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工作介入老旧社区的途径

社会工作介入老旧社区的途径

社会工作介入老旧社区的途径
社会工作介入老旧社区的途径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老旧住宅社区的途径探讨

韦克难①

如果我们将城市社区分类,我国城市社区可以分为这样三种类型:老旧住宅社区、单位型社区、物业管理型社区。由于这些社区有不同类型,其公共管理模式也就是不同的,单位型社区就是由单位与街道办事处共同管理的;老旧住宅社区就是以街道办事处管理为主,社区居委会具体负责;物业管理型社区就是物业公司与街道办事处共同管理。

老旧住宅社区有这样一些特点:目前旧式无物业管理的小区多由所在地的社区居委会代管,但问题较突出,主要体现在:(1)居民素质不高,收入较低,老人与低收入人群较多;居民中有不少灵活就业的,外来租房者较多;(2)居住环境还需要改善。院落中违章建筑日渐增多,小区居民占用公共部分,乱堆放、乱挂晒情况较普遍;垃圾清运、处理不及时,公共卫生意识较淡薄;便民服务设施与项目缺乏,绿地裸露或被占用情况较为普遍,公共活动空间缺乏;(3)居住小区存在安全隐患。建筑物的公共设施丢失、损坏或常年失修,特别就是消防设施缺失或设置不合格的比例较大,小区内道路与建筑物外墙多有破损;(4)小区治安问题较差。很多院落存在“四无”问题(即无封闭围墙、无门岗、无电子防盗装置、无路灯照明);(5)居民“原子化”,缺乏社区组织,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率低。

老旧住宅社区问题较大,居民需求较多,非常需要社会工作者介入。如何介入?社会工作要介入此类社区,有四种模式可以选择,即地区发展模式、社会策划模式、社区照顾模式、社会行动模式,而在我国就是回避社会行动模式的。社会策划模式就是我们帮助居民解决一个具体实际问题,如小区没有公共厕所,新建一个公共厕所;小区没有停车场,修建一个停车场等。社区照顾模式就是动员社区的资源解决养老问题、帮助残疾人等。目前,社工最有用武之地的、社区最能发生变化的模式就是地区发展模式。因此,社会工作者介入老旧住宅社区无疑选择地区发展模式就是最好的,当然也可以结合社区照顾模式开展工作。

地区发展模式强调动员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强调过程目标,促进社区居民的一般能力,促进居民关心社区公共事务,也就就是促进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能力。社区治理的客体---社区公共事务,社区公共事务就是指社区公共物品的生

①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工作系主任、教授,成都市田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

产与供给。在宏观上,凡就是在国家治理范围之内,按照属地原则分担到社区,以社区为单位去组织、协调、运作的公共事务,就属于社区公共事务;在微观上,包括社区经济、社区教育、社区卫生、社区体育、社区文化五大方面的服务,以及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就是传统的社区公共事务。社会工作服务也称为社会服务,属于公共服务一部分;社区社会工作自然就是社区公共服务的一部分。

社会工作介入老旧居民社区的途径有这样几条:

第一,由于老旧居民社区居民缺乏社会组织,因此,有必要通过“三社互动”成立社会组织。所谓“三社互动”,就就是将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这“三社”紧密结合,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开展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者为引领,运用社会工作方法进行社区建设的社会管理模式。

在我国实践中,“三社互动”以满足社区居民各种需求为主线,以加强社区各类协会或组织、民办非企业组织建设为中心,整合、利用社区单位场地、人员、资金等资源,以社会组织、居委会及政府多主体共同协同开展的社区社会工作的模式。此种模式由区与政府相关部门(如民政局)调拨的各项服务资金实施项目运作,直接向协会、民办非企业草根社团等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同时,培育社工组织,发挥专业社会工作者作用,成立以专业社工为核心的各种义工(志愿者)组织,由社工策划志愿服务方案,指导、监督义工开展多种志愿服务,形成以“社工引领义工,义工服务群众,群众参加义工”,覆盖基层社区的义工服务网络,建立起常态化、规范化草根志愿服务机制。i

社会组织的发育状况不仅就是衡量一个国家与社会自由发达程度的标志,也就是社会发展与公民权利的客观需要。根据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只有大量的组织参与到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实务中,才能有效弥补公共服务及社会管理的“市场失灵”与政府“缺位”,形成政府与民间“共同治理”的结构,从而推动传统政府向现代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

同时,通过“三社互动”社工与社工机构还能够带动发展很多社会组织与自组织,如成都市温江区开展“三社互动”以来,社会组织得到大力发展,仅温江区与盛镇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数就不低于10个,培育了妇女手工坊、“爱满兰亭”互助队、青少年关爱协会等10多个社会组织,培育了第一家温江专业社会工作机构----温江与馨社工服务社。

第二,由于老旧居民社区活动参与率较低,有必要开展地区发展模式,动员

居民参与社区活动,促进社区治理机制的建设。

我们认为, 社区治理的主体就是多样性的,包括政府的派出机构、居民自治组织、自愿者组织、非政府组织、私人机构、公司以及个人等。在国外的社区内,基本上已经没有正式的政府机构;在我们国家,社区仍然有党与政府的派出机构——党的组织与街道办事处,所以,社区治理的主体包括这些准政府组织与各种非政府组织(社会组织),具体地讲,治理主体应当包括党的组织、政府在社区的派出组织——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社会组织(包括居民社团或者兴趣团体组织、业主委员会、社区非政府组织、自愿者组织等)、物业服务公司以及居民个人等。

治理的目的就是为居民提供公共产品,这些公共产品包括物资的与非物资的两方面,前者指的就是满足社区居民的基本设施建设等,而后者更重要,主要就是社会资本。具体到我们国家现阶段,主要就就是社区就业、社区社会保障、社区救助、社区卫生与计划生育、社区文化、教育、体育、社区安全服务以及社区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等多方面内容。不过,在非物质特别就是社会资本的培育与提供方面,今后应当特别加以重视。

从实践的观点来瞧,社区就是人们认识社会、参加社会生活的第一场所。人们参与社区的公共事务,实际上在社会领域里开始了民主建设、民主管理即“社会民主”的实践。因此,可以这么说,社会参与与社会民主就是居民主动介入社区生活与社区管理实践同一事物的不同表述而已,二者紧密关联,不可缺少。其中,社会民主就是居民社会参与的内核与价值要求,而社会参与则就是社会民主的实践体现,二者集中统一于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社区自治实践之中。

上海、成都等地值得重视的作法就是在社区成立社区服务中心或社会工作服务站。中心或服务站的工作重点在于通过调动基层参与,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发掘居民领袖才能,并就社区的管理与服务为政府提供意见与建议,进而有效解决社会问题。如成都市温江区开展“三社互动”工作以来,积极发展社会工作,从2011年开始就设置了社会工作岗位,目前在与盛镇柳岸社区设置了3个社会工作岗位,这些社工积极与社区居委会一道开展社区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者结合成都市开展的居民自治机制试点工作,按照“还权、赋能、归位”的工作原则,运用社区工作方法中的地区发展模式、社会策划模式探索有利于发挥社

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作用的运行机制、工作体制与保障措施,积极推进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与盛镇柳岸社区社会工作者结合辖区文化队伍、志愿者队伍众多的优势,在居民自治补助资金中列出专项资金扶持与购买社区社会组织服务,调动了社区社会组织参与文明城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人口普查宣传与扶贫帮困等活动的积极性。在推进“三社互动”工作中,社会工作者将规范社区居民议事会制度、组建社区居民议事小组作为完善居民自治组织架构的工作重心。社会工作者按照有利于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原则,协助居委会等出台了一系列相关制度。

社工在老旧社区开展地区发展模式工作,关键要有针对性地抓住老旧社区的特点,这些具体实施策略可以参考:(1)针对老旧社区缺乏公共场所、公共空间的问题,社工要首先创建公共空间,组织居民,开展居民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为居民建立社会支持网络,既满足了居民的精神生活需求,由促进了居民的交流。(2)针对对老旧社区中存在的环境差、治安差等问题,组织居民进行开会讨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鼓励居民参与解决共同的问题,推动居民团结邻里,从而促进居民形成社区归属感与认同感。(3)针对老旧社区居民素质不高,有针对性地开展社区教育,培养社区居民骨干,提升居民的素质与能力。(4)针对老旧社区居民的特殊需要,缺乏公共服务的问题,提供服务与发展资源,如开办“4、30”学校解决青少年放学后无地方去的问题、对有问题的青少年进行个案工作帮助她们行为偏差等。

第三,针对老旧社区老人、残疾人多,有针对性地开展社区照顾,建立相互关怀的社区。目前我国已经进入老年社会,老旧住宅社区老人更多,如何对老人提供养老服务,根据我国的国情,建立社区日间照顾中心就是很好的选择,这也就是养老体系“9073”规划的一部分,为老人提供社会支持网络。残疾人也需要开展社区照顾,通过社区康复,发动志愿者为残疾人提供服务,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尤其就是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

i王名,杨丽、社区治理的国际经验与启示[J]、重庆社会科学,2011,(12)、

武汉市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情况分析

武汉市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情况分析 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伴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改革的稳步推进,社会领域改革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彼时,深刻转型期下,中国的政府职能正在发生显著变化,需求和呼唤社会中出现各种新的阶层、力量、组织来承接政府转移出来的服务职能和企业剥离出来的社会职能,这为社会组织的发育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2013年11月,十八届三次会议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国务院还先后于2013年9月、2014年11月发布了《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和《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些政策的相继出台为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方向的指引和巨大的动力。社会组织正是在这股巨大动力的推动下出现了较为平稳的发展。1988年,我国经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团体仅有4446个。到2004年,达到近28.9万个;而从2004年到2014年的短短10年间,全国社会组织的数量增至60.6万个,是1988年数字的136倍左右。就整个社会组织行业来讲,在2014年,共吸纳社会各类人员就业682.3万人,形成固定资产1560.6亿元,社会组织增加值为638.6亿元,接收社会捐赠524.9亿元,社会组织成为一个蓬勃发展的领域。其中,上海,深圳等城市社会组织的发展已走在全国前列,而武汉市继此大城市之后,近年来为响应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激发社会组织活的号召,也开始重视并探索社会组织的生存与发展问题。2013年10月,“美丽武汉·大爱江城”武汉首届社会组织公益项目选拔大赛圆满落幕,此公益项目比赛历时8个多月,吸引了400多个社会组织参与,参与群众6万多,网名投票数达2000多万人次投票;2014 年,武汉市登记的社会组织个数达到了 4800个,我市民政部门分别对其中符合评估资格条件的163家社会组织进行了评估,评出5A级社会组织6家,4A级社会组织23家,3A级社会组织63家。如今,2015年公益项目大赛、社会组织的评估工作也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武汉市社会组织的发展迎来了春天。 另一方面,社区作为大社会的缩影,自然是社会管理的重中之重。随着社会组织在社区有目的的建设起来,它逐渐承担起一定的社区功能,满足社区人群的需要,在社区治理中发挥出其特有的作用。社会组织携手社区居委会等政府或非政府机构,依据正式的法律、法规以及非正式社区规范、公约、约定等,通过协商谈判、协调互动、协同行动等对涉及社区共 发展进步。社区社会组织的引进,打破了传统政府对社区公共事务和服务的长期垄断,弥补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公共服务的路径与机制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公共服务的路径与机制 摘要:专业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公共服务已经成为当前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本研究认为专业社会工作的在社区公共服务中的介入应从体制内“嵌入”和体制外“培育”两方面着手,体制内的嵌入要强调社区社会工作的开展,如设置专业机构和岗位、对既有人员进行能力培训和社区社会工作的开展;而体制外的培育应强调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工作站的建立和活动的开展,同时要吸引研究机构和高校社会工作者的参与,以推动社会工作在社区层面的本土化建设。 关键词:社会工作;社区公共服务;体制内;体制外 一、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社区建设的重视和投入,我国城市社区基本上已经建立起社区公共服务的载体——社区服务中心或社区公共服务站,一些农村社区也开始借鉴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的做法,建立了“一门式”或“一站式”社区服务中心,如浙江省提出到2012年底,全省3万多个行政村要建立1.5万个村级社区服务中心,而山东省到2010年底,已有50%的行政村实现了社区建设全覆盖。可以说,我国社区建设中的公共服务体系,尤其是城市社区的公共服务体系基本上已经建立起来了,但这只是社区建设的第一步,它主要解决了社区建设的制度框架及其人、财、物的配套问题,而随着社会管理的提出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社区建设,尤其是社区公共服务的发展将由基础设施和制度框架等“硬”的方面转向专业化、多元化、个性化服务模式及其制度实施等“软”的方面中来,而在这一阶段,社会工作的介入将大有可为。 尽管在社区建设的第一阶段,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已有部分介入,如政府开始强调社会工作对社区建设及社区服务建设的重要性,要求建立社会工作委员会,一些地方甚至开辟了社会工作岗位,并要求社区工作者报考社会工作师,同时鼓励社区工作者用社会工作的方式、方法来解决社区问题,但是总体来说,社会工作介入的理念、力度和方式还停留在较低层面,社会工作与社区建设还存在着“两张皮”的现象。这突出地表现在社区公共服务方面,如行政化色彩过浓,社区公共服务的管理和做法往往沿袭政府的行政管理套路,以命令、强制等方式来强调工作的统一性、一致性;公共服务的机制和手段不够灵活与多元,对居民的服务需求回应能力不强,导致公共服务形式大于内容。这些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因为专业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公共服务有其独特的优势,如社会工作的理念本身与社区公共服务存在着很好的契合,能够在社区困难群体救助、权益维护、心理咨询、社区矫正、各种福利服务等社区公共服务方面发挥优势(孙莹,1997;杨贵华,2011);社会工作组织的非营利性还有助于改善社区公共服务的管理方式;社会工作的专业性更是能够提升社区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等等。为此,在社区建设的第二阶段,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非常必要。但是如何介入,通过什么样的路径和机制介入,需要很好地进行思考。 二、社会工作介入社区路径的文献综述 在国外和港台地区,谈及社会工作对社区建设的介入,研究者们更喜欢用“社区社会工作”这一概念,因为这一概念既是社会工作的一种方法,也把社区与社会工作很好地契合起来。不过他们普遍认为国内大陆的社区建设与社会工作并不是能够天然整合在一起的,因为社会工作意义上的社区社会工作“并不是国家治理的延伸”,它有“民主、参与、互助和自力的价值观(黄洪,2006),还有的学

社会工作在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角色与作用

社会工作在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角色与作用 【摘要】社会工作是社会良性运行的重要条件,也是社会肌体自我修复及社会疾病救治和预防的重要保障机制。在城市社区治理中,社会工作的作用是基础性的,不可缺少也不可替代的。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在城市社区治理中的作用,根本问题在于创新体制和机制。 【关键词】社会工作社区治理 The role of social work in urban community governance and function Abstract: Social work is an important condition of social benign operation, also is the body repair itself and society an important safeguard mechanism of social disease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In urban community governance, the role of social work is the basic, indispensable and irreplaceable.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social work in urban community governance, the fundamental problem lies in the innovation system and mechanism. Key word: Social work Community governance 一. 社会工作的两个传统 作为一种专业的社会工作,从其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诞生,迄今大约一个世纪的时间。(王思斌,1998,6.)而在中国,这里指的是排除香港、澳门和台湾的中国内地,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专业在高等学校开办,还只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的事情,至今不到30年。至于作为专业性实务的社会工作,时间就更短了,也就是本世纪十年左右的时间。所以,无论官方还是学者,普遍认为中国的社会工作起步晚,水平低,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以及中国的香港、澳门和台湾等地区。甚至有人认为中国过去根本就没有社会工作。这样的评判是否符合实际呢?这样的评判虽然不能说完全没有根据,但也包含了很大的误区。 正如心理学等现代科学虽然只有不长的历史,却有久远的过去一样,中国的社会工作同样如此。虽然作为一种专业的社会工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制度框架下只有一段短暂的历史,或者说,现在正处在一个方兴未艾的时期,然而,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工作,在中国又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 1

社会工作者与社区工作者的区别

社区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一种,也是社会工作的三大传统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之一。它既是一项事业,也是一个专业、一门艺术。社区工作者面对的是整个社区的居民,要求通过专业的技巧和方法对社区事务和人际关系进行有效有序的协调,使社区保持健康的状态和良性发展。因此社区工作者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和荣誉感,具有务实求真的态度,并有判断事物的扎实知识基础和进行组织沟通的技巧。因此,作为社会工作者的一部分的社区工作者也根据社区工作的普遍价值和中国社区工作的实践,制订有自己的专业伦理守则。 具体要求有: 1、社会责任感。社区工作者对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应用的职责具有清楚的认识。即每个个体无论处于多么困弱状况,都有其生存、安全、社交、自尊和自我实现的权利和需要。社区工作者作为以社区和居民群体为对象的社区工作者,将完善和发挥工作对象的社会功能为已任。社区工作者的宗旨和目标是帮助社区解决社会问题,使社区获得应有的福利和能力,而不是为社区工作者个人或小团体赚取金钱或私利。社会工作作为一种提供社会救助或救人自助的特殊服务,并不向求助者收取费用。社区工作属于“非营利”事业,来自政府资助和私人捐助的经费主要用于公共福利和基础建设。社区工作者必须具备一种崇高的理想,以务实的方法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服务社区,贡献社会。 2、平民意识。社区工作项目一般是根据社区居民的需要而确定的,社区工作者要把自己置于社区一员的位置才能体会和理解社区需要,充分尊重每一个社区成员的人格尊严和平等权利。社区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实现社区参与,增强社区成员对社区事业的关心和介入,帮助他们找到最关键的问题,培养人们的自助能力;并通过共同的工作计划或项目,推动社区发展。没有这种“群众路线”,社区工作就失去了动力和目标。社区工作者的平民意识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民主意识。即使社区工作者具有一种组织者的身份,也要充分重视志愿参加和民主合作的精神,促进社区成员或团体的自由发展和自动调适,充分发展各自的潜力。 3、知识基础。社区工作者的知识结构至少应当包括三个部分:第一,社区工作自身的理论体系和实务模式。社区工作作为社会工作主要方法之一具有一套独特的工作原则、步骤和方法,社区工作者必须首先了解自己的工作的特殊和特点,掌握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巧。第二,相关行为科学及社会科学的知识方法。在现代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过程中,吸收了各种现代科学成果。如果说,从事个案和小组工作更需要掌握一些社会心理学、精神医学、文化人类学知识的话,社区工作则更需要政治学(如公共行政学)、社会学(如组织社会学)以及经济学、教育学知识。第三,社区背景知识。较全面、深入了解一般社区结构、服务事业及公共或私人机构的功能特点,并熟悉社区生活习俗,从而容易适应工作环境,建立积极的社会关系。 4、沟通技巧。社区工作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区工作者能否取得社区成员的信任,与社区组织建立全面的合作关系。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是社区工作者的基本角色要求。社区工作者既要与社区内外的组织机构打交道,也要与社区成员共同学习、讨论和工作。无论是工作伙伴之间的联合设计、集中财力、协同服务,还是推动工作对象的自助、互助和自治,都需要社区工作者发展或维持友好合作、群策群力,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社区工作者面对的工作伙伴或对象的职位、年龄、性格、组织角色各式各样,因此社区工作者要在理解“人”之社会重要性的前提下,遵循沟通与合作的原则,运用相应的知识技巧,建立信任关系。通过相互的沟通和合作,更加了解自己作为社区工作者所扮演的角色,最终为有成效的社区发展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 5、组织能力。社区工作也被称为“社区组织”,也就是说社区工作是一种运用组织方法的干预或互动过程。社区工作者运用组织动员手段来协助居民认识社区的整体需要和目标,通过计划方案和专门机构协调、整合社区成员、团体或机构,挖掘利用社区内外资源,满足社

社会工作与基层治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8316550664.html, 社会工作与基层治理 作者:姜爱 来源:《社会科学动态》2018年第04期 近年来,城市社区治理理论成果不断丰富。然而,我们却发现,城市社区治理在实务层面却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实践困境:专家学者所研究的理论知识与实务层面的实际问题无法完全契合;基层社区的实践也未能给政府部门提供良好的政策建议反馈;传统的社区问题真实而又持久存在,却未找到指导实践的视角来有效地处理这些问题。因此,华中师范大学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通过对城市基层社区治理经验的归纳与总结,开发出一套从理论到理念再到实务的技术体系①。这套独特的实务技术方法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应用与推广,对社区居民委员会的专业化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华中师范大学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历经4年,通过转变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理念和传授专业的社区社会工作方法,培育出一大批本土化的专业社区社会工作者。 2017年11月21日至22日,由华中师范大学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二届“行动研究下的城市社区治理论坛”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出发,围绕“社会工作与基层治理”的主题,与会人员从资源链接的经验与问题、积分兑换的经验与问题、公益金众筹的经验与问题、政策财政经费使用的经验与问题四个方面展开了讨论。参与本次论坛并发言的嘉宾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专业社区工作者,他们既是持证社工也是社区工作员,更是城市社区治理问题的研究者。可以说,本次会议不仅是对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聚焦,也是对行动者与研究者的重新定义。我们认为,一线社区工作者是城市社区治理实践领域的专家,也是城市社区治理研究领域的探索者,还可以说是城市社区治理行动研究的主体。虽然学术界常言“无学者,不论坛”,但是这批优秀的社区实践者可为学术界的研究带来思想上的交流与碰撞。这正是本次论坛与传统的以专家学者为中心的论坛的区别,也是本次论坛具有特殊意义的地方。 一、行动研究的类型、概念与特点 有学者根据实践研究中不同的协作关系,将实践研究分为四种类型,即隔墙观察型、外来者型、协同型和实践者型。隔墙观察型的实践研究是指研究者根本没有跟实务界发生任何关系。外来者型的实践研究是指研究者从观察者和他人的社会位置进行研究,从而作出评估、总结经验、提炼理论。协同型的实践研究是指研究者对其他实践者或其他实践者的实践进行研究。实践者型的实践研究是指实践者对其自我,对自我所处之社会位置、情境、社会经济政治的环境结构,对自己在某一社会情境下的行动或实践,以及对自己行动和实践所产生的影响所进行的自主研究。②我们通过梳理学界已有的分类,在丰富本框架的同时,根据研究和行动 视角的不同,对专家研究和行动研究在“过程—关系”两大维度下进行类型划分,深入探究行动研究在城市社区治理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根据研究的主体视角的不同,我们主要将实践研究分为专家研究和行动研究(参见表1)。专家研究即从专家学者的角度出发,它强调的是对事物高度抽象和凝练的理论性把握,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的可行性研究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的可行性研究 国老龄办《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居家养老服务是指政府和社会力量依托社区,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务的一种服务形式。它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更新,是我国发展社区服务,建立养老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我国老龄化趋势和DS街老年人需求现状 我国是全球老年人口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据推测,直到21世纪末我国老年人的比例都将始终维持在30%左右。我国的养老问题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家庭成员虽然仍是老人最主要的照顾资源,但家庭的照顾功能正逐渐弱化,所以居家照顾必须配以适当的社区照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既符合当前我国国情的需要也满足老年人不想脱离原有熟悉环境的意愿,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过渡养老形式。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老年人养老服务已经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但目前我国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不足、比重偏低、质量不高,不能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 广州市政府积极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也十分重视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通过政府购买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的形式在全市每个街道建立起由专业社工组合成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尝试以专业的社会服务方式,将专业社工引进居民社区。其中DS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是属于广州市黄埔区的一条街道之中的专业性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 DS街总面积13.10平方千米,辖内共设4个社区居委会。户籍总人口18331人,流动人口45490人。DS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是由广州市广大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接并运作,为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而特别举办的社会福利性服务项目,是广州市推进社会管理服务改革创新中产生的惠民工程。中心内设有多功能大厅、青少年活动室、婚姻家庭活动室、长者活动室、就业辅导室、个案工作室、心理咨询室、电子阅览室,偶到服务区等区域。针对当地社区居民的需求开设了家庭、长者、青少年、残障人士、就业辅导、志愿者培训与服务、文娱康乐七大服务平台。其中长者部的设立是针对DS街辖区内的老年人的需求,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服务。 辖内60岁以上常住户口的老年人约2200多人,常住人口18600多人,即约占辖内常住人口的11%,常住老年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例较高。其中60-69岁的中低龄老年人的比例高,占了总数的56%;70-79岁的占了总数的28%;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占了总数的16%。中心运行一年之中主要着重于辖内社区居民的基本情况的摸底以及中心的宣传工作,长者部通过调查、探访、外展活动等方式对辖内老年人的服务需求进行了总结。 1、长者有健康维护的需求 目前DS街绝大部分老人都是居家养老。长者服务的重心是老年医疗服务,社区医疗服务成为社区老年服务的核心需求。在大部分的调查对象看来,他们的健康状况良好,而有慢性疾病或重病大部分的老人希望得到更好的生活照料和医疗保障。 2、自我价值体现的需求 退休对长者来说是新的开始,许多达到退休年龄的长者希望通过丰富的文娱活动继续展现自我价值。由于许多长者过去忙于事业无暇做自己喜欢的事,现在难得闲下来,因此他们希望能够好好享受生活,书法绘画、唱歌跳舞、外出旅游等成为他们新的生活安排。 3、社会参与的需要 长者有表达意愿、维护利益、发挥作用的需要。从探访中发现,辖区内长者在退休后自文体运动,包括:太极拳、腰鼓、柔力球等,并参加到各种公益性的演出当中,这也说明了长者的社会参与程度比较高。 4、社区照顾的需要

社会工作如何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社会工作如何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我国早在2000年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行列,近年来更是呈现出老年人口庞大、未富先老、老龄化速度快的特点。《中国老龄化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从2011年到2015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将由亿增长到亿,比重将增加到16%,增幅高达%。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养老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弥补家庭养老功能弱化、机构养老资源缺乏等不足,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应运而生。《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总则第五条也明确规定,“国家建立和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居家养老是我国传统的养老模式,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也符合大部分老年人的生活意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更是整合各种养老资源、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一种现代化养老服务模式,并深受欢迎。 目前,我国内地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方式以日托服务和上门服务为主。在服务开展过程中,还存在各种问题。从服务对象看,因宣传不到位,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认识不足,导致其自主参与度低下;从服务环节与服务内容看,服务前评估不完善,简单的菜单式组合及资源短缺导致无法满足服务对象不同层次的需求;从服务人员看,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偏低,职业认同度低下,社会地位和待遇偏低,造成人员流动性大,专业人员缺乏;从社会氛围看,社会及公众认识不到位,难以链接、整合有效资源。 社会工作是一门专业的助人学科,老年社会工作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英国的社会工作者便已投身到社区照顾当中。历史和现实经验均揭示: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能解决目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将有效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和水平。 现有的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可分为四类:一是社会工作组织直接对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机构或项目进行托管;二是由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组织直接招聘专业社工参与服务;三是依托街道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组织,由原先的社区工作人员经过培训或学习取得助理社工师、社工师等相关资质,介入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四是兼职社工长期或短期参与社区居家养老项目和活动。 在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时,社工往往会承担不同的角色和职能。例如,在日托服务中,社工主要运用个案、小组工作方法,组织小组活动、兴趣活动,为老年人处理心理问题,以及对日托所进行管理工作。在上门服务方面,社工多从事间接服务,如对助老员进行培训,并调解、处理冲突与矛盾。但目前,社工对某地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统筹、设计的职能尚未体现出来。 在我国,虽然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已有十多年时间,但这种介入实践并不广泛。一方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中没有全面强调社会工作的介入;另一方面,由于项目性质、项目资金情况和社工经验等条件限制,社会工作并未介入社区居家养老项目的整体运营。因此,将来应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第一,完善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目前我国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主要停留在提供直接服务的层面,宏观层面的介入尤其薄弱,无法体现出社会工作的政策建议和倡导功能。完善的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包括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微观层面即对需要照顾的老人及其家属提供直接服务,注重对服务对象评估、服务方案制订、资源协调和服务输出等方面,以实现对老年人精神慰藉、生活照料和医疗康复的功能。同时,注重对老人家属的关怀,以缓解其压力、增强其技能、化解矛盾。中观层面,即从组织层面来说,主要可分为组织管理与资源链接、志愿者管理、工作人员督导、自我评

第十二章社区社会工作习题(初级社工)

第十二章社区社会工作 单项选择题 1.在社区服务(活动)方案的评估中,评估者事先预设了某些答案,然后再由参加服务(活动)的社区居民或服务对象对答案进行选择的方法是()。 A.标准评估法B.定量评估法C.定性评估法D.整体评估法 2.下列各项不属于社区要素的是()。 A.居民B.共同关系C.地区D.社区环境 3.下列各项不属于社区社会工作实务范围的是()。 A.社区老年人服务B.学校社会工作社区化C.规划社区方案D.社区残疾人服务4.下列各项不属于社区内共同性问题的是()。 A.民间和社区组织是否提供合格服务,内容如何B.社区内部是否有严重的冲突C.居民对这些社区问题的看法是什么D.社区有什么问题存在 5.2011年的国际儿童节,景山社区的社会工作者策划开展了关爱儿童,关注孤独症、自闭症儿童的大型宣传活动,推动在社区内建立康复设施。上述工作属于()。 A.健康教育B.家庭生活教育C.文化科学教育D.公民教育 6.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责权统一,管理有序B.强化管理,维护环境 C.资源共享,共驻共建D.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7.()是社区服务最基本的内容和最基本的任务。 A.维持社区治安B.提高社区居民的满意度 C.为社区居民提供便利服务D.为社区弱势群体提供福利服务 8.社区教育活动都是以()为核心展开的。 A.社会工作者B.社区居民C.学习D.工作 9.最高层次的社区参与形式是()。 A.社区自治B.共同行动C.告知D.咨询 10.下列各项不属于社区社会工作基本目标的是()。 A.改善社区关系,提升社区意识B.资源共享,共驻共建 C.挖掘社区资源,满足社区需求D.促进居民参与,解决社区问题 11.从社区教育的基本目标看,目前政府推行的公民行为规范的教育多属()。 A.发展式教育B.非正式教育C.控制式教育D.补偿式教育 12.政府通过一些宣传标语告知居民不应乱扔垃圾,过马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不吸毒,不应在公共场所吸烟。这属于社区教育中的()。 A.控制式教育B.补偿式教育C.管理式教育D.发展式教育 13.社会工作者在社区中为老年人开办了“书法提高班”,这类活动属于()。 A.公民教育B.成人教育C.家庭生活教育D.健康教育 14.影响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积极性的因素中不包括()。 A.居民参与社区活动需要时间和资金B.居民参与社区活动需要具备参与知识和技巧C.居民参与社区活动主要受环境因素的影D.居民愿意参加与自身利益相关的社区活动15.某社区社会工作者组织居民开发了“绿色在我心中”的活动,有10位居民最终获得了“绿色居民”的称号。从社区教育的角度看,上述活动属于()。 A.公民教育B.健康教育C.家庭生活教育D.成人教育 16.在社区服务项目策划中期,社会工作者应做的工作是()。

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创新

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创新 发表时间:2019-08-30T11:04:44.373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10月39期作者:王亚娟[导读] 社会治理创新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社会工作在社会治理创新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关于社会工作创新社会治理的研究自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以来逐渐展开,许多学者对社会工作介入社会创新治理的路径及其作用空间等进行了理论层面的探讨,现如今,我国的社会治理创新实践多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在基层社区开展。 (河南师范大学社会事业学院,河南新乡 453000)摘要:社会治理创新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社会工作在社会治理创新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关于社会工作创新社会治理的研究自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以来逐渐展开,许多学者对社会工作介入社会创新治理的路径及其作用空间等进行了理论层面的探讨,现如今,我国的社会治理创新实践多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在基层社区开展。关键词:社会工作;创新社会治理;文献综述 一、引言 社会治理创新是当前我国学术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推动社会治理体制创新,有利于我国社会和谐稳定、促进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治理本质上是回应和解决社会发展中产生的各类问题,即处理社会矛盾、整合社会秩序、推动居民积极进行社会参与、提升民众幸福感等。近些年来,随着社会治理理念的不断丰富,如何依托现有的理论,将作为一种执政理念的社会治理,转化为具体可操作化的方法,是我们目前所要解决的现实难题。 二、社会工作与创新社会治理 1.“社会治理”理念的提出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转型和改革不断深入,社会矛盾社会问题也愈发突出,以往的的社会管理理念已不再适应当前社会现实。为回应这一现实需要,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文简称《决定》)中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四大战略任务,即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作为一个专业和职业的社会工作都可以有效介入并从中发挥独特的作用,这标志着我国现代社会治理思维与治理模式的积极转变。 2.“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 社会管理是以政府为管理主体,通过采取行政手段,协调处理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规范社会秩序,防范社会风险,为居民生存和社会发展提供一个良性的社会运行条件和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而社会治理强调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即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等多种主体,通过平等的合作、对话、协商、沟通等方式,共同参与,依法对社会生活中的秩序混乱、矛盾突出、风险频发等现象进行引导和规范,最终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维护社会成员公共利益最大化。 二者相比来说,社会管理侧重于政府,即单一主体对社会进行管理;社会治理则强调多元主体对社会进行治理。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是一种由集权到分权,由单纯的行政管理向多方合作治理转变的过程,即主体多元化的过程,包括政府、社会组织、企业以及直接参与社会生活的公民个人等都将成为新的治理主体。 3.“社会工作”与“创新社会治理”的契合性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探寻切实有效的社会治理手段,推动社会治理技术融入基层社会是新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社会工作机构作为社会领域的重要行动者,在此过程中可提供专业的方法,并发挥重要的作用。社会工作是一个涵盖哲学基础、专业伦理、理论基础、专业方法、实务模式和技巧的科学体系,它是一门助人的艺术,更具有专业的方法,通过近些年的发展以及本土化的实践,现已形成一种宏观层面关注社会公平正义、中观层面推动社区治理创新、微观层面重视个体心理健康和维护家庭和谐的全方位多层次服务体系。社会治理从本质上讲,是应对转型时期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而社会工作正是为回应社会转型时期产生的各种问题而产生的,因此,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治理,可以推动社会治理朝着更加专业化、社会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 三、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治理创新的相关研究 在我国,自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以来,社会工作参与和促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制度条件还没有正式建立,社会工作如何介入社会治理创新,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中的作用空间是什么,基层实践中如何推动社会工作融入社会治理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学界的探索尚比较少,下文将对有关学者的研究作简要综述。 王思斌认为,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方面,社会工作可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社会治理。他认为社会工作以服务为基础参与社会治理,强调参与社会治理形式的多样性:可通过直接服务、政策倡导、发展性参与、倡导传播协同合作的精神等多种形式参与社会治理,有利于形成新的治理机制。 顾东辉通过分析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在结构和内涵上的相似之处,认为在社会治理的具体实践中,社会工作的诸多专业方法和理念能对社会治理实践的具体开展有所启示。目前中国的社会治理,需要吸纳社会工作在制度、政策、行政以及实务层面的智慧,推动社会治理体制机制的创新。 李迎生根据《决定》关于“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四大战略任务,对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治理创新的路径及其作用空间做了初步思考,从四大战略任务出发,详细的分析了社会工作介入的可行性,认为社会工作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各个方面都有介入空间并可以从中发挥作用。 卫小将认为,社会工作通过将个体放置于社会生态环境中去观察,注重对个体行为及其与周围各个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发现这些系统对于社会问题的产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而,社会工作在参与社会治理时须反其道而行之,从个体及其周围的系统出发,从内向外,逐级治理。 纪德尚认为,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专业和职业,能够在社会治理创新中发挥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在社会工作推动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的系统建构中,可以借助专业社会工作特有的工作方法,个案、小组和社区三大专业方法共同运用,构建社会工作协同政府化解社会矛盾的专业调节机制,促进社会秩序和谐有序。

城市社区建设与社会工作者介入的必要性(万静)

城市社区建设与社会工作者介入的必要性 [内容摘要]:去年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把人力、财力、物力更多投到基层,努力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这一讲话为基层社区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为基层社区建设指明了方向。同时为了能够加快城市社区建设的步伐,同时能够取得理想的成果,社会工作的介入在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城市建设与社会工作介入进行深入的研究,这对于目前的城市社区工作有着好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城市社区社区建设社会工作介入 引言 “社区”的概念最先是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于1887年在《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提出来的。大意是指那些存在于前工业社会的、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密切,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利益共同体。同时有一定归属和群体责任感的人群通常被称为社区。 一、城市社区的现状及问题 (一)基层民主制度不够完善 目前,社区居委会工作行政色彩突出,而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色彩偏弱。政府、街道越位倾向明显,该下放的权力没有下放,该剥离的事务没有剥离。围绕新一届社区居委会换届,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方面的制度建设明显不足。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主动意识还较淡漠。许多的居民仍然是把社区的管理的工作完全看成是街道以及居委会的事,同时没有把自己视为是社区管理的主要的参与者,对社区的管理工作表现出来不关心甚至是不配合,对社区内的社会活动、经济的活动、文化的活动以及政治的活动参以及兴致表现很低,对居委会的选举更加的不关心,致使社区管理工作更是全面以及深入展开的困难非常的大。并且这个情况下以来的外来的务工人员基本是主要的社区的居民

社区社会工作(考试题及答案)(川师大自考).doc

0281 “社区社会工作”考试题集 一、单项选择题 1.一般认为,在研究社区问题时最旱提出“社区发展”这个概念是(A) A.F.法林顿B孔德C.斯宾塞D.滕尼斯2.最初,联合国的社区发展计划侧重点在于(D ) A.发达国家的发达地区B.发达国家的落后地区C.发展中国家的城市D.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 3.开创社会学及整个社会科学研究社区共同体先河的著作是(C ) A.《社会的共同体的本体论》B.《论社区的逻辑》C.《共同体与社会》D.《中镇》4.美国社会学界芝加哥学派运用的主要概念之一是(C ) A社会工作B社会团体C社区D社会问题 5.在社区研究方法上发展出了人文区位学的是(B ) A.托克维尔B.芝加哥学派 C.威廉·怀特D.林德夫妇 6.20世纪20年代开创了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的社区动态研究的成功范例是( D) A.《共同体与社会》B.《街角社会》C.《江村经济》D.《中镇》 7.社区工作正式被认可为社会工作的第三种专业方法是在(B) A.1862年 B.1892年 C.1962年 D.1982年8.1884年在英国建立起第一座社区睦邻中心—汤因比馆的是(B ) A.汤因比B.巴涅特C.怀特D.帕克9.1884年,英国建立起的第一座社区睦邻中心是(B) A.霍尔中心B.汤因比馆 C.汉堡中心D.关爱之家 10.美国建立的第一座社区中心是(A)A.霍尔中心B.汤因比馆 C.亨利街区中心D.汤姆之家1.汉语‘社区’一词的译名主要归功于(C )A.吴文藻B吴景超C.费孝通D.林耀华12.由一定社会交往关系联结起来的人类集体生活的共同体是(A) A.社会群体B社区C国家D.城市13.社区内各个类型的居民人口的数量比例关系属于社区人口子要素的(C ) A.人口质量B.人口数量C.人口结构D.人口密度 14.下面不属于社区文化的是(D) A.历史传统B.生活方式 C.精神状态D.人口素质 15.社区类型的划分中,最常见最通用的 划分法是(B) A.功能型划分法B.地域型划分法 C.文化区分法D.社会变迁区分法 16.注重家庭与邻里关系、注重血缘与宗 族关系、排外和保守,这些属于哪种社区 的文化特征(A ) A.农村社区B.集镇社区C.城市社区D.乡 镇社区 17.人口方面具有数量多、密度大、流动 性大的社区是( C) A.农村社区B.集镇社区 C.城市社区D.乡镇社区 18.数量最少、结构最简单的社会群体与 组织多存在于(A) A.农村社区B.集镇社区C.城 市D.乡镇社区 19类型结构复杂、组织功能专业化、组织 体制科层化是哪种社区社会组织的特点 (C ) A.农村社区B.集镇社区C.城市社区D.乡 镇社区 20.不属于“亚社区”基本特征的是(D ) A高度单一的行政化B社区自组织萎缩、 发育不良、功能异化C居民与社区缺乏积 极耦合关系D社区归属感、认同感很高 21“亚社区”形成与运作的历史基础是( A ) A.计划经济体制B.资本或市场 经济体制C.经济体制改革D.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 22.社区发展的必要条件是(A) A.社会组织职能的分化B.经济体 制改革C.亚社区的终结D.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的发展 23.社区规划的总纲、社区发展实践的指 南是B A.历史与现状分析B.发展目标规划 C.基本要素规划D.支持体系规划 24.社区发展的必要条件是(A) A.社会职能分化B.亚社区的终结 C.经济体制改革D.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的发展 25.社会职能分化的核心是( B ) A.政企分开 B.政社分开C.政企合一 D.政社合一 26.近年来,我国城市的社区建设与管理 中,重视不够的是(D) A.公共设施B.卫生C.绿化D.社区的 功能开发 27.现代社区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社 会功能是(B ) A.人的社会化 B.社区服务C.社会参与 D.社会民主 28.对于刑满释放人员实施社区帮教属于 社区承载的哪种社会化功能(C ) A.早期社会化B.继续社会化 C.再社会化D.后期社会化 29.比较社会发展状况、衡量社会发展水 平指的是社会指标的哪种功能(A ) A.评价功能B.监测功能C.预测功能 D.诊断功能 30专业性的社区服务不包括 A.社会工作者助人自主性服务 B.法律工 作者提供的维权服务C.医护工作者提供 的医疗服务D.志愿者提供的清扫服务 31.与理论、方针政策和发展目标相比, 社会指标最大的特点在于其( A ) A具体性B可计量性C综合性D.关键性 32.社会指标具有的一种特有的“指示器” 作用是指它的(B) A.具体性B.可解释性C可计量性 D.综合性 33.人均收入增长率、教育经费增长率等 属于(A ) A.肯定性指标 B.否定性指标C.中性 指标 D.主观性指标 34.犯罪率的高低、青少年犯罪等的比例 指标属于(B) A.描述性指标 B.诊断性指标C.监测性 指标D.肯定性指标 35.人们对社会发展水平和社会运行某些 领域、方面之利弊得失进行诊断或分析的 指标是( B ) A.描述性指标 B.评价性指标 C.监测性指标D.肯定性指标 36.下面指标中,不属于社区生态环境指 标的是( D ) A.人均绿地面积B.空气质量指数 C.垃圾的文明化处理D.物业管理服 务的满意度 37.下列属于社区社会服务指标的是(B ) A.人均绿化面积B.每万人拥有 的的社区服务专业人员数C.每万人口商 业服务网点数D.防火措施落实率 38.不属于社区社会服务指标的是(C ) A.每万人拥有的福利设施床位数 B.每万人拥有的的社区服务专业人员数 C.每万人口商业服务网点数 D.社区社会服务机构的数量及专业化程度

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的行动策略

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的行动策略 社会工作可以通过提供有效服务参与社会治理。然而,由于结构张力和路径依赖,社会工作介入社区治理也存在现实困境,需要更为有效的行动策略。通过对全国首个城市“慈善社区”试点创建项目的个案分析,可以看出,社工机构通过进入、服务、互动的全过程行动策略,可以实现融入社区、促进社区治理创新的目标。社会工作应立足于解决社区“共同体困境”,着力构建社区合作网络,推动内生型社区治理的实现。 标签:社会工作;社工机构;社区治理;行动策略 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具有服务性特点,提供有效服务是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的基本途径,促进社会治理创新和善治是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目标。①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后,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发展专业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近年来,在民政部及各地促进民办社工机构发展的政策支持下,专业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已经从社工教育者及学生的个体化参与发展为当前的组织化参与阶段。自2003年上海成立全国第一家社工机构至2015年年底,我国民办社工机构已达4686家。②大量民办社工服务机构承接政府购买的社工服务项目,将其“落地”于社区,参与到社区服务中。社工机构融入社区是社会工作有效参与社区治理的关键,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社工机构采取相应的行动策略。有学者指出,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不仅是一个制度化嵌入的过程,也是积极行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因为制度和资源的约束,社会工作需要发展出自己的一套行动策略。③目前,由于目标差异、非平等合作关系和政府潜在的维稳思维等,社工机构参与社区治理面临着一些结构性的挑战。一方面,社区行政化色彩浓厚,自主性不强。另一方面,社工机构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欠缺服务能力和行动策略。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部分社工机构被社区接纳和认可的程度不高,社会工作在社区治理中发挥的作用有限。鉴于此,本文以一个较为成功的社工机构——Z社工机构(以下简称Z机构)与T社区合作实施全国首个“慈善社区”试点项目的个案④为例,深入探讨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的行动过程和行动策略,以期对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社工机构参与社区治理的行动过程 一般认为,外来机构介入社区服务的过程是为实现介入目标而实施的一系列连贯的步骤以及运用的相应的方法和技巧。这一过程可以作为行动过程来理解,分为探索期、策动期、巩固期和检讨期。具体来说,一是准备与探索阶段,二是动员与组织阶段,三是推展与巩固阶段,四是检讨与反思阶段。⑤ 就Z机构与T社区的合作来看,首先需要了解Z机构参与T社区治理的背景及起因。Z机构是由原北京市朝阳区某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后作为Z机构的法人及总干事)及北京市某高校教师于2012年共同发起成立并在朝阳区民政局登

天津市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网课后答案《社区治理》考试

课程名称:如何推进新时代社区治理 《社区治理》 (测试时间60分钟) 1. 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8道题,共32分) (1) 发展社区为老服务应该着力构建(B )的为老服务体系 以居家为主体、社区为支撑、机构为依托、医养相 结合 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 结合 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主体、机构为支撑、医养相 结合 以居家为支撑、社区为基础、机构为主体、医养相 结合 (2) 按照民政部、中组部《关于进一步开展社区减负工 作的通知》(民发[2015]136号)的要求,社区办公 场所对外悬挂(C)牌子以及“中国社区”标识A 社区党组织、居(村)委会、社区服务站 社区党组织、居(村)委会、监督委员会 社区党组织、居(村)委会 社区党组织、居(村)委会、社区工作站 (3) 1989年3月18日,天津市(A)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社区服务志愿者协会

和平区新兴街道 河西区越秀街道 和平区南市街道 河西区马场街道 (4) 前期物业服务是指业主组织与物业服务企业签订的物业服务合同生效前,(D )选聘的物业服务企业实施的物业服务。 规划部门 施工单位 建设单位 基层政府 (5) 在社区实际工作领域,目前我国城市社区主要是指(C) 居民委员会 社区服务中心(站) 居委会辖区 物业管理小区 (6) 天津市河西区创造的“1+N帮1”的社区志愿服务模式是指(A)分工协作地共同帮扶1个有需要的困难户(人) 1个好邻居再加上N个志愿者 1个好社工再加上N个志愿者 1个好社工再加上N个好邻居

1个志愿者再加上N个好邻居 (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要求: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A) 和谐有序、绿色文明、创新包容、共建共享的幸福 家园 管理有序、创新包容、美丽文明、服务完善的幸福 家园 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共建共享的美丽 社区 和谐有序、创新包容、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美丽 家园 (8)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规定,社区居委会(D ) 领导、监督业主大会、业主代表会、业主委员会, 选聘解聘社区物业服务企业 指导、监督业主大会、业主代表会、业主委员会和 社区物业服务企业 领导、监督业主大会、业主代表会、业主委员会和 社区物业服务企业 指导、监督业主大会、业主代表会、业主委员会, 选聘解聘社区物业服务企业 2. 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8道题,共32分) (1) 按照政府主管部门(民政部门)的划分,社会组织的类型有(ABD ) 民办非企业单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