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学原理全部重点笔记

经济学原理全部重点笔记

经济学原理全部重点笔记

经济学原理是研究资源如何被分配和利用的学科。它包含了许多重要的概念和原理,以下是一些重点笔记:

1. 市场供需:供需关系决定了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当供大于需时,价格通常下降;当需大于供时,价格通常上升。

2. 机会成本:做出某种选择时,必须放弃的最高价值的选择。这个概念强调了资源有限的事实,因此我们必须在不同选择之间做出权衡。

3. 激励:人们会根据激励来行动。正向激励增加人们的动力,负向激励减少人们的动力。了解激励机制有助于理解人们的行为和决策。

4. 效率与公平:经济活动的效率是指实现最大福利的程度。公平指的是资源的合理分配。经济学家通常关注效率问题,因为资源的最佳利用可以提高整体福利。

5. 外部性:当经济活动的行为者或受益者无法捕捉到全部成本或收益时,就会出现外部性。负面外部性可能导致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干预来解决。

6. 弹性:弹性衡量市场对价格或收入变化的敏感程度。需求弹性表示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供应弹性表示供应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7. 垄断与竞争:垄断是指市场上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卖家。与之相对的是竞争市场,其中有许多卖家。竞争市场有助于促进效率和消费者福利。

8. 政府干预:政府在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税收、补贴、监管等手段来干预市场。这些干预旨在解决市场失灵问题,保护消费者权益并提高整体福利。

9. 经济增长与循环波动:经济增长指的是长期生产能力的增加,而循环波动是经济活动的短期波动。经济学原理旨在理解产生经济增

长和循环波动的原因及其影响。

10. 国际贸易:国际贸易的原理和影响是经济学的重要研究领域。贸易可以带来更大的市场规模和经济效益,但也可能引发争议和不平等。

这些是经济学原理的一些重点内容,它们有助于我们理解经济现象、作出明智决策并评估政策的有效性。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部分重点

23一国收入的衡量 一、经济的收入和支出 ·GDP衡量:经济中所有人的总收入和用于经济中物品与劳务产出的总支出。·对一个整体经济而言,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GDP衡量货币流量。 ·两种计算GDP方法:加总家庭对于物品和劳务的总支出或加总企业支付工资、租金和利润的总收入。 一、国内生产总值的衡量 1、国内生产总值: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2、几点说明 ·GDP使用市场价格。 ·GDP不包括非法生产与销售的东西和家庭内的生产和消费。 ·GDP只包括最终物品的价值。 ·GDP包括有形的物品和无形的劳务。 ·GDP不包括过去(一年或一个季度之外)生产的东西的交易。 ·用两种算法算出的GDP差额为统计误差。 3、其他收入衡量指标 ·国民生产总值GNP:一国永久居民所赚到的总收入。=GDP+本国公民在国外赚到的收入-外国人在本国赚到的收入 ·国民生产净值NNP:=GNP–折旧(经济中设备和建筑物存量的磨损或消耗)·国民收入:一国居民在物品与劳务生产中赚到的总收入。=NNP–间接的企业税+企业补贴 ·个人收入:家庭和非公司制企业得到的收入。=国民收入–留存收益(公司获得但未支付给其所有者的收入)-公司所得税–对社会保障的支付+家庭从其持有的政府债券中得到的利息收入+家庭从政府转移支付项目中得到的收入 三、GDP组成部分 ·GDP=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C+I+G+NX=Y ·消费:家庭除购买新住房之外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 ·投资:用于资本设备、存货和建筑物的支出,包括家庭用于购买新住房的支出。·政府购买(政府消费支出和总投资):地方、州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转移支付:改变家庭收入却没有反映经济的生产,不用于交换现期生产的物品与劳务,不计入政府购买。 ·净出口:外国人对国内生产的物品的支出(出口)–国内居民对外国物品的支出(进口)。

曼昆经济学原理 重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 第一章经济学导论 1.稀缺:①指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来讲,物品是稀少短缺的 ②稀缺性:是经济物品的显著特征之一;并不意味着稀少,而指不可以免费得到;要得到经济物品必须有其他经济物品交换 ③稀缺规律:商品一般是稀缺的,只能得到有限供应,必须通过价格或其他形式进行分配 ④稀缺原因:一定时期内(大前提),物品本身是有限的;利用物品进行生产的技术条件是有限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2.选择的机会成本: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后,所放弃的其他用途的最大利益 注:理论上讲是资源改做他用的各种可能中最优的选择,但由于信息不完全只能是其它使用中能获得的比较满意的选择 3.经济学十大原理: ①人们面临选择(人们为得到一样东西,就不得不放弃另一样东西)(效率是社会从稀缺性资源中获得的最多的东西,平等是把这些资源的成果公平的分给社会成员) ②机会成本(由于稀缺性,人们就要比较可供选择的方案的成本和收益) ③边际量(人们通过比较边际利益和编辑成本而做出抉择) ④激励(理性决策者会做出边际利益大于边际成本的决策) ⑤贸易会是每个人的状况越来越好(贸易可以使人们做最擅长的事) ⑥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好方法(家庭和企业→合意的市场结果;价格指引个别决策者在大多数情况下实现了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结果) ⑦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市场失灵时即市场本身不能进行资源配置时,政府干预经济,可以促进效率和平等;外部性指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的影响) ⑧一国的生产水平取决于他的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生活水平的不同由于生产率不同) ⑨政府发行过多货币时,物价水平上升 ⑩社会面临通货膨胀和短期失业之间的权衡(↓↑) 第二章需求和供给 1.需求(人们愿意购买的商品数量) ①需求表 价格—数量组合A B C D E F G 价格(元)1234567 需求量(单位数)700600500400300200100 ②需求曲线

经济学原理全部重点笔记

经济学原理全部重点笔记 经济学原理是研究资源如何被分配和利用的学科。它包含了许多重要的概念和原理,以下是一些重点笔记: 1. 市场供需:供需关系决定了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当供大于需时,价格通常下降;当需大于供时,价格通常上升。 2. 机会成本:做出某种选择时,必须放弃的最高价值的选择。这个概念强调了资源有限的事实,因此我们必须在不同选择之间做出权衡。 3. 激励:人们会根据激励来行动。正向激励增加人们的动力,负向激励减少人们的动力。了解激励机制有助于理解人们的行为和决策。 4. 效率与公平:经济活动的效率是指实现最大福利的程度。公平指的是资源的合理分配。经济学家通常关注效率问题,因为资源的最佳利用可以提高整体福利。 5. 外部性:当经济活动的行为者或受益者无法捕捉到全部成本或收益时,就会出现外部性。负面外部性可能导致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干预来解决。 6. 弹性:弹性衡量市场对价格或收入变化的敏感程度。需求弹性表示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供应弹性表示供应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7. 垄断与竞争:垄断是指市场上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卖家。与之相对的是竞争市场,其中有许多卖家。竞争市场有助于促进效率和消费者福利。 8. 政府干预:政府在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税收、补贴、监管等手段来干预市场。这些干预旨在解决市场失灵问题,保护消费者权益并提高整体福利。 9. 经济增长与循环波动:经济增长指的是长期生产能力的增加,而循环波动是经济活动的短期波动。经济学原理旨在理解产生经济增

长和循环波动的原因及其影响。 10. 国际贸易:国际贸易的原理和影响是经济学的重要研究领域。贸易可以带来更大的市场规模和经济效益,但也可能引发争议和不平等。 这些是经济学原理的一些重点内容,它们有助于我们理解经济现象、作出明智决策并评估政策的有效性。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8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8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目录 第1篇导言 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1.1 复习笔记 1.2 课后习题详解 1.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2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2.1 复习笔记 2.2 课后习题详解 2.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3章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 3.1 复习笔记 3.2 课后习题详解

3.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2篇市场如何运行 第4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4.1 复习笔记 4.2 课后习题详解 4.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5章弹性及其应用 5.1 复习笔记 5.2 课后习题详解 5.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6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6.1 复习笔记 6.2 课后习题详解 6.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3篇市场和福利

第7章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 7.1 复习笔记 7.2 课后习题详解 7.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8章应用:税收的代价 8.1 复习笔记 8.2 课后习题详解 8.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9章应用:国际贸易 9.1 复习笔记 9.2 课后习题详解 9.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4篇公共部门经济学 第10章外部性 10.1 复习笔记

10.2 课后习题详解 10.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11章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11.1 复习笔记 11.2 课后习题详解 11.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12章税制的设计 12.1 复习笔记 12.2 课后习题详解 12.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5篇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 第13章生产成本 13.1 复习笔记 13.2 课后习题详解 13.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经济学原理各章重点

《经济学原理》 微观经济学 第一章需求与供给的一般原理 一、需求:在一个给定的时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 二、供给:子一个特定的时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厂商愿意并且能够出售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三、需求曲线(课本P15页) 四、供给曲线(课本P21页) 五、分析并说明引起需求和供给变动的因素 1.需求:(1)自身价格——负相关 (2)收入水平—-正相关 (3)偏好-—正相关 (4)相关商品价格:替代品-—正相关互补品——负相关 (5)预期-—正相关 2. 供给 : (1)自身价格—-正相关(2)投入生产要素成本——负相关 (3)生产的技术水平——正相关 (4)相关商品价格-—负相关 (5)预期——正相关 六、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 1。需求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作为自变量的商品价格每变动百分之一,该商品的需求量搬动的敏感度。 影响因素:(1)商品的性质——生活必需品小、奢侈品大 (2)商品的可替代性—-负相关 (3)某种商品支出在消费者预算中的比重——正相关 (4)商品用途的广泛性--正相关 (5)时间的长短—-正相关 2。供给弹性:在一定时期内,某种商品的供给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该种商品价格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七、均衡价格(书P24页) 市场实现均衡时的价格,也就是商品的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称为均衡价格。 八、均衡数量的形成与变动(书P26页) 供求定律:供求的变动与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变动之间的内在联系。 如果供给不变,需求增加,那么均衡价格就会上升,均衡数量相应增加.反之则反。 如果需求不变,供给增加,那么均衡价格就会下降,均衡数量相应增加。反之则反. 第二章消费理论 一、效用的基本概念 效用(U):消费者从消费商品和服务或从其他消费行为中得到的满足程度或偏好水平。 总效用(TU):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定量的商品所得到的效用总和或总的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MU):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引起的总效用增加量。 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在一定时间内,假设消费者对其他商品的消费量不变,消费者从连续消费某一特定商品中所得到的效用加速该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递减。 三、序数效用理论的消费者均衡(答题关键:定义、画图、写公式、文字)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26章--储蓄、投资和金融体系)

第26章储蓄、投资和金融体系 26.1 复习笔记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金融体系 金融体系是由经济中使一个人的储蓄与另一个人的投资相匹配的机构组成。金融体系使经济的稀缺资源从储蓄者(支出小于收入的人)流动到借款人(支出大于收入的人)手中。金融体系由帮助协调储蓄者与借款人的各种金融机构组成。金融机构可以分为两种类型——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机构。 2.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是想储蓄的人直接向想借款的人提供资金的机构。两种最重要的金融市场是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 (1)债券市场 债券是按照法定程序发行的,要求发行人(也称债务人或借款人)按照约定的时间和方式向债权人或投资者支付利息和偿还本金的一种债权债务凭证。债券的基本要素有偿还期限、票面利率、票面价值和债券发行者。 债券的特点:期限性、收益性、风险性、流动性。 (2)股票市场 股票指股份有限公司签发的用以证明股东按其所持股份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凭证。 股票与债券的差别:股票的所有者是公司的部分所有者,债券的所有者是公司的债权人。股票持有者享有该公司的利润分成,而债券持有者只得到其固定的债券利息。公司破产时,债券持有者享有在股票持有者之前得到补偿的权利,即享有优先清偿权。债券有固定的到期日,到期必须偿还,而股票则没有到期日,无须偿还。 3.金融中介机构 金融中介机构指为资金融通提供媒介服务的专业性金融机构或取得专业资格的自然人,主要的中介机构有银行和共同基金。 (1)银行 银行是以获取利润为经营目标,以吸收存款为主要资金来源,主要经营贷款的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 银行的作用:①作为金融中介机构,融通资金;②通过允许人们根据自己的存款开支票而便利了物品与劳务的购买。 (2)共同基金 共同基金指通过发售基金份额,将众多投资者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形成独立财产,由基金托管人托管,并由基金管理人分散投资于股票、债券或其他金融资产,将收益分配给基金份额持有人的集合投资方式。

经济学原理知识要点

经济学原理知识要点 1、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前提是人类欲望的无限性和资源的有限性。 2、人类欲望的无限性是指人类的欲望或需要是无穷的。欲望是人们为了满足 生理或心理上的需要而产生的渴望。 3、物品:自由物品、经济物品、有害物品。 4、自由物品: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就能够得到的有用物品。 5、经济物品也叫稀缺物品,是指人类必须付出相应代价才能够得到的有用物品。特点:有用性;人们获得时通常都要花费代价;经济物品相对于自由物品来说一定是稀缺的;价格为正。 6、有害物品:人类必须付出相应代价才能够消除的物品,它来源于人们的经济活动或其他活动,或是大自然的力量留下来的灾害。 7、稀缺性:经济物品是有限的,而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有限的经济物品总是难以满足无限产生和膨胀的人类欲望,这一矛盾就是经济学中通常所说的稀缺性。 8、资源的稀缺性具有绝对性,这种绝对性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时期和人们生产的所有区域。从历史上来看,稀缺性存在于人类社会的所有时期。从世界各地来看,稀缺性存在于所有人类活动的区域。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都面临着稀缺性的问题,只不过稀缺的内容不同而已。所以,稀缺性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 9、资源的稀缺性具有相对性:也就是说相对于人类无限的欲望而言,再多的资源也是稀缺的。 10、机会成本:当把一定的资源用来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其他产品的最大产量(产值)。(一种资源用来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实质上是指选择的代价,即“选择成本”。 11、生产可能性:一定的资源条件下,利用现有的资源可能生产的最大产量组合。 12、生产可能性曲线:主要用来考察一个国家应该怎样分配其相对稀缺的生产资源问题;是用来说明和描述在一定的资源和技术条件下可

经济学原理知识点总结考试必备

经济学原理知识点总结考试必备经济学原理是我们了解和分析经济现象的基础,因此掌握经济学 原理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经济学原理的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帮助 大家备考并掌握经济学的核心理论。 1.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它反映了市场上商 品和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供和求的变化会影响市场价格和数量,从而 影响整个市场的运行。 2.成本与效益:成本与效益是经济学中的核心概念,它是指在做 出决策时,通过比较行动的利益和成本,选择最优的方案。通常情况下,在决策时,成本和效益应该达到平衡。 3.边际原理:边际的意思是每增加一个单位的生产或消费,会带 来的额外效益或成本。边际原理是指人们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决策 应该基于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 4.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放弃做某件事情所付出的代价。在做 出决策时,我们应该也考虑机会成本,因为机会成本同样是一种成本,并会影响我们最终的利润。 5.货币价值:货币价值是指货币的购买力。货币价值的变化会影 响整个市场的价格和经济运行。货币价值通常受到持续通货膨胀和货 币政策的影响。

6.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没有按照供求关系的平衡点运行。市场失灵通常是由于存在外部性、公共产品、垄断等因素。 7.生产与消费:生产与消费是经济学的另外两个核心概念。生产 是指生产和供应商品和服务的过程,而消费是指消费和使用这些商品 和服务。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我们应该考虑成本和效益,并采取最 优的决策方案。 以上是经济学原理的核心知识点。掌握这些知识点后,我们就能 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市场经济的运行,从而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希望 大家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并继续深入学习经济学的更深层次内容。

《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领悟五篇

《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领悟五篇 《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领悟1 什么叫经济学?文中在前言中首先定义,经济学是研究和处理社会中人一般生活事务的学科。该定义简单而扼要,阐明了经济学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是人类的一般生活事务,指出了经济在人类一般事务中的基础地位。据此,如果一个生活在当代的年轻人连一些基本的经济学概念都不具备,全然无知,那么某种程度上,其可以形同于现代意义上的社会文盲。因此,曼昆在前言中所述,这是一本给下一代阅读的书籍,作为留给下一代的另一种贡献。 《经济学原理》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上下两分册,遵循了从微观到宏观的叙述线路,上册为《微观经济学分册》,下册为《宏观经济学分册》。《微观经济学分册》中,*从经济学的十大原则入手,指出经济的一切原理或推演均源于此。根据这些原则,讲述了微观经济的几大经济理论基础,包括供需理论、弹性分析、剩余福利等。从这些概念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有意思的经济学分析结论,如由于粮价的低弹性,科技进步带来的农业发展往往却牺牲了农民收益;又如,无论商品税收是向消费者还是向生产者征收,其最终成本的转嫁结果都是一样的等等。 《原理》的一个重要特色是,其非常注重读者分析能力的培养,阐述了经济现象分析的一般步骤,并以案例分析的方式拓宽读者的思路,激发读者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兴趣,进而从分析中形成观点。在分析完市场失灵下政府的作用后,书籍循序渐进,水到渠成,重点介绍了企业的微观组织行为,分别对完全竞争、垄断、寡头和垄断竞争四类市场环境下企业产品的供需关系和企业运作行为作了详尽的理论剖析,这部分内容非常精彩,前面章节的铺垫终于滋育出了丰硕的果实,使读者大饱口福,受益匪浅。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 和课后习题详解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点击加入> 第35章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35.1 复习笔记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菲利普斯曲线 (1)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表示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取舍关系,高通货膨胀率意味着低失业率,高失业率意味着低通货膨胀率。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可以使经济沿着菲利普斯曲线移动。货币供给增加、政府支出增加或减税都扩大了总需求,并使经济移动到菲利普斯曲线低失业和高通货膨胀的一点上。货币供给减少,政府支出减少或增税都紧缩了总需求,使经济移动到菲利普斯曲线上低通货膨胀和高失业的一点上。菲利普斯曲线为决策者提供了一个通货膨胀与失业的选择组合,决策者在菲利普斯曲线上选择一个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的组合。 (2)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在长期,经济回到古典学派所预言的充分就业状态,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不存在取舍关系,因此长期菲利普

斯曲线是垂直的。 (3)菲利普斯曲线的移动①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移动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垂直的,它的位置完全由自然失业率确定。因而,只有影响自然失业率的因素变化才能引起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移动。 ②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移动 预期通货膨胀率的变化以及供给冲击都会引起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移动。预期通货膨胀率升高和不利的供给冲击使得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上移,决策者面临更不利的通货膨胀和失业的权衡取舍;预期通货膨胀率降低和有利的供给冲击使得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下移,决策者面临更加有利的通货膨胀和失业的权衡取舍。 2.自然率假说 自然率假说是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的基本观点。主要内容是:需求的波动仅仅在短期中影响产出与就业。而在长期中,经济回到古典模型所描述的产出、就业和失业水平。自然率假说使宏观经济学家可以分别研究经济的短期和长期发展。它是古典二分法的一种表达方式。 3.牺牲率 牺牲率是指通货膨胀率每降低一个百分点过程中每年产量损失的百分点数。适应性预期理论认为通货膨胀引发通货膨胀预期,而通货膨胀预期又引发更高的通货膨胀率,因此,降低通货膨胀的成本是巨大的。也就是说牺牲率是很大的。而理性预期学派则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点击加入> 认为,如果政府能够可信地承诺降低通货膨胀,公众理解这种承诺,并相应降低通货膨胀预期的话,那么降低通货膨胀不必经历一个高失业、低产出的时期,牺牲率可以很小。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一部分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1篇导言 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1.1 复习笔记 1.经济学 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自从莱昂内尔·罗宾斯于1936年对经济学下了上述定义以来,这个定义就一直在英美等国教科书中占统治地位。 稀缺性是指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不能生产人们希望拥有的所有物品与劳务。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这样,就导致经济学家们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2.关于个人做出决策的基本结论

由于一个经济的行为反映了组成这个经济的个人的行为,所以经济学研究就应该从个人做出决策的四个原理开始: 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为了得到一件喜爱的东西,通常就不得不放弃另一件喜爱的东西。做出决策要求人们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权衡取舍。 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在很多情况下,某种行动的成本并不像乍看时那么明显。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经济学家通常假设,人是理性的。在机会成本为既定的条件下,理性人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去实现其目标。许多决策涉及到对现有行动计划进行微小增量的调整,经济学家把这些调整称为边际变动。只有当一种行动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这项行动。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激励是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诸如惩罚或奖励的预期。由于理性人通过比较成本与收益做出决策,所以,当成本或收益变动时,他们的行为也会随之发生改变。这就是说,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

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

《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 李占领 曼昆编写的《经济学原理》是讲授经济学类书籍中的经典之作,影响范围很大,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好书,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认真阅读了这本书,里面有太多的经典知识需要我慢慢消化记忆,为了加深印象,理解重点,我趁着周末时间,对照教材,主要从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经济学的十大原理、本书主要内容的经典摘录、典型案例以及读后感五个方面,写下了这篇读书笔记。 一、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 关于这个问题,曼昆教授在书的开头给出了作为一个21世纪初的学生学习经济学的三个主要原因:一是它有助于你了解你所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二是它将使你更清明地参与经济:三是它将使你更好地理解经济政策的潜力与局限性。 本书开篇介绍了经济学的十大原理,后面的叙述都围绕这十大原理展开,在后文中又反复提及,思路清晰,重点分明,内容简单易懂。 二、经济学的十大原理 围绕人们如何做出决策的问题,罗曼提出了四个原理,分别是,原理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原理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原理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原理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围绕人们如何相互交易的问题,罗曼提出了三个原理,分别是,原理5: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原理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原理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围绕整体经济如何运行的问题,罗曼提出了三个原理,分别是,原理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原理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原理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开门见山地提出经济学十大原理之后,曼昆教授开始提醒我们,如何像一个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和解释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这对我们无论是学习经济学理论还是实践应用都有这极大的帮助。 三、本书主要内容的经典摘录 市场如何运行

经济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 第一章 1.稀缺性: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不能生产人们希望用油的所有物品与劳务 2.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3.效率:社会能从稀缺资源中得到的最大利益 4.平等:讲这些资源的成果平均地分配给社会成员 5.时机本钱: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 6.理性人:能系统而由母的的尽最大努力去实现目标 7.编辑变动:对现有行动方案的微小增量调整 8.鼓励: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9.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10.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11.市场势力:单个人或者一小群人不适当地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 12.生产率:每一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动数量 经济学十大原理 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2、某种东西的本钱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4、人们会对鼓励做出反响 5、毛衣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7、政府又是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的货币时,物价上升 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事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第二章 要点 1.循环流向图,见书20。在这个模型中,经济由两类觉得这,家庭和企业组成, 2.物品与劳务市场上,家庭是买者,生产要素市场上,家庭是卖者 3.生产可能性边界:一个图形,标明在生产要素和生产技术既定时,一个经济所能生产的产出。大炮与 黄油 4.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他们如何在特定市场上相互影响 5.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 6.关于世界的表述有两种类型:一,实证表述:描述性的,关于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表述;二,标准表述: 关于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表述 第四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1.某种物品与劳务的买者与卖者组成的一个群体 2、竞争市场:有许多买者与卖者,以至于一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微乎其微的市场 3、完全竞争的市场具有的两个特征:可供销售的物品是完全一样的;买者与卖者众多以至于任何一个买者或卖者无法影响市场价格,此时他们被称为价格承受者 4、垄断者:一些市场只有一个卖者,由他决定价格 5.需求量:买者愿意并且能够购置的该种物品的数量 6.需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上升,该物品的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经济学原理重点

名词解释: 1. 需求:需求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对应于一定的商品价格所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 该商品的数量。 需求规律: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2.需求弹性是表示和衡量某一商品的需求量对它本身的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或者说是表示价格的变化所导致的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程度。 3替代品:指商品之间可以相互替代以满足消费者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消费需求的商品。如钢笔与元珠笔;苹果与生梨;米饭与面包等等。 替代品交叉弹性系数必定是正值 ,即Exy >0 互补品:指商品之间只有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才能提供完整的消费功能从而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的商品。如汽车与汽油、羽毛球与球拍、录音机与磁带等等。 替代品交叉弹性系数必定是负值 ,即Exy <0 4. 效用、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效用是指消费者从消费该商品或服务中所感受到的满足。 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个特定时间内消费一定数量的商品或服务所获得的满足的总和。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某一时间内增加一个单位(或微量)商品的消费所增加的满足. 如果以∆TU 表示总效用增量,∆X 表示商品增 量,MUX 表示边际效用,则: MUX = 用导数概念可表示为: MUX = 5. 寡头垄断:就是少数企业控制整个市场,他们供应的商品占这个市场最大最主要的份额。 又称为寡头垄断厂商,指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一种市场结构。该市场的典型特征是厂商之间的行为相互影响,以至于厂商的决策要考虑竞争对手的反应。根据产品特征,寡头市场可以分为纯粹寡头行业和差别寡头行业两类。在纯粹寡头行业中,厂商生产无差别产品;而在差别寡头行业中,厂商生产有差别产品。按厂商的行动方式,寡头市场分为有勾结行为的和独立行动的不同类型。寡头行业被认为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市场组织。 特征: (1).企业极少 (2).相互依存 (3).产品同质或异质 (4).进出不易 6.显性成本:是指厂商支付给各生成产要素所有者的报酬 所构成的成本,包括 工人的工资 ,借入资本的利息,原材料和固定资产的支付费用等。 隐性成本:是指应该计算为成本但却未在形式上作货币支出的厂商本身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报酬。或者说是厂商(生产者)使用的自有生产要素应得的报酬 。 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之和构成了厂商的经济成本或生产成本。 不同的成本与利润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会计利润=销售收入-会计成本(显性成本) ,价格变化的百分比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需求弹性=。Q P P Q P P Q Q E d ⋅∆∆=∆∆=X TU ∆∆dX dTU X TU X =∆∆→∆0lim

经济学原理复习要点 完整版

微观经济学 第一章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就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得东西 第二章 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在可得到得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一个经济所能生产得两种产品数量得各种组合得图形 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与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如何在市场上相互交易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与经济增长 2、为什么经济学家要做出假设?假设可以使解释这个世界更为容易,对不同得问题做出不同得假设,略去对问题得答案没有实质性影响得因素,突出实质性得内容,就是我们可以集中进行思考. 第三章 绝对优势:用比另一个生产者更少得投入生产某种物品得能力 比较优势:一个生产者以低于另一个生产者得机会成本生产一种物品得能力 2、解释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有什么不同?同一生产者可能同时在两种物品上都具有绝对优势,但不可能同时在两种物品上都拥有比较优势.绝对优势反映了生产率得高低,比较优势反映了相对机会成本得高低。 第四章

需求定理:认为在其她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得价格上升,对该物品得需求量减少得观点 攻击定理:认为在其她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供给量增加得观点 2、什么因素决定买者对一种物品得需求量?物品得价格、买者得收入水平、相关物品得价格、买者得偏好与对物品得价格预期。 6、什么因素决定了卖者对一种物品得供给量?价格、投入价格、技术、预期决定了卖者对一种物品得供给量。 第五章 需求价格弹性:衡量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得指标 需求收入弹性:衡量消费者收入变动时需求量如何变动 供给价格弹性:衡量一种物品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得指标 需求得交叉价格弹性:衡量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另外一种物品价格变动得反应程度 第六章 价格上限:出售一种物品或服务得法定最高价格比如:租金控制 价格下限:出售一种物品或服务得法定最低价格比如:最低工资 第七章 生产者剩余(PS):卖者出售一种物品得到得量减去其生产成本 消费者剩余:买者愿意为一种物品支付得量减去其为此实际支付得量 第八章 无谓损失:市场扭曲(例如税收)引起得总剩余减少 第九章

政治经济学原理重要知识点整理(完美打印版)

政治经济学原理重要知识点整理(完美打印版)

1.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两者关系 二因素:价值和使用价值 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产生使用价值,抽象劳动产生价值 2.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单位时间内生产价值总量有何影响?对单位商品价值量有何影响? 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不会影响到所生产的全部商品的价值总量,但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使用价值量越多,平均到单位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少,该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反之,劳动生产率越低,单位时间内上产的使用价值量越少,平均到单位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该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可见,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该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力成反比。” 3.简述商品的价值量有什么决定?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两方面的条件决定:一方面,由生产的客观条件,即“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决定,另一方面,由生产的主管标准条件,即“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决定。 4.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劳动不是商品,工资也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工人在市场上出卖的只是自己的劳动力,工资只能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却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所以说,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一种转化形式。这就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8.简述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区别和联系? 超额剩余价值也是相对剩余价值。但是两者有不能完全等同。原因在于:1,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力,是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所形成的差额;而相对剩余价值则是整个资本家借机提高劳动生产力,降低了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相应的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获得的。2,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获得的;而相对剩余价值则是部门资本家共同获得的。3,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的直接目的;而相对剩余价值的产生是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最终结果。 9.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如何确定? 劳动力和其他商品一样,具有价值和实用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石油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这种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可以还原为生产所必需的食物、衣服、住房等这些生活资料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具体来说,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三部分内容:1,为维持劳动者本人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2,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生活资料的价值。3,为使劳动者掌握必要的生产技术所必

经济学原理全部重点笔记(内部范围)

经济学原理全部重点笔记(内部范围) 1。如何理解稀缺性这个概念? 提示:(1)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符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2)稀缺性的相对性是指相对于无限的欲望而盲,再多的资源也是稀缺的。(3)稀缺性的绝对性是指它存在于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和一切社会。稀缺性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有稀缺性。 2。说明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提示:(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第一,研究的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第二,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第三,中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民收人决定理论。第四,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第一,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互相补充的;第二,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都是实证分析;第三,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3。简要说明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提示:(1)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区别与联系。第一,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第二,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实证方法要解决“是什么”的问压,规范方法要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第三,实证方法研究经济问题所得出的结论具有客观性,可以根据事实来进行检验,也不会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规范方法研究经济问题所得出的结论要受到不同价值观的影响,没有客观性。第四,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研究经济问题尽管有上述三点差异,但它们也并不是绝对互相排斥的。规范方法要以实证方法为基础,而实证方法也离不开规范方法的指导。一般来说,越是具体的问题,实证的成分越多;而越是高层次、带有决策性的问题,越具有规范性。 4。理论是如何形成的?它包括那些内客?理论的表述方式有些? 提示:(1)一个完整的理论包括定义、假设、假说和预测。(2)理论的形成。首先要对所研究的经济变量确定定义,并提出一些假设条件。然后,根据这些定义与假设提出一种假说。根据这种假说可以提出对未来的预测。最后,用事实来验证这一预测是否正确。如果预测是正确的,这一假说就是正确的理论,如果预测是不正确的,这种假说就是错误的,要被放弃,或进行修改。(2)理论的表述方式。第一,口述法,或称叙述法。用文字来表述经济理论。第二,算术表示法,或称列表法。用表格来表述经济理论。第三,几何等价法,或称图形法。用几何图形来表述经济理论。第四,代数表达法,或称模型法。用函搬关系来表述经济理论。 5。假设在理论形成中有什么重要性? 提示:假设是某一理论所适用的条件。因为任何理论都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所以在理论的形成中假设非常重要。离开了一定的假设条件,分析与结论都是毫无意义的。虽然,在形成理论时,所假设的某些条件往往并不现实,但没有这些假设就很难得出正确的结论,就像自然科学在严格的限定条件下分析自然现象一样。 1。用替代效应和收人效应解释辑求定理。 提示:(1)替代效应是指实际收人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变化对其需求量的影响。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