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勾股定理与平方根理论

勾股定理与平方根理论

勾股定理与平方根理论
勾股定理与平方根理论

勾股定理与平方根理论(2008-10-13 17:13:36)

勾股定理应用在金融市场上,有两个直角三角形最为重要:第一,等腰直角三角形,直角两边皆为1,则其斜边比率将为开方2,即1.414. 第二,直角三角形的直角夹角一边为1,另一边为2,其斜边的长度为开方5即2.236. 转一个计法,开方2的倒数为0.707;开方5的倒数为0.447.就引出两组重要市场比率:1.414和2.236;0.707和0.447 在金融市场黄金比率发挥着极大的作用,我们可以利用勾股定理推演出黄金比率的关系。黄金矩形的几何分析方法:四边形边长为2单位其对角线长度是5的平方根,将这条对角线变成X轴,超出原四边形边长的1.236个单位,超出长度是四边形边长的0.618.换言之,若四边形的横轴是表示时间,纵轴是价格,这条对角线实际上是江恩1X2线,应用在图表分析上,则市场调整的时间便有可能在升市时间的1.236倍后结束。从另一个角度去考虑,若这种增长方式以两度空间的形成增长,则横向的增长的比率将为2、5、13、34的开方形式无限延伸。而向上增长的比率为3、8、21、55开方的形式增长。换言之,平方根比率的增长模式乃是以神奇数字系列排列的单双数的形式延伸开来。这两度空间可以视为图表上时间与价格的两大角度。总而言之,在金融市场的价格与时间分析方面,有两套重要比率影响着市场的发展。第一套黄金比率及其衍生比率第一,黄金比率0.618及其衍生比率:

0.618的开方----0.786

0.618一次方----0.618

0.618二次方----0.382

0.618三次方----0.236

0.618四次方----0.146

第二,黄金比率的0.618的倒数1.618及其衍生比率:

1.618的开方----1.272

1.618一次方----1.618

1.618二次方----

2.618

1.618三次方----4.236

1.618四次方----6.854

第二套比率以神奇数字本身的开方数为主。

最重要的是2、3、5的开方以及其衍生的比率。

1.开方2的重要比率

开方2的倒数------0.707

开方2----------------1.414

开方2的二次方----2

2.开方3的重要比率

开方3的倒数------0.577

开方3----------------1.732

开方3的二次方----3

3开方5的重要比率:

开方5的倒数------0.447

开方5----------------2.236

开方5的二次方----5

在应用上述比率分析市场走势以及转折点时需要注意:1.分析价位以及时间的转折点必须从至少三个角度计算要三种比率所计算出来的目标十分接近的水平,才能发挥威力2.时间以及价位之间的比率必须互相配合,市场才能发

勾股定理与平方根理论二

数字结构与市场比率

在市场几何学的领域上,有两种主要的数学结构。

第一种数字与数字倒数的关系;第二种是数字平方与数字平方根的关系。

数字2、3、5

倒数平方1/2 =0.25 1/3 =0.111 1/5 =0.04

倒数1/2=0.5 1/3=0.333 1/5=0.2

倒数平方根0.707 0.577 0.447

数字平方根1.414 1.732 2.236

数字2=2 3=3 5=5

数字平方2=4 3=9 5=25

数字7、0.618

倒数平方1/7 =0.02 1/0.618 =2.618

倒数1/7=0.02 1/0.618=1.618

倒数平方根0.378 1.272

数字平方根2.646 0.786

数字7=7 0.618=0.618

数字平方7 =49 0.618 =0.382

进一步计算黄金比率的立方、倒数立方和立方根,结果

倒数立方=4.236

倒数立方根=0.853

数字立方0.6183 = 0.236

数字0.618=0.618

我们从市场几何学的角度去了解金融市场波动的规律,可根据两种数学的序列方法去探讨.

1. 纵向的序列方法,以某数字所衍生的数字比率去了解,例如数字2,探讨市场时间或价位的0.25、0.5、0.707、1.414、2和4倍的关系。

2. 横向的序列方法,以数字的形式,去了解市场的波动规律,例如以数字平方根为基础,探讨市场时间或价位的1.414、1.732、2、2.236、2.646倍的关系等等.

三角形、勾股定理知识点整理

全等三角形、勾股定理教案

从一定向一直线所引垂线的垂足,叫做这个点在这条直线上的正射影;一条线段在直线上的正射影,是指线段的两个端点在这条直线上的正射影间的线段.点和线段的正射影简称为射影 直角三角形的射影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是两直角边在斜边上射影的比例中项; 推论:直角三角形中其中一条直角边是该直角边在斜边上的射影与斜边的比例中项.即 22 2 90CD AD BD ACB AC AD AB CD AB BC BD AB ? ?=??∠=??=???⊥??=?? 四、全等三角形 1、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2、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⑴边角边定理: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 ⑵角角边定理:任意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角边”或“AAS ”; ⑶角边角定理: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 ⑷边边边定理: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边边边”或“SSS ”); (5)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对于特殊的直角三角形,判定它们全等时,还有HL 定理(斜边、直角边定理):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 ”) 注意:对应相等意思是:例如三角形ABC 和三角形DEF ,AB 和DE 是对应边,AB=DE ;BC 和EF 是对应边,BC=EF ;AC 和DF 是对应边,AC=DF 角A 和角D 是对应角,角A=角D 角B 和角E 是对应角,角B=角E 角C 和角F 是对应角,角C=角F 这些对应关系都可以从题目给出的三角形XXX 和三角形yyy 中按顺序写好

直角三角形和勾股定理

§3.4 直角三角形和勾股定理 一、 温故互查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其应用。 二、 题组训练一 1.若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为20°,则另一个锐角等于__________?. 2.将一副常规的三角尺按如图1方式放置,则图中∠AOB 的度数 为__ ___?. 3.在△ABC 中,AB=6,AC=8,BC=10,则该三角形为(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等腰直角三角形 4.如图2,一场暴雨过后,垂直于地面的一棵树在距地面1米 处折断,树尖B 恰好碰到地面,经测量AB=2米,则树高为( ) A .5米 B .3米 C .(5+1)米 D .3 米 三、题组训练二 1 如图,在离水面高度为5米的岸上有人用绳子拉船靠岸,开始时绳子与水面的夹 角为30°,此人以每秒0.5米收绳.问: (1)未开始收绳子的时候,图中绳子BC 的长度是多少米? (2)收绳8秒后船向岸边移动了多少米?(结果保留根号) 2 抛物线y =-12x 2+22 x +2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C 点. (1)求A 、B 、C 三点的坐标; (2)证明:△ABC 为直角三角形; (3)在抛物线上除C 点外,是否还存在另外一个点P ,使△ABP 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 请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图1 A O 图2

四、中考连接 1.如图,桌面上平放着一块三角板和一把直尺,小明将三角板的直角顶点紧靠直尺的边缘,他发现无论是将三角板绕直角顶点旋转,还是将三角板沿直尺平移,∠1+∠2总保持不变,那么∠1+∠2=______度. 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和4,则第三边的长为 ______. 3.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A 、B 、C 是小正方形的顶点,则∠ABC 的度数为( ) A .90° B .60° C .45° D .30° 4.如图,在Rt △ABC 中,∠C=90°,放置边长分别为3,4,x 的三个正方形,则x 的值为( ) A .5 B .6 C .7 D .12 5.小强家有一块三角形菜地,量得两边长分别为40m ,50m ,第三边上的高为30m ,请你帮小强计算这块菜地的面积(结果保留根号). 6.如下图,长方体的底面边长分别为2cm 和4cm ,高为5cm .若一只蚂蚁从P 点开始经过4个侧面爬行一圈到达Q 点,求蚂蚁爬行的最短路径长 21C B A A B C x 34(第1题图) (第3题图) (第4题图)

勾股定理平方根专题知识点整理

勾股定理、平方根专题知识点整理 第一节勾股定理 一、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定义: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 a2+b2=c2. 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A B C a b c 弦 股 勾 勾:直角三角形较短的直角边 股:直角三角形较长的直角边 弦:斜边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下面关系:a2+b2=c2,那么这个 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 勾股数:满足a2+b2=c2的三个正整数叫做勾股数(注意:若a,b,c、为勾股数,那么 ka,kb,kc同样也是勾股数组。) *附:常见勾股数:3,4,5; 6,8,10; 9,12,15; 5,12,13 3. 判断直角三角形: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 三角形。(经典直角三角形:勾三、股四、弦五) 其他方法:(1)有一个角为90°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用它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的一般步骤是: (1)确定最大边(不妨设为c);

(2)若c 2=a 2+b 2,则△ABC 是以∠C 为直角的三角形; 若a 2+b 2<c 2,则此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其中c 为最大边); 若a 2+b 2>c 2,则此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其中c 为最大边) 4.注意:(1)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2)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 一半。 (3)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角 等于30°。 5. 勾股定理的作用: (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 (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边,求另两边的关系。 (3)用于证明线段平方关系的问题。 (4)利用勾股定理,作出长为n 的线段 二、平方根:(11——19的平方) 1、平方根定义: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 的平方根。(也称为二次方 根),也就是说如果x 2 =a ,那么x 就叫做a 的平方根。 2、平方根的性质: ①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 一个正数a 的正的平方根,记作“a ”,又叫做算术平方根,它负的平方根,记作“—a ”,这两个平方根合起来记作“±a ”。( a 叫被开方数, “”是二次根号,这里“”, 亦可写成“2 ”) ②0只有一个平方根,就是0本身。算术平方根是0。 ③负数没有平方根。 3、 开平方: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开平方和平方运算互为逆运算。 4、(1) 平方根是它本身的数是零。 (2)算术平方根是它本身的数是0和1。 (3) () ()()().0,0,0222 <-=≥=≥=a a a a a a a a a (4)一个数的两个平方根之和为0 三、立方根:(1——9的立方) 1、立方根的定义: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 的立方根。(也称为二次 方根),也就是说如果x 3 =a ,那么x 就叫做a 的立方根。记作“3a ”。 2、立方根的性质: ①任何数都有立方根,并且只有一个立方根,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0的立方根是0. ②互为相反数的数的立方根也互为相反数,即3a -=3a - ③a a a ==3333)(

全等三角形与勾股定理练习题(一)

全等三角形与勾股定理练习题(一) 一.填空题 1.一个矩形的抽斗长为24cm ,宽为7c m,在里面放一根铁条,那么铁条最长可以是 . 2.在Rt △A BC 中,∠C =90°,BC =12cm ,S△ABC =30cm 2 ,则AB = . 3.在一棵树的10米高处有两只猴子,一只猴子爬下树走到离树20米处的池塘的A处。另一只爬到树顶D 后直接跃到A 处,距离以直线计算,如果两只猴子所经过的距离相等,则这棵树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米。 4.如图,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和长为7cm ,则正方 形A ,B,C ,D 的面积之和为___________cm 2 。 5.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5和12,则它斜边上的高为__________。 6.在平静的湖面上,有一支红莲,高出水面1米,阵风吹来,红莲被吹到一边,花朵齐及水面,已知红莲移动的水平距离为2米,问这里水深是________m 。 7.已知两条线段的长为5c m 和12c m ,当第三条线段的长为 c m 时,这三条线段能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8.一个三角形三边之比为2:5:3,则这个三角形的形状是 . 9.将一根长为24㎝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径为5㎝,高为12㎝的圆柱形水杯中, 设筷子露在杯子外面的长为h ㎝,则h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10.一只蚂蚁从长、宽都是3,高是8的长方体纸箱的A 点沿 纸箱爬到B点,那么它所行的最短路线的长是____________. 11.如图,在△ABC 中,AD 平分∠BA C,A B=AC -BD ,则∠B ∶∠C 的值是___________。 12.如图,ABE △和ACD △是ABC △分别沿着AB AC ,边翻折180形成的,若 150BAC ∠=,则θ∠的度数是 . 二.选择题 1、若Rt ABC 中,90C ? ∠=且c=37,a =12,则b=( ) A 、50 B 、35 C、34 D 、26 2、如图,平行四边形AB CD 对角线AC,BD 交于O,过O 画直线EF 交AD 于E , 交BC 于F ,,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 ) (A )7对 (B )6对 (C)5对 (D)4对 3.如图,△DAC 和△EBC均是等边三角形,AE、B D分别与C D、CE 交于点M 、N,有如下结论:① △ACE ≌△D CB ; ② CM =CN;③ AC=DN 。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 3个 (B )2个 (C)1个(D)0个 4.如图,在等腰Rt △ABC 中,∠C =90°,AC =BC ,AD 平分∠BAC交BC于D ,DE ⊥A B于D ,若A B=1 A B C D 7cm D B C A 第3题 A B A C D A E B θ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专题23 直角三角形与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与勾股定理 一.选择题 1. (2015辽宁大连,8,3分)如图,在△ABC 中,∠C =90°,AC =2,点D 在BC 上,∠ADC =2∠B ,AD =5,则BC 的长为( ) A .3-1 B .3+1 C .5-1 D .5+1 【答案】D 【解析】解:在△ADC 中,∠C =90°,AC =2,所以CD = ()12 52 2 22=-= -AC AD , 因为∠ADC =2∠B ,∠ADC =∠B +∠BAD ,所以∠B =∠BAD ,所以BD =AD =5,所以 BC =5+1,故选D . 2.(2015?四川南充,第9题3分)如图,菱形ABCD 的周长为8cm ,高AE 长为cm ,则对 角线AC 长和BD 长之比为( ) (A )1:2 (B )1:3 (C )1: (D )1: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设AC 与BD 的交点为O ,根据周长可得AB =BC =2,根据AE =可得BE =1,则△ABC 为等边三角形,则AC =2,BO =,即BD =2 ,即AC :BD =1: . 考点:菱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

3.(2015?四川资阳,第9题3分)如图5,透明的圆柱形容器(容器厚度忽略不计)的高为12cm,底面周长为10cm,在容器内壁离容器底部3 cm的点B处有一饭粒,此时一只蚂蚁正好在容器外壁,且离容器上沿3 cm的点A处,则蚂蚁吃到饭粒需爬行的最短路径是 A.13cm B.261cm C.61cm D.234cm 考点: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 分析:将容器侧面展开,建立A关于EF 的对称点A ′,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A′B的长 度即为所求. 解答:解:如图: ∵高为12cm,底面周长为10cm,在容器内壁离容器底部3cm 的点B处有一饭粒, 此时蚂蚁正好在容器外壁,离容器上沿3cm与饭粒相对的点A处, ∴A′D=5cm,BD=12﹣3+AE=12cm, ∴将容器侧面展开,作A关于EF的对称点A ′, 连接A′B,则A′B即为最短距离, A′B= = =13(Cm).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将图形展开,利用轴对称的性质和勾股定 理进行计算是解题的关键.同时也考查了同学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4. (2015?浙江滨州,第10题3分)如图,在直角的内部有一滑动杆.当端点沿直 线向下滑动时,端点会随之自动地沿直线向左滑动.如果滑动杆从图中处滑动 到处,那么滑动杆的中点所经过的路径是( ) A.直线的一部分 B.圆的一部分 C.双曲线的一部分 D.抛物线的一部分 图5

直角三角形与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与勾股定理 一.选择题 1.(2015?滨州,第10题3分)如图,在直角∠O的内部有一滑动杆AB,当端点A沿直线AO向下滑动时,端点B会随之自动地沿直线OB向左滑动,如果滑动杆从图中AB处滑动到A′B′处,那么滑动杆的中点C所经过的路径是() A.直线的一部分 B.圆的一部分 C.双曲线的一部分 D.抛物线的一部分 2.(2015?山东泰安,第20题3分)如图,矩形ABCD中,E是AD的中点,将△ABE沿直线BE折叠后得到△GBE,延长BG交CD于点F.若AB=6,BC=4,则FD的长为()A.2 B. 4 C. D.2 3. 如图,已知等腰, ABC AB BC ?=,以AB为直径的圆交AC于点D,过点D的O e的切线交BC于点E,若5,4 CD CE ==,则O e的半径是【】 A. 3 B. 4 C. 25 6 D. 25 8 4.(2015?青海西宁第17题2分)如图,Rt△ABC中,∠B=90°,AB=4,BC=3,AC的垂直平分线DE分别交AB,AC于D,E两点,则CD的长为. 5.(3分)(2015?桂林)(第8题)下列各组线段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是()A.30,40,50 B.7,12,13 C.5,9,12 D.3,4,6

6.(3分)(2015?毕节市)(第5题)下列各组数据中的三个数作为三角形的边长,其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B. 1,, C. 6,7,8 D. 2,3,4 A. 7.(4分)(2015?铜仁市)(第8题)如图,在矩形ABCD中,BC=6,CD=3,将△BCD沿对角线BD翻折,点C落在点C1处,BC1交AD于点E,则线段DE的长为() .. 8.(2015?甘肃天水,第8题,4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AD=∠ADC=90°,AB=AD=2,CD=,点P在四边形ABCD的边上.若点P到BD的距离为,则点P的个数为() A. 2 B. 3 C. 4 D. 5 9.(2015?青岛,第4题3分)如图,在△ABC中,∠C=90°,∠B=30°,AD是△ABC 的角平分线,DE⊥AB,垂足为E,DE=1,则BC=() +2 二.填空题 1. (2015?江苏宿迁,第14题3分)如图,在Rt△ABC中,∠ACB=90°,点D,E,F 分别为AB,AC,BC的中点.若CD=5,则EF的长为.

勾股定理知识点与常见题型总结

勾股定理复习 一.知识归纳 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表示方法: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a ,b ,斜边为c ,那么222a b c += 2.勾股定理的证明,常见的是拼图的方法 ①图形进过割补拼接后,只要没有重叠,没有空隙,面积不会改变 ②根据同一种图形的面积不同的表示方法,列出等式,推导出勾股定理 常见方法如下:方法一:4EFGH S S S ?+=正方形正方形ABCD ,2214()2ab b a c ?+-=,化简可证. 方法二: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小正方形面积的和等于大正方形的面积. 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小正方形面积的和为221422 S ab c ab c =?+=+ 大正方形面积为222()2S a b a ab b =+=++所以222a b c += 方法三:1()()2S a b a b =+?+梯形,2112S 222ADE ABE S S ab c ??=+=?+梯形,化简得证 3.勾股定理的适用范围:勾股定理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所存在的数量关系,它只适用于直角三角形,因而在应用勾股定理时,必须明了所考察的对象是直角三角形 4.勾股定理的应用:勾股定理能够帮助我们解决直角三角形中的边长的计算或直角三角形中线段之间的关系的证明问题.在使用勾股定理时,必须把握直角三角形的前提条件,了解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和直角边各是什么,以便运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应设法添加辅助线(通常作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以便正确使用勾股定理进行求解. ①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任意两边长,求第三边。在ABC ?中,90C ∠=?,则22c a b =+,22b c a =-,22a c b =- ②知道直角三角形一边,可得另外两边之间的数量关系 ③可运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5.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三边长a ,b ,c 满足222a b c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其中c 为斜边。 ①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的一种重要方法,它通过“数转化为形”来确定三角形的可能形状,在运用这一定理时,可用两小边的平方和22a b +与较长边的平方2c 作比较,若它们相等时,以a ,b ,c 为三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若222a b c +<,时,以a ,b ,c 为三边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若222a b c +>,时,以a ,b ,c 为三边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②定理中a ,b ,c 及222a b c +=只是一种表现形式,不可认为是唯一的,如若三角形三边长a ,b ,c 满足222a c b +=,那么以a ,b ,c 为三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但是b 为斜边 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在用问题描述时,不能说成:当斜边的平方等于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时,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6.勾股数 ①能够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即222a b c +=中,a ,b ,c 为正整数时,称a ,b ,c 为一组勾股数 ②记住常见的勾股数可以提高解题速度,如3,4,5;6,8,10;5,12,13;7,24,25等 ③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勾股数:221,2,1n n n -+(2,n ≥n 为正整数); 2222,2,m n mn m n -+(,m n >m ,n 为正整数) 常见图形: 类型一:勾股定理的直接用法 1、在Rt △ABC 中,∠C=90° (1)已知a=6, c=10,求b , (2)已知a=40,b=9,求c ; (3)已知c=25,b=15,求a. 2. 已知直角三角形两边的长为3和4,则此三角形的周长为 . 【变式】:如图∠B=∠ACD=90°, AD=13,CD=12, BC=3,则AB 的长是多少? 类型二:勾股定理的构造应用 c b a H G F E D C B A b a c b a c c a b c a b a b c c b a E D C B A

直角三角形和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和勾股定理 ? (1) 斜边中线的指针—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二(20 道) 1.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2: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2. 当题目中出现了直角三角形时,要注意斜边上是否有中线或中点出现,如果有斜边的中 点,不妨连接中点和直角顶点,构造出斜边上的中线,利用性质2进行中线与斜边之间 的转化,从而迅速找到思路 3. 由性质二得到的角之间的关系:∠A=∠1,∠B=∠2,∠3=2∠A,∠4=2∠B 4. 两个运用性质二的基本图形 ? (2) 30°引爆全新体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20 道) 1.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3:有一个角是30度的直角三角形,30度角的对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它的作用是由特殊角30度得到边的关系 2. 性质3的逆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某条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 对的角是30度。它的作用是由边的两倍关系得到特殊角30度 3. 一道难度稍大的综合题,要求你对直角三角形的三个特殊性质运用自如 ? (3) 等量转化的秘密通道—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逆定理(20 道) 1. 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它可以用来进行边的转化 或构造全等来证明边、角相等 2. 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由此得到角平分线的另一种定义: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 逆定理的作用是由距离相等得到角平分线,进而得到角相等的结论 4. 两个定理的题设和结论刚好相反,成为了角度和垂线段—这两组等量关系相互转化的秘 密通道 ?

(4) 从地板飞向宇宙—勾股定理(20 道) 1. 勾股定理的内容: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2. 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用式子表示就是:a2+b2=c2 3. 一种传奇的证明方法:总统证法,通过构造梯形和面积法完成 4. 勾股定理的意义:它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边的数量关系,当知道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任意 两条边时,可以利用勾股定理求出另外一条边,简称―知二求一‖。 ? (5) 一个“豆比”的数学传奇(20 道) 1. 可以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边的一组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2. 第n组勾股数的表示方法是:2n+1、2n(n+1)、2n(n+1)+1 3. 记住的最常用的四组勾股数:3、4、5;6、8、10;5、12、13;7、24、25 ? 二元一次方程(组) ? (1) 多元化方程时代—二元一次方程及方程组(1 道) 1. 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有以下三个标准:整式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都 是1 2. 二元一次方程的等价变形,用x去表示y,或者用y去表示x。这个方法用来求二元一 次方程的不定根很管用 3.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它是由两个一次方程组成,并且含有两个未知数的方程组 ? (2) 黯然消元法—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1 道) 1. 代入法和加减法的步骤,具体视频里讲得非常清楚

勾股定理与平方根复习课件

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轴对称图形的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②成轴对称的两条线段必在对称轴的同侧; ③轴对称的对应点的连结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④成轴对称的对应线段若相交,则交点必在对称轴上。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等腰三角形一边长是4,另一边长是9,则它的周长是() A.17 B.22 C.17或22 D.24 3.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4,其中一边长是10,则腰长是() A.10 B.7 C.10或7 D.17 4.平面上有A、B两个点,以AB为一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能作() A.3个B.4个C.5个D.6个 5.如图,在一个规格为4×8的球台上,有两个小球P 和Q。若击打小球P经过球台的边AB反弹后,恰好击中小球Q,则小球P击出时,应瞄准AB边上的()A.点O 1B.点O2 C.点O3D.点O4 6.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 7.角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 8.角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

相等,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的距离相等。 9.举一个有无数条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是。 10.计算器屏幕上显示0到9这十个数字中,其中成轴对称图形的数字有个。 11.在△ABC中,∠BAC=135°,EF、GH分别是AB、AC 两边的垂直平分线,与BC边交于点E、G,求∠EAG的度数。 12.如图,点D是△ABC的中点,将一把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于D处,其两条直角边分别交AB、AC于点E、F。试比较BE+CF与EF的大小,并说明 理由。 13.正三角形给人以“稳如泰山”的美感,它具有独特的对称性。请你用三种不同的分割的方法,将以下三个正三角形分别分割成四个等腰三角形(在图中画出分割线,并标出必要的角的度数)

八年级数学测试卷(勾股定理与平方根)

初二数学测试卷(勾股定理与平方根) 一、选择题 1.一个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3和4,则下列说确的是( ). A 、三角形面积为12 B 、三角形的周长为25 C 、斜边长为25 D 、斜边长为5 2.以下列各数为边长,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3,4,5 B 、4,5,6 C 、5,12,13 D 、6,8,10 3.2 (6)-的平方根是( ). A .6- B .36 C .±6 D .6± 4.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A 、△ABC 中,若∠ B =∠ C -∠A ,则△ABC 是直角三角形 B 、△AB C 中,若a 2=b 2-c 2,则△ABC 是直角三角形 C 、△ABC 中,若∠A ︰∠B ︰∠C =3︰4︰5,则△ABC 是直角三角形 D 、△ABC 中,若a ︰b ︰c =5︰4︰3,则△ABC 是直角三角形 5.下列命题正确的个数有:(1 a =,(2 a =,(3)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4)有限小数都是有理数,(5)实数分为正实数和负实数两类(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6.若两条线段的长为8cm 和15cm ,则能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的第三条线段的长为( ). A 、12cm B 、13cm C 、17cm D 、17cm 或161cm 7.如图,在由单位正方形组成的网格图中标有AB CD EF GH ,,,四条线段,其中能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边的线段是( ). A 、CD EF GH ,, B 、AB EF GH ,, C 、AB C D GH ,,D 、AB CD EF ,, 8.如图,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C =6cm ,BC =8cm ,现将直角边AC 沿AD 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B 上,且与AE 重合,则BD =( ). A 、2cm B 、3cm C 、4cm D 、5cm (第7题图) (第8题图) 9.在△ABC 中,AB =15,AC =13,高AD =12,则△ABC 的周长为( ). A 、42 B 、32 C 、42或32 D 、不能确定 A B E D C C E B H D F A G

北师版八年级数学第一章勾股定理知识点与常见题型总结及练习

北师版八年级数学第1章 勾股定理 一.知识归纳 1.勾股定理 内容: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表示方法: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a ,b ,斜边为c ,那么222a b c += 勾股定理的由来:勾股定理也叫商高定理,在西方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我国古代把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的直角边称为勾,较长的直角边称为股,斜边称为弦.早在三千多年前,周朝数学家商高就提出了“勾三,股四,弦五”形式的勾股定理,后来人们进一步发现并证明了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为: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2.勾股定理的证明 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很多,常见的是拼图的方法 用拼图的方法验证勾股定理的思路是 ①图形进过割补拼接后,只要没有重叠,没有空隙,面积不会改变 ②根据同一种图形的面积不同的表示方法,列出等式,推导出勾股定理 常见方法如下: 方法一:4EFGH S S S ?+=正方形正方形ABCD ,221 4()2 ab b a c ?+-=,化简可证. c b a H G F E D C B A 方法二: b a c b a c c a b c a b 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小正方形面积的和等于大正方形的面积. 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小正方形面积的和为221 422S ab c ab c =?+=+ 大正方形面积为222()2S a b a ab b =+=++ 所以222a b c += 方法三:1()()2S a b a b =+?+梯形,211 2S 222 ADE ABE S S ab c ??=+=?+梯形,化简得证

a b c c b a E D C B A 3.勾股定理的适用范围 勾股定理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所存在的数量关系,它只适用于直角三角形,对于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三边就不具有这一特征,因而在应用勾股定理时,必须明了所考察的对象是直角三角形 4.勾股定理的应用 ①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任意两边长,求第三边 在ABC ?中,90C ∠=? ,则c ,b = ,a ②知道直角三角形一边,可得另外两边之间的数量关系 ③可运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5.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三边长a ,b ,c 满足222a b c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其中c 为斜边 ①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的一种重要方法,它通过“数转化为形”来确定三角形的可能形状,在运用这一定理时,可用两小边的平方和22a b +与较长边的平方2c 作比较,若它们相等时,以a ,b ,c 为三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若222a b c +<,时,以a ,b ,c 为三边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若222a b c +>,时,以a ,b ,c 为三边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②定理中a ,b ,c 及222a b c +=只是一种表现形式,不可认为是唯一的,如若三角形三边长a ,b ,c 满足222a c b +=,那么以a ,b ,c 为三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但是b 为斜边 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在用问题描述时,不能说成:当斜边的平方等于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时,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6.勾股数 ①能够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即222a b c +=中,a ,b ,c 为正整数时,称a ,b ,c 为一组勾股数 ②记住常见的勾股数可以提高解题速度,如3,4,5;6,8,10;5,12,13;7,24,25等 ③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n 组勾股数: 221,2,1n n n -+(2,n ≥n 为正整数); 2221,22,221n n n n n ++++(n 为正整数) 2222,2,m n mn m n -+(,m n >m ,n 为正整数) 7.勾股定理的应用 勾股定理能够帮助我们解决直角三角形中的边长的计算或直角三角形中线段之间的关系的证明问题.在使用勾股定理时,必须把握直角三角形的前提条件,了解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和直角边各是什么,以便运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应设法添加辅助线(通常作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以便正确使用勾股定理进行求解. 8..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应用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能帮助我们通过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在具体

直角三角形与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与勾股定理 1.如图J20-1,公路AC,BC互相垂直,公路AB的中点M与点C被湖隔开.若测得AM的长为1.2 km,则M,C 两点间的距离为( ) A.0.5 km B.0.6 km C.0.9 km D.1.2 km J20-1 J20-2 2.如图J20-2,O是矩形ABCD的对角线AC的中点,M是AD的中点.若AB=5,AD=12,则四边形ABOM的周长为________. 3.如图J20-3,在四边形ABCD中,∠ABC=90°,AC=AD,M,N分别为AC,CD的中点,连接BM,MN,BN. (1)求证:BM=MN; (2)若∠BAD=60°,AC平分∠BAD,AC=2,求BN的长. 图J20-3 1.如图J20-4,在△ABC中,∠A=90°,点D在AC边上,DE∥BC.若∠1=35°,则∠B的度数为( ) 图J20-4 A.25°B.35°C.55°D.65° 2.如图J20-5,将一副三角尺按图中方式叠放,BC=4,那么BD=________.

3.如图J 20-6,在Rt △ABC 中,∠ACB =90°,cos A =5 6 ,D 为AB 上一点,且AD∶BD=1∶2,若BC =3 11,求 CD 的长. 图J 20-6 4.如图J 20-7,已知BD 是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B ⊥BC ,∠C =60°,AB =1,BC =3+3,CD =2 3. (1)求tan ∠ABD 的值; (2)求AD 的长. 图J 20-7 5. 如图J 20-8①,在△OAB 中,∠OAB =90°,∠AOB =30°,BA =2.以OB 为边,向外作等边三角形OBC ,D 是OB 的中点,连接AD 并延长交OC 于点E. (1)求证:四边形ABCE 是平行四边形; (2)如图J 20-8②,将图①中的四边形ABCO 折叠,使点C 与点A 重合,折痕为FG ,求OG 的长. 图J 20-8

直角三角形与勾股定理(含解析)

直角三角形与勾股定理 一、选择题 1.如图,△ABC中,∠C=90°, ∠A=30°,AB=12,则BC=() A.6 B.6C.6D.12 2.如图,在网格中,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点A,B,C都在格点上,则∠ABC的正切值是() A.2B.C.D. 3.在△ABC中,AB=10,AC=210,BC边上的高AD=6,则

另一边BC等于( ) A.10B.8 C.6或10D.8或10 4.如图,厂房屋顶人字形(等腰 三角形)钢架的跨度BC=10米, ∠B=36°,则中柱AD(D为底边中点)的长是() A.5sin36°米B.5cos36°米 C.5tan36°米D.10tan36°米 【 5.如图,AD是△AB C的中线,∠ADC=45°,把△ADC沿着直线AD对折,点C落在点E的位置.如

果BC=6,那么线段BE的长度为() A.6 B.6C.2D.3 6.如图,在△ABC中,∠ABC=90°,AB=8,BC=6.若DE是△ABC的中位线,延长DE交△ABC的外角∠ACM的平分线于点F,则线段DF的长为() A.7 B.8 C.9 D.10

7.把边长为3的正方形ABCD绕点A顺时针旋转45°得到正方形AB′C′D′,边BC与D′C′交于点O,则四边形ABOD′的周长是() A.B.6 C.D. 8.如图,在Rt△ABC中,∠A=30°,BC=1,点D,E分别是直角边BC,AC的中点,则DE的长为() A.1 B.2 C.D.1+

································· 9.已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3,点P为等边三角形内任意一点,则点P到三边的距离之和为( ) A . 3 2B .2C. 3 2 D.不能确定 10.如图,在△ABC中,∠C=90°,AC=4,BC=3,将△ABC绕点A 逆时针旋转,使点C落在线段AB 上的点E处,点B落在点D处,则B、D两点间的距离为()

第2章《勾股定理与平方根》复习课

期末复习导学案2 ----- 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应用 一、知识点: 1、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数学式子: ∠C=900?222a b c += 2、神秘的数组(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a 2+b 2=c 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直角三角形. 数学式子: 222a b c +=?∠C=900 满足a 2 +b 2 =c 2 三个数a 、b 、c 叫做勾股数。 二、举例: 例1:在△ABC 中,AB=13,AC=15,BC=14,。求BC 边上的高AD 。 例2:在△ABC 中,AB=15,AC=20,BC 边上的高AD=12,试求BC 的长.(两解) 例3:如图,在△ABC 中,AC=AB ,D 是BC 上的一点,AD ⊥AB ,AD=9cm ,BD=15cm ,求AC 的长. 例4:一轮船在大海中航行,它先向正北方向航行8 km ,接着,它又掉头向正东方向航行15千米.⑴ 此时轮船离开出发点多少km? ⑵ 若轮船每航行1km ,需耗油0.4升,那么在此过程中轮船共耗油多少升 ? A D C B A D C B A

例5:如图,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C =6cm , BC =8cm ,现将直角边AC 沿直线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B 上,且点C 落到E 点,则CD 的长是多少? 例6:有一根70cm 的木棒,要放在50cm ,40cm ,30cm 的木箱中,试问能放进去吗? 例7:甲、乙两人在沙漠进行探险,某日早晨8∶00甲先出发,他以6千米/时速度向东南方向行走,1小时后乙出发,他以5千米/时速度向西南方向行走,上午10∶00时,甲、乙两人相距多远? 例8:如图,由5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十字形纸板,现在要把它剪开,使剪成的若干块能够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1) 如果剪4刀,应如何剪拼? (2) 少剪几刀,也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吗? 三、练习: 1、Rt △ABC 中,∠C=900 ⑴如果BC=9,AC=12,那么AB= 。 ⑵如果BC=8,AB =10,那么AC = 。 ⑶如果AC=20,BC =25,那么AB= 。 ⑷如果AB=13,AC=12,那么BC= 。 ⑸如果AB=61,BC=11,那么AC= 。 2、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5和12,求其斜边上的高为。 E D C B A

勾股定理及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勾股定理及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知识要点分析 1、勾股定理 222,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b=c,斜边为a、bc,那么一定有a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斜边的平方。 2、勾股定理的验证 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很多,其中大多数是利用面积拼补的方法证明的。我们也可将勾股定理理解为:以两条直角边分别为边长的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等于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因此,证明勾股定理的关键是想办法把以两条直角边分别为边长的两个正方形作等面积变形,使它能拼成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另外,用拼图的方法,并利用两种方法表示同一个图形的面积也常用来验证勾股定理。 22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此结论是勾股定理的逆定理+b=cb、c有关系:a3、如果三角形的三条边a、(它与勾股定理的条件和结论正好相反)。其作用是利用边的数量关系判定直角三角形,运用时必须在已知三角形三条边长的情况下。我们还可以理解为:如果三角形两条短边的平方和等于最长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并且两条短边是直角边,最长边是斜边。 4、勾股数 222的三个正整数a、b、c称为勾股数。满足条件a+b =c友情提示:(1)3,4,5是勾股数,又是三个连续正整数,并不是所有三个连续正整数都是勾股数;(2)每组勾股数的相同倍数也是勾股数。 【典型例题】 考点一:勾股定理 例1:在△ABC中,∠C=90°, (1)若a=3,b=4,则c=__________; (2)若a=6,c=10,则b=__________; (3)若c=34,a:b=8:15,则a=________,b=_________. 例2: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4,如果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求第三边的长。 解: 考点二:勾股定理的验证 例3:如图所示,图(1)是用硬纸板做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长分别是a和b,斜边长为c,图(2) 是以c为直角边的等腰三角形。请你开动脑筋,将它们拼成一个能证明勾股定理的图形。 (1)画出拼成的这个图形的示意图,写出它是什么图形。 (2)用这个图形证明勾股定理。 (3)假设图(1)中的直角三角形有若干个,你能用图(1)中所给的直角三角形拼出另一种能证明勾股定理的图形吗?请画出拼接后的示意图。(无需证明)

勾股定理与平方根复习

第 1 页 共 3 页 勾股定理与平方根 班级 姓名 学号 学习目标:1回顾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利用勾股定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平方根及立方根,能说出一个近似数的精确度或有几个有效数字,能按照要求用 四舍五入的方法取一个数的近似数,会进行实数的有关计算 学习难点:勾股定理及其应用,平方根及立方根 教学过程: 一、知识要点 1、勾股定理: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2、勾股定理的应用: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知道其中的任意两边都可以求第三边。 ①c2=a2+b2;②a2=c2-b2;③b2=c2-a2。 3、直角三角形的识别(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a2+b2 =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这是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又一种方法) 4、平方根的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叫做a 的平方根。也称二次方根,也就是说,如果x2=a ,那么x 就叫做a 的平方根。 5、平方根的性质:①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②0的平方根是0,记作0 ;③负数没有平方根。 6、开平方的定义:求一个数a 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7、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正数a 有2个平方根,其中正数a 的正的平方根,也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公式:( a )2=a (a ≥0),a2 =a (a ≥0) , a2 =-a(a ≤0)。 8、立方根的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 ,这个数就叫做a 的立方根,也称为三次方 根;也就是说,如果x3=a ,那么x 叫做a 的立方根,数a 的立方根记作3a 读作“三次根号a ”。 9、开立方的定义: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开立方和立方互为逆算。 10、立方根的性质: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0的立方根0。 二、课堂小练习 1、16 的平方根________,64 的立方根_______。 2、若一正数的平方根是2a -1与-a +2,则_____ a 。 3、如图,6 4、400分别为所在正方形的面积,则图中字母A 所代表的正方形面积是 __ 4、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为 5、12,则斜边上的高为 . 5、已知甲往正东走了4km ,乙往正南走了3km ,这时甲、乙两人相距 . 6、一个长方形的长为12cm ,对角线长为13cm ,则该长方形的周长为 . 7、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边向形外作正方形P 、Q 、K ,若SP =4,SQ =9,则Sk = . 8、在Rt △ABC 中,∠C=90°若a=5,b=12,则c=________。 9、在△ABC 中,∠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下列条件中,能判断△ABC 为直角三角形的是 ( )A.a +b =c B. a :b :c =3:4:5 C.a =b =2c D.∠A =∠B =∠C 10、若三角形三边长分别是6,8,10,则它最长边上的高为( ) A.6 B.4.8 C.2.4 D. 8 11、分别以下列四组数为一个三角形的边长:①6、8、10;②5、12、13;③8、5、17 ④4、5、6.其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有( ) A.4组 B. 3组 C. 2组 D.1组 12、在ΔABC 中,∠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 ) 400 64 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