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机盐一般鉴定方法

无机盐一般鉴定方法

无机盐一般鉴定方法
无机盐一般鉴定方法

无机盐一般鉴别方法

(一)钾盐

(1)取铂丝,用盐酸湿润后,蘸取供试品,在无色火焰中燃烧,火焰即显紫色。但有少量钠混合时,须隔蓝色玻璃透视方能辨认。2K++[PtCl6]2-→K2PtCl6

(2)取供试品溶液,加亚硝酸钴钠试液与醋酸,即发生黄色沉淀。

2K++Na++[Co(NO2)6]3-→K2Na[Co(NO2)6]↓(黄色)

该反应在中性或微酸性溶液中进行,因而碱和酸均能分解试剂中的[Co(NO2)6]3-离子,妨碍鉴定。

在碱性中:[Co(NO2)6]3-+3OH-→Co(OH)3↓+6NO2-

在酸性中:[Co(NO2)6]3-+6H+→Co + 3NO↑+ 3NO2↑+3H2O

NH4+能干扰反应,NH4+的存在能与Na3[Co(NO2)6]作用,生成(NH4+)2Na[Co(NO2)6]沉淀。在鉴定K+前应除NH4+(可用灼烧法除去),I-也有干扰作用(可在蒸发皿中加HNO3蒸发至干而除去)。

(3)取供试品,加热除去可能杂有的盐,放冷后,加水溶解,再加0.1%四苯硼钠溶液与醋权即生白色沉淀。反应条件须在酸性(PH 2-6.0)中进行。

NaB(C6H5)4+K+→KB(C6H5)6↓+Na+

(二)钙盐

(1)取铂丝,用盐酸湿润后,蘸取供试品,在无色火焰中燃烧,火焰即显砖红色。

Ca2++[PtCl6]2-→CaPtCl6

(2)取供试品的中性或碱性溶液,加草酸铵试液,即发白色沉淀;分离,所得的沉不溶于醋酸,但溶于盐酸。

Ca2++(NH4)2C2O4→CaC2O4↓(白色)+2NH4+

CaC2O4+2HCl→CaCl2+H2C2O4

(三)钠盐

取铂丝,用盐酸湿润后,蘸取供试品,在无色火焰中燃烧,火焰即显鲜黄色。

2Na++[PtCl6]2-→Na2PtCl6

取供试品的中性溶液,加醋酸铀锌试液,即发生黄色沉淀。

Na++Zn(C2H3O2)2+3UO2(C2H3O2)2 + CH3COOH+9H2O →NaZn(UO2)3( CH3COO-)9·9H2O↓(醋酸铀酰锌钠,黄色)+H+

(若试液为钠盐的稀溶液,最好水浴处理使之变浓后再检查,如氯化钠注射液)。

(四)亚铁盐(二价铁盐)

(1)取供试品溶液,加铁氰化钾试液,即生成深蓝色沉淀。分离,沉淀在稀盐酸中不溶,但加入氢氧化钠试液,即分解成色棕色沉淀。

(2)取供试品溶液,加入1%邻二氮菲的乙醇溶液数滴,即显桔红色。

(五)铁盐(三价铁盐)

(1)取供试品溶液,加亚铁氰化钾试液,即生成深蓝色沉淀,分离,沉淀在稀盐酸中不溶,但加氢氧化钠试液,即分解成棕色沉淀。

4Fe3++3K4Fe(CN)6→Fe4[Fe(CN)6]3↓(深蓝色)+12K+

Fe4[Fe(CN)6]3+12NaOH→3Na4Fe(CN)3+4Fe(OH)3↓

(2) 取供试品溶液,加硫氰酸铵试液,溶液即变成血红色。

Fe3++NH4SCN→Fe(SCN)2+(血红色)

(六)锌盐

(1)取供试品溶液,加亚铁氰化钾试液,即发生白色沉淀,分离,沉淀在稀盐酸中不溶解。

3Zn2++2K4[Fe(CN)6]→K2Zn[Fe(CN)6]2↓(白色)+6K+

(2)取供试品溶液,以稀硫酸酸化,加入0.1%硫酸铜溶液以及硫氰酸汞铵溶液数滴,即生成紫色沉淀,继续滴加硫氰酸汞铵试液,沉淀由紫色变为绿色。

Zn2+与Cu2+同时存在,则Zn2+能促使Cu2+的反应立即共同沉淀出来。随着Zn2+与Cu2+的浓度不同,沉淀显浅紫色、深紫色至绿色。

(七)镁盐

(1)取供试品溶液,加碳酸铵试液,即发生白色沉淀,滴入氯化铵试液,沉淀溶解,再加磷酸氢二钠试液,振荡,即生成白色沉淀。分离,沉淀在氨试液中不溶。

Mg2++(NH4)2CO3→MgCO3↓(白色)+2NH4+

MgCO3+2NH4Cl→MgCl2+(NH4)2CO3

(NH4)2CO3→2NH3↑+H2O+CO2↑

MgCl2+Na2HPO4+NH4Cl→MgNH4PO4↓(白色) +2NaCl+HCl

(2)取供试品溶液,加氢氧化钠试液,即发生白色沉淀,分离,沉淀分成两份,一份加过量氢氧化钠试液,沉淀不溶;另一份中加碘试液,沉淀显红棕色。

Mg2++2NaOH→Mg(OH)2↓(白色)+2Na+

(3)取供试品溶液2滴,加氢氧化钠试液1滴,然后加对硝基苯偶氮间苯二酚试液(镁试液)数滴,显天蓝色沉淀,所生成的沉淀溶于氯化铵试液中。

该反应系一种有机染料吸附Mg(OH)2↓而产生的沉。如溶液酸性过强,呈黄色,可再滴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试液。

Mg(OH)2+2NH4Cl→MgCl2+2NH3↑+2H2O

(八)钡盐

(1)取铂丝,用盐酸湿润后,蘸取供试品,在无色火焰中燃烧,火焰即显黄绿色,透过绿色玻璃观察,火焰显蓝色。

(2)取供试品溶液,加稀硫酸,即发生白色沉淀,分离,沉淀在盐酸或硝酸中均不溶解。Ba2++H2SO4→BaSO4↓+2H+

(3)与硫酸及高锰酸钾反应:取供试品溶液1滴,加入高锰酸钾试液及2mol/L硫酸溶液各1滴生成紫色沉淀,加热2-3分钟,再加过氧化氢溶液1滴,紫色不褪。

Ba2+与SO42-反应生成BaSO4白色沉淀,但在KMnO4存在时即生成紫色沉淀。如KMnO4换以NaMnO4则BaSO4不染色。由于K+与 Ba2+的离子半径(1.33A和1.35A)差不多,K+诱导MnO4-进入 BaSO4晶格形成混晶而成紫色。

(九)银盐

(1)取供品溶液,加稀盐酸,即生成白色凝乳状沉淀。分离,沉淀能在氨试液中溶解而形成[Ag(NH3)2]+络离子,继加入硝酸,沉淀复生成。Ag++HCl→H++AgCl↓(白色)

(2)取供品溶液,加铬酸钾试液,即生成砖红色沉淀。分离,沉淀能在硝酸中溶解。

2Ag++K2CrO4→Ag2CrO4↓+2K+Ag2CrO4+2HNO3→2AgNO3+H2CrO4↓

(十)铜盐

(1)取供试品溶液,滴加氨水,即生成淡蓝色沉淀物,再加适量的氨试液,沉淀即溶解,生成深蓝色溶液。

2CuSO4+2OH-→Cu(OH)2SO4↓+SO42-Cu(OH)2SO4+8NH3→2[Cu(NH3)4]2++SO42-+2OH-

(蓝色碱式铜盐) (深蓝色铜铵络离子) (2)取供试品溶液,加亚铁氰化钾试液,即生成红棕色沉淀物,沉淀不溶于稀酸及氨水中,但溶于氨-氯化铵缓冲溶液中,生成蓝色的[Cu(NH3)4]2+与碱作用被分解成Cu(OH)2沉淀。

3Cu2++2K4[Fe(CN)6]→K2{Cu3[Fe(CN)6]2}↓+6K+

K2{Cu3[Fe(CN)6]2}+12NH3+→3[Cu(NH3)4]2++2[Fe(CN)6]4- (蓝色) +2K+

K2{Cu3[Fe(CN)6]2}+6OH-→3Cu(OH)2↓+2[Fe(CN)6]4-+2K+

通常反应在醋酸酸性中进行。

(3)取供试品溶液,加氢氧化钠试液,即产生淡蓝色沉淀,煮沸变为棕黑色。

Cu2++2NaOH→Cu(OH)2↓+2Na+Cu(OH)2→CuO↓+H2O (反应条件为△ )

(十一)铋盐

(1)取供试品溶液,加碘化钾试液,即生成红棕色或暗棕色沉淀物,分离,沉淀能溶解于过量的碘化钾试液中,成为黄棕色的溶液。加蒸馏水稀释可又生成橙色沉淀。

Bi3++3KI→BiI3↓+3K+BiI3+KI→KBiI4

继续加蒸馏水稀释,络合盐即分解,先形成碘化铋而后生成橙色的氧碘化铋沉淀物。KBiI4+H2O→BiOI↓+2HI+KI

如Bi3+浓度较小时,此步反应现象不太明显。

(2)取供试品溶液,加稀硫酸酸化,加10%硫脲溶液,即呈深黄色。

硫脲与多数金属离子有颜色反应,对Bi3+特别敏锐(1μg),络合物的颜色,视组成不同而异。 [Bi3+:CS(NH2)2:1:1黄褐色;1:2黄色;1:3:黄褐色]。如

BiCl3+CS(NH2)2→Bi[CS(NH2)2]Cl3(黄色络合物)

此反应亦可用于铋的比色测定。

(3)取供试品溶液,通硫化氢气,即发生棕黑色沉淀,能在热硝酸中溶解,但在氢氧化钠、稀盐酸或硫化液中均不溶。

Bi3++3H2S→Bi2S3↓+6H+

(十二)锑盐

(1)取供试品溶液,加稀盐酸酸化后,加水至恰有白色混浊发生,加热,趁热加入硫代硫酸钠试液,即后成橙红色沉淀。2Sb3++3S2O32-→4SO2↑+Sb2OS2↓(橙红色硫氧化锑) (2)取供试品溶液,加稀盐酸酸化后,通入硫化氢气体,即生成橙色沉淀物。分离,沉淀在硫化铵试液或硫化钠试液中溶解。

2Sb3++3H2S→Sb2S3↓(橙色)+6H+2Sb5++5H2S→Sb2S5↓(橙色)+10H+

Sb2S3+3(NH4)2S→2(NH4)3SbS3Sb2S5+3(NH4)2S→2(NH4)3SbS4

(十三)铝盐

(1)取供试品溶液,加氢氧化钠试液,即了生白色胶状沉淀。分离,沉淀分成二份,一份中加入过量的氢化钠试液;另一份中加入稀盐酸沉淀均即溶解。

Al3++3OH-→Al(OH)3↓(白色)

(2)取供试品溶液,加氨试液至生成白色胶状沉淀,滴加0.1%茜素磺酸钠溶液数滴,沉淀即显樱红色。注:试剂茜素磺酸钠化学名为1,2-二羟基蒽醌磺酸钠。

(3)取供试品溶液,加硫化钠试液,即后成白色胶状沉淀,分离,沉淀在过量的硫化试液中溶解。2Al3++3Na2S+6H2O → 2Al(OH)3↓+3H2S↑+6Na+

2Al(OH)3+Na2S→2NaAlO2+H2S↑+2H2O

(十四)汞盐

亚汞盐(一价汞盐)

(1)取供试品溶液,加氨试液或氢氧化钠试液,即变黑色。

Hg2(NO3)2+2NH4OH→HgNH2NO3↓+Hg↓+NH4NO3+H2O

Hg2(NO3)2+2NaOH→Hg2(OH)2↓+2NaNO3Hg2(OH)2→Hg2O↓+H2O

(2)取供试品溶液,加碘化钾试液振荡,即生成黄绿色沉淀,瞬即变为灰绿色,并逐渐转变为灰黑色,灰绿色沉淀在过量碘化钾试液中溶解。

Hg2(NO3)2+2KI→Hg2I2↓(黄绿色)+2KNO3

Hg2I2+2KI→2K[HgI2](溶解)

(3)取供试品溶液,加盐酸,即产生白色沉淀,在水中不溶,加氨试液即变黑色。

Hg22++2HCl→Hg2Cl2↓+2H+

Hg2Cl2+2NH3→Hg(NH2)Cl↓+Hg↓+NH4Cl

汞盐(二价汞盐)

(1)取供试品溶液,加氢氧化钠试液,即发生黄色沉淀。

Hg(NO3)2+2NaOH→HgO↓(黄色)+2NaNO3+H2O

(2)取供试品的中性溶液,加碘化钾试液,即发生猩红色沉淀,能在量过的碘化钾试液中溶解。再以氢氧化钠试液碱化,加铵盐即生成红棕色的沉淀。

HgCl2+2KI→HgI2↓(猩红色)+2KCl

HgI2+2KI(过量)→K2[HgI4](溶解)↓

(3)取供试品溶液,通硫化氢气,即产生黑色沉淀,分离,沉淀在硫化铵试液或沸稀硝酸中不溶。Hg2++H2S→HgS↓+2H+

(十五)铅盐

(1)取供试品溶液,加盐酸,即产生白色沉淀,在沸水中溶解,但冷却后结晶析出。Pb2++2HCl→PbCl2↓+2H+

(2)取供试品溶液,加铬酸钾试液,即产生黄色沉淀,在氢氧化钠试液或热硝酸中易溶,在稀硝酸微溶,在醋液中不溶。Pb2++K2CrO4→PbCrO4↓+2H+

PbCrO4+3NaOH→NaHPbO2+Na2CrO4+H2O

PbCrO4+2HNO3(热)→Pb(NO3)2+H2CrO4

(3)取供试品溶液,加碘化钾试液,即产生黄色沉淀,煮沸,即可溶解。放冷,则析有光泽的板状结晶。

(十六)氯化物

取供试品溶液,加氨试液使成碱性,如有沉淀生成需过滤,滤液分成2份。

(1)加销酸使成酸性,加硝酸银试液,即发生白色凝乳状沉淀,分离出沉淀能在氨试液中溶解,再加硝酸沉淀复生成。Cl-+AgNO3→AgCl↓(白色)+NO3-

AgCl+2NH4OH→[Ag(NH3)2]Cl(形成银氨铬离子而溶解) +2H2O

[Ag(NH3)2]Cl +2HNO3→AgCl↓+2NH4NO3

(2)加稀硫酸使成酸性,加入高锰酸钾结晶数粒,加热,即放出氯气,能使碘化钾淀粉试纸显蓝色。10Cl-+2KMnO4+8H2SO4→5Cl2↑+K2SO4+2MnSO4+8H2O+5SO42-

2KI+Cl2→2KCl+I2I2+淀粉→显蓝色(吸附化合物)

(十七)溴化物

(1)取供试品溶液,加硝酸钾试液,即产生淡黄色凝乳状沉淀。分离,沉淀能在氨试液中微溶,但几乎不溶于硝酸中。

Br-+AgNO3→AgBr↓(黄色)+NO3-AgBr+2NH4OH→Ag(NH3)2++ Br-+2H2O 在硝酸中几乎不溶,与其他银盐的沉淀区分(Ag2S↓、AgCO3↓等溶于硝酸中)。

(2)取供试品溶液,滴加氯试液,溴即游离,加氯仿振荡,氯仿层黄色或红棕色。

2Br-+Cl2→Br2+2CI-

Br2+氯仿→溶于氯仿层中,低浓度时呈黄色,高浓度时呈红棕色。

(十八)碘化物

(1)取供试品溶液,加硝酸银试液,即发生黄色凝乳状沉淀。分离,沉淀在硝酸或氨试液中均不溶解。I-+AgNO3→AgI↓(黄色)+NO3-

(2)取供试品溶液,加少量的氯试液,碘即游离,如加氯仿振摇,氯仿层显紫色,如加淀粉指示液,溶液显蓝色。 2I-+Cl2→I2+2Cl-

I2+氯仿→溶于氯仿层中显紫色I2+淀粉→蓝色(吸附化合物)

(3)取供试品溶液,加二氯化汞试液,即发生猩红色沉淀。在过量的二氯化汞试液中微溶,在碘化钾试液中易溶。

2I-+HgCl2→HgI2↓(猩红色)+2Cl-HgI2+2KI→K2[HgI4](碘化汞钾,溶解)

(十九)有机氟化物

取供试品约7 mg按照氧瓶燃烧法(中国药典77年版附录74页)进行有机破坏,用水20ml与氢氧化钠液6.5ml为吸收液,待燃烧完毕后,充分振摇,取吸收液2ml,加茜素氟蓝试液0.5ml,再加含有12%醋酸钠与6%醋酸溶液0.2ml,用水稀释至4ml,加硝酸琰亚钸液0.5ml,即显蓝紫色。

(二十)水杨酸盐

(1)取供试品稀溶液,加三氯化铁试液1滴,即显紫色。

(2)取供试品溶液,加稀盐酸,即析出白色杨酸沉淀,分离,沉淀在醋酸铵试液中溶解。

(二十一)苯甲酸盐

(1)取供试品的中性溶液,加三氯化铁试液,即发生赭色沉淀,加稀盐酸变为白色沉淀。

(2)取供试品,置干燥试管中,加硫酸后,加热,碳化,但析出苯甲酸在试管内壁,凝结白色升华物。

(二十二)醋酸盐

(1)取供试品溶液,加硫酸后,加热,即分解发生醋酸的特殊气味。

(2)取供试品溶液,加硫酸和少量的乙醇,加热即发生,醋酸乙酯的特殊气味。

2CH3COO-+H2SO4→2CH3COOH+SO42-

(3)取供试品溶液,加三氯铁试液,应显深红色,煮沸后产生红棕色沉淀,再加盐酸,即分解成黄色溶液。 3CH3COO-+FeCl3→(CH3COO-)3Fe(深红色)+3Cl-

Fe(OH)2(CH3COO-)+3HCl→FeCl3+2H2O+CH3COOH

(二十三)磷酸盐

(1)取供试品的中性溶液,加硝酸银试液,即发生浅黄色沉淀,分离,沉淀在氨试液或稀硝酸中均易溶解(与Br-产生的AgBr↓相区别)。

PO43-+3AgNO3→Ag3PO4↓(浅黄色)+3NO3-

Ag3PO4+6NH4OH→3Ag(NH3)2OH(溶解)+H3PO4+3H2O

Ag3PO4+3HNO3→3AgNO3+H3PO4

(2)取供试品溶液,加入铵镁试液,即发生白色结晶性沉淀。

HPO42-+MgCl2+NH4OH→Mg(NH4)PO4↓(白色)+2Cl-+H2O

(3)取供试品溶液,加钼酸铵试液与硝酸后,加热,即产生黄色沉淀。分离,沉淀能在氨试液中溶解。

在NH4OH或NaOH碱性溶液中,反应平衡向左方移动,而使沉淀溶解。

(二十四)乳酸盐

取供试品溶液,加硫酸使成酸性后,加高锰酸钾试液,加热,即发生乙醛的特殊气味。

(二十五)硫酸盐

(1)取供试品溶液,加氯化钡试液,即发生白色沉淀,分离,沉淀在盐酸或硝酸中均不溶解。SO42-+Ba2+→BaSO4↓

在硝酸和盐酸均不溶解,以与碳酸盐区别,因为若碳酸根存在,则加入氯化钡试液也能生成BaCO3↓,但它溶解于盐酸和硝酸中(生成氯化钡和硝酸钡,放出二氧化碳)。

(2)取供试品溶液,加醋酸铅试液,即发生白色沉淀,分离,沉淀在醋酸试液或氢氧化试液中溶解。

SO42-+Pb(CH3COO-)2→PbSO4↓+2CH3COO-

PbSO4+2CH3COONH4→Pb(CH3COO-)2+(NH4)2SO4

(二十六)硝酸盐

(1)取供试品溶液置试管中,加等量的硫酸,注意混合冷却后,沿管壁加硫酸亚铁试液,使成两液层,接界面显棕色。 NO3-+H2SO4→HSO4-+HNO3

6FeSO4+2HNO3+3H2SO4→3Fe2(SO4)3+2NO+4H2O FeSO4+NO→[Fe(NO)]SO4(棕色) (2)取供试品溶液,加硫酸与铜丝或铜屑加热,即发生红棕色的蒸气。

(二十七)亚硝酸盐

(1)取供试品溶液,加小量醋酸,再加硫酸亚铁试液,即显深棕色。

NO2-+CH3COOH→CH3COO-+HNO2

3HNO2→H2O+HNO3+2NO FeSO4+NO→[Fe(NO)]SO4(深棕色)

(2)取供试品溶液,加稀硫酸,碘化钾试液与淀粉指示液的混合液数滴,即显蓝色。2NO2-+H2SO4→2HNO2+SO4- 2HNO2+2KI+H2SO4→I2+K2SO4+2NO+H2O (3)取供试品溶液,加稀硫酸使成酸性后,加入高锰酸钾试液数滴,颜色即消退。

3NO2-+KMnO4+2H+→Mn(NO3)2+KNO3+H2O

(二十八)硼酸盐

(1)取供试品溶液,加盐酸使成酸性后,能使姜黄试纸变成棕红色,放置干燥,颜色即变深,用氨试液湿润,即变为绿黑色。 B4O72-+2HCl+5H2O→4H3BO3+2Cl-(2)取供试品,加硫酸,混合后,加甲醇,点火燃烧,即发生边缘带绿色的火焰。

B4O72-+H2SO4+5H2O→4H3BO3+SO42-H3BO3+3CH3OH→B(OCH3)3+3H2O

(二十九)碳酸盐

(1)取供试品溶液,加稀酸,即泡沸,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此气通入氢氧化钙试液中,即发生白色沉淀。CO32-+2H+→H2CO3→H2O+CO2↑

HCO3-+H+→H2CO3→H2O+CO2↑CO2+Ca(OH)2→CaCO3↓(白色)+H2O

(2)取供试品溶液,加硫酸镁试液,如为碳酸盐溶液,即发生白色沉淀,如为碳酸氢盐溶液,须煮沸,才产生白色沉淀。

(3)取供试品溶液,加酚酞指示液,如为碳酸盐溶液,即显深红色,如为碳酸氢盐溶液,不变色或仅显微红色。

(三十)枸橼酸盐

(1)取供试品溶液,加稀硫酸1滴,加热至沸,加高锰酸钾试液数滴,振摇,紫色即消失,加硫酸汞试液1滴,发生白色沉淀。

(2)取供试品的中性溶液,加过量的氯化钙试液,冷时无变化,煮沸,即产生白色的颗粒的性沉淀,能在醋酸或稀酸中溶解,但在氢氧化钠中不溶。

(3)取供试品的的中性溶液,加过量的硝酸银试液,即产生白色沉淀,能在硝酸或氨试液中溶解,取氧化性溶液置试管中,加热,管壁不显银镜。

(三十一)亚砷酸盐

(1)取供试品的中性溶液,加硝酸银试液,即发生黄沉淀,能在氯试液或稀硝酸中溶解。

AsO33-+3AgNO3→Ag3AsO3↓(黄色)+3NO3-

Ag3AsO3+6NH4OH→3Ag(NH3)2OH(溶解) + 3H3AsO3 + 3H2O

Ag3AsO3+3HNO3→3AgNO3+H3AsO3

沉淀在氨试液或稀硝酸中溶解,而与产生的溴化银、碘化银黄色的沉淀所区别。

(2)取供试品的中性溶液,加硫酸铜试液。即产生绿色沉淀,再加氢氧化钠试液,煮沸,沉淀变为红色。 2AsO33-+3CuSO4→Cu3(AsO3)2↓+3SO42-

Cu3(AsO3)2+6NaOH→3Cu(OH)2+2Na3AsO3

(三十二)砷酸盐

(1)取供试品1滴,加硝酸银试液1滴,应发生红棕色的沉淀,能溶于氨试液中。AsO43-+3AgNO3→Ag3AsO4↓+3NO3-Ag3AsO4+6NH4OH→3Ag(NH3)2OH+H3AsO4+3H2O

(2)取供试品1滴,加盐酸1滴,加碘化钾试液,1滴,应析出游离碘。

AsO43-+2HCl+2KI→I2+2KCl+ AsO33-+H2O

(三十三)硫代硫酸盐

(1)取供试品溶液,加盐酸,即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又变成黄色并发出二氧化硫的特

殊剌激性气味。

(2) 取供试品溶液,加三氯化铁试液,即显紫堇色,振摇后即消褪。

2S2O32-+FeCl3→[Fe(S2O3)2]- +3Cl- [Fe(S2O3)2]- +Cl-+FeCl3→S4O62-+2FeCl2

(3) 取供试品溶液,加醋酸铅试液,即产生白色沉淀,如再加过量醋酸铅试液,即溶解,如煮沸,沉淀变黑色。

S2O32-+(CH3COO-)2Pb→PbS2O3↓+2CH3OO-PbS2O3+H2O→PbS↓+ H2SO4

(三十四)亚硫酸盐或亚硫酸氢盐

(1)取供试品溶液,加盐酸,即发生二氧化硫的气体,有剌激性特殊气味,并能使润湿的硝酸亚汞试纸变成黑色。 Hg2(NO3)2+SO2+2H2O→2Hg↓+2HNO3+H2SO4

(2) 取供试品溶液,滴加碘试液,碘的颜色即消褪。

SO32-+I2+H2O→SO42-+2HI HSO3-+I2+2H2O→2H2SO4+2HI

(三十五)酒石酸盐

(1)供试品的中性溶液,置试管中,加硝酸银试液数滴,即产生白色沉淀,用少量氨试液使沉淀溶解后,将试管置水浴中,银即游离,附在试管内形成银镜。

(2)供试品溶液,加醋酸呈酸性后,加硫酸亚铁试液1滴,过氧化氢试液1滴,俟溶液褪色后,用氢氧化钠试液碱化,溶液即显紫色。

(三十六)铵盐

(1)取供试品溶液,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试液后,加热,即分解,产生氨气,遇显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能使变蓝色,并能使硝酸亚汞试液湿润的滤纸变为黑色。

(2)取供试品溶液,加碱性碘化汞钾试液压滴,即产生红色沉淀。

【好玉的鉴别方法有哪些】 好玉的鉴别方法图解

【好玉的鉴别方法有哪些】好玉的鉴别方法图解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佩戴玉饰品,玉饰品对人体有极大的功效,那么对于好玉该怎进行鉴定呢?有什么方法和技巧?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好玉的鉴别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好玉的鉴别方法之通过经验来鉴定 一看:与鉴别珍珠相反,玉石鉴定时必须要到灯光下看。(以后若有机会我还可写一点关于珍珠的)好的玉石,在莹光灯下,玉体呈柳絮状,可隐约看到石头内一团一团的,象是棉花一样。玉石是半透明的,有的带一点绿,通常称之为翠,翠越多,越值钱。有的活玉刚买来时只有一点翠,但戴的时间久了,玉养人,人养玉,翠会变得越来越多,玉石也因而升值。 二摸:如果大家在上物理课时没有看武侠小说,就会知道玉是热的良导体。真正的玉,导热是非常快的。你用手去摸,会感到一丝凉意。这个道理与你夏天在地下浇水的原理相似,并不是水的温度使你凉快,而是水蒸发之前吸收热量,降低了房间的温度。你把玉石戴上,或握在手中,感到凉快片刻后,因为它的良导体本性,一会儿玉石就与你的体温相等了,这时你再将它暴露到空气中,你会发现,片刻之间,他就会恢复到原先很凉很凉的温度。这是他导热快的体现,导热越快,玉石质量越好。 三敲:如果你手上有一块肯定的真玉(比如我这块),拿需要鉴别的石头与它相敲,如果发出清脆的呻吟,那很有可能是真玉。如果呻吟颇为浑厚,那恭喜你上了大当,买到了赝品。(这与选西瓜好象有点相反:)但拿玉敲的时候不要用手直接去拿,应该用细线将二者系住,然后摆动细线,使二者相撞。 四烧:前面几种方法简单,后面复杂和带高难度。第四种方法同样利用玉的导热性,将长发拔下一根,然后把她紧紧缠绕在玉石的表面,用火去烧,你会惊奇地发现,由于玉的良导热,短时间之内,你无法烧短女朋友的秀发。当然要注意的是,要缠得稍紧一点,让头发和玉石充分接触。还有烧的时间也不是太长,你用酒精灯外焰烤个七八分钟,玉石都要化了,头发还焉能不断。 五摔:如果用了上面四法,你还是不太放心自己买回来的玉石,那我不得不向你郑重吐

瓷器鉴定常见名词解释

瓷器鉴定常见名词解释 高岭土——制造瓷器的主要原料之一。颜色白中微带灰色或黄色,因最初在江西浮梁(今景德镇)东乡高岭村,故名。“高岭”一词最早见于清康熙二十一年《浮梁县志》记载,国标上音译Gaolin,成为国际性专用名词。 麻仓土——元、明景德镇制瓷原料,是产于景德镇附近的麻仓山的一种高岭土,故名。 瓷石——制造瓷器的主要原料之一。是含石英、绢云母为主体的岩状矿物。颜色白中微带黄色、绿色、灰色或浅红色,我国很早就用来制造瓷器。 不(音敦)子——制瓷原料经过加工,制成砖状泥块,称为“不子”或“白不”,中外陶瓷文献上普遍采用这个名词。 釉浆——即釉料,施于瓷坯的表面。据文献记载,景德镇制瓷用的釉浆由釉果和釉灰配制而成,主要由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钙、氧化钾、氧化钠等组成。釉灰是用石灰石、凤尾草

烧炼而成。 钴土矿——青花瓷器的呈色原料,种类颇多,古代大体分为两种:一种含锰量高含铁量低,为国产钴土矿;一种含锰量低含铁量高,为西亚地区产钴土矿。 苏泥麻青——又称“苏麻离青”、“苏泥勃青”,是一种从波斯进口的青花色料,元末明初景德镇的青花瓷器大多使用这种青料。其特点是发色凝重浓艳,并有黑色似铁锈斑点,经化验,料中含锰量低含铁量高,与国产青料显然不同。 平等青——又称“陂塘青”,明代成化到嘉靖中期景德镇青花瓷器使用的主要色料。产于今江西乐平,呈色淡雅。 回青——是一种进口的青花色料,明代正德、嘉靖、隆庆、万历时景德镇的青花瓷器大多使用这种青料。其特点是发色蓝中泛紫,与苏麻离青、平等青色调不同。

石子青——又称“石青”,明代中期晾德镇民窑青花瓷器上使用的一种色料。产于今江西上高,发色浓中带灰。 珠明料——产于云南,由钴土矿煅烧而成的青花色料。清代景德镇青花瓷器所用的主要青料,发色鲜明青翠。拉坯——把坯泥置于辘轳(即轮上),借辘轳旋转之力,用双手把坯泥拉成所需的形状,这是我国陶瓷器生产的传统方法,这一工艺过程称为拉坯。盘、碗等圆器都用拉坯方法成型。 利坯——拉成的坯半干时,置于辘轳上,用刀修整,使器表光洁,厚薄均匀,这道工序称为利坯。 挖足——圆器拉坯时器底留下一个3寸长的泥靶(柄),然后挖成器的底足,这道工序称为挖足。 泥条盘筑——陶器成型的一种原始方法。制作时先把泥料搓成长条,然后按器型的要求从下向上盘筑成型,再用手或简单的工具将里外修饰抹平,使之成器。用这种方法制成的陶器,内壁往往留有泥条盘筑的痕迹。 轮制——用轮车制作陶瓷器的方法,主要构件是一个木制圆

黄金的其他知识及鉴定方法

典当师操作实务(6)—黄金的其他知识及鉴定方法 时间:2007-07-09 (3).黄金的其它知识: 在地球形成的初期,黄金因比重大而多埋在地壳的较深处,由于地壳不断演变,部分黄金随熔岩上升而升高,甚至被挤到地表,又由于熔岩的风化,黄金随岩石沙石顺着河床流动,使流域的平原大地出现了金沙,即俗称的“沙金”,这种沙金还须进一步提炼,故一般不具备典当价值。在自然界中的黄金,大者叫“马蹄金”,中等大小的叫“橄榄金”,最小的叫“瓜子金”,其中,在河水中的自然金,大者一般称作“狗头金”,小者称作“麸麦金”,这种黄金虽有典当价值,但一般很少见。 由于黄金用途广、价格昂贵,而且稀少,使得人们萌生了去探索人造黄金的技术,因汞(水银)与黄金的原子系数相近(黄金79、汞80),而且原子量(黄金197、汞198)和外电子层构型也接近,因此,试图把汞变成黄金是科学界长期以来所攻克的目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哈佛大学的科学家利用“慢中子技术”,在原子加速器中首次把汞变成了黄金,但由于成本极高而无法大量制造。后来,日本科学家用伽马射线照射汞,在长达六年时间里,从1340克汞中获得774克黄金,与前者一样,也因为制造成本过高而不具备商业价值。 通常,黄金作为饰品交易时,一般除24K金以质量单位“克(g)”为计价单位外,其它K金饰品则以单件计价,但在典当鉴定评估时,该K金饰品的重量却是主要作价依据。另外,在我国港、澳、台等地区,也有把24K金称作足金或千足金的,而计价单位有时也采用英制和我国旧制的两、钱、分、厘、毫等,这种衡制就是“库平”和“关平”,香港一带还有“司马平”,“关平”是海关所用的衡量单位,以上部分衡量单位与公制“克”换算公式为:

无机盐一般鉴别方法课件

无机盐一般鉴别方法 (一)钾盐 (1)取铂丝,用盐酸湿润后,蘸取供试品,在无色炎焰中燃烧,火焰即显紫色。但有少量钠混合时,须隔蓝色玻璃透视方能辨认。2K++[PtCI6]2-→K2PtCI6 (2)取供试品溶液,加亚硝酸钴钠试液与醋酸,即发生黄色沉淀。 2K++Na++[Co(NO2)6]3-→K2Na[C(NO2)6]↓(黄色) 该反应在中性或微酸性溶液中进行,因而碱和酸均能分解试剂中的[Co(NO2)6]-3离子,妨碍鉴定。 在碱性中:[Co(NO2)6]3-+3OH-→Co(NH)3↓+6NO-2 在酸性中:[Co(NO2)6]3-+6H+→Co+3NO↑+3NO2↑+3H2O NH+4能干扰反应,NH的存在能与NH+4[Co(NO2)6]作用,生成生成(NH4)Na[Co(NO2)6]沉淀。在鉴定K前应除NH(可用灼烧法除去),I 也有干扰作用(可在蒸发皿中加NHO3蒸发至干而除去)。 (3)取供试品,加热除去可能杂有的盐,放冷后,加水溶解,再加深.1%四苯硼钠溶液与醋权即生白色沉淀。反应条件须在酸性(PH2-6.0)中进行。 NaB(C6H5)4+K+→KB(C4H5)6↓+Na+ (1)取铂丝,用盐酸湿润后,蘸取供试品,在无色火焰中燃烧,火焰即显砖红色。Ca2++[PtCI6]2-→CaPtCI6 (2)取供试品的中性或碱性溶液,加草酸铵试液,即发白色沉淀;分离,所得的沉不溶于醋酸,但溶于酸。 Ca2++(NH4)2C2O4→CaC2O4↓(白色)+2NH4+CaC2O4+2HCI→CaCI2+HC2O4 钠盐 取铂丝,用盐权湿润后,蘸取供试品,在色火焰中燃烧,火焰即显鲜黄色。 2Na++[PtCI6]2-→Na2PtCI6 取供试品的中性溶液,加醋酸铀锌试液,即发生黄色沉淀。 Na++Zn(C2H3O2)2+3UO2(C2H3O2)2+ CH3COOH+9HO2→NaZn(UO2)3( CH3COO-)9?9H2O↓9(黄色+H+(醋酸铀酰锌钠)(若为钠盐之稀溶液,宜在水浴上浓的后再检查,如氯化钠注射液)。 1.亚铁盐(二价铁盐) (1)取供试品溶液,加铁氰化钾试液,即发生深蓝色沉淀。分离,沉淀在稀

简单鉴别真玉的方法

简单鉴别真玉的方法 珠宝网百度百科部tougao@https://www.doczj.com/doc/8713827715.html, 一、最可靠的鉴定真玉的方法: 目前,市场上一些出售宝玉的摊点,常常混杂进一些加工精湛的人工玉。可靠的辨别方法是:看、听、测试。 看,主要看晶体透明度,真玉透明度较强,油脂光泽; 听,真玉声音清脆,反之声音闷哑; 测试,真玉从玻璃上划过,玻璃上留下划痕,而玉石本身则丝毫无损。

常见的假玉有塑胶、着色玻璃、云石(大理石)、电色假玉以玉粉和水晶加盐水制成的合成班用硝子仿制的玉器等不同的做假方法,其鉴别的手段也有所不同。 塑胶的质地比玉石轻,硬度差,一般还容易辨认。 着色下班也容易区别。只要拿到灯光或阳光下检查,就会看见玻璃里面有不少气泡。 二、最简单的鉴定真玉的方法: 1、对着阳光看,玉里有些云雾状的东西,一团一团的,象棉絮一样。 2、玉的硬度很高,象金刚石一样,所以可以在玻璃上划出一道道的痕来。 3、玉是凉的,放一根头在玉石上,用打火机烧,贴着玉的头发烧不断。 比较难辨的是电色假玉,这旨经过电镀,给劣质玉镀上一层美丽的翠绿色外表,很容易误以为是真玉。这时就需要仔细观察,如果上面有一些绿中带蓝的小裂纹,就是假玉。因为电镀时会留下裂纹,行家称为”蜘蛛爪”。也有人说,将电色假玉放置热油中,电镀色就会消退,还其本来面目。 以玉粉、水晶加盐水制成的合成玉是仿深色老坑玉。鉴定方法很简单,即它们的比重不同。天然玉比重3.3-3.4,而人造合成玉比重仅2.8。用手掂掂轻重,或用天平称量即可辨别真

假。 用硝子仿制的玉器,看去比玉还洁白莹润。古人说:”玉赛硝,必定高。”就是,白玉要象硝子那样,才算是高级的。可见,硝子和玉难以分辨。然而真假终究是不同的。就颜色来说,白玉的白色中常常泛青,纯白者极少,硝子则是匀净洁白的纯白色。就玉性来说,玉温润细腻,如脂如膏,硝子虽也温润,莹润之中却难免有贼光。白玉是天然产物,体质很难全部均匀一致,内中玉筋、玉花等。硝子为人工所制,则无上述表象。白玉质地坚实,无气泡可寻。硝子加工再好,常有气泡、气眼外露。弄清这几条,就不会把硝子制品当成玉器了。 文章出处:珠宝网(https://www.doczj.com/doc/8713827715.html,) 投稿邮箱:tougao@https://www.doczj.com/doc/8713827715.html,

瓷器鉴定收藏知识大全

瓷器鉴定收藏知识大全 第一章瓷器鉴定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瓷器研究与鉴定的两个阶段 第二节瓷器鉴定的内容与年代依据 第三节瓷器鉴定的重要性 第四节掌握瓷器鉴定应具备的条件 1、瓷器发展史的知识 2、瓷器烧造的工艺知识 (1)窑炉 (2)窑具 (3)器物成型 (4)化学原素与烧成气氛 第二章宋代五大名窑、民谣精品及瓷片标本赏析 23 第一节北宋官窑的鉴别 1、汝窑 2、钧窑 第二节南宋官窑的鉴别 1、修内司窑 2、郊坛窑

第三章宋代民窑的鉴别35 第一节宋代北方民窑的鉴别 l、以定窑为代表的印花白瓷 2、以耀州窑为代表的刻花青瓷 3、以磁州窑为代表的白地黑花瓷器 4、以钧窑为代表的花釉瓷器 第二节宋代南方民窑的鉴别 1、以越窑为代表的划花青瓷器 2、以龙泉窑为代表的青瓷器 3、以景德镇为代表的青白瓷器 (1)青白瓷的兴起(北宋初期) (2)青白瓷的发展(北宋末至南宋初) (3)青白瓷的衰落(南宋中后期) 4、以建窑为代表的黑釉瓷器 第四章历代名瓷的产生、发展、风格演变及其鉴定50 帝王与龙纹瓷器 元代枢府白瓷 元青花瓷器 宫廷御用黄釉瓷 明代红釉瓷器 永乐甜白瓷

宣德青花瓷 成化斗彩瓷 正德皇帝与伊斯兰纹饰瓷 嘉靖道教纹饰瓷 清代皇帝与万寿节瓷器 清宫习俗与插花瓷器 康雍乾珐琅彩 康熙开光纹饰瓷 康熙文房用瓷 雍正瓷 乾隆藏传佛教瓷 乾隆特种工艺瓷 乾隆御制诗瓷器 道光慎德堂款瓷器 同治婚礼用瓷 慈禧太后大雅斋瓷器 末代皇帝溥仪宣统瓷器 第五章元代瓷器鉴定的历史背景 229 第一节北方瓷窑的衰落 第二节龙泉窑青瓷的继续发展 第三节景德镇瓷窑的新成就 第四节青花与釉里红瓷器

方法黄金密度法鉴定及贵金属鉴定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方法黄金密度法鉴定及贵金属鉴定 密度法(比重法): 密度法又称静水力学法,根据黄金标准密度而估算出被测黄金饰品的成色含量,它是根据物理学里的阿基米德定律而来,即物体的浮力等于排开这种液体的重量来测算的。假设所求黄金饰品的成色含量为D,该黄金饰品在空气中的重量为P,水中的重量为P1,黄金的标准密度值为P2,用公式表现为: D=P÷P1÷P2。这种鉴定方法也可测定K 金饰品以及铂金等饰品。理论上,某种贵金属的密度只有一个,而实际测出的成色含量是一个近似值,而不是标准值,因此密度法(比重法)也有其局限性,而且水的密度随温度及时 间而变化,黄金饰品表面应保证干燥,操作时要求手法应保持快捷。对于空心的或掺入高密度金属(如金属钨)的黄金等饰品无法测定。尽管如此,密度法还 是具有操作简单、快捷、准确(视情况而定)和使用、维护成本低等优势,如果 和条痕法以及经验相结合则非常有效。 密度法(比重法)所用的仪器和材料很简单,这里采用的方法可能与一般教科 书上所讲的密度法有所区别,此法所求得的值为所测物的成色含量,因此,严格意义上讲,采用此法的前提是所测物已经定性,此法对所测物的定量很有实用价值。一般来说,只要有感量在0.01g-0.0001g 的天平和水即可。天平可以为双盘的光电式天平或单盘的电子天平,一般单盘的电子天平比较常见也易于操作,因此,本书只就单盘的电子天平的操作方法予以介绍。由于水具有成本低、无污染和安全性好等因素,因此,此法多采用水来作为浸液(自来水亦可) 另外,须准备一个烧杯(一次性水杯亦可)一根细线或发丝。 操作方法及步骤: 将天平调致零点状态,洗刷并干燥所测黄金饰品,将该黄金饰品放在载物盘

0号柴油质量的鉴别方法

0号柴油质量的鉴别方法 看颜色。合格的0号柴油的颜色一般为淡黄色或黄色,且清澈、透明。若发现0号柴油浑浊或黑色、无色时,多为不合格。 二、闻味道。合格的0号柴油,有油腻味或刺激性气味,若发现有臭味时,多为不合格。 三、看密度。常温下,0号柴油的比重为0.85左右,若密度太高,则说明该柴油干点过高,发动机在正常工作过程中容易燃烧不完、冒黑烟、积碳;若太低,则说明该柴油的低碳成分过多,机械正常工作过程容易产生爆震、机械加速无力或闪点过低。可以通过密度计检测,或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上述现象时,可以初步判别该柴油质量有问题。 四、闪点。闪点是衡量柴油着火危险性的指标,闪点越低,则发生着火的危险性越大。合格的0号柴油,国家标准要求的闪点为55℃(闭口),然而,只要向其混入一小部分低沸点烃,其沸点就会骤然下降,特别敏感。因此,若有条件可以用闪点仪测量,简单方便;若无条件,可以取少许柴油,敞口在太阳下,闪点较低时,可以看到油品挥发出来的大量烟气。 五、凝点。柴油的标号是以凝点作为指标,因此,顾名思义,

0号柴油的凝点为0℃。海南夏天气候炎热,平均气温在20℃以上,因此,凝点高不会对机械产生太大的影响,但在冬季,若凝点过高,则会造成机械输油管堵塞、熄火。当发现机械产生上述故障或使用的柴油结蜡时,可以判定该0号柴油不合格。我们亦可以取约200mL柴油注入容积约300mL干净、干燥的塑料瓶中盖好、包好,放到冰箱中冷冻1~2小时取出,用量程适当的温度计插入瓶中,让柴油溶解,测其熔点,可以得知该柴油是否合格。 参考理解相关定义 1.原油的组成与分类 原油主要由碳、氢两者种元素组成,主要化合物为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等烃类。非烃类化合物有含硫、氧、氮的化合物;少量金属的硫化物、氧化物、氮化物和少量金属有机化合物;少量硫、氧、氮和金属等组成的复合有机化合物等。原油按化学组成,分为石蜡基(烷烃>70%);环烷基(环烷>60%);中间基(烷、环烷、芳烃含量接近)和沥青基(沥青质>60%)。原油按硫含量分为低硫原油(<0.5%);含硫原油(0.5~1。5%);高硫原油(1.5%)。 2.密度 密度是石油及其产品的最简单常用的物理指标。天然原油的密度

玉石的鉴别之方法大全

玉的鉴别之方法大全 1。玉石的笼统坚定方法 鉴别玉石首饰,应该从硬度、透明度、颜色、光彩和有无斑点几个方面去看。真正的玉石非常坚硬耐磨,晶莹剔透,颜色纯丽,光彩熠熠。如果能看出玉石内部有裂纹、棉花纤维般的棉纹或暗伤,它就是低劣的玉石。凡是假玉石,表面有皱纹,内部有气泡,重量轻,硬度小,互敲时声音清脆。 玛瑙鉴真法 玛瑙是稀奇珍贵之物,市场上的假货也特多,大多数都是用精练松脂加入明粉同玻璃碎制成。要鉴别真伪,必须把它放在掌心中磨擦一番,其色、其形、其气味不变者即是真品。但是,有的人认为,经磨擦,易发热者是真品,这是误解,不可靠。 宝石肉眼鉴别法 宝石可分为天然宝石和人造宝石两大类,我们在选择宝石首饰时,如何用肉眼去鉴别它呢?天然宝石一般色泽柔和,自然,色彩有时很混杂,几种共处于一宝石体中,有花纹却不规则,但很细腻。用肉眼对强光看宝石,或用五倍以上的放大镜仔细观察,有时可见宝石内部有如棉絮状、网状或树根状的包裹体和小裂缝,偶尔可见明显的扁平生长线。有些宝石手感发凉、滑手,显得湿润象浸过油。好的宝石经研磨后具有“猫眼”和“星光”效果,即宝石中有一道白线,恰似猫在白天强光下眼中的一条白线;“星光”则是在阳光下转动宝石,经折射的光闪闪如月夜间星星的眨眼。而人造宝石一般颜色鲜艳、均匀、纯净。经抛光后,光泽耀眼,颜色的人工意识强,由于加入了某些稀土元素,有单色的,如黑、红、黄等;也有复合色,如玫瑰红、酱紫。但绝不会出现象天然宝石几种色彩共处于宝石体中那样的现象。另外,有些宝石中有较为明显的圆形小气泡及人工合成生长的子品痕迹;生长线呈线型较为明显;颗粒较大;同一颜色规格数量较多;较为坚硬,一般在莫氏六级

正确的瓷器鉴定方法

正确的瓷器鉴定方法 具体到瓷器的鉴定上,本 质鉴定内容就是对瓷器胎土、 釉色和彩料的认定,也只有对 胎土、釉色和彩料进行综合判 断,才可以最大程度地鉴别古 董瓷器的真伪。胎是骨,釉是 衣,对胎土和釉色的鉴定最为 关键。当然我们首先要了解胎 和釉在各个时期的特征。 元代的胎土在淘炼中不是 很细腻,含有杂质,经过长时间自然的变化颗粒更明显,铁锈点和火石红斑都会带有沉着的色感。明代早期的胎土则淘炼得比较细腻,结构也显得紧密。明代中期胎土的淘炼则更为细腻,有了高质量的胎土才可以制作出如成化鸡缸杯等极为精细的作品。明代至清早期、后期胎土又变得粗糙,并导致瓷器制作整体水平的下降。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胎土的淘炼发展到了一个新水平,胎骨结构更紧、更细密、有重量感、可塑性好,为这一时期的瓷器品种呈现多样化提供了保证。清中晚期的胎土则又向粗糙发展,器物的胎质多有颗粒和杂质,也显得疏松,整个瓷器的质量下降明显。元和明代青花瓷器多数都为青白

釉和小部分白釉,另外各种单色釉瓷器的釉面都特别肥厚润洁,以至于釉面结构也相当紧密。清以后青花瓷器的釉面则有更多的变化,有青白釉、白釉、灰釉等,而且釉面的质量也在不断的下降,变得稀薄和松软。 鉴定中对元、明、清瓷器的彩料也要有细微的分析研究。如青花、五彩、釉里红、粉彩、斗彩、珐琅彩、墨彩和各类单色釉。如青花彩料元代最有特色的是进口的苏麻离青。明代青花则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永乐、宣德时期还用苏麻离青为主;成化、弘治、正德以国产的平等青为主;嘉靖、隆庆、万历大量使用进口的回青料;天启、崇祯浙料用的较多。清代青花呈色最好的是康熙中晚期,用云南明珠料,分色是所有青花瓷器中最好的,俗称“五彩青花”。雍正、乾隆青花有呈色浓郁深沉的特点。 了解各朝瓷器的胎土、釉色、彩料特点是为了更好地去掌握鉴定的本质内容,寻找到各朝瓷器在胎土、釉色、彩料方面所具有的共性和个性特征也是为了更好的鉴定。共性的特点就是器物经过长时间自然变化所产生的一种内在物理性的转变特性,料深沉,光泽内敛有厚度,在整个器物的用色上有浓淡深浅的变化,另外,各类釉上彩的彩料都有自然的润光从彩料深处溢出,光芒闪烁让人心动。当然在瓷器鉴定中还是要全面地分析和判断,但从初始鉴定的角度来看,对胎土、釉色、彩料的认识应该还是最为关键的。胎土都有结晶,有润光,结构相对紧密,有一种厚重感。釉面温润如玉,有一种内在的宝光由里而外自然释放。彩料的特点和釉面相似,青花瓷器的用料深沉,光泽

黄金鉴定常用方法

常规检验方法: (1)看颜色:黄金首饰纯度越高,色泽越深。在没有对金牌的情况下可按下列色泽确定大体成色(以青金为准则。所谓青金是黄金内只含白银成分);深赤黄色成色在95%以上,浅赤黄色 90--95%,淡黄色为80--85%,青黄色65—70%,色青带白光只有50--60%,微黄而呈白色就不到50%了。通常所说的七青、八黄、九赤可作参考。 (2)掂重量:黄金的密度为19.32g/cm3,重于银、铜、铅、锌、铝等金属。如同体积的黄金比白银重40%以上,比铜重1.2倍,比铝重6.1倍。黄金饰品托在手中应有沉坠之感,假金饰品则觉轻飘。此法不适用于镶嵌宝石的黄金饰品。 (3)看硬度:纯金柔软、硬度低,用指甲能划出浅痕,牙咬能留下牙印,成色高的黄金饰品比成色低的柔软,含铜越多越硬,折弯法也能试验硬度,纯金柔软,容易折弯,纯度越低,越不易折弯。 (4)听声音:成色在99%以上的真金往硬地上抛掷,会发出沉闷声,有声无韵也无弹力。假的或成色低的黄金声音脆而无沉闷感,一般发出清脆响声,而且声有余音,落地后跳动剧烈。

(5)用火烧:用火将要鉴别的饰品烧红(不要使饰品熔化变形),冷却后观察颜色变化,如表面仍呈原来黄金色泽则是纯金;如颜色变暗或不同程度变黑,则不是纯金。一般成色越低,颜色越浓,全部变黑,说明是假金饰品。 (6)看标记:国产黄金饰品都是按国际标准提纯配制成的,并打上戮记,如“24K”标明“足赤”或“足金”;18K金,标明“18K”字样,成色低于l0K者,按规定就不能打K金印号了。目前社会上不法分子常用制造假牌号、仿制戳记,用稀金、亚金、甚至黄铜冒充真金,因而鉴别黄金饰品要根据样品进行综合判定来确定真假和成色高低。

高中化学高三素材09化学备考之无机盐无机盐一般鉴别方法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高三素材09化学备考之无机盐无机盐一般 鉴别方法高中化学 〔一〕钾盐 〔1〕取铂丝,用盐酸潮湿后,蘸取供试品,在无色炎焰中燃烧,火焰即显紫色。但有少量钠混合时,须隔蓝色玻璃透视方能辨认。 2K++[PtCI6]2-→K2PtCI6 (2)取供试品溶液,加亚硝酸钴钠试液与醋酸,即发生黄色沉淀。 2K++Na++[Co〔NO2〕6]3-→K2Na[C〔NO2〕6]↓〔黄色〕 该反应在中性或微酸性溶液中进行,因而碱和酸均能分解试剂中的[Co〔NO2〕 ]3-离子,阻碍鉴定。 6 在碱性中:[Co〔NO2〕6]3-+3OH-→Co〔NH〕3↓+6NO-2 在酸性中:[Co〔NO2〕6]3-+6H+→Co+3NO↑+3NO2↑+3H2O NH+4能干扰反应,NH的存在能与NH+4[Co〔NO2〕6]作用,生成生成〔NH4〕Na[Co〔NO2〕6]沉淀。在鉴定K前应除NH〔可用灼烧法除去〕,I也有干扰作用〔可在蒸发皿中加NHO3蒸发至干而除去〕。 (3)取供试品,加热除去可能杂有的盐,放冷后,加水溶解,再加深.1%四苯硼钠溶液与醋权即生白色沉淀。反应条件须在酸性〔PH2-6.0〕中进行。 NaB〔C6H5〕4+K+→KB〔C4H5〕6↓+Na+ 〔1〕取铂丝,用盐酸潮湿后,蘸取供试品,在无色火焰中燃烧,火焰即显砖红色。Ca2++[PtCI6]2-→CaPtCI6 〔2〕取供试品的中性或碱性溶液,加草酸铵试液,即发白色沉淀;分离,所得的沉不溶于醋酸,但溶于酸。 Ca2++〔NH4〕2C2O4→CaC2O4↓(白色)+2NH4+CaC2O4+2HCI→CaCI2+HC2O4 钠盐 取铂丝,用盐权潮湿后,蘸取供试品,在色火焰中燃烧,火焰即显鲜黄色。2Na++[PtCI6]2-→Na2PtCI6 取供试品的中性溶液,加醋酸铀锌试液,即发生黄色沉淀。 Na++Zn(C2H3O2)2+3UO2(C2H3O2)2+ CH3COOH+9HO2→

玉的鉴别方法

玉的种类有很多,玉分为翡翠、和田玉、岫岩玉、独山玉等很多种,不同的玉有不同的鉴别方法,下图是小便为您总结的翡翠玉的鉴别方法。 缅甸玉图片 翡翠代用品的鉴别目前市场上的翡翠代用品,可谓五花八门,琳琅满目,常见的翡翠代用品有83玉、硬钠玉、水沫子、不倒翁、软玉、独山玉、岫玉、青海翠玉、绿玛瑙、澳玉、东陵玉、马来玉、玻璃等,这些代用品在外观和颜色上与翡翠的某些品种相似,但有些不具有翡翠的粒状、纤维状交织结构,它们的物质组成、折射率、密度和硬度等都与翡翠不同,下面雾露河翡翠网为您介绍常见的玉的鉴别方法。

83玉主要组成矿物为硬玉(约90%),次要矿物为透辉石(约10%),伴有透闪石化,结构为似斑状变晶结构,一般认为83玉为翡翠变种,属新山料。83玉绿色呈斑状、块状、条状分布,飘不鲜艳的灰蓝花;83玉水头一般都较好,多呈半透明,相对密度为3.25~ 3.31,折光率1.66,玻璃光泽,硬度略低于翡翠,紫外光下无荧光反映,分光镜下,在437nm处出现一吸收谱线。83玉可以其色形特征,飘灰蓝花水头较好,敲击声发闷,不易碎裂等特征为鉴别标志。 83玉与翡翠B货的区别是,翡翠B货是经人为处理,结构已被破坏,结构松散;83玉结构完整,不松散。B货表面有微细沙眼,翠性模糊;83玉表面光洁,翠性明显。B货绿色飘浮,呈蜡状光泽,83玉飘灰蓝花,色实在,呈明亮的玻璃光泽。红外光谱分析,83玉的谱线与翡翠A货一致,不像B货出现异物

吸收峰。要指出的是,市场上的83玉一般经过类似B货处理的方法处理,因此识别83玉是较困难的事。在业内,有人甚至称83玉就是“B货”。 染色缅甸玉

粉彩瓷器鉴定技巧和方法

粉彩瓷器鉴定技巧和方法 粉彩 粉彩瓷又叫软彩瓷,景德镇窑四大传统名瓷之一,是以粉彩为主要装饰手法的瓷器品种。粉彩是一种釉上(在瓷胎上)彩绘经低温烧成的彩绘方法。粉彩瓷器是清康熙晚期在五彩瓷基础上,受珐琅彩瓷制作工艺的影响而创造的一种釉上彩新品种,从康熙晚期创烧,后历朝流行不衰。 方法/步骤 1粉彩瓷的特点粉彩瓷装饰画法上的洗染,吸取了各姐妹艺术中的营养,采取了点染与套色的手法,使所要描绘的对象,无论人物,山水,花卉,鸟虫都显得质感强,明暗清晰,层次分明。采用的画法既有严整工细刻画微妙的工笔画,又有渗入淋漓挥洒,简洁洗练的写意画,还有夸张变形的装饰画风。甚至把版画,水彩画,油画以及水彩画等姐妹艺术都加以融汇运用,精微处,丝毫不爽;豪放处,生动活泼。粉彩的绘制,一般要经过打图,升图,做图,拍图,画线,彩料,填色,洗染等工序。其中从打图到拍图,是一个用墨线起稿,进行创作构思,如绘瓷决定装饰内容与形象构图的阶段。正式绘制时定稿叫“升图”,把描过浓墨的图样从瓷器上拍印下来叫“做图”。接着把印有墨线的图纸转拍到要正式绘制的瓷胎上去即“拍图”,这样就可进行绘瓷。 粉彩的描绘,着色技法是比较复杂细致的,一般如画,彩,填,洗,扒,吹,点等技法。其所用工具有画笔,填笔,洗笔,彩笔,笃笔,赤金笔,金水笔,玛瑙笔,扒笔等许多特制笔。 2雍正粉彩鉴定技巧雍正早期有康熙五彩风格,粉彩纹饰多绘团花、团蝶、八桃蝙蝠(喻意多福多寿)、过枝花卉、水仙灵芝、仕女、麻姑献寿、婴戏等。纹饰明显疏朗、规整。如粉彩过枝桃蝠盘,从盘外壁开始绘桃枝叶及桃,通过盘口过到盘心接绘桃枝叶及蝙蝠,雍正时期一般绘8个桃,乾隆时多绘9个,有“雍八乾九”之说。雍正朝画的蝙蝠翅膀顶端下弯有钩,钩中有一点,嘴上有毛(但不绝对)。仕女幼童人物较小,面目清秀,或有疏简的山石树木等背景,或留较多的空白。这时和康熙朝一样,较多地使用“金红彩”,精细之作还在纹饰上方用墨彩行书题相应的诗词歌赋,并绘红色迎首或压角章,显露出当时社会文人的儒雅之风。一般民窑多在碗、盘、炉、罐、盘口瓶、小瓶上绘粉彩纹

教你如何辨别黄金首饰的真伪

教你如何辨别黄金首饰的真伪 黄金首饰是指以黄金为主要原料制作的首饰。黄金的化学符号为Au,比重为17.4,摩氏硬度为2.5。黄金首饰从其含金量上可分为纯金和K金两类。纯金首饰的含金量在99%以上,最高可达99.99%,故又有“九九金”、“十足金”、“赤金”之称。K 金首饰是在其黄金材料中加入了其它的金属(如银、铜金属)制造而成的首饰,又称为“开金”、“成色金”。由于其它金属的加入量有多有少,便形成了K金首饰的不同K数。K数的大小与含金量如下: 24K,99%以上;22K,91.7%;21K,87.5%;18K,75%;14K,58.5%;12K,50%;10K,41.66%;9K,37.5% 8K,33.34% 6K,25% 在黄金首饰中,纯金首饰质地较软,牙咬有印,容易弯折,色泽金黄、纯正、柔和,手感沉重,有沉甸甸的感觉。K金首饰质地稍硬,牙咬无印,色泽是黄中带白,并依K数的减小,白色渐增,黄色渐浅。K金首饰的手感不如纯金首饰沉重。此外,无论是纯金还是K金首饰上都带有印签。黄金首饰上的印签,有用“金字”,也有用“Kg”英文字母表示质地。标明含金量时,用“99”字或“24K”字样的表明是纯金首饰,K金首饰依含金量不同,标明着相应的K数,如标着“18K”的K 金首饰,其含金量为75%。此外,首饰上还有标志着不同生产厂家的产地印签。真的黄金首饰,印签标准、完整、清晰,是重要的判别标识。 易与黄金首饰相混淆的首饰种类较多,有的是镀金首饰,有的是包金首饰,有的是铜质首饰,还有的是铜合金首饰。下面就其种种简要说明一下: 镀金首饰是在其它的金属首饰表面用电镀法镀上一层金色,颜色与真金首饰相仿,金黄光亮,新时较难辩认。但镀金首饰手感较轻飘,质地较硬,牙咬无印,用久易褪色。有的电镀不好的镀金首饰,颜色不是发红就是发白,或者发花。 色金首饰是指在其它金属表面包上24K或22K的金箔,如金箔的K数太低,其柔软性较差。包金首饰的外观与真黄金首饰相似,金光闪闪,又不易褪色,使人真假难辩。但仔细观察首饰的凹陷处、夹角处、背后等,可以发现有金箔凹凸不平,有翘边起皮的现象。如首饰上有断裂接头,可从此看到金属材料的断面是外黄里白。此外,包金首饰的手感也较轻,质地较纯金首饰硬,牙咬无印,不易弯曲,久戴金箔易起皮脱落。 铜质首饰色为黄中带红,发假,光泽较暗,质地较软,重量轻飘。铜合金首饰(铜锡合金),颜色发白,质硬质轻,久戴掉色,会使皮肤发黑。 无论是镀金首饰、包金首饰、还是铜首饰、亚金首饰,一般不带类似黄金首饰的印签。或所带印签不同于黄金首饰,如有的首饰刻有英文字母“GK”,其含义是“镀金”。或者印签字迹模糊不清,歪歪斜斜,消费者应通过辨认首饰上是否有印签、印签是否符合上述规定、印签是否清晰等方面内容,以判别黄金首饰真伪。 黄金首饰的鉴定方法很多,中国民间总结了一套简便方法,其口诀是:看色泽、

几种常见无机盐的缺乏症及食物来源见下表

几种常见无机盐的缺乏症及食物来源见下表 The final revision was on November 23, 2020

几种常见无机盐的缺乏症及食物来源见下表: 几种常见维生素的功能、缺乏症及食物来源见下表:

糖类 (1)食物来源:谷类、豆类和根茎类等食物中含有较多的糖类。 (2)功能:糖类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走路、学习、呼吸等都要消耗能量,这衅能量大部分是由糖类提供的。 (3)缺乏时的症状:瘦弱、乏力、低血糖。 脂肪 (1)食物来源:猪油、奶油、蛋黄、花生油、芝麻、豆类和硬果类等食物中含有较多的脂肪。 (2)功能:脂肪也是人体能量来源的重要物质,但是脂肪一般是储存在体内作为备用能源 (3)缺乏时的症状:瘦弱。 蛋白质 (1)食物来源:奶、蛋、鱼,瘦肉、豆类制品等。 (2)功能: ①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如蛋白质是构成细胞膜、染色体的主要成分。 ②能源物质,蛋白质能分解释放能量,为人体的牛命活动提供能量。 ③人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3)缺乏时的症状:长期供应不足可导致营养不良,发生贫血。

水 (1)来源:食物和饮料。 (2)作用: ①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占体重的60%~70%。 ②人体各种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人体内的细胞生活在液体环境中。 ③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进行运输。 无机盐 无机盐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多,约占体重的4%,是构成人体的重要原料,如钙和磷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重要成分。无机盐还参与人体的各种代谢活动,是人体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 维生素 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体每日对它们的需要鼙也很小。但是,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是其他营养物质所不能代替的。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隹长发育,甚至患病。 很多妈妈都问过小孩皮肤粗糙怎么办这个问题,小孩的皮肤相对而言比较薄嫩,到了秋冬干燥的季节就容易粗糙,同时也有很少的宝宝是天生的皮肤粗糙,那么小孩皮肤粗糙怎么办呢我们来听听专家是怎么说的吧。 海军总医院皮肤专家指出,宝宝皮肤粗糙问题的产生是因为皮肤缺少所致,一般婴儿体内水分占体重的70%~75%,较成人(60%~65%)高,因其生长发育旺盛,故需水量也多,由于供水不足很有可能会产生宝宝皮肤粗糙问题。水分的需要量与年龄、体重、食物的质与量,代谢高低、体温与肾浓缩功能等因素有关,年龄越小相对需水量越大,因而要解决宝宝皮肤粗糙怎么办的问题,就要做好以下这些事项: 1、多喝温开水改善宝宝皮肤粗糙,这是最有效的滋润方法。 2、不要经常的洗澡,特别是不要用较烫的水洗,一般一周2-3次即可,禁止用香皂等化学品,应该选用柔和的婴儿沐浴液。 3、改善宝宝皮肤粗糙要用温水洗脸,洗后涂抹润肤油,同样不追求美白、抗衰老

玉的种类,鉴别方法

玉 玉是在世界(尤其是东亚)各地区受到广泛欢迎的一个宝石的分类,在矿物学上玉分为硬玉(也称翡翠,主要成分为NaAlSi2O6)和软玉(透闪石、阳起石一类,因化学成分的不同而呈现各种颜色,种类较多,但主要成份均为Ca2(Mg, Fe)5Si8O22(OH)2)。 二玉的种类 玉有软玉、硬玉之分软玉一般指产于我国新疆一带的白玉、青玉、碧玉与东北岫玉等,硬玉是指产于缅甸的翡翠。无论是软玉、硬玉,它们的质地都非常坚硬,颜色十分璀璨,故冠

以“石中之王”的美誉。玉石价值本已不菲,再经过巧匠的加工雕琢,就变成了一件件价值连城的宝物。玉器随着时代发展,就逐渐形成了玉的文化。 三玉的鉴定 玉器可分为软玉和硬玉两种,硬玉又名翡翠。从化学成分来看,软玉是含钙、镁和铁的硅酸盐,而硬玉则是含钠和铝的硅酸盐。 下面介绍鉴别真假玉器的一些常用方法: (1)水鉴别法 将一滴水滴在玉上,如果成露珠状,

久不散者是真玉。 (2)手触摸法 若是真玉,用手摸有冰凉润滑之感。(3)观察法 将玉对着光亮处观察,颜色剔透、绿色均匀分布的是真玉。 (4)舌尖鉴别法 舌尖舐真玉有涩的感觉,而假玉则无。 此外,还可以用放大镜观察,主要看有无裂痕,有裂痕的其价值 玉石的品质鉴别 鉴定玉的品质,有六条标准,即“色、透、匀、形、敲、照”。 (1)色

玉以绿色为最佳,红、紫二色玉石的价值仅为绿色玉石的1/5。玉当中若含红、紫、绿、白四色,称为“福禄寿喜”;若只含红、绿、白三色,则为“福禄寿”。色泽暗淡、微黄色的为下品。如果是单色玉,以色泽均匀的为好。 (2)透 透明晶莹如玻璃,没有脏杂斑点,不发糠、不发涩的为上品。半透明、不透明的玉,则分别称为中级玉和普通玉。在清朝和清朝以前,带有红、绿、白三种颜色的玉才称为翡翠玉。到了现代,翡翠玉泛指一般透明的玉。目前的翡翠玉以透明并带绿色的

几种常见的黄金检测方法及科学检测方法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检测黄金真假纯度的方法: 1、用牙齿咬? 经常听人说“真金用牙咬过后,会留下淡淡的牙痕,因为黄金的延展性很好,有点软,不纯的就硬,咬不动。” 在日常生活及电视剧里,这种检验黄金成色的办法比较常见。 据了解,人齿的莫氏硬度为6 ,黄金和银的相对莫氏硬度是2.53 ,纯铜是3 ,铁是4 。很多金属材料的硬度都比较低,用牙齿咬都会留下明显的咬痕。“因此,用牙齿咬区分哪个是金子哪个不是金子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2、用火烧? 黄金的熔点约为1064摄氏度,当火焰达到或是超过这个温度时,黄金就会变成液态。真金不怕火炼本意是讲,纯金在高温的状态下,不会氧化,颜色和重量都不会发生任何的变化,如果不是纯金,用火烧过后,颜色和重量都会发生变化。 用火烧金的方法辨别真金是有科学道理的,但是针对普通消费者而言,专家并不提倡用这样的方式,因为用一千多度的温度去烧黄金,是比较危险的,所以,这个方式不是最好的辨别真假的方法。 3、看颜色? 在试金石上画一些金的条痕,然后滴上硝酸,如果黄金条痕没有任何变化,就是真黄金,因为黄金是不溶于硝酸的。专家表示,金黄色是黄金的固有物理性质,在没有分析测试的条件下,光靠肉眼看颜色辨别真伪是不可行的。因为黄金可以加入其他的元素,把颜色改变,所以,这个鉴别方法没有科学依据。 4、吸铁石吸一吸?

“ 如果黄金饰品里含有杂质,用吸铁石吸一吸,如果能吸的起来,就说明黄金有杂质。” 最近,这种黄金辨别法开始在网上被广泛流传。 只有铁、钴、镍三种金属能被吸铁石吸起来,因此,如果黄金饰品添加了其他物质,那么吸铁石这一检测方法也就无从谈起了。 5、掂重量? 掂重量,越重越好?黄金的比重约为19.32克每立方厘米,银的比重约为10.5克每立方厘米,如果这两种材料都是1千克,银的体积将是黄金的2倍左右,但黄金的密度要更高一些。专家表示,掂黄金分量需要很多的前提条件,例如金首饰的体积、外观、形状要差不多,掂分量还需要一定的经验,例如每天都能够接触到黄金制品的人,所以,掂分量辨别真假还是不可行的。 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检查方法原来都不靠谱,那么什么方法才是靠谱的呢? 1、密度测算法简单可行 据了解,黄金的密度在常温下是19.26 克/ 立方厘米至19.37 克/ 立方厘米,因此,可以用精度较高的量杯注入一定量的水,然后把金条放入水中,测量新的水体积,两者相减就知道金条的体积,进而得出金条的密度。如果这个密度处于标准值之间,那么该金条成色较高的可能性较大,否则就可能掺假。 普通检测可采用密度测算法,这种方法相对简单易行,能排除部分掺假的黄金。 该方法能够排除大多数掺假黄金,但如果掺假黄金经过严格的配比添加其他金属,就无法辨别了,例如铱和钨,其比重和黄金相近,光靠掂分量、测密度是辨别不出来的。 2、化学分析或光谱分析 据悉,辨别黄金最科学的办法就是在实验室里,经过化学分析或光谱分析。X荧光光谱

烹饪原料品质鉴别方法

烹饪原料品质鉴别方法 烹饪原料品质鉴别方法(1)理化鉴定 理化鉴定是利用仪器设备和化学试剂对原料的品质进行判断,包括理化检验和生物检验两种方法。 理化检验主要是分析原料的营养成分、风味成分、有害成分等。生物学检验可以测定原料或食物有无毒性或生物性污染。运用理化鉴定能具体而准确地分析食品的物质构成和性质,对原料品质和新鲜度等方面做出科学的结论,还能查出其变质的原因、有毒物质的毒理等。由于理化鉴定需要有专门的仪器设备和试验场地及专业的技术人员,检验周期长,难以在经营企业中使用。但随着食品市场监管的需要及完善,某些原料必须经国家设立的专门检验机构检验合格后才可以进入市场,因此理化鉴定主要在检疫部门等使用。 (2)感官鉴定 感官鉴定就是利用人的感觉器官,即用眼、耳、鼻、舌、手等对原料的品质进行鉴定,有以下5种具体方法。 ①视觉检验:是一种运用最广的手段,就是用肉眼对原料的外部特征(形态、色泽、清洁度、透明度等等)进行检验。 ②嗅觉检验:就是利用人的鼻子来鉴别原料的气味,烹饪原料都有其正常的气味,当它们腐败变质,就会产生不同的异味。 ③味觉检验:人的舌头上有许多味蕾,可以辨别原料的滋味,

味觉检验就是通过感觉原料滋味的变化,从而判断原料品质的好坏。 ④听觉检验:通过耳朵听被检原料主动或被动发出的响声来鉴定其品质的好坏。 ⑤触觉检验:就是通过手接触原料,检验原料的重量、质感(弹性、硬度、粗细)等,从而来判断原料的质量。 以种感官检验的方法,有时用一种,有时会几种方法配合使用。 感官鉴定简单易行,宜于企业使用,但容易产生偏差。只要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就可以迅速地对原料的品质进行鉴定。但感官鉴定有它的局限性,它只能凭人的感觉对原料的某些外形特点进行大致判断,不能完全反映其内部的本质变化,其准确度不及理化检验。而且,人的感觉和经验有差别,往往会影响检验的结果。 烹饪原料中含有的营养成分食物中含有多种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其中主要有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大类。根据在机体内的作用,这些营养成分可以分为构成物质、能源物质和调节物质三部分。蛋白质、无机盐和水是构成物质,糖和脂肪是能源物质,维生素是调节物质。 糖类又称为碳水化合物,包括单糖、双糖和多糖。单糖是最简单的碳水化合物,如葡萄糖、果糖。双糖由单糖分子连接而成,如蔗糖、麦芽糖、乳糖。多糖由许多单糖分子组成,如淀粉、纤维素。食物内含有多种糖类,如谷物种子、甘薯和胡萝卜含有淀粉,植物的果实和部分根、茎含有蔗糖、果糖和葡萄糖,牛乳含

五种鉴别玉器的年代方法

五种鉴别玉器的年代 一、从材料鉴识古玉 1、古人说;“远看玉,近看工”对古玉的鉴识首先把握的是材料,也就是说古玉首先断质而后断代,玉狭义的讲是指硬玉(翡翠)和软玉(和田玉),硬玉流入中国历史很短清初才流入民间。软玉在良渚文化已出现距今已有7000年的历史。 2、从广泛的角度讲“玉石之美者”,因此在古代玛瑙、绿松石、水晶、都称其玉,我们今天要从材料上鉴识古玉,除了要从材料上鉴识古玉外,还要了解这些材料被使用的“历史”。如红山文化玉器用的大多数是岫岩玉,良渚文化玉器用于产江苏的“软玉”,新疆和田玉的使用是从商代开始的。汉代以前的和田玉多为仔料,俄罗斯玉、青海玉和河摸料玉的使用只是20年的历史。 3、古代主要玉种;1、岫岩玉矿物成分蛇纹石已有12000的历史。红山文化大都采用的材料。2、透闪石-阳起石产于江苏的“软玉”但外观不能与新疆的和田玉相比,其外部特征有云母壮闪光点。在良渚文化被采用。3、独山玉是一种蛀变的辉长岩独山玉在新石器晚期已被采用。 4、和田玉产玉新疆是商代以后独领风骚的美玉,是中国人心中的玉宝,为历代宫廷御用。是真正意义上的“玉”。 5、绿松石,在新石器时期已被采用。 6、玛瑙在新石器时期已被采用。 7、翡翠高档玉石产于缅甸清初进入中国。 二、从器型鉴识古玉 在漫长的玉文化史中,每个时代都有其特有的器型。抓住每个时期玉器造型的主要特征,是古玉器鉴识的第一道门坎。例如,红山文化的圆雕玉龙、玉猪龙。良渚文化的玉琮、商代的玉璇玑、西周的凤鸟人物饰、从西周到西汉的玉璜、战国到西汉的出廊玉璧和玉舞人、西汉的辟邪三宝、唐代的玉飞天、宋代的童子、明代的玉牌、清代的山子等。每个时代的器型都有各自的特点,要从细微之处加以鉴识。 三、从纹饰鉴识古玉 饰纹,可以说是玉器的“符号”每一个朝代的玉器都有其特定的符号,纹饰已有上百种,几乎每个朝代都有新的纹饰出现,一些纹饰不断的消亡。有的纹饰“生命力”极强,跨越了整个玉文化历史,了解这些纹饰“出生”的时间,就能断定这类纹饰玉器出生的年代。 1、红山文化的网状纹,出现在龙首或龙下颔处。 2、良渚文化的兽面纹,后世再也没出现。 3、纽丝纹从良渚文化直到清代一直使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