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达斡尔族民族特点

达斡尔族民族特点

达斡尔族民族特点
达斡尔族民族特点

达斡尔族民族特点

达斡尔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县。达斡尔"意即"开拓者"。族源契丹。以狩猎和农业为主,渔

业较发达。

语言:有自己独立的语言,达斡尔语是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的

一个独立语支,无本民族文字。达斡尔语与蒙古语族的其他亲系语

友的语言有许多共同的语法特点和相同、相近似的词汇。在清代,

达斡尔族多使用满文,少数人兼用蒙文和哈萨克文。辛亥革命后至今,普遍使用汉文。

生产方式;初始以猎、渔、排木业为主,后来发展为农、牧、林

各业。由于达斡尔族一直生活在北方寒冷地区,过去以空皮制服装

为主,现多以布质为主。

饮食:在饮食构成中,过去肉食占较大比重,近代转变为以食粮

为主。喜食“稷子米”,经常吃加牛奶的热稷子米饭或加牛奶的荞

麦面、饼,带牛奶和狍肉的燕麦和荞麦粥是老年人喜欢的食物。珍

贵菜有“瓦奇”(猪肘子)、“手扒肉”。喜欢吸烟、喝茶和饮酒。

住房:达斡尔族人的村屯一般都建在依山傍水,视野开阔,地势

较高的岗坡或山脚下,即使在平原地区,村屯也建在临近河川的高地。住房多为砖瓦房,也有草房。家家筑有矮院墙,上有柳条篱笆。

婚俗:在旧社会,达斡尔中封建的婚姻观念较强,婚姻大事完全

由父母、长辈做主包办,送亲乘车、骑马,新娘乘坐蓬车,由她的

亲弟弟或近亲弟弟驾车,女婿先驰马回报。时至当代,那些封建道

德观念早已为婚姻自由、男女平等、婚事简办等新风俗所替代。婚

姻以入赘婚较普遍,婚礼一般在春暖花开时举行,新郎要迎着新升

的太阳去接新娘,希望家庭像旭日东升一样美好。

丧葬:家中有人逝世,在院门外立几米高杆,在顶端横棍上挂三

四尺长的白布,以示家有丧事。从前,灵柩要抬到墓地,后来多用

马车。墓地位置由长子事先在明白人指点下选好,提前破土开挖。灵至各家大门口,各家老者为之洒酒,以示告别送行。在整个葬礼过程中,娘家亲属的地位最为重要,可以当场挑剔不周之处,办葬者对娘家亲的招待最为勤谨。3日后子女等去填土圆坟,烧七、烧周年等与汉族无异。长者故去,晚辈和小于死者的近亲都要服孝。

文化艺术:达斡尔族的文化艺术十分丰富,既有达斡尔族文人创作的优秀作品,又有大量的民间口头文学。如清代达斡尔文人阿拉布丹的《蝴蝶花的荷包》、《四季歌》、《戒酒歌》等数十篇优秀作品,近代达斡尔族文人钦同普创作的《农夫歌》、《打渔歌》、《伐木歌》等作品,都在达斡尔族人民中广泛流传。

[达斡尔族,音乐舞蹈,现状]达斡尔族传统音乐舞蹈传承的现状及思考

达斡尔族传统音乐舞蹈传承的现状及思考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受重视和关注,达斡尔族传统音乐舞蹈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了相关学者的关注,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达斡尔族传统音乐舞蹈的发展现状,以及其未来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众所周知,音乐舞蹈形态千差万别,达斡尔族传统音乐舞蹈作为独立的存在,自身特色十分鲜明,对达斡尔族传统音乐舞蹈传承现状的思考和探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弘扬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并为音乐舞蹈领域注入新鲜的血液和力量。基于此,本文将着重对达斡尔族传统音乐舞蹈的传承现状进行思考,以此带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的贯彻和落实。 【关键词】达斡尔族;传统音乐舞蹈;传承与保护 文化是政治经济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人类的发展与进步,达斡尔族传统音乐舞蹈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不仅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同时可以使更多的人从不同角度认识到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但是就目前达斡尔族传统音乐舞蹈传承现状来讲,情况不是十分乐观,一些专业的音乐院校在课程的设置以及对传统音乐舞蹈的分析都不是十分透彻,所以,不断深入研究达斡尔族传统音乐舞蹈的传承现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人们对其认识不足的问题,并通过分析当前的传承现状,总结出达斡尔族传统音乐舞蹈未来的保护措施以及发展方向,进一步推动达斡尔族传统音乐舞蹈保护传承工作的落实,一般来讲,传承是达斡尔族传统音乐舞蹈展现其固有生命力的根本所在,所以,达斡尔族传统音乐舞蹈的传承问题逐渐成为相关学者的关注重心和焦点。 一、达斡尔族传统音乐舞蹈的传承现状 (一)传承主体。就目前达斡尔族传统音乐舞蹈的传承主体来讲,主要涉及到个体行为保护与传承,民间团体行为保护与传承,以及政府行为的保护与传承。以下对不同传承主体的具体特点进行分析。 个体行为保护与传承的最大特点在于保护者主动并愿意将达斡尔族传统音乐舞蹈的相关内容进行适当的收集和整理,并及时有效的传承给他人,简单来讲,个体行为保护传承带有一定的自发性,能够积极主动的将所了解和掌握的信息和文化通过自己的方式传承下去,以便更多的人了解达斡尔族传统音乐舞蹈的文化精髓,目前,个体传承效果相对良好。 民间团体行为传承与保护主要是通过节日以及一些民俗活动组织歌舞演出,或者通过学术研讨会对达斡尔族传统音乐舞蹈传承的相关内容进行研究和探析,随着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达斡尔族人们逐渐开始认识到本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同时随着政府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民间团体传承行为逐渐成为达斡尔族传统音乐舞蹈传承的主流方式,并在不断发展中。 政府行为的传承与保护主要是指的是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达斡尔族传统音乐舞蹈的传承,同时也包括一些专业院团、专业院校等对达斡尔族传统音乐舞蹈的传承。个体、学校、政府三个保护主体大体上涵盖了自下而上的保护和传承主体,从总体上来讲,个体保护和传承相对随意,同时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民间机构相对稳定,保护和传承活动也相对规范,所以民间机构对达斡尔族传统音乐舞蹈的传承作用相对较大,政府在传承与保护达斡尔族传统音乐

2020智慧树,知到《民间音乐艺术采撷》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民间音乐艺术采撷》章 节测试[完整答案] 智慧树知到《民间音乐艺术采撷》章节测试答案 见面课:东北五族民间音乐解析 1、问题:东北五族所指的民族不包括下列哪个民族? 选项: A:朝鲜族 B:达斡尔族 C:鄂温克族 D:赫哲族 答案: 【朝鲜族】 2、问题:《伊玛堪》是下列哪个民族的说唱音乐称谓? 选项: A:满族 B:赫哲族 C:达斡尔族 D:鄂温克族 答案: 【赫哲族】 3、问题:下列民族对应的民间歌舞名称不正确的是: 选项: A:达斡尔族:《哈库麦》 B:鄂温克族:《鲁克该勒》

C:鄂伦春族:《吕日格仁》 D:赫哲族:《斗熊舞》 答案: 【赫哲族:《斗熊舞》】 4、问题:那乃族是赫哲族在俄罗斯境内的同源民族。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5、问题:俄罗斯族是外来民族。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6、问题:萨满教是一种原始宗教。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7、问题:东北五族的语言属于藏缅语系语言。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8、问题:《乌苏里船歌》是赫哲族原生态民歌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见面课:古琴音乐折射的文人情怀 1、问题:中国“琴棋书画”四艺之中的琴是指什么乐器? 选项: A:钢琴 B:古筝 C:古琴 D:扬琴 答案: 【古琴】 2、问题:古琴的名称有很多种,下面还有哪种也是对古琴的称呼? 选项: A:瑶琴 B:玉琴 C:七弦琴 D:古筝 答案: 【瑶琴 ; 玉琴 ;

七弦琴】 3、问题:以下哪一位不是我国著名的古琴演奏家? 选项: A:管平湖 B:查阜西 C:刘天华 D:吴景略 答案: 【刘天华】 4、问题:下面哪一首古曲不是古琴曲? 选项: A:《平沙落雁》 B:《阳关三叠》 C:《梅花三弄》 D:《十面埋伏》 答案: 【《十面埋伏》】 5、问题:我国最早的刻本琴谱《神奇秘谱》是刊刻于哪个朝代? 选项: A:唐朝 B:宋朝 C:元代 D:明代 答案: 【明代】

谈达斡尔族舞蹈主要艺术特点

谈达斡尔族舞蹈主要艺术特点 [达斡尔族是我国北方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达斡尔族人性格开朗豪放,讲礼仪,重感情,能歌善舞,多才多艺。在漫长的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创作出许多具有本民族特色的音乐、歌曲和舞蹈,深受全国各族人民的喜爱而流传国内外。其中舞蹈成就尤为突出。 达斡尔族舞蹈的艺术特点: 一、传统性。达斡尔族的舞蹈传统和艺术风格主要集中表现为罕伯舞(达语译之为“哈库麦”)。其舞蹈保存了旗袍、皮靴、坎肩,男子着毡帽,女子则用围巾或有围发头饰为其传统舞蹈装饰。 传统的达斡尔舞蹈分为两种:一种是“哈库麦”舞;另一种是“哈库麦勒”舞。“哈库麦”舞是直接呼号到打斗掀高潮为止。“哈库麦勒”舞必须三段式:一是先对唱对舞;二是对呼号配舞:三足对呼号对打斗到激情绽放才能结束。达斡尔族老年人喜爱跳完整的“哈库麦勒”舞.开展传统达斡尔族舞蹈比赛活动,也必须以三段式的“哈库麦勒”为主。这两种舞不管是哪一种,都能表现出达斡尔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也体现出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和延续。这种带有浓厚的传统色彩的达斡尔族舞蹈流传至今,达到老少皆宜,雅俗共赏.普及率极高,这就是传统达斡尔族“哈库麦”舞的魅力。 二、模仿性。传统的达斡尔族舞蹈动作来源于生活,多是通过采集、狩猎、捕鱼以及生产生活过程的形象模仿。像“划船、撒网、射箭、采黄花等动作都具有形象的模仿性。像梳头照镜子、提水、挑水等动作”都属于写实的动作,是表现达斡尔族人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如“捆个子”这个舞蹈语汇,是模仿达斡尔人打羊草时捆草动作,也是把传统的生产劳动场面形象的艺术化。达斡尔族舞蹈动作也有从动物的形象模仿来的,像“狮子咬逗”这个动作,俩人同时斜对面并腿蹲下.按着节奏起跳,模仿咬住对方右肩膀,很像一对狮子在互相撕咬脖子打斗。尽善尽美地表达出达斡尔人极强的模仿能力。 达斡尔人是一个对雄鹰十分崇拜的民族,将雄鹰视为本民族的图腾。有一个舞蹈语汇叫“鹰斗”,就是模仿猎鹰捕杀猎物时激烈争斗场面。两个人同时高举单拳对打,还有“雄鹰展翅”这个动作,长伸双臂一高一低,用柔韧的臂、肘、腕以及衡移步,学着雄鹰在蓝天飞翔的动作,非常形象的再现了雄鹰那高傲的气质。 三、竞技性。在民族史中记载:达斡尔人当中很多人是好猎手;划船打鱼是他们的强项,战争年代他们英勇善战,战斗英雄不计其数。达斡尔人自强的好胜心也体现在达斡尔族舞蹈中。如共三段式的传统“哈库麦勒”就具有比赛性。第一段式:慢舞低唱,二人对唱对舞,一问一答。这是赛谁的唱词多;唱词好,赛谁问的好,答的准。第二段式:由慢速转中速,边舞边对呼号,模仿各种动物叫声。如学杜鹃、百灵鸟、布谷鸟叫声比赛,“各古,得齐,乐谁”等,这鸟叫声和呼号共计有20种。在声音艺术处理比赛方面,应是一个人呼号的最后一个音未落,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017

第一单元《北国之声》 第1课时《美丽的家乡》 教学目的: 1学唱歌曲《美丽的家乡》音高准确、声音和谐统一。 2了解歌曲是一首达斡尔族歌曲,了解“傲蕾·一兰”的相关资料介绍。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能够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并边唱能边加入简单的少数民族的舞蹈动作。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歌曲,能自己自由的创编歌词。体会二声部的演唱,为下节课做准备。教具运用:电子琴、实物投影、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相互问好,开始上课。 二、设计问题: 我们都是生活在呼伦贝尔的孩子,在我们身边也有不同民族的同学,请你说一说,都有那个民族的?你对这个民族的了解给大家讲一讲吧。(学生可以自由回答,师做适当的介绍补充) 三、学唱歌曲 1、师做介绍,在呼伦贝尔的最北面,是美丽的莫力达瓦,生活着很多达斡尔族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 2、设问,播放视频短片回答问题。 3、引入新课,并介绍歌曲选自歌剧《傲蕾·一兰》 4、家乡美,有什么美景呢?听师完整的范唱,找到答案。 5、按节奏读歌词,跟节拍进行练习。 6、跟琴模唱第一段歌曲的旋律,唱乐谱。 7、师弹奏歌曲旋律,生自己练习填词唱,不足之处师给予指导。 8、跟琴完整的练习歌曲的演唱。 9、师示范简单的达斡尔族舞蹈动作,请生模仿。 9、边唱歌曲,边加入歌表演。 四、巩固创新

1、歌曲中唱的家乡的美景镇的是很美,你能说说你自己家乡的美景吗? 2、学生自由的发言 3、有这么多的美景,我们把它写出来唱一唱吧。 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歌词创作。 5、把学生创作的歌词进行展示,大家唱一唱。 6、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 7、聆听歌曲二声部的演唱,下节课学习二声部。 五、师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有所收获,如果你有更好的方法来表达对这首歌曲的理解,下节可我们可以一起分享! 第2——3课时《驯鹿》《冬猎》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了解北方民族的生活,感受富有生活气息的农村生活场景,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 通过聆听音乐,学会用多种方式表现音乐的段落、情绪、力度等。 教学重点、难点 1. 欣赏乐曲、感受月琴、柳琴的音色美。 2. 如何感受音乐中“怡然自得”的生活情绪和安静、祥和的生活状态。 教材分析 1.《驯鹿》 选自组曲《北方民族生活素描》,刘锡津作于20世纪70年代末,分《赛马》《驯鹿》《渔歌》《冬猎》四个小曲。乐曲通过这四首小曲描绘了北方少数民族幸福而又多彩的生活,充满生活气息。作者曾深入北方各少数民族地区生活采风,选取了内蒙古、鄂温克、赫哲和鄂伦春等民族生活和劳动中最具有特征的场景为内容,以简练、生动的笔触,勾勒出四幅充满生活气息而又形象各异的北方少数民族的风情画。 2.《冬猎》 《冬猎》也选自组曲《北方民族生活素描》,描写了居住在大小兴安岭的鄂伦春人的狩猎场面。“鄂伦春”意即“山岭上的人”。引子渲染出原始森林的神秘和狩猎前特

达斡尔族民歌

达斡尔族民歌

————————————————————————————————作者:————————————————————————————————日期:

浅谈达斡尔族民歌 班级 09音教1班 学号 09084105 姓名邱敏

浅谈达斡尔族民歌 摘要:达斡尔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和新疆塔城县,有自己的民族语言达斡尔语。达斡尔族民间音乐包括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哈库麦、说唱音乐乌春三类。 关键词:扎恩达勒,哈库麦勒,乌春 达斡尔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县。达斡尔”意即“开拓者”。族源契丹。达斡尔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受清朝满族文化影响,通用满文,后普遍使用汉文。达斡尔族的民间音乐有山歌、对口唱和舞词等多种形式,以音调热情奔放、委婉多变、节奏鲜明、节拍严正见长。 一、民间歌曲“扎恩达勒” 达斡尔族民歌主要有“扎恩达勒”,它是一种山歌体裁的民间歌曲,通常在森林、放牧或赶车的旅途中抒唱。歌词不固定,多半是触景生情、即兴吟咏,并衬用“讷耶哟”等虚词填充,曲调悠扬,尤多颤音,具有达斡尔族山歌的独特风格。 扎恩达勒,是一种类似山歌、小调体裁民间歌曲的统称。这类歌曲通常是在人们放牧、砍柴、骑马、踩黄花、踩柳蒿芽时即兴唱的。传统的达斡尔族民歌中,扎恩达勒可分为有词的和无词的两种形式。 有词的扎恩达勒根据曲调的固定程度可分为三种: (1)词曲固定的扎恩达勒,一般不允许随意改动词曲,它大多是在世代传唱中经过不段完善保留下来的。 (2)曲调固定、即兴填词的扎恩达勒,通常表现为一曲多词,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歌者可在不同的场合即兴填词来表现不同内容。 (3)词曲皆即兴的扎恩达勒,歌手触景生情即兴咏唱的民歌,在词曲的艺术上一般不够完美,歌词常用衬词填充。 无词的扎恩达勒是达斡尔族民歌中比较独特的表现形式,是一种以“讷一呀呢一呀”这种无实质意义的衬词唱曲调的歌,多是即兴演唱。在结构上比较有词

中国传统音乐基础(DOC)

中国传统音乐基础复习纲要 第一章汉族民歌与歌舞 1 民歌的基本特征:口头性、集体性、风土性 2 民歌发展史: ⑴先秦《候人歌》黄帝《弹歌》 周代《诗经》,十五国风共收集周初到春秋中叶的民歌3000多首,地域 包括黄河流域的陕、晋、豫、鲁及长江流域的鄂和川东. 楚国南部的祭祀歌曲《九歌》 ⑵秦汉魏晋以后把所收民歌称为“乐府”,著名篇目有《陌上桑》《焦仲卿妻》 ⑶三国、两晋、南北朝北方的歌包含在“相和歌”中。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民歌成就颇高,有《敕勒歌》《木兰辞》;南方民歌成就突出是吴歌和西曲,吴歌是江苏一带民歌基础上加工而成,西曲兴盛于长江中游一带。 ⑷隋、唐、五代、宋些民歌被精选,加工,填词成为“曲子”,这样的“曲子”敦煌约保存有590首词,80支曲。到宋代,宋词成为高峰。 ⑸元、明、清明中叶出现歌词集和曲谱集。《挂枝儿》,明代冯梦龙编辑并评论的民歌集。 3 民歌分类法: 劳动号子:节奏规整,音调高亢 山歌:适于自由抒发内心情感,旋律悠长,节奏自由 ⑴体裁分类法音乐经过反复加工,旋法细腻,结构规整 小调:(分为吟唱调、摇曲和时调,时调是由艺人在公众场 合演唱的小调,音乐形式较成熟,传唱变异中,音 调骨架较固定) ⑵“色彩区”分类法:强调区域地理文化特征对民歌风格的影响。苗晶、乔建中 以全国汉族民歌为对象写出专著。 ⑶其他分类法:行政区划分类法即按省分类,在《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是比较 实用的分类形式。 4 与民歌的流传发展相关的重要背景因素 ⑴地理环境⑵历史条件与社会习俗⑶方言(由于民歌由土地而生,用方言

演唱,依方言而传播,所以口头方言声调对民歌旋律走向的影响是直接的。⑷人口迁徙⑸经济的影响。 5 主要歌种和歌舞种类介绍 ⑴信天游,流行于陕北,脚夫中间传唱最多。“山川河流,日月星辰”起兴《赶牲灵》 ⑵山曲,流行于山西河曲,保德,偏关及陕西府谷,神木一带,其曲调为上下句,两句的前半句往往相似或相同,有时仅仅是乐句的落音不同。旋律的跳进多,起伏大,频繁的跳进赋予山曲以鲜明的特色和粗狂的性格。《走西口》 ⑶开花调(石占明)演唱,流行于山西太行山区的左权、武乡一带,“开花”起兴,音调简洁,风格秀丽,以级进七声性音阶为主。 ⑷花儿(朱仲禄),流行于甘、青、宁夏等地。《上去高山望平川》 ⑸客家山歌,今天分布于粤、闽、赣交界处及湘、桂、台等地。流传于广东兴宁,梅县一带的客家山歌称“兴梅山歌”,流行于江西兴国县一带的称“兴国山歌”。 ⑹秧歌,汉族民间歌舞种类,广泛流行于黄河以北地区,集中于春节前后。 ⑺花灯,流行于西南地区各民族中的民间歌舞,发展为地方戏后叫“云南花灯”“贵州花灯” ⑻花鼓,汉族民间歌舞,流行于安徽、长江中下游地区,山东及西北地区。 第二章说唱音乐 1“什样杂耍”是旧时民间艺人们对他们练习表演的各种技巧、功夫的通称。包括:“吹、打、拉、弹、说、学、逗、唱、变、练”十种。 2“撂明地”是指在某种固定场合(一般多是在游人集中的各类市场里)有一块固定的地方,四周摆几条长板凳围出场子,艺人可在中间表演。 3曲艺传说是东北“俗曲艺人改进会”的简称,在1949年的全国第一次交代会上,大家一致通过了用“曲艺”这个名字来命名这个艺术门类,后又将其中的杂技单独分开,成立杂技表演组织。 4通常曲艺的品种分为十大类:评书评话类、相声类、鼓词类、弹词类、牌子曲类、琴书类、渔鼓道情类、走唱类、杂曲类、板诵类。这十大类中除掉前两类:评书评话类和相声类,后面八类就是本书的研究对象----说唱音乐中的曲种。

以达斡尔族为例浅谈民俗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以达斡尔族为例浅谈民俗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民俗文化是人类在不同的生态文化环境和心理背景下创造出来的并在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传递,演变成为不同类型和模式的文化。它不仅构筑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心理而且还构成了各民族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民俗文化的范围大致包括以下三个大的方面:物质民俗文化:以生产、交换、交通、服饰、饮食、居住等为主要内容:社会民俗文化:家庭、亲族、村镇、社会结构、生活礼仪等都是重点:精神民俗文化;宗教信仰、各种禁忌、伦理道德、民间口头文学、游艺竞技等,此外还有心理民俗是指民俗对某一民族心理素质的影响。 中国各民族在其顺乎自然,征服自然,发展自己的社会活动中,以及移民迁徙、地域变迁、民族融合进程中,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民族事象和民俗行为,以及独特的民俗艺术。达斡尔族是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的民族,具有内涵丰富、风格独特的民俗文化。在此,根据我们并不翔实的调查材料,对于达斡尔族的由来及其民俗文化作粗浅的论述。 一、达斡尔族民族简介。达斡尔族主要聚居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和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齐齐哈尔市达斡尔族传统音乐文化特色研究

齐齐哈尔市达斡尔族传统音乐文化特色研究 达斡尔族繁衍生息在黑龙江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是齐齐哈尔市最主要的少数民族。达斡尔族是农牧、渔猎兼营的少数民族,在开发这里自然资源的同时,达斡尔族也创造了古老而优美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创造着一部漫长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史。本文以达斡尔族为例,对齐齐哈尔市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特色与文化发展态势进行简要的分析。 标签:齐齐哈尔;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研究 在各种论著中,对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考察与研究涉及不多,已有的著述,主要还是研究音乐作品自身,而忽视了文化部分,忽视物质性、社会性、心理性音乐在黑龙江北方民族音乐现象系统化结构中的整体作用,尚未把数量众多的各不相同但又相互作用的音乐环节,在各种影响作用之下是如何作为整体在社会生活中生存来进行全局性的、综合性的把握,进行宏观的整体研究、对比研究和前瞻性研究。可见,以达斡尔族传统音乐为例论述齐齐哈尔市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研究的视角是独特的。 一、达斡尔族的音乐文化 口头民间文学。达斡尔族虽没有文字,但以世代口头流传形式创造了丰富的口头民间文学。其中以“乌钦”流传最广,最受人民欢迎。”乌钦”是一种民间说唱文学,有曲有词。表演时,常是一个人用四弦琴自拉自唱。“乌钦”的内容广泛,歌颂英雄除暴安良,赞美家乡美丽风光,反映民族历史源流,歌颂男女纯朴的爱情。短的“乌钦”可以说上几天,长的可以演上数月。《少郎和岱夫》《西小姐》《兵营之歌》《去海拉尔路上》等都是流传较广的“乌钦”。 还有“乌日格勒”,“乌日格勒”达斡尔语“故事”之意,它是寓言、传说、神话的通称。其内容丰富,短小精悍,歌颂了“巴特热”(英雄),抨击了“莽格”(恶鬼的形象),反映达斡尔族人民的爱与恨,追求与理想。 在发展过程中,达斡尔民间文学还吸取了汉族、满族、蒙古族民间文学的精华。用达斡尔语和诗歌形式改译的《三国演义》《西游记》《西厢记》《聊斋志异》等说唱译本,在达斡尔族中流传甚广。 “扎恩达勒”是一种类似山歌、小曲体裁的民歌。通常是在野外放牧、田间劳动、骑马赶车时吟唱。其曲调悠扬,奔放。可分为有词和无词两种类型。无词的“扎恩达勒”是一种以“讷——呀,呢——呀”等无实在意义的衬词唱曲调的歌;有词“扎恩达勒”是在曲谱上填词的歌,有《美丽的嫩江》《牧歌》《快去撒网啰》《出嫁之前》《出征》《马上的哥哥在何方》《看年画》《想情人》等。 “雅德根依若”属萨满歌曲。是“雅德根”或“巴格奇”治病跳神,以及集体祭祀活动时唱的歌。歌词内容多带有宗教迷信色彩。演唱时由“雅德根”或“巴格奇”领

五年级下册音乐第一单元北国之声2017人教版

第一单元《北国之声》 第一课时《美丽的家乡》 教学目的: 1学唱歌曲《美丽的家乡》音高准确、声音和谐统一。 2了解歌曲是一首达斡尔族歌曲,了解“傲蕾·一兰”的相关资料介绍。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能够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并边唱能边加入简单的少数民族的舞蹈动作。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歌曲,能自己自由的创编歌词。体会二声部的演唱,为下节课做准备。 教具运用:电子琴、实物投影、多媒体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相互问好,开始上课。 二、设计问题: 我们都是生活在呼伦贝尔的孩子,在我们身边也有不同民族的同学,请你说一说,都有那个民族的?你对这个民族的了解给大家讲一讲吧。(学生可以自由回答,师做适当的介绍补充) 三、学唱歌曲 1、师做介绍,在呼伦贝尔的最北面,是美丽的莫力达瓦,生活着很多达斡尔族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 2、设问,播放视频短片回答问题。 3、引入新课,并介绍歌曲选自歌剧《傲蕾·一兰》 4、家乡美,有什么美景呢?听师完整的范唱,找到答案。 5、按节奏读歌词,跟节拍进行练习。 6、跟琴模唱第一段歌曲的旋律,唱乐谱。 7、师弹奏歌曲旋律,生自己练习填词唱,不足之处师给予指导。 8、跟琴完整的练习歌曲的演唱。 9、师示范简单的达斡尔族舞蹈动作,请生模仿。 10、边唱歌曲,边加入歌表演。 四、巩固创新 1、歌曲中唱的家乡的美景镇的是很美,你能说说你自己家乡的美景吗?

2、学生自由的发言 3、有这么多的美景,我们把它写出来唱一唱吧。 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歌词创作。 5、把学生创作的歌词进行展示,大家唱一唱。 6、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 7、聆听歌曲二声部的演唱,下节课学习二声部。 五、师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有所收获,如果你有更好的方法来表达对这首歌曲的理解,下节可我们可以一起分享! 第二课时《驯鹿》《冬猎》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了解北方民族的生活,感受富有生活气息的农村生活场景,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 通过聆听音乐,学会用多种方式表现音乐的段落、情绪、力度等。 教学重点、难点 1、欣赏乐曲、感受月琴、柳琴的音色美。 2、如何感受音乐中“怡然自得”的生活情绪和安静、祥和的生活状态。 教材分析 1、《驯鹿》 选自组曲《北方民族生活素描》,刘锡津作于20世纪70年代末,分《赛马》《驯鹿》《渔歌》《冬猎》四个小曲。乐曲通过这四首小曲描绘了北方少数民族幸福而又多彩的生活,充满生活气息。作者曾深入北方各少数民族地区生活采风,选取了内蒙古、鄂温克、赫哲和鄂伦春等民族生活和劳动中最具有特征的场景为内容,以简练、生动的笔触,勾勒出四幅充满生活气息而又形象各异的北方少数民族的风情画。 2、《冬猎》

达斡尔族民间故事

达斡尔族民间故事 达斡尔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一带;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辽宁省等地。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经典达斡尔族民间故事,希望能帮到大家! 经典达斡尔族民间故事:五大连池的传说三百年前,饱受沙俄臣民东侵骚扰的达斡尔人,无奈从世居的故乡贝加尔湖畔分三路翻越大兴安岭,度过额尔古纳河,来到了被达斡尔称为“墨尔根”的嫩江两岸。 达斡尔人迁入纳莫尔河两岸后,称这里的火山为“乌尤里;;哈尔多格火山”将那些泡子称为乌德邻池。后来由于汉人的大量涌入,对由两座新期火山(黑龙山、火烧山)的喷发,岩浆阻塞河道而形成五个彼此相连的火山堰塞湖,用了谐音称谓,从此乌德邻池便被译成了汉语;;五大连池。 达斡尔人一直以游牧为生。一日,一位年轻的猎手在焦得布山用利箭射中一只梅花鹿,骑马追逐这只鹿来到乌云合尔冬吉火山(意为九座火山之意)泉水边,见这头受箭伤的鹿在水里洗理一下后,轻快的向格球山奔去。 这位猎手看呆了,立即翻身下马,跑到泉水池边。见那池水清澈透底,水花沸腾,有股药香味,用手捧了一口饮下,感到甘冽爽口,

气味怡人。此人恍然大悟,此水神泉也。他用弓箭作为标记立在泉池边,发誓再也不猎山中活物。回去后,他将此事讲给族人听,大家是一传十,十传百,纷纷拉家带口来神泉边饮水洗浴,缺医少药的达斡尔人经神泉洗浴后祛除了多年病痛痨疾,从此他们对神泉顶礼膜拜,充满敬仰。后来居住附近的蒙、满、回、汉等族人用酒、蜜、肉拉关系,套感情,让他们也去达斡尔人的神泉洗浴祛灾治病疗伤。到了近代改称药泉。几个世纪过去了,这里渐渐地被达斡尔、蒙古、满族、汉族等民族作为尼尔基(欢乐之地)。每年的农历五月初四,带着炊具,赶着勒勒车,骑着骏马从草原、莽林四面八方聚集到药泉池边的熔岩、漫滩,杀牛宰羊,祭祀田地,载歌载舞。傍晚时分,他们燃起篝火,通宵达旦。在子夜狂欢疯舞到泉池里,用木瓢掬抢子时泉水喝。他们以抢到“子时水”为吉祥,认为这样可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无病,天无灾。临走时,都要捡起一块石头扔在泉水旁边的敖包上,表示病魔留了下来。这一民俗现在被称为药泉会,也正是这个被蒙古族称为饮水的那达慕,使各族人民每年一次相聚在一起喝着药泉水,饮酒吃肉,相互交流各自的所见所闻,传授技艺和那些来源于大草原、大森林里的故事和传说。天长日久,五大连池便汇聚了各个民族和各个区域数不清的神奇传说,每一眼泓池都荡漾着美丽动人的歌谣。 五大连池火山爆发情景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清朝《黑龙江外记》一书,该书出版于嘉庆年间,作者西清,他在该书第一卷十五页中写到:墨尔根东西,一日地中出火,石块飞腾,声震四野,数日火熄,其地遂成池沼,此康熙五十九年六七月间,忽然烟火冲天,其声如雷,

中国经典各地民族民间歌曲曲目

各地民族民间歌曲 东北三省区:(黑吉辽) 黑龙江 1.绣荷包 2.上茨山 3.反啰嗦五更 4.河边情歌(赫哲族) 5.心上人(达斡尔族) 吉林 1.生产忙 2.小看戏 3.绣苫布 4.阿里郎(朝鲜族) 5.道拉吉(朝鲜族) 辽宁 1.茉莉花 2.瞧亲家 3.小拜年 4.月牙五更 5.妈妈娘你好糊涂 华北五省区:(京津冀晋蒙) 内蒙古 【A组】 1.打连成 2.想亲亲 3.阳婆里抱柴瞭望哥哥 4.割莜麦 5.人家都在你不在 【B组】 1.银杯(蒙古族) 2.诺恩吉亚(蒙古族) 3.天鹅/鸿雁(蒙古族) 4.辽阔的草原(蒙古族) 5.小黄马(蒙古族) 【C组】 1.心上人(达斡尔族) 2.喜鹊(鄂温克族) 3.金色的雅鲁河(鄂温克族) 4.站在高山顶上放声歌唱(鄂伦春族) 5.鄂伦春小调(鄂伦春族) 北京 1.画扇面 2.十二月花名 3.渔樵耕读

4.对花 5.四季歌 天津 1.画扇面 2.尼姑思凡 3.探情郎 4.瞧亲家 5.王大娘探病 河北 1.孟姜女哭长城 2.茉莉花 3.捡棉花 4.放风筝 5.绣灯笼 山西 1.人家都在你不在 2.会哥哥 3.东山上点灯西山上明 4.看秧歌 5.妇女自由歌 西北五省区:(陕甘宁青疆) 宁夏 1.阿哥的白牡丹 2.尕妹妹门上浪三浪 3.一心儿想着你了 4.四姑娘(回族) 5.马五哥(回族) 青海 1.上去高山望平川 2.尕老汉 3.一对鸽子虚空里飞 4.河里浪头翻三翻 5.樱桃好吃树难栽 新疆 【A组】 1.牡丹汗(维吾尔族) 2.阿拉木汗(维吾尔族) 3.大阪城(维吾尔族) 4.黑眉毛的姑娘(乌孜别克族) 5.古丽碧塔(塔吉克族) 【B组】 1.金色的阿拉泰(哈萨克族) 2.我的黑眼睛(哈萨克族) 3.褐色的鹅(哈萨克族)

少数民族音乐精选

少数民族音乐精选 艺术家: 民族音乐 资源格式: MP3 发行时间: 2004年 地区: 大陆 语言: 普通话 简介: 专辑介绍: 此光盘精选中华各民族经典歌曲、音乐,都是各民族有代表性的歌曲音乐,都由知名音乐家倾情演唱,是比较全面反映各少数民族音乐风格的一张MP3光盘,可以使您尽情领略大江南北各民族儿女的音乐情怀,享受音乐带给您的无尽

欢娱! 本光盘包括少数民族歌曲64首及少数民族音乐56首,共120首。少数民族经典歌曲64首:

少数民族经典音乐56首:

专辑曲目: 001 阿拉木汗新疆民歌 002 阿瓦古丽新疆民歌 003 阿细跳月云南民歌 004 敖包相会蒙古民歌 005 北京的金山上西藏民歌006 猜调云南民歌 007 采茶云南民歌 008 草原恋蒙古民歌 009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010 草原夜色美蒙古民歌

011 草原之夜蒙古民歌 012 唱支山歌给党听西藏民歌013 达板城的姑娘新疆民歌 014 达古拉蒙古民歌 015 达那巴拉蒙古民歌 016 大河涨水沙浪沙云南民歌017 翻身农奴把歌唱西藏民歌018 放马山歌云南民歌 019 赶马调云南民歌 020 赶牲灵陕北民歌 021 共产党来了苦变甜西藏民歌022 姑娘生来爱唱歌云南民歌023 逛新城西藏民歌 024 荷英花蒙古民歌 025 花谢掉在河中间云南民歌026 金瓶似的小山西藏民歌 027 酒歌西藏民歌 028 可爱的一朵玫瑰花新疆民歌029 克拉玛依新疆民歌 030 蓝花花陕北民歌 031 珞巴展翅飞翔西藏民歌 032 玛依拉新疆民歌 033 毛主席的光辉西藏民歌 034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蒙古民歌035 美丽的姑娘新疆民歌 036 美丽的拉萨河西藏民歌 037 弥度山河云南民歌 038 缅甸花开十里香云南民歌039 牧歌蒙古民歌

浅析黑龙江省达斡尔族民间音乐的表演形式及文化传承

浅析黑龙江省达斡尔族民间音乐的表演形式及文化 传承 达斡尔族的民间音乐,按其传统的表演形式可分为“扎恩达勒”、“哈库麦”、“乌春”、“雅德根伊若”四类,黑龙江省达斡尔族的民间音乐按其传统也大致为上述四类表演形式。 一、“扎恩达勒” “扎恩达勒”的内容,大多是反映事情经过、生产过程、生活习惯、民族英雄事迹和悲欢离合的爱情等。它在体载上主要包括抒情和叙事两部分,如:牧歌、猎歌、渔歌、祝酒歌、情歌、婚礼歌、放排歌、摇篮曲等;而在形式上则有独唱和对唱两种,其中一问一答的对歌形式居多。“扎恩达勒”分为有歌词和无歌词两种,有歌词的:如《心上人》、《德莫日根》等,这类歌曲曲调较为丰富,结构也多变,附有"讷-耶,呢-耶"的衬托词;无歌词的“扎恩达勒”大多是触景生情,即兴来吟唱,只充填"讷-耶,呢-耶"的衬词,节拍的处理也略有自由,曲词也不固定,也会随着感情变化而发生变化。 流传到今天,最为让大家熟悉的歌曲是《心上人》,曲调相当优美,歌词非常生动感人:“时光像流水哟,春天又到我家乡,辽阔的原野哟,披上嫩绿的春装,嫩江深又长哟,船儿却又要远航,心上人儿你哟,莫非你不在船上……” 二、“哈库麦” “哈库麦”是达斡尔族民间音乐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又称为“鲁日格勒”,有的地区则称谓“哈肯麦”、“哈肯拜”,还有称“罕伯舞”的。达斡尔族的民间歌舞形式一般通过“哈库麦”来表现。传统的“哈库麦”表演程序分为三个段落: 第一段洛是以歌唱为主要形式,舞蹈为辅助形式。两个人为一组相对起舞,演唱的民歌大部分是以问答的形式的“杭给”等,有的时候

也即兴填加词。表现的内容一般有:狩猎、禽飞、兔跳、鹿奔、熊斗等动作。 第二段以舞蹈为主要形式,歌唱为辅助形式。舞蹈者的动作基本上是第一段的重复,速度逐渐加快。表演者会加上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洗脸、梳头、照镜子等动作或者是农耕劳作,如春天耕种、夏天锄作、秋天收捆子、采摘豆角、赶放牲口等;表演者随着时间的进行,情绪会变得越来越高涨,常常跳的汗流浃背、气喘嘘嘘,歌舞也随之推向高潮,民歌也较短小、活泼,一般为跳跃式的曲子,多是两句一段或四句一段,节奏也很紧凑、越跳越快。 第三段为呼号,也称为“郎吐”,即“拳斗”的意思。跳舞者一只手叉着腰,另一只手握拳于头上,随着呼号有节奏地两手交替摆动,好像两人相互对拳打斗的样子,模仿各种禽兽走兽的叫声:“罕伯、罕伯”“扎咕、扎咕”,“嘿古啦、扎古啦”等呼号,现场气氛十分热闹。 三、“乌春” “乌春”在齐齐哈尔地区又叫“乌钦”,是达斡尔族的曲艺说书形式,具有极其鲜明的少数民族风格和民族地域文化特色,堪称是达斡尔族的艺术瑰宝。乌春是在清朝年间达斡尔族一些文人运用满文创作出来,并以吟诵、朗读为主的叙事体题材诗歌,后来由民间艺人以口头说唱的形式来表演这些作品,乌春随时间逐渐演变成有“吟唱或说唱故事”之意的曲艺类品种。乌春一开始的演出是以空口吟唱,不带有任何伴奏,后来才出现了有的艺人采用相关乐器自己拉自己演唱的情形。有了伴奏乐器之后,曲调也逐渐丰富了起来,除了原有曲调外,演唱者也采用叙事歌曲和小唱曲调来表演。 乌春的节目内容相当丰富,有边讲边唱民族英雄的,有反映爱情和婚姻生活的,有歌唱自然景色的,也有讲述神话、童话故事的。在这些节目中,达斡尔族民众最受欢迎的是反映民族英雄莫日根的故事、还有《少郎和岱夫》、《三国演义》、《水浒传》等故事。节目的内容长短不等,长的容量能够说唱几天几夜,短小的几小时甚至几分钟不等。 四、“雅德根伊若”

中国经典歌曲规定曲目

中国经典歌曲规定曲目 民族唱法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18日19:13|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CNTV | 手机看视频序号歌名作词作曲 男声 二月里来塞克冼星海 陕北民歌陕北民歌 高楼万丈平地起 (咱们的领袖毛泽东) 三十里铺陕北民歌陕北民歌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美丽其格美丽其格 草原之夜张加毅田歌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芦芒吕其明 洞庭鱼米乡叶蔚林白诚仁 歌唱二郎山洛水时乐蒙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雷振邦(改词)雷振邦 雷振邦 怀念战友赵心水 雷振邦

克拉玛依之歌吕远吕远人说山西好风光乔羽张棣昌我骑着马儿过草原马寒冰李巨川 掀起你的盖头来乌孜别克族民歌 王洛宾改编乌孜别克族民歌王洛宾改编 新货郎秀田郭颂秀田郭颂毛主席派人来阎树田科会 牧马之歌石夫石夫 三峡情湛泉中湛明明马骏英 挑担茶叶上北京白蔚林(原词)白诚仁 乌苏里船歌郭颂胡小石汪云才郭颂

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张仲朋施万春赞歌胡松华蒙古族民歌 沈亚威战士第二个故乡张焕成作 向彤改 战士歌唱毛主席宇晓徐锡宜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吕远吕远红星照我去战斗集体傅庚辰西沙,我可爱的家乡苏圻雄吕远 铁源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邬大为 魏宝贵 敢问路在何方阎肃许镜清骏马奔驰保边疆蒋大为蒋大为

没有强大的祖国哪有幸福的家郁钧剑双江士心 明秦 牡丹之歌乔羽唐诃吕远说句心里话石顺义士心 小白杨梁上泉士心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张名河吕远程恺再见了,大别山王和泉雷远生 当兵的人王晓岭臧云飞 刘斌 当兵干什么朱一民孟庆云 家和万事兴石顺义郁钧剑刘青 母亲张俊以车行戚建波

什么也不说刘世新孟庆云为了谁邹友开孟庆云想家的时候石顺义孟庆云儿行千里车行戚建波父亲车行戚建波西部放歌屈塬印青咱老百姓云剑张俊以戚建波最美的歌儿唱给妈妈蒋大为蒋大为槐花几时开四川民歌四川民歌人间第一情易茗刘青

达斡尔族民族历史及现状情况

(一)达斡尔族民族简介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以下简称莫旗)是全国仅有的三个少数民族自治旗(另外两个是鄂伦春族、鄂温克族)之一,也是全国唯一的达斡尔族自治旗。 2013年达斡尔族3.28万人,占全旗总人口的9.43%,占全旗少数民族人口的47.81%。 全国达斡尔族人口共有12.4万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和新疆等三个省区。其中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是达斡尔族的主要聚居区。莫旗是全国达斡尔人最集中的地方,也是达斡尔族文明的发源地。 3、民族由来 据许多学者研究表明,达斡尔人是古代契丹人的后裔。唐宋年间,达斡尔先人在我国北方建立辽朝,后被金朝取代。金元时代,达斡尔先民除一部分北避到黑龙江上游南北岸外,还有一部分从属于金朝,仍聚居在讨浯河(今洮儿河)流域,直至元末才北迁。元代的达斡尔族是蒙古势力扩大以后,汇入蒙古的契丹达斡尔族,所以,他们一直将契丹达斡尔的传统保留下来。元灭后,达斡尔先人遗留于黑龙江上、中游地方,主要在北岸。明初,曾设奴儿干都司、海刺儿千户所以及许多卫来管理达斡尔族。清初,达斡尔又成为扩大后的满洲的一部分,被套满族称为“伊彻满洲”,即新满洲

(进来的满洲之意),直至清末、民国年间,达斡尔族在蒋介石实行的只承认五族共和的大汉族主义民族政策下,只能被称为“达斡尔蒙古”。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关照下,达斡尔族才被承认为单一民族。 4、风俗习惯及民族特色 在服装上由于达斡尔族一直生活在北方寒冷地区,并受生产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过去以皮制服装为主。后来,随着产品交易的发展,纺织物服装在达斡尔族中流行。直到解放前后,皮制衣物仍为达斡尔族群众所钟爱、穿用。时至今日,达斡尔族在喜庆活动和节日里都要身着西装或精心制作的艳丽的本民族服装。 在饮食构成上,以前达斡尔人因狩猎、放牧等原因肉食占较大比重,近代转为粮食为主,但在节日和宴宾待客时,有些传统的食品和吃法如“手把肉”、“坤必乐菜”等仍为绝大多数达斡尔人所偏爱。 在居住上,达斡尔族人定居已有悠久的历史了,早在黑龙江沿岸时就建有村寨和房屋。达斡尔族的村屯和住房(主房)一般是座北朝南而建。住房大小两间、三间、五间不等。主房庭院两侧为厢房,或盖仓库、碾房,庭院四周围以木质栅栏或篱笆。房屋为土木结构,用松木或柞桦木做屋架,以沼泽塔头挤垒外墙,里外抹泥。屋顶铺细柳枝编织成的房盖,

对达斡尔民间音乐的起源研究艺术论文.

对达斡尔民间音乐的起源研究艺术论文2018-12-16 一、达斡尔族民歌的起源 达斡尔族民歌与其他民族的民歌一样,都是在生产劳动中产生的。原始社会形态中的达斡尔族先民,受生产力水平的制约,为了求得生存,他们在劳动中要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获取更多的劳动成果。在生产和劳动中遵循一定韵律和节奏的劳动的呼声无疑就是达斡尔族早期古老形态的民歌。达斡尔族在远古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产生了语言,使得先民们的交流不断丰富,那种简单的呼声已经不能准确地表达达斡尔族先民的思想情感,因此,有一定实质内容的呼声开始出现。早期的达斡尔族的先民,在大自然的天籁之中获得了灵感,这种灵感源于风的怒吼、雨的婆娑、鸟儿的鸣叫、野兽的高歌、林间泉水的叮咚、山间瀑布的轰鸣……大自然像一台永远弹奏不完的交响乐,给人以灵感,激发了达斡尔族先民对于音乐的兴趣,民歌在模仿中探寻着音乐的真谛,通过艺术的加工,达斡尔族找到了一条属于他们的音乐之路。在达斡尔族的狩猎舞蹈中,依稀可以看出最初达斡尔族的唱歌方式是伴随手舞足蹈的。达斡尔族在进行劳动的同时也得到了收获和快乐,在大自然的艰苦生存中对神灵的崇拜与敬仰促进了民歌的发展。 达斡尔族历史悠久,早在6世纪达斡尔族名就已出现,达斡尔族的民歌与达斡尔族的历史同样久远。达斡尔族民歌与其他各民族的民歌一样,都是在劳动中不断发展起来的,最原始的民歌在日常生活中只不过是应和劳动发出的呼声。最初,达斡尔族先民民歌的表现只是劳动过程中的韵律和节奏,原始社会形态中的达斡尔族先民,为了生活与生存要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获取生活资料,就要不断地与大自然斗争、不断劳动。为此,在生活劳动当中会伴随着对劳动的赞誉和呼声,逐渐形成了特有的韵律与节奏,这种独有的韵律与节奏的赞誉与呼声是达斡尔族民歌的初始形态。 随着时间的推移,达斡尔族民歌在时间的.长河中失传了许多的文字记录,没有失传的记录也不是原始的记录,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因此,很难靠此发现原始的艺术美。 达斡尔族的民歌中,对原始生活的记载仍是主体,多为狩猎、耕作等。他们对一些事物的认知是有限的,他们无法解释现在看起来很普及的自然知识,他们认为刮风、闪电以及雷鸣等自然现象是神灵的指示,因此开始供奉各种神灵以祈求平安。这种原始宗教是达斡尔族的历史当中最为流行的萨满教。 二、达斡尔族民歌的发展 在历史长河中,达斡尔族民歌经历了原始社会的神话时代、氏族社会末期直至阶级社会初期的英雄时代、阶级社会的封建时代。由于时代的不同,民歌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达斡尔族的民俗风情、民族心理特征在不同时代的民歌中都得以充分体现。

传承千年的达斡尔族曲棍球文化-最新文档

传承千年的达斡尔族曲棍球文化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作为传统曲棍球的发展的源头,为后来的中国的曲棍球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能全面的促进达斡尔族民族文化的弘扬。达斡尔族的曲棍球运动集健身、娱乐和体育为一身,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中国传统体育运动的文化和精神。随着社会的发展,达斡尔族的曲棍球运动也在不断的发展,使得在很大程度上能更好的发掘和整理民族的体育文化,也能切实的促进更好的发展民族体育事业,更好的发挥达斡尔族曲棍球文化往民族性、广泛性和民间性方向发展,使曲棍球运动更加的专业化、国际化,更好的促进中国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和发扬,更好的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1 达斡尔族曲棍球运动历史溯源 追溯曲棍球的历史发展过程,契丹人作为达斡尔族人的祖先,曲棍球在最初的时候是由古代东胡的契丹人进行的马球娱乐项目,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演变成后来的曲棍球。早在辽国,马球就已然成为全民的活动,竞赛性较强,而当时的契丹男女都较为善武,喜欢马球类比较精彩刺激的比赛项目,使得马球比赛的现场比较宏大,马球运动深受当时人们的欢迎和喜爱,而到了元朝,马球运动更是有了明确的规则和条件,能更方便达斡尔族人们参加到马球比赛项目中去,到了清朝,虽然马球运动已经很少出现,但是由于契丹人的血统,使得达斡尔族人并没有放弃这

项运动,在生活环境发生变化之后,能切实的将马球发展和创新,并使得这项运动兴盛,更好的传承下去,不断的发扬着马球的文化,才有了后来的曲棍球运动。 2 达斡尔族曲棍球运动在中国的发展与成就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体育项目才有了复苏的迹象,曲棍球运动也得到了发展和创新,组成了棒球对进行训练和比赛,由于其优秀的文化内涵,受到全世界的一致的好评,成为诸多活动中的亮点,在60年代之后,为了填补上中国体育项目上的空白,全面发展达斡尔族的曲棍球运动,虽然后来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制约,使得曲棍球运动没有在全国的范围内兴起,但是在莫力达瓦地区,曲棍球运动一直在发展和创新。直到1972年之后,北京国家体委和达斡尔族进行了友好的联系,更好的促进达斡尔族曲棍球运动的发展,而达斡尔族的曲棍球队更是经过了近百年的风雨历程,一直在坚持着进步和发展。 在奥运会的历史上,1908年有了男子曲棍球项目,1980年又有了女子的曲棍球项目,在1976年达斡尔族成立你了中国第一支专业的男子曲棍球,在经过艰苦的训练之后,1978年在全国的曲棍球比赛中,凭借惊人的球技得到冠军,一举成为中国曲棍球的领军人物。随着社会的不断的进步和发展,达斡尔族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上升,在这个过程中,曲棍球运动更是得到了空前的进步和发展。每年选拔出几百名青少年,进行专业的训练,建立起高水平的曲棍球人才培养机制,在发展的过程中,选拔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