文化空间表现为整体意向、文化分区、文化片区及文化设施等四种形态,在需求层次上分为区域型、提升型及基础型三个层面。

[关键词]城市文化;文化空间;文化意象;空间尺度;需求层次

1 城市文化及其层次

城市是人类劳动大分工的产物,作为人类为满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创造的人工环境,其发展不仅是一个长期的物质环境的建设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长期的文化积淀的过程。在城市的不断演进与更替的过程中,城市通过自身集中的物质和文化的力量加速了人类交往活动的程度,并将其产品变成可贮存和复制的形式,通过它的各种有形的物质形态载体(如城市格局、街道、广场、建筑物、石碑、书藉)和无形的(如城市精神、制度、风俗等)的意识形态载体把城市文化一代一代往下传,形成被称为城市灵魂的城市文化。

那么城市文化怎么构成呢?怀特认为,如果把人类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同样可以把各种文化也设想为一个整体:人类文化系统。在这个系统内,可以区分出技术的系统、社会学的系统以及意识形态的系统等亚系统。技术系统是由物质的、机械的、物理的和化学的仪器以及使用这些仪器的技术构成的,人类作为一种动物,依靠技术系统使自身同那自然的生息之地紧密联系。社会学的系统由人际关系构成,这种人际关系是以个人与集体的行为方式来表现的。在该系统内有社会关系、亲缘关系、经济关系、伦理关系、政治关系、军事关系、教会关系、职业关系、娱乐关系等。意识形态系统由思想、信仰、知识构成,它们是以清晰的言语或其他符号形式表现的。其中包括神话与神学、传说、文学、哲学、科学、民间智慧以及普通常识。

由怀特对人类文化系统或文化结构的理解,我们可将城市文化的结构区分为三个层次组成,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陈立旭,2003)。物质文化是满足人类生活和生存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反应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文化表层;制度文化是人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社会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规范体系,反应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文化的中层;精神文化是人类在改造和创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和精神活动,是文化的内核。

2 城市文化空间的概念

城市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互动共生,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城市文化系统,城市的物质文化

体现了城市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这些物质现象不仅典型地体现了“人化自然”(广义文化概念)的特征,而且也是一个城市文化风貌的最生动、最直观、最形象的呈现。可以说,城市的各类基础设施所展示的东西要远远地超过人们肉眼所见的表象。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凯文·林奇指出,城市的物质文化,是一个交流和沟通的媒介,展现着明确的与不明确的符号:旗帜、草地、十字架、标语、彩窗、橙色屋顶、螺旋梯、柱、门廊、锈了的栏杆,等等。“这些符号告诉我们其所有权、社会地位、所属的团体、隐性功能、货物与服务、举止,还有许多其他的有趣或有用的信息。这是感觉的一个构成,我们可以称之为‘易辨性’,即,在一个聚落里,居民用符号性的物质特征来与其他人沟通的有效程度。这些环境标志系统几乎是整个社会的产物,对于不熟悉当地文化的外来者常常是无法辨识的。但任何观察者都能通过分析它们的内容、准确性以及与所带信息的强度来了解它们,所有这些都可以通过访谈当地居民和实地照片来得到检验。”一个阿拉伯城市的物质现象体现了一种文化价值观念或宗教价值观念,一个欧洲城市或东亚城市的物质现象则可能体现了另外一种文化价值观念或宗教价值观念。北京的四合院与上海的里弄,就是不同文化风格的民居;纽约的摩天大楼与上海的摩天大楼,虽然都是现代化建筑,但也具有不同的文化韵味。

城市居民通过“易辨”的公共文化活动进行“有效的”沟通,获得场所精神的体验,形成多层次的具有认同感、归属感的城市公共空间,继而产生对都市结构的指认,形成都市文化意象。其“易辨性”及“有效性”有赖于对城市制度和精神的表征程度,由此可见,居民心理、精神上的认可和归依是形成城市物质文化空间的关键。笔者将占据一定物质空间、获得居民普遍认可、集中体现城市公共文化的场所称为城市文化空间。

3 城市文化空间三要素

城市文化空间更大意义上作为一个强调认可的“心理空间”、“经验空间”或“意象空间”,是人类意识对于物质世界的主动和积极的形象化反映,从思维方式上看,大量运用了联想、启发、类比与推理等思维方法,是人对城市物质空间在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的能动的反应,从这一点来看,人、活动及场所代表了居民及居民对时间结构、空间结构的意象,成为形成城市文化空间的三要素。

3.1 人:文化空间主体

城市居民是城市文化空间的使用主体,同时也是城市文化景观的组成要素之一。作为物质的人,大量不同年龄、性别及教育程度的居民构成城市相对稳定的社会阶层,他们必须的日常社会生活构成城市文化的底色;作为社会的、地理的人,受地区城市精神、制度、风俗及社会文化背景的作用,个体的文化价值观在城市主流文化中得到整合,同时又反作用于主流文化以推动城市制度文化及精神文化的发展演变,城市物质文化也不断出现新的亮点。正是由于有了这种互动作用,才使城市文化空间具有了持久的生命力。因此,人作为物质人、社会人及地理人的综合体是城市精神及制度文化向物质空间转换的媒介。

3.2 活动:时间结构节点

我们记录某个城市或某人的历史,总是描述其在一些特定时间的特定活动、事件或经历作为对其在一个连续时段状况的概括,可见人对时间的结构意象是由一个个特定的节点及其间一段段平凡的岁月组成,节点间是大量如工作、生活及出行等生存必须的、重复的活动,一般不留下深刻的记忆,与节点关联的则是对社会和人在生活及成长过程中有过重大影响的一系列活动及事件。

文化活动作为城市文化空间在时间维度上的结构性节点,是城市文化形成历史延续性、获得持续认可的关键,有了对特定事件、重大活动的遐想和感悟,因而觉得城市文化空间韵味十足、“有嚼头”。黄埔江边两对恋人共用一张椅子谈情说爱的记忆形成老上海人对外滩共同的文化意向;许多城市老的商业文化中心几个世纪历久不衰,除了因为其价廉物美,更在于它浓缩了大量的历史活动而具有丰富的文化魅力;西方国家的“事件旅游”、珠海园明园每天的“皇上选妃”等都以再现某种活动的形式提高文化含量;而有些城市盲目兴建的“大广场”、“景观大道”,由于没有可联想的事件、代表性的活动而显得缺乏文化底韵,只能作“走马观花”游,难以形成更深层次的文化意象。

3.3 场所:空间结构节点

活动的发生总是占据一定场所,铁凝在小说《永远有多远》述说了她对北京历史文化环境特征的独特感受,她说到自己站在灯市西口一个胡同口灰瓦屋檐下的青石台阶上,“采在这样的台阶上,我比任何时候都清楚我回到了北京,-------‘世都’、‘天伦王朝’、‘新东安市场’、‘老福爷’、‘雷蒙’------它们谁也不能让我知道我就在北京”。

由此可见,对特定城市文化的感受及记忆总是与活动发生的物质空间密不可分,凯文·林奇(Lynch,K.,1960)在其《城市意象(The Image of the City)》一书中认为,城市空间结构中的通道、边缘、街区(区域)、节点和地标是组成城市意象的五种要素。无论哪五种要素,都说明对物质空间的认识是通过大大小小的可意象的城市空间形成的。同样,对城市文化空间有实质的辨认,才会有亲切的感觉,并对空间有认同意义,产生归属感,林奇称之为“领域圈”,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场所”。

3.4 文化空间形成机制

在城市精神及城市制度、习惯框架规范下,人、活动、场所三者有机结合、互动共生,人作为主体参与并组织活动,活动强化了场所文化气氛获得认可,普遍认可的场所又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因此仅有场所而没有相应的活动吸引居民参与、仅有活动而没有特色鲜明的场所空间都不足以形成一个普遍认可的城市文化空间。反之,针对人的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及社会文化背景等进行深入的分析,针对性地进行活动的策划及场所感的强化,在文化空间塑造上则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城市文化空间的四种尺度

事物具有层次性,人居环境科学为简化起见,将空间归结为全球—地域(国家)一城市一邻里一建筑五大层次。就

文化在空间方面的差异而言,大的有东西方之间的文化特色差异;区域层面,我国城市文化异彩纷呈,同华夏文明的南北分流紧密相关,“北支为中原文化,雄浑如触砥柱而下的黄河;南支即楚文化,清奇如穿波而出的长江。这北南两支华夏文化是上古中国灿烂文化的表率。”城市文化角度,按照不同空间尺度人的聚居分异、文化活动强度不同及场所的空间分布,笔者将其分为如下四个层次:

4.1 整体城市文化意象空间

虽然每个城市中的居民对城市的感应不同,但“任何一个城市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的意象,它由许多个别的意象重叠而成”,林奇通过对波士顿、新泽西和洛杉矶3个城市的调查,对这3个城市中的居民对各自城市的意象进行分析,从而找出居民所关心的共有主题,进而说明城市结构对居民意象的影响,这其中也包括对城市整体空间的文化意象。

从城市整体的空间尺度出发,那么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就是城市的代表性文化,或者说城市的文化特色。在这一层次上,文化空间即城市空间,由最核心的城市精神、最有代表性的城市文化活动、以及最富特色的城市形象形成城市的整体文化意象。例如,巴黎为时尚之都;维也纳为音乐之都;威尼斯为水上之城;广州为南国花城;大连为服装之都等。

4.2 文化分区:城市内部宏观尺度的文化空间

在大中型城市内部,结合城市自然地理环境、居民聚居特征及区位交通条件等相关因素,城市内部在宏观尺度上因地制宜安排城市产业空间、居住空间等各种城市活动空间,形成大的粗线条功能分区,导致在分区空间尺度上(一般人口规模数十万,用地规模数十平方公里。小城市则直接体现为特色文化片区),某些特定类型的人、活动、场所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集聚,其主导的、共性的文化空间要素的积聚形成分区文化特色。如北京海淀聚集了大量教育科研场所和较高比例的高素质人才形成学术气氛浓郁的科教文化区;深圳罗湖高达40%的商业用地比例、市级商业中心对大量包括香港在内的区域购物人群的吸引,形成繁华的商业文化特色。

4.3 文化片区:城市内部中观尺度的文化空间

在城市内部一些尺度更小的片区,比如一条街道、一个街坊、一处开放空间(用地规模几个平方公里),特定业态(商业街、历史文化街、酒吧街及滨水开放空间等)由于积聚效应空间上的连片发展形成趋同或高度关联的文化功能片区,吸引相应的目标人群及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较分区更强烈的积聚,形成特色鲜明的文化片区。例如上海的新天地成为都市白领解压放松的首选、形成富有小资情调的休闲娱乐氛围;深圳华侨城的主题公园和环境幽雅的高尚住区相得益彰,成为全国知名的主题人文景观片区。

4.4 文化设施:城市内部微观尺度的文化空间

更微观的文化空间则是具体的公共文化设施和场所(如图书馆、音乐厅、博物馆等),它们具有专门的功能和特定的地点,是居民开展日常性文化交流及活动的场所,一般环境优美、建筑体量突出,有良好的区位及景观条件,

成为片区或街坊的公共活动中心。

4.5 综述

综上,文化片区和文化设施吸引相关人群并承载具体的文化活动,一般有相对明确、具象的实体空间范围(国内有学者对北京城市意向作过具体研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活动和场所形成整体意象和文化分区的文化特色;整体意象和文化分区则更多体现为人大脑思维对文化片区和文化设施的一种概括,一般体现为相对模糊的、形象化的空间概念,其文化特色也随着文化片区和文化设施的发展而相应变化。整体意象、文化分区、文化片区、文化设施在不同的空间尺度共同演绎着精彩分呈的城市文化,构筑一个有机统一的城市文化空间体系。

5 城市文化空间的需求层次

城市文化空间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其需求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城市内部居民自身参与文化活动的需求,它随着居民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而不断攀升;另一方面是城市作为一个主体的需求,全球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逐步提高后,城市作为区域中一个与外部交流频繁的系统,为改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竞争力,需要不断提升自身文化品位,从而产生新的需求,最终这些需求落实到具体的文化片区和文化设施上。

城市对内及对外的这两种需求是相互促进的,城市对外竞争力的提升带来经济规模的扩大,继而是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产生更多高层次需求,高层次需求又促进了城市的各种消费进而促进城市经济规模进一步壮大,形成类似城市经济学所说的“乘数效应”。这两种需求也是相互统一的,满足居民的基础型需求的文化空间体现了城市的基础人文环境,而城市高端的文化空间在提升区域中竞争力的同时适应了城市居民较高层次的文化需求,因此我们不妨将城市文化空间的需求层次统一分为基础型、提升型和标志型三类。

5.1 基础型

基础型文化空间是居民得以正常生活、城市得以正常运转必须配备的基本要素,多结合城市居住空间配置,体现了城市文化的底色。随着恩格尔系数的不断降低,居民生活方式由温饱型向享乐型转变,用于满足衣食的消费在总的消费中比例越来越少,而用于教育及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消费日益上升,而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较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后即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求,所以基础型文化空间的需求本身也呈现不断发展的规律,昨天高端的形式今天可能已成为大众消费的热点。

基础型文化空间由于针对所有居民因而需求总量最大,一般规模较小、数量多,服务半径不大以尽量方便周边居民便捷地到达,同时在活动形式偏向居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在活动内容上力求多样化以适应居民的各种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

5.2 标志型

标志型文化空间多为城市的标志性街区、城市的市级甚至区域性的设施或场所,常被誉为城市“形象工程”,如歌剧院、体育中心、博物展览等公共空间。作为城市文化的“形象符号”,一般规模大但数量少,位置选择在最

能代表城市形象的标志性区域,其视线宽广、环境优美、有良好的区位及景观条件;在活动的组织上结合城市优势产业选择最能代表城市特色的活动。深圳结合高新技术发达的优势举办一年一度的“高交会”,打造一个万国旗帜飘扬、政要学者云集的中心区高交会片区,形成“创新之城”、“先锋城市”等城市意向。

5.3 提升型

提升型文化空间是介于基础型和区域型之间的层次,在城市功能方面通常对应城市次级机构或辖区(区、县或街道等)的品位提升需求,在城市居民方面适应城市中间阶层的使用需求,数量较多、规模较大,其受众数量较基础型文化空间更少因而具有大于基础型文化空间的服务半径。

作为标志型文化空间的有效补充和基础型文化空间的高级形式,提升型文化空间常结合城市的次一级公共中心设置,具有较好的区位条件和较好的城市景观,在形式上多结合分区的特色产业、地方性文化活动进行组织。

5.4 综述

基础型、提升型以及标志型文化空间,其核心的功能都是提供给居民参与文化活动的场所,它们的区别仅仅是层次上、档次上的而非功能上的,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不仅在于它构建了一个层次丰富、级配合理的物质生活空间,更在于它能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空间,让不同收入水平、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及不同阶层的居民都能各得其所、其乐融融,产生强烈的家园感和归属感。

6 结语

通过对文化空间三要素(人、活动及场所)的研究解读现状城市文化,结合特定历史阶段下城市及居民的需求层次分析,针对性地组织策划文化活动、营造文化场所,构筑整体文化意向、文化分区、文化片区以及文化设施等四种尺度的文化空间,是形成有机统一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文化系统的有效手段,对提升物质空间的文化含量、加强城市文化竞争力以及提高城市在区域中的文化“能见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中国加入“WTO”、全球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以及新经济的发展壮大,开放、交往及竞争日益频繁,新形势下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讨论方兴未艾。在我国,“韩流”、“日流”现象及美国大片的高额票房收入凸显出文化产业在经济效益方面低能耗高附加值的巨大潜力,给人以打造“世界加工制造工厂”之余的另一种思索;WTO乌拉圭谈判之后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争论日益激烈,由全球化导致的标准化、“千城一面”趋势下文化特色保护的观念逐步深入;湖南农民千里背尸还乡更反映出我国城乡差距、贫富差距逐步扩大后城乡在生活方式、文化观念上的巨大差异,孕育着潜在的社会危机。党的十六大将文化特色的保护、文化价值观的融合提升到弘扬民族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文化竞争力作为地区及城市核心竞争力逐步成为共识,日前北京提出未来文化产业总产值逐步达到城市生产总值的9%,上海市提出将文化产业发展为城市支柱产业的设想,广东省提出建设“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深圳市也提出“文化立市”的发展战略。

概括西方国家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历程,可大致分为以下六个阶段,1)注重物质规划阶段,2)注重经济规划阶

段,3)注重环境规划阶段,4)注重社会规划阶段,5)注重生态规划阶段,6)注重文化规划阶段,中国城市规划实际大致处在西方发达国家第一至第三阶段 (顾朝林,2003)。而随着这一系列城市发展战略重点的转换,城市规划关注的核心内容也必将迎来新的升级转化,城市文化方面规划理念、规划编制方法的探索无疑是相当重要且有重要现实意义的事,本文旨在抛砖引玉,希望引起学界同仁共同关注。

[参考文献]

[1] 鲁学军,周成虎,龚建华.论地理空间形象思维—空间意象的发展[J].地理学报,1999(5):401~409.

[2] 王军,陈锋等.《城记》座谈会讨论纪要[J].读书,2004(9):3-27.

[3] 余颖等.时间仪事化与城市结构化[J].

[4] 吴良镛.面对城市规划“第三个春天”的冷静思考[J].城市规划,2003.

[5] 顾朝林,等.概念规划:理论、方法、实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6] 凯文•林奇.城市意向[M].

[7] 胡宝林,喻肇青.台北都市景观计画研究[M].

论中国城市文化的现实价值

论中国城市文化的现实价值 【摘要】:城市文化是城市社会成员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的内在驱动力量,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支撑,为城市发展塑造形象和提高品位,是城市特色形成的条件,为城市发展增强辐射力和整合力,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对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城市文化文化软实力意义形象特色 【正文】:在不断加快的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定位逐渐由经济功能型转变成现代宜居型,城市品位、城市风格、城市质量业已成为都市发展繁荣的新战略基点,这显现了城市文化建设蕴含的深层次价值。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存在的内在支柱和外显标志。通过城市文化建设,可以进一步发展城市经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增强城市凝聚力和影响力,推动社会整体的进步强盛。因此,深入挖掘城市文化内含的基因资源,全力构建独特的城市文化体系,发挥城市文化功能,就成为时下打造精品都市的重要课题,也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什么是城市文化 城市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文化是随着社会劳动分工的加深而产生的,是一种比村落文化更为高级的文化形态。城市作为人类适应环境的一种特殊方式,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和独特的文化现象,反映着它所处的时代、

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生活方式、人际关系、伦理道德及宗教信仰等。城市在不断地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产生了各种不同地域及不同时代特色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与建筑形式,亦即产生了城市文化。就城市的发展史而言,“城市”这一概念并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学、政治学、地理学的范畴,它同时是人类文化的一种高级形态。城市文化存在于城市的每一个发展阶段中,城市的发展史是一部人类的发展史的记录:从最初的挡风蔽雨的满足基本生理需求的构筑物到今天越来越丰富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钢筋混凝土森林般的建筑群;从安全防御考虑的“城”到“匠人营国,旁三门,方九里”的气魄直至今天绵延几十甚至上千公里的城市群,无一不是随着人类自身的生活状态、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变化、发展而发展的。 城市文化的构成要素有城市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建筑文化、自然文化、管理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内容。他们是自然文化与社会文化的结合,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统一。它们构成了城市文化管理体系的基本条件和组织架构。由此可见,城市文化处在整个社会前沿最能体现时代特征。 城市能否成为诗意的生活环境,文化成为主要因素。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各种不同层次的需要是城市发展的最终目标,也是城市文化的本质所在。文化是城市的基因,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形象,是城市的实力。 二、什么是文化软实力

浅析城市景观设计中文化元素的运用

浅析城市景观设计中文化元素的运用 摘要:城市景观是文化的一部分,是一个城市文化内涵的外在表现,在经济发展全球化的战略下,当前景观设计界出现了一些问题――由于有些景观设计师对文化内涵不 够重视,所以出现了很多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内涵的景观设计作品,城市景观“趋同化”、“均质化”成为普遍现象,使得景观设计的文化性研究显得比任何时代都更加重要。本论文将从当代城市景观设计的现状分析入手,探讨城市景观文化内涵的构建和表现方式。 关键词:城市景观文化要素地域性环境 引言 美国建筑学家伊利尔.沙里宁认为:“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说明城市文化是人类文化和理想的载体是城市建设过程中重要部分。然而当前由于过分追求效益,城市景观设计中出现了盲目照搬一些带有文化意味的符号,形成“干城一面”的景象。如今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新的社会理念的不断显现,探索出一套高效的设计理论来指导城市景观设计,深入研究人文内涵已成为社会实践的热点和研究的焦点,利用用人文元素来改造城市景观设计的有效路径已成为城市景观研究的一

大趋势。 一城市景观设计的含义及特色 (一)城市景观的含义 景观设计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设计上也更加注重人、文化与自然的和谐。地域文化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迹、文化形态、宗教信仰等甚至是自然景观。将地域文化铭刻在景观之中,是地区内人们情感的寄托和归宿,也是塑造城市特色景观,提升城市景观价值和城市形象的重要部分。 城市景观设计涉及到对地域文化的挖掘和理解,以及地域文化特征与城市景观系统要素的相互结合。在这方面,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以及”人与大地”关系的古典哲学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文化的典范,在《园冶》一书中把中国园林作为中国文化和诗情画意的综合体,着重于开掘其文化内涵、构景手法及其作为文学艺术综合体给人的身心感受。同样,西方国家也很早就已经开始关注城市景观中人文景观的设计,把其作为改观城市环境和个性重要的课题,并进行相当广度和深度的系统研究。 (二)城市景观的特点 第一,城市景观都是依据一定的自然景观建立起来的,自然景观奠定了城市景观的基础,也制约了城市景观的轮廓。如重庆多山的地形地貌造就了重庆山城的景观轮廓,苏

城市发展的文化思考

城市发展的文化思考 摘要: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随着城市化的水平不断提高,城市文化面临着一系列不足和困境,城市文化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快速城市化发展中的主要课题与命题。城市文化发展涉及很多方面,需要处理好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遗产、生态环境保护、城市规划设计中文化因素的强调等多方面关系,以达到城市发展与文化发展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目的。 关键词:城市;文化;发展 “文化”是一个特殊的词汇,就其一般意义而言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历史形成的,特定的社会群体所共同具有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心理状态和精神风貌。它是人类特殊的生活方式和活动方式,是社会成员共同的文明素质和心理结构,是民族的集体智慧、集体性格,是凝结在社会成员中的核心价值、行为定势。 具体到城市而言,正如美国著名学者刘易斯•芒福德( Lew is Mum ford)在《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一书中所说:“古代的社区过于稳定,它墨守成规旧俗,不愿采纳新的生活方式;如果古代人类有意突破这种保守社区的孤立和封闭状态,那么对此问题能够找到的最好答案莫过于

城市这一发明了。”“城市是一种特殊的构造,这种构造致密而紧凑,专门用来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纵观历史,城市最早产生于古代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它经历了古代、中世纪、近代和现代四个发展时期。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大规模的近代工商业在城市中迅速发展,城市规模、性质发生了巨大变化,形成了以大工业为中心的近代城市;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城市发展又进入了新的时期,有学者称之为现代化城市或信息化城市时期。越来越多的人由农村迁移到城市,伴随着文明的演进而发展,城市越来越成为人类文化的摇篮和容器,成为文明生长的肥沃土壤,逐渐发展出自己特有的品格。 “城市”这一概念并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学、政治学、地理学的范畴, 它同时是人类文化的一种高级形态。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城市发展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文化发展的历史。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随着社会劳动分工的加深,随着人类社会秩序的完善,随着社会文化的日益发达,城市文化也随之一日千里包罗万象,形成人类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 人类建造城市,城市同样反作用于人类,城市文化通过城市物质要素表达出来,又依靠个人而存在发展下去,在此意义上,城市自身和人类共同造就城市文化。城市文化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就其内涵和外延来看,城市文化不完全等同于其他文化,它具有鲜明的城市特点,是赋予城市朝气和独特性

城市文化建设研究报告

北京市顺义区都市文化建设研究报告 目录 前言 (1) 一、顺义都市文化的自然历史渊源 (2) 1.顺义文化的自然秉性:善水利物 (2) 2.顺义文化的历史传承:融合文明 (4) 二、顺义都市文化的人文传统 (6) 1.顺义的商业文化:集商聚义 (6) 2.市井文化:厚德载物 (7) 3.红色文化:不屈抗争 (8) 三、顺义都市文化的当代进展 (9) 1.绿色生态文化:健康宜居 (9) 2.群众节庆文化:和谐民生 (10) 3.企业文化:诚信进取 (11) 4.国际枢纽文化:开放包容 (12) 5.现代农业文化:秉古誉今 (13) 6.顺义啤酒饮料文化:厚积薄发 (14)

四、顺义都市精神:顺潮宾水,尚德名义 (15) 1.顺潮宾水(顺潮滨水) (16) 2.尚德明义 (16) 五、顺义都市文化进展取向 (17) 1.爱护旧城历史文化,创新新城文化建设 (18) 2.新城建筑和街区:横看成岭侧成峰 (19) 3.“尚德明义”之表达:公共服务和商业街区 (20) 4.“顺潮宾水”之表达:滨水生态和国际街区 (21) 5.打造居民形象,营造都市文化 (26) 结束语 (27) 前言 随着都市化进程的大力推进,都市文化越来越多被人们所认识、所重视,用文化的理念评价并提升都市质量品位已成为人们新的标准和要求,在当代都市的规划、建设、治理无一不包容着都市文化的要求,这是社会进步进展的必定。什么是都市文化、

都市文化如何建设、如何用文化的理念建设都市等内容,正成为人们探讨的重要课题。 都市文化是都市那个地理行政区划与都市历史形成过程中所产生、所制造的物质财宝和精神财宝的总和。都市,作为一个复杂的有机体,更多的具有地理、行政、区域、经济单位概念的意义,文化,则是一个都市的灵魂和气质,它隐含在都市的方方面面,给予都市特有的气质,反映都市人的价值取向、生活态度、审美水准,是衡量都市文明程度和人们综合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都市和人共同造就都市文化。都市文化是一个都市的标识,它折射出都市人群生存状况、行为方式、精神特征及都市风貌的总体形态,不同都市之间都市文化存在着明显的个性和差异。顺义都市建设要打破“千城一面”的建设格局,打造具有鲜亮顺义特色的顺义都市文化。 一、顺义都市文化的自然历史渊源 1.顺义文化的自然秉性:善水利物 顺义位于北京市东北郊,城区距市中心30公里。东邻平谷,北连怀柔、密云,西接昌平、朝阳区,南界通州区、河北三河市。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性气候。境内已探明的矿藏有

关于对城市文化建设的思考

对城市文化建设的思考 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和灵魂,是城市的内核、实力和形象;城市是文化的凝结和积淀,是文化的容器、载体和舞台;城市与文化是与生俱来、密不可分的统一体。我省在大力推进特色城镇化的实践中,应该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搞好城市文化建设。 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和灵魂,是城市的内核、实力和形象;城市是文化的凝结和积淀,是文化的容器、载体和舞台;城市与文化是与生俱来、密不可分的统一体。我省在大力推进特色城镇化的实践中,应该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搞好城市文化建设。 树立文化城市理念 城市价值何在?城市如何建设?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是随着城市发展的历史演进而不断深化和丰富的。 从“功能城市”上升到“文化城市”,“文化城市”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理念的最高境界。在西方工业化、城镇化高速发展的历史阶段,为适应加快扩大城镇承载能力的迫切需要,1933 年国际建协发布以“功能城市”为主题的《雅典宪章》,以物质空间为主体的功能主义的城镇建设主流思想随之长期控制世界。功能主义忽视人的生活的复杂性和人的需求的多样性,没有解决好城市发展中的诸多问题。随着“城市病”的不断蔓延、加剧和扩散,人们逐渐把视角从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1977年《马丘比丘宪章》对城市建设形成了注重人文生态和文化空间的社会文化理念;1938年L·芒福德出版《城市文化》引发了人们对城市如何发展的深思;1985年欧盟提出“文化城市”概念,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理念形成潮流;1999年的《北京宪章》、2007年的《城市文化北京宣言》,都强调“塑造充满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城市空间”。“文化城市”成为当前城市建设的最先进理念。 从“物质家园”上升到“精神家园”,“文化城市”已经成为城市价值追求的基本趋势。什么样的城市能让生活更美好?归结起来,就是既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又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的城市;就是既能为人们身体的幸福栖居提供物质空间,又能为人们心灵的幸福栖息提供文化空间的城市。确立“文化城市”目标、提升城市文化水平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国际潮流,“文化变成城市发展战略的轴心”。我国也大力促进“文化城市”和城市文化建设,越来越多的城市对发展作出“文化定位”或者提出“文化城市”目标,城市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出保存城市记忆、体现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质、展示城市风貌、塑造城市精神、支撑城市发展的巨大作用,已经成为一些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从注重物质建设上升到注重文化建设,以“文化城市”理念引领我省城镇化发展。我省已经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期,城镇化不应仅仅是“量”的扩大,更应该是“质”的飞跃。应积极学习国内外城市发展的先进理论,认真吸取西方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城市发展的经验和教

城市空间的资源探索及文化活力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72707635.html, 城市空间的资源探索及文化活力 作者:张博 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16年第07期 摘要:城市文化活力是城市文化传播的主要动力,对城市的发展与进步能够产生重要影响。在当前时代发展背景下,需要加强对城市空间资源的探索,展现更多的城市空间文化活力。从城市空间资源的内涵与价值、城市空间资源的特点两个方面,简单论述城市空间的资源,针对城市空间的文化与文化活力进行浅析,并基于内在性思想理论的文化活力分析与基于实证性思想理论的文化活力分析两个方面,探究城市空间的资源与文化活力,以期能够促进城市文明的发展与城市进程的建设。 关键词:城市空间;资源探索;文化活力 城市化进程不但是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表现,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所在。城市是人类文化的聚合体,在当前人类实践互动的过程中,承载着多元化的人类发展现状,展现出不同城市氛围、城市发展环境下的精神与气质、印象与理想,等等,展现出独具一格的城市文化空间。加强对城市空间资源的探索,有助于构建良好的城市文化模式,展现更多的城市文化活力,构建富含魅力的城市文化,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完整而清晰的城市化格局。文章将结合城市空间的资源探索及文化活动研究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一些相关观点与建议,希望能够对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以及城市文化的构建产生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城市空间的资源 (一)城市空间资源的内涵与价值研究 城市是以空间与环境资源利用为基础,以社会发展与进步为目标的空间地域系统。城市是集人口、科学文化与经济为一体的区域体系。从城市的发展来看,城市肩负着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责,是实现社会分工与联系的推动性力量,如果没有城市,则各项活动难以深入开展。城市空间的利用情况则会直接影响城市经济的发展,加强对城市空间资源的相关研究,是实现城市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城市空间资源的开发与探索,具体指的是根据城市综合发展中的地面、高空与地下三个部分内容,对城市进行全方位的调整,提升城市的整体容量,合理挖掘城市中的空间资源,提升城市交通整体水平,改善城市环境。基于立体概念可以看出,城市系统中的各项功能均需要在地面、地下亦或是高空中实现,城市中的各项资源具有相辅相成、相互优化的作用。合理开发和利用城市资源,能够改变城市内部功能,保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空间资源的特点分析

城市发展与城市文化建设

.城市发展与城市文化建设 作者:曹阳来源:添加日期:11年03月01日 城市文化是一门城市管理科学,它不是单指某一特定的城市文化设施、市民的知识水平、教育程度高低等狭隘的文化现象,而是包括了城市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及其所形成的管理系统。 一、城市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城市文化是一门综合管理城市的学科,是城市组织体系的基本架构和行动方略的指导系统。城市文化的构成要素有城市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建筑文化、自然文化、管理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它们是自然文化与社会文化的结合,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统一。城市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是: 1、培育具有现代素质的市民。市民是城市的主体,是城市社会文明的创造者和体现者,也是城市文化的载体。城市市民的素质如何,直接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广大市民只有不断增强城市意识、开放意识、法制意识和现代生活环境意识,促进一个城市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精神风貌,有浓郁的崇文意识、有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个城市才能现代化。 2、塑造城市形象文化。城市形象文化主要指城市的外观形象,它包括城市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时尚的外观形象。诸如,城市的空间布局,建筑的造型、风格、色彩以及道路,广场,公园,雕塑,路灯,栏杆,甚至路牌和广告等等。独特的文化来源于独特的自然和生态环境,所以,要建设和谐城市就必须充分认识自己城市的自然特色,保护自然和城市的文化特色。城市的发展是以健康的自然环境为前提的,自然环境是孕育城市文化的摇篮,因此,只有遵从自然规律的城市发展,才能产生经久不衰的城市文化。 3、充分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是一个城市文化品位的重要表现,是一个城市文化个性的生动体现,也是一个城市最独特的文化优势。历史文化使一个城市有别于其他城市,充分挖掘利用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历史文物和文物依存的周边环境,是树立城市文化个性、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捷径之一。历史文化遗产是一种无形资产,它可以与旅游、文化产业联姻,产生投入小、回报大的经济效益,它所起的品牌效应,绝非商业铺面和房地产等近期利益所能比拟的。 4、有繁荣发达的文化产业。所谓文化产业主要包括文化娱乐产业、影视及音像制品业、新闻出版业、文化旅游业以及一些与文化相关的美食、美容、时装、休闲、美术品产业等等。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既可以有力地促进经济发展,也可以极大地提高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

城市形象与文化研究的文献综述

城市形象与文化研究的文献综述 摘要:一直以来,一个城市形象的传播都离不开文化的作用,文化在城市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中国知网作为数据源,通过文献调研法,对该领域的研究论文进行数据统计并作研究主题和内容的分析综述,为城市形象传播提供参考建议。 城市形象作为一个城市对外的窗口,对于一个区域的综合发展至关重要,也是该区域突出重围,彰显自身魅力的重要因素。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名片,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吸引他人的关键因素。利用城市文化来构建城市形象,在城市形象传播中尤为重要。因此,城市形象与文化的研究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城市形象研究状况 以“城市形象”为关键词搜索,截止目前为止,中国知网共收录文献7507篇,内容覆盖范围很广,包括社会学、经济学、建筑学、新闻传媒等学科。本文主要选取新闻传媒类论文为研究对象,按照研究内容和研究角度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城市形象的定义基础及发展、城市形象传播策略研究、城市形象媒介呈现研究。 1、城市形象的定义基础及发展 学术界对于城市形象的定义数不胜数,但是很难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 美国城市研究学者凯文林奇在其专著《城市意象》中提到,城市形象是通过人的综合感受而获得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道路、边界、

区域、标志物等方面,并提到“一个可读的城市,它的街区、标志或是道路,应该容易认明,进而组成一个完整的心态。” 美国学者刘易斯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一书中认为城市形象是指人们对于城市的主观印象,是通过大众传媒、个人经历、人际传播、记忆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国内学者居易的《城市形象的基本概念及其感受》中则认为城市形象是城市建设中软件和硬件的结合,是城市(或特定的区域)给人的印象或感受。包括精神感受系统、视觉感受系统、消费感受系统、风土人情感受系统。 张卫国在《城市形象设计理论探讨》中则提出城市形象是指城市给人们的综合印象,即城市这一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总的来说,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城市形象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人们对某一个城市或特定区域形成的主观印象。 2、城市形象传播策略研究 城市形象作为一个区域的软实力,必须通过一定的符码形式传递出去,才能吸引外界的公众。在此过程中,选择什么样的传播策略至关重要。 何国平在《城市形象的传播模型与基本策略》一文中提出了城市形象传播的总体范式,即在城市定位元素资源与城市形象元素资源库的二元合力中形成一个最优方案,由此提出了城市形象传播的四个策略,利益相关者策略、城市营销策略、大众传媒策略和文化策略。 陶建杰的《城市形象传播的误区突破与策略选择》中也曾提到城

文化特性与城市建筑――以杭州为例

文化特性与城市建筑——杭州案例研究 现代城市的竞争,不仅是经济实力的竞争,更是文化、城市形象等软实力的竞争。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三千多年的城市建设史,然而在过去几十年里,因为飞速的经济发展和快速的城市化,中国的城市面貌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多数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在现代化建设中失去了可识别的身份,众多城市的历史街区和古老建筑在现代化进程的滚滚潮流中轰然倒地。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在城市营造者的眼中沦丧。而城市居民内心深处的欲望和危机感与日俱增,缺乏地域文化的城市也使得居民缺乏城市认同感。如何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保持和发扬建筑的文化特性,是值得城市居民和城市营造者深思的。 一、当代中国建筑文化的缺失 1.1传统建筑文化的缺失 任何建筑都和本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紧密相关。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精神的体现,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物我一体的自然观以及阴阳有序的环境观一直作为基本的建筑理念影响和制约着中国建筑的发展,使中国建筑表现出强烈的人文意识和理性精神。 这种精神在当代建筑中理应得到继承与发展。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西方文化思想的强势冲击,加上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近现代文化精神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没有正确的应对策略,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一种截然相反的文化冲击下变为了弱势。中国当下建筑,大都沿袭西方建筑的模式,摩天大楼、欧陆风情随处可见,一些标志性建筑以其新颖和现代的造型刺激着人们的眼球,然而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内涵却缺失了。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有着浩瀚如海且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我国城市建筑的文化遗产资源也极为丰富,几乎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生命历程,它不但是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城市文明的现实载体。如何保存城市的历史面貌,延续城市的历史生命,对当下城市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令人遗憾的是,在我国现有的城市建设中,这方面的工作却做得不够。当年梁思成谈北京城的规划与建筑时,曾感叹“伟大的北京城墙”被人们所忽视,他说,北京城墙的产

近代天津城市文化空间结构嬗变浅析_许哲娜

在近代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复杂历史背景下,天津传统城市文化经历了极大的冲击,不但在地理空间上发生了迁移,在文化元素的构成上也出现了剧烈的变化。 传统的天津城以鼓楼为中心,分布着东北角、东南角、西北角和西南角四大居住区。其中宫北大街、大胡同、侯家后一带由于毗邻北运河,有停泊在附近码头的外地货船提供的巨大客流,因此尤为繁荣。商店鳞次栉比,摊贩、游人川流不息,自然成为天津城市休闲文化的中心。自清初以来先后出现了福来轩、三德轩、东来轩、宝和轩、义顺茶园等知名茶馆、戏园,诸多艺术形式如皮簧戏、十番、 “数来宝”、 “荡子曲”等都在这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这类“俗”文化相互辉映的则是盐商、政要在城内外兴修的各式园林,举办吟诗作画、集结诗社等文化活动,展现了天津文化“雅”的一面。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天津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天津城区发生了连锁反应式的变化和扩张。首先是九国租界的出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天津被迫开埠通商,英、法、美、德、日、意等国强划租界,并进行了诸多旨在为本国侨民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客观上加快了天津的城市化和近代化进程。此外,由于晚清以来中国政局动荡,天津成为很多下野政客观望局势、谋划东山再起的据点,他们多选择居住在市政管理较为完善、居住条件相对舒适的租界区,也为这里的经济和文化带来了发展机会。其次是因列强租界区划出现空隙而兴起的南市地区。这里毗邻日租界,被当时日本侵略者称为“预备居留地”,不属于中国管辖范围,而以老西开地区为扩张目标的法国人也对该地区不予过问。尤其是进入20世纪以来,在政局动荡的情况下,封建剥削日益沉重,加上连年自然灾害,天津周边一带的农村经济趋于崩溃,大批破产农民、灾民涌入天津,也成为了推动南市发展的主体力量之一。中山路一带最为晚出。这里是中国人“最早运用现代城市规划理念开辟建设的新城区”。1902年,袁世凯代表清政府收回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沦陷的天津,设立直隶总督衙门,并在督署附近的海河以北地区, 精心打造了以大经路(今中山路)为中轴的新的行政、经济和文化中心。 随着新城区的开拓和繁荣,天津城市文化空间也发生了结构性转变。首先,在这些新城区里,兴建了大批的教育文化设施和休闲娱乐场所,催生了诸多新式的文化行业,形成了具有近代特征的新文化中心,也改变和丰富了天津城市文化的构成。如在租界区出现了按照西式教育理论进行管理的新式学校,有别于中国传统邸报的西式报纸,展示西方饮食文化的西餐馆,展示西方休闲文化的俱乐部、电影院、跑马场、公共体育场等。又如在中山路修建的东兴里、择仁里等院落式里弄住宅,成为政府各级工作人员、大型工厂工人和铁路职工的聚居地,孕育了新式居住文化。在这里还集中了大批在近代教育和规划理念指导下兴建和管理的新式学校,如直隶第一师范、直隶女子师范学校、工业专门学校、水产专门学校、法政专门学校等,以及旨在提高市民精神文明素质的公共文化设施,如图书馆、美术馆等,这些都与老城区的传统文化设施如文庙、书院以及古典园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其次,新兴文化中心不但凭借这些新的文化设施和休闲娱乐方式对老城区的文化影响力产生了巨大的分流效应,而且还吸引了活跃于老城区的传统文化行业逐渐向新城区转移。相声茶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位于老城区的一些茶馆最先为相声提供了发展的舞台。阎德山、李德钖(万人迷)、张德泉(张麻子)、郭瑞林、马德禄、周德山(周蛤蟆)等天津相声的奠基者都曾在这里登台献艺。然而,随着大批流民向南市集中,为相声提供了更为庞大的观众群体,南市取代老城区成为相声发展的重镇,并为相声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一跃成为“相声艺术摇篮”。法租界梨栈一带的相声表演起步更晚于南市,然而由于这里治安秩序相对良好,较少地痞恶霸的干扰,加上观众素质较高,不需要为了迎合观众而被迫说“荤口”,因此从发展伊始就成为艺人梦寐以求的“大台口”,能获得到这里演出的机会是对他们艺术水准的最大肯定。传记作家刘连群真实记述了相声表演 近代天津城市文化空间结构嬗变浅析 许哲娜 115

城市文化元素与文化再生在城市设计中的多种影响

城市文化元素与文化再生在城市设计中的多种影响 摘要:在促进城市文化复兴的城市设计中,首先要明确的是城市“文化”所指的具体概念与重要内涵。由于中国几十年以来所实行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导致普遍的看法认为是城市文化代表了先进文化和高雅文化的聚合。事实上,无论从城市发展还是文化发展的角度来讲,这一观念是不恰当的。文化不仅仅是一种非物质的体现,更应该被看作为复杂的实体,是一种与消费产品同等模式的生产、生活方式过程。此外,文化不仅在艺术方面体现一定的意义和价值,事实上,普通人的各类社会行为也是文化意义与价值的反映。 关键词:城市设计;文化;发展 1文化与城市发展 目前,城市设计越来越多的关注于城市文化再生,究其原因,主要是其涉及到文化和传统技术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能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着力点。然而,除此之外的使地方政府更多地使用文化战略作为城市发展和文化再生手段的原因是更为复杂的,但很明显能够从现有的变化态势看出,是伴随着国家政治,文化和经济等宏观形势的转变而发生的。 现在,中国正处在大国崛起的道路上,文化强国与文化兴国已经成为当下最为重要的发展策略。就国家战略发展政策而言,体现了两个层面的重大变化,这对国内城市发展的文化战略带来了一定的冲击。第一个层面涉及到中央政府对文化与艺术的态度,因为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尚未打开国门。在这一阶段,城市的发展运作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特点,相关的城市基础的建设观也与当时的政治理念相匹配。这导致了从上到下的对于中国文化概念的漠视。此外,地方政府能动性的缺乏,也限制了地域文化的积极作用。然而,随着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市场经济的逻辑逐步应用到社会各行业的传统项目,城市发展的目的产生了变化,自身的角色也相应而变,从以往实施特定的专政管理转化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民族感情也得到了释放,这进而对地方政府与相应的文化艺术团体产生了一定的压力,使之更为积极的考虑到城市发展的文化特色。 此外,中央政府对于文化的控制以及对于地方的计划管理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地方行政职能所拥有的管理范围与权限得到了扩展与提升。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一些地方政府通过召开与举办数项国际展览或者国际赛事,充分的重视了城市的自身特色。而通过这些案例,可以很容易获得国内城市发展的有益经验其中,除了丰富多彩的各类文艺活动外,城市发展政策的导向应该是推动城市文化的生产,促进城市文化的消费。因此,在城市设计过程中,应考虑为城市文化产业提供相应的空间与场地,并应以此作为未来城市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一部分。 此外,城市为满足后现代文化的象征的相关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必须产生适应文化的建筑环境。而城市设计也必须根据使用目的,提高建筑的时尚感,大力发展城市文化设施与公共艺术设施。很明显,文化能够促进城市发展,在现代

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 体系研究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作者:上海艺术研究所《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组来源:添加日期:10年08月27日 一、研究背景 21世纪是世界城市大竞争的时代,这意味着国际化大都市之间的竞争程度更为激烈,竞争范围更为广泛。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与之间、城市之间的竞争内容,已经从经济综合竞争力层面逐步扩大到文化竞争力的层面。当国际化大都市的“硬实力”——经济综合竞争力具备了相当的条件时,“软实力”——文化竞争力则成为竞争的重要“筹码”。这表明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程度,已经从单一指标转向多重指标。根据世界城市发展的实际,在城市的经济力、政治力要素指数相差无几的情况下,最具竞争意义、发展潜力、时效性的要素,往往是城市拥有的文化实力。从城市发展的角度看,文化既是经济、政治发展水平的精神投影,也是经济、政治发展的物质表现,是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中最难以把握却又必须把握的要素,在未来的城市竞争力要素中将会占很大比重,城市之间新型竞争将基于文化领域与经济领域的双重博弈。本世纪成功的城市将是文化的城市,有文化竞争力的城市。① 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文化底蕴的深厚和文化发展体制的现代化。许多发达国家在经历工业文化的长期发展之后,已经认识到城市文化的复兴对于城市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近年西欧展开城市复兴运动,其中文化旗舰项目成为城市复兴的重要战略,这项重要的发展战略计划包括对一些传统产业已经衰落的城市进行复兴。因为在产业衰落的同时,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均遭到破坏。城市复兴计划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手段,在物质空间、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等方面,对城市进行全面改善,使城市的经济活力重生,恢复已失效的社会功能,改善生态平衡与环境质量,并解决相应的社会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举办盛大庆典活动、文化旅游、体育赛事等文化措施,使这些城市综合提升其文化、经济和城市形象。这一举措将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采取经济手段激活城市发展力的同时,国际组织及各国文化部门相继出台一系列的文化政策,以实现文化的长期与稳定的发展。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文化政策促进发展政府间会议”。会议制定的《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指出,“发展最终可以用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

城市文化及文学研究

历史变革 昆山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居住。 古名娄邑,春秋战国时期先属吴,后属越,继又归楚。吴王曾在这里豢鹿狩猎,故又名鹿城。秦置娄县。南朝梁大同初年(535-536年)始名昆山县。唐天宝十年(751年),分置华亭县,昆山县治由昆山(今松江县小昆山)迁至马鞍山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又分置嘉定县。元代曾升昆山为州,明代复为县。清雍正二年(1724年),分置新阳县,与昆山同城分治。民国元年(1912年),昆、新两县并为对外开放昆山县。1949年5月13日昆山解放。1984年列为开放县。1987年末,有7个县属镇,13个乡,467个行政村,54.87万人,平均每平方公里596人。主要为汉族,另有回、满、彝、蒙古、布依、土家、哈尼族88人。 革命传统 昆山人民富有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 隋末,就有朱燮领导农民起义军反抗封建统治者的斗争。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昆山军民抗击围城倭寇,历时45天,大小30余战,终于将入侵的倭寇赶出家园。清初,全县人民奋起反抗清朝统治,杀县丞,烧县衙,推王佐才率师起义。后遭清军镇压,起义失败,王佐才不屈而死,全城军民被杀者十之有四。清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占领昆山,同治二年(1863年),清军大举反扑,在半个多月的昆山保卫战中,守城军民殉难者数以万计。清末,锦溪、巴城、陆家桥、正仪、杨湘泾等地,先后发生农民抗粮抗租斗争。辛亥革命前不少昆山籍人加入同盟会,参加革命活动。辛亥革命爆发,昆山人民举义旗,逐知县,迎来光复。 民国14年(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中共党员刘重民来昆宣传反帝爱国,各界民众积极响应。民国15年,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中共党员王芝九来昆开展革命活动,帮助筹建国民党昆山县党部,并建立中共昆山独立支部。民国28年,昆山创建第一支抗日武装--陶一球部队,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后整编为新四军江抗第三支队第一中队。同年开始建立县、区抗日民主政权、地方武装和群众组织,抗日活动遍及城乡。"皖南事变"后,革命武装力量受挫,党政军人员大部北撤,留守党员仍坚持原地斗争。民国32年恢复昆东、昆南抗日武装斗争,并发展了淀山湖抗日游击根据地,在斗争中壮大了地方党组织。抗战胜利后,地下党发动群众,积聚力量,同国民党反动派开展各种形式的斗争,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南下,迎来了昆山的解放。在抗日战争和国内革命战争中,在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战,以及在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中,有113名烈士为国捐躯。 著名人物 昆山人文荟萃,人才辈出。 自宋至清有进士476人,其中武科17人。南宋范成大,为当时文坛四大家之一;大学士、文学家卫泾“忧国忘家,始终一节。”元有名士顾阿瑛,精于音律诗画,终身不仕。明有卢熊,著有《吴郡广记》、《苏州府志》、《兖州府志》;有航海家费信,随郑和、杨敏四下西洋;有大学士顾鼎臣,疏请改筑昆山县城,免遭倭难;有哲学家魏校,为一代名儒,南都四君子之一;有著名文学家归有光,为古文运动代表,称唐宋派;有戏曲家顾坚、魏良辅、梁辰鱼,为昆剧的创始人;有苏州反税监斗争领袖葛贤,世称葛将军。明末清初,有杰出思想家、爱国学者顾炎武,他的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传颂于世;有文学家归庄,归有光曾孙,所著散曲《万古愁》,论者比作《离骚》;有著名教育家朱柏庐,著有《治家格言》,历代流传;有画家龚贤,金陵八家居首。清有徐乾学、徐秉义、徐元文同胞三鼎甲,号称"昆山三徐"。清末民初,有南社著名诗人、画家、教育家胡石予,与钱名山、高吹万并称江南三大儒。民国以来,有协助李宗仁指挥台儿庄战役的徐祖贻和历代国民党要职的叶楚伧、钱大钧等。 著名人士有书法家方还,天文学家朱文鑫,植物学家蒋英,棉花专家俞启葆,农学家于景让,物理学家周同庆,文字改革先驱朱文熊。还有曾任交通大学校长的吴保丰,著名音乐教育家丁善德,动画片导演徐景达,评弹艺术家顾宏伯、严雪亭等。科学家、企业家美籍华人王安博士,女钢琴家奥籍华人王纪音都是昆山人。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文化内涵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文化内涵的探析【摘要】城市公共空间既是人们公共交往的场所,更是一个城市的文化招牌。独具地域特色的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越来越受到关注,日益成为现代城市规划的重要部分。本文将对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的文化内涵进行剖析,进而提出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体现城市文化的方法和途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文化 【 abstract 】 the city public space is public communication places, and it is a sign of urban culture. with unique local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public space design, i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modern urban planning.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urban public space design of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then put forward methods and ways that embodies the city culture in urban public space design for reference . 【 key words 】 urban, public space, culture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文化作为一种抽象的概念,必须通过一定的载体才能够表现出来。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的文化内涵,正是通过公共空间这一载体,将城市文化融入设计理念之中,鲜明地表达出城市特色,使之区别于其他城市。在现代城市规划中,必须注重公共空间设计中文化内涵的体现,才能塑造出有生命力和持久力的城市形象。

我国城市文化印象与发展瞻望

我国城市文化印象与发展瞻望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城市是国家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的集中体现,是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形象而具体的反映。城市能够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我以为,想要城市又好又快发展,不仅要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还要重视城市文化、解放文化力。换句话说,缺乏文化魅力的城市不能算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我国已经进入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同时,应当把进一步认识城市文化、增强文化活力、推动文化繁荣、建设各具特色的城市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怀此愿望,本文就我国城市文化印象、存在的文化误区和对城市文化发展的瞻望,谈谈一孔之见。 一、城市文化印象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我国大城市迅猛发展,中小城市缓慢发展,小城镇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城市里的棚户区被大量改造,狭窄的道路拓宽了,黑烟滚滚的工厂烟囱被拆除了,一座座立交桥出现了。高楼大厦纷纷拔地而起,高档住宅楼和居住区星罗棋布,旧城区和“夺中城”旧貌换新颜,开发区跃然而上。我国的城市发展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每当我们到达一座城市,看到的都是一派欣欣向荣的城市建设景象。可以说,这是我国城市

发展史上划时代的辉煌。 在我国城市发展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如果从文化的高度与深度来考量,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来衡量,不能不说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从对笔者所到过城市的印象来看,主要表现为水泥的城市、失忆的城市、堵车的城市、热饼的城市、分异的城市与脆弱的城市,这些都是应当引起注意的文化现象。人们不仅需要物质世界与物质文明,还需要精神世界与精神文明。上海世博会提示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就是要追求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非常丰富的境界,既要安居乐业,又要赏心悦目,使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都得到充实和满足。一座城市如果生产蓬勃发展,经济发达,但缺乏城市文化或文化畸形,那么绝不是人们所追求的美好城市。我们常说,未来城市的竞争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竞争。 所谓“水泥的城市”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城市里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形成了一座座水泥森林。人们生活在远离自然的水泥环境中,出门是楼,回家是楼,到处是楼,给人一种封闭、压抑、冷漠的感觉,从而产生对自然环境和开放空间的渴望。二是城市地面的水泥化程度越来越高,使地面的透气性、渗水性大大降低,城市缺乏生气。城市道路是水泥路面,人行道是水泥板,钢筋混凝土立交桥和高架桥穿越城市,城市城市的护堤也是水泥砌筑的,城市广场的水泥覆盖率很高,城市以园也出现水泥化倾向。三是人们居住在钢筋混凝土构成的高层住宅楼里,早出晚归,相互接触的机会很少,邻里之间不相往来。城市居民的社会文化生活显得十分单调、

“城市文化与文学研究”

“城市研究与文学研究”课程大纲 Issues of Urban studies and Literary studies 课程简介 本课程首先吸收近年来城市研究的新成果,力图从“地理”、“空间”、“身体”、“景观”、“阶级”和“身体”等不同的角度重新理解城市,进而在这种新理解的基础上,阅读城市文化和文学研究中的部分经典文本,从而在一种跨学科的视野中建立起城市研究、文化研究和文学研究的新联系。 参考书目 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南京大学出版社 薛毅主编:《西方都市文化研究读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汪民安等主编:《城市文化研究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罗岗主编:《帝国、都市与现代性》,江苏人民出版社 雅各布森:《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译林出版社 雷蒙德威廉斯:《乡村与城市》,商务印书馆 理查德利罕:《文学中的城市》,上海人民出版社 休斯克:《世纪末的维也纳》,上海人民出版社 李欧梵:《上海摩登》,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一部分理解城市 一、地理 《不均地理发展理论笔记》大卫哈维,载大卫哈维:《新自由主义化的空间》,台湾群 学出版公司 《〈共产党宣言〉的地理学》大卫哈维,载大卫哈维:《希望的空间》,南京大学出版社 二、空间(一) 《空间是个关键词》大卫哈维,载大卫哈维:《新自由主义化的空间》,台湾群 学出版公司 《空间化马克思主义地理学与批评社会理论》爱德华索佳,载爱德华索佳:《后现代地理 学》,商务印书馆 三、空间(二) 《空间:社会产物与社会价值》列斐伏尔,载上海大学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文化研 究读本》 《列斐伏尔的惊异奇航》爱德华索佳,载爱德华索佳:《第三空间》,台湾桂冠图 书公司 《空间化的三元辩证》爱德华索佳,载爱德华索佳:《第三空间》,台湾桂冠图 书公司 四、阶级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选)恩格斯,人民出版社,1956年

城市空间及其文化寓意

城市空间及其文化寓意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发源地,电影是现代艺术的产物,城市是电影得以成立的基础和土壤,电影以其最特别的方式记录着城市的成长变化。香港有着浓厚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积淀,但同时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英国殖民统治后,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所以它是同时具有东西方文化特色的城市。 城市空间在电影中并非是简单的对于地理空间的呈现,而是更深层次的对于某个地区的文化建构的指涉。同样地,银河映像的电影则是对于香港城市空间的抒写。 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是香港电影的黄金发展时期,进入到九十年代中期,香港电影逐渐衰落,很多电影公司转而做电视或广告。1996年是个特殊的年份,杜琪峰、韦家辉等人在这一年创立了银河映像公司,拍摄了一系列不同于之前港片类型的电影,早期的银河映像出品了很多黑色电影,积淀了良好的口碑和票房。 进入到新世纪,很多香港导演或北上去大陆拍片,或进军好莱坞,而银河映在保持年均一部电影的频率的同时坚持做具有香港本土性的电影,而所谓的“银河精神,,亦就是“香港精神”。由于银河映像坚持本土香港创作,故它出品的电影和香港的社会现象、民众生活息息相关。 银河映像之于香港犹若小津安二郎之于东京,侯孝贤之于台北,伍迪艾伦之于纽约。本文的第一章对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综述、研究重难点做了详细的论述;第二章通过对银河映像出品的电影做一个顺序的梳理,按其不同时期的风格做大致的分期,分别是早期成立时的黑色电影时期、加入中国星后的爱情喜剧创作和承袭黑色风格电影创作的时期及后来呈现出来的后黑色电影时期;第三章就电影中出现的香港城市空间符号进行重点分析及研究,分别有写字楼、巴士、茶

餐厅和街道;第四章对不同时期出品的电影呈现出来的香港城市空间做梳理和分析;最后一章意在对银河映像电影中城市空间体现出的文化寓意的表达,随着香港电影中的“香港精神”的渐渐缺失,香港电影的本土性和主体性表达是银河映像关注之处,银河映像植根于香港本土创作,以电影的形式建立身份认同,体现了香港的本土性和主体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