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各种咳嗽的中药方

各种咳嗽的中药方

各种咳嗽的中药方

『外感咳嗽』一、风寒袭肺症状:咳声重浊,气急,喉痒,咯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方药:三拗汤合止嗽散。

三拗汤:麻黄(不去根节),杏仁(不去皮尖),甘草(不炙),各等分(30克)。

止嗽散组成:桔梗(炒)荆芥紫苑(蒸)百部白前蒸各1000克甘草(炒)375克陈皮(去白)500克。方中用麻黄、荆芥疏风散寒,合杏仁宣肺降气;紫菀、白前、百部陈皮理肺祛痰;桔梗、甘草利咽止咳。咳嗽较甚者加矮地茶、金沸草祛痰止咳;痒甚者,加牛蒡子、蝉蜕祛风止痒;鼻塞声重加辛夷花、苍耳子宣通鼻窍;若挟痰湿,咳而痰粘,胸闷,苔腻者,加半夏、茯苓、厚朴燥湿化痰;若表证较甚,加防风、苏叶疏风解表;表寒未解,里有郁热,热为寒遏,咳嗽音嘎,气急似喘,痰粘稠,口渴心烦,或有身热者加生石膏、桑白皮、黄芩解表清里。

中医张立志:(三拗汤+止嗽散加减):麻黄12g,荆芥15g,杏仁12g,桔梗15g,紫菀15g,百部15g,防风10g,白前15g,陈皮15g,甘草6g。

喉痒厉害的多加蝉衣10g,有内热的加黄芩10g。

(自改)风寒咳嗽---(咳较重寒较轻用):麻黄12g,荆芥12g,杏仁10g,桔梗10g,紫菀10g,百部10g,防风10g,白前10g,陈皮10g,甘草5g。辛夷10g,茯苓10g,黄芩10g。(无内热或痰多清稀者,可去黄芩,加款冬花,无痰去茯苓)。

款冬花与紫菀,款冬花发于冬令,虽雪积冰坚,其花独艳,性温可知,然轻扬上达,用在风寒痰饮之咳嗽,最为合适。而紫菀与款冬花,性味功用无大区别,在临床上,风寒轻而兼热者多用紫菀,风热

轻而兼寒者多用款冬花,也是大同小异。

紫菀与款冬花相伍,为临床化痰止咳的常用对药。紫菀辛散苦泄,祛痰作用明显,偏于化痰止咳;款冬花辛温,止咳作用较强,偏于宣肺止咳,二药相须合用,可收消痰下气之功,止咳之效倍增。

大青龙汤《伤寒论》

麻黄 12克;桂枝 6克;炙甘草 6克;杏仁 6克;石膏 12克;生姜 9克;大枣 3克

方中用麻黄、桂枝、生姜辛温发汗以散风寒,能使内热随汗而泄。甘草、生姜、大枣甘温补脾胃、益阴血,以补热伤之津;无津不能作汗,又可以充汗源。石膏甘寒清解里热,与麻黄配伍能透达郁热。杏仁配麻黄,一收一散,宣降肺气利于达邪外出。诸药配伍,一是寒热并用,表里同治,侧重于“于在表者,汗而发之”;二是发中寓补,汗出有源,祛邪而不伤正。(自改)风寒咳嗽---大青龙汤(咳较轻寒较重用):(自改)麻黄12桂枝10 甘草10 杏仁10 石膏10 生姜12 大枣5

二、风热犯肺症状:咳嗽咳痰不爽,痰黄或稠粘,喉燥咽痛,常伴恶风身热,头痛肢楚,鼻流黄涕,口渴等表热证,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方药:桑菊饮。

原方组成:桑叶7.5g菊花3g杏仁6g连翘5g薄荷2.5g桔梗6g 生甘草2.5g芦根6g

(自改)风热咳嗽—桑菊饮(热轻咳重用):桑叶12g菊花12g杏仁10g连翘10g薄荷5g桔梗10g生甘草10g芦根10g+板蓝根20g方中桑叶、菊花、薄荷疏风清热;桔梗、杏仁、甘草宣降肺气,止咳化痰;连翘、芦根清热生津。咳嗽甚者,加前胡、瓜壳、枇杷叶、浙贝母清宣肺气,化痰止咳;表热甚者,加银花、荆芥、防风疏风清热;咽喉疼痛,声音嘎哑,加射干、牛蒡子、山豆根、板蓝根清热利咽;痰黄稠,肺热甚者,加黄芩、知母、石膏清肺泄热;若风热伤络,见鼻衄或痰中带血丝者,加白茅根、生地凉血止血;热伤肺津,咽燥口干,加沙参、麦冬清热生津;夏令暑湿加六一散、鲜荷叶清解暑热。

(自改)风热咳嗽---银翘散(热较重咳嗽路轻用):连翘15 银

花15 桔梗10 薄荷6 竹叶8 生甘草10 荆芥穗8 淡豆鼓10 牛蒡子10 芦根10

(自改)风热咳嗽---铃同学(受寒后的咳嗽与热并重用):桑叶12 前胡10 桔梗10 薄荷6 牛蒡子10 甘草10 马勃6 连翘12 千层纸6

三、肺燥的治疗

肺燥的治疗以润燥养肺为主。1凉燥兼疏散风寒,以香苏葱豉汤、杏苏散为代表方;2温燥兼清热解表,以桑杏汤为代表方;3燥气化火伤阴者以清热益气养阴,用清肺救燥汤为代表方;4阴虚肺燥则用养阴清肺汤或百合固金汤为代表方。外感燥邪,一般病程较短,若治疗及时,较易治愈。内燥则病程较长,较为难治。

1凉燥伤肺

香苏葱豉汤

制香附 4.5-6克;新会皮 4.5-6克;鲜葱白 3枚;紫苏 4.5-9克;清炙草(甘草) 2-2.5克;淡豆豉 9-12克。

杏苏散

苏叶(9g) 杏仁(9g) 半夏(9g) 茯苓(9g) 橘皮(6g) 前胡(9g) 苦桔梗(6g) 枳壳(6g) 甘草(3g) 生姜(3片)大枣(3枚)

【用法】水煎温服。

【功效】轻宣凉燥,理肺化痰。

【方解】

《温病条辨》引沈目南《燥病论》说:“燥气起于秋分之后,小雪之前,阳明燥金凉气司令。……燥病属凉,谓之次寒,病与感寒同类。”凉燥外袭,故头微痛,恶寒无汗,所谓头微痛者,不似伤寒之痛甚也。肺为燥气所伤,肺气不宣,津液不能输布,聚而为痰;鼻为肺窍,咽为肺系,凉燥束肺,肺气不宣,津液不布,而致鼻塞咽干。凉燥兼痰饮,则脉弦苔白。治宜轻宣凉燥,宣肺化痰。方中苏叶辛温不燥,解肌发表,开宣肺气,使凉燥从表而解;杏仁苦温而润,宣肺

止咳化痰,两味共为君药。前胡疏风降气化痰,助杏、苏轻宣达表而兼化痰;桔梗、枳壳一升一降,助杏仁以宣利肺气,共为臣药。半夏、橘皮、茯苓理气化痰,甘草合桔梗宣肺祛痰,共为佐药。生姜、大枣调和营卫,通行津液,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发表宣化之功,使表解痰消,肺气调和。本方乃苦温甘辛之法,正合《素问·至真要大论》“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的理论。由此观之,凉燥实乃秋令“小寒”为患,与寒邪所不同者,受邪较轻,且易于伤津化燥也。

凉燥伤肺咳嗽,乃风寒与燥邪相兼犯肺所致,表现干咳而少痰或无痰,咽干鼻燥,兼有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舌苔薄白而于等症。用药当以温而不燥,润而不凉为原则,方取杏苏散加减;药用苏叶、杏仁、前胡辛以宣散;紫菀、款冬花、百部、甘草温润止咳。若恶寒甚、无汗,可配荆芥、防风以解表发汗。

2风燥伤肺症状:喉痒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连成丝,咳痰不爽,或痰中带有血丝,咽喉干痛,唇鼻干燥,口干,常伴鼻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表证,舌质红干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治法: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方药:桑杏汤。

原方组成:桑叶6克、杏仁9克沙参12克象贝母6克香豉6克栀皮6克梨皮6克

(自改)风燥咳嗽---桑杏汤:桑叶12克、杏仁10克、沙参15克、象贝母10克、豆豉10克、栀子10克、梨皮10克、+麦冬10g 玉竹10g方中桑叶、豆豉疏风解表,清宣肺热;杏仁、象贝母化痰止咳;南沙参、梨皮、山栀清热润燥生津。表证较重者,加薄荷、荆芥疏风解表;津伤较甚者,加麦冬、玉竹滋养肺阴;肺热重者,酌加生石膏、知母清肺泄热;痰中带血丝者,加生地、白茅根清热凉血止血。

3燥气化火伤阴

清燥救肺汤《医疗法律》组成:冬桑叶10克石膏10克阿胶10克(烊化)麦冬10克杏仁6克枇杷叶10克沙参10克胡麻仁10克甘草3克。功用:清燥润肺。主治:燥热伤肺,气促,干咳无痰或少痰,咽喉口鼻干燥,或痰带血丝,舌干苔少,脉小

数。方解:本方为治疗燥伤肺主要方剂,用桑叶、石膏清燥热,阿胶、麦冬、胡麻仁润肺养阴,佐以杏仁、枇杷叶化痰止咳,诸药合用共凑清燥热,养肺阴之功。临床应用1.本方适用于燥热伤肺所致之干咳无痰,咽干口燥,舌干少苔,甚或气促痰带血等证。2.本方与桑杏汤均可治肺燥,但桑杏汤用桑叶、豆豉以疏风散热,有解表作用,适用于燥邪伤肺兼有表证者;清燥救肺汤用石膏、麦冬、阿胶能清热养阴止血,适用于燥热伤肺,证见阴虚内热或咯血者。养阴润肺以清燥救肺汤为强,疏散风热则以桑杏汤为佳。

4阴虚肺燥

养阴清肺汤《重楼玉钥》组成:大生地6克麦冬5克生甘草5克玄参5克贝母3克丹皮3克薄荷3克炒白芍3克。用法:水煎服。功用;养阴清肺,解毒。主治:白喉。症见喉润起白斑点如腐,不易拨去,咽喉肿痛发热,鼻干唇燥,或咳或不咳,呼吸有声,似喘非喘。方解:方中生地、玄参养阴润燥清肺解毒为主药;辅以麦冬、白芍助生地、玄参养阴清肺润燥,丹皮助生地、玄参凉血解毒而消痈肿:佐以贝母润肺止咳,清化热痰,薄荷宣肺利咽,使以甘草泻火解毒,调和诸药。共奏养阴清肺解毒之功。临床应用;1.本方为治疗白喉的常用方。挟表证者适当加入轻扬宣散之品,如桑叶、葛根等;热毒重者,选加连翘、银花、土牛膝以清热解毒。2.肾阴虚者,原方加大熟地或生熟地并用;热甚加连翘,去白芍;燥甚者加天冬。3.扁桃腺炎、咽喉炎属阴虚者可用本方加减治疗。参考资料:药理研究证明,养阴清肺汤对白喉杆菌有较强的抑菌和杀菌能力,对其毒素也有较强的中和能力。

百合固金汤《医方集解》组成;生地黄6克熟地黄10克麦冬6克百合白芍(炒)当归贝母生甘草玄参桔梗各3克

《中医方剂学》

组成:百合12g 熟地生地当归身各9g 白芍6g 甘草3g 桔梗6g 玄参3g 贝母6g 麦冬9g

(自己修改)阴虚咳嗽---百合固金汤:百合15g 麦冬10g 熟地10g 生地10g 当归8g 白芍8g 甘草8g 桔梗8g 玄参8g 贝母8g 用法:水煎服。功能:养阴润肺,化痰止咳。主治:肺肾阴虚。咳嗽带血,咽喉燥痛,手足心热,骨蒸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方解;方中以二地为君,滋阴补肾,生地黄又能凉血止血;以麦冬、百合、贝母为臣,润肺养阴,且能化痰止咳;佐以玄参滋阴凉血清虚火,当归养血润燥,白芍养血宜阴,桔梗宣利肺气而止咳化痰;使以甘草调和诸药,与桔梗合用,更利咽喉,合而用之,虚火自清,肺肾得养,诸症自消。临床运用:适用于肺阴不足,肾水亏虚,虚火上炎所致原咽干咳嗽,痰中带血诸症。

四、内伤咳嗽1·痰湿蕴肺(寒湿)症状:咳嗽反复发作,尤以晨起咳甚,咳声重浊,痰多,痰粘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胸闷气憋,痰出则咳缓、憋闷减轻。常伴体倦,脘痞,腹胀,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濡滑。治法:燥湿化痰,理气止咳。方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二陈汤组成:半夏、橘红各自10克、白茯苓9克炙甘草5克。

三子养亲汤:[组成]紫苏子(主气喘咳嗽);白芥子(主痰);莱菔子(主食痞兼痰)。二陈汤以半夏、茯苓燥湿化痰;陈皮、甘草理气和中;三子养亲汤以白芥子温肺利气、快膈消痰;苏子降气行痰,使气降则痰不逆;莱菔子消食导滞,使气行则痰行。两方合用,则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临床应用时,尚可加桔梗、杏仁、枳壳以宣降肺气;胸闷脘痞者,可加苍术、厚朴健脾燥湿化痰;若寒痰较重,痰粘白如泡沫,怯寒背冷,加干姜、细辛以温肺化痰;脾虚证候明显者,加党参、白术以健脾益气;兼有表寒者,加紫苏、荆芥、防风解表散寒。症情平稳后可服六君子汤加减以资调理。

(自改)痰湿(寒湿)咳嗽:法半夏10橘红10 茯苓10 甘草5 紫苏子8 白芥子8 莱菔子8 桔梗8 杏仁8 枳壳8 干姜8 党参10 白术10 荆芥6 防风62·痰热郁肺(热湿)症状:咳嗽气息急促,或喉中有痰声,痰多稠粘或为黄痰,咳吐不爽,或痰有热腥味,或咳吐血

痰,胸胁胀满,或咳引胸痛,面赤,或有身热,口干欲饮,舌苔薄黄腻,舌质红,脉滑数。治法:清热肃肺,化痰止咳。方药:清金化痰汤。

【组成】黄芩、山栀子各12克,知母、桑白皮、瓜蒌仁各15克,贝母、麦冬、橘红、茯苓、桔梗各9克,甘草3克。方中用黄芩、知母、山栀、桑白皮清泄肺热;茯苓、贝母、瓜蒌、桔梗、陈皮、甘草化痰止咳;麦冬养阴润肺以宁咳。若痰热郁蒸,痰黄如脓或有热腥味,加鱼腥草、金荞麦根、象贝母、冬瓜仁等清化痰热;胸满咳逆,痰涌,便秘者,加葶苈子、风化硝泻肺通腑化痰;痰热伤津,咳痰不爽,加北沙参、麦冬、天花粉养阴生津。

(自改)湿热咳嗽:芦根15冬瓜仁30 桃仁6 薏米仁30 杏仁15 车前子12 前胡12

3·肝火犯肺症状:上气咳逆阵作,咳时面赤,常感痰滞咽喉,咯之难出,量少质粘,或痰如絮状,咳引胸胁胀痛,咽干口苦。症状可随情绪波动而增减。舌红或舌边尖红,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咳嗽阵作,气逆,咯痰黄稠,甚则咳吐鲜血,胸胁痛、性急易怒,心烦口苦,头晕目赤,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边红,苔薄黄,脉弦数。

1.基本方药:青黛、由栀子、黄芩、桑白皮各10克、贝母8克、海蛤壳20克.瓜蒌仁15克、知母、麦冬各12克、甘草10克,适用于肝火犯肺之证。纳上药,水煎取汁250~300毫升,日服1剂,分2次凉服或频频饮服。若咳甚药入即吐者,可加入生姜汁少许。

2.加减变化:若肝火炽盛,咳嗽气逆,面红目赤,口苦者,加龙胆草9克:若痰热内盛,咳嗽痰多,加竹沥10克;若火热伤阴,

口干欲

饮,心烦不寐者,加生地15克天花粉10克,芦根30克;

若木火燔灼

,肺气阴两虚者,加人参6克、麦冬10克、五味子3克;

若咳嗽痰中带血,加仙鹤草30克、地榆炭15克、地骨皮15克;

若出血如涌,加犀角10克、生大黄12克,冲服参三七粉3克或

云南白药0.4克;

若血脱阳亡,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汗淋漓者,急用人参10~15克煎服,或用人参12克、附片10克煎服。

治法:清肝泻火,化痰止咳。方药:黛蛤散合黄芩泻白散。

黛蛤散:【处方】青黛30g 蛤壳30g

黄芩泻白散【组成】黄芩桑白皮地骨皮甘草方中青黛、海蛤壳清肝化痰;黄芩、桑白皮、地骨皮清泻肺热;粳米、甘草和中养胃,使泻肺而不伤津。二方相合,使气火下降,肺气得以清肃,咳逆自平。火旺者加山栀、丹皮清肝泻火;胸闷气逆者加葶苈子、瓜蒌、枳壳利气降逆;咳引胁痛者,加郁金、丝瓜络理气和络;痰粘难咯,加海浮石、贝母、冬瓜仁清热豁痰;火热伤津,咽燥口干,咳嗽日久不减,酌加北沙参、百合、麦冬、天花粉、诃子养阴生津敛肺。

抑肝泻肺汤(出自《辨证施治纲要》)。处方:柴胡10~15g,黄芩10~15g,青皮10g,桑白皮10~30g,杏仁10g,枇杷叶10g,法夏10~15g,甘草6g。火旺者加山栀10g,丹皮10g;胸闷加瓜蒌10~15g;胸痛加郁金10g,姜黄10~18g;痰粘难咯加川贝母10g,海浮石10g;咯血加藕节炭10~15g,改黄芩为黄芩炭10~20g;咽喉干燥、口干、咳嗽不减去法夏加沙参10~20g,麦冬10~15g,花粉10~20g;咽痒加蝉衣5~10g,僵虫5~10g。(自改)肝火犯肺---抑肝泻肺汤:柴胡12 黄芩12 青皮10 桑白皮10 杏仁10 枇杷叶10 甘草6 山栀(黄栀子)10 丹皮10 沙参10 麦冬10 蝉衣5

4·肺阴亏耗症状:干咳,咳声短促,痰少粘白,或痰中带血丝,或声音逐渐嘶哑,口干咽燥,常伴有午后潮热,,手足心热,夜寐盗汗,口干,舌质红少苔,或舌上少津,脉细数。治法: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方药:沙参麦冬汤。

【组成】北沙参10克、玉竹10克、麦冬10克、天花粉15克、扁豆10克、桑叶6克、生甘草3克。方中用沙参、麦冬、玉竹、天花粉滋阴润肺以止咳;桑叶轻清宣透,以散燥热;甘草、扁豆补土生金。若久热久咳,可用桑白皮易桑叶,加地骨皮以泻肺清热;咳剧者

加川贝母、杏仁、百部润肺止咳;若肺气不敛,咳而气促,加五味子、诃子以敛肺气;咳吐黄痰,加海蛤粉、知母、瓜蒌、竹茹、黄芩清热化痰;若痰中带血,加山栀、丹皮、白茅根、白及、藕节清热凉血止血;低热,潮热骨蒸,酌加功劳叶、银柴胡、青蒿、白薇等以清虚热;盗汗,加糯稻根须、浮小麦等以敛汗。

5.气虚咳嗽

气虚咳嗽,病症名。气虚引起的咳嗽。多因劳役过度,肺气有伤;或饮食劳倦,中气有损,土不生金所致。证见面黄肌瘦,气怯神离,咳嗽吐痰,痰色清稀,饮食减少。治宜健脾益气补肺,方用四君子汤、参术膏、补中益气汤、琼玉膏、生脉散等。

临床症状

咳嗽声低无力,气短,痰多清稀,神疲,畏风,自汗,易于感冒,苔薄白质淡,脉弱。

病机病理

久咳伤肺或平素体弱,肺气不足,或脾虚运化不健,水谷精微不能上荣于肺,则肺气日虚。肺气亏损,肃降失司则咳嗽、声低、气短。肺气虚卫外不固,腠理不密,故畏风、自汗、易感冒;神疲、舌淡苔白、脉弱,均为气虚之象。

疾病治疗

1)脾虚不健

【症见】面黄肌瘦,饮食减少,语声低微,气短乏力,脉虚弱,咳嗽。

【治法】健脾益气,补肺。

【方药】四君子汤(人参 9克;白术 9克;茯苓 9克;炙甘草 6克)合生脉散(人参 9克;麦门冬(即麦冬) 9克;五味子 6克)等加减。

四君子汤方中人参为君药,大补元气,健脾养胃,白术健脾燥湿,佐以茯苓渗湿健脾,炙甘草甘温调中,全方配合,益气健脾,资生气血,为补气的基本方。

生脉散方中人参甘温,益元气,补肺气,生津液,是为君药。麦

门冬甘寒养阴清热,润肺生津,用以为臣。人参、麦冬合用,则益气养阴之功益彰。五味子酸温,敛肺止汗,生津止渴,为佐药。三药合用,一补一润一敛,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敛阴止汗,使气复津生,汗止阴存,气充脉复,故名“生脉”。《医方集解》说:“人有将死脉绝者,服此能复生之,其功甚大。”至于久咳肺伤,气阴两虚证,取其益气养阴,敛肺止咳,令气阴两复,肺润津生,诸症可平。

气短懒言,语声低微,加炙黄芪、黄精补虚益气;痰多,加川贝母、杏仁、紫菀化痰止咳;食少纳呆,加山楂、神曲以消食和胃;汗多,易感冒,加炙黄芪、防风、煅牡蛎补气固表敛汗。

(自改)气虚咳嗽---脾虚不健:党参12 白术12茯苓12炙甘草6 麦冬10 五味子6 黄芪10 杏仁10 紫菀10 山楂10

2)肺气不足

【症见】咳嗽声低无力,咽中闷塞,寒从背起,口中如含霜雪,言语失声。

【治法】补益肺气,化痰宁嗽。

【方药】主方补肺汤加减。常用药:党参、黄芪,补脾益肺气;熟地,补肾滋水亦化痰之妙品也;五味酸温,能敛肺气;桑白皮甘寒,能泻肺火;紫菀辛能润肺,温能补虚化痰止咳。痰多清稀者,可去桑皮

,加白术、茯苓、款冬花,以增强益气健脾,化痰止咳的功效。

《云岐子保命集》卷下:补肺汤

【药方名称】补肺汤

【处方】桑白皮熟地黄各60克人参紫菀黄耆(黄芪)五味子各30克

【用法用量】每服9克,水煎,入蜜少许,饭后服。

玉屏风散

防风 30克;黄芪 60克(蜜炙);白术 60克。

补肺汤加减治疗肺气虚咳嗽31例---北京联合大学中医药学院

补肺汤组成: 太子参、熟地黄各30g, 黄芪25g, 五味子、桑白皮各10g, 紫菀12g。

加减变化: 易感、多汗者常合玉屏风散以益卫固表; 阳虚作咳喘者加巴戟天、补骨脂、胡桃肉以温肾降气; 兼阴虚咳喘者则加百合、沙参以滋润肺阴; 痰粘难出者加款冬花、橘红以润肺消痰; 痰黄粘者去熟地、五味子,加浙贝母、鱼腥草、黄芩、瓜蒌以清热化痰; 痰白清稀者加茯苓、陈皮燥湿化痰; 干咳无痰者加百合、白芍、麦冬以润肺养阴; 喘憋上气者加葶苈子、苏子降气平喘; 伴过敏性鼻炎者加苍耳子、辛夷、柴胡脱敏利窍; 脘腹胀闷者加苏子、莱菔子降气消痰; 虚火上炎之咽干痒者加肉桂引火归原; 胸痛咯血者加藕节、橘叶散瘀止血; 鼻塞、头昏痛者加白芷、苍耳子、辛夷祛风止痛; 胸闷者加薤白、佛手、陈皮行气通阳。补肺汤正是补益肺气的代表方。补肺汤出自《永类钤方》, 原用于劳嗽五脏亏损, 晡热发热, 自汗盗汗, 唾痰喘逆之证。方中参、芪甘温益气实卫固表, 直补脾肺已虚之气; 地黄之辈补肾填精以化气, 补下以充上, 兼以壮水润肺, 济上源之虚燥;五味子、紫菀敛肺润燥, 以平虚燥咳嗽, 桑白皮清热降逆化痰止咳。诸药合用共奏补脾益肾, 润燥止咳之功效, 故而在临床运用中每每奏效。

肺气虚---医药数据库中心

1.基本方药:玉屏风散合补肺汤加减:黄芪10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防风5克、五味子10克、紫菀10克、桑白皮10克。上药水煎,取汁300毫升,分2次温服,日1剂。2.加减变化:若咳嗽有痰可加用枳壳10克、茯苓24克、陈皮10克、甘草6克;若怕冷畏风明显,加桂枝6克、白芍10克、生姜3片;若伴恶寒发热,咳嗽无汗,可加用苏叶6克、葛根10克、生姜

3片;若见自汗出,可加浮小麦15克、大枣5枚、龙骨24克、牡蛎30克;若肺虚有寒怕冷,舌随淡加肉桂10克、干姜6克、钟乳石15克;若见大便临厕努挣乏力,挣则汗出短气,加陈皮10克、火麻仁10克、白蜜10克;若气虚下陷,肛门坠胀可加陈皮10克、升麻6克、白术30克、柴胡

6克。

施治要点:(一)肺气不足,法当补虚以复其正。由于肺虚无力布散气津,必然出现津凝气阻而痰嗽,成为虚中夹滞。若只补虚而不化痰降气,治法未臻完善,故尔只有补中寓泻,标本兼顾,才是两全之策。针对病机,当用人参或党参、黄芪、茯苓、五味子、蛤蚧、冬虫夏草之属组合成方,体现益气补虚之法。选用上述药物,补肺而兼顾脾肾,通过补肾使元气得充,通过补脾使谷气充盛。由于肺虚每成痰嗽,所以本法每在补虚同时,兼顾紫菀、款冬花、桔梗、杏仁、瓜萎仁、贝母之属以宣降肺气,止咳化痰,共呈补肺宁嗽之效。(二)肺气不足之证,可行三种转归:一是经过治疗,逐渐恢复;二是途穷归肾,呈为肾不纳气;三是影响心脏,成为心肺虚损。其治疗不可不辩。

(自改)气虚咳嗽---肺气不足:黄芪10 党参15 白术10 防风

5 五味子10 紫菀10 桑白皮10 枳壳10 茯苓12 陈皮10 甘草

6 桂枝

6 白芍10 肉桂10 生姜6 红枣6(痰多清稀者,可去桑白皮,加款冬花)。

3)久咳气虚

【症见】咳嗽经久不愈。自汗,清阳下陷。

【治法】《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认为久咳属虚属郁。气虚者,宜补中益气。

【方药】补中益气汤(黄芪18克;炙甘草9克;人参6克;当归3克;橘皮 6克;升麻 6克;柴胡 6克;白术 9克)加减。

方中重用黄芪,味甘微温,入牌、肺经,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为君药。配伍人参、炙甘草、白术补气健脾为臣,与黄芪合用,以增强其补益中气之功。血为气之母,气虚时久,营血亦亏,故用当归养血和营,协人参、黄芪以补气养血;陈皮理气和胃,使诸药补而不滞,共为佐药。并以少量升麻、柴胡升阳举陷,协助君药以升提下陷之中气,《本草纲目》谓:“升麻引阳明清气上升,柴胡引少阳清气上行,此乃禀赋虚弱,元气虚馁,及劳役饥饱,生冷内伤,脾胃引经最要药也”,共为佐使。炙甘草调和诸药,亦为使药。诸药合用,使气虚得

补,气陷得升则诸症自愈。

若兼腹中痛者,加白芍以柔肝止痛;头痛者,加蔓荆子、川芎;头顶痛者,加藁本、细辛以疏风止痛;咳嗽者,加五味子、麦冬以敛肺止咳;兼气滞者,加木香、枳壳以理气解郁。本方亦可用于虚人感冒,加苏叶少许以增辛散之力。

1.血不足-加当归。2.精神短少-加人参、五味子。3.肺热咳嗽-去人参。4.嗌干-加葛根。5.头痛-加蔓荆子,痛甚加川芎。6.脑痛-加蒿本、细辛。7.风湿相搏,一身尽痛-加羌活、防风。8.有痰-加半夏、生姜。9.胃寒气滞-加青皮、蔻仁、木香、益智仁。10.腹胀-加白芍、甘草。11.热痛-加黄连。12.能食而心下痞-加黄连。13.咽痛-加桔梗。14.有寒-加肉桂。15.湿胜-加苍术。16.阴火-加黄柏、加熟地、山药。17.阴虚-去升麻,加熟地、山茱、山药。18.大便秘-加酒煨大黄。19.咳嗽:春加旋覆、款冬,夏加麦冬、五味,秋加麻黄、黄芩,冬加不去根节麻黄,天寒加干姜。20.泄泻-去当归,加茯苓、苍术、益智。

(自改)气虚咳嗽---久咳气虚:黄芪18 炙甘草9 党参12 当归3 陈皮6 升麻6 柴胡6 白术10 法半夏10 生姜6 蔻仁10 紫菀10 款冬花10(无痰去法半夏,无寒去生姜)

6.阳虚咳嗽

(1)证候咳嗽反复发作,痰涎清稀,头眩,心悸,畏寒,肢体沉重,或兼小便不利,舌苔白润,脉沉滑。

(2)治则温阳散寒,利水止咳。

(3)主方真武汤合小青龙汤加味。

真武汤《伤寒论》:

茯苓 9克;芍药 9克;白术 6克;生姜 9克(切);炮附子 5克(有毒)

小青龙汤《伤寒论》:麻黄(去节)9克芍药9克细辛(小毒)3克干姜3克甘草(炙)6克桂枝6克(去皮)五味子3克半夏9克(洗)

常用药:附子、桂枝温阳散寒;白术、茯苓健脾化痰;麻黄、杏仁宣肺止咳;干姜、细辛、五味子散寒化饮,敛肺止咳;白芍缓急养阴,防桂附之燥。若气机不利,胸胁满闷者,加白芥子、旋覆花祛痰降气;短气甚者,加党参、黄芪益气补虚。

补肾宣肺方治疗肾阳虚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研究

湖南交通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

对照组:口服氨茶碱缓释片0.1~0.2g,2次/天,酮替芬片子1mg,1次/天,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补肾宣肺方:淫羊藿12g,肉苁蓉12g,熟地15g,麻黄6g,荆芥10g,防风12g,紫菀12g,杏仁8g,百部12g,桔梗6g,地龙12g,炙甘草6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在第5周评价疗效。

治疗组有效率87.5%,对照组有效率70%

补肾宣肺方中所选择的补肾药物淫羊藿、肉苁蓉、熟地黄,阴阳互补,偏于补阳,这类传统的补肾药物可激活或抑制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白细胞介素等细胞因子及抗体水平,以增强和调节免疫功能,具有抗感染、抗病毒、抗肿瘤以及防治自身免疫的作用。补肾宣肺方在补肾扶正的同时也兼顾宣肺祛邪,方中桔梗、麻黄开提肺气;荆芥、防风解表祛风,发散外邪;紫菀、百部味苦,其性温润,皆可理肺止咳,紫菀有辛味,百部有甘昧,既有辛甘开发为阳,又有甘苦肃降为阴的作用,其性微温而不热,润而不寒;杏仁润肺通肠,地龙可潜络搜风,以加强解痉止咳之效。这些宣肺祛邪中药一方面可抑制过高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另一方面还可通过消除病邪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干扰,使正气恢复,达到免疫平衡状态,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本研究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8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且治疗组临床控制患者咳嗽平均缓解天数为(11.5±4.8)d,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在常规西药的治疗基础上加服补肾宣肺方,既能更好地改善免疫功能、延长缓解咳嗽时间及提高疗效,又可有效地避免长期使用抗生素和激素之虞,凸现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

哮喘的辨证施治

哮喘多属本虚标实之证,缓解期以正虚为主,多表现为肺、脾、肾不足的征象,宜扶正气,可用补肺、健脾、益肾之法。发作期以邪实为主,痰瘀为患,肺失宣降,且有寒热之别,宜攻邪为急,可用化痰通瘀、降气平喘的方法。

温肾健脾汤治疗难治性哮喘32例的临床研究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5年09月21日江西省南昌市第二医院

基本方:党参、白术、五味子、熟地、山萸肉、肉桂、菟丝子、淫羊藿、黄芪等组成。

加减:痰多加法夏10g,云苓(即茯苓)10g;咳剧加紫菀10g,款冬花10g;气喘较甚者加麻黄8g,枳壳10g。水煎服,每日2次,分4次服,连用1个月。治疗组总有效率96.87%,

温肾健脾汤是我院呼吸科在临床实践中探索出来的治疗难治性哮喘的有效方剂。难治性哮喘患者大多病程较长,且由于长期使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及消炎祛痰药,导致脾虚肾阳不足。方中党参、白术、黄芪健脾补肺,五味子健脾补肾益肺,熟地、山萸肉益肾养阴,滋补精血,菟丝子、淫羊藿温补肾阳,肉桂温阳而能鼓舞气血生长。诸药合用,既能健脾益气,又能补肾益精,达到治疗难治性哮喘的目的。故临床取得良好效果,无任何副作用,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自改)阳虚咳嗽:补肺健脾温肾阳汤---用于哮喘咳嗽缓解期或久咳脾、气、肾阳虚:

党参10 白术10 五味子10熟地10 山茱萸10 肉桂10 菟丝子12 淫羊藿12黄芪10 法半夏10 茯苓10 紫菀10 款冬花10 麻黄8 枳壳10

脾肺肾同补疗慢性支气管炎三案何伟志广东省连平县慢性支气管炎是常见的、严重危害民众健康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属中医的“咳嗽”、“喘病”、“肺胀”等范畴,并发肺心病时则可见“心悸”、“水肿”。据本人在临床中所治病例情况来看,由于本病

病程长,迁延不愈,患者多以正气不足、外邪阻滞气道不去为基本病机。且“气不足便是寒”,多以虚寒证候为主。治以健脾补肺固肾以扶正,散邪利肺以祛邪,视其邪正缓急,或补正为主,或祛邪为主,使正气日强,邪气渐退,而病可渐愈。拟定基本方:桂枝15g,清半夏18g,补骨脂12g,五味子6g,菟丝子12g,党参20g,茯苓15g,干姜12g,附子12g,胡桃肉10g,炙甘草10g,气短喘,呼吸困难者,一律另煎参蛤汤对服,方用人参15~30g,蛤蚧一至二对,水煎对入汤药同服。

加减:咳嗽加杏仁10g,口燥加麦冬5g,气虚加黄芪20g,风寒内盛加细辛6g(有毒,自改用防风10 桂枝10(基本方中已有不再另加)当归5替代),脾虚痰湿加白术15 半夏15{基本方中制附子12g 自改用肉桂10代替}

制附子、细辛用量---(附子、细辛有毒,切记:先泡洗2小时,然后附子单独开水先煎一小时,细辛开水先煎半小时)

附子用量:现代,《中国药典》(一部)1963年版规定日用量为一至三钱,1977~2010年版均规定为3~15g。《中华本草》谓:“内服:煎汤,3~9g(炮制品),回阳救逆可用18~3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张仲景用附子约分三等用量。取附子温经散寒止痛时用18-27克;温补脾肾阳气时用9-18克;用于寒热夹杂、虫积寒聚时,用6-9克。

关于细辛用量用法的文章也屡屡见诸书刊,经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单味用末吞服时,剂量应小于3.125g,即细辛不过钱;配入复方用作煎剂时,可根据病情酌情加量,可用至6~15g。

治疗咳嗽中药偏方大全

治疗咳嗽中药偏方大全 1.巧治风寒咳嗽——萝卜葱白汤 材料:萝卜1根,葱白6根,生姜15克 做法:锅里放三碗水,将下入切好的萝卜,煮熟后,将葱白、姜下锅,煮成一碗汤,带渣一次服. 适用于宣肺解表,化痰止咳。治风寒咳嗽,痰多泡沫,伴畏寒,身倦酸痛等. 〉>咳嗽感冒了吃什么好的快 2。巧治伤风咳嗽-—红糖姜枣汤 材料:红糖30克,鲜姜15克,红枣30克 做法:锅中加三碗水,加入红糖,鲜姜,红枣煎至过半,顿服,服后出微汗即可痊愈。 适用于驱风散寒,治伤风咳嗽,胃寒刺痛,产后受寒腹泻,恶阴等。〉>中医治咳嗽之五种防咳食疗方法 3.巧治伤风咳嗽-—芫荽汤 材料:芫荽(香菜)30克,饴糖30克,大米100克 做法:将大米洗净,加水煮汤。取大米汤三汤匙与芫荽,饴糖搅拌后蒸10分钟,趁热一次服,注意避风寒. 适用于发汗透表,治伤风感冒引起的咳嗽。

4。巧治风寒咳嗽—-白萝卜蜂蜜蒸 材料:大白萝卜1个,蜂蜜30克,白胡椒5粒,麻黄2克 做法:将萝卜洗净,切片,放入碗内,倒入蜂蜜及白胡椒,麻黄等共蒸半小时趁热顿服,卧床见汗即愈。 适用于发汗散寒,止咳化痰,治风寒咳嗽。>> 5。巧治阴虚咳喘——贝母甲鱼蒸 材料:川贝母5克,甲鱼1只(约500克),鸡清汤1公斤,葱、姜、花椒、料酒、盐各适量。 做法:将甲鱼宰杀,去头及内脏,切块备用。将甲鱼块放蒸盆内,加入贝母、盐、料酒、花椒、葱、姜,上笼蒸1小时许,趁热服食. 适用于滋阴清热,润肺止咳,退热,治阴虚咳喘,低热,盗汗等。 6.巧治肺痈咳嗽——鲜梨贝母蒸 材料:鲜梨500克,贝母末6克,白糖30克。 做法:将梨去皮剖开,去核,把贝母末及白糖填入,合起放在碗内蒸熟,早晚分食。 适用于清热化痰,散结解表,用治咳嗽或肺痈,症见胸痛,寒战,咳嗽,发热,口干, 咽燥,痰黄腥臭或脓血痰等. 7。巧治肺虚久咳—-冰糖燕窝粥 材料:燕窝10克,大米100克,冰糖50克 做法:大米淘洗干净后放入锅内,加清水三大碗,旺火烧开,改用文火熬煮.将发好纯净的燕窝放入锅中与大米同熬约1小时,加入冰糖溶化后即成。 适用于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治肺虚久咳及咳喘伤阴。

治疗咳嗽的中药方

治疗咳嗽的中药方 一、清肺理脾镇咳汤 【组成】杏仁12克,茯苓12克,法夏12克,陈皮12克,甘草3克,桔梗9克,前胡12克,苏梗9克,炙杷叶12克。 【功能】清肺理脾、镇咳豁痰。 【主治】风寒侵肺,咳嗽气逆,口干咽痒,咳吐痰涎。 【用法】用水适量煎药,每日1剂,早、中、晚各服1次,空腹服。 【方解】本方以杏仁宣肺清天气,法夏燥脾洁地气,茯苓健脾利湿,陈皮理气化痰,甘草、桔梗利咽祛痰,前胡、苏梗疏风降气,枇杷叶清肺和胃,共奏清肺、理脾、镇咳、豁痰之功。 【加减】往来寒热去苏梗,加柴胡12克;口苦加黄芩9克;胸闷加枳壳12克;气喘去柴胡加苏梗9克,厚朴12克;痰稠加海蛤粉9克,海浮石9克;久咳加紫菀12克,冬花12克。 二、蝉衣安嗽汤 【组成】蝉衣6克,炙枇杷叶15克,桔梗6克,牛蒡子9克,前胡9克,象贝9克,紫菀9克,车前子(包)12克,车前草12克,甘草5克,黛蛤散(包)24克。 【功能】疏风清热,宣肺安嗽。

【主治】风热袭肺,咳嗽痰少,咽痒,咯痰欠爽,痰白粘或黄稠,舌红脉弦数。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方解】方中蝉衣、桔梗、牛蒡子散风热、宣肺气、利咽喉;炙枇杷叶、象贝、紫菀、前胡、甘草、车前子、车前草清热降气安嗽。本方中药升降同用,止中有宣,并非单纯止咳,故不使痰滞热郁,咯痰一爽,邪热痰液咯出,咳嗽即愈。其中黛蛤散可用于肝火旺之咳。 【加减】咽痛加板蓝根、玄参;高热加鹿含草、鱼腥草、鲜芦根、冬瓜子;痰多加竹沥、半夏、橘红或清气化痰丸、竹沥达痰丸(吞);涕多加大蓟;纳呆加焦曲;大便秘结加全栝楼。服药期间及病未愈时忌甜食、鱼腥及刺激食物。 三、清肺化痰汤 【组成】板蓝根20克,黄芩10克,浙贝母10克,橘红10克,天竺黄15克,元参12克,炒杏仁10克,白前10克,鱼腥草15克,芦根20克,炙紫菀12克,甘草10克。 【功能】清热化痰,降逆止咳。 【主治】风温、春温、冬温温邪犯肺所致的咳喘。 【用法】加水煎服,轻者,日服1剂,早晚两次分服;重者,日服两剂,分四至六次服完。 【方解】本方系从《千金方》苇茎汤、《温病条辨》桑菊饮、

张口喘气,咳嗽呼噜的中药配方和特效药

张口喘气,咳嗽呼噜的中药配方和特效药 1.咳喘合剂 【处方】党参、白术、茯苓、山碴、姜半夏、连翘、桔梗、黄芩、甘草、返魂草 【功能与主治】用来治疗肺炎、支气管炎、支原体、大肠杆菌等引起的“呼噜、咳嗽、甩鼻”等呼吸道症状,可有效预防和治疗呼吸道症状加重继发的支气管堵塞和气囊炎。 2、止咳散 【处方】桔梗、甘草、白前、陈皮、百部,紫菀、知母、枳壳、麻黄、苦杏仁、葶苈子、桑白皮、石膏、前胡、射干、枇杷叶。 【功能与主治】有清肺化痰,止咳平喘之功,主治风邪入肺,肺热咳喘,咳嗽咽痒,或微有恶寒发热,舌苔薄白。 3、定喘散 【处方】桑白皮、葶苈子、麻黄、苦杏仁、生石膏、生甘草、黄芩、大黄、白前、胆南星、苏子、莱菔子、红枣。 【功能与主治】清肺、止咳、化痰、定喘,主治肺热咳嗽,气喘。 4、麻杏石甘散 【处方】麻黄、苦杏仁、石膏、甘草。 【功能与主治】清热,宣肺,平喘。主治肺热咳喘。

5、麻黄鱼腥草散 【处方】麻黄、黄芩、鱼腥草、穿心莲、板蓝根。 【功能与主治】宣肺泄热,平喘止咳,利窍通鼻,消炎消肿,通利咽喉、适用于慢性呼吸系统病,急慢性喉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和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解除免疫应激所致的呼吸病症状,预防流行感冒的爆发。 6、金花平喘散 【处方】洋金花、麻黄、苦杏仁、石膏、明矾。 【功能与主治】止咳、平喘,适用于传染性喉气管炎、败血霉形体或鸡毒支原体感染所致的气喘,咳嗽等。 7、理肺散 【处方】蛤蚧、知母、浙贝母、秦艽、紫苏子、百合、山药、天冬、马兜铃、枇杷叶、防己、白药子、栀子、天花粉、麦冬、升麻。 【功能与主治】润肺化痰,止咳定喘。主治劳伤咳喘,鼻流脓涕。 8、清肺散 【处方】板蓝根、葶苈子、浙贝母、桔梗、甘草。 【功能与主治】清肺平喘,化痰止咳。主治肺热咳喘,咽喉肿痛。适用于畜禽急慢性咽喉炎、支气管炎、流行感冒、霉形体与大肠杆菌混感所致的肺热、咳喘、咳痰和肿痛等症状,也可做清除病原体、增强免疫功能、钝化病毒活性、解除免疫抑制和免疫缺陷等的辅助治疗。

治疗咳嗽的中药方子

治疗咳嗽的中药方子 中医认为咳嗽是指因气血虚弱,上焦失调引发的病理状态,可分气喘型和痰咳型。痰咳型主要由于肺脏的病理性变化,如肺炎,肺结核,支气管炎等引起的,既含有痰,也含有咳嗽的表现。 中医认为,痰咳型咳嗽可根据痰的来源,分为肺痰、胃痰、食积痰、心痰、湿痰五种痰咳型。治疗痰咳型咳嗽的中药方子有下面几种: 一、贴钩汤:当症状有多种合并征,如咽喉异常痛,咳嗽有痰,面色灰暗,舌尖红,苔有湿白色,脉浮虚者,用贴钩汤效果最佳。具体方剂为:贴钩9克,制附子6克,黄芩6克,香附3克,半夏3克,肉桂3克,白芍6克,清半夏9克,芦根9克,甘草6克。 二、薏苡仁汤:当症状有咳嗽,咳出白稠痰,痰偏多,持续不断,伴有舌淡,苔白,脉浮者,用薏苡仁汤效果最佳。具体方剂为:薏苡仁9克,梨汁15克,芩藓15克,黄芩6克,半夏6克,炙甘草3克,芦根18克,陈皮3克,柴胡6克,当归3克,枳实3克,大枣4枚。 三、桔梗石斛汤:当症状有咳嗽,咳出细碎痰,痰偏少,容易翻屑,咳嗽无痰,伴有舌质淡,苔白,脉浮者,用桔梗石斛汤效果最佳。具体方剂为:石斛9克,桔梗9克,菊花9克,白芍6克,荆芥9克,陈皮3克,芩藓15克,黄芩6克,半夏6克,大枣4枚,甘草6克,当归3克。

另外,暑热,体质虚弱,气血亏虚,阴虚干燥,便秘等也会引发咳嗽,可以采用相应的方子加以治疗。常见的有芩菁汤(芩、菊、苹、杏仁),灸附汤(附子、桔梗、芩藓),薏苡仁汤(薏苡仁、梨汁、芩藓、黄芩),大黄煎(大黄、生姜、陈皮)等。 另外,糖尿病、传染病,肠道疾病,曾产及手术等并发咳嗽时,应首先排查及治疗原发病,才可以解决咳嗽症状。 在治疗咳嗽时,中药方子要针对不同的病症选用不同的中药组合,加以整饬,以求达到治疗咳嗽的效果。同时,患者在使用中药的同时,应注意适当的休息,及注意饮食调理,保持良好的心情,以期早日恢复健康。

中医民间偏方中药治疗咳嗽的奇效

中医民间偏方中药治疗咳嗽的奇效咳嗽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它可以由许多因素引起,如感冒、过敏、气候变化等。中医民间偏方中的草药治疗咳嗽具有独特的奇效。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医中药治疗咳嗽的方法和草药配方。 一、川贝雪梨糖水 川贝雪梨糖水是一种常见的中医偏方,用于治疗咳嗽和润肺。制作方法如下: 1. 将川贝母、雪梨、冰糖分别准备好。 2. 将川贝母用水洗净,用刀切成细粉末。 3. 将雪梨去皮,去核,切成小块。 4. 煮锅中放入适量的水,加入川贝母和雪梨,煮开。 5. 煮开后改小火,继续煮15-20分钟,直到雪梨变软。 6. 加入适量的冰糖,继续煮2-3分钟,直到冰糖完全溶解。 7. 将糖水放凉后饮用,每天可饮用两次。 二、杏仁膏 杏仁膏是一种中医常用的治疗咳嗽的草药配方,具有润肺止咳的功效。制作方法如下: 1. 将杏仁用水浸泡2小时,然后去皮。

2. 将去皮的杏仁用搅拌机搅成浆状。 3. 在煮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将杏仁浆加入,搅拌均匀。 4. 开火煮沸,然后改成小火继续煮10分钟。 5. 继续搅拌,直到杏仁膏变得浓稠。 6. 加入适量的冰糖,继续搅拌,直到冰糖完全溶解。 7. 将杏仁膏装入碗中,放凉后饮用,每天可饮用一次。 三、蜂蜜柚子茶 蜂蜜柚子茶是一种中医常用的治疗咳嗽的草药配方,具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的功效。制作方法如下: 1. 将柚子洗净,切成小块。 2. 准备一个玻璃瓶,将切好的柚子块放入瓶中。 3. 在柚子上撒上一层细砂糖,然后倒入适量的蜂蜜,使柚子完全被 覆盖。 4. 盖上瓶盖,放置24小时。 5. 24小时后,柚子会释放出大量的汁液,将其与蜂蜜充分混合。 6. 将蜂蜜柚子茶倒入杯中,每天可饮用两次。 四、枇杷膏

治咳嗽的中药方

治咳嗽的中药方 治咳嗽的中药方有哪些呢?下面就让小编告诉你带你了解下吧,希望你喜欢! 治咳嗽的中药方 方一:最简单的就是买剥一粒大蒜,含在口中,时轻咬一下,蒜味一出,慢慢咽下,一粒含一小时,咽痒立减,咳嗽可愈。 方二:取大蒜十几瓣,捣成泥状放入杯中,加冰糖适量,用开水冲泡,温服当茶饮,每日1次,咳嗽严重者每日2次,此方具有快速止咳化痰的特效。 方法三:蒸大蒜水:小孩咳喘时用大蒜2-3瓣,大人用7-8瓣,拍碎,放入碗中,要在碗上加盖,再放入锅里去蒸,大火烧开改小火15分钟,严重时可一日三次,可以不吃大蒜只喝水。第二天再蒸蒜水时就要加冰糖了,小儿放一粒,大人放二粒,大蒜性温、入脾、胃、肺经,民间多用大蒜治疗咳嗽、气管炎、哮喘、肺结核。 方四:大蒜加冰糖煮水喝。孩子感冒咳嗽,效果比打针吃药灵多了。方法用30克大蒜、10克冰糖加200毫升水,先用大火将水煮开,再用小火慢炖几分钟,最后熬成一小碗的量让孩子喝下去。孩子咳嗽厉害时,早、中、晚一天共喝3次,第二天就见效,3天后就好了。 方五:煮生姜大蒜红糖水:如果咳喘严重,白色稀痰较多,说明受寒较重,在吃上面食疗方的同时,再加上生姜、大蒜、红糖煮的水一起吃。小儿可用生姜3片、大蒜3瓣、红糖半勺,成人用生姜7-8片、大蒜7-8瓣,红糖一勺,放入锅中加水,中火烧10分钟即可,严重时可一日三次。 方六:取三四头大蒜,去皮后,把蒜瓣切成一个个薄片。晚上睡前将切片的蒜瓣排着放在火炉的四周边沿上烤,第二天一早,蒜片就基本烤干、烤黄了,但注意不要烤成焦黑的。然后把烤干的蒜片用擀面杖给擀碎成末,越碎越好。挖上一汤匙蒜末倒入茶杯中,再适当加上一点红糖,倒入开水,搅拌均匀,喝下。一天喝一两茶杯,连喝了两三天,咳嗽就好了。

各种咳嗽的中药方

各种咳嗽的中药方 展开全文 『外感咳嗽』一、风寒袭肺症状:咳声重浊,气急,喉痒,咯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方药:三拗汤合止嗽散。 三拗汤:麻黄(不去根节),杏仁(不去皮尖),甘草(不炙),各等分(30克)。 止嗽散组成:桔梗(炒)荆芥紫苑(蒸)百部白前蒸各1000克甘草(炒)375克陈皮(去白)500克。方中用麻黄、荆芥疏风散寒,合杏仁宣肺降气;紫菀、白前、百部陈皮理肺祛痰;桔梗、甘草利咽止咳。咳嗽较甚者加矮地茶、金沸草祛痰止咳;痒甚者,加牛蒡子、蝉蜕祛风止痒;鼻塞声重加辛夷花、苍耳子宣通鼻窍;若挟痰湿,咳而痰粘,胸闷,苔腻者,加半夏、茯苓、厚朴燥湿化痰;若表证较甚,加防风、苏叶疏风解表;表寒未解,里有郁热,热为寒遏,咳嗽音嘎,气急似喘,痰粘稠,口渴心烦,或有身热者加生石膏、桑白皮、黄芩解表清里。 中医张立志:(三拗汤+止嗽散加减):麻黄12g,荆芥15g,杏仁12g,桔梗15g,紫菀15g,百部15g,防风10g,白前15g,陈皮15g,甘草6g。 喉痒厉害的多加蝉衣10g,有内热的加黄芩10g。 (自改)风寒咳嗽---(咳较重寒较轻用):麻黄12g,荆芥12g,杏仁10g,桔梗10g,紫菀10g,百部10g,防风10g,白前10g,陈皮10g,甘草5g。辛夷10g,茯苓10g,黄芩10g。(无内热或痰多清稀者,可去黄芩,加款冬花,无痰去茯苓)。 款冬花与紫菀,款冬花发于冬令,虽雪积冰坚,其花独艳,性温可知,然轻扬上达,用在风寒痰饮之咳嗽,最为合适。而紫菀与款冬花,性味功用无大区别,在临床上,风寒轻而兼热者多用紫菀,风热

10个治疗咳嗽止咳的中药偏方

10个治疗咳嗽止咳的中药偏方 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一个常见症状。古代医学文献中将无痰而有声者称为咳,无声而有痰者称为嗽,既有痰又有声者称为咳嗽。而在临床上很难将两者截然分开,故一般均通称为咳嗽。 《方1.》银菊清肺茶 【配方】金银花20克,菊花9克,桑叶9克,杏仁10克,芦根30克,蜂蜜30克 【用法】金银花、菊花、桑叶、杳仁、芦根洗净,煎汁去渣,加人蜂蜜调匀代茶饮。 【功效】辅助治疗咳嗽伴胸闷、便干、尿黄等。 【来源】民间验方。 《方2.》大黄、红花各适量,用麻油将上两味药炸枯焦,滤出药渣,留药油装瓶备用。1岁以内1~1.5g;1-8岁2~3g:8岁以上用量酌增。口服药油,日服1~2次。服药后需避风。亦可用药油炒鸡蛋用,效同。 《方3.》菠菜籽方 【配方】菠菜籽适量。 【用法】菠菜籽用文火炒黄,研成细末,每次5克,温水送服,每日2次。 【功效】辅助治疗咳嗽气喘。 【来源】民间验方 《方4.》洋葱去皮,用刀划口若干处,红糖和蜂蜜水中浸后,煮沸1小时纹取嗽汁,装瓶备用。1次1匙,咳嗽时温服,疗效佳。 《方5.》百药无效的年久咳嗽,取稻糠160g,五味子12g,枯矾8g,共研末,和蜜为小豆大小的丸剂,1日3次,1次20丸,糖水送服《方6.》熏黄30g。以蜡纸调卷,做筒10个。烧烟吸烟,1日1熏,惟食白粥7日后,以羊肉羹补之。 《方7.》老年咳嗽甚而不易入睡时,取猪油、糖稀、蜂蜜各160g,用文火煎成黏稠的膏药状,1日3次,1次1茶匙,化服,定能止咳。

《方8.》大蒜水治风寒咳嗽 大蒜1头,剥皮洗净,用清水2杯煮,水开后再煮10分钟,趁热吃蒜、喝水。每日1剂,晚上临睡前服用,连服3~5天。 《方9.》润肺饮 【配方】荸荠、鲜藕、梨各100克,鲜芦根50克,玉竹20克,冰糖30克。 【用法】荸荠、鲜藕、梨洗净绞汁待用,玉竹、鲜芦根加水500毫升煎汁去渣再加入上汁与冰糖调匀即可。代茶饮用。 【功效】本方润肺生津化痰,辅助治疗肺燥咳嗽。 【来源】民间验方 《方10.》松子仁和胡桃肉(汤浸去衣)各31g,研烂后加蜂蜜15g,和匀,用沸水冲服,此剂主要是润肺止咳。

中药煮汤祛痰止咳的秘方

中药煮汤祛痰止咳的秘方 自古以来,中药一直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疗法中,并在许多病症的治 疗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其中,中药煮汤祛痰止咳的秘方备受瞩目。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中药组合,可用于煮汤祛痰止咳。 一、杏仁桔梗汤 杏仁桔梗汤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中药组合,适用于痰多咳嗽、气喘 等症状。具体制作方法如下: 材料: - 桔梗10克 - 杏仁10克 - 冰糖适量 做法: 1. 将桔梗、杏仁洗净后备用。 2. 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放入桔梗和杏仁,用中小火慢煮。 3. 煮沸后转小火再煮30分钟,期间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冰糖。 4. 汤煮好后,趁热饮用。每日饮用2-3次。 二、黄芩苏木汤

黄芩苏木汤是另一种被广泛使用的中药煮汤配方,可有效地改善痰湿和咳嗽症状。 材料: - 黄芩10克 - 苏木10克 - 生姜3片 - 冰糖适量 做法: 1. 将黄芩、苏木、生姜洗净备用。 2. 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放入黄芩、苏木和生姜,用中小火煮沸。 3. 煮沸后转小火继续煮30分钟。 4. 最后加入适量冰糖搅拌均匀,继续煮沸10分钟。 5. 饮用时,将药渣过滤出来,趁热饮用。 三、百合雪梨炖猪肺汤 百合雪梨炖猪肺汤是一种清润滋润的煮汤祛痰止咳的中药配方。 材料: - 百合10克 - 雪梨1个

- 猪肺适量 - 冰糖适量 做法: 1. 将百合、雪梨和猪肺分别洗净备用。 2. 将猪肺放入开水中焯水2-3次以去腥。 3. 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放入猪肺和百合,用大火煮沸后转至小火继续煮40分钟。 4. 煮至汤色乳白后,加入雪梨和适量冰糖,继续煮熟。 5. 将猪肺捞出,剁碎备用。 6. 捞出雪梨,去皮去核备用。 7. 汤煮好后,将百合、雪梨和猪肺放入汤中,再次加热至开锅即可享用。 四、贝母百合炖雪梨汤 贝母百合炖雪梨汤是一道独特的药膳汤品,可有效缓解痰多、咳嗽等症状。 材料: - 贝母10克 - 百合10克

中药土方缓解咳嗽的方剂

中药土方缓解咳嗽的方剂 咳嗽是常见的症状之一,不仅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困扰,还可能是某些疾病的表现。传统中药土方方剂以其独特的疗效被人们所认可,下面将介绍几种中药土方缓解咳嗽的方剂。 一、川贝雪梨糖水 川贝雪梨糖水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中药土方方剂,用于缓解咳嗽和润肺。制作方法如下: 材料:雪梨一个,川贝粉5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雪梨洗净去皮去核,切成小块。将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放入雪梨块,加入川贝粉,慢慢煮沸。然后加入冰糖,继续煮沸至雪梨煮熟。待汤水变稠后即可服用。 二、蜂蜜柚子片 蜂蜜柚子片是一种很常见的中药土方方剂,可以缓解咳嗽和止咳。制作方法如下: 材料:柚子一个,蜂蜜适量。 做法:将柚子洗净切片,去籽。将柚子片加入碗中,加入适量的蜂蜜,搅拌均匀待柚子片出现水汽即可食用。 三、姜糖水

姜糖水是一种非常实用的中药土方方剂,可以缓解咳嗽和舒缓喉咙 不适。制作方法如下: 材料:姜块适量,红糖适量。 做法:将姜块切成薄片或者切成丝。将姜片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 清水,然后加入红糖。将锅煮沸,然后转小火慢炖一段时间,待汤水 呈现姜黄色时即可饮用。 四、百合鸭梨糖水 百合鸭梨糖水是一种非常适合缓解咳嗽的中药土方方剂。制作方法 如下: 材料:百合适量,鸭梨一个,冰糖适量。 做法:将百合洗净,鸭梨去皮切块。将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放入鸭 梨块和百合,加入冰糖。慢慢煮沸后转小火炖煮一段时间,待汤水变 稠后即可饮用。 以上介绍了几种中药土方缓解咳嗽的方剂,这些方剂都是通过中药 的独特功效来缓解咳嗽,舒缓喉咙不适。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 的体质和症状不同,应在医生或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在服用方剂时,应遵循剂量要求,避免过量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如有不适症状,应及 时就医。

咳嗽特效中药处方

1风寒咳嗽,不论久暂,可直接用本方,如喉痒咳痰不爽,似燥咳而实非,加桔梗;2风热咳嗽,去荆芥、前胡,合贝母瓜蒌散;3兼喘,合三拗汤;4痰壅气促,上盛下虚,去荆芥、前胡,合苏子降气汤;5咳嗽日久,无明显外证,合止嗽散;5脾胃虚弱,合五位异功散。 xx瓜蒌散 药物组成:贝母一钱五分(4.5g)瓜蒌一钱(3g)花粉茯苓橘红桔梗各八分(各2.5g) 用法:水煎服。 功效:润肺清热,理气化痰。 主治:燥痰咳嗽。咳嗽呛急,咯痰不爽,涩而难出,咽喉干燥哽痛,苔白而干。 【主治】外感风寒,肺气不宣证。鼻塞声重,语音不出,咳嗽胸闷。 xx降气汤 【组成】紫苏子、半夏、前胡、厚朴、陈皮、甘草、当归、生姜、大枣、桂枝 【功能】降气疏壅,引火xx,袪痰止咳。 主治】治虚阳上攻、气不升降、上盛下虚、痰涎壅盛、喘嗽短气、胸膈痞闷、咽喉不利,或腰痛脚弱、肢体倦怠,或肢体浮肿 止嗽散 药物:桔梗(炒)荆芥紫菀(蒸)百部(蒸)白前(蒸)各二斤甘草(炒)十二两陈皮(水洗去白)一斤 用法:共研细末,每服9克,食后,临卧时开水调服,初感风寒者,用生姜汤调下。

功效:调肺下气,止嗽化痰。 适应症:诸般咳嗽,不论新久。 五位异功散 [组成药物]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生姜、大枣。 [主治效能]小儿病后衰弱,元气未足,食欲不振。 xx散(除痰之剂) 总结:伤风欬嗽编号:007组成:旋覆花、前胡、细辛、荆芥、赤茯苓、半夏、炙甘草主治:治肺经伤风,头目昏痛,咳嗽多痰。加减:(1)如满闷,加枳壳、桔梗。(2)有热加柴胡、黄芩。(3)头痛加川芎。归经:手太阴药。方义:(1)痰涎内结,前胡、旋覆消痰而降气。(2)半夏燥痰而散逆。(3)风热上壅,荆芥辛轻发汗而散风。(4)甘草发散而和中。(5)茯苓行水。(6)细辛温经。(7)盖痰必挟火而兼湿,故下气利湿而证自平。 (8)茯苓用赤者,入血分而泻丙丁也。又附方:局方加麻黄、赤芍,无赤茯、细辛。煎服法:加姜、枣煎。 xx散-类证活人书 【来源】《类证活人书》卷十七。【组成】前胡90克荆芥120克半夏30克(净洗,姜汁浸)赤芍药60克细辛30克甘草 (炙)30克旋复花90克【用法】 上药捣罗为末。每服6克,水300毫升,生姜5片,枣子1枚,同煎至180毫升,去滓热服,未知再服。【主治】伤寒中脘有痰,令人壮热,头痛,项筋紧急,时发寒热。 xx散-博济方

冶感冒咳嗽中药方剂

冶感冒咳嗽中药方剂 文章目录*一、治感冒咳嗽中药方剂1. 治感冒咳嗽的中药方剂2. 治感冒咳嗽的中成药3. 治感冒咳嗽的西药*二、治感冒咳嗽的偏方*三、治感冒咳嗽吃什么好 治感冒咳嗽中药方剂 1、治感冒咳嗽的中药方剂 1.1、荆防败毒散 【组成】荆芥、防风、羌活、独活、川芎、柴胡、前胡、桔梗枳壳、茯苓各30克、甘草15克。 【功用】发散风寒,解表祛湿:用于“流感”、感冒等病证初起,出现恶寒、发热、无汗、剧烈头痛、肌肉关节酸痛,舌苔白腻,脉浮或浮数者。本方亦可用于痢疾、疮痈初起而有表寒证者。 1.2、杏苏散 【组成】杏仁、桔梗、黄芩、贝母、紫苏、枳壳、甘草、陈皮、前胡、桑白皮、麦门冬、生姜。 【功能】发散风寒,宣肺化痰。 【主治】治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鼻塞清涕、咳嗽痰涌。 适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引起之咳嗽、鼻塞;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气肿之咳嗽,属凉燥痰湿者,对秋燥伤风咳嗽有着效。 1.3、银翘散

【组成】连翘(9克) 银花(9克) 苦桔梗(6克) 薄荷(6克) 竹叶(4克) 生甘草(5克) 荆芥穗(5克) 淡豆豉(5克) 牛蒡子(9克) 芦根(9克) 【方诀】银翘散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温病初起用最多。 【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温病初起。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1.4、新加香薷饮 【组成】香薷6克,银花9克,鲜扁豆花9克,厚朴6克,连翘6克。 【功用】祛暑解表,清热化湿。 【主治】暑温初起复感风寒。证见恶寒发热,无汗,心烦而赤,口渴,苔白,脉右洪大左反小者。 2、治感冒咳嗽的中成药 2.1、复方菠萝酶片 每次3片,每天3次。该药中所含的菠萝酶,可渗透入炎症组织,分解痰液中的蛋白成分,使粘痰分解,易于咳出;其所含的猪胆汁也可化痰止咳。也可选用复方甘草片,口服或含服,每次2~3片,每天3次。 2.2、草珊瑚含片、西瓜霜含片 草珊瑚含片为含服药,每次2片,每隔2小时1次。此药直接

止咳祛痰的中药偏方

止咳祛痰的中药偏方 [方一]:紫苏、杏仁、生姜、红糖各lO克。将紫苏与杏仁捣成泥,生姜切片共煎,取汁去渣,调入红糖再稍煮片刻,令其溶化,日分2--3次饮用。本方散风寒,止咳嗽,对外感风寒引起的咳嗽有效。 [方二]:苦杏仁6--10克,生姜3片,白萝卜100克。上药打碎后加水400毫升,文火煎至100毫升,可加少量白糖调味,每日1剂,分次服完。本方散寒化痰止咳,适用于外感风寒咳嗽。 [方三]:橘红60克,生姜30克,蜂蜜250克。先将橘红,生姜二味用水煎煮,15分钟取煎液1次,加水再煎,共取煎液3次,合并煎液,以小火煎熬浓缩,至稠粘时,兑人蜂蜜,至沸停火,装瓶备用。每日服3次,每次3汤匙。本方散寒温肺,化痰止咳,适用于风寒咳嗽。 梨:梨子营养丰富,能润燥化痰、润肠通便。不论生食、榨汁、炖煮或熬膏,对肺热咳嗽、麻疹及老年咳嗽、支气管炎等症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若与荸荠、川贝母、冰糖、蜂蜜、甘蔗等搭配榨汁或熬制,止咳效果更佳。因此,秋季咳嗽首推秋梨,效果非凡哦! 柚子百合饮:柚子1只重约500~1000克,去皮、瓤,加百合100克,白糖100克,加水煎2~3小时,去渣留汁,分3天服完。具有化痰下气、润肺止喘的功效,适用于属于热证的支气管哮喘患者。 1、蜜枣扒山药——治肺虚久咳 材料:山药1000克,蜜枣10个,板油丁100克,白糖350克,桂花汁。湿淀粉。熟猪油少许。 方法:山药洗净,放入锅内,加清水淹没山药为度,用旺火煮,待山药较烂时捞起,去皮,用刀剖成6厘米长。3厘米宽的长方形。拍扁。蜜枣一刻两半去核待用。将大汤碗内涂抹上熟猪油,碗底排上蜜枣再排上一层山药,夹一层糖,板油丁,逐层放至碗口,撒上糖,扣上盖盘,上笼蒸1小时左右,然后取下,翻身入盘。 功效:补肾润肺。治肺虚久咳,脾虚腹泻,神疲体倦,四肢无力,久食补肾强身。 2、燕窝银耳——治干咳盗汗 材料:燕窝10克,银耳15克,冰糖适量。 方法:将燕窝先用清水测一遍,再放入热水中浸泡3-4小时,然后择去毛绒,再放入热水中泡1小时即成。用瓷罐或盖碗盛入燕窝,银耳,冰糖,隔水炖熟。服食。 功效:补虚损,养肺阴,退虚热。治干咳,盗汗或肺阴虚等。

风寒感冒咳嗽中药方剂

风寒感冒咳嗽中药方剂 风寒感冒咳嗽中药方剂 药方一:主要针对风寒感冒初期时缓解病情,由生姜10克,红枣5克组成。生姜是很好的驱风发汗的中药,当患者大量出汗后,会觉得头痛、腰肢酸软得到缓解。 药方二:能够处理症状明显的风寒感冒,因此建立在药方一的基础上加紫苏叶10克,防风9克等中药材,能更好的对应风寒感冒。紫苏叶能发散表寒,开宣肺气,与生姜同用效果更佳。 药方三:是对风寒感冒的咳嗽、流涕不止,发烧不退的持续治疗,主要包括荆芥6克,防风9克,柴胡10克,前胡10克,羌活9克,桔梗12克,川芎12克,白芷10克,葛根10克等药材加水煎服,每日一剂,服用七天。 风寒感冒的食疗 第一:生姜红糖茶 材料:生姜、红糖 做法:将两种材料准备好之后用开水进行冲泡,然后代替茶水进行饮用。 功效:具有很好的驱散风寒的作用,非常适合风寒感冒的患者服用。 第二:葱白粥 材料:葱白、生姜、糯米、食醋 做法:将生姜捣烂,糯米洗干净之后放入锅中熬粥;等到粥熬好之后加入捣烂的生姜、葱白还有米醋,搅拌均匀之后就可以服用了。 功效:能够很好的驱散风寒,还能够促进风寒感冒患者快速恢复健康,远离疾病。身体健康的人群服用之后还能够增强身体抵抗力。 第三:葱醋粥 材料:连根的葱白、大米、食醋 做法:将葱白清洗干净,然后切段备用;将大米洗干净;将葱白放入锅中加入清水进行熬煮,水开之后加入大米进行熬粥;等到粥煮熟之后加入少量的食醋,搅拌均匀就完成了这道葱醋粥。

功效:这道食谱建议每两天服用一剂,一天服用一两次,坚持服用两剂就可以了。具有很好的发汗解表的作用,特别适合小孩出现风寒感冒的时候服用。 第四:紫苏粥 材料:大米、紫苏叶 做法:将大米洗干净熬粥,粥熬好之后加入洗干净的紫苏叶,搅拌均匀粥开之后就可以起锅服用了。 功效:这道食谱非常的适合风寒感冒的患者服用,能够有效的令身体恢复健康。如果想要获得最好的效果,建议能够趁热服用紫苏粥,这样有利于身体恢复健康。 第五:芜荽黄豆汤 材料:新鲜的芜荽、黄豆、食盐 做法:将芜荽洗干净之后备用;黄豆提前一天放入清水中泡发,第二天之后加入锅中加入清水进行熬煮;大约十五分钟之后加入准备好的芜荽一起煮,大约十五分钟之后加入适量的食盐起锅。汤温热的时候就可以直接服用了。 功效:这道食谱需要去除渣滓之后服用汤,每天服用一次。具有很好的扶正解表的作用,能够令身体发汗,快速的恢复健康。 第六:香葱饮 材料:芜荽根、葱须、红糖、白菜头 做法:将葱须、芜荽根还有白菜头洗干净之后放入锅中加入清水煎煮,大约二十分钟之后取出渣滓加入红糖,搅拌均匀就可以了。 功效:每天服用一剂,分为三次服用。具有很好的发汗解表以及祛散风寒的功效,专治风寒感冒。 第七:藿香饮 材料:新鲜的藿香叶子、白砂糖 做法:将材料放入锅中加入清水进行煎煮,等到水液变成一半的时候就可以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