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

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

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
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专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姓名:韩江微学号:08841015 物质结构与性能的关系间题, 是辩证思维的重要命题之一。而分子生物学正是研究生物大分子的各种结构—化学结构、几何空间结构及分子内部各基因相互作用的本质与其宏观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及生物学活性间相互联系的科学。经典的化学结构理论指出物质的内部结构完全决定了它的典型化学反应性能, 同时也决定了许多其它方面的性能反过来, 通过这些典型化学性能的研究, 原则上也能定出化学结构, 甚至主体结构的一些轮廓蛋白质分子是由20种氨基酸构成的, 但氨基酸和蛋白质的性能有很大的差别, 蛋白质分子具有运输、保护、运动、催化等生命物质的功能。比如, 血红蛋白是机体血液中运输氧气的蛋白, 组成皮肤的胶原蛋白, 具有保护作用。肌肉的运动是靠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的滑动来实现,肌体中成千上万种的生理生化反应是靠一种特殊的蛋白质—酶来催化等, 而氨基酸分子则没有这些功能, 这说明当分子与分子以某种分工结合时, 就会表现出原有的分子不曾有的崭新性质和功能, 绝不是它的组成成份简单的加和。再如, 核酸是由四种核昔酸构成, 核苷酸是小分子物质, 并不表现出任何生命物质的特征, 一且这些小分子结合成核酸分子, 其性质就出现了从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飞跃。

氨基酸和蛋白质、核昔酸和核酸的结构与功能的不同, 是由组成大分子的小分子的数量、连接方式及小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蛋白质分子中, 由于个别氨基酸的改变或排列顺序的差异, 就可影响其肽链的折叠, 从而影响其生物功能。DNA分子中,若有一个核苷酸发生改变, 或增、减一个核苷酸, 就可引起基因突变, 使生物的某些特性或性状发生改变例如, 镰刀型贫血病,是由于病人血红素分子β-链的第六位谷氨酸被撷氨酸代替所引起的, 这种氨基酸的改变归根到底是由于编码这种蛋白质的基因突变引起的, 结果使患者的红血球在氧气缺乏时呈镰刀状, 易胀破发生溶血, 运氧机能降低, 引起头昏、胸闷等贫血症状。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有平面结构和立体结构, 象蛋白质在完成其生物功能时一般是以立体构象存在的,若加上某些变性因子, 使其立体结构变成线型的平面结构, 则生物功能就完全丧失。如蛋白质在溶液中若温度上升到60℃以上, 生物活性便逐渐丧失, 直至完全丧失。在蛋白质分子构象研究中发现, 具备三级结构

的蛋白质分子都具有近似球形或椭球状的物理外形, 常称它们为球蛋白。球蛋白的分子结构有一些规律:(1)球蛋白结构组织具有严密的层次体系:一级结构,二级结构,超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四级结构。(2)结构具有明显的择优性, 这表现在每个层次上。最低层次的择优性表现在L一氨基酸占绝对优势;二级结构的螺旋全是右手的,β一折叠大部分是反平行的;四级结构具有明显的对称组合优势, 蛋白质分子结构具有择优性这样一个重要特点, 与生命现象作为物质高级运动形式趋于有序化密切相关。(3)所有球蛋白结构都有一疏水内核, 并且密堆积成致密的球状结构。这种结构对蛋白质折叠的能力学研究和结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4)高度的专一性与高度灵活性的协调统一。现已测出来的结构都显示出, 同类蛋白质分子, 具有基本相同的三级结构特征。不同种类的蛋白质分子, 具有完全不同的三级结构特征,但另一方面, 对同一蛋白质的不同状态的结构研究表明,在正常生理过程中, 这种高度专一的三级结构并不一成不变的, 而是发生一些构象变化。如血红蛋白在与氧的结合过程中, 其分子的三、四级结构都要发生改变, 在第一个氧与血红蛋白结合后, 使分子的构象发生改变, 有利于第二个氧与血红蛋白结合, 同样第二个氧结合后, 分子结合第三、第四个氧的能力就增加, 这是蛋白质分子高度专一性与高度灵活性协调统一的表现。

以上可以看出, 任何物质系统的结构, 都是空间结构随时间而变化, 是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的统一,稳定结构和可变结构的统一。物质系统的结构, 是系统具有整体性和层次性的基础和前提。

物质系统的结构, 往往总是与其功能紧密联系的。功能是物质系统所具有的, 在内部与外部关系中表现出来的行为特性、作用、能力和功效等。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是结构是功能的基础, 功能是结构的表现。但结构与功能又是相互对立、相互作用的, 即不是单值对应, 有同构异功, 异构同功等情形。生物大分子正是从辩证的角度反应了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如在动物体内某些生化过

程中, 蛋白质分子的某些肽链链必须先按特定的方式断裂, 然后才呈现生物活性, 这是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与功能高度统一性的表现。在酶的调节控制中, 比较早就发现了许多酶都有一个无活性的前体, 经专一的水解酶作用切去一肽段, 而转变成有活力的物质。象胰蛋白酶的前体在肠激酶的作用下, 从氨基末端切掉六个氨基酸残基, 才变成具有生活性的胰蛋白酶。另外,生物大分子在执行其生

物功能时, 其结构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如酶在作用于底物时, 受底物的诱导, 酶的构象就要发生变化, 使酶变得适宜与底物结合, 从而作用于底物, 这也是结构与功能高度统一的表现但在酶分子中有同功酶, 这些酶能够催化同一种化学反应, 而酶蛋白本身的分子结构、组成都有所不同。象乳酸脱氢酶同功酶, 它们的分子结构各不相同, 但都能进行催化反应, 这是异构同功现象。在机体内, 一般的酶所催化的反应都是可逆的, 既可催化正反应的进行, 也可催化逆反应的进行, 说明酶的功能不是一种,具有同构异功作用。这充分说明结构与功能不是单值决定的。

从上述可以看出, 结构与功能本来就是相通的,结构通过系统包含了功能, 功能也通过系统包含了结构。在一定条件下, 结构变化之因含导致功能变化之果, 同样, 功能变化之因亦必导致结构变化之果。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复习题

专题练习一: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所属范围:七(下)第2页—40页。 知识要点: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理解) 2.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了解) 3.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作用(了解) 4.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组织的形成(理解) 5.动、植物的几种基本组织(了解) 6.人体、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了解) 7.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理解) 一、选择题: 1.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 2.在细胞的结构中功能各不相同,其中能控制物质进出的构造是————————————()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核 D.线粒体 3.关于植物体结构层次的构成的正确描述顺序是——————————————————() A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 B 植物体→器官→组织→细胞 C 系统→植物体→器官→组织→细胞 D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4未成熟的葡萄吃起来是酸的,这种酸性的物质主要存在于——————————————() A.细胞核内 B.细胞膜上 C. 液泡内 D.细胞壁 5.细胞核中遗传信息的载体是——————————————————————————() A.细胞核 B. 细胞膜 C. 细胞壁 D.细胞质 6.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 A.组织 B.器官 C.系统 D.个体 7.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 A.液泡 B.叶绿体 C.细胞壁 D.线粒体 8.小玉用显微镜观察某生物组织切片,她判断该生物是动物。她的判断依据应该是————() A、该组织细胞没有叶绿体 B、该组织细胞没有细胞壁 C、该组织细胞没有线粒体 D、该组织细胞没有成型的细胞核 9.一粒种子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该过程的细胞学基础是——————————————() A.细胞数目增加和细胞体积增大 B.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 C.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10.下列说法,最为确切的是——————————————————————————() A.细胞是所有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细胞核内贮存着生物全部的遗传物质 C.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D.从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上分析,心脏属于组织 11.植物细胞的最外层结构是细胞壁,它的功能是——————————————————() A.支持和保护 B.控制物质进出 C.储存遗传物质 D.储存营养物质 12.下面关于细胞有关知识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只有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

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教案第一节 生物体的基本结构

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教案第一节生物体 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 生物体的基本结构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区别动、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点;了解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2. 能力目标: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使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认识,认识并阐述动植物的基本结构,初步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的结构简图。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生体会“胆大心细”是顺利实验的必备素质;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制作临时装片,归纳动植物细胞的结构 教学难点: 以胆大心细的心理素质,成功的制作临时装片(“胆大

心细”是成就一切实验的素质);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练习绘制动植物细胞结构简图(尊重事实是生物绘图的前提)教学安排:2时 教学设计: (第一时) 一、 软木塞的秘密: 学生阅读或教师创设本P1《软木塞的秘密》的相关内容:提问:1显微镜的发明者? 2他当时观察到的是什么?是死的细胞还是活的细胞?如果是死的细胞,对细胞真正结构的了解有什么影响? 3在显微镜发明之前,人们对生物组成的研究跟显微镜发明之后有什么区别?(宏观和微观的差别,使对生物结构的研究进入了微观世界) 4了解细胞的发现过程,为你学习生命科学带来了怎么样的启示? 总结:根据Shleiden和TShann的研究,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提问:是不是所有的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单位都是细胞呢? 解释:病毒的结构不是由细胞构成的。 总结:一般的说,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二、

观察细胞的结构: 复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动手使用显微镜,复习、巩固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 学习制作临时装片: ① 玻片标本的种类: 装片、切片、涂片 ② 制作临时装片: (一)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Step1:准备 擦→滴 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的目的?若擦拭不净,后果如何?滴清水的量如何掌握?水量过多过少对实验有何影响?Step2:制作临时装片:取→展→盖 取材的部位、方法、大小? 盖盖玻片的方法、原因(即目的或避免出现的不利影响)?Step3:染色: 滴染色剂的位置、数量?

《生物体的基本结构》word版 公开课获奖教案 (18)

当我们在日常办公时,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太好编辑和制作的资料。这些资料因为用的比较少,所以在 全网范围内,都不易被找到。您看到的资料,制作于2021年,是根据最新版课本编辑而成。我们集合了 衡中、洋思、毛毯厂等知名学校的多位名师,进行集体创作,将日常教学中的一些珍贵资料,融合以后进 行再制作,形成了本套作品。 本套作品是集合了多位教学大咖的创作经验,经过创作、审核、优化、发布等环节,最终形成了本作 品。本作品为珍贵资源,如果您现在不用,请您收藏一下吧。因为下次再搜索到我的机会不多哦! 第1节生物体的基本结构(第一课时) 【聚焦课标】 1、知识目标: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区别动、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点;了 解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2、能力目标: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使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认识,认识并阐 述动植物的基本结构,初步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的结构简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会“胆大心细”是顺利实验的必备素质;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制作临时装片,归纳动植物细胞的结构 【教学难点】 以胆大心细的心理素质,成功的制作临时装片(“胆大心细”是成就一切实验的素质);以实事求是的科学 态度,练习绘制动植物细胞结构简图(尊重事实是生物绘图的前提) 【教学过程】 一、软木塞的秘密: 学生阅读或教师创设课本P.1《软木塞的秘密》的相关内容: 讨论:1.显微镜的发明者?_____________ P4讨论1、2 总结:根据M.J.Schleiden和T.Schwann的研究,动物和植物都是____________构成的。 提问:是不是所有的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单位都是细胞呢? 解释:病毒的结构不是由细胞构成的。 总结:一般的说,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观察细胞的结构: 1.复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动手使用显微镜,复习、巩固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学习制作临时装片: ①玻片标本的种类: 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制作临时装片: (一)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1.擦、2__ __、3__ __、4 展、5盖___ _、6_ ___ (二)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1 、 2 __ __、 3 ____、 4 ___ _、5 ____。

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

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蛋白质折叠 蛋白质折叠是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前沿课题之一,近年来蛋白质折叠的研究日益引起人们注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遗传信息由DNA 到RNA再到蛋白质的过程是分子生物学的核心,通常称作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经过多年的研究人们对由DNA到RNA再到多肽链的过程已基本清楚,但是蛋白质的功能不仅依赖于其一级结构而且与空间结构紧密相关;其二,虽然蛋白质中一定的氨基酸顺序决定了其特定的空间结构的假说已被人们广泛接受,但是怎样由一定的氨基酸排列的多肽链生成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的蛋白质的问题仍未解决。只有透彻地了解了多肽链是如何通过自身内在的信息及与周围环境(包括与各种蛋白质因子)的相互作用才能最终了解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是近年来生物技术发展的产物和先导,但人们发现通过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所获得的多肽链有时并不能自身卷曲成有一定空间结构和完整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其原因在于在多肽链的折叠上出了问题。因此从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产物的翻译后加工的角度也要求人们了解蛋白质折叠的机理。 一、蛋白质复杂的三级结构信息贮存于氨基酸序列中 关于氨基酸序列与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关系研究最早的工作是由C.Anfinsen (1960)关于核糖核酸酶的研究工作。他研究了核糖核酸酶的去折叠和重折叠过程。该酶是由124 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有四对二硫键,其组合有 105{[(2×4)!/24×4!]=105}种的可能方式。当用还原剂如b-巯基乙醇 (HOCH2-CH2-SH)作用时,二硫键被部分还原。继续加大b-巯基乙醇的量,二硫键可全部被还原。用8 M 的脲加b-巯基乙醇处理多肽链,分子内四对二硫键可全部被还原,肽链伸展为无规卷曲,酶活性完全丧失。但如果将脲和b-巯基乙醇透析掉并在空气中进行氧化,多肽链可又重新折叠为一个具有特定的三维结构和催化活性的酶,它与未经处理的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并可结晶并获得相同的 X-射线衍射图,其吸收光谱也相同。这是一个很好的蛋白质一级结构序列决定其三维结构的例子,即顺序决定构象。Anfinsen因此而获得1972年诺贝尔化学奖。 二、关于蛋白质折叠的理论模型 各种实验及理论计算均证明蛋白质的天然构象在热力学上是最稳定的。那么一个具有特定的生物学活性和功能的蛋白质究竟是如何找到这样一种热力学稳定的构象的呢?这至今仍是一个未解决的问题。我们可以以一个由100 个氨基酸组成的小蛋白质来进行讨论和考虑:假设在这100 个氨基酸组成的小蛋白质中每个氨基酸残基有三种不同的构象的话,那么总的构象数将是3100=5×1047 ,如果从一种构象变为另一种构象所需要的时间为10-13秒,那么在上述的构象空间寻求一遍需要5×1047×10-13=5×1034秒=1.6×1027 年!而实际上蛋白质的折叠是在10-1~10 3秒内完成的。由此可见,蛋白质的折叠不是一个对各种可能构象进行随机采样的过程。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生物科技行业)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第壹篇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第壹章氨基酸和蛋白质 壹、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分类 1、非极性氨基酸 包括: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 2、极性氨基酸 极性中性氨基酸:色氨酸、酪氨酸、丝氨酸、半胱氨酸、蛋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苏氨酸 酸性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 碱性氨基酸: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 其中:属于芳香族氨基酸的是:色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 属于亚氨基酸的是:脯氨酸 含硫氨基酸包括:半胱氨酸、蛋氨酸 注意:在识记时能够只记第壹个字,如碱性氨基酸包括:赖精组 二、氨基酸的理化性质 1、俩性解离及等电点 氨基酸分子中有游离的氨基和游离的羧基,能和酸或碱类物质结合成盐,故它是壹种俩性电解质。在某壹PH的溶液中,氨基酸解离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趋势及程度相等,成为兼性离子,呈电中性,此时溶液的PH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 2、氨基酸的紫外吸收性质 芳香族氨基酸在280nm波长附近有最大的紫外吸收峰,由于大多数蛋白质含有这些氨基酸残基,氨基酸残基数和蛋白质含量成正比,故通过对280nm波长的紫外吸光度的测量可对蛋白质溶液进行定量分析。 3、茚三酮反应 氨基酸的氨基和茚三酮水合物反应可生成蓝紫色化合物,此化合物最大吸收峰在570nm波长处。由于此吸收峰值的大小和氨基酸释放出的氨量成正比,因此可作为氨基酸定量分析方法。 三、肽 俩分子氨基酸可借壹分子所含的氨基和另壹分子所带的羧基脱去1分子水缩合成最简单的二肽。二肽中游离的氨基和羧基继续借脱水作用缩合连成多肽。10个以内氨基酸连接而成多肽称为寡肽;3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称为多肽;5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胰岛素归为蛋白质。 多肽连中的自由氨基末端称为N端,自由羧基末端称为C端,命名从N端指向C端。 人体内存在许多具有生物活性的肽,重要的有: 谷胱甘肽(GSH):是由谷、半胱和甘氨酸组成的三肽。半胱氨酸的巯基是该化合物的主要功能基团。GSH的巯基具有仍原性,可作为体内重要的仍原剂保护体内蛋白质或酶分子中巯基免被氧化,使蛋白质或酶处于活性状态。 四、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1、蛋白质的壹级结构:即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主要化学键:肽键,有些蛋白质仍包含二硫键。 2、蛋白质的高级结构:包括二级、三级、四级结构。

第1节生物体的基本结构

第1节生物体的基本结构(第2课时) 主备人:杨金花审核人:杨金花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阐明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2)区别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 (3)了解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2、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细胞实验巩固显微镜的使用,培养观察能力; (2)通过制作临时装片和尝试绘制细胞结构简图,培养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实验,进行爱护实验设备、遵守实验纪律的教育,培养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习惯;(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 1.细胞结构及各部分主要功能。 2.临时装片的制作。 三、教学难点 制作和观察临时装片。 【自主学习】 1.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2.和植物细胞相比,人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都具有,而没有。 3.染色体的主要成份是。染色体中主要的遗传物质是,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4.细胞的生命活动依靠细胞中各种结构的_________与___________,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又是以________的各种生命活动为基础。因此,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5、动物细胞的模式图如下。请将各序号所指结构名称写在横线上: 其中1是___________。2是__________。3是__________。 【合作探究】 1.看书完成下列问题: (1)保持植物细胞具有规则形态主要是什么结构的作用? (2)能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什么? (3)我们吃西瓜时流出来的汁液是什么?来自细胞的哪个结构? (4)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在哪儿?该结构中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有关的结构和与呼吸作用有关的结构是什么? (5)描述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作用。

七年级生物1.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本专题课标要求和复习建议 精题解析 例1、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能在视野中看到细胞数目最少和视野最亮的镜头组合是( ) ⑴目镜15×,物镜10× ⑵目镜10×,物镜10× ⑶ 目镜15×,物镜25× ⑷ 目镜10×,物镜25× A ⑴⑵ B ⑷⑴ C ⑶⑵ D ⑶⑷ [解析] 选C , 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时,看见的细胞体积越大、细胞数目越少、视野越暗; ⑵放大100倍,倍数最小,⑶放大375倍,倍数最大。 例2、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时,甲、乙、丙、丁、戊是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右边两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植物细胞,要将图1转换为图2,将细胞甲进行重点观察,下列A 、B 、C 、D 四种操作顺序中,正确的应是( )。甲、转动粗准焦螺旋。乙、转动细准焦螺旋。丙、调节光圈。丁、转动转换器。戊、移动玻片。 A . 甲→乙→丙→丁。 B .丙→丁→乙。 C .戊→甲→丁→丙→ 乙 。D .丁→戊→甲→丙

[解析]:应选C。将图1转换为图2,所观察的细胞甲移到了视野中心且放大了,像变暗了。显微镜中成的像是倒像,视野中的细胞甲看上去是在左上方,实际观察的实物却是在玻片的右下方。高倍镜下看到的视野比低倍镜下看到的视野范围要小,应将细胞甲向右下方移动到视野中心,才能再放大观察到,应将玻片向左上方移动。正确操作是先移动玻片,使所观察的细胞甲移到了视野中心,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再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对准通光孔中心,再调节光圈使光线暗些,再转动细准焦螺旋,将物象调清晰。 例3、一块完整的肱二头肌属于() A细胞B组织C器官 D 系统 [解析]选C,一块完整的肱二头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肌腱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肌腹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在肌腹中还有血管和神经等,一块完整的肱二头肌由四种基本组织构成,并具有收缩的功能,所以属于器官。 例4、下列结构中属于植物组织的是() A洋葱叶B虎克观察到的细胞C肺癌细胞 D 洋葱鳞片叶的表皮 [解析]选D,植物的组织是由许多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结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上述选项中,A是植物的器官,B是不具有生命的细胞壁;C是动物细胞;D是由许多形态,结构相似的细胞结合在一起并具有保护内部幼嫩部分的功能,所以属于植物的保护组织。 典题演练 一、单项选择题 1、用显微镜观察变形虫要进行对光,首先要使几个结构成一条直线,这几个结构是() A、目镜、物镜、通光孔、反光镜 B、目镜、镜筒、物镜、反光镜 C、物镜、光圈、目镜、镜座 D、物镜、目镜、转换器、平光镜 2、在“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结构”的活动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对光时,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B、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意看目镜内的物像。 C、为了使物像更加清晰,应微调细准焦螺旋 D、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内可以观察到细胞壁,细胞核等结构 3、某同学在一个视野中看到一行细胞(右图),此时显微镜镜头的读数是“10 ×”和“10×”,如果将镜头换成“10×”和“40×”,那么在一个视野中可 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是() A 1个 B 2个 C 4个 D 8个 4、观察临时装片是,视野里出现污点,移动装片和目镜时,污点不能移动,那 么污点很可能在() A 反光镜上 B 目镜上C装片上D物镜上 5、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是() ①用镊子缓慢地盖上盖玻片;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③用消毒牙签在口腔测壁上轻轻地刮取少量的细胞;④擦净载玻片和盖玻片;⑤将所取材料均匀涂抹在一滴生理盐水的中央;⑥染色 A ④②①③⑤⑥B④②③⑤①⑥ C ④②③①⑥⑤ D ④①②③⑤⑥

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教案

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教案 【篇一:苏科版七年级生物-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教学设 计】 第8章生物体有相同的基本结构 第1节生物体的基本结构(第2课时)淮安市清江中学郑桂芬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阐明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2)区别动物细 胞和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3)了解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2.能力目标 (1)通过制作动植物细胞模型,培养动手能力及小组合作能力。(2)通过观察、讲解细胞模型,培养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制作模型进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 制作模型,归纳动植物细胞的结构。三、教学难点: 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四、教学准备: 准备制作动植物模型的相关材料。 1 2 3 4 5 【篇二: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教学设计】 第8章生物体有相同的基本结构 第1节生物体的基本结构(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阐明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2)区别动物细 胞和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3)了解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2.能力目标

(1)通过制作动植物细胞模型,培养动手能力及小组合作能力。(2)通过观察、讲解细胞模型,培养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制作模型进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 制作模型,归纳动植物细胞的结构。三、教学难点: 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四、教学准备: 准备制作动植物模型的相关材料。五、教学过程: 1 2 3 4 5 【篇三: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教案】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2.说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 (二)能力目标 通过模型等的使用,能将细胞分裂这个肉眼无法直接观察的过程具 体化。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关注细胞分裂与生命现象的关系,以及细胞分裂的研究在防治癌症 等方面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 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三、教学难点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染色体模型。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图片展示:大象、小鼠。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八章第一节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教学设计苏科版

第8章生物体有相同的基本结构 第1节生物体的基本结构(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阐明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2)区别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 (3)了解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2.能力目标 (1)通过制作动植物细胞模型,培养动手能力及小组合作能力。 (2)通过观察、讲解细胞模型,培养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制作模型进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 制作模型,归纳动植物细胞的结构。 三、教学难点: 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准备: 准备制作动植物模型的相关材料。

植物细胞模型制作动物细胞模型制作 提问:同学们做好的这两个细胞模型分别是由哪些结构组 成的呢? 学生对照图形,填写表 提问:通过模型的制作和学习,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动植物 细胞的结构,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课本第8页图片,比较动植物 细胞的结构,完成课本第9页的表格。 结构名称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细胞壁

小结:细胞的各种结构具有不同的功能,它们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细胞核在生物的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下面,我们以克隆羊“多利”的产生过程为例来分析细胞核是如何完成它的功能的,仔细分析这个过程,讨论两个问题。 仔细分析这个过程,请大家讨论两个问题。 问题:1. 三只母羊在“多利”诞生的过程中分别起什么作用? 问题:2.“出生的多利”最像哪只羊?为什么? 第一题:甲羊的作用是提供细胞核,乙羊的作用是提供去核卵细胞,丙羊的作用是提供胚胎发育的场所。 第二题:“多利”最像甲羊,原因是甲羊提供的是细胞核。这就说明细胞核上有遗传物质。 遗传物质在哪呢?

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专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姓名:韩江微学号:08841015 物质结构与性能的关系间题, 是辩证思维的重要命题之一。而分子生物学正是研究生物大分子的各种结构—化学结构、几何空间结构及分子内部各基因相互作用的本质与其宏观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及生物学活性间相互联系的科学。经典的化学结构理论指出物质的内部结构完全决定了它的典型化学反应性能, 同时也决定了许多其它方面的性能反过来, 通过这些典型化学性能的研究, 原则上也能定出化学结构, 甚至主体结构的一些轮廓蛋白质分子是由20种氨基酸构成的, 但氨基酸和蛋白质的性能有很大的差别, 蛋白质分子具有运输、保护、运动、催化等生命物质的功能。比如, 血红蛋白是机体血液中运输氧气的蛋白, 组成皮肤的胶原蛋白, 具有保护作用。肌肉的运动是靠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的滑动来实现,肌体中成千上万种的生理生化反应是靠一种特殊的蛋白质—酶来催化等, 而氨基酸分子则没有这些功能, 这说明当分子与分子以某种分工结合时, 就会表现出原有的分子不曾有的崭新性质和功能, 绝不是它的组成成份简单的加和。再如, 核酸是由四种核昔酸构成, 核苷酸是小分子物质, 并不表现出任何生命物质的特征, 一且这些小分子结合成核酸分子, 其性质就出现了从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飞跃。 氨基酸和蛋白质、核昔酸和核酸的结构与功能的不同, 是由组成大分子的小分子的数量、连接方式及小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蛋白质分子中, 由于个别氨基酸的改变或排列顺序的差异, 就可影响其肽链的折叠, 从而影响其生物功能。DNA分子中,若有一个核苷酸发生改变, 或增、减一个核苷酸, 就可引起基因突变, 使生物的某些特性或性状发生改变例如, 镰刀型贫血病,是由于病人血红素分子β-链的第六位谷氨酸被撷氨酸代替所引起的, 这种氨基酸的改变归根到底是由于编码这种蛋白质的基因突变引起的, 结果使患者的红血球在氧气缺乏时呈镰刀状, 易胀破发生溶血, 运氧机能降低, 引起头昏、胸闷等贫血症状。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有平面结构和立体结构, 象蛋白质在完成其生物功能时一般是以立体构象存在的,若加上某些变性因子, 使其立体结构变成线型的平面结构, 则生物功能就完全丧失。如蛋白质在溶液中若温度上升到60℃以上, 生物活性便逐渐丧失, 直至完全丧失。在蛋白质分子构象研究中发现, 具备三级结构

生物体的基本结构(1)

生物体的基本结构(1) 学习目标: 1、能知道生物体是由细胞组成的 2、掌握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 3、能运用显微镜等工具观察细胞的结构 知识再现: 1、请回顾显微镜的有关知识,填写空格 ⑴遮光器[12 ]上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做__ 用 来调节光线的__ _ 。 ⑵反光镜[ ],一面是_____(光线强时用),另一面 是_____(光线弱时用)。 ⑶转换器[ ],可以转动的转盘,上面装有放大倍数 不同的______ ______。 ⑷粗准焦螺旋[ ],转动它,镜筒的升降范围____ __。 细准焦螺旋[ ],转动它,镜筒的升降范围 _。 ⑸目镜[ ],用观察的镜头。物镜[ ]接近的镜头。 (6)使用显微镜通常分为五个步骤,___ ____; __ _____; _ _____; ______ __; ____ _____。 (7)实验结束后,首先应取下,复原操作中在将镜筒下降之前,应把 偏到两旁,然后将显微镜复原。 2、你能说出显微镜使用过程中一些注意事项吗? 自主先学 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以下基础知识的填写,并在教材相应的地方标记下来。 1、1665年,___________最早研制出光学显微镜,发现了软木薄片由许多小室组成,称为“细胞”。地球上的生物,除病毒以外、都是由___________构成, _________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玻片标本有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作洋葱鳞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每步各用一个字概括): ①:将载玻片和盖玻片___________; 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___________;

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

新编高二生物单元测试卷(二)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满分100分,答卷时间60分钟) 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 1、在下列生物组合中,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A、蓝藻和大肠杆菌 B、细菌和草履虫 C、变形虫和根霉 D、酵母菌和衣藻 2、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膜的厚度约为() A、25×10-10m B、35×10-10m C、80×10-10m D、60×10-10m 3、植物细胞中的细胞膜是() (1)半透性膜(2)选择透过性膜(3)双层膜(4)单层膜 A、(1)(4) B、(1)(3) C、(2)(3) D、(2)(4) 4、变形虫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人体某些白细胞能吞噬病菌,这些生理过程的完成都依赖于细胞膜的() A、选择透过性 B、一定的流动性 C、渗透作用 D、主动运输 5、在月季叶片的表皮细胞中可以找到,而在人体表皮细胞中找不到的结构是() A、中心体 B、线粒体 C、染色体 D、叶绿体 6、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进入细胞内的方式为() A、自由扩散 B、内吞作用 C、主动运输 D、外排作用 7、下列物质中,出入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的是() A、钾离子 B、钠离子 C、甘油 D、氨基酸 8、主动运输和自由扩散相比,其特点是() (1)从高浓度到低浓度(2)从低浓度到高浓度(3)消耗能量(4)不消耗能量(5)需要载体(6)不需要载体 A、(1)(3)(5) B、(1)(3)(6) C、(2)(4)(6) D、(2)(3)(5) 9、大肠杆菌在繁殖时,细胞内的K+浓度是培养液的300倍,如果在培养液中加入一种叫箭毒的物质,大肠杆菌内的K+浓度立即下降,这种药物很可能是() A、使细胞膜变成全透性 B、抑制膜上载体活动 C、加快细胞膜的流动 D、使载体运动方向改变 10、在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一组细胞器是() A、叶绿体和线粒体 B、高尔基体和核膜 C、核糖体和线粒体 D、叶绿体、线粒体和核膜 11、与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有直接关系的细胞器是() A、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B、线粒体和核糖体 C、中心体和高尔基体 D、核糖体和高尔基体 12、在动植物细胞中都存在,但生理功能不同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 B、核糖体 C、高尔基体 D、内质网 13、细胞内被称为“动力工厂”和“养料制造工厂”的细胞器是() A、核糖体和叶绿体 B、线粒体和叶绿体 C、核糖体和高尔基体 D、中心体和内质网 14、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主要分布在线粒体中的() A、内膜、基质、嵴 B、外膜、基质、嵴 C、内膜、基质、外膜 D、内膜、外膜、嵴 15、如果一分子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一个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那么,这个CO2分子共穿过的磷脂分子层数是() A、5 B、6 C、8 D、12 16、线粒体、叶绿体和内质网都具有的是() A、基粒 B、基质 C、膜结构 D、少量DNA 17、在细胞中,可以被认为“能量转换站”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和叶绿体 B、叶绿体 C、叶绿体和内质网 D、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18、小鼠受精卵的分裂面附近比较集中的细胞器是() A、叶绿体 B、线粒体 C、高尔基体 D、内质网 19、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的() A、功能及所含有机化合物都相同 B、功能及所含有机化合物都不同 C、功能相同,所含有机化合物不同 D、功能不同,所含有机化合物相同 20、若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研究胰腺细胞合成和分泌消化酶的过程,放射性标记先后出现在() A、高尔基体、内质网、核糖体 B、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 C、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D、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 21、关于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位于细胞膜的外面 B、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C、化学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 D、具有半透过性 22、酵母菌细胞和蓝藻细胞最明显的区别是() A、有无核物质 B、有无细胞质 C、有无核膜 D、有无细胞膜 23、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具有的细胞器是() A、核糖体 B、高尔基体 C、内质网 D、线粒体和叶绿体 24、立克次氏体的细胞结构与大肠杆菌的基本结构相同,因此立克次氏体应属于() A、真核生物 B、原核生物 C、病毒 D、除病毒外的其他非细胞生物 25、某科学家用活细胞做了许多连续的切片,在电镜下观察这些切片后,他画了一个综合图,如图所示: 有理由认为这一细胞不是() A、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 B、进行呼吸作用的细胞 C、真核细胞 D、植物细胞

一细胞是生物体结构跟功能的基本单位但并不是所有的...

一·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但并不是所有的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 a.无细胞的生物有:病毒 病毒只有一种核酸DNA或RNA DNA病毒:噬菌体 RNA病毒:烟草花叶病毒、HIV、SARS b.单细胞生物有:草履虫、变形虫、细菌、藻类。 细胞层次即是个体层次。 c.多细胞生物有:绝大多数动植物。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a.植物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b.动物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物圈是最大的生命系统。 三·显微镜。 a.放大倍数 (1)显微镜的总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该放大倍数指的是长度或宽度,而不是面积和体积; (2)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小,看到的标本范围就越小; (3)换上高倍镜,调节系准较螺旋使物象清晰,用大光圈和凹面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显微镜中所成的像为倒像 (5)同向移动至视野中央 四·无细胞的生物叫原核生物,有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细菌、蓝藻、链霉菌。 蓝藻包括颤藻,念珠藻、蓝球藻、发菜。 蓝藻内无叶绿体,但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为自养生物。 原核生物细胞内无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共有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 核糖体:蛋白质的合成场所。 真核生物有:动物、植物和真菌。 五·大量元素:C、H、O、N、P、S、K、Ca、Mg。 微量元素:Fe、Mn、Zn、Cu、B、Mo。 C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的元素。 C、H、O、N:基本元素。 C、H、O、N、P、S:主要元素。 O:占细胞鲜重含量最多的元素。C:占细胞干重含量最多的元素。 H2O:占鲜重最多的化合物。蛋白质:占干重最多的化合物。 六·可溶性还原糖(C6H12O6、麦芽糖、果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脂肪苏丹Ⅲ橘黄色蛋白质双缩脲紫色 多糖的单体(基本单位):单糖 蛋白质(基本单位):氨基酸 核酸(基本单位):核苷酸 氨基酸的通式: 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多肽通过盘曲折叠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成为蛋白质脱水个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 蛋白质(多肽)相对分子质量=各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18×脱水数绝大多数酶、载体、血红蛋白、胰岛素、抗体本质都为蛋白质 性激素为脂质 DNA 甲基绿绿色RNA 吡罗红红色 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在细胞核中,原核细胞中的DNA在拟核中。 DNA结构具有多样性2∧n n指n对碱基对 人(绝大多数生物)体内有2种核酸,5种碱基,8种核苷酸 病毒(只含一种核酸)体内有1种核酸,4种碱基,4种核苷酸、 单糖:C6H12O6,果糖,半乳糖,核糖,脱氧核糖 动物:乳糖 二糖 糖类植物:半乳糖 动物:糖原 多糖 植物:淀粉,纤维素 糖类为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肪:生物体主要的储能物质 ATP:能量的直接来源太阳能:能量的最终来源。 七·自由水越多,新陈代谢越旺盛 结合水一旦失去,生命将终止。 八·磷脂双分子层(骨架) 细胞膜的成分蛋白质(可作为载体):蛋白质种类越多,细胞越复杂 糖类:糖蛋白具识别,免疫功能 九·细胞壁成分有纤维素和果胶构成,用纤维素酶,果胶酶去除细胞壁 十·健那绿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 十一·双层膜的结构: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无膜的细胞器:核糖体,中心体 具色素的细胞器:液泡,叶绿体 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十二·细胞核与遗传有关 细胞膜 十三·质壁分离:质指原生质层细胞质壁:细胞壁 液泡膜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1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各种生物(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所组成的。细胞按其形态结构的不同,可分为两类:原核细胞(prokaryocytic cell)和真核细胞(eukaryotic cell)。 原核细胞是形态上比较简单,在进化上还没有发展出核膜的一类细胞。例如细菌、蓝藻等。它们的染色体单由DNA所组成。 真核细胞是指形态结构比较复杂,已具有完整的核膜和一系列细胞器的一类细胞。除病毒、噬菌体和原核生物外,其余的都由真核细胞所组成。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分别代表了细胞进化的不同阶段(见表3-1)。原核细胞比较原始,它只可能起源于更原始的生命体——前细胞或非细胞形态的生命。有人认为,病毒可看作是前细胞生命的一个代表。病毒的构造比原核生物的细菌更简单,它内部是核酸(DNA或RNA),外面包着一层蛋白质。不过,对病毒究竟是原始类型还是次生类型,仍有争议。 关于细胞的起源问题,早在19世纪,海克尔就曾根据当时对细胞和前细胞生物的粗浅认识,预言了细胞来源于比它更简单的前细胞生物。以后,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们对细胞起源问题的研究进展不快。直到本世纪50年代末,随着细胞学及其相邻学科的发展,以及电子显微镜等技术的应用,不仅发现了细胞的膜相结构,而且还展示了一些类细胞的结构图案,才使细胞起源的研究有些新的突破。例如福克斯的“微球体”具有双层膜的外壳,类似细胞的结构。为此,福克斯等人用实验方法对微球体双层膜作了进一步的研究。他们发现这种膜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如双层膜能通过形成“芽体”进行繁殖;双层膜还能在很原始的光合条件下,用磷酸盐和太阳光合成ATP等。当然福克斯的微球体,虽然在外表上似乎很像细胞,但是实际上还远远不到生命的水平。福克斯等启发了人们对膜相结构在细胞起源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为细胞起源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 2这一阶段的主要标志是原始细胞膜的形成。 如第二章所述,原始生命体具有一个原始界膜,它能自成体系地生活于海水中。但这种界膜是极其简单的,它的物质交换机制主要是依靠渗透作用。因此,原始界膜的选择性和稳定性较差,这是原始生命生存与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由原始界膜向细胞膜的过渡,是原始生命发展的首要环节。 细胞膜是具有选择通透功能的薄膜。它是一种嵌有蛋白质的类脂双层膜结构。其中蛋白质具有许多生物学功能,例如转运膜内外物质、转换能量等;而类脂双层又具有亲水和疏水两种特性,其亲水端朝向两表面,疏水端则朝向中央。这种结构特点使类脂双层既有利于水中生活,又具有很低的通透性,因而是一种很好的区域化隔膜。细胞膜结构不仅是镶嵌的,而且还是流动的。这是由于类脂双层分子的不饱和性、酶的活动和环境(温度等)的影响,而使它处于一定的流动状态。因此,细胞膜的结构特征,是有机体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可靠保证。 在膜的研究上,现阶段有几种模型。如1972年由辛格和尼科尔森提出了流动镶嵌结构模型。这个模型被较多的学者所接受。此外,1975年沃利奇提出了晶体镶嵌膜的模型。有人认为,这个模型比上述的更前进了一步。 原始细胞膜的形成标志着原始细胞的诞生。随着第一个细胞的出现,整个有机界的基础便产生了。在原始的细胞膜内,遗传系统逐渐完善,较多种类的酶也产生出来,并逐渐提高代谢作用的效率。这一切,推动了细胞内物质的进一步分化,从而向更高的细胞形态发展。 3这阶段的主要标志是细胞质分化,原始染色质体(Primitive chromosome)形成。 原始细胞体内没有任何组织上的分化。细胞质内所含的核酸、蛋白质和一些简单的酶系等都相互混杂在一起。细胞内酶系的混杂使细胞体的调控机制很不完善。这就促使了原始细胞的进一步分化。 在这一过程中,细胞质内不同的酶系逐渐集中于一定的区域内,使细胞的代谢系统趋向于有序化。随着DNA大分子的进化,原始的染色质体也逐渐形成了。这些染色质体也相对集中于细胞中央区,并进一步形成细胞的控制中心——核区。细胞控制中心的出现,意味着细胞控制能力

生物大分子的提取

最佳答案 2.1 概述 在自然科学,尤其是生命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蛋白质、酶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是探求生命奥秘的中心课题,而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必须首先解决生物大分子的制备问题,有能够达到足够纯度的生物大分子的制备工作为前题,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就无从谈起。然而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与制备是一件十分细致而困难的工作。λ 与化学产品的分离制备相比较,生物大分子的制备有以下主要特点:λ ⑴生物材料的组成极其复杂,常常包含有数百种乃至几千种化合物。λ ⑵许多生物大分子在生物材料中的含量极微,分离纯化的步骤繁多,流程长。λ ⑶许多生物大分子一旦离开了生物体内的环境时就极易失活,因此分离过程中如何防止其失活,就是生物大分子提取制备最困难之处。λ ⑷生物大分子的制备几乎都是在溶液中进行的,温度、pH值、离子强度等各种参数对溶液中各种组成的综合影响,很难准确估计和判断。λ 生物大分子的制备通常可按以下步骤进行:λ ①确定要制备的生物大分子的目的和要求,是进行科研、开发还是要发现新的物质。λ ②建立相应的可靠的分析测定方法,这是制备生物大分子的关键。λ ③通过文献调研和预备性实验,掌握生物大分子目的产物的物理化学性质。λ ④生物材料的破碎和预处理。λ ⑤分离纯化方案的选择和探索,这是最困难的过程。λ ⑥生物大分子制备物的均一性(即纯度)的鉴定,要求达到一维电泳一条带,二维电泳一个点,或HPLC和毛细管电泳都是一个峰。λ ⑦产物的浓缩,干燥和保存。λ λ 分析测定的方法主要有两类:λ 即生物学和物理、化学的测定方法。λ 生物学的测定法主要有:酶的各种测活方法、蛋白质含量的各种测定法、免疫化学方法、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等;λ 物理、化学方法主要有:比色法、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法、光谱法(紫外/可见、红外和荧光等分光光度法)、电泳法、以及核磁共振等。λ 实际操作中尽可能多用仪器分析方法,以使分析测定更加快速、简便。λ 要了解的生物大分子的物理、化学性质主要有: ①在水和各种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λ ②在不同温度、pH 值和各种缓冲液中生物大分子的稳定性。λ ③固态时对温度、含水量和冻干时的稳定性。λ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8章第1节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教案(新版)苏科版

第1节生物体的基本结构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阐明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2)区别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 (3)了解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2、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细胞实验巩固显微镜的使用,培养观察能力; (2)通过制作临时装片和尝试绘制细胞结构简图,培养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实验,进行爱护实验设备、遵守实验纪律的教育,培养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习惯;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 1?细胞结构及各部分主要功能。 2?临时装片的制作。 三、教学难点 制作和观察临时装片。 四、教学准备 1?对学生提出要求,在不知道其用途和用法之前不能动实验用具或用品,要养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生物实验的用具多是一些易损物品,材料也多为活体材料,所以要仔细认真,不要损坏和浪费实验用具及材料。2?仔细检查实验器材。在实验台上有固定的放置位置。(把实验器材的品名写在黑板上,便于学生 检查。) 3?准备示范镜。 五、教学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一台显微镜;请一位同学介绍一下它的作用(放大)。 引入课题:显微镜发明以前,人们无法看到微观世界的物体;你知道第一台显微镜是谁发明的

吗? 生:各抒己见! 师:荷兰眼镜商汉斯?詹森在1590年发明的。谁第一次发现了细胞呢? 讲授新课 细胞的发现 生: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 师:他发现的其实只是一些已经死亡只留下细胞壁的细胞。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观察到完整活细 胞的是列文虎克。他是荷兰的一位布商,为了检查布的质量,他亲自磨制透镜,制成了能放大300倍左右的光学显微镜。用他自制的显微镜,他观察到了大量的活细胞。随后,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 和动物学家施旺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和 功能的基础。”要看到细胞,我们必须借助显微镜。显微镜的使用还记得吗? 生:记得! 师:给一分钟回顾一下,然后请一位同学到讲台前演示一遍。 (一位同学在讲台前演示,其余学生认真观看并指出不足。) 师:那细胞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你能把你头脑中的细胞形象用笔画出来吗? (几位学生到黑板前板书,其余学生在纸上画。根据实际情况做评价,原则是:决不打击学生 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同时希望学生抛弃错误的认识,接受新知识。) 洋葱鳞片叶表皮临时装片的制作与观察 师:下面,我们以洋葱鳞片叶表皮为材料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如何制作呢? 给大家3分钟时间,请大家看课本P4-5. (学生看书自主学习3分钟。) 师:能用几个字总结一下这几个步骤吗? 生:各抒己见! 师生共同总结: "擦”、”滴”、”取"、"展”、”盖”、”染”、”观"(染色不是必须的基本步骤)。 介绍实验用具及其用途:载玻片、盖玻片、滴管、碘液…… 等等。 强调: ①擦拭的重要性,擦盖玻片要轻,以免损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