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染整工艺与原理一

染整工艺与原理一

染整工艺与原理一
染整工艺与原理一

●1-1.织物的前处理目的是什么?棉织物前处理有哪些工序?

答:前处理可以除去织物上面的杂质,从而改善白度、光泽、手感及吸水性,有利于后续加工。棉织物的前处理:烧毛→退浆→精炼→漂白→丝光

●1-2.烧毛机有哪些类型?

答:气体烧毛机、圆筒烧毛机、铜板烧毛机

●1-3.请说出常用浆料有哪几种,它们的主要性质,可以用什么方法退浆?

答:(1)淀粉:难溶于水,对碱稳定,对酸不稳定会水解,可以被淀粉酶催化水解,可以被氧化剂氧化降解,遇碘变蓝紫色;碱退浆,酸退浆,氧化剂退浆,酶退浆。(2)PVA:水溶性较好,酸、碱不会使它降解但会膨化,能被氧化剂降解,高温下羟基间脱水交联水溶性下降,难以生物降解;碱退浆,氧化剂退浆(3)变性淀粉:改善水溶性,降低粘度,提高使用浓度,提高热粘度稳定性,提高对合纤的粘着性;酸退浆,碱退浆,酶退浆,氧化剂退浆。(4)CMC:水溶性好,pH=2.5时沉淀,不耐硬水,重金属离子沉淀;碱退浆,热水退浆。(5)PA:有一定水溶性,在酸碱条件下水溶性进一步提高;碱退浆,氧化剂退浆。

●1-4.BF7658淀粉酶的性质。

答:(1)工作温度为50-80℃,过高过低都会降低效率甚至失活;(2)pH=6左右活性最该,pH﹤5或pH﹥7活性急剧下降;(3)pH=6-9稳定性好,pH﹤6或pH﹥9稳定性急剧下降;(4)含Cl碱金属盐对其有活化作用;(5)重金属离子、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其有阻化作用。

●1-5.棉织物精炼中,天然杂志是如何被除去的?

答:(1)果胶类物质:主要以果胶酸、果胶酸甲酯及果胶酸与纤维素上的-COOH以脂键结合;热碱溶液一方面可以使果胶类物质转化为果胶酸钠盐→水溶性↑,另一方面可以降解果胶类物质→聚合度↓→水溶性↑;(2)含氮物质:大部分以蛋白质形式存在,也有以有机物及无机氮化合物形式存在;20%含氮物质可溶于水,蛋白质在热碱溶液中发生肽键水解→聚合度↓→水溶性↑;(3)灰分:主要以碳酸、硅酸、盐酸的钙、镁、钾、钠盐及其金属氧化物形式存在;大部分可以在退浆、精炼、水洗中除去;(4)油蜡物质:主要以高级一元醇、脂肪酸及其酯、液体或固体碳氢化合物形式存在;脂肪酸及其酯可以在热碱溶液中被皂化→水溶性↑,其它油蜡在表面活性剂作用下被乳化、增溶→水溶性↑;(5)棉籽壳:主要成分为木质素,还有纤维素、单宁、蛋白质、油蜡;热碱溶液可以使木质素转化为钠盐→水溶性↑,也可以降解木质素→聚合度↓→水溶性↑。

●1-6.根据棉纤维耗碱情况,棉织物精炼中烧碱的理论用量为多少?若采用浸渍法精炼,浴比为5:1,则烧碱用量应该为多少搅合理?若采用轧蒸法精炼,轧液率为120%,则烧碱用量为多少较合适?

答::(1)浸渍法:100g纤维素纤维耗碱量为4g,浴比5:1→水0.5L→纤维素耗碱量8g/L,残留碱2-3g/L →实际用碱量10-11g/L;(2)轧蒸法:轧液率120%→100g棉织物上水120g,实际用碱量33.3g/L.

●2-1.氧化漂白和还原漂白比较有什么优点?

答:(1)氧化漂白白度高于还原漂白;(2)白度稳定性由于还原漂白;(3)除杂能力高于还原漂白。

●2-2.双氧水、次氯酸钠和亚氯酸钠漂白时,一般采用pH和温度分别是多少?

答:(1)双氧水:a.棉pH=9-10(无稳定剂),10-11(有稳定剂),b.蚕丝9-10 ,c.羊毛8-9 ;温度根据不同工艺有所变化,一般染色机为90-100℃,轧堆为室温,轧蒸为98-100℃;原因:①白度: pH=3-13.5时,白度83-87%,有漂白作用;pH=3-9 pH↑→白度↑;pH=9-10 白度最好;②强力:pH=3-10 强力基本不变;pH﹤3或﹥10 随pH↑或pH↓强力急剧下降(无稳定剂);③聚合度: pH=6-10 聚合度基本不变;pH﹤6或﹥10 聚合度急剧下降(无稳定剂);pH=3-6 纤维发生潜在损伤。(2)次氯酸钠:工厂一般pH=9-10.5,温度为室温;原因:①pH: pH↑→漂白速率↓;pH=2-4或﹥9.5 ,纤维损伤较小;pH=7作用损伤最大;②温度:温度↑→漂白速率↑,每升高10℃,漂白速率提高2.3倍,同时温度↑→纤维氧化速率↑,每升高10℃,氧化速率提高2.7倍;(3)亚氯酸钠:工厂一般采用pH=4-5,温度根据不同工艺有所变化,一般染色剂为90-100℃,轧堆为室温,轧蒸为98-100℃;原因:①pH:pH=3.7-5.5 白度好,纤维损伤小;pH﹤4.6或﹥4.6 纤维损

伤开始加大,pH=4.6时纤维损伤最小;pH过低,ClO

2产生速率过快,大于漂白速率,ClO

2

利用率低且会逸出;

①温度:温度↑→亚氯酸钠分解↑→漂白速率↑;取决于活化剂种类,要考虑活化剂释酸温度;pH=4-5.5 温度高低对纤维损伤影响很小;一般采用轧蒸法或保温堆置。

●2-3.双氧水漂白为什么要用稳定剂?

答:双氧水遇某些金属离子会催化分解生成H O· HO

2· O

2

等,而稳定剂可以对溶液中及织物上的金属离子

起稳定作用(吸附或封锁,控制双氧水分解进行有效漂白,减少纤维损伤)。

●2-4.何为“亚漂”、“活化剂”?乌洛托品的活化机理是怎样的?

答:把亚氯酸钠溶液从碱性调节至酸性的过程叫活化,所用的酸化剂称为活化剂

●3-1.何谓丝光和碱缩?

答:(1)丝光:含棉织物在有张力的状态下用浓烧碱溶液处理,使织物获得耐久性的丝一般的光泽,并且提高棉织物的吸附性和尺寸稳定性的加工;(2)碱缩:含棉织物在松弛状态下用浓的烧碱溶液处理,使织物发生明显的收缩,变得紧密、厚实,并且富有弹性的加工。

●3-2.丝光后棉纤维或织物发生哪些变化?

答:(1)形态结构:纤维发生不可逆溶胀;横截面腰圆形→圆形;纵向天然扭曲消失,表明皱纹消失;(2)微结构:纤维素Ⅰ→纤维素Ⅱ;结晶度↓;(3)机械物理性能:光泽↑;强度↑;尺寸稳定性↑;(4)化学反应或物理化学变化:化学反应性能↑。

●3-3.丝光原理有哪两种?分别简述这两种理论。

答:(1)水化理论;(2)渗透压理论

●3-4.丝光张力大小对纤维有哪些性能有怎样的影响?

答:(1)张力↑强度↑、断伸↓、光泽↑;(2)张力丝光有增加织物尺寸稳定性的定型作用。

●4-1.真丝绸精炼产品质量可以有哪几方面评价?

答:白度、光泽、手感、毛效、练减率

●4-2.在酸、碱、酶的作用下,丝胶蛋白会发生哪些化学变化?

答:(1)酸、碱作用下的反应:离子化;肽键水解→聚合度↓;(2)蛋白酶作用:催化肽键水解。

●4-3.真丝绸碱+表面活性剂法、酶法精炼的一般工艺流程。

答:(1)碱+表面活性剂法:练前准备→预处理→初练→(双氧水漂白) →复练→练后处理;(2)酶法:练前准备→水洗→预处理→酶练→精练→练后处理。

●4-4.真丝绸为什么一般采用pH=9-10.5的弱碱性溶液脱胶?

答:(1)丝素强度稳定范围为pH=1.75-10.5,过大或过小都会造成强力损伤;(2)pH=4-7时脱胶能力最差;(3)使用酸性脱胶会造成:对设备腐蚀严重;pH﹤2.5需使用强酸,易损伤纤维;不能除去油蜡;手感粗硬;(4)pH﹤2.5或﹥9,pH↑或pH↓脱胶速率增加很快;(5)使用强碱很难控制pH范围。因此工厂采用pH=9-10.5的弱碱性溶液脱胶。

●4-5.2709碱性蛋白酶的性能,它在真丝精炼中的工艺条件。

答:(1)性能:①在最适pH条件(10-11),温度﹤60℃,温度↑→催化能力↑;温度=60℃,催化能力最强;温度﹥60℃,温度↑→催化能力急剧下降;②在温度↑﹤50℃,基本稳定;温度﹥50℃,温度↑→催化能力急剧下降;③在最适条件下,pH﹤11,pH↑→催化能力↑; pH=11,催化能力最强;pH﹥11,pH↑→催化能力急剧下降;④表面活性剂影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浓度﹤0.3%,无影响,反之有影响;两性、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不能同浴使用,有杀菌能力,破环细菌胞膜使酶失活;金属钠、钙、镁等离子对酶有激活作用,铁、铝、铜等重金属离子会使酶失活。(2)工厂一般采用40-45℃,pH=9.5-10.5

●5-1.整理的目的机达到这些目的的整理方法。

答:(1)增进织物的外观:烘燥、增白、轧光、电光、轧花;(2)使织物门幅整齐划一,尺寸形态稳定:拉幅、整纬、机械预缩、化学防缩、热定型、防皱整理;(3)改善织物手感:柔软整理、硬挺整理;(4)赋予织物新的功能:防水整理、阻燃整理、防紫外整理、抗菌防臭整理、防辐射整理、吸波整理。

●5-2.烘燥设备按传导方式可以分为哪几类?各有什么特点?

答:(1)接触式:直接接触热滚筒,平挺度好,但张力大,易造成泳移,手感硬,易造成极光;(2)对流式:通过空气循环流动烘燥织物,织物两面受热造成双向泳移,泳移造成的不均匀比直接接触式好,张力小。(3)辐射式:穿透力强,织物内外同时受热,水分同时蒸发,不会造成泳移。

●5-3.什么是“超喂”

答:在针板拉幅机上,使进布速度大于出布速度(正超喂),从而降低径向张力,提高织物手感的加工方式。

●5-4.拉幅、荧光增白、上蓝增白和电光的原理是怎样的?

答:(1)拉幅:拉幅是为了使织物的门幅整齐划一且达到指定的要求,其分为两个阶段,①拉幅阶段:在外力作用下,纤维发生伸长形变,大分子的部分连接点被拆开,分子链段发生运动,分子链段从较卷曲状态变成伸展状态,内应力增大;②定幅烘干阶段:在固定不变的条件下,分子链段内旋转,从较伸展状态变成较卷曲的状态,内应力得到松弛,水分蒸发后,大分子之间靠拢,建立起新的连接点,从而使形变暂时稳定下来。(2)荧光增白:用荧光增白剂处理织物,并被织物吸着,它可以吸收紫外线,放出蓝紫光,与原来偏重的黄橙光混合成白光,并使织物总反射率提高。(3)上蓝增白:用某些蓝紫色的染料或涂料上染织物,以吸收波长大于500nm的黄橙光,降低织物对黄橙光的反射率,使织物显得更白。(4)电光:对于针织织物,在织物上印轧上大量的与织物表面多数纱线捻向一直的平行斜线,掩盖了表面纤维的不规则

排列,对光线呈规则反射。

●5-5.柔软整理有哪几种方法?它们的原理分别是怎样的?

答:(1)机械柔软整理:通过机械方法松动织物交织点,使交织点阻力降低;(2)柔软剂整理:通过柔软剂处理使柔软剂吸附在纤维表面,降低纤维表面摩擦系数,使交织点阻力减小;(3)减量处理:通过化学方法,使纱线变细,交织点阻力减小。

●6-1.什么叫织缩?

答:制造过程中,由于经纬线交织造成纱线折叠,从而使织物的长度小于纱线的长度。

●6-2.棉织物和粘胶织物缩水机理分别是什么?

答:(1)棉:织物润湿后,纱线吸湿膨化,导致织缩增加,其次是纱线的缩水,更其次是纤维内应力松弛造成的缩水;(2)粘胶:除了纱线吸湿膨化所造成的织缩增加外,纤维内应力松弛所造成的缩水也是主要原因。

●6-3.影响织物缩水的主要因素有哪些?防缩水整理有哪几种方法?

答:(1)影响因素:纤维亲水性;经纬纱直接松弛程度;织物的干燥定型形变;(2)整理方法:松式整理;松弛织物结构;化学防缩。

●6-4.简述橡毯预缩和化学防缩的原理。

答:(1)橡毯预缩:利用橡毯良好的弹性,将湿热条件下的织物紧加在橡毯与承压辊之间,随橡毯的收缩而收缩,从而达到增加织物的预缩的目的。(2)化学防缩:采用化学的方法降低纤维的亲水性或提高织物的尺寸稳定性。

●6-5.热定型的目的有哪些?

答:(1)提高合纤织物的热稳定性;(2)防止织物在湿热条件下产生严重的皱印;(3)消除织物上已经存在的不太严重的皱印;(4)改善织物的强力、湿弹性、起毛起球性。

●6-6.热定型的原理

答:当纤维或织物的温度升高至Tg以上,由于分子链段的热运动加剧,以致克服某些阻力而进行重排,在无定形区线型大分子原有的一些联结点被拆开,在新的位置建立起新的联结点,另外,结晶部分在热定型温度下,较小的、完整性较差的结晶融化,较大的、完整性较高的结晶,其大小、完整性进一步提高,因此以后遇到的温度若低于热定型温度,新形成的联结点不拆开,也没有或很少有结晶融化,从而使纤维热稳定性提高,此外结晶度的提高也有助于热稳定性的提高。

●6-7.热定型温度应如何选择?

答:(1)必须﹤软化温度-(20-40℃);(2)若要在某一温度下要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则应该高于该温度30-40℃;(3)纤维的泛黄、脆损,染料、助剂的热稳定性。

●6-8.定型温度对涤纶和锦纶织物上染率影响分别是怎样的?

答:(1)对涤纶的影响:温度﹤175℃,温度↑→上染率↓;温度=175℃,上染率最低;温度﹥175℃,温度↑→上染率↑;(2)对锦纶66的影响:温度﹤200℃,温度↑→上染率↓;温度=200℃,上染率最低;温度﹥200℃,温度↑→上染率↑;(3)对锦纶6的影响:温度﹤150℃,温度↑→上染率↑;温度=150℃,上染率最低;温度﹥150℃,温度↑→上染率↓。

●6-9.什么叫C.D.T和Teff?

答:(1)C.D.T:临界溶解时间,在规定温度(60℃)下,纤维圈从接触苯酚开始至溶胀解体所需要的时间。(2)Teff:涤纶有效温度,经过热定型处理后的涤纶纤维,在差热分析曲线上会出现一个特征峰,峰顶对应的温度即Teff。

●7-1.请解释织物形成折皱的原因。

答:织物上的折皱是由于外力使折皱处的纤维发生弯曲形变,当外力去除后,不能恢复的永久形变就造成了折皱。

●7-2.织物的防皱性与纤维的什么性能有关?它们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1)与纤维小形变(3-5%)小的拉伸回复性能有关,弹性回复率↑(可恢复形变占总形变的百分比)→织物防皱性能↑;(2)与纤维的初始弹性模量有关,初始弹性模量↑→织物防皱性能↑。

●7-3.你认为如何能提高织物的防皱性能?并说明理由。

答:(1)在纤维大分子之间引入交联,以提高纤维的弹性回复率和弹性模量;(2)在纤维内无定形区形成体型沉积树脂,以提高纤维的弹性模量,但对提高弹性回复率贡献不大;(3)在纤维纱线或纤维表面包覆一层弹性膜,以提高纤维的弹性回复率,但对提高弹性模量贡献不大。

●7-4.一般防绉整理的工艺流程是怎样的?

答:配制工作液→浸轧→预烘→焙烘→(后处理)

●7-5.写出常用酰胺-甲醛树脂初缩体的分子结构式和英文简称。

答:MNU,DMEU,2D,HMM

●7-6.酰胺-甲醛树脂初缩体用的催化剂有哪几类?催化初缩体与纤维素反应的机理有哪两种?分别是怎样的?

答:(1)催化剂种类:酸、胺或氨盐、金属盐(强酸弱碱盐)、混合催化剂;(2)催化机理:①质子催化机理②路易酸催化机理:

●7-7.用酰胺-甲醛树脂初缩体做防皱整理时,你认为如何可以降低游离甲醛释放量和避免表面树脂的产生?

答:(1)降低游离甲醛的措施:①尽可能提高焙烘温度、时间,使反应充分;②采用甲醛捕获剂;③工作液配制后立即使用;④工作液临用前加入双氧水;⑤采用低甲醛或无甲醛整理剂;(2)避免表面树脂产生的措施:①控制预烘温度(80-100℃);②降低轧液率;③合成树脂使避免使用酸作为催化剂;④配制工作液时避免使用游离酸作催化剂。

●7-8.防皱整理剂在纤维内会发生哪几类反应?

答:交联反应、接枝反应、自身缩聚

●7-9.目前无甲醛防皱整理剂主要有哪几种?

答:多元羧酸类,乙二醛-酰胺类,双羟乙基类,环氧类,水性热反应型聚氨酯,反应性有机硅

●7-10.多元羧酸类整理剂有哪几种?

答:丁烷四酸、柠檬酸和改性柠檬酸、聚马来酸

●7-11.次亚磷酸钠催化多元羧酸与纤维素反应的机理有哪几种?

答:催化成酐机理、催化成酯机理、次亚磷酸催化机理、催化成酯成酐机理、其它催化剂催化剂机理。

●7-12.经过防皱整理后,织物的主要机械服用性能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答:(1)断裂强度:①棉织物强力↓,因为交联存在→应力集中加剧→强力↓;②粘胶织物强力↑,因为交联存在→分子不易滑脱→强力↑;(2)断裂延伸度↓:因为交联存在→断裂延伸度↓;(3)撕破强力↓,因为①棉织物强力↓、断裂延伸度→↓撕破强力↓;②粘胶织物强力↑、断裂延伸度→↓撕破强力↓。(4)耐磨性

(5)缩水率↓,因为交联存在→亲水性↓、吸湿膨化↓→缩水率↓;(6)染色牢度:①湿牢度↑,因为交联存在→染料结合更牢固→湿牢度↑

●7-13.简述“洗可穿”整理和“耐久压烫”整理。

答:(1)洗可穿整理:要使织物不但具有良好的干弹性,还要具有良好的湿弹性,使织物洗涤后仍能保持平整状态的整理;(2)耐久压烫整理:高水平的免烫整理,要求服装上熨烫折痕具有良好的耐久性。

●1-1.什么叫二色性常数?其物理意义是什么?

答:▲用一定波长的偏振光照射染色纤维时,平行方向与垂直方向的吸收强度之比称为二色性常数;▲其物理意义表示染料在纤维中的取向程度,数值越高则取向度越高,(0代表杂乱,大于1表示分子取向与纤维基本平行,无穷大则表示染料分子与纤维轴完全平行)

●1-2.直接染料染色常用匀染剂有哪些?其匀染作用原理是什么?并说明其离子类型。

答:▲雷米邦A:阴离子型,亲纤维型,通过与纤维作用,降低染料上染速率;▲平平加O:非离子型,亲染料型,通过与染料分子作用,降低染料上染速率。

●1-3.什么叫盐效应?举例说明盐效应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Na多的染料,答:▲盐效应就是直接染料染色时食盐起促染作用;▲盐效应与染料结构有关,例如含-SO

3

食盐使染料分子斥力下降,从而加速染料上染;▲盐效应与纤维电荷有关,比如纤维素﹥氧化纤维素,故加食盐氧化纤维素促染作用明显。

●1-4.什么叫温度效应?直接染料染色时温度高低与什么有关,举例说明。

答:▲所谓温度效应,即染色温度在某一特定值时,染料上染率最高,高于或低于此温度都会使上染率下

Na多,聚集度小,扩散性好的染色降;▲直接染料上染温度与染料结构有关,一般来讲,分子大的,-SO

3

温度低。

●1-5.D型直接混纺染料有什么特点?

答:上染率130℃﹥100℃;对涤纶沾色少;pH范围广,一般为3.5-9;牢度较好;少量食盐就能促染。

●1-6.写出固色剂Y固色工艺配方,并说明其固色作用原理。

答:▲固色剂Y 5-20g/L;醋酸1-3mL/L(pH=5.5-6);平平加O 5g/L;温度50-60℃;时间20-30 min;▲正电荷的固色剂分子与染料负电荷结合,封闭染料上水溶性基团。

●1-7.禁用染料涉及哪些芳香胺?

答:联苯胺,3,3-二甲基联苯胺,2-甲氧基-5-甲基苯胺,3,3-二甲氧基联苯胺,3,3-二氯联苯胺,邻甲苯胺,邻氨基甲苯醚。

●1-8.第一个合成染料、第一个直接染料是什么?谁什么时候发明的?

答:▲合成染料,苯胺紫,1856,珀金;▲直接染料,刚果红,1884,保蒂格。

●1-9.什么叫色差?影响色差的因素有哪些?

答:▲织物染色后颜色差异叫色差;▲(1)缸差:工艺参数控制不一(温度、浴比、水量、水质、时间);盐和其它助剂用量不一;坯布及前处理程度不一;(2)同机色差:机内加热不匀;同机每匹布长短差距太大;加料不匀。

●2-1.酸性染料染羊毛,染料与纤维之间的结合力有哪些?

答:(1)强酸性染料:离子键(2)弱酸性染料:pH≤PI 离子键、氢键、范德华力;pH﹥PI氢键、范德华力;(3)中性染料:氢键、范德华力。

●2-2.

●2-3.

●2-4.弱酸性桃红BS 染留香绉(真丝/人丝),请问花纹是什么颜色?

答:该染料只能上染真丝,而对人丝无法上染,故真丝上染桃红,人丝不上染,花纹为桃红闪银。 ●2-5.从pH 与上染率、匀染性的关系分析,酸性染料染真丝织物的pH 值应如何进行选择?

答:pH ↓→NH 3+

↑→上染速率↑、上染率↑,故酸是促染剂,pH 控制在即能保证良好的匀染性,有要有较高的上染率,所以取决于染料的结构;▲染料匀染性较好的,pH=4-6,以提高上染率;▲匀染性叫差的,采用pH=8-9,以保证其匀染性;▲匀染性介于两者之间的,pH 介于两者之间,一般取6-7。

●2-6.简述真丝绸低温染色原理。

答:所谓低温染色,是在70-80℃或50-60℃达到90-95℃的染色效果的染色工艺,其原理为加入一种助剂,使得70-80℃是纤维就能膨化程度增加或染料聚集程度下降,从而使染料扩散进入到纤维内部,所用助剂实际上是一种纤维膨化剂、染料解聚剂。

●2-7.

●2-8.试分析强酸性、弱酸性染料对羊毛根、毛尖染色的性能差异。

答:▲强酸性染料分子小,单离子状态存在,能进入毛根毛尖,水洗时,毛尖因鳞片少,保护作用小,部分染料易脱落,使毛尖颜色浅,毛根颜色深;▲弱酸性染料分子相对较大,在染色时更易进入毛尖而不易进入毛根,水洗时也不易从毛尖脱落,故毛尖颜色深毛根颜色浅。

●3-1.常用活性染料有哪些(按活性基团分)?其染色性能、固色温度分别是多少?双活性基活性染料活性基团有哪几种组合?

答:▲均三嗪类、卤代嘧啶、乙烯砜型、喹噁啉型、磷酸基型、α-溴代丙烯酰胺型、乙烯碳酰胺基型、羟甲氨基型、黄酰叠氮基、F 型、▲X 型:20-30℃,40-45℃;K 型:60-70℃,90-95℃;KN 型:40-60℃,60-70℃;M 型:60-70℃,60-70℃;▲一氯均三嗪基和β-乙烯砜硫酸酯基、一氟均三嗪和β-乙烯砜硫酸酯基、双一氯均三嗪、双一氟均三嗪、双二氯均三嗪。

●3-2.简述K 型活性染料对纤维素纤维的染色原理,并说明元明粉作用。

答: 元明粉可以提高染料的直接性,从而提高染料的上染百分率。

●3-3.毛用活性染料有哪些?对pH 值、温度有何要求?举例说明羊毛纤维染色原理。

答:▲PW 型、SN 型、F 型;▲羊毛不耐碱,染色应在酸性、中性条件下进行,同时要求染料在高温下不水解。▲

●3-4.论述活性染料竭染特征值SERF 的物理意义,分析要提高活性染料匀染性工艺上应采取的措施。 答:▲S :在中性盐存在下染料达到第一次平衡的上染率;E :加碱后染色最终;R :加入碱剂10min 或5min 时的固色率与最终固色率比值;F :洗去浮色后染料的固着率。▲在第一次上染时,由于没有形成共价键,此时采取措施进行移染可提高匀染性。

●3-5.M 型活性染料一相法轧染棉布,问轧液中各组分用;为减少泳移,工艺上采取哪些措施。

答:▲染料;润湿剂 1-3g/L ;尿素0-50g/L ;5%海藻酸钠 30-40g/L ;防染盐S 1g/L ;润湿剂:降低表面张力,使染液快速、均匀渗透到织物内部;尿素:助溶、吸湿、溶胀纤维等作用,还可以减轻纤维素纤维在高温碱性条件下焙烘泛黄和损伤,提高色泽鲜艳度;5%海藻酸钠:防止染料在烘干工程中泳移;防染盐S :防止汽蒸时还原性物质破坏染料而使颜色萎暗;碱剂:提高固色率。▲减少泳移方法:通过加入海藻酸钠

作为防泳移剂,同时可用红外线及热风预烘来减少泳移。

●3-6.真丝/人丝交织物用活性红X-3B在酸性、中性、碱性条件下染色,分析染料在织物上的分布。

答:▲酸性条件下:活性基团水解,染料母体为酸性染料,故上染真丝。人丝不上染;▲中性条件下,活性活性基团与母体共同起作用,故主要上染真丝,人丝有少量上染;▲碱性条件下,一般采用两步法染色,即先中性染色后碱性固色,碱性时发生固色,真丝固着而人丝不上染,故总体效果类似于中性浴染色,真丝颜色深而人丝颜色很淡。

●3-7.K型活性染料染纤维素加入叔胺盐对上染率的影响。

答:叔胺盐化合物与染料形成叔胺化合物,其吸电子能力很弱,使中心碳原子云密度大大下降,染料活性增加,从而使染料的上染率及固色率提高。

●3-8.什么叫固色率?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与纤维形成共价键结合的染料量与染色开始的染料总量的百分比;▲(1)染料的直接性和扩散性:直接性大,上染率高,共价键多;直接性太大,匀染性差,水解染料难洗除;扩散性好,共价键多;(2)pH值:pH↑→[CellO-]↑→固色率↑,但pH↑→染料水解↑↑,因此pH太高对固色不利;(3)温度:温度↑→固色速度↑,固色效率↓,因此在保证一定固色速率的条件下温度不宜过高;(4)电解质:加入电解质可以提高上染率;(5)浴比:小浴比可提高上染率和固色率。

●3-9.X、K、KN型活性染料与纤维形成共价键稳定性如何?

答:▲纤维素纤维:碱性:K﹥X﹥KN,酸性:KN﹥K﹥X;▲蛋白质纤维:KN﹥K﹥X

●3-10.什么叫风印?其产生原因是什么?如何加以改善?

答:▲染色织物在存储过程中局部颜色变浅的现象▲染色织物在存储过程中,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作用引起活性染料与纤维的共价键断裂,导致局部颜色变浅,产生风印。▲改善染料的性质,使其与纤维之间的共价键的耐氧化性能增强;可以添加某些有还原性的助剂,保护共价键。

●3-11.什么叫双温染色?简述X型活性染料双温染色原理。

答:▲染料按常规工艺染色、固色后,在添加碱剂,并提高染色温度,以提高固色率的方法;▲原理

●3-12.什么叫固色效率?

答:固色反应与水解反应速率之比。

●3-13.活性染料染真丝有什么特点(与纤维素比)?pH控制多少比较合适?

,亲核性大于CeLLO-,染料易与纤维发生反应;▲真丝一般不用轧染,用浸染,pH 答:▲真丝含有-NH

2

控制在8-9,纤维素为10-11

●4-1.什么叫隐色体电位?其物理意义是什么?

答:▲将一定浓度还原染料用NaOH、保险粉还原成隐色体后,用氧化剂赤血盐滴定至染料开始析出时的电位▲染料被还原剂还原条件为还原剂电位﹤隐色体电位,而且差值越大越易还原;隐色体电位负值越大,难还原,隐色体电位负值越小,易还原。

●4-2.什么叫干缸还原、全浴还原?

答:▲干缸:在水量较少,保险粉、烧碱浓度较高的条件小还原,适用于还原速率较慢的染料;▲全浴:直接在染浴中进行还原,适用于还原速率较快的染料。

●4-3.还原染料染色包括哪几个过程?

答:还原染料还原溶解→隐色体上染→隐色体氧化→皂煮、水洗

●4-4.还原染料还原过程中常见的旁支反应有哪些?

答:过度还原、脱卤现象、水解反应、染料分子重排、结晶现象。

●4-5.还原染料隐色体染色有哪些方法?其分类依据是什么?

答:▲甲法:染料结构复杂,共平面性差,直接性差;上染率高,匀染性差;聚集度大,扩散性差,透染性差;▲乙法:染料结构比较复杂,直接中等;上染率中等,匀染性较差;聚集度中等,扩散性中等;▲丙法:染料结构简单,直接性低;上染率低;聚集度小,扩散性好。

●4-6.还原染料隐色体染色最容易出现什么病疵?其原因是什么?

答:▲隐色体直接性较大,水溶液中易聚集;▲隐色体染色易不匀:直接性答,染料中大量的离子促染,初染率、初染速率高、吸附量多,造成不匀;▲白芯:温度低(以减少保险粉分解),移染性差,不匀,扩散性差,白芯。

●4-7.写出还原染料悬浮体轧染工艺流程,分析工序作用及染液工艺配方中助剂作用。

答:▲浸轧悬浮液→烘干→浸轧还原液→汽蒸→水洗→氧化→皂煮→水洗→烘干▲(1)悬浮液:还原染料,要求﹤2μm,还原速率快,以免沉淀,扩散性好,均匀透入;分散剂:提高悬浮液稳定性,提高染液渗透性;海藻酸钠:防泳移剂;30-40℃:温度升高,分散稳定性下降;(2)还原液:食盐,防止染料溶落;烧碱、保险粉,还原剂;(3)氧化

●4-8.分析暂溶性还原染料浸染配方中各组分作用。

答:▲染料;▲纯碱:提高染液稳定性;▲分散剂:分散作用,以防染料析出,匀染作用;▲食盐:促染作用;▲亚硝酸钠:氧化剂,在染液中不起作用,但被吸附到织物上,遇酸显色。

●5-1.分散染料染色常用方法有哪几种?染色温度分别是多少?

答:▲高温高压125-130℃;▲载体染色100℃;▲热熔染色190-220℃

●5-2.影响分散染料染液稳定性因素有哪些?

答:分散剂种类、染液温度、pH、助剂的性能、染料颗粒的大小。

●5-3.碱浴染色有什么特点?对染料结构有什么要求?

答:▲工艺流程短,低聚物溶解,色点、色渍减少,减少缸体二次污染,大多数情况下上染率明显下降,精炼效果差;▲染料不能含有酯键、氰基、酰胺键

●5-4.为什么S型分散染料的热熔染色温度必须控制在200-220℃?或E型分散染料不适合热熔染色?

答:▲S型匀染性差,升华牢度好,故要提高温度以增加匀染性;▲E型升华牢度差,用热熔染色染料利用率低且对设备污染严重。

●5-5.醋酯纤维染色应用什么染料?工艺上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分散染料▲控制染色温度在100℃一下,一般40℃始染,逐步升温至85-90℃;染色应在低张力设备上进行;可加入适量促染剂。

●5-6.PBT、PTT纤维染色应用什么染料?染色温度为多少?

答:分散染料,100-120℃

●5-7.氨纶染色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高温高压染色﹤120℃▲张力不可过大,应松式加工。

●5-8.哪些分散染料属于禁用染料?哪些属于致敏染料?

答:9个致癌,26个致敏

●5-9.分析分散染料高温高压染色配方中各组分的作用。

答:▲分散染料、分散剂或分散螯合剂、高温匀染剂;▲(1)分散剂:将染料均匀分散在染液中,防止高温下聚集而产生色点;(2)螯合剂:络合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改善色光;(3)高温匀染剂:缓染、移染。

●5-10.分散染料染色加和性。

答:用几个分散染料拼色,染料在混合染色时的等温吸附线和上染速率与单独染色时基本一致,染色饱和值等于各染料单独染色时的饱和值之和。

●5-11.T-400纤维染色有什么特点?

答:染色温度﹤120℃,产生双色效果;温度130℃,同色效果。

●5-12.酸性还原清洗有什么特点,其工艺过程如何?可应用于哪些场合?

答:▲节水40%;节能30%;使用安全,不会有保险粉受潮自燃现象;无保险粉异味;在酸性条件下实施还原,不需要中和;有效破坏染液中未上染染料与表面未固着染料,使废水颜色明显变浅;▲还原清洗剂1-2g/L,pH 4-4.5,85℃,20-30 min

▲适用于中、深色,分散染料高温高压染色织物。

●5-13.超细纤维的染色特点及采取措施。

答:▲匀染性差控制升温速率;选择好的匀染剂;▲色牢度差:优选染料;▲难染浓色:提升力大的染料,低折射率的树脂。

●6-1.常用阳离子染料有哪些?其匀染性如何?

答:▲普通型:匀染性较差▲X型:匀染性较好▲M型:匀染性好▲分散性

●6-2.简述SD型阳离子染料染色原理,此类染料最适合于何种场合?

答:封闭染料的阳离子基团,使溶解度几乎为零,需分散剂分散,当温度提高后,D+Ar-分离,D+上染纤维。

●6-3.名词解释:SF、SD、f、K

答:▲SF:腈纶纤维染色饱和值,腈纶纤维用某一标准染料(孔雀绿,分子量400,纯度100%),在规定的条件下染色,(pH4.5,浴比100:1,温度100℃,回流4小时),平衡上染率为95%时纤维上染浓度,以g染料/100g 纤维表示。▲SD:同一种腈纶纤维,不同的染料有其自己的染色饱和值▲f:阳离子染料染色饱和系数,反映阳离子染料上染腈纶的能力,值越低,上染率越高▲K:配伍值,表示阳离子染料与腈纶纤维的亲和力大小与扩散性能好坏的综合指数

●6-4.阳离子染料染腈纶容易色花,其原因是什么?工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答:▲温度小于玻璃化温度时,上染率很低,温度大于玻璃化温度时,温度升高,上染率增加很快,吸附量多且不匀,染料与纤维的亲和力答,扩散性能差,移染性差。▲控制上染速率,了解纤维的第三单体及阳离子染料的K值;上染速率高,选K值小的染料,上染速率高,选K值高的染料。或选择分散型阳离子染料。

●6-5.阳离子染料染色匀染剂有哪些?比较其匀染性的相对大小。简述其匀染作用原理?对上染率是否有影响?

答:▲元明粉:缓染效果一般,对上染率影响较小;▲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缓染效果好,用量过大会使上染率下降;▲聚合型阳离子缓染剂:匀染性好,上染率影响小;▲阴离子型缓染剂:匀染效果好,上染率下降多;▲非离子型缓染剂:匀染效果不及离子型缓染剂,对上染率有一定影响。

●6-6.阳离子染料是否可以染真丝?

答:可以,其颜色鲜艳但水洗、日晒牢度差,但是必须对纤维进行改性,以提高其各项牢度,一般可以使用接枝改性。

●6-7.CDP纤维可以用什么染料染色?其染色原理是什么?染色温度是多少?

答:▲分散染料(同普通PET)、阳离子染料▲PET在聚合时加入5-磺酸基间苯二酸、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使纤维带-COOH,从而可以与阳离子染料结合;▲120-130℃。

●6-8.试为毛/腈混纺纱(浅色)一浴法染色,设计一工艺配方。要求说明染料、助剂、温度选择的理由。答:▲阳离子染料、弱酸性染料、元明粉、醋酸、醋酸钠、匀染剂、抗沉淀剂、100℃、pH4-6▲

●6-9.试为PET/CDP混纺织物(浅色)一浴法染色,设计一工艺配方。要求说明染料、助剂、温度选择的理由。

●7-1.简述不溶性偶氮染料的染色过程。

答:▲色酚打底(使色酚钠盐上染织物)→▲水洗→▲显色(打底织物上的色酚与显色液中的重氮盐之间发生偶合反应)→▲染后处理(除去纤维表面浮色)

●7-2.色酚打底液由哪些组分组成,各起什么作用?

答:▲色酚▲烧碱:与色酚反应生成色酚钠盐而使色酚溶解▲润湿剂:助溶、润湿渗透作用▲软水剂:色酚遇钙、镁离子易沉淀。

●7-3.显色液包括哪些组分,各起什么作用?

答:▲色基、亚硝酸钠、盐酸(三物质反应生成重氮盐)▲中和剂:中和重氮反应后剩余的盐酸,提高pH 值,增加重氮盐的偶合能力▲抗碱剂:维持显色液在一定的pH范围能,保证偶合反应顺利进行▲分散剂:乳化分散重氮盐分解后产生的油状状物质,防止产生斑渍▲(食盐):浸染时使用,防止色酚溶落于显色液中。

染整工艺原理下册(有色部分)主要知识点

染整工艺复习题 1染色概念染色牢度上染百分率平衡上染百分率半染时间泳移轧余率 答:染色:就是用染料按一定的方法将纤维纺织物染上颜色的加工过程。 染色牢度:染色物在染色后的使用或加工过程中,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能够保持原来色泽的能力。 上染百分率=(上染到纤维上的染料量/投入到染浴中的染料总量)×100% 平衡上染百分率:染色达到平衡时的上染百分率。 半染时间: 达到平衡上染百分率一半所用的时间(t1/2)。 泳移:织物在浸轧染液后焙烘过程中,染料随水份的移动而移动的现象 轧余率(轧液率、带液率):(浸轧后织物重-干布重)/干布重×100% 2染色方法及特点 答:染色方法有浸染和轧染。 浸染特点:适用于不能经受张力或压轧的染色物(散纤维、纱线、真丝织物等)的染色,浸染一般是间歇式生产,生产效率较低。设备简单,操作也比较容易。 轧染特点:轧染一般是连续式染色加工,生产效率高,适合大批量织物的染色,但被染物所受张力较大,通常用于机织物的染色,丝束和纱线有时也用轧染染色。 3直接性:染料对纤维上染的能力,用上染百分率来表示。 4吸附等温线定义:恒定染色温度下,将染色达到平衡时,纤维上的染料浓度对染液中染料浓度作图。表示染料在纤维与染浴中浓度的关系。(纤维上的染料浓度和染液中的染料浓度的关系线。) 5常见吸附等温线的类型及意义 答:能斯特分配型(Nersnt):纤维上染料浓度与溶液中染料浓度正比关系,随着染液浓度的增高而增高,直到饱和为止。[D]f/ [D]s =K,非离子型染料以范德华力、氢键等被纤维固着时,基本符合这类吸附等温线。(如分散染料上染纤维) 朗格谬尔型B(Langmuir):定位吸附有染座,有明确的饱和值。即染座占满了,吸附不再随浓度增加。[D]f=K[D]S[S]f /(1+K[D]S),离子型染料主要以静电引力上染纤维,以离子键在纤维中固着时,符合这类吸附等温线。(强酸性浴酸性染料染羊毛,阳离子染料染腈纶)弗莱因德利胥型C(Freundlich):多分子层吸附,纤维上染料浓度随染液中染料浓度的增加不断增加。[D]f=K[D] s n(0﹤n﹤1),离子型染料以范德华力和氢键吸附固着纤维,且染液中有其他电解质存在时,符合这类吸附等温线。(直接染料或还原染料隐色体上染纤维素纤维,活性染料上染纤维素纤维在未发生共价结合时) 6.Zeta电位(动电层电位): 答:吸附层与扩散层之间形成的双电层—动电层;吸附层与扩散层相对运动的现象为界面动电现象;ξ电位是紧密吸附层与扩散层相对运动产生的电位差。并非表面的真正电位,而是表示离开实际表面某一距离的电位。它是紧密吸附层与溶液本体的电位差。 7染料与纤维之间的作用力 (1)库伦力(2)范德华引力:偶极力、偶极—诱导偶极力、色散力 (3)氢键(4)共价键(5)配位键(6)电荷转移分子间引力 8以阳离子染料为例说明染料的溶液性质及影响染料聚集的因素 答:阳离子染料加入水中后,由于水分子为极性分子,染料的亲水部分能够与水分子形成氢键结合,并根据其亲水性的强弱,与水形成水合分子而溶解,形成染料的水溶液。染料溶于水,是由于受到水分子的作用,而使染料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减弱或拆散。 影响染料聚集的因素: 1.内部因素影响

染整工艺流程

第1章染整工艺流程 整工艺流程 染整工艺流程的选择,主要是根据织物的品种、规格、成品要求等,可分为练漂、染色、印花、整理等. 2.1练漂 天然纤维都含有杂质,在纺织加工过程中又加入了各浆料、油剂和沾染的污物等,这些杂质的存在,既妨碍染整加工的顺利进行,也影响织物的服用性能。练漂的目的是应用化学和物理机械作用,除去织物上的杂质,使织物洁白、柔软,具有良好的渗透性能,以满足服用要求,并为染色、印花、整理提供合格的半制品.纯棉织物练漂加工的主要过程有:原布准备、烧毛、退浆、煮练、漂白、丝光。 2.1.1原布准备 原布准备包括原布检验、翻布(分批、分箱、打印)和缝头。原布检验的目的是检查坯布质量,发现问题能及时加以解决。检验内容包括物理指标和外观疵点两项。前者包括原布的长度、幅度、重量、经纬纱线密度和密度、强力等,后者如纺疵、织疵、各种班渍及破损等。通常抽查总量的10%左右。原布检验后,必须将原布分批、分箱,并在布头上打印,标明品种、加工工艺、批号、箱号、发布日期和翻布人代号,以便于管理.为了确保连续成批的加工,必须将原布加以缝接。 2。1.2烧毛 烧毛的目的在于烧去布面上的绒毛,使布面光洁美观,并防止在染色、印花时因绒毛存在而产生染色不匀及印花疵病。织物烧毛是将织物平幅快速通过高温火焰,或擦过赤热的金属表面,这时布面上存在的绒毛很快升温,并发生燃烧,而布身比较紧密,升温较慢,在未升到

着火点时,即已离开了火焰或赤热的金属表面,从而达到烧去绒毛,又不操作织物的目的。 2。1.3退浆 纺织厂为了顺利的织布,往往对经纱上浆以提高强力和耐磨性。坯布上的浆料即影响织物的吸水性能,还影响染整产品的质量,且会增加染化药品的消耗,故在煮练前应先去除浆料,这个过程叫退浆。棉织物上的浆料可采用碱退浆、酶退浆、酸退浆和氧化剂退浆等方法,将其从织物上退除。碱退浆使浆料膨化,与纤维粘着力下降,经水洗从织物上退除。酶、酸、氧化剂使淀粉降解,在水中溶解度增大,经水洗退除。由于酸、氧化剂对棉纤损伤大,很少单独使用,常与酶退浆、碱退浆联合使用。 2.1。4煮练 棉纤维生长时,有天然杂质(果胶、蜡质、棉籽壳、含氮物质等)一起伴生。棉织物经退浆后,大部分浆料及部分天然杂质已被去除,但还有少量的浆料以及大部分天然杂质还残留在织物上。这些杂质的存在,使绵织布的布面较黄,渗透性差。同时,由于有棉籽壳的存在,大大影响了棉布的外观质量。故需要将织物在高温的浓碱液中进行较长时间的煮练,以去除残留杂质.煮练是利用烧碱和其他煮练助剂与果胶质、蜡状物质、含氮物质、棉籽壳发生化学降解反应或乳化作用、膨化作用等,经水洗后使杂质从织物上退除。 2.1.5漂白 棉织物经煮练后,由于纤维上还有天然色素存在,其外观不够洁白,用以染色或印花,会影响色泽的鲜艳度.漂白的目的就在于去除色素,赋于织物必要的和稳定的白度,而纤维本身则不受显著的损伤.棉织物常用的漂白方法有次氯酸钠法、双氧水法和亚氯酸钠法.次氯酸钠漂白的漂液PH值为10左右,在常温下进行,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但对织物强度损伤大,白度较低。双氧水漂白的漂液PH值为10,在高温下进行漂白,漂白织物白度高而稳定,手感好,还能去除浆料及天然杂质。缺点是对设备要求高,成本较高。在适当条件下,与烧碱联合,能使退浆、煮练、漂白一次完成。亚氯酸钠漂白的漂液PH值为4~4.5,在高温下进行,具有白度好,对纤维损伤小的优点,但漂白时易产生有毒气体,污染环境,腐蚀设备,设备需要特殊的金属材料制成,故在应用上受到一定限制。次氯酸钠和亚氯酸钠漂白后都要进行脱氯,以防织物在存在过程中因残氯存在而受损。

染整工艺与原理(下)考试资料赵涛主编

1.染色牢度:染色产品在使用或以后的加工处理过程中能保持原来色泽的能力。 2.浸染:将纺织品浸渍在染液中,经一定时间使染料上染并固着在纤维上的染色方法。 3.轧染:织物在染液中经过短暂的浸渍后,随即用轧辊轧压,将染液挤入纺织品组织空隙并去除多余染液,使染料均匀分布在织物上。染料的固着是在以后的气蒸等过程中完成的。 4.浴比:染液体积与被染物质量之比。 5.轧液率:织物上带的染液质量占干布质量的百分率。 6.泳移:织物在浸轧染液以后的烘干过程中,染料沿着水分蒸发方向移动的现象,引起阴阳面等色差。 7.扩散边界层:动力边界层内靠近纤维表面的染液几乎是静止的,此时,然也主要靠自身的扩散靠近纤维表面,该也曾成为扩散边界层。 8.动电层电位:吸附层与扩散层发生相对运动而产生的电位差。 9.动力边界层:一般把染液从染液本体到纤维表面流速降低的区域成为动力边界层。 10.双电层电位:在水溶液中,纤维表面带负电荷与其带相反电荷的正离子由于热运动距离纤维表面远近一定的浓度分布。因此产生一个吸附层和一个扩散层即所谓的双电层。 11.直接性:染料离开染液上染纤维的性能,一般可用染色平衡时染料的上染百分率来表示。 12.平衡上染百分率:在一定条件下染色达到平衡时,纤维上吸附的染料量占投入染料总量的百分比。上染百分率:吸附在纤维上的染料量占投入总量的百分率。 13.平衡吸附量:染色平衡时纤维上的染料浓度成为平衡吸附量。 14.染色饱和值:纤维在一定的染色温度下,所能上染的最大染料量。 15.半染时间:达到平衡吸附量一半所需要的时间,用t1/2表示,表示染色达到平衡的快慢。 16.匀染:染料在织物表面以及纤维内部分布的均匀程度。 17.移染:使上染较多部位的染料通过解吸转移到上染较少的部位,提高匀染效果。 18.亲和力:纤维上染料标准化学位和染液中染料标准化学位差值的负值。 19.染色热:无限小量染料从含有染料呈标准状态的染液中转移到染有染料呈标准状态的纤维上,每摩尔染料转移所吸收的热量。 20.染色熵:无限小量的染料从标准状态的染液中转移到标准状态的纤维上,每摩尔染料转移所引起的物系熵变,单位kJ/(℃·mol)。 21.染色活化能:染料分子要靠近纤维表面,必须具有一定的能量,克服由于静电斥力而产生的能阻,该能量称为染色活化能。 22.还原染料:不溶于水,必须在碱性溶液中被强还原剂还原成可溶于水,且对纤维有亲和力的隐色体钠盐而上染纤维,染色红再经氧化,恢复为原来不溶性的染料色淀固着在纤维上。 23.隐色体浸染:指把染料预先还原为隐色体,在染液中被纤维吸附,然后在进行氧化,皂煮。 24.悬浮体轧染:将织物直接浸轧还原染料配成的悬浮体溶液,再浸轧还原液,在气蒸等条件下使染料还原成隐色体,被纤维吸附、上染的方法。 25.干缸还原:染料和助剂不直接加入染槽,而是先在另一较小容器中用较浓的碱性还原液还原,然后再将隐色体钠盐的溶液加入染浴中。 26.全浴还原:染料直接在染浴中还原的方法。 27.隐色体电位:还原染料隐色体开始被氧化析出沉淀的电位,成为隐色体电位。 28.半还原时间;是还原达到平衡浓度一半所需的时间。 29.内聚能:1mol物质气化升华所吸收的热量。内聚能密度,单位摩尔体积的内聚能。 30.阳离子染料的配伍指数K:反映染料亲和力大小和扩散速率高低的综合指标。划分为5

染整工艺原理(1)

染整工艺原理 染整工艺原理一---纺织基础知识 绪言 第一章染整用水及表面活性剂 第二章棉及棉型织物的退浆和精 第三章蚕丝和真丝绸的精练 第四章漂白(Bleaching) 第五章丝光 第六章热定形(Heat Setting) 第七章毛织物的湿整理 第八章一般整理(Finshing) 第九章防缩整理Finishing) 第十章防皱整理(Resin Finishing) 第十一章特种整理 过纺织加工以后的加工工艺。它是织物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通过染料、药剂和助剂在专用设备上进行的化学和物理加工过程。 1.特点 (1)属加工工业(在纺织工业中担任承上启下的重要角色); (2)一种化妆术; (3)综合的工艺技术,涉及面广; (4)能耗大(水、热、电),有污染(废水、气、渣)需重视节能和环保。2.目的

改善织物的服用性能(舒适、保暖、抗皱等),赋予功能性(防霉、防蛀、拒水、阻燃、抗菌等),提高身价。 (1)去除杂质; (2)提高白度; (3)染着颜色; (4)改善风格。 二、染整加工的主要内容 漂、染、印、整。 三、本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1.掌握纺织品的练漂、整理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能根据纺织品的特性和练漂、整理加工要求,合理制订加工工艺过程及条件;初步具备解决练漂及整理工艺问题的能力。 3.了解练漂、整理加工的质量检验方法。 4.了解练漂及整理加工技术进展和发展前沿。 5.查阅染整专业的有关文献。 第一章染整用水及表面活性剂 §1染整用水及其处理 一、水和水质 1.自然界中的水源 地面水:流入江、河、湖泊中贮存的雨水,含较多可溶性有机物和少量无机物地下水:深地下水(深井水,不含有机物,有较多矿物质) 浅地下水(深度<15m的浅泉水、井水,有可溶性有机物和较多的二氧化碳)天然水

染整工艺原理下册复习

(印花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 1、防印印花:只在印花机上完成防染或拔染及其染地的整个加工 2、印花粘度指数:为衡量色浆的流变性所规定的参数指标,它定义为同一流体在剪切速率相差10倍时所具有的粘度之比。 3、拉活同印工艺:指快磺素和活性染料同印工艺 4、烂花印花:由两种不同性质纤维组成的织物,其中一种纤维不耐某种化学药品,用这种化学药品调浆印花,经过一定处理,把织物中的一种纤维成分烂掉,而保留另一种纤维,形成烂花织物。 5、转移印花:指染料或颜料印刷在纸上或薄膜上,再将纸印花面与织物重合,加热加压,使染料或颜料转移到织物上的一种方法。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筛网印花机可以分为圆网印花机和平网印花机。 2、乳化糊是由火油和水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加入乳化剂,在高速 搅拌下所制成的分散体系。 3、不溶性偶氮染料直接印花可以分为色基印花发法和色盐印花法两种方 法。 4、还原染料直接印花主要方法有隐色体印花法和悬浮体印花法。 5、目前,转移印花主要用于合纤织物的印花。 6、不适宜印制针织物的印花设备是滚筒印花机。 三、选择题(每个2分,共20分) 9.下列不属于还原染料直接印花常用还原剂的是( C ) A H/S B R/ C C O/W D TD 四、辨析题(请先判断对错,后分析原因。每题5分,共20分。) 1. 冰染料色基直接印花,花色的深浅是由色酚来定的。 这句话是错误的 冰染料色基直接印花,如果印浅色花和小型花时,花色的深浅是由色基来定的。 如果印深浓色和满地大花时,花色的深浅是由色酚来定的 2. 冰涂共同印花时,为防止传色,可在冰染料色浆中加入一定量的还原剂。 这句话是错误的。冰涂共同印花时,为防止传色,应该在涂料色浆中加入一定量的还原剂。 3.不溶性偶氮染料地色拔染印花染地色时,不宜进行皂煮。 这句话是正确的。不溶性偶氮染料地色拔染印花染地色时,不宜进行皂煮,以免染料在纤维内重结晶,增加拔染难度。 4.活性防活性印花,地色是K型活性染料,防染染料是X型活性染料 这句话是错误的。活性防活性印花,地色是KN型活性染料,防染染料是K型活性染料 5.活性染料与涂料可以进行防染印花 这句话是正确的。活性染料与涂料可以进行防染印花,采用酸作防染剂,因为涂料可在偏酸条件下固色。

染整工艺与原理重点

烧毛工艺:烧毛车速:稀薄织物120-150m/min 厚密织物80-120m/min 织物品种:纯棉织物:透烧法 轻薄织物:切烧法 涤/棉织物:切烧法或对烧法 冷水辊:对冷水辊中通有的冷却水的温度必须进行适当控制,以便提高冷却效率,避免辊面上形成冷凝水滴。 烧毛质量评价 按照5级制标准进行评级,5级质量最好,一般要求4级以上 一般:门幅收缩应控制在2%以下 落布温度应控制在50℃以下 接触式烧毛机对于粗支厚密织物及低级棉织物的烧毛效果好,可以炭化和去除棉结(死棉),改善布面白芯。 Principle of alkali desizing(碱退浆) 1)在热碱液作用下浆料会发生溶胀,从凝胶状态变成溶胶状态而与纤维的粘着变松,容易洗落下来。 2)CMC、PA类的浆料在热碱液中的溶解性能较好,再经水洗可具有良好的退浆效率。特点:适用性强,可用于各种浆料的退浆;可使用丝光的废碱液,成本低;退浆率低,约50-70%;对大多数浆料没有化学降解作用 PV A上浆织物最好在烧毛和预定形前退浆。原因:PV A浆料水溶性很好,但经上浆烘燥成膜后,其水溶性大大下降。在高温作用下如果条件剧烈,可能会使PV A的羟基之间发生脱水反应,形成内醚;热处理也会使浆膜中高聚物有结晶化现象。这些都会造成PV A浆料浆膜的溶解度降低,而退浆前的烧毛或预定型都有可能使PV A发生脱水和结晶化,浆膜变硬而溶解度变差,造成退浆困难。 alkali desizing process(碱退浆工艺):轧碱→打卷堆置或汽蒸→水洗 平幅轧碱:轧碱(烧碱5~10g/L,温度70~80℃);打卷堆置(50~70℃,4~5h)或汽蒸(60min)水洗 Acid desizing(酸退浆) 优点:去除矿物盐,提高织物白度 缺点:退浆率不高;条件控制不当,易损伤纤维素纤维;对PV A和PA浆料无降解作用 工艺:碱(酶)退浆、湿进布浸轧稀硫酸溶液(硫酸浓度4~6g/L,温度40~50℃),再保温堆置45~60min(严格防止风干现象发生) Enzyme desizing(酶退浆) 淀粉酶的种类 α-淀粉酶(液化酶、糊精酶):切断淀粉大分子内部的α-1,4-甙键,形成糊精、麦芽糖、葡萄糖,具有很强的液化能力 β-淀粉酶(糖化酶):从淀粉大分子的非还原性末端顺次进行水解,形成麦芽糖;对支链淀粉中的α-1,6-甙键无水解作用 酶退浆工艺有轧堆法、浸渍法、轧蒸法和卷染(机)法。由四个加工步骤组成:预水洗、浸轧或浸渍酶退浆液、保温堆置和水洗后处理。 (1)预水洗(Prewashing):预水洗可加快浆膜的溶胀,使酶液较好地渗透到浆膜中去,同时可以洗除有害的防腐剂和酸性物质。因此α-淀粉酶退浆工艺是在烧毛后,可以先将原布在80~95℃进行水洗。为提高水洗的效果, 可在洗液中加入0.5g/L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工艺流程)染整工艺流程

染整工艺流程 绪言 第一章染整用水及表面活性剂 第二章棉及棉型织物的退浆和精练 第三章蚕丝和真丝绸的精练 第四章漂白(Bleaching) 第五章丝光 第六章热定形(Heat Setting) 第七章毛织物的湿整理 第八章一般整理(Finshing) 第九章防缩整理Finishing) 第十章防皱整理(Resin Finishing) 第十一章特种整理 过纺织加工以后的加工工艺。它是织物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通过染料、药剂和助剂在专用设备上进行的化学和物理加工过程。 1.特点 (1)属加工工业(在纺织工业中担任承上启下的重要角色); (2)一种化妆术; (3)综合的工艺技术,涉及面广; (4)能耗大(水、热、电),有污染(废水、气、渣)需重视节能和环保。 2.目的 改善织物的服用性能(舒适、保暖、抗皱等),赋予功能性(防霉、防蛀、拒水、阻燃、抗菌等),提高身价。 (1)去除杂质; (2)提高白度; (3)染着颜色; (4)改善风格。 二、染整加工的主要内容 漂、染、印、整。 三、本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1.掌握纺织品的练漂、整理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能根据纺织品的特性和练漂、整理加工要求,合理制订加工工艺过程及条件;初步具备解决练漂及整理工艺问题的能力。 3.了解练漂、整理加工的质量检验方法。 4.了解练漂及整理加工技术进展和发展前沿。 5.查阅染整专业的有关文献。 第一章染整用水及表面活性剂 第一章染整用水及表面活性剂 §1 染整用水及其处理 一、水和水质

1.自然界中的水源 地面水:流入江、河、湖泊中贮存的雨水,含较多可溶性有机物和少量无机物地下水:深地下水(深井水,不含有机物,有较多矿物质)浅地下水(深度<15m的浅泉水、井水,有可溶性有机物和较多的二氧化碳)天然水 自来水:加工后的天然水,质量较高。 2.水中的杂质 悬浮物(泥沙)、胶体物(较少、硅、铝等化合物),过滤可除。 可溶性杂质:Ca、Mg、Fe、Mn盐,难处理。 3.水的硬度及表示方法 ①硬水:含较多钙镁盐的水。 软水:含较少钙镁盐的水。 ②硬度:用度数表示钙镁盐含量的方法(即水中含杂的多少)。 暂时硬度:水中含Ca、Mg重碳酸盐的量。 永久硬度:水中含Ca、Mg的氯化物、硝酸盐和硫酸盐的量。 ③表示硬度的方法: a) ppm:1升水中所含Ca、Mg盐类相当于1mgCaCO3称1ppm。 b)德国度:1升水中所含钙镁盐类相当于10mgCaO称1德度。 二、染整用水的要求 1.要求 (1)无色、透明、无臭; (2)pH=6.5~7.4; (3)铁、锰离子含量<0.1ppm; (4)硬度<60ppm。 2.硬水对染整加工的影响 (1)练漂加工中消耗肥皂,织物上的钙、镁皂影响手感、色泽; (2)漂白时影响白度、光泽; (3)染色时与阴离子染料生成沉淀,消耗染料,造成色斑,降低摩擦牢度,改变色光; (4)对锅炉的影响:水垢消耗燃料,造成爆炸,恶化水蒸气,引起锅炉腐蚀。 三、硬水的软化 1.沉淀法:用石灰、纯碱处理,使水中Ca2+、Mg2+生成沉淀析出,过滤后即得软水,其中的锰、铁等离子也可除去。 2.软水剂 (1)Na3PO4:3CaSO4+2Na3PO4→Ca3(PO)4↓+3Na2SO4 (2)六偏磷酸钠:Na4[Na2(P03)6]+Ca2+→Na4[Ca(P03)6]+2Na+ (3)胺的醋酸衍生物(EDTA):与Ca2+、Fe2+、Cu2+等离子生成螯合物 3.离子交换法: (1)原理:用无机or有机物组成一混合凝胶,形成交换剂核,四周包围两层不同 电荷的双电层,水通过后可发生离子交换。 阳离子交换剂:含H+、Na+固体与Ca+、、、、、、、、Mg2+离子交换 阴离子交换剂:含碱性基因,能与水中阴离子交换 (2)常用交换剂: a. 泡沸石:水化硅酸钠铝 Na2O·Z+Ca(HCO3)→CaO·Z+2NaHCO3

染整工艺原理课后作业题答案

染整工艺原理课后作业 题答案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课后习题: 1水处理主要方法: 石灰—纯碱法,离子交换法,软水剂添加法 2简述精炼液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1)烧碱(NaoH)煮练剂使果胶中的酯键水机,部分含氮物质蛋白质分子中的酰胺键水解,还能使蜡状物质中的脂肪酸类物质发生皂化而溶解 (3)硅酸钠吸附煮练液中的铁质,防止织物上产生锈斑,吸附煮练液中已分解的杂质,防止再次产生锈斑 (4)亚硫酸氢钠:有利于棉籽壳的去除,木质素→木质素磺酸→木质素磺酸钠,还原剂防止棉织物在高温带碱的情况下被空气氧化而脆损 (5)磷酸三钠作为软水剂 3试设计一种纯棉织物连续平幅退浆,精炼工艺 4在精炼工艺中,主要加入哪些表面活性剂?试述它们的作用原理。 5作为良好的润湿剂,洗涤剂,乳化剂,应具有怎样的化学结构?为什么? 6试从润湿方程来说明精炼的原布为什么不能被水润湿? 7原布检验包含哪些内容? 原布检验→翻布→打印→缝头 (1)物理指标:幅宽,重量,纱支,密度,强力等(规格) (2)外观疵点:如缺经,断纬,跳纱,棉结等(品质) (3)普通棉织物:抽查10%左右; (4)毛织物:全部检验; 8简述棉织物碱退浆,酶退浆原理。加工工艺条件? 碱退浆的原理: 1)在热碱的作用下浆料会发生溶胀,从凝胶状态变成溶胶状态而与纤维的粘着变松,容易洗落下来。

酶退浆的原理: 酶是一类具有特殊催化能力的蛋白质,对某些物质的分解有特定的催化作用。淀粉酶 能催化淀粉大分子链发生水解而生成分子量较小、粘度较低、溶解度较高的一些低分 (1)漂白后的织物经1g/L烧碱溶液沸煮1小时后、织物强力大幅度下降的现象被称 为潜在损伤。 (2)原因:主要是由于葡萄糖的升环所致 (3)通过测定织物的煮练强力来快速测定潜在损伤 10简述精炼效果的评定方法? 毛效:煮练效果的评定一般用毛效指标来判定,即30分钟内水沿织物向上爬升的高度(CM)。棉机织物要求毛效在8CM以上;棉针织物要求毛效在12CM以上 11NaClO漂白为什么不在中性或酸性条件下漂白? ①酸性条件下,但Cl2逸出,污染环境 ②中性条件,fibre损伤最严重,此时氧化纤维素羧基多,对纤维的损伤程度较大。 所以选择pH9—10漂白,尽管漂白速度慢一些,但通过延长t可达到目的。 12简述NaClO漂白原理及其特点。并以连续轧漂为例,制定其具体的漂白工艺阐述其 工艺参数选择的条件。 Naclo漂白的特点是:1)价格较低,漂白工艺及设备也比较简单; 2)在漂白过程中因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毒气,同时又存在环 境污染的问题,因此其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3)主要用于棉织物漂白,尤其是低级棉的漂白,不能用于 蛋白质纤维的漂白。 漂白原理是:天然色素的结构特征:分子中含有较长的共轭双键。.Naclo具有较强的 氧化能力,为弱酸强碱盐,在水中能发生水解,溶液呈碱性:.Naclo+H 2 O→HOCl+NaOH, HOCl可按下式进一步电离:HOCl→OCl+ -H,HOCl漂白有效成分:OCl-,HOCl,Cl 2 在 漂白过程中会发生各种形式的分解,这些分解物能使色素中的部分双键饱和,从而达 到消色漂白的目的,同时也能使纤维素遭到氧化,而导致强力下降。 工艺流程:水洗→浸轧漂液→堆置→水洗→酸洗→堆置→水洗→脱氯→水洗。 漂白液的PH为:温度为20-35min,通常采用室温工艺 有效氯浓度:2-5g∕L, 时间30-60min。 13H 2O 2 漂白时为什么要加入稳定剂并阐述Na2CO3在漂白过程中的作用及原理? 加入原因:H2O2在漂白过程中除了对天然色素有破坏作用外,同时也会使纤维素纤维氧化而受损,因此在漂白过程中要有效的控制双氧水的分解速率,通常在漂液中要加入一定的稳定剂如硅酸钠等。硅酸钠的稳定原理:可能是由于漂液中的硅酸钠

(完整版)染整工艺原理考试复习重点

1.名词解释 1.标准染色亲和力:指在标准状态下染料在染浴中的化学位与在纤维上的化 学位之差。 2.染色热:无限小量的染料,从标准状态的染液中转移到标准状态的纤维上, 每摩尔染料转移所引起的热量变化。 3.染色熵:指在标准状态下,染料由染液转移到纤维上所引起体系混乱度的 变化 4.纤维表面的扩散边界层:在动力学边界层中,,靠近表面的染液流速几乎 为零,染料主要靠自身的扩散来到达纤维表面的区域。 5.zeta电位:即动电层电位,指动电层与溶液内部的电位差。 6.无限染浴:指浴比很大,足以维持染液中染料浓度基本不变的染浴。 7.非稳态扩散:指溶质在扩散介质中,各点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 过程。 8.移染;指吸附在纤维上的染料从纤维上解吸下来,再重新上染纤维的性能。 9.孔道扩散模型:亲水性纤维在水溶液中能吸湿膨化,所有空隙贯通形成曲 曲折折的孔道,染料就沿这条孔道进入扩散。 10.自由体积模型:疏水性纤维在水溶液中几乎不吸湿膨化,空隙很小,分散 于无定形区中,温度升高,当T>Tg时,大分子链段运动,原来分散的小 空隙合并成大体积,即自由体积,染料沿这些不断变化的体积跳跃式地扩 散前进。 2.染料的吸附等温线有哪些主要类型?各类型吸附等温线有何特点?符合哪类纤维和染料 的染色? 1)L型特点:纤维上有特定的染座一个染座吸附一个染料分子,化学吸附或定位 吸附,单分子层吸附有染色饱和值 适用范围:染料纤维以静电力为主的场合,即:染料-纤维(离子键)如强酸性染料----羊毛蚕丝锦纶;腈纶,阳离子染料改性涤纶—阳离子染料染色 2)F型特点:无特定染座物理吸附存在单分子多分子层吸附不存在染色饱和 值可一直吸附下去 适用范围:染料以范德华力,氢键等为主被纤维吸附如:直接染料-纤维素纤维;还原染料-纤维素纤维;活性染料上染纤维素纤维在未发生共价键结合前 3)分配型特点:物质在两个不相混合相向的分配,有染色饱和值 适用范围:分散染料染疏水性纤维的染色体系如;分散染料-PET,醋酯,PA,PAN等。 3.简述影响染料在纤维内扩散速率的因素。 1)染料结构:分子量大,结构复杂,线性共平面性好的染料,对纤维的亲和力强,直接性 也大,则扩散速率比较慢。 2)显微结构性质:纤维的结晶度增大,取向度增大,则扩散速率减慢 纤维的吸湿膨化性好,孔隙率多,则扩散速率快 皮芯层结构的纤维,若皮层紧密,则扩散速率慢 3)染料在溶液中的状态:染料在染液中溶解度高,以溶解态存在,则其与水作用力强,不易聚集,扩散速率较快。 4)染液中染料浓度:浴比小,染料在染液中以单分子状态存在,浓度高,则扩散速率较快5)染液的流速:加快染液的流速,扩散边界层变薄,则扩散速率变快 6)膨化剂的作用:膨化剂的使用使纤维膨化,孔隙增大,则扩散速率增大 7)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温度可使染料分子动能变大,聚集度减小,燃料单分子在溶

江南大学轻化工程染整工艺原理下册作业答案、考点整理

2、绪论 一、名词解释 色牢度:染色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或以后的加工处理过程中,纺织物上的染料经受各种因素的作用而在不同程度上能保持其原来色泽的性能。 浸染:是将纺织品浸渍于染液中,经一定时间使染料上染纤维并固着在纤维上的染色方法轧染:是将织物在染液中经过短暂的浸渍后,随机用轧锟轧压,将染液挤入纺织品的组织空隙中,并除去多余染液,染料的固着是在以后的汽蒸或焙烘等处理过程中完成的。浴比:将染液体积与被染织物质量只比称为浴比。(浴比=(织物重量/染液体积)×100%) 二、简答题 1、染色方法有哪些?各有哪些匀染措施? 浸染:是将纺织品浸渍于染液中,经一定时间使染料上染纤维并固着在纤维上的染色方法 轧染:是将织物在染液中经过短暂的浸渍后,随机用轧锟轧压,将染液挤入纺织品的组织空隙中,并除去多余染液,染料的固着是在以后的汽蒸或焙烘等 处理过程中完成的。 染色过程:浸轧染液→预烘→烘干→固色(汽蒸、焙烘、其它方式)→水 洗→皂洗→(固色)→烘干。 匀染措施 浸染:①大浴比(50:1-30:1) ②染液循环③控制升温速率④延长染色时间⑤促进移染 轧染:①提高坯布的润湿性②轧辊表面均匀③烘干要避免泳移现象(先红外或热风,然后烘筒) ④控制染液浓度均匀⑤控制初开车设备状态⑥直接 性高的染料(冲淡、吸附时间短) ⑦直接性低的染料(增浓、轧点时间长) 2简述影响染色牢度的因素及常见的染色牢度和评价方法

3、染色基本原理 一、名词解释 上染百分率:吸附在纤维上染料量占投入的染料总量的百分率。 染料聚集度:染料胶束或胶团中染料分子(或离子)的数目。 吸附等温线:在恒定温度下,上染达到平衡时,纤维上的染料浓度和染液中的染料浓度的关 系曲线。 亲和力: ,是纤维上染料标准化学位和染液中染料标准化学位差值的负值。 直接性:染料舍染液而上染纤维的性质,一般可用染色平衡时染料的上染百分率大小表示。 扩散系数D :在单位时间内,浓度梯度为1g/cm4时扩散经过单位面积的染料量(cm2/s)。 稳态扩散:指在扩散过程中,扩散介质中各处的浓度始终保持不变的扩散过程。 非稳态扩散:指在扩散过程中,扩散介质中各处的浓度不断变化的扩散过程。 半染时间:上染达到平衡吸附量一半所需的时间,用t 1/2表示。 扩散活化能:染料分子克服能阻所必须具有的能量(J/mol)。 轧余率:(湿布的质量 — 干布的质量)/干布的质量*100% 染色饱和值:在一定条件下,染色达到平衡时后,纤维上的染料浓度不在随染液中染料浓度 的增加而增加时的值。 上染速率曲线:在恒温条件下进行染色,以纤维上染料浓度( [D]f )或上染率(%)为纵坐 标,染色时间(t )为横坐标作图,所得曲线称为上染速率曲线。 染色平衡:随染色时间延长,染料浓度增加越来越慢,最后纤维上的染料浓度不再随染色时 间而增加,达到染色平衡。V 吸附 = V 解吸 初染率:染色初始的上染速率。 匀染性:染料在被染物表面以及纤维内部均匀分布的程度。 移染性:已经上染在纤维上的染料,发生解吸并通过染液流动和自身扩散而在纤维别的部位 重新上染。 促染:提高上染速率、上染百分率(加盐、酸)。 缓染:延缓上染速率(加盐、酸、表面活性剂) 染座:指染料分子或离子在纤维上的特定吸附位置。 ln([]/[])f s RT D D μ-??=

武汉纺织大学染整工艺原理复习。。。

1.浴比:被处理织物的质量与处理液的体积之比临界胶束浓度(CMC):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形成胶束所需的最低浓度。表面活性剂(S.A.A):是指在液体中,添加少量或极稀浓度的便能显著地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和界面张力的物质。结构:分子有极性不同的亲水基和疏水基两部分组成浊点:使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性能发生突变的温度。定向摩擦效应(D.F.E):D.F.E=(u2-u1)/(u2+u1) u1:从毛根向毛尖方向运动的摩擦系数u2:从毛尖向毛根方向运动的摩擦系数 限氧指数(LOI):指样品在氮氧混合气体的环境中保持烛状燃烧所需氧气的最小体积分数 ppm:每一百万份水中钙镁盐含量换算成CaCO3份数,即每升水中所含CaCO3的毫克数(mg/L)。 涤纶的临界溶解时间(CDT):指在规定温度下,涤纶圈形式样从开始接触苯酚直至完全溶解所需的时间(S)。CDT越大,表示涤纶所经受的热处理条件越剧烈。 HLB值:表面活性剂中两端不同基团对表面活性剂亲水性和亲油性的综合影响程度 丝光钡值:丝光效果常采用测定钡值的方法来鉴别,即测定丝光棉试样与未丝光棉试样吸附氢氧化钡的比值,再乘以100。钡值越大,表示纤维的吸附性能越好;一般要求丝光钡值>135。碱缩:指棉织物以松驰状态经受浓碱处理,结果使织物变得紧密,并富有弹性的加工过程。主要用于棉针织物。 丝光:指棉织物在经纬方向上都施加张力的情况下,用浓烧碱溶液进行处理,以保持所需要的尺寸,结果使织物获得丝一般的光泽的加工过程。通常棉及其混纺织物都要进行丝光。 轧余率:(浸轧后织物重-浸轧前织物重)/浸轧前织物重*100% Krafft:当温度升高至某一温度时,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的溶解度急剧升高,改温度称为Krafft。 氯损:吸氯后的整理织物经高温熨烫后便发生不同程度的脆损,称为氯损。 1.肥皂作为净洗剂使用时最合适的pH范围是9-10,而浓度应稍大于临界胶束浓度。 2.烧毛分5级,5级质量最好。 3.H2O2、NaCl0、NaClO2漂白的pH值分别是:10-11、9.5-10.5、 4.5- 5.5. 4.棉布碱退浆时一般退浆率可以达到70%-80%;棉织物经过精练(煮练)的吸湿性常用毛效来衡量,棉半制品/机织物毛效要求达到8cm以上,针织物在12cm以上,针织物前处理一般不用退浆;丝光钡值要求达到135以上。5.目前可用于棉织物丝光的丝光剂主要有烧碱、液氨。 6.树脂整理(防皱整理)发展的三个阶段:防皱防缩整理、洗可穿整理或免烫整理、耐久压烫整理。 7.织物的防水整理根据透气性能可分为涂层整理和拒水整理。 8.软水剂典型代表有(纯碱、磷酸三钠、六偏磷酸钠)、EDTA。价格和效果依次增加。9棉织物在用煮布锅煮练时,其温度为120-130℃,表压在2.1kg/cm2左右10.涤棉混纺织物热定型的温度一般为180-210℃. 11.原毛炭化时使用的无机药剂是硫酸、洗呢所使用的是阴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炭化方法有散毛、毛条、匹炭化。12.作为阻燃纺织品一般要求其限氧指数在28以上。13.增白有上蓝增白和荧光增白,纯棉织物、丝绸常使用荧光增白剂VBL,而涤纶则为荧光增白剂DT。14.碱减量处理涤纶是仿真丝过程,采用3次热定型工艺。15.织物平挺度分为六个等级级,1级最差,5级最好(有个3.5级)。16.麻类织物的漂白常采用氯-氧漂。17.羊毛纤维的前处理有选毛、开松、洗毛、炭化、漂白等。18.蚕丝织物的精练又称脱胶,蚕丝精练过程中加入保险粉的作用是提高白度。1 9.亚氯酸钠不适宜氨纶弹力织物和羊毛或其他蛋白质纤维织物的漂白,而锦纶前处理一般选用亚氯酸钠,因为别的漂白剂会使锦纶降解、脆化、发黄。 1.什么叫“加法”防毡整理?并简述其加工过程。 答:(1)加法防毡整理是指利用聚合物的反应性使纤维间粘连或在纤维表面聚合成膜,减少纤维间定向摩擦效应,以达到防毡缩的目的的整理工艺。减法防毡缩的方法是破坏鳞片层(如氯化法)。 (2).加工原理有:1.认为聚合物薄膜遮盖了羊毛鳞片层或使纤维包裹起来,降低了羊毛的定向摩擦效应,以达到防毡缩的效果;2.认为主要是聚合物纤维之间引入了一些黏结点,纤维被胶合在一起,自由移动受阻,从而获得防毡缩的效果。 2.什么叫潜在损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如何快速测定? 答:(1)漂白后的织物经1g/L烧碱溶液沸煮1小时后、织物强力大幅度下降的现象被称为潜在损伤。原因:主要是葡萄糖环开环所致(2)可以测定棉织物的碱煮强力,能够反应面纤维的损伤。 3.什么叫冷轧堆前处理工艺?并简述其工艺的优点。 答:(1)冷轧堆前处理工艺指织物在常温下浸轧工作液后打卷包扎,在常温下堆置4-6小时使织物与漂液发生化学反应,然后水洗的漂白工艺。(2)1.节水、节能、节约染化料,生产成本低;2.对环境污染小;3.极大地节约了能源和设备的投资,而且适用于小批量和多品种的加工要求;4.降低了化学反应温度,延长了化学反应时间。 4.什么叫有效氯?为什么次氯酸钠用于棉织物漂白时,漂液的浓度不直接用次氯酸钠的含量来表示? 答:(1)有效氯是指100g含氯氧化物经酸处理后放出氯气的克数。(2)次氯酸钠溶液在不同pH下的成分不同;

染整工艺原理

染整工艺原理(有色)(dyeing & printing) 第一章绪论 一. 被染色物的形态 二.染色牢度 三. 染色方法 四. 从染料的性质看上染方式 五. 染色设备 一. 被染色物的形态 (1)散纤维→纤维丝的直接染色 (2)纱线→可分为绞纱和筒子纱染色 (3)织物(布)→常用的方法有浸染法和轧染法 二. 染色牢度 1,定义:染色物在染色后的使用或加工过程中,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能够保持原来色泽的能力。 2,一般牢度可分为5级(日晒牢度分为8级),而且,级数越高牢度越好,按外界条件可分为日晒牢度、汗渍牢度、皂洗牢度、干摩擦牢度、湿摩擦牢度、熨烫牢度、氯漂牢度、升华牢度等。 3,日晒牢度分8级,与①染料结构、②纤维材料、③染料用量(高-日晒牢度高;低-日晒牢度低))④后整理、抗皱整理、柔软整理日晒牢度下降有关。若要达到高标准,可加紫外吸收剂。 三. 染色方法 染色方法有浸染和轧染。 1,浸染法:将织物浸在染液中,在一定条件下,维持一定的时间,使染料和纤维结合上染(影响因素有:染液浓度、染色温度、时间和pH值、添加剂等)。 (1)上染百分率=(上染到纤维上的染料量/投入到染浴中的染料总量)×100% (2 )用量常用―owf ‖,即相对于织物重表示。 (3)浴比:织物重量与染液体积(重量)的比。如1:20。也可以写做20:1,两者表达的意思相同。 (4)平衡上染百分率:染色达到平衡时的上染百分率。 (5)半染时间: 达到平衡上染百分率一半所用的时间 2. 轧染:将被染织物短暂浸在染液后,用轧辊把染液挤轧入织物,并轧去多余的染料溶液,再经烘干(焙烘),使染料与纤维结合固着。 (1)轧余率(轧液率、带液率): (浸轧后织物重-干布重)/干布重×100% 轧染一般是连续染色加工,生产效率高,适合大批量织物的染色,但被染物所受张力较大,通常用于机织物的染色,丝束和纱线有时也用轧染染色。 *:泳移:织物在浸轧染液后焙烘过程中,染料随水份的移动而移动的现象 (烘干时,织物表面水分蒸发,通过毛细管效应,这两部分染液会向织物的受热表面移动,产生染料―泳移‖现象,造成色斑。) 3. 染色影响因素 浸染:染料、助剂、温度、浴比、pH等。 轧染:染料、轧余率、润湿剂或渗透剂、防泳移剂等。 一般轧余率:棉织物70%、合成纤维30~50%、粘胶纤维织物90%。

染整工艺原理(二)习题

一、染色理论部分 1.名词解释 染色亲和力染色熵染色热上染速率上染百分率匀染初染率菲克扩散定律吸附等温线移染泳移染色饱和值浴比稳态扩散非稳态扩散扩散活化能扩散边界层半染时间平衡吸附量带液率(轧余率) 2.染料的上染过程包括几个阶段?影响各个阶段的因素有哪些? 3.染料的聚集性能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4.测定染料在纤维内扩散系数的方法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5.说明染色亲和力或平衡吸附量与染色温度的关系。 6.吸附等温线有几类?解释每种吸附等温线的物理意义,写出其物理关系式。 7.何谓孔道和自由体积扩散模型?比较它们的扩散特点,分析加快扩散的可能途径。 8.说明染色温度对上染速率的影响。 二、直接染料染色 1.直接染料分几类?比较其染色性能。 2.何谓温度效应?实际染色时如何合理制定染色温度? 3.何谓盐效应?说明直接染料染色时加入中性电介质的促染机理。 4.说明直接染料染色时阳离子固色剂的固色机理,目前常用的阳离子固色剂有哪些品种? 5.写出直接染料浸染纤维素纤维的工艺过程及工艺条件。 6.分析直接染料在纤维素纤维上的结合状态。 三、还原染料染色 1.名词解释 隐色体浸染悬浮体轧染干缸还原全浴还原隐色体电位二色性常数半还原时间 2.还原染料的染色过程有哪几个基本步骤? 3.影响还原染料还原速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还原染料有几种染色工艺?浸染的染色温度主要根据哪些因素决定?

5.写出还原金黄GK、艳桃红R的还原反应历程,并比较它们的还原电位高低。 6.还原染料常有哪些不正常的还原现象产生,举例说明。 四、活性染料染色 1.写出卤代氮杂环(X、K、KE型)和β-羟基乙砜硫酸酯(KN型)活性染料与纤维素纤维的反应历程,指出决定速率的阶段,影响反应过程主要有哪些因素? 2.活性染料染色主要有几种工艺?写出工艺过程和固色条件。 3.何谓固色率、固色速率和固色效率?影响固色效率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4.写出卤代杂环和β-羟基乙砜硫酸酯活性染料的断键反应历程。 5.比较常见几类活性染料的酸、碱断键稳定性,提高断键稳定性的措施可能有哪些? 五、酸性染料染色 1、说明强酸性浴酸性染料上染羊毛的过程,并解释电解质的作用。 2、比较匀染性酸性染料和耐缩绒性酸性染料上染羊毛纤维的机理,解释pH值对上染速率的影响。 3、比较酸性染料上染羊毛、蚕丝和锦纶的染色特点和工艺。 4、何谓配伍指数和竞染,拼色时应该按什么标准选用染料,配伍指数主要决定染料的哪些性质? 六、阳离子染料染色 1、何谓纤维染色饱和值、染料染色饱和值、染料染色饱和系数。 2、说明阳离子染料上染腈纶的染色过程和染色基本条件。 3、影响阳离子染料上染腈纶纤维匀染性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可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匀染性? 4、说明阳离子匀染剂的匀染作用,一般如何控制其用量。 5、阳离子染料配伍值(K)分几级,实际染色时如何测定染料的配伍值? 七、酸性染料染色 1、分析分散染料在溶液中的状态,染料的溶解性和分散稳定性主要和哪些因素有关? 2、分散染料主要有哪几种染色方法,说明它们的工艺过程和特点。

染整工艺原理二复习题

第一章染色的基本知识 <一> 名词解释 1、上染 2、上染百分率 3、上染速率曲线 4、平衡上染百分率 5、半染时间 6、盐析 7、双电层 8、zate电位 9、吸附活化能 10、直接性 11、浴比 <二>问题 1、简述染料上染纤维的三个阶段? 2、指出上染速率曲线的实际意义? 3、简述影响染料聚集的因素? 4、染料与纤维的结合力有哪些形式,举例说明? 5、简述纤维在染浴中带电学说? 6、简述影响zate电位的各种学说? 7、分析纤维表面各种离子浓度的分布情况。 8、分析纤维带电与实际染色的关系。 9、解释“上染平衡属于动态平衡“这个结论。 10、分析纤维的两相结构及纤维的吸湿溶胀对染色的影响? 第二章染色热力学 <一> 名词解释: 1、化学位 2、染料对纤维的染色标准亲和力 3、吸附等温线 4、有效容积 5、染色分数 6、吸附层容积 7、染色热(△H) 8、染色熵(△S) <二> 问题 1、常见的吸附等温线有哪几种形式?举例说明各种吸附等温线所表示的染色机理及 其特点。 2、从亲和力定义式推导出朗格缪尔吸附等温式: 3、从亲和力定义式推导弗莱因利胥吸附等温式: 4、根据染色热,分析温度对染色工艺的影响。 5、假设一个分子量为500的分散染料染锦纶纤维时,浴比为1:20,在60℃时,亲和 力(-μ°)为3000kcal/mol,染色热(△H°)为10kcal/mol,试计算80℃下每升 染液里加入多少克染料才能使每公斤纤维获得1%的吸收(注:每升染液按1kg计算, 染色热可视为不随温度变化的定值)?

6、用直接染料染两块试样,在温度为T1下染色达到平衡时,染液的浓度为[D]S1,在温 度为T2(T2≠T1)下染色达到平衡时,染液浓度为[D]S2,假设达到平衡时,两试样 上染料浓度相等,即[D]f1=[D]f2,试推导出染色热的表达式〈设染色热不随温度改 变〉。 7、判断下列各种说法是否正确: (1)(a)当[D]s=[D]r时,上染达到平衡态。 (b)当V吸=V解时,上染到达平衡态。 (c)当染料停止向纤维吸附时,染色达到平衡态。 (d)当[D]r>[D]s时,上染达到平衡态。 (2)(a)zate电位就是纤维和水的界面电位。 (b)紧密层(固定层)里的正负电荷的数量是相等的。 (c)染色体系里加入食盐,因为紧密层变薄,所以zate电位的绝对值变小。 (3)(a)其它条件不变,当减少浴比时,平衡上染百分率下降,匀染性下降。 (b)其它条件不变,当染液中染料的投入量时,平衡上染百分率提高,扩 散速率提高。 (c)其它条件不变,当加入促染时,染料亲和力提高,匀染性下降。 8、在染色时,采取下列措施,哪些措施能提高上染速度,哪些措施能提高染色的均匀 性,并说明理由: (1)提高染色温度 (2)提高染液中染料浓度 (3)加入增塑剂 (4)提高染液的循环,搅拌速率。 9、棉纤维和涤纶纤维比较,哪种纤维更容易染色,为什么? 10、什么是水的类冰结构,它对染色熵有何影响? 第三章染色动力学 <一> 名词解释: 1、扩散 2、扩散系数 3、稳态扩散 4、非稳态扩散 5、真实扩散系数 6、表观扩散系统 7、无限染浴 8、有限染浴 9、活化分子 10、染料分子的扩散活化能 11、染色转变温度(Ta) 12、初染率 13、移染 14、遮盖性 15、半匀染时间 16、缓染 17、促染 <二> 问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