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压力及压强大小的比较

压力及压强大小的比较

压力及压强大小的比较计算专题

一、知识储备

1、写出计算压强的公式:。

2、比较或计算压力和压强的一般步骤:固体先用公式算,后

用公式算。

二、专题归类

(一)固体

例1.如图2所示,物体A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从甲图位置匀速运动到乙图位置。此过程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________水平推力F(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物体A对桌面的压力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物体A对桌

面的压强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例2.现将一块正方体的豆腐放在水平桌面上,若沿水平方向切去一半,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若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若沿任意方向切去一半,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若沿竖直方向切去一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若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都有可能

跟踪练习1

1、如图1所示,物体A重30N,B重15N,物体A的底面积为10cm2,物体B的底面积为

5cm2。则A对B的压强是Pa,B对桌面的压强是

A

B p A p B

A B

有同种液体,两管液面等高

A、B两内径相同的玻璃管盛

p A p B

甲、乙两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

质量相等的液体,两试管液面相平

p甲

p

p a p b p a p b

2、如图,用铁和铜制成高度相同的实心柱体放在水平面上,它们对水平面的压强P铁 P铜

3、如图3所示,甲、乙两个立方体(V甲>V乙)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沿水平方向截去高度相等的部分,剩余部分对于地面的压强关系是()

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无法判断

(二)液体

(1)两相同的烧杯中装水后如图所示

(2)试管倾斜问题:

水对杯底:p A p B F A F B 杯对地面:p 'A p 'B F ' A F ' B

①容器中未装满水

水对杯底:p A p B F A F B 杯对地面:p 'A p 'B F ' A F ' B

水对杯底:p A p B F A F B 杯对地面:p 'A p 'B F ' A F ' B

③容器中未装满水,当剪断绳子后

水对杯底:p A p B F A F B 杯对地面:p 'A p 'B F ' A F ' B

④一木块漂浮在盛水杯中,现 ①密闭容器装满液体后倒置

水对杯底:p 甲 p 乙 F 甲 F 杯对地面:p '甲 p '乙 F ' 甲 F ' 乙

A B

②密闭容器未装满液体后倒置

水对瓶底:p A p B F A F B 瓶对地面:p 'A p 'B F ' A F ' B

(3)容器中的木块问题

(4)密闭容器倒置问题

(5)同深度同液体不同形状容器的问题:重力相同的甲、乙、丙三容器的底面积相等,形状不同,装有深度相同的水后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如图所示

①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力F 甲 F 乙 F 丙

②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强p 甲 p 乙 p 丙 ③容器中所装液体的重力G 甲 G 乙 G 丙 ④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 '甲 F '乙 F '丙 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 '甲 p '乙 p '丙

(6)不同液体、不同形状容器的问题:质量和底面积都相同的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分别装有深度相同的酒精、水和盐水,如图所示

①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力F 甲 F 乙 F 丙 ②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强p 甲 p 乙 p 丙 ③容器中所装液体的重力G 甲 G 乙 G 丙

④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 '甲 F '乙 F '丙 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 '甲 p '乙 p '丙

专题二:特殊方法比较液体的压力、压强

2.(1)如图2,两底面积不同的两柱形容器内装有等质量的水,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 A p B

(2)如A 、B 两容器中分别装等质量的水和酒精,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A (水) p B

甲 乙 丙

(酒)

(3)若等质量、两种不同液体放在完全相同的柱形容器中,A 、B 是两液体内距容器底部

高度相同的两点,如图3所示①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甲 p 乙 ②液体的密度p A p B ③A 、B 两点压强的关系

p A p B

3(变形题).如图4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平底试管,甲中装有水,乙中装有煤油,两试管底部受到的压强相等,比较同一高度上A 、B 两点压强的关系p A p B 4.如图5,在水槽中放入一端扎有橡皮膜的平底试管,并在试管中逐渐注入与水不相容的油,当注入油的深度如图所示时,橡皮膜恰好水平,则距水槽底部相同高度的C 、D 两点的压强p C p D

跟踪练习2:1、如图3所示,三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A 、B 、C 三种液体,剩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A 、p B 、p C 的大小关系是 ( ) A p A >p B >p C 。

B p A =p B =p

C 。

C p A <p B <p C 。

D p A =p C >p B 。

2、如图2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 和B 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两液面相平 且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若在两容器中分别加入原有液体后,液面仍保持相平.则此 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P A 、P B 的压力F A 、F B 的关系是( ) A .P A <P B F A =F B B .P A <P B F A >F B C .P A >P B F A =F B D .P A >P B F A >F B

3、如图6所示,装满水的密闭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其上

下底面积之比为4:1,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 ,压强为p 。当把容器倒置后放到水平桌面上,水对容

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 )A .F ,P B .4F ,P C .1/4F ,P D .F ,4p

(三)计算

例题:将400g水装入一底面积为20cm2、质量为50g的玻璃杯(厚度不计)内,水深16cm,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g=10N/Kg)求:(1)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强?(2)水对杯底的压力?(3)玻璃杯的形状可能是下面哪一个?

液体压强专题(比较压力和压强大小)(典型)

试管倾斜,但水未溢出 p A p B 有同种液体,两管液面等高 A 、B p A p B 甲、乙两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 质量相等的液体,两试管液面相平 p 甲 p 乙 p a p b a p 水对杯底:p A p B F A F B 杯对地面:p 'A p 'B F ' A F ' B ①容器中未装满水 水对杯底:p A p B F A F B 杯对地面:p 'A p 'B F ' A F ' B 水对杯底:p A p B F A F B 杯对地面:p 'A p 'B F ' A F ' B ③容器中未装满水,当剪断绳子后 水对杯底:p A p B F A F B 杯对地面:p 'A p 'B F ' A F ' B ④一木块漂浮在盛水杯中,现 ①密闭容器装满液体后倒置 水对杯底:p 甲 p 乙 F 甲 F 乙 杯对地面:p '甲 p '乙 F ' 甲 F ' 乙 A B ②密闭容器未装满液体后倒置 水对瓶底:p A p B F A F B 瓶对地面:p 'A p 'B F ' A F ' B 液体压强专题 (1)两相同的烧杯中装水后如图所示 (2)试管倾斜问题: (3)容器中的木块问题 (4)密闭容器倒置问题 (5)同深度同液体不同形状容器的问题:重力相同的甲、乙、丙三容器的底面积相等,形状不同,装有深度相同的水后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如图所示 ①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力F 甲 F 乙 F 丙 ②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强p 甲 p 乙 p 丙 ③容器中所装液体的重力G 甲 G 乙 G 丙 ④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 '甲 F '乙 F '丙

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 '甲 p '乙 p '丙 (6)不同液体、不同形状容器的问题:质量和底面积都相同的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分别装有深度相同的酒精、水和盐水,如图所示 ①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力F 甲 F 乙 F 丙 ②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强p 甲 p 乙 p 丙 ③容器中所装液体的重力G 甲 G 乙 G 丙 ④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 '甲 F '乙 F '丙 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 '甲 p ' 乙 p '丙 2.(1)如图2,两底面积不同的两柱形容器内装有等质量的水,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 A p B (2)如A 、B 两容器中分别装等质量的水和酒精,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A (水) p B (酒) (3)若等质量、两种不同液体放在完全相同的柱形容器中,A 、B 是两液体内距容器底部高度相同的两 点,如图3所示①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甲 p 乙 ②液体的密度p A p B ③A 、B 两点压强的关系 p A p B 3(变形题).如图4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平底试管,甲中装有水,乙中装有煤油,两试管底部受到的压强相等,比较同一高度上A 、B 两点压强的关系p A p B 4.如图5,在水槽中放入一端扎有橡皮膜的平底试管,并在试管中逐渐注入与水不相容的油,当注入油的深度如图所示时,橡皮膜恰好水平,则距水槽底部相同高度的C 、D 两点的压强p C p D 练习5.(2010上海)如图3所示,三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A 、B 、C 三种液体,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现分别从三个容器内抽出相同深度的液体后, 剩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A 、p B 、p C 的大小关系是 ( ) A p A >p B >p C 。 B p A =p B =p C 。 C p A <p B <p C 。 D p A =p C >p B 。 6.(2011上海)如图2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 和B 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两液面相平 且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若在两容器中分别加入原有液体后,液面仍保持相平.则此 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P A 、P B 的压力F A 、F B 的关系是( ) A .P A <P B F A =F B B .P A <P B F A >F B C .P A >P B F A =F B D .P A >P B F A >F B 7.如图6所示,装满水的密闭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其上 下底面积之比为4:1,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 ,压强为p 。当把容器倒置后放到水平桌面上,水对容 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 )A .F ,P B .4F ,P C .1/4F ,P D .F ,4p

初中物理压强、液体压强和大气压知识点

初中物理压强、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知识点总结 一、知识要点 一、压力与压强的区别和联系见下表: 二、液体的压强: 1、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是: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向各方向的压强都相等;深度增加,液体的压强也增大;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2、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连通器的特点是:当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在同一高度。常见的连通器的实例:涵洞、茶壶、锅炉水位计等。 3、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是:P=ρgh 其中ρ是液体的密度,g=9.8牛/千克,h是液体的深度。

4、连通器 (1)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2)连通器里的水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水面总保持相平,这是由于水不流动时,必须使连通器底部的液片左、右两侧受到的压强大小相等。 (3)船闸的工作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 三、大气压强: 1、定义: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2、大气压产生的原因:空气受重力的作用,空气又有流动性,因此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位置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相等。 3、首次准确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一标准大气压等于76c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约为1.013×105Pa。 4、标准大气压强:大气压强不但随高度变化,在同一地点也不是固定不变的,通常把1.01325×105 Pa的大气压强叫做标准大气压强,它相当于760mm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计算过程为p=ρ水银gh=13.6×103kg/m3×9.8N/kg×0.76m=1.013×105Pa;标准大气压强的值在一般计算中常取1.01×105 Pa,在粗略计算中还可以取作105Pa。 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 气体、液体都具有流动性,因此被称作流体。 2. 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二、重点、难点剖析 (一)重力和压力的区别:可以从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大小、方向、作用点等 方面来比较。 (二)注意正确地判断受力面积:压强公式 P=F/S 中的S是受力面积,而不是物 体的表面积,关键看所讨论的压力是靠哪一个面承受,而不一定是受压物体的表面积,代入数据计算时要注意各物理量单位的对应。 (三)知道液体压强的特征: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因此在液体内部就存在着 由于本身重力而引起的压强。通过推理和实验都可得出液体内部的压强公式为p=ρgh。

压力及压强大小的比较

压力及压强大小的比较计算专题 一、知识储备 1、写出计算压强的公式:。 2、比较或计算压力和压强的一般步骤:固体先用公式算,后 用公式算。 二、专题归类 (一)固体 例1.如图2所示,物体A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从甲图位置匀速运动到乙图位置。此过程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________水平推力F(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物体A对桌面的压力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物体A对桌 面的压强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例2.现将一块正方体的豆腐放在水平桌面上,若沿水平方向切去一半,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若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若沿任意方向切去一半,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若沿竖直方向切去一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若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都有可能 跟踪练习1 1、如图1所示,物体A重30N,B重15N,物体A的底面积为10cm2,物体B的底面积为 5cm2。则A对B的压强是Pa,B对桌面的压强是

A B p A p B A B 有同种液体,两管液面等高 A、B两内径相同的玻璃管盛 p A p B 甲 乙 甲、乙两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 质量相等的液体,两试管液面相平 p甲 p p a p b p a p b 2、如图,用铁和铜制成高度相同的实心柱体放在水平面上,它们对水平面的压强P铁 P铜 3、如图3所示,甲、乙两个立方体(V甲>V乙)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沿水平方向截去高度相等的部分,剩余部分对于地面的压强关系是() 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无法判断 (二)液体 (1)两相同的烧杯中装水后如图所示 (2)试管倾斜问题:

海绵法演示压力和压强的比较

海绵法演示压力和压强的比较 海绵法是利用海绵表现材料的可挤压性质,演示压力和压强的一种实验方法。在物理学中,压力是指单位面积上的力,而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的压力。这两个概念都与物体内部的应力和应变有关。通过海绵法实验,可以很好地理解压力和压强之间的关系。 实验装置如下:将一块透明的塑料板平放,上面放上一块平滑的硬塑料板。在硬塑料板的中央放置一个小孔,通过这个小孔往下推入一个圆柱形的海绵。在严格保证海绵某一方面朝下的情况下,通过推压海绵,可以观察到海绵的形变和压力的变化。 首先,我们来看压力。当我们对海绵施加压力时,海绵的形状会发生变化。海绵体积的减少,意味着海绵内部的空气受到了挤压,压力增大。这个过程中,海绵上的压力是均匀分布的,即呈现出压力均衡状态。而压强则是指单位面积上的压力。海绵的总压力与其面积成正比,所以海绵的压强也会随着受到的压力变化而变化。 在海绵法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施加的压力大小,来观察海绵的变化,并计算出相应的压强。通过实验结果可以发现,当施加的压力增大时,海绵的变形会更加明显,同时海绵的压强也随之增大。

通过海绵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压力和压强的概念,并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压力的大小可以通过各种传感器或者仪器来检测,而压强则需要通过假设某个表面上受到的压力是均匀分布的,然后将压力除以该表面的面积,计算出对应的压强数值。 在真实环境中,大气压力是我们最为常见的压力之一。大气压力是指单位面积上由空气压迫在物体上的力,其大小与物体高度和大气密度相关。通过海绵法的实验,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大气压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对于不同领域的影响。例如,大气压力的变化会影响气压计和气象预报,这些都是大气压力在不同学科领域中的应用。 总之,海绵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实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压力和压强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在真实环境中,我们可以应用这些知识来理解大气压力的变化和在各种机械设备中运用这些知识以确保设备的安全和可靠性。

压强与压力

压强与压力 1,(1)定义或解释: ①物理学中把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②物体的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的大小叫做压强。 ③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1],简称帕(这是为了纪念法国科学家帕斯卡Blaise pascal而命名的),即牛顿/平方米。压强的常用单位有千帕、千克力/平方厘米、托。一般以英文字母「p」表示。标准大气压为1.013x10的5次方,相当于大约76cm水银柱,就是大气压的大小。 3公式:p=F/S p—压强—帕斯卡(简称帕Pa) F—压力—牛顿(简称牛N) S—受力面积—平方米 4影响压强作用效果的因素 1.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强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此时压强与压力成正比) 2.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此时压强与受力面积成反比) (5) 1Pa的物理意义:1平方米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N。 1Pa大小:两张纸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注:等密度柱体与接触面的接触面积相等时,可以用P=ρgh P—液体压强—Pa. ρ—液体密度—千克/立方米(kg/m3) g—9.8N/kg(通常情况下可取g=10N/kg) 液体压强原理可表述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的各处,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不同的液体,在同一深度产生的压强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 6 液体内部压强一、同种液体 1、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同一深度处,压强一致 3、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二、不同液体 同一深度,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公式:P=ρgh 式中g=9.8N/kg 或g=10N/kg, h的单位是m , ρ的单位是kg/m3 , 压强P的单位是Pa.。

压力压强比较讨论技能技巧(2019修订版)

一、固体的压力与压强 比较固体的压力与压强的大小,应先比较压力,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受力 于物重。即F=G=mg=ρVg ;知道压力的关系后再根据S F p 通过比较面积确定压强的大小关系:即S 增大P 减小。可以概括为:先压力后 压强。 ( )1、两手指用力捏住铅笔,使它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 B.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 C.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力较大 D.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力较 大 ( )2、下列是2008年第29界北京奥运会几个运动项 目的图标,在过些项目中运动员对地面压强最大的是 ( )3.父子两人在沙滩上行走,他们在沙地上流下的脚印大小不同(受力面积S 父>S 子),深浅相同,他们 对沙地的压力及压强相比 A .F 父F 子 P 父>P 子 C .F 父=F 子 P 父=P 子 D .F 父>F 子 P 父=P 子 ( ) 3、甲、乙、丙三个圆柱体的底面积都是200cm 2,但所受的重力分别为60牛、30牛、10牛,将它们 分别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比较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则 A 甲最大 B 乙最大 C 丙最大 D 一样大 ( )4、一块砖的长、宽、高之比为4:2:1,,把它按右图所示的三种方 式放在水平桌面上。三种方式中,若桌面受到砖的压强最大的是 A 侧放 B .立放 C ,平放 D .不能确定 ( )5、一人先站在地面上,后又在地面上走动,则他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是 A .压力减小,压强不变 B .压力、压强都增大 C .压力、压强都不变 D .压力不变,压强增大 ( )6、质量相等的两个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体积关系 V 1>V 2,则这两个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 1、P 2、的大小关系是 A 、P 1=P 2 B 、P 1<P 2 C 、P 1>P 2 D 、不能确定 ( )7.一未装满橙汁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桌面上(如图4A ),然后反过来倒立 在桌面上(如图4B ),两次放置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分别是p A 和p B ,则 A .p A >p B B .p A <p B C .p A =p B D .无法判断 ( )8.如图所示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砖,沿竖直方向(见图中虚线)截去一半,则剩 下 的半块砖与原来整块砖相比 A. 对地面的压强不变 B. 对地面的压力不变 C. 砖的密度减小一半 D. 砖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不变 ( ) 9、如图,物体A 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把物体A 向右移动一点,则物 体A 对桌面的 A.压力和压强都不变, B.压力不变,压强变大 C.压力变大,压强不变. D.压力不变 压强变小 ( )10、完全相同的长方体木块A 、B 、竖直立在水平桌面上若将图中 阴影部分切掉后,剩下部分的密度和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大小的关系是 A 、ρA >ρ B >ρ C P A >P B >P C B 、ρC <ρB <ρA P C <P B <P A C 、ρA =ρB =ρC P B >P A >P C D 、ρA =ρB =ρC P B <P A <P C 二、液体的压力与压强 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比较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 图4

比较压强与压力大小的方法

比较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压力大小的方法 (甘肃省兰州市三十一中学撖爱嵘) 关键词:液体内部压强压力重力浸没深度密度底面积 文章摘要:根据公式P=ρ 液 g h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密度ρ和深度h有关,再根据公式F=PS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容器底面积大小有关。比较液体内部 压强与压力时,应先根据公式P=ρ 液 g h比较P,再根据公式F=PS比较F。 学习液体内部压强以后,从公式p=ρ 液 g h来看这部分知识似乎很容易掌握,但是实际遇到的问题却很难处理,这部分内容是初中物理的重点也是难点,下面就怎样比较液体内部压强和压力大小给予讲解。 一、同种液体 例1: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容器,底面积相同,高度相同,但形状不同,装满同一种液体:(不考虑容器本身的重力) (1)则容器底部所受到的压强: P 甲 P 乙 P 丙 , (2)容器底部所受到的压力: F 甲 F 乙 F 丙 , 解析:(1)根据公式p=ρ 液 g h可知液体内部压强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ρ和深度h有关,所以容 器底部受到的压强大小关系:P 甲=P 乙 = P 丙 。(2)再根据公式F=PS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与液 体对容器底部压强和容器底面积大小有关,所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小关系:F 甲=F 乙 =F 丙 。 比较同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时,应先根据P=ρ 液 g h比较P,再根据F=PS比较F。 二、不同种液体 例2:如图所示:水平桌面并排放着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体容器,两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水 和酒精,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1) P 甲 P 乙 ;(2)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F 甲 F 乙 ; (3)容器底部所受到的压力与容器中液体的重力比较:F 甲 G 水 , F 乙 G 酒 ; 解析:(1)根据公式P=ρ 液g h与m 液 =ρ 液 v 液 =ρ 液 sh得:p=m 液 g/s,甲、乙是同一容器:S 甲 =S 乙,且m 水 =m 酒 ,因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甲 =P 乙 。(2)根据公式F=PS知液体对容器底部 的压力:F 甲=F 乙 。(3)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与容器中液体的重力大小关系:F 甲 =G 水 ,F 乙 =G 酒 。 比较不同种液体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和压力,仍是先比较压强再比较压力。 三、加入固体 例3: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容器底面积相同,且装有相同深度的水。现将三个完全相同的铁球分别浸没于三个容器的水中,铁球均不与杯底接触,水也没有溢出: (不考虑容器本身的重力) (1)则容器底部所受到的压强:P 甲 P 乙 P 丙 , (2)容器底部所受到的压力:F 甲 F 乙 F 丙 ,

压力与压强的区别通俗易懂

压力与压强的区别通俗易懂 当我们接触到物理学的时候,常常会遇到压力和压强这两个概念,它们往往会被混淆在一起,让人感到困惑。其实,压力和压强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它们有着不同的定义和应用。 一、压力的定义与计算 压力是指单位面积上的力,它的定义为:在垂直于单位面积的方向上,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压力的计算公式为: P=F/A 其中,P表示压力,F表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A表示受力面积。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压力与作用力成正比,与受力面积成反比。因此,如果作用力增大,压力也会增大;如果受力面积增大,压力就会减小。 压力的单位是帕斯卡(Pa),它的定义为:在一个面积为1平方米的平面上,受到1牛的力所产生的压力。常用的压力单位还有千帕(kPa)、兆帕(MPa)等。 压力在物理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压力传感器、液压系统、气压系统等。 二、压强的定义与计算 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它的定义为:在垂直于单位面积的方向上,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大小。压强的计算公式为: P=F/S 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S表示受力面

积。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压强与作用力成正比,与受力面积成正比。因此,如果作用力增大,压强也会增大;如果受力面积增大,压强就会减小。 压强的单位与压力相同,也是帕斯卡(Pa),常用的压强单位还有千帕(kPa)、兆帕(MPa)等。 压强在物理学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压力容器、水坝、桥梁等。 三、压力和压强的区别 从定义和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压力和压强都是单位面积上的物理量,但它们的计算方式不同。压力是指在垂直于单位面积的方向上,单位面积上的力大小;而压强是指在垂直于单位面积的方向上,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大小。因此,压力和压强的单位相同,但它们的物理含义不同。 另外,压力和压强的应用也有所不同。压力常常用于描述物体受到的力的大小,如压力传感器测量物体所受的压力大小;而压强常常用于描述物体所受的压力的大小,如水坝承受的水压大小。 四、压力和压强的应用 压力和压强在物理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的应用: 1.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将物体所受的压力转换为电信号输出的传感器。它常用于工业控制、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

23.比较液体的压力、压强大小

考点:比较液体的压力、压强大小 【知识要点】 1.由液体压强公式:p=ρgh 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 2.比较液体压强大小的方法有: (1)深度h 相同时,比较液体密度ρ液的大小; (2)液体密度ρ液相同时,比较深度h 的大小; (3)深度h 、液体密度ρ液都不相同时,根据公式p=F/ S 来确定压强大小。 【例题1】 如图1示,甲、乙两个容器都是圆柱形的,但乙容器比较粗。两容器中盛的都是水,放在水平桌面上时液面一样高。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的水少些,所以水对甲容器底的压强小些 B .水对两容器底的压力相等,压强也相等 C .乙面积大些,所以水对乙容器底的压强小些 D .水对两容器底的压力不相等,但压强相等 【例题2】 如图2所示,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设液体对两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P 甲和P 乙,则( ) A .P 甲< P 乙 B .P 甲 =P 乙 C .P 甲 > P 乙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例题3】 如图3三个容器所盛液体的重量相等。A 和B 中盛水,C 中盛酒精,B 和C 中液面相平,那么,三个容器中液体对瓶底的压强P A 、P B 、P C 相比较 ( ) A .P A =P B >P C B .P A >P B >P C C .P A >P B =P C D .都相等 【例题4】 甲、乙两个容器横截面积不同,都盛有水,水深和a 、b 、c 、d 四个点的位置如图16所示,水在a 、b 、c 、d 四处产生的压强分别为P a 、P b 、P c 、P d ,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P a <P c B .Pa =P d C .P b >Pc D .P b =P d 【例题5】 如图26所示,有三个完全相同的瓶子,里面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酱油、水和豆油,则它们对瓶底的压强_____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 A B C

物理压力、压强的概念及大小的比较

压强考点练兵 考点一、压力、压强的概念及大小的比较 考点解读:物理学中把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画压力示意图时要明确压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压力作用在被压物体的表面,压力的方向与被压物体的表面垂直。 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时,压力的与其自身重力的大小相等,因此只要知道物体的质量(或重力),就可知道压力的大小。 比较压强的大小关键是熟练掌握压强公式 F P s 。在物体的压力相等时,压强的大小与受 力面积成反比;在受力面积相等时,压强的大小与压力成正比。若物体的压力和受力面积均成倍的增大或减小,则压强大小不变。 真题演练:1. (2013•眉山)设长方体砖块的三条棱长之比为1:2:4,如果将两块相同的砖A、B按图示方式置于水平地面上,砖块A对砖块B的压强为P A,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为P B,则P A:P B=_________;砖块A对砖块B的压力为F A,砖块B对地面的压力为F B,则F A:F B=_________。 2. (2013•河池)A、B两个实心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同,它们的密度大小关系为ρA >ρB,若这两个正方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分别为F A和F B,则F A、F B的大小关系是()A.F AF B D.无法确定 3. (2013•绥化)有一质地均匀的长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为P1,若把长方体沿图示的虚线方向竖直切成a、b 两部分,使b的体积是a的二倍,取走a后,剩余部分b对地面的压强为P2,则() A.P2=P1B.P2<P1C.P2>P1D.P2=2 3 P1 考点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考点解读:本考点主要以实验探究题的形式考查转化法和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实验结论的总结、实验方案的评估等。 通过观察海绵或泡沫塑料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采用的就是转化法。在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关系时,要控制受力面积相同;在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要控制压力大小相同,采用的就是控制变量法。 真题演练:(2013•湘西)科学实验小组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时,用早餐奶(图甲)按图乙、丙、丁三种情况放在泡沫塑料上,分别进行探究实验。 (1)通过对乙、丙、丁三次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得出压力作用效果跟_______________有关。

液体压强专题(比较压力和压强的大小)(典型)

专题一:比较以下各种情况下压力和压强的大小〔1〕两相同的烧杯中装水后如下图 〔2〕试管倾斜问题: 试管倾斜,但水未溢 出 P A p B 〔3〕容器中的木块问题 ①容器中未装满水液体压强专题 A B两内径相同的玻璃管盛 有同种液体,两管液面等高 P A p B 甲、乙两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 装有质量相等的液体,两试管 液面相平 P甲P乙 ②容器中装满水 □ AB 水对杯底:p A p B F A—F B杯对地面:P'A P'B F'A F'B AB 水对杯底:p A p B F A F B 杯对地面:P'A P'B F'A F'B ③容器中未装满水,当剪断绳子后 AB 水对杯底:p A p B F A F B 杯对地面:P'A P'B F'A F'B ④一木块漂浮在盛水杯中,现将它取出后横置于杯口时 ,一A-B 水对杯底:p A p B F A F B 杯对地面:P'A p B F'A F'B 〔4〕密闭容器倒置问题 ②密闭容器未装满液体后倒置 ①密闭容器装满液体后倒置 甲乙 水对杯底:p甲P乙F甲F乙 杯对地面:p'甲p'乙F'甲F'乙 〔5〕同深度同液体不同形状容器的问题:重力相同的甲、度相同的水后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如下图 ①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力F甲F乙F丙 ②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强p甲p乙p丙 ③容器中所装液体的重力G甲G乙G丙 ④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F'丙 AB 水对瓶底:p A p B F A F B 瓶对地面:P'A P'B F'A F'B 乙、丙三容器的底面积相等,形状不同,装有深

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p'w 〔6〕不同液体、不同形状容器的问题:质量和底面积都相同的甲、乙、丙三个 容器中分别装有深度相同的酒精、水和盐水,如下图 ①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力F甲_F乙F丙 ②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强p甲p乙p丙 ③容器中所装液体的重力G7GoG丙 ④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T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 乙p丙 专题二:特殊方法比较液体的压力、压强 但凡满足①水平放置②柱形容器〔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液体压强的两个 公式都可以用 典型例题1.如图1,在竖直放置的平底试管中装有水银,当温度上升时,水银膨胀 〔不考虑试管膨胀〕使水银的长度增加,则当水银受热膨胀后对试管底部的压力压强 2.〔1〕如图2,两底面积不同的两柱形容器内装有等质量的水,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 A p B 〔2〕如A、B两容器中分别装等质量的水和酒精,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A〔水〕p B〔酒〕 〔3〕假设等质量、两种不同液体放在完全相同的柱形容器中,A B是两液体内距容器底部高度相同的两点,如图3所示①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②液体的密度p A—p B③A、B两点压强的关 系 3〔变形题〕.如图4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平底试管,甲中装有水,乙中装有煤油,两试管底部受到的压强相等,比较同一高度上A B两点压强的关系p A―p B 4.如图5,在水槽中放入一端扎有橡皮膜的平底试管,并在试管中逐渐注入与水不相容的油,当注入油 的深度如下图时,橡皮膜恰好水平,则距水槽底部相同高度的C、D两点的压强p c—p D 练习5.(2010上海)如图3所示,三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A、B、C三种液体,它们对容 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现分别从三个容器内抽出相同深度的液体后, 6.(2011上海)如图2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两液面相平 且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假设在两容器中分别加入原有液体后,液面仍保持相平.则此时液体对各 7.如图6所示,装满水的密闭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其上 下底面积之比为4:1,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底部的 压力和压强分别为〔〕A.F,PB 压强为p。当把容器倒置后放到水平桌面上,水对容 .4F,PC.1/4F,PD.F,4p 自容器底部的压 强 P A、P B的压力F A、F B的关系是( A.P A

F B C.P A>P B F A=F B D.P A>P B F A>F B"NF'_1 A』”』J 剩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Ap A>p B>p C。 Cp AV p BV p C。 p A、p B、p c的大小关系是 Bp A=p B=p co Dp A=p C>p B。 图3

怎样比较压强大小

怎样比较压强大小 江苏 兰凡跃 一、压力相同,比受力面积 例1 (2014杭州)如图1所示,密度为ρ、厚度为 d 、边长为L 的均匀正方形薄板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其右 端与桌子边缘相平。板与桌面间的光滑程度不变,现用水平力向右推薄板使其运动4 L ,在推薄板的过程中薄板对桌面的压力F 、压强p 和摩擦力f 的变化情况是( ) A .p 、F 、f 均不变 B .p 大小由ρd g 增大为 34ρd g ,F 不变、f 变大 C. F 大小由ρL 2d g 减小为 43ρL 2d g ,p 不变、f 变小 D. p 大小由ρd g 增大为3 4ρd g ,F 、f 不变 解析 固体对水平支承面的压力大小始终等于物体的重力,所以从图甲到图乙的过程中,压力不变;图乙中薄板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变为原来的 43,根据压强公式S F p =可知,在压力不变时,压强增大为原来的3 4;而在推薄板的过程中,板与桌面间的光滑程度、压力不变,所以摩擦力也不变。 答案 D 。 二、受力面积相同,比压力 例2 (2014乐山)用两种物质分别制成棱长相同的实心正方体甲、乙,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图2所示。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 甲︰P 乙为( ) A .8︰1 B .4︰3 C .4︰1 D .1︰2 解析 棱长相同的实心正方体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受力面积相 同,由图像可知, 33/818cm g cm g ==甲ρ,33 /144cm g cm g ==乙ρ,18=乙甲ρρ 图 1 图 2

根据V m ρ=可知,体积相同时,1 8m ==乙甲乙甲 ρρm 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之比18===g m g m G G F F l 乙甲乙 甲乙甲 根据公式S F p =,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强之比等于压力之比,即18==乙甲乙甲F F p p l 答案 A 。 三、柱形物体比密度和高度 例3(2014德州)如图3所示,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圆 柱体A 和B 放在水平地面上。高度之比h A ∶h B =2∶1,底面 积之比S A ∶S B =1∶2,则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 A ∶ p B = 。 解析 对于实心圆柱体,其产生的压强压强大小 hg S Shg S Vg S mg S G S F p ρρρ====== 由上式可知,圆柱体对地面的压强只与物体的高度和密 度有关,与物体的底面积等因素无关,同种材料制成的两个实心圆柱体其密度相同,B A ρρ= 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之比等于其高度之比,即 1 2===B A B l A B A h h gh gh p p 乙甲ρρ 答案 2∶1 图 3

比较柱形液体压强

比较柱形液体压强 复习 1、公式:p=ρgh ☆液体密度ρ相同,压强p与深度h成正比。 ☆深度h相同,压强p与密度ρ成正比。 ☆液体密度ρ相同,深度h相同,压强p相同。 2、公式:F=pS ☆如果底面积S相同,则压力F与压强p成正比。 ☆如果压强p相同,则压力F与底面积S成正比。 ☆如果压强p相同,底面积S相同,则压力F相同。 3、公式:V=m/ρ ☆如果液体质量m相同,液体体积V与液体密度ρ成反比。 ☆如果液体密度ρ相同,液体体积V与液体质量m成反比。 4、公式:F=G=mg=ρVg ☆液体密度ρ相同,液体体积V大,液体质量m大,液体重力G大,压力F大。 ☆液体体积V相同,液体密度ρ大,液体质量m大,液体重力G大,压力F大。 5、公式:h=V/S ☆液体体积V相同,液体深度h与液体底面积S成反比。 ☆底面积S相同,液体深度h与液体体积V成正比。 第一类:比较同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 1、如图所示,A、B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质量不相等的水,则容器底部所受到的压强p A p B,容器底部所受到的压力F A F B。(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p=ρgh F=pS 2、如图所示,A、B两个底面积不相等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高度相等的水,则容器底部所受到的压强p A p B,容器底部所受到的压力F A F B。(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p=ρgh F=pS 3、如图所示,A、B两容器装有相同质量的同种液体,B容器的底面积较大,则容器底部所受到的压强p A p B,容器底部所受到的压力F A F B。(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p=ρgh F=pS? F=G=mg 比较同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的方法有两种 (1)利用p=ρgh先比较p,液体密度ρ相同时,关键是比较不同形状的容器中液体的深度h。 p=ρgh,ρ不变,h大,p大。 (2)在柱形容器中,由于液体对容器底面的压力F等于液体的重力,所以先比较压力,然后利用p=F/S比较压强p。 p=F/S,S不变,F大,p大。 p=F/S,F不变,S大,p小。 第二类:比较不同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 1、如图所示,A、B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装有水和酒精,液面在同一水平面,则容器底部所受到的压强p A p B,容器底部所受到的压力F A F B。(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ρ水>ρ酒精) p=ρgh F=pS

比较压强的大小

比较压强的大小 一、比较固体的压强 1、判断压力、受力面积及其变化 固体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有关。中考中对于固体压强的考察,往往会在同一情景中出现多个力、多个面积或力、受力面积发生变化的情景。要想准确的比较、计算压强的大小,找准产生压强的压力和该压力的受力面积是关键。我们在审题时要抓住“谁对谁的压强”,找到压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以及这两个物体的接触面积就可以准确判断压力和受力面积。 例1、如图1所示,物体A重30N,B重15N,物体A的底面积为10cm2,物体B的底面积为5cm2。则A对B的压强是Pa,B对桌面的压强是Pa。 例2、如图2所示,物体A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从甲图位置匀速运动到乙图位置。此过程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________水平推力F(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物体A对桌面的压力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物体A对桌面的压强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等于不变减小 2、用P=ρgh比较固体的压强

当物体放于水平面时,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物体重力F=G 。对于圆柱体、长方体等体积可以通过公式V= sh 来计算的物体,F= G=mg=ρvg =ρshg ,再将F=ρshg 代入P=S F 可得P=ρgh 。对于此类物体用P=ρgh 来比较压强的大小,能够解决用P=S F 难以直接分析的题目。 例3、如图3所示,甲、乙两个立方体(V 甲>V 乙)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 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沿水平方向截去高度相等的部分,剩余部分对于地面的压强关系是( C ) A .P 甲>P 乙 B .P 甲=P 乙 C .P 甲<P 乙 D .无法判断 二、比较液体的压强 1、判断液体的密度、深度 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深度有关,比较液体压强的大小时,准确判断液体的深度或分析液体深度的变化十分重要。一般要注意一下两点。(1)液体深度是指液体中某处到液面的竖直距离。(2)当容器倾斜、倒置时液体总体积不变。 例4、如图6所示,桌面上放有甲、乙两个鱼缸,同学们观察、比较后提出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B ) A .鱼缸甲对桌面的压力小,缸中鱼受到水的压强大

压力和压强比例、比较问题

压力和压强比例、比较问题: 1. 两物体所受压力之比是2:3,受力面积之比为2:5,两物体所受压强之比是。 2.甲、乙两个正立方体都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如果它们的密度之为3∶2,那么,它们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 3.一块砖平放和竖放在地面上时,其受力面积之比为4:1,则平放和竖放时,对地面的压力之比为,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4. 甲、乙两个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质量之比为1:25,它们对 桌面的压强相等,则甲、乙的密度之比为。 5.长方体铁块对地面的压强为P,对地面的压力为F。若铁块的长、宽、高都增加1倍,则它对地面的压强是____________ 6.正方体甲和乙的边长之比为1:2 甲对乙的压强为p1,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2;如果已知1: 2 =8:5, 那么,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________。 7.有A、B两个正立方体,它们受到的重力之比G A∶G B=2∶3,把它们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 A和p B,且p A∶p B=1∶3。把A 叠放在B上后,B对地面的压强变为p B'。则p A∶p B'=____________。 8.如图所示一块砖将它分别平放、侧放、竖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1、P2、P3,则 A.P1=P2=P3 B.平放P1 C.侧放P2最大 D.竖放P3最大 9.一个均匀的木块,如图放在水平桌面上,若沿虚线切 去一半,将其放在它的上边, 此时地面受到的压强是原

来的: A.1倍 B.2倍 C.1/2倍 D.1/4倍. 10.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 A. p甲p乙 D.无法判断 11.甲、乙两个密度之比3:2,高度之比2:1的金属圆柱体,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比较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则 A.p甲=p乙 B.p甲p乙 D.无法判断 12.两块质量相同密度不同的正方体金属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比较金属块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A. 密度大的对桌面压力大 B. 密度大的对桌面压[ ] C. 密度小的对桌面压力大 D. 密度小的对桌面压强大 13.如图所示的方砖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 方砖的右半部分切去,则剩下的一半方砖对地面的压强为 A.P B.2P C. D. 14.如图所示,木块甲重3N、乙重5N,叠放在一起放在水平桌 甲 面上,甲对乙 乙 的压强与乙对桌面压强相等,甲、乙底面积之比为 A.3:8 B.3:5 C.5:3 D.8:3 15.如上题图所示,甲、乙两个正方体,甲的低面积是乙低面积的1/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