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压力与压强的区别通俗易懂

压力与压强的区别通俗易懂

一.压力与压强的区别通俗易懂

1、含义不同:

压强是描述压力产生的效果的物理量,和压力以及受力面积这两个物理量都有关系。

2、形成不同:

压强是物体和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它存在于受力的两物体的接触面上。压强不但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和压力的方向相同。

3、单位不同:

在应用公式P=F/S解题时,要注意下面几点:受力面积S必须是受到压力的那部分面积,P是面积S上受到的压强;F的单位是牛顿,S的单位是平方米,P 的单位是帕斯卡。

对于压强要点:

⑴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强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增大。(此时压强与压力成正比)

⑵同一压力作用在支承物的表面上,若受力面积不同,所产生的压强大小也有所不同。受力面积小时,压强大;受力面积大时,压强小。

⑶压力和压强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压力是支持面上所受到的并垂直于支持面的作用力,跟支持面面积,受力面积大小无关。

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压强与压力

2019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压强与压力 :2019中考临近,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备考,查字典物理网为大家准备了中考物理复习指导,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一、压强 压力: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1)有的和重力有关;如:水平面:F=G;(2)有的和重力无关。 压力的作用效果:(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跟压力、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压强公式: ,式中p单位是:Pa,压力F单位是:N;受力面积S单位是:m2。 增大压强方法:(1)S不变,F增大;;(2)F不变,S减小; (3)同时把F增大,S减小。 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二、液体的压强 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液体具有流动性。 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

液体压强计算: ,(是液体密度,单位是kg/m3;g=9.8N/kg;h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m。)据液体压强公式: ,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等无关。 连通器: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连通器原理:连通器如果只装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 应用:船闸、锅炉水位计、茶壶、下水管道。 三、大气压强 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具有流动性而产生的, 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1、托里拆利实验(最先测出):实验中玻璃管上方是真空,管外水银面的上方是大气,是大气压支持管内这段水银柱不落下,大气压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2、课堂实验:用吸盘测大气压:(原理:二力平衡大气压 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金属盒)气压计。 标准大气压:把等于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1标准大气

(完整版)压力压强知识点

知识点一压力 要点诠释: 1.压力 ①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②产生的条件: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相互挤压。例如:静止在地上的篮球和地面间有相互挤压的作用,篮球对地面有压力;静止在竖直墙壁旁的篮球与墙壁之间没有相互挤压,所以没有压力。 ③方向:与受力物体的支撑面垂直,并指向支撑面,由于受力物体的受力支撑面可能是水平面,也可能是竖直面,还可能是角度不同的倾斜面,因此,压力的方向没有固定指向,它可能指向任何方向,但始终和受力物体的受力面相垂直。 ④单位:牛顿,符号:N 2.压力的作用效果 要点诠释: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①压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例如:坐在沙发上,人对沙发的压力使沙发向下凹;用两手挤压弹簧手对弹簧的压力会使弹簧变短。 ②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不同的情况下,压力作用在物体表面使物体发生的形变量常常是不同的。说明压力所产生的效果不一样,实验证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因素有关: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当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3.压力和重力的区别 要点诠释:压力和重力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力,区别如下: 压力重力 施力物体物体地球 受力物体支持物物体大小决定于相互挤压所发生形变大小G=mg 方向垂直于受力物体表面,并指向支承面竖直向下 作用点在支持面上物体重心上 力的性质接触的物体间相互挤压而发生形变产生的,属于弹 力 来源于万有引力,是非接触力

受力示意图 规律方法指导 1、本知识点运用了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是初中物理实验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同 学们一定要认真体会这个方法。 2、重力和压力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一定要把它们区别开。 3、压强的定义式中的受力面积,指的是有效面积,即发生相互作用的那部分面积。 压力 2.概念 ①意义: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②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3.计算公式及单位 ①公式:(定义公式) ②单位:国际单位为帕斯卡(Pa)简称帕。 。表示面积上所受的压力是1N,Pa是一个很小的单位,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面的压强约1Pa。实际应用中常用千帕(kPa) 兆帕(MPa)作单位,气象学中常用百帕(hPa)作单位,换算=,,。 4.注意:压强大小是由压力和受力面积共同决定的,不仅仅决定于压力大小。压力F 和受力面积S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但压强p和F、S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在S一定时,p 与F成正比,在F一定时,p与S成反比。 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要增大或减小压强的问题,根据影响压强大的两个因素,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增大或减小压强。 ①增大压强的方法

压力与压强讲义

第一讲 压力与压强 【知识客栈】 1、压力: ⑴ 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 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 = 物体的重力G ⑶ 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重为G 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G G F+G G – F F-G F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⑴课本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 对比法 3、压强: ⑴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 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⑶ 公式 p=F/ 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 :帕斯卡(Pa );F :牛顿(N )S :米2(m 2)。 A 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 (一般F=G=mg )和受力面积S B 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ρgh ⑷ 压强单位Pa 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 。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 压强约为:1.5×104Pa 。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4N ⑸ 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 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一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 【初入江湖】 例1 一块砖,平放、侧放、立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关于砖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平放时压力最大,压强最小 B .侧放时压力最小,压强最大 C .立放时压力最大,压强也最大 F F F F F

(完整版)压强知识点归纳

压强 一、固体的压力和压强 1、压力: ⑴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 = 物体的重力G ⑶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重为G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承面所受压力的大小。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⑴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概括这两次实验结 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对照法 3、压强: ⑴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⑶公式 p=F/ 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牛顿(N)S:米2(m2)。 A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一般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B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ρgh ⑷压强单位Pa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 。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 。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4N ⑸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一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 4、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 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 F=G 容+G 液 ),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 p= F/S )。 二、液体的压强 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测量:压强计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 3、液体压强的规律: ⑴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⑵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⑶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压强与压力

压强与压力 1,(1)定义或解释: ①物理学中把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②物体的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的大小叫做压强。 ③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1],简称帕(这是为了纪念法国科学家帕斯卡Blaise pascal而命名的),即牛顿/平方米。压强的常用单位有千帕、千克力/平方厘米、托。一般以英文字母「p」表示。标准大气压为1.013x10的5次方,相当于大约76cm水银柱,就是大气压的大小。 3公式:p=F/S p—压强—帕斯卡(简称帕Pa) F—压力—牛顿(简称牛N) S—受力面积—平方米 4影响压强作用效果的因素 1.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强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此时压强与压力成正比) 2.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此时压强与受力面积成反比) (5) 1Pa的物理意义:1平方米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N。 1Pa大小:两张纸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注:等密度柱体与接触面的接触面积相等时,可以用P=ρgh P—液体压强—Pa. ρ—液体密度—千克/立方米(kg/m3) g—9.8N/kg(通常情况下可取g=10N/kg) 液体压强原理可表述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的各处,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不同的液体,在同一深度产生的压强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 6 液体内部压强一、同种液体 1、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同一深度处,压强一致 3、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二、不同液体 同一深度,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公式:P=ρgh 式中g=9.8N/kg 或g=10N/kg, h的单位是m , ρ的单位是kg/m3 , 压强P的单位是Pa.。

压强与液体压力

压强与液体压力 压强和液体压力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两个概念,它们在研究力学和流体力学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将详细解释压强和液体压力的概念,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压强的概念与计算 压强是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它是力对单位面积的分布情况。通过计算压力除以面积,可以得到压强的数值。常见的压强单位有帕斯卡(Pa)、兆帕(MPa)等。 压强的计算公式为: 压强 (P) = 力 (F) / 面积 (A) 例如,如果一个物体受到的力为100N,其接触面积为2平方米,则它的压强为: P = 100N / 2m² = 50Pa 由此可见,压强与力的大小和作用面积有关。当给定一定的力作用于较小的面积上时,压强会相对较大;反之,当力作用于较大的面积上时,压强会相对较小。 二、液体的压力与深度关系 液体的压力也是力对单位面积的分布情况,它同样与液体的深度有关。液体的压力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这是由于液体的重力作用引起的。

液体的压力计算公式为: 液体压力 (P) = 密度(ρ) × 重力加速度 (g) ×深度 (h) 其中,液体的密度通常用千克/立方米(kg/m³)表示,重力加速度 常取为9.8米/秒²(m/s²),深度以米(m)为单位。 例如,假设有一个高度为2米的水柱,水的密度为1000 kg/m³,则 这个水柱的压力为: P = 1000 kg/m³ × 9.8 m/s² × 2 m = 19600 Pa 三、压强与液体压力的关系 压强是一个具体点上的压力,而液体压力是液体受力均匀分布情况 下的平均压力。在液体静止时,液体压力在各点相等,因此液体各点 的压强也是相等的。 考虑到液体压力会随深度增加而增加,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深度相 同的液体柱受到的液体压力相等,而其压强则取决于柱体面积的大小。 四、应用场景与实际意义 理解压强与液体压力的概念对于解析各种实际问题非常重要。比如,我们可以利用液体压力的原理来解释鱼儿在水中浮力的产生原因。根 据阿基米德原理,鱼儿所受浮力等于其排挤掉的水的重力,这可以通 过液体压力的概念得到合理解释。 此外,压强对于工程领域的设计和施工也有着重要意义。在建筑工 程中,了解压强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设计合理的承重结构,以保证建

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之压力与压强

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之压力与压强 压强和大气压强在生活在十分常用。初中物理有关压强和大气压强的知识点有哪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些关于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之压力与压强,作为参考,希望你喜欢。 压强 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压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 2、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当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3、压强:作用在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叫做压强。用符号p表示。压强是为了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而规定的一个物理量。 4、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单位: 公式:p=F/s,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 压力的单位是N,面积的单位是m2,压强的单位是N/m2,读作牛每平方米,物理学中将压强的单位叫做帕斯卡,简称帕,符号Pa。1Pa=1N/m2(帕斯卡是一个很小的单位,一粒平放的西瓜子对水平面的压强大约为20Pa) 5、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 增大压强的方法是: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 减小压强的方法是: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 大气压强 1、空气受到重力作用,并且具有流动性,在空气的内部向各个方向也存在着压强,这个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2、大气压强的测量:1643年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首先用实验的方法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依据是大气压与液体压强相平衡的原理。托里拆利实验也证明了自然界中真空的存在。 1标准大气压=760mmHg=1.01105Pa,即P0=1.01105Pa。它大约相当于质量为1kg的物体压在1cm2的面积上产生的压强。

压力和压强

压力和压强 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3.应力公式:p=f/s ,式中p单位就是:帕斯卡,缩写:帕,1帕=1牛/米2,压力f 单位就是:牛;受力面积s单位就是:米2 5.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 6. 液体应力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存有应力。(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存 有应力;(3)液体的应力随其深度减少而减小,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应力成正 比;(4)相同液体的应力还跟密度存有关系。 7.液体压强计算公式:(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g=9.8牛/千克;h是深度, 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米。) 8.根据液体应力公式:可以得,液体的应力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 积和质量毫无关系。 9. 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10.大气压弱产生的原因:空气受重力促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减小而 增大。 11.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12.测量大气压的仪器就是:气压计,常用气压计存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金属 盒气压计)。 13. 标准大气压:把等于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毫米汞柱=1.×帕 =10.34米水柱。 14.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就是气压增大时减少,气压减小时增高。 15. 流体压强大小与流速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1.浮力:一切灌入液体的物体,都受液体对它直角向上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浮力 方向总是直角向上的。(物体在空气中也受浮力) 2.物体沉浮条件:(开始是浸没在液体中) 方法一:(比浮力与物体重力大小)

物理压力、压强的概念及大小的比较

压强考点练兵 考点一、压力、压强的概念及大小的比较 考点解读:物理学中把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画压力示意图时要明确压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压力作用在被压物体的表面,压力的方向与被压物体的表面垂直。 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时,压力的与其自身重力的大小相等,因此只要知道物体的质量(或重力),就可知道压力的大小。 比较压强的大小关键是熟练掌握压强公式 F P s 。在物体的压力相等时,压强的大小与受 力面积成反比;在受力面积相等时,压强的大小与压力成正比。若物体的压力和受力面积均成倍的增大或减小,则压强大小不变。 真题演练:1. (2013•眉山)设长方体砖块的三条棱长之比为1:2:4,如果将两块相同的砖A、B按图示方式置于水平地面上,砖块A对砖块B的压强为P A,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为P B,则P A:P B=_________;砖块A对砖块B的压力为F A,砖块B对地面的压力为F B,则F A:F B=_________。 2. (2013•河池)A、B两个实心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它们的密度大小关系为ρA >ρB,若这两个正方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分别为F A和F B,则F A、F B的大小关系是()A.F AF B D.无法确定 3. (2013•绥化)有一质地均匀的长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为P1,若把长方体沿图示的虚线方向竖直切成a、b 两部分,使b的体积是a的二倍,取走a后,剩余部分b对地面的压强为P2,则() A.P2=P1B.P2<P1C.P2>P1D.P2=2 3 P1 考点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考点解读:本考点主要以实验探究题的形式考查转化法和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实验结论的总结、实验方案的评估等。 通过观察海绵或泡沫塑料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采用的就是转化法。在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关系时,要控制受力面积相同;在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要控制压力大小相同,采用的就是控制变量法。 真题演练:(2013•湘西)科学实验小组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时,用早餐奶(图甲)按图乙、丙、丁三种情况放在泡沫塑料上,分别进行探究实验。 (1)通过对乙、丙、丁三次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得出压力作用效果跟_______________有关。

初二物理压强与压力知识点汇总

一、压强定义 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形变效果)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这是为了纪念法国科学家帕斯卡Blaisepascal而命名的),即牛顿/平方米。压强的常用单位有千帕、千克力/平方厘米、托。一般以英文字母「p」表示。 定义或解释: ①物理学中把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②标准大气压为1.013x10^5(10的5次方)Pa,大气压的数值相当于大约76cm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就是大气压的大小。 二、液体压强原理 液体压强(帕斯卡定律)的原理我们知道,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产生压力,而只要某物体对另一物体表面有压力,就存在压强,同理,水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对容器底部有压力,因此水对容器底部存在压强。液体具有流动性,对容器壁有压力,因此液体对容器壁也存在压强。 在初中阶段,液体压强原理可表述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的各处,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不同的液体,在同一深度产生的压强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 三、压强的意义 ⑴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强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增大。(此时压强与压力成正比) ⑵同一压力作用在支承物的表面上,若受力面积不同,所产生的压强大小也有所不同。受力面积小时,压强大;受力面积大时,压强小。 ⑶压力和压强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压力是支持面上所受到的并垂直于支持面的作用力,跟支持面面积大小无关。 压强是物体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 ⑷压力、压强的单位是有区别的。压力的单位是牛顿,踉一般力的单位是相同的。压强的单位是一个复合单位,它是由力的单位和面积的单位组成的。在国际单位制中是牛顿/平方米,称“帕斯卡”,简称“帕”。 [pagebreak] 四、压力与压强 任何物体能承受的压强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会损坏。 物体由于外因或内因而形变时,在它内部任一截面的两方即出现相互的作用力,单位截面上的这种作用力叫做压力。

初中物理压强、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压强、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知识点总结 一、知识要点 (一)压力与压强的区别和联系见下表: (二)液体的压强: 1、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是: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

同一深度,向各方向的压强都相等;深度增加,液体的压强也增大;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2、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连通器的特点是:当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在同一高度.常见的连通器的实例:涵洞、茶壶、锅炉水位计等。 3、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是 p=ρgh 其中ρ是液体的密度,g=9.8牛/千克,h是液体的深度. 4、连通器 (1)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2)连通器里的水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水面总保持相平,这是由于水不流动时,必须使连通器底部的液片左、右两侧受到的压强大小相等. (3)船闸的工作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 (三)大气压强:、 1、定义: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2、大气压产生的原因:空气受重力的作用,空气又有流动性,因此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位置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相等; (3)证明大气压存在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3、 首次准确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一标准 大气压等于76cm 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约为Pa 10013.15⨯。 4、标准大气压强:大气压强不但随高度变化,在同一地点也不是固 定不变的,通常把1、01325×105 Pa 的大气压强叫做标准大气压 强,它相当于760mm 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计算过程为p=ρ 水银gh=13、6×103kg/m3×9、8N/kg ×0、76m=1、013×105Pa; 标准大气压强的值在一般计算中常取1、01×105 Pa ,在粗略计 算中还可以取作105Pa 。 (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 气体、液体都具有流动性,因此被称作流体。 2。 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二、重点、难点剖析 (一)重力和压力的区别:可以从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大小、 方向、作用点等方面来比较。 (二)注意正确地判断受力面积:压强公式S F p =中的S 是受力面 积,而不是物体的表面积,关键看所讨论的压力是靠哪一个面承 受,而不一定是受压物体的表面积,代入数据计算时要注意各物 理量单位的对应。

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知识点

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知识点 一、基本概念 1、压力: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 原因:物体间相互“挤压”,物体发生形变 方向:垂直于物体表面且指向被压的物体。 作用点:在被压的物体上。 2、压强:意义:表示压力作用效果大小的物理量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 公式:P= F/S 单位:1 Pa=1 N/m2。 增大压强的实例:用刀切东西﹑按图钉时,便要设法增大压强。 减小压强的实例: 履带拖拉机有宽宽的履带、骆驼有宽大的脚掌、钢轨铺在枕木上等。在田间劳作时,为了不使拖拉机陷进地里,便要设法减小它对地面的压强。 讲述:任何物体能够承受的压强都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将会被压坏。 二.压力和重力的区别: (1)力的方向:重力总是竖直向下;压力垂直与受力面指向受力物体。 (2力的大小:重力G = mg;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 (3)力的性质:重力属于引力;压力属于弹力。 液体压强:定义: 原因:由于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特点: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表达式:P=ρgh 测量:压强计: 计算: 二、连通器:定义: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 特点:连通器里装同种液体,当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个部分中的液面总是相平的。 应用:船闸 1、定义:在大气内部的各个方向也存在着压强 著名马德堡半球实验,验证大气压存在; 2、托里拆利实验:准确测量大气压值的实验 原理:大气压与液体压强相平衡 结论:大气压的数值数值为1.013×105 Pa≈1.0×105 Pa。1标准大气压= 760mm水银柱 3、测量:气压计:水银气压计:准确但携带不方便。金属盒气压计(无液气压计):可改装为登山用的高度计。 4、变化规律: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还与天气有关。每升高12米,降低1mmHg,气压高为晴天,气压低为阴天,高气压地区的空气向周围地区流动,它上方的空气下降,高空中气压体下降过程中被压缩,体积变小,温度变高,不易形成水滴,原来的水滴又蒸发,不形成云, 5、沸点与压强的关系: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6、气体体积与压强的关系: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减小,它的压强就增大;体积增大,它的压强就减小。 7、应用: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泵作用前要向泵壳内灌满水,

物体的压力和压强

物体的压力和压强 压力和压强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两个概念,用以描述物体或介质受到的力的作用和分布情况。本文将详细介绍物体的压力和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以及相关应用。 一、压力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压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用P表示,计算公式如下: P = F / A 其中,P代表压力,F代表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大小,A代表作用力的垂直方向上的面积。 例如,某个物体受到的力为100N,作用在一个面积为5平方米的物体上,那么压力可计算为: P = 100N / 5m² = 20N/m² 二、压力的单位和量纲 压力的单位是帕斯卡(Pa),即1帕斯卡等于1牛顿/平方米。除了帕斯卡,常用的压力单位还有千帕(kPa)、兆帕(MPa)等,与其他物理量如力、面积等相互转换。 在实际应用中,还常常使用其他单位来表示压力,比如大气压(atm)、巴(bar)、毫米汞柱(mmHg)等,它们与帕斯卡的换算关系如下: 1 atm = 101325 Pa

1 bar = 100000 Pa 1 mmHg = 133.3224 Pa 三、压强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压强是单位面积上的压力的大小,用p表示,计算公式如下: p = F / A 其中,p代表压强,F代表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大小,A代表力的垂直方向上的面积。 与压力相比,压强更加广泛应用于描述物体或介质内部的平均压力分布情况。 四、压力和压强的应用 1. 压力和压强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在机械工程中,对物体受力和结构稳定性等问题的分析,常常需要考虑压力和压强,以保证设计的可靠性。 例如,对于一个液压系统,通过设定不同的压力和压强,可以实现对液体的加工、输送和控制,广泛应用于起重设备、机床、汽车制动等各个领域。 2. 压力和压强在地质学中的应用 在地壳构造的研究中,通过测量不同地点的压力和压强分布,可以了解岩石的受力状态、地层构造以及地壳运动等信息。

压强与液体压力

压强与液体压力 压强与液体压力是物理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是研究物质的力学性质以及作用力的传递方式的关键要素。在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与压强和液体压力相关的问题,因此深入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计算方法以及应用非常重要。一、压强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的大小,是衡量物体所受压力的一种量度。压强通常用帕斯卡(Pascal)表示,1帕斯卡等于1牛顿作用在1平方米上。当物体受力作用时,受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的比值就是压强。 计算压强的公式为:压强 = 受力 / 面积。例如,如果一个力为10牛顿作用在一个面积为1平方米的物体上,则压强为10帕斯卡。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理解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假设我们用手指向一个墙壁上的钉子进行推压,当我们用拇指推压时,由于拇指的面积相对较小,因此感觉到的压力更大;而当我们用整个手掌推压时,由于手掌的面积较大,感觉到的压力变小。这就是因为受力的大小不变,而面积的改变导致了压强的变化。二、液体压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液体压力是指液体对容器壁面或物体表面施加的力的大小,是由液体重力形成的。液体中的分子会受到重力的作用,因此会向下施加压力,并将这个压力均匀地传递到液体周围的容器壁面或物体表面。 液体压力的计算方法为:液体压力 = 液体密度 ×重力加速度 ×液体高度。这个公式可以由以下推导得出: 考虑一个竖直柱状液体容器,液体高度为h,容器底部面积为A。由于液体处于静止状态,可知液体内任意一点的压强是相等的。根据压强的计算方法,压强 = 受力 / 面积,液体在竖直方向上的受力为液体的重力,即F = m × g,其中m为液

压力压强概念辨析-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压力压强概念辨析-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1.引言 1.1 概述 压力和压强是力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在物理学、工程学、生物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压力和压强是描述物质受力情况和力的分布的重要参数。 压力是指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的大小,一般用P表示。我们可以将力F作用的面积A看作一个单位面积的小片面积dA,那么在这个小面积上的力就是dF。压强可以用数学式表示为: P = F / A 其中,F为作用在面积A上的力,A为受力面积。压力的大小与受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压力的特点是它可以沿任意方向传递,它的大小与受力的大小成正比,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成反比。在物理学的研究中,压力是描述物质内部相互作用的一种方式,可以用来描述气体、液体以及固体等物质受力的情况。

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大小,一般用p表示。它可以看作是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大小,用数学式表示为: p = P / A 其中,P为作用在面积A上的力,A为受力面积。压强可以看作是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 压强的特点是它是标量,没有方向性,它的大小只与受力大小有关,并不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在工程学和生物学等领域中,压强是经常用来描述液体或气体压力的重要指标。 通过对压力和压强的概念辨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描述物质受力的情况,从而深入研究力学的相关领域。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压力和压强的概念和特点进行详细的探讨,并进行辨析,以期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1.2文章结构 1.2 文章结构 本文将分为三个部分来探讨压力和压强的概念辨析。首先,引言部分将概述本文的背景和目的,为读者提供必要的背景信息。接下来的正文部分将分为两个小节,分别介绍压力和压强的概念及其特点。在第一个小节中,我们将详细解释压力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其特点。这包括压力的单

初三物理专题:压力和压强知识精讲

初三物理专题:压力和压强知识精讲初三物理专题:压力和压强 【本讲主要内容】 专题:压力和压强 1、理解压力的概念。 2、掌握压强的概念、单位和公式。 3、能应用压强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知道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5、知道研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思路和方法。 6、掌握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和公式,会用P=解释现象,进行简单问题的计算。 ,gh 7、理解大气压的存在。 8、知道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记住一个标准大气压的数值。 9、大气压在人类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10、通过实验,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重点、难点: 1、正确理解压力的概念,与压强的区别联系; F2、深刻理解,,和,,这两个公式; ,ghS 【知识掌握】 【知识点精析】 一、固体的压力和压强: 1、压力: 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 压力F = 物体的重力G。 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重为G的物体在桌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 变量法和对比法。 3、压强: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公式 p=F/ 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牛顿(N);S:米(m)。 A 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一般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 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用心爱心专心 B 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ρgh。 压强单位Pa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 。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压力和压强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压力和压强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压力和压强初中物理的压力和压强是知识点内容最多的单元章节。下面是关于初中物理压力和压强相关知识点。同学们可以根据这一汇总进行复习或者是预习,会有很好的学习效果。 一、压力 1.压力概念 ①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②产生的条件: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相互挤压。例如:静止在地上的篮球和地面间有相互挤压的作用,篮球对地面有压力;静止在竖直墙壁旁的篮球与墙壁之间没有相互挤压,所以没有压力。 ③方向:与受力物体的支撑面垂直,并指向支撑面,由于受力物体的受力支撑面可能是水平面,也可能是竖直面,还可能是角度不同的倾斜面,因此,压力的方向没有固定指向,它可能指向任何方向,但始终和受力物体的受力面相垂直。 ④单位:牛顿,符号:N 2.压力的作用效果 要点诠释: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①压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例如:坐在沙发上,人对沙发的压力使沙发向下凹;用两手挤压弹簧手对弹簧的压力会使弹簧变短。 ②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力、体积无关。当深度一定时,P与成正比,当一定时,P 与h成正比。 液体的深度h指的是液体中被研究点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即一定要从液体跟空气的分界面竖直往下测量,它不是高度,高度由下往上量的,判断出h的大小是计算液体压强的关键。 说明:(1)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 (2)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 p——Pa;ρ——kg/m3;g——N/kg;h——m。 (3)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著名的帕斯卡破桶实验充分说明这一点。 3.连通器原理的应用 ①茶壶:茶壶口高于茶壶盖的设计。 ②锅炉水位计:利用连通器原理把锅炉中的水位反映到锅炉外的水位计中。 ③自动饮水器:利用连通器原理使饮水部分水面自动升高。 ④船闸:利用连通器原理使轮船通过水库,拦河大坝等。 四、大气压强 1、实验证明:大气压强是存在的,大气压强通常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2、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